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开展薛瑞萍班级日志读书活动通知
关于开展《薛瑞萍班级日志》读书活动的通知
各位年段长、班主任:
为促进我校班主任专业成长,提高班主任管理水平,决定开展分年段学习薛瑞萍系列班级日志读书活动,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加对象
全体年段长、班主任
二、读书活动时间
2011年10月~2012年1月
三、读书活动内容
一年段《心平气和的一年级》
二年段《我们二年级啦》
三年段《书声琅琅的三年级》
四年段《破茧而出的四年级》
五年段《五(2)班的语文故事》
六年级《教六年级的日子》
四、读书活动要求
1.请年段长灵活利用时间组织班主任分章节学习薛瑞萍班级日志,做到有计划性、有针对性、有实效性。
2.各年段定期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并根据实际撰写读书笔记。
3.期末各年段长、班主任围绕“薛瑞萍班级日志与我的工作”撰写叙事故事(视同年段长、班主任工作总结),政教处拟将开展评比活动并召开交流会。
4.通过读书活动,更新教育观念,丰富教育智慧,促进教育创新,反思教育行为。能借鉴书中教育管理方式,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
政教处
2011.10.8.
第二篇:《薛瑞萍班级日志》读书笔记
《薛瑞萍班级日志》读书笔记
常熟市商城小学陈华
关于“静”的思考
让小孩子做到“静”谈何容易?他们似乎天生站在“静”的反面。活泼好动、天真烂漫„„当然,也要一分为二。女孩子似乎天生跟“静”更趋近些。遗传基因决定了这一切,所以现实中的例子证明,小学阶段,女孩普遍在学习效果方面优于男孩。静心倾听,专注让女孩的听课效果更好,作业的正确率就有了保障。静心作业,省时省力。拖拉作业的女生也大大少于男生。静心观察,女孩的作文也更细致入微,更能抓住读者。男生则较简洁,缺乏细节的呈现。
关于“惩戒”的自问自答
惩戒是必要但须谨慎而为的教育手段。它应该有明确的指向性、示范性,指向某个个人,某种具体的行为,引起全体学生的重视。明确错误的原因,责任到人。让全体学生明白,引以为戒。惩戒的方式更需要深思。务必让学生明白你的目的是出于让他变得更好,更优秀。尽可能采取温和而不是刁难,顾及学生的身心健康,既感觉到对自己行为的羞耻感,又不至于丧失改进的动力。
关于“阅读”的感受
读书时,心平气和。人端坐着,呼吸也均匀,可以想见,恐怕连血液的流淌也是舒缓的。这些外显得安静,实际都是为了思维的启动和活跃聚积能量。思维实在是一个令人难以捉摸的复杂的过程,一方面是大脑的信息录入,这里面包含着感知和验证,时刻在进行交错生成。另一方面,是产生和输出。对感知的内容的思考以及生成的新知,对新知地再思考,再验证,再生成。所以阅读时人的思维异常活跃,并可以在阅读完毕后延续一小段时间。但一旦搁置,思维也随之放缓,就好像驾车,松掉油门时车子由于惯性依然有继续的动力。但不再给油迟早都会停下。我的切身体验是,一阵子不阅读,口舌都会不伶俐,对话时不能将所想立刻转化为所说。
关于“倾听”的反思
倾听好处多。对说话者而言,是一种尊重的表现,建构和谐的人际关系。师生之间就是如此。对自身而言,学会倾听,可以针对对方的言语最快地做出反应。在倾听的过程中,伴随着积极的思维,伴随着将所想转化为语言的过程。当课堂上思维激越的电光火石之间,不认真倾听,带来的对话,往往是低效的,只能是浮光掠影、蜻蜓点水。在积极地思维促进下的对话才能往更深处探索,是有利于思维的进步,认知的深入的。
第三篇:《薛瑞萍班级日志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书心得
心平气和静听花开的声音
——品读《薛瑞萍班级日志:心平气和的一年级》
无意中看到《薛瑞萍班级日志:心平气和的一年级》,不禁吸引了我的眼球,心平气和,对于一年级的学生如何做到呢?
第一次接触一年级的学生,看着这群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的孩子们,那双好奇的眼睛以及那停不了的双手,我不禁有点不知所措。在幼儿园他们都是以“玩”为主,而小学阶段,就要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接受良好行为规范的训练和约束,还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一看到他们特别爱唧唧喳喳,静不下心来,你会觉得他这也不对,那也不规范,恨不得一下子把自觉学习、认真听讲的学习习惯全都养成。而薛老师却能做到心平气和,带着这样的佩服进入了她的世界。
书中薛老师把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并整理出版的,这是非常值得借鉴,虽然我是一名数学老师,但语数其实是相通的。都说小学难教,尤其是一年级,既是孩子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起点,也是教师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开端,身为班主任的我更要注重行为习惯的养成。全书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走向平和。记述她与一年级孩子共同成长的点滴,时间跨度是五个月。第二部分:请跟我来。是她与家长沟通的记录,属于家校沟通部分。这部分对我影响最深,在平时的教育生活中我是否重视与家长的沟通呢?第三部分:第一度春夏。记录的是她与一年级孩子共度的另一个五个月——一年级的下学期。在潜移默化中传递出她心平气和的教育理念,且让我静下心来,探寻薛老师的教育精髓:
一、热爱学生。热爱学生是一名教师最基本的素质。薛老师的爱细微入至,哪怕是惩戒,也不同于别的教师,她的惩罚并不是教训,更不是体罚,仅仅是点名和罚站而已。而这样的效果却出奇得好,因为这种惩戒也融入了对学生无微不至的爱!
二、静和柔的理念,是薛老师教学中最强调的。上课说话声音小而柔和,她坚信静和柔是会传染的,安静总会从一些孩子到达另一些孩子。在一年级的教学中,抓住了“安静”这一点,就等于掌握了课堂,教师要开展的各项教学活动才得以顺利进行。最让人佩服的是薛老师懂得巧妙借用音乐制静,在音乐中培养孩子的静气。
三、注重与家长的配合。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可见与家长配合的重要性。一封封无比真挚的信,透露出孩子的学习的近况以及行为习惯的养成情况,还不乏很多给家长在家的好建议。印象深刻的是其中的一条:想要孩子静下心来读书,家长要先静下来,让孩子有个安静的环境。是呀,的确如此,如果无法有一个安静的安静如何让孩子尽快地静下来呢?
四、把阅读看做生活必须。薛老师认为:“教师的根应当扎在两处沃野:一是在学生,一是在书籍。”“对于我而言,读书是一种内在需要,也是为了保持一种上升的有活力的状态。”所以她一天不看书,心里就觉得空落落的。只要有时间,就拿出书来阅读。有的书读起来很费劲,也很带劲,“我告诉自己:不要着急,慢慢来;啃完一本是一本。”确实,多读书,可以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寂静角落,沉下心来,思考人生,让浮躁的心灵归于纯净„„
还有一点我特别头疼的就是期末的评语,而薛老师把评语换成了 “日记一则”,摆脱了单调枯燥的评语模式,让孩子了解自己平时的表现,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做法。紧跟上薛老师的脚印,让我们静下心来,让心平气和慢慢地辐射开来吧!让我们发掘出孩子们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温柔以待,心平气和地和孩子们一起度过与众不同的一年级。静静地聆听花开的声音!
第四篇:薛瑞萍教育日志读后感
读《薛瑞萍班级日志心平气和的一年级》有感
这本书以每日记载的随笔方式向我们历数了薛瑞萍老师在第三次带一年级时的点点滴滴,或滔滔不绝的长篇感悟,或随心而发的三言两语。全书由四部分组成,如果只看这书名《心平气和的一年级》,我想很多人都会以为这位薛老师是一位理想主义者,教一年级,能做到心平气和?可当你真的走进书中,你会被那一个个朴实无华的故事所吸引,它和你倾诉着一位普通教师的悲喜和愤怒,让你在一个个真实的小故事中感悟真实的情感。读薛老师的书,我被兴奋着、被同感着,有些细节读过一遍又一遍,读过之后仍是心生感动。首先感动于薛老师的教育激情和教学方式:教一年级的好处是能看见孩子一天跟一天不一样,真有成就感。这是薛老师开学初写道的,想得多好啊!刚入小学的孩子特别爱叽叽喳喳,静不下心来,薛老师却以掩饰不住的教育激情、乐观的态度来看待他们。是呀,只有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孩子,我们的心才会平和下来,我们的声音也才会动听起来。孩子们眼中的老师,才会是温柔的。薛老师特别注重给孩子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氛围。她不但自己轻声慢语,还要求所有的孩子都能够做到轻声慢语。要以静传达静,以静滋养静。为培养孩子的静气,这种教育理念也是自己近两年来追求的境界。薛老师是这样做的:教师自己先小声说话;学生读书要求用心但轻声;反复表扬完成任务之后安静看书的孩子。午休时,学生看课外书放上轻柔的音乐,每天坚持看十分钟的课外书。放学时偶尔使用蒙特梭利教育法中的静寂游戏。现在我们安静下来,我们变成了一块石头,我的头不动了,我的肩放平了,我的身子静下来了,我的手不动了,我的脚不动了,我像块石头。现在我点到名字,你就可以到门口去了。是的,当铃声一响,学生便急忙整理书包,根本就没耐心听你布置作业,背起书包就想走。这时我学着薛老师用一用静寂游戏,我点名的声音越来越轻时,孩子的动作也越来越轻,效果真好,不但赢得了课堂秩序,久而久之能培养孩子的品性。另外她还善于发挥了音乐的力量,每天让一年级的孩子听音乐,静静地趴在桌上,慢慢地,让很闹的孩子终于能坐得住,能静下来。这种将优美的音乐引进课堂,让孩子在课堂上聆听高雅的音乐,能将孩子的心灵导向宁静优雅,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的鉴赏能力对,并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大有帮助。。。其
二、感动于薛老师真诚与家长沟通,暑期读书笔记、影视剧点评、精选读书笔记、影视剧点评、书评、舞台艺术点评、读后感、学校教育只是鸟的一只翅膀,如果离开家庭的有效支持,那这只鸟将永不会真正飞上蓝天。引领家长走进孩子的学校生活,了解孩子的学习状态。在薛老师的叙述中,有大量的与家长对话的内容。有的,是电话的记录;有的,是面对面的交流,有的,是网上的跟帖。而最让人不忘在这本书中,我认为最精彩的是薛老师在一学期内给家长写的二十几封信的是告家长书的做法。按薛老师的说法是给家长的信。每周一封,情真意切。信中有对学生知识点的强调,有让家长在家辅导时突出的重点,有对学生学习习惯的指导,有近期班级及学校工作布置。这些信是一名老师对家庭教育作用的延伸,并是老师与家庭沟通艺术的直接证明。其中,大量的对学生的肯定,学生优秀的表现,如背诵好的人名,写话好的语句及人名,考试好的人名等等,这无形中是对学生家长的一次鞭策。所以,一封封信,涉及到学校,班级工作的所有方面,这远比口头的说教更有效,不要问,跟着我来就行,多好。同时她还要求家长都能写回信,互相交流,薛老师从中认识到孩子的心理状态,不断地调配孩子有效地学习。二十一封信,就是二十一次真情对话,不仅真正调动了家长的力量,也充分展示了薛老师的睿智。其三感动于薛老师的读书精神薛老师是一个极其爱读书的人,自读师范时起,她就以广博的阅读而闻名于同学间。及至工作,更是恋书成癖。《心平气和的一年级》随处可以看到薛老师读书的影子。因为常州之行,赶着把《美的历程读》读完了。自某日直到昨天,整整天没有读书,心里空落落的,而且觉得有点浮躁之气生,早晨上班之前读了十几条的《幽梦影集》,感觉好了不少。像这样的句子如飘落的花瓣,散了一地,熏香着每一页书,也时时触动着我的心灵。在她看来,阅读就是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一天不读书,就会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几天不读书,就觉得有浮躁之气生。更难得的是薛老师还引领着学生、家长一起读书。她让学生在书包里放一本课外书,作业做好时就可以看。她让家长和孩子一起读书,让家长给孩子买书的时候,也给自己买一本。薛老师说得好:一切的阅读都是读自己。语文原可以无师自通,语文学习的根本在于多读书,读好书,因为袖长方能善舞,当教师自己就不爱读书或者根本就不读书时,再多再好的教学方法也只能是茶壶里面斗波涛,空玩花样而已。读着读着,仿佛从薛老师那看到了自己,不过许多是自己的忽略、随意。我们其实很需要
读书,读书才能提高自身的素质,读书才能适应学生的需要,读书才能让我们更有底蕴,让教育更科学,更适合,更轻松。手捧着《心平气和的一年级》,决定跟着薛老师的脚印。于是每天晚上再忙再累,也看上几页书,还要注意选择对自己有营养的书,平时自己大多读一些散文、小说、杂志,消遣成分多,真正吸收到多少自己是知道的。同时告诉学生每天在睡觉前看分钟注音的书。薛老师《心平气和的一年级》包含的东西实在太多太多,以我拙笔、以我平庸实在难以看透、说出其内涵,还是在继续不断的阅读、教育教学中理解、反思、实践吧。这样,或许可以学会心平气和,学会日不间断的读书,学会踏踏实实的做一些事,学会和孩子们快乐相处,学会多从孩子的角度
考虑
袁德群
第五篇:薛瑞萍班务日志读后感
孩子们享受“阅读”的甜蜜和幸福 ——读薛瑞萍班级日志《我们二年级啦》有感 要是有人问我,在教育界你最崇拜的是哪位名师,我会毫不犹豫地说:薛瑞萍。不为别的,就因为她能面对当前语文教学形式的日新月异,抛开一切的名和利,带着自己的孩子做自己喜欢的,孩子们喜欢的事——阅读。因为崇拜,我买了她写的许多书籍:《心平气和的一年级》、《我们班的阅读日志》、《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等等。又因为自己今年教二年级,所以我又买了她写的班级日志《我们二年级啦》。
一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感觉有些琐碎,无非就是把平时的工作给记录下来。想想自己也曾经写过一段时间的班级日志,并不逊色于她的。可读着读着就感觉不一样了。首先有感于她的真实,上课、改作业、做测验„„尤其她能大胆地把对学生的惩罚毫无顾忌地写在她的书中。其次有感于她的朴实,书中没有大量的理论说教,也没有任何游离于教育之外的走秀,有的只是自己真实的一言一行。再次有感于她的真实,她能给孩子们展示那么多优秀的儿童文学,真正把孩子引领进广阔的阅读天地间。最后有感于她的从容,能在沉重的考试压力下,毅然削减对课本的依赖性,把目光和精力分给广阔的课外阅读,把语言世界丰富多彩的一面展示给孩子。在二年级,她开始将大量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介绍给孩子们。日有所诵、童话之路、图画书讲述、引导家长与孩子一起读书„„这部书记如实地记录了薛瑞萍一步步引导孩子们走入儿童阅读的美好世界的温馨历程,读后感触颇深。
她每天都要大声朗读一小时,或在旷野,或在空屋子,或在自己的学生面前,尽管他们不一定能懂,但这也是一种熏陶,熏陶得这群小学生都成为爱读书,甚至爱大声读书的人。读书是一辈子的事情。“只要尝到了读书的快乐,喜欢读书了,所有的问题,就都将如加入了热水的盐块,自会融化的。”她语重心长的告诫让人警醒:“先做读书人,然后谈教育。”
从书中,我们可以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她是一位名符其实的儿童阅读的推广人。她在书中写道:我带孩子们读书,绝不光是为了功课,而是为了让他们拥有“幸福的能力”。播种快乐,播种幸福,培养幸福的能力,这才是语文教师的职责。就因为她有如此的教育观念,所以她能在沉重的考试压力下,毅然把目光和精力分给广阔的课外阅读,把语言世界丰富多彩的一面展示给孩子。正因为她的坚持不懈,她的与众不同,她就成了一代名师,一位教育家。
由于读了她的书,由于受了她的影响,这两年来我也学着薛老师的做法,给孩子们读故事。虽然没有坚持每天,但也经常。这个学期来我给孩子们读了张秋生写的几本小巴掌童话故事。即使现在已经进入了紧张的复习阶段,我也没忘了让学生阅读。早上的经典诵读10分钟是他们诵读童诗的时候。每天的课间是他们听故事的时候。每当下课铃声响起,我们班的故事便开始了。教室里回荡着老师轻轻柔柔的读书声。孩子们静静地趴在桌子上倾听着。此时我的心静了,孩子们的心也静了。坚持读故事给孩子们听,不为别的,为的就是让孩子们在这紧张的复习的日子里能够放松心情,为的就是让孩子们在学习
枯燥知识的同时,能够品尝到“故事”这一道精美的甜点,为的就是让孩子们能够爱上阅读,爱上语文,爱上我这样一个语文老师。也许因为平时的熏陶,班里的孩子都很喜欢看故事书。即使到了这火烧眉毛的时候,孩子们也要抽空从书柜里找出自己喜欢看的故事书津津有味地读着。看着孩子们读书的那种专注,欣慰,满足,溢于言表。我们不在于孩子读多少,只要他们在读,就值得高兴,就应该鼓励。我相信只要孩子们尝到了读书的快乐,所有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而我作为一个语文老师,也只是想尽我所能,只管耕种,不问收获,一起和孩子们享受“阅读”的甜蜜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