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武汉城市圈信息化测绘的建设与发展设想
武汉城市圈信息化测绘的建设与发展设想
肖建华 罗名海
(武汉市勘测设计研究院,湖北 武汉,430022)
摘 要:信息化测绘体系是在数字化测绘体系基础上的又一次产业升级改造,是新世纪我国测绘行业的总体发展方向,是推动测绘行业向现代地理信息产业转型的动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为城市圈测绘事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要求在更大的范围和更高的层次上实现地理信息获取的实时化、处理的自动化、服务的网络化和应用的社会化。加快武汉城市圈信息化测绘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城市圈测绘发展工作,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创新机制,切实提高城市圈测绘保障服务能力,统一测绘发展规划、基准体系建设、资源体系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产业链发展,建立和完善城市圈地理信息共建共享机制,为促进城市圈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地理信息保障服务。关键词:武汉;城市圈;信息化;测绘 信息化测绘的发展和作用
1.1 信息化测绘的时代背景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测绘事业正面临着社会需求结构、技术手段、消费层次和资源配置方式的深刻变化,地理信息资源战略性短缺与社会各界日益增长的对地理信息需求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加快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完善以基础地理信息为核心的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已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内中国测绘发展的首要任务。
胡锦涛总书记指示:“推进‘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加快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提高测绘保障服务能力”。
2007年9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强测绘工作的意见》,提出新时期测绘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加快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构建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加强测绘公共服务,发展地理信息产业。
国家测绘局在“测绘事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推进科技创新,加快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加强地理信息社会化应用,繁荣地理信息产业”的目标。
1.2 信息化测绘的发展历程
经过建国五十多年的快速发展,测绘行业已经在数据采集、辅助成图、数据建库等方面 1 发生了质的飞跃,实现了从传统手工作业到现代化作业方式的转变,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已基本形成,并正向信息化测绘体系发展。
模拟测绘阶段,测绘工作以传统的图式符号标准为基础,以平板解析测量等为主要手段,以纸质胶片的线划地形图为主要产品形式,成果主要为城市规划、建设领域的工作底图,劳动强度大,体现的主要是以“工日”为衡量标准的劳务成本价值。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二十世纪末,我国测绘行业利用高新技术完成了对传统模拟测绘技术的综合改造,完成了甩掉“图板和小笔尖”工程,以3S技术和4D成果为主要标志的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已基本形成,测绘成果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技术成果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信息化测绘体系是在数字化测绘体系基础上的又一次产业升级改造,其特点是开展多元化、专题化的数据采集,开展成果的再加工、信息整理、综合分析和深层次应用,强调提供实时、有效的地理信息综合服务,成果应用于城市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社会经济价值开始突显。
1.3 信息化测绘的作用
信息化测绘体系是新世纪我国测绘行业的总体发展方向,其本质是实现实时、有效的地理信息综合服务,即在数字化测绘基础上,网络化运行环境下,实时有效地向信息化社会提供地理信息综合服务的测绘方式和功能形态,即实现地理信息获取的实时化、处理的自动化、服务的网络化和应用的社会化。
构建信息化测绘体系已成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深化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要求和测绘行业自身事业发展和产业升级改造的必然,测绘的价值将由传统模拟时代的劳务成本价值、数字化测绘体系的技术成果价值发展为信息化测绘体系的社会经济价值。
信息化测绘体系发展将有力推动测绘行业向现代地理信息产业的转型,一是技术创新,发展与地理信息获取、处理、服务和应用相适应的信息化技术体系;二是服务转型,实现由测绘产品生产向空间信息服务的转型;三是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以高新技术为新的增长点,促进地理信息的产业化发展。2 武汉城市圈信息化测绘的建设现状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区域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密集城市群发展迅猛。除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圈3个已成规模的城市圈外,国家又批准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城市圈统筹发展进一步催化了对区域地理信息需求的迅猛增长,为测绘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要求探索一种新的改革发展模式,加快城市圈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在更大的范围和更 高的层次上实现地理信息的共建共享,提高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
2.1 武汉城市圈信息化测绘建设取得的成绩
武汉城市圈是指以武汉为中心、以100公里为半径的城市群落,包括武汉及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等9个城市。城市圈土地面积约5.76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31%;人口3141万,占全省的51%;200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542.11亿元,同比增长13.5%,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占全省的6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财政收入分别占全省的54.7%、63.5%和52.1%。城市圈集中了省内大部分的产业、资本和人才,是湖北省乃至长江中游最大的城市圈,是湖北产业和经济实力最集中的核心区。
与全国测绘行业发展一致,武汉城市圈测绘行业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利用高新技术完成了对传统模拟测绘技术的综合改造,完成了甩掉“图板和小笔尖”工程,以3S技术和4D成果为主要标志的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已基本形成,信息化测绘建设取得显著成绩,为社会各界提供了有力的地理信息保障服务,支持了城市圈城乡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
(1)测绘基准体系建设
城市圈各地城市测绘单位已普遍采用静态GPS(黄冈、孝感)、RTK(黄石、仙桃、天门、潜江)进行基准定位工作,咸宁建成了单机站GPS系统,武汉市建成了“武汉市现代测绘基准体系”,由武汉市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WHCORS)、城市高精度GPS网、城市精密水准网和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4个部分组成,鄂州已融入WHCORS。
其中“武汉市现代测绘基准体系”建立了与国家一致的地方地心参考框架和高精度测绘动态基准,经国家测绘局组织、6位院士参加的科技成果鉴定,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在全国具有较大的影响,也为扩展建成覆盖武汉城市圈的测绘基准体系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
(2)数据体系建设
经过五十多年的努力,城市圈各地城市都根据自身情况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基础地理信息,形成了覆盖建成区、规划区为主的1:500/1000/2000/5000/10000系列比例尺地形图,并以CAD平台为主完成了数字化工作,较好地满足了各地城乡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武汉市以“十五”、“十一五”基础测绘为契机,实现了全市域1:500/2000/10000基本地形图的分层次全覆盖,其中1:500覆盖主城680平方公里,1:2000覆盖外环3080平方公里,1:1万覆盖全市域8549平方公里。武汉市1:1万城市版地形图在全国是第一家推出,已于前不久正式发布。
(3)技术体系建设
城市圈各地城市测绘单位在测绘新技术应用方面取得了很多进步,3S技术已广泛用于数据采集、加工、管理、分发和应用上,测绘成果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
各地城市大都建立了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数字鄂州地理空间框架建设试点”项目经国家测绘局批复同意立项,纳入“国家测绘局数字区域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示范工程”计划。数字潜江”项目建设分别被纳入省和国家数字区域地理空间框架建设试点城市和示范城市,国家测绘局、省测绘局、潜江市人民政府三方签订了《数字潜江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合作协议》。
武汉市已完成1:500/2000/10000系列比例尺地形图标准体系,完成全市域1:1.2万 DMC航空影像,运用JX4、VirtuoZo等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进行基础地形图的全面更新,全面应用WHCORS进行测量生产,研制了基于PDA的数据采集平台、数据处理平台和地图缩编更新平台,在GIS平台上完成了基础地理信息的集成建库与综合管理。与此同时,不断加大信息化建设和科研力度,先后承担了城市勘测电子档案管理方法研究、城市历史测绘档案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武汉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基于规划国土管理的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研究等多项部、省、市重点科研计划项目,获得了一大批国家测绘优秀工程金银铜奖和部、省、市科技进步奖,在全国测绘行业具有较大的影响。
(4)服务体系建设
长期以来,城市圈各地城市测绘单位积极利用测绘新技术和地理信息资源,开展为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服务。
武汉市依靠比较雄厚的技术实力,在3S技术开发和应用服务方面取得丰富的成果,积累了较多经验。WHCORS已经广泛为本地多家兄弟测绘单位使用,并正开始向城市圈推广;大力加快了数字三维地图的生产,在Skyline平台上建立起“数字武汉三维影像服务系统”,在Virtools平台上开发了“城市规划审批三维辅助平台”;积极参加城市信息化建设,建设完成了“数字武汉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地理信息产业化发展初具规模,先后为市建委、人防办、农业局、物价局、国安局、公安局、王家墩商务区、武汉新区、扬春湖副中心等提供了系统开发、数据集成和信息服务;地理信息社会化应用领域不断拓宽,运用WebGIS技术开发了网络电子地图——“武汉地图生活网”,编制发布了国内首部《武汉市地理信息蓝皮书(2007版)》,在社会各界和国内同行引起很大反响。
2.2 武汉城市圈信息化测绘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城市圈测绘行业总体上取得了较大进步,但问题和困难也不少,总体水平不高,发展很不平衡。圈内各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其中武汉市规模较大,经济总量占全省35%,占城市圈9个城市总量57%,其他8个城市规模都偏小。城市规模和经济总量的差异客观造成了各城市测绘部门规模的差异,其中武汉市属测绘部门规模相当于其他8个城市市属测绘部门规模总和的2倍多,各城市地理信息生产和应用模式也存在较大差异,发展很不平衡,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测绘保障。城市圈内各城市测绘管理模式基本相同,隶属关系以城市规划系统为主,除黄石已改制外,大多数为事业单位、企业化经营管理模式,但各地基础测绘保障水平差异很大。武汉市基础测绘主要依靠本级政府财政投入,从“十五”、“十一五”开始纳入政府财政预算,且“十一五”较“十五”有较大幅度的增长。鄂州、潜江纳入“国家测绘局数字区域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示范工程”计划,由国家测绘局、省测绘局和本地政府共同投入。其他城市基础测绘投入相对不足,甚至没有专项经费支持。
(2)测绘生产。城市圈内各城市测绘成果形式基本相同,以1:500/1000/2000/5000/10000系列比例尺地形图为主,制图平台多以CAD为主,但生产手段存在很大差异。GPS应用多以RTK、静态GPS为主,咸宁建设了单机站的GPS服务系统,只有武汉全面建成并启用了WHCORS;测绘基准各异,相对独立,只有鄂州融入WHCORS而实现了与武汉测绘基准的对接;地理信息覆盖范围不同,武汉实现了系列比例尺基本地形图的全市域覆盖,其他城市主要以城区、规划区为主。
(3)技术开发。城市圈内各城市在测绘技术力量、人才队伍、应用水平方面发展很不平衡。武汉院自主完成了数据建库和系统开发,在3S技术开发和应用方面积累了较多经验,GIS市场开拓初具规模,仅信息中心数据处理、程序开发就有近50人。鄂州、孝感、仙桃、潜江完成了数据建库,其他院刚刚开展。系统开发方面,鄂州、潜江借助数字区域项目已经开始,主要依靠外协完成,其他城市开展较少,开发能力严重不足。
城市圈内各地测绘信息化建设水平差异很大,共享程度低,总体水平不高,发展很不均衡。技术层面上,各地空间参考基准、技术装备、数据标准、成果形式存在很大差异,造成信息共享的客观障碍;政策层面上,各地测绘部门联系不够紧密,空间数据协调机制缺乏,造成信息共享的主观障碍。大多数测绘单位技术、人才、资金都十分缺乏,无法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武汉城市圈信息化测绘的发展设想
武汉城市圈在全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位置,是以长江经济带为主轴的东中西部互动发展的关键接力点与推进器、内陆地区先进制造业高地和现代服务中心、促进中部崛起 的重要战略支点。
武汉城市圈的区域地位和快速发展要求相应的高水平测绘工作和完善的地理空间框架作为支撑。加快武汉城市圈信息化测绘发展,必须贯彻科学发展观,把服务城市圈社会经济发展作为测绘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高测绘工作的保障服务能力,切实加强地理信息资源能力、基础设施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打破壁垒,建立区域地理信息共建共享机制,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地理信息保障服务。
3.1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城市圈信息化测绘发展工作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最近由国务院批复的《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重点强调了突破行政区划体制束缚,逐步实现“八同”,即规划统筹、交通同网、信息同享、金融同城、市场同体、产业同链、科技同兴和环保同行,提出城市圈建设要实现“五个一体化”,即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区域市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城乡发展一体化。
但由于受到发展阶段和体制、机制等方面的约束,武汉城市圈测绘工作仍然相对滞后,测绘统一监管不到位,还有缺位;基础测绘欠帐很多,1:1万基本地形图覆盖率不足50%;为国民经济服务的形式比较单一;测绘新技术的利用不够充分;各地方测绘经费投入总体不足。
加快武汉城市圈信息化测绘发展,必须贯彻科学发展观,把服务城市圈社会经济发展作为测绘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升技术水平,加强保障能力,实现城市圈统一测绘发展规划、统一基准体系建设、统一资源体系建设、统一公共服务平台、统一产业链发展的“五个统一”,做到城市圈内测绘基础设施、数据资源、技术资源、人力资源、市场资源的共建共享,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提高整体建设效益,为区域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有力的地理信息保障支持。
3.2 不断切实加强城市圈测绘工作的保障服务能力
最近,胡锦涛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讲话时指出,“要加快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网络通信技术的应用以及防灾减灾高技术成果转化和综合集成,建立国家综合减灾和风险管理信息共享平台”。温家宝总理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指出,要加强测绘基础研究和能力建设。
测绘基础研究和能力建设是测绘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支撑和根本保障。加强测绘保障服务能力建设,就是要加强科技创新,强化基础研究,提高数据获取能力、高新技术储备、基础设施保障以及应急反应能力,全面实现地理信息获取实时化、处理自动化、服务网 络化和应用社会化。
近期,湖北省人民政府就全省测绘工作进行了相应的部署和安排,原则同意投资3000万元建设由约80个基站组成的HBCORS等测绘工程项目,同时对于城市圈的地理信息建设给予了高度关注,计划投资2000万元测制覆盖城市圈5.8万平方公里的1:1万地形图,投资1400万元建立城市圈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投资约220万元编制城市圈地图集。城市圈要以此为契机,发挥武汉市的技术优势,省市联动,构建统一协调的区域性地理空间框架,全面提升城市圈测绘保障服务能力。
(1)统一城市圈测绘基准体系建设
城市圈统筹发展迫切要求统筹规划空间基础设施建设,整体考虑和建设覆盖城市圈的定位基准体系,实现坐标系统的对接与联系,为实现各地、各类地理信息资源的整合奠定基础。
在“武汉市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WHCORS)”基础上,结合“湖北省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HBCORS)”的建设,积极推进“武汉城市圈卫星定位服务系统(WHMCORS)”的建设。WHMCORS规划布设22个基站,其中已建基站7个(武汉6个、鄂州1个),将分两期新建15个基站,以最少的基站分布实现最大的覆盖面积,既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性建设,又有助于高起点、高水平地建立起区域统一、协调的测绘基准体系。
(2)统一城市圈地理信息资源体系建设
城市圈统筹发展要求测绘工作积极转变观念,扩大视野,打破城乡界线、城市界线,扩大地理信息覆盖范围,丰富信息含量,建设一个城市圈统一协调的的多源、多尺度、多时态的数据体系。
城市圈地理信息资源体系建设包括3个层次,一是在整个城市圈范围内,利用航空摄影测量制作1:1万地形图,实现全覆盖,满足区域宏观规划和决策需要;二是在各地城市规划区、重点发展区,通过航空摄影测量、工程测量和竣工测量,制作现势性强的大比例尺地形图(1:500/1:1000/1:2000)和数字三维地图,以满足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需要;三是沿着城市之间重点交通基础设施走廊,制作与城市规划区相一致的大比例尺带状地形图,形成宏观上覆盖整个城市圈、微观上深入每个城市并联系各个城市的多尺度地理信息数据体系。
(3)统一城市圈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城市圈统筹发展要求建立开放的地理信息服务体系,实现海量、多源、异构、分布式数据的集成管理与分发服务,丰富地理信息公共产品,提高地理信息服务效能,为社会各界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地理信息服务。城市圈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要在各地城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基础上,重点加强城市之间地理信息的沟通交换和信息整合,通过建设WHMCORS,实现各地基础地理信息的对接;建立城市圈地图网站和空间数据交换中心,实现各地地理信息目录及元数据的共享,提供地理信息的“一站式”访问;针对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需要,为规划建设管理、土地资源管理、生态环境监测、旅游交通、物流配送等提供高效的地理信息服务,为解决跨区域的重大问题提供决策支持。
(4)统一城市圈地理信息产业链发展
城市圈统筹发展要求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形成延长的地理信息产业链,实现传统测绘行业向现代地理信息产业的转型,促进测绘事业的跨越式发展,为城市圈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
地理信息产业是国际公认的新兴高增长产业,已经形成包括测绘业、导航定位业、遥感业和地理信息系统业为主体的地理信息产业群。2007我国地理信息产业产值已达到420亿元,年增长率为34%。武汉城市圈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武汉地区高校地理信息科研和教学的优势,产学研结合,推广新技术的应用;另一方面要发挥武汉市属单位地理信息生产和应用的优势,广泛开展技术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将城市圈的地理信息产业做大做强。
3.3 打破壁垒 建立和完善城市圈地理信息共建共享机制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关键就是要探索一种新的改革发展模式。城市圈统筹发展亟需建立的区域测绘基准体系、地理信息资源体系和公共服务平台,都需要圈内城市、相关部门的共同参与,迫切需要打破行政体制的束缚,建立统一协调的区域测绘工作体系,建立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地理信息共建共享机制。
首先要加强共享政策研究,制订具有普适性的地理信息标准与规范,为解决海量数据存储与管理、多源数据转换与集成、异构操作平台信息链接和综合应用等问题奠定基础。
其次要加强共享机制建设,创新工作机制,建立城市圈地理信息联席协调机构,每年定期召开城市圈测绘单位联席会议,建立城市圈地理信息协调机制。
再次要加强共享框架建设,研究、制定城市圈地理空间框架的战略规划和实施方案,整合区域范围内的测绘技术力量、基础设施建设和地理信息资源,省、市联动,推进城市圈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
最后要加强共享服务应用,发挥武汉市的技术优势,优势互补,加强合作,推出更多的地理信息公共产品,协调产业发展政策,开展地理信息有偿增值服务,促进地理信息的产业化发展。4 结束语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催化了对城市圈地理信息需求的迅猛增长,为城市圈测绘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要求进一步改善和加强测绘工作,在更大的范围和更高的层次上实现地理信息获取的实时化、处理的自动化、服务的网络化和应用的社会化。一是在认识层面上,要积极转变观念,争取各地政府支持,统筹规划、共同建设城市圈空间基础设施;二是在机制层面上,要建立地理信息联席协调机构,建立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地理信息共建共享机制;三是在技术层面上,要统一数据标准,加强技术合作,实现跨地区、跨行业地理信息的集成管理与应用服务。
城市圈信息化测绘的发展,将为城市圈提供更丰富的地理信息资源、更先进的基础设施条件和更开放的技术应用环境,为研究解决跨区域的重大问题提供决策支持,为促进城市圈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地理信息保障服务。
作者简介:
肖建华,1963年10月,男,院长、教授级高工,主要从事勘测技术与行政管理工作。罗名海,1966年3月,男,博士,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主要从事GIS研究。
第二篇:武汉城市圈的发展
论武汉城市圈的发展
——努力向两型社会的转变
39113132 黄舜
引言
武汉城市圈,又称“8+1”城市圈,武汉城市圈是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即“两型社会”),以湖北省省会武汉市为城市圈的中心城市,湖北省第二大城市黄石市为城市圈副中心城市,以湖北9市(武汉、黄石、咸宁、黄冈、孝感、鄂州、仙桃、天门、潜江)政府部门主动拆除市场壁垒,搭建合作平台。工商、人事、教育等部门承诺在市场准入、人才流动、子女入学、居民就业等方面,建立一体化的政策框架,提高城市去按的整体竞争力。200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立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发展战略,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抓紧研究制定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规划和措施。2006年,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问题。自此“中部崛起”正事成为国家战略。其中武汉城市圈起着领跑中部的作用,首先,从地理上讲,湖北可谓中部的中部;其次,从行政级别上讲,作为湖北省会的武汉市是中部地区唯一的副省级城市;再次,武汉是中国长江中下游的特大城市,是华中地区的最大城市,是华中地区的金融中心、交通中心和文化中心,其地位可想而知。07年武汉城市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557.24亿元,占湖北省比重的60.7%,是湖北省产业和生产要素最密集、最具活力的地区,是湖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
东北、武汉等我国主要的老工业基地以及整个中部地带,是未来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点地区。这给中部最大的城市武汉以及武汉城市圈,带来了巨大的历史机遇。如何利用这个机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明确自己的地位,也将是武汉城市圈在社会转型时期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关键词:武汉城市圈、城乡发展、工业化、环境友好
一、统筹城乡发展,建立城乡一体化。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中共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发展,2007年中共一号文件提出“城乡一体化”。城乡一体化,是在一个区域范围内,通过城乡统一的空间规划,统筹城市和乡村产业布局,统筹公共设施投入和公共服务,统筹生产要素的配置,城市与乡村共谋发展机遇,推进区域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实现城市与乡村的共同繁荣。
武汉城市圈包括9市,土地面积5.8万平方公里,07年常住人口达到近3000万人。但是整个城市的发展也形成“城区独大”的发展格局。从版图来看,占市域面积10%的城市区,聚集了全市62%的人口,创造了76%的GDP和61%的工业产值,集中了60%的地方财政收入,全市固定资产投资46%在城市区,城市化水平达到93%。与之形成鲜明对照,占市域面积90%的远城市区,却只吸纳了全市38%的人口,仅创造了24%的GDP和39%的工业总产值,征收了全市40%的地方财政收入,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仅19%分布在这里,城市化水平仅24%。
而由于城乡发展不协调所造成的问题更为严重。城乡发展的弊端造成了产业结构不合理,严重影响了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此外空间布局不合理和资源利用不合理,引发了土地问题和环境问题;在城乡发展不卸掉的格局下,出现的“三农问题”更加导致了农民失地、事业现象严重,农民生活水平下降。
1、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过去十年,武汉中心城工业向外迁,内环工业已搬完,外圈是工业增加地,使乡镇地区整体上成为武汉经济发展提升区域,外围城镇除开发区外,农村城市化进程正在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正在改变城区与城郊区隔离发展的格局,城市和城郊区工业比例已有很大调整;城市化水平和城市功能大大提高,城乡基础设施投入正在向郊区延伸,城乡收入差距正在缩小,郊区正在参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2、采取正确的策略解决土地矛盾。近年来,武汉城市圈GDP年均增长12.2%,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9%,人口非农化水平上升2%。建设用地规模增长加快,每年新增建设用地23平方公里,年均占用耕地15平方公里。但武汉城市圈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措施完好,目前武汉市的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为322566公顷,占现有耕地面积的95.7%。其他各县市基本农田保护率也达到95%左右。政府还采用指标分配的方法,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指标,有效缓解了城区和城郊区争建设用地的局面。
3、完善城乡统筹就业机制和服务体系。首先,武汉市2003年取消了蓝印户口政策使外地人员购买商品住宅可直接办理户口,使户籍改革迈进了一大步,逐步拆除城市圈内城市间和城乡间的户籍壁垒,建立武汉和周边8个城市城乡一体的户籍制度。大大便利了城乡之间劳动力的流动,为城乡统筹就业减少了阻碍。其次,建设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武汉城市圈为缓解“就业难、招工难”的矛盾,在2007年年初就结合本地产业结构现状和用工实际,主动加强了与各地劳动就业部门的联系,全面建立了劳务协作机制。第三,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向农村劳动力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建立劳动力供求信息网络,建立农民工维权机制,强化政府责任,把农民工问题纳入政府的考核评价体系中。
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前提下,基础设施投入向乡镇的延伸,城乡之间产业的合理布局促进整个武汉城市圈的工业化、城市化,最终实现城市与农村的平衡发展与共同繁荣,实现城市市民与农民的共同富裕,实现城市圈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
二、加快工业化进程和以工促农
近年来,武汉城市经济圈工业保持了稳定快速增长,显示出了作为湖北工业核心增长级的良好发展势头。经济普查数据显示,2004年,武汉城市经济圈完成工业增加值1218.03亿元,占全省工业的60.1%,与2000年相比增长52.3 %,年均增长11.1%。从产业结构看,农业所占比重逐渐缩小,工业和建筑业发展较迅速,所占比重呈现增长趋势,而服务业所占比重一直在左右波动,未得到明显提升。从工业内部结构看,轻工业所占比重逐年下降,而重工业所占比重逐年提高,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情况看,近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快,占比重不断刷新纪录,但总的来说,规模仍然不大,发展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
1、促进区域产业集群构建和结构优化。首先,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针对自身的特点,建立符合自身条件了工业化产业集群。如,在武汉、孝感、黄石等地建设现代机械制造业产业群;在仙桃、天门、潜江等地建设轻纺产业群;在武汉、黄冈、咸阳等地建立冶金、石化、建材、电力等重工业基地;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整合产业资源形成钢铁、汽车、高新技术、食品农产品加工等产业集群和十几条产业链构建武汉城市圈内合理的产业分配;其次,发挥武汉市作为龙头的带头优势,成为区域内要素和信息的配置枢纽;第三,要高度重视巩固壮大一批具有较强综合实力、带动力强、龙头地位明显的领军企业,延长产业链条,发展产业集群,增强地区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2、建设高新技术产业。武汉城市圈内大学院校密集,拥有光谷等国家高新技术实验区,知识、技术和人才优势明显,具有发展高新技术行业的关键性和基础性条件,2007年城市圈的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的72.8%,信息、物流服务、金融等现代服务业的比重不断提高。当前,要充分利用武汉科技人才优势,大力发展以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行业,要确立武汉作为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的重要地位,并使之成为我国重要的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基地。
3、坚持扶助农业发展,以工助农,建设农产品加工产业群。武汉城市圈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江汉平原更是全国闻名的鱼米之乡,该地区的农业发展历史悠久,条件优越,基础雄厚,从业人数众多。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资源优势和市场条件的改善,农产品加工业开始显现出发展潜力。因此,要抓住机遇,重视和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用工业化的理念改造提升农业的传统优势,以工业发展带动农业的复兴。
武汉城市圈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整体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产业结构偏重型化。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过程中,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缓解资源环境压力增大的矛盾,走出一条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同时,注重农业问题,以工业的快速发展带动农业手工业的进步,这不仅是武汉城市圈亟待破解的难题,也是我国发展中面临的共性问题。
三、加强武汉城市圈环境保护,实现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目
标
湖北省拥有丰富的水能、水电、煤炭、金属等资源,而武汉城市圈内多重型工业、高能耗工业、高污染排放工业。这些工业严重的影响了武汉城市圈的自然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所以,必须高度重视武汉城市圈的环境问题,强化污染治理,全面实施生态环境保护政策。
1、建立环境保护体制。各级政府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积极承担起对所辖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责任,将环保目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范围。具体可以将环境质量变化、污染排放强度和公众满意度等环保指标纳入干部政绩考核,实行领导干部环境保护问责制和奖惩制。
2、加大对环境污染治理的投入。武汉城市圈内的环境污染以大气污染和水污染最为严重,所以政府加大对环境污染问题的投入应主要从这两个方向入手。一方面,应建立完善各项环境保护工程,如积极推进汉阳地区“六湖连通”水生态修复,全面启动武昌地区“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工程,实行人工降雨、增加洒水频次、加强绿化建设等办法改善空气质量;另一方面,政府应优化产业结构与布局,加快重污染工业的搬迁。
3、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即“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循环经济可以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使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和谐,促进资源永续利用。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在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废弃物产生、再生资源产生等环节,逐步建立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现阶段围绕“两型社会”的焦点,应坚持规划先行,需积极推进以武汉城市圈的规划研究为代表的各项重大规划工作,促进规划工作对城市建设发展的先导作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改革排污管理模式,推进环境保护;建立城市圈生态环境共同保护机制和环境违法行为联防机制。
参考文献
1.肖安明.武汉城市圈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08-2009):两型社会建设与区域一体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2.张建军,刘冰,周涛.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分析.商场现代化,2008 3.刘思华.刘思华可持续经济文集.中国财经出版社,2007 4.蔡进军,宋鹏奇,朱敏.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的思考.武汉市信息中心宏观课题组,2009 5.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四川改革,2008第5期
第三篇:武汉城市圈港口建设
2月3日,设计吞吐能力近1500万吨、总投资近4亿元的武穴、黄州、黄石等4个武汉城市圈港口项目同时开工。省交通运输厅厅长林志慧,副厅长马立军,省港航海事局局长朱晓光,黄冈、黄石、武穴、黄州等地市区领导出席开工仪式。
林厅长在开工仪式上要求,要全力加快以武汉新港为龙头,以宜昌三峡物流中心、鄂东组合港、荆江组合港为支撑的现代港口群建设,全力加快810公里的千吨级航道圈建设,为构建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奠定坚实基础。
武穴港件杂货码头年设计吞吐量为70万吨,工程建设规模为新建3000吨级兼顾5000吨级件杂货泊位2个,(其中含集装箱2万TEU)。工程总概算16200万元,建设工期12个月。
黄州港国盛综合码头工程工程建设规模为新建1个3000吨级散货进口泊位、2个3000吨级散货出口泊位和1个1000吨级危化品出口泊位及相应配套设施,设计年吞吐量235万吨。工程总概算4922.24万元,建设工期12个月。
黄石港新冶钢码头扩建工程建设规模为扩建5000DWT(兼顾10000 DWT)散货泊位1个,吞吐量为190万吨/年。工程总概算10866.21万元,建设工期12个月。
黄石港阳新华新水泥码头工程是阳新石灰石建筑骨料生产线项目的配套工程,工程建设规模为新建3个3000吨级泊位及相应配套设施,设计年吞吐量1000万吨。工程总概算7255.35万元,建设工期12个月。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目前全国最大的建筑骨料生产线。
第四篇:融入武汉城市圈(范文模版)
应城市2010年融入武汉城市圈 工作总结及2011年工作安排
2010年以来,在孝感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我市抢抓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提速的机遇,以改革为先导,以经济转型为目标,以产业对接为核心,以项目为支撑,围绕打造“三基地一县市”,全力加强“三大板块”建设,融入武汉城市圈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关于2010年融入武汉城市圈工作情况
1、加强交流与合作,汉应关系进一步深化。全市上下继续深化与武汉的交流与合作,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对接,特别是与武汉江汉区和硚口区开展了一系列对接交流活动。2010年,全市各级各部门与武汉交流合作的次数近300次。
2、紧盯项目求质量,产业转移成效显著。以产业对接为核心,不断推进汉应合作,加大对武汉的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引进符合环保要求、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投资规模大的项目,项目建设成效明显。全年共引进武汉项目34个,总投资16.3亿元,到位资金逾9亿元,其中过亿元项目5个,过5000万元项目6个。长江埠街道办事处引进湖北卓熙氟化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2亿元,新建年生产氟化油箱20万只、高纯氟气100吨、氟化石墨100吨项目;长江氟化工有限公司投资4000万元,新建年产1000万块锂氟 1 电池项目,均已开工建设。东马坊街道办事处引进湖北康园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武汉集萃科技有限公司,分别投资1.2亿元、1亿元,生产氨基酸和水处理剂,正加紧施工。市开发区引进湖北美特澳德钢铁辅料有限公司、湖北蒲纺进出口有限公司,分别投资5000万元,新建钢(中)包覆盖剂生产项目和服装生产加工项目,现已开工建设。郎君镇引进湖北盛威建材有限公司,投资4000万元新建商品混凝土项目,年生产能力30万吨,已于今年8月竣工投产。
3、加强基地建设,协作配套水平有效提升。一是加强项目建设,旅游品质不断提升。加快西部旅游经济区建设,按照“一轴、二区、多节点”的旅游发展格局,加强旅游项目建设,不断提升旅游品质。汤池温泉一期工程已完成改造升级投入运营,五龙山庄农家乐酒店建设营业,汤池温泉二期工程、五龙寺宗教文化园、北冰洋度假村、雅园、农耕年华、蒲阳人家等一批旅游项目正在建设,全年旅游投入近3亿元。今年来应城旅游总人数110.8万人,旅游总收入6.9亿元(其中武汉游客83.8万人,收入逾4亿元)。二是加强科技合作,成果转化丰硕。科技部门重点围绕东部循环经济示范区和中部高新技术产业区建设,组织有关企业与武汉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着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效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湖北弘锦高新产业创业园有限公司被认定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富邦公司“中低品位胶磷 矿石浮选高效捕收剂产业化”项目作为湖北省重大科技专项已通过省科技厅评审;志诚公司与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氨基酸中间体”合作项目即将投入生产;恒新公司与湖北中科博策材料研究院“PFOS替代关键技术开发”已申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糯稻基地与省农科院“优质糯稻高效种植技术集成及加工产业化示范”项目作为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已获省科技厅审批。2010年,与武汉市开展科技合作项目20个,总投资额1.5亿元,已到位资金1.35亿元。三是瞄准市场推品牌,农副产品份额逐步提高。2010年,我市着力培育优质稻、“双低”油菜、特色水产、畜禽、蔬菜五大优势产业,突破性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积极推介现有优质品牌农副产品,扩大我市农副产品在武汉的市场份额。“豪丰”大米、“白玉”面条、汤池甲鱼、“金陵”酱菜、“义马河”黄滩酱油等农副产品在武汉市场销量进一步提高,全市输出武汉农副产品销售收入1.2亿元。四是紧盯市场抓培训,劳务输出工作稳步推进。针对武汉劳务市场劳动力短缺的形势,有关部门狠抓劳动力培训和劳务输出,全年共培训劳动力逾8000人,向武汉输出劳动力7300余人。
4、加强汉应合作,两地的关系进一步深化。我市重点围绕2010年汉应合作项目,积极承接武汉产业转移,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低排放、低污染、能控制的盐化精细化工产业,全年共引进武汉化工企业9个,投资 总额6.45亿元,其中过亿元项目2个。作为汉应合作的重大项目—汤池温泉二期工程正加紧建设,其临湖餐厅、汤屋别墅群、商务酒店、职工宿舍楼等工程完成主体结构施工,老景区改造升级全面完成并开园迎客,累计完成投资2.65亿元。
存在的问题:
一是县市财力有限,城市和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招商引进困难,影响了经济社会发展。
二是武汉城市圈产业布局未按规划进行,武汉化工企业向应城转移不够,速度放缓,错位发展不够,不能有效彰显应城的产业特色。
三是武汉城市圈城市之间工作机制不健全,城市圈“一体化”步伐缓慢,同城效应不明显。
二、2011年工作安排
2011年工作思路及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解放思想为动力,以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十二五”发展规划为指导,以汉应合作项目为重点,以建设中等城市为目标,实施“三大板块”、“三基地一县市”总体战略,积极承接武汉产业转移,力争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取得新突破,为孝感市提出的构建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作贡献。全年确保引进武汉企业(项目)16个,总投资6亿元,其中过亿元项目1个。
1、深化改革开放,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抓好体制机制创新,突破深度融入的障碍,探索一体化发展的新途径新办法。积极推动自主创新、产业集群发展、集约用地、投融资体制和节能减排方面改革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继续深入推进产业布局、区域市场、人力资源、基础设施、环境保护一体化工作,进一步营造对武汉城市圈开放融合的政策环境、办事环境和服务环境,推动区域一体化建设。
2、加强对武汉招商引进,积极承接武汉产业转移。进一步加强领导,强化措施,落实责任,充分发挥我市的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加大对武汉的招商引进力度,把承接武汉产业转移的重点放在引进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环保型的大项目上,特别是引进与我市现有产业配套的企业,促进精细化工产业集群壮大和循环经济发展,力争引进亿元项目1个以上。
3、突出“三大板块”建设重点,着力抓好项目载体建设。一是加快循环经济示范区东城工业园和赛孚工业园新区水、电、路、汽(蒸汽)配套建设,为承接武汉化工企业搭建平台。二是全力建设中部高新技术产业区,积极推进城南新区“三纵七横”道路及下水管网、第二自来水厂、第二污水处理厂等重点工程建设,加速推进武汉工业园、武汉理工大学高新产业创业园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积极引进武汉高科技企业,打造武汉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三是加快西部旅游经 济区项目建设,加快渔子河水库复线道路工程、自来水厂、汤池二级客运站、国家矿山公园道路硬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抓紧汤池温泉二期工程、国家矿山公园、五龙寺宗教文化园等项目建设进度,加速启动应城文化体育主题公园项目,努力把应城建成武汉城市圈旅游度假胜地。
4、搭建各类平台,深化汉应合作关系。加强汉应两市政府及部门、企业的联系与互动,建立两市全方位合作的长效机制。一是建立政府及部门联系沟通机制。两市政府及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就有关重大问题进行磋商和沟通,促进汉应合作与交流。二是建立两地科技合作机制。以武汉大专院校为主要依托,加强与武汉科技合作,充分利用产学研联络平台,大力开展产学研活动,建立和完善长期稳定的校企、企企等联合科技攻关的“双赢”运作机制,促进武汉科技成果在应城的转化,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三是建立社会事务合作机制。两市就环保、金融、劳务、社保等方面开展合作与对接,推进社会事务同城化。
三、工作建议
1、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扶持。一方面孝感市在制定“十二五”规划时,把我市重要的基础设施项目纳入规划,支持我市争取国家政策和资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断增强县域经济的活力和实力,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另一方面尽快将云应地区盐化循环经济园区、应城市“两型社 会”建设暨统筹城乡发展试验示范区上报省有关部门,列入全省循环经济试点和“两型社会”建设示范区,促进我市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
2、建立健全城市圈城市间工作联系协调机制。孝感与省、武汉市充分协调,切实把应城市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地区来建设,促进应城盐化工、精细化工与武汉80万吨乙烯产业配套,真正做到错位发展、有序发展,避免无序竞争、低水平重复建设。
3、加快城市圈的交通建设。规划西(安)武(汉)高铁经过应城并设站,武汉至孝感城际铁路延伸到应城汤池,启动孝应高速和孝应一级公路项目,加快孝(昌)洪(湖)高速公路建设,促进圈内城市交通发展,形成与武汉高速直达、市域快速循环的公路网络。协调有关部门,启动武荆高速汤池连接线项目,促进汤池温泉旅游业的发展,为全省一流的温泉度假基地提供快速、便捷、舒适的交通环境。
应城市融入武汉城市圈 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2010年11月25日
第五篇:测绘服务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探讨_15332
测绘服务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探讨
张建仁
摘要:文章介绍了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概况,阐述了“两型社会”建设中测绘的作用,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测绘如何更好服务于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两型社会武汉城市圈测绘服务
一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概况
党的十七大之后,武汉城市圈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武汉城市圈又称“1+8”城市圈,是指以武汉为圆心100公里半径内,包括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天门、潜江周边8个城市所组成的城市圈,是湖北人口、产业、城市最为密集的地区,也是我国中部最具发展潜力和活力的地区之一。截止2008年底,圈内土地总面积5.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33%;总人口2969.9万人,占全省48.6%;实现地区总产值6972.1亿元,占全省61.5%;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50.4亿元,占全省63.4%。武汉城市圈具有区位、交通、市场、科教、能源、产业等方面优势,资源禀赋在内陆大城市中得天独厚,近年发展势头强劲,聚散功能较强。建设武汉城市圈,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趋势,可以舞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湖北新型工业化的进程,迫切需要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尤其需要武汉城市圈加快发展;加快武汉城市圈建设,也是培育中部增长极的迫切需要。现在洪湖市、京山县、广水市作为观察员先后加入武汉城市圈,三县市将比照城市圈成员单位享受相关政策待遇,进一步提高城市圈的整体竞争力。张建仁,湖北省测绘局党组书记、局长。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以能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根本特征的社会。它不仅体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更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发展模式,它要求在生产、流通、消费各个领域,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以节约使用能源和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具体来说,它是一种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合理进行功能划分,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追求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
根据国务院的批复要求,武汉城市圈以“两型社会”建设为主要内容,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向为核心,以改革开发为动力,着力推进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区域市场、城乡建设、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五个一体化”,全面开展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城乡统筹、财政金融、科技创新、社会发展、行政管理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试点工作,通过试点,把武汉城市圈建成全国宜居的生态城市圈、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现代服务业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圈”之后的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国务院批准武汉城市圈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赋予湖北的一项光荣而艰巨的政治任务,也是湖北努力建设成为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重大历史机遇。
二 测绘在“两型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和效益
测绘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工具,是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准确掌握国情国力、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对于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等具有重要作用,在两型社会建设中测绘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现代测绘技术是研究和解决资源、环境、人口、灾害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重大问题的重要手段。利用现代测绘技术,可以准确把握自然环境的现状和变化趋势,实现对空间布局的精打细算和整体优化。以地理信息为基础集成各种经济社会信息,是开展人口变化情况统
计分析、土地利用规划和监测、矿产资源开发、森林资源保护和利用、退耕还林还草、荒漠化治理、环境污染预防和治理等的重要基础,有利于以最低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达到最好的效益。
现代测绘为快速获取环境信息、进行生态环境调查、环境污染监测和环境管理,实施重大生态建设和环境整治工程等提供了技术手段,为准确掌握生态环境的状况与变化趋势、制定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和规划、建设生态文明提供可靠保障。建设各种环境保护与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对环境相关信息进行信息化管理,增强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能力,可以提高环境保护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在水利环境治理监测领域里,区域环境治理工作中进行的测绘工作,为区域环境改善做出了贡献;采用遥感技术对水库上游干流段进行工程地质调查,对优化工程设计、防止河水下渗起到重要作用;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建立退耕还林还草检测系统,可及时掌握地表变化及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进展,提高工作效率,为管理和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多时相遥感影像等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为河流湖泊变化、水土流失状况、草原和植被退化等生态环境监测分析提供依据。通过航天航空遥感数据和无人机遥感监测系统成果,及时发现和依法查处国土资源违法行为,建立利用科技手段实行国土资源动态巡查监管、违法行为早发现、早制止、早查处的长效机制,为国土资源执法监测提供服务。
三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中的测绘保障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测绘是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和重要手段。湖北省测绘局积极争取国家的支持,2009年3月12日两会期间,国家测绘局与湖北省人民政府就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测绘保障服务工作达成合作协议,湖北省省长李鸿忠,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测绘局局长徐德明在协议书上签字。国家测绘局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加大对武汉城市圈基础测绘工作的支持,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和新农村测绘保障服务,鼓励支持武汉城市圈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建设和应用服务,为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提供及时优质的测绘保障。
湖北省测绘局编制出版了《武汉城市圈地图集》,该图集紧密围绕建设“两型社会”主题,采用地图为主,图表、文字和照片为辅的表现形式,系统地反映武汉城市圈自然、经济、社会状况的空间分布和地区特征以及区域经济的规模水平,形象地展现《武汉城市圈“两型
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以及五个专项规划的内容,直观地表达了武汉城市圈战略定位、发展目标以及产业布局、区域市场、城乡建设、基础设施、生态环保、土地利用、社会发展及保障等方面试点工作,全面地展示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宏伟蓝图,为武汉城市圈建设提供了详实可靠的地理信息资料。
启动了武汉城市圈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建设项目,通过在武汉城市圈1∶100万、1∶25万、1∶5万、1∶1万及更大比例尺的系列数字地形图和数字高程模型数据以及各类遥感影象数据的基础上建立的地理信息服务平台,可供各行业各部门及社会公众在线使用,加强了各类信息资源的整合,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学、准确、及时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能更好地满足政府、企业以及人民生活等方面对基础地理信息公共产品服务的迫切需要。
2009年湖北省发展改革委员会发文,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1∶1万基础地理信息更新项目》立项,项目总投资4500万元,目前已启动实施。项目建设内容为更新武汉城市圈48600平方公里范围1∶1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对武汉城市圈范围近五年未航空摄影区域进行航空摄影,完成武汉城市圈范围1∶1万数字线划地形图和1∶1万数字高程模型四千余幅。同时实施的项目还有武汉市城市圈城乡一体化(鄂州市)重点镇1∶1000地形图测绘,为鄂州市新农村建设提供及时、适用、可靠的测绘保障服务。积极为武汉新港、武汉城市圈主体功能区规划和构建武汉城市圈“1+8”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等提供了测绘保障服务。
服务于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测绘面临的问题不少。如基础地理信息资源相对短缺,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尚未实现必要覆盖,有基础测绘资料的地方数据亦比较陈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相对滞后、更新缓慢,测绘基准设施相对落后,测绘公共产品不够丰富,地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不足。满足武汉城市圈经济社会发展及两型社会建设的需要,测绘任重道远。
四 构建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 建设测绘服务体系
为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服务,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紧紧围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五个更加注重”的总体要求,着力在“构建数字湖北、丰富地理信息,搭建共享平台、保障社会需求,完善体制机制、强化统一监管,创建和谐测绘、推动科学发展”上下功夫,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加大基础测绘的投入,丰富地理信息资源,增强政府测绘公共服务能力,提高基础测绘服务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能力和水平。积极争取国家测绘局和省政府有关部门以及各级政府的支持,不断加大基础测绘的投入,组织实施各级1∶1万基础测绘,完善基础测绘的更新机制,缩短更新周期,提高地理信息的现实性,做到两年内圈内1:1万数字线划图全覆盖,城区和所属县城二分之一的乡镇完成1:2000地形图的测制,圈内三分之一的行政村完成一平方公里1:2000地形图的测制,以满足城乡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加强测绘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湖北省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按期建成并投入使用,同时建立完善相应的运行管理维护机制。尽快将基于国产无人飞行器航测遥感系统装备到省级基础测绘单位,并推广到有条件的城市测绘单位,大幅度提高基础地理信息快速获取能力和测绘应急保障能力。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是城市信息化的基础,可以促进城市地理信息资源的统筹开发与共享利用,有利于提高科学决策、应急保障处置、公共服务等方面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城市信息化水平,对促进武汉城市圈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009年2月,“数字湖北”工程建设被列入省委常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重点整改项目之一,明确常务副省长李宪生,副省长郭生炼、段轮一具体负责,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测绘局具体抓落实。省政府要求力争在三至五年内完成13个市州、3个直管市和神农架林区的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以此推动“数字湖北”工程发展。现在正申请国家测绘局将“数字湖北”列入全国“数字省区”的试点。目前,我省潜江、鄂州和黄冈三市被国家测绘局列入全国“数字城市”建设试点市,随州、襄樊、黄石、荆门和十堰五市纳入全国“数字城市”建设推广城市,是全国开展“数字城市”建设数目最多、推广范围最广的省份。数字武汉有良好基础,在规划、土地、市政、交通等30多个部门得到广泛应用。数字鄂州即将验收,数字黄冈建设正在进行中,武汉城市圈内六个省辖市、三个直管市在三年内都要纳入国家数字城市建设范围,使数字城市建设走在全省的前列,起到示范作用,为数字湖北的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加快武汉城市圈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集成圈内跨地区多尺度地理信息数据资源,建成互联互通的一体化地理信息数据库,实现从提供地图(数据)到地理信息在线服务的根本性改变,破解测绘成果分级管理和目前网络难以互联互通给地理信息应用服务带来的难题,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消除各部门信息资源难以共享造成的信息孤岛、数字鸿沟,推进地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避免重复建设。加快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湖北分节点、武汉城市圈市县节点和信息基地建设,并形成业务运行机制和更新机制,实现多级互动、协同服务。通过平台的建设,转变服务方式,为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提供更好的服务保障。
武汉城市圈面对经济发展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压力,迫切需要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升产业竞争力,测绘是高科技密集行业,绿色环保无污染,因此是可所选择的突破口之一,通过发挥武汉在地理信息产业的人才、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全面推动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增强测绘对武汉城市圈经济发展的贡献率。2008年12月,科技部批准在武汉建设国家地球空间信息产业化基地。2009年据不完全统计,我省地理信息产业产值达30亿。预计至2013年,基地年产值可达100亿元以上。要紧密围绕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战略,抓住国务院批复东湖开发区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重大机遇,以地理信息产业联盟为基础,以武汉地球空间信息产业化基地为依托,探索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企业、高校、研究机构“产学研”相结合的产业发展模式,通过大力发展地理信息高科技企业,形成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培育一批具备相当实力的龙头企业和有较大发展空间的中小企业,不断壮大产业规模,形成集群效应,提高测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积极争取早日出台支持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意见,在政府采购、资源共享、产业基地建设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紧密围绕市场需求开发和推广一批经济效益好、产品质量高的产品,推动产品的服务升级,延伸地理信息产业链,使地理信息产业成为武汉城市圈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开发多样化基础地理信息产品,提供全方位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服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证城市圈内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和居民的和谐发展。地理信息技术发展已为信息社会海量信息的集成管理提供了重要基础,同时,地理信息产品本身就是信息社会中内容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涉及汽车、通讯、运输等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而且还渗透到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网络服务等新经济领域,同时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息息相关。车载导航、网络地图、手机地图等正在改变信息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汽车上装上GPS定位和导航系统,车主可以适时获得交通信息并选择最佳路径,既减少能源消耗,又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实现低碳生活。
在两型社会建设中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和定位,应该积极发挥指导、协调和服务的作用,为两型社会建设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和环境。由于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中缺乏专门的部门来处理城市圈之间的合作、协调和沟通,组织的力度和权威性难以保障,难以保障顺利实施。测绘管理部门要深刻领会国家测绘宏观发展战略,制定基于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实际测绘发展战略和基础测绘规划,构建有利于两型社会建设的政策环境和公共服务供给,协调圈内地方政府、部门之间基于自身利益的行为,出台地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政策,促进武汉城市圈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