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宣传工作方案
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宣传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党委和人民政府,省军区党委,省委各部委,省级国家机关各委办厅局,各人民团体: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宣传工作方案》已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有关地区和单位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09年4月7日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宣传工作方案
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以下简称“武汉城市圈改革试验”),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湖北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关系全局的重要工作。对武汉城市圈改革试验进行全景式、多样化、大规模、有深度的宣传报道,既可有力地推动武汉城市圈改革试验工作,又是武汉城市圈改革试验的基本要求。现结合工作实际,就武汉城市圈改革试验近段宣传工作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组织宣传活动和深入持久的新闻报道,进一步深化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对推进武汉城市圈改革试验的重大意义、主要目标、主要任务、实施框架的认识;积极营造全省上下关心、参与、支持武汉城市圈改革试验的良好氛围;在全社会倡导节约、环保、文明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逐步让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大力弘扬先行先试、在新一轮改革开放中勇立潮头的创新精神;号召、动员人们提振信心、共克时艰、加快发展,为武汉城市圈改革试验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贡献。
二、宣传主题
解放思想,先行先试,积极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
三、宣传内容
宣传内容包括宣传活动和新闻报道两个方面。
(一)宣传活动内容
从4月中旬开始,安排2个半月时间,本着点面结合、有声有色的原则,采取新闻发布会、宣讲、论坛和社会宣传等形式,深入开展宣传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1、举行2场新闻发布会。新闻发布会由全省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武汉城市圈综改办”)牵头主办,省委外宣办参与承办,时间安排在4月中下旬。第一场:“五个专项规划”新闻发布会;第二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进展情况”新闻发布会(内容包括:6个配套政策、5项重点工作方案、3年行动计划,1个重大项目清单、2008年工作进展和2009年工作安排等)。
武汉城市圈综改办会同有关部门负责拟定新闻发布会方案、邀请参加发布会领导、起草发布稿及相关工作;省委外宣办负责通知媒体记者并做好记者组织管理工作;每场新闻发布会时间为半天,地点在洪山礼堂8号会议室,每场发布会约100名记者参加。
2、组织9场宣讲报告。4月下旬至5月上旬,武汉城市圈9市政府各自在本市组织一场宣讲报告,由各市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主讲。
武汉城市圈9市政府各自负责拟定宣讲方案、邀请宣讲领导、组织听众、通知并组织管理媒体记者以及接待等相关工作;武汉城市圈综改办负责提供宣讲报告;每场宣讲报告时间为半天,听众500人以上。
3、举办2场高层论坛。5月中下旬,武汉城市圈9市政府负责举办2场论坛,武汉市负责组织1场,其他8市联合组织1场。
武汉市政府负责拟定本市论坛方案、邀请作报告的领导和专家、负责起草和审定报告、组织听众、通知媒体记者及相关工作;8市联合论坛的上述相关工作由黄石、黄冈市政府牵头负责;论坛以党政领导讲演与专家学者讲演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适当邀请外地专家或企业家;论坛由主办单位主持,主办单位主要领导出席并演讲;每场时间不少于半天,参加人员在500人以上。
4、组织各项社会宣传。认真组织好社会宣传,在武昌火车站、汉口火车站、天河机场、武汉港分别设立一个大型灯箱广告牌,分别由武汉铁路局、湖北机场集团公司、武汉港务公司负责;武汉城市圈内进出市级城区的高速公路口设置大型灯箱广告牌,由省交通厅负责;武汉城市圈各市及所辖县(市、区)分别设立一个大型灯箱广告牌,由各市及所辖县(市、区)政府负责。广告牌上的标语可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解放思想,先行先试,大力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高举旗帜,科学发展;推进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
武汉城市圈综改办和省广电总台联合制作一部介绍武汉城市圈改革试验的电视专题片。
(二)新闻报道内容
1、宣传武汉城市圈改革试验的重大意义和“解放思想,先行先试,积极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主题。
2、宣传武汉城市圈改革试验的主要目标、主要任务、“56531”(5个专项规划、6个配套政策、5项重点工作方案、3年行动计划、1个重大项目清单)实施框架和武汉城市圈的美好前景。
3、宣传2场新闻发布会、9场宣讲报告、2场高层论坛。
4、宣传我省大力推进“56531”实施框架各项工作和省部共建工作的进展情况。
5、报道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对武汉城市圈改革试验的切身感受和参与改革试验的热情与实际行动。
6、报道2008年武汉城市圈改革试验取得的成就和2009年的工作安排。
四、报道安排
从4月中旬开始至6月底,各媒体安排2个半月时间,集中推出宣传报道。具体安排如下:
(一)统一开设专栏、专题。《湖北日报》在一版和其他版,新闻综合广播在《湖北新闻》、《全省新闻联播》,湖北卫视在《湖北新闻联播》,荆楚网在首页开设“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等专栏。各媒体约请有关领导和专家学者,撰写文章或进行访谈。《湖北日报》专版刊发访谈文章;新闻综合广播、湖北卫视、荆楚网组织直播访谈,推出系列专题报道;湖北卫视和武汉城市圈各市电视台播出电视专题片。
(二)刊播理论文章和言论。从4月下旬开始,《湖北日报》陆续刊发有关改革试验的理论文章和言论。在总体安排上,与全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结合起来,将理论文章和言论纳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系列评论”,一起策划、一起组织、一起刊发。新闻综合广播《湖北新闻》、《全省新闻联播》和湖北卫视《湖北新闻联播》等及时摘播《湖北日报》刊发的重要理论文章和言论。荆楚网等要充分发挥即时互动和信息容量大的优势,全文转发《湖北日报》的理论文章和言论,积极主动引导网民为武汉城市圈改革试验献计献策。
(三)集中报道新闻发布会、宣讲报告、论坛。《湖北日报》在一版刊发新闻发布会、宣讲报告、论坛消息、图片,再链接新闻发布会、宣讲报告、论坛内容,对全文进行合理分解,并配会场、资料、图表等相关图片,做到图文并茂。新闻综合广播对每场新闻发布会、宣讲报告、论坛进行录音;《湖北新闻》、《全省新闻联播》编播现场录音报道;《时事大家谈》栏目摘播现场录音。湖北卫视播发新闻发布会、宣讲报告、论坛消息,摘编有关言论,开展典型深度报道;《沟通》栏目把新闻发布会、宣讲报告、论坛的精彩内容和观点精编成一期节目,于6月底播出。荆楚网等对新闻发布会、宣讲报告、论坛进行网上直播,同时加强网络互动,组织网络讨论,吸引网民关注,营造热烈氛围。
邀请中央主要媒体驻鄂记者站(分社)参加报道,争取中央主要媒体对武汉城市圈建设的重大举措进行比较充分的报道。湖北卫视要做好精选相关报道上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工作。
全省其他新闻媒体参照以上安排做好报道。
五、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武汉城市圈改革试验宣传工作在全省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领导小组直接领导下进行。武汉城市圈各市和省直各相关单位要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履行职责,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认真策划、组织好新闻发布会、宣讲报告、论坛、社会宣传等,确保各项宣传工作取得预期效果。
(二)加强协调配合。武汉城市圈综改办和省委宣传部联合负责武汉城市圈改革试验宣传工作的总协调,切实履行总协调职责,统筹考虑,精心谋划,加强与各地、各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各地、各责任部门和单位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做到宣传工作一盘棋。
(三)加强舆论宣传。武汉城市圈综改办宣传组负责武汉城市圈改革试验宣传报道工作的组织协调,要加强与武汉城市圈各市和各有关部门、单位的沟通与联系,及时掌握工作进展,组织协调媒体开展宣传报道。各媒体要高度重视,派出精兵强将,安排重要版面和时段,认真做好宣传报道工作。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释疑解惑、舆论先导的重要作用,为武汉城市圈改革试验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要总体策划、突出重点、整体联动,努力增强报道合力,营造推进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良好氛围。
第二篇: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三年行动计划简介
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三年行动计划简介
边 吉
2009年第2期 ——两型社会试验区
最近,省政府批准印发实施《2008年—2010年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三年行动计划》,要求做到统筹安排,分步实施,积极有序地推进改革试验。现将该计划简介如下:
改革试验主要内容
(一)资源节约领域(4项)
1、建设青山—阳逻—鄂州大循环经济示范区。在重点推进东西湖区、青山区等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的基础上,整合钢铁、化工、电力、建材等产业资源,拓展建设青山—阳逻—鄂州大循环经济示范区。健全节能减排的激励约束机制。设立循环经济产业投资基金。积极申报青山—阳逻—鄂州国家级循环经济高技术开发区。
2、资源价格制度改革试点。建立绿色电价机制,完善差别化能源价格制度。推进城市水业改革,走城市水业产业化的新路。
3、资源枯竭城市转型改革试点。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衰退产业援助机制、资源枯竭企业扶持机制。建立可持续发展准备金制度。
4、推进资源综合利用试点。开展再制造示范工程试点、循环经济产业园区试点、创建生态示范园区试点。建设电子废物拆解利用园区。开展推广应用建筑节能省地环保新技术示范试点、区域性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试点。建设城市圈废弃电池回收网络。
(二)环境保护领域(6项)
1、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示范工程。完善大东湖水生态保护的体制机制,实施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工程,加强水系、水域治理与管理。探索发行水专项债券。
2、汉江流域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改革试点。开展汉江中下游水生态修复。建立生态环境评估体系。
3、环保监督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圈域内环保督查中心,完善协同监控管理体系,实行城乡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一体化管理。完善总量减排统计办法。建设环境监控信息共享平台,加大在线监测系统建设,加强排污口管理和水质监测。建立减排工作的考核体系。
4、水环境保护改革试点。积极推进城乡涉水行政事务一体化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开展农村水环境保护工作,在村镇开展生活污水治理试点。开展湖泊保护和恢复治理试点,健全梁子湖、沉湖等水域管理机构,加强湖泊等湿地保护与恢复。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工作,建立城市圈水质监测网络。
5、污染物排放权交易改革试点。推进排污许可证管理制度。积极开展排污权交易工作,尝试建立圈域污染物排放权交易市场。
6、推进清洁生产试点。推行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开展城市污水和固体废弃物处理费征管改革试点、垃圾处理改革试点。
(三)科技创新领域(5项)
1、科技投融资体制改革。设立湖北省高新技术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筹建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基金。
2、区域创新体系示范建设。组织实施“技术发展路线图计划”。建立和完善覆盖城市圈的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立科技企业孵化平台、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科技信息共享平台、科技成果交易平台和农业科技信息平台。开展创新型企业试点。
3、产业园区互动发展试点。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两个国家级开发区为龙头,探索与各市省级开发园区合作互动、快速发展的模式,开展“园外园”试点。选择圈域内条件较好的省级开发区作为产业转移示范园区,比照享受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政策措施。
4、推进人才一体化建设。促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人才资源服务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建立城市圈人才共建共享机制,推进人才有序流动和有效融合。加强人才开发合作,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建立人才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支持武汉人才市场发挥国家级人才市场的示范带头作用。破除影响人才自由流动的体制性障碍,实现人才资质互认。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开展建立职业经理人市场试点工作。
5、人力资源开发试点示范。完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促进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发展,探索养老、医疗保险等异地享受新途径。
(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领域(4项)
1、优化区域产业布局改革试点。探索建立企业和项目在圈域内转移的利益协调和补偿机制,引导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
2、“两型”产业发展改革试点。完善产业政策,对符合“两型社会”建设要求的产业,在税收、用地、信贷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开展现代服务业、清洁能源发展改革试点。争取开展国家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开展旅游会展业综合改革试点。
3、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试点。推动信息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改善信息产业发展环境。
4、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改革试点。营造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建立区域性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公司。
(五)统筹城乡发展领域(7项)
1、新农村建设改革试点。开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示范园区试点,村庄整治工程试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区试点,农村信息化建设试点,集体经济社区股份合作社试点,现代农业发展试点。
2、城乡一体化改革试点。完善城乡规划体系;建立城乡一体化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户籍制度;开展专项救助制度改革。
3、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改革试点。开展共建供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试点。推进电信资费改革试点,降低城市间通信资费。开展“一卡通”工程建设。
4、综合交通改革试点。整合港口资源,建设武汉新港。开展综合交通枢纽衔接试点,统筹优化多种运输方式的对接。争取开展大交通改革试点。
5、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统筹城乡教育资源,开展国家级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
6、卫生体制改革试点。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体系、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加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
7、文化体制改革试点。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投入保障机制,改进对公共文化单位的扶持方式。
(六)节约集约用地领域(4项)
1、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试点。完善国土资源规划体系。开展圈域内土地置换试点。建立圈域内基本农田有偿保护机制。开展集约用地激励机制改革试点,完善集约用地评价考核办法。调整和实施工业用地最低价标准。
2、城市土地管理方式创新试点。开展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试点。开展城市土地储备制度改革试点。推行城市土地投资强度分级分类管理。开展工业用地预申请制度改革试点。
3、农村集体土地管理方式创新试点。开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制度改革试点,建立流转交易平台。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改革试点。“迁村腾地”试点扩面。开展农村宅基地管理改革试点。
4、被征地农民补偿制度改革试点。开展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建立征地补偿安置争议协调裁决制度。开展征地安置模式试点、征地补偿安置费用分配制度改革试点。
(七)财税金融领域(4项)
1、财税体制改革试点。争取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开展省以下政府间财政分配机制改革试点。开展农产品加工税收政策改革试点。改革城市维护建设税,开征水资源税。探索开展环境税试点。
2、金融机构改革试点。一是推进金融一体化改革。推动金融机构同城化管理;理顺大型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管理体制;建立异地贷款管理机制。二是加快推进银行卡同城化进程,推出“武汉城市圈形象卡”。三是争取成立光谷科技银行。四是争取设立汽车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五是组建武汉农村商业银行。六是争取组建大型金融控股集团。
3、金融市场改革创新试点。一是推动武汉光谷联合产权交易所体制机制创新。二是推动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进入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开展非上市股份公司股份报价转让试点。三是争取将武汉纳入全国统一的非上市公司股权场外交易监管体系。四是开展保险产品创新试点。五是创新债券融资方式,扩大债券市场融资份额。六是争取建立全国性的稻米等大宗农产品现货交易中心。
4、农村金融改革试点。一是继续推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二是探索建立农业贷款贴息制度。三是农民抵押担保方式改革创新,依法试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林权抵押融资服务。四是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扩面。五是开展新农村建设政策性金融试点。
(八)对内对外开放领域(3项)
1、涉外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开展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改革试点,重点发展IT服务、金融后台服务、研发设计等服务外包产业。争取设立国家级服务贸易综合示范区。
2、口岸管理体制改革试点。一是完善“大通关”制度。加快电子口岸建设。创新通关便利运行机制。根据需要并按程序批准在相关城市设立海关机构。二是加快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建设。全力争取武汉保税物流中心(B型)获批;尽快筹划启动武汉保税物流中心(B型)与武汉出口加工区的联动和功能整合工作,实现“区区联动、一体化管理”;启动武汉保税物流中心(B型)与阳逻港的“区港联动”机制;争取设立武汉综合保税区,实现武汉保税物流中心(B型)、武汉出口加工区、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阳逻港及天河空港的多点一体化管理,建立政策共享机制,推动各类保税资源的互动共享。争取武汉出口加工区扩展保税物流功能。适度增设出口加工区。
3、推进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逐步统一市场准入政策、市场执法标准和市场法制环境,推进市场准入、市场监管和消费维权一体化。
(九)行政管理领域(1项)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一是全面完成党政机关与所办工商企业的脱钩改制,真正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二是开展大部门体制改革试点。三是开展事业单位改革。四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五是开展扩大自主发展权改革试点。六是开展行业协会改革试点。
改革试验责任分工
1、城市圈9市政府作为改革试验主体,负责组织实施。在本行动计划的基础上,制定本市的三年行动计划和工作计划。各市除承担相关改革专项所赋予的改革试验任务外,可在38项改革试验其他任务中选择部分改革内容开展试点。
2、省发改委等19个省直牵头部门作为相关改革专项的责任单位,负责统筹协调相关专项改革推进工作。牵头单位要按照本行动计划专项改革的要求,制定专项改革实施方案,明确目标。在制定专项改革实施方案时,要做好与9市衔接工作,每个改革专项的试点任务原则上明确2个以上的实施主体。
3、省直有关部门以及中央在鄂单位作为相关改革专项的配合部门,应主动指导、配合、支持改革试验工作,研究制定相应的配套支持政策。除有牵头任务的部门外,其他部门都要依据改革专项的相关任务,制定子项改革实施方案。
4、武汉城市圈综改办负责改革试验工作的统筹、协调、指导、督查和考评。
改革试验工作要求
1、完善改革试验三年行动计划。本行动计划实行滚动实施,在任务安排中,可根据改革试验实施进展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对需要统筹的事项,武汉城市圈综改办及时与9市和省直相关部门衔接协调。
2、规范有序推进改革试验。武汉城市圈综改办对改革专项实行项目管理,制定管理办法,促进改革试验顺利推进,防范和减少改革风险。对涉及到财税、土地、金融等重要专项改革实施方案,要按程序报批。武汉城市圈综改办根据需要对专项改革实施方案组织论证和协调,适时开展督促检查和评估。
3、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门支持。省直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与国家有关部门的汇报衔接,推进部省合作,主动争取支持和互动。
4、健全改革试验工作制度。建立健全改革信息报告制度。加强横向交流。总结改革试点经验。■
第三篇: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发展策略研究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发展策略研究
转载日期:2012-7-16 22:09:00 来源:互联网
内容摘要:2007年12月,武汉城市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面临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时刻,武汉城市圈应该抓住机遇,创新发展,在构建“两型社会”过程中,促进武汉城市圈的经济发展,使其真正成为中部发展的战略支点。
关键词:武汉城市圈 “两型社会”
国家发改委在全国体制改革的总体布局中,从有利于区域协调发展和探索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出发,在中部地区选择一些层次较高、内容具有全局性和代表性的地区开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促进全国改革和发展新格局的形成。湖北武汉作为中部地区惟一的特大城市,在中部地区具有独特的地位和功能。武汉城市圈(又称“1+8”城市圈,是指以武汉为圆心,包括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天门、潜江周边8个城市所组成的城市圈)更因是湖北人口、产业、城市最为密集的地区,及全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工业区域,构建“两型社会”具有先天优势。
武汉城市圈发展概述
对湖北省及武汉城市圈而言,获批建设综合配套试验区是一个历史性的重大机遇,在武汉城市圈这个平台上,建立“两型社会”试验区,可以让更多的人看到新型社会的发展状态,推广新型社会的实验结果,实现武汉经济的腾飞。
“两型社会”是武汉乃至湖北成为“中国第四经济增长极”的一次重大发展机遇。目前,湖北已发布武汉城市圈发展战略,3年内,武汉城市圈将形成产业对接及市场、道路、通讯、管理五个一体化。武汉通过产业对接和辐射,把周边城市连接起来,这种辐射,最初由武汉1+8城市圈内逐渐可以扩大到省内,与湖北另外两个有实力的城市襄樊、宜昌对接,形成大湖北城市圈概念,然后辐射到中部邻省,并与西部成渝城市圈、关中城市圈遥相呼应。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武汉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交通枢纽。“十一五”期间,铁道部计划投资1000亿元,其中武汉就占了500亿元,现在三大火车站都在新建或改造扩建中。天河机场第二航站楼已经完工,到第三航站楼完工,年吞吐量可达4000万人次。未来,更多途经武汉的高速公路要建成通车,武汉中部交通枢纽地位将更突出。
打造武汉城市圈内布局合理的经济结构
武汉是中部惟一的副省级城市“,一城独大”是武汉城市圈有别于其他城市圈的显著特征。武汉虽然“大”,却缺乏中心城市应有的经济聚散功能,城市的综合功能比较薄弱。“九省通衢”的武汉,区位市场优势明显,科教实力雄厚,产业基础较好,自古就是地区经济的中心。
然而,近年来武汉的传统优势逐步减弱,总体聚散能力逐步下降。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发展的资源、环境压力大;圈内的知名品牌产品很少;九大城市间主导产业具有较大的雷同性,城市之间的功能分工不明确,存在同质竞争;城市之间、城乡之间文化教育、经济发展差距明显。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的发展。
武汉城市圈在成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发展仍会受阻。从市场主体户数(包括企业和个体户)这一重要指标来看,无论是注册资本金和户数,还是市场主体总量,重心仍然明显向东北部倾斜,而西南部呈明显弱势,这种不平衡在一定程度上仍将持续,不利于城市圈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武汉城市圈内多个城市的主导产业具有较大的雷同性。同时,各城市之间的功能分工不太明确,城市间缺乏协调和合作机制,这是武汉城市圈当前发展存在的最大问题,而这也是武汉城市圈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推进武汉城市圈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
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城市化水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同时,人均资源占有量少,资源禀赋与人口不断增长之间的矛盾将长期存在。“两型社会”建立的出发点就是要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强调环境保护,着重解决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问题。从当前武汉城市圈的经济发展状况来看,走生态型路线,既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方针,也符合武汉城市圈可持续发展的自身要求,将武汉城市圈建设成为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绿色科技为动力,追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
就具体途径而言,本文认为,首先要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和工程的节能减排,严格控制新建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加大工业结构调整,设立高耗能、高污染等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强制淘汰制度;逐步扩大节能、节水产品实施政府采购的范围,建立和完善资源开发与生态补偿机制。其次,要积极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是破解资源环境约束、建立“两型社会”的重要途径,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无害化”的原则发展循环经济,以促进资源循环式利用,鼓励企业循环式生产,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倡导社会循环式消费。最后,应大力发展和应用绿色科技。突破传统的科技进步方式和思维,着眼于人与自然的共生和共存,立足丰裕、清洁、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取向;建立绿色科技的自主创新体系,发展和应用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科学技术,优先解决影响我国生态与环境的重大问题和重点退化区域;实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技术集成与示范,通过生态产业和环境基础设施链条,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生产和消费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快武汉城市圈发展体制的改革创新
武汉城市圈构建“两型社会”的综合试验改革,着重解决的是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问题,走的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内生型发展模式。这在全国各个城市并没有具体实施的方案与经验,所以必须在不断的探索与创新改革中建立符合武汉城市圈发展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体制机制,以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其一,改变传统城市化道路中以制造业等重工业为龙头的发展模式,建设以更强调第二、第三产业为龙头的新型城市化,即以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龙头。其二,武汉城市圈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城市之间、城乡之间差异很大,发展很不平衡,区域矛盾和城乡矛盾紧紧相连。因此,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必须改变传统城市化吸附周边农村的优质资源,却没有带动农村发展的现象。发挥武汉城市圈区域内各自不同的优势,突破影响经济发展的地区分割和城乡二元体制障碍,建立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体制和机制,通过区域发展带动农村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其三,武汉城市圈核心城市首位度高,周边城市腹地广阔,有利于区域产业布局一体化、拉长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从资源配置上看,武汉拥有相对完善的商务环境,周边城市拥有相对宽松的资源条件、较低的开发成本和广阔的经济腹地。所以,必须改变传统的单体城市化,在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过程中建立起城市之间以产业链和价值链为基础的分工协作,错位发展,共同发展。
全面落实武汉城市圈的战略部署
在武汉城市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后,湖北省、武汉市政府进行了精心规划和部署,并制定了一系列实施方案,以保证“两型社会”在武汉城市圈的顺利建设。如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将武汉城市圈发展的战略定位于长江经济带为主轴的东西部互动发展的关键接力点和加速器而提出的“五个一体化”以及针对武汉城市圈的四大“软肋”,武汉市政协提出相应的四大“突破口”。这些政策都是针对武汉城市圈的优势、问题及具体的情况制定提出的,具有积极的指导性与切实的可行性。
结论
综上所述,面对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的要求,武汉城市圈必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并在实现品牌知名度的过程中,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探索城市之间、城乡之间新的链接方式,完成生产分工的分配,以优惠整合资本配置,优化区域经济结构,统筹区域发展机制,实现城市、城乡协调发展。面对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的要求,武汉城市圈需向节约型、内涵型的新型城市发展。如合理利用土地,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及可持续发展。坚决杜绝传统城市化中出现的高能耗、高污染、高成本,以环境牺牲为代价的发展模式,这样才能实现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目标,促进武汉经济的腾飞。
参考文献:
1.张昌勇.中部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
2.左峰.中国三大城市经济圈的现状及其发展[J].经济研究参考,2003(53)
3.史育龙,周一星.关于大都市带(都市连绵区)研究的论争及近今进展述评[J].国外城市规划,1997(2)
4.袁家冬,周筠,黄伟.我国都市圈理论研究与规划实践中的若干误区[J].地理研究,2006(1)
第四篇:关于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立法思考
关于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立法思考
武汉市人大常委会法规二处处长庞少华
2007年底,国家批准武汉城市圈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对武汉城市圈来说是一个新课题,没有经验供借鉴,需要大胆改革,大胆试验,大胆创新,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与配合。作为享有地方立法权的省、市权力机关应当充分发挥地方立法的优势,抓紧制定相关地方性法规,以引导、规范、促进和保障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
一、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主要内容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是一项复杂而宏伟的系统工程,涉及的内容丰富,但其基本内容是要构建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和最小的环境投入获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方式、产业结构和消费模式。就构建新的经济增长方式而言,主要是实现四个转变,即在需求结构上,要实现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在产业结构上,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在生产要素投入上,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在资源利用方式上,要实现由“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式直线过程向“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转变,逐步形成“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方式。就构建新的产业结构而言,就是发展耗能少、污染少、科技含量高、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主要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速信息产业的发展和信息化进程;发展环保产业,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和物质基础。就构建新的消费模式而言,主要是倡导绿色消费、引导合理消费、反对和限制盲目消费、过度消费、奢侈消费以及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消费,鼓励使用环保节能产品等等。
新的经济增长方式、产业结构和消费模式的构建以及两型社会建设的其他方面,需要建立和完善系列配套措施给予规范、引导、促进和保障,如建立和完善两型社会建设的行政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评价体系;制定或完善适应两型社会建设需要的法律、法规、政策,建立健全执法、监督体系;形成适应两型社会建设的财政、税收、价格体制和融资渠道;建立适应不同阶段的节能减排的约束性指标体系和统计、监测、考核体系;建立节能减排的补偿机制和治理污染、修复生态的激励机制;推动科技进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和技术咨询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现代市场体系,优化市场布局,推广电子商务;加强宣传教育,逐步形成人人节约资源、关爱生态环境的社会风尚和文化氛围,等等。这些配套措施也是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武汉城市圈作为国家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不仅要进行两型社会建设,构建新的经济增长方式、产业结构和消费模式,建立和完善权限范围内的配套措施,还要将城市圈内九个互不隶属的城市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配套地进行两型社会建设,如对城市圈内区域产业布局、循环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市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等方面实行综合配套改革。因此,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内容更丰富,难度更大,对配套措施的需求也更为迫切。
二、需要抓紧制定的地方性法规
在前述的配套措施中,为两型社会建设制定配套的法律、法规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两型社会建设涉及诸多利益关系的调整,如鼓励、支持能耗少、污染少、效
益好的企业的发展,淘汰落后产品、设备和生产工艺,关停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企业,约束企业节能减排达标,限制过度消费等,仅靠正面引导、规范和促进是不够的,还须凭借法律、法规的权威,运用相应的强制手段来保障这些利益关系的调整,从而保障两型社会建设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在需要建立和完善的其他配套措施中,诸如行政的、经济的、监督管理的措施本身有待于上升为法律或法规,以增强其规范性、稳定性和权威性。
近些年来,国家和省都很注重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国家先后制定了《水污染防治法》、《环境保护法》、《节约能源法》等法律;省里也出台了《农业自然资源综合管理条例》、《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等地方性法规。这些法律、法规是根据全国、全省的情况制定的,有些规定还有待于根据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实际加以细化和补充;另一方面,两型社会建设有很多需要立法的事项尚付阙如,国家在短期内就这些事项出台法律、法规是有限的,更不可能针对城市圈的需要出台法律、法规。在此背景下,省、市权力机关充分发挥地方立法的创制性、先行性和试验性功能,发挥地方立法周期短、贴近实际的优势,在立法法规定的权限范围内,重点围绕以下几方面抓紧制定地方性法规,为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提供法制保障,为国家立法提供经验,很有必要。
围绕城乡统筹、用地布局、功能分区、节约、集约用地、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制定城乡规划条例、拆迁条例、新农村建设条例、开发区条例等法规;围绕减少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制定实施《节约能源》办法、资源综合利用条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条例、公交条例、轨道交通条例、沼气利用条例等法规;围绕推动科技进步、加速成果转化、为两型社会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制定科技进步条例、科技成果转化条例、技术咨询服务条例、技术市场条例、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围绕防止或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制定环境保护条例、水资源保护条例、湿地保护条例、自然山体湖泊保护条例、生态修复条例、垃圾收集处理条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等法规;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制定旅游条例、物流管理条例、高新技术产业条例、汽车、机电售后服务条例、家政服务条例等法规;围绕节约执法成本、提高执法效率,制定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规定。还有其他方面的法规需要制定,如人民调解办法、人力 资源市场管理条例等,在此不一一列举。
制定上述地方性法规,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关系:一是坚持不抵触原则与体现大胆创新特色的关系。武汉城市圈进行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既是城市圈的大事,也是湖北省经济社会中的大事,大胆改革、大胆试验、大胆创新是其显著特色。地方立法在重点关注这件大事的同时,要在法规中把改革、试验、创新的特色充分体现出来,惟有如此,法规的作用方能彰显。但必须注意的是,法规体现特色是在不与上位法相抵触,也就是不与上位法的立法精神和基本原则相矛盾、相冲突的前提下体现特色,否则,法规不可能具有法律效力,更谈不上体现特色。因此,在立法活动中,既要坚持不与上位法相抵触这个前提,也要强调体现改革、试验、创新的特色,切不可顾此失彼。值得一提的是,坚持不抵触原则并非片面强调法规条文要与上位法的表述相一致,否则,法规体现特色也只能是一句空话。二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两型社会建设的关系。武汉城市圈被批准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改革试验区,这对于城市圈经济、湖北经济乃至整个中部地区发展,都是一次重大机遇。但是,也隐含着挑战和压力。我们知道,武汉城市圈整体的经济发展落后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还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中的初级阶段,还需要大力发展经济,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城市化进程和整个现代化进程。伴随两型社会建设的启动,节约
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将成为刚性约束,如果处理不好经济发展、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与两型社会建设的关系,可能制约武汉城市圈的经济发展、工业化进程和城市化进程。因此,在制定法规的过程中,要做好调研、论证工作,尤其要做好法规实施效果的预测,科学合理地确定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的刚性指标,划定行政强制底线,使制定的法规既能引导、促进、规范和保障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又能促进城市圈经济社会与两型社会建设协调发展。
三、改进立法工作方式
目前在城市圈九个城市中,仅武汉市有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权力,且制定的法规只能在武汉市行政区域内有效,不能及于城市圈其他城市。很显然,城市圈其他八个城市两型社会建设中不涉及综合配套改革内容的立法事项以及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中涉及综合配套改革内容的立法事项,基本上靠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如前所述,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内容多,急需配套的法规也很多,为了适应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需要,笔者认为,有必要对立法工作方式作些改进:一是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加快为城市圈立法的同时,可充分发挥武汉市地方立法的作用和积极性,对涉及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内容的立法事项,也可由武汉市在省人大常委会指导下,在征求城市圈其他城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地方性法规。省人大常委会在批准该法规的决定中可作出“本条例”适用于城市圈其他城市的规定。二是增加审议时间。适当增加常委会会议的次数,延长会期,使常委会有充足的时间审议法规草案,以确保审议进度和质量。三是进一步拓宽起草渠道。充分发挥人大在起草中的主导作用,组织由专门委员会或常委会组成人员牵头,专家学者、立法工作者、实务部门工作者参加的班子起草法规,把一些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立法项目委托专家、学者起草,以增强起草力量,提高起草效率和质量,使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急需的法规,能尽快纳入审议程序,尽快出台。
第五篇:天门市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2010年工作思路
天门市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2010年工作思路 天门市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改办
2010年两型社会建设综改试验工作,以重点领域改革为突破口,以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镇化和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为着力方向,以“一园一镇”两个“两型”社会建设示范区和荷沙小城镇带为重要载体,以重大项目建设为主要抓手,以深化市厅合作为基本保障,做到以示范区为核心,点面结合,全面推进。
一、着力四大体制机制创新
1、深化城乡统筹体制机制创新,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
以加快小城镇发展为核心,大力推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引导农民居住向小城镇、新型社区集中,农业产业向特色和优势集中,逐步建立健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小城镇建设进程。创新小城镇发展方式。科学规划小城镇布局,以示范镇建设为引导,着力抓好重点小城镇建设,推进产业集聚、人口集中。创新城镇开发投入机制,统筹运作政府土地资产和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筹集建设资金。加快市政公用事业改革,加强城镇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化运作,完善特许经营制度,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的建设和经营,重点在镇区道路、给排水、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突破。完善支持小城镇建设的政策机制,拓宽镇域经济发展平台,激活乡镇自我发展能力和农民进镇创业热情。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放宽城镇户籍限制,推动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引导农民向小城镇集中。创新农村公益事业建设管护机制,大力推广“林水结合”模式,完善沟渠清洗维护市场化机制;大力推进农村公路市场化养护,健全通村公路养护新机制。大力推进小农水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农村自来水厂的市场化运行机制。深入推进统筹城乡“一镇十村”试点。以“一主两副四条城镇带五个中心镇一百个中心村”,深化城镇体系规划,加快城镇带及中心镇建设。
2、建立两型产业发展机制,突破性发展循环经济及绿色产业。
抓紧完善产业布局规划,做好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和专项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政府引导和支持政策,设立产业引导与支持专项资金。实施“培优扶强”工程,建设“两型”产业聚集区。立足天门资源优势,突破性发展循环经济,打造棉花、油脂、林木等循环产业链。大力发展绿色产业,重点发展绿色农业,着
力构建绿色农业由生产到加工、由初加工到精加工、由生产加工到品牌打造、专业物流、绿色营销的产业格局。积极培植发展循环经济的示范企业。继续支持湖北益泰药业有限公司、中绿(湖北)实业有限公司争创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企业,支持健康村创建全省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示范区。高起点发展新兴产业和文化、休闲旅游产业。深入推进天门工业园与武汉东湖高新区的合作,依托武汉东湖高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契机,定位仙北高新产业园区,把天门工业园建成东湖高新区的高新技术转化基地。深入挖掘文化旅游资源,加快开发打造佛祖文化、陆羽茶文化、石家河文化、农业生态旅游、江汉平原民俗文化为代表的特色旅游品牌和农家休闲旅游品牌,加速佛祖山开发、陆羽故园和农家乐休闲游项目建设。
3、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拓宽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融资渠道。
加快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组建农村商业银行,支持汇丰银行设立村镇银行。推进农村金融品种创新,扩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范围。调整天门经济开发区宏大投融资公司的股权结构,支持皂市阳光投资公司开展融资开发业务,组建岳口镇小城镇投资公司。有效运作天琪交通投资公司,拓宽交通建设的融资渠道。组建农业(创业贷款)担保公司,运用担保、贴息等方式,围绕龙头企业发展产业基地,为种养殖业专业大户提供担保贷款,支持农民创业。
4、推进土地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集约用地激励机制。
创新土地流转机制,建立和完善农村集体土地经营权流转制度,探索承包经营权合理推出机制,加快建设土地流转服务组织,搭建三级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引导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稳妥推动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进入市场流转,探索集体建设用地合理流转机制。扩大迁村腾地试点,建立农村建设用地减少与城镇建设用地增加、吸纳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定居规模与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城镇土地开发整理数量与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挂钩机制,促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
二、着力“一园一镇一带”示范区建设
1、天门工业园循环经济示范区
整合天门工业园和沉湖循环经济示范资源,依托中绿、德丰、雨润、天源木业、天德环保、隆鑫冶金等企业,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探索再生资源综合循环利用模式,支持中绿甜玉米种植加工、天源木业次小薪材加工高密度板、天德环保废旧轮胎加工改性、隆鑫冶金废旧金属再生利用、德丰和雨润畜禽标准化养殖和精深加工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农产品加工园、物流园建设。积极推进
省联合发展投资公司与天门工业园的战略合作,率先开展开发区投融资体制和管理体制创新,以工业园区建设和运营市场化改革,带动促进园区开展武汉城市圈产业一体化、园区互动、利益联动共享机制创新,以及土地开发利用、小城镇发展等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力争将天门工业园(仙北)发展成为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创新试验园区、循环经济示范区、城镇化发展新区。
2、岳口统筹城乡示范镇
深入开展岳口镇城镇发展综合配套改革,全面推进统筹城乡、小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试点。开展小城镇发展方式、城镇化发展财政支持机制、小城镇建设投资体制创新试验,推行户籍制度改革和市政公用事业改革,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开拓城镇发展空间,完善城镇功能,增强产业集聚力,加快提高城镇化水平。
3、荷沙公路小城镇示范带
荷沙沿线小城镇带在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汉江综合开发和全省小城镇发展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带动示范作用。以干驿、渔薪、多宝为骨干,建设荷沙线小城镇带。制订荷沙小城镇带发展规划、特色产业布局规划,探索城镇化发展机制、特色产业发展引导机制、农村生态保护机制,大力建设城镇新型居住社区、农民集聚区、创业区,构建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共事业体系,将荷沙沿线小城镇带发展成为武汉城市圈城乡一体化优化区和省级小城镇发展示范区。
三、着力重大项目实施
围绕五个一体化,大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力争以项目建设体现“两型社会”建设的形象度。
1、“两型”产业项目。
两型产业平台建设项目:天门工业园、岳口工业园和皂市龙尾山工业园建设。启动农产品加工园、林业科技产业园、农副产品交易批发中心建设,筹建农资物流配送中心、竟陵物流园。
循环经济、绿色产业项目:中绿果蔬饮料加工、天源木业次小薪材加工高密度板、天德环保废旧轮胎加工改性、德丰和雨润畜禽标准化养殖和精深加工、健康循环农业、湖北金诺生物蛋白。
2、交通基础设施项目。
武荆连接线项目、荷沙公路干驿至竟陵段改建工程;沪汉蓉高速铁路天门段及站点建设;武汉至天门城际铁路项目(前期);仙北综合码头建设项目和仙北客运站、货运站建设;天门一级货运站建设项目和皂市二级客运站建设项目。
3、生态环保项目。
天门市中心城区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沉湖流域治理工程,中心城区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森林公园建设。
4、社会事业项目。
陆羽故园建设,佛祖山宗教文化旅游区、石家河大遗址保护区建设,张家湖、沉湖休闲农业开发,长寿山生态休闲旅游区开发;天门职业学院、天门图书城建设。
四、着力推进市厅合作。
在2009年与省农行、省科技厅、省教育厅、林业厅签订合作协议的基础上,加紧与对口省级部门的联系,采取与省级各部门签订市厅合作共建协议、备忘录、会议纪要等形式,全面推动建立市厅合作共建机制,重点围绕圈域一体化建设、武汉城市圈产业转移、省级产业园区互动发展、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扩大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服务业综合改革,争取将我市的改革发展纳入省级各有关部门中长期规划和十二五规划,将各项改革在我市先行先试,在政策、资金、项目上给予倾斜支持。建立健全市厅合作共建工作平台和会商机制,畅通沟通渠道,形成合作共建工作的良性互动局面。
2010年6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