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膝关节镜手术的手术步骤与配合
膝关节镜手术的手术步骤与配合绝大多数膝关节的伤病都适合膝关节镜手术,像不明原因的关节肿胀,各种滑膜炎,轻、中度的创伤性骨关节炎,或老年性退变性骨关节炎,关节内游离体,半月板损伤,交叉韧带损伤,急性关节扭伤,髌骨半脱位等。关节内感染也可以通过关节镜检查冲洗。介绍一下洪强膝关节镜手术的步骤与配合。
1.病人入室后,常规查对,核对正确无误后,建立静脉通道,留置于患肢同侧的上肢。协助麻醉医生麻醉,一般采用硬脊膜外连续阻滞麻醉,麻醉完毕后病人取平卧位,输液上肢外展,同时固定对侧上下肢。
2.安装下肢止血带,止血带绑在大腿上1/3处,缠绕松紧适宜以一指为宜,平整无皱折,时间为1h,一般不超过1.5h,如再次需要2次间隔时间为5~10min。
3.准备灌洗液,保持适宜压力,液面距手术部位约为1m左右。
4.按下肢手术常规消毒铺巾后,将脑科专用手术粘贴巾贴于手术野,及膝关节下的无菌单上,然后将导水管自然下垂,置于收集桶内,将摄像头、电动刨削器、光导纤维分别与各自主机相连,并接通电源。驱血完毕以后,给气囊止血带充气,并及时打开灌洗调节夹,连接负压吸引器,当术者置入关节镜及操作器械时,关掉手术无影灯,手术过程中及时补充0.9%氯化钠,保持灌洗持续进行,使用止血带时,病人会感到下肢麻木、酸痛、烦躁,密切观察病人情况,每15~30min检查止血带的压力指数及时间,并及时提醒术者,手术结束后松止血带前,用自粘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松紧适宜,过松容易引起关节腔积血积液,过紧影响末梢血液循环。
第二篇:胸外科手术配合体会
胸外科手术配合体会
胸外科手术具有手术时间长、手术风险大,突发状况多,使用器械、物品多,对器械要求高,手术复杂,配合难度大等特点。因此,胸外科手术配合要求器械护士做到思想高度重视、物品准备充分、性能良好、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基本功扎实,业务过硬。
器械护士要思想上要高度重视,物品准备充分、性能良好,掌握各种手术器械的名称,性能和用途。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要求器械护士应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耐心、思维敏捷、应急能力强,善于观察医生的言行,应变突发状况。手术时间长、风险大,手术台上要求注意力高度集中,精神压力和体力消耗大,因此,应保证充足的睡眠和充沛的精力。.基本功扎实,业务过硬,加强业务学习,器械护士应掌握重大手术的配合要点,加强重大手术解剖的学习,熟悉不同的手术方法,对各种手术中步骤要熟记心中,思维敏捷,有迅速的应变能力。
器械护士术前了解病情,必要时参加术前讨论,熟悉手术方案和步骤,以便熟练配合完成手术。准备手术用物品,提前15分钟洗手,检查并整理用物。在手术开始前及手术结束前与巡回护士共同清点核对手术器械敷料,缝针等。集中精力观察手术进程,主动配合手术,迅速而准确的传递手术器械,如遇到抢救,器械护士应慌而不乱,反应敏捷,行动迅速。严格无菌技术操作,保持器械台和手术区的无菌和整洁。对于手术中切下的病理和标本,应放置好,防止遗失。手术全过程不能换人。特殊贵重的仪器和手术器械严格交班。
胸科手术常涉及病人呼吸及循环和消化三大系统,其中对呼吸和循环功能影响尤为明显。一般高龄病人较多,常伴老年性疾病,有较多并发症,手术危险性大。这就要求护士应熟悉手术过程,掌握手术特点并做到及时,准确和主动配合,以保证病人生命安全。术前三十分钟配抗生素并静滴,准备38℃的外用盐水或蒸馏水冲洗胸腔(胸科手术关胸前常规冲洗),准备好
要掌握体位特点。①侧卧位:肺叶切除和食管手术。患侧朝上。头部放一头圈,头圈上用棉垫包裹,腋下放一海绵垫(防止腋动脉或臂丛神经在手术中受压),双上肢伸展,并固定在支臂架上,骨盆前后各放两个沙袋或者定架和软枕固定。位于上方的腿,髋和膝关节呈屈曲位,两腿之间放一软枕,在髋关节和膝关节处用束腿带固定。②平卧位:胸腺手术。病人仰卧于手术台上,背部正中垫一个肩垫,双臂外展,头下垫一头圈。护士在摆体位的时侯,应轻柔。充分暴露手术野,避免局部受压以免出现并发症,在关节骨粗隆处加厚棉垫,固定的时候要松紧适宜。胸科手术配合特点:胸科手术创伤大,而且出血多,手术时间长,器械护士要熟练配合,备好血管器械,杮钳,缝针,结扎线,血管缝合针比较小,器械护士要及时收回保存,防止丢失。巡回护士要备好抢救物品及止血药物,注意观察血压变化。
总之,护士要术前先了解手术过程,熟练掌握吻合器使用,要根据肿瘤大小和部位选择不同型号的吻合器和缝合器,安装时应检查好钉子,并关上保险,以待用。手术操作过程中注意无菌操作,食管手术和处理支气管,按污染手术处理,用过的血管钳或器械用碘伏棉球消毒,如果手术牵涉到颈部,胸部,腹部,手术器械应相对分开。一般情况下,肺叶切除手术需放置两个胸腔引流管,一个放在第二肋间排气,另个放在膈肌上面引流。全肺切除,只放一个胸腔引流管。肺叶切除的手术,关胸前应冲洗,一般用2000毫升38℃的外用盐水或蒸馏水冲洗,一可洁净胸腔,二可检查支气管有无漏气。
第三篇:新生儿手术的护理配合
新生儿手术的护理配合
【摘要】目的 总结新生儿手术过程中的护理配合要点。方法 回顾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对40例新生儿手术进行护理配合。结果 40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中无出现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论 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业务素质,术前注意查对,手术过程中严格各项规程,密切观察病情,尽力缩减手术时间是确保手术安全完成的保证。
【关键词】新生儿;手术;护理
由于这段时期新生儿各系统脏器功能发育尚未成熟,解剖、生理与病理都具有一定的特点,免疫功能低下,体温调节功能较差,对外界环境的适宜能力及对手手术打击的耐[1]受力较差,因而易感染,护理起来要求很高,必须细心、科学、合理。
现将我院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对40例新生儿手术进行护理配合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新生儿手术40例。男性24例,女性16例。出生日龄3~28 d,体重1500~3300g。食管裂孔疝1例,食道闭锁1例,胎粪性腹膜炎1例,肠套叠5例,先天性幽门肥厚13例,先天性肛门闭锁10例,先天性背部巨大脑脊膜膨出2例,肛门阴道漏5例,先天性消化道漏2例。13例患儿伴有严重的营养不良、贫血、脱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11例合并肺炎;2例合并两种以上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最长4 h短1.5 h。麻醉选择气管插管静脉合并吸入复合麻醉。 2护理方法 2.1术前准备
2.1.1开放两路静脉,留置胃管、尿管,手术床备电热毯,备吸痰器,插管用具,给氧装备,安放体束缚带和夹板,手术用的各类无菌包。
2.1.2手术用物准备
应先了解新生儿的一般情况,根据病情和手术部位及患儿发育情况准备,小儿器械要尽可能符合小儿脏器大小及解剖组织学特点,尽可能选择精巧器械,要有特制小儿麻醉设备、辅料的尺寸也应根据年龄特征大小和患儿具体情况及手术部位选择。2.2术中护理 2.2.1体位的摆放
新生儿体重小,再加上手术时间长,所以体位的摆放很重要,既要保持呼吸道通畅,又要注意循环系统功能不受影响,还要充分暴露手术野。不论何种体位都要患儿舒服,在骨头和关节处我们有特制的四头绷带固定,以免手术中体位变动。2.2.2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
新生儿手术一般都插管全麻,呼吸机或手动控制呼吸。由于辅料大,患儿一般在被完全覆盖,所以患儿胸口或背部常固定一个听诊器,随时听诊双肺。术中用过的器械及时收回,以免过多压在患儿身上,影响患儿呼吸。2.2.3输液观察
[2]新生儿液体要求比较准确,一般用微量泵泵入,根据患儿血压和出入量,随时调整速度。液体必须通畅,一般选择头皮或四肢静脉。小儿穿刺部位手术铺单后被覆盖,必须严密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外渗、外漏及阻塞,并给予弹力绷带固定,确保静脉畅通,手术顺利。
2.2.4生命体征的观察
正常新生儿安静时心率110~114次/分,血压60-70/40-50mmHg,血容量为体重的10%。小儿心率的变化是判断术中失血量的指标,术中失血﹥10%时,患儿心率即出现变化。若心率增快表示出于代偿期,过快表示出于失代偿期,必要时可以输血补充血容量。2.2.5注意保暖
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不健全,皮下脂肪较薄,体表面积相对较大,对外界的温度变化不以适应,到手术室后又脱离保温箱,所以注意保暖,防止手术后肺炎。手术间温度在24~26C,湿度在50~60%,进行各种操作尽量减少患儿身体不必要的暴露,术中体腔内冲洗洗液必须是温盐水。保温毯温度保持在28~32C,因为保温毯是是持续恒温,保持患儿体温不降低。2.2.6心里护理
患儿对手术室有陌生感、恐惧感。要求我们从至始至终都要关心、爱护、要发扬母爱的温柔,减少哭闹,预防和减少不良反应。2.3术后护理
手术结束后,待患儿呼吸,循环稳定后,送回病房。途中用婴儿保温转运车,备氧气、插管用具等。将患儿头偏向一侧,观察患儿面色和呼吸,保证患儿的安全,与病房护士做好交接班工作。3结果
40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出现不良反应和并发症。4讨论
4.1提高手术室人员业务素质
一台手术的成功,离不开护士娴熟的配合。手术室护理人员必须具有全面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和技能,不仅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多专业医学护理知识和技巧以及急救知识,更强调对疾病系统认识,还应掌握呼吸机、监护仪等医疗器械、设备使用和管理。手术过程中,患儿生命体征常常会出现波动,手术室护理人员应有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趁着果断地救护和熟练的急救技术,是手术室护士必的素质。4.2注意事项
新生儿长相相似,一定要身份核对,腕带识别。小儿皮肤比较娇嫩,易损伤,在静脉穿刺和体位固定时,一定要动作轻柔,防止人为损失。电极板要贴好,皮肤不能与金属接触,防止灼伤。
4.3尽力缩短手术时间
[5][4]
。
[3]小儿对手术的应激性较差,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刺激。手术时间不宜过长,所以护士要非常熟悉手术步骤和解剖层次,配合时思想要高度集中,传递无误,要有预见性的做好服务。巡回护士在协助麻醉师、摆放体位、建立静脉通道也要做到动作迅速、敏捷。5小结
由于小儿发病特点与成人不同,多以急症和直接威胁生命的先天性疾病入院手术,病情变化快,手术的危险性也较大,在手术配合上绝不同于一般的成人。护理工作是手术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手术过程中严格各项规程,对基础护理技术技艺求精,特别小儿静脉穿刺技术,尽量做到一针见血。密切观察病情及手术进展情况,遇到紧急情况做到镇静,分秒必争,尽量避免各项意外发生。参考文献
[1]胡秀梅,小儿术前术后护理[ 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7,4(6);714-718 [2]刘汉菊,陈丽看,小儿外科手术中的管理体会[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3(1);40 [3]吴圣楣,陈惠金,新生儿医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 [4]何雅姿,马玉,小手术的护理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2008,10,(16);175 [5]沈彩云,浅谈手术室护士必备素质[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2(24);22-99,
第四篇:特殊感染手术配合流程图
特殊感染手术配合流程图
术前准备流程安排到感染手术间,开启负压洁净系统
术中配合流程
术后处理流程
转出手术间内非手术所需物品,准备手术用物 准备转运车,人员着装准备一次性无菌隔离衣护目镜鞋套、一次性防护衣室内巡回护士按工作流程做好术中护理,室内人员术中不得离开该手术间 室外巡回护士传递室内手术所需物品 按流程完成洗手护士工作,并做好自我防护,防止锐器伤 一次性器具、物品黄色塑料袋双袋分层密闭封装贴红色标注转运焚烧可回收手术器械黄色防渗漏袋及密封箱双层密封装贴红色标注感染性疾病名称TSSU/CSSD按规范处理地面、墙面、物体表面1000~2000mg/L“84”消毒液擦拭清水擦净。清洁工作完成后,洁净空调系统自净30分钟后关闭空调
第五篇:手术室护理骨科手术步骤
一、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术前准备:
1、器械敷料:骨科包、骨上肢包、电钻、进口钢丝钳、敷料包、手术衣、大碗、持物钳、灯把
2、一次性物品:电刀、吸引器、吸引器管、1号、4号、7号慕丝线、阑尾针、刀口敷贴
麻醉方法:局部浸润麻醉加静脉复合麻醉或者全身麻醉最
手术体位:仰卧位,患侧肩下垫软枕,略抬高,双上肢固定于身体两侧,双下肢用约束带固定,静脉通路建立在下肢 手术配合:
1、手术视野常规消毒铺巾。
2、显露锁骨: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剥离锁骨骨膜,(若需要行钢丝张力带固定则需要显露肩锁关节)
3、复位并固定
(1)克氏针固定:复位钳对合骨折两端并复位,持骨器固定,骨膜玻璃器保护锁骨下组织,选择直径、长度合适的克氏针用电钻进行固定,大钢丝剪剪断克氏针尾端。
(2)钢板螺钉内固定:同法固定锁骨,将骨折线对齐,选择合适的钢板、钻头、带钻套钻孔,测量钻孔深度,攻丝,植入螺钉,同法植入其他螺钉
4、缝合切口:生理盐水冲洗,逐层缝合切口,放置橡皮引流条,服帖包扎
注意事项:
1、熟练掌握电钻的拆装,提前安装备用
2、做好体位摆放,充分暴漏手术视野
二、肱骨干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术前准备:
1器械敷料:骨科包、骨上肢包、电钻、进口钢丝钳、敷料包、手术衣、大碗、持物钳、灯把、驱血带、无菌气压止血带
2、一次性物品:电刀、吸引器、吸引器管、1号、4号、7号慕丝线、阑尾针、刀口敷贴
麻醉方法: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手术体位:仰卧位,患肢关节屈曲置于胸前,如下1/3骨折安放无菌气压止血带,健肢固定于体侧,下肢约束带固定,静脉通路建立在下肢 手术配合:
1、常规手术野皮肤消毒铺巾,安放无菌气压止血带,驱血后启动气压止血带
2、显露肱骨干骨折部,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筋膜,分离肱二头肌及肱肌肌肉膜,显露并保护患 正中神经、尺神经、肱动脉、桡神经。甲状腺拉钩拉开肱肌,显露肱骨干
3、清除嵌入组织骨折端并复位,切开骨膜,骨膜剥离器进行剥离,刮匙清除骨折端血凝块,骨折复位钳经骨折对合复位,用骨折固定器维持
4、钢板螺钉内固定:用骨膜剥离器保护骨折周围软组织,电钻带钻套通过钢板孔钻骨孔,测深、攻丝后植入螺钉,同法植入其余螺钉
5、缝合切口:生理盐水冲洗后,彻底止血,放置引流,逐层缝合切口,敷料包扎切 注意事项:
1、气压止血带应用时应注意:①安放时不要使气压止血带与皮肤直接接触,中间需要垫以棉垫;②气压止血带使用时压力。一般上肢成人压力为33.3-40kpa,持续时间不要超过60min,如需继续使用放松至少15min
2、严格无菌操作,做好器械、物品、及内置物 的灭菌
3、熟练掌握电钻的使用及保养
三、尺骨鹰嘴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术前准备:
1、器械敷料:骨科包、骨上肢包、各种型号的钢丝、进口钢丝剪、电钻、敷料包、手术衣、大碗、持物钳、灯把、驱血带、气压止血带、一次性物品:电刀、吸引器、吸引器管、1号、4号、慕丝线、缝合针 麻醉方法: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手术体位:仰卧位,患肢肘关节屈曲90°置于胸前,上臂安放气压止血带,健肢固定于体侧,下肢约束带固定,静脉通路建立在下肢
手术配合:
1、常规手术野皮肤消毒铺巾,安放气压止血带,驱血后启动气压止血带
2、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电凝止血
3、显露骨折处:电刀切开筋膜,分离肌肉,拉开肱三头肌肌膜,弯钳分离已破坏的关节囊,刮匙清除关节内的积雪,及小碎骨片,切开骨膜,骨膜剥离器剥离骨膜,显露骨折处
4、整复骨折:伸直肘关节,骨折复位钳进行整复并固定,维持复位
5、钢丝内固定:使用电钻、克氏针钻孔,助手用骨膜剥离器保护周围软组织,血管钳钳夹钢丝分别穿过骨折远、近段骨孔,做“8”字形交叉固定,钢丝钳拉紧钢丝并拧紧结扎,钢丝剪剪去多余的钢丝,并用钢丝钳将钢丝尾端弯贴于骨皮质
6、缝合切口:冲洗并止血,逐层缝合切口,包扎切口
注意事项:
1、备好各种型号的钢丝,按需选用
2、掌握气压止血带的正确使用
四、尺桡骨干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术前准备:
1、器械敷料:骨科包、骨上肢包、电钻、敷料包、手术衣、大碗、持物钳、灯把、驱血带、气压止血带、一次性物品:电刀、吸引器、吸引器管、1号、4号、7号慕丝线、缝合针 麻醉方法: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手术体位:仰卧位,患肢外展置于清创车上,上臂安放气压止血带,健肢固定于体侧,下肢约束带固定,静脉通路建立在下肢 手术配合:
1、常规手术野皮肤消毒铺巾,安放气压止血带,驱血后启动气压止血带
2、暴露尺骨: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电凝止血,用甲状腺拉钩拉开切口,电刀打开筋膜、骨膜,弯钳分离松解,用甲状腺拉钩拉开肌肉,显露尺骨骨折部
3、尺骨骨折复位内固定:刮匙、弯钳清除骨折面凝血块,复位钳对合骨折,选择合适的钢板、钻头,电钻钻套保护电钻,通过钢板钻入骨孔,测深、攻丝后植入螺钉,同法植入其他螺钉
4、桡骨显露整复内固定同尺骨整复内固定
5、透视检查钉位,、长度及骨折复位情况,无菌中单遮盖透视部位,进行C臂透视
6、缝合切口:生理盐水冲洗并止血,逐层缝合切口,必要时放置引流条,敷料包扎切口
注意事项:
1、掌握气压止血带的正确使用
2、熟练掌握电钻的使用及保养
3、使用C臂透视时注意做好无菌防护,避免污染手术视野
4、肢体避免过度外展,防止损伤腋神经
五、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术前准备:
1、器械敷料:缝合器械包、手外包、电钻、克氏针、敷料包、手术衣包 2、一次性物品:电刀、吸引器、吸引器管、3/0丝线、缝合针
3、仪器准备:气压止血带 麻醉方法: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手术体位:仰卧位,患肢外展置于清创车上,上臂安放气压止血带,健肢固定于体侧,手术配合:
1、常规手术野皮肤消毒铺巾,安放气压止血带,驱血后启动气压止血带
2、显露骨折端:用刀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筋膜,皮肤拉钩牵开指伸肌腱,显露骨折端
3、整复骨折,克氏针内固定:骨膜剥离器将骨折远端撬出,选择合适的克氏针安装于电钻上,进行穿刺固定,用克氏剪剪去过长的针尾并埋与皮下
4、缝合切口:冲洗后小圆针3/0丝线缝合皮下组织,角针3/0丝线缝合皮肤,酒精消毒,纱布包扎切口
注意事项:
1、掌握气压止血带的正确使用
2、熟练掌握电钻的使用及保养
3、备齐各种型号的克氏针,以备使用
六、股骨近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术前准备:
1.器械敷料:骨科包、骨下肢包、各种髓内钉或钢板螺钉、电钻、敷料、手术衣、大碗、持物钳、灯把
2、一次性物品:无菌手套、电刀、吸引器、吸引器管、1号、4号、7号慕丝线、缝合针、敷贴、引流管、引流袋
3、仪器准备:C形臂
麻醉方法:连续硬膜外麻醉或者全麻
手术体位:仰卧位,患侧髋部垫高
手术配合:
1、常规消毒铺巾
2、手术过程
(1)空心螺钉固定术:取患侧大粗隆下方纵形切口,长约4cm,在股骨颈前放一导针与股骨颈纵轴平行并确定前倾角,在大粗隆下方找到与此导针重叠的一点,用电钻钻入直径为2-2.5mm的导针一枚,达到股骨头下约0.5cm处停止在定位器的帮助下平行钻入其他1-2枚导针,取下定位器,依次沿导针拧入直径为6mm的空心螺钉,取出导针,一般情况下3枚成品字形的螺钉能提供较佳的稳定性
(2)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术:C型臂 X 线下牵引复位后, 常规消毒铺 巾, 切 口粘贴保护膜。股骨外侧直切口, 切开皮肤, 暴露出股骨 大粗隆间及股骨干上段外侧部分, 在 1 30°或 13 5°D H S 定位器 的引导下由股骨外侧向 股骨头颈方向钻入克氏针(导 针), 穿过骨折线达股骨头下0.5cm处,经 c臂透视满意后, 沿导针用 D H S 三联钻扩大针道,记录钻头上的刻度,攻丝, 拧入长度合适的螺钉, 拔出导针, 根据骨折类型选择 合适长度的套筒钢板, 螺钉固定于股骨干外侧。放松患肢牵引, 加固尾钉使骨折端加压, 对于不稳定骨折, 在粗隆间处向股 骨颈方向打 入 1 枚防旋空心螺钉, 透 视见骨折 及固 定位 置满 意, 冲洗并关闭切口
(3)动力髁螺钉(DCS)内固定术:操作方法和DHS相似,不同的是钢板在股骨近端打入,以95°髁钢板为例:先在粗隆下2.5cm处沿股骨颈前面紧贴骨质插入一枚导针,再在大粗隆顶端打入第2枚导针,该针方向既平行于第1枚导针,又同股骨干垂直,在第2枚导针下方距离股骨颈顶端下1cm,平行于导针,大粗隆外侧前1/3处开凿骨槽,测量好长度后,将95°髁钢板打入,常规螺钉固定
(4)股骨近端髓内钉(PFN)内固定术,在患侧大粗隆近端5cm处切口,在大粗隆顶端稍外侧与股骨髓腔曲线延伸部的交汇处,钻入一枚克氏针至髓腔,观察位置满意后用17mm的空心钻头扩髓,空心骨锥开孔,安装髓内钉在手柄上,插入髓腔调整位置,依次通过瞄准杆钻入颈螺钉和髋螺钉的导引钢针,分别用对应的空心钻头钻孔后拧入髋部螺钉和颈部螺钉。在瞄准杆的帮助下根据需要进行远端一或二枚螺钉交锁,装上髓内钉近端尾帽
3、冲洗切口,检查有无出血,放置引流管,清点物品,用10×28圆针7号线缝合肌肉和筋膜,用10×28圆针1号线缝合皮下组织,用10×28角针1号线缝合皮肤
注意事项:
1、术中正确使用C形臂,避免污染手术区
2、密切观察病情,仔细清点物品
3、保证各种仪器功能正常
4、保证输液通畅,做好输血准备
七、股骨干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术前准备:
1、器械敷料:骨科包、骨下肢包、各种髓内钉或钢板螺钉、下肢钢板固定器械或带锁股骨髓内针器械、电钻、敷料、手术衣、大碗、持物钳、灯把
2、一次性物品:无菌手套、电刀、吸引器、吸引器管、1号、4号、7号慕丝线、缝合针、敷贴、引流管、引流袋
3、仪器准备:C形臂
麻醉方法:连续硬膜外麻醉或者全麻
手术体位:仰卧位
手术配合:
1、常规消毒铺巾
2、手术过程
(1)钢板螺钉内固定术:在股骨下端外侧纵行切口,显露骨折端,以深部拉钩牵开显露,清除血凝块,选择合适的钢板用折弯器折弯,使钢板与股骨下端弧度相适应,用持骨钳固定钢板与股骨,电钻钻孔,测深,选择合适长度的螺钉固定。
(2)带锁髓内钉固定:大粗隆顶点至髂嵴水平的直切口,在梨状窝用骨锥钻透皮质开口,以圆头导针插入,通过骨折端后到达股骨髁,接好电钻,扩髓软锉扩髓,由细致粗,以0.5mm递增,扩髓后换直头导针,记住最后一次扩髓软锉的直径大小,一般选择细于扩髓器1mm的髓内钉,链接瞄准器,认清钉的长度,最后通过皮肤切口,钻孔、测量、锁定锁钉,固定牢靠
3、骨缝大,骨折处有缺损,可取同侧髂骨或人工植骨,以利于骨的愈合
4、冲洗切口,检查有无出血,放置引流管,清点物品,用10×28圆针7号线缝合肌肉和筋膜,用10×28圆针1号线缝合皮下组织,用10×28角针1号线缝合皮肤
注意事项:
1、手术切口深大,应仔细清点用物
2、保证电刀、吸引器功能良好
3、术中出血较多,应保证静脉输液通畅,做好输血准备
4、术中正确使用C形臂,避免污染手术区
八、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术前准备:
1、器械敷料:骨科包、骨下肢包、电钻、克氏针、钢丝或聚髌器、冰盐水、温盐水、敷料、手术衣、大碗、持物钳、灯把
2、一次性物品:无菌手套、电刀、吸引器、吸引器管、1号、4号、7号慕丝线、PDS线、缝合针、敷贴、引流管、引流袋、弹力绷带
3、仪器准备:气压止血带
麻醉方法:连续硬膜外麻醉
手术体位:仰卧位
手术配合:
1、首先在患肢大腿上1/3处置气压止血带,常规消毒铺巾
2、作髌骨内侧正中纵行切口,暴露骨折部位,用两把巾钳提起骨折块,根据骨折不同的性质采取不同的缝合方式:
(1)纵行缝合固定法:适用于横断骨折,骨折线在中或者中下1/3,骨
折块完整,在髌骨内外援各1cm处,骨折断面前后缘中点平行钻孔2个,选择粗细合适的钢丝穿过两空,用钢丝钳拧紧固定,也可在骨折复位后用聚髌器固定
(2)周边缝合固定法:适用于髌骨粉碎性骨折或横断骨折伴一块粉碎,另一块有移位且整复后关节面尚光滑完整。用PDS线或者10×28圆针,7号线荷包式缝合髌骨边缘
(3)张力带“8”字固定法:用于髌骨粉碎性骨折或横断骨折伴一块粉
碎,另一块复位效果不佳,先荷包式缝合髌骨边缘,在距离髌骨内外缘各1cm经髌骨纵行穿过两根克氏针,钢丝“8”字缠绕克氏针内固定
3、冲洗切口,缝合髌骨两旁撕裂的腱膜与关节囊,用10×28圆针7号线缝合肌肉和筋膜,用10×28圆针1号线缝合皮下组织,用10×28角针1号线缝合皮肤,弹力绷带包扎
注意事项:
1、注意气压止血带的使用时间
2、手术医师取下的粉碎性骨块要保管好
3、使用聚髌器固定时,要备好冰盐水、热盐水
九、胫骨干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术前准备:
1、器械敷料:骨科包、骨下肢包、下肢钢板固定器械或带锁胫骨髓内钉器械、带锁髓内钉或钢板螺钉、电钻、敷料、手术衣、大碗、持物钳、灯把
2、一次性物品:无菌手套、电刀、吸引器、吸引器管、1号、4号、7号慕丝线、剖腹针、敷贴、引流管、引流袋、无菌绷带
3、仪器准备:C型臂
麻醉方法:连续硬膜外麻醉
手术体位:仰卧位
手术配合:
1、常规消毒铺巾,以骨折为中心距离胫骨嵴外约1cm切口
2、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筋膜,分离肌肉暴露骨折端,可以采取两种方法固定:
(1)胫骨带锁髓内钉固定术:先将骨折复位,于胫骨结节钻孔,将选择好的导针自上向下插入到踝关节附近,用髓腔锉扩髓到预定内径,测量胫骨峡部的内径,选择合适的髓内钉,将髓内钉打入到髓腔,瞄准器瞄准,电钻钻孔。上钉锁定髓内钉,用C臂透视进一步确定髓内钉及螺钉的位置
(2)钢板螺钉固定术:用持骨钳经骨折复位,选择适宜的钢板,用二抓固定器将钢板固定于胫骨的内侧面,用电钻钻孔,测深,选择适宜的螺钉固定
3、冲洗切口,检查有无出血,放置引流管,清点物品,用10×28圆针7号线 缝合肌肉和筋膜,用10×28圆针1号线缝合皮下组织,用10×28角针1号线缝合皮肤
注意事项:
1、注意气压止血带的使用时间
2、仔细清点物品
十、内踝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术前准备:
1、器械敷料:骨科包、骨下肢包、可吸收螺钉专用器械、电钻、敷料、手术衣、2、一次性物品:无菌手套、电刀、吸引器、吸引器管、1号、4号、7号慕丝线、缝合针、弹力绷带
3、仪器准备:气压止血带
麻醉方法: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
手术体位:仰卧位
手术配合:
1、手术视野常规消毒铺巾,患肢驱血后启动气压止血带
2、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暴露骨折端
3、复位与内固定:用巾钳将骨折复位,或用克氏针固定保持复位状态,安装4.5mm或3.5mm钻头,钻透内踝骨折片,方向与骨折线垂直,测深器测深,选择合适的螺钉长度,攻丝,冲洗骨孔,拧入可吸收螺钉,达到骨折加压嵌插为止
4、生理盐水冲洗切口。依次缝合切口,缠弹力绷带,松止血带
注意事项:
1、严格记录气压止血带时间,以防止肢体长时间缺血、肿胀
2、严格无菌技术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