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活动单
《青海高原一株柳》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品读课文,体会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神奇。
2.感受青海高原上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时表现出的强大生命力。
【活动方案】
活动一:感受柳树外形的奇特。
1.读读课文3—5自然段,思考:这样一株柳树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组内交流:①这株柳树生长在怎样的环境里?②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这株柳树外形的?(用课文中的话来回答。)这样一株柳树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班级交流。
活动二:体会柳树精神的可贵。
1.读课文6—8自然段,思考:
①这棵柳树在生长的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哪些困境和苦难?
②概括出灞河边柳树的特点, 作者为什么要写家乡灞河的柳?
2.小组交流①②以及情景练习
烈日炙烤着大地,这株柳树
漫天的飞雪呼啸而来,这株柳树
3.汇报展示。
活动三:感悟柳树生命的顽强。
1.朗读课文第9自然段,思考:
这段话仅仅在写柳树吗,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2.组内交流并推荐发言人选。
3.全班汇报。
【检测反馈】
宝剑锋从磨砺出,只要功夫深,冰冻三尺,
第二篇:参考钱学森活动单
刻苦努力,踏实学习
[引言] 钱学森最爱听母亲给他讲岳飞精忠报国、陆游仗剑去国、杜甫忧国忧民、诸葛亮忠于汉业,为辅佐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故事。每当听到这些故事时,钱学森是那么认真、投入,稚气的脸庞上充满了对古人的崇敬。他们的高风亮节在幼小的钱学森心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长期浸润在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中,钱学森的心底滋生了对民族灿烂文明的崇敬和热爱之情,同时也激发了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深厚的民族自豪感。
[前期工作] 请寻找钱学森童年学习经历的两三件趣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地活动] 走进钱学森图书馆,参观馆内陈设的图片、文物了解钱学森求学过程中的刻苦与努力。通过对馆内资料的搜集,结合网络及书籍重点了解钱学森的求学经历。根据你获得的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钱学森对于中学的感情深厚,他在学校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请找出他对于初中的记忆片段(从钱学森的日记,成绩单等入手),说说他对于初中生活的感悟,跟同学们一起分享你找到的资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进入到交通大学的学习是繁忙的,他的父母一直希望他学习工科,而他一直希望以自己的知识来改变祖国贫穷落后的现状。在学校的考试,他一直保持优异的成绩。请找到他当年的考试卷子。
3.在进入到美国学习的日子里,他学习的是机械航天专业,他依然认真的学习,学习起来游刃有余,钱学森怀着一颗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只用一年时间就拿下了飞机机械工程专业的硕士学位。
请找出他在美国学习期间曲折的经历两三事,尤其是他师从冯卡门期间所取得的成就更是举世瞩目。请找出他毕业论文时的理论成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结与交流]
1、在钱学森的求学之路中,也有过考试不及格,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2、将你关于钱学森求学经历的收获与你的小组同学分享交流。
曲折回国路,一生献身科学界
[引言] 钱学森于1935年8月,作为一名公费留学生赴美国学习和研究航空工程和空气动力学的。钱学森在心中默默地说:“再见了,祖国。你现在豺狼当道,混乱不堪,我要到美国去学习技术,早日归来为你的复兴效劳。” 钱学森到美国进入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钱学森在美国求学期间,特别是某些美国人瞧不起中国人的傲慢态度令他生气。一次,一个美国学生当着钱学森的面耻笑中国人抽鸦片、裹脚,钱学森立刻向他挑战:“我们中国作为一个国家,是比你们美国落后;但作为个人,你们谁敢和我比。”周围的美国学生听了这话后,都伸了伸舌头,再也不敢小看中国人了。钱学森怀着一颗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回国前,曾担任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超音速实验室主任和古根罕喷气推进研究中心主任。他在当时是一流火箭专家,在美国是一个屈指可数的稀世之才。
[前期工作] 1.请查阅资料,了解当时钱学森回国的历史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地活动] 走进钱学森图书馆,参观馆内陈设的图片、文物了解钱学森回国经历的曲折与坎坷。通过对馆内资料的搜集,结合网络及书籍了解“钱学森精神”。根据你获得的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钱学森知道新中国成立后,多次想要回国,但是,却被重重阻拦,甚至吃尽苦头,美国海军部次长曾恶狠狠地说:“他知道所有美国导弹工程的核心机密,一个钱学森抵得上5个海军陆战师,我宁可把这个家伙枪毙了,也不能放他回中国去!”请找出钱学森在美国受到的不公平待遇。(找出2个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面对如此的不公平待遇,钱学森依然坚定要回国的信念。结合你之前所查的资料(中国政府所作的努力),查找当时钱学森写给陈叔通的信并阅读其中的内容,从中你有何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搜集钱学森当时回国的船票等历史资料。
[总结与交流]
1.“我一直相信,我一定能够回到祖国的,今天,我终于回来了!”这是中国著名科学家和火箭专家钱学森对接待他回国的中国科学院科学家代表朱兆祥同志所说的一句万分感慨的话。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2.你关于钱学森回国曲折的经历的收获与你的小组同学分享交流。
第三篇:活动流程单
开封喜临门9.17日活动流程单
17日上午:
10:00-12:00:主持人互动+模特走秀 模特走秀:三场 10:30 :第一场 11:00 :第二场 11:30 :第三场
模特走秀要求手持产品模型,空档时间舞台上做床模。
12:00-13:30:中场休息 17日下午:
13:30-14:00:主持人暖场
14:00-14:40:下午第一场模特秀+喜临门产品拍卖
(乳胶枕10个,一个价值799元)
14:40-14:45:居然商场总经理:邵志刚先生致辞
14:45-14:50:喜临门公司河南大区总经理:李鹏飞先生致辞 14:50-14:55:喜临门开封店总经理:朱明涛先生致辞 14:55-15:00:模特秀第二场
15:00-15:15:著名歌星:乌兰图雅入场(音乐起),直接上
台献唱(两首歌)
15:15-15:25:明星乌兰图雅与现场消费者互动 15:25-15:30:著名歌星:乌兰图雅献唱第三首歌
15:30-15:45:著名歌星:乌兰图雅到喜临门店内与消费者互动合影 15:45
:著名歌星
乌兰图雅离场 15:45-15:55:第三场模特秀
15:55
:喜临门第一届人体彩绘艺术节开始 16:00-19:00
开始抽奖
抽奖期间贯穿:产品1元起拍卖(价值2999元防螨海绵垫2张、价值7999元云舒铂金版床垫一张和价值8099的喜临门大床一张)
17日全天:
10:00-20:00 :
凭意向联盟券砸金蛋赢大奖
领取联购礼品
19:00----
:
领取意向联盟巡店礼品
第四篇:活动单导学
《乌鸦喝水》活动单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用学过的识字方法(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组词、动作、编儿歌、猜字谜等)自主识字。
2.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乌鸦喝水的过程。
3.通过学习知道应该向乌鸦学习什么。
学习过程设计:
一、齐读课题,识字,在老师的指导下学写“乌”字。
二、展示预习,交流识字。
1、课文我读了()遍,读得正确流利了。
2、我用熟字加一加的办法,认识了(乌鸦喝渴瓶石办法渐)打对号 我用熟字减一减的办法认识了(乌鸦喝渴瓶石办法渐)打对号 我用熟字换一换的办法认识了(乌鸦喝渴瓶石办法渐)打对号 我会猜字谜()
我会编儿歌()
我用组词的办法认识了()我用做动作的办法认识了(乌 鸦 喝 渴 瓶 石 办 法渐)打对号 我用读拼音的办法认识了(乌 鸦 喝 渴 瓶 石 办 法渐)打对号 我还有其他的识字方法()
三、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我明白了这是一只()的乌鸦,我要向它学习。
第五篇:2010年活动单
2010年法政学院社团管理委员会学期活动安排
为更有序、高效的开展社团活动,特将2010/2011年上半年的活动做如下安排,如有改动,请参考策划书。
2010年9月活动
9月1日——9月3日法政学院办公室值班
9月5日迎接2010届新生
9月8日学院四大组织走访寝室
9月12日新老生交流会
9月17日学院四大组织纳新
中秋节放假
9月27日学院社团介绍会
2010年10月活动
国庆回来的第一个礼拜法政学院社团纳新,学生活动中心外设摊(具体根据
校社团联的通知安排)
10月25日法政学院社团管理委员之素质拓展活动
10月21、22日学校运动会
2010年11月活动
11月中旬法政学院第二届社团干事以及干部培训
2010年12月活动
12月初法政学院第二届每月之星模拟答辩
12月中旬法政学院十佳会员、十佳社团干部
地点均未定
注:此份活动安排不包括各个社团的活动,策划书另外准备!
法政学院社团管理委员会
社工协会活动计划
2010年9月到10月“破茧蝶飞”新生成长小组活动地点待定
12月1日11点半—1点半关爱生命,遏制艾滋病活动中心文化广场 2011年4月大手牵小手——成长助人,梦想理工地点待定 NGO协会活动计划
2010年十月上旬协会纳新活动中心文化广场(2S221暂定)2010年十一月月上旬第六届案例分析大赛模拟法庭 2010年十二月中旬MPA主题活动小教室或模拟法庭 2011年三月下旬公务员模拟面试模拟法庭(暂定)2011年四月下旬公务员危机处理能力分析2S221(暂定)三农协会活动计划
2010年每月第一星期的周五晚间6:00-8:00开展理论研究,充实理论知识 第一次全体研究会议,在2010年11月份地点待定
2010年11月中旬与“水专”水资源协会联谊地点暂定 2010年12月份参加第五届长三角公益论坛
中特会活动计划
2010年10月建国61周年主题活动地点未定
2010年11月激情迎亚运,展青年风采地点未定
2010年12月铭记12.9,坚定青年使命地点未定
南极星协会
消费者协会
法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