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试论武汉城市圈生产力的干预型区域协调
论武汉“8+1”城市圈生产力的区域协调
经贸系会计0701班jane
【摘要】国务院批准设立中部崛起的协调机构,本文通过分析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对武汉城市圈生产力发展与布局提出要以技术经济的构建为方法论,以政策经济为调控保障,做好本区域生产力的协调布局,进一步提出了关于武汉城市圈生产力协调发展的干预型布局的设想。
【关键词】武汉城市圈 政策调控 干预型区域协调 建议
武汉市经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是武汉实施中部率先崛起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重要规划。为使武汉实现生产力发展实现协调布局,笔者以为必须以技术经济的构建为方法论,以政府的政策干预调控为基本保障,在“一盘棋”的基础上,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率先实现中部崛起。
一、政府干预型区域协调论
中部区域生产力发展的区域差异、综合经济实力差异是历史的客观存在,它是各区域的经济区位优势和社会劳动地域分工长期发展的产物。如何协调中部区域生产力布局平衡发展,对中部经济的崛起,以及对武汉地区生产力协调布局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在此有必要先对区域协调发展理论进行简要的分析。
西方经济学家曾认为区域经济差异完全可以通过市场的自动调节作用来解决,但到了20世纪50年代,德、法、意等国由于原先发达地区主导产业衰退,引起大片的经济衰退、失业率大幅度上升等问题之后,又提出需要加强政府干预,依靠政府采取种种政策手段来进行宏观调控,促进区域经济在政府计划的引导下有目的地发展。因而西方理论界出现关于区域发展的协调模式的政府干预型区域协调论。
政府干预型区域协调模式又可分为两类:一是缪尔达尔的“循环累积模型”,二是赫希曼的“联系效应理论”。
“循环累积模型”论认为边际收益递减率虽然会促进部分资本由发达地区流向欠发达区域,但发达地区本身仍具有吸引资本、技术、劳动力等的区位优势,它直接导致不同区域的“累积循环”发生,使经济发展的差异扩大,从而形成所谓“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因此,缪尔达尔提出应由政府出面干预,采取必要的政策调控措施,刺激欠发达区域经济发展,防止区域间经济差异的进一步扩大。
“联系效应理论”则认为“发展是一种不平衡的连锁演变过程”,因为不平衡增长能激励创新,使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活力。但为了突破各种外部条件的限制,赫希曼也认为政府必须进行相应的干预。即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政府要引导投资集中到产品需求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最大的产业,使之获得收益后,再来进行基础设施的投资,以改善投资环境,使欠发达地区经济得以发展。
政府干预型区域协调模式既承认区域间初始优势(区位差异)的不同,因为它将造成区域间经济差异的扩大;同时又强调政府对区域发展差异进行干预的必要性。但其理论缺陷在
1于把累积因果循环看成规律,而实际上导致区域发展差异扩大或缩小的还有很多其他因素。
二、我国区域生产力发展与布局的协调实践
我国理论界关于区域发展的诸多观点可概括为两类:一是“一个重点论”(包括梯度发展和反梯度发展论、中心开花论、战略西移论、东部决战论等);二是“一个半重点论”(包括“三沿”战略、“四沿”战略、“三环”战略等)。这些观点的提出无一不是假设在投资有限的条件下,依托各地区位优势来发展经济,结果形成了我国今天的东、中、西部区域发展间的巨大差异。中央几届政府先后提出进行“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等战略决策,其目的就在于宏观上协调各区域间的经济发展。因此笔者以为,要做好区域生产力发展与布局的协调发展,其任务最主要的有两个:一是要变区位发展优势为区域间协调发展,二是要使政府协调机构在其间发挥重要的干预型协调的战略指导作用。
1、变区位发展优势为区域间的协调发展
从投入产出等经济效益分析上来看,区位优势无疑是生产布局的重要原则,即经济开始起步的初期阶段,由于区位优势的影响,其区域差异的发展总是逐渐扩大。但是现代制造业首要考虑的布局因素重点已有所改变:即首要考虑的是是否会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其次还要考虑能耗、资源综合循环利用、产品与市场等一系列布局因素的影响,以及能否可持续发展,等等。
笔者以为,要实现变区位发展优势为区域间协调发展,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在“一盘棋”发展布局的思想基础上,以技术经济的构建为方法论,不间断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以期实现投资、技术、产业链的转移或延伸的良性循环;通过加大市场开发力度,资产重组、产业布局调整等手段实现社会劳动力地域重新分工,使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生产力得以有机会发展。
2、中部崛起协调机构对区域发展的干预性调控的战略指导作用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央对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拟定了一系列保护性政策措施:如“优先在中西部地区安排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加快中西部地区开放步伐,引导外资更多地投向中西部地区”等,这些政策对实施区域间协调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最近在安徽黄山市召开的中部地区城市规划工作座谈会公布,中部地区将重点规划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和皖江城市带四大城市群。四大城市群的规划还将突出支持城市间及周边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引导资源整合,形成资源节约,增强对全国发展的支撑能力,并推动中部地区构建布局完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基于以上精神,武汉城市圈应在中部崛起的发展中抓住机遇,要在中部崛起协调机构的指导下,努力把武汉城市圈建设成为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之一,而湖北则应成为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
三、对武汉城市圈生产力协调发展的干预型布局的建议
武汉的GDP占了整个湖北的三分之一,武汉要重点发展高技术、深加工、高附加值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只有充分发挥大武汉城市圈的优势,把武汉周边的城市带动发展起来,形成武汉城市经济圈,才有可能实现本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战略发展格局。针对武汉经济圈发展问题的实际,笔者以为政府执行干预型协调布局将对武汉城市圈的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以下谈谈个人的几点看法。
1、树立政府干预型调控的权威
所谓干预型调控主要是针对经济的短期运行,解决经济的周期波动问题,主要手段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包括汇率政策、收入政策;在中国现实情况下,还要辅之以行政措施。但是,调控绝不是直接解决资源的市场配置问题。调控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和协调微观经济活动的灵活性、自主选择性同宏观经济活动的统一性之间的关系。宏观经济调控对微观经济的作用,是通过市场机制间接实现的。
2、重点抓好发展高端制造业产业链的干预型调控
宏观调控的过程是政府依据市场经济的一系列规律,运用调节手段和调节机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微观经济运行提供良性的宏观环境,使市场经济得到正常运行和均衡发展的过程。
例如政府可以控制住两头:即上头抓以“技术经济”思想方法论为指导,把握住公司的总部产品的设计、研发,投资与规模化;下头则抓好市场的营销,品牌的打造等发展关键;而对于一般的制造、加工业则可以通过延伸布局的方式到周边地区发展。这样才能在武汉经济圈的大范围内构筑起新的一体化的产业链,使区域内经济得到平衡发展。并通过武汉经济圈和中部其他地区进行竞争,赢得新的经济增长极,甚至在某些项目上能够跟珠三角、长三角间进行竞争,而不是单靠武汉一个城市的力量去与之竞争。
3、抓好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干预型调控
在这方面主要是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宏观政策手段(如减免农业税等各种税收,稳定粮食收购价格等),来间接影响微观主体的行为选择,以熨平经济波动,保证经济稳定增长。
政府调控的着眼点在于使农民增收,使农村面貌发生较大的改变,因此武汉经济圈的发展要与湖北县域经济的发展并重,并通过以工扶农方式,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只有把县域经济搞上去,农民就业的机会增多了,收入增加了,农村落后的状况才有可能发生较大的变化。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使湖北成为全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之一的首要条件。4、抓好对大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干预型调控
大企业的收益在GDP中所占的比重较大,政府要抓好大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与促进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发展并重。当前政府的调控在钢铁、汽车、烟草等行业上取得了很大成效,而具有增长潜力的石化、高技术产业以及化工业也初见成效,全省县域经济的发展涌现出一批很好的经济增长点。但民营经济所占的比重依然偏低,结构不尽合理,因此要积极鼓励、扶持民营企业的发展。政府应加强对“无形、小型和转型”的关注。汪海粟教授认为,武汉在发展中应完成两大转型:一是所有制结构的转型,从国有经济为主体转到以混合所有制经济为主体;二是产业结构的转型,有必要把武汉从“制造设计中心”逐渐转型为“设计制造中心”。武汉在此方面具足够实力,转型不仅能促进一、二、三产业结构优化,同时能带动武汉制造业的升级。
5、抓好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基础设施建设的干预型调控
交通是武汉城市圈一体化建设诸多成效中最为显著的领域。武汉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特别是七条高速公路的建设,对于周边县市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拉动作用,使得周边8市的投资环境得到很大改善。政府对交通运输枢纽建设的宏观调控应考虑在一体化布局下,通过周边各成员城市的产业发展定位来构建现代交通网络。例如,武汉周边的黄石、鄂州宜定位发展于高附加值的产业;黄冈、孝感、咸宁宜定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与武汉配套型产业和特色产业;仙桃、潜江、天门则宜定位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型工业化。6、抓人才资源的调控,建好信息化、数字化的大武汉城市圈
湖北是个人才大省,科研院所、高校林立,所以武汉城市圈最大的优势不是自然资源,而是人才资源。政府在人才资源的储备与发展的调控上除了要注重“产、学、研”与产业链一
体化发展外,还要特别注重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契合,注重信息时代未来人才的前沿需求。政府只有建设好信息化、数字化的大武汉城市圈,才能统领全局,促使产业布局协调的科学发展。
四、结论
综上所述,笔者以为,要打造好武汉城市圈这张牌,使“1+8”的大武汉在中部真正崛起,政府以“技术经济”为方法论的干预型调控显得尤为重要。现在,武汉中国光谷的光纤、激光产业链已占有40%以上的市场份额,另外钢铁和汽车产业在国内也已享有盛名,成为最具竞争力的产业;加快武汉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与振兴,也离不开民营经济的发展。因此,武汉将“三轮并驱”:着力把国有大型企业发展为混合经济;发展都市工业园;发展高科技民营企业。这方面的工作还需要加大力度,要争取多占领中西部经济的制高点。
【参考文献】
[1]俞正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网络版),2005-04-13。
[2] 叶静怡:发展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2003。
[3]袁善腊:武汉民营经济“三轮并驱”东湖民营经济论坛,新华网,2004-05-26。
第二篇:融入武汉城市圈(范文模版)
应城市2010年融入武汉城市圈 工作总结及2011年工作安排
2010年以来,在孝感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我市抢抓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提速的机遇,以改革为先导,以经济转型为目标,以产业对接为核心,以项目为支撑,围绕打造“三基地一县市”,全力加强“三大板块”建设,融入武汉城市圈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关于2010年融入武汉城市圈工作情况
1、加强交流与合作,汉应关系进一步深化。全市上下继续深化与武汉的交流与合作,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对接,特别是与武汉江汉区和硚口区开展了一系列对接交流活动。2010年,全市各级各部门与武汉交流合作的次数近300次。
2、紧盯项目求质量,产业转移成效显著。以产业对接为核心,不断推进汉应合作,加大对武汉的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引进符合环保要求、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投资规模大的项目,项目建设成效明显。全年共引进武汉项目34个,总投资16.3亿元,到位资金逾9亿元,其中过亿元项目5个,过5000万元项目6个。长江埠街道办事处引进湖北卓熙氟化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2亿元,新建年生产氟化油箱20万只、高纯氟气100吨、氟化石墨100吨项目;长江氟化工有限公司投资4000万元,新建年产1000万块锂氟 1 电池项目,均已开工建设。东马坊街道办事处引进湖北康园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武汉集萃科技有限公司,分别投资1.2亿元、1亿元,生产氨基酸和水处理剂,正加紧施工。市开发区引进湖北美特澳德钢铁辅料有限公司、湖北蒲纺进出口有限公司,分别投资5000万元,新建钢(中)包覆盖剂生产项目和服装生产加工项目,现已开工建设。郎君镇引进湖北盛威建材有限公司,投资4000万元新建商品混凝土项目,年生产能力30万吨,已于今年8月竣工投产。
3、加强基地建设,协作配套水平有效提升。一是加强项目建设,旅游品质不断提升。加快西部旅游经济区建设,按照“一轴、二区、多节点”的旅游发展格局,加强旅游项目建设,不断提升旅游品质。汤池温泉一期工程已完成改造升级投入运营,五龙山庄农家乐酒店建设营业,汤池温泉二期工程、五龙寺宗教文化园、北冰洋度假村、雅园、农耕年华、蒲阳人家等一批旅游项目正在建设,全年旅游投入近3亿元。今年来应城旅游总人数110.8万人,旅游总收入6.9亿元(其中武汉游客83.8万人,收入逾4亿元)。二是加强科技合作,成果转化丰硕。科技部门重点围绕东部循环经济示范区和中部高新技术产业区建设,组织有关企业与武汉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着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效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湖北弘锦高新产业创业园有限公司被认定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富邦公司“中低品位胶磷 矿石浮选高效捕收剂产业化”项目作为湖北省重大科技专项已通过省科技厅评审;志诚公司与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氨基酸中间体”合作项目即将投入生产;恒新公司与湖北中科博策材料研究院“PFOS替代关键技术开发”已申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糯稻基地与省农科院“优质糯稻高效种植技术集成及加工产业化示范”项目作为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已获省科技厅审批。2010年,与武汉市开展科技合作项目20个,总投资额1.5亿元,已到位资金1.35亿元。三是瞄准市场推品牌,农副产品份额逐步提高。2010年,我市着力培育优质稻、“双低”油菜、特色水产、畜禽、蔬菜五大优势产业,突破性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积极推介现有优质品牌农副产品,扩大我市农副产品在武汉的市场份额。“豪丰”大米、“白玉”面条、汤池甲鱼、“金陵”酱菜、“义马河”黄滩酱油等农副产品在武汉市场销量进一步提高,全市输出武汉农副产品销售收入1.2亿元。四是紧盯市场抓培训,劳务输出工作稳步推进。针对武汉劳务市场劳动力短缺的形势,有关部门狠抓劳动力培训和劳务输出,全年共培训劳动力逾8000人,向武汉输出劳动力7300余人。
4、加强汉应合作,两地的关系进一步深化。我市重点围绕2010年汉应合作项目,积极承接武汉产业转移,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低排放、低污染、能控制的盐化精细化工产业,全年共引进武汉化工企业9个,投资 总额6.45亿元,其中过亿元项目2个。作为汉应合作的重大项目—汤池温泉二期工程正加紧建设,其临湖餐厅、汤屋别墅群、商务酒店、职工宿舍楼等工程完成主体结构施工,老景区改造升级全面完成并开园迎客,累计完成投资2.65亿元。
存在的问题:
一是县市财力有限,城市和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招商引进困难,影响了经济社会发展。
二是武汉城市圈产业布局未按规划进行,武汉化工企业向应城转移不够,速度放缓,错位发展不够,不能有效彰显应城的产业特色。
三是武汉城市圈城市之间工作机制不健全,城市圈“一体化”步伐缓慢,同城效应不明显。
二、2011年工作安排
2011年工作思路及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解放思想为动力,以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十二五”发展规划为指导,以汉应合作项目为重点,以建设中等城市为目标,实施“三大板块”、“三基地一县市”总体战略,积极承接武汉产业转移,力争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取得新突破,为孝感市提出的构建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作贡献。全年确保引进武汉企业(项目)16个,总投资6亿元,其中过亿元项目1个。
1、深化改革开放,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抓好体制机制创新,突破深度融入的障碍,探索一体化发展的新途径新办法。积极推动自主创新、产业集群发展、集约用地、投融资体制和节能减排方面改革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继续深入推进产业布局、区域市场、人力资源、基础设施、环境保护一体化工作,进一步营造对武汉城市圈开放融合的政策环境、办事环境和服务环境,推动区域一体化建设。
2、加强对武汉招商引进,积极承接武汉产业转移。进一步加强领导,强化措施,落实责任,充分发挥我市的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加大对武汉的招商引进力度,把承接武汉产业转移的重点放在引进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环保型的大项目上,特别是引进与我市现有产业配套的企业,促进精细化工产业集群壮大和循环经济发展,力争引进亿元项目1个以上。
3、突出“三大板块”建设重点,着力抓好项目载体建设。一是加快循环经济示范区东城工业园和赛孚工业园新区水、电、路、汽(蒸汽)配套建设,为承接武汉化工企业搭建平台。二是全力建设中部高新技术产业区,积极推进城南新区“三纵七横”道路及下水管网、第二自来水厂、第二污水处理厂等重点工程建设,加速推进武汉工业园、武汉理工大学高新产业创业园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积极引进武汉高科技企业,打造武汉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三是加快西部旅游经 济区项目建设,加快渔子河水库复线道路工程、自来水厂、汤池二级客运站、国家矿山公园道路硬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抓紧汤池温泉二期工程、国家矿山公园、五龙寺宗教文化园等项目建设进度,加速启动应城文化体育主题公园项目,努力把应城建成武汉城市圈旅游度假胜地。
4、搭建各类平台,深化汉应合作关系。加强汉应两市政府及部门、企业的联系与互动,建立两市全方位合作的长效机制。一是建立政府及部门联系沟通机制。两市政府及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就有关重大问题进行磋商和沟通,促进汉应合作与交流。二是建立两地科技合作机制。以武汉大专院校为主要依托,加强与武汉科技合作,充分利用产学研联络平台,大力开展产学研活动,建立和完善长期稳定的校企、企企等联合科技攻关的“双赢”运作机制,促进武汉科技成果在应城的转化,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三是建立社会事务合作机制。两市就环保、金融、劳务、社保等方面开展合作与对接,推进社会事务同城化。
三、工作建议
1、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扶持。一方面孝感市在制定“十二五”规划时,把我市重要的基础设施项目纳入规划,支持我市争取国家政策和资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断增强县域经济的活力和实力,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另一方面尽快将云应地区盐化循环经济园区、应城市“两型社 会”建设暨统筹城乡发展试验示范区上报省有关部门,列入全省循环经济试点和“两型社会”建设示范区,促进我市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
2、建立健全城市圈城市间工作联系协调机制。孝感与省、武汉市充分协调,切实把应城市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地区来建设,促进应城盐化工、精细化工与武汉80万吨乙烯产业配套,真正做到错位发展、有序发展,避免无序竞争、低水平重复建设。
3、加快城市圈的交通建设。规划西(安)武(汉)高铁经过应城并设站,武汉至孝感城际铁路延伸到应城汤池,启动孝应高速和孝应一级公路项目,加快孝(昌)洪(湖)高速公路建设,促进圈内城市交通发展,形成与武汉高速直达、市域快速循环的公路网络。协调有关部门,启动武荆高速汤池连接线项目,促进汤池温泉旅游业的发展,为全省一流的温泉度假基地提供快速、便捷、舒适的交通环境。
应城市融入武汉城市圈 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2010年11月25日
第三篇:武汉城市圈的发展
论武汉城市圈的发展
——努力向两型社会的转变
39113132 黄舜
引言
武汉城市圈,又称“8+1”城市圈,武汉城市圈是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即“两型社会”),以湖北省省会武汉市为城市圈的中心城市,湖北省第二大城市黄石市为城市圈副中心城市,以湖北9市(武汉、黄石、咸宁、黄冈、孝感、鄂州、仙桃、天门、潜江)政府部门主动拆除市场壁垒,搭建合作平台。工商、人事、教育等部门承诺在市场准入、人才流动、子女入学、居民就业等方面,建立一体化的政策框架,提高城市去按的整体竞争力。200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立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发展战略,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抓紧研究制定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规划和措施。2006年,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问题。自此“中部崛起”正事成为国家战略。其中武汉城市圈起着领跑中部的作用,首先,从地理上讲,湖北可谓中部的中部;其次,从行政级别上讲,作为湖北省会的武汉市是中部地区唯一的副省级城市;再次,武汉是中国长江中下游的特大城市,是华中地区的最大城市,是华中地区的金融中心、交通中心和文化中心,其地位可想而知。07年武汉城市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557.24亿元,占湖北省比重的60.7%,是湖北省产业和生产要素最密集、最具活力的地区,是湖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
东北、武汉等我国主要的老工业基地以及整个中部地带,是未来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点地区。这给中部最大的城市武汉以及武汉城市圈,带来了巨大的历史机遇。如何利用这个机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明确自己的地位,也将是武汉城市圈在社会转型时期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关键词:武汉城市圈、城乡发展、工业化、环境友好
一、统筹城乡发展,建立城乡一体化。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中共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发展,2007年中共一号文件提出“城乡一体化”。城乡一体化,是在一个区域范围内,通过城乡统一的空间规划,统筹城市和乡村产业布局,统筹公共设施投入和公共服务,统筹生产要素的配置,城市与乡村共谋发展机遇,推进区域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实现城市与乡村的共同繁荣。
武汉城市圈包括9市,土地面积5.8万平方公里,07年常住人口达到近3000万人。但是整个城市的发展也形成“城区独大”的发展格局。从版图来看,占市域面积10%的城市区,聚集了全市62%的人口,创造了76%的GDP和61%的工业产值,集中了60%的地方财政收入,全市固定资产投资46%在城市区,城市化水平达到93%。与之形成鲜明对照,占市域面积90%的远城市区,却只吸纳了全市38%的人口,仅创造了24%的GDP和39%的工业总产值,征收了全市40%的地方财政收入,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仅19%分布在这里,城市化水平仅24%。
而由于城乡发展不协调所造成的问题更为严重。城乡发展的弊端造成了产业结构不合理,严重影响了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此外空间布局不合理和资源利用不合理,引发了土地问题和环境问题;在城乡发展不卸掉的格局下,出现的“三农问题”更加导致了农民失地、事业现象严重,农民生活水平下降。
1、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过去十年,武汉中心城工业向外迁,内环工业已搬完,外圈是工业增加地,使乡镇地区整体上成为武汉经济发展提升区域,外围城镇除开发区外,农村城市化进程正在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正在改变城区与城郊区隔离发展的格局,城市和城郊区工业比例已有很大调整;城市化水平和城市功能大大提高,城乡基础设施投入正在向郊区延伸,城乡收入差距正在缩小,郊区正在参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2、采取正确的策略解决土地矛盾。近年来,武汉城市圈GDP年均增长12.2%,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9%,人口非农化水平上升2%。建设用地规模增长加快,每年新增建设用地23平方公里,年均占用耕地15平方公里。但武汉城市圈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措施完好,目前武汉市的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为322566公顷,占现有耕地面积的95.7%。其他各县市基本农田保护率也达到95%左右。政府还采用指标分配的方法,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指标,有效缓解了城区和城郊区争建设用地的局面。
3、完善城乡统筹就业机制和服务体系。首先,武汉市2003年取消了蓝印户口政策使外地人员购买商品住宅可直接办理户口,使户籍改革迈进了一大步,逐步拆除城市圈内城市间和城乡间的户籍壁垒,建立武汉和周边8个城市城乡一体的户籍制度。大大便利了城乡之间劳动力的流动,为城乡统筹就业减少了阻碍。其次,建设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武汉城市圈为缓解“就业难、招工难”的矛盾,在2007年年初就结合本地产业结构现状和用工实际,主动加强了与各地劳动就业部门的联系,全面建立了劳务协作机制。第三,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向农村劳动力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建立劳动力供求信息网络,建立农民工维权机制,强化政府责任,把农民工问题纳入政府的考核评价体系中。
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前提下,基础设施投入向乡镇的延伸,城乡之间产业的合理布局促进整个武汉城市圈的工业化、城市化,最终实现城市与农村的平衡发展与共同繁荣,实现城市市民与农民的共同富裕,实现城市圈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
二、加快工业化进程和以工促农
近年来,武汉城市经济圈工业保持了稳定快速增长,显示出了作为湖北工业核心增长级的良好发展势头。经济普查数据显示,2004年,武汉城市经济圈完成工业增加值1218.03亿元,占全省工业的60.1%,与2000年相比增长52.3 %,年均增长11.1%。从产业结构看,农业所占比重逐渐缩小,工业和建筑业发展较迅速,所占比重呈现增长趋势,而服务业所占比重一直在左右波动,未得到明显提升。从工业内部结构看,轻工业所占比重逐年下降,而重工业所占比重逐年提高,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情况看,近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快,占比重不断刷新纪录,但总的来说,规模仍然不大,发展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
1、促进区域产业集群构建和结构优化。首先,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针对自身的特点,建立符合自身条件了工业化产业集群。如,在武汉、孝感、黄石等地建设现代机械制造业产业群;在仙桃、天门、潜江等地建设轻纺产业群;在武汉、黄冈、咸阳等地建立冶金、石化、建材、电力等重工业基地;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整合产业资源形成钢铁、汽车、高新技术、食品农产品加工等产业集群和十几条产业链构建武汉城市圈内合理的产业分配;其次,发挥武汉市作为龙头的带头优势,成为区域内要素和信息的配置枢纽;第三,要高度重视巩固壮大一批具有较强综合实力、带动力强、龙头地位明显的领军企业,延长产业链条,发展产业集群,增强地区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2、建设高新技术产业。武汉城市圈内大学院校密集,拥有光谷等国家高新技术实验区,知识、技术和人才优势明显,具有发展高新技术行业的关键性和基础性条件,2007年城市圈的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的72.8%,信息、物流服务、金融等现代服务业的比重不断提高。当前,要充分利用武汉科技人才优势,大力发展以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行业,要确立武汉作为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的重要地位,并使之成为我国重要的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基地。
3、坚持扶助农业发展,以工助农,建设农产品加工产业群。武汉城市圈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江汉平原更是全国闻名的鱼米之乡,该地区的农业发展历史悠久,条件优越,基础雄厚,从业人数众多。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资源优势和市场条件的改善,农产品加工业开始显现出发展潜力。因此,要抓住机遇,重视和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用工业化的理念改造提升农业的传统优势,以工业发展带动农业的复兴。
武汉城市圈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整体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产业结构偏重型化。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过程中,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缓解资源环境压力增大的矛盾,走出一条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同时,注重农业问题,以工业的快速发展带动农业手工业的进步,这不仅是武汉城市圈亟待破解的难题,也是我国发展中面临的共性问题。
三、加强武汉城市圈环境保护,实现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目
标
湖北省拥有丰富的水能、水电、煤炭、金属等资源,而武汉城市圈内多重型工业、高能耗工业、高污染排放工业。这些工业严重的影响了武汉城市圈的自然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所以,必须高度重视武汉城市圈的环境问题,强化污染治理,全面实施生态环境保护政策。
1、建立环境保护体制。各级政府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积极承担起对所辖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责任,将环保目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范围。具体可以将环境质量变化、污染排放强度和公众满意度等环保指标纳入干部政绩考核,实行领导干部环境保护问责制和奖惩制。
2、加大对环境污染治理的投入。武汉城市圈内的环境污染以大气污染和水污染最为严重,所以政府加大对环境污染问题的投入应主要从这两个方向入手。一方面,应建立完善各项环境保护工程,如积极推进汉阳地区“六湖连通”水生态修复,全面启动武昌地区“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工程,实行人工降雨、增加洒水频次、加强绿化建设等办法改善空气质量;另一方面,政府应优化产业结构与布局,加快重污染工业的搬迁。
3、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即“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循环经济可以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使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和谐,促进资源永续利用。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在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废弃物产生、再生资源产生等环节,逐步建立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现阶段围绕“两型社会”的焦点,应坚持规划先行,需积极推进以武汉城市圈的规划研究为代表的各项重大规划工作,促进规划工作对城市建设发展的先导作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改革排污管理模式,推进环境保护;建立城市圈生态环境共同保护机制和环境违法行为联防机制。
参考文献
1.肖安明.武汉城市圈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08-2009):两型社会建设与区域一体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2.张建军,刘冰,周涛.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分析.商场现代化,2008 3.刘思华.刘思华可持续经济文集.中国财经出版社,2007 4.蔡进军,宋鹏奇,朱敏.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的思考.武汉市信息中心宏观课题组,2009 5.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四川改革,2008第5期
第四篇:武汉城市圈港口建设
2月3日,设计吞吐能力近1500万吨、总投资近4亿元的武穴、黄州、黄石等4个武汉城市圈港口项目同时开工。省交通运输厅厅长林志慧,副厅长马立军,省港航海事局局长朱晓光,黄冈、黄石、武穴、黄州等地市区领导出席开工仪式。
林厅长在开工仪式上要求,要全力加快以武汉新港为龙头,以宜昌三峡物流中心、鄂东组合港、荆江组合港为支撑的现代港口群建设,全力加快810公里的千吨级航道圈建设,为构建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奠定坚实基础。
武穴港件杂货码头年设计吞吐量为70万吨,工程建设规模为新建3000吨级兼顾5000吨级件杂货泊位2个,(其中含集装箱2万TEU)。工程总概算16200万元,建设工期12个月。
黄州港国盛综合码头工程工程建设规模为新建1个3000吨级散货进口泊位、2个3000吨级散货出口泊位和1个1000吨级危化品出口泊位及相应配套设施,设计年吞吐量235万吨。工程总概算4922.24万元,建设工期12个月。
黄石港新冶钢码头扩建工程建设规模为扩建5000DWT(兼顾10000 DWT)散货泊位1个,吞吐量为190万吨/年。工程总概算10866.21万元,建设工期12个月。
黄石港阳新华新水泥码头工程是阳新石灰石建筑骨料生产线项目的配套工程,工程建设规模为新建3个3000吨级泊位及相应配套设施,设计年吞吐量1000万吨。工程总概算7255.35万元,建设工期12个月。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目前全国最大的建筑骨料生产线。
第五篇: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发展策略研究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发展策略研究
转载日期:2012-7-16 22:09:00 来源:互联网
内容摘要:2007年12月,武汉城市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面临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时刻,武汉城市圈应该抓住机遇,创新发展,在构建“两型社会”过程中,促进武汉城市圈的经济发展,使其真正成为中部发展的战略支点。
关键词:武汉城市圈 “两型社会”
国家发改委在全国体制改革的总体布局中,从有利于区域协调发展和探索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出发,在中部地区选择一些层次较高、内容具有全局性和代表性的地区开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促进全国改革和发展新格局的形成。湖北武汉作为中部地区惟一的特大城市,在中部地区具有独特的地位和功能。武汉城市圈(又称“1+8”城市圈,是指以武汉为圆心,包括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天门、潜江周边8个城市所组成的城市圈)更因是湖北人口、产业、城市最为密集的地区,及全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工业区域,构建“两型社会”具有先天优势。
武汉城市圈发展概述
对湖北省及武汉城市圈而言,获批建设综合配套试验区是一个历史性的重大机遇,在武汉城市圈这个平台上,建立“两型社会”试验区,可以让更多的人看到新型社会的发展状态,推广新型社会的实验结果,实现武汉经济的腾飞。
“两型社会”是武汉乃至湖北成为“中国第四经济增长极”的一次重大发展机遇。目前,湖北已发布武汉城市圈发展战略,3年内,武汉城市圈将形成产业对接及市场、道路、通讯、管理五个一体化。武汉通过产业对接和辐射,把周边城市连接起来,这种辐射,最初由武汉1+8城市圈内逐渐可以扩大到省内,与湖北另外两个有实力的城市襄樊、宜昌对接,形成大湖北城市圈概念,然后辐射到中部邻省,并与西部成渝城市圈、关中城市圈遥相呼应。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武汉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交通枢纽。“十一五”期间,铁道部计划投资1000亿元,其中武汉就占了500亿元,现在三大火车站都在新建或改造扩建中。天河机场第二航站楼已经完工,到第三航站楼完工,年吞吐量可达4000万人次。未来,更多途经武汉的高速公路要建成通车,武汉中部交通枢纽地位将更突出。
打造武汉城市圈内布局合理的经济结构
武汉是中部惟一的副省级城市“,一城独大”是武汉城市圈有别于其他城市圈的显著特征。武汉虽然“大”,却缺乏中心城市应有的经济聚散功能,城市的综合功能比较薄弱。“九省通衢”的武汉,区位市场优势明显,科教实力雄厚,产业基础较好,自古就是地区经济的中心。
然而,近年来武汉的传统优势逐步减弱,总体聚散能力逐步下降。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发展的资源、环境压力大;圈内的知名品牌产品很少;九大城市间主导产业具有较大的雷同性,城市之间的功能分工不明确,存在同质竞争;城市之间、城乡之间文化教育、经济发展差距明显。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的发展。
武汉城市圈在成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发展仍会受阻。从市场主体户数(包括企业和个体户)这一重要指标来看,无论是注册资本金和户数,还是市场主体总量,重心仍然明显向东北部倾斜,而西南部呈明显弱势,这种不平衡在一定程度上仍将持续,不利于城市圈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武汉城市圈内多个城市的主导产业具有较大的雷同性。同时,各城市之间的功能分工不太明确,城市间缺乏协调和合作机制,这是武汉城市圈当前发展存在的最大问题,而这也是武汉城市圈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推进武汉城市圈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
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城市化水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同时,人均资源占有量少,资源禀赋与人口不断增长之间的矛盾将长期存在。“两型社会”建立的出发点就是要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强调环境保护,着重解决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问题。从当前武汉城市圈的经济发展状况来看,走生态型路线,既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方针,也符合武汉城市圈可持续发展的自身要求,将武汉城市圈建设成为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绿色科技为动力,追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
就具体途径而言,本文认为,首先要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和工程的节能减排,严格控制新建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加大工业结构调整,设立高耗能、高污染等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强制淘汰制度;逐步扩大节能、节水产品实施政府采购的范围,建立和完善资源开发与生态补偿机制。其次,要积极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是破解资源环境约束、建立“两型社会”的重要途径,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无害化”的原则发展循环经济,以促进资源循环式利用,鼓励企业循环式生产,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倡导社会循环式消费。最后,应大力发展和应用绿色科技。突破传统的科技进步方式和思维,着眼于人与自然的共生和共存,立足丰裕、清洁、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取向;建立绿色科技的自主创新体系,发展和应用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科学技术,优先解决影响我国生态与环境的重大问题和重点退化区域;实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技术集成与示范,通过生态产业和环境基础设施链条,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生产和消费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快武汉城市圈发展体制的改革创新
武汉城市圈构建“两型社会”的综合试验改革,着重解决的是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问题,走的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内生型发展模式。这在全国各个城市并没有具体实施的方案与经验,所以必须在不断的探索与创新改革中建立符合武汉城市圈发展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体制机制,以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其一,改变传统城市化道路中以制造业等重工业为龙头的发展模式,建设以更强调第二、第三产业为龙头的新型城市化,即以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龙头。其二,武汉城市圈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城市之间、城乡之间差异很大,发展很不平衡,区域矛盾和城乡矛盾紧紧相连。因此,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必须改变传统城市化吸附周边农村的优质资源,却没有带动农村发展的现象。发挥武汉城市圈区域内各自不同的优势,突破影响经济发展的地区分割和城乡二元体制障碍,建立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体制和机制,通过区域发展带动农村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其三,武汉城市圈核心城市首位度高,周边城市腹地广阔,有利于区域产业布局一体化、拉长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从资源配置上看,武汉拥有相对完善的商务环境,周边城市拥有相对宽松的资源条件、较低的开发成本和广阔的经济腹地。所以,必须改变传统的单体城市化,在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过程中建立起城市之间以产业链和价值链为基础的分工协作,错位发展,共同发展。
全面落实武汉城市圈的战略部署
在武汉城市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后,湖北省、武汉市政府进行了精心规划和部署,并制定了一系列实施方案,以保证“两型社会”在武汉城市圈的顺利建设。如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将武汉城市圈发展的战略定位于长江经济带为主轴的东西部互动发展的关键接力点和加速器而提出的“五个一体化”以及针对武汉城市圈的四大“软肋”,武汉市政协提出相应的四大“突破口”。这些政策都是针对武汉城市圈的优势、问题及具体的情况制定提出的,具有积极的指导性与切实的可行性。
结论
综上所述,面对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的要求,武汉城市圈必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并在实现品牌知名度的过程中,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探索城市之间、城乡之间新的链接方式,完成生产分工的分配,以优惠整合资本配置,优化区域经济结构,统筹区域发展机制,实现城市、城乡协调发展。面对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的要求,武汉城市圈需向节约型、内涵型的新型城市发展。如合理利用土地,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及可持续发展。坚决杜绝传统城市化中出现的高能耗、高污染、高成本,以环境牺牲为代价的发展模式,这样才能实现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目标,促进武汉经济的腾飞。
参考文献:
1.张昌勇.中部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
2.左峰.中国三大城市经济圈的现状及其发展[J].经济研究参考,2003(53)
3.史育龙,周一星.关于大都市带(都市连绵区)研究的论争及近今进展述评[J].国外城市规划,1997(2)
4.袁家冬,周筠,黄伟.我国都市圈理论研究与规划实践中的若干误区[J].地理研究,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