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闻写作的要求
新闻报道的格式
1,首先,在导语中写一个新闻事件中最有新闻价值的部分(新闻价值通俗来讲就是新闻中那些最突出,最新奇,最能吸引受众的部分),比如一场球赛刚刚结束,观众/读者/听众们最想知道的是结果,或者是某个球员的发挥情况,就先从这里写起。
其次,在报道主体中按照事件各个要素的重要程度,依次递减写下来,最后面的是最不重要的。同时注意,一个段落只写一个事件要素,不能一段到底。因为这种格式不是符合事件发展的基本时间顺序,所以在写作时要尽量从受众的角度出发来构思,按受众对事件重要程度的认识来安排事件要素。因而需要长期的实践经验和宏观的对于受众的认识。
另一种是一个中外结合体——新华体。我们国家的新闻报道一般是遵循时间顺序,但是这种“讲故事”的写法已经不适合受众的阅读习惯(一般人没有时间听你讲长篇大论),所以“新华体”在吸收中外新闻报道之长的情况下诞生了。2,首先,把事件中最重要的部分在导语中简明地体现出来。
其次,在第二段进一步具体阐述导语中的这个重要部分,形成支持,不至于使受众在接受时形成心理落差。因而,第二段实际上是一个过渡性段落。再次,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顺序把“故事”讲下来。
新闻报道实际上是一个很个性化和组织化的行为,个人可以有个人的特点,一个报纸可以有自己的原则。但是有一点不能放弃,就是任何格式都要以最快、最简洁、最能满足受众需要的格式去写,这是新闻报道的“真理”。
新闻写作范文
人物消息:
张龙龙刷新我校25年的跳高记录
本报讯又是一场欢呼,10月13日上午,研究生院研一学生张龙龙在我校男子组跳高比赛中以1.83米的优异成绩打破了尘封25年的1.81米的原记录。张龙龙每年都参加运动会,除了大二那一年的失常发挥,其余每届都是跳高赛的冠军。但是往年他都没能破前辈创下的记录。对此,他说:“那一直是我的目标。” 在前面的预赛中,他都过的比较轻松,一脸从容淡定样子。到最后的决赛,剩下他一个挑战记录的时候,他往后退,拉长了助跑的距离,助跑前,他站在那里看着标杆,若有所思。第一跳,由于他的脚没有收缩好,碰到了标杆,标杆掉下来了。第二跳,是他又拉长了助跑的距离,在助跑点注视标杆很久,似乎在和标杆
对话,他跑过去了,脚收缩的很好没有再碰到标杆,腰部发力到位,可是他的手却又碰到了标杆。还剩最后一次机会,要是还没有过,破记录的目标就只能等到明年了。从什么 下来后,他缓缓走到起跑点,一直往后退,退了很长一段距离后,他站定,做好起跑的姿势后又起身放松一下,再俯身,他凝视着标杆,看了许久。终于,他冲过去了,在起跑点一跃,过了以完美的姿势!
在事后看视频时发现,这一跳超过了一米八三的标杆好多,于是他给自己定的下一年目标是冲刺一米九。
事件消息:
我校首届校园管乐节圆满成功
本报讯5月15、16两日,悠扬而动感的音乐打破了校园昔日的沉寂。由校团委主办的以“迎农大七十周年庆,展校园管乐风采”为主题的我校首届校园管乐节成功举办。
15日晚,管乐节专场音乐会在大礼堂开幕,会场嘉宾云集。南昌大学军乐团、城市学院交响管乐团及其韩籍教授李根浩应邀出席,我校副校长王华林教授、廖为明教授,校长助理胡春晓教授、徐斌华教授及我校上千师生观看了演出。本次专场共安排有18首精彩曲目,伊始军乐团一队队员以其精湛的技艺,高超的水平演奏《鼓乐》、《春天的故事》等四首曲目。16日下午,一位去观看的学生还对我说:“我现在脑海里一直回荡着《喜悦组曲》的旋律,真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啊!。”
在铜管乐器演奏《双鹰旗下》时,台下听众不由自主的在其强烈的节奏感下整齐的以鼓掌的形式为其伴奏。
在中场,不断的有些大人带着小孩进来观看,而当《烟花易冷》及《蝶恋》上演时台下顿时安静了,连小孩的嘈杂声也没有了。
演出结束时,韩籍教授李根浩上台发言,他说我们的乐团可以算得上是具有(业余的)国家级水平。
在音乐会后一位观众对我说:“我很庆幸自己来欣赏了他们的演出,那是视觉和听觉的盛宴。谢谢他们!”
16日上午,是管乐节的露天展演活动,军乐团展出“管乐一条街”。乐团队员早早的布置好了一个个设展帐篷。10点左右,南区门口乐团队员为大家露天演奏。由于天气原因,演奏时下起了雨,可是队员们没有一个离开,还是坚持为大家演奏完了。
演奏完毕,露天管乐展演开幕。每个帐篷里都吸引了不少同学赏玩乐器,其中动感劲爆的打击乐声部的帐篷人气最旺。展演一直到12点结束,让同学们充分享受到接近、了解并尝试吹奏乐器的乐趣。
政治方面的消息:
跨越60年历史鸿沟开启两岸发展新篇章
胡锦涛总书记会见国民党主席连战,共同探讨两岸历史和未来 本报讯2005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双方就两岸的历史和未来的发展达成了有效地共识。
“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我们过去曾经有过冲突,我们都知道这些历史的过程,但是历史毕竟已经是过去的事情,我们没有办法在此时此刻再来改变历史,但是未来的确是掌握在我们的手里。” 国民党主席连战坚定地说: “我们绝对应该避免对峙、对抗,甚至是对撞,要的是和解,要的是对话。我们也相信这样的做法有民意的基础,有民意的力量。”
“你们的来访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当前两岸关系当中的一件大事。从你们踏上大陆的那一刻起,我们两党就共同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这一步既标志着两党的交往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也体现了我们两党愿共同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的决心和诚意。”胡锦涛主席对两党会面这样说道。1992年达成九二共识以后,在93年进行了辜振甫和汪道涵先生的会谈,打破了40年来的僵局,两岸人民同声叫好,带来了大概8年之久的稳定发展时期。但是这十几多年来,两岸关系发展曲折缓慢,台独势力更加猖獗,两岸形势恶化。今年是孙中山先生逝世80周年,连战主席和访问团全体成员接受中共总书记胡锦涛邀请来到我国。“他们的来访,以及我们两党的交流、对话,已经给我们两岸关系的改善注入了春天的气息。”也为两岸和好和平、渴望统一的同胞带来了希望。
胡书记首先致欢迎词,在欢迎词中,表达了对连主席及访问团全体成员到来的热诚欢迎和欣喜之情。他微笑的说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他表示,中共始终对孙先生怀着崇高的敬意,一直都是他革命事业的鉴定坚持者、合作者、继承者。在当前,两岸形势复杂变化的形势下,我们两党都要积极的作为,共同争取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前景,共同开创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他相信通过这次历史性的会面,在双方共同努力下,定能让我们两岸同胞在一道在和平发展的道路生不断开拓前进。
连主席在答谢词中回应了我党的愿景。他说对于这十多年来的两岸的关系感到很遗憾。对于到现在才能够会面觉得相见恨晚。历史虽然是不平坦的,但是不确定的未来尤其提供给我们很多很多的机会。他说:“我相信,„逝者已矣,来者可追‟。”即使两岸关系的发展很曲折,但是国民党从来就没有任何改变,也希望能够在“一中各表”的基础上建构两岸一个共同亮丽的未来。
第二篇:新闻评论写作格式要求及
【爱文库】核心用户上传
新闻评论写作格式要求及范文
《新闻与写作》的编辑约我写一篇关于评论写作的文章,我想利用这次机会,超越课堂教学的结构限制,把新闻评论写作的一些要点,更为透彻地说出来。这里主要涉及初学者或写作经验不多的人经常遇到的问题。
如果我们暂时放弃那些精确的定义,那么,我想说,新闻评论无非是针对新闻,表明观点。这是两层含义,其中就包含两个方面的规律及其相应要求:即,第一,要符合用文字来表达观点的一般规律和要求;第二,要符合新闻传播和接受规律。下面分别来说。
一、表达观点的规律和要求
1.观点的集中与思考的集中
集中的反面是分散。初学者一般出现最多的问题,正是观点的分散。观点和与观点相关的材料呈分散状态,一篇评论读后给人的印象就不深,似乎什么都谈到了,却哪一个都没有说清楚。更有甚者,往往使人不知所云或不得要领。
一篇评论,或数百字,或上千字,从头到尾,持续地、坚定不移地表达一个观点,而不是不相关联、不相统属的多个观点,这看似简单,其实并不容易。它是写作训练养成的能力,既是一种思考能力,也是一种表达能力。
观察的分散,正是思维的分散造成的分散。写作中的人,思想是活动着的,写作行为本身,也在不断触发、展开着思想。一个新闻事物,可以触发多个层面、多个角度的思考,也会自动地连结作者记忆中不同层面、不同方向上的思想材料,比如相关的事件与观点。这是初学者写作时容易“散”的一般性心理基础。
而写作训练养成的经验,这时就要求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就做出选择和判断:选择“涌上心头”的其中一个观点和与之紧密相关的思想材料。这里相关性判断就是一个严格的把关程序,不相关的或相关度不高的,就要坚决“忍痛割爱”。如果所有的材料,都围绕、支持和论证那个观点,就自然实现了观点的“集中”。当然,除了那个主要的观点,文章在不同的层次上也可能出现其他一些观点。但这些观点和那个主要的观点之间,一定应该是有上下统属、支撑关系的,而不是平列的,不相统属的。
朝阳【wlsh0908】整理
【爱文库】核心用户上传
观点的集中,其实表现为作者在某一个方向、某一点上的持续、连贯的思考能力。一些初学者的评论文章给人的感觉是在多个平列的点之间跳跃,正是因为缺少这种持续、连贯的思考意识和思考能力。深刻的,有价值的认识,也只有在集中思考的基础上才能产生。否则,思维只能停留在事物的表层。
思维的集中,一方面体现为思维的连贯,另一方面体现为表达的连贯——即句子、段落关系的连贯。对于自己写下来的文字,不妨做一下审视:哪句挨着哪句?为什么这一句接那一句?上一段与下一段是什么关系?它们或者是推论的关系;或者是引申的关系;或者是解释的关系;或者是并列关系——相互支撑,共同说明一个问题。总之要有确定的关系,有可以理解的,并使读者容易理解的关系。阅读别人的作品,也可以这样揣摩。有了这样对句子、段落关系的审视意识,写评论时的思维和表达也就会自觉地集中,不会东说一句、西说一句,让人摸不着头脑。其实人们往往说到的“线索”就在这种句子、段落的关系中。有了某种确定的、可以理解的关系,一篇文章就是线索清晰的;没有这样的关系,人们实际上就找不到线索。而线索,正是把文章中的所有材料和读者一起引向作者论点的引导标志。
2.如何实现观点明确
观点的明确,要在结构和语言两个层面上实现。
实现了观点表达的集中,观点的明确就实现了一半。因为,一些评论文章的观点不明确,往往是因为表达不集中,即由于不集中而形成的注意力干扰和结构的混乱而显得观点不明确。各种材料向着观点集中,各种观点向着中心的观点即论点集中,那么,结构自然是清晰的;在结构这个层面上,也就证明了观点的明确。因为,清晰的结构指向观点,并引导人们理解观点。混乱的结构干扰人们对观点的理解。除此之外,还要注意语言层面的明确性。在我们的语言中,有直接表达观点的,也有间接表达观点的(比如,通过概括、陈述和疑问的句子);有具体的语汇,也有抽象的语汇。一般说来,明确的观点,总是体现为对事物的具体判断。而我们往往看到,一些评论似乎整篇都在“谈论”某个事物,却始终没有对这个事物作出一个具体判断——是或非,善或恶,可能还是不可能,值得还是不值得,它与其他的事物有着怎样的关系,等等。没有这些具体的判断,就没有明确的观点。
对于新闻评论来说,明确的观点总是“及物”的,即它是直接针对新闻事件的。针对性的明确,也是观点明确的一个方面的表现。观点的明确,就是要落实在对相关事物的判断上。明确体现观点的语言形式,就是这样一种判断。所以,要大胆地写出这样一些判断句。
朝阳【wlsh0908】整理
【爱文库】核心用户上传
从组织语言的技术角度来说,要体现观点的明确,还要注意语句之间应该有明确和正确的逻辑关系,比如:主从、支持、阐释等关系,否则,语句之间就会形成干扰,令读者感到困惑。因为,阅读的过程是一个读者积极的、动态的建构过程。读者总是通过已期阅读到的信息来“提前”理解全篇。如果作者给出的信息不适当,就可能造成读者的误读。而这种先期产生的错误理解又可能指导他理解后面的信息,直到理解失败或者造成理解的低效率。这对于新闻评论来说,是非常可能发生的问题。比如,美国学者布鲁克·摩尔和理查德·帕克所著的《批判的思考》一书中有一个案例,摘引了一位读者在报上表达的观点: 很高兴我是一个美国人,我欣赏我们的政府体制。还有,我支持建立强大的国防。但是,不论站在哪一方的战争抗议者均不在此列,因为他们关心生命。我们现在处于一种可怕的混乱中。为什么?我们需要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踏出国门杀死别人也许是保护你自己的方式。
从其零散的语义来看,这段话涉及的是关于美国是否应该派兵入侵阿富汗或伊拉克的论争。那么,他到底是什么观点呢?在我的课堂上,同学们有完全不同的理解。有同学觉得他是反战的立场,有的同学则认为他是支持美国进行战争的。也有同学认为他是比较矛盾的。其中,“但是”这个转折连词也给大家带来了不同的理解。而在我看来,用一句通俗的话评价这段话就是:“前言不搭后语”。用专业一点的话说,从思想到表达,没有得到合理的组织。这种造成多重理解——乃至完全相反的理解——的文本,在评论中是应该避免的。
二、适合新闻传播的规律和要求
除了要符合意见表达的一般规律,即议论文写作的规律之外,新闻评论写作另一层面,就是其新闻性,即适合新闻传播的规律和要求。这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层面上: 1.内容方面的新闻性
在内容方面,新闻评论至少应该包含一定的新闻信息。这些新闻信息或者是评论的对象,或者是评论的论据。一般来说,新闻评论首先应该以新闻信息作为评论的对象。但是,也还有一些新闻评论的对象,虽然并非新闻信息,但却是人们当下都在思考着的问题。新闻评论针对的这两类对象,也是新闻评论的两类选题。
新闻评论之所以以这两类选题当家,是因为新闻评论传播的对象,也像新闻报道传播的对象一样,是新闻媒体的受众,他们往往就是同一群人。人们阅读新闻报道,自然会对报道中涉及的事实的意义、价值、可能性、相关性、矛盾性、冲突性等一系列问题的答案产生期待。新闻评论就是满足这种期待的。
朝阳【wlsh0908】整理
【爱文库】核心用户上传
所以,新闻评论不应该是没有针对性的空发议论,或针对陈年旧事的议论。(中国古代的议论文,确实有针对历史事实或历史问题做翻案文章、重新评价的传统,比如柳宗元的《驳复仇议》、《桐叶封弟辩》、王安石的《读〈孟尝君传〉》、欧阳修的《纵囚论》、苏轼的《贾谊论》《晁错论》等。)那些议论即使再深刻,也没有在新闻传播渠道中传播的价值。如果没有新闻信息作为与当下新闻阅读的连接点,一篇评论就会显得过于静态,与新闻传播的动态节奏不相符合。
新闻事件层出不穷,而人们的思想认识却不大可能更易过快。新闻评论实际上就是人们用相对稳定的思想认识来对层出不穷的新闻事件作出具体的判断。这样的判断在认识水平上可能会出现重复。但正是在这样的判断中才能发现:那些真正新闻的事物是什么,那些真正值得认识和思考的东西是什么。
2.形式方面的效率性
新闻评论作为一种新闻文体,通过新闻媒体传播到新闻的受众,要适应新闻传播和接受的一些形式规律。在表达方面的效率性就是其中的一个规律。新闻评论的效率性,应该着眼于是否有效率地表达了论点。而让读者尽早地接触到论点,尽可能突出地表达论点,就是其效率性之一。这需要在形式方面,即文章内在的结构中精心安排。
文章的结构问题,就是构成文章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问题。就是比如,在文章开头部分对新闻事实进行简要叙述,是新闻评论通常采用的结构。但是,如何使叙事更有效率?如何更快地把作者的观点表达或暗示出来,以尽快抓住读者?这里面就有值得注意,并需要反复练习、摸索的地方。叙事不能过于沉闷、迂缓和枝蔓。在叙事中,哪些要素和细节要写进来,哪些要素和细节不必写进来,这都要着眼于它们与论点的相关性。如何把必要的叙事性内容巧妙地分散到后面的议论之中,以避免叙事过长造成的节奏沉闷,这也是需要作者在新闻传播的节奏中把握的分寸。
我认为,上面这些就是新闻评论写作的一些最基本要求,即针对初学者在写作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而提出的要求。而认识的深刻、观点的新颖、运用材料的丰富、语言的精彩,都还不在其中。那些是更高一个层次的要求。
朝阳【wlsh0908】整理
第三篇:校园网新闻写作格式要求
校园网新闻写作格式要求
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准确、及时、规范 校园网新闻写作规范 关于文字:
字体:宋体四号;段落:固定值28;每个自然段首行缩进两格。关于标题:
编辑制作新闻标题时,要简明扼要,突出新闻要素,字数不宜过多,限定在20个字以内。必要时可加副标题,予以说明。在新闻编辑页面里专门设有题目、副标编辑栏,正文中无需体现标题。关于内容:
写作和编辑新闻稿件,首先应检查新闻的基本要素是否正确:时间、地点、人物、什么事、为什么、怎么样。
新闻报道要客观,一般使用第三人称。涉及单位名称,第一次在稿件正文中出现,应使用准确的全称,之后可以使用规范的简称。例:各二级单位、部门名称规范用法为:学院、办公室。首次提到应使用全称,之后可用“学院”“部门”简称表述。报道各级领导讲话的,一般应避免使用“重要讲话”、“指示”等词汇。主要使用“指出、强调、**说”等词汇。在对某一事项表达意见,也可用“表示”。报道学校各级领导活动的,不使用“亲自”、“亲临”等形容词。除全校大型会议外,一般会议避免使用“隆重、热烈”之类的词汇。报道学生活动或其他新闻事实,不使用“最佳”、“最好”、“最著名”等带有强烈、主观评价的色彩的词汇。如“同学们一致表示如何如何”此类语句应酌情使用。如稿件确需评价性质的文字,可具体采访某同学,如“某某专业2013级1班某某同学表示,如何如何。”学生姓名应真实完整。
院部、处级单位的活动,单独介绍人物时,一般写到正、副处级;在活动中涉及相关人物可写到正科级(院聘助理)。部门组织的一般性会议报道,如有校领导在会上讲话,部门正处级负责人部署工作可提及姓名,其他人布置工作则一律使用“会议要求、会议对****进行了部署、会议安排了***等工作”等词句。
明确不能发布的新闻内容如下:
任何集体或个人带有商业性质或广告推广的新闻; 报道时间严重滞后的新闻;
口号式、文件式、总结式或语言风格明显不符合新闻写作要求和规范的稿件; 关于图片:
新闻报道一般要配发相应图片,每篇报道一般限定在1至5张,重要报道每篇不超过10张。遇特殊情况图片较多时,可将多幅图片缩小合并为一张(如有多人发言情况);图片大小不得大于500kb,编辑时可用光影魔术手、美图秀秀等软件调整尺寸。
图片说明要紧扣新闻主题,突出主要人物和新闻事件的进程,图片酌情配30字以内简要文字说明;(.jpg前的图片名称)
系统的图片说明会默认为是图片上传时的名称,请在名称编辑框里直接填写,再删除后缀(如:.jpg)即可;如果没有图片说明,请删除图片名称编辑框里的所以文字和符号。
图片明显模糊、背景不协调等一律不用,如有打闪光灯造成的红眼请修复后再上传; 在编辑过程中,请使用同一方向的新闻图片。
在同一条新闻中表现同一内容的照片不应出现两次;外出考察学习的新闻不发合影照片(建议尽量多拍活动现场图片)。
第四篇:新闻稿件写作要求
通讯员消息写作注意事项
消息导语写作
基本要求
1、突出最主要、受众最关心的事实,并进行提炼和概括事实。
2、导语应有实质性内容。
3、开门见山,简洁明了。最好用单句,即主语加谓语,加宾语的句式,尽可能少用复句。
4、力求生动有趣。
要将导语写好,还要注意以下问题:
1、避免千篇一律,模仿雷同。
2、避免抽象概念,言之无物。
3、少用或不用绝对数字。
消息主体写作
消息导语中提出的问题,得出的结论,需要主体部分去回答和说明,主题需要主体部分去阐明、深化。
写作要求:
一、内容充实,回答问题。
注意划清三个界限:内容充实与内容庞杂(观点不集中,材料多而杂)的界限;内容充实与例子堆砌(一个大观点,一堆小例子,例子排队)的界限;内容充实与过程繁琐(不必要的具体过程和细枝末节)的界限。
二、选材精当,剪裁合理。
1、主体部分选材不能脱离导语的制约和受众的需要。
2、主体部分的材料一定要选择典型的、富有说服力的。
3、主体部分准备使用的具体材料要精心剪裁,使中心突出,起到“以一当十”的作用。
三、结构恰当,层次清晰。
按照事情的发展步骤和结构形式的要求,将内容划分成若干自然段;段与段之间,一般依靠事实本身的逻辑衔接起来,不需什么过渡段、过渡句。
四、波澜起伏,生动活泼。
1、抓住矛盾,写出曲折。
2、理出情节,写出变化。
3、选择穿插适当的背景材料,形成鲜明对照。
消息结尾:不是所有的消息都要有结尾,有些消息是没有结尾的。要不要结尾,主要取决于更好地表达内容和揭示、深化主题的需要。
**写完稿件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核实人名、职务。
第五篇:新闻通稿的写作要求
新闻通稿的写作要求
新闻通稿的写作要求
新闻,是指报纸、电台、电视台经常使用的记录社会、传播信息、反映时代的一种文体。新闻这一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单指消息;广义的指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特写、评论等等。其中最常用的就是消息。消息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比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群众最关心的事实。校园新闻通稿是
消息的一种。
1、消息特点:
内容真实,事实准确。真实是消息的生命,是力量的所在。事实是它的本源,也是它令人信服的基础。真实,就是事实真实,所写的人物、时间、地点、事情发生发展的经过不能虚构。准确,就是每个事实,包括细节在内都准确无误。如果一条消息失真或有差误,就
会减低其新闻价值。
内容新鲜,有价值。新闻贵在新,而且有认识意义、启迪和指导意义。消息只有新,才能引起读者的注意,先睹为快。新,不仅要把新人物、新事件、新经验报道给读者。而且要选择有意义、有价值,给人以启迪,有指导性的事物。
要迅速及时,有时效性。迅速是消息的价值,消息报道速度迟缓便会降低消息的价值,“新闻”变成了“旧闻”。时效,就是速度要快,内容要新。对新人、新事、新情况、新问题,要敏锐地发现,尽快地了解,迅速及时地反映。
简明扼要,篇幅短小。简短是消息区别于其他文体的主要标志。所谓简短,就是“三言两语,记清事实,寥寥数笔,显出精神,概括而不流于抽象,简短而不陷于疏漏”,用笔要
简洁利落,内容集中精炼。
2、消息的种类(1)动态消息
动态消息是迅速而准确地报道新近发生的国际、国内重大事件、重要的活动和各项建设中最新出现的新情况、新动态、新成就、新问题的一种文体。它是报纸上使用最多的一类。重大新闻的简讯都属于动态消息。重大新闻,指事件重大,意义深远,如立人学校2010年中考再创辉煌、西安外事学院发展模式被哈佛商学院列为案例、北京民办学校义务教育阶
段学生也全免费等。(2)典型消息
典型消息也叫经验消息,它是对一些具体部门、单位、行业的典型经验、成功做法集中报道的一种文体。这种消息是在介绍经验、做法之后,总结经验,揭示规律,以达到以点带面,推动工作的目的。如产学结合 创特色化办学新路——大连汽车职业技术学校特色化办
学记实。(3)综合消息 综合消息是把发生在不同地点、不同单位、各具特色、性质相同的事实综合在一起,并体现一个主题的报道。它的特点是在综合、概括事实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提出见解,揭示规律。如民教研究或者民教论点中的一些文章。
(4)述评消息
又称“记者述评”、“新闻述评”。是一种兼有消息与评论作用的新闻。它是在陈述事实的基础上,穿插评论或抒发感慨,从而分析说明所报道事实的本质和意义。它的特点是边
叙边评。
3、写作方法
消息是最为重要的报道形式。说容易是因为它形式规范,易于操作。说难则是因为,消息篇幅短小,要求微言大义。写作消息要设想并回答读者问的问题,这些问题就构成了新闻五要素,即:When(何时)、Where(何地)、Who(何人)、What(何事)、Why(何故)、HOW(如何)。在五个W和一个H中,最主要的是What(何事)、Who(何人)。
消息的结构比较固定、简单,大多数消息的结构都是“倒金字塔”式的,即:最重要的材料放在开头,次要材料放在后面。消息的结构具体表现为:标题、导语、主体、结尾,并
在文中穿插背景材料。
标题是用来概括新闻的主要事实的。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句话或第一自然段,扼要揭示新闻的主要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是对导语的进一步扩展,要用充分的事实表现主题。背景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或自然环境。结语是交代新闻事件结果的话。可有可无,视具
体情况而定。(1)标题 标题:
在多样中求同一,在差异中求和谐,在交流中求发展(主题)——温家宝在阿盟总部就尊重文明多样性及中阿关系发表重要演讲(引题)中国同阿拉伯世界过去是朋友,今天是朋友,将来还是朋友(副题)
校园快讯的标题拟法与新闻消息的标题拟法大同小异。快讯一般不用引题,只采用主题,偶尔采用副题。这是因为快讯一般要比新闻消息更加简短快速。
快讯的标题就是对信息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要按照创新、贴切、准确、精炼等原则做好每一个标题。其基本框架:谁+何时(何地)+做什么。如:澄海区教研室到澄华中学进行
教学视导
坚持虚功实做 争创平安校园——东里三中召开班主任工作期中小结
会
防重于治——前埔华侨小学举行甲型H1N1流感宣传教育活动 唐宋妙韵 时代雅音——苏北中学举行2009诗文朗诵比赛
振奋精神迎评估 众志成城夺优秀
——澄海实验高中为迎接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举行动员大会
(2)导语 导语是指一篇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第一句话,它位于“消息头”之后,用简明生动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鲜明地提示消息的主题思想。
导语的内容:介绍清楚时(when)、地where),人(物)who,事件what。最好控制在80—120
字之间,不要超过150字。
导语也是校园快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校园快讯的导语之前没有“消息头”,有的快讯只有一个自然段,所以写好第一句导语至关重要。
导语写法四忌:
一忌名称罗列式导语,某一活动往往是由五六家单位主办的,有的人在导语中将这些单位名称全部罗列出来,使导语显得既罗嗦又臃肿。如果主办单位非要出现,可放到消息末尾。另外,注意别把所有出席活动的领导全罗列。
二忌“为了式”或目的式导语。即将新闻事实所要达到的目的放进导语里,使导语膨胀沉重,不堪重负。如:为了迎接北京2008年奥运会,为了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 三忌背景材料式导语。新闻背景材料一般是解释新闻主体的,要放在文章的后面,导语应
开门见山,把主要的内容先展现出来。
四忌标题与导语重复。如题目:ХХ学校举行迎新春座谈会;导语:昨日,ХХ学校举行
迎新春座谈会。(3)主体
主体是在导语的基础上,引入更多的与主题相关的事实,使之更加详实、具体。这是消息的主干部分。它紧接导语之后,对导语作具体全面的阐述,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出中心,从而写出导语所概括的内容,表现全篇消息的主题思想。应按“时间顺序”或“逻辑顺序”写作,但仍然要先写主要的,再写次要。
注意事项:
在消息写作中,标题、导语、主体是必须具备的,背景和结尾在某些消息中可以没有。同样,校园快讯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要不要写背景和结尾。
不要滥用高级形容词和带有较强感情色彩的词汇,如“重要”、“著名”、“隆重”、“热烈”、“亲自”等。如XX校长发表了重要讲话,做了什么重要指示等。
在日期表示上,不要用“第几周”“本周”“学期初”等表示,最好具体到月、日。也可
用近日、日前等
稿件中提到具体的人时,不要用“姓+职务的形式来表示。某个人的名字在稿件中首次出现
时,要写明此人的具体身份、社会职务。
4、常用的四种校园新闻通稿
(1)会议类
会议类新闻通稿在高校各类通稿中结构最严谨,语言逻辑要求最高的一类。这种新闻
稿要求作者要将会议精神融入到稿件中。
这一类新闻稿的结构一般是:第一段,写好导语,点明与会人员、主持人;第二段,提炼领导讲话、嘉宾发言的主要内容;第三段,理清会议的程序;第四段,介绍会议举办的背景或者举办该会议的意义。写会议类时,必须注意一下几点:
1、标题要恰当,符合会议的规格
2、导语中要体现会议的名称、举办的地点等要素的全称
3、写清出席的领导姓名、职称,注意领导的排序问题
4、领导讲话内容的提炼
5、介绍会议的程序要有主次
6、描绘会场气氛
7、简要概括举办会议的意义
(2)活动类
活动类的新闻稿在校园中是最常见的一类新闻稿。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氛围往往是通过一系列的校园活动来体现的。所以,活动类的新闻稿就必须将校园的文化气息体现出来,这
对作者的写作能力要求更高了。
这一类新闻通稿的结构一般是:第一段写导语、主承办单位、参与人员;第二段主要写活动的过程,活动现场以及现场观众、青年学生的反应。第三段则评论开展本次活动的意义。
写活动类新闻时,必须注意:
1、活动必须体现主题,参与人员的介绍要有层次感
2、写作要紧扣活动主题
3、要根据新闻稿投放的媒体,确定新闻事件的主角
4、活动程序要分清主次
5、描写活动现场,一般采用总分式的段落写法,重点突出活动的特色
6、活动意义要围绕校园文化建设这一方向
(3)竞赛类
竞赛类新闻稿跟活动类新闻稿有类似的地方,但是,因为是竞赛方面的活动,它又有与一般活动不一样的地方,在新闻稿中,也要有所不同,所以特地分出一个大类出来。
竞赛类新闻稿的一般结构是:第一段写导语,介绍主承办单位、评委、参赛选手;第二段写比赛的过程;第三段写参赛者的获奖情况以及举办比赛的意义。
1、介绍评委要有所选择
2、比赛中,同学们的参与情况有必要体现
3、比赛现场描写侧重于简练地概括选手的表现
4、公布比赛结果(4)表彰类
表彰类新闻稿比较特殊,大部分时候是一种静态的新闻稿,是没有现场的新闻稿,只能通过材料、采访来收集新闻点,然后再整合成一篇稿件。
这类新闻稿其实结构不是很固定,而且部分新闻稿是不需要分段的,在此我说下分段的新闻稿的写法吧。第一段是导语、写某单位发文表彰了哪些人、哪些单位;第二段则是介绍下受表彰对象的事迹;第三段则介绍受表彰对象的感言、决心或者是颁奖单位对受表
彰对象、对青年学生的希望。写竞赛类新闻稿,需注意以下几点:
1、表彰发文、表彰的奖项内容、受表彰单位都要写全称
2、受表彰单位、个人的事迹介绍要突出优秀之处,要体现事迹的教育性
3、受表彰对象的感言要有针对性,颁奖单位对受表彰对象、青年学生的希望要有实际意义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