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软件工程第九章课后6、7、8题
2010121337李佳俊10科技三班
6、什么是对象模型?建立对象模型时主要使用那些图形符号?这些符号的含义是什么?
答:对象模型表示静态的、结构化的系统的“数据”性质。它是对模拟客观世界实体的对象以及对象彼此间的关系的映射,描述了系统的静态结构。通常使用UML提供的类图来建立对象模型。在UML中术语“类“的实际含义是,一个类及属于该类的对象。
7、什么是动态模型?建立功能模型时主要使用哪些图形符号?这些符号的含义是什么?
答:动态模型表示瞬时的、行为化的系统的“控制”性质,它规定了对象模型中 的对象的合法变化序列。
通常,用 UML 提供的状态图来描绘对象的状态、触发状态转换的事件以及对 象的行为(对事件的响应)。每个类的动态行为用一张状态图来描绘,各个类的状态图通过共享事件合并 起来,从而构成系统的动态模型。也就是说,动态模型是基于事件共享而互相关 联的一组状态图的集合。
8、什么是功能模型?建立功能模型时主要使用哪些图形符号?
答:功能模型表示变化的系统的功能性质,它指明了系统应该做什么,因此更直接地反映了用户对目标系统的需求。
功能模型由一组数据流图组成。在面向对象方法学中,数据流图远不如在结杂对象提供的服务,简单的处理(或用例)对应于更 基本的对象提供的服务。有时一个处理(或用例)对应多个服务,也有一个服务对 应多个处理(或用例)的时候。(1)数据流图中的数据存储,以及数据的源点/终点,通常是对象模型中的 对象。(2)数据流图中的数据流,往往是对象模型中对象的属性值,也可能是整个 对象。(3)用例图中的行为者,可能是对象模型中的对象。(4)功能模型中的处理(或用例)可能产生动态模型中的事件。(5)对象模型描述了数据流图中的数据流、数据存储以及数据源点/终点的结构。
第二篇:6 、7、8教案
梦圆飞天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想象课文所描写的情景,体会“神舟”5号发射时人们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能结合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些场面谈谈自己的感受。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熟读通,体会中国人民实现飞天梦想的无比喜悦与自豪。教学课时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导入课题,简介“神舟”5号发射成功的有关情况。
2、播放神舟5号发射录像。
3、师生谈感受。
二、初读课文
1.课文是如何记录这一激动人心的历史性时刻的? 2.布置学生自读课文。3。提出要求:
(1)保持良好的读书姿势,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
(2)读准生字新词,根据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词的意思。
(3)把课文读通读顺,遇到难读的句子或者长句多读几遍,并把不懂的或有疑问的地方做上记号。
(4)边读边思考:课文描写了哪些激动人心的场面?是如何描写的? 4.检查学生自读情况。(1)按自然段读课文。(2)布置其他同学认真听(3)正音:“澎、控”是后鼻音,“乳、执”是翘舌音。5.布置学生默读课文,找出自己最喜欢的部分反复朗读。
三、交流感悟
1.听写部分词语。
2.安排学生代表上台朗读课文,简单赏析课文。3.质疑问难:
(1)哪些场面给你的印象最深?(2)你对课文中的词语或句子有什么独到的见解?(3)教师给予解答。(补充资料)
A俄罗斯塔斯社在今日头条显著位置,报道了中国“神舟”五号发射的消息。称:“38岁的中国人杨利伟是第431位进入太空的地球人,并且是第一个中国公民。” B 航天员在太空失重环境中,吃饭有几种吃法。一种是坐着不动,像在地面上就餐一样,自己把食物往嘴里送。另一种吃法是把要吃的一口大小的食物块放在半空中,食物在空间不动,人飞过去用嘴凑上去咬住它。吃饭的时候要闭着嘴吃,千万不能叫食物残渣漏到嘴外边去,否则食物渣子会在空中飘浮不落,很难清除,如果自己或同伴把它吸到鼻子里就不好办了。
四、安排写字练习
指导写习字册,教师巡回指导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准备在课堂上朗读
2、思考:课文按什么顺序记叙,可以分几个部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氛围,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去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教学重点
想象课文所描写的情景,体会“神舟”5号发射时人们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能结合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些场面谈谈自己的感受。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2、指名朗读课文,指出优缺点,教师进行现场指导。
3、师生共同复习第一课时内容。
二、精读感悟
1、简单指导,理清课文脉络。(1)点名事件发生的时间。(2)重点写人们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为“神舟5号”送行时的激动人心的场面。(3)写发射的场面扣人心弦。
(4)写杨利伟在太空中问候大家。(5)点名了此次发射飞船的重大意义。
2、朗读1自然段。强调这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
3、朗读2-5自然段。
感受人们为神舟5号送行场面的热烈。在送行的人中,有“与宇航员朝夕相处的教练、专家”,有“手举鲜花的少先队员”,他们“人人脸上写满了喜悦与自豪”。朗读时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通过朗读把当时的气氛表达出来。师生朗读,体会喜悦心情。通过“身着乳白色航天服”,“面向五星红旗肃然伫立”等语句,指导学生体会杨利伟严肃庄重的神情。
指导学生读好“总指挥长同志,我奉命执行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准备完毕,待命出征,请指示”这句话,体会杨利伟同志出征前的坚定意志和必胜信心。
4、指导朗读感悟“发射”情节。
指导读好“随着发射时间一秒一秒地逼近,人们的心弦都绷得紧紧的,似乎可以听见自己急促的呼吸声”一句想象当时的进展气氛。
反复让学生演练“十、九、八„„点火„„起飞„„”读出现场特有的气氛。点名读,分角色读。
播放发射录像,激发学生想象力。
再指导朗读,注意展开想象,读出气势。“一片欢腾,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澎湃的激情„„”这句话朗读时要读出节奏感,读出内在的一层比一层更强烈的人的感情。
5、指导朗读杨利伟的话。(1)请学生读第三部分。
(2)杨利伟的话有两处。第一处是当飞船运行到第七圈,距地面343千米时,杨利伟神情地向地球发回的问候。“向世界全国人民问好!„„”读这段话时,注意指导学生体会杨利伟当时的激动和难以抑制的豪迈之情。(3)请男同学和女同学轮流朗读。
(4)请小组中朗读得最好的同学到台上朗读。
三、合作探究
1、老师提问:在神舟5号”飞船发射的过程中,哪些场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布置小组合作探究。
3、指导方法:
(1)再读课文,进行系统思考。
(2)默读课文,自己在文中画出相关句子。(3)在小组中进行讨论,说出自己的感触。(4)开展互动,朗读自己最感动的部分。
4、全班交流。
四、课堂练习
1、朗读练习。
2、把自己搜集的有关太空知识的图片和资料进行交流。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总结课文,质疑问难。
2、课堂表演,再现课文为我们描写的情景。把自己搜集的有关太空知识的图片和资料进行交流。
教学重难点:学生的吸收消化,再现课文为我们描写的情景。
一、师生总结
1、播放课文录音,对课文做简单的回顾。
2、师生互问互答,对课文进行总结。
3、对教学的下一环节进行动员指导。
二、课堂表演
教师的话:我们将要表演的《梦圆飞天》反映了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后酒泉大地上人们欢庆的热烈场面。片段:
出示字幕:现场指挥员不时传出的各种指令,重重地敲打着人们的心。零号指挥员开始最后10秒倒计时:10、9、8、7、6、5、4、3、2、1。O 师:为什么激动?
生:因为倒计时的时候就要发射了。
师:对,首次发射的激动,把它读出来,零号指挥员开始 生大声读10、9、8、7、6、5、4、3、2、1 师:从你们的声音表情看出了激动,还想说什么?生:我觉得这十秒钟是全世界关注的十秒钟。vyYo生:我想到了我在跳水到了最后十秒钟,我的心像兔子在跳。师:这是怎样的10秒呢?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期盼凝聚的10秒!虽短犹长的10秒!9
牵动13亿中国人的心,吸引全世界的目光的10秒,让人们激动、紧张、担忧的10秒。
零号指挥员倒计时hx$(M
生:10、9、8、7、6、5、4、3、2、1 师:从哪体会到到了最激动的时刻。生:因为到了中国人最自豪的时间。师:请零号指挥员开始十秒倒计时。生倒计时。
师:多么紧张的十秒啊。谁再说一说。生:我觉得这十秒让我非常紧张。师:课文里哪个词可以表现。I 生:重重的敲打。生再读。
师:这十秒多么重大,让我们零号指挥员一起发令。生读。师:伴随着滚滚的浓烟,神舟五号冲上了辽阔的碧空。出示:神舟五号升天情景。
三、资料交流
1、教师说说资料交流的意义。
2、小组进行交流。
3、班级交流,教师指导。
四、练习布置
1、练习册。
2、课后练习3、4题。板书设计 6.梦圆飞天
送行----发射----问候----梦圆 7.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学习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由课题入手,初步把握“孪生兄弟”的含义。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板书“孪生兄弟”,指名说说含义,逐步补全课题“地球的”“火星”,简要说明地球与火星的关系。
2.用课件演示两者的真实图片,作一个初步的了解。
3.课文为什么把火星和地球称为孪生兄弟?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带着心上问题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全文。(2)不理解的字词同桌相互质疑。(3)思考交流“课文为什么把火星和地球称为孪生兄弟?”
2.检查自读情况,扫清阅读障碍。
3.思考交流“课文为什么把火星和地球称为孪生兄弟?” 4.分析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想:从哪里可以看出火星和地球是“孪生兄弟”?(兄弟俩长得太太像了)分别表现在哪些方面?(2)读读、记记两者的相似之处。
(3)师述:课文以四个“同样”所表达的内容表现了含义,突出了文题和主题。再读读理解。
(4)引入:由此人们也作出了这样的推测――――火星也和地球一样有水和生命存在。
5.为什么会作出如此推测呢?自读下文思考,并弄明白课文又介绍了几个方面的内容。
6.简单分析交流后给课文划分层次,概括大意。第一段(1):“孪生兄弟”推测火星上有水和生命存在。第二段(2-5):推想火星上水的两种来源。第三段(6-8):阐述地球上能留下水并孕育生命而火星却不能的原因。7.按段读课文,把握每一段的主要内容。
三、小结
四、指导生字
1.观察生字,分析字形。2,描红。临写。
3、展示、评价。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们为什么把地球和火星称为太阳系中的“孪生兄弟”?弄明白两者的相似之处与差异之处。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齐读课题。
2.说说人们为什么把地球和火星称为太阳系中的“孪生兄弟”?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3.这孪生兄弟有什么相似之处与差异之处呢?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
(一)学习第二段。
1.指导学生观看一组关于火星表面情况的图像,说出自己的观察所得。2.从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证明火星上曾经有水的存在。“2003年3月„„分析„„证实„„”可见,火星有水的推断是具有科学根据的。
哪句话又能证明推断的可信性呢?读句“科学家研究分析了„„亚马逊河。”激发探究“火星上的水从哪里来”的兴趣。
3.齐读第3 自然段,说说水来源的第一种猜测,读读第4自然段,说说水来源的第二种猜想。多读把握领会。也可同桌间合作介绍水来源的两种推测。4.课件演示,指名学生作模拟介绍,说明水来源的推测。5.读课文进一步把握内容。
(二)学习第二段
1.过渡:火星与地球,同样是行星,环境相似,水的来源相似,“为什么地球上的水不但能留下来,而且孕育出生命而火星上的水,原本可能比地球还多”,“为什么没能留住呢?”
2.带着问题讲课文,找出原因。3.指名交流,分析指导。
(1)原因:火星本身的致使缺陷:火星比地球小得多,对物体的吸引力也小得多。
(2)找出具体描述的句子,读读,体会作者形象化的的写法写出了气体脱离火星表面的过程。如“大逃亡、裹挟着”赋予人的性格。
4.水是生命的源泉,地球上的生命得以生生不息;火星的表面留不住水,那么肯定就不存在生命了。你认为呢?科学家又是怎么认为的呢?引导读句理解“然而„„”
5.可是,在没有充分的科学根据可以证明之前任何结论都不能武断(辨别“果断”),科学的探究态度必须是严谨、一丝不苟,来不得一丝马虎。火星上生命的存在与否,这是个怎样的谜?你想知道吗?那么,请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努力去探究吧。科学的大门正为你敞开着。
三、结合板书,总结全文
1。弄明白“为什么说火星是地球的‘孪生兄弟’?” 2.齐读全文,作内容的整体回顾与把握。
四、作业
选用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7.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 相似处
同样„„有水和生命存在 差异处
水没能留住
努力探究科学奥秘
生命存在(谜)
8.神奇的克隆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了解克隆技术。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通过前两课的学习,我们对科学充满了好奇,对生活充满了幻想,今天我们学习第七课《奇妙的克隆》(板书),也是有关科学奥秘的。看课题,同学们有什么问题?(克隆是什么,奇妙在哪里,克隆有什么作用?)
2、交流有关克隆的资料。
二、初读课文
1、读准宇音,认清生字字形,读顺每句话,把全文读通。
2、画不懂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了解它们的意思,仍然不懂的请做上记号。
3、边读边思考课前提的问题。
三、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课文,帮助纠正字音和读得不通顺的地方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
2、了解词语的掌握情况,对学生不懂的词语教师作适当讲解。
四、分段指名读课文 提出学习要求: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按照怎样的顺序介绍克隆的?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五、指导书写生字
1.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2.引导评价,适当范写。
3.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六、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练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有关克隆的知识和克隆研究的方法。激发学生共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情愫。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共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情愫。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按照怎样的顺序介绍克隆的?
二、精读课文:
学习第一至第四自然段:
1、默读第一自然段:什么是克隆?文中是怎样说明的?
2、怎样读第一自然段,谁来试试?
3、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画出写动物的“有性繁殖”“无性繁殖”的句子,它们有什么区别?你是怎么理解的?小组交流,汇报。
4、教师引读“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部分。
5、植物是如何克隆的呢?自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画出写“植物都有先天克隆的本领”的句子,文中介绍了哪几种植物的克隆?奇妙在哪?(就„„就„„就„„)(注意分号)
6、你读懂了省略号了吗?你能再举些例子吗?
7、你还读懂了什么?根据收集的资料谈谈“压条”和“嫁接”。学习第五自然段:
1、高等动物可不可以克隆呢?自读第五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2、第一只克隆羊叫什么?名字是怎样得来的?“多利”的诞生有什么意义? 学习第六至第八自然段:
1、克隆技术是怎样造福人类的?你读懂了什么?除书上的,你还了解哪些?(小组讨论交流)
随机引导理解、感情朗读:
从“„„可以„„也可以„„”体会克隆技术在培育优质、高产的粮食、蔬菜新品种,培育品质优良的家畜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从“„„还可以„„,从而„„”体会克隆在保护生态方面的重要意义。从“„„能够„„能够„„,一旦„„就能„„”体会克隆技术在医学上的意义。
2、教师引读
学习第九自然段:
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示它诱人的前景,那么,它在哪些方面,有什么样诱人的前景呢?请你联系生活实际,发挥想像。(小组讨论交流,再在全班交流)
三、总结课文,了解说明方法
1、齐读全文:课文写了什么,按照什么顺序写的?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2、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师:克隆技术造福于人类,这是科学家们的巨大贡献,我们要学习科学家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精神。
四、作业:作文《假如我是克隆专家》
板书:
8。奇妙的克隆
克隆是什么 神话 动物 植物 低等生物
↓
“多利”
诞生 了不起
爱科学
↓
造福人类
食物 畜牧 生态 医学
学科学
↓
诱人前景
第三篇:《6和7的解决问题》课后反思
《6和7的解决问题》课后反思
10月15日,按照学校教务处和数学教研组安排部署,我有幸上了一节题为《6和7的解决问题》汇报课,对我而言既是一次实践锻炼,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通过课前共同磨课、课堂现场讲授、课后统一评课,让我受益良多,反思颇深。
《6和7的解决问题》是小学阶段学生第一次接触,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根据给出图形要解决实际问题,对学生来说实属不易,所以本节课我只教授了怎么用加法,不仅为让学生扎实掌握本节内容,更让学生在初步解决问题时能找到兴趣,获得成就感,从而能进一步爱上数学并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乐。
一、强化复习,加深记忆。
在上新课之前,我先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复习,让学生对之前学过的6和7的加减法和一图四式进行回顾,引导学生对上节学习内容再一次加深记忆,对上好本节内容打好基础。
二、故事导入,引出新知。
我根据例题给出的图片,分了三个步骤。
第一步:图中有什么?学生通过观察图片,然后找出相关的数学信息。教师引导学生分清左右,学生会很轻易说出左边有四只,右边有两只,还会发现两个新朋友,老师告知学生两个新朋友,分别是大括号和问号,老师通过手势让学生自行理解大括号和问号的含义?老师小结大括号下面有问号表示的是:求一共有多少只小兔子?
第二步:怎样解答呢?学生思考如何列式,用什么方法?(加法),4+2=6(只)强调(只)是单位名称,必须用括号括起来。
第三步:解答正确吗?如何验证呢?学生独立思考后作答,用数一数的方法检验是否正确。答案是肯定的。通过一步一步的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了解决问题的步骤,体会解决问题的乐趣。
4+2=6(只)
一共有6只兔子。
三、设置活动,巩固训练。
课件上兔子一家陷入了一片漆黑中……老师接着讲故事,原来是他们一家全部掉进了猎人的陷阱里,怎么办呢?试问同学们想不想救出兔子,同学们异口同声的回答。这时,老师设置了一个森林大救援的活动,请同学们利用今天所学,做对题就可以救出兔子。同学们的积极性高涨,此时立即出示“森林大救援1”练习,让学生通过与例题对照比较,快速并准确的作答并验证。按照“营救计划”同学们在闯过三关后老师设置了“终极营救”作为课堂总结,通过女生组和男生组摘水果的多少,老师设置:一共摘了多少个水果?的问题并引导学生复习?在大括号下面时所表示的含义。让课堂内容整个无缝衔接,达到更好的效果。题做完了,兔子成功救出。通过这个游戏让学生通过用加法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数学真正做到了源于生活,回归生活的内涵。
此时,同学们内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感,也有了极大的成就感,但站在教师的角度上仍然还存在着一些不足。1.本节课没有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的交给学生,老师说的多,学生实践少,没有更好的引导学生说出问题并解决问题。2.问题设计上,对题型的设计欠灵活,比较单一,没有做到层层递进,让学生思维不断升华。3.对于“森林大营救”环节,主题设置没有紧密联系兔子的处境,设置相关问题,导致营救问题有些偏离主题。4.对于后进生的关注还不够,没能在课堂上提供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让后进生出现问题并及时纠正问题,没能让后进生得到快速的成长。5.教师语言还不够简洁精炼,部分学生对提问题再解答的概念有些模糊。
一堂课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老师,更取决于学生,只有当学生真正学会了,弄懂了那才算的上真的成功。所以,老师的责任重于泰山,只有当好引路人,引领着孩子辨别正确的方向,才能让每个孩子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健康快乐的成长。
第四篇:软件工程课后答案
第七章价类, 重复这一步骤,直到所第十三章
1.软件测试的方法:黑盒测试,白盒测试
(1)黑盒测试:如果已经知道了产品应具有的功能,可以通过测试来检验是否每个功能
都能正常使用,这就是黑盒测试:
(2)白盒测试:如果知道产品的内部工作过
程,可以通过测试来检验产品内部动作是否
按照规格说明书的规定正常进行。
2.测试步骤;(1)模块测试(2)子系统测试(3)
系统测试(4)验收测试(5)平行运行
3.测试重点:(1)模块接口(2)局部数据结
构(3)重要的执行通路(4)出错处理通路
(5)边界条件
4.(1)主程序:驱动程序也就是一个主程序,他接受测试数据,把这些数据传送给
被测试的模块,并且印出有关的结
果,(2)虚拟子程序:存根程序也可以称为
虚拟子程序,他使用被他代替的模
块的接口,可能做最少量的数据操
作,印出对入口的检验或操作结
果,并且把控制归还给调用它的模
块。
5.模块组装成程序时有两种方法:(1)非渐
增式(2)渐增式{自顶向下集成,自底向上
集成}
6.混合法:对软件结构中较上层使用的自顶
向下方法与软件结构中较下层使用的自底向
上方法相结合。
7.回归测试:在集成测试的范畴中,所谓的回
归测试是指重新执行已经做过的测试的某个
子集,以保证上述的这些变化没有带来非预
期的副作用。
8.确认测试:也称为验收测试,他的目标是
验证软件的有效性。
验证:指的是保证软件正确的实现了
某个特定要求的一系列活动。
确认:指的是为了保证软件确实满足
了用户需求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
9.确认测试的范围:确认测试必须由用户积
极参与,或者以用户为主进行。确认测试通
常使用黑盒测试法
10.Alpha和Beta测试
(1)Alpha:有用户在开发者的场所进行,并且在开发者对用户的指导下进行测试。开
发者负责记录发现的错误和使用中遇到的问
题。Alpha测试是在受控的环境中进行的。
(2)Beta:油软件的最终用户们在一个
或多个客户场所进行,开发者通常不在测试的现场用户记录在测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定期把这些问题报告给开发者。
11.什么是白盒测试?
测试者了解被测程序的内部结构和
处理过程,对程序的所有逻辑路径进
行测试,在不同点检查程序状态,确
定实际状态与预期状态是否一致。白盒测试主要采用的技术有:路径测试技术
和事务处理流程技术,对包含有大量逻辑判
断或条件组合的程序采用基于逻辑的测试技
术。逻辑覆盖:所谓的逻辑覆盖是对一系列测试
过程的总称,这组测试过程逐渐进行越来越
完整的通路测试。
12.黑盒测试:也称为功能测试,它着眼于程
序的外部特征,而不考虑程序的内部逻辑结
构。测试者把被测程序看成一个黑盒,不用关
心程序的内部结构。黑盒测试是在程序接口
处进行测试,它只检查程序功能是否能按照
规格说明书的规定正常使用,程序是否能适
当地接收输入数据产生正确的输出信息,并
且保持外部信息(如数据库或文件)的完整
性。黑盒测试主要采用的技术有:等价分类
法、边沿值分析法、错误推测法和因果图等
技术。
13.等价划分:是一种黑盒测试技术,这种技
术把程序的输入域划分成若干个数据类,据
此导出数据用例。
等价分类法的测试技术采用的一般方法?
(1)为每个等价类编号;
(2)设计一个新的测试方案,以尽
可能多的覆盖尚未被覆盖的有
效等价类,重复这一步骤,直到
所有有效等价类被覆
(3)设计一个新的测试方案,使它
覆盖一个尚未被覆盖的无效等有无效等价类被覆盖为止。1.管理:就是通过计划、组织和控制等 14.边界值分析: 一系列活动,合理的配置和使用各种15.调试:也称为纠错,作为成功测试的后果资源,以达到既定目标的过程 出现,调试是在测试发现错误之后排除2.软件的质量:就是软件与明确地和隐错误的过程。调试就是把症状和原因联含地定义的需求相一致的程度,软件系起来的尚未被人认识的智力过程。的质量是软件与明确的叙述的开发标16.软件测试的一般步骤:单元测试、子系准以及任何专业开发的软件产品都应统测试、系统测试、验收测试、平行测试。该具有的隐含特征相一致的程度。调试途径:(1)蛮干法(2)回溯法(3)3.工作量估算:(1)静态单变量模型(2)原因排除法 动太多变量模型(3)COCOMO2模型回溯法:从发现症状的地方开始,人工4.软件配置管理主要有五项任务:标示,沿程序的控制流往回追踪分版本控制,变化控制,配置审计,报析源程序代码,直到找到错误告 原因为止。5.能力成熟度的五个等级:初始级,可原因排除法:(1)对分查找法(2)归重复级,已定义级,已管理级,优化纳法(3)演绎法 级 17.软件可靠性的定义:软件可靠性是程序在给定的时间间隔内,按照规格说明书的规定成功地运行的概率软件可用性的一个定义: 软件可用性是程序在给定的时间点,按照规格说明书的规定,成功地运行的概率。18.选择程序设计语言:(主要的实用标准)(1)系统用户要求(2)可以使用的编译程序(3)可以得到的软件工具(4)工程规模(5)程序员的知识(6)软件可移植性要求(7)软件的应用领域 19.编码风格(1)程序内部的文档(2)数据说明,应易于理解便于查阅(3)语句结构,尽可能简单直观(4)输入输出,遵守人机界面准则(5)效率,能妈祖用户要求即可 19.软件测试目标:为了发现程序中的错误代码审查:人工测试源程序可以由审查小组正式进行,即称为审查。审查小组组成:组长,程序的设计者,程序的编写者,程序的测试者 第八章 1.四种软件维护类型:(1)改正性维护:满足用户对已开发产品的性能与运行环境不断提高的要求,进而达到延长软件寿命的目的。(2)适应性维护:对程序使用期间发现的程序错误进行诊断和改正的过程,配合变化了的环境进行修改软件的活动;(3)完善性维护:满足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提出增加新的功能或修改已有功能的建议而进行的工作;(4)预防性维护:为了改善未来的可维护性或可靠性而修改软件的工作。2.决定软件可维护性的因素:可理解性,可测试性,可修改性,可移植性,可重用性 3.软件系统的文档:可以分为用户文档和系统文档用户文档:主要描述系统功能和使用方法,并不关心这些功能怎样实现 用户文档包括:功能描述,安装文档,使用手册,参考手册,操作员指南 系统文档:描述系统设计、实现和测试等各方面的内容。4.软件维护:所谓的软件维护就是在软件已经交付使用之后,为了改正错误而满足心得需要而修改软件的过程。1.面向对象方法学的优点:(1)与人类的思维方法一致(2)稳定性好(3)可重用性好(4)较易开发大型软件产品(5)可维护性好 2.对象的特点:以数据为中心;对象时主动的;实现了数据封装;实质上具有并行性;模块独立性好 3.其他概念:(1)类:具有相同数据相同操作的一组相似对象的定义(2)实例(3)消息:就是要求某个对象执行在定义它的那个类中所定义的某个操作的规格说明(4)方法(5)属性(6)封装(7)继承:是指能够直接获得已有的性质和特征,而不必重复定义他们
第五篇:8、7、6加几 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小学数学第一册 8、7、6加几教案
开县河堰镇中心小学
陈红
教学过程
课前引入: 师:同学们,老师呀,时常听见很多的老师在夸奖你们呢,你们想知道是怎么夸奖的吗? 生:想
师:他们说呀,一(3)的同学即能干又聪明,到底你们是不是如被夸奖的那样聪明、能干呢?那老师呢,就期待着这一节课你们的表现 师:上课 ……….师:在本节课上课之前呢,老师想和你们玩一个凑数的游戏,好吗?比一比谁的反应最快?
师:我们来做一个凑十的游戏,我说3 生:我说7 师:我说8 生:我说2 师:我说4 生:我说6 师:看样子,咱们班的同学的确是非常的聪明啊,反应也很快,那有没有信心进行下面的比赛呢? 生:有 师:呀,你们比老师都算的快呢,谁愿意来告诉老师,你们是怎样想的呢?比如8 + 2 + 4 生:先算8 + 2 = 10,再算10 + 4 = 14,所以8 + 2 + 4= 10 师:说得真好 …..师:接下来呢,我们就在自己的本子上面算一算前面学习的9加几,然后想一想你是用什么样的方法得出结果的.…(学生算题过程)
师:同学们做完了吗? 生:做完了
师:好,那请你们与同桌说一说你用的是什么方法?开始吧 …(学生讨论过程)
师:谁愿意把你们讨论出来的方法给大家说说? 生1:9 + 3 = 12 师:你是怎么想的呢? 生:把3分成1和2 师:把3分成1和2,你是怎么想到的呀?为什么要把3分成1和2呢?
生:因为9和1可以凑成10,见9找1 师:刚才的方法听明白了吗?看到9就想1凑成10,所以我们把3分成1和2,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方法吗? 生:凑十法
师:接下来的这几题,能做了吗? ……..探究新知、合作交流
师: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用凑十法来计算了9加几,看来大家已经掌握得非常好了,这节课我们就借助这些方法来继续学学习8、7、6加几(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上体育课吗? 生:喜欢
师:这些同学呀,这些同学呀,和你们一样喜欢上体育课,瞧,他们在做什么呢?认真仔细观察,你都观察到了哪些数学问题? 生:在操场的跑道上前面有8位同学在跑步,后面又有5位同学在跑
步
师:你们也观察到了吗? 生:观察到了
师:那么你们能不能提一个数学问题呢? 生:一共有几位同学在跑步?
师:是呀,一共有几位同学在跑步呢?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怎么想呀? 生:我是把前面的8位同学和后面的5位同学合起来。师:合起来,对吗? 生:对的
师:那我再请一位同学说一说 生:用8位同学和5位同学合起来就行了 师:很好,那合起来怎么列算式呢? 生:8+5(教师板书8+5)
师:那8+5等于多少呢?那下面我们就一起通过小棒来想一想,摆
一摆,看一看吧,看哪位同学最先得出答案? 师:开始吧
…
→教师巡视,融入到学生当中去 师:摆好了吗? 生:摆好了
师:好,那下面呀,请一位同学到上面来给大家说一说,摆一摆。生:到讲台上摆小棒
师:(摆好了后)给大家说一说,你是怎么摆的呢?
生:我先在左边摆8根小棒,在右边摆5根小棒,然后把右边的5 根小棒分2根给左边,这样左边就变成了10根小棒,右边就变 成了3根小棒,所以8+5=13.师:非常好!谢谢你,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是怎么想得呢,把右边
的5根小棒拿出2根小棒来,2和8就凑成10了,10再加3就
等于13了,所以8+5=13,很好,你们的摆法和他的是一样的 吗?还有与他不一样的摆法吗? 生:(摆的过程)
师:这位同学他是右边摆8根小棒,左边摆5根小棒,然后我们在8 根里面拿出5根小棒,放到右边去,这样右边就变成了10根了,左边变成了3根,合起来就是13根了。师:恩,这位同学的办法行不行呢? 生:行
师:好的,也很好,谢谢你,现在我们用算式把过程表示出来,师:把8分成3和5,5和5凑成10,10再加3等于13,看来呀,我
们班的同学真爱懂脑筋,一道加法题,就想出来了这么多的解法,以后呀,你们喜欢用哪种方法来做就用哪种方法来做。师:同学们,想一想,刚才你们用了什么样的方法? 生:凑十法
师:对,凑十法,你们的脑袋转的真快,还记得上节课老师教给你们的凑十歌谣吗? 生:记得
师:你们的记性真好,我们一起来整齐的读一遍 生: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已经学习了用2种方法来算得8 + 5,下面我们再来看一看,在跑步的同学里面,把男生和女生合在一起,怎么列算式的呢? 生:7 + 6 师:对,回答得真好,那7 + 6又是怎么计算的呢?请你们先用小棒摆一摆,看一看,再想一想,看谁的小脑袋想的方法最多,然后和同桌相互说一说,开始
(生讨论过程)…..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方法了吗? 生,找到了,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师:如果换成6加几,你们会吗? 生:会
师:那接下来就请你们拿出题单1,自己动手圈一圈,算一算 …….师:同学们,做好了吗? 生:做好了
师:谁愿意谁愿意把你做得拿到上面来给大家展示一下,并说一说过程
生:我是这样做的,首先列出算式 6 + 5,然后把5分成4和1,6和4就组成了10,10 再加1就等于11 师:他说得真仔细,还有没有与他不同的方法 生:有
师:上来让同学们也看一看用的什么方法?
生:我是分的6,把6分成了1和5,5和5凑成10,10再加1等于11 师:说的真棒,谢谢你
巩固新知 师:好了,今天的新知识学完了,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你们学得怎么样呢?是不是够聪明? 师:求这里一共有多少朵花?怎么列式的? 生:8 + 9 师:你们想到了什么方法,计算的这么快?
生:看到了8,就想到8加2得10,所以9分成了2和7,再想到了10加7等于17 师:8就变成了10,所以应该圈10朵花 师:还有其他不同的算法吗?
生:我看到了9,所以想到了9加1等于10,把8分成了7和1,这样9就凑成了10,10再加7等于17 师:说得真仔细,而且声音很洪亮,那么接下来?请你们看到提单2,这些题你们会做吗? 生:会
师:接下来的时间老师就交给你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开始计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