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新能力和中小企业核心竞争的培育
创新能力和中小企业核心竞争的培育
发布时间:2009-6-18信息来源:
一、创新是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1990年普拉哈哈德和哈默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一文,将核心竞争力定义为企业组织中的积累性知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整合多种技术的知识,并据此获得超越其它竞争对手的独特能力。但是,现实经济中被企业领先的竞争对手并不是在停滞不前,而是在不断进步,不断创新的。因此,作者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应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即在不同时间点上,其内涵与要求是不同的。企业的长期成功必须依托于不断更新的核心竞争力,而核心竞争力的更新在本质上就是一种创新、且支撑核心竞争力更新的力量是创新、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即进行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整合多种技术的知识积累的力量还是创新。因此,不能仅把创新看着是核心竞争力的支撑力量。而应把它作为核心竞争力的一个关键因素。
康荣平、柯银斌两位学者在普、哈二人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现实情况,曾提出了一个包含核心能力、亚核心能力在内的企业战略能力矩阵。如图1所示:
康荣平、柯银斌两位学者用业务领先的市场范围和业务领先的时间范围这两个变量作为纵、横坐标,构建了针对中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的企业战略能力矩阵图。并首次提出了亚核心能力的概念。他们认为1 x1这个区位表示企业在本行业的本地市场短期的、区域的优势能力。这是最基本的战略能力,企业必须先掌握它方能生存。在3 x 2区位、2x2区位、2x 3区位这三个区位的企业,两学者认为它们只具有亚核心能力,而不是真正意义上普、哈两人提出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只有在时间范围上处于长期领先,在大市场范围(全球市场)上处于领先。即在图中的3x3区位,方具有核心竞争力。而我国的很多大企业和许多发达国家的中型企业都处于亚核心能力的地位。在前面,我们分析了创新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既然创新是核心竞争力的构成因素,那么我们就在康荣平、柯银斌两位学者的企业战略能力矩阵图的基础上,再加上创新能力这个坐标,构成一个核心竞争力的空间概念。这样,我们就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核心竞争力的本质内涵,如图2所示。
在这个由市场范围、时间范围和创新能力组成的三维空间中,我们把这个空间划分为三个区位:一区位代表战略能力,二区位代表区域核心能力,三区位代表核心竞争力。其中,一区表示在创新能力一般的情况下,无论企业的市场范围有多大,我们只认为该企业有战略能力,或很强的资源控制能力,而不能认为其具有核心竞争力。只有在企业有很强的创新能力的时候,且这种很强的创新能力能使企业的业务优势持续很长时间时,我们才认为其具有核心竞争力。如二区位所示,在其市场范围是全国或本地市场、创新能力很强、持续时间很长的时候。我们称这个企业具有区域核心竞争力。三区位表示,在其市场范围是全球的市场、创新能力很强、持续时间很长的时候,我们称这个企业具有了真正意义上普、哈两人提出的核心竞争力。
二、中小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一定要重视企业创新
熊彼特曾经这样定义创新,他认为创新是指将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这种新组合包括以下内容:1.引进新产品;2.引用新技术;3.开辟新的市场;4.控制原材料新的供应来源;5.实现工业的新组织。
由以上分析结合熊彼特的创新定义可知: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是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
素,中小企业要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必须十分重视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在内的企业创新。纵观国际上成功的企业,尽管其成长途径千差万别,主营领域各不相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具有强烈的创新精神和很强的创新能力。它们经过长期的积累和不懈的努力创新,形成了自己的核心能力。国外成功的公司特别是大型跨国公司的发展,主要是靠创新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靠核心竞争力塑造知名品牌,靠知名品牌提升自己的竞争优势和无形资产。
(一)技术创新是创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在上个世纪80年代,迈克尔·波特曾就企业的技术和竞争分析提出了驱动行业竞争的“五种力量”:1.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2.顾客的讨价还价能力;3.潜在的入侵者;4.替代品的威胁;5.行业内现有的竞争对手。
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加大原料投入和开拓市场来增加销量,与此同时,供应商和顾客的讨价还价能力也会随之增强。但是如果企业加大技术投入进行技术创新,强化技术创新能力,那么就会降低对供应商的技术依赖,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就会减弱。相应地由于技术的提高,顾客对公司的依赖程度就会增加,顾客的讨价还价能力也就会减弱。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的规模经济的竞争优势明显降低,同时,随着社会技术的整体水平提高,企业产品的替代品不断出现,潜在的入侵者的威胁将增大。但是,企业如果技术创新能力非常强,那么企业就会有产品领先优势,技术标准就会被企业“锁定’(如微软公司),潜在的入侵者的威胁就会大大的降低。
企业技术创新与竞争优势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没有竞争就没有技术创新的动力,没有技术创新也就没有竞争优势的形成。如果企业在不断技术创新的基础上加上其他创新能力的配合,竞争优势一直持续下去,那么其的核心竞争力就会凸显出来。
(二)管理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保证
管理创新是企业制胜的法宝。在现代企业里,人们从事既有分工又有协作的共同劳动,只有通过管理,才能使这些共同劳动协调有效地进行;只有通过管理创新,才能使这些有效的劳动持续下去。海尔创造了“日清日高”的管理方法,即实行全方位的对每人、每天所做的每件事情进行控制和清理,做到“日事日毕、日清日高’。这种管理方法是把以人为本的管理方法和系统的综合集成管理方法结合起来的方法,是一种具有更高境界和更高理想效果的新型管理方法。海尔在“日清日高”的管理方式指导下,产品成为世界级的国际名牌。他们在资本扩张中创新的兼并“吃休克鱼”、“克隆海尔”等方式,保证了企业兼并一个成功一个,使海尔超常发展和壮大起来,并成为跨国经营的一支劲旅。
(三)市场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路径和方式
在买方市场的条件下,企业要想生存,并成为竞争中的强者和胜者,就必须主动去适应市场,并通过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去引导市场,创造市场。简言之,就是进行市场创新。这里市场创新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产品市场的创新;二是指资本市场的创新。产品市场的创新与技术创新关系密切,而资本市场的创新则与管理创新关系更为密切。
波特在分析组织的资源状况与战略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组织价值链,认为价值体系内的供应商、分销渠道或客户之间的联系都可能会维持竞争优势的存在。对这些联系规划,既可以提供独特的成本优势,又可以此为基础将组织的产品或服务与其他组织区分开来,目口可以实现差异化。而竞争者,常常会仿效组织的某项活动或某个行为,但却很难抄袭到价值链之间的这些联系。而价值链
之间的这些联系的建立,主要通过市场创新这种方式。我们知道企业可以通过前向一体化、后向一体化来控制供应商、分销渠道或顾客。而要实行一体化战略,企业可通过多种途径:如在资本市场上实行并购主要供应商,把其纳入企业的价值链中;并购或完善分销渠道,来完善企业的价值链;另外企业也可通过战略联盟的方式与供应商、分销渠道或顾客建立战略伙伴关系。而资本市场的并购、新建或完善分销渠道、战略联盟整体上说都是企业的市场创新。
市场是瞬息万变的,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必须适应市场,进行市场创新。海尔有一句话叫做“市场唯一不变法则就是永远在变”。既然市场永远在变,你不去适应市场,就可能永远落在市场后面。我们要想走在市场的前面,在市场中起导向作用,就必须去创造市场、创造用户,也就是进行市场创新。海尔就曾经作过这样的比喻,把市场比做一块蛋糕,我们不要过分地在现有的市场抢占份额,而是去另创造一个市场,即另做一个蛋糕。海尔还认为只有淡季的思想,没有淡季的产品。任何一个产品可能都有淡旺季,如何来对待淡季呢?如果认为这个淡季就应该卖得少,你肯定不会创造一个新市场。如果你在淡季中寻找一个属于你自己的市场,可能就会把淡季变旺季。
摘自:《管理科学文摘》2005年02期 作者:王裕雄
第二篇: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策略研究
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09-4-12信息来源:
摘要:本文在分析中小企业和核心竞争力特点及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策略。
我国中小企业的数量已达3980万户,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5%以上,提供了75%就业位置,对GDP的贡献率达51%,税收占到全国的43.2%。中小企业在保证我国经济适度增长、缓解就业压力、方便群众生活、推动技术创新、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支撑国家经济增长、推动未来经济腾飞的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中小企业的发展水平直接标志着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潜力与活力。如何利用加入WTO的机遇,积极研究我国中小企业如何提高其竞争优势、打造长寿型中小企业是当务之急。
一、核心竞争力与中小企业
1. 核心竞争力及其特征。
企业核心竞争力最早由两位美国战略管理学家帕拉哈德和哈默于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提出来的。核心竞争力是指在特定行业的竞争所必须具备的关键能力。它代表一个企业的集体智能。
核心竞争能力具有以下特征:(1)价值性。能为顾客带来长期的关键性利益,核心竞争能力有利于企业效率的提高,能为企业创造长期的竞争主动权,能为企业创造超过同业平均利润水平的超值利润。(2)独特性。核心竞争能力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积累形成的,它不仅包含了企业独特的技术、技能、操作技巧和诀窍等,还包含了企业独特的管理文化等特征。因此,它是企业不易仿制、难以买卖、能持久拥有的稀缺性的战略性资源。(3)一体性。核心竞争能力与特定的企业相伴而生,与企业的初始要素投入、追加要素投入以及企业的发展经历密切相关,它存在于员工的身心、企业的战略规划、组织结构和企业文化之中,因而它难以从企业主体中分离出来,更无法完全进行市场交易。一旦拥有会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同竞争对手形成质的差别。(4)延伸性。核心竞争能力具有很强的产品延伸性,能为企业进入广阔的市场提供多种核心产品等潜在机会,企业一旦建立起自己的核心能力,便可将其组合到不同的相关创新之中,构筑起新的创造与发展基础,促进企业持续发展的势头。(5)发展性。核心竞争能力虽然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它又总是与一定时期的产业动态、竞争战略、管理模式及企业资源等变量高度相关的,随着这些因素的变化,核心竞争能力的动态发展与演变也是必然的,以前的核心竞争能力可能演变为一般的企业能力。
2.中小企业竞争力现状分析及培育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
中小企业,是一个在上有国际跨国企业、国内大型企业,下有多如牛毛的个体工商业者挤压的夹缝中生存和发展的企业群体。在经济中独特的位置决定了中小企业在夹缝中生存、发展的艰难。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中小企业已经有了飞速的发展,在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的今天,产品的买方市场已逐步形成。“入世”后,我国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贸关系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中小企业更直接面临与发达国家企业的竞争。廉价的人力资源没有了,人才
自由流动了,并且按市场价值计付报酬。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追求高品质的生活,工人不愿意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劳动力的成本也将随之提高。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多数中小企业还存在着设备陈旧、技术落后、产品科技含量低、缺乏市场竞争力等问题。改革开放多年来,老一套经营思想、旧的生产管理方式仍然束缚着企业的发展。
当前中小企业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缺乏竞争力,特别是普遍缺乏核心竞争力,具体表现在:
中小企业长期以来养成了重战术、轻战略,依赖经验决策的思维定式,许多中小企业既没有核心经营理念,也无明确的战略意图,导致经营方向迷失,经营领域模糊。
很多中小企业在主营业务尚不具备较强的竞争力的情况下,就盲目实施多元化经营,资源分散在多个业务领域,损害了对核心竞争力的培养,甚至有些企业把原有的优势都丧失了。研发投入不足,技术创新能力较差。研发投入的严重不足阻碍了中小企业进行技术改进和创新,导致企业成长发展后劲差,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大多数中小企业的管理落后,尤其是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等方面,很难适应全球化的国际激烈竞争。管理制度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组织结构不合理,经营机制不活,是影响企业竞争力带有根本性的深层次原因。
中小企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普遍相对较低,企业经营者的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不高,知识结构陈旧,经营管理水平低。企业员工的文化水平、技术水平低,高素质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所占比例小。
加入WTO后,关税逐步降低,外国产品正以质优价廉赢得国内的消费者,这正加剧我国当前买方市场的激烈竞争。同时,政府也受到WTO有关原则的约束,再搞地方保护、国家保护就变得很困难了。我国众多中小企业只有不断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随着外国企业和产品的大量进入,我国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因此,加快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培育已成当务之急。
二、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基本途径
1. 面向市场,优化企业组织结构。传统的工业企业是以管理人员为塔尖,操作人员为塔底,人员结构呈塔形。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从事知识和信息工作的白领职员人数的大幅增加,蓝领工人数量锐减,从而使人员结构呈菱形。这就要求现代企业组织系统的扁平化和分工合作方式的小组化。通过优化组织结构和改变分工合作及分配方式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逐步向精益生产、并行工程、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等一系列新的制造和管理模式迈进。这对于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率,提高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有重大的促进作用。
2. 完善战略管理,企业长期发展战略应包含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核心竞争力来源于某一时期的企业战略,在企业战略规划下,经过长时间的培育和积淀而成。核心竞争力富有战略价值,活的动态性质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追求的长期战略目标。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应是企业战略决策的核心,因为核心竞争力是他人所无法模仿的,是其他竞争力所无法替代的。企业在制定发展战略时,应该致力于寻找自身核心竞争力可以发挥作用的领域,而不应该去涉足核心竞争力难以发挥作用的经营领域。
3. 实行差异化战略,实施“专而精”的产品或服务策略。差异化战略是指企业提供与众不同的产品和服务,创造独特的或相对的优势,满足客户特殊需求,形成竞争优势的战略。中小
企业运用这种战略,不仅能够形成一种特殊的竞争力,防止潜在竞争者的进入,而且能够有效地提高中小企业的市场地位。
在如今的市场上几乎没有一种产品没有自己的竞争对手,今天有一种产品在市场上畅销,明天就有同类产品出现在市场上来与你竞争,构成产品同质性的较量。在这种情况下,中小企业应该从竞争对手和市场空缺中寻找机会,建立自己的比较优势,并打造支撑这种优势的潜在核心能力。努力研发和展示具有自己独特文化内涵和使用功能的产品,从产品的设计、制造、包装以及附加功能上寻找与同质产品的区别点,形成自己的产品优势,为自己的特定顾客提供特定的产品品种,表现出中小企业在发展中的差异化战略和特殊的智慧。在发展自己与他人诸多方面的差异中,就可能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可以扩大消费者群特殊效用的技术、方式、方法等,而这些又有可能构成今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要素。“专而精”战略是中小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战略选择。中小企业就是要发挥其“小”的特长,专注于某一两个方面的优势形成核心竞争力,把自己业务做到足够专业,真正做到与众不同,形成特色和专业优势。企业要适应市场的需求和变化,但并非完全跟着市场需求去创造产品和提供服务,而要把市场需求、新的发展趋势和技术融合起来,使之成为超越现有市场需求所期待的产品和服务。
4. 建立战略联盟,寻找外部支持力量。战略联盟的基本出发点是弥补单个企业战略资源的有限性。任何企业,无论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总会在一定时间或一定的区域受到自身资源有限的束缚,而组建战略联盟可以拓展企业可配置资源的范围,实现优势互补,产生更大的综合优势。因而战略联盟成为众多中小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选择。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劣势,战略联盟就更为重要。中小企业实行战略联盟首要的目标是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最为重要的原则是与战略联盟成员核心竞争力互补。若联盟成员的核心竞争力与本企业核心竞争力相一致时,往往造成联盟后企业的规模扩大了,但企业的体质更弱了,这种缺少互补竞争力的战略联盟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不仅没有帮助,往往还会削弱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管企业实行什么形式的战略联盟,其战略联盟的目标都是暂时的和局部的。中小企业通过构建战略联盟来学习优秀企业的长处、弥补战略缺口、培育和更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5. 实施虚拟经营,最大限度地利用外部资源。虚拟企业是中小企业建立联盟的一种重要形式。虚拟企业是企业仅拥有少部分经营功能,而将大部分所需要的经营功能虚拟化,通过与别的企业进行合作以弥补其功能的不足。虚拟企业的最大优势是有极强的市场应变能力。虚拟企业的建立可使中小企业获得整体竞争优势。企业可以很容易地获得充分的共享信息,了解合作伙伴和竞争对手的情况,亦可利用雄厚的技术力量和充分的信息进行产品开发、设计和网上营销、业务外包、跨联盟合作等等。中小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当的虚拟经营模式。通过开展虚拟经营,中小企业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外部资源,在合作中培育和发展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参考文献:
1.刘明康.深化金融改革.支持中小企业发展.2003年4月.
2.吕国胜.中小企业研究.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3.张金昌.21世纪的企业治理结构和组织革变.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作者:邢光军
来源:现代管理科学
时间:2007-06-11
第三篇:创新能力的核心是什么
创新能力的核心是什么
当今,创新已经成了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资源、流程和价值观这三个因素决定了一个企业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以及能否成功完成某一类创新。面对变革或创新,管理者需要做的,要比正确分配资源更进一步。他们需要确定整个企业有能力创新成功,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认真考察企业的流程和价值观。成功有其两面性,当公司壮大时,也就逐渐失去了进入小型、新兴市场的能力,而今天的新兴市场正是明天的大市场。这种能力的丧失并不是因为企业资源的变化----这些公司一般拥有大量的资源,确切地说。是因为它们的价值观发生了改变。衡量管理是否忧秀的标准之一,就是一种明确而统一的价值观是否渗透到了
企业的每一个角落。
个人能力≠企业能力
当需要指派员工来负责一项重要的创新时管理者会本能地去选择那些有能力胜任此项工作的人。在选择时除了评估此人的相关知识、技巧、判断力、思想和精力,经理们还会考察此人的价值观----一个人赖以决定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衡量标准。但是,一些管理者却从没有同样认真地考虑过这样一个问题:自己的企业有没有能力来完成这些创新。他们理所当然地以为,如果员工个人有足够的能力。整个企业就有同样的能力创新成功。
决定企业创新能力的三要素
资源、流程和价值观这三个因素决定了一个企业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以及能否成功完
成某一类创新。
资源
资源包括人员、设备、技术、产品设计、品牌、现金以及与供应商、经销商和顾客的关系等。它是决定一个企业创新能力的最有形的因素。资源一般是指某种物品或资产,能够被
雇用/解雇,买进/卖出,或是贬值/增值。
资源不仅宝贵,而且具有灵活性。例如:道氏化学成果斐然的工程师如果为一个创业小公司工作,也能贡献不凡。UPS公司物流控制系统所使用的软件,对于亚马逊网上韦店也同样适用。大型计算机所使用的高新技术,一样可以用在电信交换系统中。现金则
第四篇:提高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提高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中小企业是国家经济的柱石。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迅速,取得了重要的成就,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力量。尽管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功不可没,但是,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也面临着融资难、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信息缺乏、企业管理水平低、市场竞争能力弱、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等一些不容忽视和回避且亟待解决的老问题,同时又面临不断产生的新问题的压力。正确认识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和所面临的问题,对于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小企业促进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
自身质素不高,技术创新不足是中小企业面临的又一重大挑战。我国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主要是以低技术水平和外延扩张为特征,生产技术和装备水平都比较落后。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严重不足,技术创新能力与水平不够,技术创新存在的障碍与问题较多,成为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瓶颈。综合而言,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主要在下列几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一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所需资金严重不足。资金不足严重制约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造成资金紧张的最重要原因是融资渠道不畅。此外,政府对中小企业的财政支持不足也是造成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紧张的重要原因。二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所需的技术、设备、人才、信息缺乏。大部分中小企业在技术、设备、人才、信息等方面不具备优势,严重制约企业的技术创新。据有关调查,目前珠江三角洲中小企业设备的技术水平,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的不到1%,处于国内先进水平的为41%,处于国内中等水平的为47%,处于国内落后水平的为11%;大部分企业对现有员工的素质和工作状态的评价一般,只有1/3的企业表示满意或比较满意,最缺乏较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和专业人才。中小企业在技术、人才方面的缺乏往往同时意味着在信息方面的缺乏,特别在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的地区,信息方面的劣势表现得更为明显。三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环境和服务体系有待完善。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其技术创新对外部环境和服务体系的依赖性较大。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环境和服务体系都有待完善。据有关调查,珠江三角洲中小企业对外部环境的总体评价都不高,其中最不满意的是金融政策,其次是税收政策和行业协会的作用发挥问题,在法律法规和政府行为方面也有不少抱怨;对目前中介服务的评价也普遍不满意,其中最不满意的是资金筹措、税收咨询、市场信息等方面的中介服务。
第五篇:创新设计活动 培育核心素养
创新设计主题活动 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
秭归实验小学 姜勇
小学阶段是儿童逐步熟悉和理解社会生活的重要时期,《道德与法治》课程肩负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发展儿童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能力的艰巨使命。教师应利用课堂教学,创新设计主题活动,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
一、设计“问题解决”主题活动,培养文明守纪意识
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共同设计“问题解决”主题活动,学生围绕主导问题进行自主探究,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文明守纪意识,丰富学生的人文底蕴。我校杜老师执教四下第八课《安全才能回家》一课时,设计了这样一个主题活动:通过课件出示图片引出问题:(1)你从图片中看到了哪些交通标志?这些交通标志按颜色可以分为几类?按形状可以分为几类?按作用可以分为几类?(2)情境竞答:a、小芳过马路时不管指示灯是绿灯还是红灯,只要没有车辆通行就跑过去。对吗? b、这些标示牌属于哪类标志;这类交通标志有什么作用? C、围绕辩题“遵守交通规则利已利人”进行辩论。老师以问题为引导,所提问题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循循善诱引导孩子们结合生活中的了解,仔细观察、对比思考,当一个个问题解答时,孩子们也熟悉了生活中常见的交通标志,并能借助这些交通标志了解到基本交通规则,树立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并能主动进行文明劝导,提醒行人遵守交通规则。
二、设计“合作探究”主题活动,促进自主和谐发展
品德课中的“合作探究”主题活动,能够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索、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科学探究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校姜老师执教的六上第八课《地球上的人们》中的《不同的肤色,人人平等》话题时,充分运用“合作探究”主题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发展素养。教师首先创设情境,引发学生质疑:“为什么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的人们会形成不同的人种呢?学生猜想出很多原因!老师顺势引领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究“人的肤色与地域气候的关系”,孩子们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围绕下面三个问题进行探讨:(1)地球上五个气候带的划分及其气候特征。(2)世界主要人种的分布情况。(3)生活在温带、热带与寒带的不同人种有怎样的体征。然后教师巡视指导,及时了解学情,根据学情适时引导学生相互进行学法提示,将课堂完全还给学生,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兴趣浓厚,学得积极主动。孩子们通过探究得出结论:由于
地域气候的区别才造成了地球上的人们有不同的肤色、不同的长相,但人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区域不同、人种不同、地位相同,大家都在为世界的繁荣和发展作贡献。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中逐步养成了有序、有条理的思考和解决问题,从而获得自主发展。
三、设计“实践体验”主题活动,发展社会参与能力
品德教学要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培养其社会参与能力,就必须让学生有各种社会体验,缩小学校所学的东西与他们的生活世界之间的差距。使他们能够具有社会实践技能,为他们聪明地、负责任地参与社会事务做好准备。
我校乔老师执教三下第九课《让我说声谢谢你》时,设计了一个“实践体验”主题活动。课前准备时,让学生看“环卫工人的一天”的视频谈感受,学生对环卫工人的劳动有了初步认识,为了让学生切身体验劳动者的辛苦,自觉珍惜劳动成果,乔老师联合四年级班主任,带领学生开展了“洁城”活动。同学们带着自备的扫帚、铁撮、水桶、消毒液、清洁球,来到清扫的路段,仔细清扫街面以及人行道上的垃圾;用小铁铲将路上的“牛皮癣”一点点清除干净;有的地面泡泡糖粘在地上,学生先用消毒液浸泡,再用清洁球擦拭,然后用水冲洗。大家累得满头大汗,但是劳动场面热火朝天,把街道清扫得干干净净,路人也纷纷伸出大拇指赞叹。活动后,孩子们纷纷谈起了劳动的感受:“我今天只劳动了半个小时,感觉好累好累,环卫工人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比我们更加辛苦,太不容易了”;“以后我要讲究公共卫生,尽量减轻环卫工人的负担”。生动的“实践体验”主题活动的开展,给孩子们留下了难忘的记忆,更让孩子们在社会参与中学会负责任地生活。
又如贾老师执教二上第四课《少先队的生日》一课时,与少先队大队部联合开展了“屈原祠入队宣誓”主题活动。少先队员们在屈原祠前敬队礼、唱队歌,新队员表决心,老队员送祝福,辅导员提希望,孩子们充分体验到作为一名少先队员的光荣与自豪,更是吸引了在屈原祠旅游的外国游客热情邀请与孩子们合影留念,孩子们在活动中充分体验到节日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遵循儿童的内心,尊重儿童的个性体验,创新设计主题活动,引导和启迪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科学的思维方式和优良的品格,这样才能让品德课堂成为儿童展示自我的舞台,从而实现有效的价值引领,促进儿童的社会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