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殡葬暴利:生难欢死多苦(范文)
殡葬暴利:生难欢死多苦
感谢网易有深度
殡葬暴利来源于政企不分,谁有权谁得利让家属们的情感财产双受损
导语: 存在多年的殡葬行业乱象仍被反复讨论,“葬不起、死不长”的抱怨让人追思逝者之时难以心安。最新发布的《殡葬绿皮书》将行业暴利归结为法律法规滞后以及市场监管不力,但其实,只要政府部门不从市场抽身,权力追逐金钱无法杜绝,扭曲的“市场化”必然是暴利温床。[详细]
公办公营的“葬礼” 民政部门多年来坚持实行火葬,改革土葬。但2005年全国平均火化率达到53%的峰值之后,几年来该数据一直在48%左右徘徊。
政府主导风俗改革,07年殡葬事业单位3669个
中国自建国初提出“移风易俗、改造中国”的号召,并确立改革土葬,推行火葬,革除陋俗的基本思想。地方政府陆续投资兴办殡葬设施。随着火葬区域的扩大和火化率的提高,公办殡葬机构也不断增加,在客观上造成了公办殡葬机构今天的垄断地位。截至2007年底,全国共有殡葬事业单位3669个,殡葬职工7.1万人。[详细]
多次入选十大暴利行业,利润率远高房地产
改革开放后,殡葬行业由于“政策护身符”并没有被推向市场前沿,民政部门所属的殡仪馆几乎垄断所有殡葬及其用品的经营,“专营特权”使得非公资本进入殡葬行业阻力重重。竞争不够充分导致殡葬业提供的服务逐步偏离普通百姓的承受力,2003年始,殡葬业连续数次进入“中国十大暴利行业”,有媒体称,殡葬业的利润率甚至远远高于房地产业,收益最高会是成本的10倍到20倍。[详细]
全年营收2000亿,殡葬业有利可图
殡葬业在中国有利可图,“让谁赚钱”一度让曾经领导殡葬改革,现在作为殡葬业主力的事业单位乃至背后的政府很难选择。《殡葬绿皮书》指出,大陆去年死亡人数约900多万人,每办一件丧事平均消费3000元,一年的殡葬消费约270亿元,若再加上骨灰存放、墓地等费用,殡葬行业全年营收总额达2000亿元。[详细]
中国殡葬业市场公益“两不靠” 动辄几百万的天价墓让不少市民直呼“墓地价格堪比别墅”,图为厦门安乐永久墓价值800万元的豪华墓穴。
殡葬也是服务业,应该允许各取所需
发达的市场应该让人各取所需,自由交易,经济困难的人可以找到满足办丧事一般需求的地方,有钱人要大办厚葬,自然也能得到满足。也就是说,殡葬业其实与餐饮、旅游等市场竞争激烈的服务产业并无本质不同,但现实中消费者根本没得选,“便宜地死去”几乎不可能。
以媒体集中报道的事件为例,成本百余元的骨灰盒,层层往上加价,暴利链条中最后一环达到一万元;陵园涨价、墓穴升值,涨幅甚至超过房价。这很难说是竞争充分的市场化,因为既看不到明确的上涨因素,也看不到高价格的生成机制。[详细]
殡葬业不是自然垄断,八宝山公墓盈利已达上市标准
民政部社会事务司有关负责人此前回应称,殡葬行业具有公益性服务的特点,不同于普通服务业可以遍地开花,它的规模由当地的人口、火化率等条件硬性约束,是自然垄断的行业。但其实自然垄断与资源集中有关,其合法存在仅是出于经济效率的考虑。殡葬业首先并不存在一个明显的龙头老大,整体的高利润亦没有显著降低社会成本,也没有对社会福利做出贡献。以此证明其合理存在,很容易让人联想起铁路、电信、石油等垄断巨头对于涨价的辩解,掩饰的不外乎是追逐利益的冲动。
有数据显示,一直为社会知名人士提供殡葬服务的北京八宝山殡仪馆:员工118人,焚化炉15个,灵堂14个,2008年营收2.74亿元(人均贡献营收232万元),纯利润3256万元,这已经完全符合一个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标准。诺贝尔奖获得者斯蒂格勒说的更为直白,行政性垄断其实是垄断部门俘虏了政府的产物,他们会以诸如自然垄断、国计民生之类冠冕堂皇的藉口,游说政府保护他们的垄断地位,其实质不过是为了牟取超额垄断利润罢了。[详细]
超85%为家族企业,美国殡仪馆全部私营
充分的市场化并不会把殡葬行业“搞乱”。美国的殡仪馆全部私营,2.2万家殡葬服务机构中只有三千家属大企业所有,超过85%的殡葬业属家族式经营。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就要千方百计地提高服务质量,改善环境,树立企业形象。
全美最大的殡葬连锁服务公司SCI称,公司增加利润方式并非一味涨价,他们在降低棺木以及骨灰盒价格的同时,引入更为丰富多样的相关服务。从而在殡葬服务数量下降5.8%的情况下,SCI做到每个殡葬服务的平均收入增加9%。[详细]
既当裁判又当球员的部门 为抢占好的风水位置,防止日后陵园涨价,不少市民纷纷抢购“活人墓”,不过这种行为可能构成非法经营罪。
公墓利润近400%,政府能从中获得土地收益
据民政部《公墓管理暂行办法》,经营性公墓是为城镇居民提供骨灰或遗体安葬实行有偿服务的公共墓地,由殡葬事业单位建设经营。到执行层面,各地公墓取得土地的方式五花八门,有的依靠划拨、有的走招拍挂,具体到招拍挂中还有按照商业、工业用地、民用地的不同,由此产生的成本差异并没有反映在对外定价中。
类似房地产市场的情况,墓地作为不动产,开发商一般与民政局合作,对方出地,老板投资。业内人士称,一亩土地一般可修建350个墓位,即使按照每个墓穴销售价1万元计算,每亩土地上所建墓地的销售额可达350万元。由于公墓免收营业税,除去建筑材料和土地成本,开发商利润近400%。这些高额利润主要被民政部门直属的国营殡仪馆或者跟民政部门有千丝万缕关系的殡仪服务公司所垄断,除了少数国营殡仪馆外,上规模的民民营殡仪服务公司只有寥寥几家。[相关专题:中国人为何死不起]
基本服务年亏损约6.4亿,事业单位靠经营补“事业”
城市殡葬服务主要分二部分,基本殡葬服务包括遗体运送、冷藏、火花等一直由政府定价;其他服务如丧葬用品、墓地等实行政府指导价或市场调节价,丧户自愿选择。基本服务受定价限制导致的亏损需要其他服务的收入来填补,这就是民政部下属的丧葬事业单位何以从清水衙门变成摇钱树的原因,也是《殡葬绿皮书》中所谓“迫于生存压力,适当提高丧葬用品价格”的动机。
由于政府定价,从2002年至今,全国所有殡仪馆运输、保存、火化这3项基本服务定价在430元,而实际耗费的电力、汽油、人力、设备折旧费等成本为600 元至680元,这样的缺口使每年亏损达6.4亿元。殡仪馆只能通过开展其他延展性服务维持生计,市场上很便宜的丧事用品到了殡仪馆价格立即翻倍,不能自带,消费者只能挨宰。[详细]
“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管理部门与监管对象利益共享
用延展性业务补亏为“创收”提供了渠道,发得起工资显然不是最终目的。多数地区至今还保留殡葬管理处(所)及其事业单位建制,承担殡葬执法等工作。但大多数殡葬管理处(所)就在殡仪馆内;有的甚至直接与殡葬服务机构合一,所谓“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既是管理机构,又是经营服务实体。比如,民政局局长兼任殡仪馆馆长或公墓的董事长、总经理。[详细]
民资撞上“玻璃天花板” 现行《殡葬管理条例》于1997年出台,已落后于殡葬产业发展。民政部自2002年开始进行条例修订工作,至今进度缓慢。
公营殡仪馆不放手,“没人脉根本行不通”
2004年《行政许可法》实施前,民政部门对殡葬用品和殡仪服务拥有前置审批权,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批准,不准擅自兴建殡葬设施。执行过程中,一些地方民政部门将“准入审批权”转化为“经营独占权”,通过“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的格局长期垄断市场。据央视报道,河北邯郸一家民营企业投资殡仪馆欲打破行业垄断,先后两次被政府叫停,原因是“再建公墓会导致哄抬价格加剧”以及“火化场不允许个人兴建”。
2004年之后,虽然前置审批权被取消,但事业单位的垄断利益并未松动。为保障既有利益,民政部门的管辖权对民企和事业单位予以区别对待。民营墓园只能与国有墓园形成价格联盟,共同开发谋利,殡葬费用不降反升。殡葬业私营老板直言,在中国,由于利润丰厚,国营殡仪馆一直不愿意放手。民营公司要想参与其中的暴利,没有人脉根本行不通。[详细]
与主管部门分成,每年上缴管理费680万
参照殡葬业上市企业中国生命集团的创业历程,或可一窥民营资本进入殡葬行业的艰难。初期该集团提出托管重庆市的事业单位江南殡仪馆,筹码包括愿意留任的殡仪馆原“干部”可以领到双份工资(原事业编制的工资和企业工资)。付出高额成本的理由在于,除了火化等少数几个环节是国家民政部门硬性定价外,寿衣、花圈、骨灰盒、墓地等增值服务的定价只要报备即可。他们断定,既然主管部门最后要跟殡仪服务公司“分成”,就不会自断财路。
果然,搞定“资质”后,民企运营的江南殡仪馆2009年营收达到2000万元,其中营运费用仅为120万元,毛利高达85%以上,平均每具尸体为公司贡献约1.46万元(火化和殡仪服务)的收入,但同时每年要上缴的“管理费”高达680万元。这足以说明这个行业的暴利以及背后“保护伞”的重要。[详细]
结语:当前的殡葬业,政府一边用市场思维推出殡葬新项目,追求更昂贵的价格,一边用行政手段设立准入门槛,拒绝民间竞争,“圈钱”毫不手软。所谓民生保障,不过是行政之手深入市场的敛财借口。
第二篇:咀 嚼 苦 难(小编推荐)
咀 嚼 苦 难
陈 家 顺
苦难使人学会思考,走向成熟,变得厚重,不轻浮;变得深沉,不浅薄。苦难使人愁闷、痛苦甚至感到生不如死。然而,蚌病生珠,蚌在痛苦中孕育了晶莹的珍珠。人也同理,不论男人或者女人,如果没有经过抽筋剥皮,撕心裂肺般的痛苦,就不是一个内涵丰富,厚重成熟的人。
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我们憧憬幸福,希望自己的一生平平安安,一帆风顺。我们不相信命运,想用双手扼住命的喉咙,不料命运反手一掌就将我们推入了苦难之海。这下我们的麻烦就来了,苦难就像一个胡搅蛮缠的泼妇,一辈子跟定了你,你走到哪里,她就跟到哪里。最可恨的是她还给你带来了挫折、失败、痛苦、灾难等一大群她和不幸苟且偷生的孩子。搅扰得你食不甘味,夜不安枕,苦不堪言,折磨得你一辈子不得安宁。你怒不可遏,但不起作用,你想逃避,却无处藏身。你改变了战略,以坚忍为法宝,寻找机会反败为胜,以时间作武器,慢慢抚平苦难带给你的创伤。你咬牙挺立着没有倒下,苦难臣服了,她匍匐在你的脚下,给你献上鲜花,绶带和胜利者应得到的一切……
你没有忘记那一个镜头:一只猛虎和一只豹子为争食一只野羊,发生了一场争夺战,凶猛的老虎打败了饥饿的豹子赢得了战利品,但是前胛上被豹子狠狠咬了一口,血溅荒原。受伤的老虎嚼了一把草药敷在伤口上,找了一个安全的洞穴爬在里面静养伤口。所以,当苦难压迫你得喘不过气来的时候,你也如那只受伤的猛虎,躲进小屋,关紧房门,像老牛反刍一样咀嚼着苦难,你在心里痛苦万分,生活强加给你的不幸一幕幕涌进了你的脑海:情场失恋,商场失利,官场失败,病痛缠身,下岗失业,横祸飞来……真是祸不单行呀!你的嘴里苦苦的,就像含了满口的秕霜。渐渐的味儿变了,苦中带涩,像一枚半熟的柿子,后来,苦涩中你品出了丝丝甜味儿,就像含着一枚槟榔。慢慢的,你咀嚼出了生活的味儿——苦中有甜,先苦后甜。
你咀嚼着苦难,体味着苦难对于人生的意义:人生一世,酸辣苦甜咸,没有苦,哪有甜?五味缺一,就会像音乐中的“哆、来、咪、发、唆、啦、西”七个音符一样,缺了一个音就不可能弹奏出优美的人生乐曲。于是,你擦干脸上的泪痕,舔尽身上的伤口,开门放行,又踏上了风雨人生路。在人生的拐弯处,你看到了一棵老树,一脸沧桑,满身风雨。可以想见,从一棵嫩苗长成参天大树的过程中,它遭遇了几多霜雪摧折,几多雷电轰击,几多旱涝煎熬,几多虫蚁蛀食,几多刀斧相侵,天灾人祸挺拔向上,九死一生无怨无悔。任你世态炎凉,气候恶劣,它依旧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却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棵老树,它就是绵山脚下那棵越数千年历史岁月的“秦柏”吗,它阅尽汉唐春色,走过宋元沧桑,历经明清风烟,虽然老迈龙钟,龙杆虬枝,却依然郁郁葱葱,生机勃勃,它傲然挺拔,无语独立,它像三晋大地上撑起的一把巨伞,冠盖如云,庇荫着一方子民。
登上对面那座高山,你气喘嘘嘘,身心疲惫。你极目蓝天,啊!天空任鸟飞。一只苍鹰映入了你的眼底。它正背负青天,搏击风云,何其逍遥自在。但不是每一只鹰都能够自由自在的翱翔蓝天,如果没有那一付穿云破雾力搏千斤的铁翅,只能从高空坠下来摔得粉身碎骨。你想到青藏高原那种凶猛异常的雄鹰,其目如电,其喙如钩,其翅如鹏,其身大如雕,其爪利似剑,它就是藏族同胞心目中的神鹰。它一飞冲天,抟扶摇而上南天九万里,犀利的目光巡视着山岗平原,一旦发现了藏匿在荆棘草丛中的狐兔鼠蛇,就以迅猛的姿势从高空俯冲下来,如一道黑色的闪电迅雷不及掩耳,任你“动如脱兔,狡似狐精”也难逃它那致命的一击。为了练就这一身生存捕食的过硬本领,把小鹰培养成为鹰类的“西毒东邪”,老鹰亦如人类父母一样望子成龙,鉴于鹰类还没有办起“北大”、“清华”等名牌大学,也不可能把小鹰送到“剑桥”、“哈佛”等世界一流学府去沐浴欧风美雨。老鹰以对子女高度负责的精神,自任教练,在小鹰羽毛渐丰之时,用他们强有力的“大手”,将小鹰带到半空中,突然撒手不管,看着小鹰扑愣着嫩弱无力的翅膀惊叫着从半空中摔下来,做父母的没有温情的“扶上马、送一程”,他们明白大自然的法则是残酷的:优胜劣汰,弱肉强食。经过了反复升空跌落的磨练摔打,忍受了多次杀羽折翅的失败惨痛,脱了几层皮肉,掉了几多羽毛,小鹰终于练出了一付强健有力的铁翅,展翅一飞急如电,像一支出弦的响箭;发现猎物快似风,像一声迅猛的奔雷。
“凤凰涅槃”。不独是凤凰的新生,人的新生也要经过如烈火焚烧般的苦痛。许多人从历史和现实中走过来,用他们的成长经历印证着这个道理——
苦难是人生的必修课,它不是可有可无的调味品,而是骨骼中不可缺少的钙质。一个没有遭受过困难的磨砺,没有领略过失败的痛苦的人,就像是温室中的花苗,经不起风吹雨打。生活中一帆风顺的幸运儿实在少之又少,所谓“幸运儿”也只能是相对而言,比较那些遭受大灾难的人来讲,受的苦难少一点而己,绝大多数都是“普天下受苦的人”。拿康熙皇帝玄烨来说吧,他被人称颂为“千古一帝”,正是他宵衣旰食,励精图治,才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康乾盛世”。按照一般人的想象,他生在帝王之家,长在深宫大院,从小锦衣玉食,8岁就登基成为万民顶礼膜拜的“天子”。他应该是幸福的,事实上这位康熙爷的一生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多灾多难。他年幼丧母,父亲又丢下他臵大清的江山不顾出家当了和尚,紧接着出天花差一点要了他的小命,登基后先受鰲拜之欺,后遭三藩之乱,再遇噶尔丹之反……一生饱经忧患,叠遭不幸,这是经历了这些艰难困苦,才磨砺出了一位功高盖世的“千古一帝”。
苦难能压垮人,也能成就人。对那些意志薄弱心理素质较差的人来说,苦难就是一把无坚不摧的铁锤,轻轻一击,就将他们做人的尊严和生活的勇气敲成一地碎片,他们的人生就爬在地上再也站立不起来了。那些意志坚定、胆气豪壮的人,历经磨难,吃尽苦头,希望不灭,精神不死。对他们来说,苦难是爆发生命活力的重压,压力越大,他们跳得越高、跑得更快、走得更远。我国著名的艺术大师韩美林先生,在“文革”中因与“三家村”有牵连被打成反革命,掉进苦海20多年,遭受到非人凌辱,挨批斗、被毒打,遭监禁,被折磨得灵魂出窍,死去活来。尤其是吃不饱肚子,使他时常处在饥肠辘辘的状态,听到一个米字或碗筷响,就会条件反射的流口水浑身颤粟得起鸡皮疙瘩。一个炎热的夏日,他双手带铐被人从合肥押送到淮南,在一个肮脏混乱的小站转车,押送他的人把他铐在路边进饭馆去了,他己经两天两夜水米未沾快饿得虚脱了,他看到一个妇女正在用包子喂孩子,挑食的孩子只吃馅不吃皮,包子皮被扔在地上沾满了泥土,饥饿难忍的他急忙拾起地上的包子皮连泥带土吞到肚子里去。他把这一段苦难经历当作人生的“炼狱”,不断地从中汲取艺术创作的养分。他曾对学生说:一个多么高多么大的男子汉,就要有多么高多么大的支撑架。但这个支撑架上全部是由苦难、羞辱、心酸、失落、空虚与孤独组织起来的,男子汉就是那只压在床底下垫着床脚铮铮有神而不死的癞哈蟆。生活中的确有一些人想用苦难毁掉你,结果往往是苦难塑造了你。
上帝在这里关了门,就会在那里打开窗。在苦难的茫茫暗夜,只要你有一颗不死的心,总会冲突夜色,迎来希望的曙光。“天无绝人之路,曾经的痛苦、委屈、折磨,曾经我走在遍布荆棘的漫漫黑夜长路,而终有一天,我看见了希望,走出了自己的道路。”这是《乞丐囝仔》的作者赖东进在书中写道的。赖东进出生在一个一贫如洗的家庭,父亲是盲人,母亲是智障。他上面有一个姐姐,下面有十二个弟妹。从出生起的十几年里,他们一家一直过着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的悲惨生活,他刚学会走路就跟随着姐姐乞讨要饭,曾行乞17年,10岁前居无定所,四处流浪,每天过着风餐露宿的日子,经常以坟地、庙宇为家,姐姐卖身赚钱供他上学读书。这个一边读书,一边乞讨的苦孩子,带着改变自己命运的强烈愿望,如饥似渴的吮吸着知识的甘露,每次考试每门功课都是第一名。从学校毕业进入社会后,他奋发图强,“永不放弃,永不言败,永远抗争”。从一名小乞丐脱变为个成功的企业家,1999年被评为台湾十大杰出青年。
能遭天磨真好汉,不被人妒是庸才。只有从苦难之海爬出来的人才是英雄豪杰。金庸武侠小说中的英雄人物,如乔峰、杨过、令孤冲辈,哪一个不是吃尽千辛万苦,历尽了千难万险之后,才从一条丑陋的毛毛虫脱变成令人敬仰的大英雄大豪杰。苦难对于人才成长的意义,孟子早有论断:“天将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缺乏苦难,人生将轻飘如一缕烟雾,浸泡在蜂蜜罐里也感觉不到甜蜜,幸福更无从谈起。我希望着,人类少一些苦难,多几分幸福;但是,我时刻准备着,承受一切苦难,即使坠入十八层地狱。
第三篇:写作“四难”“四苦”“四乐”:领导讲话稿写作“四难”“四苦”“四乐”
邓小平同志曾说过:“实现领导最广泛的办法是用笔杆子。”起草领导讲话稿就是“笔杆子”的重要职责,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办公系统以文辅政的能力和水平。仔细回味这些年所从事的领导讲话稿起草工作,我切身体会到了“笔杆子”的“四难”“四苦”“四乐”。
一、难在“四关”领导讲话稿起草工作之难是看不到、摸不着的,只有“笔杆子”才能真正体会。
“难”在哪儿?难在“四关”:一是角色模拟关。即要善于模拟当领导和当听众,快速完成两个角色之间的转换。起草时要“关门当领导”,完全进入“我就是XXX领导”的角色状态,设身处地站在领导的高度去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精准表达领导的思想和意图。初稿形成后,要“用心当听众”,完全进入“我是XXX听会者”的角色状态,用心体会讲话稿所传递的信息是否是听众最关注的。二是上天入地关。“上天入地”即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简单来说,就是既能准确把握“上情”,又能吃透“下情”。要找准“上情”与“下情”的连接点,把中央大政方针、上级决策部署与本地实际情况有效地结合起来,从而提高文稿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实效性。三是精简修饰关。“删繁就简三千树”,能够用最精炼、最真实、最生动的语言把一篇领导讲话稿写好,这样的文稿才称得上是上乘之作。这就要求我们在起草讲话材料时,按照“能少则少、能短则短、能精则精、能简则简”的原则,从主题、观点、结构、语言等方面进行推敲,字斟句酌、加工润色、反复修改,恰到好处地运用比喻、排比、对仗等修辞方法,做到既通俗易懂、言简意赅,又观点鲜明、重点突出。四是标新立异关。“新”即新意、创意,关键还是要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上有新思路、新举措。这不仅考验文稿人员的水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领导干部的综合能力和对工作的研究深度。此外,短时期内针对同一问题连续几次讲话,讲话稿应力求在思路观点、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等方面有“新花样”。二、苦在“四不”说到起草领导讲话稿,很多机关工作人员会脱口而出:“很苦”,无不避而远之。
但到底苦在哪儿?在我看来,“笔杆子”的苦在“四不”:一是不能休息。领导的会议活动安排往往紧锣密鼓、一场接着一场,作为讲话稿起草者,经常白天要随同领导参加会议活动,只有到晚上才有时间起草讲话材料。为了保证文稿的质量,经常“5+2”“白加黑”,甚至通宵达旦地工作,从而导致睡眠休息时间严重不足。不少同志或形体消瘦,或体态臃肿,或面容憔悴,落下了颈椎病、神经衰弱等病症。二是不敢放松。领导讲话稿起草者一天到晚神经都处于高度紧绷状态。接到任务前,要时刻准备迎接任务挑战;接受任务后,就开始焦虑不安,既丢不下、忘不掉,又吃不下、睡不好。常在他人已经休息、进入梦乡时,才灵光一现,点燃思想火花,这时就得立马起来继续工作,生怕稍有迟疑就会忘记。材料起草完毕,呈送领导审阅时,又要开始担惊受怕,生怕领导不满意,全部推倒重来。三是不为人知。起草者有时写出来的讲话稿踩不到点、赶不上趟、拿不出手,看着领导殷切的目光、期许的眼神,心中充满了苦涩;有时多个讲话材料在同一时间安排下达,一时面对这么多的任务,往往手足无措,内心苦闷;有的讲话材料甚至是在头天晚上下达任务,要求第二天早上交稿,这就逼迫起草者必须挑灯夜战、奋笔疾书。四是不被理解。起草者经常加班不补休,少了许多访亲会友、参加家庭活动的机会,家人、朋友因此把他们当作不谙世事、不懂生活、不近人情的另类。有的材料因为要得急、领导催得紧、时间不充裕,导致质量不高,被领导严厉批评,却又无法辩解诉说。有的人长期从事领导讲话稿起草工作,不知不觉被烙上了“专业写材料”的印章,将来无论在什么岗位、什么部门,一旦有文字材料写作任务,领导就会第一个想到他。三、乐在“四得”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笔杆子”的工作虽然很难、很苦,但苦中有甜、苦中有乐。“乐”在哪儿?在我看来,“笔杆子”乐在“四得”:一是变得更加坚强。为完成一篇高质量的领导讲话稿,所经历的接受任务——深度构思——拟定提纲——撰写初稿——反复修改——会前定稿——会后整理等整个过程,是一个培养耐心、接受磨砺、检验毅力、锻炼心智,从而练就坚强毅力的过程,这个过程深刻诠释了唐代诗人黄檗禅师所说“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的真谛。二是赢得领导信任。领导讲话稿是传达领导者思想意图的重要载体,换句话说,一篇好的讲话稿其实就是起草者与领导者进行思想沟通的桥梁。在讲话稿起草者一次次把自己最满意的文稿呈送给领导且被接受之后,领导对起草者的认识也会实现从一般了解、认识到特别欣赏、信任的飞跃。由此,文稿起草者就真正成为了领导身边的“大智囊”“大参谋”,内心的那种成就感、自豪感是不言而喻的。三是获得真挚友谊。起草领导讲话稿的任务常常具有突发性、应急性特征,要想短时间内高质高效完成,就必须讲求“团队作战”而非“单兵作战”。起草小组通过集思广益、思想碰撞、拟定提纲后,既分块负责,完成各自的“豆腐块”任务;又协作配合,以集体“会诊”的方式,相互讨论、相互修改、相互启发。这样就会在不断的沟通交流中增进了解,从而缔结像战友般同甘共苦、并肩作战的真挚情谊。四是取得成长进步。正是因为从事领导讲话稿起草的工作艰难,才迫使我们必须持续不断地加强学习、练好内功,从而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法律、金融等方面知识有更多更广的认识与了解。同时,长期高起点、宽视野、新角度的思维锻炼和分析研判,会进一步增强我们的观察力、判断力以及应对各类复杂问题的处理能力,这将是我们终生受用的宝贵财富。总而言之,只要我们坚定信心,不畏难、不畏苦,把领导讲话稿起草工作当作一种新的事业和人生境界来奋斗和追求,定能苦中作乐、化苦为乐,成就一番新的作为!第四篇:学 生 代 表 欢 迎 词
学 生 代 表 欢 迎 词 二、三年级组
尊敬的老师,辛勤的各位叔叔、阿姨:
大家上午好﹗
首先,我代表全体学生及任课教师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因为您们的到来带着对我们无比的关心与成长的嘱托,我们也一定不会辜负您们的期望,好好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回报于您们的辛苦﹗
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我站在这个讲台上,我代表全体同学发言,并不是我有好的学习经验,而是想借此机会给叔叔、阿姨、爸爸、妈妈说句心里话。
各位叔叔、阿姨,您一定对自己的孩子寄托着很大的希望吧!老师也同您们一样,希望我们有出息。我们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辛勤培育,更离不开您们的精心呵护和配合。
这学期,我们来到一所全新的学校。让我们感到幸运的是:我们遇到了非常负责任的老师。不过,要想让我们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光靠老师还不行,我们还需要爸爸妈妈们的督促和鼓励,因为我们还小,免不了会贪玩、偷懒。
我们有许多的缺点,但我们也有很多的优点:聪明、善良、活泼、有个性,人才不乏。我们有负责的老师,有爸爸妈妈的配合,有关心我们的学校。因此,我们也会有好的成绩。如今,在老师辛勤的带领下,我们的学习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这还远远不够,我们还应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我相信,在学校领导的关怀下,老师的辛勤培育下,爸爸妈妈的配合下,我们一定会成为优秀的人才!
我很感激学校的领导和我们的辛勤老师,我更感激我的爸爸妈妈,感谢他们对我无时无刻的关爱,在此,让我代表我班全体同学对在座的爸爸妈妈们说一声:您们辛苦了!!(敬礼)爸爸妈妈们请您放心,我们一定会以优异的成绩来回报学校、老师、以及您们对我们的期望,一定会为今后的小学生活画上圆满的句号!(鞠躬)
最后,祝您们身体健康!国庆愉快!谢谢大家!
2007年9月30日
第五篇:生命中的苦与乐
生命中的苦与乐
生活是不平静的,随时都会掀起风浪,考验你的意志,锻炼你的性格。只有勇敢的人才会博浪前进。没有人无端寻求艰苦,没有人真正厌恶欢乐,最大的欢乐,通常包含在巨大的艰辛之中,犹如明珠潜入深海,宝藏掩埋山岳。
早春,当雾尚未完全消融,万物尚未苏醒的时候,柳树的枝条还是铁灰色,可如小粒般的新芽已经顶着严寒冒出来。它就是报春的最早的使者,万物峥嵘的自燃之春就是从它开始的。万木丛中的花花草草也随着冬天的离去而到来。在棉花地里遍地都写着两个字:“突破”,他们经过长久的默默经营、吮吸、积累,所蓄积的全部精华,就要在一刹那间展现,这是怎样激动人心的时刻!他们经历了风吹雨打,苦中藏乐。没有希望的苦是地道的苦,苦得没有价值;有理想有希望的苦,总是苦中有甜,苦中有乐。
奈何时光如流水,既来之,则安之,在磕磕碰碰中我度过了十五年,生命如歌,有高潮,有抒情,有感伤,我们痛并快乐着。在家里有父母的呵护,我们很少受到伤害,过着享受,无忧的生活;在学校一切的一切都由自己承担,磨练我的意志,让我习惯受规矩的压迫;在学习上,我一直找寻那个“突破口”;我伤心绝望过,我信心十足过,这风雨交加的日子对于我脆弱的心灵,何尝不是一场意志的考验,身心的折磨,当我坚持认真上好一天的课程时,当我们收获很多知识时,心中涌现出无比的欢乐,庆幸自己的坚持有价值,生活也从此变得丰富,充实;我很累,很累,同时我也很快乐。
靠父辈的给予,他人的恩赐,侥幸的获取,都不能给你带来自豪,不能体现你自身的价值,所以我决定到艰苦的环境中重新起步,在恶劣的条件下接受磨练,踏着苦与乐的节拍,高唱一首生命进行曲。
生命中不是永远的快乐,也不是永远的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好比水道要经过不同的两岸,树木要经过常变的四时。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感谢未完待续的生命!
重庆市万州区中学初三:幸欣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