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市档案工作奖励试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鼓励在档案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更好地促进档案事业的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和国家在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试行办法。
第二条 各区、市、县人民政府、各区、市、县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及有关单位,应当对档案工作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第二章 奖励范围
第三条 本试行办法奖励范围:
(一)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驻外机构;
(二)驻内江的部、省属单位;
(三)上述单位在岗的档案工作人员及档案工作的分管领导、主管领导;
(四)向国家捐赠档案的个人;
(五)在突发事件中保护档案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章 等级标准
第四条 奖励分为市政府奖励和市档案局、市人事局奖励两个档次,每个档次分别设立“档案工作先进单位”和“档案工作先进个人”两种奖励。
第五条 有下列事迹之一者,由市政府给予奖励:
(一)档案收集、征集工作的理论研究,有新的发现和新的突破,获省档案科技进行奖二等及以上等级奖励,或在省内外有重大影响,对档案的收集、征集工作有重大作用,并取得重大社会效益的。
采取科学地收集、征集方法,形成合现的、具有地方或部门特色的档案馆、室结构,馆、室藏优化,达到省内先进水平的。
(二)档案整理工作的理论研究,取得重大突破,获得省档案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及以上等级奖励,或在省内外有重大影响,对档案整理工作有重大指导作用的。
档案的具体整理工作,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三)在档案保护技术的虫霉防治,温湿度控制,档案库房改造,档案修裱、复制,字迹褪变防治、恢复等方面,获得省档案科技进行奖二等奖及以上等级奖励,或引进、推广、应用新成果,取得很大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
档案保护工作达到省内先进水平的。
(四)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的理论研究,有新的发现和新的突破,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对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有重大作用,并取得重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
加工整理的档案信息,有很大实用价值,对管理或经济建设等活动有很大的指导作用,并取得很大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
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通过技术转让、技术开发、技术咨询等手段,创造经济效益一次性达20万元(含20万元)以上,或年创经济效益50万元(含50万元)以上的。
(五)档案现代化管理的理论研究,获得省档案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及以上等级奖励,或取得的成果达到省内先进水平,有很大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的。
档案现代化管理工作达到省内先进水平或国内行业先进水平的。
(六)档案学研究取得重大成果,对档案学理论建设有重大贡献,或对实际工作起了很大作用,或获得省档案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及以上等级奖励的。
(七)档案教育、宣传,在省内外有重大影响,或档案教育、宣传工作成绩显著的。
(八)档案工作其他应用技术研究以及国家档案事业的体制与组织、管理的研究,获得省档案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及以上等级奖励,或获得的成果在省内外有重大影响,取得重大的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的。
(九)依法治档案等工作做出显著成绩的,以及同违反档案法律、法规行为作斗争表现突出,在省内外有重大影响的。
(十)档案工作整体水平高,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
(十一)向国家捐赠重要或珍贵档案的。
(十二)在突发事件中保护档案表现特别突出的。
第六条 有下列事迹之一者,由市档案局和市人事局联合奖励:
(一)档案收集、征集工作的理论研究,获得省档案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及以上等级奖励,或在省内外有很大影响,并取得很大社会效益的。
采取科学地收集、征集方法,形成合理的、具体地方或部门特色的档案馆室结构,达到市内先进水平的。
(二)档案整理工作理论研究,取得突破,在省内外有很大影响,对档案整理工作有很大指导作用的。档案的具体整理工作,达到市内先进水平的。
(三)档案保护技术的虫霉防治,温湿度控制,档案库房改造,档案修裱、复制,字迹褪变防治、恢复等方面,获得省档案科技进行奖三等奖及以上等级奖励,或引进、推广、应用新成果,取得很大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
档案保护工作达到市内先进水平的。
(四)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的理论研究,有新的发现和新的突破,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并取得重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
加工整理的档案信息,有很大实用价值,对管理或经济建设等活动有很大的指导作用,并取得很大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
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通过技术转让、技术开发、技术咨询等手段,创造经济效益一次性达10万元(含10万元)以上,或年创经济效益30万元(含30万元)以上的。
(五)档案现代化管理的理论研究,获得省档案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及以上等级奖励,或取得的成果达到省级先进水平,有很大的实用价值的。
档案现代化管理工作达到市内先进水平或省内行业先进水平的。
(六)档案学研究取得成果,对档案学理论建设有很大贡献,或其成果被广泛引用,或对实际工作起了很大作用,或获得省档案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及以上等级奖励的。
(七)档案教育、宣传成绩显著,或在省内外有重大影响的。
(八)档案工作其他应用技术的研究以及国家档案事业的体制与组织、管理的研究,获得省档案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及以上等级奖励,或获得的成果在省内外有重大影响,取得重大的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的。
(九)依法治档案等方面做出显著成绩的,以及同违反档案法律、法规行为作斗争表现突出,在省内外有很大影响的。
(十)档案工作整体水平达到省内先进水平的或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的。
(十一)将较重要或较珍贵档案捐赠给国家的。
(十二)在突发事件中保护档案表现特别突出的。
第四章 组织领导
第七条 对档案工作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的奖励,每三年进行一次。首次评奖在1995年进行。
捐赠档案和突发事件中保护档案表现突出的,随时给予奖励。
第八条 每次开展评奖工作前,组建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市有关方面负责同志任成员的“内江市档案工作奖励领导小组”,负责全市档案工作奖励的组织领导、审定批准工作。
第九条 市档案局、市人事局牵头组建“内江市档案工作奖励评审组”,负责奖励申报材料的审查、评选工作。
第五章 申报、评定、审批程序及要求
第十一条 申请奖励的单位或者个人,一般由所在单位提出申请,捐赠档案由接受捐赠的单位提出申请,突发事件中保护档案表现突出的,由受保护单位提出申请。
第十二条 申报单位需填报《内江市档案工作奖励申报表》,并附有关资料,于每次评奖前申报。
第十三条 评奖工作坚持“宁缺勿滥”的原则。每次评出的由市政府给予奖励的档案工作先进单位一般不超过10个、档案工作先进个人一般不超过10人,市档案局、市人事局联合给予奖励的档案工作先进单位一般不超过20个、档案工作先进个人一般不超过60人。
第十四条 市和区、市、县档案局对申请奖励的单位或者个人,在认真审核的基础上,会同同级人事局进行初评,写出推荐意见,向市档案工作奖励领导小组推荐。
第十五条 市档案工作奖励评审组对申报项目逐项评审,提出奖励建议名单和档次,送领导小组审定、批准。
第十六条 市档案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市档案局、市人事局奖励的先进单位和个人的审批工作,并负责拟提由市政府奖励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名单,提交市政府审批。
第十七条 向国家捐赠档案和突发事件中保护档案表现突出的奖励,分别由市政府和市档案局、市人事局确定。
第六章 表彰奖励
第十八条 市政府给予奖励的档案工作先进单位和档案工作先进个人,由市政府颁发奖励证书,分别享受市级先进集体或市级先进工作者待遇。
第十九条 市档案局、市人事局联合给予奖励的档案工作先进单位和档案工作先进个人,由市档案局、市人事局颁发奖励证书,分别享受区、市、县级先进或市级部门先进待遇。
第二十条 受市政府奖励的档案工作先进单位,可按档案工作省二级标准发放奖金;受市政府奖励的档案工作先进个人所在单位,应按档案工作省二级标准中的相应档次奖励获奖人员。
受市档案局、市人事局奖励的档案工作先进单位,可按档案工作省三级标准发放奖金;受市档案局、市人事 局奖励的档案工作先进个人所在单位,应按档案工作省三级标准中的相应档次奖励获奖人员。
第二十一条 所列奖金在本单位自有资金中列支。
第二十二条 向国家捐赠珍贵和重要档案及在突发事件中保护档案表现突出的,由市政府和市档案局、市人中局视其贡献大小给予表彰奖励,并确定奖金标准和发放方式。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三条 档案工作检查评比、达标升级、复查等奖励,仍按过去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四条 本试行办法由市档案局和市人事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五条 本试行办法从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篇:乡镇档案工作试行办法
乡镇档案工作试行办法
(档发字[1998]1号 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颁发)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办健全和加强乡镇档案工作,更好地为乡镇工作和农民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国家有关法律规定,结合乡镇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乡镇档案是指乡镇党委、政府、人大主席团、社会团体(以下简称乡镇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在工作、业务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第三条 乡镇档案工作即乡镇档案工作行政管理和档案管理,是乡镇党委、政府工作必不可少的环节,是乡镇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乡镇党委、人民政府应切实加强领导,把档案工作列入乡镇工作计划和发展规划,纳入分管领导目标管理责任制,切实解决档案库房、设备和工作人员等实际问题。
第四条 乡镇的档案工作在上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监督、指导下,实行统筹规划、分别管理,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便于乡镇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农民等方面利用的原则。
第五条 乡镇档案部门所需经费列入乡镇财政预算。
第二章 机构、人员及其职责
第六条 乡镇档案部门是乡镇党委和人民政府的职能部门,主管全乡镇档案工作,对全乡镇档案工作实行规划、协调、监督和指导;管理本乡镇机关的档案。
(一)贯彻上级党委、政府及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有关档案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工作规划、部署;执行档案工作的法律、规章和技术标准;
(二)对乡镇所属企业、事业单位及村民委员会的档案工作进行监督指导;
(三)掌握所辖范围档案工作情况,向县(市)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报送档案工作基本情况统计表和案卷目录;
(四)集中管理本乡镇机关档案;
(五)对乡镇机关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立卷、归档等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六)收集与档案有关的资料;
(七)根据自愿和可能代管直属企业、事业单位及村民委员会具有永久、长期保存价值的档案;
(八)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提供档案利用。
第七条 加强乡镇机关综合档案档案室的工作,有条件的乡镇可建立乡镇档案馆,接收、保管乡镇直属机关单位永久、长期档案,按规定逐步开放档案,为社会各方面和农民提供档案资料利用。
乡镇建馆条件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档案局制定。
第八条 乡镇档案工作人员应具备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具有档案专业知识,保持相对稳定;对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乡镇党委、人民政府应给予表彰和奖励。
乡镇所属单位,村民委员会确定人员负责档案工作,确保档案完整、安全和提供档案利用。
第三章 文件材料的立卷及归档
第九条 乡镇机关及其企业、事业单位应建立文件材料的收发登记、承办、运转、借阅及移交等处理制度,并及时办理,安全保管,随时提供借阅。乡镇机关形成的文件材料由乡镇党委或政府办公室集中处理;直属单位形成的文件材料由各单位分别处理。
第十条 实行平时立卷制度。
(一)文件材料处理部门根据往年文件材料的多少,设立当年文件材料类目卷宗;将处理完毕的文件材料及时归入有关类目卷宗。
(二)乡镇机关一般性文件材料类目设置:先分党委、政府、人大主席团、工青妇四大类目,各类目中按上级来文和本级文书分设卷宗;然后按文件材料内容联系和数量多少分设若干卷宗。
专题(业)性活动形成的文件材料、人民来信及案件材料等单独设立类目卷宗。第十一条 卷内文件调整与组卷。
(一)年末或适当的时候,对卷宗内文件材料按其内容联系、数量多少结合其他特征进行调整。
(二)剔除无需要保存的;区分上级来文与本级文件材料;适当区分文件价值,分别组成案卷。
(三)卷内文件按内容联系、时间先后、作者次序等排列、编写张号、卷内目录。
(四)按照卷内文件材料的作者、内容以及名称,编写案卷标题,装订案卷。
(五)按照本级、上级及重要程度等顺序排列案卷,编写案卷顺序号和案卷目录。
第十二条 归档
(一)归档文件材料能完整、真实反映机关单位职能活动,整理有序,方便找利用。
(二)文件材料形成的次年三月前后,将案卷及其目录向乡镇档案部门归档。有关资料及其目录一并归档。
(三)交接双方在案卷、资料目录上签字。
第四章 档案的管理
第十三条 乡镇机关档案由乡镇档案部门管理;
乡镇企业档案由企业管理,安全保管条件暂不具备的,可由乡镇档案部门
或县档案馆代管;
学校、医院等事业单位及村民委员会档案原则上各自保管,方便利用;安全保管条件暂不具备的,其不需频繁利用的需永久、长期保存的档案,可由乡镇档案部门代管;
经上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鉴定,乡镇安全保管档案的条件暂不具备的,应由县(市)档案馆代管。
乡镇档案无论采取何种方式保管,都应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和便于乡镇各方面利用为出发点和基本目的。
第十四条 档案分门类别整理。乡镇机关原则上按——机构职能自然形成分类;跨的建设工程、案件调查处理等形成的档案可打破年代,分类整理;专业性较强的大型活动形成的档案单独设立门类,分别整理;代管档案按全宗管理。
第十五条 档案库房应符合防盗、防火、防鼠、防潮、防尘、防光、防高温等要求,便于档案安全保管,逐步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
第十六条 乡镇档案部门人员调动时,应办理交接手续。
第十七条 乡镇档案部门第每年对档案的收进、移出、保管、利用等情况进行统计,编制档案工作情况统计年报,及时报告县(市)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第十八条 乡镇档案部门根据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制定的档案保管期限表等有关规定,制订本乡镇机关的档案保管期限表,划分档案保管期限,组织档案鉴定工作。
档案鉴定工作由单位领导人、部门负责人、档案人员组成的鉴定小组负责进行,逐卷逐件地对档案进行直接鉴定。销毁档案按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章 档案的开发利用
第十九条 乡镇档案部门应不断丰富室、馆藏,逐步建成乡镇档案及有关资料、图书、信息中心。
第二十条 制订切实可行的档案借阅制度,根据档案的密级程度等情况确定开放档案和提供利用范围,简化利用手续。
第二十一条 采取多种方式,按照有关规定,揭示、公布馆藏内容;编制多种专题目录等检索工具,便于社会各方面利用。
第二十二条 根据工作需要开展档案史料编研工作。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由国家档案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第二十五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档案局可依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
第三篇:员工奖励办法(试行)
员工奖励办法(试行)
一、目的
为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表彰和激励先进,激发员工潜能,以期达到节约和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的目的,同时为弘扬正气,特制定本办法。
二、适用范围
全公司所有单位及员工。
三、归口管理
公司对各部门、各分支单位和员工拥有奖励权,行政管理部在总经理领导和授权下,具体组织行使各项奖励职能。
四、原则
实行公开、公正、和谐、民主的原则,同时对各项奖励实行事前核实,事后监督。
五、奖励的方式
分为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具体包括口头表扬、通报表彰、记功、记大功、奖金、提薪、升职等方式。以上奖励方式可以同时使用。
六、奖励的权限
1、各副总、部门、分支单位负责人对本部门员工、本管理系统的先进员工和事迹有提请奖励的权力和责任,行政管理部、督导办对全公司的先进员工和事迹有提请奖励的权力和责任。
2、对总值100元以内(含100元)的物质奖励由分管副总批准;通报表彰、记功、记大功、100元以上的物质奖励、提薪、升职等由总经理终审批准。
3、公司致力于各分支单位自主管理,各分支单位负责人在其所在单位享有一定的经济支配权时,公司将逐步下放奖励的批准权限。
七、常规奖项的奖励时间、奖励条件和物质奖励标准
1、月度奖项:
(1)最快进步奖:在新进员工中产生。各岗位新进员工在试用期内,熟练掌握本岗位工作程度最佳、服从管理、无违章违纪行为,受到所在单位一致好评的。奖励标准:50元/ 人。
(2)业务开拓奖:为公司经营发展、市场开拓、市场竞争方面做出较大贡献,产生经济效益明显的(个人或部门)。奖励标准:500元起/项。
(3)合理化建议奖:能够根据工作实践,对公司的各项管理和生产经营工作提出建议,并经证明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能为企业创造效益或改善工作的。要求建议以书面方式提交行政管理部企管科,凡被公司采纳的建议无论作用大小,一律予以物质奖励。奖励标准20元起—1000元/项。对有特殊价值的建议产生非常作用和效益的,另参与年终“突出贡献奖”评比。
(4)优质服务奖:工作一丝不苟,业务技术娴熟,严格遵守《管理制度汇编》之《服务规范》,尊重和理解内外部客户,在不违背原则的前提下能为客户解决实际问题,有典型事例,受到员工或顾客普遍赞誉的。奖励标准:100—200元/人。
(5)见义勇为奖:关键时刻能够挺身而出,敢于同坏人坏事及不良行为、作风作斗争,保卫国家、集体及他人的财产、生命安全,事迹突出,为企业赢得声誉的。奖励标准:200—2000元/人。
(6)拾金不昧奖:不为利益所动,拾金不昧,为公司的精神文明建设做出突出贡献,受到员工及社会普遍赞誉的。奖励标准:200—500元/人。
(7)勇挑重担奖:在急难险重任务中,敢挑重担,并能克服困难,表现突出,超额超时完成任务的。奖励标准:100—500元/项。
(8)举报奖:敢于揭露公司或分支单位重大违纪违章行为,经查属实的。奖励标准:100—500元。
2、半年奖项(1-6月、7-12月):
(1)创意发明奖:员工自主创新,开创发明新的工具或改善工艺流程,经投入使用后,在生产环节及日常工作上能够节能降耗或提高产品质量效果明显,给公司带来实际经济利益的。奖励标准:200—1000元/项。对有特殊价值的创意发明,另参与年终“突出贡献奖”评比。
(2)闪亮之星奖:以半年获得公司表彰和社会荣誉次数最多的为闪亮之星奖获得者,如两人以上获奖次数相同,以综合评审决定。如半年无明显胜出者,则取消此项奖励。奖励标准:200元/人。
(3)未来之星奖:在半年中工作业绩成绩突出,“德、智、美、劳”全面发展,追求进步,具有可塑性的员工,公司给予鼓励性奖励。此项奖励只针对基层员工,三级机构及以 上人员不参与评选。奖励标准:200元/人。
(4)岗位状元奖:在本岗位、本专业工作认真负责,不断上进,并取得显著成绩,半年内每月在同类型工作、同等岗位评比、考核中总是名列前茅的。此项奖励只针对基层员工,三级机构及以上人员不参与评选。奖励标准:200元/人。
3、奖项:
(1)辛勤付出奖:在工作中一贯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努力完成本职工作,自觉加班加点,不计较个人得失,长期默默奉献、工作无明显失误的。奖励标准:300元/人。
(2)自强不息奖:在生活中遭遇灾难、灾害等重大打击仍能保持良好心态,自己自足,未求助社会和他人,思想端正,积极投身工作并且表现优异,有较突出典型事例的。奖励标准:300元/人。
(3)优秀通讯员奖:根据投稿数量、质量以及参与编辑部活动的表现,每由《太阳禽业报》编辑部组织,编委评审产生2名以上优秀通讯员予以奖励。奖励标准:200元/人。
(4)突出贡献奖:各部门、各分支单位在本年工作中出台重要举措,有重大发明或合理建议经实施后在当年为公司增加直接经济效益超过10万元的,给予参与的单位或个人奖励。奖励标准:原则上2000元起—20000元/项,超常贡献经总经理批准可以超额奖励。
(5)先进个人奖:每终了实行综合评比,在三级机构以下员工中选举产生,具体人数及评选办法根据企业当年实际情况设定。奖励标准:300元/人。
(6)先进干部奖:每终了实行综合评比,在三级机构以上(含三级机构)员工中选举产生,具体人数及评选办法根据企业当年实际情况设定。奖励标准:500元/人。
(7)先进集体奖:每终了实行综合评比,在部门及分支单位中选举产生,具体人数及评选办法根据企业当年实际情况设定。奖励标准:800—1500元/个。
(8)安全生产奖:根据日常检查记录和全年安全管理情况综合评比,在各生产单位中选举产生。对出现单次2000元以上事故损失的单位一票否决。具体名额及评选办法根据企业当年实际情况设定。奖励标准500—1000元/个。
4、其他未列入的奖项,根据实际情况,各部门、分支单位也可以按照程序提请奖励。
八、奖项的申报与评审
1、除奖项由公司按集中组织评选外,月度、半年奖项由各部门、分支单位每期末25日前申报奖励申请报告,由行政管理部、分管副总审核,在次月5日内报经总经理批准(100元以内的物质奖励由副总终审批准)。
2、申报材料应尽可能翔实,举证完整,附有相关书面文字或数据,以便于审核。
九、经核准后的奖励并公布事迹、通报表彰。
十、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执行,并随机修订。
第四篇:员工奖励办法(试行)
加油站员工奖励办法(试行)
一、目的
为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表彰和激励先进,激发员工潜能,以期达到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的目的,同时为弘扬正气,特制定本办法。
二、适用范围
全公司所有加油站及员工。
三、原则
实行公开、公正、和谐、民主的原则,同时对各项奖励实行事前核实,事后监督。
四、奖励的方式
分为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具体包括口头表扬、通报表彰、记功、记大功、奖金、提薪、升职等方式。以上奖励方式可以同时使用。
五、奖励的权限
1、各加油站经理对本加油站员工和事迹有提请奖励的权力和责任,加管部对所有加油站的先进员工和事迹有提请奖励的权力和责任。
2、对总值 元以内(含 元)的物质奖励由 批准;通报表彰、记功、记大功、元以上的物质奖励、提薪、升职等由 终审批准。
六、常规奖项的奖励时间、奖励条件和物质奖励标准
1、月度奖项:
(1)业务开拓奖:为加油站市场开拓、市场竞争方面做出较大贡献,产生经济效益明显的(个人或部门)。奖励标准: 元起/项。
(2)合理化建议奖:能够根据工作实践,对加油站的各项管理和经营工作提出建议,并经证明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能为企业创造效益或改善工作的。要求建议以书面方式提交公司,凡被公司采纳的建议无论作用大小,一律予以物质奖励。奖励标准 元起— 元/项。对有特殊价值的建议产生非常作用和效益的,另参与年终“突出贡献奖”评比。
(3)优质服务奖:工作一丝不苟,业务技术娴熟,严格遵守《加油站管理规范》,尊重客户,在不违背原则的前提下能为客户解决实际问题,有典型事例,受到员工或顾客普遍赞誉的。奖励标准: — 元/人。
(4)见义勇为奖:关键时刻能够挺身而出,敢于同坏人坏事及不良行为、作风作斗争,保卫国家、集体及他人的财产、生命安全,事迹突出,为企业赢得声誉的。
奖励标准: — 元/人。
(5)拾金不昧奖:不为利益所动,拾金不昧,为公司的精神文明建设做出突出贡献,受到员工及社会普遍赞誉的。奖励标准: — 元/人。
(6)勇挑重担奖:在急难险重任务中,敢挑重担,并能克服困难,表现突出,超额超时完成任务的。奖励标准: — 元/项。
(7)举报奖:敢于揭露公司或分支单位重大违纪违章行为,经查属实的。奖励标准: — 元。
2、半年奖项(1-6月、7-12月):
(1)闪亮之星奖:以半年获得公司表彰和社会荣誉次数最多的为闪亮之星奖获得者,如两人以上获奖次数相同,以综合评审决定。如半年无明显胜出者,则取消此项奖励。奖励标准: 元/人。
(2)未来之星奖:在半年中工作业绩成绩突出,“德、智、美、劳”全面发展,追求进步,具有可塑性的员工,公司给予鼓励性奖励。此项奖励只针对加油站员工。
奖励标准: 元/人。
(3)岗位状元奖:在本岗位、本专业工作认真负责,不断上进,并取得显著成绩,半年内每月在同类型工作、同等岗位评比、考核中总是名列前茅的。此项奖励只针对加油站员工。奖励标准: 元/人。
3、奖项:
(1)辛勤付出奖:在工作中一贯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努力完成本职工作,自觉加班加点,不计较个人得失,长期默默奉献、工作无明显失误的。奖励标准: 元/人。
(2)自强不息奖:在生活中遭遇灾难、灾害等重大打击仍能保持良好心态,自己自足,未求助社会和他人,思想端正,积极投身工作并且表现优异,有较突出典型事例的。奖励标准: 元/人。
(3)优秀通讯员奖:根据投稿数量、质量以及参与公司活动的表现,每产生2名以上优秀通讯员予以奖励。奖励标准: 元/人。
(4)突出贡献奖:各加油站在本年工作中出台重要举措,有重大发明或合理建议经实施后在当年为公司增加直接经济效益超过10万元的,给予参与的单位或个人奖励。奖励标准:原则上 元起— 元/项,超常贡献经总经理批准可以超额奖励。
(5)先进个人奖:每终了实行综合评比,具体人数及评选办法根据企业当年实际情况设定。奖励标准: 元/人。
(6)先进干部奖:每终了实行综合评比,具体人数及评选办法根据企业当年实际情况设定。奖励标准: 元/人。
(7)先进集体奖:每终了实行综合评比,具体人数及评选办法根据企业当年实际情况设定。奖励标准: 元/个。
(8)安全生产奖:根据日常检查记录和全年安全管理情况综合评比,在各加油站中选举产生。对出现单次2000元以上事故损失的单位一票否决。具体名额及评选办法根据企业当年实际情况设定。奖励标准 — 元/个。
4、其他未列入的奖项,根据实际情况,各加油站也可以按照程序提请奖励。
七、奖项的申报与评审
1、除奖项由公司按集中组织评选外,月度、半年奖项由各加油站每期末25日前申报奖励申请报告,由加管部、分管副总审核,在次月5日内报经总经理批准(100元以内的物质奖励由副总终审批准)。
2、申报材料应尽可能翔实,举证完整,附有相关书面文字或数据,以便于审核。
八、经核准后的奖励并公布事迹、通报表彰。
九、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执行,并随机修订。
第五篇:青海省招商引资奖励办法(试行)
青海省招商引资奖励办法(试行).txt如果真诚是一种伤害,请选择谎言;如果谎言是一种伤害,请选择沉默;如果沉默是一种伤害,请选择离开。
青海省招商引资奖励办法(试行)
2007年07月04日 15时50分 306 主题分类: 计划物价
“招商引资”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招商引资奖励办法(试行)的通知
西宁市、各自治州人民政府,海东行署,省政府各委、办、厅、局:
《青海省招商引资奖励办法(试行)》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七年五月二十三日
青海省招商引资奖励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为进一步扩大青海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来资金(省外、国外、境外资金),充分调动省内外一切力量,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招商引资格局,促进我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协调发展,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 奖励原则、对象
第一条 奖励原则:
(一)以引进优秀招商引资项目为依据,对项目引进单位(人员)按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
(二)优秀招商引资项目是指从省外、国外、境外引进的在省内建设、注册、纳税、经营的招商项目及无偿援助和捐赠的项目。
(三)优秀招商引资项目每奖励一次,每个招商项目只能申请一次省级政府奖励资金,不得重复申报。
(四)引资人不受职业、身份、国籍限制。
第二条 奖励对象系指全省优秀招商项目确认的引资人。引资人是指为项目引进工作做出实质性贡献的单位组织或自然人。引资人既可以是单个自然人或单位组织,也可以是多个自然人或单位组织(简称多方)。引资人为多方时,须确定由多方认可的第一引资人,原则上将项目投资商引荐到我省的第一位自然人(单位)就是第一引资人。
第三章 奖励项目范围和条件
第三条 奖励项目范围。凡属下列范畴的招商项目可以申报全省优秀招商项目,申请政府奖励资金:
(一)省招商局认定的省级重点招商项目;
(二)投资青海优势资源开发和优势产业(盐湖化工、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水电、煤及煤化工、硅材料及太阳能、冶金、中藏药、高原特色生物资源和农畜产品深加工等)的工业类招商项目;
(三)重点基础设施建设类招商项目;
(四)商贸流通、物流、金融等服务业类项目;
(五)引进资金在省内兼并、联合、购买本省国有、集体企业的资产并购、增资扩股、产权转让等资产并购类招商项目;
(六)畜牧业、种植业、林果业、水产养殖及其产业化等农牧业类招商项目;
(七)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及土地资源开发和整理类招商项目;
(八)引进投资青海旅游资源开发的旅游业类招商项目;
(九)根据国家对高新技术产业项目的认定标准,引进的高新技术产业项目;
(十)科学技术、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公益类招商项目;
(十一)争取的省外(国外、境外)政府、组织或个人提供无偿援助及捐赠的项目(不含对口帮扶项目);
(十二)有利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其他招商项目。
第四条 奖励项目条件。凡申请政府奖励资金的招商项目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项目符合国家和我省产业政策、环保要求,不属于禁止类或限制类产业项目;
(二)项目引进资金确系使用省外(国外、境外)资金的,不包括省内民间融资、省内银行借贷的;
(三)项目单位须在省内工商部门登记注册;
(四)项目单位须在省内领取税务登记证;
(五)投资类项目(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商贸服务业、农牧业、矿产业、旅游业及其它产业化项目)须开工建设且引进资金到位率达到50%以上标准要求,资产并购类、公益类和捐赠类项目须达到合同协议完成标准要求;
(六)投资类及资产并购类项目引进资金额须在800万元以上,公益类项目引进资金额须在300万元以上,捐赠类项目引进资金额须在100万元以上(捐赠的实物可按捐赠时市场价评估作价成人民币计算),引进国外资金,外币按资金到位当日的国家外汇牌价折合人民币计算;
(七)项目引资人未收取项目投资方或资金接受方佣金的;
(八)项目须是当引进的;
(九)项目在省招商局有统计备案的;
(十)项目无其他纠纷、争议。
第四章 奖励资金来源及奖励标准
第五条 优秀招商引资项目奖励资金从省政府奖励基金列支。
第六条 优秀招商引资项目的奖励资金标准根据招商项目的类别和引进资金额予以相应档次划分。
(一)投资类及资产并购类项目,奖励资金分为四个档次:
1、引进资金额在人民币800万元以上,3000万元(含3000万元)以下项目,奖励人民币3万元;
2、引进资金额在人民币3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含1亿元)项目,奖励10万元;
3、引进资金额在人民币1亿元以上,5亿元(含5亿元)以下的项目,奖励30万元;
4、引进资金额在人民币5亿元以上项目,奖励50万元。
(二)公益类项目,奖励资金分为四个档次:
1、对引进资金额在人民币300万元以上,1000万元(含1000万元)以下项目,奖励人民币3万元;
2、对引进资金额在1000万元以上,3000万元(含3000万元)以下项目,奖励10万元;
3、对引进资金额在3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含1亿元)项目,奖励30万元;
4、对引进资金额在1亿元以上,奖励50万元。
(三)捐赠类项目,奖励资金分为四个档次:
1、对引进资金额在人民币100万元以上,300万元(含300万元)以下项目,奖励人民币3万元;
2、对引进资金额在300万元以上,1000万元(含1000万元)以下项目,奖励10万元;
3、对引进资金额在1000万元以上,3000万元以下(含3000万元)项目,奖励30万元;
4、对引进资金额在3000万元以上项目,奖励50万元。
第七条 对获奖项目颁发“青海省优秀招商引资项目“证书,对获得奖励的引资人授予“青海省招商引资模范“荣誉称号,在全省范围内通报嘉奖。
第五章 奖励资金申请程序
第八条 招商项目引资人申请政府奖励资金的程序如下:
(一)引资人资格申报登记。凡符合本办法第三章奖励范围和条件要求的招商项目在签订合同协议后,项目引资人凭以下材料及时到项目所属县(市、区)级招商部门或省直部门、单位领取并填写《青海省招商项目引资人资格申报登记表》,办理引资人资格申报备案登记:
1、项目合同协议文本;
2、项目投资者(受益者)出具的投资引荐证明;
3、引资人(第一引资人)有效身份证明。引资人为个人的应提供身份证(护照)复印件,引资人为单位组织的应出具法人代表签字盖章的资格证明以及法人代表身份证明复印件。
项目登记备案后,引资人及项目单位每季度要及时向项目所属县(市、区)级招商部门或省直部门、单位报送项目实施进展情况,以便于项目的跟踪服务和管理。
(二)奖励金申请登记及引资人资格审定。凡招商项目达到本办法第三章第四条要求的,引资人按以下步骤办理:
1、引资人到项目所属州、地、市级招商部门(省直部门、单位)领取《青海省招商项目政府奖励金申请表》,按照表中要求如实填写相关内容,并由项目投资方或招商受益方、项目所在地相关部门出具确认意见。
2、引资人将《青海省招商项目政府奖励金申请表》和《青海省招商项目引资人资格申报登记表》一同报项目所属州、地、市级招商部门(省直部门、单位),由其对项目予以审核登记,对引资人资格进行审定,并出具意见。
(三)招商项目奖励金申请。在每年10月底以前,凡已经完成本条款
(一)和
(二)项奖励资金申请程序的招商项目引资人须准备好相关材料并装订成册后向所属州、地、市级招商部门(省直部门、单位)申请上报当奖励资金。
1、投资类及有投资性质的公益类项目,应提供以下材料:
(1)《青海省招商项目政府奖励金申请表》;
(2)《青海省招商项目引资人资格申报登记表》;
(3)项目批准文件(项目核准、备案材料复印件);
(4)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5)企业税务登记证复印件;
(6)引进单位资金到账证明,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出具的验资报告,用于生产经营性固定资产购建的原始发票复印件或固定资产统计报表;
(7)在建项目提供开工建设证明,完工项目提供项目竣工验收、投产证明;
(8)资金到位率证明(州、地、市级招商部门,省直部门、单位出具的项目完成进度及资金到位情况统计表);
(9)项目法人代表有效身份证明复印件;
(10)引资人(第一引资人)有效身份证明。
2、资产并购类、公益类(非投资性质)及捐赠类项目,应提供以下材料:
(1)《青海省招商项目政府奖励金申请表》;
(2)《青海省招商项目引资人资格申报登记表》;
(3)项目批准文件(项目核准、备案材料复印件);
(4)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出具的验资报告或银行汇款单复印件;
(5)资金到位率证明(州、地、市级招商部门,省直部门、单位出具的项目完成进度及资金到位情况统计表);
(6)项目合同完成履约证明或受益单位出具的证明;
(7)法人代表身份证明复印件;
(8)涉及国有资产转让、产权股权变更等类项目,引资人另须提供资产监管部门(由各级人民政府授权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出具的审核意见。
第六章 奖励项目认定机构和程序
第九条 奖励项目认定机构。全省优秀招商项目奖励认定工作由省招商局负责。
第十条 奖励项目认定程序如下:
(一)项目审核。各州、地、市招商部门(省直部门、单位)负责对引资人申请政府奖励金的招商项目资料进行审核,在每11月底前将符合申请条件且通过审核的项目申报材料统一汇总并附上审核意见后报送省招商局。
(二)项目预认定。凡报送申请政府奖励金的招商项目由省招商局汇总分类、复核,并对入选项目进行预认定,提出拟奖励项目名单。
(三)项目公示。将拟奖励项目名单、奖励金额、引资人等有关信息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示,征求意见。
(四)项目认定。对有异议的招商项目进行调查核实,除确有问题的不予认定外,其余招商项目认定为当优秀招商引资项目,并向社会公布。
第七章 奖励资金领取程序
第十一条 当优秀招商项目奖励认定后,项目引资人须凭下列证件到省招商局领取奖金及奖励证书:
1、由各州、地、市招商部门(省直部门、单位)出具审定意见的《青海省招商项目引资人资格申报登记表》;
2、引资人身份证明。引资人为个人的须提供本人身份证(护照),引资人为单位组织的须提供法人代表签字、单位盖章的介绍信或资格证明。若引资人委托第三方来领取奖金,另需提供委托书和第三方相关身份证明材料。
第十二条 引资人须在当优秀招商项目奖励认定结果六个月内到省招商局办理领奖手续,逾期将视为自动放弃。
第八章 奖励工作管理
第十三条 青海省招商局负责对本省招商奖励工作的组织和实施。
第十四条 各级行政监察部门要加强对招商引资有关奖励资金申报过程的监督,对违反奖励规定的,要及时纠正并追究责任。
第十五条 本办法由青海省招商局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青海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鼓励引进境外资金的奖励办法(试行)的通知》青政[2000]40号文同时废止。
附表:
1、青海省招商项目引资人资格申报登记表
2、青海省招商项目政府奖励金申请表
附表1:
青海省招商项目引资人资格申报登记表
姓名/单位名称
(第一引资人)护照/身份证号
通信地址联系电话
其他引资人姓名/
单位名称
招商项目名称
项目进度情况
引资人签字(盖章)
年月日
项目所在地招商部门意见:
签字(盖章)
年月日
州、地、市招商部门(省直部门、单位)审定意见:
签字(盖章)
年月日
登记备案号:青海招商(县、市、区/省直部门、单位)年号
本表一式四份。
附表2:
青海省招商项目政府奖励金申请表
单位:万元
姓名/单位名称
(第一引资人)联系电话
项目名称项目类别
项目落户/所在地区项目资金
来源地区
项目资金情况
项目总投资金额
项目引进资金额
项目实际到位资金
项目建设/实施
进度情况
引资人:
签字(盖章)
年月日
项目投资/招商单位意见:
签字(盖章)
年月日
项目所在地招商部门意见:
签字(盖章)
年月日
项目所在地环保部门意见:
签字(盖章)
年月日
州、地、市招商部门(省直部门、单位)审核意见:
签字(盖章)
年月日
省招商项目奖励认定小组认定意见:
签字(盖章)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