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梦想190班陈丽媛
--------梦想 观《开学第一课》有感
长阳铺中学190班陈丽媛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小小的梦,而那些梦就像夜光中一颗微弱的星辰,虽然光芒微弱,看似遥不可及,但只要怀着一颗赤热的心,就一定会实现的。
怀着一颗有梦的心,我和同学们一起观看了《开学第一课》,看完之后。我不免有些想快点实现梦想的冲动。
有梦想就有动力。王亚平姐姐从小便树立了一个当宇航员的梦想,这个梦想驱使她发奋练习,十年之前还是坐在电视之前的小小观众,十年之后便成了飞向太空的女宇航员。
13岁的付丽娟,参加了“八一”跳伞队,无论训练有多难,有多累,她还是坚持了下来,无论自己有多想家,为了梦想她还是忍了下来,她把所有的思念都转化为了动力。
有梦想就有坚持。
在一次大地震中,舞蹈家廖智不幸失去了她的女儿,也失去了她的双腿,在那一段不堪回首的过去,她是无比痛苦,她只希望自己又一次穿上漂亮的衣服,走上属于她自己华丽的舞台,翩翩起舞。梦想的实现并非一朝一夕,更多的是需要坚持。
加油工妈妈用她那瘦弱的双手培养出一名优秀的钢琴天才,谁能从背后知道他曾经是一名智力低下的小孩。
这一幕幕的景象印在我的脑海……
梦想就像一个苗圃,存在你的脑海里,你想做一名优秀的园丁,为你的苗圃开垦荒地,让你的梦想开出花来,都掌控在你的意志,你也许会意志堕落,你的苗圃,你的梦想枯萎了……
同学们,让你们的苗圃都开出花来吧!
指导老师:吴益云
第二篇:四年级班陈丽
阳光下成长
河北寄宿制小学四年级(4)班陈丽 鸟儿在阳光下欢乐翱翔,花儿在阳光下尽情开放,而我也在阳光下健康成长。
回首漫漫成长路,我始终没有缺少过阳光和雨露。
我在阳光下成长,因为有了同学。在校园里,我们一起学习,一起生活。有一次,我忘带了交校服的钱,急的团团转。这钱当天上午就必须上交,而我中午才可以回家。正当我心急如焚时,同学们知道了我的情况,一起帮我想办法。同学们七拼八凑,将自己身上带的零钱凑起来帮我交了校服钱,我十分感动。虽然平日里大家或许有些小摩擦,但从不记恨,在关键时刻,始终记得自己是这大家庭的一份子,会伸出自己的援助之手。在这暖暖的同学身边,我快乐成长。
我在阳光下成长,因为有了老师。俗话说得好,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没有老师对我的谆谆教导,就肯定不会有我今天的成绩。记得有一次,我的考试成绩在班中已经接近底部,我知道自己十分不应该,对不起老师,也对不起父母。我对自己失去了信心与希望。谁知,老师主动找到我,帮我分析原因并且鼓励我。我明白了,自己最不应该的是,只经历一次失败就一蹶不振。于是,我发奋学习,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之后,我再也未让老师失望过。亲爱的老师,您那赤诚的爱,唤醒了多少迷惘,哺育了多少自信,点燃了多少青春,摧发了多少征帆。在你的教育下,我快乐成长。
我在阳光下成长,因为有了父母。我一出生,父母便是我的第一任老师。是他们将我辛勤抚养长大,培养成人。无论我遇到多大的困难,他们都是我最温暖的港湾;无论做错了什么事,他们都会悉心教育我。有他们的地方,才是我真正的家。在你们的影响下,我快乐成长。
因为有了你们,我的生活充满了阳光。
我在阳光下,快乐成长!
第三篇:陈媛演讲稿
《勤俭节约,共圆中国梦》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你们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勤俭节约,共圆中国梦》,曾几何时,“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常在耳边回响,曾几何时一代伟人引领我们民族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今天,我们大力提倡(chang)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这既是弘(hong)扬民族传统美德,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实现富国强民的必由之路。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相当一部分人的节约意识,随着经济的发展却非常淡(dan)薄(bao),铺(pu)张浪费现象随处可见。拿我周围的一些例(li)子来说:有许多纸只写几个字就扔进了纸篓(lou)、白天开着灯、卫生间水龙头哗(hua)哗流水、吃饭随意剩饭、零花钱买零食,这些现象难道不就是浪费吗?一个人是这样,几千人,几万人加起来损(sun)失就有多么严重!所以我们立刻从现在起,让每个有责任的人摒(bing)弃日常生活中这种浪费习惯,从小事做起,也包括我们每一个同学,从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一粒米,为家庭,为国家,节约更多的资源,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断努力!
谢谢大家!
一年级二班
陈媛
第四篇:2018春季配班工作总结-陈丽羽
2018春季配班工作总结
感谢领导的帮助和信任,这期让我担任紫荆花班的配班老师。时间飞逝,转眼间,一个紧张而又充实的学期又过去了。我班有幼儿24人,有些孩子个性活泼开朗,但个性鲜明,通过一学年的幼儿园学习生活,每个孩子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本学期各项工作即将结束,在孩子们即将完成小班幼儿园学习任务之际,我们回首所做过的工作,总结经验,反思不足,为了更好的完成以后的工作,提高保教质量。促进幼儿身心活泼、健康成长,现将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思想学习方面
由于我是初次担任配班老师的工作,一直以来都在通过各种渠道各种方式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本人能积极参加学校各种学习活动,遵守劳动纪律,团结同志,热爱集体,服从分配,对班级工作认真负责,在工作中努力求真、求实、求新。以积极热情的心态去完成园里安排的各项工作。积极参加园内各项活动及年级组教研活动,做好各项工作,积极要求进步。
二、教学方面
1.在教学中我深知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就是要上好课。为了上好课,我备好每一节课,经常备课到深夜,并且经常自己动手制作教学用图和教学用具。关注每个孩子的兴趣、需要、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遇到的困难,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关注全体幼儿,注重个别教育。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多看对业务有帮助的书籍,不断扩宽知识面,为教学内容注入新的活力。2.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机会与条件,提供充足的操作材料。根据班上幼儿的年龄特征,充分调动各种感官感知事物,使之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认知和掌握事物的特征与属性。在一日活动中,注意教给幼儿初浅的、简单的生活知识经验,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认真备课,做好课前的物质准备和知识准备工作。注意将理论贯穿于教学实践中,善于总结经验,以提高自身能力与写作能力。4.在教学中要处理好幼儿的主体地位及教师的主导地位,以多种形式引导幼儿有兴趣地参与活动,并主动去学习,更好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5.根据制定的活动目标、内容与要求组织好教育教学活动的各环节,保证好幼儿每天的游戏活动及户外活动时间,提供幼儿活动材料,更好地培养幼儿的全面发展能力。
三、保育方面
1.加强了幼儿一日常规的养成教育,加强幼儿各种行为习惯的培养和训练,使幼儿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在原有基础上有了一定的发展。
2.做好了班级园舍的环境卫生工作,做到地上无灰尘、纸屑,窗明几净,被褥整洁舒适。3.严格卫生保健制度,按制度要求给各种玩、用具认真地进行清洗消毒工作,保证了玩、用具的卫生、安全使用。积极配合幼儿园保健医生做好疾病防治和预防接种工作。
4.强化幼儿健康意识,保证了幼儿进餐时心情愉快。注重培养幼儿好的进食习惯,不挑食,不偏食,进餐时不打闹讲话,不掉饭粒。
5.勤为幼儿剪指甲,避免抓伤的安全事故发生。注意观察幼儿不同的破坏性行为,教师给予及时的制止,并进行随机教育。
6.加强了幼儿午睡的管理及巡视,保证午睡时室内的空气质量。培养幼儿良好的午睡习惯,进入午睡室后,不吵闹,尽快入睡,会整理床铺,衣服折叠整齐放好。
7.经过班级教师、保育老师的共同配合,幼儿的身体及健康都得到很好的发展。
四、安全方面
安全工作是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保障每一个幼儿的人身安全,是每一个教师的责任和职责,为了让家长放心,让幼儿能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生活、成长,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1.教给了幼儿一些安全知识,强化了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能力。不吞食异物,不玩火、水、电,不从高处往下跳,不乱爬高处,不吃生人的东西,不跟生人走,发生危险时,会大声呼救。
2.加强一日活动各个环节的管理,加强幼儿日常生活的管理,做到了人到心到,谨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五、联系家长方面
1.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家长,加强家园沟通。
2.积极的向家长反馈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今天谁吃饭有进步,睡觉也乖了,自己睡着的;今天谁情绪不太好,情绪有些浮躁等等,让家长在第一时间知道孩子在园的情况。
3.向家长汇报幼儿在园生活,让家长更亲近地了解幼儿在园的学习生活和我园需要家长配合工作。使用QQ、微信、电话等多种形式进行访问,及时与家长联系,收集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保持家园一致教育。
4.与家长进行了密切沟通,向家长宣传幼儿园保教任务和科学育儿知识,提高了家长、社会对幼教工作的了解与认识,配合幼儿园做好保教工作。总之本学期非常忙也非常累,收获当然也不小。在工作中我享受到收获的喜悦,也在工作中发现一些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应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努力提高 思想及业务素质,力求把日后的工作做得更好!
陈丽羽
2018/6/18
第五篇:音乐第九册教案陈媛
第九册音乐教案
陈媛
第一课 朝 夕 教学内容:聆听:《晨景》《渔舟唱晚》 表演:《晚风》《清晨》 教学目标:
1.在音乐中描绘自然界周而复始朝夕情景的作品不少。本课就用这一题材为主题编选了四个作品,以体现“音乐与自然”的人文性,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2.把图形谱、字母谱、简谱(数字谱)综合运用,以拓宽乐谱记录形式的知识。3.在音乐实践中掌握六拍子拍号。
4.能够用和谐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二声部合唱曲《清晨》,提高合唱表演能力。能够区别重唱和合唱这两种演唱形式,并能够为歌曲《清晨》设计演唱形式。5.学习竖笛的高音吹奏方法并进行实践。 6.聆听音乐作品《晨景》《渔舟唱晚》,能感受音乐的情绪,理解音乐描绘的意境,并能用语言作简单的描绘。教学重点:
1.通过对本课作品的欣赏和表演体现“音乐与自然”的人文性,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2.把图形谱、字母谱、简谱(数字谱)综合运用,以拓宽乐谱记录形式的知识。教学难点:
1.在音乐实践中掌握六拍子拍号。 2.唱好二部合唱,提高合唱表演能力。教学准备:
钢琴、录音机、电脑、课件。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课型:欣赏
教学内容:聆听:《晨景》《渔舟唱晚》 教学目标:
1、聆听音乐作品《晨景》,能感受音乐的情绪,理解音乐描绘的意境,并能用语言作简单的描绘。
2、通过欣赏《渔舟唱晚》加深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和爱好;通过聆听与表演等途径感受音乐的美;
3、能创造性的表现音乐的美;感受和理解速度变化与乐曲性质的关系。教学重点: 能充分体验音乐的情绪。
教学难点:通过充分的聆听音乐感受古筝的韵味、技巧对作品的结构的分析。教学准备:课件 钢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聆听《晨景》
1.说起晨景会让你联想到什么情景?
2.你会为这样的景色配上怎样的旋律呢?试着哼一下或者唱出来。3.下面我们听一下著名作曲家格里格是怎样用管弦乐来表现晨景的。
第九册音乐教案
陈媛
4.完整聆听《晨景》。
5.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旋律是哪一段?可以试唱一下吗?这段的情绪是怎样的?
6.谁能听出来主旋律是哪一段?揭示主旋律
7.再次聆听,听一听主旋律每次的出现的时候看谱哼唱。
8.边听边对照教材中的三幅图你认为这三幅图能否反映音乐所描绘的晨景,你能画出更好的图来表示吗?
9.请在这三幅图下写出一句恰当的文字说明。(“晨曦微露”、“初显阳光”、“太阳升起”)
这个旋律先由长笛在木管的长音背景上吹奏,继而双簧管紧紧与之呼应,宛如清晨传来的牧笛声,令人闻到了早晨清新空气的气息,给人以无限空旷的感觉.接着在协和纯净的和声衬托下,长笛与双簧管继续重复的这一主题,但力度逐渐增强,调性连续作上移,形象而动态地展现了黎明的景色:晨羲微露,晨雾缭绕,随着太阳冉冉升起,朝霞划破长夜的黑暗,色彩变幻多姿,天空越来越清爽明亮.当弦乐组增强力度把这个主题带回原调时,乐曲达到了高潮,使人看到红日高悬,光华四射,洒满大地的灿烂景色.最后,音乐渐趋平静,在弦乐十六分音符分解的伴奏下,大提琴演奏素材取自主题的中段主题旋律,使音乐充满喜悦和勃勃生气: 10.欣赏全曲 11.小结:(1)简介格里格生平。
格里格(1843~1907)挪威作曲家,挪威民族乐派的奠基人.1862年毕业于莱比锡音乐学院后,回国创办挪威音乐学校,并从事音乐创作.他立志发扬挪威的民族音乐,曾收集和整理过大量的挪威民歌,并在创作中体现了这种民族的传统和风格.由于他对挪威音乐文化事业作出了杰出成就,因此生前获得了很高的荣誉.他的一生几乎是在和病魔作斗争中渡过的,但还是完成了自己的伟大工作.人民热爱他,死后为他举行国葬.主要作品除《培尔•金特》组曲外,还有《a小调钢琴协奏曲》,抒情小品10册以及歌曲60余首等.(2)器乐曲表现早晨的一例。
三、聆听《渔舟唱晚》
1.刚才我们欣赏完了用管弦乐表现的早上乐曲,下面为大家带来的这首乐曲是古筝家娄树华改编的表现夕阳的《渔舟唱晚》。介绍筝:筝是我国古老的民族弹拨乐器之一,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就流行于当时秦国(今陕西一带),因此人们称它为古筝,筝的形状狭长而扁平,琴体面板的音柱上架有很多条弦,均按五声音阶排列。筝的传统奏法是用右手弹奏琴弦,掌握音高和节奏,左手则在音柱左侧用按、滑、揉、吟等手法来调节弦音变化,美化音色,装饰旋律,双手密切配合就能奏出音色美妙、韵味浓郁的音乐来。欣赏《渔舟唱晚》第一部分 2.设问:从音乐声中你能想像这是怎样的景色? 第一部分用慢板奏出韵致悠扬而富于歌唱性的旋律,优美而舒缓 3.哼唱一下这一段音乐的主题曲调,画出图形谱。
4.欣赏《渔舟唱晚》第二部分。从这段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第二部分清跃欢快,通过复式递升递降的旋律发展手法使旋律线循环往复、跌宕起伏
5.哼唱这段音乐中的主题曲调,并把每小节的第一个音连接起来唱一唱。
6.你可以根据音乐的发展顺序编讲一个故事吗?表现了夕阳西照、湖面歌声四
第九册音乐教案
陈媛
起,满怀丰收喜悦的渔民,驾着片片白帆,纷纷而归的动人画面。7.小结:这是古代中国丰衣足食的农村晚上一景。
四、总结
1.谁可以小结一下今天我们聆听的两首乐曲呢? 2.教师总结。3.下课
板书设计: 第一课 朝 夕
《晨景》 管弦乐
挪威作曲家:格里格(1843~1907)“晨曦微露”、“初显阳光”、“太阳升起”
《渔舟唱晚》
筝曲
近代古筝家娄树华
第一部分韵致悠扬而富于歌唱性的旋律,优美而舒缓 第二部分清跃欢快旋律线循环往复、跌宕起伏
第二课时 课型:演唱
教学内容:表演 《清晨》 教学目标:
1、能够用和谐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二声部合唱曲《清晨》
2、能够区别重唱和合唱这两种演唱形式,并能够为歌曲《清晨》设计演唱形式。
3、在学习演唱《清晨》二部合唱曲时,运用不同的音乐形象,加强对音乐的理解和表现,充分挖掘音乐的内涵,强调音乐教学的审美性、情境性特征。教学重点: 能充分体验音乐的情绪,有表情地演唱两声部合唱曲《清晨》 教学难点:能够用和谐的声音演唱二声部歌曲《清晨》 教学准备:课件 钢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3.发声练习
二、表演《清晨》
1.引入:清晨很多同学都背着书包上学去了呢,嘴里啊,还哼着小曲,听听,他们哼的是什么?请听。2.欣赏歌曲
3.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呢?情绪欢快、优美 4.再听歌曲,请同学们用拍手的动作表现活泼的情绪,用晃动身体表现优美的情绪。
5.分析乐曲:如果用不同的情绪区分乐曲段落的话,那么乐曲有几段呢?
第九册音乐教案
陈媛
三段:第一段活泼,第二段优美,第三段活泼,了解歌曲ABA三段体结构。第一部分由四个方整的乐句组成,第一、第三乐句是旋律的重复,第二、第四乐句旋律相同只是在尾音上作了上移四度的变化,其句中插入的一小节间奏,更使曲调轻快活泼,富有动感,它生动地表现了人们早起迎着晨曦锻炼身体的情景。第二部分是歌曲的插入部,旋律优美舒展,与前段形成了对比。歌曲通过了对春天的草原、绿油油的秧苗、丛丛的山林等充满生机的大自然景色的描绘,不仅表现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也充分地表现了人们只争朝夕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
6.再听歌曲,仔细听辩歌词内容,可以跟着轻声哼唱。
7.简介歌曲:这首歌曲是一首台湾校园歌曲,台湾校园歌曲的歌词清新可爱,表现了当时台湾青年人的生活和内心思想,旋律琅琅上口,下面我们就来演唱这首歌曲。8.学唱
(1)请同学们随歌曲录音轻声的模唱歌曲,感受旋律、节奏(2)大胆的模唱歌曲,用录音来指导自己学唱歌曲
(3)再次跟唱歌曲,找出你认为值得大家注意的问题(包括不容易唱准的旋律、节奏,音乐知识等)(学生自由发言)
(4)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学生出现的问题给与帮助,指导学生唱准歌曲,引导学生观察歌曲旋律的特点,找出相同或相似乐句,讲解“同头换尾”的概念和D.C.反复记号的作用,分析歌曲ABA三段体结构(5)学生学会歌曲,齐唱歌曲(6)听老师演唱歌曲,(学生评价:声音轻巧、优美,情绪有对比,有表情、动作……)
(7)指导学生用轻巧、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注意表情(8)学生模仿老师,演唱歌曲。
9、参与表现
①全班同学一起有感情的演唱《清晨》全曲。我们学了这么多种演唱形式,你还能为这首歌设计一种演唱形式吗?你觉得,怎样唱,才会让这首歌唱得更美呢?分小组讨论一下,等下再请你们组的同学一起配合完成表演,好吗?
②学生分组讨论用什么演唱方式来演唱这首歌。③学生分组表演。
④学生间相互评价,评出唱得最好的一组。方案范例:
方案1:演唱形式:我唱第一声部,邀一个同学唱第二声部,一道演唱这首歌,并请全组的同学为我们伴舞。
方案2:演唱形式:我们全组的同学一起来合唱这首歌。
方案3:演唱形式: 我一个人独唱第一段,再和全组的同学一起合唱第二段。)
五、总结
清晨是美丽的,我们的歌声更加美丽!今天,同学们把《清晨》这首歌用自己的方式演唱了出来,而且唱得非常动听,愉快的结束了我们这堂音乐课!谢谢同学们的表演,让我们相会在下一次的音乐课吧!
第九册音乐教案
陈媛
板书设计:
《清晨》 欢快、优美
声音轻巧、优美,情绪有对比,有表情、动作……
ABA三段体结构
“同头换尾”的概念和D.C.反复记号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表演《晚风》 教学目标:
1、用柔和声音演唱歌曲,并认知6/8拍的特点、含义、强弱规律及指挥图式。通过学唱歌曲,感受歌曲二声部的和谐之美。
2、能创造性的表现音乐的美;感受和理解速度变化与乐曲性质的关系。教学重难点:感受、体验6/8拍特点 课型:演唱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同学们随音乐进入教室,师生拍手共唱问好歌开始上课
二、聆听歌曲 1 导入
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又从西边落下,大家看,夕阳是多么美丽啊。请你们来描绘一下心中傍晚美丽的景色是怎样的? 2 感受
聆听《晚风》,由学生们发挥想象,扮作晚景中的各种花草树木或其他。随着音乐一起做有律动的起伏。这是一首富有田园风格的歌曲。歌曲以“晚风”为题材,生动地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象。“夕阳的晚上”、“树丛中的夜莺在歌唱”……。抒发了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歌曲学习
(1)复习2、3、4拍子的强弱规律,着重分析6拍子的含义和强弱,指导学生一起做6拍子的指挥图示,学习歌曲中的6拍子弱起。(2)范唱歌曲的一声部旋律,指导学生视唱前4小节,再由学生自主学习第二、三乐句曲调。教师范唱,全体学唱。四、二声部的演唱(1)用朗读法让学生先建立二声部的概念,让学生对合唱中声部的知识有更深的了解。
(2)在集体掌握了第一声部的演唱之后,由师生进行合作,学生唱一声部,教师唱二声部,相互注意倾听。
(3)学生学唱第二声部,教师用钢琴弹奏二声部的旋律,帮助学生唱好二声部的音高。教师再合作演唱第一声部。
第九册音乐教案
陈媛
(4)学生分组进行两个声部的演唱,教师指挥。并对两个声部的演唱给予评价。
五、歌表演
学生进行二声部的演唱,同时结合歌曲的旋律律动即兴进行表演,并给予指导和评价。
六、课堂小结:
对二声部的合唱做评价。同学们的表现很好,相互懂得合作。板书设计: 《晚风》 2/4拍 ● ○ 3/4拍 ● ○
6/8拍 ● ○ ○ ◎ ○ ○
第二课 农家乐
教学内容:聆听《丰收锣鼓》《快乐的农夫》 表演《赶圩归来啊哩哩》《苹果丰收》
命题创作活动
编创与活动 教学目标:
1.由反映农家生活的中外作品四首组成本课内容,这是人文性在音乐与社会关系上的体现。让我们从音乐中体验农业丰收带来农家乐,从而促进社会的安定与发展。
2.了解民族管弦乐队的组成常识。教学重点:
1.通过对本课作品的欣赏和表演让我们从音乐中体验农业丰收带来农家乐,从而促进社会的安定与发展。
2.了解民族管弦乐队的组成常识。教学难点:
1.在演唱《赶圩归来啊哩哩》掌握好十六分音符节奏。
2.《苹果丰收》表现了朝鲜人民获得苹果丰收时的欢乐情绪,因此,速度较快,尤其是第一乐段,一字一音,表演有一定难度。要唱得非常流畅,才能表达这种感情。 教学准备:
钢琴、录音机、电脑、课件。课时安排:四课时 第一课时 课型:欣赏
教学内容:聆听《丰收锣鼓》 教学目标:
1、了解民族管弦乐队的组成常识。
2、通过欣赏《丰收锣鼓》感受我国农民的劳动生活和喜获丰收的欢乐情绪。
3、尝试音乐创作; 教学重点:
第九册音乐教案
陈媛
1、了解民族管弦乐队的组成常识。
2、通过欣赏《丰收锣鼓》感受我国农民的劳动生活和喜获丰收的欢乐情绪。教学难点:
1、了解民族管弦乐队的组成常识。
2、大胆尝试音乐创作,并积极参加到其中。教学准备:课件、学生自备的各式乐器。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3.听音乐进教室 4.师生问好
二、聆听《丰收锣鼓》
1、音乐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说起节日庆祝你会想到什么音乐?你可以想到哪些乐器呢?哪些是中华民族乐器呢?(人们在喜庆的日子里,往往要敲锣打鼓来庆贺。中国的锣鼓经世界闻名,非常有中国特色。中国管弦乐器也有别于西洋管弦乐器。)
2、下面我们来欣赏《丰收锣鼓》,听一听这支乐曲是怎么用中国管弦乐器表现丰收的喜庆的。
3、聆听第一部分
在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么一个场面?你从音乐声中感受到了怎样的情绪?(乐曲的引子,高亢有力,气势宏大,把人们带入喜庆丰收的欢腾热烈的场面。第一部分包含两个主题。第一主题热烈欢快,节奏紧促,旋律的重复和模进描写了你追我赶的劳动场面。第二主题是第一主题的进一步发展,但旋律回旋起伏,显得流畅抒情)分引子、第一主题再听片段。感受中国管弦乐器的音乐表现力。
4、欣赏乐曲第二部分。
这一部分与第一部分对比,情绪上有什么变化?
再次聆听第二部分,介绍里面出现的几种乐器以及出现的音乐品种。(笛子和拉弦乐器(板胡、高胡、二胡等)扬琴、琵琶、三弦笛子、唢呐、笛子、锣鼓、十面锣、云锣。运用了潮州锣鼓、京剧锣鼓中擅长表现紧张、急促、激烈场面的“急急风”、“马腿”和苏南吹打中的“螺蛳结顶”)
5、聆听全曲。
(1)看着书上的谱例,随着音乐的发展,举手指出、示意是第几段?(2)合着音乐的速度和情绪,作模仿该段主要乐器的演奏动作。
(3)出示相应的民族管弦乐队的图片,让学生边听边看边模仿演奏的动作,三结合立体的欣赏全曲,把学生的听觉、视觉、动觉想像都充分调动起来,投入到音乐中去。
三.主题创作活动
1.围绕着“欢庆”的主题自由命题,创作一段音响(音乐)。
现在请同学们运用我们和同伴手中的乐器,围绕着“欢庆”的主题自己创作一段音乐。
2.对有带有乐器并有演奏能力的学生,鼓励他们自己创作旋律,请其他的同学配上打击乐等去表现该主题。
3.小结:刚才我们创作的音乐都表现了非常喜悦、非常热烈的场面,同时我们也感受到从创作中获得劳动成果的欢乐。希望以后我们的创作越来越精彩!
第九册音乐教案
陈媛
板书设计:
《丰收锣鼓》 民族管弦乐队
第二课时 课型:综合
教学内容:聆听:《快乐的农夫》 表演:《苹果丰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本课作品的欣赏和表演让我们从音乐中体验农业丰收带来农家乐,从而促进社会的安定与发展。
2.《苹果丰收》表现了朝鲜人民获得苹果丰收时的欢乐情绪,因此,速度较快,尤其是第一乐段,一字一音,表演有一定难度。要唱得非常流畅,才能表达这种感情。 教学重点:
1.通过对本课作品的欣赏和表演让我们从音乐中体验农业丰收带来农家乐,从而促进社会的安定与发展。
2.在表演《苹果丰收》时,要表现出朝鲜人民获得苹果丰收时的欢乐情绪。教学难点:
1.在演唱《苹果丰收》掌握尤其是第一乐段,一字一音,表演有一定难度。要唱得非常流畅,才能表达这种感情。 2.唱好《苹果丰收》的二声部合唱。教学准备:
钢琴、录音机、电脑、课件。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聆听《快乐的农夫》 1.初听全曲。由教师弹奏。
2.设问:这首钢琴独奏给你什么感受(快乐?雄壮?悲伤?)。 3.学唱主题4小节。 4.为这主题4小节伴奏(1)全班分二部分,分别按书上节奏用拍手与拍腿为主题曲调伴奏(教师弹主题)。(2)一半学生唱主题,一半学生分二声部用拍手与拍腿伴奏(交换一次)。 5.复听全曲。
全班为钢琴独奏曲伴奏。
大部分同学拍手(高声部)、拍腿(低声部),一部分同学用打击乐器。 6.小结:简介乐曲背景。
第九册音乐教案
陈媛
这是德国作曲家舒曼(1810~1856)所创作的一首钢琴小品,选自作曲家的《少年钢琴曲集》。这套钢琴曲集是作曲家为大女儿玛丽过10岁生日而写的。这首乐曲情绪开朗,音乐语言简洁,这首乐曲的标题仅是对音乐情绪的提示,而与“农夫”则没有必然的联系。三.表演《苹果丰收》 1.聆听教师范唱。学生感受作品的整体效果。你们从乐曲中听出了什么?是什么样的情绪?谁可以听出这首歌曲是那个民族的歌曲? 2.学唱歌谱。
分两部分(分第一、二乐段)学唱歌谱。先慢速,然后加快速度。第二乐句的声部学唱要先学习第二声部,这样二声部好把握音高一些。3.二声部合唱。
合唱时先唱歌谱,当同学们掌握音高的时候再唱歌词。4.按歌曲的原速全曲合成。要唱出欢乐的情绪。 5.配上伴奏。
6.教同学们几个朝鲜舞基本动作。
7.完整地表演《苹果丰收》表现出朝鲜人民苹果丰收时的欢乐情景。
四.总结
板书设计:
《快乐的农夫》 《苹果丰收》
第三课时:演唱《赶圩归来啊哩哩》 教学内容:演唱《赶圩归来啊哩哩》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本课作品的表演让我们从音乐中了解彝族人民的生活、音乐,感受他们的音乐。
2.用高亢、明亮的声音演唱,抒发出对美好生活的赞美之情。教学重点:
1.通过对本课作品的欣赏和表演让我们从音乐中体验农业丰收带来农家乐,从而促进社会的安定与发展。 2.处理歌曲中的波音。教学难点:
1.在演唱《赶圩归来啊哩哩》掌握好十六分音符节奏。 2.处理歌曲中的波音。教学准备:
钢琴、录音机、电脑、课件。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第九册音乐教案
陈媛
二.表演《赶圩归来啊哩哩》 1.同学们,我们国家是一个有着56个民族的大家庭,每个民族都有着不同的风俗。每个民族的歌舞都有着独特的魅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民族风格浓郁的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这究竟是哪个民族的呢?答案就在歌曲当中。同学们可要仔细听好啰!2.聆听歌曲
大家知道这是哪个民族的歌曲了吗?(彝族)你知道赶圩是什么意思?赶圩就是我们这儿说的赶集。“啊哩哩”是衬词,是当地人民常用的衬词,表示很高兴的心情。因此歌名的意思就是——赶集回来很高兴。3.简介彝族
彝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彝族人世世代代在高山河谷间辛勤的劳作,繁衍生息。神奇秀美而广袤丰饶的土地养育了一代代的彝族人,也孕育出彝族人悠远的历史和朴素而多彩的民族文化。
彝族人民能歌善舞,每逢节日、庆丰收或办喜事,人们就穿上节日的盛装,聚在一起,唱啊,跳呀。参加者从几十人到几百人不等,气氛非常热烈。
火是彝族追求光明的象征。在彝族地区,最隆重的节日是火把节,火把节多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举行,当夜幕降临,彝家村寨男女老少手持火把在山坡田野欢呼,祈求五谷丰登,生活幸福。人们围着熊熊燃烧的篝火,彻夜狂欢。彝族人民热情、奔放,能歌善舞。歌舞是他们表达高兴心情的一个主要方式。你听,就连赶圩归来,他们也是一路欢歌笑语。4.学唱歌曲
(1)播放《赶圩归来啊哩哩》两段
你们觉得这首歌曲的节奏怎么样?(非常欢快、活泼,富有动感。)你从歌中听到最多的一个词是什么?(“啊哩哩”)
那大家愿不愿意跟彝家姑娘一起去分享赶圩归来的那份快乐呢? 那好,彝家姑娘唱,我们就为她们伴奏,好吗?
(2)下面让我们再来欣赏歌曲的第一段,只要遇到“啊哩哩”,我们就用响板为它加上“xx x”的节奏。
(3)同学们的节奏感相当不错,那么你们能不能用脚 跺出这个节奏呢?好请大家站起来。(为第二段伴奏)
(4)你们能不能手脚配合起来?(播放第三段)(5)下一段,咱们只要遇到“啊哩哩”,就边唱边动起来(播放第四段)
第一次和彝家姑娘合作,就配合得这么默契,你们可真了不起!
(6)我们再来欣赏一遍,你听听歌曲 根据情绪的变化可以分成几个部分?(2个部分)这两部分在音高上有什么不同呢?(第二部分比第一部分的音调更高一些。)那你们能不能随老师的琴声将第一部分轻声地唱一唱? 正是这个上滑音的运用把彝族歌曲的味道体现的淋漓尽致。大家能不能模仿老师来唱一唱? 如果声音再轻巧一些就更好了。这下很有彝族姑娘唱歌的味道了。(7)处理波音:第4小节有一个什么记号?这是一个上波音,它应该和哪个音结合起来呢? 那你能唱一唱吗? 你们能不能把这句的歌词填上去?(8)下面,同学们随老师的伴奏在心里默唱第一部分。
5.师:你感觉这首歌用什么样的情绪和音色来演唱比较合适呢?
(轻快、跳跃、活泼地、有弹性地)那就请你们带着这些情绪有表情地来演唱歌曲的第一部分吧。
第九册音乐教案
陈媛
6.下面,我们再来仔细聆听歌曲的第二部分。(播放第二部分)这两个乐句的歌词完全一样,你听听旋律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7.我们完整的演唱第二部分。大家要注意:唱高音时,气息一定要充足饱满,声音一下子弹出去。
8.我们再来完整地听一遍。重点听听彝家姑娘用什么样的声音、什么样的情绪来演唱第二部分的。
(音调高、欢快、热烈。第二部分是歌曲的高潮,彝家姑娘用高亢、明亮的声音抒发了彝族人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赞美之情。)你想想:我们现在的生活怎么样呢?
(正如歌中第二段唱的那样:蜜一样的啊哩哩,好生活啰啊哩哩。那你们能不能用这种高亢、明亮的声音抒发出对美好生活的赞美之情呢?)
让我们带着喜悦的心情,用轻巧富有弹性的声音连贯的演唱第一段。9.这四段的旋律完全相同,后三段大家能不能随范唱轻声唱一遍。
10.现在,让我们带着甜蜜的心情来演唱歌曲的后三段。1组领唱第二段 2组领唱第三段 3组领唱第四段, 副歌部分我们集体用明亮的声音演唱。歌舞是彝族人民表达高兴心情的一个主要方式。学会了彝族的歌,下节课我们再来欣赏彝族的舞。
三、小结 板书设计:
《赶圩归来啊哩哩》
情绪:轻快、跳跃、活泼地,用高亢、明亮、有弹性的声音
波音
第三课时:表演《赶圩归来啊哩哩》 教学内容:表演《赶圩归来啊哩哩》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本课作品的表演让我们从音乐中了解彝族人民的生活、音乐,感受他们的音乐。
2.用高亢、明亮的声音演唱,抒发出对美好生活的赞美之情。并且使用乐器伴奏,跟着音乐跳起彝族的舞蹈。教学重点:
1.用高亢、明亮的声音演唱,抒发出对美好生活的赞美之情。并且使用乐器伴奏,跟着音乐跳起彝族的舞蹈。2.学习彝族舞蹈的基本步伐。教学难点:
1.学习彝族舞蹈的基本步伐。2.为乐曲配打击乐伴奏。教学准备:
钢琴、录音机、电脑、课件、双响筒、沙锤、碰铃。教学过程:
第九册音乐教案
陈媛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演唱《赶圩归来啊哩哩》 三.学习彝族舞蹈
1、简介彝族舞蹈
彝族的舞蹈颇具特色,形式多种多样,有“跳歌”、“跳月”、“打歌舞”等等,其中“阿细跳月”是最流行的舞蹈之一。在田间村头,在皎洁的月光下,在熊熊的篝火旁,小伙子们都会吹起短笛,弹起三弦,姑娘们和着节拍,翩翩起舞,跳到酣畅时姑娘们会随手摘一片树叶含在嘴上吹起美妙的曲子。你们瞧,彝家姑娘和小伙子们跳的多高兴呀(播放舞蹈《阿细跳月》)大家喜欢吗?有谁发现这个舞蹈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大家讨论讨论:
(彝族舞蹈最大的特点就是脚上的动作十分丰富,有抬脚、跺脚、吸腿、跳转等等。)
2、教授舞步:大家想不想跟老师学习几个简单的动作?好,请起立。教授三步一跺、三步一跳、吸跳。边讲解边示范:
① 三步一跺是彝族舞蹈最基本的舞步。双手叉腰,第一拍右脚向旁迈一步,第二拍左脚跟上,第三拍右脚再迈出一步,第四拍左脚靠上去,用力跺一下。反向左脚先迈出,1 2 3 4,右脚用力跺一下。大家注意:身体和脚的配合要协调,髋部得随着节奏自然的摆动。重点来学习一下髋部的摆动。右—左—右—— 左—右—左—— 来,脚步与髋部配合起来试一试。(师喊口令:1 2 3 4)②三步一跳就是在三步一跺的基础上稍加变化。第四拍右脚原地轻跳起来,同时左脚吸上来。(师喊口令:1 2 3跳 1 2 3跳)
③随着音乐练习练习舞步。第一部分用三步一跺,第二部分用三步一跳。
3、彝族舞蹈另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有许多人在一起表演。他们都手拉着手、肩并着肩,和着节拍,以整齐、有力的脚步声共同舞蹈,体现彝族人民团结向上的精神面貌,构成一幅热情奔放的画面。
今天,我们也来扮演一回彝族的姑娘、小伙子,好吗?来,让我们随着欢快、热烈的音乐,一起跳起来。女同学拉起一个内圈,男同学拉起一个外圆。大家要非常专心,才能保证舞步协调统一。
四.创编节奏(双响筒、沙锤、碰铃各2对)
许多同学的舞姿真不错。不过,有个别同学跳起来的确很吃力。不过,没关系,每个人的特长都是不一样的。我相信,这些同学的伴奏水平一定不会错。看,老师这里还有几种打击乐,没有用武之地,你们能不能让他们发挥作用。
1、师生创编节奏
①(师手持双响筒敲击)双响筒的音色非常干脆。用它敲击什么节奏,为歌曲伴奏呢? ②(师手持沙锤)看,这沙锤用在什么地方比较合适呢? ③(师手持碰铃)碰铃的余音较长,我们通常是两拍一击(三组打击乐节奏出现在歌谱的下方,用不同的颜色加以区分。)
2、三种打击乐的伴奏谱已经出来了,谁能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找出六个学生用打击乐按照节奏谱伴奏。)
其他同学用轻巧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第九册音乐教案
陈媛
五.结束部分
这几个同学配合的相当不错。好,你们几个继续来担任伴奏。一组、二组分别站在这两侧,担任领唱。三组、四组的同学拉起手,围成圆圈,担任伴舞。让我们和彝族的姑娘、小伙子们,一起尽情的唱吧、跳吧,唱出我们美好的心愿,跳出我们幸福的生活。教学反思:
第三课《足 迹》 教学内容:聆听:《红星歌》《红梅赞》《歌唱二小放牛郎》 表演:《我怎样长大》《雨花石》 教学目标:
1、革命歌曲留下的历史足迹,使我们不忘过去,这就是音乐的社会功能。让我们在革命歌曲的音乐中,牢记革命传统,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道理,这是进行以德育为核心的好教材。
2、到图书馆寻找资料,在课内进行小品表演及造型设计等活动,加深对革命“足迹”的认识,使课内外的封闭式与开放式教育相结合。
3、在唱歌实践中,掌握装饰音知识与唱法。教学重点:
一、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情景,分析乐曲体裁、结构特点。
二、能与他人合作、大胆创新运用不同的参与表现形式来体验音乐情感。教学难点:
一、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情景,分析乐曲体裁、结构特点。
二、能与他人合作、大胆创新运用不同的参与表现形式来体验音乐情感。教学准备: 课时:3课时
钢琴、录音机、电脑、课件。
第一课时
课 型:综合
教学内容:欣赏《红星歌》 演唱《雨花石》 教学目标:
1、革命歌曲留下的历史足迹,使我们不忘过去,这就是音乐的社会功能。让我们在革命歌曲的音乐中,牢记革命传统,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道理,这是进行以德育为核心的好教材。教学重点:
第九册音乐教案
陈媛
1.让我们在革命歌曲的音乐中,牢记革命传统,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道理。 教学难点:
1.让我们在革命歌曲的音乐中,牢记革命传统,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道理。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电脑、课件。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聆听《红星歌》
1、引入:讲述《闪闪的红星》故事。
2、欣赏全歌。歌曲讲述了什么内容?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斗争。
这是故事片《闪闪的红星》的主题歌,歌曲具有进行曲风格而又带有抒情性
3、再听全歌。音乐分为几个部分?哪部分的曲调是相同的?哪部分比较抒情?当再次出现相同的音乐时请举手示意。
4、复听全歌。可以随音乐哼唱歌曲。歌曲的体裁是进行曲,还是舞曲、摇篮曲?
5、小结:这是反映工农革命时期少年儿童积极参加革命斗争的足迹。它具有进行曲风格的合唱,音调明朗、雄壮,富有朝气。集中表达了红军后代跟着党永远干革命的坚定信念,以及对象征党的“红星”的热情赞颂。
三、表演《雨花石》
1、引入:简介书上插图“南京雨花台烈士群像雕塑”。 《雨花石》以第一人称深情地抒怀许多无名先烈为人民解放事业默默地奉献,恰似小小石子铺起的一条五彩路,让人们去迎接黎明,迎接欢乐。歌曲旋律表现了雨花石朴实无华、默默无闻,脚踏实地而又满怀革命理想的崇高品质;亲切而又感人。结尾的长音结束,把人们对革命先烈的缅怀之情,深深地埋藏在心中,鼓舞着人们沿着先辈的足迹奋勇向前。
2、学唱旋律。
(1)聆听范唱,范唱曲调从听觉中加强学生的模仿记忆。
(2)有了基本旋律的轮廓后,让学生看谱唱曲。为了加强其记忆,分为二部学习。第一部分为前四乐句,第二部分为后四乐句加尾声。有困难的小节,必需是以乐句的单位进行指导。
分析乐曲歌曲在第二、第四乐句“静静地”、“深深地”运用了两个切分节奏,雨花石朴实无华、默默无闻,脚踏实地而又满怀革命理想的崇高品质;亲切而又感人。
结尾的长音结束,把人们对革命先烈的缅怀之情,深深地埋藏在心中,鼓舞着人们沿着先辈的足迹奋勇向前。
3、在曲调开始学唱时先不加装饰音,当基本唱熟后再加上倚音,并简单讲解倚音的写法与作用(写法:左上角;作用:装饰性)。
4、在曲调唱得很流畅的基础上填上歌词,用中速,很深情地表出“雨花石”的崇高品质。
5、在学生充分理解歌词深刻含义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四句歌词设计四个造型为歌曲做背景,并充满深情地唱好歌曲。
四、小结
第九册音乐教案
陈媛
板书设计:
《红星歌》 工农革命时期 《雨花石》
第二课时
课 型:综合
教学内容:欣赏《红梅赞》《歌唱二小放牛郎》 教学目标:
1、革命歌曲留下的历史足迹,使我们不忘过去,这就是音乐的社会功能。让我们在革命歌曲的音乐中,牢记革命传统,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道理,这是进行以德育为核心的好教材。教学重点:
1.让我们在革命歌曲的音乐中,牢记革命传统,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道理。 教学难点:
1.让我们在革命歌曲的音乐中,牢记革命传统,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道理。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电脑、课件。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聆听《红梅赞》
1、课前请个别学生准备歌剧《江姐》的剧情故事。在欣赏前给全体学生讲这一故事。
2、欣赏全歌。
设问:歌名《红梅赞》的含义是什么?《红梅赞》歌曲曲调明朗、刚健,高旋低回,起伏较大,既富有激情,又不失抒情。歌曲以红梅报春的深刻寓意来赞颂江姐,具有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的色彩。
3、再听歌曲:
设问:你从歌曲的情感与风格中领悟到什么?
(提示:书上插图是江姐的形象)歌曲旋律舒展、亲切、明快、奔放,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特别是吸收了戏曲中的拖腔手法,使旋律更加优美、抒情,而装饰音的应用更细腻地表达了情感,增添了韵味。旋律中频频出现的大跳与歌词的内容有机结合,都给人以挺拔、刚强、开朗、自豪的感觉,充分表现了革命者的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的精神风貌。
4、小结:这是反映解放战争时期革命先辈留下的“足迹”。
四、聆听《歌唱二小放牛郎》
1、前两个故事,我们都请同学讲,这个故事我请录音机讲,请你们听仔细——
第九册音乐教案
陈媛
播放本歌录音。
2、设问:谁听清楚了这个故事?能复述一遍吗?
3、再听一次:让我们跟随音乐来哼唱歌曲的旋律,缅怀这位小英雄吧!记着歌曲的情节。歌曲中的主角是谁?配角是谁?有几个场景。
4、师生讨论:歌曲的人物及场景。这首歌曲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的1942年。歌曲采用叙事歌曲的体裁,叙述了一个悲壮感人的故事。颂扬了一个放牛娃大智大勇、诱敌就歼并为之献出自己生命的英雄事迹。
歌曲的音调富有民歌风味,清纯、朴实,歌曲虽用同一旋律反复演唱七段歌词,但因音乐优美动听,富有根据力,感情容量大,使人百唱不厌,回味无穷。特别是在演唱中根据各段词意采用不同的音乐表现手段(速度、力度等)进行表情处理以及多声部的和声效果,使这首合唱曲产生了更强的艺术感染力。
5、展示《王二小放牛遭遇敌人》、《诱敌进入包围圈》、《二小壮烈牺牲》、《人们怀念王二小》四幅情节图片。在教师指导下布臵场景、分配角色。注意:要发动学生设计与自荐表演角色(王二小、鬼子),其他同学扮群众角色及牛群、小草等。
6、插放本歌录音,根据歌曲的叙事过程学生演小品。
7、小结:这是抗日战争时期革命的小英雄留下的足迹。
五、小结
王二小为了保护人民群众和后方的安全牺牲了自己,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所以更加要珍惜美好的时光努力学习,勇攀科学高峰,为中国的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在生活中大家更应该做一个有正义感的好孩子,爱护人民的公共财产和一切不文明的社会风气做斗争!
第三课时
课 型:综合
教学内容:演唱《我怎样长大》,交流展示各自准备的资料 教学目标:
1、革命歌曲留下的历史足迹,使我们不忘过去,这就是音乐的社会功能。让我们在革命歌曲的音乐中,牢记革命传统,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道理,这是进行以德育为核心的好教材。
2、在歌曲的表演时,强调学生注意歌词的语气,如疑问句、答句。唱好三拍子的流畅性及二声部的和谐。 教学重点:
1.让我们在革命歌曲的音乐中,牢记革命传统,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道理。 教学难点:
1.在歌曲的表演时,强调学生注意歌词的语气,如疑问句、答句。唱好三拍子的流畅性及二声部的和谐。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电脑、课件、个人收集资料。教学过程:
第九册音乐教案
陈媛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教学歌曲《我怎样长大》
1、引入,上节课我们欣赏了三曲歌曲,大家都是非常认真的欣赏的,而且都有着自己的想法。潘冬子是在一个革命的时代长大的,而王二小却被挑死在敌人枪尖,英勇的牺牲了。我们和他们比简直是太幸福了。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新的时代,是21世纪的新新人类。那么你能讲讲,你是怎么长大的呢?
2、老师今天就带着大家学习一首新的歌曲名字叫《我怎样长大》。
3、聆听歌曲
同学们认真听歌曲,听后告诉老师,歌曲是几拍的?歌曲分为几部分呢?
播放歌曲。带着学生打拍子。有没有同学记得歌词中讲了什么? 我想很多同学没有听清,那么我们再听一遍歌曲。告诉老师歌曲中的歌词都说了什么?
4、识谱并唱歌。
在歌曲的表演时,强调学生注意歌词的语气,如疑问句、答句。唱好三拍子的流畅性及二声部的和谐。
5、二声部歌唱学习
三、编创与活动
1、根据歌曲《红星歌》、《红梅赞》、《歌唱二小放牛郎》说说革命的历史足迹。用线连一连。
2、展示各自准备的资料、CD、VCD、图片、故事,比比谁的资料最生动。
四、总结 板书设计:
《我怎样长大》
教学反思:
第九册音乐教案
陈媛
第四课《可爱的家》 教学内容:聆听:《可爱的家》《天黑黑》《回家》
表演:《外婆的澎湖湾》《牧场上的家》
竖笛吹奏训练 教学目标:
1.本课五首中外反映“家”为题材的作品,其音乐的风格、题材、体裁,均各有特点,我们可以从中感受音乐的人文性,“家”的可爱,“家”的乐趣。
2.改编也是一种创作活动,我们从改编《牧场上的家》中获得创作的经验。3.学习竖笛的长音吹奏练习,并进行二声部吹奏实践。教学重点:
1.本课五首中外反映“家”为题材的作品,其音乐的风格、题材、体裁,均各有特点,我们可以从中感受音乐的人文性,“家”的可爱,“家”的乐趣。
2.改编也是一种创作活动,我们从改编《牧场上的家》中获得创作的经验。教学难点:
1.本课五首中外反映“家”为题材的作品,其音乐的风格、题材、体裁,均各有特点,我们可以从中感受音乐的人文性,“家”的可爱,“家”的乐趣。
2.改编也是一种创作活动,我们从改编《牧场上的家》中获得创作的经验。3.学习竖笛的长音吹奏练习,并进行二声部吹奏实践。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电脑、课件。课时安排:4课时
第一课时 课型:演唱
教学内容:演唱《外婆的澎湖湾》 教学目标:
1.通过演唱《外婆的澎湖湾》能感受音乐的情绪,从中感受音乐的人文性,“家”的可爱,“家”的乐趣。2.能学会《外婆的澎湖湾》,并动情演绎《外婆的澎湖湾》。教学重点:
1.教师用自己的语言以情感人,以达到让学生明白用感恩的心对待身边的所有人的目的。
2.《外婆的澎湖湾》歌唱、动情演绎。3.为歌曲编配合适的打击乐器伴奏。教学难点:
1.教师用自己的语言以情感人,以达到让学生明白用感恩的心对待身边的所有人的目的。
2.《外婆的澎湖湾》歌唱、动情演绎。3.为歌曲编配合适的打击乐器伴奏。教学准备:课件 钢琴 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3.发声练习
第九册音乐教案
陈媛
二.演唱《外婆的澎湖湾》 1.引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昨天晚上我梦见外婆了,外婆没有变,一如往日的和谐温暖亲切,慈爱的看着我。在厨房煮好饭,默默地等着我,感觉还是跟以前一样,一样的温情,一样的依赖,一样的笑脸,一样的容颜,(哦,不,应该说是更加的年轻了,梦见外婆真好。)同时,我也想起那首歌唱外婆的歌,同学们,你们知道是什么歌吗?想听吗?
播放《外婆的澎湖湾》音乐 2.情感铺垫,熟悉歌词
同学们能说说自己的外婆吗?
哪位同学能有感情的朗读一下《外婆的澎湖湾》?
配乐朗诵:放伴奏《外婆的澎湖湾》她读得真棒,让我们带着对外婆的感激之情一起来学习歌曲《外婆的澎湖湾》 3.学唱歌曲
(1)随琴唱乐谱(师弹一句,生唱一句)(2)随琴完整演唱乐谱(3)加入歌词演唱(4)有感情演唱
(5)随伴奏有感情演唱《外婆的澎湖湾》 4.歌曲处理
唱完歌曲谁来说一说这首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应该怎么唱好这两段的情绪呢?(歌曲的第一部分是主人翁的“怀想”带有叙事性,所以在演唱时,把发生的事情交待清楚,这时歌曲的情绪应该是温馨的、轻松的。)(歌曲第二部分是高潮所在。处理重点也按排在此段。这时就是抒发感情的时候了,演唱的力度上较第一部分要有变化。让人们可以从歌声中听出来你对外婆和澎湖湾深深地情感)5.歌曲伴奏。
打击乐的加入是编创活动,配得好能渲染歌曲高潮部分的情绪,要发动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他们想像,进行编创。
全班分为四个乐队进行排练,注意伴奏的编配一定要适合歌曲不同的情绪。
分组汇报表演唱。三.小结
歌曲学完了,哪位同学能说说这首歌曲是表现了谁和谁之间的爱?
是的,这首歌曲非常好的表现了我和外婆之间隔代亲的这种深深的依恋它以充满激情的抒情笔调表达了对美丽的外婆澎湖湾可爱家园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勾起了对童年美好时光的怀想。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怀着一颗爱心来面对我们的家和家人。
板书设计:
《外婆的澎湖湾》 第一段 叙事性 第二段 抒情性
第九册音乐教案
陈媛
第二课时 课型:欣赏
教学内容:聆听:《可爱的家》《天黑黑》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可爱的家》《天黑黑》能感受音乐的情绪,从中感受音乐的人文性,“家”的可爱,“家”的乐趣。2.通过欣赏童声合唱曲《可爱的家》,感受歌曲平稳抒情、深沉内敛的情绪,体验对家的深情思念和对往事的回忆、留恋。3.通过不同版本《可爱的家》音乐作品的自主选择欣赏,能辨别不同表现(演唱、演奏)形式。
4.通过音乐创作表演活动,选择适当表现形式的《可爱的家》,在感受乐曲的同时,激发学生对父母、家庭的热爱之情。
5.将故事和音乐结合,了解音乐对故事的陈述特点。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验歌曲所表达的情感。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验歌曲所表达的情感。教学准备:课件 钢琴 家庭照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3.发声练习
二.聆听《天黑黑》 1.初听《天黑黑》。
2.你听懂了吗?如果还听不清楚,再听一遍。3.你能说一下这个小故事吗? 4.师生议论。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 说说你自己的看法?(家庭里发生的琐碎小事不必下结论,可以各说各的)这样家庭既诙谐又亲切可爱。5.复听一遍,请按书本上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形容词。(答案:诙谐)6.介绍歌曲的背景:这是一首流行于台湾北部和闽南一带的民歌,又名《天鸟鸟》。虽是童谣,但为大人小孩所喜爱,传唱十分普遍。它以生动、诙谐的语言,天真纯朴的形象,折射了台湾农村人民日常生活中的一个有趣情景。所以著名的歌手孙燕姿也专门为了怀念自己的外婆和童年的生活,演绎了一首歌曲也叫《天黑黑》其中一段就是采用了这首童谣的旋律呢!
聆听不同版本的《天黑黑》
三、聆听《可爱的家》
1.介绍歌曲《可爱的家》的创作背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这首乐曲系根据同名歌曲改编。歌曲由英国作曲家比肖普作曲,是他的歌剧《米兰的少女克拉利》的一首插曲,后来广为流传,成为一首家喻户晓的通俗歌曲。歌曲表达了浪迹天涯的游子对亲人、对家乡的怀念和眷恋,这也正是远离故乡和亲人的词作者佩恩的心声。他在写此歌词前曾写了一封信给哥哥说:“离家在外面的日子越久,我对家的怀念就越深。我真想听到亲人们的声音,看到那使我们曾在一起度过快乐时光的老屋”。写完信之后,他就执笔写了一首题名为“可
第九册音乐教案
陈媛
爱的家”的短诗。2.范唱《可爱的家》,请学生哼唱。熟悉内容和主旋律。3.初听管弦乐曲。设问:乐曲主题的主奏乐器的名称你能听出来吗? 乐曲中多彩的音色和活泼的伴奏音型使我们更多地感受到“可爱的家”听带来的甜蜜与欢乐。4.复听乐曲。欣赏童声演唱。
设问:主题重复了几遍?表达了怎样的情绪?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5.体会歌曲表达的情感。欣赏口琴和midi演奏的版本。
学生在音乐声中介绍自己带来的全家照,说说自己觉得最幸福的家庭时刻。跟着音乐边想象幸福的家庭时刻边唱一唱以体验歌曲所表达的情感。6.拓展欣赏
我们欣赏的乐曲和歌曲《可爱的家》相比较,讨论表现有哪些特点呢?聆听6种版本的片段
① 女童声独唱《可爱的家》 ② 童声流行乐可爱的家 ③可爱的家男女声重唱 ④扬琴演奏《可爱的家》 ⑤MID音乐《可爱的家》 ⑥口琴演奏《可爱的家》
请学生辨别《可爱的家》不同的表现形式,看谁的速度快。7.小结:家庭是温馨的、可爱的。四.小结
我们生活在自己的家庭中,家中少不了欢笑和争吵,也受到家人的关心呵护。同时我们也应该去关心呵护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在幸福、美好的时刻我们一起分享,在困难、忧愁的时候我们相互支持、一起分担,让我们的家越来越可爱吧!板书设计:
《天黑黑》台湾童谣
《可爱的家》英国管弦乐曲 比肖普作曲
第三课时
课 型:演唱
教学内容:演唱《牧场上的家》 教学目标:
1.通过演唱《牧场上的家》能感受音乐的情绪,从中感受音乐的人文性,“家”的可爱,“家”的乐趣。
2.用平稳、悠长的气息和柔和、连惯的声音富有表情地歌唱,表达对家乡的依恋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3.学习弱起小节的含义和他在音乐中的表现效果。教学重点:
1.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让他们热爱自己的家乡。2.弱起小节的学习;长音的延长时值。
3.歌词的填入,字与音对齐。如:那儿的儿化音和那儿没有儿化音的填入。
第九册音乐教案
陈媛
教学难点:
1.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让他们热爱自己的家乡。2.弱起小节的学习;长音的延长时值。
3.歌词的填入,字与音对齐。如:那儿的儿化音和那儿没有儿化音的填入。教学准备:课件 钢琴 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3.发声练习
二.演唱《牧场上的家》
1.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家,“家”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港湾,是我们生活的依托,在自己温暖的家里生活是非常幸福的,我们每一个人都热爱自己的家。在美国的乡村有个同样温暖的家庭,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这个美国小朋友家做客,老师也不知道他们家在哪儿?那我们就顺着导游去①看他们家到底在哪里?②他们家有什么美景?
(观看书中图片他们家在草原,他们家有水牛、小鹿、羚羊;那里是快乐的天堂)是呀!这位美国小朋友的家真是快乐的天堂啊!瞧!他们还在小院里唱起了家乡的歌。我们和他们一起学吧!
2.聆听范唱。老师范唱,让学生感受歌曲。
观察曲谱,向同学提出学习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弱起小节、连音线、付点四分音符等)。
3.讲解不完全小节和弱起小节:第一个小节同我们以前认识的有什么不同?(第一小节 不完全……)想想这样的小节应该弱唱还是强唱?它的不完全部分上哪儿去了?(末尾)这样的小节就叫弱起小节。
4.想想以前我们在音乐课中唱过或听过的歌曲、乐曲有哪些是从“弱起小节”开始的?举几个例子。如:(本期的〈晚风〉)5.先学第一部分。
(1)听琴、划拍、自学曲调。(2)老师有重点地辅导。
(3)听一遍唱一遍。第一遍:听琴、划拍、心里唱;第二遍:听琴、划拍、唱出声。(培养学生认真聆听的习惯,以听促唱)。(4)完整唱一遍。
4.学第二部分。用同样方法学习。5.完整、准确唱全曲。
6.全班准确、有感情的朗读歌词。思考:歌词表达了美国小朋友对自己家的怎样的感情?(对家的无限热爱之情)
7.填入歌词。要求:①歌词要与音对准。②不要忘记曲调。先填第二段。解决那儿的儿化唱法。再加第一段歌词。8.完整、准确唱歌曲。9.歌曲处理。
我们今天一起去美国小朋友家做客,他们家在美丽漂亮的牧场,在晴空万里的天空下,水牛在悠闲的游荡,还有快乐的小鹿和羚羊在嬉戏,小朋友们还在无忧无虑的唱着自己喜欢的童谣,一切都那么和谐、那么自然、那么优美!他们是
第九册音乐教案
陈媛
多么热爱自己的家啊!
你觉得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表现达小朋友们对牧场上的家的热爱呢?你能边唱边想象歌中描绘的美丽牧场上的家吗?用你们的声音告诉老师,好吗?
带着你想象的歌曲描绘的意境,有感情地齐唱《牧场上的家》。
10.创编歌词。同桌同学合作创编一段热爱家乡、歌颂家乡的歌词,使情感得到升华。四.小结 板书设计:
《牧场上的家》
弱起小节
第四课时
课 型:欣赏 教学内容:聆听:《回家》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回家》能感受音乐的情绪,从中感受音乐的人文性,“家”的可爱,“家”的乐趣。
2学习竖笛的长音吹奏练习,并进行二声部吹奏实践。教学重点:
1.通过聆听《回家》能感受音乐的情绪,从中感受音乐的人文性,“家”的可爱,“家”的乐趣。
2学习竖笛的长音吹奏练习,并进行二声部吹奏实践。教学难点:
1.通过聆听《回家》能感受音乐的情绪,从中感受音乐的人文性,“家”的可爱,“家”的乐趣。
2学习竖笛的长音吹奏练习,并进行二声部吹奏实践。教学准备:课件 钢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3.发声练习
二.竖笛长音吹奏练习1.1=f 音阶练习
2.1=f 三度音程练习: 3.1=f练习(见本课练习1)4.乐曲练习:(1)《剪羊毛》。(2)《别处哪儿有》。二声部吹奏,注意声部的和谐与节奏的准确。
三.聆听《回家》1.初听乐曲。这首乐曲是什么乐器演奏的?1842年,阿道夫〃萨克斯发明了第一支萨克斯,是一支上低音降E调萨克斯。柏辽兹是当时欧州最具影响力的音乐家之一,他在各种媒体上对阿道夫〃萨克斯发明的这种乐器大加赞赏,说这种乐器最具有人性的特点。人们便根据阿道夫〃萨克斯的姓来给乐器命
第九册音乐教案
陈媛
名——“萨克斯”,一种音色最为美妙、造型最具特点的乐器就这样诞生了。阿道夫〃萨克斯一共发明了14种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萨克斯。(包括小型的小高音萨克斯和大型的倍低音萨克斯,倍低音萨克斯的喇叭口非常大,甚至可以放入一个小孩。)
在西洋乐器的分类中属哪一类?其发声原理与单簧管(黑管)相似,属于木管类乐器。笛头和哨片也与单簧管相仿,只是萨克斯管的笛头和哨片略大一些。强吹奏时象铜管乐器那样明亮,弱吹奏时象木管那样优美、圆润。2.复听乐曲,并哼唱主旋律。
这首乐曲流露出怎样的情感?音乐带给你怎样的感受,使你联想到了怎样的情景画面?
3.请你为这首曲调配上歌词,歌词的内容与“回家”的标题是一致的,试一试,唱一唱,奏一奏。在乐曲的伴奏中,唱自己编的词。4.再次欣赏乐曲。介绍曲作者Kenny G 男 1956年6月5日 双子座 美国著名萨克斯演奏家。10岁时观看了一部音乐剧,从而开始迷恋上萨克斯。上中学时曾试图进入一个爵士乐队,但没有如愿。根据他母亲的意愿,他学了金融专业,并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华盛顿大学财会系。肯尼〃基在音乐上的成就,完全取决于他对萨克斯的热爱和长期不懈的刻苦努力。多年来,他坚持每天练琴3、4小时。应该说是肯尼〃基改变了人们对萨克斯的认识,他也成为近10年来全球最受欢迎的萨克斯演奏家。
这首《回家》,就是美国著名萨克斯演奏家——肯尼〃基 Kenny G(也有称 凯利金)创作并演奏的。他是史上最受欢迎的乐器演奏家之一。《回家》那浪漫伤感的萨克斯,和着舒适的节奏,那如泣如诉、如醉如痴的旋律,几乎回荡在世界的任何角落。肯尼〃基以他的甜美,用他的柔情,安抚着每一颗驿动的心灵,打动着每一个离家的游子,呼唤着每一个在外的游客,身不再远离,心不再流浪,安祥地回归美丽的家园。四.小结:
老师朗诵配乐诗结束:(背景音乐《回家》)
家是心灵的故乡,是归心似箭、梦绕魂牵的思念; 家是眷眷之心、温暖幸福的情源; 家是依依不舍、温馨美好的留恋; 家是依依不舍、血浓于水的相连!板书设计:
《回家》 萨克斯 肯尼〃基
教学反思:
课 题:第五课 故乡 教学内容:聆听:《谁不说俺家乡好》《乡间的小路》《思乡曲》
表演:《故乡的小路》《如今家乡山连山》 教学目标:
1、本课与前课是同一主题的内容。因为“故乡”是“家”的扩大,是大的家。让我们从音乐作品中领悟爱家、爱故乡的做人基本素质。并通过聆听、表演、画画、写写、讲讲等多种艺术形式,表达自己对故乡的爱。
2、继续唱好二声部合唱。
第九册音乐教案
陈媛
3、了解变拍子与变音记号。
4、从实践中初步接触变奏的创作练习。
5、聆听《谁不说俺家乡好》《乡间的小路》《思乡曲》,感受音乐不同的音乐风格和情绪。
6、有感情得唱好《故乡的小路》。为《如今家乡山连山》创作表演。教学重点:
1、二声部合唱教学。
2、歌曲中的附点,切分节奏弱起小结的正确唱法。教学难点:
1、二声部合唱教学。
2、歌曲中的附点,切分节奏弱起小结的正确唱法。教学准备:钢琴、电脑、课件 教学时数: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聆听《谁不说俺家乡好》《乡间的小路》《思乡曲》 教学目标:通过让学生聆听三首不同风格、不同背景但都是反映同一主题的乐曲,初步感受到的家的温暖,要热爱自己的家乡。
教学重点:通过三首乐曲欣赏,引导学生要热爱自己的家乡。教学难点:《乡间的小路》这首歌曲学生比较容易理解,但是《谁不说俺家乡好》和《思乡曲》由于创作的北京距离现在比较远,所以比较难以理解。教学准备:钢琴、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聆听《谁不说俺家乡好》
1、聆听《谁不说俺家乡好》
2、以电影《红日》的剧情导入。
3、把歌曲或歌词用投影片在屏幕上展示。
4、初听歌曲,了解歌曲的内容。
5、师生议论歌曲:对家乡的赞美,对解放区的赞美。
6、复听音乐。学生随音乐哼唱,体验人们对家乡的爱。
7、演唱歌曲。播放音乐伴奏,师生跟着音乐有感情的演唱。
8、学生谈谈对这首歌的感受。
二、聆听《乡间的小路》
1、直接导入:初听歌曲 设问:这是什么地区的歌曲?(台湾校园歌曲)歌曲反映了什么内容?(青少年对故乡的热爱)
2、把歌曲的歌词通过投影在屏幕上展示。
3、学生边看歌谱边听录音,以加深对歌曲的印象。
4、复听歌曲,跟着音乐轻声哼唱。
5、学生谈谈对歌曲的感受。
6、小结: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是多么的潇洒,让人流连忘返。
第九册音乐教案
陈媛
三、聆听《思乡曲》
1、导入:由介绍《中国少年儿童队队歌》—作者司马聪—《思乡曲》创作背景。
2、学唱内蒙古民歌《城墙上跑马》曲调。
3、初听乐曲。设问:当你听到内蒙古民歌《城墙上跑马》的曲调是,请举手。
4、复听乐曲
设问:小提琴独奏《思乡曲》给你什么感受?
5、师生交流。
6、小结:乐曲表现了远离故乡的人们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板书设计:
《谁不说俺家乡好》 《乡间的小路》 《思乡曲》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表演《故乡的小路》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欢快、甜美、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让学生从歌曲中回忆自己故乡的小路,从而提升到对自己家乡的热爱。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用欢快、甜美、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让学生从歌曲中回忆自己故乡的小路,从而提升到对自己家乡的热爱。教学难点:歌曲中弱起小节的演唱和节奏的把握。教学准备:钢琴、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律动入场
2、新授歌曲
(1)初听范唱,把握歌曲节奏、情绪、旋律的特点。
多媒体播放《故乡的小路》,出示歌曲拍号,情绪和旋律特点的练习题。(2)分部视唱旋律,掌握弱起,混拍,变音。师:试着分声部视唱旋律,然后告诉大家你唱谱子遇到什么困难?或者你发现哪些地方特别,需要大家注意。
视唱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掌握弱起、混拍、变音。模仿指挥并唱高、低音旋律。
(3)两声部合唱,初步做到声部的统一与和谐。(4)运用力度记号体会歌曲的情感变化。出示力度记号谱例:你能告诉我这些是什么记号?分别表示什么意思?请
第九册音乐教案
陈媛
学生练一练。
回答并演唱。
3、拓展表演。
(1)学生小组演唱,夸夸自己的家乡(2)小结
第三课时《如今家乡山连山》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指导学生用热情、欢快、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有感情的唱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通过基本练习,让学生用音程有所掌握,为后面歌曲合唱部分的教唱埋下伏笔。
教学重点:通过学唱歌曲,指导学生用热情、欢快、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有感情的唱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教学难点:合唱部分的演唱。
教学准备:钢琴、电脑、课件、学生自制沙球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1)复习《故乡的小路》(2)基本练习视唱:谷堆歌 6 6 6 ︱ 6 3 3 0 ︱5 5 5 5 ︱ 5 2 2 0‖ 3 3 3 3 ︱ 3 1 3 0 ︱2 2 2 2 ︱ 2 6 6 0‖
2、顿音记号 “▼”的认识 A、教师出示课件“▼”,提问:这个像什么形状?有什么特征? B、让学生感受没有顿音记号和加上顿音记号的区别。集体演唱加顿音记号的谷堆歌。
C、发声练习“哈哈”
(1)把自己扮演成农民伯伯哈哈大笑来唱谷堆歌。(2)教师要求学生口形要准确,音量较小声,要整齐。
3、新课教学
(1)情景导入:一位小朋友拉着妈妈的手看谷堆堆得像一座座山,播放歌曲,引导学生静静地看着书本聆听全曲,请学生谈谈歌曲的情绪。
(2)复听歌曲,感受音乐形象,鼓励学生通过打节奏来感受音乐的律动。(3)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4)听师范唱歌曲,鼓励学生默唱。(5)跟琴学唱歌曲。
(6)师讲解歌曲中附点、切分音和弱起节奏的正确唱法。
第九册音乐教案
陈媛
(7)学生演唱歌曲。
A跟琴完整地演唱歌曲。
B分角色表演唱,请前两排的同学演唱歌曲,后面的同学拿起自制的沙球和筷子为他们伴奏。
C评价
4、课后延伸
(1)让学生以《故乡》为题画一幅画。
(2)通过采访或收集材料写一段自己家乡的音乐文化名人事迹、民歌、童谣、艺术风采等短文。
5、全课小结 课后反思:
第六课 欢乐的少年 教学内容:聆听:《可喜的一天》《罗马的松树》
表演:《雏鹰之歌》《叮铃铃》 教学目标:
1.在前面几课曲调填空、改变等练习的基础上,进行曲调最后2小节的创作,感受曲调的结束感。
2.在歌唱实践中掌握下滑音唱法。
3.学习竖笛“#
5、#
2、#4”的指法,并进行三声部曲调的吹奏练习。
第九册音乐教案
陈媛
教学重点:
1、歌曲的处理与表演。教学难点:
1、歌曲的处理与表演。教学准备:钢琴、电脑、课件 教学时数: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表演《雏鹰之歌》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欢快、热情、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初步感受到跨世纪的一代少年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用欢快、热情、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初步感受到跨世纪的一代少年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教学难点:歌曲节奏较为复杂。课前准备:钢琴、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1)学生听音乐进教室。(2)师生问好。
2、表演《雏鹰之歌》
(1)谈话导入:20世纪90年代初团中央发动的《跨世纪中国少年雏鹰行动》少先队教育活动,旨在把全国少年儿童培养成江总书记提出的“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的五自少年,做跨世纪的接班人。本歌就是在这样背景下而创作的歌曲。
(2)听几遍范唱。
(3)学唱这首歌曲。可分为二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乐段的8小节,第二部分为第二乐段8小节。
(4)在学唱曲调时,可暂不唱滑音记号,当曲调基本学会,并能流畅地按规定速度唱谱时,才把歌词配上。
(5)在唱歌词时,适时按要求加上滑音记号?歌曲的风格更浓郁,因此,可顺带讲下滑音记号、唱法。
(6)该歌曲带有新疆地区的特征,所以打击乐器按节奏为歌曲伴奏,使歌曲的风格性更强烈。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表演《叮铃铃》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欢快、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2、通过个别音的训练,训练学生的音准。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能唱好歌,并且能用一定的声音去演唱歌曲。教学难点:歌曲音准的把握。课前准备:钢琴、电脑、课件
第九册音乐教案
陈媛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1)学生听音乐进教室。(2)师生问好。
2、表演《叮铃铃》
(1)以聆听前奏导入:这两小节你能听出是什么声音?——铃声——哪里来的铃声。请听——
(2)聆听范唱。
么内容?二段歌词,两种铃声,你能说一说吗?他们各表现了少年怎样的心情与情景?(3)学习歌曲曲调。
A歌曲的前4小节是全曲的主题音调,学好这4小节至关重要。可跟琴模唱加视唱,唱好这开始4小节
B第5小节到第12小节让学生自学视唱歌谱。然后流畅地唱好齐唱部分曲调。
C声部10个小节,可分声部让学生自学。这两个声部节奏与旋律,学生基本能视谱唱出。
D曲调要唱好的关键是要唱出湖南民歌的风格。这里包括装饰音、滑音、“#5”等技术上的处理。
(4)唱歌曲时,衬词“啰”等要处理好,另外在顿音、渐强、渐弱处要唱出这一群少年活泼欢乐的性格。
(5)在较熟练地唱好歌曲的基础上,按教材上的伴奏要求,为歌曲伴奏。
3、聆听《可喜的一天》
(1)以史地知识导入:俄罗斯的地理位臵在哪里?在20世纪初,著名的十月革命诞生了什么国家?(苏联)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由苏联军队攻克柏林与英、美、法盟军会师,取得决定的胜利。本歌就是前苏联影片《攻克柏林》的插曲
(2)听歌曲,并介绍歌曲的时代背景与内容。(3)读一遍歌词,旨在进一步体验歌曲内容。(4)欣赏一遍歌曲。
(5)师生议论从歌曲中获得的感受。
(6)课本上的练习:歌曲分几部分?(两部分)用图形表现歌曲的不同部分(7)小结:苏联少年儿童幸福的生活和美好的理想。
4、课堂总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聆听《罗马的松树》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聆听《罗马的松树》,让学生感受到欧洲南部的少年儿童们是怎么样玩耍的,进一步体验其快乐的情绪。
2、创作曲调,初步培养起创编能力。教学重点:让学生聆听《罗马的松树》,让学生感受到欧洲南部的少年儿童们是怎么样玩耍的,进一步体验其快乐的情绪。
第九册音乐教案
陈媛
教学难点:曲调的创编。课前准备:钢琴、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表演《叮铃铃》
二、聆听《罗马的松树》
1.设问导入:你们是否想了解欧洲南部的少年儿童们是怎样玩耍的? 2.视听《博尔盖塞别墅的松树》(不告诉曲名)问:你们能从音乐声中想像这一群少年儿童在干什么?(学生们议论)3.介绍作品名称、创作背景。
这是作曲家创作的一套描绘罗马风景人物的音乐组画——《罗马的松树》第一段“博尔盖塞别野的松树”,描写一群天真活泼的少年在罗马的游览胜地博尔盖塞别墅的松林里跳舞“打仗”、玩耍的情景。
4.聆听舞蹈的场面音乐——第一主题。
5.聆听第二主题旋律。设问:这是描写什么?(“打仗”)6.复听全曲:完成听音乐排序等要求。
7.小结:欧洲意大利少年儿童们欢乐的活动。
三、创作活动
完成曲调最后2小节的创作,唱一唱,奏一奏。
1.该创作活动旨在让学生创作的最后2小节要有结束感。从音乐的技术上讲就是调式感的问题,但与学生不讲调式问题,仅仅是感性上要求有结束即可。
2.从曲调的发展来看谱例1应该是“do”结尾,谱例2应该是“la”结束。但必需让学生在实践中去获得,而不是教师包办代替。教学反思:
第七课 雨 花 教学内容:聆听:《踩雨》《雨滴》《暴风雨》
表演:《踩雨》《雨中》 教 学 目 的:
1.用自制乐器等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主题为“雨”。2.进一步唱好二声部合唱。
3.从音乐中感受到各种各样的联想与想像,获得精神上的愉悦。教学重点:
第九册音乐教案
陈媛
1、歌曲的处理与表演。
2、唱好二声部合唱 教学难点:
1、歌曲的处理与表演。
2、唱好二声部合唱。
3.从音乐中感受到各种各样的联想与想像,获得精神上的愉悦。课前准备:钢琴、电脑、课件 教学时数: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表演:《踩雨》 教学目的:
1.从音乐中感受到各种各样的联想与想像,获得精神上的愉悦。教学重点:
1、歌曲的处理与表演。教学难点:
1、歌曲的处理与表演。课前准备:钢琴、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学生听音乐进教室。2.师生问好。
二、学唱《踩雨》
1.谈话导入:夏日的雨声——沙沙沙;赤着脚丫踩在雨中——叭叭叭。这声音能构成美妙的音乐吗?请听歌曲《踩雨》。
2.聆听范唱。谁能模唱开始的两小节“沙里格沙”?说明他既非常认真地听,又代表他的记忆力非常强!3.我相信全体同学能自学唱出前面12小节曲调,注意轻声唱,不要影响周围同学。
4.听钢琴弹接下去的8小节。尤其是这8小节中的最后两小节曲调,有些难度,有一个什么节奏? 5.把歌曲的20小节曲调连起来唱一唱。
6.最后8小节曲调很容易,但注意有两小节稍有变化,要看仔细,唱准确。7.要带着欢乐、活泼的心情,表现在夏天的雨中玩耍的情景,唱好这首歌。并用自制的下雨音响为歌曲伴奏。
8.谁在夏天的雨中踩过雨?说说你当时的心情? 9.我们大家想像一下当时的情景,作为一次艺术实践活动,轻松地、甜美地唱一唱。10.小结:“沙沙沙、叭叭叭”这是多么美妙的音乐呵!
三、聆听《踩雨》
1.这首歌曲与本课表演的《踩雨》是同一内容,(同一词作者)但由于作曲者不一,所以歌曲的构思、风格也不一。如果说前者是几个人在玩踩雨的话,那么这首歌则是一群人在踩雨。
第九册音乐教案
陈媛
2.欣赏《踩雨》。
设问:歌曲表现出怎样的情景?什么地方能产生回声? 3.再次欣赏《踩雨》。
谈话:听了两遍《踩雨》,也唱过了另一首《踩雨》,能说出他们的同工异曲之奥妙吗? 4.选择打击乐器及自制乐器,边欣赏歌曲边轻轻为歌曲伴奏。5.小结:不同人群的“踩雨”,不同的乐趣所在。
四、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雨滴》、表演《雨中》 教学目的:
1.从音乐中感受到各种各样的联想与想像,获得精神上的愉悦。教学重点:
1、歌曲的处理与表演。教学难点:
1、歌曲的处理与表演。课前准备:钢琴、电脑、课件
一、组织教学
1、学生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听《雨滴》
1、主题名称导入:我们用欢快的歌声,表现了雨花,钢琴是怎样描绘雨滴声?
2、初听乐曲的第一主题片断。你能听出钢琴弹奏的雨滴声吗?
3、谁愿意到钢琴上来试试弹奏这雨滴声!
4、欣赏乐曲第一乐段。设问:这一乐段给你什么感受?
5、欣赏乐曲第二乐段。设问:这中间乐段在情绪上与第一乐段对比起什么变化?
6、介绍肖邦创作背景及生平。(见乐曲分析)
7、聆听全曲。如果班级中有学生能演奏此曲,请她(他)来演奏,效果更佳。
8、小结:雨滴带给人们遐想……。
三、唱《雨中》
1、这是一首带有通俗音乐风格的校园歌曲
2、看着歌谱听一遍范唱。
3、用不同的颜色把相同的节奏与相同的曲调涂上,这样便于学唱。
4、再听一遍范唱。要求各声部的同学跟录音的范唱哼唱自己声部的曲调。
5、分声部自学曲调。
(1)把全歌分为两个部分:前16小节为第一乐段,其余是第二乐段,分乐段
第九册音乐教案
陈媛
自学。学好第一乐段,巩固第一乐段。再学第二乐段。
(2)跟伴奏音带唱二声部曲调。教师可参与第二声部给予支撑。
6、因为歌曲是表现学生自己的生活,学生很容易投入。要求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觉,轻松活泼、风趣地表现歌曲,以表达校园的多彩生活。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聆听:《暴风雨》 教 学 目 的:
1.用自制乐器等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主题为“雨”。
2.从音乐中感受到各种各样的联想与想像,获得精神上的愉悦。教学重点:
1、从音乐中感受到各种各样的联想与想像,获得精神上的愉悦。教学难点:
1、从音乐中感受到各种各样的联想与想像,获得精神上的愉悦。课前准备:钢琴、电脑、课件
一、组织教学
1、学生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聆听《暴风雨》
1、复习《羊肠小道》的第一部分。这段音乐你们听到过吗?它的名称是——?内容是——?(回忆四年级(上)《回声》中及聆听过的《羊肠小道》。)
2、出示教学标题——暴风雨。
这段欣赏曲是继四年级聆听的《大峡谷组曲》的第五乐章。从乐曲的旋律中听到了你熟悉的主题吗?
3、从本乐曲的标题名称中,你认为这段音乐是描写了怎样的场景?(暴风雨前的宁静)
4、初听第二部分。
从这段音乐的音响中,你想像是怎样的场景?(狂风暴雨、电闪雷鸣)
5、聆听全曲(第五乐章)。
要求:边听边用神态动作……表现你对音乐发展过程的感受。
6、小结:这与《踩雨》、《雨中》就不一样了,是暴雨了,但还是表现了雨的主题。音乐的表现变化无穷。
三、创作活动
1、根据本课内容学到的“小雨”、“大雨”、“暴雨”……各人找自己伙伴或单独发挥自己的想像,创作音乐——命题创作。
2、构思:
从命题出发构思内容框架。根据框架选用素材进行创作。
3、因为是命题的自由创作,所以各种形式不限。
如:用各种音响的先后交织出现,组成一幅《狂风暴雨》;再如:用数首表现“雨”的歌曲串联起来,加上打击乐器、串联词等。还可以小品形式、艺术造型、舞蹈等等各种艺术形式进行创作。
4、创作展示。
第九册音乐教案
陈媛
板书设计:
暴风雨
《大峡谷组曲》的第五乐章
教学反思:
第八课 冬 雪 教学内容:聆听:《堆雪人》《雪花带来冬天的梦》
表演:《乘雪橇》《打虎上山》 教学目的:
1.初步学习模进方法创作旋律。
2.从歌曲、乐曲、京剧的音乐声中去寻找体验、去获得乐趣。教学重点:
1.歌曲的处理与表演。
2.初步学习模进方法创作旋律 教学难点:
1.歌曲的处理与表演。
2.初步学习模进方法创作旋律 教学准备:电脑、光盘、钢琴。教学时数:2课时
第九册音乐教案
陈媛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聆听:《乘雪橇》
表演:《堆雪人》 教学目的:
1.初步学习模进方法创作旋律。
2.从歌曲、乐曲、京剧的音乐声中去寻找体验、去获得乐趣。教学重点:
1.歌曲的处理与表演。
2.初步学习模进方法创作旋律 教学难点:
1.歌曲的处理与表演。
2.初步学习模进方法创作旋律 教学准备:电脑、光盘、钢琴。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学生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唱《堆雪人》
1、谈话导入:对于没有见过冬雪、没有玩过堆雪人的孩子来说,只能从图片、动画片中去想像,但歌曲《堆雪人》给我们带来了音乐的体验与感受。
2、聆听范唱,找出相同节奏的乐句。
3、学唱第一乐句的曲调(3小节)。
4、在掌握第一乐句曲调识谱的基础上,自学第二、第三、第四乐句(每句3小节),并找出其中的规律。(每一句的第1小节除节奏相同外,旋律的行进方向也基本相同;每句的第2小节的第一拍都是弱起“ ”,每句的3小节都含有切分节奏)5.完成歌曲的练习:线条图形的连接。
6.如果第一乐段的四个乐句能流畅地唱好的话,第一乐段的低声部两个乐句也迎刃而解了。
7.歌曲的表演有两个难点: 首先是要唱出轻松活泼的、欢快自豪的情绪,具体是唱好衬词“啦啦啦”。其次是伴奏,要吹奏好伴奏谱,要花一定时间排练。当然合唱的和谐也不是很容易能唱好的。
8.在流畅地唱好的基础上,可以启发学生按词意排练、构思表演唱,这样一定可以更好地表演歌曲的情景。
三、听《乘雪橇》
1.由祖国各地的冬季引入本课欣赏内容的标题——《乘雪橇》。2.对全国的少年来说,直接有乘雪橇的感受的是不多的,但我们可以从音乐中去想像其中的情景与乐趣。
3.初听全曲。设问:这是什么地区(国家)的音乐风格?为什么?(美国,爵士音乐风格足以证明。)4.根据教材中的图形谱及简谱谱例,熟悉乐曲的主题音调(或唱或奏或哼)。5.复听全曲。这一主题音调全曲共出现几次?每次出现有哪些变化,表达了怎样的情绪与情景?
第九册音乐教案
陈媛
6.再次复听,边听边作图形谱表示你对乐曲的过程的理解。
四、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聆听:《雪花带来冬天的梦》
表演:《打虎上山》 教学目的:
1.初步学习模进方法创作旋律。
2.从歌曲、乐曲、京剧的音乐声中去寻找体验、去获得乐趣。教学重点:
1.歌曲的处理与表演。
2.初步学习模进方法创作旋律 教学难点:
1.歌曲的处理与表演。
2.初步学习模进方法创作旋律 教学准备:电脑、光盘、钢琴。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学生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表演《雪花带来冬天的梦》
1、解题导入:“雪花”、“梦”有关系吗? 这里的“梦”由谁在做?是小朋友?还是小动物?做什么“梦”?这就是本歌要告诉你的内容。
2、聆听范唱。
听完范唱,对歌名能理解了吗?雪花-梦-小动物-春风-梦醒。
3、再听一遍范唱,在“告诉小××”的间奏处,请大家轻轻随音乐拍手(XX)。
4、解决两处难点:“#2”的音高要靠近“3”,这样“#2”就能唱准。注意弱起的节奏,用划拍法唱准。
5、自学歌曲的曲调。
6、歌曲表演时,注意两个乐段的对比,第一乐段注重叙述性,平稳而口语化,尤其是四个“告诉”,要体现对小动物的保护的环保意识。
第二乐段是全曲的高潮,注重抒情性,表现对小动物的亲切和热情。
7、讨论:
(1)歌曲告诉了我们什么知识?(生物科普知识——冬眠)(2)还有哪些动物也冬眠?(知识的拓宽与延伸)
8、带着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的意识,有感情地唱好本歌。
第九册音乐教案
陈媛
9、小结:冬雪带给我们的益处——生态平衡。
三、聆听《踏雪寻梅》
1、这是我国近现代作曲家黄自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的一首歌曲。简介黄自的生平。
2、欣赏《踏雪寻梅》。边听边看书上的歌词,如能将歌谱也同时展示,效果会更好。
3、讨论歌曲表现的内容。(歌曲抒发了主人翁在冬天,踏雪寻梅、勤奋读书、追求好时光的心情。)
4、再次聆听。鼓励学生看着歌谱,轻轻哼唱。
5、小结:这是20世纪30年代以描绘雪景为题材的歌曲。
四、聆听《打虎上山》
1、初听《打虎上山》。介绍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剧情中的《打虎上山》唱段的背景。
2、聆听引子音乐,体验“莽莽林海、广阔雪原”的壮丽景色。
3、复听全唱段。学习杨子荣的英雄气概。
4、小结:这是京剧描绘的雪景及英雄穿林海跨雪原深入匪巢消灭匪徒的豪情壮志。
四、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