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金乡县棉花生产情况调研材料
金乡县关于棉花生产的调研报告
2012年7月11日
按照通知要求,我局迅速组织人员,会同县农业局、供销社、物价局等部门进行深入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种植棉花的缘由、面积、产量、质量
我县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雨量充沛,常年平均降雨量694.5mm,年平均气温13.8℃,日照2272小时,无霜期221天,土壤肥沃,这些气候条件均有利于棉花的生产。棉花是我县传统的优势作物,主导产业,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我县是驰名中外的“大蒜之乡”,大蒜常年种植面积70万亩以上,蒜棉套种是金乡农业的一大特色,大蒜棉花高产高效生产形成规模,给广大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棉花种植面积相对稳定。近年来,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的陆续出台,价格相对较高,加之棉花产创建活动项目的落实,农民植棉效益高、积极性大。我县耕地面积94万亩,近10年常年种植棉花70万亩以上,全部选用抗虫杂交棉,平均亩产皮棉90-100公斤,棉花产量高,质量好,远近闻名,是山东省重要的棉花生产、加工基地。
我县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连续被山东省定为农业部棉花高产创建示范县,2010年被山东省评为棉花高产创建A级县,2012年又被定为全国棉花轻简育苗项目
1示范县。2012年全县植棉72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近83%以上。
二、经验做法
1、推广蒜棉套种模式。蒜棉套种是长期以来比较成功的套种模式,推广普及率80%以上。一般年份,蒜棉套种的比较效益超过麦棉套种或蒜套玉米等种植模式。
2、大力推广高产、抗病、抗虫、杂交棉花品种,推广普及率达到99%以上。注重抓好农业部、省、市下达一系列棉花高产创建、新品种推广、轻简育苗等项目工作。
3、采用育苗移栽与大蒜套种,充分利用耕地及光热资源,育苗移栽率100%。近年来主推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蒜棉套种模式,试验示范棉花基质育苗移栽技术、穴盘育苗基质、水浮育苗技术等多种育苗方式降低棉花生产成本。
4、合作社经营。我县是山东省供销社确定的全省7个棉花经营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县之一,组织棉农成立棉花专业合作社,以“棉花标准化种植、规范化管理、市场化运作”为主体,推行“良种、农资、病虫害防治、技术、收购”五统一的经营管理模式,合作社从种植、管理到收购,实行全程跟踪管理与服务。现已发展13个行政村、3672户社员、25000亩棉花示范基地,已成为全省棉花经营服务体系建设的典范。
5、“农工科贸”一体化发展。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
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整合有效资源,做好生产、加工、流通与消费者的衔接。以如意、天元棉业、天元棉花专业合作社为龙头,进行棉花示范基地建设。如意集团选定四个乡镇为试点,租赁2-5万亩建设标准化棉花种植基地,成立棉花育种基地和技术研发中心、监测中心、服务中心。
三、存在的问题及困难
(一)生产成本增加,植棉效益降低。
据调查,2011年由于农药、化肥等农资和农业服务费用价格上涨,我县棉花生产亩成本为955元,比2010年增加增加255元,增幅36.4%。其中物化成本360元,用工成本595元,分别比2010上年增加10元和245元。
2011年金乡县被调查90户棉农的棉花平均亩产籽棉210kg,皮棉84kg,籽棉平均每公斤售价8元,亩收入1680元,去除成本955元(其实金乡县每个工作日成本50元以上),棉花亩纯收益725元。比套种玉米亩增收140元。比较效益比上年下降1270元,降幅90%以上。
(二)棉花轻简育苗技术推广有一个试验示范过程。尽管今年我县推广棉花轻简育苗达560余亩,移栽面积达6万余亩,较往年有大幅度的提升。但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棉花营养钵育苗在我县持续推广三十年之久,农民对该技术得心应手,特别是偏远的村庄对新技术领会比较慢,棉花轻简育苗技术推广有一个过程。
(三)工厂化育苗承担的单位较少,风险较大。工厂化育苗承担的单位较少,不能够满足广大棉农对棉苗的需求,同时工厂化育苗风险较大。一是成本风险;二是育苗作物品种风险,过分单一,三是工厂化供苗时间过于集中,集中育苗,集中供苗时间很短,一般一周,从播种到移栽仅一个月左右,工厂化育苗规模不可能太大。四是气候风险,由于棉花春季育苗正处于早春时期,温度低、寒流不断侵袭,一旦遇到倒春寒严重的年份,会对棉苗造成毁灭性的打击,承担棉花轻简化育苗企业的风险较大。
四、工作建议
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进行植棉补贴和棉花良种补贴,进一步提高棉农植棉积极性,提高棉花最低保护价,保护棉农及相关企业利益,通过市场手段稳定棉花价格,稳定棉花生产。
2、拉大棉花品级价格差距,提高棉农对优质棉生产的重视,提高我国棉花品质和纺织品的档次及竞争力。
3、围绕提高植棉收益降低生产成本,加强棉花栽培育种技术的研究与推广,提高植棉效益。
4、结合全国棉花高产创建活动开展各级棉花生产大奖赛,刺激广大棉花技术工作者和棉农对植棉新技术新成果的研究、推广、应用,促进棉花生产技术的提高。
第二篇:淮阳县棉花生产调研
淮阳县棉花生产调研
近日,县农业局抽调相关技术人员对两年来的棉花生产形势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县棉花生产的历史
我县历史上是植棉大县,常年种植面积在十万亩以上,最高峰时达50余万亩,2007年和2008年由于政府免费发放棉种,全县棉花面积在20万亩左右;由于棉价等因素影响2010年下滑到
7.5万亩,2011年继续下滑,面积在3万亩左右,我县棉花生产呈现连年下降趋势。
二、棉花生产滑坡的原因
(一)棉花价格低而不稳
近几年棉花价格大幅度波动,加大了植棉风险,2006年籽棉价格5.2元/公斤,2007年籽棉价格6.4元/公斤,2008年籽棉价格4.4元/公斤,2009年7.4元/公斤,2010年12元/公斤,2011年8.4元/公斤,棉花价格忽高忽低,甚至一年内出现几次大的波动,加大了植棉的风险,挫伤了棉农的植棉积极性。
(二)植棉比较效益低
植棉与种粮及经济作物相比没有优势,种植小麦平均亩纯收益340元、玉米230元、大豆220元、花生1000元、小麦与棉花间作亩纯收入在640元左右,比小麦与玉米连作高80元,比小 1
麦与大豆间作高90元;但明显少于小麦与花生及小麦与其它经济作物间作。2011年棉花亩产皮棉在80公斤/亩左右,籽棉价格按9元/公斤计算,植棉毛收入1870元/亩,减去生产成本1341元,每亩净收益529元,加上计算麦棉套种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则亩收益只有350元左右。今年玉米单产按500公斤,每公斤按2.1元/公斤计算,毛收入在1050元,除去成本340元,亩净收益710元,大豆亩产按180公斤,售价4.1元/公斤,种植大豆毛收入在738元,扣除成本175元,亩净收益563元,种植花生每亩按300公斤,售价6.2元/公斤毛收入在1860元,扣除生产成本700元,亩净收益1160元,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种植棉花的收入低于种粮与花生等经济作物,比较效益则更低。
(三)打工经济影响,青壮年劳力短缺
近年来,农民进城打工经商者居多,一个技工一天能挣100元以上,一个力工一天也能挣80元左右,农村50岁以下的青壮年大都外出打工挣钱,留下的多是妇女儿童,所以种植上也是怎么省工怎么种植,大部分种植棉花的农户也是种上几分地,为了自己用,棉花面积的减少也就不再奇怪了。
(四)周期长,劳动强度大,机械化程度低
棉花从种开始经过育苗,移栽覆膜,打药治虫整枝打杈,到多次采摘晾晒,历时7个月,棉花每亩用工在26个左右,而玉米
6.6个/亩,大豆4.2个/亩。小麦、玉米、大豆等从播种到收获基
本实现了机械化,而棉花仍然以人工劳动为主,与农民即省工又得利的理念不相投,所以农民不愿种植棉花。
(五)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支持不够
近几年国家对棉花生产的支持力度相对于粮食明显偏弱,除了棉花良种补贴外,今年国家刚出台棉花收购保护价,但没有种植补贴和生产资料补贴,没有出台对棉花生产的奖励政策,各级相关部门对棉花生产的重视程度明显赶不上粮食生产。
三、我县棉花种植现状
2011年我县棉花种植面积在3万亩左右,主要分布在刘振屯、冯塘、王店的花生田内的套作,作为花生收入的补充大约在2万亩左右,另外棉花制种田分布在鲁台、朱集、安岭、葛店、黄集、四通等乡镇大约在5000亩左右。白楼乡内分布西瓜、棉花套种在800亩左右,剩余的则为零星种植,往日的老棉区如安岭、齐老万亩连片的棉花已经不见踪影。
四、产销情况
我县棉花2010年皮棉总产0.56万吨,2011年总产0.27万吨,这些棉花全被四通镇等地的个体商贩收购,棉纺企业及棉麻公司在我县没有收购,有时棉农惜售,有时是有价无市,农民除自留以外,我县棉花没有库存。
五、恢复棉花生产的几点建议
1、提高棉花良种补贴标准
农户买一亩地的棉种要30-40元,而补贴只有15元/亩,建议提高棉种补贴标准。
2、稳定和提高棉花收储保护价
2011年国家出台了收储最低保护价相当于每公斤籽棉8.4元,低于农民的期望值,建议适当提高保护价调动农民的植棉积极性。
3、健全棉花保险机制
棉花生产周期长,自然灾害多,生产成本高,棉农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弱,建议国家加大对棉花保险的支持力度,保障棉农的收入。
4、加大对优质棉花技术的推广力度
推广选择优良品种简化栽培技术,国家加大对植棉机械的推广扶持,使植棉的劳动强度降低,收入提高,调动农民的植棉积极性。
二0一一年十一月十八日
第三篇:棉花工作调研报告
按照上级要求,我们对2004年全市棉花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2004年棉花供求形势和市场价格走势。
从棉花种植面积和产量看:2004年,我市共种植棉花50万亩,比上年增长50%,由于受夏季涝灾影响,单产下降30%左右,总产与去年基本持平,预计20000吨。
从棉花种植业户看:去年棉花收购价格波动大,等内籽棉最高达到3.5元/斤,最低2.5元/斤,平均价格2.8元/斤,亩产籽棉600斤,亩均纯收入1000元以上。今年,今年农民种棉积极性空前高涨,虽然棉花种植面积大幅度增长,但收成欠佳,同时种植棉花成本也大幅度增长,承包土地价格翻了几番,最高达到700元/亩,这样承包地种棉成本每亩达到1000元左右,非承包地种棉成本400元/亩,按亩产籽棉400斤计算,平均2.5元/斤才能不赔本。棉民收获的棉花多数存放家中观望市场价格变化,已出售的不到1/4。
从棉花收购加工企业看:第一,去年新棉上市之初棉花收购价格较低,之后上涨,之后回落,棉花收购加工企业有得有失,不能很好把握市场行情的企业就会亏损。企业怕再赔本不愿高收,不敢多收。第二,国家实行从紧的金融政策,棉花加工企业普遍存在资金困难的问题,我市棉花加工企业全部是小型企业,几乎没有能从银行获得贷款的,大多是靠集资收棉,难以满足收购需求。第三,目前国内市场皮棉价格12200元/吨,依此计算企业籽棉收购价格在2.4-2.5元/斤才有一定的利润空间,由于前期籽棉价格上涨到2.7-2.8元/斤,农民不愿低价出售,出现企业“购棉难”的问题。
二、棉花收购、销售、价格、质量、库存情况
截止目前,20家有资格的企业共收购棉花80吨,销售30吨,库存50吨。多为二级棉花,销售价格12200元/吨。其中供销社系统5家棉花企业都进入转制程度,收购量较小,共5吨左右。
三、资金筹措落实情况
目前,棉花加工企业普遍存在资金困难的问题。全市20家有资质棉花收购加工企业中有5家为供销系统集体企业,由于近年来生产经营状况欠佳,农发行停止了对其贷款发放;其他9家企业均为民营企业,起步晚,规模小,农发行不敢放贷。从商业银行贷款情况看:国家实行从紧的金融政策,我市棉花加工企业全部是小型企业,几乎没有能从商业银行获得贷款,大多是靠集资收棉,难以满足收棉需求。
四、清理整顿棉花市场秩序和质量监督情况
为严厉打击棉花市场上的不法行为,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提高工作效率,切实保护农民和合法棉花企业的利益,县工商局召开专门会议进行了统一部署,集中力量在全市范围内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棉花市场专项检查行动。检查采取明查与暗访相结合,更多地采取暗访,正常检查与节假日检查相,重点放在节假日,8小时内与8小时外相结合,有针对性地安排好8小时以外的监督检查。检查中,突出重点,对所有取得资格的企业进行了复查,对不符合条件或未经省政府资格认定而擅自从事棉花收购、加工的企业和个人,坚决予以取缔。允许有资质的棉花加工收购企业跨地区收购,对外来有证企业和个人积极予以支持和保护,不限制、不打击。通过检查,有效地整顿了棉花市场秩序,促进了棉花市场流通。技术监督局定期不定期地对我市棉花收购、加工企业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一是通过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宣传棉花质量管理和重要性,异性纤维混入的危害性,做到家喻户晓。二是指导棉农、企业采摘、晾晒、挑拣籽棉,防止采摘收购加工等环节混入异性纤维。三是印发棉花质量管理宣传材料,使棉花收购加工企业明确质量标准和法律责任。四是不定期对棉花收购加工企业进行检查或抽查。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基本杜绝了压抬等级、混等混级、掺杂使假、质量与标识不符等问题。
五、上级政策贯彻落实情况
国家等有关部门出台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意见,召开全国棉花电视电话会议以后,我们及时组织有关部门和全市棉花收购加工企业学习了会议精神,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工作要求。通过传达学习,有关部门和企业认清了今年的棉花工作面临的形势、今后棉花工作的重点和发展方向,促进了全市棉花工作的顺利开展。
六、棉花产业化经营情况
我市在棉花产业化经营方面做的比较好的企业,如我市**公司去年新上棉花加工厂,并与部分农户签订彩色棉花种植订单合同,发展彩色棉花生产基地3000亩;我市**公司全部设备省内一流,拟于明年与当地农户签订订单,并从事优质棉种生产,发展前景较好。
七、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企业信誉低,贷款难度很大,筹集资金渠道窄,资金严重不足,制约了棉花收购,影响了企业效益。二是棉花市场的放开,虽然打破了地域间的封锁,加快了棉花流通,活跃了棉花市场,解决了农民卖棉难和打白条现象,但是,由于市场管理跟不上,措施不得力,致使棉花流通市场比较混乱,特别是大批外地小商贩的涌(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入,他们进村到户,缺斤短两高价收购,抢占市场,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三是棉花收购加工市场的准入制度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取得资质证书企业的利益,同时也成为计划、工商、质监等部门调度和监管的重点,检查、验收、报表频繁。而未取得证书的企业涉及这方面的事较少,近年来工商市场监管力度不够大,致使这部分企业能够正常的进行无证经营,效益较好。
八、加强棉花总量平衡和市场调控工作的建议
一是加大农发行政策性资金支持力度,确保符合条件的企业能够及时取得贷款。二是加强对棉花收购加工企业的监管,对未通过资质认定的企业予以取缔,严厉打击不法收、运、加、销行为,切实维护棉花市场秩序。
第四篇:棉花调研汇报内容
国家棉花调研汇报材料
河南地处中原,既是农业大省,又是产棉大省,2010棉花种植面积在700万亩左右,产量44.72万吨,居全国第五位。棉花购销信贷业务是农发行河南省分行的主体业务,做好该工作是我行履行政策支农的职责所在,也对河南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新棉收购在即,我行将充分估计棉花收购市场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在有效防控风险的前提下,按政策及时发放新棉收购贷款,确保棉花收购不出现大的问题。
(一)认真做好市场调查,准确测算收购资金需求量。6月份以来,我行加强了与省发改委、农业厅、统计局、供销社等部门的沟通联系,对全省植棉面积、棉花生长形势、400型打包机客户资源数量及分布情况、我行已支持企业加工能力及筹资能力等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结合历年我行支持收购的市场占有率,预测新收购量和资金需求量,为信贷资金投放提供数据支撑。
(二)切实做好棉花企业贷款资格认定工作,合理布局收购网点。8月份,按照“区别对待、有保有压、择优扶持”的原则,结合国家棉花质检体制改革进程、企业以前收购贷款结零情况、收购网点布局需要等,稳步有序开展收购贷款资格认定工作。在认定中,我行认真筛选企业,优化客户结构,将退出一些有效
资产少、棉花经营量小、抗风险能力弱的企业,同时也将吸纳资信好、自筹资金充足、经营效益良好、在区域市场有影响力的新企业入市收购。结合贷款资格认定情况,点面结合,合理布局收购点,使收购范围覆盖全省各个棉区。同时,针对今年我省棉花主产区棉花增产量不大,但其他地区零星种植(如焦作、济源的黄河滩区)有所增加的情况,积极制订应急预案,及时调整网点布局,或指导临近的优质客户延伸收购半径,防范可能出现的收购“空白点”。
(三)准确把握信贷政策,全力支持2011新棉收购。一是组织辖内棉花信贷人员认真学习国家临时收储的相关政策,准确掌握具体操作要求;二是规范棉花收购贷款的使用,放贷前,明确界定收购贷款用途和使用范围,从源头上防范信贷风险;三是新棉开秤前,同时核定企业收购贷款最高累放额和最高贷款余额两个限额,减少内收购贷款审批环节(中间的收回再贷将由开户行直接办理);四是继续加强对企业“三金”的管理,规定自筹资金比例,在配套收购自筹资金到位后,一企一策确定风险准备金、经营者风险担保金的缴存比例;五是积极推行棉花质押贷款,采取先质押后贷款或先贷款后追加质押方式,在部分流通企业中探索仓单质押、动产质押等贷款方式,解决后续贷款有效抵押物不足问题。
二〇一一年八月十六日
第五篇:美国棉花生产概况
美国棉花生产概况
1.植棉简史:目前世界上栽培面积最大的陆地棉品种就发源在美国边界附近。公元前500年,美国西南部的祖尼(Zuni)和霍皮(Hopi)地区的印第安人在举行宗教仪式时就开始使用棉花。1536年得克萨斯和路易斯安那州就种植了棉花;1607年开始引种陆地棉,在当时的作品中发现了弗吉尼亚移民最早栽培棉花的痕迹,随后棉花栽培逐渐发展;1784年美国的原棉从查尔斯顿(南卡罗来纳州)出发海运到英国的利物浦;1785年后引种海岛棉。1793年美国惠特尼(Whitney)发明了锯齿轧花机后,美国的棉花生产得以迅速扩大,并开始更认真地从墨西哥引种进行培育。从19世纪初到1925年左右,美国的许多州扩种了棉花,形成了“棉花带”,棉花面积达1600万公顷,总产皮棉1700万包,占世界棉花产量的60%,达到高峰。同时,各地建立了许多棉花纺织厂;1801年建立了第一座棉籽榨油厂;1879年因新法炼油技术的成功使棉籽油更受消费者欢迎,也促进了此业的飞速发展,当时,美国棉籽油产量25000吨,到1963年达到创历史的906000吨,棉籽饼产量达到2500万吨。
2.棉区分布:美国是世界产棉大国,也是棉花的主要出口国。目前,东起大西洋西岸,西到太平洋东岸,横贯美国南部的17个州均可植棉,统称“棉花带”,此带北界与纬度37°线、无霜期200天线基本相符。只在密西西比河流域和土质肥沃,植棉收益较高的弗吉尼亚州南部,以及加利福尼亚州的圣华金河谷地棉区稍北越过此界,达北纬38.2°。棉区多属河流冲积平原,土壤多为砂壤土或黑钙土,土质肥沃,气候温暖,自然条件比较适宜于棉花生产。美国棉花带划分为四个棉区:(1)西部棉区:包括加利福尼亚、亚利桑那和新墨西哥三个州。干旱少雨,棉田全部实行灌溉。棉花收获面积约占全国的18%,总产占全国棉花产量30%。皮棉单产50-99公斤。(2)西南棉区:又称高原棉区,包括得克萨斯、俄克拉何马和堪萨斯州三个州。海拔1500-3500米,属半干旱地区。棉花收获面积约占全国棉田44%,总产占全国棉花产量29%。(3)中南棉区:又称密西西比三角洲棉区,包括密西西比、路易斯安那、阿肯色、田纳西、密苏里五个州、靠自然降雨植棉。年降雨量800-1000毫米。棉花收获面积约占全国的30%,总产占32%,皮棉折合亩产为48公斤左右。(4)东部地区:包括南卡罗来纳、北卡罗来纳、佐治亚、亚拉巴马、佛罗里达、弗吉尼亚六个州。年降雨量1000-1500毫米,靠自然降雨植棉。棉田收获面积约占全国的8%,皮棉单产45公斤左右,总产占全国的9%。我们所考察的得克萨斯州是全美国棉花产量最大的州,年种植面积达550万英亩,产值达15.6亿美元,总产约占全美的三分之一。位于得克萨斯州西北部的拉伯克(LUBBOCK)地区,地势平坦,气候适宜,棉花连片种植面积达350多万英亩(2124万亩),号称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地棉区;加利福尼亚州种植面积排名第二,年植棉面积达130万英亩,产值达9亿美元。美国棉花品种以陆地棉为主,美洲比马棉(长绒棉)为辅。例如,1995年全国棉花种植总面积达1600.6万英亩,其中陆地棉面积为1579.5万英亩,美洲比马棉为21.1万英亩,1995年棉花总产量为86.51亿磅,其中陆地棉为84.78亿磅,美洲比马棉为1.73亿磅,1995年棉花总产值达65.51亿美元,其中陆地棉63.30亿美元,美洲比马棉为2.21亿美元,棉花出口占世界的21%。
3.棉花种植面积和产量:美国棉花种植面积,从1945-1953年一直稳定在13000万亩左右,50年代后逐步减少;1967年减少到4854万亩;1969年开始回升达6711万亩;1981年棉田收获面积达8401万亩; 1982年棉田又减少到5908万亩; 1983年棉田继续下降到4460万亩; 1987年开始回升;1991年棉田收获面积达到7867万亩,皮棉单产48.73公斤,总产达7670万担,年末库存1612万担。到1998年,美国棉花的收获面积达到6677万亩,总产约300万吨,平均亩产为45公斤左右。目前,有35000个农户从事棉花生产。
4.棉花生产的特点:美国棉花生产的主要特点是:(1)机械化程度高。美国人少地多,农业人口占2%,为了节省劳力,只有实行机械化。从整地、播种、灌溉、施肥、植保到收获,全部采用大型植棉机具作业,质量好,效率高,成本低。种一亩棉花投工约为3个工时(约合0.4个工作日),用工量是全世界最少的。(2)全面推广棉花优良品种。每个地区推广的棉花优良品种应由区试委员会和美国农业部共同讨论确定,种子生产商品化,并由种子公司统一供应。目前,有60%的品种为转基因抗虫棉;(3)棉花生产规模大规范化程度高。一个植棉方或圆型灌区就有几百英亩,一个农场主就经营2000英亩左右的棉田。棉田平整,起垅种植,采用大型喷灌,虹吸灌溉和中心灌溉系统,科学施肥,棉杆还田,病虫害综合防治,棉田化除无杂草,棉株长势均衡,化学脱叶,一次性机械收获;(4)综合技术服务全面、系统。出租农业机械,出售棉花良种、化肥、农药,运输、建筑、修理、水利、农业工程以及棉花加工等都有专业公司、工厂为植棉农场服务。在植棉技术上也有技术研究与推广中心给予科学指导和服务;(5)国家对棉花生产实行扶持和保护政策,并制定每磅皮棉50美分的最低保护价,棉农每年的植棉收入低于一定数额时,国家也要给予一定的补贴,以鼓励棉农种植棉花。
5.皮棉价格和原棉外销
美棉出口市场主要面向亚洲、大洋洲、欧洲、非洲与中东地区。其中亚洲和欧洲是美棉出口的最大市场。70-80年代进口量较大的买方国家为日本、朝鲜、中国(包括台湾、香港)、印度尼西亚、泰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90年代以来,进口量较大的买方国家仍为亚洲几国:中国(包括台湾、香港)、日本、朝鲜、印度尼西亚、泰国,其次为埃及、墨西哥、意大利、加拿大、德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