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时间:2019-05-13 02:41: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着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健康成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着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第一篇:着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着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的这一名言,深刻揭示了青少年之于国家民族未来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当代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如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广大中学生头脑,从源头上扼杀影响中学生价值观形成的不良社会因素,着力引导中学生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而且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正因如此,不久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并强调要“拓展青少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总书记日前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同时,他还着重强调,要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作为育人前沿阵地的学校和课堂,肩负着“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重大任务,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理应走在社会前列。我们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对教育工作作出的新部署,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从中学生的现实思想状况和综合素质出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贯彻落实到育人教书工作的各个环节,努力创新思路,把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中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基础工程,摆上突出位置,着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有效推动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科学理论的升华、历史经验的结晶和亿万人民群众实践经验的总结,有一定的理论高度和理论深度,只有通过课堂教学深入浅出的阐述、讲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次24个字讲清楚、讲明白,学生才能真正加深对核心价值观的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以及为什么和怎样践行核心价 值观,以真懂推动真信,从而激发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热情和决心,并逐渐沉淀为中学生的思想底色,为他们世界观的逐步形成注入先进的思想理论元素。首先要抓好政治、语文、历史学科的教学,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根主线贯串其中。这三门学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极为密切,抓好这三门课的教学,对推动核心价值观进学生头脑,其作用和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尤其是政治课,要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先进典型,尽量把枯燥的理论讲得鲜活、生动,使理论趣味化、生动化、通俗化,从而增强政治课的吸引力、感染力,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语文、历史两门学科中,有些内容与核心价值观是有直接关系的,比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与历史课教学内容十分密切。有些内容是有间接关系的,我们都应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有机结合教材具体内容,对学生进行直接或间接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当然,语文和历史学科与政治是有很大区别的,我们从来反对把语文或历史课上成政治课,但抓住教材中的某些关键内容对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不仅能做得到,而且也是必须要尽的义务,是一份不可推卸的责任,关键是要做到用好教材,画龙点睛。其次要注重在数学、物理、化学、外语、地理、生物、体育、美术、音乐等各门学科教学中,坚持正确导向,有机结合和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思想。这里的关键是教师要认真备好课,选择好结合点,把握好结合技巧,让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不知不觉的受到核心价值观理论的熏陶,以利学生进一步提高识别是非的能力,分清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不断克服不正确的思想观念,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再次,要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研究工作。要将这一课题摆上议事日程,投入力量,深入研究,总结过去的成功经验和好的做法,探索新的路径,不断改革创新,按照党的十八大部署和国家教育部的要求,回答好如何通过课堂教学这一主要渠道,进一步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中学生思想这一重大课题。通过深入研究,努力推动“三进”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充分创新课外活动的主阵地作用,引导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促进知行统一。

核心价值观既是一个思想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我们应针对中学生思想活跃、可塑性强的特点,积极创新课外实践活动,注重行为积累,抓好习惯养 成,在身体力行中促进中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行统一。首先要深入持久地开展好学习雷锋活动。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学校要为学生学习雷锋创新载体、搭建平台、营造氛围、规范制度。要力避形式主义,克服“雷锋叔叔没户口,三月来了四月走”的尴尬现象。要结合中学生的实际,通过读一本书、讲一个故事了解雷锋事迹;开一次班会、写一篇心得感受雷锋精神;做一件好事、参加一次志愿服务开展学习雷锋实践。让雷锋精神永驻,需要从点滴做起。学雷锋,学的是精神,见的是行动。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体现了于细小处见真情,于平凡中显伟大的真谛,中学生更易认同、更易践行。从点滴做起,切合积跬步以至千里、积小流以成江海的客观规律,有利于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在参与中养成,在实践中成长。学校可以开展评创“雷锋式小组”、“雷锋式班级”活动,不断把学习雷锋活动引向深入,将学习雷锋活动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表彰激励机制,引导和推动中学生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其次要组织中学生开展力所能及的社会公益活动。利用寒暑假,组织中学生参与文明城市、文明社区、文明镇村创建活动,参加义务清洁家园、关爱空巢老 人、文明交通宣传,争当“社区小义工”、“文明小使者”,开展义卖募捐、资助灾区及困难家庭学生等社会公益活动。在公益活动中,促进中学生诚实守信、文明和谐、敬业友善、尊老爱幼、乐于助人、奉献社会的道德养成,培养文明健康、勇于进取的良好行为习惯。再次要利用各种法定节日、传统节日、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纪念日等重要时机,组织学生开展道德实践活动,把创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活动中。进一步引导学生弘扬民族精神,深化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增进爱国情感,提高道德素养。进一步激发他们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情感,弘扬民主法治精神,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而刻苦奋斗。

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充分唱响校园文化的主旋律作用,提升校园文化内涵,将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生精神世界

《易经》云:“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之功力在于化人、育人。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文明尚德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其中最能体现校园文化本质的当属学校精神和校园风气。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涵养着鲜明的价值导向,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构建健康的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化人”功效,精心建设校园文化,科学用好校园文化,让校园文化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生的精神世界。要精心提炼或完善校园精神。校园精神是学校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它以简洁、明快、通俗的语言浓缩出具有校际特色、传承历史、笃学励志、面向未来,广大师生普遍认同的一种高雅的学校文化符号。目前我校的校园精神历久弥新,彰显出其核心价值在引领校风、教风和学风方面的不俗动力。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校园精神没有个性,缺乏意境,不受师生与社会认同。我们应深刻检视校园精神的语言概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组织力量,立足实际,力诫跟风,精心谋划,潜心研究,要有高远的立意、深刻的寓意,注重文化涵养,做到本校、独特、精彩。只有造好“句”,才能造好“势”,在表述的形式与内容上下功夫,提练出高质量、高品位的校园精神。要让校园精神象一首歌,久唱不衰,沁入学生心田,滋养学生勤奋笃学的动力;如一首诗,涵养学生的意志和信念,引领学生务实诚信、求真创新、爱国立志;似一本书,为学生前进指路,激发起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不断发展自己的专 长,学会学习,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同时,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要始终把文明礼仪教育、法制教育、生态环保教育、生命教育、网络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贯穿其中,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以创建“文明校园”、“生态校园”、“书香校园”、“平安校园”、“健康校园”为内容、以开展主题教育等活动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使校园文化活动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律动起来,引导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学生的自觉精神追求。

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充分发挥教师队伍的示范引领作用,培育高尚师德情操,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教育综合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成为改革的重要内容。必须切实端正办学思想,转变办学理念,引导广大教师树立远大的教育理想,花更多的心思和精力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创新管理文化,建立健全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长效机制。要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以学生为本,在学校 管理和制度建设中都要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进一步明确中学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要在中学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倡导民主文明新风,引导中学生做到遵纪守法、举止文明、平等待人、礼貌待人。班主任必须在班级管理中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建立和完善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管理,形成育人合力。让中学生在科学管理的环境里勤奋学习、快乐生活、提升素质。学校领导和广大教师要坚持身教重于言教,作好表率。要在教书育人的各个环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真当好营造良好校风、教风、学风的组织者、示范者和引领者。古人云:“不教之教,无言之诏”。不教之教是一种高尚的道德自觉,发自内心,出自真情。不教之教胜于教,榜样力量更感人。有言道:“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学校领导和老师都应加强师德修养,注重道德示范,做到身教重于言教,积极施行“不教之教”,以利进一步对学生的道德成长起到服人感人化人的引领作用。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师培养、培训和管理的全过程。研究制定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和违反师德行为处理办法,划定教师基本工作要求和品德、政治、法律底线,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聘任、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努力建设一支 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引导广大教师自觉增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二篇: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少年健康成长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少年健康成长

——对当代青少年流行文化现象的思考

吕志华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

式发生了剧烈变化。从青少年流行文化的迅速兴起和泛滥就可以管中窥豹,诸如“追星”现象、“网迷”现象、“哈日哈韩”现象、“洋节”现象等,是其典型的代表;“超女”风靡全国,同样也是以青少年群体为主体。青少年流行文化的盛行和传播,势必对青少年的思想观念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其健康成长,这就给青少年教育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课题、新挑战。如果不从内容、手段和方法上进行改进和创新,学校教育就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面对新挑战,我们必须更新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青少年科学发展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领青少年思想文化主阵地,引领青少年健康成长。

一、直击青少年流行文化

所谓青少年流行文化,是指青少年在与社会互动中形成的,得到同龄群体认同的独立价值和行为规范,包括生活形态、行为模式和心理特征等。从“青年文化”的视角看,青少年流行文化是青年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现代商业社会中出现的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从文化趣味的代际差异,特别是从文化生产和消费的角度看,“青少年流行文化”并不是“大众文化”,也不完全是“流行文化”。有人将青少年流行文化归为三类:流行新品、流行产业和流行话语。流行新品是指流行文化领域内所出现的前所未有的新产品,如手机短信文化、网络游戏文化和网络聊天文化;流行产业是指以制造流行品为主,或直接参与生产流行品的文化产业,包括影视、音乐、出版、服饰、美容等文化产业,如欧美大片、日韩剧、卡通片、《大

1话西游》等。流行话语是指某一时期在青少年群体中广泛流行的语汇,如目前流行的“网络聊天语言”(只管读音正确或相近,不管汉字是否正确)。这些流行文化,各有特点,形成源头不尽相同,势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当代青少年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

二、青少年流行文化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

青少年流行文化的发展有其合理性和一定的进步性。但低格调的青少年流行文化自身价值取向的偏离和价值观的迷失,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念带来了一系列消极的影响。

首先,青少年流行文化淡化青少年政治理想和道德观念。当前青少年流行文化的盛行和广为传播,导致一些青少年政治信仰淡薄,要么对政治漠不关心,要么在全球化影响和西方思想渗透下,对西方政治制度和政治观念产生认同心理,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持怀疑态度。当前的青少年流行文化,往往也造成青少年行为的无节制和社会道德责任感与道德行为的缺失,使他们的道德认知与判断能力,尤其是道德实践能力弱化,并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道德问题。

其次,青少年沉溺流行文化,影响其学业与健康成长。

流行文化本质上是一种消费文化,它倡导物质至上的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为了促进文化商品的消费,流行文化总是通过各种缤纷的形象和华丽的包装,竭力刺激人们的欲望需要,不断向人们推销消费至上的理念和享乐主义的价值观。如美国的“哈利波特”,从电影到书籍、电子产品、玩具、游戏,几乎渗透了所有的文化产品领域。这些又大大地刺激了青少年对流行文化的消费欲望。如今,青少年的消费观念正发生着急剧的变化,视节约俭朴为美德的观念淡化了,部分青少年在生活上相互攀比,追逐名牌;“我的地盘我做主”、“玩的就是心跳”,几乎成为青少年物质与精神生活的信

2条。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容易吞食青少年的心灵,使其沉湎于平庸的娱乐和无聊的消遣之中,影响其学业成绩与健康成长。

再次,流行文化混淆价值标准,扭曲青少年的价值观,产生认同危机。

青少年流行文化的广泛传播在青少年群体中形成了一股潮流、一种时尚、一种环境、一个氛围,使得青少年的兴趣、喜好和口味日益趋同。齐一化的特点消灭了文化本应具有的思想丰富性和价值多样性,造就青少年思想和行为的单面特征。青少年流行文化的膨胀,也使得青少年的价值辨别能力减弱,产生价值观颠倒、扭曲。一些青少年不知何者为荣,何者为耻,荣耻不辨,善恶不分。青少年流行文化的膨胀发展使得一些青少年为人处世完全从自我感受出发,以自我为中心,淡化对远大人生理想的追求和人生意义的严肃思考,产生社会共同理想认同危机;另一方面又混淆社会主流价值标准,导致民族传统文化与社会价值认同危机。当前强势的西方文化价值观、时尚也在青少年流行文化中体现了出来,如当前青少年中流行过“洋节”等现象,往往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弱化国家和民族层面的传统价值观念,导致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危机。

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少年

赢得青少年就意味着赢得未来。青少年群体是国家人力资源的宝库,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思想观念趋于成型,但仍具有较大的可塑性;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很强,但鉴别力明显欠缺。面对光怪陆离、纷繁芜杂的青少年流行文化现象,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思想武器,加强对青少年流行文化的引导,无疑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

随着多样价值观的泛化,拜金主义、以“无厘头”为代表的“犬儒主义”以及颓废自恋的“享乐主义”迅速粉墨登场,消极混世、金钱至上、享乐第一的腐化观念正在逐渐蔓延。青少年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在传统与现代、东方和西方、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价值

3观念冲突中,显得无所适从,难以抉择。如何立足于特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为青少年的行为和实践提供科学的、正确的价值导向,就显得极为必要和迫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反映社会主义基本的、长期稳定的社会关系及价值追求的价值观,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历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并指导社会主义健康发展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观念。它具有三个基本特征:普遍性、民族性、崇高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为青少年流行文化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指导。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青少年教育和青少年文化建设的全过程,使之成为青少年普遍理解接受,自觉遵守奉行的价值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崇高历史使命,要求我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于青少年教育的全过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青少年。第一、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青少年。

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一些西方腐朽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价值取向也乘机进入国内,严重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对此,我们一定要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武装青少年头脑,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适应新形势新情况,不断探索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新方法、新手段和新机制,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效果。要针对部分青少年在不良文化影响下所产生的政治信仰淡漠,是非观念混淆,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功利化”的问题,引导他们从小树立跟党走,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人生理想和政治信念,立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和力量。

第二、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集青少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就是通过一定的教育途径、方式和方法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转化为全社会和全体人民群众共同的价值追求、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青少年是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思维活跃、视野开阔、积极进取,他

4们有理想、有抱负、有热情,但在理想上容易迷惘。在全球化的浪潮面前,“民族虚无主义”和“民粹主义”的论调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我们要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青少年,打牢他们的思想基础,使他们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与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他们为祖国的前途和民族的未来努力奋斗。要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宣传普及活动,形成强大舆论声势和浓厚舆论氛围,推动这一共同理想在青少年中深入大脑,扎根人心,引导广大青少年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

第三、坚持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激励青少年。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我们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不断增强青少年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增强其中华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其爱国意识、团结意识和发展意识,使其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改革创新是我们时代最明显的特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实现繁荣昌盛,就必须始终高扬改革创新的精神。我们国家发展的希望在创新,创新的希望在青少年。青少年朝气蓬勃,思维敏捷,最富有创新活力和开拓精神。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激发青少年的创新热情,不断增强青少年的进取精神、开拓勇气和创新能力。

第四,坚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青少年。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我国公民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底线。它旗臶鲜明地指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坚持和提倡什么、反对和抵制什么,为全体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得失、作出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为建设社

5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强大的思想道德力量。青少年群体年龄小,臵身于流行文化的炫目光环里,有一些青少年迷失自我,在道德判断和行为方面往往出现一些问题,甚至出现道德失范的情况。对此,要教育和引导青少年学会做人,明白“八荣八耻”是做人的基本行为要求,不断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从小培养正确的道德情感和人格品质;要组织和引导青少年参加社会道德实践活动,通过开展“仪容仪表整顿”、“安全文明岗”、“青年志愿服务”等活动,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促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和道德习惯;要努力建设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为青少年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成才环境;要充分发挥正面典型的示范作用,如组织学习“感动中国人物”、“道德模范”事迹,引导青少年从盲目崇拜明星的追星狂热中走到学习历史英雄、时代英模的正确轨道上来,激发其积极向上的热情,远离网吧和黄、赌、毒的诱惑,努力锻练成长为有远大理想、美好心灵、健全人格、高尚品质和健康体魄的新一代公民。

总之,青少年流行文化现象是特定时代背景下多种文化碰撞的产物。我们对其不能全盘否定、一棍子打死,因为其中也包含着不少积极的、健康的成分;但我们也不能熟视无睹、任其自流,因为其低俗内容和消极思潮会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从而影响到国家的命运和前途。不论是学校、家庭、社会,一定要加强对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领青少年的流行文化阵地,成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一面旗臶。

单位:麒麟区第六中学

通信地址:麒麟西路208号

邮编:655000

联系电话:0874-3110869

第三篇: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师德建设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师德建设

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我们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两者之间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关系。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使中国社会形成了比较稳固的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即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价值观体系。他的基本内容是: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是仁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之一。“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对中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现代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要求我们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对教师职业道德做了全方位的指导。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回答了用什么样的思想来引领教师职业道德,让教师明白什么是让人值得追求的价值,什么是让人认可的道德。在讲台一时,就要热爱教师岗位,热爱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教师群体提供了一整套判断事物的基本标准,有利于形成思想认同和共识,就有了共同的价值目标和理想追求,以爱国思想作为指导,爱岗敬业,爱知识、爱讲台、爱学生。另一方面,教师作为教育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使命不仅只是局限于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将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传授给年轻人,使其思想的进步,最终促使社会的进步。可以说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中挥着其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我们非常有必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指导下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狠抓师德师风。

师德是教师的思想道德和人格品质的集中反映。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教师的道德素质并不是仅仅指规范、准则本身,而是需要把这些规范、准则逐步内化,成为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准则。可以说,师德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是教师的灵魂,师道德素质比教师文化素质更为重要。历代的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循循善诱”、“以身作则”、“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体现。

师风是教师长期以来所形成的行为习惯和行为倾向所表现出来的一贯性的风范。我国素有文明古国之称,历史上出现了许多堪称楷模的教育家。从古代的孔子、荀子到近代的康有为、章太炎再到现代的蔡元培、叶圣陶等等,至今仍是我们教师学习的楷模。我们中学教师应该要继承和发扬传统师德中的精华,还应该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建设师德师风。在教师队伍中要普遍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增强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以先进的理论武装自己,做好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爱岗敬业的工作。

十八大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广大人民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因此我们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要做到:

一、坚持依法执教。教师不仅要热爱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而且要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自觉遵守《教师法》、《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同时积极参加政治学习,自觉提高思想素质和政治觉悟。

二、必须做到敬业爱岗。当今时代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国与国的竞争主要体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靠的是教育,靠的是教师兢兢业业的工作。只有深深地认识这一点,才能激发对教师工作的热爱,也才能把这种爱倾注到对学生的教育中去。除此之外,不仅要根据教学计划精心备课、认真上课,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积极研究解决,教育教学工作达到学校规定的要求;同时教师也要坚持继续学习,坚持终身受教育自身,保持一种勤奋学习的能力,不断自我更新,与时俱进。因为当今的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异常之快,不学习就会被淘汰。人们只有具备了学习的能力,具备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才能获得生存的社会位置。

三、必须要做好教书育人。因为教师榜样的作用能发挥,可以使得学生获得直接、生动的启发和引导。而这往往比理论说教更具有作用。《吕氏春秋》认为,“疾学在于尊师。师尊则言信矣,道论矣。”“为师之务;在于胜理,在于行义。理胜义立则位尊矣。”子曰:“其身正,不令而从。”丰子恺把人格比作一只鼎,而支撑这只鼎的三只是:思想--真,品德--美,情感--善,只有“三足鼎立”,真、善、美和谐统一,才能为人师表。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精神丰富、道德高尚的教师,才能尊重、陶冶学生的个性,而一个无任何个性特色的教师,他培养的学生也无任何个性特色”。概而言之,“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教师不仅要做到“传道、授业、解惑”,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给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懂得各种事理。同时也要关爱学生,去发现他们学习上的每一点进步,使得他们走好成长的每一步。除此之外,教师也要做好为人师表的工作,重视与人的职责。要指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成为一个真善美的人;要指导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实现自我增值,在与人合作中学会生存和发展的本领;要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总之,我们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务必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开展师风师德建设,使教师真正符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要求,在教育事业中树立起创新精神、育才精神、拼搏精神,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师德建设

谢 菁 西安市中铁中学 ***

第四篇: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师德建设.

作者姓名:刘文云

职务:石嘴山市第二十三小学支部书记、副校长

单位:石嘴山市第二十三小学

联系方式:0952-367***3850

通讯地址:宁夏石嘴山市第二十三小学

论文题目: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师德建设

内容摘要:

自从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任务越来越突出地摆在全党和全社会面前,本文以教育工作者的身份出发,指出了当前教育领域,特别是在一些教师身上存在的价值观迷失的问题和不良现象;从历史和现实的层面出发,指出教师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重要作用,积极探索教师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引领之法。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师德建设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师德建设 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使中国社会形成了比较稳固的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即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价值观体系。他的基本内容是: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是仁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之一。“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对中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进入现代社会,我们接受了科学、民主、法制等思想观念的影响,加之社会更加繁荣,思想更加解放,我们也受到一些利已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等不良思想价值的影响,加上长期以来我们对传统道德观念的继承与扬弃不足,适应新的社会形态的道德观念的建设力度不够,社会上见利忘义等不良现象频繁发生。面对这种情况,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十七大、十八大、十八届三会都要强调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塑全社会的道德观念,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养。

作为社会主义社会中为人师表的人民教师,在这一道德工程的建设中我们应该走在最前面,肩负起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历史重任和神圣职责。

一、教师要认真学习社会主核心价值理论思想,提高思想认识。

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社会进入社会发展的转型期,整个社会人们的价值观念处在一个多元、多样、多变的复杂时期,传统的价值观念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教师队伍的师德观念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许多教师嫌教师行业工作辛苦、待遇低下,经常牢骚满

腹,认为作教师是最无奈的谋生手段,有些干脆转行从事其它工作;一些在职的教师总是利用机会去推销复习资料,对学生进行课外辅导,甚至课外兼职,想方设法赚钱,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影响;教师们自己在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下也把教师的职业操守标准降得愈来愈低。当社会对我们有了不好的评价时,我们总认为社会对教师的道德标准太高,限制太多,认为教师也是普通人,为什么在道德标准上要高于其他人、其他行业?其他行业的人业余时间可以兼职做一份工作赚取收入,教师为什么不能?其他人打麻将无人评论,怎么教师一参与就是有违师德?其他人喝酒猜拳、大呼小叫,人们总是视而不见,怎么一有教师就是行为放纵,有辱斯文„„。当他们过多地把自己与世俗比较的时候是作教师的那份神圣与庄严在许多教师自己的心中早已荡然无存,职业操守也变得和普通大众毫无二致,甚至更低,认为其他人、其他行业能做的事情,只要不违法,教师都可以做,其它人能用的赚钱手段,都可以成为教师的赚钱手段。

其实自古以来,在我国社会是把教师的地位看得很高的,有“天地君亲师”之说,更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之论,也有“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标语口号。在社会的价值理念中,人们是把教师的操守一直是看作是引领社会道德价值的典范。如今,我们一些教师不懂教师职业道德标准与其他一般职业道德标准的区别,不能正确理解教师师德规范的要求,甚至根本没有做教师就要按师德标准做人的思想修养和思想准备。因此,我们呼唤教师心灵深处的这种价值回归,教师心中应真正树立起引领社会高尚道德标准的标尺。

当今时代,我们以怎样的标尺作为道德引领的标准?那就应该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从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作为了我们国家意识形态的支柱和核心价值观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也是我们对中华文化传统美德和人类优秀文化价值理念的继承和发展,在今后的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们必将深化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以教师必须认真学习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理论,牢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看基本内容,在道德理论上占据重要位置,要深刻懂得教师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二、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要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率。

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已经成为全党和全社会的共识。我们首先要从少年儿童的培养教育开始,我们要使少年儿童学会团结互助、勤奋向上等良好品格,使我们下一代真正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力军。而以上这些我们不能只靠课堂上的说教,也不能只凭几次活动就能形成,更重要的是我们教师日常言行的影响,这是最为重要的。我们要求孩子们爱护环境,我们能否常常弯腰捡起地上的纸片;我们要求孩子们乐于助人,我们在班级里的困难学生的帮助上是否能经常伸以援手;我们要求孩子爱国守法,我们在升旗仪式上是否严肃认真;我们是否拒绝了孩子在教师节买给你的小礼物;我们是否坚决谢绝了家长的宴请;我们过马路的时候是否能按红绿灯的指示行事;我们平时是否打扮的朴素低调;我们与家长的沟通是否态度和蔼;我们是否能关爱每一个孩子的成长„„。总之,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是否努力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这些都影响着我们在公众生活中的形象,特别是在孩子们心中的形象。

我们要重塑教师形象,就必须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只有我们每一个教师都能严格要求自己,只有我们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中能成为传递者并释放出巨大的正能量,我们才能不负时代给予我们的使命和责任。

第五篇: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城市社区文化建设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城市社区文化建设

摘 要:城市社区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挥强大社会功能的主阵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人民群众的价值认同和自觉践行中进一步凝练、升华的现实路径。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核心,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社区文化建设全过程,突出“用文化引领人、用活动凝聚人,用服务温暖人”,整合资源,搭建平台,丰富载体、创新形式,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的多元化、大众化的弘扬与传播,进一步促进城市居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广泛认同和自觉践行,不断提升文化素养和文明素质,为推动城市社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城市社区;文化建设

城市社区作为城镇化发展的产物,其文化建设关系着城市的精神文明,代表着城市文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城市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城市居民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推进城市社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有效推进这一系统工程,必须将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社区文化建设有机结合,并融入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进一步创新方法手段,创新体制机制,调动社会各方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区文化建设中渗透、传播、升华与成型,从而站稳宣传教育和精神文明的主阵地,不断丰富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内容,繁荣城市社区文化,培养新型城市居民。

一、客观分析当前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突出问题

1.城市社区文化设施建设滞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文化设施是基础,起着文化载体的作用,包括图书阅览场所、健康活动场所、娱乐休闲场所和交流沟通的场所。社区文化设施建设、利用得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居民的文化需求。但在现实中,城市社区文化设施普遍与现代化城市发展要求不相适应,文化设施的普及率与利用律不高。社区资源严重不足,设施总量不能满足居民要求。文化设施陈旧老化,文化场所面积狭小,设施种类贫乏。现有资源被闲置,未得到充分利用。

2.城市社区文化专业队伍建设薄弱。社区的文化人才队伍,包括:社区文化工作者、社区文化专业人士、社区群众文化骨干分子及街道和居委会的相关人员。他们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发挥着规划、组织、协调、管理的作用。建立专业的文化干部队伍,是发展社区文化的重要人才保证。但当前,社区中缺乏专业的文化干部队伍,有的年龄结构参差不齐、文化水平较低、思想观念陈旧、能力素质较差,很难适应社区文化工作,导致开展的社区文化活动形式内容单一,不合居民的口味。

3.城市社区居民的文化活动参与热情不高。随着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居民社会接触面的狭小、人情味淡薄等因素使邻里“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现象增多。居民对社区地域和人群集合的认同、喜爱和依恋等心理感觉日益淡薄。居民彼此之间的疏离感增强,人们对社区文化活动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对社区文化缺乏了解,主人翁意识薄弱。街道对社区内文化活动大包大揽,居民很少参与决策和管理社区公共事务。社区文化建设缺乏互动和活力,脱离居民的文化需求,居民产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理。由于目前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依靠政府主导,社区居民参与方式以动员为主,多是在政府行政推动和劝说下进行,从而使居民产生随大流与消极被动的应付心态。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城市社区文化建设

1.突出思想宣传教育,推动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普及,不断增强居民整体素质。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丰富平台载体,创新形式手段,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适应居民群众的接受习惯和心理特点,开展主题教育、宣讲论坛、文艺演出、评选表彰、社会实践等活动,通过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群众喜闻乐见的表现方式,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教育,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要把握群众思想脉搏,了解群众所思所想,采取交流疏导、说服教育和民主讨论的办法,解决群众的思想疑虑和困惑。要努力拓宽价值体系传播渠道,借助网络等现代传媒手段,做好网络舆论内容的引导,切实加强网络道德建设,提高群众的思想觉悟和精神境界。坚持以抓好社区居民的思想道德建设为着力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融入到居民学习活动之中,引导社区居民形成正确的价值理念、文明的生活方式、健康的道德风尚。创新学习的平台,丰富学习载体。

2.强化社区服务建设,形成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合力,不断提高居民幸福指数。要在社区建立“政治组织、群众自治组织、社会组织”多方联动共建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协作,形成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合力。要建立完善社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践养成规范、经费保障、居民利益需求表达与民主参与、社区道德模范评选与表彰等制度,为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环境,使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认同和行为自觉更加稳定而持续,和谐社区才可能得以实现。通过整合共建合力,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着力改善社区民生问题,提高居民的幸福指数,社区居民才会形成情感共识,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坚定信仰者和拥护者。加大环境建设,实施市容环境综合整治、社区服务设施升级工程,开展“我居住、我参加、我维护、我奉献、我管理”活动,居民生活质量得到新提高。

3.促进社区文化建设,强化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不断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通过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教育,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和引领作用,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知度和归属感,促进社区民风和谐、家庭文明、邻里和睦。始终注重加强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打造公共文化设施使之成为居民健身休闲、文化娱乐的理想场所,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先进文化、倡导科学精神的重要阵地。始终注重培育社区文化组织,通过组建秧歌队、合唱团、艺术团、文艺协会等文体团队活跃在社区,进一步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营造欢乐、和谐的氛围。坚持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宗旨,坚持打造社区文化品牌,让社区文化氛围越来越浓,社会影响越来越大。

4.引领社区道德建设,巩固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基础,不断提升社区文明程度。始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社区道德建设全过程,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文明创建和道德实践活动,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倡导先进的思想道德和价值理念,引导居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组织群众参与“发现身边好人”、“道德力量、温暖你我”等主题实践活动,引导人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自觉遵守和践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进一步养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基本道德规范初步形成,提高公民文明道德素养,形成文明和谐的社会新风尚。注重先进典型的引领性,广泛组织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平安家庭”、“好邻居标兵”、“敬老孝亲模范”评选等活动,选树道德标杆,弘扬先进典型,在全社区掀起学赶先进、人人争做文明市民的高潮。

5.突出重点群体,注重典型引领,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示范带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应当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在社区要着力抓好党员干部、楼门院长、社区志愿者及公众人物等重点群体,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通过组织开展宣传教育、主题实践及志愿服务活动,注重解决群众实际问题和困难,让群众从内心感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在身边。要注重选树先进典型,在居民群众中确立一种导向、一个楷模,使群众接受教育,引导和鼓励其自觉践行。要大力宣传先进典型的先进思想和良好精神风貌,倡导先进思想道德和价值理念,在社区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

6.加强城市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环境。政府要加大社区建设投入力度。创建文明社区,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就要增加文化设施的数量。政府应提高划拨专门用于社区文化建设的经费比例,拓展有偿的社区文化服务活动项目。通过主动与当地文化馆、图书馆联系,在社区中建立阅览室、文化站;开辟“社区文化围墙”等阵地。街道、社区要汇同社会力量共建社区文化。依靠社会力量,与社区内企事业单位实现“共驻共建共享”,企业通过对社区各种活动、比赛的赞助,既解决了社区办活动资金不足的问题,也提高了自身的美誉度,同时还与社区建立了友好的合作关系。

7.加强城市社区文化队伍建设,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组织保障。繁荣社区文化,不仅要加强文化基础设施的硬件建设,还必须对软件建设,就是要对建立一支高水平的社区文化服务队伍加以重视。首先,应解决现有社区文化工作人员的编制以及职称评定问题;其次,要不断提高社区工作者的工资待遇,改善其工作环境,以稳定工作人员队伍;第三,通过考试选聘、民主选举等竞争上岗的办法,择优挑选出专职的社区文化工作者。

8.完善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管理体制,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是:政府、社区组织、社区成员。建立健全城市社区文化体制,就要处理好以上三者关系,使政府的行政主导转向社区的民主自治。首先,加强城市社区文化的制度建设和法律保障。社区作为居民的共同生活场所,传统的道德规范与行政管理在各项建设中仍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在现实中,更需要相应的法律法规将社区文化建设纳入法制化的轨道上来,实行依法治区。尽快制定与公共文化设施、文化活动相关的管理条例,健全居民委员会规章制度,保证建设有法可依,充分保障居民的基本文化权利。其次,提高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的能力。要转变政府职能,减少直接行政要求而给予居委会宏观上的指导。同时,要加强社区居委会自身的建设,就要加大民主决议、民主监督的力度。

9.提高居民的文化活动参与意识,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舆论保障。要培养居民的社区意识。居民的社区归属感和社区认同感既是从社区活动中培养出来的,又对调动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和积极性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总之,在加快和谐社区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切实加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不断提升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整体水平,巩固城市社区建设文明建设成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区、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文化保障和精神支撑。

下载着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健康成长word格式文档
下载着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健康成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的宗教观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的宗教观 摘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宗教观,对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十分必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风尚凝聚力量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推进组织工作 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 冯桃莲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础在广大人民群众,关键在领导干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是重要保证。组织部......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国税文化建设1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国税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由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托起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托起“品牌梦” 烟草在线专稿 作者:李哲民更新日期:2014年1月9日 烟草在线专稿引: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思想政治工作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思想政治工作 摘 要: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既为做好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更加明确、更加具体......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跑单客户姓名 李晓 或者令狐晓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新风尚 哲学上认为,社会意识是人们对于事物的理解和认知,它不是凭空就有的,也不是固定存在的,而是源于......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我成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我成长”主题演讲比赛 演讲内容 结合学习生活经历,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内容(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我成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我成长 在这样一个急剧变化,竞争剧烈的时代,总要有一些不变的东西存在,很多时候最重要的往往是精神上的航标,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这个时代人的航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