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秘书学科概念体系的研究(精选合集)

时间:2019-05-13 18:14: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试论秘书学科概念体系的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试论秘书学科概念体系的研究》。

第一篇:试论秘书学科概念体系的研究

当前,我们在秘书学的建设和教学中,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如何确立供本学科运用的一系列基本概念、一般概念和专门用语(术语),及其相互关联的系统化的整体,即概念体系。本文就这个问题作些初步探讨。

一、研究秘书学概念体系的迫切性

概念体系不仅是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建立某种理论体系的起点。

秘书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近几年来呈现出令人鼓舞的局面。但是,从总体来看,我认为秘书学的建设,目前尚处在它?quot;学前阶段“,即前科学时期。

目前,在秘书学概念体系的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概念体系的研究对象和范围不确定。2.基本概念的研究没有摆脱直观感性经验的趋向。3.某些概念的抽象不是采取逻辑的方法,没有揭示其内涵和外延,以至出现恩格斯早已指出的”生命就是生命“的恶性循环的错误。4.借用日常概念和经验概念较多,而且缺乏必要的扬弃。

由于秘书学一系列基本概念尚未进入科学体系,就给秘书学的教学带来许多困难和不便。因此,我的第一个结论是:加强对秘书学概念体系的研究势在必行!

二、研究秘书学校念体系的内容和重点

研究秘书学的概念体系,应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基本概念。这是构成秘书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知识单元,它决定着秘书学理论体系的结构、功能和发展。2.一般概念。这是构成秘书学理论体系中各组成部分的重要知识单元,它直接关系到各项原理、原则和法则的建立,以及某项理论的发展。3.术语。这是秘书学科的一系列专门用语,它们都有严格规定的含义。4.各种概念相互间的联系和区别,即它们的逻辑结构。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一系列概念。

关于”秘书"这一概念,目前国内不下五家之说。虽然各家之说不无一定道理,但是否揭示出事物的本质、事物的整体、事物内部联系,即上升为理论概念,尚待探讨和商榷。据我的认识,秘书是掌管公文并全面辅助领导者管理日常工作的人员。我认为,这个概念初步揭示了目前我国各级各类秘书人员的本质特征,即它的可读性、辅助性、服务性和多能性,从而使秘书人员同其他行政工作人员有了质的区别。

我们从这个基本概念出发,就可以进一步去结构秘书学的体系框架,比如以掌管公文、辅助决策、沟通信息、协调关系、处理事务和保守秘密等为内容的秘书职能论;以一般工作方法、特殊工作方法和未来工作方法等为内容的秘书方法论;以秘书组织、秘书人事、秘书制度和秘书素养等为内容的秘书管理论。然后,我们再去深入研究秘书职能论、秘书方法论和秘书管理论的概念、原理、定律和一般理论结论,把秘书学的理论体系逐步加以完善和充实。这样,一门崭新的学科--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秘书学,就会在我国应运而生,因此,秘书学的建设,必须以基本概念为重点突破口,这是我的第二个结论。

三、研究秘书学概念体系的方法和途径

概念作为一种思维形式,一种科学抽象的产物,它反映了人们在不同认识阶段的不同思维水平。

我们在研究秘书学科的概念时,首先就要充分占有秘书工作和秘书管理方面的经验材料,包括日常概念和经验概念。在此基础上,严格遵守揭示概念内涵和外延的逻辑方法,特别是下定义的全部规则,精心地进行科学抽象,从中制定出一系列理论概念。这应当成为我们研究秘书学概念体系的基本方法。其具体途径,大体有以下几种:

(一)现有的科学概念。

(二)移植其他学科的概念。

(三)改造流行的普通概念。

(四)创造秘书学科的新概念。

此外,我们在研究秘书学概念体系的过程中,还应注意区分正确概念和错误概念,以及一些显然过时的概念。

秘书学科概念体系的研究条件已经成熟,问题在于提出任务,制定规划,并采用科学有效的研究方法和研究途径。这就是我的第三个结论。

《试论秘书学科概念体系的研究》

第二篇:秘书现象与秘书概念

一、秘书现象和秘书现象的社会定位秘书和秘书工作,作为客观存在的社会事物和社会现象,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秘书学的研究,不应从历史上什么时候出现秘书职务开始,而应当从为什么会出现“秘书”这一本原开始。文字的产生和发展,从五千多年前用兽骨占卜问神,到商朝甲骨卜问后刻写卜辞,体现了人在为权力服务中总结文字经验和发挥文字作用的本领,以文字为工具的社会服务随之寻偶。向当事人释解占卜凶吉,记录生产技术,记载个人秘密,提出某种建议,充当传递信使等秘书现象不断出现。这些现象的抽象,就是孕育“秘书”含义的本原。秘书现象的应用价值,首先被氏族公社末期的贵族统治者所认识。他们对秘书现象进行了政治性和归属性的改造。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围核机制”被模拟和扩散。表现为“核”的模拟和“围”的扩散。这样,在我们的脑海中浮现了一幅图景。在社会前进的脚步中,以“围核机制”为特征的秘书现象不断地以一定的存在形态被凝固在社会各个系统、各个环节的枢纽之中。凝固点上的人就成为秘书现象的人格化身,成为“秘书人”。他们被称之为“秘书”或类似的称谓,实现了秘书现象的社会定位。这就充分说明,“秘书”是由秘书现象分离和衍变而派生出来的,它是一种符合社会管理发展需要的分工。由于社会各个系统、各个环节的枢纽是个庞大的网络,因此在网络中无数点上定位的“秘书”,存在着社会属性、“凝固”形态和活动方式多元化的特征。事实正是这样,当今世界“秘书”的定位有官方的、民间的;政治的、经济的;行政的、专业的;集团的、个人的等等,不一而足。总之,历史的发展,产生了秘书现象,秘书现象孕育和分娩了秘书人,秘书人承担了秘书现象的兼容升华和围核指向,满足了社会定位的需要;同时,社会对秘书现象及其“围核机制”的功能性选择,还在不断发展和扩新,呼唤出现新的“秘书”定位。这就是秘书现象和秘书定位历史发展的模型。这模型告诉我们,人类社会的秘书史,就是在这样丰富多彩的秘书现象动态发展中记载的。

二、从秘书现象看秘书概念对秘书现象产生和演化,以及秘书职司起源和变迁的粗略勾勒,有可能为我们解释秘书概念找到了一把钥匙。首先,秘书现象产生--发展--分离--再发展--再分离的演进规律,表明了它既有广义的扩展性,又有狭义的规定性。其次,秘书现象分离后的社会定位的围核化,社会定位历史发展的多元化,表明“秘书”在人格化意义上既有绝对确定性和连续性,又有相对确定性和间断性。这些,都给我们提示了秘书概念在职业化或人格意义上的外延的多维。迄今为止,我们之所以未能对“秘书”定义达成共识,正是反映了对这一概念丰富内涵和多维外延把握的偏颇。人们从各自对秘书标准概念的想定出发,从各自对秘书实践的体验出发,从各自不同侧面的理解出发,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现在,我们分析了秘书现象演进规律及其社会定位所各自表现的两重性,就容易把握“秘书”这一概念了。尽管在人类认识视野中,“秘书”可能属于使用模糊集合来表述的一种概念,然而秘书现象的两重性,揭示了“秘书”这一概念,包含着本原概念和与本原概念直接相关的人文概念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构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复合体。在这种情况下,要求一元性的简称,是困难的,也是不科学的。重要的是掌握它的“真谛”。正如“翻译”一词,既指用一种语言表达另一种语言的现象,也指从事此项工作的专职人员。这是两个互为联系又互相区别的概念。综合上述,笔者认为所谓“秘书”,从本原意义说,是人类一种特有文化现象即秘书现象在社会的反映。这属于秘书学研究的课题。从现实生活对“秘书”的人文理解上,可以表述为:秘书是在社会确定的对应从属范围内,为特定负责对象主导性事务的权力和责任,进行以日常协理为主的知识性服务的一类职司人员。

三、对秘书概念若干问题的正确把握推敲秘书概念,不是导向学究式的思辨,而是为了反映本质,指导实践。所以,需要对秘书含义有个正确的把握。众所周知,概念是人们对事物及其特有属性认识的反映。作为完整含义上的秘书人,应当由主体条件、作用对象的客体条件及作用指向实质内容三部分构成。第一,主体条件。就是秘书资格,他必须是秘书现象的能力人。第二,作用对象的客体条件。主体条件还不是秘书概念的主要成份,因为不具备条件者固然不能妄任秘书,具备条件者也不能都当秘书。第三,作用指向的实质内容。笔者在表述中把秘书服务对象的“主导性事务的权力和责任”作为秘书作用指向的实质内容,这是基于时代进步对秘书概念认识深化而提出来的。秘书工作“三服务”,核心是秘书对领导的服务。对秘书作用指向实质内容的误解之一是把秘书为领导服务,扭曲成对领导的人身依附和人身服务,导入了误区。外界常把秘书视为领导的侍从,而秘书圈内个别人也把围着领导转、伺候好领导作为指向的主要内容。这就歪曲了秘书的社会属性。对秘书作用指向实质内容的误解之二是把秘书为领导服务只理解为权力运行意义上的“领导工作”服务。于是引出秘书能否参与领导决策、如何补偿管理等讨论,总之注意力比较集中于如何为“权力运行”优化服务的范畴。这种认识,当然应予肯定。但值得指出的是,秘书除为领导权力运行服务外,还应重视为他的责任服务。领导工作,包括权力和责任、权利和义务两个不可分割的部分。秘书为领导权力运行服务,是各个社会形态共有特征。但领导的责任和义务,则在不同社会制度有不同的规范。写上秘书为领导的权力和责任服务这句话,实际上就点出了秘书的社会本质属性。它表示了秘书作用指向服务对象和服务实质内容的时代性和阶级性的有机统一。在努力推进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今天,指出这一点,不仅对以党政军系统为主体的秘书队伍有现实指导意义,而且对其他各种成分的秘书人员也同样有指导意义。因为它体现了秘书为领导服务和为社会为人民服务的一致性,秘书对领导负责和对社会对人民负责的一致性。这有利于清除权本位、官本位的封建残余意识、推进民主建设;有利于增强秘书对领导履行责任和义务方面的自觉性;有利于反腐纠风、勤政倡廉。来源:中国考试学习网

第三篇:研究方法概念

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概念:

学术是指系统的、专门的学问。学术研究则是借助已有的理论、知识、经验对科学问题的假设、分析、探讨和推出结论,其结果应该是力求符合事物客观规律的,是对未知科学问题的某种程度的揭示。学术(Academia)一词来(akademeia)是古蠁雅典外的一间健身房,由 柏拉图 改为学习中心。后来,Academia在 希腊 被延伸来形容“知识的累积”.后来,在1 世纪,英国及法国的宗教学者常用学术一词来表示高等教育机构。英语称呼 academy而法语称呼为academe及academie。在英国,根据不同的 学术级别 分为 跟随者、讲师、读者及 教授。在世界上其他地方,学人都是被称呼为学者。学术行政人员却不包括在内。我国古代也有对“学术”的阐述的。《说文》谓“学”与“教”通。“教,上所施,下所效也”。《广雅释诂》则谓:“学,效也。”“效”即是仿效,即是传承。“术”,《说文》谓“邑中道也”,指道路,引申之,则门径、方法等义皆在焉。我国人将“学”与“术”合为一词,由此可理解为,学术是从累代所积之经验、知识中,求出通向未来的途径。

研究方法概念:

研究方法是指在研究中发现新现象、新事物,或提出新理论、新观点,揭示事物内在规律的工具和手段。这是运用智慧进行科学思维的技巧,一般包括文献调查法、观察法、思辨法、行为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概念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是人们在从事科学研究过程中不断总结、提炼出来的。由于人们认识问题的角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等因素,而且研究方法本身处于一个在不断地相互影响、相互结合、相互转化的动态发展过程中,所以对于研究方法的分类目前很难有一个完全统一的认识。

研究方法分类:

根据研究活动的特征或认识层次,可以分为经验方法和理论研究;根据研究对象的规模和性质,可以分为战略研究方法和战术研究方法;以研究方法的规则性为依据,可以分为常规方法和非常规方法;按方法的普遍程度不同,可以分为一般方法和特殊方法;根据研究手段的不同,可以分为定性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

具体研究方法种类:

调查法数量研究法

观察法模拟法(模型方法)实验法探索性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信息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经验总结法

定量分析法描述性研究法

定性分析法数学方法

跨学科研究法思维方法

个案研究法系统科学方法

功能分析法

调查法

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调查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综合运用历史法、观察法等方法以及谈话、问卷、个案研究、测验等科学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和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从而为人们提供规律性的知识。

调查法中最常用的是问卷调查法,它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即调查者就调查项目编制成表式,分发或邮寄给有关人员,请示填写答案,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和研究。

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在科学实验和调查研究中,观察法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①扩大人们的感性认识。②启发人们的思维。③导致新的发现。

实验法

实验法是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联系的一种科研方法。其主要特点是:第一、主动变革性。观察与调查都是在不干预研究对象的前提下去认识研究对象,发现其中的问题。而实验却要求主动操纵实验条件,人为地改变对象的存在方式、变化过程,使它服从于科学认识的需要。第二、控制性。科学实验要求根据研究的需要,借助各种方法技术,减少或消除各种可能影响科学的无关因素的干扰,在简化、纯化的状态下认识研究对象。第三,因果性。实验以发现、确认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的有效工具和必要途径。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文献研究法被子广泛用于各种学科研究中。其作用有:①能了解有关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帮助确定研究课题。②能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有助于观察和访问。③能得到现实资料的比较资料。④有助于了解事物的全貌。实证研究法

实证研究法是科学实践研究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利用科学仪器和设备,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有目的有步骤地操纵,根据观察、记录、测定与此相伴随的现象的变化来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活动。主要目的在于说明各种自变量与某一个因变量的关系。

定量分析法

在科学研究中,通过定量分析法可以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以便更加科学地揭示规律,把握本质,理清关系,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

定性分析法

定性分析法就是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分析。具体地说是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对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从而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达到认识事物本质、揭示内在规律。

跨学科研究法

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综合研究的方法,也称“交叉研究法”。科学发展运动的规律表明,科学在高度分化中又高度综合,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据有关专家统计,现在世界上有2000多种学科,而学科分化的趋势还在加剧,但同时各学科

间的联系愈来愈紧密,在语言、方法和某些概念方面,有日益统一化的趋势。

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是认定研究对象中的某一特定对象,加以调查分析,弄清其特点及其形成过程的一种研究方法。个案研究有三种基本类型:(1)个人调查,即对组织中的某一个人进行调查研究;(2)团体调查,即对某个组织或团体进行调查研究;(3)问题调查,即对某个现象或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功能分析法

功能分析法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是社会调查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它通过说明社会现象怎样满足一个社会系统的需要(即具有怎样的功能)来解释社会现象。数量研究法

数量研究法也称“统计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指通过对研究对象的规模、速度、范围、程度等数量关系的分析研究,认识和揭示事物间的相互关系、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借以达到对事物的正确解释和预测的一种研究方法。

模拟法(模型方法)

模拟法是先依照原型的主要特征,创设一个相似的模型,然后通过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的一种形容方法。根据模型和原型之间的相似关系,模拟法可分为物理模拟和数学模拟两种。探索性研究法

探索性研究法是高层次的科学研究活动。它是用已知的信息,探索、创造新知识,产生出新颖而独特的成果或产品。

信息研究方法

信息研究方法是利用信息来研究系统功能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美国数学、通讯工程师、生理学家维纳认为,客观世界有一种普遍的联系,即信息联系。当前,正处在“信息革命”的新时代,有大量的信息资源,可以开发利用。信息方法就是根据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的原理,通过对信息的收集、传递、加工和整理获得知识,并应用于实践,以实现新的目标。信息方法是一种新的科研方法,它以信息来研究系统功能,揭示事物的更深一层次的规律,帮助人们提高和掌握运用规律的能力。

经验总结法

经验总结法是通过对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上升为经验的一种方法。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是人类历史上长期运用的较为行之有效的领导方法之一。

描述性研究法

描述性研究法是一种简单的研究方法,它将已有的现象、规律和理论通过自己的理解和验证,给予叙述并解释出来。它是对各种理论的一般叙述,更多的是解释别人的论证,但在科学研究中是必不可少的。它能定向地提出问题,揭示弊端,描述现象,介绍经验,它有利于普及工作,它的实例很多,有带揭示性的多种情况的调查;有对实际问题的说明;也有对某些现状的看法等。

数学方法

数学方法就是在撇开研究对象的其他一切特性的情况下,用数学工具对研究对象进行一系列量的处理,从而作出正确的说明和判断,得到以数字形式表述的成果。科学研究的对象是质和量的统一体,它们的质和量是紧密联系,质变和量变是互相制约的。要达到真正的科学认识,不仅要研究质的规定性,还必须重视对它们的量进行考察和分析,以便更准确地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性。数学方法主要有统计处理和模糊数学分析方法。

思维方法

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进行思维和准确表达思想的重要工具,在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科学思维方法包括归纳演绎、类比推理、抽象概括、思辩想象、分析综合等,它对于一切科学研究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系统科学方法

20世纪,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横向科学的迅猛发展,为发展综合思维方式提供了有力的手段,使科学研究方法不断地完善。而以系统论方法、控制论方法和信息论方法为代表的系统科学方法,又为人类的科学认识提供了强有力的主观手段。它不仅突破了传统方法的局限性,而且深刻地改变了科学方法论的体系。这些新的方法,既可以作为经验方法,作为获得感性材料的方法来使用,也可以作为理论方法,作为分析感性材料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方法来使用,而且作为后者的作用比前者更加明显。它们适用于科学认识的各个阶段,因此,我们称其为系统科学方法。

第四篇:中外秘书比较研究[范文模版]

中外秘书比较研究

[摘要]我国秘书教育兴起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由于适应了改革开放的发展趋势以及时代的要求,呈现出一种蒸蒸日上、发展迅猛的势头。这期间,不少高等和中等职业院校,纷纷建立了秘书专业,有了一批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出版了一大批秘书专业教材,为社会培养出了大批的各种急需的秘书人才。在秘书职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方面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尽管如此,较之发达国家,我国秘书专业教育起步较晚,并且受根深蒂固传统教育思想影响较深,一个体现时代精神并与世界接轨的现代秘书教育体制尚未真正建立起来。因此我们有必要系统考察发达国家秘书职业环境和秘书职业教育,进行比较分析,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规范的现代秘书教育制度。

[关键词]秘书 秘书职业环境 职业能力

对中国和国外秘书职业环境和职业教育进行比较研究,是当前秘书教育理论研究必须要面对的一个关键课题。我国秘书教育肇兴起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顺应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蓬勃发展。此间,很多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院校,纷纷建立了秘书专业,培养了一支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出版了大量秘书专业教材,在秘书职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方面进行了弥足珍贵的探索。时至今日,秘书职业教育在发展中遭遇瓶颈:国内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得大量非秘书专业的学生加入秘书工作岗位的竞争,秘书职业的专业教育优势难以凸显;各类高等院校的秘书专业定位不清,过分注重学科体系的完整性,缺乏对职业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中职院校学生基础知识环节薄弱,缺乏职业成长和提升的潜力;社会对秘书职业的认识存在误区,学生对秘书专业选择的无奈和就业过程中的眼高手低造成秘书专业的尴尬定位。由此,秘书专业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我们迫切需要建立一个能够体现现代秘书职业精神并且具有成长潜力的、分层次的、多元化的职业秘书教育体系。各国秘书职业深深植根于各国的经济基础,浸润着各国的领导管理体制、人文环境等上层建筑的要素同时深受不同程度的国际文化交融的影响。以更加开放的视角观察分析国外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的秘书职业环境与颇具特色并具有成功示范效应的秘书职业教育将为我国的秘书专业教育理论与实践提供更为广泛的思路。

一、中外秘书职业环境比较

(一)中外对于秘书的职业定位具有很大的趋同性

“国际秘书联合会”对秘书的界定是:秘书应是主管人员的一位特殊助手:她(他)掌握办公室工作的技巧,能在没有上司过问的情况下表现出自己的责任感,以实际行动显示出主动性和正确判断的能力,并且在所给予的权利范围内做出决定。作为全球性的秘书组织对于秘书的职业描述代表了大多数国家对于秘书职业定位的一致性:

一个部门或单位的上司不可能事必躬亲,管理工作需要“辅助”上司这个特殊的工作层次,这就是使得当今的秘书职业具有共同的本质属性。纵观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对秘书的定义,都强调了它的“辅助性”。“秘书应是主管人员的一位特殊的助手”明确了秘书的辅助性地位。

秘书的辅助性的本质特性,决定了它在社会活动中的地位,同时也决定了秘书相似的基本职业功能。从美国的《韦氏秘书手册》、英国的《剑桥秘书“证书”考试指定教材》到德国的《当好秘书100诀窍》,一致认为:处理各种信息;上传下达,下情上达;协调沟通;催办、督办;撰写、审核、印制、传发文件;筹办和组织会议;安排上司工作日程;组织各项活动;档案保管等,是其中最基本的、最常见的职能要求。

基于相同的秘书工作职能,各国对于秘书基本素质的要求趋向于一致。主要包括基本知识结构,基本能力结构,基本的职业道德要求。具体而言,知识结构包括社会科学基本知识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其中有公文和应用文写作、文书学、档案、办公室管理、会议组织等知识,以及一些与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心理学相关的知识。基本能力包括写作及口头表达能力、社交活动能力、协调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应变能力、使用现代化办公机具的能力、预测能力等。尽管各国对秘书职业道德及个人品质要求不尽相同①,但中外秘书都离不开“为领导服务”之宗旨,因此各国均将忠于领导或上司,爱岗敬业、勇于负责、诚实谦虚、团队精神,善于沟通,保守机密,富有创造、主动精神等作为秘书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

(二)中外秘书职业环境比较

我国尚处于发展阶段,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办公现代尚未完全普及,即便是诸如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一线城市,办公现代化程度远逊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秘书工作的不少环节尚处于手工操作阶段,如信息的收集、整理、传输、使用和存贮,大多是以办公室信息中枢与信息网络上信息员的口传(电话)笔录、文字资料整理、文件剪报制作与传输为主要方式,而精确、高效地电脑化信息系统尚未普及。对管理中关键问题的了解与解析,大多用手工操作式的典型调查、抽样调查手段和手工操作为主并渗透人为因素的统计资料为依据,作以掺杂过多主观色彩定性为主,辅之以不精确的定量研究分析,使辅助决策的信息失真。而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办公系统已趋于完善,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对信息的分析大多以计算机程序化的数学统计和精确的计算为基础,通过科学的定量和定性分析得出比较精确的结论。相比较而言,我国的信息处理与分析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给秘书辅助决策造成了困难。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巨大的制度创新,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在短时期内难以消除。在传统模式中,强调秘书的纵向沟通。秘书尤其是政府秘书习惯性地被称为“秀才”、“笔杆子”,即其主要工作内容就是善于把上面的精神、单位的情况以及下面反映的问题“上传下达”,并按领导意图用文字准确鲜明地表达出来,秘书工作沉溺与“文山会海”。而成熟的市场经济要求管理者一切要面对市场,面对社会公众。这就要求秘书人员具有更开放的视野,能够多层面、多角度的接触和了解社会。管理者为了谋求效益最大化,则需要秘书成为自己的智囊和助手,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和提高工作效率,而不仅仅是文字表达。

(三)中外秘书工作职业化异同

我国古代拥有丰富的秘书工作经验和繁荣的幕僚文化,而现代秘书工作职业化的时代进程却远远滞后于西方国家,民主、法治、平等、人权等宪政制度的缺失使中国经历漫长的封建社会却没有形成职业化的秘书。不仅如此,深厚的幕僚性秘书活动也对我国现代秘书职业产生了持续性的影响。

我国现代职业化的秘书活动具有以下特点:首先,现代秘书活动范畴已不仅仅局限于国家官僚体系,而是广泛存在于各行各业,已经成为一种具有辅助服务职能的专门职业。然而政府秘书在任职条件、职业能力、职业道德方面仍有一些特殊要求。其次,确定了秘书办文、办会、办事、信息处理、沟通协调等特定秘书工作内容,确定了秘书职业技能培养教育体系和职业资格考核体系,建立了对秘书从业进行指导和服务的秘书行业协会。第三,秘书工作是非权力性服务。现代秘书工作内容既有别于我国古代有一定职权的官吏型秘书,又区别于副职领导者、职能部门管理者和专职的咨询智囊人员。秘书岗位一方面解决了领导“独木难支”的现实问题,另一方面解决了过多的副职和职能部门造成的权力分散,决策迟缓的弊端。第四,明确了秘书工作的目的是辅助服务于领导,在辅助服务的有效过程中体现自身的劳动价值。秘书的职业道德要求与职业价值体现具有鲜明的职业特色。

我国秘书所体现出的职业化特征与西方发达国家秘书职业化具有同质性和趋同性。现代社会分工日益细化,决定事务发展的要素越来越多元化,具有更多的不确定性,整体筹谋、统一指挥、综合协调对于事业的成败越来越重要,而秘书的辅助、沟通协调对于企业管理和项目决策均能起到优化的作用。

二、中外秘书职业教育比较

由于秘书在管理系统中具有不可或缺的特殊地位,我国和西方各国都比较重视秘书的职业教育,不仅开展了广泛的多层次的秘书职前教育,而且还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在职教育,但在教育理念、教育体制、师资队伍建设、职业教育模式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

(一)中外秘书教育理念的差异

在培养目标上,西方国家突出秘书教育“职业性”:西方发达国家培养的是受过专门训练和严格技能考核的人员,是经过规范化培训和专门考试的具有职业技能的人才,以适应现代管理工作的需要。秘书职业化程度高,具有较强的职业自信心,作为一项专业化工作具有较强的职业荣誉感。如在欧洲各国普遍设立的欧洲女秘书培训班具有较高的社会认可度,而法国将秘书教育的目标定位为:“全力培养从秘书做起的管理国家的人”,由政府筹办法国国立行政学院以为政府培养高级秘书而著称,高级秘书为优秀人才所热力追捧。在我国,由于秘书职业的形态还不够完善,社会对秘书职业认知的误区、职业教育并未获得平等的社会地位以及秘书职业化程度不够高,导致职业认可度较低。更多的人不是把秘书作为一种职业方向,是把秘书职业作为一种跳板和过渡,秘书岗位“留不住人”,这种社会现状的存在致使秘书职业教育培养目标错位或缺位。

西方发达国家秘书职业教育紧贴市场经济的需要,与社会经济生活密切相关。他们的课程设置、培养模式、考核标准都是根据公司、企业的现实需要来确定的,课程内容就是秘书工作内容,课程考核针对秘书职业能力。经过职业教育,秘书上岗即能独当一面,秘书职业教育极大增加了就业竞争力。我国的秘书职业教育虽也强调联系实际,但由于传统的社会阶层划分导致职业教育将在很长一段时间难以取得与学术教育平等的社会地位,我国秘书教育还未摆脱以“课堂为中心”、“讲授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学院式教学的局面,比较强调学科的完整性,技能培训流于形式,学生目标定位不准确,普遍存在“眼高手低”。学生不了解社会不了解市场,毕业后还需要很长的适应期,用人单位还需要进行岗前培训,秘书专业的专业技能在就业竞争中体现不出优势。

(二)秘书教育体制上的差异

我国秘书培养偏重于学历教育,拥有一套相当庞大的秘书正规学历教育系统,而西方发达国家比较强调非学历教育的秘书职业资格培训,更重视秘书职业技术教育。美国、英国、法国等国的秘书在取得学历文凭后,并不能直接获得秘书职业的从业资格,要获得相应的秘书职业资格证书才能进入工作岗位,成为一名职业秘书。由秘书协会主持统一的职业培训和专业考试,已经形成用人要求、考核标准、使用和工资收入相关联的体系。我国的由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主办“秘书资格证书”考试还刚刚起步,考核内容、标准和方式都有待进一步改进,针对职业鉴定的专门性培训缺乏规范管理,在社会上的影响还有待于进一步扩大。

不仅如此,西方发达国家秘书教育及培训,特别重视职业能力的培养。以德国为例,秘书教育虽然由职业专科学校、高级职业学校、职业学院承担,但教学方式一般是每周上1~2天课,其他时间却在公司企业中实习,边学边干,在实践中获得秘书职业能力。法国以培养高级秘书人才为己任的国立行政学院,第一年不在课堂上课,而是把学生分派到各级行政机构去担任见习行政人员。下去实习的学生,由当地官员充当指导教师,“真刀真枪”地进行实习。实习完毕,要求每人就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写成论文做出分析和提出对策,然后上升到理论。这种“实践――理论――实践”的教学方法,符合应用学科的教学特点,使学生学的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无论是实践能力或理论水平都能够得到较快的提高,能在较短的时间里培养出高级秘书人才。反观我国秘书职业教育,一方面传统的教学模式重理论轻实践,课堂和校内有效的职业教育的能力培养和专业训练模式还在摸索当中,另一方面我国大学的盲目扩招导致秘书专业人满为患,难以有实习单位能够提供所需的工作岗位。

(三)秘书师资队伍的差异

西方先进国家在秘书职业教育和培训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不仅表现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秘书教育体制上.而且也表现在拥有一支经过严格职业培训的、高水准的师资队伍上。西方发达国家秘书教师不仅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及相关的专业知识,而且具有深厚的秘书操作实践能力。美国国家教师经验鉴定委员会提出,“你没有给病人做过成功的手术,你就不要教学生怎样动手术”,“你不是出色的律师,你就别教学生怎样当律师”。秘书教师也一样,若没有秘书工作的实践,就不能教学生做秘书。英国从事秘书教学的教师,必须经过国家培训署的认可.才有资格从事秘书教学,很多秘书教师都是有过工作实践的顶尖秘书。英国对秘书教师的实践性、技能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国秘书教师虽然有较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但相当一部分却未经过秘书专业的系统的严格的训练,秘书职业的职业能力较低,而成功的职业秘书则很难在秘书职业培训中担纲。造成了教秘书的不是秘书,是秘书的不教秘书的现状。

(四)秘书分层教育的差异

我国秘书教育采取一般学历教育模式,成批招收,成批毕业,目标定位不准确,教育层次混杂,学生职业方向和层次定位缺位。秘书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在就业中的优势不明显,学生普遍缺乏职业荣誉感。而德国在秘书职业的分层教学上做出的有益探索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

欧共体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迫使德国在外事秘书人才培养方面做出新的探索――出现了“培养欧洲秘书”的计划及其教育实践活动,为德国外事秘书教育提高了档次,使“欧洲秘书”跻身于“白领阶层”。德国的“欧洲秘书培训班”采取分批招收,分期择优筛选,分层次培养秘书人才。在招收对象上,入学起点高,淘汰制度严苛;在课程设置上,重视速记、打字、外语等技能课,并根据学生不同情况开设多门选修课,定出标准,严格考核;在训练方法上采用强化训练模式,以高难度、高强度训练达到职业技能的高标准,突出秘书教育的职业特色,因此培养出的学生相比较普通高校文科培养出来的学生在专业领域具有明显的优势。

德国秘书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给我国秘书教育改革提供了更广泛的选择:其确定的具有鲜明特色和顺应市场需求教育培养目标、教学思路清晰、要求严格的技能训练方法、分段培养竞争择优的教学模式、既注重专业技能又关注职业个性培养的教学计划为我国的秘书职业教育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注释]

①《剑桥秘书证书考试》指定教材关于秘书人员的道德素质和个人品质有如下的要求:“可靠性”、“责任感”、“谨慎性”、“忠于职业”、“创造性”、“守时性”、“良好的外表”、“个性和幽默感”、“良好的适应性并乐于助人”、“礼貌与礼仪”、“乐观”以及“团队合作和良好的工作习惯”等。

德国克劳迪娅?贝伦斯――施奈德和恩斯特?蒂迈尔合著的《当好秘书100诀窍》一书强调了人品的作用,它说“人品是对一个人的个人特点本质的阐释”,并且强调了“团队协作能力”、“举止得体”“有自知之明的自信心”、“有自我责任心”、“能承受身心压力、态度积极”“灵活性、诚挚”、“有勇气、主动和有奉献意识”等。

日本企业对秘书职业道德提出的要求则是:“富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创造性地工作”、“严守秘密”、“对外接待热情诚实”、“与领导人融洽相处”、“能很好地配合同事工作”等等。

[参考文献]

[1]简论中外秘书教育差异视域下我国秘书教育的发展思路,黄强,经济视角,2013年5期;

[2]中外融合:中外秘书学课程建设,余厚洪,秘书,2013年1期;

[3]浅谈中外秘书教育的不同特色,马培新,秘书,2005年9期;

[4]中外秘书教育的比较研究,李欣、李国栋,教育与职业,2004年32期;

[5]中外秘书职业的培训及考试,方晓蓉,当代秘书,2000年2期。

(作者单位:安徽警官职业学院 安徽省合肥市)

第五篇:结构概念与体系读后感

结构概念和体系(林同炎编)

读后感

学过建筑工程或者从事该行业的人都知道建筑学和工程学这两门学科都为建筑物服务但实际上建筑学是偏艺术的工程学是偏技术的,参与某个工程的时间也有所差别。就因为这些原因在某个工程从设计到包括施工进入实用阶段建筑师和工程师之间产生许多矛盾。建筑师考虑的是建筑物的美观和更多的使用空间而工程师考虑的是结构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实用性。建筑物建造之前必须通过方案阶段、初步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然而建筑师和工程师参与的时间都不一样,方案设计和初步设计是建筑师完成的部分,工程师只参与施工图设计部分。消除建筑师和工程师这两个角色之间的矛盾是这本书的任务之一。

这本书不像其他结构教科书一样详细介绍怎样设计建筑物的每个构件,而是从建筑物整体出发,不需用要很复杂的计算公式而是用很简单的最基本力学公式来对建筑物总方案进行设计。由于所引用的力学计算简单易懂,一般建筑师也很容理解其中的原理。这样这本书成为了建筑师和工程师对某个建筑物服务的或者说设计出一个建筑物的共同点了。

这是一本每一位建筑师和结构总工程师应该拥有的书,也可以说是建筑物方案设计过程中的一本参考手册。从建筑物总体系再到水平竖向各分体系进行很系统的介绍。根据所要建的建筑物的高度和使用功能选择该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在总方案设计阶段选择好一种建筑物结构模式不仅可以大大降低总费用而且延长使用寿命或者可以降低在后期使用过程维护费,降低遭遇突发事件时的人员和经损失。总设计阶段选好合理的水平体系可以在减少在施工过程中不必要的一些改动,从而缩短施工时间。

本书还对各种荷载和结构的响应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介绍了各种荷载种类和对建筑物的作用方式。这些荷载作用之后不同形状和不同高度的建筑物的反应也不同,通过这本书我们大概的了解荷载和对应的响应。

在人口膨胀的这些年代土地越来越缺,提高土地利用率是非常有效的解决土

地紧缺的问题,这样包括我国等很多国家开始建高层的和超高层。这本书专门在高层建筑这一章中介绍了各种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和受力特性,举了一些高层建筑遭遇突发事件时的情况和针对那些现象在结构形式上应该采取措施。高层建筑因为层高的原因侧向荷载和侧向位移成为了主要的控制因素。

结构跨度大时一般用桁架,大梁和空间桁架,但是跨度超过了30m之后用拱,悬索和薄壳结构体系往往比较经济。用拱结构时造成与压力线一致的话可以节省材料,不增加材料截面高度的情况下可以争得净高。悬索等专门在大跨度桥梁上用的结构体系可以用到一般建筑物上,使得建筑物受力性能和使用功能上创造出新的思路和观点。

总结这本“结构概念与体系”是一本值得拥有值得研究的书。

下载试论秘书学科概念体系的研究(精选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试论秘书学科概念体系的研究(精选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定稿)

    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其核心内涵是实现国家对提高全社会技术创新能力和效率的有效调控和推动、扶持与激励,以取得竞争优势。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基础成为企业、区域乃至国家......

    解读美术专业就业及学科概念

    解读美术专业就业及学科概念 解读美术专业就业及学科概念,因为无数的学生对传统的美术专业的就业有很多的误解读。 一、美术学专业其学科的概念,及现实就业环境的矛盾性 通常......

    高级秘书速记辅导:速记的概念(★)

    速记是运用符号、编码及其缩略形式快速手写记录或用电脑速录语言信息的实用技术。它既能速记或速录有声语言信息,又能速记或速录思维、文字等无声语言信息。在当今社会信息化......

    学科课题研究

    学科课题研究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中 师生互动学习活动的研究与实践 郭淑贞 胡佩芬 林敏 宁海县西店小学东红校区 新课标下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学习活动的研究与实践 宁海县......

    中美秘书比较研究(最终版)

    中美秘书比较研究 “秘书”这个词汇在1979年《辞海》中写道:秘书室“职务名称之一,是领导的助手。秘书工作是一项机要性的工作,它的任务是收发文件、办理文书、档案和领导交办......

    国内卫生法体系及概念综述论文[范文大全]

    从横向的最为常见的医患关系的角度,有民法调整已经足够保证不会产生什么疏漏,而卫生行政管理,卫生组织的建立,医药监管,食品监管等,有纵向的行政法领域的规范已经足够,曾有论者提出......

    中学历史学科概念教学探究(含五篇)

    悦考网 中学历史学科概念教学探究 随着中学历史教学改革及高考历史科命题改革的不断深入,历史学科概念教学愈来愈引起广大中学历史教 师的关注,分析并探讨中学历史学科概念教......

    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体系

    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体系 对外汉语教学学科是实施和研究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的学科。它存在的依据是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实践。因此教学体系的建设,也是学科的本体建设。这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