关于构建市级“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体系的暂行办法

时间:2019-05-14 15:18: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构建市级“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体系的暂行办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构建市级“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体系的暂行办法》。

第一篇:关于构建市级“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体系的暂行办法

北京市关于构建市级“枢纽型”社会组织

工作体系的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北京市加强社会建设实施纲要》(京发

[2008]17号)和《关于加快推进社会组织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京办发[2008]18号)精神,为创新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构建“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体系,进一步加强社会组织建设、管理和服务,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的“枢纽型”社会组织,是指由市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认定,在对同类别、同性质、同领域社会组织的发展、服务、管理工作中,在政治上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在业务上处于龙头地位、在管理上经市政府授权承担业务主管职能的市级联合性社会组织。

第三条构建“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体系,是创新我市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的一项重要措施,旨在将性质相同、业务相近的社会组织联合起来,进一步形成合力,促进共同发展。“枢纽型”社会组织在市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统筹协调下,主要通过联席会议等形式协调有关工作。

第二章认定条件

第四条“枢纽型”社会组织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领导班子政治立场坚定,指导协调能力强,联系群众广泛,能够团结同类别、同性质、同领域社会组织及其联系的各界群众一道开展工作;

(二)在业务发展中处于龙头地位,能够带领同类别、同性质、同领域社会组织共同发展;

(三)有健全的党组织,能够在所服务和管理的社会组织中推进和加强党的建设;

(四)具有独立法人地位和健全的管理制度,能够充分发挥业务主管职能,对同类别、同性质、同领域社会组织进行有效管理、提供良好服务。

第五条“枢纽型”社会组织,原则上首先从现有符合条件的人民团体中选择认定;也可以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在符合条件的其他社会组织中确认。

第三章认定程序

第六条“枢纽型”社会组织认定程序:

(一)拟作为“枢纽型”社会组织的有关团体或组织,根据认定条件和自身情况,向市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书面申请;

(二)市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研究提出初步审核意见后报领导小组;

(三)市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同意后正式予以认定。

第七条对“枢纽型”社会组织实行动态管理。因条件变化,不再适合作为“枢纽型”社会组织或不能有效履行“枢纽型”社会组织职责的,经市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提议,市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研究批准,可以进行必要调整。

第四章主要职责

第八条 “枢纽型”社会组织主要职责:

(一)按照市委要求,承担有关社会组织的政治领导责任,主要包括:

1、团结带领有关社会组织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建立有效的社会动员机制,突出特色、发挥优势,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

2、按照业务建设和党建工作一起抓的要求,负责在所管理和联系的社会组织中开展党建工作,逐步推进党组织和党的工作的广泛覆盖;

3、积极反映各方利益诉求,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二)按照市政府授权,承担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业务主管单位职责,主要包括:

1、负责有关社会组织成立、变更、注销登记前的审查工作;

2、负责有关社会组织的日常管理工作,指导、监督社会组织依照法律和章程开展活动;

3、负责有关社会组织年度检查的初审;

4、协助有关部门查处相关社会组织的违法行为。

(三)按照市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要求,积极为相关社会组织发展、管理提供服务,主要包括:

1、加强业务指导,为相关社会组织开展工作提供指导和支持;

2、搭建服务平台,在业务发展、服务社会、教育培训、对外宣传、信息交流和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创新工作方式、拓展服务渠道,整合有效资源,发挥整体合力,优化发展环境;

3、扩大工作交流,协调相关社会组织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建设和社会组织自身发展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加强沟通、交流与合作,研究提出意见和建议。

第九条“枢纽型”社会组织领导班子要重视并加强对相关社会组织发展、管理、服务工作的领导,明确主管领导、工作部门和工作人员,认真履行本办法规定的各项职责。

第十条市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要对“枢纽型”社会组织开展相关工作加强指导和组织协调。

第五章工作机制

第十一条建立“枢纽型”社会组织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由市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召集,“枢纽

型”社会组织有关负责人参加,通报有关工作情况,研究、协调、部署社会组织建设、管理、服务的重要事项。

第十二条建立重要事项通报制度。市社会建设部门应及时将全市社会组织发展的规划、政策、动态等向“枢纽型”社会组织通报。“枢纽型”社会组织要将有关重要事项及时向有关社会组织通报、向市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报告。

第十三条建立信息沟通和工作联系机制。市社会建设和民政部门适时通报有关信息,“枢纽型”社会组织及时报送本领域社会组织开展工作的信息动态,畅通信息沟通和交流渠道。

第六章支持政策与措施

第十四条为充分发挥“枢纽型”社会组织在社会组织管理、发展、服务中的重要作用,对其承担政府授权的有关管理和服务工作,通过“政府购买管理服务”等方式,结合部门预算,由公共财政给予一定资金支持。

第十五条积极支持“枢纽型”社会组织围绕服务社会、构建和谐、促进发展等主题,组织、动员本领域社会组织开展公益活动、提供公共服务、参与社会建设。属于政府授权的公共事务事项,可结合部门预算,由公共财政给予一定资金支持。

第十六条按照职业化、专业化管理的要求,创新“枢纽型”社会组织人才引进和使用机制,通过多种途径,为“枢纽型”社会组织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第十七条设立社会建设专项资金,搭建社会组织服务平台,建立工作考评机制,加大对社会组织管理、发展、服务的支持力度,促进“枢纽型”社会组织及其所联系的各类社会组织积极发挥作用,更好更快地发展。

第十八条将“枢纽型”等社会组织建设和发展纳入全市社会建设总体规划,市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要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切实解决“枢纽型”社会组织运行中的有关问题,积极研究落实支持社会组织发展的具体措施。

第七章附则

第十九条各区(县)可结合工作实际,参照本办法研究制定本区(县)“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的相关政策和实施办法。

第二十条本办法由市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二篇:北京市构建社会组织“枢纽型”工作体系的实践与策略(模版)

北京市构建社会组织“枢纽型”工作体系的实践与策略

卢建,杨沛龙,马兴永

[摘要] 2008年北京市委、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社会建设实施纲要》、《关于加快推进社会组织改革与发展的意见》等“1+4”文件,明确提出构建社会组织“枢纽型”工作体系的工作思路,形成了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市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统筹协调“枢纽型”社会组织服务管理工作的新机制。“枢纽型”社会组织承担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职责:一是在政治上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负责在所联系和管理的社会组织中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开展党建工作;二是在业务上发挥“龙头”引领和聚合作用,团结带领本领域社会组织形成合力、共同发展;三是在日常管理和服务上发挥平台作用,承担有关社会组织的业务主管单位职责,负责业务指导,进行日常联系、服务和管理。

[关键词]北京;社会组织;“枢纽型”工作体系;实践;策略

社会组织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是维护社会和谐运行的有效载体。2008年以来,北京市以人民团体为骨干积极构建社会组织“枢纽型”工作体系,着力创新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不断优化社会组织发展环境,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构建 “枢纽型” 社会组织工作体系的背景及主要做法

(一)北京市社会组织发展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截至2010年底,北京市在民政部门登记的社会组织有7216家。其中,社团3235家、民办非企业单位3824家、基金会157家。此外,还以备案等形式存在着数量众多的社区社会组织、“草根”社会组织以及高校社团组织等,总量近3万家。这些数量众多、形态各异的社会组织,分布在首都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协调行业关系、提供公共服务、保障改善民生、发扬基层民主、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参与抗震救灾、应对金融危机、开展奥运服务过程中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展示了良好素质,已经成为促进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我市社会组织经过多年的发展,总体上进步明显、成效突出,但由于多方面原因,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质量不高、能力不强、管理分散、发展无序等问题,还不能完全满足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具体表现在:一是总量相对较小,按照201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1970万计算,我市每万人拥有正式登记的社会组织数量约为3.7家,以户籍人口1257万计算,为5.6 家。二是政社不分、管办不分的现象仍然比较普遍,许多社会组织由政府部门创立,在人、财、物上严重依赖行政部门,成为行政机关的附属物,自主发展、自我管理的能力不强。三是管理分散、疏于管理的问题比较突出,仅市级社会组织的业务主管单位就多达130多个,绝大多数是各行政委、办、局,这些部门在实际工作中,有相当一部分很难投入精力来提供专门的服务和管理。四是社会组织因找不到业务主管单位而无法登记的问题时有发生,很多社会组织只能以其他形式存在,产生了大量无人联系、无人管理的“草根”组织;同时,也有一些社会组织随意找一个挂靠单位,显得凌乱无序,很不规范。五是由于渠道不畅,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相对滞后,党组织和

党的工作覆盖面不够,工作在社会组织中的一些党员成为“口袋”党员,长时间没有组织生活。

(二)构建社会组织“枢纽型”工作体系的基本思路

针对以上这些问题,北京市近年来着力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来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推动社会组织发展,促进社会组织发挥作用。为此,市委、市政府在2008年出台的《北京市社会建设实施纲要》、《关于加快推进社会组织改革与发展的意见》等“1+4”文件中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组织“枢纽型”工作体系的工作思路,形成了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市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统筹协调“枢纽型”社会组织服务管理工作的新机制。

所谓“枢纽型”社会组织,是指对同类别、同性质、同领域社会组织进行联系、服务和管理的联合型组织,由市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认定并授权承担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职责:一是在政治上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负责在所联系和管理的社会组织中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开展党建工作;二是在业务上发挥“龙头”引领和聚合作用,团结带领本领域社会组织形成合力、共同发展;三是在日常管理和服务上发挥平台作用,承担有关社会组织的业务主管单位职责,负责业务指导,进行日常联系、服务和管理。

(三)构建社会组织“枢纽型”工作体系的主要做法

2009年3月,北京市认定了10家人民团体为第一批市级“枢纽型”社会组织,包括: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科协、市残联、市侨联、市文联、市社科联、市红十字会、市法学会;2010年12月又认定了第二批12家市级“枢纽型”社会组织,包括:市工商联、市贸促会、市私营个体经济协会、市体育总会、市志愿者联合会、首都慈善公益组织联合会、北京注册会计师协会、市律师协会、北京工业经济联合会、市商业联合会、市建筑业联合会、北京民办教育协会。两批22家“枢纽型”社会组织的业务领域可覆盖市级社会组织的80%左右,并根据自身的工作性质对相关社会组织实行分类管理,比如,团市委对青年类社会组织进行联系、服务和管理,市科协、市妇联、市残联分别对自然科学、妇女儿童和助残类社会组织进行联系服务和管理。在市级社会组织“枢纽型”工作体系基本建立的同时,区县乃至街道层面也在根据具体情况构建相应的工作体系,争取逐步形成市、区(县)、街道(乡镇)多级“枢纽”,从而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的“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网络。

二、北京市社会组织“枢纽型”工作体系的作用发挥情况

22家市级“枢纽型“社会组织自认定以来开展了大量工作,在积极联系、服务、管理本领域社会组织的同时,也使自身建设和事业发展得到了较大提升,探索出许多好的经验,形成若干亮点。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延伸了手臂,工作的联系面和覆盖面不断扩大

经过两年多来的探索和实践,“枢纽型”社会组织的工作触角进一步延伸,工作体系特别是基层组织体系更加完善,联系和服务的社会群体不断扩大。比如,市总工会着力推动“服务型工会”建设,建立了19个职工服务(帮扶)中心、532个工会服务站以及大量基层组织,覆盖近400万工会会员。团市委通过举办“青年社团文化季”等形式,吸引了本领域一大批“草根”组织的参与,预计2011年底可实现与全市8000家青少年社团、近百万人次社会领域青年的互联互动;同时,在全市范围内建立了228家 “社区青年汇”和“乡村青年社”,开展了585项青年活动,直接服务参与活动的青少年近8万人,影响带动青少年55000余人。市妇联在全市建立了6590个“妇女之家”,实现了对 16个区县的2646个社区和3944个村的全覆盖;同时,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将61个市级妇女社会组织纳入服务管理中,对区县层面1547家妇女社会组织进行了分类指导;此外,还通过“姐妹驿站”、“巧娘工作室”等社会组织广泛联系、服务各类妇女群体。市残联与本领域167余家民办残疾人康复机构建立了工作联系,并通过人员培训、项目补助、评比表彰等形式给予支持。市红十字会主动与有关民间应急搜救组织以及志愿服务组织建立工作联系,积极提供支持,一同开展工作,比如,将原民间草根组织“蓝天救援队”改造为“北京红十字应急救援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放开了手脚,作用发挥更加明显,形成了许多公益品牌

“枢纽型”社会组织在参与社会建设、提供公共服务方面有着很好的工作基础和优势,近年来在这些方面不断推出一些有代表性的工作或活动品牌。比如,市总工会与人力社保、信访、司法、法院等部门建立了解决劳动争议的六方联动机制,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团市委实施了“100365首善行动”、“3510绿色行动”等公益活动品牌,倡导社会各界共同为青少年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号召全社会积极实践绿色出行。市妇联、市总工会、团市委联合打造“婚之恋”交友婚恋公益品牌,满足单身人群的交友联谊需求,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市科协、市社科联组织所属学会、研究会,持续举办“科普进社区”、“周末社区大讲堂”等品牌活动,为科技工作者服务基层群众、参与社会建设搭建了工作平台。市红十字会推出了999社区综合服务站“红立方”品牌,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便民利民、志愿服务为目标,为社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服务。市体育总会通过举办山地徒步大会、自行车骑游大会、健身气功大赛等一系列体育赛事活动,打造群众体育品牌赛事。市律师协会通过建立法律咨询中心、开通服务热线,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引导会员律师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市民办教育协会组织首都民办学校开展义务支教,同时举办民办高校诚信自律签约活动,为民办高校诚信招生营造良好环境。

(三)提供了舞台,凝聚力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参与社会建设的渠道不断拓展

市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通过积极支持“枢纽型”社会组织举办活动、承担公益项目等形式,促进其不断扩大凝聚力和影响力。比如,今年4月份举办的第二届北京社会公益活动周,由领导小组办公室“搭台”、“枢纽型”社会组织“唱戏”,共举办咨询活动421场次、发放各种宣传材料82000余份,举办展示活动84场次、论坛21场次,各项活动累计吸引群众超过20万人次,活动内容涉及文化教育、心理咨询、医疗服务、创业指导、法律维权、紧急救助、志愿服务等多个领域;通过“枢纽型”社会组织,以“整体打包”的方式,在2010年投入2000余万元社会建设专项资金购买了近300项公共服务项目的基础上,2011年继续向社会组织购买300个公共服务项目;连续两年向“枢纽型”社会组织落实了“购买管理服务”经费,支持其开展本领域社会组织工作;成立了北京市社会组织孵化中心,为初创期的公益组织提供有针对性的前期孵化和能力建设支持,年内将吸纳约12家社会组织入驻办公并提供孵化服务,同时举办4期社会组织能力建设培训班、6期社会组织能力建设沙龙及研讨会,预计培训2000余人次;借助社会公益周活动平台,开展了北京市社会组织公益服务10大品牌评选工作,不断提高社会组织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完善了职能,服务和管理本领域社会组织的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

各“枢纽型”社会组织按照新的工作职责,结合本领域社会组织的实际特点和工作需要,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内部规章制度建设,管理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比如,团市委制定发布了《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全市青少年社会组织工作的意见》;市妇联拟定了《北京市妇女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意见》、《关于建立健全“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体系的实施意见》以及《北京市妇联培育、管理和服务社会组织的办法》;市科协编制了《社会组织服务和管理手册》;市残联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社会组织管理创新工作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市贸促会制定了《关于做好对外经贸领域“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的意见》;首都慈善公益组织联合会制定了《首都慈善公益行业“十二五”规划》、《慈善公益组织管理流程指引》、《慈善公益组织行政许可及监管流程指引》;市私个协制定了《引导会员积极参与社会公共活动的意见》。这些政策文件的研究制定,进一步统一和规范了内部工作制度,明确了在相关领域开展社会组织工作的目标和具体措施,极大地促进了工作开展。

(五)创新了工作模式,社会组织领域党建工作成效更加明显

探索“枢纽型”社会组织“3+1”党建工作模式,“3”是指在“枢纽型”社会组织中建立党建工作委员会、社会组织联合党总支、社会组织工作部门三个机构,“1”是指定期召开一次本领域社会组织工作交流会议。目前,市科协、市残联、市侨联、市社科联、市红十字会、市法学会、市工商联、市贸促会、市私营个体经济协会、北京工经联、市商联会、市建筑业联合会共12家“枢纽型”社会组织建立了党建工作委员会,其他单位党建工作委员会正在积极筹备之中。已建立党建工作委员会的“枢纽型”社会组织,在进行本领域党员情况摸底、扩大党员联系范围、建立社会组织联合党支部等工作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做法和措施,在庆祝建党90周年过程中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

除以上几个方面外,区县层面社会组织工作积极开展,创造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工作模式。比如,全市16个区县均已认定区级“枢纽型”社会组织,并通过在街道建立分会的形式探索街道层面的“枢纽型”社会组织建设模式;东城区成立社会组织指导服务中心、西城区成立社会服务中心、朝阳区成立社会组织培育基地、顺义区成立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打造本区域社会组织综合服务平台;石景山区为各“枢纽型”社会组织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将社会建设工作纳入街道“三定方案”,加强基层社会建设工作力量;海淀区社会组织联合会作为区级“枢纽”,除广泛联系区属相关社会组织以外,突破“层级”和“隶属”关系,积极与数十家驻区的“国字头”行业协会建立了工作联系,共同为海淀区经济社会发展献计献策、贡献力量;密云县古楼街道在加强“两新”组织管理过程中探索建立了“商管协会”模式,在街道成立商户管理协会总会,在每个社区成立商管协会,通过这样一种“伞状”工作格局,在本辖区各类商户及相关从业人员中间建立了协调会商、风险评估、矛盾调处、联防联控、服务保障等工作机制,取得了积极成效。

三、对构建社会组织“枢纽型”工作体系的几点思考

(一)对中国特色社团管理模式的积极探索和实践

近年来,国内很多省市都在积极探索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的模式和路径,取得了很多可资借鉴的经验,但总体上看,都是在业务主管单位的职权归属上进行设计,或“放”或“收”、或“去”或“留”。社会组织“枢纽型”工作体系立基于此,但又有所突破:一是“枢纽型”社会组织的工作对象既包括合法登记的社会组织,也包括尚未取得合法身份的所谓“草根组织”或其他类型的相关组

织;二是“枢纽型”社会组织通过工作开展,最终要打破不同登记层级的界限,形成一个由市至区(县)再至街道(乡)的“伞状”治理结构,形成对本领域社会组织的一种有序治理和广泛覆盖;三是对依法登记的社会组织,主要由“枢纽型”社会组织承担相应的业务主管单位职责,这并没有突破国家现行法规关于“双重管理体制”的制度约束,而且,即便法律法规允许一些特定类别的社会组织可以“无主管登记”,也应将其纳入“枢纽型”社会组织体系进行日常联系,做到“有放有收”。

(二)对党领导下的群众工作的一种积极探索和推进

做好当前的社会组织工作,离不开发挥人民团体的作用。以人民团体为骨干构建“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体系,也符合中央关于“支持人民团体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要求。但在新形势下要更好地实现这些目标,必须在原有工作模式和方法、渠道的基础上创新体制机制,开创一种新的工作局面,其中的一个重要抓手就是通过“枢纽型”组织这个平台,广泛联系相应领域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更充分地发挥人民团体最广泛的的桥梁纽带作用。人民团体通过承担“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职责,可以“加宽加长”工作平台,进一步拓宽工作视野,发挥更大作用,这是一个双向互动的工作促进关系。

(三)新形势下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动员机制、激发社会活力的重要举措 中央把新形势下的社会管理格局概括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长期以来,我们在“党委领导”和“政府负责”方面是有传统的,也很有经验,体系比较完备,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还是“短板”,从政府单一管理向社会多元治理转变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从事社会建设,很大程度上就是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形成政府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构建一种和谐有序、共建共享、充满活力的社会建设新局面。“枢纽型”社会组织在这方面起到的作用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构建一种全新的社会动员机制,党和政府借助“枢纽型”社会组织这一平台可以迅速、有效地动员起强大的社会力量,起到“抓住一点、牵动一片”的效果。二是建立一种新的社会协调和组织机制,通过“枢纽型”社会组织,进而通过广大社会组织,逐步实现公众对社会生活的有效参与,逐步形成一种新的社会管理模式。三是借助这一体系进一步激发社会活力,通过发展、规范、引导不同领域的社会组织,促进整个社会充满活力,使不同的社会阶层具备饱满、充实的精神文化生活和健康向上的道德情操。

(四)一个不断摸索和实践的过程

作为一项探索性工作,构建社会组织“枢纽型”工作体系,还面临如何进一步加大统筹协调力度,如何进一步调动“枢纽型”社会组织的工作积极性并发挥其作用,如何面对“枢纽型”社会组织的不同特点处理好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如何对“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进行考核评估等问题。

四、进一步完善社会组织“枢纽型”工作体系的思路和对策

(一)进一步健全工作体系

2011年底前,在目前22家市级“枢纽型”社会组织的基础上再培育认定几家,使市级“枢纽型”社会组织总量达到30家左右,基本实现对市级登记注册社会组织的全覆盖。同时,积极探索“枢纽型”社会组织的多种实现形式,在各区县及街道加快推进“枢纽型”社会组织认定工作,争取用1-2年的时间,建立起以市、区(县)、街三级“枢纽型”社会组织为核心的条块结合、上下贯通的社会组织服务管理网络,实现对全市各级各类社会组织的广泛覆盖。

(二)进一步明确工作机制

继续按照有领导责任制、有职能部门、有工作制度、有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广泛覆盖、有管理和服务体系广泛覆盖、有业务和活动品牌项目的“六有”工作要求,进一步健全市级“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机制。同时,根据区(县)、街道不同层级“枢纽型”社会组织的实际特点和具体情况,按照符合实际、注重实效的原则,探索建立多种形式、满足工作需要的“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机制,形成规范化运行模式。

(三)进一步给予工作支持

继续通过“购买管理服务”等方式,根据“枢纽型”社会组织所联系和管理的社会组织数量,提供必要的费用支持;通过购买“社工岗位”等方式,为相关“枢纽型”社会组织提供必要的人员支持;通过购买公共服务等方式,每年支持“枢纽型”社会组织及其所属社会组织开展1-2次有一定影响力的社会公益活动,不断扩大其影响力和凝聚力;通过社会公益周等活动平台,支持“枢纽型”社会组织带动本领域相关社会组织走上“前台”,不断提高社会影响力。

(四)进一步促进作用发挥

以扩大工作覆盖面为重点,积极支持“枢纽型”社会组织深入研究本领域社会组织的发展状况和工作规律,积极探索增强影响力的有效途径,特别是提高项目运作、组织策划、协调服务以及通过非行政化手段开展社会工作的能力。按照“先挂钩、后脱钩”的思路,积极探索推进“枢纽型”社会组织与行政部门主管的社会组织建立工作联系,并视条件成熟程度逐步推进“脱钩”,将行政部门管理的社会组织纳入“枢纽型”工作体系。

(五)进一步优化外部环境

按照国家相关法规政策,积极研究不同领域社会组织准入、退出及日常管理服务的具体办法,同时进一步明确“枢纽型”社会组织的职能及权责关系,为“枢纽型”社会组织开展工作提供便利;深化理论研究,逐步建立符合首都实际的社会组织价值伦理体系、实训体系和工作理论体系;大力宣传社会组织公益服务品牌、优秀人物和典型事迹,营造有利于社会组织发展的良好社会舆论氛围。

第三篇:构建社会诚信体系

构建社会诚信体系

《论语》有言:民无信不立,诚信,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诚信,是一个民族的屹立之根;诚信,是一个国家富强之源!所以,诚信对于构建社会和谐社会,进一步构筑中国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经济的快速发展,出现了一些有悖于诚信的社会现象,比如,食品安全问题,染色馒头、苏丹红辣椒酱、地沟油等无不触动着大众的神经。究其根本原因是整个社会的诚信体系尚未建立。所以,构建社会诚信体系成为当下社会迫切的需求。如何构建社会诚信体系呢?当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构建社会诚信体系,须从转变思想上入手。思想是控制一个人,甚至整个社会风气形成的重要因素。转变个人利益为重的思想,须从广泛宣传教育,倡导诚实信用为依托,将诚信教育纳入中小学思想教育以及社会实践中,在全社会形成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良好社会舆论氛围;构建社会诚信体系,须从树立先进诚信模范带头作用为抓手,利用广播、电视以及微博、微信等网络媒体,树立诚信模范,宣扬诚信模范先进事迹,在全社会形成诚实守信的舆论导向。

构建社会诚信体系,须从逐步完善诚信相关的法律法规入手,提高违法成本,对于屡教不改的企业,加大惩处力度。法律是约束个人、组织的强有力方式,完善诚信法律法规,以法律法规为制度保障,提高违法成本。同时,注重发挥非正式制度的重要作用,在价值观念,伦理道德,文化习俗等方面予以关注,着重把我非正式制度在构建社会诚信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宣扬积极向上,诚实守信的核心价值观念,利用观念教育以及文化习俗等方面影响大众对于诚信的理解与实践。

构建社会诚信体系,须从提高政府公信力为着力点。古代有商鞅“立木为信”、王安石“青苗法”促改革的不同史实,商鞅“立木为信”促变法的史实,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国家,取信于民,不仅是促成社会整个诚信体系的形成,更重要的是在促成变法,强大秦国,最终统一的过程中,提高了政府公信力;然而,另一个史实,出发点和侧重点是好的,但是,最终因为缺乏监督而使整个变法不及而终。这就告诉我们,在构建社会诚信体系过程中,不仅要关注政策的民心所向,更重要的是在实施过程中,加大监督,让权力运行在阳光下。

诚信社会的构建离不开全社会的参与,仅靠哪一方是难以实现的;构建社会诚信社会,不仅需要从“曾子杀猪”、“立木为信”的点滴历史中学习,更要在以后的社会实践中将诚信付诸行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筑中国梦添枝加叶!

第四篇:社会信用体系构建核心

论社会信用体系构建的核心——信用制度

前言: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社会信用体系是市场经济体制中的重要制度安排。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方向和目标。我国“十一五”规划提出,以完善信贷、纳税、合同履约、产品质量的信用记录为重点,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2007年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以信贷征信体系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快建立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信用体系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本文主要分析中国信用制度建立的历史、社会原因及建设现状,而且针对中国社会信用制度建立与完善中存在的问题,从加强产权制度建设、重视实行严格责任、建立信用信息查询与批露制度、以及国家在信用制度建设中的角色四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首先来了解一下社会系用体系的相关概念:

一、社会信用体系的概念

社会信用体系是一种社会机制,包括信用法律法规体系、现代信用服务体系、信用数据技术支撑体系、信用市场监管体系、企业信用管理体系、诚信教育体系和失信惩戒机制等七个体系一个机制。

什么是信用?我们需要构建怎样的信用制度和体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要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

信用最初是一个道德概念,是日常生活交往中人们说话办事的一种行为准则。当人们把这一道德意义上的信用概念用于经济活动中,以信用为担保,从事各种经济活动时,它便成了一个经济学概念,即信用交易进而信用经济。信用交易——信用经济的兴起,增加了市场交易的风险,无论是哪一方的失信都会给对方造成损失,以至造成市场交易链条的中断。要规避风险,要保证市场的正常运行,这就需要借助法律的力量。法律的介入,使信用又成为一个法学概念。因此,信用是一个集道德、经济、法律于一体并有着内在必然逻辑联系的综合性概念。

基于上述对“信用”内涵的基本认识,思考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有学者认为: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就宏观而论,无疑应该包括与上述内涵相一致的三大内容,即伦理学意义上的信用建设、经济学意义上的信用建设和法律学意义上的信用建设。

伦理学意义上的信用建设,就是要在全社会开展以诚实、守信为主题的道德教育,在全社会建立起诚实守信光荣、不诚实不守信可耻的道德风尚。

经济学意义上的信用建设,就是在大力发展信用经济的同时,建立起全社会的社会征信体系、社会信用评价体系以及发展一系列信用工具。

法律学意义上的信用建设,就是将上述具有诚实、守信特征的信用建设纳入法制轨道,建设“信用法律”。

伦理学意义上的信用建设是支撑,经济学意义上的信用建设是主导,法律学意义上的信用建设是保证。三者相互关联,相互配合,缺一不可。

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社会信用体系是市场经济体制中的重要制度安排。

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是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当前,恶意拖欠和逃废银行债务、逃骗偷税、商业欺诈、制假售假、非法集资等现象屡禁不止,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对于打击失信行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促进金融稳定和发展,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保护群众权益,推进政府更好地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社会信用体系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原则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法制为基础,信用制度为核心,以健全信贷、纳税、合同履约、产品质量的信用记录为重点,坚持“统筹规划、分类指导,政府推动、培育市场,完善法规、严格监管,有序开放、维护安全”的原则,建立全国范围信贷征信机构与社会征信机构并存、服务各具特色的征信机构体系,最终形成体系完整、分工明确、运行高效、监管有力的社会信用体系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

如上所述,社会信用体系构建的核心就是信用制度,下面将着重分析信用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信用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一、信用制度建立的历史原因

信用一词最早是属于道德伦理范畴,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双方行为的一种规范。要求当事人自觉遵守承诺履行义务的道德准则,是一个人本身所固有的品行。而法律意义上的信用是关于经济信赖的社会评价,是民事主体所具有的诚实守信能力和经济履约能力,在社会上获得相应的信赖和评价。改革开放以来有两次很大的信用危机,一次是九十年代初的三角债,发生在企业之间,一次是九十年代末的银行不良资产,发生在企业和银行之间。这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中是没有发生过的,这是否意味着计划经济中存在良好的信用基础,我们可以继续沿用计划经济的管理办法呢。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企业作为信用主体参与市场活动,由于信用体系不健全,部分企业经营者在高额利润的驱使下,以假冒伪劣的产品或服务欺骗消费者。为保证信用体系和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转,我们有必要把信用作为一种要求和一种外在的强制力表现出来,使其具备一定的法律含义。

二、目前社会信用制度建设的基本状况

从1989年开始至今,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信用业的起步

由于对外贸易企业对信用调查的需求,国内出现了部分信用调查机构和企业咨询策划机构,中国的信用业开始起步。

第二阶段——民营信用业的初步发展和外资的进入

从1995年开始,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商品买方市场的初步形成,银行信用和商业信用规模都不断扩大,对企业信用调查的市场需求也不断增加,国内出现了新的民营征信

企业,外资征信和资信评级企业不断进入中国市场,推动了我国信用业的发展。

第三阶段——政府推动信用业发展

2000年至今,在加入WT0的经济发展背景下,市场更加开放,居民信贷消费增加,社会的信用规模进一步扩大,而失信行为的不断增加,也促使政府重视信用体系的建设和信用机构的建立。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提出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战略任务,中央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建立起来并开始发挥作用,个人征信试点也开始进行,并在上海取得了很好的经验。

至目前为止,中国已经建立了四类不同的信用机构:一是政府部门所属、专门提供企业资信调查活动的机构;二是中资民营的企业征信公司,主要从事企业信用调查和咨询、风险管理等业务;三是已经进入中国的外国征信机构,提供企业征信服务;四是正在试点的个人征信机构,例如上海建立的个人征信机构,已经有100多万上海市民在个人征信机构中拥有了自己的信用记录。

应当看到的是,尽管我国信用体系的建设已经有了上述的发展,市场化运作模式也初步形成,企业征信市场的集中程度逐步提高,个人征信试点初见成效,中央银行信贷咨询系统建立并发挥作用,但是就全国信用体系的建设状况而言,这仍然是初步的发展,距离建设信用社会的整体需求,确实仍具有相当大的距离。

三、社会信用制度的概念

一个人或单位做了失信的事,应当同时受到两种惩罚:一是法律惩罚,即国家机关依据法律、法规对失信者做出的民事、行政或刑事制裁;二是社会惩罚,就是当人们都知道某个人或单位不讲信用时,都不愿意和他再打交道,使其在社会生活中寸步难行。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诚信度,就取决于上述两个惩罚的力度。我国现在之所以失信事件屡屡发生,很多行业或地区出现信用危机,就是因为上述两个惩罚力度太小,法律惩罚缺乏刚性,社会惩罚几乎没有。对失信者的社会惩罚机制,实际上就是我们常说的社会信用制度,它是对失信者的法律惩罚机制的有力补充,二者共同决定着一个国家、地区的诚信度。要从根本上解决合同领域诚信缺失的问题,关键是建立社会信用管理体系.建立和完善社会征信体系的基本目的,在于建设诚信社会,确立诚信观念和诚信道德,推动经济发展。它所针对的,正是我国社会诚信观念和诚信道德的严峻形势。

四、对社会信用制度发展与完善的建议

(一)加强产权制度建设

产权制度建设要遵循两条原则,其一是有效性,其二是经济性。有效性要求产权制度必须被社会中大多数成员所接受和遵从,经济性则是指产权制度建设带来的收益必须大于制定及维护它的成本。这两个原则决定了市场化过程中产权制度建设必然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

社会信用的维持必须建立在积极有效的产权制度基础之上。不管一个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有多高,仅靠个人自律是难以保证社会信用不出问题的,即使在一个把守信用当作个人习惯的社会中,产权制度依然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没有产权制度作保障的社会信用是完全靠不住的。

(二)重视实行严格责任

在严格责任原则下,只要不存在免责事由,违约行为本身就可以使违约方承担责任。因此严格责任更有利于保护守约方的利益,维护合同的严肃性,增强当事人的责任心和法律意识,克服信用危机。严格责任原则不仅为英美法系国家所采用,而且也为国际公约所采用。

(三)建立信用信息查询与披露制度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商事信用同样呈现出高度信息化和公示化的特征。信用信息的量化和公开,为信用的快速传递、识别和判定提供了便利,有效地降低和削弱了市场交易风险,顺应了现代商业高效、快捷、安全的需要。首先,信息的量化为信用的快速传递、识别和判定提供了条件。其次,信用量化的过程实际上是商事信用信息对他人的公开的过程,信用信息的公开,意味着商事信用信息已不再是他人不能问津纯粹的个人隐私或商业秘密。再次,信用信息的公示既是信用信息量化的目标,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商事主体在进行交易之前必须彼此了解对方的信用状况,否则就会招致风险。

(四)国家在信用制度建设中的作用

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必须由政府牵头指导,然后利用市场化运作的办法,来建立全社会的信用体系。政府就是要解决和承担社会性、系统性,一个单位和一个群体及个人不能解决的事情。由政府牵头,但并不一定必须由政府具体运作。在政府牵头下,必须采取市场化运作的办法,委托和指定一些中介公司操作。而这些中介公司必须是独立法人,最好是民营企业或者股份制企业。

结语:

时至今日,信用问题之所以又成为人们关注之焦点,概因信用制度的建设状况与社会实际需求相差甚远。尽管我们已发现问题,并在努力解决问题,然而建设社会信用制度却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同市场经济在中国的建立和完善一样,需要我们数代人为之奋斗。为了尽早建立适应我国社会的信用制度,规范信息传递机制,完善信用监督和惩罚职能,我们只有加快建设诚信社会的步伐,才能让整个社会沐浴在诚信的灿烂阳光中。

如果一个国家的社会信用体系比较健全,公正、权威的信用产品和信用服务已在全国普及,信用交易已成为其市场经济的主要交易手段,这样的国家通常被称为征信国家。在征信国家,信用管理行业的产品和服务深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企业和个人的信用意识强烈,注重维护信用,有着明确的信用市场需求。因此,征信国家的对外信誉较好,信用交易的范围和规模很大,可以获得更高的经济福利。

第五篇:社会诚信体系框架的构建

社会诚信体系框架的构建

[论文关键词]社会诚信体系框架政府诚信个人诚信企业诚信

[论文摘要]社会诚信体系的构建,对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是一个非常复杂、非常艰巨的工程,在构建社会诚信体系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明确认识到:政府诚信是社会诚信体系的基石,个人诚信是社会诚信体系的根本,企业诚信是社会诚信体系的主体。只有切实抓好这三个方面的建设,才能为整个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搭建好稳固的框架。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中央提出“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其着眼点就是“协调”。其中,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推进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因此,研究社会诚信体系的构建,对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社会诚信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从形式上讲,包括诚信道德和交易信用;从层次上讲,包括基础保障层、他律控制层及自律屏障层;从内容上讲,包括个人诚信和组织诚信。笔者试图从其内容的角度探讨社会诚信体系的构建。

一政府诚信是社会诚信体系的基石

政府的诚信就是政府的公信力,政府诚信具有基础性和导向性的作用,直接决定着市场环境的信用状况。在政府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中,政府德性的好坏,政府是否诚信,对企业、个人乃至整个社会信用的影响巨大。政府是否诚信事关公众的福社,而只有公众幸福,才有良好的社会诚信氛围。人们当然不可想像,一个连诚信都做不到的政府能够具有勇敢、节制、正义和明智的美德。一个政府内部和谐团结、精简效率、精诚合作,对社会和公众言而有信,诚实无欺,那么这个政府必是一个充满荣誉、自信和责任的政府,在它管理下的公众也必是安详、无需戒备、能享受到无限幸福的公众。在这样的情形下,即使一个社会的经济并不发达,公众并不十分富裕,但在一个心灵安详幸福的国度里,诚信原则也必将为人民和社会自觉地广为推崇和奉行。没有政府的诚信就没有社会的诚信,一个政府要在全社会建立起良好的信用氛围,它首先必须自己是一个信用的政府。

政府诚信是建立完善社会诚信体系的必要前提。社会信用体系按其内容可以划分为政府信用、企业信用、银行信用、个人信用或公民信用、学校信用、医院信用等许多方面,其中政府信用是整个信用体系的重心,建立公众对政府的信任是建立真正的企业、银行和个人及其它诚信的前提条件。政府诚信的建立对个人的信用产生了约束效应,公众出于对政府惩罚的回避,必然会在经济活动中保持良好的诚信。作为“经济人”的企业在经济活动中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若没有政府的保障,往往会出现以损害社会和公众利益而自己获利的现象。实际上,企业的正常活动得以开展,企业诚信在经济活动中降低交易成本作用的发挥,就是基于企业对于国家制度的信任,也即对于良好的政府信用的依赖。同样,银行的活动和银行信用的建立更是要依赖于国家信用。作为货币政策实施者的中央银行的信用实际上就是政府信用的一个方面,而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银行的放贷、存款等业务都需要依赖于政府信用。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信用一方面保障了银行对于个人或公众信用的信任,另一方面也保障了公众对于银行的信任。

加强诚信建设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进三大文明协调发展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需要。十六大报告和胡锦涛同志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都曾经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就是要在党的领导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正

是推进三大文明协调发展的重要结合点之一。从政治文明方面讲,自古以来,讲诚信就是“为政之道”、“为政之要”,是治理国家的基本准则。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政权也好,一个政党也好,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人民民主意识的增强,取信于民切切实实地成为执政之基。如果虚假浮夸、失位不公、朝令夕改甚至以权谋私等充斥着党风、政风,我们就不能取信于民,就有失去群众、失去执政地位的危险。一个诚信缺失的社会或国家无论如何是不能够建立起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因此,在我国当前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大力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势在必然,而政府诚信的建立是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建立的基石。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必须首先从社会公权层面开始,全力创建信用政府,并把这作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规范政府的行为,严格履行其对社会的承诺。政府机关、司法、行政执法机关要接受群众和舆论的监督,带头严格遵诺守信,体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增强法制观念,开展依法行政,公正执法,廉洁公正,提高办事效率,改善服务态度等方面的职业教育。完善政务公开,规范办事程序,提高公信力,取信于社会,做诚信的表率。

二个人诚信是社会诚信体系的根本

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个人是最基础的行为“单位”,政府、企业等可以看成是建立在某种契约基础上的由个人结成的组织,其各种行为活动都是通过个人的行为来实现的。无论是在个人的日常生活中,或是在社会主体的经济活动中,诚信作为一个基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都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诚信这个中华民族最基本的道德观念在社会生活中被人们忽视、淡忘,特别是由于受市场经济的一些负面影响,使一些人在面对各种利益的诱惑时,背弃诚信,惟利是图,见利忘义,使传统的道德教化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受到严峻的挑战,导致社会诚信出现危机,并且影响到社会的各个阶层。企业的失信行为虽然是组织行为,但是归根到底是因企业家的失信行为而起,是个人诚信缺失的表现。一些领导干部利用职务之便为正常的经济行为层层设卡,为违法的经济行为大开绿灯,从而中饱私囊,他们欺骗国家,欺骗人民。大学生一直以来被人们称为“天之轿子”、素质比较高的人,但是,现在也有一些大学生诚信缺失,表现为诸如从抄袭作业到考试作弊,从贷款不还到偷盗财物,从班级干部、奖学金评选的弄虚作假到毕业中的假证件,随意毁约等行为。面对层出不穷的失信现象,许多人提出了诚信离我们有多远的疑问,人们已经不再轻易相信别人,而是保持着警惕的态度,用怀疑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人和事,这严重影响了人们之间的交往和经济的发展。更为可怕的是,很多人开始“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使失信行为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如果作为社会基本细胞的个人普遍缺乏诚信,那么社会诚信大厦就会成为空中楼阁,无从构建。

近年来,个人诚信制度的建设已经引起广泛重视,并有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不少问题,一是个人诚信资料不全面,二是个人信用评估缺乏科学统一的标准,三是对个人失信行为缺乏有效的约束和惩罚机制。我们应该在个人诚信制度初步实践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经验并结合我国具体国情,从多方面人手,进一步打造我国的个人诚信制度,具体而言,主要是要建立健全以下几方面的制度:

第一,个人诚信档案制度。建立健全个人诚信档案制度,不仅要保证个人诚信资料的准确、完整,而且要能够实现资料的及时收集和方便汇总与查询。为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1)明确规定个人诚信档案应包括的内容;人文资料、就业资料、纳税资料、司法记录、福利保险记录、信贷记录及资产状况。(2)建立个人诚信资料的收集制度。鉴于我国的公安、司法、检察、税务、用人单位、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医院等个人诚信资料的提供者大部分受到政府的直接和间接的管理和控制,一些单位甚至就是政府部门,因此只要政府有决心,就可以充分发挥我们的优势,建立起我国独创的定期信息汇总制度。(3)建立个人诚信资料的统一编码制度:将个人诚信资料锁定在一个固定的编码上,且每个编码与每个经济活动人具有一

一对应关系,个人所有的必要资料都储存在该码上,只要出示个人信用码,就可以查询所需资料。

第二,个人信用评估制度。对诚信档案中的信息资料进行加工处理,对个人信用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对有关信息完成分类、比较、计算、分析、判断等加工处理过程,才能最终获得对有关个人的总体信用评价。要建立由专业性的个人信用评估机构统一进行个人信用评估的制度。为此,征信机构要培养一批思想业务素质过硬、既精通评估理论又通晓评估实务的复合型专业信用评估人员,以保证信用评估的客观、公正,要制定科学、统一的评估标准。第三,个人失信惩罚制度。惩罚是保证一个制度能够具有刚性约束的重要手段,因此,对失信违约的个人,要根据不同的违约情节相应采取不同程度的惩罚措施,包括经济制裁、法律制裁和舆论制裁,使其违约的成本大大超过收益,一处失信,处处受制,从而既可以实现对违约者的惩罚,又可以促进人们信用观念的提高。为充分落实对违约失信者的惩罚,还有必要建立个人信用破产制度。也就是说,当某人没有能力偿还到期债务时,其债权人或其他利害关系人可以向法院提出申请,经法院审理宣告其破产。一旦破产,破产债务人将面临被冻结个人财产用以还债,而且在一定时期内不能再利用自己的个人信用从事经济活动。个人诚信制度建立起来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制度的落实,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加快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法律,运用刚性机制来规范诚信。古往今来,诚信自始被列人道德范畴,人们大都认为应当从思想意识出发,自觉认同诚信品德的价值,去对自身的行为产生影响和约束。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为防止个体利益对他人利益、社会利益的侵害,人们开始要求将诚信由道德准则上升为法律原则,赋予诚信以法律上的强制力。在实践中,各国都已普遍地将诚信这一柔性道德准则制定为一系列基本法律规范,要求人们在民事商业行为中必须忠实真诚、守信不欺地履行法律义务;如果违背,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应当充分运用法律这一刚性机制来保护守法者,惩治违法者,运用诚信法律所具有的强制力,确保诚信机制充分发挥作用。国外的经验已经证明,法律法规的确立和健全,是社会诚信制度及管理体系建立和实施的保障。

第二,建立专门的诚信管理机构,集中统一管理和协调信用网络信息。国家诚信管理体系是监督管理全国范围内市场诚信行为、诚信活动的最高管理系统,在具体操作中应防止“政出多门、多头管理”。政府应组建一个专门的国家信用局或诚信管理委员会,这个机构的工作一是负责社会诚信制度和体系的整体建设,二是协调各有关部门的关系,使信用状况信息相互沟通。特别是在诚信体系建立之初,在公共数据比较分散的情况下,可以由该专门机构利用其宏观管理优势来负责协调、调配、联网,在较短的时间内以较低的成本使征信数据库能得到资源共享、物尽其用。

第三,充分发挥各政府部门的行政职能,加强诚信监督。政府应充分利用人民银行、商业银行、税务、工商、民政、质量技术监督、公安、外汇管理、海关等部门现有的监督系统,整合必要的监督管理资源,建立起全国统一的风险预警制度,发布信用信息,公布信用“黑名单”和“红名单”。一方面,政府各部门可制定优惠政策向“红名单”上守信的个人倾斜,使受信方充分利用诚信带来的利益。另一方面,将个人的失信记录准确列人“黑名单”,向社会公示,将失信方对受信方的个别矛盾激化为失信方对全社会的矛盾,使失信方声誉扫地。第四,注重诚信教育,提升社会整体道德水平。通过各项措施加强教育,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准,对于引导和激励人们自动地诚实守信,以贯彻落实各项诚信制度是有显著作用的。在伦理道德的规范下,各类主体就会自觉地选择与其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等自利本性相反的利他主义行为,从而使诚实守信成为社会成员的向往和自觉追求。因此,我们必须致力于社会诚信道德建设,为此,首先应该大力宣传诚信的经济价值,使全社会都充分认识到诚信是一种资本与财富,应积极发挥信誉的品牌效益;而不讲诚信是一种短期行为,最终将一文不名。其次应该运用各种舆论工具,引导人们从善如流,在全社会中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道德氛围。再次应该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社会整体的受教育程度和文化修养水平,这样,诚信制度的落实就有了坚实的道德基础。

三企业诚信是社会诚信体系的主体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也应当是维护社会信用的主体,但是,目前一些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不守信的现象经常出现,就个体私营企业而言,最为严重的信用问题表现在规模化制假售假,包括出售假冒伪劣商品,制作虚假广告,以欺骗手段诱导消费者购买等行为。像有些厂家为了扩大销售量,言过其实,片面夸大商品优点的广告,对消费者形成误导,使消费者做出错误的购买决策而蒙受经济上的损失。又如滥用国家质量认证标准,虚假的促销方式,也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更为严重的是,假冒优质名牌产品,以次充好,以劣抵优,已成为市场经济行为中的一大顽症。信用环境恶化对社会经济生活产生很大危害,如一些地方由于信用缺失导致投资环境恶化;假冒伪劣泛滥抑制了人们的消费欲望和消费需求,使消费受阻;拖欠账款,企业财务失真,逃废债务,严重扰乱了税收和金融秩序。.厂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经济形式,它要充分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必须依赖于公平、公正和平等的等价交换。而这种交换又必须以双方诚实守信为基础,否则,就不会真正实现。追求利润是企业的目的,处在转型社会的环境里,也许透支诚信可以在利益回报上一时膨胀,但不诚信的企业最终会受到社会道德批判,被逐出舞台。而失去信用制度约束的市场,将在利益驱使下陷人混乱,企业与企业、消费者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恶化为极度的不信任,最终形成经济发展的瓶颈。可以说,诚信是企业的生命,必须把企业的诚信建设当成企业发展中的一件大事来抓。企业的诚信建设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程,可以从企业的内部制度建设和企业的外部管理两个方面着手。

第一,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诚信制度。一是要加快企业改革,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建立信用制度的微观基础。要通过政企分开、产权明晰的改革,确立企业法人财产权,使企业真正把信誉当成企业的生命,合法经营,讲究信誉。二是要建立健全失信惩戒的法律法规和制度。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符合市场经济规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法律体系也已初步建成,但是某些领域内的法律还不完善,约束功能还不强,为此,进一步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从全方位调整、规范和约束企业的竞争行为,十分必要和紧迫。三是要强化信用管理。国内外成功的实践经验证明,信用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企业没有健全的信用管理,就没有竞争力。所以,推动企业建立信用管理体系,增强风险防御能力,是当前我国企业走出信用困境的根本出路。四是要建立信用激励机制。在一些发达国家中,信用良好、信用等级较高的企业在股票和企业债券发行中能够优先安排,还可以获得较高的信用额度和更为优惠的利率价格,企业如果数次不能如期偿还债务,就会被吊销营业执照。为此,政府有关部门在制定各项政策时,应当注意奖励守信行为,惩罚背信行为,鼓励企业和个人不断提高自身的信用水平。五是要切实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人群、关键部位和薄弱环节,以经营单位和行政执法部门为重点,深人开展公平竞争和公正执法、热情服务为主要内容的道德教育。逐步建立企业诚信档案,健全企业诚信的评价、查询和服务系统,引导企业树立“品牌”意识,打造企业的“诚信名片”和“身份证”,鼓励企业对社会负责,对消费者负责,树立良好的诚信形象。

第二,加强企业诚信的外部管理。要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体系在营造良好市场环境、推动诚信体系的持续建设方面的重要职能。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对本领域、本行业信用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在执法管理职责范围内,加快建立企业信用记录、信用征集、信用评价和信用信息咨询等社会化网络体系,积极向社会提供企业信用信息查询,依法公示企业的信用信息,促进企业信用监督约束激励机制的有效形成。按照“法律规范、政府监督、行业自律”的要求,加快研究建立行业信用等级评定管理制度,利用企业信用档案和信用信息系统,对企业实施信用等级分类管理,构建起公正、规范、开放的企业信用信息服务平台。

建立健全相应的信用评估系统,以市场监管领域、行业管理领域、要素市场领域为重点,推进企业合同信用评价、产品质量信用评价和资信等级评价,形成企业实力和信用等级并重的社会评价取向,促进企业信用秩序的根本好转。营造良好市场环境的管理内容主要有:一是加强对市场经营主体的监管。依法加强企业登记注册工作,把好市场主体准人关,从源头上抑制扰乱市场秩序违法行为、保障生产交易安全的重要基础性工作。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和程序,把好登记注册关,不违反规定随意降低法定条件和简化程序。二是推进企业信用分类监管。以企业登记静态档案和监管动态档案为基础,根据企业信用等级标准将企业分为不同的管理类别:对信用良好的绿牌企业予以重点扶持,年检免检。对存在信用问题的企业出示蓝牌予以警示。对于失信企业出示黄牌作为重点监管对象,对其加强日常检查,实施案后回查,办理登记和年检时重点审查,并公开其违法纪录。对严重失信的企业出示“黑牌”,发布吊销公告并公开其违法行为,典型案例予以曝光。三是加强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要采取与市场开办者签订行政合同、诚信责任状等形式,明确市场开办者的责任,即必须对经营者的进场资格进行审查,必须查验场内经营商品的质量,监督和教育经营者不得出售假冒伪劣商品。对关系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各类食品,要与经营者签订商品质量安全保证书,建立健全经营者食品安全档案。

以上只是从社会诚信体系内容的角度对诚信体系框架的构建问题作了初步的探讨。我们必须明白当前的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应当是全方位的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诚信体系、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是一项复杂的、艰巨的、长期的任务,它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务必同心协力、开拓奋进,推进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伟大历史目标共同奋斗。

下载关于构建市级“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体系的暂行办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构建市级“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体系的暂行办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如何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

    调研如何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当前环境问题是我国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为了在新的世纪里我们能更好地为我们的四个现代化建设服务。我们应该认真研究怎样才能更好地建设我国的......

    技术型企业如何构建产品研发体系?(精选五篇)

    技术型企业如何构建产品研发体系? 问: 某信息技术公司研发部陈总:我们公司是一家从事信息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的企业。老板是技术出身,所以公司产品研发方向一直都是老板说什......

    论供应链管理型企业战略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论供应链管理型企业战略绩效评价体系构建内容摘要:供应链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使得企业之间的竞争正在演变为不同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这也动摇了传统的针对个别企业进行绩效评价......

    市场营销专业创业型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胡金林 市场营销专业创业型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摘要:创业能力是创业成功的必要条件。创业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执行能力和领导能力的集合。该文通过对以就业为培养目标的市......

    履行社会责任构建食品安全体系 倡议书

    履行社会责任构建食品安全体系 倡议书食品安全事关人体健康,保障食品安全责任重于泰山。这是实现我市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是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也是人民......

    浅谈烟草企业社会责任及体系构建(精选5篇)

    浅谈烟草企业社会责任及体系构建近年来,企业社会责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一个重视并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同时也是对自己前途命运负责任的企业。企业如何承担社会责任......

    浅论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构建

    浅论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构建一、前言建设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涉及教育观念、教育结构体系、教育功能、教育体制、教育内容和方......

    企业文化体系构建

    企业文化体系构建(1)理念文化体系设计:使命定位、愿景目标、核心价值观、经营管理理念等(2)行为文化体系设计:领导行为规范、管理者行为规范、行政人员行为规范、技术人员行为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