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核心价值观引领思潮凝聚共识

时间:2019-05-13 17:00: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用核心价值观引领思潮凝聚共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用核心价值观引领思潮凝聚共识》。

第一篇:用核心价值观引领思潮凝聚共识

用核心价值观引领思潮凝聚共识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字概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各界广泛认同、普遍接受、一致认可、共同追求的主流价值观,是各种社会认知的最大公约数。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有利于冲破思想迷雾、廓清模糊认识,有利于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有利于团结最广大人民群众,夯实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基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新闻媒体责无旁贷。新闻媒体要发挥传播社会主流价值的主渠道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采编全流程、贯穿到每一条稿件、每一块版面、每一个节目之中。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不断巩固壮大主流舆论阵地。要强化传播媒介管理和行业自律,做到一切报刊图书、广播影视、舞台剧场都不为错误思想观点提供空间,切实增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责任意识和职业能力。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必须高度重视网络传播阵地建设。当前我国网民达

6.18亿,网络舆论已经成为社会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空间的特征使之成为错误思想观点的集散地和散布谣言的高发区,一些严重违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丑恶现象通过网络广泛传播。为此,需要依法加强网络社会管理,加强对网络新技术新应用的管理,推进网络法制建设,规范网上信息传播秩序,打击网络谣言和违法犯罪,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必须高度重视文化建设。要把精神文化产品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发挥精神文化产品育人化人的重要功能。文艺工作者要站在人类灵魂工程师的高度,弘扬真善美,贬斥假丑恶,用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精品力作传递时代强音、推动社会进步。

宣传教育的作用与目标就是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的意识,只有内化于心,才能外化于行。通过广泛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全国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必将推动中国这艘巨轮冲破一切艰难险阻,奋力前行。

第二篇:在凝聚共识中引领社会思潮

在凝聚共识中引领社会思潮

邓卓明

《 人民日报 》(2014年07月23日07 版)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应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凝聚社会各界对形成主流思想舆论的共识、对坚持正确价值取向的共识、对服务国家大局的共识、对整合社会思潮的共识,引领社会思潮朝着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凝聚对形成主流思想舆论的共识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实践充分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新形势下,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大限度地凝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识,引领社会思潮发展方向,促进社会思潮健康发展,使社会思潮更好地适应和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更主动地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性、真理性和先进性,决定了它内在地蕴含引领社会思潮的特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我 1

国主流意识形态中居于支配地位,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要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社会思潮的导向作用,排除“等值论”“淡化论”“中立论”等不正确观点的干扰,积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的强大力量。在此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党员干部做到理论上清醒坚定、实践上求真务实,将会产生强大的感召力,更好地引领社会思潮的发展方向。

凝聚对坚持正确价值取向的共识

大力宣传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和精神。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和精神,对于全体社会成员形成良好道德素养和思想品质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在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发展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当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仍然存在,对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形成挑战和冲击,削弱了人们在价值取向上的正确共识。为此,应大力倡导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旗帜鲜明地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使真善美的价值取向得到确立和弘扬,使假恶丑的现象遭到贬斥和抨击,让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和精神更加深入人心,从而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使人们在多样化社会思潮中坚守正确的价值取向。

大力宣传弘扬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习近平同志指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大力宣传弘扬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有助于在全社会树立鲜明的价值标尺,让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成为社会主流,从而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以良好的社会风气强化对社

会思潮的引领。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为激烈,社会思潮多元多样多变。在全社会树立崇尚劳动的思想和精神,切实营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和创造性劳动的良好氛围,有助于在多样中求共识、在多元中立主导。

凝聚对服务国家大局的共识

增强人们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共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全党全国工作的大局,当前各项工作都要为这一大局服务。应引导人们从这个大局出发思考问题,着眼大事、把握大势,识大体、顾大局,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形成以国家、民族、人民为重的共识。全体社会成员有了这样的共识,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就会自觉选择那些有助于服务大局的社会思潮,主动远离或摒弃那些不利于大局的社会思潮。增强人们对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共识。只有社会持续发展、和谐稳定,人民才能安居乐业。在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共识下,人们就能理直气壮地对错误社会思潮进行抵制和批驳,在排除杂音噪音中坚持正确前进方向,自觉与种种破坏社会和谐稳定的社会思潮做斗争,促使多样化社会思潮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为此,应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正确处理公平和效率的关系,按照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创新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筑牢全社会安全稳定的精神防线,以良好舆论氛围与社会风尚促进改革发展稳定。凝聚对整合社会思潮的共识

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寻求社会思潮的最大公约数。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是我们党深刻总结历史经验后确立的重要原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对思想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达到了一个新境界。应把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原则融入和谐文化建设中,融入对作为重要文化现象的社会思潮的引领中,一方面把全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来;另一方面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使多元多样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彼此交流互动,主动吸取和广泛聚合社会思潮中一切具有科学价值和人文精神的积极因素。

发挥党委政府凝心聚力的政治优势,有效整合社会思潮。各级党委、政府是领导科学发展的核心力量,也是引领社会思潮的核心力量,具有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的政治优势。各级党委、政府都承担着加强意识形态领域引导和管理,牢牢掌握相关工作领导权、话语权的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承担着根据社会思潮的动向掌握不同群体的思想状况,科学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引导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职责;承担着不断提升正确引导社会思潮能力和水平的重要职责。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各级党委、政府要广开言路、集思广益,把宣传、教育群众与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维护群众正当权益结合起来,真正发挥凝心聚力、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潮的核心作用。

发挥社会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促进多样化社会思潮的交流交融。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和人民团体,在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和联系群众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对于思想舆论走向和社会风气具有重要影响。新形势下,社会组织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应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和人民团体以及各类社会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最大限度地凝

聚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阶层的人们,促进多样化社会思潮的交流交融,在此基础上形成共识。

(作者为重庆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教授)

第三篇: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风尚凝聚力量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推进组织工作

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 冯桃莲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础在广大人民群众,关键在领导干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是重要保证。组织部门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承担着重要职责,必须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政治责任来对待,作为重要任务来落实,作为神圣使命来履行,融入和贯彻到组织工作全过程、各方面。

一是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突出抓好理论武装和理想信念教育、党性教育,切实做到“五进”:进计划,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教学计划;进教材,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编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教材;进课堂,在开展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的学习培训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重要内容;进网站,在江西组工网、井冈先锋网和远程教育平台安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课程课件;进头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党员干部学习研讨的重要方面。

二是在选人用人上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向。要认真贯彻落实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把“好干部”标准贯穿于干部选拔任用、考核评价、管理监督工作始终,鲜明体现“好干部”价值取向,引导干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工作、学习、生活和精神世界。要制定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强化以德为先、改进作风、促进科学发展的用人导向;改进对干部德的考察,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与政治品行一起纳入干部考德评德;建立完善领导班子分析研判制度,加强对班子日常运行情况的了解和掌握;以实施“赣鄱英才555工程”为重点,完善人才引进培养和评价使用机制,发挥各类人才的引领辐射作用。

三是在基层党建中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要以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把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战略任务落实到基层,落实到广大党员和群众之中。要制定关于实施基层党建全面提升工程、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推动基层党组织在“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实践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党员教育管理,注重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深入开展“龚全珍式好干部”推荐表彰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基层培育和践行。

四是在自身建设中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髓。要坚持不懈抓好组织部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和养成,使之真正成为每一名组工干部的基本遵循和职业操守。要坚持从严治部,强化以公道正派为核心的职业道德教育,引导组工干部公道对待干部、公平评价干部、公正使用干部;深化全省组织系统“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部门、争创为民务实清廉表率”活动,引导全省组工干部走进基层一线、服务人民群众、锤炼党性修养;深入开展向全国和身边的优秀组工干部学习活动,培育“人梯”精神和“安、专、迷”精神,引导广大组工干部做信念坚定、改革创新、改进作风、勇于担当、公道廉洁的模范,着力建设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的模范部门。

让青春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闪光

团省委副书记 伍复康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凝聚了全党全社会的价值共识,更为青年一代勾勒出了清晰的价值内核、统一的价值目标。过去的一年,全省各级团组织以常态化开展学雷锋活动为抓手,积极引导广大青少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得了明显成效。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切实把推动青少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更加深入地引导广大青少年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日常小事做起,大力弘扬和践行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大力加强正面灌输。持续而有针对性地强化正面灌输教育,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内化为少年儿童心理认同的有效方式。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少先队活动课程建设,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主题团队日、主题队会等活动中,引导青少年健康茁壮成长;积极推进红色传统文化教育,通过深入开展红领巾寻访红色足迹、红领巾怀念、红领巾小小讲解员、红领巾“英雄中队”创建等活动,形成红色文化育新人的浓厚氛围;着力普及开展仪式教育,把入队仪式、18岁成人仪式等活动做实,充分运用丰富的活动载体不断增强引导实效。

广泛开展分享交流。为了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在青年中入脑、入心,今年以来,团省委着力推广“一起学习、相互交流、共同分享”的工作方法,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心贴心”的互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深入青年内心;深入开展“寻找最美”系列活动,通过找寻青年身边可亲、可敬、可学的榜样,以榜样育人,点燃青年奋斗的热情;充分发挥团干部和各行各业优秀青年骨干的示范带动作用,深入基层一线,用生动的故事、朴素的话语、真诚的态度拉近与青年的距离;积极举办青年联谊活动,通过组建江西公益组织联盟、文艺青年联谊组织、网络新媒体达人联谊组织等形式,在分享青年自己的励志故事和人生感悟的过程中增进与其他青年的共识。

着力强化实践养成。我们将通过深入开展学雷锋“十百千万”行动、组建龚全珍青年志愿服务队、深化保护母亲河行动等,采取活动体验、道德榜样面对面等形式,引导青少年养成良好道德品质;通过深化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青年安全示范岗联创等职业精神道德实践活动,深化希望工程、西部志愿者计划等品牌活动,进一步增强教育引导的感染力和引导力;通过充分发挥青少年革命教育基地等教育平台阵地作用,引导青少年在实践体验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不断强化运用新媒体的意识。团省委将把新媒体作为引导青少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和阵地,提高运用能力,在新媒体领域不仅要有阵地、建队伍、发声音,而且重内容、出影响、见效果。在阵地建设方面,将全力打造以“江西共青团”为龙头的团属微信公众号方阵,加强平台管理的主动性,强化资源整合的有效性,增强工作的活跃度和影响力;在队伍建设方面,将筹建江西青年新媒体协会,广泛联系、团结一批新媒体知名人士和活跃青年,选树一批新媒体青年典型;在工作成果方面,通过广泛运用文化、艺术、时尚等手段和元素,创作和推广一批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产品、文化项目。

以三大活动为载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萍乡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彭艳萍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中央的重要部署,也是我们党委宣传部门的重要职责。近年来,在省委宣传部的正确领导下,萍乡始终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头等工程和灵魂工程来抓,挖掘推出了一大批先进典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身边好人好事成为萍乡人民的自觉行动,为加快转型发展、建设幸福萍乡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有力的道德支撑。下一步,我们将以三大活动为载体,进一步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做深、做实、做出成效来。

一、以全民崇德活动为载体,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

紧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教育,深入开展“全民崇德,提升精神境界”系列活动。一是全面开展道德讲堂活动。充分利用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在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建立市道德讲堂总讲堂,发挥示范作用;依托市图书馆中心讲堂,有计划开展每周一讲,形成长效机制;利用机关、社区、企业、村部、市民学校、职工学堂等阵地,把讲堂办到群众的家门口,让道德讲堂成为提升市民道德素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二是坚持开展新人新事评选活动。坚持评选“十佳新人新事”,“中国好人”、“江西好人”、“最美萍乡人”推荐评选活动要加大力度,形成浓厚氛围。三是注重崇德教育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全面推广芦溪县中小学实施课前一分钟德育教育和妇联组织开展“崇德尚善树家风”活动的经验。

二、以典型引领活动为载体,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召力

萍乡市龚全珍、杨斌圣、肖玉玲、彭海明、胡起初等先进典型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范。尤其是龚全珍老阿姨,一生坚守信仰、淡泊名利、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今年我们将充分发挥典型的引领作用,采取各种有效举措开展学习先进典型的活动。一是组织“龚全珍精神论坛”,开展“学习龚全珍,我该怎么做”大讨论活动。二是开展“学习龚全珍、争做贴心人”、“龚全珍学习日”等活动。三是开展“争当龚全珍式的好党员、好干部”的争先创优活动,推广“龚全珍工作室”、“杨斌圣群众工作室”等为民务实工作法。

三、以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聚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在于实践,我们将坚持把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作为实践载体,大力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一是充分利用“市志愿服务中心”和“市志愿服务网”两大平台,规范全市志愿服务工作的协调管理、项目对接、组织孵化等职能。二是全面推进志愿服务进社区、进机关、进农村、进学校,建立“社区志愿服务站”,开展“学习龚全珍,争做时代新雷锋”志愿服务、“党员志愿服务”、“企业爱心服务”、“农村便民服务”等活动。三是继续做好对环卫工人的“爱心驿站”、对留守儿童的“守望之家”、对社区居民及空巢老人的“便民、乐民、助民”老阿姨社区服务队等多点位的系列平台;建立以网络为平台的微爱信息员、网络文明志愿队伍;实施品牌化运作,倡导“一个志愿组织,一个服务品牌”的理念,打造一批志愿服务的优良品牌。

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

省教育厅巡视员 周金堂

学校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将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切实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

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课堂教育教学之中

课堂教学是学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我们将按照教育部的统一部署,完善大中小学有机衔接、循序渐进的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深化课程改革,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使学生有更多时间读书、思考、实践;在新学期制定下发《江西省中小学学科德育指导纲要》等,形成德育教育的长效机制;实施高校思政课教师择优资助、教学方法改革择优推广和优秀团队建设计划。

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活动之中

社会实践是教育系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舞台。我们将精心设计社会实践载体,大力推动学生参与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升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理解。重点抓好学生志愿服务制度的完善,明确每一名青少年在校期间参加志愿服务的要求;抓好“争当雷锋传人”等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抓好一批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基地、高校思政课教师实践研修基地的建立;抓好先进典型的培养和树立。

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到校园文化建设之中

校园文化是教育系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我们将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定期评选校园文化建设品牌学校,广泛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校园文化精品评选展示展演活动和廉政文化作品大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同时,大力开展诚信教育,以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教师队伍建设之中

教师队伍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力军。我们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教师教育课程体系,融入教师职前培养和准入、职后培训和管理的全过程。一是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形成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二是利用《红烛颂》一书,组织学习龚全珍、石秋杰等全省优秀教师典型事迹,引导广大教师自觉增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三是开展教书育人楷模等活动,发挥优秀教师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四是开展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等,提升教师队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力和水平。

五、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之中

我们将适应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形势,运用校园网络传播规律,用正面声音和先进文化占领校园网络阵地。一方面,建设好“映山红”等一批高校思政网站,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强教育系统官方微博群建设,及时回应师生关切,积极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鼓劲加力

江西日报社社长 王 晖

新闻媒体作为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资源和重要手段,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平台和有效载体。江西日报社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创新方式方法,提升舆论引导能力,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鼓劲加力。

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实质学习好、领会好

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阐释好、解读好、传播好,首先要求新闻工作者先学一步、多学一些、学深一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原则、本质内涵、精神实质、实践要求吃准吃透。一方面,要内化于心,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变成新闻工作者的坚定信仰。有了信仰驱动,有了价值导航,新闻工作者才能“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另一方面,要外化于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变成新闻工作者的自觉行动。新闻工作者要自觉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新闻工作的各个方面,努力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

二、把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舆论声势营造好、引导好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每个公民进行精神洗礼、灵魂塑造和价值重铸的道德实践过程。这就要求新闻媒体占领舆论制高点,提升舆论引导力,为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舆论引导要有高度。江西日报社所属各媒体将发挥理论评论的旗帜作用,用好用活“江仲平”、“泰豪论坛”、“江报直播室”、“评与论”、“学与思”等深度品牌栏目和版面,做深做实各子报刊、网站的评论言论专栏,为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思想引导和理论支撑。

舆论引导要有力度。江西日报社所属各媒体将发挥各自特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形势宣传、成就宣传、主题宣传、热点引导和舆论监督等日常新闻宣传工作中,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发出好声音,不断巩固壮大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思想舆论。

舆论引导要有“温度”。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有“温度”,有情感,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江西日报社所属各媒体将从问题入手,从实际出发,从民生切入,坚持寓教于乐、寓教于情,努力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实践宣传好、报道好

赣鄱大地历来是崇德向善、英模辈出的“沃土”。新闻媒体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实践、先进事迹、模范典型挖掘好、报道好。

深入挖掘崇德向善的先进典型。近年来,江西日报社所属各媒体先后推出一系列“平民英雄”、“身边好人”等群体,特别是去年以来在宣传龚全珍先进典型上创造了新鲜经验,产生了广泛影响。下一步,我们将在深入挖掘龚全珍的价值观上下功夫,进一步把龚全珍的精神发扬光大。此外,我们还将进一步挖掘、培育和宣传好更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典型,充分展示当代社会的进步主流。

不断壮大昂扬向上的主流舆论。江西日报社拥有“五报三刊五网”和手机报、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我们将整合资源、集团联动,发挥全媒体优势,巩固主流舆论场、覆盖新兴舆论场,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旋律更雄浑、更响亮。

“典型引路”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省公安厅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 王跃辉

长期以来,全省公安机关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强化对民警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培育,引导广大公安民警立足本职、无私奉献,切实打牢人民警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涌现出了以庐山公安局政委柯善梅同志为代表的一大批先进典型。这是我们扎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硕成果,也是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的重要手段。

一、树立好典型,使公安民警学有榜样

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在宣传柯善梅同志典型事迹的过程中,我们第一时间派出专门工作小组对他的事迹进行认真考察,提炼出其爱岗敬业的优秀品质,找准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结合点,引导媒体大力宣传其先进事迹。在柯善梅之前,我们还相继推出陈勇琦、周俊军、曾凯、吕凯等先进典型。先进典型凝聚着先进的理想信念,代表着高尚的人生境界和道德追求,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他们的事迹能够激发起广大民警的共鸣,有力地推动全省公安机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宣传好典型,使典型形象深入人心

典型宣传是实现典型示范带动的重要环节。在宣传典型方面,我们坚持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宣传,全力扩大社会影响力。在宣传柯善梅同志先进事迹时,我们在省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下,组织中央驻赣和省直媒体记者深入庐山公安局,就柯善梅先进事迹进行集中采访报道,使柯善梅同志“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的形象深入人心。在宣传全省首届十大爱民警察时,我们先是组织为期4个月的评选活动,由社会各界通过网络、纸质投票评选产生十大爱民警察候选人,奠定了扎实的群众基础,后又以获奖者为基础组建了“人民至上——江西省公安机关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先进事迹报告团”,先后在全省11个设区市巡回报告13场,近7000名公安民警聆听了报告,充分展示了江西公安民警努力践行群众路线、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风貌。通过对一个个先进典型的大力宣传,不仅在社会上形成了积极的示范效应,也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了巨大的正能量。

三、运用好典型,使典型成为精神动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在实践,贵在行动。用先进典型推动党员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向先进典型学习,使先进典型的精神迅速转化为抓好各项工作落实的强大推力。一方面,以各种学习活动教育民警。在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中,我们将全省公安重大典型先进事迹汇编成册,下发到每一个民警手中。另一方面,以正确的用人导向激励民警。积极推荐先进典型参加各类评先评优,如对全省首届十大爱民警察授予个人一等功荣誉。在提拔干部时,推荐重用先进典型。通过给予先进典型荣誉和政治待遇,在公安队伍里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让有为者有位,进一步激发了民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

第四篇: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当代中国社会思潮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当代中国社会思潮

张高旗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的历史背景和理论渊源

1、时代潮流对中国社会的冲击 第一,时代主题的变化

第二,国际趋势总体和平,缓和与稳定、局部战争、动荡与紧张加剧。一是“一超多强”的多极化趋势继续维持,大国关系相对稳定、和平与发展是世界潮流;二是局部矛盾被激化,地区冲突此起彼伏,世界并不太平;三是新干涉主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继续四处蔓延,是当今世界动荡不安的主要根源,控制与反控制的较量令世界各国疲于奔命,劳民伤财,怨声载道;四是国际恐怖主义反弹强烈,恐怖主义袭击频率增加活动范围,袭击规模扩大,国际反恐阵线的分化倾向愈来愈明显;五是一些国家加入核心竞赛,国际局势风云突变,前景扑朔迷离。

第三,世界经济可望保持繁荣,但对战略性资源的恶性竞争、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对世界经济的不利影响。

第四,国际形势对我国的影响。首先是机遇大于挑战,多极化的趋势有利于我国发展;其次是当前国际矛盾的特点,全球化进程中出现问题没有淡化国家主权的地位和意义;再次是世界经济繁荣,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加强了对世界各种资源的需求,同时也促进了世界利益格局调整的加快,有关国家争夺资源和市场、解决生态问题,产生的摩擦增多。

2、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变化的影响

“社会转型”的含义。通常社会学从三个方面理解社会转型:一是指体制转型,即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指社会结构变动,具体包括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体系都会发生明显变化。三是指社会形态变迁,即中国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变迁和发展。

社会转型引起价值观念的变化。第一、利益主体增多、利益多元化格局形成,人们的自主意识增强;第二、随着利益主体多元化、社会分层化,人民内部矛盾不断涌现;第三、矛盾触及的层次加深。经济利益、社会利益、政治利益;第四、选择性强,流动性强。变化的特点:首先是多元化并存,面临着传统与现代、先进与落后、中国与西方、旧的与新的价值观念的矛盾和冲突;其次从动态变化来看,价值观念有稳定性,但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3、大学生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存在的主要问题:道德观念淡化、价值判断异化和道德失范普遍化等。变化的特点:首先是多元化并存,面临着传统与现代、先进与落后、中国与西方、旧的与新的价值观念的矛盾和冲突。其次从动态变化来看,价值观念有稳定性,但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4、理论渊源

一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儒家文化在中国历史中具有特殊地位,道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佛家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墨家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是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影响。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核心是人的全面发展。价值观上两种倾向:利己与利人。首先,人的本质是劳动,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的社会关系中最突出的是生产关系。

三是中国共产党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毛泽东提出“为人民服务”这一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核心;邓小平价值观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其基础是爱国主义,核心是集体主义,主题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取向是人民利益,价值观标准是三个有利于;江泽民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的基本内涵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的价值观思想包括科学发展的价值观、和谐社会的价值观、八荣八耻的道德观。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其主要内容

1、价值、价值体系、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 第一、社会主义的本质

一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是社会主义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内容;二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这是社会主义与一切剥削制度的根本区别,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三是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这三方面内容体现于社会主义的全过程,既讲清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又讲清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是有机统一:一是体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二是体现了目标与手段之间的关系,三是体现了过程与结果之间的关系。

目前,学术界关于社会主义本质争论:

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内涵。存在四种观点:一是认为社会主义本质论断体现了三个层次的内涵,即生产力层次、生产关系层次、根本目的层次。二是认为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确实体现了三个层次的内涵,但这三个层次的内涵前两个分别是生产力、生产关系层次,而第三个层次“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不仅涉及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方面,而且还涉及社会主义社会的上层建筑方面,因而第三个层次,实际上是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三者的统一。三是认为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内涵具有多层次的本质规定性。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一级本质规定性;消灭剥削和消除两级分化是二级本质规定性;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三级本质规定性,也是终极本质规定性。四是认为社会本质论断从三个层面回答了“社会主义是什么”的问题,也就是社会主义是实现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社会,社会主义是在改革中自我完善的社会,社会主义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社会。

社会主义本质论的重点是什么。存在着两种观点:一是认为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核心,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社会主义能够取代资本主义的根本原因。抓住了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也就抓住了社会主义本质的最根本的方面。二是认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实现社会主义最终目标的必经阶段,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区别。

社会主义本质与特征的关系。存在着两种观点:一是“狭义本质论”,即认为社会主义本质与特征是两个不同的东西,不能混为一谈。社会主义本质论断是反映社会主义内在属性的。事物的本质是最根本的方面,特征则是质的规定性和外在表现形式;事物的本质具有深刻性、稳定性,而公有制、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特征,是本质在经济方面的具体表现。本质与特征之间的关系是质的规定性与外在表现形式之间的关系。本质决定特征,本质高于特征;特征是对本质的理论概括,是从社会基本制度层面表现社会的内在属性的。二是“广义本质论”,即认为社会主义本质可以涵盖特征,本质与特征是统一的,本质包含了特征。应该从更广的意义上来理解社会主义本质的内涵,凡是能够规定社会主义基本面貌的东西都应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涵。因此,公有制、按劳分配、人民民主专政等都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涵。

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

(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首先,要理解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从不同的角度我们可以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作出不同的回答。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的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想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早在马克思在世的时候就已经使用。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至于为什么以马克思的名字命名这一理论,恩格斯在1886年曾经作了说明。他说:“我不能否认,我和马克思共同工作40年,在这以前和这个时期间,我在一定程度上独立地参加了这一理论的创立,特别是对这一理论的阐发。但是,绝大部分基本指导思想(特别是在经济和历史领域内),尤其是对这些指导思想的最后的明确的,都是属于马克思的。我所提供的,马克思没有我也能做到,至多有几个专门的领域除外。至于马克思所做到的,我却做不到。马克思比我们大家都站的高些,看得远些,观察的多些和快些。马克思是天才,我们至多是能手。没有马克思,我们的理论远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所以,这个理论用他的名字命名是理所当然的。” 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它既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列宁对其继承和发展,推进创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即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决定了其性质和方 4 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根本的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一是坚持用一元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权、主动权、话语权。在这个前提下,认识差异,包容多样,形成共识,凝聚力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二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不断巩固和发展社会意识形态。理解了这一点,就把握了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

其次,要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决定了其性质和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根本的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一是坚持用一元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权、主动权、话语权。在这个前提下,认识差异,包容多样,形成共识,凝聚力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二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不断巩固和发展社会意识形态。理解了这一点,就把握了和谐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我方向。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共同理想为全国人民提供明确方向和奋斗目标、坚定信念和精神动力,提供强大精神凝聚力;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的关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3)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民族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勤劳勇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的精神。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从江泽民提出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艰苦奋斗、知难而进、学习外国、自强不息、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同心同德、顾全大局、勤俭节约、清正廉洁、励精图治、无私奉献”的六十四字创业精神,后来又进一步概括为:“解放思想、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五种精神。

(4)“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三、如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当代中国思潮

1、当代中国主要思潮 第一,新自由主义 第二,民主社会主义 第三,新儒学

第四,教条式的马克思主义和西方理论 第五,反马克思主义

2、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当代中国思潮的基本举措 第一,在经济建设中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谋划

第二,在政治领域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发展民主、健全法治 第三,在文化领域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统一意志、凝聚力量 第四,在社会建设中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来改善管理、创新服务 第五,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加强党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领导

第五篇: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当代大学思潮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当代大学思潮

[提要] 社会思潮是一定时期在某一社会得到广泛传播并对社会生活具有某种程度影响的思想趋势或思想潮流。大学应当形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的思想共识,引领当代大学思潮。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来铸造培育出的大学精神,统领着整个大学的思想文化,必然能坚定有力地引领大学思潮。

社会思潮是一定时期在某一社会得到广泛传播并对社会生活具有某种程度影响的思想趋势或思想潮流。大学是传播知识、传承文化、探究学问、追求真理、创造思想、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具有本身及其群体的特殊性:广博的知识存量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思维敏捷深邃,富有创新意识,敏感于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社会思潮在大学这一特定环境及大学师生这一特定群体里激荡变幻,自然而然地形成大学思潮。大学思潮是社会思潮在大学环境的延伸,是社会思潮在大学环境的具体化和特殊化。大学应当形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的思想共识,引领当代大学思潮。

把握体系内涵 提供思想保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很明确具体,就体现在社会成员的具体行为中,体现在现实生活里,和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它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它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这一共同理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动员、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概括精辟、内涵深刻,贯穿社会生活各个领域,覆盖各个利益群体,涵盖了人生态度、社会风尚的方方面面。

简要来说,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三树立一弘扬”的实体内容,即树立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我们就能把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作为引领当代大学思潮的方向保证,反对指导思想的多元化;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作为引领当代大学思潮的目标指引,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把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作为引领当代大学思潮的精神支撑,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改革创新精神;把社会主义荣辱观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作为引领当代大学思潮的道德基础,坚持共产主义道德和社会主义道德,从而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当代大学思潮中的引领地位。

培育大学精神 抓住关键环节

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它是大学经过长期实践而积淀、选择、凝练、发展而成的,相对稳定的,高度成熟并为大学成员一致认同的深层次主体文化,是大学组织及成员的价值观、理想追求、思维方式、道德情感的集中体现。大学精神文化是一所大学生生不息的文化根源,也是一所大学给予学生人格影响的本质所在,它存在于“大学人”精神世界中,成为师生文化血脉中安身立命、终身受用的文化遗传基因,对学校的发展和育人目标的实现具有导向和保证的作用。来自于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经过大学的文化熏陶,离开学校时带走的最珍贵的财富就是大学精神。各种各样的大学思潮都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精神的形成。反之,大学精神也能够对大学思潮起引导作用。大学精神是需要塑造的。不同大学的发展历史不同,所形成的文化特点也会不同,大学精神难免各有所异。因此,一所大学应始终与民族共命运,与时代同进步,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以办学理念、校训精神等为载体,努力构建各具特色的大学精神。高等院校应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精神,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来铸造社会主义大学精神。这样的大学精神,必然在形形色色的大学思潮中起到坚定的引领作用。

马克思主义既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铸造社会主义大学精神,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守住大学精神之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铸造社会主义大学精神,必须突出这个主题,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使这一大学精神熏陶出来的人才,怀有共同的理想并为之奋斗。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同样是社会主义大学精神的精髓。大学精神中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相互交融,有利于确立正确的、科学的大学发展尺度、价值尺度和道德规范,有利于激发社会主义大学广大师生的劳动热情和创造精神,从而形成推动大学学术创新、思想创新、科学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铸造社会主义大学精神,必须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一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大学风气。二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规范大学师生的基本道德,将社会主义荣辱观融入大学师生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之中,渗透到大学规章、学术规范、学生守则、师风学风等具体行为规范里。三要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与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相结合,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规范融入现代大学制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来铸造培育出的大学精神,统领着整个大学的思想文化,必然能坚定有力地引领大学思潮。

渗透校园文化 多种措施并举

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力量,能够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当代大学思潮,我们应更多地借用校园文化的力量――导向功能、育人功能、规范功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传播,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把握当代大学思潮多变特点及其与校园文化的密切关系,多管齐下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校园文化的渗透,让广大师生在校园文化熏陶中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潜移默化的感染和启迪,并形成规范与习惯。

针对当代大学思潮复杂多样、正确与错误并存的特点,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校园文化的主动性,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艺术地融入大学文化、环境及校园各种活动之中,使广大师生在自觉和不自觉中都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滋养滋润,从而坚持正确思潮,抵制错误倾向。针对当代大学思潮利益多元、来源混杂的特点,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校园文化的针对性,丰富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在吸引力,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大学文化发展紧密结合,形成孕育正确大学思潮的优良校园文化土壤,使大学思潮多以积极面引领社会思潮。针对当代大学思想传播迅速、互动便捷的特点,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校园文化的实效性,更加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人文关怀维度,通过运用各种形式使校园文化对大学思潮产生正面影响,并赋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时代要求,渗透校园文化,引领大学思潮。针对当代大学思潮开放交流、易受国外影响的特点,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校园文化的艺术性,加强对当代大学思潮的研究和辨析,建立健全经常有效的、畅通的、制度化的对话机制,培育善于“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校园文化氛围,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大学思潮之间相互沟通的良性互动关系,从而实现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中坚持与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认知认同践行 助推全面发展

我省高校是国民教育的重要阵地,担负起培养推动云南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重任。由于知识和人才密集等特点,我省高校同样是我省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也是我省思想最活跃的地方。长期以来,由于省委高度重视,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和各高校不断加强和改进高校师生思想政治工作,我省高校师生思想政治状况总体呈现出健康向上的态势,他们关注政治,积极拥护共产党的领导,理想信念坚定,安心教学,努力成长成才,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正进入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加速期和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各种社会热点问题叠加出现,高校师生思想政治领域呈现出活跃、复杂的状况。高校作为培养和引导一代青年茁壮成长的重要阵地,要自觉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切实把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办学治校的根本,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抓手,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全面建设的各个方面、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不断推进高校改革、建设和发展。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紧紧围绕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这一中心任务,以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为目标,在宣传普及上下功夫,在引导践行上下功夫,在形成长效机制上下功夫。一是要抓住灵魂、把握主题、突出精髓,打牢基础。认知是前提,认同是关键,践行是根本,转化是目的。要进一步推进理论学习,积极引导师生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断激发师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激情以及遵纪守法、知荣明耻的道德风尚。二是要引领、融入、贯穿和体现上着力。要坚持以人为本,把教育人、引领人、鼓舞人、鞭策人与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结合起来,引导师生在日常学习工作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三是要坚持面对面、肩并肩、手拉手、心连心。对于师生关心的问题和困惑以及面对的实际困难,面对面、心连心,进行平等交流。同时,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方式,教育应寓教于“启”,熏陶寓教于“悟”,管理寓教于“感”,实践寓教于“行”,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取得显著实效。

下载用核心价值观引领思潮凝聚共识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用核心价值观引领思潮凝聚共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用改革共识凝聚改革合力

    尊敬的党组织:人心齐,泰山移,改革攻坚正当时。站在历史和未来的交汇点,肩负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一致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用核心价值观引领国税文化建设

    用核心价值观引领国税文化建设 日期:2012-11-09 【选择字号:大 中 小】建始县国家税务局局长赵一兵 一、深化国税文化建设的初步实践 一是国税文化在建始国税的物质体现。形象......

    用军人核心价值观凝聚官兵“精气神”

    用军人核心价值观凝聚官兵“精气神”近来,云南省军区“红河前哨钢二连”的事迹引起强烈反响。深刻分析这个连队建连育人的先进事迹,能够看出,二连的持续发展正因为有当代革命......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师德建设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师德建设 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我们必......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少年健康成长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少年健康成长——对当代青少年流行文化现象的思考吕志华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发生了剧烈变化。从青少年流行......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师德建设.

    作者姓名:刘文云职务:石嘴山市第二十三小学支部书记、副校长 单位:石嘴山市第二十三小学联系方式:0952-367***3850 通讯地址:宁夏石嘴山市第二十三小学论文题目: 用社会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跟进式”引领社会思潮研究[五篇材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跟进式”引领社会思潮研究 薛健飞1浦玉忠2 (1、2.常州大学 校长办公室,江苏 常州,213164) 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跟进式”引领社会思潮秉承以人为本、......

    凝聚思想共识

    伴着初春的暖意,来自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的全国政协委员今天齐聚北京,出席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共商改革发展大计。我们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这次会议,是在中国共产党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