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层动物检疫工作存在问题和建议

时间:2019-05-13 17:57: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基层动物检疫工作存在问题和建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基层动物检疫工作存在问题和建议》。

第一篇:农村基层动物检疫工作存在问题和建议

农村基层动物检疫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动物检疫是动物防疫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预防、控制动物疫病,防制疫病传播、扩散和流行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地保证食品安全、人民健康。因此,政府的有关部门对动物检疫工作给予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与关注,随着《动物防疫法》颁布实施,动物检疫工作变得更加法制化、规范化。但是,就目前来

看,因为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被政府和人民群众重视,动物检疫工作在大中型城市中开展较好,而一些农村基层的动物检疫工作还存在较多的问题。

一、农村基层动物检疫工作存在的问题

1、检疫人员的不足以及素质不高。在大部分的乡镇地区,检疫人员只是为数不多的几个或者甚至就一个兽医人员,他们出了要担负大部分的动物检疫,防治,诊断,技术指导等工作外,根本就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做好动物屠宰检疫的工作,其次他们的素质也并不是很高,这样就会造成屠宰检疫工作无法深入的进行下去,严重影响到了食品的安全。同时,大多数基层的检疫站缺乏专业知识的培训工作,造成检疫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导致检疫队伍素质较低,检疫工作不能真正达到检出病害的目的。

2、检疫方式的落后。在农村或者山区地区,基本上就是靠一把刀,或者一个温度计,其他即使有用也不会带过去的,在实际的检疫工作中,检疫员只能用通过肉眼、感官对活畜禽进行检疫,无法进行常规检查,也没有化验室可以进行专业的检验。虽然部分的基层屠宰场也有置有专门的化验室,但很少开展化验工作,并且可以检测的项目也十分有限。这样只能检测出一般性的传染病,严重影响了检疫执法工作的科学性和真实性。

3、动物检疫工作宣传不到位。动物产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对动物从销售到产品的过程中要经过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市场检疫等检疫步骤也很不理解,影响了检疫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另外,由于一些检疫人员大多不是专门的检疫人员且素质不高,一些地方存在只收钱不检疫的问题,影响了动物检疫的整体形象,使得农村基层检疫工作不被广大人民群众认可。

4、基层的动物检疫工作人员对于开展检疫工作的认识有偏差,片面的认为基层检疫工作的重点是免疫。动物检疫的一项基础工作是产地检疫,产地检疫工作是动物检疫工作中防止动物疫病传播流行的关键所在。由于基层动物养殖的方式繁杂,既有规模化的养殖,又有农户散养,并且由于养殖规模不等,数量不一,出栏时间不统一等原因,导致产地检疫所涉及的范围较广、面积较大,加大了产地检疫工作的难度;同时由于我国的产地检疫工作多数是实行报检制度,但大部分养殖户法制意识不强,导致肉食品在出售时不报检;此外,由于一些动物的收购是采用商贩上门的方式,买卖双方私自成交,使得检疫人员难以掌握而又无法到户实施产地检疫;由于以上的种种原因影响了产地检疫的到位率。

5、基层的相关部门也存在重防疫、轻检疫的思想,尤其是在最近几年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任务比较繁重的情况下,使得动物检疫监督工作很难发挥作用,使得基层动物检工作无法进行深入的开展,导致以检促防工作滞后。

二、基层动物检疫工作的改进建议

1、加强工作人员建设,提高检疫队伍素质。

2、加大硬件设施建设,配备必需的设备器材。

3、大力宣传,提高社会影响力,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去宣传动物检疫方面的知识和法律。

4、紧密部门配合,合力促进检疫工作。

5、以检促防,推动动物防疫工作。

6、加强执法监督,加大执法力度。在屠宰检疫的环节,要将强监管,严格控制检疫质量关。同时,加强市场上肉店的监督管理,促使经营者凭证依法经营,并定点销售,改善卫生状况。

第二篇:武山县动物产地检疫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XX县动物产地检疫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XXX(甘肃省XX县XX畜牧兽医站 甘肃 XX 7413XX)

【摘要】畜禽及其产品的质量安全事关人体健康和社会的稳定,要保证畜禽及其产品的质量安全就必须控制畜禽及其产品生产的各个环节,而动物产地检疫工作则是保证畜禽及其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控制点。为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武山县动物产地检疫工作,本文通过分析武山县动物产地检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规模养殖、建立健全产地检疫网络和加强技术、队伍建设等一系列完善产地检疫的方法和措施,为当地动物产地检疫的顺利开展提供良好的建议。

【关键词】产地

检疫

对策

产地检疫就是人工饲养动物在离开饲养地之前,必须经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实施检疫后才能运输和上市,这种检疫即为产地检疫,即到场到户到指定产地的检疫。这里所说的动物是指准备出售或者调运的动物。饲养地是指饲养动物的场地。开展产地检疫可以把动物疫情消灭在最小范围,最大限度地减少危害。由此看出,产地检疫是一项基层检疫工作,是动物检疫工作的重点。

根据《动物防疫法》的规定,动物疫病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产地检疫在整个动物防疫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对动物免疫工作的督查,更是动物疫病及时得到控制和扑灭的前提,也能及时了解当地畜牧业生产水平的市场信息。为农牧部门在畜牧业生产结构调整和制订有关政策过程中提供依据。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商品流通日益频繁,动物疫病的传播对畜牧业生产和食品安全的威胁也越来越大,产地检疫显得更为重要。近几年,全国各地相继开展了动物产地检疫工作,我县也在80年代初开展了动物检疫工作,但只限于市场和屠宰场,2003年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在滩歌镇开展了产地检疫试点工作,要求对全县20乡镇407个行政村逐年分批开展产地检疫。目前全县共有9个乡镇178个村开展了产地检疫。产地检疫的开展对动物疫病的流行和传播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但由于开展产地检疫工作存在很多制约因素,致使产地检疫工作工作不能有效开展,即使部分乡镇已开展,但没有进行实质性的工作。本文就我县动 1 物产地检疫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1.动物产地检疫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社会因素导致产地检疫得不到全面开展 1.1.1饲养形式过于分散,开展产地检疫难度大

近几年,在政府的大力倡导下,我县虽然发展了一批以奶牛养殖为主的规模养殖(户),但受我国传统养殖业的影响,农民千家万户分散养殖还普遍存在,且畜禽养殖比例大,饲养管理粗放,成为农村主要的养殖方式。再加上撤乡并镇后,农村村型较大,户数较多,大型村可达900多户,居住分散,村村之间相隔10多公里,由于工作成本高,动物检疫员有限,到现场检疫得不到实现,影响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的开展。

1.1.2养殖户对动物产地检疫的认识不足

农业部2002年出台的《动物检疫管理办法》第十条规定,“动物、动物产品出售或调运产地前必须由动物检疫员实施产地检疫”。第十一条规定“动物产品、供屠宰或者育肥的动物提前三天;种用、乳用或者役用动物提前十五天”向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检。“因生产生活特殊需要出售、调运和携带动物或者动物产品的,随报随检”。在开展产地检疫工作的同时,虽然业务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通过广播、电视、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式,把开展动物产地检疫的重要性、目的和意义宣传到千家万户。但一部分养殖户还是不了解或不懂得动物防检疫有关法律法规,没有认识动物检疫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的养殖户不愿意检疫交费;也有的养殖户认为畜禽健康无病,不必检疫。因此,相当部分的养殖户不配合产地检疫工作,不主动报检阻碍了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的顺利进行。

1.1.3部门配合不协调

开展动物产地检疫是一项全社会的系统工程,需要个有关部门的大力配合,按照各自分工,把好产地检疫关。工商部门把住交易市场流通领域的产地检疫查证关,动物屠宰场(点)把住动物进入屠宰场(点)的产地检疫查证关,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把住调运、运输前的产地检疫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其它部门都认为动物检疫是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工作,致使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孤军作战,力量 2 薄弱,导致动物产地检疫工作不力。

1.2动物检疫工作自身因素致使产地检疫工作开展不力 1.2.1检疫队伍的体制不适应

开展队伍产地检疫面广、量大,涉及到千家万户,单靠县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检疫员,不能承担全县的产地检疫工作,必须培训乡镇兽医人员和村级的防疫员,兼职担任本行政区域的产地检疫员和协检员工作。目前全县共有乡镇检疫工作人员5人,2006年全市通过培训取得资格的村级防疫员340名,村级防疫员是农民,承担全县123.57万头(只)牛羊猪鸡一年两次的队伍防疫工作。财政还没有解决防疫员的工资。他们根本不参与检疫工作,影响产地检疫工作的开展。根据有关规定,队伍防疫员没有执法权,没有收费权,没有出具《动物产地检疫合格证明》的权利,严重制约了当地产地检疫工作的开展。

1.2.2检疫手段落后,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检疫工作

目前基层检疫部门检疫设备陈旧落后,都以“一把刀、一只钩、两只眼”的感官检查,缺乏实验室检测。这种落后的检疫方式不能被群众认可,认为检疫是为了收费,致使检疫员被拒之门外,影响检疫人员的积极性。使检疫执法工作失去了科学性和严肃性。

1.2.3基层检疫人员不足,素质不高,存在各种违纪现象

在县乡机构改革工作中,把乡镇畜牧兽医站撤并,减少编制,致使基层检疫人员不足;加上因工资报酬得不到很好解决,村级动物协检员难以落实,使动物产地检疫的报检点偏少,基层产地检疫工作网络难以形成。基层动物产地检疫执法队伍由于基础差、起步晚,人员来源、文化层次、年龄结构等各方面差异很大,在执法工作中难免不同程度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该检的问题检不出来,不按操作规程检疫,检疫证明填写不规范等。同时有的检疫员工资无保障,多数是自收自支,缺乏有力的监督机制,只收费不检疫等违法违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都给产地检疫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2.实施好产地检疫的几点建议

2.1发展规模养殖。大力发展规模养殖场(户)是今后发展畜牧生产的主导 3 方向。在农村逐步引导动物散养户,进行规模化生产,不但有利于检疫员随时掌握饲养动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同时也增加农民养殖的收入。产地检疫员要建立健全各场(户)的饲养管理档案、免疫档案、死亡出售纪录档案,随时掌握动物的出栏情况,严格按《动物免疫标识和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及时开展动物产地检疫。

2.2建立健全产地检疫网络,加强技术培训。根据需要,每个村配备1~2名有专业知识,热爱本职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动物产地检疫员,并对他们定期开展业务知识培训,负责本村的动物产地检疫工作。乡镇要成立动物检疫所,负责指导并全面实施动物屠宰检疫和产地检疫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形成县、乡、村三级动物防疫检疫网络。把村级检疫员的通讯方式在进村主要路口进行挂牌、张贴公布。产地检疫员接到报检后,要立即赶赴现场开展检疫,经临床检查健康、免疫卡在有效期内、偶蹄动物佩带免疫耳标、非疫区证明,方可开具《动物产地检疫合格证明》。

2.3组建适应新形势下的动物检疫队伍。针对目前基层兽医站“三权”归乡,动物防检疫能力削弱的情况下,市县动物防疫主管部门应积极敦促政府和同级人事部门严格按照《国务院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15号)的精神,建立健全兽医行政、执法、技术支撑机构,充实县乡人员,落实人员工资待遇,使他们工作起来轻装上阵,无后顾之忧,全身心地忠于法律、严格执法。这支队伍的组成要精干,素质好、业务水平高、执法能力强。由这支队伍组成县、乡、村三级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网络,分片包干,明确责任,并实施责任追究制度,全面实施动物产地检疫工作,保证产地检疫工作顺利进行。

2.4加大监督执法力度,增强法制观念。县乡政府要把产地检疫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各部门要密切配合,畜牧部门要对进入运输、调节环节的动物索取《动物产地检疫合格证明》;工商部门要对进入交易、流通环节的动物查证验物;屠宰场要对入场的动物把好入场关。无《产地检疫合格证明》的和检疫标识不全的动物由畜牧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按有关法规严厉处罚,并由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对未检疫的动物实施补检和隔离观察。健康合格的动物方可运 4 输、调运、交易和屠宰,促进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的开展。坚决实行“防检结合”制度,把好产地检疫关。根据《动物防疫法》和《动物免疫标识及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对没有耳标的家畜不准上市交易,不准屠宰,不准运输,这样才能使产地检疫走向规范化的轨道。

2.5加大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我县的检疫手段较落后,为改善检疫工作条件,加强基层检疫监督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财政投入,配齐配全检疫必须的交通工具、通讯设施、检疫器械等检疫设备,改变动物卫生监督、检疫手段落后的局面,充分发挥其主体功能,保证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的全面实施。

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事关人体健康和社会稳定,控制畜禽产品质量安全关键在于抓源头,因此动物产地检疫工作是畜禽产品安全各环节的关键控制点。只有强化检疫机制,加大监管力度,提高饲养质量和检疫水平,完善各项技术规范,全面开展全县的动物产地检疫工作,促进畜禽养殖生产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冯小明.关于加强基础检疫工作的几点思考.中国动物检疫,2001,(7):11 [2]刘世辉.浅谈官亭镇产地检疫中存在的问题。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04.5:48

第三篇:动物检疫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作为动物检疫专业的学生,要对本专业的形势有一定的了解。我认为动物在检疫方面大体可分三个方向,分别是海关、市场、公司。目前我国在动物检疫中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不同的领域存在许多共性问题需要我们充分的重视。并且在动物检疫上,国外的检疫机制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一.缺乏专业人才和敬业精神

无论检疫部门还是出口企业,都普遍缺乏懂外语、熟悉外贸业务知识、了解国际经济规则的人才,大部分企业甚至连外贸制单人员或具备报检员、报关员资格的基本人才都没有。某些检疫科研工作者缺乏敬业精神为了尽可能争取多的科研经费,同样的研究内容换成不同项目名称申报不同渠道的科研项目,或是立项时没有做充分的文献资料调研,费了大力气研究的科研成果却发现多年以前已经有人研究过了。过分重视科研的直接成果如论文、专著等,却轻视科研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某些科技人员甚至认为申报项目是为了获奖、评职称,没有真正发挥科技工作对质检工作实实在在的技术支撑和技术保障作用。

二.工作经费不足

目前,大部分县级以下的动物检疫机构,市、县财政只拨付工资,办公经费严重缺乏,部分检疫人员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不高,因此检疫的目的也由防治动物疫病传播、保障动物食品安全转为以收费创收为主,直接导致了检疫工作与经济效益挂钩,检疫人员违规检疫、违规收费、以权谋私、甚至买卖检疫合格证明的现象时有发生,使检疫工作得不到群众认可,被认为是专为收钱的、可有可无的工作,严重影响了检疫工作公正性和严肃性。

除了以上的共性问题,各个领域也有自己的难题。

对于山区农村散养的畜禽,由于交通不便、收费少、收费难,而且按要求产地检疫必须到场、到户,工作很难开展。部分群众对防疫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以至于对病死畜禽的收购视而不见,有的为图便宜,购买未经检疫的肉品,一些地方检疫部门的检疫形同虚设,从而给违法活动留下很大的经营空间。对逃检等违法现象处罚太轻,起不到震慑作用,对私屠滥宰、未经审批引进种畜、种蛋等没有处罚规定,影响了检疫工作的正常开展;对同意检疫但拒交或不交检疫费现象缺乏强制手段,对违法经营的动物及其产品的相关物品缺乏扣压处理的法律依据。一些上百万元的仪器设备在同一单位不同部门重复购置的现象经常发生,重视高档仪器的购置,轻视仪器的有效使用,甚至出现昂贵仪器购置后闲置较长时间未拆封的现象,造成了仪器利用率低和资源的严重浪费。

针对以上各种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的措施来应对,才能保证我们检疫机制继续运行下去。

一.科技兴检,人才强检,重视科技创新

重视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关键。质检技术机构不仅要重视高学历、高职称、高素质人才的引进,更要注重高级人才的培养,特别是青年科技专家的培养。要在出国深造、参加各类学术会议、充当重大课题负责人或项目骨干等方面加大支持扶持力度,积极为青年科技者搭建施展才华,实现自身价值和事业抱负的舞台,真正做到人尽其才。其次,要变人事管理为人力资源管理,在人才培养当中引入竞争机制,在科研创新面前,应不分长幼,机会均等,不搞照顾,能上能下。要做好科研选题工作。科研选题往往决定了科研的质量和成败。科技工作者应该抛弃传统的闭门造车,单打独斗的科研模式,站得高,看得远,广泛与外界交流与合作,集中智慧,形成合力,联合攻关,实现双赢。

二.完善机制,保障权利,提高科技待遇

树立科技工作者的神圣地位。要从政治上、生活上充分关心科技人员,从物质待遇和精神鼓励上向科技人员倾斜,创造一种人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浓厚科技氛围;制定适合质检科技创新的激励政策。科技激励政策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对科技成果的物质奖励上,还应该在培训机会、荣誉授予、平台搭建、岗位安排等方面给予肯定和鼓励。在科技成果的物质奖励方面要着重考察科技成果对质检工作的贡献率,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在科技成果产业化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和奖励幅度,使科技工作者的关注焦点从传统的文章、评奖等方面转移到科技成果专利化、标准化和产业化领域。

三.重视海关,改善市场,加强公司引导

完善海关进出口检疫机制,对进口货物加强前期监管和后续管理,简化中间环节;对口岸现场查验程度进行调整,简化现场查验手续,陆运口岸通道只设边检、海关、边检管人,海关管物;卫检、动植物检在现场保留工作间,确有必要才上人抽查;增设空车通道、转关通道、动植物检疫、卫生检疫监控通道,以利车辆分流;货运口岸实行集中报关报验,各查验单位联合办公,实行“一条龙”服务。市场方面应加强市场食品卫生、消毒工作的力度,并对市场管理人员提出了需要整改的要求,并发放喷雾器、消毒药等。要通过立法等手段,加大对经营、加工病死畜禽、私屠滥宰等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达到使其不必进行违法活动为原则,这样,养殖者、经营者、消费者的利益都能得到有效保障,动物疫病就会得到有效控制,畜牧业生产就会得到健康发展。公司领域可以加强防范措施,完善硬件设施。消除各种事故隐患,定期检查用电线路、消防设施,严禁私拉乱接电源等,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各负其责,定期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及时整改。奖罚分明。

近年来,口蹄疫、禽流感、疯牛病等重大动物疫病在世界范围内流行和传播,严重地危害了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外来动物疫病的防控问题已经受到了各国的高度关注。当前,我国也面临着外来动物疫病传入的严峻形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结构的调整和改革,深入了解和研究他国对外来动物疾病的防控体系,对于我国控制外来动物疫病的传入,有效地配合国内疫情防控工作,保护我国畜牧业生产安全和人民健康,促进我国动物及其产品出口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美国在进口动物及动物产品时,先行开展风险分析和评估,降低疫病传入风险,严格进口管理工作。对进口动物及动物产品实施严格的疫病追踪,密切监测可能发生的动物疫病。美国的口岸检疫要求是非常严格的,如边境检查站的严格审批程序、到港后的严格报关制度、严格检验程序和长时间隔离检疫等。对输入的外来动物实施检疫时,要求进口的家畜和家禽必须附有由出口国签发的正式健康证书,对来自于疾病消灭程度不及美国的国家或地区的动物产品实施限制措。根据我国国情,借鉴国外对动物疫病防控的先进经验,逐步理顺我国的兽医管理体制,建立高效的官方兽医和执业兽医队伍,强化兽在进出口动物检疫方面,国家兽医体制需要有足够的能力和立法作为支持,以保证对进口动物及其产品和其他能带入动物疫病物质的控制。发挥非官方兽医组织的积极作用,切实把政府不管的事情承担起来,通过收取会费、创办刊物、联合研究等运作方式,为饲养者解决问题。为了保证我国动物疫病控制规划的顺利制定和实施,必须高度重视发挥行业协会组织的作用,应积极探索行业协会在动物疫病防控过程中如何发挥作用,并且要给畜牧业协会组织更多的活动空间,为我国动物疫病控制发挥更大作用。

动物检疫中

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专业: 动物检疫专业二班

学号: 20120115 姓名: 翟召静

第四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自从二零零七年,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以来,新形势和任务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适应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农村基层组织工作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在机制创新上下功夫,必须以新的工作内容,新的工作方式全面提升整体水平。随着农村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民主政治推进和社会多元化的发展,给农村基层带来了各方面和多层次的直接而深刻的影响,农村基层组织从工作主体和工作客体,从工作内容到工作方法都暴露出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的新问题。我们在深入基层调研时发现,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存在问题;

一、乡镇存在问题,(一)乡党委管党责任心下降。一是有的党组织负责人对基层党建工作不怎么重视,有的乡党委一年内难得专题研究一次党建工作,能得提出一些党建措施。二是党组织负责人轻视党建工作的自身规律和特殊作用,很少进行专题调查研究或做出专门部署。三是一些党组织负责认为党建工作是务虚的,与经济工作相比是软指标、软任务,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

(二)乡干部缺乏工作积极性。一是科级干部流动慢。由于科级干部在乡镇一呆就是几年,甚至十几年,长期的固定环境容易导致干部思想消极,得过且过,缺乏进取意识。同时,与各村交往较多,人情关系熟悉,在工作中难免带有感情,处理矛盾纠纷,顾虑重重,批评干部,怕伤面子,瞻前顾后,致使矛盾不好化解,工作局面不好打开。二是一般干部管理难。机构改革后,一些乡镇机关干部在编制“只减不增”的思想支配下,不求进取,只图守业,不谋发展,只求安稳;应对思想严重,工作热情不高,主动性不强。三是激励机制不完善。受经济社会影响,部分乡镇干部不再安分于自己的工资收入,而把主要心思用于经商或其他事情上,认为工作好不好,富裕自己最重要,导致乡镇干部积极性不高,事业心不强。

(三)目前农村党支部建设的现状。一是农村党支部自身建设还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1、老龄党员管理难,使村党支部缺乏生机和活力。

2、流动党员管理难,使组织纪律观念淡薄。

3、发展党员工作难、大量优秀青年流失、使村级入党积极分子源头枯竭。

4、支部开展活动难:活动内容和形式难确定,召开会议搞活动难通知,会议出席率难保证,甚至出现党员过组织生活要误工费,使支部缺乏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是农村基层党支部整体素质还不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具体表现为“六低”、“六不”、“六少”现象。

1、“六低”现象:一是文化程度低,二是能力水平低,三是思想情绪低:四是科技知识素质低。五是支部整体素质抵。

六、整体发展能力低,在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增加收入方面思路不清、路子不明、办法不多、步子不快、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很不相适应,直接影响农村工作的开展,普遍理论功底不够扎实,知识结构不够全面,有的行为举止不够庄重,有的谋划和落实能力比较弱,推动发展的新思路、新办法比较缺乏。有的市场意识差,观念陈旧,思想保守,没有市场参与意识、竞争意识,无过硬技术、无致富门路,满足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传统经营,导致党建工作无头绪,东拉西扯,业务不精通,党务工作混乱,方法不讲究,生搬硬套。村集体经济难发展、实力难壮大,工作难开展,任务难完成,实事难落实,上级有看法,村民有意见,自己有压力,再加上报酬低,难兑现,落选后难安排,养老金难解决等后顾之忧,使村组织干部思想不稳,情绪低落,很难搞好党建工作。

2、“六不”现象:一是思想观念不适应,二是工作作风不扎实,三是支部班子不稳定,四是党员不愿当村干部,五是有致富能力的群众不愿加入党组织,六是村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有的精神松懈,工作懒散拖拉,热衷于搞“政绩工作、形象工作”;有的领导班子不能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有的主要领导勤政、廉政形象差;有的领导统揽全局能力差,导致凝聚力不强。有的班子工作思路不清,群众意见较大;有的党员干部不同程度存在不作为、乱作为、不尽责现象,导致执行能力不强。有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流于形式,班子解决自身的能力较弱;有的班子成员怕丢选票而不敢坚持原则,导致战斗力不强。导致工作依懶性强,缺乏开拓进取的勇气和魄力、工作作风飘浮,处事不力,办事不实,对村内重大事情个人说了算,宗旨弱化,纪律松化,思想退化,政治淡化,形不成战斗堡垒和领导核心。

3、“六少”现象:一是工作方法少,二是后备干部少,三是安心工作少,四是平时感情投入少,五是与群众接触少,六是为群众办实事少,不熟悉,对热点、难点问题不能吃透政策,不能说服群众,解决困难作风漂浮。导致做党务工作老办法不灵,新办法不会,有的村虚的多,实的少形式多,成效少,缺乏长期连续、有效的机制作保证。有不少干部感到现在经济工作吃香,党委工作难搞,地位低,受气多,无实权,党员群众不理解。

三是经济基础薄弱,增加了村党支部工作的难度。

1、村级组织机构相当庞大,村财力不堪负担,现在财政只付四个主职的工资,没有专职党建资料员,副职工作资太少。

2、发展集体经济难,村党支部处于无钱办事,无力支付干部报酬的境地,村党支部地位和威信明显下降。

3、发展村级社会公益事业难。在为民办实事、办好事方面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村民得不到实惠,对村级组织和干部产生看法。这样党支部的凝聚力、号召力、吸引力就会下降,工作难度势必就会增加。

4、村集体经济现状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村级经济薄弱,一些村级集体经济仍是“空壳村”,不但如此,有的村还债务负担过重,常出现有人办事但无钱办事等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现象,致使村里的一些好的项目因无钱投入而无法实施。

5、农村基层组织缺少有能力会管理的高素质人才。目前,一此村级组织缺少懂经营、善管理、能争项目、能引资金的“经济型”人才和致富能力强、带富能力强的“双强”型能人。从总体上来看,文化程度偏低、年龄偏大、家庭负担较重。

自从二零零七年,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以来,新形势和任务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适应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农村基层组织工作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在机制创新上下功夫,必须以新的工作内容,新的工作方式全面提升整体水平。随着农村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民主政治推进和社会多元化的发展,给农村基层带来了各方面和多层次的直接而深刻的影响,农村基层组织从工作主体和工作客体,从工作内容到工作方法都暴露出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的新问题。我们在深入基层调研时发现,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存在问题;

一、乡镇存在问题,(一)乡党委管党责任心下降。一是有的党组织负责人对基层党建工作不怎么重视,有的乡党委一年内难得专题研究一次党建工作,能得提出一些党建措施。二是党组织负责人轻视党建工作的自身规律和特殊作用,很少进行专题调查研究或做出专门部署。三是一些党组织负责认为党建工作是务虚的,与经济工作相比是软指标、软任务,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

(二)乡干部缺乏工作积极性。一是科级干部流动慢。由于科级干部在乡镇一呆就是几年,甚至十几年,长期的固定环境容易导致干部思想消极,得过且过,缺乏进取意识。同时,与各村交往较多,人情关系熟悉,在工作中难免带有感情,处理矛盾纠纷,顾虑重重,批评干部,怕伤面子,瞻前顾后,致使矛盾不好化解,工作局面不好打开。二是一般干部管理难。机构改革后,一些乡镇机关干部在编制“只减不增”的思想支配下,不求进取,只图守业,不谋发展,只求安稳;应对思想严重,工作热情不高,主动性不强。三是激励机制不完善。受经济社会影响,部分乡镇干部不再安分于自己的工资收入,而把主要心思用于经商或其他事情上,认为工作好不好,富裕自己最重要,导致乡镇干部积极性不高,事业心不强。

(三)目前农村党支部建设的现状。一是农村党支部自身建设还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1、老龄党员管理难,使村党支部缺乏生机和活力。

2、流动党员管理难,使组织纪律观念淡薄。

3、发展党员工作难、大量优秀青年流失、使村级入党积极分子源头枯竭。

4、支部开展活动难:活动内容和形式难确定,召开会议搞活动难通知,会议出席率难保证,甚至出现党员过组织生活要误工费,使支部缺乏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是农村基层党支部整体素质还不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具体表现为“六低”、“六不”、“六少”现象。

1、“六低”现象:一是文化程度低,二是能力水平低,三是思想情绪低:四是科技知识素质低。五是支部整体素质抵。

六、整体发展能力低,在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增加收入方面思路不清、路子不明、办法不多、步子不快、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很不相适应,直接影响农村工作的开展,普遍理论功底不够扎实,知识结构不够全面,有的行为举止不够庄重,有的谋划和落实能力比较弱,推动发展的新思路、新办法比较缺乏。有的市场意识差,观念陈旧,思想保守,没有市场参与意识、竞争意识,无过硬技术、无致富门路,满足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传统经营,导致党建工作无头绪,东拉西扯,业务不精通,党务工作混乱,方法不讲究,生搬硬套。村集体经济难发展、实力难壮大,工作难开展,任务难完成,实事难落实,上级有看法,村民有意见,自己有压力,再加上报酬低,难兑现,落选后难安排,养老金难解决等后顾之忧,使村组织干部思想不稳,情绪低落,很难搞好党建工作。

2、“六不”现象:一是思想观念不适应,二是工作作风不扎实,三是支部班子不稳定,四是党员不愿当村干部,五是有致富能力的群众不愿加入党组织,六是村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有的精神松懈,工作懒散拖拉,热衷于搞“政绩工作、形象工作”;有的领导班子不能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有的主要领导勤政、廉政形象差;有的领导统揽全局能力差,导致凝聚力不强。有的班子工作思路不清,群众意见较大;有的党员干部不同程度存在不作为、乱作为、不尽责现象,导致执行能力不强。有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流于形式,班子解决自身的能力较弱;有的班子成员怕丢选票而不敢坚持原则,导致战斗力不强。导致工作依懶性强,缺乏开拓进取的勇气和魄力、工作作风飘浮,处事不力,办事不实,对村内重大事情个人说了算,宗旨弱化,纪律松化,思想退化,政治淡化,形不成战斗堡垒和领导核心。

3、“六少”现象:一是工作方法少,二是后备干部少,三是安心工作少,四是平时感情投入少,五是与群众接触少,六是为群众办实事少,不熟悉,对热点、难点问题不能吃透政策,不能说服群众,解决困难作风漂浮。导致做党务工作老办法不灵,新办法不会,有的村虚的多,实的少形式多,成效少,缺乏长期连续、有效的机制作保证。有不少干部感到现在经济工作吃香,党委工作难搞,地位低,受气多,无实权,党员群众不理解。

三是经济基础薄弱,增加了村党支部工作的难度。

1、村级组织机构相当庞大,村财力不堪负担,现在财政只付四个主职的工资,没有专职党建资料员,副职工作资太少。

2、发展集体经济难,村党支部处于无钱办事,无力支付干部报酬的境地,村党支部地位和威信明显下降。

3、发展村级社会公益事业难。在为民办实事、办好事方面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村民得不到实惠,对村级组织和干部产生看法。这样党支部的凝聚力、号召力、吸引力就会下降,工作难度势必就会增加。

4、村集体经济现状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村级经济薄弱,一些村级集体经济仍是“空壳村”,不但如此,有的村还债务负担过重,常出现有人办事但无钱办事等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现象,致使村里的一些好的项目因无钱投入而无法实施。

5、农村基层组织缺少有能力会管理的高素质人才。目前,一此村级组织缺少懂经营、善管理、能争项目、能引资金的“经济型”人才和致富能力强、带富能力强的“双强”型能人。从总体上来看,文化程度偏低、年龄偏大、家庭负担较重。

二、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机制

1、学习培训经常化:

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高村干部的整体素质是关键。一是使村干部做党建工作的明白人,学习培训是提高农村干部的主要的手段,建立集中学习制度,每月至少组织村干部集中学习一次,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关党建工作的知识,印应知应会知识卡片,不定期将学习效果进行测试等。二是认真落实党建资料员例会制,乡里制作当月的交办单,明确指出本月应该干哪些工作,完成哪几项任务,怎样去完成。以经常性的学习促进农村干部增长发展经济,保持稳定、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三是适时适事进行培训,参加人员不同,有时是支部书记、主任、党建资料员、有时还有致富能手,入党积极分子,部分党员等,做到村干部最急什么就培训什么,使培训紧密贴近实际,能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2、指导帮助具体化

有些村工作常常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一个很主要的原因是农村干部工作不得法,处理问题不得当,因此,对村干部的具体指导很主要:一是年初每项工作都制定好规划、方案、计划、措施明确目标、任务。二是制定好每个载体的村级党建资料汇编目录、操作办法、内容具体化,如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下发到村的有什么叫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全程代理的事项主要包括哪些、如何让群众知晓为民服务全程代理的有关事项、对受理室工作人员有哪些要求、操作程序三个环节,代办事项的回复应注意哪些问题等。

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下发创新项目的动因;主要做法,科学设岗,明确责任;突出重点,引导履岗;群众参与、定期评岗。同时还制定配套措施,①不断提高素质,切实解决无职党员能不能干的问题,做到市场需要什么,就引导党员干部和群众发展什么,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发展什么,就重点培训什么,②保障党员权利,切实解决无职党员说话算不算的问题:我们要求农村基层组织做到决策之前访党员,重大问题问党员,重要任务交党员,服务群众靠党员,让他充分了解和积极参与村内事务的管理和监督,激发政治责任感。

“双培双带”先锋工程,我们抓“双培“夯实基础。一要坚持双向培养,二要加强培训工作,三要拓宽培养渠道,抓“双带”强化手段。一是传帮带,二是协会带,三是项目带,抓“双赢”注重实效,一是小康建设与党建工作的关系,二是党员、干部与发展能手的关系,三是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的关系。

活动党员管理:

1、建好合帐、管理卡、。

2、明确班子成员包保责任制,3、建立行前教育制度,双重管理制度,双向联系制度,定期培训制度,党费收缴制度。

4、落实好双向带动情况,5、活动有记录本,6、外出要办证。党员承诺制度活动:

1、召开好三个会议,党员大会、群众座淡会、党支部会。

2、认真填写承诺书。

3、公开承诺事项。

4、兑现落实承诺事项,5、对承诺的党员测评、考评。

6、建立五项机制确保党员承诺制落到实处等等。三是抓好农村党建工作光靠材料去指导还不够,组织委员必须有足够的时间,足够的精力,亲自到村干,手把手指导,面对面交谈,自亲参加有关会议,这样村级党建工作才能够干的扎实。(一)抓载体拓思路,围绕一个“新”字,切实增强农村党员队伍的战斗力。新时期农村党员队伍的教育管理,必须创新机制抓载体,与时俱进拓思路,必须紧扣时代特点、紧扣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紧扣农村党员队伍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用一种为党员群众喜闻乐见的载体来充分发挥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选准载体必须体现“三个结合”:一是与党员的思想实际相结合,重点解决一些党员理想信念动摇,政策意识淡薄,党性不强的问题;二是与提高党员的帮带能力相结合,重点加强党员的实用技术培训,使广大党员在发挥模范作用方面既有热情、又有能力;三是与提高党员的宗旨观念相结合,引导党员自觉实践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党旗争光添彩,时刻注意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使党员的价值在为群众服务中得到体现。

如:在农村党员队伍中实施“党员活动日”。党员活动日必须从农民的实际出发,确定活动内容和形式。以村党支部为单位,统一固定日期作为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集中开展活动的时间,做到活动时间落实,活动场所固定,活动内容丰富,活动形式多样,主要内容以“五学、四议、三帮”为主,即学政治理论、学党建知识、学农村政策、学法律法规、学实用技术;议党建、议村务、议发展、议致富;帮支部、帮党员。帮贫困户。形式由每次“活动日”的内容来决定。可采取集中学习,座谈讨论,组织党员到先进地区参观考察,结合村情请专业技术人员到田间地头示范辅导,或组织党员参加义务劳动,促使广大党员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重塑党员形象。

如:在农村党员队伍开展“三培双带”工程。努力把党员培养成农民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引导党员干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结合该项工程,在全乡范围内培育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科技示范园,推出一大批影响力党员科技示范尸、小康示范户,通过充分发挥农村党员的双带作用,为破解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难题,寻找一个行之有效的突破口。

如:在农村无职党员中开展设岗定责工作。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是新时期农村党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提高的一种有效载体,是建立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长效机制的新探索,该项工作使无职党员实现了从“无岗无为”到“有岗有为”的转变。充分调动广大无职党员的参与热情,结合每个党员的自身特长,采取个人竞聘、组织推荐的方式确定上岗党员人选,可以多岗一人,也可以一人多岗,要求每位上岗党员签订责任状,制作岗位牌,实行挂牌上岗。党员上岗后,村党支部要为上岗党员进行上岗履责所须技能和农村实用技术知识培训,增强党员上岗履责能力。村党支部要建立健全上岗党员考评激励机制,考核每年进行一次,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档次,不胜任岗位的,党支部要及时调整其下岗,表现突出钓,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

通过在基层组织中开展“党员活动日”、“三培双带”工程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为农村党员队伍注入新的活力找准了一个推进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的着力点,为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供了一个好的舞台,为展现农村党员队伍先进性找到了一个好的平台。

(二)抓制度促落实,突出一个“严”字,切实增强农村党员队伍的向心力。必须建立健全寓后备干部、现职干部、离任干部于一体的干部管理体制,实现干部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一是建立健全干部运行机制,按照“五个好”的目标要求,对村干部在培养教育、目标考核、选拔任用、评议审计、经济待遇等方面实行规范化管理,不断完善和落实工作制度和工作程序。二是建立健全监督约束机制,认真落实村务公开;财务管理、干部离任审计、民主评议干部等规章制度,规范村干部的行为,促进基层民主建设。三是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重视村干部工资、报酬的落实。对做出突出贡献的村干部,要破格重用,起到一枝动而百枝摇的效果。具体要建立健全五个方面的制度。

1、全面推行村干部述职评议制度。加大对不合格村干部的处置力度,疏通村干部能进能出渠道,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良好氛围。

2、全面推行谈心谈话制度,建立村党员干部预警防范责任制。乡镇联村干部作为该村的第一责任人,必须定期或不定期对村主要干部进行谈心谈话,及时掌握村干部的思想动态,帮助村干部解决工作、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充分调动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3、建立“党员告诫”转化制度,增强农村党员的自勉意识。

4、建立农村党员干部约束机制。要大力推进村级规范化管理,根据农村的工作特点,建立健全一套比较完善的农村工作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使农村工作有章可循,有制可依,特别在农民比较关心的财务管理、农民负担、三提民生工程问题上,提高透明度,不断推进农村管理走向规范化、制度化。

5、建立农村党员干部激励机制。如选优汰劣制,注重从先进村优秀村干部中选拔乡镇干部,对不胜任现职的村干部则及时予以调整,进一步完善村干部报酬制度,通过量化标准,严格考核,把工作业绩与报酬挂钩,确保实绩大的村干部收入不高,以奖优罚劣,建立村干部退休退职生活保障金制度,村干部实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以解除其后顾之忧,通过完善各项激励制度激发村干部的积极性,从而形成一种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的工作局面。(三)抓班子带队伍,着重一个“强”字,切实增强农村党员队伍的生命力。队伍建设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中之重,在抓队伍建设的过程中既要抓领导班子建设,又要抓党员队伍的建设,并且要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切实提高农村干部实践“三个代表”的能力。

1、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真正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首先要选配一个好的党支部书记。一是要明确用人标准。鉴于目前农村党员的状况,在注重“德”的前提下,把能否带领群众发展经济,有无较强的市场经济意识和致富能力作为选用农村干部的重要条件,从思想政治素质、管理能力、掌握实用技术情况、群众信任程度等方面建立村干部任职资格制度,真正把那些党性强、作风正、宗旨意识高、有文化、有本领、德才兼备、清正廉洁、开拓创新、群众满意的优秀人才选拔到村级班子中来。二是要拓宽用人视野。针对当前农村一些地区村级党组织干部老化,后继乏人的实际,应打破传统的“限定村内人选,固足本村任职”的框框的束缚,坚持多渠道选人,注意从复员退伍军人,返乡知识青年,乡镇企业中选拔懂经济、会管理的优秀党员,充实农村基层党组织,积极开辟村际交流,机关公派,以强带弱,跨村兼职新途径,配强农村基层班子。同时,也要对正在担任支部书记的人员进行培训,通过培训,尽快提高他们驾驭市场经济、解决实际问题、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奔小康的能力。

2、不断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真正发挥党员的模范作用。首先,要严把组织发展关。要改善党员队伍的年龄结构、文化结构,必须严格贯彻“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紧扣“三为主”、“三倾斜”,即发展对象在年龄上以35岁以下为主,文化程度上以高中以上为主,以科技示范带头人和致富能手为主,敞开大门,把农村先进分子吸引到党内来。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使党员队伍年龄结构趋为合理,文化结构明显改善。在发展标准、发展对象、发展方式上实现“四个转变”:由发展“老实听话型”党员向吸收“开拓创新型”党员转变;由吸收“贫民”党员向吸收“富人”“能人”党员转变;由被动“等人上门”向“主动上门”转变;由发展党员“本土化”向“外出务工青年和在家务农人员一齐抓”转变。

其次,要切实抓好党员教育和管理工作,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教育、培训机制。目前农村党员干部基本上都存在“四多四少”观象,即懂粮食生产的多,懂多种经营的少;懂农业的多,懂二、三产业的少;懂生产领域的多,懂流通环节的少;懂传统生产技术的多,懂现代科学技术的少。因此,必须逐步建立乡办、村办业余党校,健全党员教育网络,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农村党员干部的培训,包括强化岗位素质培训,任职资格培训,以及学历培训等。通过集体培训、电视讲座、电化教育、组织考察等方式,强化其政治思想教育和理论学习,加强党员实用技术等致富能力的培养,提高党员“双带”本能,帮助党员干部努力改造世界观,造就过硬的政治思想素质。同时鼓励党员干部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引导他们从小农意识中解脱出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起敢闯敢干、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意识,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拓宽工作思路,提高工作效率,使党员干部的素质能够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担当起组织和领导农民群众参与市场竞争,共同致富奔小康的重任。

3、积极帮助农村党员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免除农村党员的后顾之忧。对过去为党作出贡献的党员要给予照顾,对现在还很贫困的党员要优先支持发展生产,对因天灾人祸造成困难的党员要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对受到不公正待遇的党员要帮助伸张正义,对老党员平时也要多走访多慰问,对去世的农村党员可由村支部组织召开追悼会,使农村党员干部直接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甩掉“为党奉献几十年,到老却凄惨度日”的后顾之忧,从而激发他们努力为党作贡献的热情。(四)抓组织求创新,突出一个“精”字,增强农村党员队伍的凝聚力。一是角色创新。在传统的组织生活中,支部书记是组织生活的“主角”,党员的身份是“观众”,支部书记的“独脚戏”唱得好,“观众”们爱听,组织生活的效果就好。反之,组织生活的质量就会大打折扣。因此,我们要切实转变这种“一言堂”的组织生活模式,注意从“角色”上唤起党员的参与意识,让党员真正成为组织生活的主角。组织生活中完全可以尝试由支部书记确定主题,把组织生活分成若干小段,然后通过自荐、“点将”或“轮流坐庄”的方式,由党员各主持一段,这样既可以调动党员参与的积极性,又能活跃组织生活的气氛,提高组织生活的质量。同样是学习文件材料的内容,有的党支部就尝试由党员各念一段的方式,效果就非常不错。

二是手段创新。过组织生活时,从头到尾把文件念一遍除了强化组织生活的枯燥气氛外毫无实际意义。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事实上,很多组织生活完全可以通过让党员“见”来完成。如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很多都可以通过收看电视现场直播的方式进行;对党员进行廉政教育,可以通过组织党员观看教育录像的方式进行。一些农村党组织已建立起了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络系统,党员们通过上网和卫星接收便可了解到党的相关知识,获得党组织和其他党员的帮助、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组织生活形式的丰富提供了必要的物资条件。

三是形式创新。党的组织生活既要丰富多彩,又要富于政治性,以起到对党员进行有效教育管理和凝聚感召的作用。党的组织生活的形式可以根据内容来确定,应该安排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一些。有的党组织开展组织生活时,除了安排学习和讨论外,还安排参观学习,邀请参加革命较早的老同志作革命传统报告,访问英雄模范人物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些做法都是可取的。青年党员比较多的党组织,应该注意针对青年党员的思想特点,确定组织生活内容和形式,以便让党员在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组织生活中受到深刻的教育。四是时空创新。大多数党员都很反感拖沓冗长、言之无物的组织生活。因此组织生活时间的安排要尽可能简短、紧凑、讲求实效,如有必要可以将时间移置到工作时间之外,同时倡导长话短说的“生活”作风。组织生活的空间如果几年、几十年一成不变,久而久之一样让人生厌。组织生活完全可以根据需要,尝试从从室内移到室外。这种空间的转变对于改变组织生活“光说不练”的作风很有好处。如同样是学习雷锋同志的先进事迹,在办公室里读读雷锋同志的先进事迹材料就没有组织党员们参加一次义务劳动有意义。

五、抓经济强实力,突出一个“特”字,增强基层组织的发展力。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有利于完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增强村级组织的服务实力;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有利于增强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实践证明,集体经济薄弱的村,不仅干部难当,工作难搞,而且党支部腰杆不硬,形不成合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关键环节是选好经济发展路子,加强经营管理。一是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要从本村实际出发,从本地资源和经济条件上找优势、选路子、挖潜力,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劳则劳。二要坚持量力而行的原则。要采取积极稳妥,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滚动发展,逐步壮大的方针,一点一滴搞积累。三要坚持富村与富民相结合的原则。富村目的在富民,如果单纯地考虑发展集体经济,不顾富民,那么难以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如果只顾富民,不顾集体经济发展,那么,集体公益事业难以开展,村级党的基层组织就失去赖以巩固的物质基础。因此,在选择发展集体经济项目时,要充分依靠当地资源、尽可能地兴办那些能够吸纳当地劳动力,能够吸引当地群众积极参与,给本村群众带来实际利益的项目,真正做到“抓好一个项目,富裕一方群众”。三,结对帮扶明确化

一是村党支部共结对子,形成传帮带的良好氛围。二是坚持“以强带弱,以强促弱,以强激弱”的原则,先进党组织与后进村党支部结成对子4个,三是开展结对争创活动,相互学习,相互促进,这样使村与村之间平衡发展。

四、示范带动规范化

一是抓班子,带队伍,提高战斗力;示范带动建设的关键在人、人的关键在干部队伍素质。我乡按照“举旗帜,抓班子,带队伍,促发展”的党建思路,始终围绕示范带建设,需要选干部,强班子,状队伍,不断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为,三级联创工作构筑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二是培植典型,创党建制高点,我乡抓四个党建示范村,经常组织相对差的村干部到示范村参观学习,用示范村,辐射、带动其他村,三是经常召开支部书记汇报会、座谈会、观摩会、经验交流会、相互交流思想,好的做法。用示范带动促进我乡所有村的党建工作规范化、上台阶。

五、考核奖惩科学化

一是目标制定要科学,立足实际,本着“跳一跳,够得着”的原则,使制定的目标科学可行。

二是明确责任人,完成时限,并向群众做出公开承诺,工作逐项分解、细化、量化。

三是在考核形式上改变以往年初制定考核目标,年终算帐式的方法,实行一月一检查,一季度一考核,一事一考核,半年一小结,年终一总评。

四是对整体目标运行情况,全面考核、实行站队排名、随时掌握目标完成情况。

五是把考核结果与村干部的评先选优,奖励性工资等挂钩。对考核离目标要求有差距的村,提出整措施,明确改正方向,对于未按要求整改的,给予必要的组织处理或纪律处分,做到激先策后,奖优罚劣。

总之我乡党建工作在县委组织部的指导下,稳步开展,但与上级要求还有差距,我们还需进一步努力,扎扎实实做好工作。

第五篇:试述基层动物检疫执法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试述基层动物检疫执法工作存在的问题与

建议

基层动物检疫执法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语,它是绿色畜产品、无公害畜产品、安全畜产品、“放心肉”工程的有效实施及人民身心健康的法制保障,是依法治牧的重要体现。在此,结合基层动物检疫执法工作的实际,提出存在的问题和相关建议,共同探讨,以期对该项工作的进一步完善有所帮助。

动物及其产品的检疫,自20世纪90年代初正式与动物的防治工作分离,形成了一项专业性较强、具有政府行为的执法工作,改变了过去单一执法、执法不力的问题。通过几年来的探索和实践,逐步完善管理机制,加强法制宣传和培训,执法队伍不断壮大,执法水平不断提高,技术措施不断完善,有效地促进了畜牧产业化的建设进程。然而这项越来越显得重要的工作在诸多方面仍存在误区,与国家日益深入发展的市场经济的要求不相适应。在一些地区这些问题已成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阻力,甚至成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之一。基层动物检疫执法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语,它是绿色畜产品、无公害畜产品、安全畜产品、“放心肉”工程的有效实施及人民身心健康的法制保障,是依法治牧的重要体现。在此,结合基层动物检疫执法工作的实际,提出存在的问题和相关建议,共同探讨,以期对该项工作的进一步完善有所帮助。问题

1.1 私屠滥宰现象还未得到有效遏制

90年代以来各地相继建立以生猪为主的定点屠宰场,但仍还有部分地区至今仍未建设,上市肉品以市场补检为主,造成了检疫时间不固定、肉品来源不明朗、检疫程序不规范、以眼看为主,只要是“看得过眼的”,最后的程序就是收费。形成“不检只收费”,给其留下“胆大妄为”的发展空间,躲检、少交费或抵制不交费,司空见惯。

造成国家税费流失;

助长不正之风,给市场造成不安定因素,留下隐患;

滋生违法违规违纪现象,屠户有空可钻,黑窝点上宰的、不正渠道来的、不健康肉品等堂而皇之上市销售,接受检疫执法人员的“眼看”补检;

部分个体屠户在屠宰点上宰杀1头猪肉,再将自己在家中杀的猪肉(病死猪肉)掺在其中一起销售,以带检疫印讫标记的肉做幌子,蒙骗消费者,逃避检疫和国家税费。

1.2 逃避检疫,无所不用其极

未经过定点屠宰的,偷偷摸摸,以黑夜为掩护,把不健康的、有害的、老母猪肉等直接送餐馆、学校、机关食堂等肉品消费大户;

定点屠宰场宰杀的,检一藏一甚至二,把所藏的分割成小块,用摩托车后箱、三轮车加夹层、有的甚至藏在身上带出上市销售;

产地检疫是逃检的重灾区,运输户能逃就逃,逃不了的先“协商”,几百头猪只付几十元检疫费,“协商”不成就采取恶劣手段,给检疫人员造成生命安全隐患。每年全国都要发生逃避检疫而与检疫人员产生冲突和暴力行为,每年全国都要发生逃避检疫而与检疫人员发生冲突,产生暴力行为,致使检疫人员伤亡。2001年云南省陆良县就发生了一起同抗检作斗争、致畜牧检疫执法人员两人壮烈牺牲、两人重伤的严重事件;

个别人员所建生猪交易市场,拒不接受检疫执法人员入市检疫,更惶论收取检疫费。

1.3 宰剥病死畜禽

在利益的驱使下,部分地区活跃着一小撮宰剥病死畜禽的“游民”,大多是一辆破自行车、一把自制剥刀,整天游荡于山场、道路、各种沟渠,搜寻因病死或其他原因致死而被抛弃的各种畜禽尸体,未腐败的最好,即使腐烂的也无所谓,只要手能托起,便剥肉收回,经过处理(有的是用秧田泥沤),卖给一固定窝点,再转手异地销售(以较大城市为主),牟取暴利。因是无本生意,而受到游民的青睐,但造成的影响是极端恶劣的,即影响人的身体心理健康,又危害自身(有的就因此感染恶性皮肤病),2005年四川省发生的人感染猪链球菌就是实例。

1.4 活畜禽交易市场理而不顺

乡镇活畜禽交易市场大多是历史造就,在各个集市上自主形成的一个集中点,畜牧检疫执法人员无法对其实施集中检疫、统一收费。县城相对较好,有统一的交易市场,但各种因素使然,难检疫、更难收费的现象明显。禽类交易市场虽因2003年国际国内禽流感暴发的原因在部分县城建设,但大都因管理主体不明,没严格监管理顺,现已如同虚设。再有,禽类检疫难度大、收费低、检疫执法人员少,对此心有余而力不足。

1.5 检疫违法违规违纪现象依然存在现行体制没有理顺,乡镇畜牧兽医站既负责辖区内的畜牧兽医服务职能,又兼顾畜牧兽医行政执法职能。一般分为几个小组,其中一个就是检疫执法组,以承包的形式,规定检疫和收费任务,导致对辖区内的动物放松监督管理,少检或不检,眼里只看到收费,给违法违规违纪留下发生的空间。表现在:

倒卖、转让检疫票证,检疫票证异地“流通”使用;

只收费不检疫;

收费但少开或不开票据,不足额出证或不出证;

检疫相对人只要愿付一定检疫费,多少都不管,按车、按摊位按月收费; 为完成任务,聘用社会人收费等。

1.6 没有充分调动检疫执法人员的积极性

缺乏必要的检疫专用设施设备,无法实施对动物的有效检疫,“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检疫执法难度大、人员不足、危险性高、没有一套严格的机制保障,让检疫执法人员放心、放胆、放手依法执法、依法行政、依法治牧;

检疫执法经费得不到落实,待遇无从解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执法人员的工作热情。

对自食畜禽如何检疫,被淘汰老母猪如何处理,不可能完全烧掉、埋掉,没有明确规定,检疫人员遇到类似问题,无所适从。建议

2.1 加强机构设置、理顺和建设工作

按照国发〔2005〕15号文件“国务院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加快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县级兽医行政管理、兽药执法、技术支持体系和基层防疫机构建设。成立畜牧兽医局,承担辖区内畜牧兽医行政管理职能,组织实施兽医医改、兽医药政药检工作,指导和监督动物的防疫检疫工作,发布疫情并组织扑灭,负责管理全县畜牧兽医行政执法工作。

按国发〔2005〕15号文件“县级人民政府可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对现有动物防疫、检疫、监督等各类机构及其行政执法职能进行整合,组建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要求,组建县动物卫生监督所,负责动物防疫、检疫与动物产品安全监管的行政执法工作,兽医行政管理机构负责对其进行归口管理,并加强其履行职责所必需的技术手段和能力建设。

乡镇畜牧兽医站进行相应改革,把畜牧兽医站的综合职能细化,分离出独立的动物检疫执法机构。

2.2 加强队伍建设

在县级动物卫生监督所的依托下,整合现有畜牧行政执法人员,按照“统一、高效、方便操作”的原则,结合乡镇机构改革,组建乡镇级畜牧行政执法机构。结合实际,每一机构负责一个或几个乡镇的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由县政府统一定编定员,纳入财政全额预算,实行县级垂直管理。

2.3 增加投入,加强畜牧执法硬件建设

随着兽医管理体制的逐步理顺,要加大投入力度,构建必要的畜禽检疫执法专用设施设备:

配备专用执法车辆、检疫箱等专用设备;

争取如“畜产品安全体系”等项目的建设,完善畜禽及其产品的检疫监测,强化监督职能;

把执法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所收检疫费缴入财政,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2.4 加强制度建设,提高执法水平

贯彻“依法执法、人本执法、公正和责任执法”的理念。

落实监督责任制,认真开展监督考核评议,对违法执法的人员进行过错追究,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应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建立执法内部监督制度,对执法人员在监督活动中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和遵守纪律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有效杜绝违法执法和违法违规违纪现象;

实行执法目标考核责任制,执法行为、执法成效等作为年终考核的主要内容,参照公务员管理,实行末位制,优秀的给于精神和物质上的嘉奖,对连续两年考评为末位的,建议调离执法岗位;

建立执法人员人身安全保障制度,对在执法过程中因公殉职、因公受伤、受打击报复的人员,作出明确的处理规定,使执法人员敢于放心依法执法。

2.5 强化畜禽定点屠宰、定点交易建设,理顺辖区内的动物检疫工作

对已建设的逐步完善管理方式,按照“企业不能自行检疫”的规定,现有定点屠宰场无论变为何种性质,都必须在检疫部门的严格监控检疫之下;

对未建设的乡镇,结合实际,按照标准,采取招商引资等办法建立和逐步完善;

对私屠乱宰和宰剥病死畜禽的、逃避检疫的,由畜牧行政执法人员严格监督检查,进行严肃处理;

对自食畜禽和被淘汰老母猪要制定合理化的处理方案;

理顺、建设辖区内活畜禽交易市场,统一上市交易、集中检疫、规范收费。

2.6 加大宣传力度,营造依法治牧氛围

通过电视、报刊、杂志、宣传栏(画、标语)、建设“基层畜牧网”、举办培训班等方式,扩大宣传面,树立“基层畜牧”形象,宣传基层畜牧执法。

下载农村基层动物检疫工作存在问题和建议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基层动物检疫工作存在问题和建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产地检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浅谈产地检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王文太,142团动物卫生监督所,副所长,832029) 摘要:畜禽及其产品的质量安全事关人体健康和社会的稳定,要保证畜禽及其产品的质量安全就必须控......

    当前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存在问题及建议5篇

    当前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存在问题及建议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推进“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然而,作为精神文明......

    浅析动物检疫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概要

    浅析动物卫生执法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新沂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彭京城 《动物防疫法》的颁布实施,使中国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步入了法制化、规范化轨道。出台相关配套法规、规......

    现行动物检疫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要点.(范文模版)

    现行动物检疫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要点 核心提示:作者:山东省文登市畜牧中心 董以爱 在防禽流感、猪口蹄疫、链球菌病后,重视畜禽产品的卫生检疫已刻不容缓,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

    动物检疫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动物检疫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动物疫情发生和传播不仅影响着畜牧业的发展也关系着人们的身体健康,随着养殖业的发展进步,动物检疫关系到肉类产品的安全,也普遍受到了百姓的关注......

    浅谈基层动物防疫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建议(5篇模版)

    浅谈咸安区基层动物防疫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郭宗明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越来越关心生活质量,关心食品安全卫生。尤其在发生“三聚氰胺”、“瘦肉精”......

    有关做好动物检疫工作问题的思考

    有关做好动物检疫工作问题的思考 摘 要:在保障食品安全的诸多环节中,动物的检疫工作室最为基础的一环。只要做好这一步,就能极大地从源头避免疾病的流行减轻免疫防治工作。然而......

    关于加强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工作.

    2007年关于加强动物及动物产品 检疫工作的实施意见 为加强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管理工作,控制染病动物和病害产品进入流通领域,防止疫病传播,促进畜牧业发展,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