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咸宁市融入武汉城市圈情况调研报告
咸宁市融入武汉城市圈情况调研报告
省市联合调研组
2012年第2期 ——本刊特稿
在武汉(1+8)城市圈,在生机勃勃的荆楚大地,武汉“一树独大”是长期的客观存在。怎样实现“大树底下好乘荫”、避免“大树底下不长草”?怎样增强耦合度、提升核心竞争力?最近,我们到咸宁作了调研,找到了答案,得到了诸多有益的启示。
一、经济社会在这里悄然发展前行
咸宁市是一座新兴的中等城市,由于建市时间晚,基础差,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水平较低,经济块头小,过去较长一段时间,咸宁经济发展在全省市州中一直处于“摆尾”的位置。但在此次调研过程中,我们感受到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如火如荼的建设热潮相得益彰。从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到现代化的企业生产线;从高标准规划的开发区建设现场到蓬勃发展的旅游景区,所到之处,突飞猛进的态势令人惊喜,跨越追赶的成就令人振奋。
(一)发展速度提速进位,经济综合实力逐步增强。2010年该市实现生产总值520.33亿元,同比增长15.9%,是2007年的1.8倍,近4年增速分别居全省第5位、第3位、第1位和第1位,年均增长15.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年翻两番;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出口总额5年翻番。2010年,咸宁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出口、实际利用外资增幅均居全省市州第1位;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额增幅在全省市州排第2位;地区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增幅分别排第3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排第4位。
(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发展质量显著提高。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23.9∶41.8∶34.3调整为到2010年的19.4∶46.5∶34.1,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新型工业化加速推进。“十一五”期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8.5%,2010年全市工业经济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7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820家。其中产值过亿元企业130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195亿元,是“十五”期末的4.5倍。咸宁经济开发区快速发展,2010年,实现总产值50亿元,完成税收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5%和42%,在全省100多家开发区年度速度效益考评中位居首位。以文化温泉旅游为主的现代服务业突破性发展。成功举办两届国际温泉文化旅游节,极大提升了咸宁的对外形象、知名度和美誉度。该市旅游接待人次由2006年的300多万增加到2010年的近1200万,旅游总收入由2006年不到10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近60亿元,旅游综合收入占GDP的比重由2008年的5.69%提升到2010年的11.8%,跃入全省三甲行列。同时,咸宁作为首批5个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城市之一和我省唯一的试点城市,试点工作已正式启动。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还极大地带动了会展、物流、商业、房地产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特色现代农业深入推进。坚持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大力实施“在山上再造一个咸宁”战略,加快推进荒山综合开发,积极发展以高效、生态、外向为主要标志的现代特色农业。目前,全市建有优质农产品基地331万亩,发展规模养殖大户3312户,规模养殖小区135个,形成了以苎麻纺织、竹木加工、粮油加工、生物保健品、蔬菜加工为重点的“五大加工体系”,建有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81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26家。
(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十一五”期间争取中央投资40亿元,财政安排投资99亿元,带动民间投资603亿元,分别是“十五”时期的2.6倍、2.3倍和
4.3倍。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建成或投产,武广高速铁路在咸宁设立了两个车站,2009年12月建成通车;投资106亿的武汉城市圈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武汉至咸宁城际铁路比原
计划提前23年动工;投资87亿元的蒲圻电厂二期2010年10月份开工建设;投资近700亿元的我国内陆首座核电站——湖北咸宁核电站,2011年年底开工;还有投资160亿元的晨鸣林浆纸一体化、投资超过1000亿元的以2座长江大桥、5条铁路、10条高速公路、武汉新港咸宁港区建设为重点的交通枢纽建设,通过积极争取都已提前实施或顺利推进。同时,武汉两个开发区“园外园”,广东、台商咸宁工业园,金桂湖低碳经济示范区等一批过亿元重点产业项目正在加紧推进,这些都为咸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积蓄了强大后劲。
(四)城乡面貌发生积极变化,发展基础更加坚实。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十一五”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180.9亿元,是“十五”时期的3.6倍,其中基础设施投资48.8亿元,是“十五”时期的2.1倍。咸宁中心城区扩张与提质并进,围绕打造生态旅游城市和新的准大城市规划要求,精心策划并实施了工业新城、旅游新城、职教新城、咸嘉新城、梓山湖生态科技新城和向阳湖生态农业示范区“五城一区”城市空间布局规划,5年累计完成城市基础设施投资148亿元,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人口分别由2005年的30平方公里、23万人发展到现在的60平方公里、40余万人,大城市框架已拉开成型。全市城镇化率由2005年的42.4%提高到49.3%。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水、电、路建设全面加强,一批群众反映突出的行路难、饮水难等民生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水更清了,天更蓝了,山更绿了,地增值了,农村更加秀美了。
(五)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入,发展活力日益增强。近年来,咸宁市充分利用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改革试点机遇,大胆先行先试,坚持用发展、市场、创新、改革的办法破解难题,在招商、金融、土地等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体制机制创新取得新进展。通过专班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等,破解项目引进难问题;通过引进花旗、吴江、交行等金融机构和构建担保融资平台,破解融资难题;通过吸引大户、企业开发、创新季节性土地流转,较好地破解了秋冬农业开发问题;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广大干部干事创业、想发展、谋发展的氛围日益浓厚,咸宁干部群众的自信心、自豪感极大增强。同时,继续加强与省厅和武汉市的合作,与60多个省直部门签订了合作协议,引进武汉企业100多家。
(六)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社会大局和谐稳定。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000元,同比增长11.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606元,同比增长15%,分别是“十五”期末的1.77倍和2倍。近3年来,累计筹资20多亿元,集中解决了一批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教、医、业、居、养、安”等问题,特别是利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试点机遇,一次性解决了困扰赤壁、崇阳50年的陆水湖移民问题。先后启动实施了市中心医院、咸宁职教园、武咸天然气工程、博物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和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传媒大厦、潜山国家森林公园、淦河整治、社区办公活动场所等一大批民生工程,新建了一批五星级、四星级酒店、大型购物中心和市场等。
二、主动对接融入是“第一真经”
在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中,咸宁市坚持“依托武汉、融入武汉、服务武汉、发展咸宁”,把综合配套改革与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试点相结合,与建设鄂南经济强市的实践相结合,先行先试,改革创新,甘当配角,主动对接,大力推进“五个一体化”,积极融入大武汉,着力打造武汉城市圈南部重要板块,努力开创跨越发展新局面。
(一)发挥区位优势,着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交通是城市圈一体化的骨架和载体。咸宁是湖北的南大门,区位优势明显。长期以来,由于综合运输体系不健全,有区无“位”,严重制约该市经济社会发展。为建成布局合理、衔接紧密、辐射周边、畅达全国、安全高效的一体化综合交通网络,该市大胆改革创新,采用BOT+EPC等多种模式招商引资,大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投资超过1000亿元的交通枢纽建设正在加紧推进。咸宁与武汉之
间的交通通道有京广铁路、武广高铁、京珠高速、107国道,还有在建的武赤线一级公路、武咸快速通道、武汉城市圈南外环、武咸城际铁路等。其中,武广高铁已经开通,使鄂湘粤三地“3小时经济圈”内众多城市的联系更加紧密,咸宁与武汉、长沙、广州等大城市强大的“同城”效应日渐显现;武咸城际铁路即将开通运营,成为武汉城市圈率先开通的城际铁路。此外,杭瑞高速公路、大广南高速公路、咸通高速公路、通界高速公路、沿江公路、咸黄高速公路等公路建设加快推进,赤壁节堤航电枢纽工程、葛洲坝水泥配套码头、咸宁核电专用码头、潘家湾综合码头等港航项目建设取得有效进展,嘉鱼长江大桥、赤壁长江大桥项目正在积极推进,咸(宁)宜(春)吉(安)铁路、岳(阳)咸(宁)九(江)、鄂(州)通(山)铁路项目正在加紧推进;2010年,咸安、嘉鱼、赤壁纳入武汉新港统一规划。目前,咸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已走在城市圈前列,实现了县县通高速、通铁路。通过大力实施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构建“二横五纵一环”区域骨架公路网,形成“对内大循环,对外大流通”的综合交通网络,咸宁即将成为武汉城市圈内集临铁、临高速、临港、临空于一体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区位优势凸显。
(二)坚持互利共赢,着力推进产业布局一体化。产业双向转移是推动武汉城市圈产业整合发展、优化升级的切入点。培育符合区域发展实际的新型产业体系,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提升产业发展层次,是打造区域发展新优势的迫切任务。咸宁市经过多年的发展,产业竞争力明显增强,但存在规模小、基础弱、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为了发挥产业互补优势,推进产业大发展,该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利用武汉的产业优势,搞好产业配套服务,发展与之配套的各种项目,开发下游产品,催生一批配套产业,形成“总部在武汉,基地在咸宁”的互动发展格局。咸宁的同志介绍,该市以发展壮大产业链(集群)为突破口,突破性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突破性扩大招商引资,突破性推进生态城市建设,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促进三大产业联动、协调发展。农业方面,着力推进农产品生产标准化、经营规模化和营销品牌化,构建农业各部门之间以及农业与二、三产业之间的对接体系。成功引进武汉精武鸭业,建设崇阳精武鸭产业基地,推行种鸭饲养、种蛋孵化、饲料加工、羽绒加工等一体化经营模式,项目建成后年销售收入达20亿元,将打造成中国鸭产业城;嘉鱼蔬菜产业发展迅速,与武汉市之间形成了产供销一体化的产业链,将打造“嘉鱼蔬菜”国家级菜园;此外,赤壁猕猴桃产业、咸安肉鸡产业、通山精品水果产业、通城油茶产业,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均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大大推进了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和集约化发展。工业方面,通过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实施高端、高质、高效产业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高标准建设咸宁经济开发区,以“园外园”为载体,推进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中国·光谷咸宁工业园”、武汉经济开发区“咸宁工业园”、咸宁(广东)工业园、咸宁(台商)工业园建设,探索建立了企业和项目在圈域内转移的利益协调机制——合作双方分税制度,采用按比例分成、银行直接拨付的方式,实现了产业转移、利益共享和双赢发展,形成了以咸宁核电、蒲圻火电、凯迪生物质发电等为主的电力能源产业,以洁丽雅、精华等为主的纺织服装产业,以红牛、黄鹤楼酒业、今麦郎饮品等为主的食品饮料产业,以合加环保设备、台湾光宝、能一郎电池、玉龙机械等为主的机械电子产业,以林浆纸一体化、森工科技产业园等为主的森工造纸产业,以华新和葛洲坝水泥、华夏建龙、方圆船舶、钒矿产业、涂附磨具等为主的冶金建材产业等六大支柱产业,2010年,六大工业产业总产值达到478亿元。服务业方面,在武汉的辐射带动下,咸宁做大做强旅游、信息、金融、文化、物流等现代服务业。以举办国际温泉旅游节为抓手,加快旅游资源整合,做大做强旅游业。近年来,先后引进了三江、万豪、瑶池等武汉著名旅游企业开发温泉旅游资源,咸宁温泉正成为湖北旅游业发展的新增长极。通过产业转移互动,不仅有力促进了咸宁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同时也有效推动了武汉企业自身的发展,真正地实现了互
利双赢。
(三)立足改善民生,着力推进城乡建设一体化。城乡一体化是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重点,对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意义重大。该市通过一系列体制机制创新,探索建立以教育、文化、卫生等为重点的城乡一体化公共服务体系,使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在卫生领域,与武汉市达成合作协议,双方在人员培训、对口支援、转诊优惠、联防联控、资源共享等十个方面展开合作。调研组实地考察了咸宁同济医院,为切实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该市2011年将投资7亿元新建的咸宁中心医院交由武汉同济医院全面托管,同济医院派驻院长及相关管理人员,输入品牌、人才、技术、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常年派专家到咸宁医院坐诊、住院查房、主持手术。咸宁及周边鄂南地区的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武汉同济医院提供的优质医疗服务,在全国开创了托管三甲医院的先河。在教育领域,创新职业教育体制机制,建立中部职教城。职教城占地1万亩,由教育部和省政府联合举办,咸宁市具体承办。在进一步整合全市现有16所中等职业学校的同时,引进武汉高等院校进行联合办学,面向全国招生、就业,建成后在校生规模达到8-10万人。目前,湖北工业大学、武汉工商职业学院等高等院校已决定来职教城设立分校。同时,咸宁市还与武汉市签订了《教育交流合作协议》,积极引进武汉市重点中学等优质教育资源,引进华师一附中、武汉外校等设立分校,在学生互访交流、教育干部异地挂职锻炼、教师交流等方面开展合作,全面提升该市基础教育品质。在社会保障方面,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乡低保、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优抚对象补助提标政策全面落实,大学生医疗保险和农村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医保门诊统筹试点有序开展,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稳步推进,优抚安置、灾民解困等工作全面推进,实现了医保、养老保险异地结算。
(四)加强商贸合作,着力推进区域市场一体化。区域市场的分割是资源优化配置的根本障碍。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必须首先在区域市场一体化上取得实质性的突破。一是加快城乡市场体系建设,促进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区域内的无障碍流动。我市先后引进了武商量贩、中百仓储、中商平价、银泰百货等知名商家,中百仓储还将在咸宁建立华中地区最大的物流基地,武商集团将在咸宁建立大型购物中心综合体。武汉小蓝鲸、武汉三
五、艳阳天、湖北三
五、肯德基、麦当劳、华氏兄弟影视城等餐饮娱乐业也纷纷进驻咸宁。全市40%的农产品通过连锁超市进入武汉,走向全国。二是逐步统一市场准入政策、市场执法标准和市场法制环境,促进商品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据了解,该市与武汉市建立了计量监管、技术共享、计量结果互认等新机制,两地通信资费套餐改革顺利完成,企业在“异地冠名”、登记年检、流动迁移等方面,享受与武汉企业一视同仁的待遇和服务。三是充分发挥金融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咸宁市旺盛的融资需求、广阔的发展市场和良好的金融信用环境备受各家银行的青睐,民生银行、交通银行、美国花旗银行、武汉农村商业银行、黄石银行、吴江农村商业银行纷纷进驻,打破了传统的中、工、建、农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该市的垄断地位,引入了大量资金,促进了全市经济发展。房地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先后吸引了广东碧桂园、福星惠誉、洁丽雅地产、武汉长青等知名企业到该市投资兴业,大大提升了城市品位。市场一体化的加快推进,有力促进了各类生产要素在城市圈内无障碍流通。据咸宁的同志介绍,现在在咸宁购房基本上是三个三分之一:咸宁本地购房三分之
一、武汉购房三分之
一、广东周边地区购房三分之一。
(五)打造宜居城市,着力推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一体化。咸宁山清水秀,森林覆盖率高达54.3%,优良空气指数天数高达365天,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也是武汉的“后花园”。近年来,咸宁以建好武汉后花园、打造宜居宜业的生态城市为目标,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通过实施低丘岗地改造、退耕还林、长江防护林、封山育林、绿色通道等措施,耕地面积增加了1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了1.9个百分点,在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同时,较好地保护了生态环境。着力打造湖北乃至中部地区的低碳经济示范区。咸宁市与华
彬集团正式签订了《湖北低碳经济示范区建设合作协议书》,项目投资100亿元以上,在金桂湖及周边3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打造高科技观光农业园、五星级温泉度假酒店、绿色体育运动健康园、休闲文化产业园、未来人居示范园的五大低碳示范园区,目前,正在紧张进行规划、踏勘、设计等前期工作。同时,该市已联手皇明集团、西门子、省联发投公司等品牌公司加快发展低碳产业、生产低碳产品、倡导低碳消费、应用低碳技术,使低碳经济成为咸宁未来经济发展的主导。以加快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探索节能减排的激励约束机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赤壁晨鸣纸业纳入全省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嘉鱼盛宇、崇阳京钒等企业正在申报全省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全市已经认定的资源综合利用企业14家。深化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城乡涉水行政事务一体化管理体制。全面启动湖泊保护和恢复治理工作,探索跨区域湖泊保护与开发新模式,与武汉市、鄂州市共同建设大梁子湖生态旅游示范区。进一步落实和完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加大节能减排力度。依法关闭了100家多小造纸、小水泥、小炼钢企业,全市环评执行率达100%,“三同时”执行率达98%以上;化学需氧量削减2340吨,二氧化硫减排提前完成“十一五”目标任务。该市先后荣膺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卫生城市、省级生态园林城市称号。目前,正在积极创建国家园林城市。
三、几点重要的启示
近年来,咸宁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作为加快自身发展的重大机遇,科学定位,发挥优势,主动在产业、交通、市场、生态等多个领域加快与大武汉的对接,形成了主动融入、全面融入的良好态势,取得了突出成效。这些生动的实践,在推动咸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也带给我们一些重要的启示。
(一)融入“大武汉”,思想融入是基础。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实现不同行政区域的融入发展,首先必须做到思想观念的融入,有“高攀”的勇气、有“舍得”的诚意、有“甘当配角”的胸怀、有“主动服务”的意识,真正做到敢开放、真开放、先开放、全开放。在2007年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获批之初,咸宁市迅速就如何融入武汉城市圈展开调查研究,在充分学习考察、深入思考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科学的城市发展定位,即坚持依托武汉、服务湖北、紧贴湘赣、面向全国,努力把咸宁建成全国新型能源基地、优秀旅游目的地、中部地区产业转移重要承接基地、区域性现代制造业和高科技研发转化基地、区域性现代商贸物流基地、全省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创新示范基地、低碳经济示范区,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最宜人居、极具活力和个性魅力的生态城市。同时积极开展思想解放大讨论,形成了“甘当配角,主动融入,借力武汉,发展咸宁”的思路,并在全市形成了共识。
(二)融入“大武汉”,产业融入是核心。融入的根本目的,是在融入中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因此,必须把产业融入作为融入的核心,积极主动地推进两地产业融合发展。咸宁毗邻武汉,处在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的连接轴上,武广高铁、京广铁路、高速公路在此相连,承接武汉产业转移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为切实把独特的区位优势转化为承接产业转移和融入发展的优势,咸宁市提出了“总部在武汉、基地在咸宁,研发在武汉、生产在咸宁,上游在武汉、配套在咸宁,成果在武汉、转化在咸宁,工作在武汉、生活在咸宁,餐桌在武汉、菜篮在咸宁”,真正把咸宁建成武汉“后花园”的产业融入新思路。正是按照这个思路,近年来,咸宁陆续承接了武汉市一大批产业和企业,成效斐然。这也是该市实现持续跨越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有力支撑。
(三)融入“大武汉”,体制机制融入是根本。要实现融入发展,必须创新体制机制,特别是要建立资源共享、利益均沾、互利共赢的有利于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目前,由于地区利益分配、行政体制分割以及区域发展差异等各种主客观原因,武汉城市圈在五个“一体化”建设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体制机制障碍。要突破城市圈发展的障碍,解决制约城市圈
发展的矛盾和问题,就必须在尊重规律的前提下进行体制机制创新,着力打破行政壁垒,实现城市间发展的“无缝对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圈。为更好融入武汉,咸宁市作出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如在产业协作上,突破行政壁垒,采取土地指标调剂、合作办园、土地和产业资金合股、园区和园区共同投资等方式组建产业发展平台,对承接的产业实行“利税分成、利益共享”,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咸宁“园外园”项目已与咸宁经济开发区正式签约。
(四)融入“大武汉”,环境融入是关键。营造有利于融入的环境,特别是营造互通的交通基础设施硬环境和政策软坏境,是实现融入的必要条件。产业要对接,交通必先行。近年来,咸宁抢抓科学发展观试点和“两型”社会建设试验的宝贵机遇,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的政策、项目、资金支持,策划并实施了武咸城际铁路、武咸快速通道、武嘉一级公路、咸宁(嘉鱼、赤壁)长江大桥、武广高铁咸宁南北站等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进一步拉近了咸宁与武汉的时空距离。实现全方位、宽领域的有效对接,还需要更为优越的服务环境和政策环境。咸宁市坚持由表及里抓环境,在抓好城市交通基础实施建设的同时,持续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再造行政审批流程,着力营造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构建与大武汉相同甚至更为优越的发展软环境。这也是武汉企业纷纷入住咸宁的重要原因。■
联合调研组成员:
吕东升 张世华 谢 红 陈宏斌 宋 歌郭继远 李旭东 陈新日 黄辉斌
第二篇:孝感市融入武汉城市圈情况调研报告
孝感市融入武汉城市圈情况调研报告
2011年第1期 ——本刊特稿
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具有“极核”和“放大”效应,城市化是工业化和市场化的必然结果,城市圈形成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趋势。建设武汉城市圈是国家发展战略,是湖北实施“两圈一带”发展战略的龙头,是把湖北建设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核心支撑。湖北突出的省情是武汉一城独大、“一枝独秀”,这是我们的一大优势,我们不能人为地抑制武汉的发展,更不能“削峰填谷”,只能是继续支持武汉做大做强,充分发挥武汉的龙头作用,辐射和带动全省共同发展。如何对接龙头、融入武汉、加快发展、实现共赢,真正把武汉城市圈构筑成为湖北乃至我国中部经济的核心增长极,这是一篇事关全局、影响深远的大文章。最近,省委副秘书长、省委政研室主任吕东升带领省委办公厅、省委政研室联合调研组,就如何融入武汉城市圈问题深入孝感进行专题调研。从调研情况看,孝感市的“融入文章”做得积极主动、成效显著,值得全省尤其是武汉城市圈内各市学习借鉴。
一、后起勃发的鄂北现象
孝感是个美丽宜居的地方,唐代诗人李白曾在这里“酒隐十载”,留下了一段佳话。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孝感因与武汉相邻,而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它离武汉中心城区仅60公里,距武汉天河机场32公里,是武汉城市圈北部唯一与武汉相连的中等城市,所辖孝南、汉川、大悟、孝昌四个县(市、区)均与武汉接壤,有京广、汉渝、长荆三条铁路,京珠、汉
十、武荆三条高速公路,107、316两条国道与武汉相通,与武汉实现了“一小时通勤圈”,在建的石武高速铁路、汉孝城际铁路、硚孝高速公路、孝汉大道三期建成后,将进一步拉近汉孝之间的空间距离。长期以来,孝感与武汉地缘相邻、人缘相亲、文化相融,两地间人流、车流、物流川流不息。正是这“近水楼台”的地缘关系,为孝感赢得了“别有天地”的融入先机。
如果说,武汉城市圈是湖北发展的第一战略,那么,融入武汉便是孝感发展的第一要务。近年来,孝感市委、市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两圈一带”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把融入武汉城市圈工作作为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经济强市、构建和谐孝感的首要战略举措来实施,推动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了“后起勃发的鄂北现象”,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肯定。原省委书记罗清泉提出孝感要做好新型工业化、统筹城乡发展和融入武汉城市圈“三篇文章”,要求孝感经济社会发展、“两型”社会建设走在武汉城市圈的前列。省委书记李鸿忠要求“孝感要建设成为湖北的苏州”。
(一)经济总量与效益同步增长。一是发展速度快。2007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80.79亿元,2008年完成593.06亿元,2009年完成681.2亿元,年均增长19%,开始进入“百亿级”加速扩张阶段。固定资产投资2007年为195.9亿元,2008年为270.83亿元,2009年为397.3亿元,年均增长40%以上。2007年实现财政总收入31.38亿元,2008年为39.62亿元,2009年达到48.5亿元,年均增长24.32%。2007年以来,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7.3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22.39%。二是发展质量好。全市三次产业结构由2006年的24.6 ∶ 38.2 ∶ 37.2,调整到2009年的21.3 ∶ 42.1 ∶ 36.6,一、二、三产业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分别为15.3%、48.6%、36.1%。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为7.3%,税收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为6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562元,比2007年增长24.8%;农民人均纯收入5131元,比2007年增长31%,首次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三是“十一五”主要指标提前完成。地区生产总值、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出口总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五项指标,提前两年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提前一年完成目标。市委书记黄关春深有体会地说:“只有融入,才能得到更好更快发展;融入之道既是快车道,又是和谐道,还是绿色道;融入之道就是科学发展之大道。”
(二)新型工业化强力推进。一是市场主体多。2009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04家,比2007年增加296家;实现增加值221.4亿元,年均增长33.1%;占GDP的比重达到32.5%,较2007年提高6.5个百分点。二是集群效应大。已形成电子信息、汽车机械、盐磷化工、纺织服装、食品、医药制品、纸制品、塑料制品、金属制品、建筑材料、能源等重点产业,其中盐磷化工、食品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亿元,纺织服装、金属制品产业超过50亿元。2009年重点产业完成销售收入609亿元,实现税金23亿元,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93%、91%。全市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20个,其中销售过10亿元的14个。孝感开发区电子信息、应城精细盐化工、安陆粮食机械、汉川纺织服装、云梦塑料薄膜、孝南纸制品等6个产业集群列入全省重点产业集群。孝感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彭桃安向我们介绍了孝南区的“华中纸都”,近年来他们先后引进福建恒安、广东维达、广东中顺、江苏金红叶等国内知名造纸企业,全国生活用纸排名前4位的企业全部汇集于此,预计两三年内纸产品产能可达120万吨以上,总产值超过100亿元,孝南将成为全国最大的生活用纸生产基地。三是产业结构优。盐磷化工、汽车机械、纺织服装、食品医药、金属制品等五大支柱产业2009年完成工业增加值131.2亿元,比2007年增长61.2%。2009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54.1亿元,比2007年增长72.7%,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24.4%,居全省第3位。
(三)开放型经济实现新进展。一是招商引资成果大。近几年来,全市引进投资额过千万元的项目856个,占总数的30.4%,5000万元以上的201个,过亿元的117个。达利、温氏、银鹭、维达、恒安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纷纷到孝感投资。引进资金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30.9%;引进企业上缴税收占全市税收总额的25.5%;创造就业机会超过20万人次。孝感市委常委、汉川市委书记叶贤林带我们参观了新近引进的湖北银鹭食品有限公司,总投资超过13亿元,生产车间35万平方米,目前是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罐头饮料生产基地,设计年生产能力120万吨以上,具备当今世界一流的设备、一流的工艺,2010年预计实现销售收入4亿元,“十二五”末计划实现销售收入44亿元。二是外贸出口板块大。光电产品、金属制品、纺织服装、盐磷化工、粮食机械等逐步成为全市外贸出口的支撑板块,其中2009年金属制品出口占35.7%。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出口比重增大,2009年占比达到46%。三是园区建设气魄大。全市8个省级开发区建成面积62平方公里。深圳高新产业园、上海工业园、温州工业园、银湖科技园、同济科技园等一批产业园区先后开工建设。湖北深圳高新产业园经省发改委批准,2009年6月在孝感经济开发区设立,规划面积200公顷。主要承接以深圳为主的珠三角地区医药、汽车零部件、电子、精密制造等高新技术项目,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园区内现已入驻海王集团等10多家深圳知名企业,先期投资额超过40亿元。上海工业园于2008年8月落户孝感经济开发区,占地面积140公顷。园区主要功能是为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产业转移打造承接平台,为东部企业参与中部崛起和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创造条件。
(四)城乡统筹成效明显。一是城镇化步伐快。2009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41.5%。孝感主城区得到拓展,建成面积4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0万人,东城新区建成面积6平方公里。适应融入“两圈一带”发展战略,完善了孝感城市总体规划,确立“积极东扩、适度南进、有限向西”的原则,中心城市以整体向东发展为主。二是县域经济发展快。2009年,县域生产总值达到613.4亿元,占全市的90%;县域一般预算收入21.77亿元,占全市的81%;县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89.1亿元,占全市的85.4%;县域固定资产投资363.6亿元,占全市的91.5%。7个县(市、区)的省级经济开发区已建成面积4900公顷,集聚规模以上企业722家。县域特色产业得到长足发展,汉川纺织服装、孝南纸品、应城盐化工、云梦塑料包装、安陆粮油机械、孝昌微特电机、大悟精密铸造等产业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品牌和支柱。三是新农村建设推进快。组织实施8个新农村建设乡镇试点,推进“一点三线”20个村城乡一体化试点。实施“五改五通”(改路、改水、改厕、改厨、改圈,通路、通电、通水、通沼气、通信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改善农村面貌。孝感市有个名扬荆楚的村叫福星村,堪称“湖北第一村”,有人说完全可与华西村、南街村、小岗村一比高下。这里提前实现了三个转变:农村向城镇转变,第一产业为主向第二、三产业为主转变,农民向产业工人和城镇居民转变;提前实现了“就地城镇化”,并且走出了一条“三结合”的城镇化道路,即新农村建设与工业化、城镇化三者紧密结合,真正解决了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问题;提前进入了小康社会,村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5万元,全部过上了“家有楼房、户有存款、老有供养、少有优教、壮有班上、劳有高薪、医有报销、学有资助、乐有场所”的美好幸福生活。这个村的发展模式是“以企带村、以工辅农、强农固企、村企双赢”,上市公司福星集团是这个村的“村办企业”,2009年该企业投资8000万元支持村级公益事业,累计投资4亿元用于村里新农村建设。今年初,该村被评为“中国十大特色名村”。
(五)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一是科技事业取得较大进步。全市共建立企业技术研发机构257家,其中省级以上18家。“十一五”期间,共有2项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项获得省级科技奖励,登记重大科技成果131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707件,分别比“十五”同期增长67%、20%和147%,累计争取科技项目资金7565万元,共带动企业研发投入18.9亿元,分别是“十五”同期的3.5倍和5.1倍。全市人才总量达到35万人,占全市人口总量的6.8%,专业技术人员达到10万人,技能人才超过2万人。二是教育卫生事业得到较快发展。15岁以上人均教育年限达到9年,大中专受教育人数达到10万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启动,每千人拥有病床数1.71张、医生1.1人。三是就业保障水平明显提高。“十一五”前4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31万人,下岗失业再就业12万人,组织职业技能培训44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城镇职工社会保险覆盖面扩大、保障水平提高,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92%,城乡困难群众得到低保救助。加快建设经济适用房、廉租住房,解决了6875户低收入群体的安居问题。连续5年开展“十件实事”民生工程建设,并超额完成承诺目标。
(六)综合实力得到提升。一是综合实力名次上升。2007年以来,孝感连续3年大部分经济增长指标高于全省和武汉城市圈平均水平。在武汉城市圈2009年的排名中,孝感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前列。二是主要指标名次上升。从武汉城市圈2009年评价的5个总量指标来看,在除武汉之外的其他8个城市中,孝感均居第2位。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81.2亿元,占城市圈的比重为8.6%,比2008年上升0.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21.4亿元,占城市圈的比重为7.6%,上升0.7个百分点;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41.5亿元,所占比重为7.0%,提高0.5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26.9亿元,所占比重为8.8%,提高0.2个百分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7.0亿元,所占比重为6.0%,提高0.4个百分点。三是发展质量名次上升。孝感经济发展质量综合评价得分在武汉城市圈居第3位,比2008年上升了2位。
2010年的发展形势更好。市委副书记、市长梁伟年向我们介绍了2010年经济发展的情况,他用了四个字:持续向好。具体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经济运行高开稳走。上半年,GDP实现350.3亿元,同比增长15.5%。1—7月,完成财政收入35.5亿元,同比增长29.6%,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0.2亿元,同比增长31%。二是工业经济持续较快增长。1—7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2.7亿元,同比增长25.1%。产值过亿元企业达到80家,比2009年同期增加20多家。三是农业农村形势稳定。夏粮、蔬菜、生猪、家禽、水产品等产量均有不同程度增长,农业比较效益有所提升,劳务经济发展较快,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2820元,同比增长14.9%,高于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5.7个百分点。四是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高水平。1—7月,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87.2亿元,同比增长43.6%。民间投资占城镇投资的76.9%,经济发展的活力明显增强。五是利用外资持续增长。上半年,全市外商直接投资7780万美元,同比增长11.4%。
二、开拓创新的融入探索
孝感市融入武汉城市圈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省委、省政府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的重大部署,坚持“依托武汉、服务武汉、融入武汉、发展孝感”的方针,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构建“两型”社会示范区建设为重点,以承接产业转移为支撑,以“六大基地”建设为重要抓手,打造孝感特色和亮点,推进汉孝一体化发展,争取在圈内城市中率先突破。
融入的发展定位是:充分利用孝感地处武汉城市圈核心圈层的地缘优势,围绕推进汉孝经济一体化和空间同城化,积极承接大武汉产业转移,有效承担大都市功能延伸,把孝感打造成为经济总量大、城市规模大、区域带动力强的鄂东北大城市,把孝感建设成为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湖北省区域性中心城市、生态环境优良的宜居休闲城市和中华孝文化名城。
融入的奋斗目标是:努力把孝感建设成为武汉城市圈的工业协作配套、农副产品加工供应、商贸物流集散、旅游休闲度假、人力资源培训和科技成果转化“六大基地”。
融入的具体要求是:融入工作走在圈内城市前列,融入工作的领导体制进一步健全,工作推进机制进一步完善,在推进“五个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与布局、区域市场、城乡建设和资源保障、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和“八同”(规划同筹、交通同网、信息同享、金融同城、市场同体、产业同链、科技同兴、环保同治)上抢前争先;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争先进位,地区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工业增加值、财政收入等总量指标的增幅高于城市圈平均水平,人均指标要缩小差距,明显进位。
融入的主要做法是:
(一)坚持行政引导,高位推进融入工作。一是成立高规格的领导小组。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主任、市长任第一副主任,市“四大家”有关领导任副主任,市委、市政府各有关部门、县(市、区)委一把手为成员的融入武汉城市圈工作委员会。市委第四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把“融入武汉城市圈”作为发展孝感的“四大战略”之一,举全市之力加以推进。二是建立强有力的工作专班。专门成立了由一名市委常委任主任的融入工作办公室,负责统筹、组织、协调推进全市的融入工作,一名市级领导挂帅、一个市直部门牵头的“六大基地”建设工作专班,具体组织实施专项推进工作,专人专班开展工作。同时,制定了融入工作目标考核办法,将工作目标分解到各地各部门,并纳入到全市目标管理之中,真正做到上下齐心、左右合力,形成融入工作“一盘棋”。三是开展高层次、高频率、高效率的融入活动。近几年,汉孝双方高层保持密切往来,用孝感市长梁伟年的话说“像谈恋爱一样的亲热”。双方高层就深化汉孝合作、加快一体化发展达成共识。两地在汽车、化工、纺织服装、农副产品、旅游、交通、商贸、科教和临空经济等10个方面达成合作备忘录。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孝感7个县(市、区)分别与武汉7个区结为友好区县,8个经济开发区与武汉各类开发区开展了园区互动,一批干部被选送到武汉挂职锻炼。近3年来,全市各级各部门与武汉交流合作的次数达到3622次,市直70多个部门和单位与武汉开展了对口联系,各类招商和对接活动达到112次。孝感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新武介绍说:“汉孝合作基本形成了书记市长高度重视、融入专班非常得力、各个部门特别积极、相关企业十分主动、上上下下热情高涨、全市整体步调一致的良好工作氛围。”
(二)坚持规划对接,推动“示范区”率先突破。一是科学制定总体规划。编制完成全市“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实施方案,以及空间、产业、社会事业、生态环境、综合交通等五个专项规划,三年行动计划,一个项目库和一套重大项目落实方案(“15311”方案)。二是确定“三大板块”为示范区。确定在孝感市区以东至武汉市接壤处共36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规划“两型”社会建设示范区,重点建设东部新城区、武汉孝感临空经济区(孝感部分)、生态旅游区“三大板块”,通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力争把示范区建成环境友好的先导区、“两型”产业的聚集区和城乡一体化的先行区。目前,在已有的工作基础上,孝感市正在进一步细化示范区建设规划,编制完善示范区专项规划和控制性详规,高起点、高标准做好功能分区、产业布局等规划,扎实推进起步区的规划建设。三是找准“一区两带”建设重点。把临空经济区作为发展的突破口,按照“产业相对聚集、布局相对集中、土地相对集约,人有我优,适度超前”的原则,做好临空经济区各园区产业布局,重点发展高新技术、航空物流、高端服务、生态旅游等产业。成立了临空区建设领导小组,正着手成立临空区建设管委会,给予临空区“三扩三放”先行先试的权利,即扩大范围、扩大功能、扩大权限,放开政策、放开管制、放开市场。临空办的同志说:“临空区是融入武汉的‘桥头堡’,它是孝感的临空,也是武汉的临空,还是湖北的临空;临空的目标,助孝感起飞,与武汉齐飞,在湖北高飞。”开展孝汉大道“两型”产业带建设,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航空物流为先导,以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为重点,加快谋划建设“两型”产业园区,发展产业集群,形成临空产业优势和区域品牌,促进孝汉大道“两型”产业带快速发展。重点发展东区产业组团、三汊职教科技园和临空经济区产业组团。启动汉孝城际铁路“两型”城镇带建设,以汉孝城际铁路为轴线,形成紧凑的城镇体系和开放的生态空间相结合的“两型”城镇新模式。重点建设市区“三河”连通工程,城区、城镇、中心村三位一体的生态同创示范工程。
(三)坚持互补、错位发展,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一是确定着力点,寻找结合点。把接受武汉辐射、承接产业转移作为融入的着力点和重点。如何找准结合点,孝感市开发区管委会负责人向我们谈起了“五五经”,即搞好“五个研究”和“五个寻找”:深入研究武汉产业发展尤其是产业转移情况,结合研究国外和沿海产业转移趋势,对照研究孝感产业状况,研究把握国家产业发展方向和走势,研究掌握国家和武汉产业政策;寻找孝感支柱产业与武汉优势产业对接的结合点,寻找武汉产业转移的面、线、点,寻找孝感承接武汉产业转移的优劣点尤其是空白点,寻找武汉和孝感产业发展的互补与错位点,同时寻找发现外省市对武汉产业转移的争夺点,做到知己知彼知别人,知小知大知全局,知前知后知未来,以求得更多、更优、更大、更快的产业承接效应。例如,他们研究武汉产业向周边城市转移主要有四种形式:竞争性被动转移,配套性局部转移,主动性整体搬迁,增量资本投资外地办企业。根据自身产业情况,他们主要选择了第一种和第二种形式的承接。二是展开10个方面的合作,引资项目千余个。汉孝双方达成了10个方面的合作,3年来,孝感市共引进和新增投资的武汉项目1105个,总投资500.16亿元,实际到位资金207.58亿元。三是“七大产业”承接转移,个个县市成果丰硕。孝感市统一协调,各县(市、区)积极主动,承转“七大产业”的目标明确,众多企业纷纷落户,有如诗人写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汽车产业——积极融入湖北汽车产业走廊,加强与东风、神龙公司协作配套,市开发区、孝南区、汉川市、云梦县都相继规划了汽车零部件工业园。市开发区引进武汉福达曲轴有限公司投资5亿元兴建“东风乘用车配套曲轴生产基地”;云梦在吴铺镇规划1平方公里建设“汽车配件工业小区”,目前已有8家汽配企业落户。盐化工产业——有序承接武汉化工产业转移,应城规划建设武汉化工工业园,引进湖北强丰英科、化研公司、志诚公司、天马公司、旺德福化工等一批武汉外迁化工企业入园发展,产业集聚能力不断增强。云梦县瞄准武汉80万吨乙烯项目,着力建设武汉盐化工原料生产供应基地,宏博集团修建年输卤400万方的液体盐输卤管道,由云梦直达汉江慈惠墩码头,为武汉葛化及80万吨乙烯项目提供丰富的原料。纺织服装产业——已形成扎堆效应,市开发区引进了武汉品牌服装工业园,云梦引进了汉正街家纺工业园,这两家园区建设总投资5亿元,将承接汉正街服装、家纺生产、经销企业转移。汉川整体引进汉正服装城、汉正印染工业城、汉正劳保服装工业城等3个项目,建成后将形成纺纱、制衣、印染、后处理等完整的服装产业链。我们参观了汉川市汉正服装工业城,现已建成10多个小区,几百栋铺房,上千家门面。此项目计划用地4960亩,总建筑面积300多万平方米,首期项目吸纳500家服装企业到此投资兴业,可解决8万农村劳动力就业,产值达到150亿元,上缴税收过亿元。该项目全部建成后,将成为华中地区投资规模最大、生产能力最强、科技含量最高的现代化纺织洗染基地。光电子信息产业——依托“中国光谷”,围绕与富士康、中芯国际等大企业协作配套抓招商,市开发区引进华工科技产业园、三江航天产业园、汉光科技光源产业园,孝昌从深圳引进与富士康配套的杨氏电子、宏嘉电子、宇峰电子等企业。医药食品产业——同济医院投资1.5亿元在市开发区建设科技产业园,建成后形成药物研发中心、药业公司、医用耗材生产基地和医疗物资物流中心四大产业,武汉千里马药业成功落户应城。安陆蒙特利奶牛与蒙牛武汉友芝友公司合作,一期工程建设完毕,禾丰米业与湖北泰合科技合资1.3亿元建设20万吨糖浆生产项目,达产后将成为国内最大糖浆生产企业。孝昌引进与“汉口精武”配套的湖北鸿翔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投资1.43亿元,可年养殖、加工肉鸭2000万只,年实现产值6亿元。金属制品产业——依托武钢原材料优势延伸产业链,孝南引进晟舜焊接材料、中碧环保科技等科技含量较高的项目,大悟引进武汉斯创工贸有限公司,生产技术和工人由武钢提供,新建10条无缝热扩钢管生产线项目,建成后可实现销售过亿元。旅游产业——合作顺利开展,汤池温泉二期、天紫湖生态旅游度假区二期工程、孝昌观音湖钻石会所、刁汊湖旅游项目正在建设之中。
(四)坚持协作配套,推动“六大基地”全面融合。一是着力建设工业协作配套基地。狠抓引进和配套两个重点,武汉来孝投资企业逐年增加。3年来,全市共引进武汉工业项目782个,总投资423.8亿元。目前,全市有23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直接为武汉协作配套,有37.8%的工业产品进入武汉市场,18.2%的工业产品通过武汉海关出口,引进“汉资”工业企业在武汉城市圈中位居第2位。二是着力建设农副产品加工基地。以发展现代农业为导向,加强输汉农产品的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生产,全市进入武汉市场的农副产品及其加工产品有60多个系列、300多个品种,在武汉市场销售总量达570多万吨,销售总额达到145.8亿元,占武汉市场份额的18.6%左右,粮食、油料、蔬菜、水果、肉类、水产品在武汉市场份额都在16.7%以上。孝感市有关负责同志说:“孝感是武汉的大菜园,武汉人平均每周吃一天孝感菜,武汉人吃的葱差不多全是孝感葱。”三是着力建设商贸物流集散基地。加大引进武汉大型流通企业力度,培育现代物流企业和大型购物广场,提升孝感商业物流档次。目前,引进中百、武商、武汉工贸家电等武汉大型流通企业进驻孝感,中百仓储在孝感7个县(市、区)和部分乡镇建立了连锁机构。引进了武汉九州通医药、华中锦龙等一批物流企业落户孝感。市南大农产品批发市场与武汉白沙洲、皇经堂农产品批发市场达成合作协议,实现农产品供销互补、信息共享。四是着力建设旅游休闲度假基地。以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契机,全方位提升孝感旅游休闲度假水平,以应城汤池、双峰山、观音湖、天紫湖四个国家4A景区为主的一批景点,对武汉及周边市民的吸引力进一步增强,3年来共接待武汉游客998.6万人,实现旅游收入50.3亿元。应城市委书记朱高文说:“应城汤池就是武汉浴盆,每到双休,停的多是鄂A车,泡的多是武汉客,说的多是汉口腔”。五是着力建设人力资源培训基地。与武汉联手打造“就业直通车”,建成了5个武汉城市圈劳动力实训基地,通过联合办学、订单培养和举办城市圈毕业生供需见面会、汉孝企业万人岗位招聘会等形式,共培训23.7万人,累计为武汉输送各类劳动力56.6万人。六是着力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积极探索与武汉开展产学研合作的有效模式,不断开展校地、校企对接和科技成果供需洽谈。孝感市政府先后与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科院武汉分院和武汉工业学院签订了校地合作协议。截至目前,全市有108家科技型企业与武汉20多所科研院校签订合作意向260个,科技合作项目432个,共引进、转让重点科技成果270多项,投资额达到43.4亿元。与武汉高校院所联合共建产业基地(创业园)23个,引进8家武汉市风险投资机构分别与孝感28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28项,合作金额达到1.5亿元,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
(五)坚持全面对接,加快汉孝一体化进程。围绕“五个一体化”和建设“九个联合体”(教育、科技、劳动、旅游、体育、卫生、文化、信息和宣传)的总体部署,不断突破体制障碍,着力构筑武汉城市圈一体化发展平台。一是加快推动基础设施一体化。以“一区两铁三路”(即临空经济区、汉孝城际铁路和石武铁路孝感段、孝硚高速、汉孝大道、孝武大道)为重点,着力提升交通对接能力,缩短汉孝空间距离,形成汉孝同城化发展效应。二是加快推动区域市场一体化。企业在“异地冠名”、登记年检、流动迁移等方面实现无障碍,圈内实现计量监管、技术共享、计量结果互认新机制。武汉城市圈名优农产品营销协会由孝感市与武汉市共同发起,通过这一平台,全市30多家农业产业化企业以“零门槛”进入武汉各大超市。三是加快金融同城步伐。孝感、汉川纳入武汉同城电子支付系统,实现了汉孝资金同网清算。交通银行在孝感设立分支机构,中信、兴业、华夏、浦发、广发、光大等在汉股份制银行与孝感一批企业签订了信贷协议。四是加快城乡建设和资源配置一体化。初步规划将东部新城区、孝感主城区、孝南新城区和云梦城区作为中心城市核心组团建设,今年将实施50个以上城建项目,连接孝感至云梦的又一条主干道——孝云大道已开工建设。五是加快推进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一体化。广泛开展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活动,云应地区盐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加快建设,宜化双环公司被列入全省循环经济第二批试点单位;大悟县联合黄陂、红安成立三地“两型”社会建设协调委员会,正在开展滠水河流域水环境整治。六是加快推进九个联合体建设工作。科技部门——率先与武汉开通“汉孝科技成果交易网络视频系统”,发起成立武汉城市圈技术转移服务联盟,并率先在孝感设立分中心,组织72家企业加入联盟。教育部门——以市职业教育集团为龙头,整合全市职教资源,初步建成孝南、汉川、应城、安陆、孝昌等5个县级职教中心。文化部门——成功举办湖北省第四届楚剧艺术节,实现圈内演出联动共享;市图书馆加入武汉城市圈公共图书馆联盟。卫生部门——围绕建立资源共享的城市圈医疗服务、医疗急救和血液质量管理、疾病预防防控等3大体系建设,全方位开展卫生合作,孝感市中心医院成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医院。体育部门——积极承办、参加圈内各项体育竞技比赛,先后承办了“富思特杯”第三届城市圈乒乓球邀请赛和“汉光杯”第三届城市圈桥牌比赛。人力资源部门——积极构建人才一体化合作机制,2010年5月,以市政府名义大规模组团赴汉举行孝感(武汉)人才招聘会,1513人达成求职意向。旅游部门——打造圈内旅游宣传促销平台,已形成汉孝两地景区互动、线路互推、客源互送的局面。信息部门——加快信息资源共享,武汉投入上百万元将武汉电视台电视节目信号连通到孝感。宣传部门——加快宣传资源共享,与武汉市签订文化建设交流合作协议,在新闻宣传、网络宣传与管理、新闻发布等方面加强交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全市已有宣传、农业、林业、水利、科技、交通、民政、国土资源、教育、法制、残联、中石化、移动公司、电信公司等14个部门和单位以及人行、工行、农行、中行、交行、农信合等6家金融机构,分别与省和武汉市直部门单位签订了共建协议,由重点对接向全面对接推进,多个联合体向“五个一体化”和“八同”全面推进。
三、孝感融入武汉加快发展的有益启示
孝感市主动融入武汉城市圈的成功经验,是该市把握机遇、顺势而为、奋发进取的具体表现,也是顺应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找准自身发展定位、发挥后发优势、推动跨越式发展的生动实践,为我省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一)解放思想、主动融入是圈内各方有效参与试验区建设的先导。当今世界,“全球经济村”决定了“融入”是时代潮流和特征。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融入的速度、广度和深度。孝感经验的第一条就是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主动融入、快速融入、全方位融入,与龙头共舞,借力发展、加快发展。省委、省政府正式作出建设武汉城市圈的重大决策伊始,孝感市委、市政府就审时度势,迅速作出了“接轨大武汉、融入城市圈”的战略部署。他们充分认识到,要想在新一轮发展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就必须立足于大开放、大市场的宏观经济背景来思考,消除以自我为中心的封闭思想,摆正自己在武汉城市圈的发展定位,善与龙头共舞,甘当发展“配角”,争当最佳“配角”。市委明确提出把武汉作为孝感对外开放的第一资源,提出“依托武汉、服务武汉、融入武汉、发展孝感”的区域发展指导思想,提出融入工作走在圈内城市前列的目标。武汉城市圈获批全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孝感市进入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对接武汉、全面融入的新阶段,创造出“后起勃发的鄂北现象”,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关注。孝感市主动融入武汉城市圈的实践充分证明,思想的解放程度,认识的深化程度,决定了融入工作推进的广度和深度。圈内各方作为试验区主体,只有以思想解放为先导,坚持主动融入、快速融入、全面融入、高效融入、务实融入,才能有效参与试验区建设,才能共享试验区建设与发展成果。
(二)产业规划、错位发展是加快试验区建设步伐的核心。国内外发展经验反复证明,未来的地区综合实力竞争将不仅仅是简单的个体城市之间的竞争,还将是城市群之间的竞争。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指出的,协作不仅提高了个人生产力,更重要的是创造了一种新的生产力。对处于同一区域范围内的相关城市而言,彼此间的竞争固然难免,但更重要的是解决好城市之间的分工与协作问题。中小城市必须根据与区域中心城市的关系,立足比较优势,找准发展定位,尤其是产业定位。孝感市坚持把接受武汉辐射、承接产业转移作为融入工作的着力点,从武汉产业结构调整中寻找自身支柱产业与武汉产业发展和转移的结合点,在产业协作上坚持优势互补、错位发展、联动发展。最典型的是“五个双在”的产业承接定位,即“研发、设计、销售在武汉,生产在孝感”;“上游(产品)在武汉,配套在孝感”;“成果(科研)在武汉,转化在孝感”;“居住在武汉,休闲、旅游在孝感”;“餐桌消费在武汉,鲜活品供应在孝感”。当前武汉城市圈各市产业发展和承接转移存在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一些卫星城市的发展定位不明确,趋同化的倾向比较明显,造成招商引资上的无序竞争、低水平的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孝感的实践充分证明,产业发展必须坚持规划先行,科学规划必须坚持因地制宜、错位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减少同质竞争、恶性竞争,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三)健全机制、利益共享是确保试验区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马克思曾经指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们所奋斗的一切都与其利益相关。在现阶段,由于“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客观存在,妥善处理好各方利益关系至关重要。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关键是要突破影响各种资源和要素在区域内合理流动、优化配置的体制机制性障碍,建立健全资源共享、利益均沾的互利共赢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参与试验区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孝感市在建立利益共享机制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对市内各地各部门实行融入工作目标考核责任制并严格奖惩兑现,对外加强汉孝交往,与武汉市在多个方面达成合作备忘录,全面深入地加强交流合作,实现了互利双赢、共同发展。目前,由于试验区内促进利益共享的政策措施不够有力,特别是武汉企业异地转移的税收分成问题始终未能破题,既制约了武汉自身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影响了圈内其他城市协作配套功能的发挥。这些都深刻地启示我们:试验区先行先试的各项政策能否奏效,核心和关键在于能否理顺圈内各方利益分配关系,形成科学合理的利益共享机制。可以说,破解这一难题是决定试验区建设成败的关键所在。
(四)加强领导、高位推进是试验区建设顺利推进的保证。领导重视是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毛泽东同志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邓小平同志指出,关键在人。基层有言道:“老大难,老大难,老大出马就不难”。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战略,其与长株潭城市群、皖江经济带等国内其他类似经济体的显著不同点在于,武汉市在圈内既是行政上的副省级城市,也是经济上的“龙头老大”,这种特殊的地位高度、覆盖广度、工作难度决定了必须高位推进。孝感市的融入工作富有成效,得益于该市摆正自己的位置(甘当配角),将融入武汉城市圈作为全市的“一把手”工程和“龙头”战略工程,通过强有力的行政主导,举全市之力高位推进。其经验可以概括为“五个一”:一把手直接领导和推动融入工作,一个强有力的融入工作专班,一张由重点部门和重点企业负责人织成的融入网,一系列卓有成效的融入活动,一套强化考核评比的融入奖惩体系。实践证明,在我国现行的行政体制下,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仍然是推进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和重要保证。只有大员上阵、加强协调、强力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才能取得更大成效。■
(联合调研组成员:吕东升 张世华 张忠诚 余爱民 黄泽夫 张 利 胡 颖)
第三篇:融入武汉城市圈(范文模版)
应城市2010年融入武汉城市圈 工作总结及2011年工作安排
2010年以来,在孝感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我市抢抓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提速的机遇,以改革为先导,以经济转型为目标,以产业对接为核心,以项目为支撑,围绕打造“三基地一县市”,全力加强“三大板块”建设,融入武汉城市圈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关于2010年融入武汉城市圈工作情况
1、加强交流与合作,汉应关系进一步深化。全市上下继续深化与武汉的交流与合作,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对接,特别是与武汉江汉区和硚口区开展了一系列对接交流活动。2010年,全市各级各部门与武汉交流合作的次数近300次。
2、紧盯项目求质量,产业转移成效显著。以产业对接为核心,不断推进汉应合作,加大对武汉的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引进符合环保要求、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投资规模大的项目,项目建设成效明显。全年共引进武汉项目34个,总投资16.3亿元,到位资金逾9亿元,其中过亿元项目5个,过5000万元项目6个。长江埠街道办事处引进湖北卓熙氟化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2亿元,新建年生产氟化油箱20万只、高纯氟气100吨、氟化石墨100吨项目;长江氟化工有限公司投资4000万元,新建年产1000万块锂氟 1 电池项目,均已开工建设。东马坊街道办事处引进湖北康园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武汉集萃科技有限公司,分别投资1.2亿元、1亿元,生产氨基酸和水处理剂,正加紧施工。市开发区引进湖北美特澳德钢铁辅料有限公司、湖北蒲纺进出口有限公司,分别投资5000万元,新建钢(中)包覆盖剂生产项目和服装生产加工项目,现已开工建设。郎君镇引进湖北盛威建材有限公司,投资4000万元新建商品混凝土项目,年生产能力30万吨,已于今年8月竣工投产。
3、加强基地建设,协作配套水平有效提升。一是加强项目建设,旅游品质不断提升。加快西部旅游经济区建设,按照“一轴、二区、多节点”的旅游发展格局,加强旅游项目建设,不断提升旅游品质。汤池温泉一期工程已完成改造升级投入运营,五龙山庄农家乐酒店建设营业,汤池温泉二期工程、五龙寺宗教文化园、北冰洋度假村、雅园、农耕年华、蒲阳人家等一批旅游项目正在建设,全年旅游投入近3亿元。今年来应城旅游总人数110.8万人,旅游总收入6.9亿元(其中武汉游客83.8万人,收入逾4亿元)。二是加强科技合作,成果转化丰硕。科技部门重点围绕东部循环经济示范区和中部高新技术产业区建设,组织有关企业与武汉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着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效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湖北弘锦高新产业创业园有限公司被认定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富邦公司“中低品位胶磷 矿石浮选高效捕收剂产业化”项目作为湖北省重大科技专项已通过省科技厅评审;志诚公司与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氨基酸中间体”合作项目即将投入生产;恒新公司与湖北中科博策材料研究院“PFOS替代关键技术开发”已申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糯稻基地与省农科院“优质糯稻高效种植技术集成及加工产业化示范”项目作为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已获省科技厅审批。2010年,与武汉市开展科技合作项目20个,总投资额1.5亿元,已到位资金1.35亿元。三是瞄准市场推品牌,农副产品份额逐步提高。2010年,我市着力培育优质稻、“双低”油菜、特色水产、畜禽、蔬菜五大优势产业,突破性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积极推介现有优质品牌农副产品,扩大我市农副产品在武汉的市场份额。“豪丰”大米、“白玉”面条、汤池甲鱼、“金陵”酱菜、“义马河”黄滩酱油等农副产品在武汉市场销量进一步提高,全市输出武汉农副产品销售收入1.2亿元。四是紧盯市场抓培训,劳务输出工作稳步推进。针对武汉劳务市场劳动力短缺的形势,有关部门狠抓劳动力培训和劳务输出,全年共培训劳动力逾8000人,向武汉输出劳动力7300余人。
4、加强汉应合作,两地的关系进一步深化。我市重点围绕2010年汉应合作项目,积极承接武汉产业转移,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低排放、低污染、能控制的盐化精细化工产业,全年共引进武汉化工企业9个,投资 总额6.45亿元,其中过亿元项目2个。作为汉应合作的重大项目—汤池温泉二期工程正加紧建设,其临湖餐厅、汤屋别墅群、商务酒店、职工宿舍楼等工程完成主体结构施工,老景区改造升级全面完成并开园迎客,累计完成投资2.65亿元。
存在的问题:
一是县市财力有限,城市和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招商引进困难,影响了经济社会发展。
二是武汉城市圈产业布局未按规划进行,武汉化工企业向应城转移不够,速度放缓,错位发展不够,不能有效彰显应城的产业特色。
三是武汉城市圈城市之间工作机制不健全,城市圈“一体化”步伐缓慢,同城效应不明显。
二、2011年工作安排
2011年工作思路及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解放思想为动力,以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十二五”发展规划为指导,以汉应合作项目为重点,以建设中等城市为目标,实施“三大板块”、“三基地一县市”总体战略,积极承接武汉产业转移,力争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取得新突破,为孝感市提出的构建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作贡献。全年确保引进武汉企业(项目)16个,总投资6亿元,其中过亿元项目1个。
1、深化改革开放,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抓好体制机制创新,突破深度融入的障碍,探索一体化发展的新途径新办法。积极推动自主创新、产业集群发展、集约用地、投融资体制和节能减排方面改革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继续深入推进产业布局、区域市场、人力资源、基础设施、环境保护一体化工作,进一步营造对武汉城市圈开放融合的政策环境、办事环境和服务环境,推动区域一体化建设。
2、加强对武汉招商引进,积极承接武汉产业转移。进一步加强领导,强化措施,落实责任,充分发挥我市的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加大对武汉的招商引进力度,把承接武汉产业转移的重点放在引进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环保型的大项目上,特别是引进与我市现有产业配套的企业,促进精细化工产业集群壮大和循环经济发展,力争引进亿元项目1个以上。
3、突出“三大板块”建设重点,着力抓好项目载体建设。一是加快循环经济示范区东城工业园和赛孚工业园新区水、电、路、汽(蒸汽)配套建设,为承接武汉化工企业搭建平台。二是全力建设中部高新技术产业区,积极推进城南新区“三纵七横”道路及下水管网、第二自来水厂、第二污水处理厂等重点工程建设,加速推进武汉工业园、武汉理工大学高新产业创业园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积极引进武汉高科技企业,打造武汉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三是加快西部旅游经 济区项目建设,加快渔子河水库复线道路工程、自来水厂、汤池二级客运站、国家矿山公园道路硬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抓紧汤池温泉二期工程、国家矿山公园、五龙寺宗教文化园等项目建设进度,加速启动应城文化体育主题公园项目,努力把应城建成武汉城市圈旅游度假胜地。
4、搭建各类平台,深化汉应合作关系。加强汉应两市政府及部门、企业的联系与互动,建立两市全方位合作的长效机制。一是建立政府及部门联系沟通机制。两市政府及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就有关重大问题进行磋商和沟通,促进汉应合作与交流。二是建立两地科技合作机制。以武汉大专院校为主要依托,加强与武汉科技合作,充分利用产学研联络平台,大力开展产学研活动,建立和完善长期稳定的校企、企企等联合科技攻关的“双赢”运作机制,促进武汉科技成果在应城的转化,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三是建立社会事务合作机制。两市就环保、金融、劳务、社保等方面开展合作与对接,推进社会事务同城化。
三、工作建议
1、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扶持。一方面孝感市在制定“十二五”规划时,把我市重要的基础设施项目纳入规划,支持我市争取国家政策和资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断增强县域经济的活力和实力,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另一方面尽快将云应地区盐化循环经济园区、应城市“两型社 会”建设暨统筹城乡发展试验示范区上报省有关部门,列入全省循环经济试点和“两型社会”建设示范区,促进我市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
2、建立健全城市圈城市间工作联系协调机制。孝感与省、武汉市充分协调,切实把应城市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地区来建设,促进应城盐化工、精细化工与武汉80万吨乙烯产业配套,真正做到错位发展、有序发展,避免无序竞争、低水平重复建设。
3、加快城市圈的交通建设。规划西(安)武(汉)高铁经过应城并设站,武汉至孝感城际铁路延伸到应城汤池,启动孝应高速和孝应一级公路项目,加快孝(昌)洪(湖)高速公路建设,促进圈内城市交通发展,形成与武汉高速直达、市域快速循环的公路网络。协调有关部门,启动武荆高速汤池连接线项目,促进汤池温泉旅游业的发展,为全省一流的温泉度假基地提供快速、便捷、舒适的交通环境。
应城市融入武汉城市圈 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2010年11月25日
第四篇:武汉城市圈的发展
论武汉城市圈的发展
——努力向两型社会的转变
39113132 黄舜
引言
武汉城市圈,又称“8+1”城市圈,武汉城市圈是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即“两型社会”),以湖北省省会武汉市为城市圈的中心城市,湖北省第二大城市黄石市为城市圈副中心城市,以湖北9市(武汉、黄石、咸宁、黄冈、孝感、鄂州、仙桃、天门、潜江)政府部门主动拆除市场壁垒,搭建合作平台。工商、人事、教育等部门承诺在市场准入、人才流动、子女入学、居民就业等方面,建立一体化的政策框架,提高城市去按的整体竞争力。200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立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发展战略,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抓紧研究制定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规划和措施。2006年,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问题。自此“中部崛起”正事成为国家战略。其中武汉城市圈起着领跑中部的作用,首先,从地理上讲,湖北可谓中部的中部;其次,从行政级别上讲,作为湖北省会的武汉市是中部地区唯一的副省级城市;再次,武汉是中国长江中下游的特大城市,是华中地区的最大城市,是华中地区的金融中心、交通中心和文化中心,其地位可想而知。07年武汉城市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557.24亿元,占湖北省比重的60.7%,是湖北省产业和生产要素最密集、最具活力的地区,是湖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
东北、武汉等我国主要的老工业基地以及整个中部地带,是未来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点地区。这给中部最大的城市武汉以及武汉城市圈,带来了巨大的历史机遇。如何利用这个机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明确自己的地位,也将是武汉城市圈在社会转型时期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关键词:武汉城市圈、城乡发展、工业化、环境友好
一、统筹城乡发展,建立城乡一体化。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中共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发展,2007年中共一号文件提出“城乡一体化”。城乡一体化,是在一个区域范围内,通过城乡统一的空间规划,统筹城市和乡村产业布局,统筹公共设施投入和公共服务,统筹生产要素的配置,城市与乡村共谋发展机遇,推进区域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实现城市与乡村的共同繁荣。
武汉城市圈包括9市,土地面积5.8万平方公里,07年常住人口达到近3000万人。但是整个城市的发展也形成“城区独大”的发展格局。从版图来看,占市域面积10%的城市区,聚集了全市62%的人口,创造了76%的GDP和61%的工业产值,集中了60%的地方财政收入,全市固定资产投资46%在城市区,城市化水平达到93%。与之形成鲜明对照,占市域面积90%的远城市区,却只吸纳了全市38%的人口,仅创造了24%的GDP和39%的工业总产值,征收了全市40%的地方财政收入,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仅19%分布在这里,城市化水平仅24%。
而由于城乡发展不协调所造成的问题更为严重。城乡发展的弊端造成了产业结构不合理,严重影响了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此外空间布局不合理和资源利用不合理,引发了土地问题和环境问题;在城乡发展不卸掉的格局下,出现的“三农问题”更加导致了农民失地、事业现象严重,农民生活水平下降。
1、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过去十年,武汉中心城工业向外迁,内环工业已搬完,外圈是工业增加地,使乡镇地区整体上成为武汉经济发展提升区域,外围城镇除开发区外,农村城市化进程正在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正在改变城区与城郊区隔离发展的格局,城市和城郊区工业比例已有很大调整;城市化水平和城市功能大大提高,城乡基础设施投入正在向郊区延伸,城乡收入差距正在缩小,郊区正在参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2、采取正确的策略解决土地矛盾。近年来,武汉城市圈GDP年均增长12.2%,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9%,人口非农化水平上升2%。建设用地规模增长加快,每年新增建设用地23平方公里,年均占用耕地15平方公里。但武汉城市圈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措施完好,目前武汉市的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为322566公顷,占现有耕地面积的95.7%。其他各县市基本农田保护率也达到95%左右。政府还采用指标分配的方法,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指标,有效缓解了城区和城郊区争建设用地的局面。
3、完善城乡统筹就业机制和服务体系。首先,武汉市2003年取消了蓝印户口政策使外地人员购买商品住宅可直接办理户口,使户籍改革迈进了一大步,逐步拆除城市圈内城市间和城乡间的户籍壁垒,建立武汉和周边8个城市城乡一体的户籍制度。大大便利了城乡之间劳动力的流动,为城乡统筹就业减少了阻碍。其次,建设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武汉城市圈为缓解“就业难、招工难”的矛盾,在2007年年初就结合本地产业结构现状和用工实际,主动加强了与各地劳动就业部门的联系,全面建立了劳务协作机制。第三,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向农村劳动力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建立劳动力供求信息网络,建立农民工维权机制,强化政府责任,把农民工问题纳入政府的考核评价体系中。
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前提下,基础设施投入向乡镇的延伸,城乡之间产业的合理布局促进整个武汉城市圈的工业化、城市化,最终实现城市与农村的平衡发展与共同繁荣,实现城市市民与农民的共同富裕,实现城市圈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
二、加快工业化进程和以工促农
近年来,武汉城市经济圈工业保持了稳定快速增长,显示出了作为湖北工业核心增长级的良好发展势头。经济普查数据显示,2004年,武汉城市经济圈完成工业增加值1218.03亿元,占全省工业的60.1%,与2000年相比增长52.3 %,年均增长11.1%。从产业结构看,农业所占比重逐渐缩小,工业和建筑业发展较迅速,所占比重呈现增长趋势,而服务业所占比重一直在左右波动,未得到明显提升。从工业内部结构看,轻工业所占比重逐年下降,而重工业所占比重逐年提高,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情况看,近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快,占比重不断刷新纪录,但总的来说,规模仍然不大,发展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
1、促进区域产业集群构建和结构优化。首先,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针对自身的特点,建立符合自身条件了工业化产业集群。如,在武汉、孝感、黄石等地建设现代机械制造业产业群;在仙桃、天门、潜江等地建设轻纺产业群;在武汉、黄冈、咸阳等地建立冶金、石化、建材、电力等重工业基地;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整合产业资源形成钢铁、汽车、高新技术、食品农产品加工等产业集群和十几条产业链构建武汉城市圈内合理的产业分配;其次,发挥武汉市作为龙头的带头优势,成为区域内要素和信息的配置枢纽;第三,要高度重视巩固壮大一批具有较强综合实力、带动力强、龙头地位明显的领军企业,延长产业链条,发展产业集群,增强地区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2、建设高新技术产业。武汉城市圈内大学院校密集,拥有光谷等国家高新技术实验区,知识、技术和人才优势明显,具有发展高新技术行业的关键性和基础性条件,2007年城市圈的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的72.8%,信息、物流服务、金融等现代服务业的比重不断提高。当前,要充分利用武汉科技人才优势,大力发展以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行业,要确立武汉作为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的重要地位,并使之成为我国重要的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基地。
3、坚持扶助农业发展,以工助农,建设农产品加工产业群。武汉城市圈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江汉平原更是全国闻名的鱼米之乡,该地区的农业发展历史悠久,条件优越,基础雄厚,从业人数众多。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资源优势和市场条件的改善,农产品加工业开始显现出发展潜力。因此,要抓住机遇,重视和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用工业化的理念改造提升农业的传统优势,以工业发展带动农业的复兴。
武汉城市圈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整体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产业结构偏重型化。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过程中,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缓解资源环境压力增大的矛盾,走出一条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同时,注重农业问题,以工业的快速发展带动农业手工业的进步,这不仅是武汉城市圈亟待破解的难题,也是我国发展中面临的共性问题。
三、加强武汉城市圈环境保护,实现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目
标
湖北省拥有丰富的水能、水电、煤炭、金属等资源,而武汉城市圈内多重型工业、高能耗工业、高污染排放工业。这些工业严重的影响了武汉城市圈的自然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所以,必须高度重视武汉城市圈的环境问题,强化污染治理,全面实施生态环境保护政策。
1、建立环境保护体制。各级政府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积极承担起对所辖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责任,将环保目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范围。具体可以将环境质量变化、污染排放强度和公众满意度等环保指标纳入干部政绩考核,实行领导干部环境保护问责制和奖惩制。
2、加大对环境污染治理的投入。武汉城市圈内的环境污染以大气污染和水污染最为严重,所以政府加大对环境污染问题的投入应主要从这两个方向入手。一方面,应建立完善各项环境保护工程,如积极推进汉阳地区“六湖连通”水生态修复,全面启动武昌地区“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工程,实行人工降雨、增加洒水频次、加强绿化建设等办法改善空气质量;另一方面,政府应优化产业结构与布局,加快重污染工业的搬迁。
3、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即“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循环经济可以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使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和谐,促进资源永续利用。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在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废弃物产生、再生资源产生等环节,逐步建立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现阶段围绕“两型社会”的焦点,应坚持规划先行,需积极推进以武汉城市圈的规划研究为代表的各项重大规划工作,促进规划工作对城市建设发展的先导作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改革排污管理模式,推进环境保护;建立城市圈生态环境共同保护机制和环境违法行为联防机制。
参考文献
1.肖安明.武汉城市圈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08-2009):两型社会建设与区域一体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2.张建军,刘冰,周涛.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分析.商场现代化,2008 3.刘思华.刘思华可持续经济文集.中国财经出版社,2007 4.蔡进军,宋鹏奇,朱敏.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的思考.武汉市信息中心宏观课题组,2009 5.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四川改革,2008第5期
第五篇:武汉城市圈港口建设
2月3日,设计吞吐能力近1500万吨、总投资近4亿元的武穴、黄州、黄石等4个武汉城市圈港口项目同时开工。省交通运输厅厅长林志慧,副厅长马立军,省港航海事局局长朱晓光,黄冈、黄石、武穴、黄州等地市区领导出席开工仪式。
林厅长在开工仪式上要求,要全力加快以武汉新港为龙头,以宜昌三峡物流中心、鄂东组合港、荆江组合港为支撑的现代港口群建设,全力加快810公里的千吨级航道圈建设,为构建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奠定坚实基础。
武穴港件杂货码头年设计吞吐量为70万吨,工程建设规模为新建3000吨级兼顾5000吨级件杂货泊位2个,(其中含集装箱2万TEU)。工程总概算16200万元,建设工期12个月。
黄州港国盛综合码头工程工程建设规模为新建1个3000吨级散货进口泊位、2个3000吨级散货出口泊位和1个1000吨级危化品出口泊位及相应配套设施,设计年吞吐量235万吨。工程总概算4922.24万元,建设工期12个月。
黄石港新冶钢码头扩建工程建设规模为扩建5000DWT(兼顾10000 DWT)散货泊位1个,吞吐量为190万吨/年。工程总概算10866.21万元,建设工期12个月。
黄石港阳新华新水泥码头工程是阳新石灰石建筑骨料生产线项目的配套工程,工程建设规模为新建3个3000吨级泊位及相应配套设施,设计年吞吐量1000万吨。工程总概算7255.35万元,建设工期12个月。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目前全国最大的建筑骨料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