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医学检验影像互认制度
医学检验影像检查互认制度
(一)适用范围
认可全省范围内二级甲等以上医院的医学检验、影像检查结果。经我院临床医师认真诊查病人,并认为二级乙等医院的检查、检验结果与临床表现相符合,能满足诊疗需要,具有诊断价值的,也可以认可其检查、检验结果,不再重复检查。
(二)认可原则
1.对外院的检验、检查结果的认可必须是以不影响疾病诊疗,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为前提。
2.对认可的外院检验、检查结果应在病历中进行记载,包括检验检查的结果、机构名称、日期、编号等。对于住院病人的重要检查资料,必要时应在病历中留存其检查资料或复印件。
3.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属互认范围:对不属互认范围需重新检查的,须向病人说明原因,并将复查依据在病历中给予记载。急诊、急救病人不受上述限制。
(1)诊断不明或病情变化,检查结果难以提供参考价值(如与疾病诊断不符合等);
(2)随着时间推移,检查结果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可能发生变化;
(3)对疾病诊疗意义重大的检查项目(如手术等重大医疗措施前);
(4)外院检查资料不完整,如CT、MRI需要增强扫描、动态增强扫描、三维重建等。
(三)互认项目
1.医学检验:生化类的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Y一谷氨酰转移酶(GGT)、肌酐(Cr)、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乳酸脱氢酶(LD);免疫类的乙肝三系(HBV-M定性、定量)、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免疫球蛋白、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临检类的骨髓检验;微生物类的各类病原体培养及药敏。其中变化较大,一般当日有效的项目为钾离子(K+)、钠离子(Na+)、氯离子(c1-)、钙离子(ca++)、无机磷(P++)、镁离子(Mg++)、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大便隐血(0B)、糖(Glu,不含POCT)。
2.医学影像检查项目中根据客观检查结果(片子、图像)出具诊断报告的,如普通放射摄片(含CR、DR)、CT、MRI、核医学成像(PET、SPECT)。只要患者能提供真实的检查部位正确、全面、质量较好的客观检查结果(片子、图像),应当认可。
3.医学影像检查项目中要根据检查过程的动态观察出具诊断报告的,或诊断报告与检查过程密切相关的,如放射造影检查(含DSA)、超声检查、其它影像检查(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脑电图、脑血流图、肌电图图纸等),因影响其结果的因素较多,对其结果是否认可由接诊医院临床医师确定。
第二篇:同级医疗机构医学检验影像检查结果互认实施办法
三级医院同类医学检查结果互认的实施办法
2010年11月22日,鞍山市卫生局启动医学检查结果“同级互认”。我院为同级互认医院之一,我院同类医学检查结果互认的实施办法如下:
一、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原则:
(一)以人为本,民生为重。以病人为中心,优化就医流程,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检查,减轻群众就医负担,使群众切实感受到检查结果互认工作的好处。
(二)保证质量,确保安全。进行临床诊疗活动时,检验、影像检查结果的互认应以不影响疾病诊疗为前提,医患双方应遵循疾病的变化规律,恪守诊疗常规,由临床医生根据诊疗需要科学选择互认结果,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三)统筹兼顾,逐步推进。医学检验、影像检查结果互认首先选择稳定性好、质量能够监控和费用较高的项目,加强质控工作,积极稳妥地推进互认工作。
(四)改善服务,提升水平。以开展医学检验、影像检查结果互认工作为抓手,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简化就医环节,推动医疗资源整合,加强机构间的技术交流和相互支持,提高临床检验、影像检查的整体质量与水平。
(五)知情同意,资料齐备。在诊疗过程中,由诊治医生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判断是否认可外院的检查结果,进行院内会诊或再次检查。须向病人或家属明确说明并将复查依据在病历中予以记载。对予以认可的外院检验、检查结果应在病历中载明,包括检验、检查结果、检查机构名称、检查日期、检验流水号等资料;住院病人的检验、检查互认资料应在病案中予以留存。
(六)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可不列入互认范围或不受互认限制:一是因病情变化,已有的检验、检查结果难以提供参考价值的(如与疾病诊断不符合等);二是检验、检查结果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变化幅度较大的;三是检验、检查项目意
义重大的(如手术等重大医疗措施前);四是检验、检查结果与病情明显不符的;五是急诊、急救等抢救生命的紧急状态下;六是患者或其亲属要求做进一步检查的;七是其它符合诊疗需要的不可预测情形。
二、医疗机构互认的范围
为鞍山市中心医院、鞍钢总医院、二院、三院、四院、铁西医院、双山医院、长大医院、曙光医院、中医院等市内10家三级以上综合性医院和海城中心医院、台安恩良医院、岫岩中心人民医院。
三、“同级互认”的24个检查检验项目
20项临床检验项目:总蛋白、白蛋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尿素氮、肌酐、钾、钠、氯、钙、磷、镁、乙肝两对半(5项)、丙肝抗体
4项医学影像检查项目
CR、DR平片诊断报告(平常说的X光片)、CT常规检查诊断报告、MR(1.5T)常规检查诊断报告(核磁共振)。
四、标识:“同级互认”的检查检验项目的报告单上都会有一个圆戳,印着“医学检查结果互认用章鞍山市卫生局”。
各科室要认真执行同类医学检查结果互认,检验科及影像科加强质控,使开展互认的项目的结果达到合格标准。
2010年12月5日
第三篇:检验结果互认制度
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制度
为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控制不必要的重复检查,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本着尊重医学科学,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保证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的原则,特制定本制度。
一、互认范围
(一)本市、本区域内从事疾病诊断、治疗活动的二级医院之间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本院前后几次住院的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以及二级对三级医院的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二)检查结果互认适用于在有效时限内出于同一目的的检查,原检查结果、图像所示与临床症状相符,可满足临床疾病诊疗的需要。
二、互认项目
(一)临床检验
1、临床生化项目: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谷氨酰转肽酶、乳酸脱氢酶、尿素氮、肌酐、尿酸、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胆固醇、低密度胆固醇。
2、临床免疫项目:肝炎标志物包括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乙型肝炎表面抗体、乙型肝炎e抗原、乙型肝炎e抗体、乙型肝炎核心抗体、丙型肝炎抗体(以上六项指标异常和术前、输血前除外);甲状腺功能测定。
3、肿瘤标志物:AFP、CEA定量测定;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
4、临床微生物:细菌分型。
5、临床血液、尿液及各类涂片细胞学检查。互认检查结果需做到操作规范、涂片质量符合要求,诊断明确,临床无异议。
(二)医学影像
医学影像检查项目主要包括部分稳定性好、费用较高的项目,互认项目包括:普通放射性检查,包括普通平片、CR、DR,片质达到甲级。要求过程规范、拍摄部位正确完整、影片图像清晰、质量可靠、达到诊断要求。
三、不予互认的情况
(一)因病情变化,检查结果与患者临床表现、疾病诊断不符合,难以满足临床诊断治疗要求;
(二)检查项目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变化较快的;
(三)检查项目意义重大(如手术等重大医疗措施前)等原因需重新检查的;
(四)急诊、急救患者。
以上情况,经治医师可要求患者重新检查,但须向患者说明,并在病历中注明复查原因。
四、有关要求
(一)临床医师在诊疗过程中,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对患者提供的有参考价值的检查报告应予以认可,认可的检查报告单(原件或盖有报告单发出医疗机构印章的复印件)归入病历存档备查。对患方要求复查的项目,在病历中予以记载,特殊检查及费用较高的检查项目应由患者或家属签字认可。
(二)临床医师对患方提供的有参考价值的医学影像资料,如需要进一步确认的,以会诊的形式由本院医学影像部门负责确认。医学影像部门对患方提供的质量合格的医学影像资料进行确认,并出具会诊意见。
第四篇:医疗机构间医学检验、医学影像检查互认制度与实施细则
医疗机构间医学检验、医学影像检查
互认制度与实施细则
建立医院间检验报告互相认可制度,是减少病人费用支出、缩短诊断时间、提高诊疗效率、节约医疗资源的重要措施之一,减轻了患者医疗费负担,体现了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服务理念。根据国家卫生部、陕西省卫生厅相关文件要求,我院将逐步开展此项工作。
一、基本原则:
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原则,对外院的检验、检查结果的认可应以不影响疾病诊疗为前提,尊重疾病变化规律,恪守诊疗常规,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本着积极稳妥、逐步推进,改善服务、提高水平的原则。
二、实施细则
1、检查和化验科室的规范化。要实现医院间检验报告互相认可,必须保证临床检验的质量。只有经法定机构审核认证的检验科室出具的检验报告,才可以被其他医疗机构认可。
2、检验报告的规范化。化验报告必须有医院名称、检查项目、申请人及申请日期、报告人及报告日期、检验结果、检验方法、正常值等。检查报告除以上项目外,还要有科室、入院诊断、检查部位、检查所见、印象等内容。还要有医院的检验报告专用章。
3、分层级逐步扩大互认范围。在互认制度的应用中,要充分地考虑实验室检查结果可能出现的不准确性和受检者的生理病理情况的可变化性,以及技术操作的复杂性。
4、要明确认可条件与程序,规定拒绝认可及再次检查的适应情况,制定相互认可引起的医疗纠纷处理的办法,强化互认检查项目结果的可溯源性,若确实有一方结果不符,其责任由不符方承担。
5、参加互认的检查项目: 第一类:医学影像检查项目
1)使用甲、乙类大型医用设备的检查项目,包括PET-CT、PET、SPECT、CT、MRI、DSA等。2)部分超声检查项目,包括:(1)颈动脉彩超检查
(2)心脏瓣膜疾病的彩超检查
(3)腹部、盆腔内较大的占位性病变的彩超检查(4)浅表软组织较大肿块的彩超检查 第二类:临床检验类项目
1)临床生化: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血清蛋白电泳、总胆固醇、甘油三脂及钙、磷、镁、铁的测定。
2)临床免疫:乙肝两对半(肝功能异常及术前除外)、丙肝抗体(肝功能异常及术前除外)、甲肝抗体IgM(肝功能异常除外).3)临床血液、体液:骨髓图片细胞学检验(诊断明确,临床无异议)。以上制度暂行。
第五篇:医学检验影像检查结果共享制度
海子滩镇中心卫生院
医学检验、影像检查结果共享制度
为全面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进一步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方便群众就医,减轻病人负担,切实缓解群众就医难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决定建立部分医学检验、医学影像检查相互认可的制度。
一、实施医学检查(检验)报告相互认可的项目,暂定以下项目,并将根据实施情况酌情调整相互认可项目。
放射类:普通摄片(病人应提供报告的胶片);
特检类: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脑电图、脑血流图(病人应提供报告的图纸或照片资料);
检验类:血常规(包括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比积、红细胞平均指数、白细胞计数、白细胞分类、网织红细胞、嗜酸性细胞、嗜碱性细胞、血小板等)、尿常规(包括酸碱度、葡萄糖、蛋白、隐血、尿胆原、胆红素、红细胞、白细胞、管型等)、大便常规、血沉、尿酸、血糖、肝炎病毒标志物(甲、乙、丙、丁)等。
B超类:黑白B超,彩超等
二、实施医学检查(检验)报告相互认可的原则
1、必须遵循医疗安全的原则。要根据疾病发生发展的变化规律,坚持以不影响疾病诊疗为前提的近期医学检查(检验)报告相互认可原则,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2、按照医院等级分级认可的原则。执行同级医院之间的检查(检验)报告相互认可和下级医院对上级医院的检查(检验)报告认可制度。
3、严格质量控制原则。对质量难以保证和使用淘汰的医学影像类大型设备,不予互认资格。
4、遵循出具规范报告的原则。检查(检验)报告必须符合医疗文书规范要求,字迹清楚,数据清晰,检查日期、报告日期明确,检查者加盖本人印章或签名。
5、坚持加强沟通的原则。各医疗机构在检查、检验结果相互认可的同时,对时限要求较强或诊断治疗中必须重新进行检查、检验或对检查、检验结果有异议的,应向患者解释,及时沟通后重新检查。
三、把检查(检验)报告相互认可工作纳入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提高检验(检查)报告质量,重点抓好放射、特检、检验等的质量控制,确保检查(检验)报告准确、可靠。
古浪县海子滩镇中心卫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