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党员干部如何具备战略思维能力》解读
党课提纲:
《党员干部如何具备战略思维能力》解读
原稿作者:国防大学军建设与军队政治工作教研部张树忠 具体内容:详见《党课参考》2014年第3期78页至97页
提纲:
概述:所谓战略思维能力,就是全局.陆思维能力,是思维主体(个人或集团)对关系事物全局的、长远的、根本性的重大问题进行分析、综合、判断、预见和决策的思维水平,是领导干部必备的能力素质。(79页)
一、国家领导人对战略思维能力的解读及其意义(略讲,79-80页)
二、党员干部如何具备战略思维能力
对党员干部如何具备战略思维能力的介绍分为四个部分,从四个不同着重点来讲(80-99页)
(一)、第一部分,开拓战略思维视野,只有不断培养战略思维意识,克服束缚提升思维水平的条条框框,才能不断开拓战略思维视野。(80-84页)
1、善于“踱方步”,通过案例介绍来说明,通过点评深入让大家深入了解。(80-81页)
2、跳出“霍布森选择”,通过案例介绍来说明,通过点评1
深入让大家深入了解。(81-83页)
3、要学“丁谓造宫”,通过案例介绍来说明,通过点评深入让大家深入了解。(83-84页)
(二)、第二部分,即探索战略思维方法,战略思维不是天马行空、随心所欲的遐想,需要掌握科学方法。(84-90页)
1、遵循发展规律,通过案例介绍来说明,通过点评深入让大家深入了解。(84-86页)
2、注重调查研究,通过案例介绍来说明,通过点评深入让大家深入了解。(86-88页)
3、善于运用巧实力,通过案例介绍来说明,通过点评深入让大家深入了解。(88-89页)
4、善于分析综合,通过案例介绍来说明,通过点评深入让大家深入了解。(89-90页)
(三)、第三部分,锤炼战略思维魄力,战略思维的对象是事物未来的发展规划,具有不确定陆,甚至伴随若巨大风险。党员干部要具备战略思维能力,必须在实践中不断锤炼,勇于担当的战略思维魄力。(90-94页)
1、“敢为天下先”,通过案例介绍来说明,通过点评深入让大家深入了解。(90-92页)
2、勇于破釜沉舟,通过案例介绍来说明,通过点评深入让大家深入了解。(92-93页)
3、敢于战略博弈,通过案例介绍来说明,通过点评深入让
2大家深入了解。(93-94页)
(四)、第四部分,投身战略思维实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党员干部要具备战略思维能力,需要在具体的战略谋划实践中锤炼。(94-98页)
1、求变图存,通过案例介绍来说明,通过点评深入让大家深入了解。(94-96页)
2、善抓本质,通过案例介绍来说明,通过点评深入让大家深入了解。(96页)
3、依靠群众,通过案例介绍来说明,通过点评深入让大家深入了解。(97-98页)
结束语:战略思维能力决定党员干部思考问题、筹划工作的系统性、长远性,进而影响党员干部的工作成效。具备战略思维能力,有助于未雨绸缪,在工作中争取主动:有助于抓住社会发展的规律及主要矛盾,解决现实问题,成就一番大事、峨有助于系统筹划工作,克服短期行为,促进工作作风转变:有助于推动工作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不断增强工作动力。党员干部要重视加强战略思维基本理论学习,不断深化对战略思维重大意义的认识,具备战略思维能力,提高解决现实问题、推动工作的能力和水平。(98-99页)3
第二篇:提高战略思维能力乡学习心得
学习提高战略思维能力的心得体会
(*******)
在学习了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杨春贵教授的提高战略思维讲话全文之后,在佩服和欣赏之余,也引发了我对目前工作方式方法很深刻的思考。这篇讲话高度归纳和概括了领导干部战略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指导。对于今后工作的开展给出了一个战略方向,受益匪浅。
一、战略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作出一些列重大战略决策的同时,也反复要求我们提高战略思维能力。这是正确分析国内外形势,应对各种复杂局面和风险考验,把握工作大局,做好各项工作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具有全局性、长远性、根本性问题进行谋划的一种思考方式;是关于实践活动的一种全局性思维模式;它要求我们在实践活动中,不仅要注重事物的各个方面、还要注重事物发展的各个阶段,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前瞻性。使我认识到,只有具备较高的战略思维能力,才能正确处理战略目标、战略布局、战略步骤、战略转变等问题,才能有正确的战略谋划和措施行动,从而有效地推动民族乡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
二、基层领导干部提升战略思维能力的意义和作用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认识到:战略思维是一种大智慧大谋略,它的核心在于“谋全局、顾长远、抓根本”,正确处理整体和局部、眼前和长远、细节和根本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
在处理工作上要有全局意识,思考问题要有前瞻性,改变决策的盲目性、随意性和短视行为,真正提高决策水平和决策能力,从而谋求乡镇的长远发展和根本的利益。通过学习我加深了对全局和局部概念的认知。乡镇工作对于全国而言是局部的,而对于****乡200余户农牧民群众来说就是一个全部,只有抓好了局部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全局。农牧民精神物质发展了、口袋头脑富裕了、家庭邻里和谐稳定了,那全国这个大全局的发展和稳定才有前提和保障。古人说过: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就是告诉我们局部工作的得失,有时也关系到全局工作的成败。但是局部仍旧是全局的局部,只有增强全局意识,了解战略大局,才能自觉服从和服务大局,今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各类会议,就是了解国家、省、市、县战略大局的关键,我将会带领全乡干部职工开展持续不断、深入彻底的学习,让全乡领导干部自觉在大局下行动,为全局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将战略思维能力应用到乡镇工作上去
学习的目的在于指导自己的工作,从而创新高效科学地落实工作。落实到乡镇的具体工作上,我在重新思考一个问题:我们所面对的具体问题有哪些,产生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我们的工作重点和工作关键是什么,我们的工作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针对这些问题,我又一次仔细梳理和分析了民族乡的工作。
一是正确处理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关系,善于把局部利益放在全局利益中去把握。目前,随着《西部大开发“十
二五”规划》的制订,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扶持藏区发展的意见等文件的相继出台,国家及省上将持续加大对农牧业基础设施、产业培育、民生保障等方面的支持力度。而作为全县唯一的蒙古族乡,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独具魅力的民族文化,初具规模的旅游体系、积极稳妥的发展方式、扎实能干的干部队伍,都将为我们今后不断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全乡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协调、稳定、和谐、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是正确处理眼前利益和长远规划的关系,不能急功近利、投机取巧。局部必须要服从全部,只有了解全局、掌握全局,才能在局部的角度更好的服务全局。乡镇也必须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国家给甘肃的定位是生态安全屏障,结合肃南的实际、只有发展生态经济才是最根本的出路,禁休牧政策的实施,生产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调整也许在一定时期在一定程度上将影响发展的速度,但是我们会把退牧换草政策的实施放在生态建设这个过程中加以考虑,这是一条长远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这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是正确处理具体问题和深层次问题的关系,善于将两者相结合,不要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我认为这对我们开展工作尤其具有指导意义。我们的工作虽然具体而冗繁,但很多的工作都是源于深层次的问题没有解决。例如,在推广设施农业的前期,农牧民思想保守,意识跟不上,这并不单单是口头宣传就能解决的,在初期,我们组织干部进村入户进行
宣讲,走断腿、磨薄嘴并不能使农牧民群众信任你、信任设施农业,只有带着他们走出去,看到设施农业的发展前景,听到其他群众对设施农业的好评,这比什么说教都管用,从这一点我认识到干工作一定要有规律性,前瞻性。乡镇每天都要处理很多琐碎的常规性事务,概括起来不外乎农牧业生产、项目建设、民生保障、社会管理等工作,而所有的问题归根到底就是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所以,我们工作的核心和关键就是拉动经济发展,增加农牧民收入,促进社会和谐,认准了这个核心,在今后的工作中有意识的抓大放小、管好该管的,下方不需要亲自管的,将主要精力用在核心发展上。
四是要立足当前、不盲目赶超。在新农村建设方面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坚持“科学统筹规划,分步扎实实施”。绝不脱离目标去提口号、定目标、做规划,根据示范村的发展优势和发展阶段,充分尊重客观规律,从现有经济基础出发,明确阶段性目标,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先易后难、逐步升级,思想上做到不急于求成,行动上做到不拖拖拉拉,认识上做到不盲目攀比。因地制宜,科学指导。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做到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制定具体可行、有前瞻性的措施和办法,走出一条特色路子,创办一个特色产业。
五是在关键时刻抓住机遇,创造发展条件。在事物全局的发展中,由于各种条件所决定,常常出现加速发展或实现质的飞跃的可能性,对于实践主体来说,这就是机遇。在生
态建设方面,要有一个长远的目标和打算,要紧紧抓住继续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国家支持甘肃、支持牧区发展,实施扶贫开发十年规则、扶持人口较少民族第二个五年规划等政策机遇,高举生态保护大旗,积极争取实施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祁连山生态补偿实验区等重大项目,加大森林、草原等生态资源的保护与治理力度,积极发展生态经济,突出解决发展生产与保护生态的矛盾,使脆弱的生态系统得到有效恢复。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和用好这次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推进全乡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实现跨越发展。
这篇讲话是一篇大文章,其中的内容需要我再进一步认真学习,在学习中不断自我提高提升,增强自己的理论和业务能力,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
第三篇:如何培养企业管理者的战略思维能力
如何培养企业管理者的战略思维能力
摘要:战略思维,作为一种着眼于全局和长远来观察、思考和处理问题的科学思维方式,是企业管理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在对战略思维的概念和主要特征进行分析阐述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形势下培养和提高企业管理者战略思维能力的方法与途径。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大大加快,企业管理者面临的经营环境日益复杂多变,这就要求管理者只有站在全局的高度进行战略性的思考和谋划,才能科学地把握时代的脉搏,预见其发展趋势,掌握工作的主动权,不断取得事业的辉煌。因此企业管理者必须建立和运用科学的战略思维方式,努力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战略思维能力,以有力地推动所经营事业的快速、持续、健康发展,更好地实现股东、客户、员工和其它利益相关者的福祉。
1.战略思维的内涵
一般说来,战略是指在整个政治、经济、军事等社会生活中,那些事关全局、具有根本意义或长远意义的重大问题的决策或方略[l]。就其广义而言,则是指研究全局性、长远性和根本性认识规律的思维方式,是人们分析和解决宏观性、前瞻性、政策性等重大战略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古人云:“自古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万世之谋,全局之谋,就是战略之谋。战略思维是指对关系全局性、长远性、根本性重大问题的分析、综合、判断、预见的理性思维过程,是对社会经济变化发展的运动规律的思考与把握,是管理者思维能力、思维水平、思维成果的高度体现。战略思维的成熟与否,不仅直接制约着管理者观察、分析、判断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立场、观点,而且直接制约着管理者的管理方法、管理艺术、管理绩效。因此,战略思维是企业各个层级管理者必须具备的思维方式。
战略思维的核心就是能够把握住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趋势,做到“运筹于帷握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这就需要管理者能够深谋远虑,具有战略眼光和洞察能力。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尽管是曲折多变的,但其内部总包含着一定的规律性,认识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把握了事物发展的趋势,才能做到运筹帷握,掌握主动权,就有了许多行动的“自由”,就能充分施展管理者的能动性和管理艺术。如果不了解事物的发展规律,洞察不出事物发展的趋势,即使绞尽脑汁,也难以运筹出正确的决策,只能是不合实际的主观臆想,拿它指导行动,是注定要失败的。因此,把握事物运动变化的趋势,发现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是战略思维的基本要义。
2.战略思维的特征
战略思维作为企业管理者关系全局性、长远性、根本性重大问题的分析、综合、判断、预见的理性思维过程,既具有一般思维方式的共性,也具有其不同于一般思维方式的特殊性。其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系统性。系统性思维作为战略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要求根据战略思维对象自身所具有的系统性质考察事物。战略思维按照事物自身所具有的系统性质分析、判断事物的运动变化与发展,必然使战略思维系统呈现三大特点:一是全方位整体性,即从各个侧面、各个角度、各个层次考察思维对象。战略思维就是立足全局,把思维触角伸向多方面、多途径、多层次,而不受僵化的条条框框的束缚,以制定出驾驭整体和指导全局的战略。二是时空统一性,即把对事物的时间考察(包括过去、现在和未来)与空间考察(包括上下、前后、左右等)统一起来,以形成立体的战略思维结构。三是协同性,由于战略思维所分析的对象具有全局性的特点,涉及诸多方面,而这些方面又不能各自为政,必须处于相互协调的状态中才能推动工作进展,因此,各方面的相互协同、相互促进,是战略思维必须加以重视的问题。
(2)超前性。超前性思维是指面向未米、超越客观事物实际发展进程的思维,其特点是思维过程发生于思维对象实际变化过程之前,即在思维对象实际发生变化之前,就预见考察到其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趋势、状态和结果。需要强调的是,超前性战略思维是以对客体未来发展趋势和规律的科学把握为基础的,绝不是管理者的主观臆想或凭空幻想。一般来说,管理的空间越广阔,所涉及的因素越多,变化幅度越大,影响越深远,就越需要加强超前性战略思考和可行性论证,不对可能引起的一系列问题和后果进行充分估计,显然是不行的。此外,现代社会的经济、技术发展速度日益加快,由此导致管理节奏大大加快。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单位甚至每一个人要制定自己的发展战略,都必须
事先考虑到这种迅速变化的环境,使思维走在环境变化的前面,科学预测变化发展的前景。
(3)开放性。战略思维的开放性思维方式,是由于思维对象的开放特性所决定的。所谓开放性,是指客观事物或系统同其周围环境,即其他事物或系统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任何事物或系统都同其周围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进行着物质、能量或信息的交换和转换。不同的只是开放的程度大小有所差别罢了,根本不存在与周围环境完全隔绝的、孤立的事物或系统。由于战略思维面对的是全局性的重大问题的思考,因此,其思维活动必须是在一种大开放的思维状态下展开。新形势下企业管理者的战略思维必须面向全国、面向世界,加强同其他地区、其他国家的经济联系和科学文化交往,在为社会和人类的进步做出贡献的同时,善于从外部世界中吸取先进、美好的东西,以加速自身的发展。这就迫切要求管理者的战略思维从封闭性转向开放性,以更好地顺应时代发展的大趋势,从而抓住机遇,促进发展。
(4)创造性。由于战略思维主要是对未来发展问题的思考,而未来发展问题又大多是面临的新矛盾、新问题,其思维活动就绝不能囿于传统的、陈旧的、教条的局限,而应当有所创新。关于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当然继承是首要和必要的,而创新则更为重要。因此,创造性思维就必须成为战略思维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因此,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环境下,企业面临着许多新的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企业管理者制定新的发展战略,开拓新的工作局面,必然面临着许多复杂的新矛盾和新问题,就必须实现思想观念上的不断创新。而思想观念的创新,又离不开思维方式的创新。只有善于超越思维常规,勇于求异创新,将带有创见性思维活动付诸战略实践,进行商业模式创新、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流程创新,才能不断开创企业发展的新局面。
(5)自觉性。由于战略思维绝不是一种盲目的、下意识的思维活动,而是一种充分发挥管理者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因此,自觉性也是战略思维的又一个重要特点。企业管理者的战略思维必须是有意识地、自觉地进行的思维活动。这是因为:第一,管理者只有以一定的发展战略问题作为自己的思维对象,才能自觉地去思考和解决这一问题;第二,管理者只有自觉地把握和运用新的理论、观点、方法和手段,才能把发展战略问题的思考引向深入;第三,管理者只有自觉地遵守一定的科学的思维规则,才能保证在对战略问题的思考不犯逻辑错误。此外,管理者要用形成后的战略思维成果去指导发展实践,也必须自觉地把它转化为实践思路或决策方案,然后才能将其付诸实施。战略思维中的自觉性思维的结果,就是通过概念抽象、分析判断、逻辑推理等思维活动,使管理者在战略思维中对发展战略问题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从而有利于提出科学的发展战略目标和规划。
3.提高企业管理者战略思维能力的方法与途径
当前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条件下,面对复杂多变的新形势和日益繁重的新任务,要培养和提高企业各级管理者的战略思维能力
[2],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强理论学习。首先,要学习哲学理论知识,增强哲学思维能力,尤其强调要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努力掌握唯物辩证法。只有学好唯物辩证法,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有主心骨,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才能在千头万绪中抓住主要矛盾,才能不纠缠于一时一地的得失,从容应对重大问题,牢牢掌握好领导工作的主动权。其次,要学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必需的各种知识。当今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新学科、新知识层出不穷,如果企业各级管理者不注重加强对新知识的学习,孤陋寡闻,学识浅薄,战略思维就会沦为空谈。且不说充当领导企业经营的战略家,就连自己的本职工作都将难以胜任。因此企业各级管理者都要加强学习,努力学习经济、科技、管理、法律等知识,努力使自己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第三,既要学习我国古代堪称经典的战略思维方法,也要以开阔的视野借鉴和吸收国外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留给我们大量的宝贵遗产,诸如《孙子兵法》等经典著作中闪烁的智慧和真知灼见是特别值得企业管理者学习和借鉴的,认真学习和领会将对培养和提升管理者的战略思维能力大有裨益。另一方面,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创造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基础上,积累了更为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更加注重战略思维的培育和应用,也代表着现代化大生产的发展方向和趋势,这对我们在全球化时代进行战略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注重信息扩展。在当今知识爆炸、信息充斥的时代,信息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它可以被提炼成知识和智慧,因而在战略问题的研究中越来越具有
突出的作用。事实也证明,管理者要对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进行战略思维,必须以了解和掌握大量的信息为前提,这样方可开阔眼界、启发思路,作出具有远见卓识的行动决策。“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句格言,就充分说明了一个管理者如果不知道或不重视信息就会在战略上丧失管理主动权。鉴此,各级管理者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在信息的广知、真知、深知上下功夫,力争了解和掌握多方面的信息,如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科? 肌⑹谐〉确矫嫘畔??舶?括各国、各地方和部门创造的各种经验类信息。事实证明,一个管理者了解和掌握的信息量越大、知识面越广,其战略思维能力就越强,工作起来就更能得心应手和应对自如。必须指出的是,为了增加信息源,扩展各类信息,企业要积极创造条件,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构建知识共享和管理平台,让各级管理者运用企业门户信息网较为方便地查阅各种资料和信息。
(3)善于借用外脑。战略思维作为关于全局性、根本性、长远性重大问题的思维形式,其所涉及的面极广,且信息量大、影响因素多、变化快,任何管理者仅凭个人的智慧和能力仍难以胜任。因此,就必须要善于借用外脑,即利用自身以外的智力。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社会分工也越来越细。现代决策系统也分化为信息子系统、咨询子系统、决策子系统、执行子系统和监控子系统等功能部分。管理者要提高战略思维能力,就必须善于管理决策系统的各个子系统,使其充分发挥功效,尤其是咨询子系统的功用,从而把一些日常的事务交给各子系统处理,而集中精力思考和研究一些长远、全局和根本性的重大问题,并且把目光转向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寻求智囊团的智力支持,从中吸收和采纳科学的建议,从而激发和启迪管理者的战略思维。
(4)勤于工作实践。常言说,实践出真知。实践是一切真知的最终来源,也是提高战略思维能力的可靠基础。战略思维是对关系全局性、长远性、根本性重大问题的分析、综合、判断、预见的理性思考,这种理性思考绝不仅仅是为建立某种新的思想观念,也绝不仅仅是为建立某种新的理论认识,而是将新的思想观念、新的理论认识用于指导企业生产经营实践活动,因此,战略思维功能和作用的发挥,必须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实现战略思维所确定的发展战略目标和规划。因此,提高领导干部战略思维能力,最终还要靠崇尚实践、勇于实践和善于实践。只有注重在自己的工作中自觉地用战略思维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才能不断提高管理者自身的战略思维能力。
(5)要走群众路线。在一般情况下,由于对发展战略问题的思考主要表现为企业最高管理层的战略思维,企业最高管理层是战略思维的主要角色。但是,这并意味着企业最高管理层就是战略思维的惟一角色,并不意味着战略思维只是最高管理者的个人思考。战略思维功能和作用的发挥,必须与群众路线相结合,充分尊重、切实调动与发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 钦铰运嘉??极成果的形成,是最高管理者对群众中所产生的对有关发展问题的新想法、新建议的抽象和综合,即是个体思维与群体思维的结晶。美国著名企业家雅科卡在总结成功经验时也说“酝酿想法的最佳办法是同其他经理人员交流。我本人之所以成功,很大部分是靠这一条。”二是战略思维积极成果的落实,不仅要求各级管理者按照确定的发展战略目标,实施其管理行为;而且更加需要广大员工来贯彻执行,才能切实而全面实现发展战略目标。
(6)勇于开拓创新。创新不仅是一种工作方法,也是一种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敢闯敢干才会成大事、敢做敢试才能立大业,必须要增强创新意识,靠创新破解难题,打开新局面,实现大发展。任何战略思维成果都是在某一时期、某一阶段形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空间的转换,必然会出现一些新的情况,产生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应当有所调整和创新。也就是说,战略思维功能和作用的发挥,也必须与不断创新相结合,在与时俱进之中进一步充实、完善发展战略目标和规划。当然,战略思维功能和作用的发挥与不断创新相结合的方式和途径,也有其特点。在一般情况下,针对解决新矛盾和新问题的需要,表现为对战略目标和规划中某些细节的修改、充实。而在特定或非常时期,如时局形势发生重大转折、组织内部出现重大改组等,针对适应新的内外形势巨大变化,则体现为对发展目标和规划的根本指向、基本原则、重要步骤展开新的战略思考,进行重大调整与创新,以确定新的发展战略思路,开创新的发展局面。
总之,战略思维是企业管理者特别是中高级管理者必须具备的一个基本素质,锻炼和提高企业管理者的战略思维能力是新形势下高素质管理团队建设的重要内容。企业管理者必须加强理论学习,以丰厚的知识为基础,积极投身实践,增强全局观念,强化未来意识,善于把握机遇,不断提高战略思维能力。
第四篇:论现代企业家的战略思维能力
龙源期刊网 http://.cn
论现代企业家的战略思维能力
作者:王又花 肖岳峰 杨 炎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4年第01期
[摘 要]在当前国际和国内环境下,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之后,现代企业家必须具备五个方面的战略思维能力。而提高战略思维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企业家只有在实践中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不断地掌握新的知识和信息,并进行谋略锻炼,才能具备现代企业家应有的战略思维能力。
第五篇:领导干部要培养提高战略思维能力
领导干部要培养提高战略思维能力
龙华山街道办事处党委副书记、主任胡军波
战略思维是关于实践活动的全局性思维,其根本特征表现在能够正确处理实践活动中各方面、各阶段之间的关系,以达到全局的最佳效果。战略思维能力是领导干部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其过程就是一个知己知彼的过程,是一个对自身的条件和所处的环境充分认识,充分理解的过程。这种思维能力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各种外界客观环境因素和个人主观因素都会影响战略思维能力的形成与发挥。通过学习《现代领导战略思维》一书,我认为要培养提高战略思维能力,必须分析影响思维之原因,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一、科学分析,认清影响领导干部战略思维能力的主客观因素
1、政治素质是核心和前提。政治素质是干部综合素质的核心,作为党的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应该具有怎样的素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从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等方面完善干部德的评价标准,重点看是否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是否确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是否真抓实干、敢于负责、锐意进取,是否作风正派、清正廉洁、情趣健康。” “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是对党员干部必须树立的思想观念的概括浓缩,世界观标举人生指南,权力观揭示权力本质,事业观蕴含施政方向,相互联系,融为一体。因此,要通过理想信念教育、党性锻炼,通过“三观”教育,夯实干部的思想政治基础,从而为战略思维的形成提供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纪律、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方面的保障。
2、知识水平和理论素养是必备条件。当前,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情况、新知识,我们还存在着诸多不适应,导致工作脱离理论指导,作出的战略决策不够科学,隐含巨大的风险。江泽民同志曾指出:“要大力培养中青年领导干部的战略思维能力,使他们善于从实际发展,不断研究解决问题,我们党高度重视理论学习和研究,就是为了用正确的理论去指导实际问题的解决。”这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于干部战略思维能力进行的高瞻远瞩的论述,是十分精辟和深刻的。基础扎实,理论功底深厚,才能够进一步提高理论思维、决策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战略思维等多方面的能力。
3、领导干部认识能力是基本保证。认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每一个人都不可能达到终极真理。所以不管你水平多高,能力多大,对决策信息的获取,筛选和认定都有局限性,特别是偏远地方和信息相对闭塞的干部,其获取的信息量是有限的,对事物的认识也有一定的片面性,所以思维也存在局限性。如,在确定经济发展目标时,如果只从本地经济发展的直观印象和资料报表出发,就看不到问题的本质。况且,有些思维问题还具有潜在的性质和隐含的特点,其本身不可能为人们所轻易觉察或认识把握,只有经过专门训练的人才能去发现。我们要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把握本质特征,正确判断各种复杂的事物,为科学决策提供保证。
4、道德修养和心理素质是内在动力。人作为能动的实战主体,与环境不单是一种适应关系,更主要是一种改造关系。在改造过程中,领导干部承受着各方面的压力和挑战,心理素质的好坏,特别是创新能力的高低,对于战略思维有相当大的影响,有的人不善于接受新鲜事物,创新能力不够,缺乏独立思考,人云亦云,照抄照搬。有的同志在长期的生活和工作中,对事物认识形成一种“成规”,总是用僵化的、一成不变的思维方式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而不是从实际出发,注意事物发展变化。这种带有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的思维方式,是影响战略思维能力的重要思想障碍。还有的人看不到事物间的内在联系。凡此种种,容易导致人们工作顾此失彼,影响全局,还有一些干部心理素质薄弱,适应环境能力差,不能够坦然面对困难和挑战,有畏难心理和逃避心理,造成战略思维的严重障碍。有的同志情绪容易波动,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与同事及同行关系紧张。这些不良的心理状态,势必影响思维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因此,只要加强道德修养,改善心理素质,才能正确面对各种复杂的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5、民主氛围和竞争环境是客观因素。民主氛围和竞争环境是制约战略思维的客观因素。一方面要通过民主决策,解决好集体领导和个人意志的关系问题,使班子成员能对重大决策充分发表意见,增强班子成员对重大决策的关切度,发挥民主参与热情和氛围,减少个人专断,尽可能降低决策风险,另一方面,要提倡公平的竞争环境,改革政府职能和审批制度,依靠公平、公正、公开的决策机制减少决策失误。要正确处理好这个问题,就需要我们从客观实际出发,从战略高度上营造民主氛围,改善竞争环境。
二、完善积累,培养领导干部战略思维能力
要增强历史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增强提高领导水平的自觉意识。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战略思维的能力。
1、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结合当前发展实际,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现到战略思维问题上,就是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用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战略思维能力本身是一种理论思维能力,需要深厚的理论功底。必须高度重视和不断加强哲学的学习和研究,以期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素养和水平。只有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科学发展观,才能真正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不断增强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2、要自觉加强党性修养。战略思维主要是管的方向性、客观性的问题和长远性、发展目标性的大事,因此必须讲政治,讲政治才能看清目标,顾全大局,正确处理局部和全局的关系。妥善解决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维护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整体利益,排除各种诱惑和干扰,在战略抉择面前作出正确的决断。
3、要努力扩大知识面。战略思维作为较高层次的综合性思维形式,要求具有比较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结构。既要具有胜任工作的专业知识,还应该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学习和拥有一些哲学、历史、政治、经济、文学、科技、法律等方面的学识,学习一切反映当代世界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知识。只有知识的不断积累和知识的不断更新,才能促进战略思维能力提高,要求不断更新知识,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念。
4、要善于总结经验。历史知识可以通过书本学习获得,但战略思维的提高必须依赖于社会实践。实践可以使我们获得丰富的阅历,因而见多识广,眼界开阔,战略思维能力不是人天生具有的,它离不开向实践学习,领导干部特别应当注重实践、勇于实践,善于在实践中锻炼,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只有从丰富的实践中汲取营养,不断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认识,才能把握客观事物的规律,从而获得高超的战略思维能力。
三、把握原则,提高领导干部战略思维能力
提高领导干部战略思维能力,在具体工作实际中,要着重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1、兼顾四方,统揽全局。战略问题,是关系全局的问题。从大局、全局考虑问题就是要求人们不要仅仅局限于一地一域的狭隘利益,要赢得全局的结构合理和系统的整合。正如明朝政治家刘基所言:“自古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隅。”领导者,是组织的“第一人”,是组织的根。他的打算,他的念头,他的创意都为组织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领导者只有明确了组织发展战略的部署,确定了战略规划,工作人员才能方向明确,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积极性才能充分调动起来,组织的人力资源才能被充分挖掘出来,组织就能实现跨越式的发展,这才是领导者该练的“真功夫”。
2、立足现实,着眼未来。无论是对过去辉煌的沉迷还是对败绩的深省,进行战略性思维就是要立足现实、把握未来,更专注于未来,具有超前的意识和过人的前瞻性。超前的战略思维是指导前进的明灯,它为未来描绘一幅独特的画面,它的基础是质的突变,而不仅仅是量的积累。古人云:“大丈夫相时而动”,因时因事而变,就是把握事物变化的规律,看准事物发展的趋向,领导者必须有独到的眼光,看到别人所不能看到的前景,才能事事先人之前,夺取胜利。经常强调领导者的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就是超前战略思维的体现。我们应该把“将来”作为“对手”,促使“今天”变成“落伍”。
3、科学决策,理性思维。现在领导决策过程中的非确定因素逐渐增多,正确进行决策的难度不断加大。在这种情况下,依靠领导者个人的知识、经验和决策能力有时也会做出正确判断,但决策失误的概率较大。所以,在一些关系到重大战略决策的问题靠经验已经不可能了。为此,在制定的战略时,必须提倡科学的决策,而科学的决策依赖科学的思维方法。领导者在决策前可以充分地思考,任意地想像,但正式决策时就不能“拍脑门”,随心所欲,要动用科学的分析方法进行科学的思维,最终实现科学的决策。
4、超越经验,创新求异。我国有一句商界古训,叫做“不熟不做”,意思是不要去经营自己陌生的行当。也就是说,要经营自己有丰富经验的领域。这句富含哲理的古训,一直为众多领导者遵循。这就是所谓的“经验思维”。一个人的经验是一笔富足的智力财富。如果经验上升到理论,其价值则更大。但是,经验思维方式也会无视客观现实的变化,容易固步自封,夜郎自大,使水平和能力停留在某个阶段。旧观念的影响就像人在水中行走一样,阻力巨大,但却无形,使你有劲使不出来。也让人联想到商业警语“不创新,便等死”。对于领导者而言,创新是永恒的,是领导者精神的核心。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提出“创造性是由创造者本人对旧素材进行新的组合。”对于个人来讲,“旧事物”、“已有的素材”、“过去的经验”都是成千上万的。但是,为什么大多数人都没法产生灵感,产生新的想法呢?这是因为没有“破坏”旧的模式,没有“突破”旧的结构,不善于新的“组合”。“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是相当一批人的人生理念。没有进取心,没有创造力,是制约领导者提高素质的重要因素。而真正有创造意识的领导者往往善于突破惯性的循环轨道,把握革新的主动,从而推动事业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