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校长如何加强学校管理
小学校长如何加强学校管理
在学校管理中,校长便是学校的灵魂,作为一名校长要管理一所学校,要管好一所学校,如何来抓,李局长在一次全县校长大会上讲到一个校长要管好一所学校要抓好八方面工作,一是改善办学条件,二是常规管理,三是信息化,四是教师培养,五是教研教改,六是质量,七是安全,八是严格责任追究。作为一名在基层快任8年的校长我在管理学校时是这样做的:我把管理一所学校大致划分以下七个阶段:
一是熟悉环境,平稳过渡。
二是通盘考虑,整体规划。
三是规范管理,提高效率。
四是细化管理,夯实责任。
五是发现问题,严厉整改。
六是瞄准目标,再鼓士气。
七是加大投入,整体提高。
这七个阶段大致三年,为什么说三年,因为我们校长为一所学校定目标长了不准,短了不现实,只有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定目标,去争创目标,才能实现目标。
其次,我觉得作为一名校长要管好学校还必须具备以下素质。一是要有高度负责的敬业、奉献精神。
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只要我们认真负责,我们的工作才会有动力,才会有“言传身教”,才能带出一支好的队伍,带出一个好的校风,才能在工作中有所创造,有所成就,有所前进。
二是要有明确的办学方向和奋斗目标。
要善于思考,思考学校到底怎么办,办成怎样的学校,这样干工作才会有方向,才会有追求。同时要善于掌握政策,政策是风向标,是办成增养的教育的有力基石。
三是要有先进的办学理念。
理念新则动力强,要用先进的办学理念,提出响亮的口号,团结人心,鼓舞士气,昂扬斗志。“认真就是水平、细节决定成败、只有想不到的事,没有办不成的事”等,这些细细品味,含义很深。
四是要有驾驭全局的艺术。
俗话说“火车跑的快不快,全凭车头带”一个学校办的好坏,体现了校长的能力,只要校长善于凝聚人心,鼓舞人心,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宽以约人,严以律己,就能驾驶全局,团结是事业兴旺发达的基础,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作为校长必须有宽容的气量,坦诚的胸怀,公道的心理,民主的作风,吃苦的精神,奉献的品质,处事讲原则,办事讲风格,好事讲激励,努力做到与班子成员真诚交流、真诚沟通,做真正的朋友。
五是要有知人善任能力。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句名言,应该成为我们管理的警言。校长应对每个同志的特长和不足做到了如指掌。在充分发挥每个人潜能和工作积极性上花气力,做文章,特别是对有才能,会工作、实绩好,但有些小毛病的同志要敢于用,大胆用,善于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发挥其特长,对有工作热情热情不高,业务功底较差的同志要谈心、交流,要创造条件使其进步和发展。
六是要善待教师。
如果说教师是水那么校长就是靠水生存的鱼,所以,善待教师应成为校长工作的关键。政治上关怀,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态度上宽容,不应与教师发生矛盾,更不应该给教师“穿小鞋”。我们经常说,要笑对工作、笑对生活、笑对困难,那么面对支持我们工作的教师更应微笑到底。要理解和信任教师,要经常性换位思考,若果我们是教师,这种制度能否推行,这样行吗。
七是要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同志思想的精髓,虽然只有四个字,但要做到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一刀切齐步走,搞形式主义都是不实事求是的表现。不能实事求是,轻则劳民伤财,重则挫损师生的积极性,这是最可怕的。
八是要公正廉洁。
要管好一个学校校长要有威信,(威信体现两方面含义一是个人业务能力要出众,要服人。二是管理艺术要实,要抓到点子上,要人服。)一碗水要端平,对人对己,一视同仁,说话要注意分寸,要留有余地,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教师。同时,要廉洁,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要给学校留点什么,要让别人说你干了些什么,没有混日子。
第二篇:农村小学校长如何管理好学校
强化服务意识
完善激励机制
提高教育质量
——浅议农村小学校长如何管理好一所学校
教育界有句名言:“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我认为一个好校长应该是:德才兼备,具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和较强的服务心。校长是学校管理的重心人物,而学校管理又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想把一所学校管理好主要靠一校之长。作为一所学校的校长如何才能把学校管理好呢?
一、校长要有自己的办学理念。
校长要把自己的“理念”明明白白地告诉教师、学生和家长,并在工作中得到有效地实施。何谓“理念”,“理念”就是一个人具有的准备付诸行为的信念,它是一种观念,是行动的指南。比如我们学校的理念就是:校长的管理“理念”,怎样才能将它全面、正确、有效地在学校具体的工作中实施呢?首先要求校长既要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指示精神,又要取得社会各方面对教育的大力支持,更重要的是应该得到广大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知名人士的理解和支持。为了达到办学目标、为了实现办学理念,我们召开了教师会、家长会,在会上与家长进行交流,得到家长的认同。其二,校长要虚心向人家学习,在向人家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的同时,还要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突出自己的优势,避开自身的弱势,办出有自己的特色学校,而不是盲目地把别人的先进管理经验生搬硬套地搬到本校加以实施。比如针对我校老教师教学经验丰富的优势,开展“以老带新”科研活动。解决课改的实际问题。使课改落到实处,使新教师的业务水平得到了提高。
二、校长要加强师德建设。
校长要管理好学校,首先要有良好的师德为基础。教师是学校办学的主体力量,师德水平高低是关系师资队伍建设,关系学校教学、科研、教育管理,关系校风、学风,关系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为把师德建设工作落到实处,我们首先通过召开教师、个别访谈、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师德状况。
组织教师经常学习《教师师德行为规范》、《五条禁令》等有关师德方面的材料,在师德规范中对教师提出明确的规范要求:一是要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这是师德的方向;二是要爱岗敬业,这是师德的核心;三是要教书育人,这是师德的重点;四是要为人师表,这是师德的基础。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首先明确教师的基本人格目标,即教师首先应是一个合格的公民,要有一个公民应有的人格素质和道德水准。第二是教师的职业目标,即教师应有高于一般公民的品德素质和职业道德品质。第三是素质教育目标,即师德要满足素质教育对教师的要求。
三、校长要依法治校、以制治教。
古人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就是规矩,制度就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准绳。
校长是学校的法定代表人,必须依法治教。科学、规范的制度是校长依法治教的重要保证。因此,校长治校的首要任务是要致力于健全和完善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在制定制度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扬民主,使制度“合法化”,这样才能被广大教师所认同并自觉地遵守。有了一套好的制度,还需要狠抓制度的落实。比如:我校在落实考勤制度时详细记录每位教师到校时间,迟到早退、病事假等情况,每月进行总结;在落实教学制度时,严格按照教学制度对教师进行检查督促,期末按教师的教学指标进行奖惩,这样做有利地保障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可以说,一切制度、规定,如果没有检查和督促,没有过硬的措施作保证,都将变成一纸空文。
四、校长要形成自己的管理风范。
办好一所学校,归根到底是要进行学校的文化建设和积累。学校要有持久的生命力,必须加强文化建设,特色立校。一所成功的学校必定有其内在的精神累积和成功的管理理念,这是一所学校长期形成的无形资产和宝贵财富,是维系、规范、凝聚全体教职工的精神纽带。因此,校长要注重办学经验的积累和校园文化精神的积淀,并且加以扬弃、总结提炼,把其上升为理论,不断探索适合学校实际和发展需求的管理模式,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和管理风范。
五、校长还要“知人善用”。
所谓“知人”,就是了解知道他人有哪些专长、特点。“善用”,就是合理地分配他人的工作任务,以便达到出色地完成。一所学校办得好与差,光几个班子人员是不够的,必须要有一批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只要组织得好,他们就会人尽其能;反之,就会见风使舵,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变为被动运转,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学校管理》一书明确指出:“学校领导者具有识才之眼、爱才之心、容才之量、用才之胆、扩才之意”。这里告诉我们,当校长必须成为选拔人才、启用人才的明镜,要发现人才、利用人才,让他们的才能有用武之地,得到发挥。要求校长要贯彻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工作能力强,在学生心目中有威信的教师要加以培养,委以重任。把对教学工作有特长的教师要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使人才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用人应该顾全大局,千万不能感情用事,不能以自己的好坏为标准来衡量他们。校长还应该做到以诚待人,重用贤才。真正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大胆地使用人才,合理地使用人才,爱护地使用人才,让教师在工作中不断得到锻炼,从而增长才干,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大显身手,真正做到“英雄”有用武之地。但是,在引用人才的同时,也要做到胆大而心细,要慎重、详察。假设用的不当,就是浪费学校的资源,造成学校的损失,从而引起教师的不满。
六、校长要带头开展教育科研,理性思考教育教学问题。
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小学校长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我们的教学如何变知识灌输为能力培养?如何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既有比较宽厚、扎实的知识基础,又形成一定自主学习的能力?小学是开启学生心智的重要阶段,如何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让他们得到自然健全的发展,为将来知识积累作准备?这是每一位校长都必须思考的问题。思考的深度决定着学校发展的水平。勤勤恳恳工作、管理好学校是校长的责任,思考如何让我们的学生更好地发展,能够赢得未来的竞争是校长的另一种责任,而且是更重要的责任。只有对这些问题有了清醒、正确的认识,素质教育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校长要带头开展教育科研,积极探索、研究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问题,站在理论的高度去指导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这是提高学校管理层次的根本途径。
七、校长要有自己办学的远大目标。
学校管理不能仅仅停留在制度管理的层面上,也不能仅仅停留在调动教师积极性的层面上,更不能仅仅满足于学生的考分上。作为校长,在抓好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应该考虑学校如何进一步发展,如何提高办学的层次。用开阔的眼界和抱负,认真规划学校未来的发展,把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作为办学的根本目标,使学生在情感、道德、能力、体魄、精神诸方面全面发展。校长应善于提出学校各个时期的发展目标,并且把制定目标的过程变成动员、激励全体师生不断奋斗、进取的过程,以坚定的信念、锲而不舍的精神去实现自己的办学追求。
总而言之,校长要管理好一所学校。这就要求我们的校长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不断地提高自我修养,不断地提高管理能力,这样才能适应当今教育管理形势发展的需求,才能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
第三篇:规范学校管理当好小学校长
规范学校管理当好小学校长
——关于学校管理的一些思考与实践
明光市城西小学贺建伟
第1个话题:办学理念和管理模式
一是关于校长的办学思想和理念
王吉局长要求我们校长办学要有目标、要有方向,也就是要求我们做校长的要有自己清晰的的办学思想和办学思路。
2003年9月,我校迁入新校址以后,随着办学条件的改善,我们就想把学校做强做大做优,于是班子成员就在一起探讨,制定了三年期工作目标:规范管理打好基础、五年期发展规划:办成农村示范学校。当时我们就把“一切为了孩子的成长和发展”确定为我们的办学理念,同时让教师正确理解这句话的含义,贯穿于工作的始终。把“勤奋、守纪、整洁、活泼”确定为我们的校训,要求师生理解并做到:勤奋即爱岗敬业、发奋工作、努力学习;守纪即制定规则、遵照执行;整洁即创设优雅的工作和学习环境;活泼即在和谐校园中,让教师愉悦工作、学生快乐学习。五年来,学校发展了有基础了,我们又把校训升格为“做最好的自己”,作为学生、教师、学校共同追求的更高的目标和方向!
二是关于“制度+情感”的管理模式
管理可以分为制度下的规范管理和“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做校长要有思想、要动脑筋、要想办法探索出一套适合本校的管理模式。在学校管理工作中,我们经过几年的工作实践,走出了一条适合学校发展的的管理之路,即“制度+情感”的管理模式。也就是说,学校管理工作既要有规范化的制度,又要有人性化的关怀。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就规范管理而言,可以说每个学校都要依据本校的实际制定出很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学校规章制度就是全体师生必须共同遵守的规矩、规章、规定和规范。它是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法律在学校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具体体现,是实行科学管理,办好学校的重要保证。
学校的各种制度是学校办学理念的外显和具体化,是学校管理秩序、教学秩序的保障,一个合理、积极的制度的制定与实施过程,就是一个培养人、教育人的过程。管理离不开制度,要保证学校工作的顺利进行,就必须加强学校规章制度建设。
在工作中,我们首先就是加大学校的制度管理,全乡学区实行了“六统一”,即:
一是统一规章制度,为了保证学校管理规范化,向管理要质量,让管理出效益,几年来,我们在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众人拾柴,集思广益,出台了一系列切合实际,注重实效的措施、方案。相继制订并完善了《师生一日常规》、《教师值班巡查制度》、《教师工作考评办法》、《教师工作管理奖惩办法》、《班主任工作考核量化细则》、《教师奖励性绩效工资实施方案(试行稿)》等46项规章制度,这些都为学校管理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我们把它汇编成册,印发给教师对照执行,实行了“精细化”的管理,给我校教育教学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带来了生机。
二是统一作息时间,每季作息时间均由中心校拟制印发到各校,统一执行。规定了教师、学生在校时间,教师每天在校时间不低于8小时,学生在校时间不超过6小时。
三是统一教学管理,严格教学“六认真”,2所村完小和中心校一样,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常识课叉开带,尽量不包班。各科教学进度,开学初,由中心校教导处和各科教研组统一计划拟定,规定教学进度,各年级各学科均按教学进度进行教学、进行检测。
四是统一考评办法,各校均按同一内容,同一标准对教师进行考评。
五是统一教师配置,每学年初,根据各校工作的需要和教师工作表现,合理的对教师进行交流,均衡各校师资力量。
六是统一财务管理,财务收支由中心校统一核算,教师的福利待遇、奖惩、会议活动、来人接待均由中心校统一安排,村校长无经费支出权,村校确需开支经费的需要提前向中心校申请或者电话请示,严格执行校长一支笔审批制度。
各项工作制度的实施,有助于我们建立正常的学习和工作秩序,有助于调动师生的积极性,有助于我校形成良好的校风。
制度管理虽是刚性化、原则化的管理,但硬管理并非就是非人性化。“无情制度,有情操作”,有情并非徇情,灵活并非随意。比如说教师考勤,我们实行的是弹性坐班制,上午第三节课的后半段,教师家里如遇到有特殊事情要处理,在调好课后,和值班领导打个招呼,可以提前离校,不算早退。在工作中,我们将“规范”的制度建设,与人本化管理有机结合,使学校的管理既有章可循又充满“人性”,从而更有效地调动了教师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达到了学校的一种和谐的局面。有时,我们也把这称之为“模糊管理”。因为我认为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是情绪而不是条件。
这就需要我们在加强制度管理的同时,还要注意辅之以“情感管理”,因为仅有规范管理是不够的,还需要“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来平衡。
管理的人性化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也是做好学校管理工作的有效手段。要管理好学校,不但要靠那些严肃的制度,更重要的是要体现出一种人文的关爱,要让学校的管理充满人性化,要让教师和学生充分感受到来自人性化管理的温暖。
那么在平时的工作中如何进行“情感”管理呢?
那就是要确立“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理念。我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句话:在校长的眼里,主要呈现的有两个人,一个是“老师”,一个是“学生”,学校管
理的人性化正是体现出对老师、学生的人性化关爱。如果老师和学生天天面对的是呆板的制度和冷冰冰的校长,长此以往,老师便成为冷冰冰的老师,学生便成为冷冰冰的学生。
对老师而言,管理的人性化就是要创造一种氛围,这种氛围应该是积极向上的。具体说就是和谐宽松的氛围。
作为校长,在与老师相处时要不拘小节,宽容大度,坦诚相待,关心老师的工作和生活。也就是说要注重情感投入,要以真挚的情感和爱心去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培养人,让教师充分享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使之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如:每年的元旦,我们都为教师组织丰富多彩的趣味文体活动,以此来增强教师的团队精神;每年春节前,我们都向退休教师发出慰问信、召开退休教师迎春茶话会,以此来慰问老教师;教师过生日时,我们送上一束鲜花,以表示庆贺;当教师取得成绩时,第一个表示祝贺的是校长和领导班子成员,当教师工作遇到困难和挫折时,第一个来抚慰的也是校长和领导班子成员;雨雪天气,我们深入到教学点看望师生,给他们送去了温暖和问候,情暖了教师的心;教师或者教师家属子女生病住院,我尽量抽出时间带着班子成员和同事去医院探望;教师家里的婚丧嫁娶也尽量到场。即使在学校经费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我们每年都挤出资金更新学生的课桌椅和教师的办公桌椅,把网络连进教师办公室,把温暖的烤火炉送到教师办公地点、把热乎乎的电热台板送到教师的办公桌上、把20元一双的保暖鞋给老师送过去,从而把情感的意念转化为实际行动,让教师积极参与了学校的管理工作。
校长和教师间情感的建立,还需要校长放下架子,以其亲和力经常主动和教师沟通,常到教师办公室坐一坐,到教师中间走一走,多给教师一点微笑,工作之余多在一起聊聊天、拉拉家常,这在管理学上叫做“走动管理”,效果很不错。因为我们现在经费紧张,还不能用福利留人,只能用这感情留人了。
对学生而言,人性化的管理就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服务。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以及其他活动,始终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
动手实践能力,为学生奠定终身学习的基础。另外,还应理解尊重每一个孩子,把他们当做自己的孩子看待,不歧视、不挖苦、不讽刺、不体罚。
我们说学校管理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人治,即主要依靠校长的观念、人格魅力和能力去管理学校;第二个阶段是法治,即主要依靠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机制来管理学校;第三个阶段是文化管理,即主要依靠校园文化,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学校精神,即教职工的价值取向来管理学校。我们目前的管理只能是第一个层次,最多也只能达到介于人治和法治之间。
我们认为,管理就是“合作”,学校管理就是“校长与教师的合作”、“教师间的合作”、“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合作的基础需要情感,情感基础上的合作,才具有凝聚力和团队意识。管理既要科学规范,又要体现人文精神,要人性化、弹性化,充分尊重人,相信人。“管是为了不管”,要以和谐的理念和方法激励教师主动发展,构建刚性制度与人性化管理和谐统一的学校管理模式。我们称之为“制度+情感”的管理模式。
第四篇:浅谈小学校长的学校管理艺术
浅谈校长的领导管理艺术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学校制度逐步展开实施,教育改革的重心也由城区向农村学校转移,由城区带动农村学校,促使农村学校不能安于现状,在各个层面实施改革和创新。课改必然带动学校管理方面的改革且要走在课改的前面,建立起符合现代教育需求的又适应农村实际的学校管理体系,是摆在农村小学校长面前的一个严峻的课题。回避不了,只有去尝试。基于历史的、观念方面的原因,相对于城区学校或许面临的情况农村小学还要更加复杂,哪怕一个小小的改动都会面临着很大的难度,本人是一名长期在农村小学从事学校管理的基层工作者,深知校长是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的具体实施者,是教师和学校领袖的灵魂,是领导学校走向现代化的领军人物。校长的领导能力和领导艺术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的发展水平,影响着学校的办学效益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的教育新背景下,小学校长必须加强自身的领导艺术,全面提升领导水平和能力,现仅就农村小学校长如何利用领导艺术来加强学校管理进行论述。
一、校长的领导艺术
“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这句话道出了校长在学校中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知道校长对外代表学校,对内负责领导全校教育教学和行政工作,要领导全体教职工担负起培养下一代的重任。在这里,校长必须履行职责,运用手中的权力,尽最大的努力,团结教职工并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努力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配合,共同把学校办好,这就要求校长不光有领导者的能力和实干的精神,还要具有较高的领导艺术。
所谓校长领导艺术是指校长在一定学识、智慧、能力、经验和气质因素的基础上,为实现学校目标,面对各种条件、方式和方法,灵活、恰当、创造性地运用的领导策略、技巧和风格。领导艺术作为一种高超的领导才能,它应具有这样的基本特征——原则性、灵活性、多样性、协调性是中心,创造性与高效性是本质。讲究领导的艺术不是玩弄权术,更不是随心所欲,愚弄他人。
我认为作为校长应该有决策、指导教育教学、用人、用权、用时、协调等方面的领导艺术。
(一)决策艺术
作为校长,是学校的主要决策者,经常要对一些重大事情作出最后决策,决策果断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学校工作开展,因此,校长必须具有决策艺术。我认为校长的决策艺术应该表现在善于分辨决策、多谋善断、敢于创新等方面。作为校长要能分辨重大性和一般性决策,一般性决策应交有关分管领导负责或部门负责,让他们各司其职,自己则集中精力抓重大性的决策,不论事情大小都得由校长决策,既难保证每一决策的正确性,又无精力或无暇考虑重大问题的决策。校长决策要多谋善断,也就是说决策前要多想、多听、多商量,特别是征求意见时要听得进反面的,一旦掌握情况之后,要处事快,及时作出正确的决定,这样既可避免失误,又可提高工作效率和得到群众的支持。决策面向未来,就是掌握主动权,不是为了应付和解决已经产生了的问题,“以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处于被动,校长要把决策的重点放在学校未来决策上,这样才能使学校长期发展。决策要敢于创新,善于创新,不要因循守旧,努力开创新局面,这样学校才能办出特色。
(二)指导教育教学的艺术
指导教育教学是校长主要的日常工作。校长领导教育教学工作,主要是对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质量的领导。校长要随时掌握整个学校教育教学的思想动态,用矛盾分析的方法,抓住关键问题,遵循教育的规律去解决问题,时刻把握和保持正确的教育方向。校长要参与教育教学活动过程及其质量的研究,组织、引导和启发教师在研究中发现问题,在探讨中解决问题,在总结中提炼经验,上升为理论。校长要取得指导教育教学的主动权,就要掌握各门课程的大纲和教材,并精通若干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掌握现代信息教育技术。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不具备教学计划里所列的各门学科的知识,就没有可能领导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精通业务是摆在校长面前的一项迫切而又艰巨的任务。
(三)用人艺术
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用人之长,避人所短,人尽其才,量才使用,是用人的艺术。在我们的工作中,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有些教学上出类拔萃的教师,却难以胜任班主任工作;有些教学效果一般的教师在思想政治工作上却是能手;有些不能胜任班主任和教学工作的,却是后勤工作的一把好手等。作为校
长就要清楚自己身边的人这些长处和短处,要知道他们能把什么事情做好,让他们去干他们最合适而又最乐意的工作,发挥他们的特长,这样大家干起来得心应手,事半功倍,大家乐意。
人员分工做到搭配互补,校长在安排学校工作时,要全面考虑,统一安排,各部门、各年级、各学科都尽量做到知识互补,能力互补,年龄互补,甚至气质性格互补,取长补短,从而构成整体优势,发挥集体力量。分工授权,职责分明,校长在把握大方向、把握大事情的同时,要分工授权给手下的人,做到授权必授职,权职相称,才职相适,把职务、权力、责任、目标四位一体授给各级合适的人,这样职、权、责分明,才能开展好工作,便于调动他人积极性,便于实施奖惩。否则,形成虽干事,却无责任感,或者少干事,甚至不干事的现象,最终样样事没人负责,没人做好。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用人不嫉,大胆用人,这也是用人的艺术,校长要有“用人之心,用人之才,用人之胆”的观念,既用,则不要半信半疑,去加以束缚、限制,使人难以干事,但用人时要看准用得恰当。
(四)用权艺术
在实施校长负责制的过程中,校长手中有了较大的权力,但要把它用好也不是那么容易 的事。从管理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应注意自己使用权力和被领导者接受权力时的心态,以达 到权力使用的最佳效果。首先,校长要把握权力发挥作用的时机,权力发挥作用的时机,不一定是在权力行使之时,而往往是行使之前。现实表明,权握在手时,对人有一种心理效应,一旦使用,别人不服,就会产生一种逆反心理,因此,一定要重视权力运用前的思想工作。其次,手中的权力宁可备而不用,切不可炫耀自己的权力,教职工积极性调动,不只是靠权力的威严调动的,用权力吓唬他人,滥用权力,容易使人产生反感,产生对立情绪,但该用不用,息事宁人,是不可取的。再次校长使用权力要合情合理,既要坚持原则,又要以理服人,要注意情感因素,不偏激,不过火,不伤人,使大家都感到合乎情理。总之,权力的运用要使人心服口服,易于接受,有利于工作全面开展。
(五)用时艺术
一位优秀校长的领导艺术,还表现在善于掌握时间,做时间的主人,他既能科学地安排和有效地利用自己的时间,又能科学地安排他人时间。作为校长自己要有一张时间表,工作要列入计划并告知大家,使人人心中有事又有数,处理事情要分轻重缓急,不要瞎忙乎;要合理安排他人时间,开会讲话要简短、明了而实在,找人谈话要把握好时间,不要在别人忙于工作前或想休息时找他人谈话;对于下级或老师的请示及时处理,答复要明确;要合理支配自己学习生活和管理活动的时间。只有这样自己才不会从早忙到黑而事情还觉得办不完;只有这样,学校工作才井然有序,即使忙也不会乱。
(六)协调艺术
学校作为一个系统,既存在系统内部各部门及系统员工的关系,也存在着学校这个系统与社会其他系统的关系,作为校长必须善于协调处理好学校系统内部的各种关系和学校与学校外部的公共关系。只有这样,学校才能做到内求团结,外求发展。
学校内部关系协调,要做到人与人之间和谐,人与事相匹配,达到人尽其才,适得其事。校长要协调好利益、权力、情感、行动、心理等方面的关系,要协调好学校与教师,学校与职能部门,学校与学生的关系。这就要求校长,首先,建立学校内部公共关系的目标,使大家目标一致,认识同向,行动协调;其次,校长在协调中要广泛听取意见,多做思想工作;第三,在利益分配上既要体现优劳优得,又要做到公正、公平、合理;第四,协调好内部关系。
校长要善于协调好学校与外部的公共关系——学校、社会、家庭的关系。首先,要协调好学校同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的关系,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起着十分重要的职能作用。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校的生存及发展。校长必须主动与之沟通,汇报学校情况,主动接受领导和调控,特别是改善办学条件方面争取政府的支持。第二,主动与社区加强联系,社区是学校直接赖以生存的环境,特别是加强与执法部门及经济效益好的部门或单位、社团的联系,为学校的生存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第三,协调好学校与家庭的关系,争取学生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支持配合。通过宣传学校,引起社会的关注,增强学校的影响力,吸引更多的学生来校就读,使学校求得发展。校长是学校教育教学教管的组织者和领路人,除具备智能、管理、教学等能力外,要创建一所好的学校,校长领导艺术是关键。
二、校长在学校管理上要注重解决问题
(一)班子缺乏凝聚力,权限不清,职责不明,工作效率较低的问题
农村学校在管理制度建设本身上就有先天的缺陷性,类似我校这样办学时间较长,教师间大多是本地人,互相之间的关系较复杂,管理的实行上牵涉到的因素很多,往往不容易达到预期的目标而流于形式。所以引进一套先进的管理制度,管理理念很容易,但如何让它生根发芽,在实际学校管理中发挥效能,所面临的困难就更多了。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班子的建设相对滞后,因为大部分的班子成员都是本校提拔上来的,除了本身的管理水平不高之外,各种利益集团的纠缠不清也直接影响了班子的团结,造成领导不想得罪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该做的事不去做,想做的人什么都要做最后做了还不讨好,农村领导的权威性相对要弱很多。管你是书记还是校长,反正我就是一所农村学校,很难有大的发展,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自然就更不可能有什么发展了。而本身师资和生资就不如城区学校,办学质量被越拉越远。如何在城区和农村之间建立合理的人才
流动机制,使城区的优秀教师,优秀管理者到农村学校去,使农村的好老师能容易到城区去(也可以是诸如阶段性的),经常性地实践和交流,这样学校的管理就不容易僵化,就会活起来。
(二)学校制度建设滞后的问题
目前缺少一种规范的操作程序及相应的监督、反馈体系。农村学校管理中特别是在针对一件事情的落实上缺少有效的程序,想到什么做什么,效率不高,做出来的质量也不高。甚至有些事情做着做着就不了了之,也没有监督的机制,缺少反馈和相应的总结,特别是在资料的整理和积累上不够规范,往往是想找到以前做的什么东西就是找不到了,碰到学校督导评估的时候就很被动。我想这是农村学校的一种普遍现象,这和现代学校建设是背道而驰的,必须予以改进。
(三)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的问题
这个问题很多时候只停留在口头上,没有落到实处。农村学校的教师由于乡镇资金投入的普遍不足,学校的基础设施的硬件设施相对比较落后,教师的福利水平和城区老师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现代社会的发展,城乡在地理概念上差距缩小,然而现实收入的差距和极度丰富的物质刺激使农村老师们不再像以前那样安贫乐道,对金钱的追求直接导致了对学校的不满,并将注意力转移到学生身上或校外发展第二产业,我校较明显的就是多部分教师种橡胶来谋求利益,这是一个普遍现象。老师们普遍不重视学校的发展,而只关注自身的利益或一个小团体的利益,以此为出发点来影响学校的决策。殊不知,只有共同努力使学校发展了,个人的利益和发展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满足,这其实很容易理解,但做起来却很难,作为老师,思想境界确实不算高,因为大家在学生时代所受的教育就只有成绩而缺少思想的,现在的教育又何尝不是如此,师德学习每年都搞,假大空盛行。同时,学校过分追求成绩,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在农村可能比城区更根深蒂固,而导致对学生乃至老师思想教育上的漠视,农村学校普遍人文气息不浓,校园文化建设落后,培育人、教育人、感化人的软环境较差,这直接导致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相对滞后。
(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缺少按部就班的的目标管理和有效的实施措施的问题
农村不乏素质好的老师,但却不如城区老师发展得快,发展得好。有些老师在农村时表现平平,但一调到城区学校经过一番努力就能有所成就,这跟在农村教师专业化的发展相对落后,没有明确的目标管理,同时在对老师的培养上也缺少有力的措施有关。这跟经济财力不能保障年轻教师受到很好的培训有关,但一些领导认为,我花钱培养了一位优秀老师,却留不住,会被城区学校挖去,还不如不培养。所以领导的思想意识在这其中也起了很大的作用。而农村教师在业务发展上缺少有效的竞争机制,老师的自我发展意识不强,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人大有人在,这就像传染病一样会传染给旁边的人,而形成一种不健康的氛
围影响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还是那句话,缺少有效的人才交流体制,和良好校园人文环境的建设,学校教师综合素质很难有大的提高。
三、现代学校制度和农村小学管理的有机结合
(一)加强班子建设,建立一支团结、敬业、高效、务实的领导班子
1、校级领导:树立勤政廉政新形象。校级干部按照分工实行领导责任制,对分管的工作承担决策、监督和对事故负责的责任。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决策意识、精细化管理意识,从事务性工作中摆脱出来,多深入课堂、深入教学教研一线、深入服务工作实际,细致地了解情况,深入地研究问题,周密地部署工作;牢固树立质量意识,集中精力抓质量,围绕质量抓服务;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依靠全体教职工,营造和谐、竞争、共同进取的新型学校人际关系,让全体教职工既顾全大局、敬业奉献,又心情愉快、热爱学校、安心工作;校领导班子要加强自身建设,做到团结勤奋、廉洁奉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巩固领导班子新形象。
2、中层干部:规范日常管理工作。中层干部在部门工作中承担日常管理责任,在进一步明确各部门职责的基础上,推行处室工作责任制。充分发挥党团、工会组织的作用,实行管理民主化
3、党团、工会组织把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作为重头戏,通过细致入微的思想政治工作,营造敬业奉献、积极进取的群体氛围,要通过协调沟通,营造互相信任、相互合作的人际关系和心心相印的干群关系。要发挥教代会的职能,学期结束前进行教代会换届选举,商讨学校的改革大计,审议学校的制度方案。要搞好校务公开,在招生、评职、聘任等方面阳光作业,透明操作,接受监督。
(二)联系实际,创新理念完善制度建设,让制度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保证学校的良性发展
建立健全学校所有岗位职责,强化教职员工的岗位意识和责任意识。进一步完善学校章程并在教代会上通过,使学校的管理有章可寻。
逐步建立形成规范的人事管理制度,一是中心校和村小、中学部和小学的人员流动方案;二是中层干部任免条件和办法;三是调出人员的条件;四是临聘人员的管理办法;五是考核办法和实施细则;六是各种评职晋级的实施方案和细则。
(三)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政治思想素质,增强学校荣誉感和奉献精神
加强政治学习,进一步提升师德水平。进一步巩固行风建设的成果,以创社会满意学校和满意教师、树师表形象为重点,强化师德教育,做到依法执教、廉洁从教、文明施教。
更新教育理念,进一步提高教师素质。时代在发展,理念需更新。“和谐校园”是以校园为载体,以内和外顺、同舟共济、政通人和、稳定有序为主要特征,实现学校教育各个子系统或要素全面、协调、自由、充分发展,良性互动,整体优化的教育理念。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都将以“和谐校园”这种教育理念为先导,力图打造一支“敬业爱生、为人师表、严谨踏实、博学善导”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四)大力推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在学校中创设和谐发展的人文氛围
建设专业化的教师队伍,要善于营造民主和谐、健康向上、崇尚学习的组织氛围,让教师的工作和学习不可分割地融合在一起,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要用高尚的精神、共同的理想凝聚全校教师,形成团队学习的制度。首先,让教师转变观念,形成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和竞争意识,把校长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转变为全校教师的理想和追求,形成学校的核心精神和核心能力。其次,为教师搭建专业化发展的平台。一方面通过理论先导,专业引领,为教师转变观念、打开视野奠定必要的基础;另一方面建立行之有效的校本培训体系。再一方面,通过推进课程改革和开展学科建设,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回归到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服务于教育实践。
总之,当校长难,管理好一所学校更难,要突破这个“难”字,必须要在加强领导艺术上下工夫。
[参考文献]
[1]郭振武主编.学校管理[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2]云南教育[J].2005.6—2008.4.[3]陈孝彬主编.小学管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4]校长领导艺术刍议[EB/OL],枫叶教育网www.fyeedu.net.
第五篇:关于农村小学校长的学校管理艺术
农村小学校长的学校管理艺术
本人是一名长期在农村小学从事学校管理的基层工作者,深知校长是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的具体实施者,是教师和学校领袖的灵魂。校长的领导能力和领导艺术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的发展水平,影响着学校的办学效益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的教育新背景下,小学校长必须加强自身的领导艺术,全面提升领导水平和能力,现仅就农村小学校长如何利用领导艺术来加强学校管理进行论述。
“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这句话道出了校长在学校中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知道校长对外代表学校,对内负责领导全校教育教学和行政工作,要领导全体教职工担负起培养下一代的重任。在这里,校长必须履行职责,运用手中的权力,尽最大的努力,团结教职工并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努力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配合,共同把学校办好,这就要求校长不光有领导者的能力和实干的精神,还要具有较高的领导艺术。
所谓校长领导艺术是指校长在一定学识、智慧、能力、经验和气质因素的基础上,为实现学校目标,面对各种条件、方式和方法,灵活、恰当、创造性地运用的领导策略、技巧和风格。领导艺术作为一种高超的领导才能,它应具有这样的基本特征——原则性、灵活性、多样性、协调性是中心,创造性与高效性是本质。讲究领导的艺术不是玩弄权术,更不是随心所欲,愚弄他人。
我认为作为校长应该有亲和力、决断力、协调力、创新力等方面的领导艺术。
一、亲和力
学校就是一个团队,校长就是这个团队的核心和灵魂,能否使整个
一、校长的领导艺术
团队形成一股凝聚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直接关系到整个团队的精神状态和工作干劲。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任何一项管理工作和教学任务的完成都需要多个环节的合作与支持,为了能使整个教学团队团结一心,众志成城,作为校长的人格魅力和人格力量应起着关键作用。学校的发展,既需要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骨干起好“传、帮、带”的作用,又要不断发掘教学新秀,培养生力军。发现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当前比较普遍的作法有“事业留人、情感留人 ”,校长应该在情感上多下工夫,适当校务工作民主、公开、增强透明度。学校管理应建立一整套严明完备的管理规章制度,这种制度应该具有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对各岗位职责做出具体而详细的规定,既有明确分工,又要相互配合,使学校的各项工作进入良性发展态势,真正做到制度治校。
二、决断力
现在学校都实行了校长负责制,校长代表班子负责决断学校的经济权、人事权、行政管理权。如何才能做到科学决断呢?我认为主要是处理好民主与集中的关系。民主和集中是有机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民主是集中的前提和基础,集中是民主的必然要求和归宿。
作为校长在民主方面要做到三点:一是努力拓宽民主渠道,充分倾听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对学校重大问题、重要工作、重大项目的实施决策和人事安排等要坚持倾听学校领导班子的意见,不搞一言堂和个人说了算。二是要敢于放权,充分发挥班子成员的积极作用。在校领导班子之间要形成一个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谅解的良好氛围。三是要充分尊重广大教职工。校长要经常深入到教职工中去,倾听他们的心声。“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对于校长来说,正面意见要听取,反面意见也要听,能够做到从谏如流,择其善而从之。
三、协调力
学校就是一个社会的缩影,与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和机关单位存在着错综复杂的人事关系和工作关系,如果其中某一个环节处理失当,都有可能会对学校的全局工作产生重大影响。学校领导有时作为指挥者角色,有时则充当润滑剂的角色。
校长能够参与一线的教育教学及教科研工作,在业务上起指导作用,更能够做到“以己服人”。管理者在群众中的威信不是短时期能够树立起来的,培养融洽的上下级人际关系必不可少,在工作中要做到不偏不倚,严格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办事,不掩盖缺点,不偏袒亲属,直面学校存在的各种问题。
校长还需要树立公仆意识和服务意识。当好服务员的角色,既充当老师们的服务员,又是学生们的服务员。积极为学校的建设筹集资金,加强学校的基础设施;加强教学后勤和总务后勤部门的管理,提高服务质量;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和教师职工的工作条件,改善福利待遇。
四、创新力
当前新科技革命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初现端倪,教育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
一个民族需要创新,一个学校也需要创新。作为学校领导,思想要开明,学校工作时常会面临新情况、新问题,需要管理者具备与时俱进的思想品质,发挥创造性思维,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随着教育改革与高考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作为学校管理者,更应该站在高屋建瓴的高度,管理要有新办法,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运用新的教育方式和管理模式管理学校
二、校长在学校管理上要注重解决的问题
(一)领导班子职责不明,工作效率较低的问题 农村学校在管理制度建设本身上就有先天的缺陷性,类似我校这样办学时间较长,教师大多是本地人,互相之间的关系较复杂,管理的实行上牵涉到的因素很多,往往不容易达到预期的目标而流于形式。所以引进一套先进的管理制度,管理理念很容易,但如何让它生根发芽,在实际学校管理中发挥效能,所面临的困难就更多了。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班子的建设相对滞后,因为大部分的班子成员都是本校提拔上来的,除了本身的管理水平不高之外,各种利益集团的纠缠不清也直接影响了班子的团结,造成领导不想得罪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该做的事不去做,想做的人什么都要做最后做了还不讨好,农村小学领导的权威性相对要弱很多。不管是校长还是副校长,反正我就是在一所农村学校,很难有大的发展,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自然就更不可能有什么发展了。而本身师资和生资就不如城区学校,办学质量被越拉越远。
(二)学校制度建设滞后的问题
目前缺少一种规范的操作程序及相应的监督、反馈体系。农村学校管理中特别是在针对一件事情的落实上缺少有效的程序,想到什么做什么,效率不高,做出来的质量也不高。甚至有些事情做着做着就不了了之,也没有监督的机制,缺少反馈和相应的总结,特别是在资料的整理和积累上不够规范,往往是想找到以前做的什么东西就是找不到了,碰到学校督导评估的时候就很被动。我想这是农村学校的一种普遍现象,这种现代学校建设是背道而驰的,必须予以改进。
(三)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的问题
这个问题很多时候只停留在口头上,没有落到实处。农村学校的教师由于乡镇资金投入的普遍不足,学校的基础设施的硬件设施相对比较落后,现代社会的发展,城乡在地理概念上差距缩小,然而现实收入的差距和极度丰富的物质刺激使农村老师们不再像以前那样安贫乐道,对金钱的追求直接导致了对学校的不满,并将注意力转移到学生身上或校外发展第二产业。老师们普遍不重视学校的发展,而只关注自身的利益或一个小团体的利益,以此为出发点来影响学校的决策。殊不知,只有共同努力使学校发展了,个人的利益和发展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满足,这其实很容易理解,但做起来却很难,作为老师,思想境界确实不算高,因为大家在学生时代所受的教育就只有成绩而缺少思想的,现在的教育又何尝不是如此,师德学习每年都搞,假大空盛行。同时,学校过分追求成绩,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在农村可能比城区更根深蒂固,而导致对学生乃至老师思想教育上的漠视,农村学校普遍人文气息不浓,校园文化建设落后,培育人、教育人、感化人的软环境较差,这直接导致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相对滞后。
三、现代学校制度和农村小学管理的有机结合
(一)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政治思想素质,增强学校荣誉感和奉献精神
加强政治学习,进一步提升师德水平。进一步巩固行风建设的成果,以创社会满意学校和满意教师、树师表形象为重点,强化师德教育,做到依法执教、廉洁从教、文明施教。
更新教育理念,进一步提高教师素质。时代在发展,理念需更新。“和谐校园”是以校园为载体,以内和外顺、同舟共济、政通人和、稳定有序为主要特征,实现学校教育各个子系统或要素全面、协调、自由、充分发展,良性互动,整体优化的教育理念。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都将以“和谐校园”这种教育理念为先导,力图打造一支“敬业爱生、为人师表、严谨踏实、博学善导”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二)大力推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在学校中创设和谐发展的人文氛围
建设专业化的教师队伍,要善于营造民主和谐、健康向上、崇尚学习的组织氛围,让教师的工作和学习不可分割地融合在一起,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要用高尚的精神、共同的理想凝聚全校教师,形成团队学习的制度。首先,让教师转变观念,形成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和竞争意识,把校长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转变为全校教师的理想和追求,形成学校的核心精神和核心能力。其次,为教师搭建专业化发展的平台。一方面通过理论先导,专业引领,为教师转变观念、打开视野奠定必要的基础;另一方面建立行之有效的校本培训体系。再一方面,通过推进课程改革和开展学科建设,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回归到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服务于教育实践。
总之,当校长难,管理好一所学校更难,要突破这个“难”字,必须要在加强领导艺术上下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