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陕西果业集群发展分析
[提要]近年来,陕西果业集群快速发展,进一步借助集群化发展发挥陕西果业的优势,对于陕西省区域经济发展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本文论述陕西果业集群发展现状,以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培育陕西特色果业集群对策建议。
关键词:陕西果业;产业集群;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1月14日
产业集群成为产业经济学研究和探讨的一个热门话题,实践证明产业集群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发展模式。近年来,陕西省借助陕西的果业资源优势,加快了果业产业化的步伐,初步形成了果业集群。那么,如何通过产业集群进一步发挥陕西果业的产业优势呢?
一、陕西果业发展现状
陕西果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成为陕西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全省苹果、猕猴桃的栽种面积和产量、果汁加工的生产能力和出口量、绿色果品基地面积等数项生产指标已居全国第一。临潼的石榴,未央的桃,户县的葡萄,礼泉的沙红桃、酸石榴,乾县、合阳、华阴的红提,大荔、临潼的冬枣,铜川新区的大樱桃,安康的大枇杷等特色时令水果的种植已初具规模。全省现已形成石榴基地、红提基地、冬枣基地等特色果品基地,并且凭借地理优势和人为整合,出现了渭北苹果产业带、秦岭北麓猕猴桃优特产业带、黄河沿岸滩地枣优势产业带、汉中盆地汉中柑橘产业带等时令特色水果优势产业带。目前,陕西省形成的果业集群以礼泉的果品产业集群最为典型,以育种、种植、仓储、包装、运输、加工、营销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为依托,形成一个环环相扣、分工明确、相互协作的系统工程。
二、陕西果业集群发展中的问题
1、企业简单堆积,难以形成集群优势。产业集群必须达到一定规模,才能充分发挥聚集效应。陕西果业的地域分布很明显,产业集群更多依靠的是天然的地理优势。果品主要来源于各个零散种植户,中间商从果农手里收购果品,继而转手卖于果品加工企业或者批发商,中间商的准入门槛非常低,整个交易过程不规范,产品的质量等也难以得到保障。果农和加工企业之间缺乏正式和非正式的交流,没有形成产业网络,产业链条是一段段拼凑而成,关联度很小。生产相似产品的同类企业或者同类种植户在空间地域上的简单集合,就被粗糙地理解为产业集群,并没有真正形成产业价值链上的有效集聚,难以发挥集群优势。
2、龙头企业比例偏少,缺乏品牌意识。产业集群内企业布局需要一定的层次性。其中,最为关键的是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龙头企业茁壮生长,遵守行业规则,可以起到有效的表率作用,有利于减少无序竞争。而陕西果品加工产业中,龙头企业相对较少,仅有陕西海升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果汁等2~3家龙头企业,对于陕西省这样一个果品种类丰富、产量大的地区来说,龙头企业所占比例偏小,难以形成明显的带动能力,致使陕西省整个果品产业的竞争力不能充分展现;另一方面,品牌对于产业集群具有很好的拉动作用,而产业集群的另一个优势就是可以塑造品牌。然而,陕西果品产业集群中叫得响的产品屈指可数,大部分只是产品的原生态(比如白水苹果、陕北红枣等),精深加工产品品牌极少。这就大大削弱了产品的利润,消减了产品的附加价值。这对于陕西果品行业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劣势,也是陕西果品业在今后发展中应该首先突破的瓶颈问题。
3、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落后,制约产业集群发展。大部分果品企业的管理理念落后,整个果品行业处于跟风趋势。从根本上缺乏竞争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只求做稳不求做大,竞争仅限于不公平的价格之战,而没有更进一步拓宽市场或投资于相关行业。产业集群中的招商引资,只是为了吸引更多的资金,也没有据可循的规章制度,对于将要吸纳的企业和项目没有进行严格的筛选,引进的企业质量和项目质量难以保证,从而导致整个产业集群发展缓慢。
联兴棋牌官网 lxq4、缺乏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缺乏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是陕西省所有产业集群所呈现的共性问题。与集群相配套的社会服务体系,如研发体系、行业协会、金融担保体系、信用体系等几乎缺位,使得集群中的企业根本无法真正享受到集群带来的规模经济效应,生产成本依旧居高不下,企业经济效益也难以上升。如,陕西省智力科技力量虽然雄厚,但未能与集群充分合作,高校和科研机构未能充分发挥其孵化器的作用,政府介入的力度远远不够,未形成产、学、研合作机制。另外,陕西发展产业集群缺乏足够的中介服务机构。企业之间信息交流、投资、金融服务与企业形象策划、职业经理人的猎取选择、科研开发、资源调查、分工合作等相关工作,均要由企业独自完成,严重影响了产业集群的发展速度、规模、质量的提升。
三、培育陕西特色果业集群对策建议
1、打造绿色产品、创新产品,扩大市场。陕西省要充分发挥果品优势,就要坚持“从农场到餐桌”理念,延伸果品的价值链。同时,开发新市场,全面扩展国内市场,开辟新的国外市场。一方面企业应该充分挖掘消费者的潜在需求,跟随时代潮流,打造绿色放心食品,不管是初产品、还是经过深加工的果品,都要体现“绿色”理念;从生产环节到消费环节的整个供应链流程中,应该尽量减少果品的损耗,加强果品的保鲜程度,即有效减低成本,令消费者享受到物美价廉的产品;另一方面企业要加大创新力度,建立企业的研发中心,引入高科技人才,加快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力度,并将研发成果及时应用于生产中,提高生产效率。
2、发展龙头企业,带动产业整体发展。陕西要引导关联性大、带动性强的果品龙头企业,尽快培育一批名牌产品,努力提高其自我生长能力。主要措施包括: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社会资源向龙头企业聚集,提高龙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鼓励龙头企业将一些配套件及特定的生产工艺分离出来,形成一批专业化配套企业;强化龙头企业与集群内部相关企业的合作与竞争关系,达成企业间技术、信息、人才的自由流动,提高企业的配套率,促使整个配套流通过程在陕西果业集群中顺利完成。同时,加大对国内外龙头企业的招商引资力度,一旦确定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企业,就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资的重点是那些技术含量高、经营管理理念优、经济效益好的国内知名企业,使它们形成辐射、示范、信息扩散等作用,使得集聚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进而逐步衍生或吸引更多相关企业集聚。实施品牌战略,设立果品名牌奖励基金,对获得陕西省、中国名牌和中国驰名商标的果品企业及相关企业根据其级别给予不同程度的奖励。
3、加大政府的引导和支持力度。要增强果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政府的力量不可忽视。政府可以通过产业政策引导果品朝着优势产业化的方向发展,同时为果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诸如政府牵头,引进科技型人才或者技术,将先进的种植经验大范围扩散,帮助果农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形成地方规模种植产业;政府引导果农与果品加工企业形成必要的对接,保障果农的权益,避免各个企业间同质化竞争;政府加大对农药、化肥、农机等与果业相关的产业的投资和支持力度,为果品加工企业提供保障。这种由政府促成的一体化的经营模式能够推进陕西果业集群朝着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何雄浪.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探析[J].南方企业,2006.12.4.[2]李广志,李同?.基于钻石理论的陕西果业集群研究[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6.4.[3]基于产业集群的陕西果业发展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06.botxt
联兴棋牌官网 lxq
第二篇:陕西果业发展考察报告
陕西果业发展考察报告
做大做强特色农业,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途径,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是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步伐、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为学习借鉴兄弟省区做大做强特色农业的经验,省政府参事室去年11月组织部分参事考察陕西果业发展情况,亲眼目睹了陕西做大做强特色果业取得的骄人成绩,倍感鼓舞,受益匪
浅。
一、陕西壮大特色果业取得的积极成效
陕西省把做大做强果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发展的重大战略,依托得天独厚自然资源优势,积极推进果业绿色化、产业化、市场化、现代化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一是产业规模优势日益凸现。到底,全省果业面积达到1426万亩,水果总产达到1067万吨,约占全国水果总产的1/10,其中苹果产量745.5万吨,约占全国苹果总产的1/3和世界总产量的1/9。全省浓缩果汁年生产能力80万吨,成为我国乃至世界重要的果汁加工基地。预计水果面积达到1500万亩、产量1100万吨,其中苹果面积850万亩、产量810万吨,均居全国第一,在全国和世界苹果产业格局中的地位和影响力进一步凸现。
二是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持续优化。建成了渭北黄土高原苹果优势产业带、无定河以南至渭河以北酥梨基地、黄河沿岸红枣基地、秦岭北麓和汉江流域猕猴桃基地、汉中盆地和秦巴山地柑橘基地、城市近郊时令水果基地。建成了全省果树良种苗木繁育体系,品种繁育推广步伐加快,早、中、晚熟品种比例调整到5:l5:80,形成了从7月到11月每月都有主打品种上市的结构布局。桃、杏、李、樱桃等时令水果种类不断增加,形成了多元化的品种格局。
三是果品质量和安全水平显著提高。以苹果生产大改形、强拉枝、巧施肥、无公害四项关键技术为重点的标准化生产得到推广普及,全省苹果优质率达到70%,高出全国水平近30个百分点。建设认证绿色果品基地297.1万亩,其中苹果270万亩,建成了全国最大的绿色果品基地。认证对欧盟、东盟、北美等出口注册果园72万亩,建设中国良好农业操作规范果园5.5万亩,建设经欧盟和国内与欧盟互认的有机果园11.5万亩,年产有机苹果15万吨,为扩大国际高端果品市场奠定了基础。
四是产业化发展关键环节不断加强。果业的发展吸引了国内外大量资金,果汁加工业自以来吸引投资累计超过20亿元,果汁加工能力比增长4倍。果品贮藏业快速发展,果品贮藏能力达到300多万吨,果品年供应能力大为增强。鲜果企业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商品化处理能力得到增强,果品现代物流业积极发展,果业协会等中介组织作用增强,果业产业化经营得到快速发展。
五是国内外市场占有份额快速扩大。随着果业产量和质量的提高,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果品已销往东盟、欧盟、阿盟、非洲、北美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果品出口连续1o年实现了两位数的持续增长,出口产品种类由的5种增加到27种,浓缩苹果汁成为陕西外贸出口第一大宗商品,全年出口和创汇均占全国一半以上,占到世界贸易量四成以上。陕西果品出口40.88万吨,创汇6.3亿美元。
六是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增强。全省果业增加值达到121亿元,比增长2.53倍。果农收益持续增长。基地县农户人均苹果纯收入达到元,比增长1.5倍。洛川、白水、宜川、旬邑、印台等一批苹果基地县,果业发展,果农富裕,村容巨变,以苹果为主的果业正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巨大作用。果区公益事业也迅速发展,农村城镇化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城镇化综合指数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
二、陕西经验对我省壮大特色农业的启示
(一)做大规模是提升特色农业优势的重要基础。有特色的农产品是现代农业在市场竞争中争得先机的第一要素,但形不成一定的规模难以有效占领市场,也就难以推动农民增产增收。陕西紧紧抓住世界苹果产业向以我国为中心的发展中国家转移、我国苹果产业向以陕西为中心的黄土高原转移调整的机遇,依靠资源禀赋和区域比较优势,组织制定果业发展区域布局规划和基础建设标准,积极引导各地加快果业结构调整,促进不同优势水果向优生区集中发展,大力推进渭北黄土高原苹果基地、无定河以南至渭河以北河流沿岸酥梨基地、黄河沿岸红枣基地、秦岭北麓和汉江流域猕猴桃基地、汉中盆地和秦巴山地柑橘基地、城市近郊时令水果基地建设,着力提高特色水果优势产业带建设水平,加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水果生产布局,有效提高了陕西果业综合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陕西的经验启示我们:特色农业必须立足于禀赋(来源:公务员在线 http://www.xiexiebang.com)优势和区域优势,必须着力集
约发展,实现规模经济,只有形成特色显著、产业链条完整、市场规模庞大的优势产业群,才能有效带动区域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当前我省各地正在大力建设高原特色、青海特点现代农业,各地应切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坚决而有力有效地推动特色主导产业、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特别是河湟地区特色农业百里长廊的建设,要下大力优化产品结构,扩大优势产品规模,提高集约发展水平,努力推动优势产品成片成带、形成区域特色和市场优势,真正使特色产品成为有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的优势产业,成为带动区域发展、农民增收的铁杆庄稼。
(二)做优品牌是提升特色农业优势的必然要求。品牌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产品在市场上占领先机、赢得青睐、实现效益最大化的金钥匙,特色农业产品也毫不例外。陕西高度重视果业的品牌建设,积极培育壮大绿色安全果业,他们坚持以果业绿色为目标,严格执行建设标准,加强科学规范管理,多措并举确保绿色果品质量,提升特色果业水平;注重开展出口注册果园建设认证工作,引导各地稳步发展果、畜、沼、窖、草五配套生态果园;积极开展出口果园和有机果园建设认证工作,着力建设经欧盟、东盟、北美等认证的出口注册果园,有效树起了陕西果业在国内外市场上的品牌,提升了陕西果业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和占有率。陕西的经验启示我们:品牌是特色农业走向市场、扩大市场的必然要求,也是特色农业真正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金钥匙。近年来,我省各地重视特色农业品牌建设,初步形成了一批诸如乐都长辣椒、循化红线椒、小西牛酸奶等在省内外市场上有一定知名度和占有率的特色农产品品牌,但尚缺乏在国内外市场上叫得响、站得住,占有一定市场规模、能够带动一方农民致富的特色农业名牌产品,需要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各地在发展特色优势农业尤其是在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和有机畜牧业基地建设、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过程中,应着力在扩大特色优势农业规模的同时对现有品牌做必要的整合,全力培育壮大各自最有特色、最有优势的特色农业知名品牌,打响区域特色农业生态品牌、特色品牌、原产地品牌,有力推动特色优势农业加速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增产增收的生力军。
(三)做强科技是提升特色农业优势的重要支撑。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是发展现代农业、壮大特色经济的重要保证。陕西充分挖掘和发挥自身的科技和人才优势,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中国苹果之乡白水县建立国内首个苹果专业试验站,强化苹果种质资源评价、新品种选育、砧木育种苹果病虫害防治、绿色果品生产技术、果园微环境等研究,积极探索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有效地把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技术培训、示范推广溶为一体,为陕西苹果产业的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陕西的经验启示我们:发展壮大特色优势农业,必须坚定不移地走科技兴农富农之路,花大气力建立和健全科学研究、人才培训、示范推广一条龙服务的现代农业科技平台和网络,为提升特色农业优势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目前,我省特色农业加速发展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科技水平依然十分低下,尤其是科技示范、推广、服务严重滞后,已经成为制约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关键因素,需要下功夫抓紧解决。一是现代农业示范园、有机畜牧业示范区建设要硬件、软件并重,设施、科技并举,切实有效地提升示范园区的科技水平。二是要鼓励农业科研院所、科技推广机构与园区联姻、与农牧民牵手,积极推行平安县农技人员实行科技承包的成功经验,大力推动先进适用技术到农家牧户、田间地头,充分有效发挥科技引领和支撑作用。三是要不折不扣地抓紧落实中等职业学校涉农专业学生免除学费政策,抓紧启动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特设岗位计划,着力充实县乡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力量,夯实科技兴农富农基础,增强特色农业科技支撑。
(四)做壮龙头是提升特色农业优势的重要保证。实现产业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更是发展特色优势农业的希望所在。陕西始终如一把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加快推进产业化进程作为发展果业、助农增收的战略举措,重视创造良好的投资和发展环境吸引国内外工商企业到陕西开展果品加工、贮藏、贸易等多区域、多方位的合作,制定和实施龙头企业扶持政策,积极搭建银企合作、研企合作平台,有效突破企业发展瓶颈,全力扶持企业发展壮大;精心帮助并组织企业建立现代营销和物流配送体系,着力实施陕西果品大规模进军城市超市活动和陕西果品矾固东盟、扩大欧盟、进军阿盟和开辟美日澳市场计划,为陕西果业实现大发展、形成大产业、占领大市场提供了有力支撑和重要保证,陕西的经验启示我们:推动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化,必须着力培育壮大一批强势特色农产品加工和经销龙头企业,切实有效地以大企业促大产业,大市场促大发展。多年来,我省在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上虽然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也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但总体上看产业化龙头企业不但数量很少而且实力普遍弱小,尤其缺乏产业带动力强、市场占有率大,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和一方农民致富的强势龙头企业,需要我们更加卓有成效地把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这篇大文章做实做好。一要继续重视并加大农业产业化领域的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农产品加工、营销企业来青投资,引领产业化发展,提升产业化水平。二要积极引导和支持省内农业产业化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合资合作,发展规模化加工营销,壮大实力,提升水平,形成一批名符其实的能够带动千家万户农民增收致富的产业化龙头。三要积极消除制度障碍,畅通绿色通道,大力推动特色优势农产品进军城市超市,最大限度地实现产销直接见面,互利共赢,努力创出一条以城带乡、以商促农,促进特色优势农业加速发展、农牧民收入持续增加的好路子。
第三篇:基于产业集群的陕西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基于产业集群的陕西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提纲)
内容摘要
当代国际经济竞争是产业集群的竞争。产业集群是现代经济发展中颇具特色的经济组织形式,研究产业集群对经济布局的合理化、优化资源配置、形成区域的竞争优势都具有重要意义。尽管如此,我国关于集群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没引起政策制定者的足够重视,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有很大的研究空间。为此,本论文以陕西果业为对象,对陕西果业集群形成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本论文通过层次分析法对陕西果业集群的形成进行了模型分析。先通过调查表确定了影响陕西果业集群形成的影响因素,然后应用AHP法对这些影响因素按其对陕西果业集群形成的重要性进行排序,得出在形成陕西果业集群的影响因素中,自然条件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的结论。然后,本论文对陕西果业在以上几个影响因素方面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调研分析可以看出,陕西果业已基本具备形成产业集群的条件,我们应紧密围绕国家“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的思路、布局和有关要求,加快水果优势产业带的开发和建设,推进陕西果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进程。最后结合前面分析,给出陕西果业集群发展的战略性建议。
1.陕西果业发展现状。
陕西是我国著名的果品种植大省,是世界著名的苹果优生区。以苹果为例,陕西全省苹果面积仅次于世界第二苹果大国俄罗斯,苹果总产量仅次于法国和美国,居世界第三。2009年陕西省苹果总产量首次超过山东省跃居全国第一,实现了苹果的面积、产量、品质全国第一的目标,促进了全省果业的平稳较快发展。
果业是陕西的六大支柱产业之一。陕西苹果主要产于陕西渭北高原,包括延安、铜川、宝鸡、咸阳、渭南5个市的白水、蒲城、澄城、合阳、富平、宝塔区、富县、洛川、宜川、黄陵、宜君、铜川郊区、耀县、宝鸡、凤翔、岐山、扶风、千阳、礼泉、乾县、永寿、彬县、长武、旬邑、淳化25个县区,自然条件除与世界其它苹果优生区相似以外,还具有海拔高(800m--1200m)、昼夜温差大(16.6℃)、土层深厚(80m--200m)、质地疏松、无环境污染等独特优势。所产苹果个大、色艳、细脆、香甜、耐贮藏、无污染。在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上,陕西苹果有14种产品获金奖;第三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上,陕西苹果有17种产品被认定为名牌产品,占全国同类名牌产品总数的40%。陕西目前已建设成25个优质苹果基地县,建成绿色果品基地80万亩,其中苹果70万亩,成为全国最大的苹果绿色食品生产基地。
2.产业集群理论及陕西果业的产业集群
2.1产业集群理论综述
2.1.1产业集群理论简介
2.1.2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2.1.3产业集群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
2.2.陕西果业的产业集群发展的理论分析
2.2.1陕西果业发展的生产要素状况分析
2.2.2市场需求状况分析
2.2.3相关产业状况分析
2.2.4同行业竞争力分析
2.2.5政府政策影响分析
2.2.6陕西果业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2.3案例—永寿果业分析
2.3.1永寿果业发展历史及现状
2.3.2永寿果业集群雏形
3.陕西果业发展问题分析
3.1优势分析
3.2障碍分析
3.2.1自然条件方面
3.2.2政府政策方面
3.3.3生产方式方面
3.3.4基础设施方面
4.陕西果业集群发展对策建议
4.1果业集群发展思路
4.2提出发展思路的理由分析
4.3果业集群构建
结论:在参考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本文阐述了产业集群理论的相关内容,对陕西果业的发展历史及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作者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阅
读了大量相关学科的书籍及资料,并进行了一系列的社会调查,在这个过程中获
得了很多,也发现自己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最终,在导师的指导下,是我对陕
西果业的集群发展分析有了一个完善的了解,并提出了陕西果业集群发展的一系
列措施。,陕西的发展确实需要集群理论的指导。众所周知,陕西是一个农业、旅游大省,省
城西安拥有许多高校和科研院所和重工业,这都是陕西发展集群产业的很好的条件。在改革
开放中新崛起的陕西果业,是建国50年来我国果业发展变化中引人注目的“后起之秀”。陕
西省现已发展为全国第二苹果大省、第四水果大省,果业已上升为陕西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成为陕西省经济增长的一大优势和亮点。优越的自然条件和良好的基地建设,加上先进技术
和优良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创出了越来越多的名牌优质果品。陕西水果四大宝,“果、梨、枣、猕猴桃”已名扬国内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苹果研究中心主任赵政阳教授指出:中国苹
果生产已集中在以陕西为代表的黄土高原产区和以山东为代表的环渤海湾产区,也称东部和
西部两大优势产区。从目前发展来看,中国苹果生产的重心已出现由东向西转移的趋势。因
此陕西果业有着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建立和发展陕西果业集群将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2.3陕西果业集群化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3.陕西果业发展问题分析
3.1陕西果业集群化建立的影响因素
3.1.1资源禀赋。丰富的资源往往是决定传统产业形成自然集群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它
可以使企业生产的总成本降低而获利,从而吸引更多企业加入该行业,聚集成群。其中主要
包括自然条件、文化传统、劳动力资源和交通设施。
3.1.2产业环境。产业环境也是影响产业集群形成的关键因素之一。主要包括市场需
求、生产方式、企业规模和技术条件。
3.1.3竞合互动。一些开发区内的简单企业聚集及一些围绕极少数大企业而形成的供
应网络不能称之为企业集群,因为它们之间或者缺少必要的分工合作,或者缺少充分激烈的竞争,所以竞合互动是影响产业集群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主要包括竞争情况、合作状
态和企业家精神。
3.1.4外部环境。产业集群作为一个系统,必然需要一些制度规范,同时还需要一些
机构来支持企业的活动,产业集群的形成和演化还与政府、机构、高校等各种社会因子存
在着复杂的互动关系。因此外部环境也会影响产业集群的形成,包括相关产业,科研机构,政府政策,资金投入和经济开放程度。
3.2陕西果业集群化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分析
3.2.1自然条件方面
3.2.2政府政策方面
3.2.3生产方式方面
3.2.4竞争状况方面
3.3.5交通设施方面
4.对策建议
第四篇:十一五陕西果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十一五陕西果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果业是陕西省经济发展的优势特色产业之一,也是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十一五”期间陕西果业实现跨越式发展,苹果、猕猴桃面积、产量均跃居全国首位,成为世界最大的优质苹果、猕猴桃集中产区。
2000年,省委、省政府做出《关于加快以苹果为主的果业产业化建设的决定》以来,陕西以苹果为主的果业快速发展,特别是“十一五”期间,陕西强力实施果业提质增效工程规划,果业面积、产量、效益快速增长,苹果浓缩汁出口额实现翻番,水果规模、质量、品牌、市场占有率等已跃居全国前列,使陕西果业在我国乃至世界水果产业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成为果业发展最好、果区变化最大、果农增收最多的五年。
“十一五”末,全省水果面积达1625万亩,总产1238.5万吨,分别比“十五”末增长了32.5%和 61.7%。其中,苹果面积902万亩,产量856万吨,分别比“十五”末增长了41.1%和52.8%,全省苹果总产量超过山东省跃居全国第一,实现了苹果的面积、产量、品质全国第一的目标,成为全球苹果最大的集中产区;猕猴桃面积70.9万亩,产量62.9万吨,分别比“十五”末增长194.2%和 161.8%,面积、产量均全国第一。
经过多年的调整优化,陕西已形成了渭北黄土高原苹果产区、秦岭北麓的猕猴桃产区、秦岭南坡浅山的陕南柑橘产区、黄河沿岸的陕北红枣产区、大中城市近郊时令水果产区的水果生产布局。全省苹果早、中、晚熟品种比例调整到5:17:78,从7月到11月每月都有新品种上市。桃、杏、李、樱桃等时令水果种类不断增加,形成了多元化的发展格局。以苹果生产“大改形、强拉枝、巧施肥、无公害”四项关键技术为核心的标准化生产技术得到推广普及,全省苹果优质果率达到75%。“果、畜、沼、窖、草”五配套生态果园不断发展,建设生态果园示范村103个,生态示范乡2个,建成绿色果品基地300万亩、有机果品基地15万亩。积极与国际标准接轨,发展注册果园,推行欧洲良好农业操作规范和中国良好农业操作规范认证,推行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全面提升果品质量安全水平。出口认证基地不断发展壮大,全省发展出口注册果园86万亩,成为全国最大的苹果出口基地。
2010年全省果品贮藏能力达到300多万吨,其中冷库、气调库贮藏能力超过155万吨,配套设施不断完善,果品周年供应能力提高。陕西果品在稳步扩大国内市场份额的同时,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已销往东南亚、欧盟、非洲、北美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7年全省果品及其加工品创汇7.09亿美元,2008年后受金融危机冲击,我省果品出口困难增多,在多方的积极努力下,克服多重困难,千方百计扩大出口,至2010年连同边贸供货值,全省果品出口创汇仍达7.55亿美元。其中浓缩苹果汁出口占全国的60%,占世界的36%,成为陕西农产品出口第一大商品。
去年全省果业仅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196亿元,较“十五”末增长159%。果业收入已成为果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基地县果业收入占农民人均收入的70%,部分县区苹果收入超过5000元。全省果园占同期有林面积的12%,覆盖国土面积4.3个百分点,是生态陕西建设的一个有力支撑点。
第五篇:果业发展调研方案
铜印农工发(2011)12 号
中共铜川市印台区委农工部 关于对我区苹果产业进行调研的通知
各有关乡镇:
近年来,经过历届区委、区政府班子的不懈努力和全区广大果农的辛勤劳动,我区苹果产业长足发展,面积不断壮大,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果农收入不断增加,果业已经成为全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但随着果业持续发展,一些深层次问题逐渐显现,果业发展遇到了诸多问题,如何进一步提高果业效益,调动广大果农的务果积极性,破解制约果业发展的瓶颈,引起了全区上下高度重视。根据区委、区政府领导指示精神,由区委农工部、区果业局负责对我区果业发展情况进行专题调研,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调研目的
以创建全国果业强区为目标,以提质增效为主线,全面了解我区果业目前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影响制约果业创新发展的种种制约因素,为今后果业发展理清思路、指明方向、制定政策,促进果业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调研范围和对象
1、全区8个果业乡镇,重点是果业基础好、果园面积大、果农素质较高,能代表我区现在和今后一个时期,具有典型和示范作用的乡镇、村组和农户。
2、选取好、中、差3个类别,每一类别选定4个村,共12个村深入蹲点调研。(12个村分别是:郗家塬、井家塬、任家塬、冯家塬、崾岘、南塬、西沟岭、前齐、寇村、西村、楼子、纸坊、)
3、各乡镇领导、果办主任、果业技术员、村干部。
4、属地部分果业企业、果协、果业合作经济组织。
三、调研时间和方法步骤
1、调研时间:从5月5日开始,至6月30日结束。
2、调研方法:发放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深入村组企业等,坚持4个结合,即:“蹲点”与“打圈”相结合,走访与开座谈会相结合,传统方式与现代手段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切实吃透最基层情况,掌握第一手材料。
3.、具体步骤:按3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5月5日---5月20日):深入村组农户,蹲点调研。主要掌握果农果园面积、果园管理、生产投入、果业收入、从业人员年龄结构、技术人员结构、果农务果的积极性、果协作用的发挥,以及果业发展中的市场、销售、对比效益和政策、机制等问题。
第二阶段(5月21日---5月30日):召开座谈会。参加人员有全区部分乡镇领导、果办主任、果业技术员、村干部。主要掌握基层干部和果农对果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第三阶段(6月1日---6月10日):深入企业、果协调研。主要掌握果业企业和果协对苹果产业作用的发挥,以及对果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第四阶段(6月11日---6月30日):分析数据,形成调研报告。
四、调研的几点要求
1、各乡镇要高度重视,积极配合,抽调专人负责,及时提供所需的各种资料和数据。重点村调研时,由村上就果业发展情况进行说明,并召集部分果农代表、果协负责人和村干部进行座谈。
2、各乡镇要提前对本本乡镇果业发展情况做以调研,与5月25日之前拿出本乡镇果业发展调研报告,报告要实事求是,找准果业发展存在问题,提出果业今后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2011年5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