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奖励办法试行

时间:2019-05-13 04:28: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奖励办法试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奖励办法试行》。

第一篇: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奖励办法试行

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奖励办法(试行)

2006-11-01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简称中华农业科技奖)是经农业部、科技部批准设立的面向全国农业行业的综合性科学技术奖。主要奖励为我国农业科学技术进步和创新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其目的是调动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贡献。

第二条 为做好中华农业科技奖奖励工作,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和《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管理办法》,结合农业行业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三条 中华农业科技奖贯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方针,鼓励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第四条 中华农业科技奖的推荐、评审和授奖实行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激励申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成果。

第五条 中华农业科技奖行政管理归口农业部科技教育司,中国农学会负责奖励评审工作。第六条 中华农业科技奖获奖项目及成果,可作为相关人员评审职称、晋级职务、评选先进等主要参考依据之一。

第七条 中华农业科技奖获奖成果具有推荐国家科技奖的资格。二等奖以上的成果参加农业部推荐国家科技奖励项目的评审。第二章 组织机构

第八条 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奖励委员会是该奖的领导机构,主要职责是制定奖励政策、指导评审工作、审定授奖项目。名誉主任委员由农业部部长担任,主任委员由农业部主管科教的副部长担任,副主任委员由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司长和中国农学会秘书长担任,委员由有关行政单位领导和科研教学单位专家组成。

第九条 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评审委员会是该奖的评审机构,主要职责是按照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主任委员由中国农学会会长担任,副主任委员由资深院士专家担任,委员主要从农业部科技委委员和农业部高级专家库专家中产生。

神农 第十条 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奖励委员会办公室是该奖的日常办事机构,设在中国农学会。主要职责是组织申报、接受推荐、形式审查、组织评审、异议处理、公布结果等具体工作。第三章 奖励范围、标准及等级 第十一条 中华农业科技奖的奖励范围

中华农业科技奖接受全国农业行业(农业、畜牧、兽医、水产、农垦、农机、农业工程、农产品加工等)及其它行业与农业相关项目的申报,奖励范围包括: 1.科学研究成果

在农业科学研究与开发中取得对行业科技进步具有显著影响的科研成果。尤其在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工作中,取得重大进展和突破,产生了重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促进产业技术水平提升、推动行业科技进步做出重要贡献。2.科普类成果

在农业科普活动中产生重要影响和显著社会效益的科普原创作品和编著作品。作品注重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方法,为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具有重大影响力。第十二条 中华农业科技奖评审的主要标准 1.科学研究成果

成果具有显著的创新性,在学科和专业领域内取得了明显突破,解决了生产中关键性技术难题,对行业科技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科学价值,产生了重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2.科普类成果

符合国家《出版管理条例》及《图书质量管理规定》、《电子出版物管理规定》所规定的相关要求,知识产权清晰,在选题内容或者表现形式、创作手法上有重要创新,作品具有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表现形式,可读性强,易于为大众所理解和接受;其普及面和阅读范围在国内同类科普作品中处于领先水平,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带动了相关领域后续科普作品创作,推动了我国科普作品创作事业的发展。第十三条 中华农业科技奖奖励数量及等级

中华农业科技奖每年评奖一次,一等奖不超过5项,二等奖不超过10项,三等奖约50项。对有特大贡献、产生巨大效益和影响的农业科技成果,可视情况设立特等奖。

第十四条 为弘扬“学风正派、勇于创新、甘于奉献、团结协作”的科学精神,鼓励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热情,中华农业科技奖每两年评选一次优秀创新团队。第四章 申报条件与程序

第十五条 申报中华农业科技奖的成果应符合下列条件: 1.属于中华农业科技奖奖励范围;

2.不存在成果权属、完成单位和完成人等方面的争议; 3.无重复报奖内容。

第十六条 凡已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的项目或正在向国家申报科技奖励的项目,不得申报中华农业科技奖。

第十七条 申报、推荐中华农业科技奖应当提交下列相关材料: 1.中华农业科技奖推荐书;

2.省级行业管理部门出具的成果应用证明; 3.由省部级认定的查新机构出具的查新检索报告;

4.科普类成果,应提交原创作品或编撰作品,并提供作品的主要思想以及产生公众影响的证明材料;

5.特殊类成果应提交相应的证明材料:

(1)技术发明类成果应提交国家发明专利证书或专利申请初步审查合格通知书;

(2)动植物育种类成果应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提交品种审定证书,已列入国务院行政部门公布的《植物新品种保护名录》的植物育种成果应提交品种权证书或初审合格证明;(3)肥料、土壤调节剂应提交肥料登记证书或临时登记证书,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应提交农药登记证书或临时登记证书;

(4)兽药应提交新兽药注册证书或兽药生产许可证书,饲料、饲料添加剂应提交饲料或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证书;

(5)转基因产品及转基因获得的生物品种、制品应提交政府有关部门出具的转基因生物安全批准文件。

第十八条 申报项目主要完成人,是指对该项目的完成做出创造性具有实际贡献的主要人员。主要完成人应至少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提出总体学术思想、研究方案、技术路线或重要创新点;

2.在研制过程中直接参与并解决了关键学术疑难问题或实验、技术难点;

3.在研究方法、手段的提出以及重要基础数据的收集和综合分析等方面有主要贡献者; 4.参与并解决在投产、应用过程中的重要难点或关键技术问题;

5.在成果完成期内,至少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坚持在本项目的科研第一线工作; 6.提出科普作品的主创思想并直接参与作品的完成。

第十九条 推荐各等级奖励的主要完成人限额为:一等奖20人,二等奖15人,三等奖10人。第二十条 推荐项目主要完成单位是指在该项目研制、投产、应用的过程中进行组织并提供技术、人员、设备等条件,对项目的完成起到重要作用的单位。

第二十一条 推荐各等级奖励主要完成单位限额为:一等奖10个,二等奖7个,三等奖5个。第二十二条 多个单位共同协作完成的科技成果,由成果第一完成单位按要求进行申报。第二十三条 中华农业科技奖推荐单位

1.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机、畜牧、兽医、农垦、乡镇企业、水产厅(局、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负责本辖区、本行业申报项目的统一推荐工作。各省农学会要积极配合做好此项工作;

2.农业部直属单位及国家非农业系统有关科研教学单位,可直接向奖励委员会办公室推荐申报项目;

3.鼓励全国性学会、行业协会向奖励委员会办公室推荐申报项目; 4.鼓励港、澳、台地区的相关组织向奖励委员会办公室推荐申报项目。第二十四条 中华农业科技奖的申报程序 1.申报单位将申报项目资料报推荐单位;

2.推荐单位对申报项目进行形式审查,并组织专家进行初评。各省农业行政部门可委托相关单位负责具体工作;

3.通过初评的申报项目由推荐单位统一向中华农业科技奖奖励委员会办公室进行推荐。第五章 评审与授奖 第二十五条 评审

中华农业科技奖采用形式审查、评审委员会评审、奖励委员会审定的方式进行评审。1.奖励委员会办公室负责申报项目的形式审查; 2.评审委员会负责申报项目的评审工作;

3.获奖项目在有关媒体进行公示,奖励委员会办公室接受异议并负责处理; 4.奖励委员会对无异议的获奖项目进行审定并公告。第二十六条 授奖

奖励委员会对获奖项目进行表彰。第六章 异议及处理

第二十七条 自公示之日起一个月内,接受异议投诉。单位异议要加盖公章,个人异议要署真名。

第二十八条 奖励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处理获奖项目异议。第七章

罚 则

第二十九条 对已获奖的项目,如发现违反奖励条件、有弄虚作假或剽窃他人成果者,经查明属实,将撤消其奖励、收回奖励证书并向社会公告,取消三年申报资格。第八章

附 则

第三十条 中华农业科技奖接受国内外各有关单位和个人的捐赠和赞助。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由中华农业科技奖奖励委员会负责解释。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自科技部批准设立登记之日起试行。

第二篇: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奖励办法

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奖励办法

(讨论稿)

(1992年5月 中华护理学会第21届常务理事会第2次会议第一次审议通过)(2008年5月12日中华护理学会第25届常务理事会第2次会议第二次审议通过)(2013年1月31日中华护理学会第26届理事长办公会第7次会议第三次审议通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奖励在推动护理科技进步中做出突出成绩的集体和个人,充分调动广大护理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我国护理学科的发展,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实施细则》及《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管理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是全国护理行业的科学技术奖,授予在护理学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取得优秀成果的集体和个人。

第三条 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的奖励贯彻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方针,鼓励自主创新,鼓励攀登护理科技高峰,促进护理科技与社会发展和医学科学进步密切结合,促进护理科技成果推广和转化,促进护理科技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四条 中华护理学会负责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的评审组织及奖励工作。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的推荐、评审和授奖,实行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不受任何组织和个人的干涉。

第二章 奖励

第五条 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三个等级,每届授奖不超过50名。

第六条 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授予在临床护理、护理教育、护理管理和社区护理等领域进行护理研究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护理科技工作者、单位和课题组。

第七条 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主要奖励下列范围:

(一)对本学科领域发展有重要指导意义的新观点、新学说、新理论等研究成果;

(二)护理学基本理论和客观规律的研究成果;

(三)临床各专科护理及社区预防保健护理研究的成果;

(四)护理专业技术与方法创新,并在护理领域中推广应用获得良好成效的科学技术成果;

(五)软科学研究成果。

第八条 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应按照科学技术水平、社会经济效益和推动科技进步的作用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其奖励标准如下:

(一)一等奖项目:在学术或技术上有重大创新,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取得重大社会经济效益;

(二)二等奖项目:在学术或技术上有很大创新,具有国内领先水平,在国内广泛应用,取得显著社会经济效益;

(三)三等奖项目:在学术或技术上有所创新,具有国内先进水平,在国内广泛应用、取得较好社会经济效益。

第三章 推荐、评审和授奖

第九条 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护理学会负责向中华护理学会推荐。

第十条 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实行限额推荐制度,推荐单位依据规定的限额择优推荐。

第十一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护理学会应当按规定填写推荐书,并按规定时间报送。

第十二条 中华护理学会设立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评审委员会),负责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评审的组织管理和指导,评审委员会下设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评审办公室(以下简称评审办公室),负责评审奖励日常工作。

第十三条 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每两年评审一次。第十四条 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按下列程序进行:

(一)评审办公室对推荐项目材料进行形式审查;

(二)评审委员会按专业进行初审;

(三)公示初审结果;

(四)评审委员会召开评审会议,评定奖励项目和奖励等级。第十五条 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由中华护理学会对评审委员会的评审结果进行确认,并颁发证书、奖金。

第十六条 中华护理学会从获得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的项目中,择优向国家级奖励机构推荐。

第四章 罚则

第十七条 剽窃、侵占他人的发明或其他科学技术成果,或者以不正当手段骗取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由中华护理学会撤消其奖励,追回奖金及证书,其所在单位及个人3年内不得申报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

第十八条 推荐单位和个人提供虚假数据、材料,或者协助他人骗取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由中华护理学会通报批评或取消其推荐资格。

第十九条 参与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评审活动的有关人员在评审活动中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的通知其本人所在单位给予通报批评,并取消评委资格。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中华护理学会常务理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施行。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由中华护理学会负责解释。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奖励办法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做好中华护理学会科学技术奖励工作,保证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的评审质量,根据《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奖励办法》,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适用于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的推荐、评审、授奖等各项活动。第三条 中华护理学会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鼓励团结协作、联合攻关,鼓励攀登科学技术高峰,促进护理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结合,促进科技成果商品化和产业化。

第四条 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的推荐、评审和授奖,实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不受任何组织和个人的非法干涉。

第五条 中华护理学会在中国境内享有依法开展医学科学技术奖励活动和在公开出版物、媒体上如实宣传报道的权利,未经中华护理学会授权的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开展任何涉及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的宣传活动。

第六条 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授予在基本护理理论、临床护理、护理教育、护理管理和社区护理等领域研究中取得优秀成果的集体和个人。在科研项目中仅从事组织管理和辅助服务的工作人员或单位不得作为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的候选人。

第七条 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是授予科技工作者和单位的荣誉,授奖不决定科学技术成果的权属。

第八条 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评审委员会负责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评审的组织管理与指导工作。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评审办公室负责组织整理、处理推荐材料、联络沟通委员、确定安排评审形式、时间、地点等日常工作,并按向评审委员会汇报工作情况。

第二章 奖励范围和评审标准 第九条 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的奖励范围包括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两个方面。

(一)基础研究主要是指在理论基础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发现和提出对本学科领域发展有重要指导意义的新观点、新学说、新理论等研究成果;

2、护理学基本理论的研究成果;

3、软科学研究成果;

4、标准、信息研究成果。

(二)应用研究成果主要是指在临床各专科护理、社区预防保健护理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临床护理新业务、新技术、新方法;

2、社区预防保健等防治疾病的研究成果;

3、护理用具、设备的研制成果;

4、引进吸收、开发的国内外先进护理技术的研究成果。第十条 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的评审标准:

(一)基础研究综合评定标准:按照创新性、科学性、实用性及他人引用程度等四个条件进行综合评定,标准如下:

1、在科学上取得了突破性、综合性进展,学术上属国际先进,并为学术界所公认和广泛引用,推动了本学科及其分支学科或相关学科的发展,或者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可以评为一等奖;

2、在科学上取得重要进展,学术上属国内领先水平,并为学术界所公认和广泛引用,推动了本学科或者其分支学科的发展,或者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有较大影响,可以评为二等奖;

3、在科学上取得较大进展,学术上属国内先进水平,并为学术界所公认和广泛引用,推动了本学科或其分支学科的发展,或者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有一定影响,可以评为三等奖。

(二)应用研究综合评定标准:按照技术的先进性与技术难度、推动科技进步的作用、推广转化程度、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定,评定标准如下:

1、属国内外首创的重要技术发明,技术思路独特,技术上有重要创新,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同类技术的领先水平,推动了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已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可以评为一等奖;

2、属国内外首创的重要技术发明,技术思路新颖,技术上有较大的创新,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同类技术的先进水平,对本领域的技术进步有推动作用,并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可以评为二等奖;

3、属国内首创,但尚未公开的重要技术发明,技术思路新颖,技术上有创新,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同类技术的先进水平,对本领域的技术进步有推动作用,并产生了比较大的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可以评为三等奖;

第三章 评审组织

第十一条 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评审委员会由中华护理学会领导、著名护理专家及中华护理学会有关人员组成,设名誉主任委员、主任委员、常务副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秘书长和副秘书长。

第十二条 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评审委员会负责对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进行管理和指导,主要职责是:

(一)确定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的评审原则及评审程序;

(二)负责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的评审组织工作;

(三)对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评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处理;

(四)为完善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奖励工作提供咨询意见,研究解决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评审工作中出现的其他重大问题。

(五)负责对获奖项目的审定。

第十三条 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评审委员会委员实行聘任制,每届任期5年。第十四条 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评审办公室负责评审、奖励的具体工作,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评审委员会的决议;

(二)负责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推荐材料的形式审查、初审、公示、终审、奖励与发布等组织工作;

(三)负责科研管理人员有关科技奖励管理的培训工作。

第四章 推 荐

第十五条 《奖励办法》第九条所列推荐单位的推荐工作,由其科研管理部门负责。

第十六条 每个推荐单位推荐的项目数量原则上依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三级医疗机构的数量确定,部队系统(含武警)单独分配推荐名额,不包含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推荐名额范围内。各推荐单位根据评选标准评审后确定推荐项目,应于评审当年5月31日前报送有关推荐材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级护理学会负责汇总和报送工作,逾期上报不予受理。

第十七条

获得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奖、军队奖项和相当等级科技奖励的项目可以推荐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已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的项目不得推荐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当年同时推荐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和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的项目,由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公告为建议授奖, 项目后,自动终止该项目在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的评审程序。

第十八条 凡涉及国防、国家安全领域的保密项目不得推荐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

第十九条 未能通过评审的项目,在此后的研究工作又获得新的实质性进展,并符合奖励条例及本细则有关规定的,可以按照规定的程序重新推荐。连续两次参加评审未予授奖的项目,如再次推荐须隔一届。

第二十条 推荐时应填写《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推荐书》,按要求提供有关材料,并将电子版在规定时间内提交中华护理学会科技评审办公室。上报中华护 理学会的材料包括:推荐表1份、主要成果和业绩及证明材料1份、专家推荐表2份。上报材料具体要求:

(一)证明材料:包括政治思想、科学精神、科学道德、学风方面的内容,事迹应附加材料;

(二)科技成果必须经过有关部门的正式鉴定;

(三)成果之论文必须在公开发行的国家级期刊上发表;

(四)成果及论文应为主要贡献者并为第一、二作者;

(五)专家推荐表应由不同单位并对推荐人及其成果比较了解的、具有高级职称的两位专家填写。

(六)推荐表由各推荐单位经专家评审组评审后填写推荐意见报中华护理学会。

(七)申报奖励项目属于应用研究的,应在申报当年的前一年批复鉴定(应用一年以上);属于基础研究的,其内容的相关论著截至推荐时间必须公开发表1年以上,主要论著同时注明引用情况,含他引、自引的具体情况。

第二十一条

有以下情况之一者,不得推荐本奖励:

(一)不符合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的奖励范围;

(二)存在知识产权纠纷或争议;

(三)不符合伦理学原则的;

(四)原始材料不完全或不真实;

(五)有悖有关法律、法规的情况;

(六)填写资料不完整,无法审查。

第二十二条 推荐单位、推荐人对推荐项目的评审专家如有回避要求的,可在推荐时填写回避专家申请表,并提出理由。每个项目所提出的回避专家人数不得超过2人。

第五章 评 审

第二十三条 评审程序

(一)形式审查:由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评审办公室负责对推荐的项目进行形式审查。对不符合规定的推荐材料,可以要求有关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内补正,逾期不补正或者经补正仍不符合要求的,可以不提交评审。

(二)初审:对形式审查合格的项目,中华护理学会科技评审办公室按专业提交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评审委员会进行初审。

(三)初审结果媒体公示30日。

(四)终审: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评审委员会对初审通过的和已经解决异议的项目进行终审。初审与终审均采取会议评审的方式,评审表决采取书面投票方式。

第二十四条 推荐项目负责人和第一完成单位可以在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终审前的任何阶段提出退出评审的要求,并按要求分别提供书面申请材料和公函。凡不接受终审结果的项目负责人四年内不得推荐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

第二十五条 中华护理学会对评审结果进行确认。

第二十六条 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评审实行回避制度。被推荐为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的主要完成人不得作为评审专家参加当年的评审工作,同一法人单位的评审委员不参加本单位同专业项目的评审。

第二十七条 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评审委员和相关工作人员对完成人或单位所完成项目的技术内容及评审情况严格保密。

第六章 异议及处理

第二十八条 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接受社会监督,评审工作实行异议制度。任何单位或个人对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主要完成人或单位及其项目持有异议的,可在初审结果公示之日起30日内以真实身份书面提出,逾期且无正当理由的,不予受理。

第二十九条 提出异议的单位或个人应当提供异议材料,并提供必要的证明文件。个人提出异议的,应在异议材料上签署真实姓名、工作单位、联系地址和电话;以单位名义提出异议的,单位法人要签名并加盖单位印章。第三十条

异议分为实质性异议和非实质性异议。凡涉及获奖主要完成人和单位所完成项目的创新性、先进性、实用性填写不实所提的异议为实质性异议;对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单位排序的异议,为非实质性异议。推荐单位、推荐专家、完成人和完成单位对评审结果的意见,不属于异议范围。

第三十一条 实质性异议由有关推荐单位或者推荐专家协助处理。涉及异议的任何一方应当积极配合,不得推诿和延误。推荐单位或者推荐专家接到异议通知后,应当在规定时间内核实异议材料,并如期做出书面答复。必要时,科技奖评审办公室可以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调查或采取其它解决方式。

第三十二条 非实质性异议由推荐单位或者推荐专家负责协调,提出处理意见报科技奖评审办公室审核。推荐单位或者推荐专家在规定的时间内未提出调查、核实报告的不予进入终审。

第三十三条 科技奖评审办公室向终审会议报告异议核实情况,并对投诉者给予保护。

第七章 授 奖

第三十四条 授奖名额:每届授奖不超过50名。其中一等奖5名,二等奖15名,三等奖30名。对单项授奖人数和授奖单位实行限额,一等奖人数不超过15人,完成单位数不超过10个;二等奖人数不超过10人,完成单位数不超过7个;三等奖人数不超过8人,完成单位数不超过5个;

第三十五条 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每两年评选一次,逢单数年颁发。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由中华护理学会确认、发布,对获奖者授予证书、奖章(奖杯)和奖金(由原筹集的振兴中国护理事业基金利息提供,奖金数额以当年中华护理学会奖励决定为准)。

第八章 附 则

第三十六条 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第三十七条 本细则由中华护理学会负责解释。

第三篇: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奖励办法

广东省护理学会科学技术奖奖励办法实施细则

(2015年1月28日经广东省护理学会理事长办公会审议通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做好广东省护理学会科学技术奖励工作,保证广东省护理学会科技奖的评审质量,根据《广东省护理学会科技奖奖励办法》,制定本细则。本细则适用于广东省护理学会科技奖的推荐、评审、授奖等各项活动。

第二条 广东省护理学会科技奖的推荐、评审和授奖,实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不受任何组织和个人的干涉。

第三条 广东省护理学会科技奖授予在基本护理理论、临床护理、护理教育、护理管理和社区护理等领域研究中取得优秀成果的集体和个人。

第四条 广东省护理学会科技奖是授予科技工作者和单位的荣誉,授奖不决定科学技术成果的权属。

第二章 奖励范围和评审标准

第五条 广东省护理学会科技奖的奖励范围包括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

(一)基础研究是指在理论基础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发现和提出对护理学科某领域发展有重要指导意义的新观点、新学说、新理论等研究成果;

2、护理学基本理论的研究成果;

3、护理软科学各领域的研究成果;

4、护理标准、信息研究成果。

(二)应用研究成果是指在临床护理、社区护理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临床各专科护理新业务、新技术、新方法;

2、社区预防保健、康复等研究成果;

3、护理用具、设备的研制成果;

4、引进吸收、开发的国内外先进护理技术的研究成果。第六条 广东省护理学会科技奖的评审标准:

(一)基础研究评定标准:按照创新性、科学性、实用性及他人引用程度等四个条件进行综合评定,标准如下:

1.一等奖:在科学上取得了突破性、综合性进展,学术上属国内先进,并为学术界所公认和广泛引用,推动了本学科及其分支学科或相关学科的发展,或者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

2.二等奖:在科学上取得重要进展,学术上属省内领先水平,并为学术界所公认和广泛引用,推动了本学科或者其分支学科的发展,或者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有较大影响;

3.三等奖:在科学上取得较大进展,学术上属省内先进水平,并为学术界所公认和广泛引用,推动了本学科或其分支学科的发展,或者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有一定影响。

(二)应用研究评定标准:按技术的先进性与难度、推动科技进步的作用、推广转化程度、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定,评定标准如下:

1.一等奖:属国内外首创的重要技术发明,技术思路独特,技术上有重要创新,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同类技术的领先水平,推动了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已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

2.二等奖:属省内外首创的重要技术发明,技术思路新颖,技术上有较大创新,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同类技术的先进水平,对本领域的技术进步有推动作用,并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

3.三等奖:属省内首创的重要技术发明,技术思路新颖,技术上有创新,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同类技术的先进水平,对本领域的技术进步有推动作用,并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第三章 推荐及上报

第七条

获得各地、市人民政府奖、军队奖项和相当等级科技奖励的项目可推荐广东省护理学会科技奖。已获得省级及以上科技奖励的项目不再推荐本奖。

第八条 凡涉及国防、国家安全领域的保密项目不得推荐广东省护理学会科技奖。

第九条 上届未能通过评审的项目,在此后的研究工作又获得新的实质性进展,并符合奖励办法及本细则有关规定的,可按照规定程序重新推荐。

第十条 上报材料要求:推荐时应填写《广东省护理学会科技奖推荐书》,按要求提供有关材料,并在规定时间内提交广东省护理学会科技评审办公室。

上报广东省护理学会的材料包括:推荐表1份、主要成果和业绩及证明材料1份、专家推荐表2份。

上报材料的具体要求:

(一)证明材料:包括政治思想、科学精神、科学道德、学风方面的内容,事迹应附加材料;

(二)科技成果必须经过有关部门的正式鉴定;

(三)成果之论文必须在公开发行的国家级期刊上发表;

(四)成果及论文应为主要贡献者并为第一、二作者;

(五)专家推荐表应由不同单位并对推荐人及其成果比较了解的、具有高级职称的两位专家填写。

(六)推荐表由各推荐单位经专家评审后填写推荐意见报广东省护理学会。

(七)申报奖励项目属于应用研究的,应在申报当年的前一年批复鉴定(应用一年以上);属于基础研究的,其内容的相关论著截至推荐时间必须公开发表1年以上,主要论著同时注明引用情况,含他引、自引的具体情况。

第十一条

有以下情况之一者,不得推荐本奖励:

(一)不符合广东省护理学会科技奖的奖励范围;

(二)存在知识产权纠纷或争议;

(三)不符合伦理学原则的;

(四)原始材料不完全或不真实;

(五)有悖有关法律、法规的情况;

(六)填写资料不完整,无法审查者。

第十二条 上报:本奖在各地开展推荐评审的基础上进行。由各地市护理学会、省直属各医院作为推荐单位,各有关医学院校及军队系统也需上报所在地、市护理学会,由其根据本办法组织专家评议后,向省护理学会推荐报送。

第四章 评审程序及异议处理

第十三条 形式审查:由广东省护理学会办公室负责对推荐的项目进行形式审查。对不符合规定的推荐材料,可要求有关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内补正,逾期不补正或者经补正仍不符合要求的,不提交专家进行评审。

第十四条 经形式审查合格的推荐材料,由广东省护理学会组织专家进行评议、审核。评审专家在专家库中经随机挑选后聘任,实行动态管理。

第十五条 广东省护理学会科技奖评审实行回避制度。被推荐为广东省护理学会科技奖的主要完成人不得担任当年的评审专家,同一法人单位的专家不参加本单位项目的评审。

第十六条 推荐单位、推荐人对推荐项目的评审专家如有回避要求的,可在推荐时填写回避专家申请表,并提出理由。每个项目所提出的回避专家人数不得超过2人。

第十七条 广东省护理学会汇总专家审核意见后,提出获奖者名单,由广东省护理学会常务理事会批准,获奖名单在学会网站上公示7日。无异议后报广东省科协、省科技厅,获准后报省民政厅备案,由广东省护理学会组织颁奖。

第十八条 任何单位或个人对广东省护理学会科技奖主要完成人或单位及其项目持有异议的,可在初审结果公示之日起7日内以真实身份书面提出,逾期 且无正当理由的,不予受理。推荐单位、推荐专家、完成人和完成单位对评审结果的意见,不属于异议范围。

第十九条 提出异议的单位或个人应当提供异议材料,并提供必要的证明文件。个人提出异议的,应在异议材料上签署真实姓名、工作单位、联系地址和电话;以单位名义提出异议的,单位法人要签名并加盖单位印章。

第二十条 推荐单位或推荐专家接到异议通知后,应当在规定时间内核实异议材料,并如期做出书面答复。

第二十一条 省护理学会成立评审仲裁委员会,成员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负责对异议进行裁决,裁定结果报护理学会理事长会议审议通过。

第五章 授 奖

第二十二条 广东省护理学会科技奖每两年评选一次,逢单数年颁发。广东省护理学会科技奖由广东省护理学会确认、发布,对获奖者授予证书和奖金(奖金数额以当年广东省护理学会奖励决定为准)。

第二十三条 授奖名额:每届授奖不超过20名。其中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15名。

第二十四条 对单项授奖人数和授奖单位实行限额,一等奖参研人数不超过15人,完成单位数不超过10个;二等奖参研人数不超过10人,完成单位数不超过7个;三等奖参研人数不超过8人,完成单位数不超过5个。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五条 本细则由广东省护理学会负责解释。第二十六条 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广东省护理学会 二○一五年一月三十日

第四篇:中华医学科技奖奖励条例

中华医学科技奖奖励条例

(试

行)

(2001年3月24日中华医学会第22届理事会第5次常务理事会议审议通过)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奖励

第三章 推荐、评审和授予 第四章 罚则 第五章 附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奖励在医学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充分调动广大医学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我国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实施细则》及《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管理办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中华医学会设立中华医学科技奖。中华医学科技奖是全国医药卫生行业科学技术奖,包括自然科学、技术发明、科学技术进步、国际科学技术合作等奖励内容。

第三条

中华医学科技奖贯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方针。

第四条

中华医学会聘请有关专家、学者组成中华医学科技奖评审委员会。中华医学会科技评审部负责日常工作。

第五条

中华医学科技奖的推荐、评审和授奖,实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不受任何组织和个人的非法干涉。

第二章 奖 励

第六条

中华医学科技奖自然科学类授予在医学科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获得重要发现的科技工作者和单位。

第七条

中华医学科技奖技术发明类授予运用科学技术知识研制出产品、工艺、材料及其系统等重要医学技术发明的发明者。

第八条

中华医学科技奖科学技术进步类授予应用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在疾病防治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和单位。

第九条

中华医学科技奖国际科学技术合作类授予对中国医学科学技术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外国人或者外国组织。

第十条

卫生部、中华医学会从获得中华医学科技奖的项目中,推荐国家科学技术奖。

第三章 推荐、评审和授予

第十一条

中华医学科技奖接受以下单位和科学家推荐:

(一)高等学校;

(二)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武警部队后勤部卫生部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卫生厅(局)所属医疗、科研、预防机构等;

(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副省级城市医学会负责汇总和报送工作。

第十二条

推荐单位和科学家限额择优推荐中华医学科技奖,并对推荐的项目负责。推荐时,应按规定填写推荐书,提供真实、可靠的评价材料。

第十三条

中华医学科技奖评审委员会做出认定科学技术成果的结论,评定奖励等级。

第十四条

中华医学科技奖由中华医学会确认并由会长颁发证书、奖金。

第十五条

中华医学科技奖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三个等级,每年评审一次,授奖一次。

第四章 罚 则

第十六条

剽窃、侵夺他人的发现、发明或者其他科学技术成果的,或者以不正当手段骗取中华医学科技奖的,由中华医学会撤销其奖励,追回奖金和证书。

第十七条

推荐单位和个人提供虚假数据、材料,或协助他人骗取中华医学科技奖的,由中华医学会通报批评或者取消其推荐资格。

第十八条

参与中华医学科技奖评审活动的有关人员在评审活动中弄虚作假,徇私舞弊,发现后根据情节给予处分。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九条

本条例自常务理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施行。第二十条

本条例由中华医学会负责解释。

第五篇:中华医学科技奖奖励条例

附件1

中华医学科技奖奖励条例

(2001年3月24日中华医学会第22届理事会第5次常务理事会议第一次审议通过,2007年11月24日中华医学会第23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第6次会议第二次审议通过)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奖励

第三章 推荐、评审和授奖 第四章 罚则 第五章 附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奖励在医学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充分调动广大医学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我国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实施细则》及《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管理办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中华医学会设立中华医学科技奖。中华医学科技奖是全国医药卫生行业科学技术奖,包括医学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普及、国际科学技术合作等奖励内容。

第三条 中华医学科技奖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

第四条 中华医学会聘请有关专家、学者组成中华医学科技奖评审委员会。中华医学会科技评审部负责日常工作。

第五条 中华医学科技奖的推荐、评审和授奖,实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不受任何组织和个人的非法干涉。

第二章 奖 励

第六条 中华医学科技奖授予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与卫生学、药学、中医中药学等领域,为防治疾病、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做出如下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和单位:

(一)在医学科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获得重要发现;

(二)运用科学技术知识研制出产品、工艺、材料及其系统等重要医学技术发明;

(三)完成医学科学技术创新,应用推广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完成重要医学 科学技术工程、计划、项目等。

第七条 中华医学科技奖授予对创作优秀医学科学技术普及作品作出直接创造性贡献的完成人和单位。

第八条 中华医学科技奖授予对中国医学科学技术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外国人或外国组织。

第三章 推荐、评审和授奖

第九条 中华医学科技奖接受如下单位或科学家推荐:

(一)高等学校;

(二)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武警部队后勤部卫生部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卫生厅(局)所属医疗、科研、预防机构等;

(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第十条 推荐单位和科学家限额择优推荐中华医学科技奖,并对推荐的项目负责。推荐时,应按规定填写推荐书,提供真实、可靠的评价材料。

第十一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副省级城市医学会负责汇总和报送工作。

第十二条 中华医学科技奖评审委员会经过评审,评定奖励等级。

第十三条 中华医学科技奖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三个等级,卫生管理奖、医学科普奖和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不分等级,每年评审一次,授奖一次。

第十四条 中华医学科技奖由中华医学会确认并颁发证书、奖金。

第十五条 中华医学会从获得中华医学科技奖项目中,择优推荐国家科学技术奖。

第四章 罚 则

第十六条 剽窃、侵夺他人的发现、发明或其他科学技术成果,或者以不正当手段骗取中华医学科技奖,由中华医学会撤销其奖励,追回奖金和证书。

第十七条 推荐单位或个人提供虚假数据、材料,或者协助他人骗取中华医学科技奖,由中华医学会通报批评或取消其推荐资格。

第十八条 参与中华医学科技奖评审活动的有关人员在评审活动中弄虚作假,徇私舞弊,发现后根据情节给予处分。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九条 本条例自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施行。

下载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奖励办法试行word格式文档
下载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奖励办法试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华医学科技奖奖励条例实施细则

    附件2 中华医学科技奖奖励条例实施细则 (2001年3月24日中华医学会第22届理事会第5次常务理事会议第一次审议通过, 2007年11月24日中华医学会第23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第6次会议......

    员工奖励办法(试行)

    员工奖励办法(试行) 一、目的 为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表彰和激励先进,激发员工潜能,以期达到节约和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的目的,同时为弘扬正气,特制定本办法。 二......

    员工奖励办法(试行)

    加油站员工奖励办法(试行) 一、目的 为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表彰和激励先进,激发员工潜能,以期达到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的目的,同时为弘扬正气,特制定本办法。 二、适用范......

    中华医学会关于2009年中华医学科技奖奖励的决定

    2010043 SARS-CoV感染引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等疾病的致病机理和药理研究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广州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中山大学、中国......

    中华医学会关于2009年中华医学科技奖奖励的决定

    附件 2009年中华医学科技奖获奖项目 一等奖7项 200901059 细胞、器官衰老的分子机制研究与个体化衰老评价的建立及应用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国科......

    青海省招商引资奖励办法(试行)(精选合集)

    青海省招商引资奖励办法(试行).txt如果真诚是一种伤害,请选择谎言;如果谎言是一种伤害,请选择沉默;如果沉默是一种伤害,请选择离开。青海省招商引资奖励办法(试行) 2007年07月04日......

    中心小学宣传报道奖励办法(试行)

    中心小学宣传报道奖励办法(试行) 中心小学宣传报道奖励办法(试行) 为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切实加强我校对外宣传报道及对上级部门的信息报送工作,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提高学校的社会......

    广东工业大学科研奖励办法(试行)

    广东工业大学科研奖励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鼓励我校教师和科研人员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提升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产出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促进学校科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