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森河南省森林资源流转管理办法的应用(五篇)

时间:2019-05-13 18:05: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河南省森河南省森林资源流转管理办法的应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河南省森河南省森林资源流转管理办法的应用》。

第一篇:河南省森河南省森林资源流转管理办法的应用

【法规名称】 河南省森林资源流转管理办法

【颁布部门】 河南省政府

【发文字号】 河南省人民政府令第130号

【颁布时间】 2010-01-14

【实施时间】 2010-03-01

【效力属性】 有效

【正文】

河南省森林资源流转管理办法

河南省人民政府令

(第130号)

《河南省森林资源流转管理办法》已经2009年12月31日省政府第58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0年3月1日起施行。

省长 郭庚茂

二0一0年一月十四日

河南省森林资源流转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森林资源流转行为,保障流转双方的合法权益,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森林资源流转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森林资源流转,是指不改变林地用途,将森林、林木的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依法由一方转移给另一方的行为。

森林资源流转不包括森林内的水资源、矿藏、埋藏物、野生动物、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等。

第四条 森林资源流转应当遵循合法、自愿、有偿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不得将林地改为非林地,不得损害国家、集体和社会公共利益。

第五条 森林资源流转可以依法采取转让、租赁、承包、转包、作价入股或者法律、法规允许的其他形式进行。鼓励各种社会主体依法参与森林资源流转。依法取得的森林、林木的所有权和林地的使用权受法律保护。

森林资源流转收益归权利人所有,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截留和挪用。

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森林资源流转的管理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配合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做好森林资源流转的相关协调、管理工作。

第二章 流转范围与期限

第七条 下列森林资源可以依法流转:

(一)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的所有权;

(二)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的林地使用权;

(三)生态公益林补偿范围以外的灌木林地、疏林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的宜林地的使用权。

第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森林资源不得流转:

(一)未依法取得林权证书的;

(二)权属不确定或者有争议的;

(三)林地已纳入国家建设拟征收、征用范围的;

(四)法律、法规禁止流转的。

第九条 国有森林资源和集体森林资源进行流转的,流转期限不得超过70年。

家庭承包经营的森林资源的流转期限不得超过承包期的剩余期限。森林资源再次流转的,不得超过上一次流转合同约定的剩余期限。

第三章 流转程序与管理

第十条 国有森林资源的流转应当先评估,采用拍卖、招标的形式进行。不具备拍卖、招标条件的,可以采取竞争性谈判、协商等方式进行。

国有森林资源以转让、作价入股形式流转的,须经省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国有森林资源流转收益的使用管理,必须遵守有关规定,并接受财政部门监督。

第十一条 集体森林资源流转及其流转形式、流转基价等内容,应当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2/3以上成员或者2/3以上村民代表同意,并在本集体经济组织内公示7天以上。集体森林资源流转给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还应报乡镇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二条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通过家庭承包取得的林木所有权、林地使用权,采取互换、转让形式流转的,应当经发包方同意;采取其他形式流转的,应当报发包方备案;再次流转的,还必须征得原承包人同意。

第十三条 联合经营或者权属共有的森林资源流转,必须依法取得联营方或者权属共有方的同意。

第十四条 下列森林资源的流转,由森林资源权利人自主决定:

(一)自留山的林木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

(二)自留地和房前屋后个人所有的零星林木;

(三)法律、法规规定可以自主流转的其他林木。

第十五条 森林资源流转应当签订书面合同。森林资源流转合同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流转双方的姓名或名称、住所;

(二)流转的森林、林木、林地的坐落位置、面积、四至、林种、树种、林龄、蓄积量或者株数等,并附地形图;

(三)流转用途、流转期限及起止时间;

(四)林木采伐以及更新造林责任;

(五)流转价款、付款方式和付款时间;

(六)资源管护责任、风险承担;

(七)合同期满时森林资源资产存量及处理办法;

(八)违约责任;

(九)解决争议的方式。

第十六条 森林资源流转合同签订后,应当报当地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并依法办理林权变更登记。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做好森林资源流转合同的备案工作,并按照有关规定做好林权登记工作。

第十七条 森林资源流转后需要采伐林木的,应当依法申请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并按规定的时限完成更新造林任务。

第十八条 林地在流转期间,因国家建设需要征用、征收的,其森林、林木及附着物补偿费归属流转合同有约定的,从其约定;合同未作约定的,由双方协商办理。

林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归林地所有权人。

第十九条 县级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可以建立森林资源流转信息库,及时发布森林资源流转的供求信息,并为森林资源流转活动提供指导服务。

第四章 流转资产评估

第二十条 国有森林资源流转应当进行资产评估。

集体森林资源流转,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1/3以上成员或者1/3以上村民代表要求评估的,应进行资产评估。

其他森林资源流转,流转双方可以根据需要自行选择是否评估。

第二十一条 森林资源流转资产评估机构应当按照国家和省有关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技术规程和办法进行评估,出具评估报告,对评估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

第二十二条 森林资源流转资产评估的具体办法,按照《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管理暂行规定》(财企〔2006〕529号)执行。

第二十三条 对国有森林资源进行资产评估前,须经具有丙级以上资质的林业调查设计单位进行森林资源实物量核查,并由国有林业经营单位的主管部门对核查结果予以认定。

第二十四条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报告自评估基准日起,有效期一年,超过一年的应当重新进行评估。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进行森林资源流转的,其流转行为无效,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不予办理权属变更登记;已经办理权属登记的,由发证机关依法注销权属登记。

第二十六条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的,其评估结果无效;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七条 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工作人员和其他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在森林资源流转工作中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或者有其他违法行为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自2010年3月1日起施行。

第二篇:河南省人民政府令(河南省森林资源流转管理办法)

河南省人民政府令

第130号

《河南省森林资源流转管理办法》已经2009年12月31日省政府第58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0年3月1日起施行。

省长郭庚茂

二○一○年一月十四日

河南省森林资源流转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森林资源流转行为,保障流转双方的合法权益,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森林资源流转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森林资源流转,是指不改变林地用途,将森林、林木的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依法由一方转移给另一方的行为。

森林资源流转不包括森林内的水资源、矿藏、埋藏物、野生动物、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等。

第四条 森林资源流转应当遵循合法、自愿、有偿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不得将林地改为非林地,不得损害国家、集体和社会公共利益。

第五条 森林资源流转可以依法采取转让、租赁、承包、转包、作价入股或者法律、法规允许的其他形式进行。鼓励各种社会主体依法参与森林资源流转。依法取得的森林、林木的所有权和林地的使用权受法律保护。

森林资源流转收益归权利人所有,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截留和挪用。

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森林资源流转的管理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配合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做好森林资源流转的相关协调、管理工作。

第二章流 转范围与期限

第七条 下列森林资源可以依法流转:(一)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的所有权;(二)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的林地使用权;(三)生态公益林补偿范围以外的灌木林地、疏林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的宜林地的使用权。

第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森林资源不得流转:(一)未依法取得林权证书的;(二)权属不确定或者有争议的;(三)林地已纳入国家建设拟征收、征用范围的;(四)法律、法规禁止流转的。

第九条 国有森林资源和集体森林资源进行流转的,流转期限不得超过70年。

家庭承包经营的森林资源的流转期限不得超过承包期的剩余期限。

森林资源再次流转的,不得超过上一次流转合同约定的剩余期限。

第三章 流转程序与管理

第十条 国有森林资源的流转应当先评估,采用拍卖、招标的形式进行。不具备拍卖、招标条件的,可以采取竞争性谈判、协商等方式进行。

国有森林资源以转让、作价入股形式流转的,须经省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国有森林资源流转收益的使用管理,必须遵守有关规定,并接受财政部门监督。

第十一条 集体森林资源流转及其流转形式、流转基价等内容,应当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2/3以上成员或者2/3以上村民代表同意,并在本集体经济组织内公示7天以上。集体森林资源流转给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还应报乡镇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二条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通过家庭承包取得的林木所有权、林地使用权,采取互换、转让形式流转的,应当经发包方同意;采取其他形式流转的,应当报发包方备案;再次流转的,还必须征得原承包人同意。

第十三条 联合经营或者权属共有的森林资源流转,必须依法取得联营方或者权属共有方的同意。

第十四条 下列森林资源的流转,由森林资源权利人自主决定:(一)自留山的林木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二)自留地和房前屋后个人所有的零星林木;(三)法律、法规规定可以自主流转的其他林木。

第十五条 森林资源流转应当签订书面合同。森林资源流转合同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流转双方的姓名或名称、住所;(二)流转的森林、林木、林地的坐落位置、面积、四至、林种、树种、林龄、蓄积量或者株数等,并附地形图;(三)流转用途、流转期限及起止时间;(四)林木采伐以及更新造林责任;(五)流转价款、付款方式和付款时间;(六)资源管护责任、风险承担;(七)合同期满时森林资源资产存量及处理办法;(八)违约责任;(九)解决争议的方式。

第十六条 森林资源流转合同签订后,应当报当地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并依法办理林权变更登记。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做好森林资源流转合同的备案工作,并按照有关规定做好林权登记工作。

第十七条 森林资源流转后需要采伐林木的,应当依法申请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并按规定的时限完成更新造林任务。

第十八条 林地在流转期间,因国家建设需要征用、征收的,其森林、林木及附着物补偿费归属流转合同有约定的,从其约定;合同未作约定的,由双方协商办理。

林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归林地所有权人。

第十九条 县级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可以建立森林资源流转信息库,及时发布森林资源流转的供求信息,并为森林资源流转活动提供指导服务。

第四章 流转资产评估

第二十条 国有森林资源流转应当进行资产评估。

集体森林资源流转,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1/3以上成员或者1/3以上村民代表要求评估的,应进行资产评估。

其他森林资源流转,流转双方可以根据需要自行选择是否评估。

第二十一条 森林资源流转资产评估机构应当按照国家和省有关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技术规程和办法进行评估,出具评估报告,对评估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

第二十二条 森林资源流转资产评估的具体办法,按照《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管理暂行规定》(财企〔2006〕529号)执行。

第二十三条 对国有森林资源进行资产评估前,须经具有丙级以上资质的林业调查设计单位进行森林资源实物量核查,并由国有林业经营单位的主管部门对核查结果予以认定。

第二十四 条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报告自评估基准日起,有效期一年,超过一年的应当重新进行评估。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进行森林资源流转的,其流转行为无效,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不予办理权属变更登记;已经办理权属登记的,由发证机关依法注销权属登记。

第二十六条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的,其评估结果无效;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七条 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工作人员和其他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在森林资源流转工作中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或者有其他违法行为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自2010年3月1日起施行。

第三篇:重庆市森林资源流转管理办法

重庆市森林资源流转管理办法解读

媒体:重庆市政府公众信息网

作者:市林业局 发布:重庆涪陵林业 2009-9-11 10:30:08

按:《重庆市森林资源流转管理办法》即将于2009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它是我市集体林权制度的重要配套政策也是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为了让广大群众了解相关政策,经市政府网站约稿,市林业局对相关热点问题予以解读。

一、出台背景

修改完善《重庆市森林资源流转管理办法》是我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需要,年9月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渝委发[2008]24完善流转制度,规范林地、林木流转。因此,该办法即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也是集体林权制度的重要配套政策。

二、森林资源流转范围

《重庆市森林资源流转管理办法》第八条规定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取得的权属明确的下列森林资源可以流转:薪炭林的林地使用权;权;

4、国务院规定的其他可以流转的森林资源。

第九条规定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森林、林木所有权或使用权不得流转:源权属有争议或者不明晰的;它不宜流转的森林和林木。

第十条规定了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林地使用权不得流转:收、征用的;

2、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限制流转的林地;成林地开发治理的;

三、森林资源流转办理程序和条件

按照《重庆市森林资源流转管理办法》第二十一条有关规定,森林资源流转办理程序为:申请流转—理权属变更登记的程序为:提出变更申请告—变更登记相关审查、登记。

第二十三条规定申请森林资源变更登记,应当提交下列材料:流转的森林资源的权属证明;人或者负责人的身份证明;落位置、四至界限、面积及地形图,现有林木资源状况,包括林种、树种、林龄、蓄积量、基础设施和其他附着物现状;准或者同意流转的相关文件;集体统一经营管理的森林资源流转的,需提供本集体经济组织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同意的证明材料;料。文件中明确提出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主要配套措施之一就是要

3、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的采伐迹地、火烧迹地等林地的使用2

4、国家和市规定不允许流转的。

34、流转双方依法签订的流转合同或协议;

1、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

—林权变更登记机关初步审查

6、国有森林资源流转的,需提供县级以上林业部门批

3、法律、法规禁止流转的;

13、在规定期限内未按合同约定完

2、用材林、经济林、1—初审合格后公

1、书面申请;

5、林地类型、坐

7、其他需要提供的材20084、其

2、所号)、森林资、未取得林权证书的;、纳入国家建设规划拟征林业部门受理审查。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五条规定了森林资源流转办、个人身份证明、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资格证明、法定代表

四、办理森林资源流转要注意的问题

(一)森林资源资产评估。

第十三条规定国有森林资源流转应当进行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并严格审核,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第十四条规定集体或个人的森林、林木的所有权、使用权及集体林地的使用权流转是否评估,由其自主决定。

(二)变更登记规定

第二十二条规定森林资源流转导致林权发生变更并且符合相关规定的,林权权利人应当到初始登记机关申请办理权属变更登记手续。2007年,国家林业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林权登记发证管理工作的通知》(林资发包法》的有关规定,因农村集体林地承包经营权发生流转,当事人申请林地承包经营权变更登记时,对于以下几种情形应当不予登记:

1、采取转让或互换方式对林地承包经营权进行流转,受让方直接申请登记的。

2、采取转包和出租方式对林地承包经营权进行流转,原承包关系不变,受转包方和承租方申请登记的。

3、没有稳定的非农职业或者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的农户,将通过家庭承包取得的林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给其他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受让方申请登记的。

4、有稳定的非农职业或者有稳定的收入来源的农户,将通过家庭承包方式取得的林地承包经营权采取转让方式转让给非农户,受让方申请登记的。

5、不宜采取家庭承包方式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农村林地发包给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或个人承包,若承包方不能提供该承包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的证明文件和当地乡(镇)人民政府的批准文件,承包方申请登记的。

6、不宜采取家庭承包方式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依法采用其他方式承包后,经依法登记取得林权证,其林地承包经营权不是采取转让方式流转的,受流转方申请登记的。

7、其他不符合有关法律规定的申请林权登记条件的。国有森林资源的流转,在国务院未制定颁布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流转的具体办法之前,受让方申请林权登记的,暂不予以登记。

五、查阅途径

重庆市林业局和市政府法制网站 [2007]33号)规定:按照《农村土地承转让方未依法登记取得林权证,

第四篇:河南省婚河南省婚姻登记管理办法的应用

河南省婚姻登记管理办法

(1995年10月19日 豫政〔1995〕66号)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国务院《婚姻登记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中国公民凡在我省行政区域内结婚、离婚、复婚的,必须遵守《条例》和本办法。

婚姻登记的一方当事人是外国人、华侨或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居民的,分别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办理婚姻登记。

第三条 依法履行婚姻登记的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民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婚姻登记工作。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婚姻登记管理工作的领导。公安、卫生、计划生育、司法行政、工商行政等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积极配合民政部门做好婚姻登记管理工作。

第二章 婚姻登记管理机关

第五条 婚姻登记管理机关,在城市是区、不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的民政部门;在农村是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

第六条 婚姻登记管理机关的职责是:

(一)办理婚姻登记;

(二)出具婚姻关系证明;

(三)依法查处违法的婚姻行为;

(四)宣传婚姻法律、法规;

(五)管理婚姻档案;

(六)推行婚俗改革。

第七条 婚姻登记管理工作应当有专门管理人员,并应经过县级以上民政部门考核合格,方可上岗。

第三章 结婚登记

第八条 申请结婚登记的当事人,必须双方亲自到一方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管理机关申请结婚登记。申请登记时,双方应当持有下列证件和证明:

(一)户口证明;

(二)居民身份证;

(三)所在单位、村民委员会或者居民委员会出具的婚姻状况证明;

(四)婚前医学检查证明或医学鉴定结论。离过婚的,还应持离婚证书或解除夫妻关系证明书。

第九条 婚前医学检查的具体办法,由省卫生部门制定,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施行。

第十条 申请结婚登记的当事人,应当如实向婚姻登记管理机关提供《条例》和本办法规定的有关证件和证明,不得隐瞒真实情况,并接受以婚姻法律、法规为主要内容的婚前教育。

婚姻登记管理机关办理婚姻登记,不得要求当事人出具《条例》和本办法规定以外的其他证件和证明。

第十一条 出具婚姻状况证明应当符合以下规定:

(一)《婚姻状况证明》应当写明当事人出生年月日、婚姻状况(未婚、离婚、丧偶)以及与何人结婚。

(二)凡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具有法人资格、自行管理本机构人员人事档案的机构或村(居)民委员会,应当为本机构或辖区内人员出具《婚姻状况证明》,并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出具。

(三)《婚姻状况证明》的内容应当真实,并由单位的行政部门(劳动人事)或村(居)民委员会加盖印章。

第十二条 申请结婚的当事人因受单位或他人干涉不能获得所需证明时,双方当事人可到没有取得所需证明一方当事人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管理机关提出结婚申请。经婚姻登记管理机关查明确实符合结婚条件的,应当准予登记。第十三条 婚姻登记管理机关对当事人的结婚申请进行审查,符合结婚条件的,应当及时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对离过婚的,应当注销其离婚证。当事人从取得结婚证起,确立夫妻关系。

第十四条 申请结婚登记的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登记管理机关不予登记:

(一)未到法定结婚年龄的;

(二)非自愿的;

(三)已有配偶的;

(四)属于直系血亲或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的;

(五)患有法律规定禁止结婚或者暂缓结婚的疾病的。

第四章 离婚登记

第十五条 当事人自愿离婚的,必须双方亲自到一方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管理机关申请离婚登记。申请时,应当持有下列证件和证明:

(一)户口证明;

(二)居民身份证;

(三)所在单位、村(居)民委员会出具的介绍信;

(四)离婚协议书;

(五)结婚证或夫妻关系证明书。

第十六条 离婚协议书应当写明双方当事人的离婚意思表示、子女抚养、夫妻一方生活困难的经济帮助、财产及债务处理等协议事项。协议内容应当有利于保护妇女和子女的合法权益。

第十七条 婚姻登记管理机关对当事人的离婚申请进行审查,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一个月内,对符合离婚条件的,应当予以登记,发给离婚证,收回结婚证。当事人从取得离婚证起,解除夫妻关系。

第十八条 男女双方自愿解除夫妻关系后,当事人一方不按照离婚协议履行义务的,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第十九条 申请离婚登记的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登记管理机关不予受理:

(一)一方要求离婚的;

(二)双方要求离婚,但是对子女扶养、夫妻一方生活困难的经济帮助、财产及债务(权)处理等事项未达成协议的;

(三)一方或者双方当事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或者无民事行为能力的;

(四)未办理过结婚登记的。

第二十条 离婚的当事人恢复夫妻关系的,必须双方亲自到一方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管理机关申请复婚登记。婚姻登记管理机关对当事人的复婚申请,按照结婚登记的程序办理。

第五章 婚姻登记档案和婚姻关系证明

第二十一条 婚姻登记管理机关应当建立婚姻登记档案。婚姻登记档案的管理办法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执行。

禁止任何单位或个人私自印制、销售或购买结婚证、离婚证、夫妻关系证明书和解除夫妻关系证明书。

第二十二条 当事人遗失或者损毁结婚证、离婚证的,可以持所在单位或村(居)民委员会出具的证明,向原办理婚姻登记的婚姻登记管理机关申请出具夫妻关系证明书或解除夫妻关系证明书。

第二十三条 婚姻登记管理机关应当对当事人出具婚姻关系证明的申请进行认真审查,根据婚姻登记档案的记载出具夫妻关系证明书或解除夫妻关系证明书。

夫妻关系证明书、解除夫妻关系证明书,与结婚证、离婚证具有同等法律效办。

第六章 婚姻中介服务管理

第二十四条 开办婚姻中介服务组织,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必要的活动经费;

(二)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和组织章程;

(三)有一定数量的专职从业人员。

具备以上条件的,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申报,经省民政部门批准取得《婚姻介绍许可证》后,方可到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

第二十五条 婚姻中介服务组织及其从业人员,应当接受民政部门的指导、监督和管理。

鼓励各类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依法开办婚姻中介服务组织。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从事涉外婚姻介绍,禁止刊播涉外婚姻广告。

第二十六条 婚姻中介服务组织的业务活动,应当遵守平等、自愿、诚实的原则。中介服务收费标准由省民政部门会同省物价、财政部门制定。

禁止利用婚姻中介服务的形式骗取他人钱财或从事其他违法活动。

第七章 奖励与处罚

第二十七条 对婚姻登记管理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各级人民政府或民政部门应当给予表彰或奖励。

第二十八条 未到法定年龄或者符合结婚条件而未依法结婚登记的公民以夫妻关系同居的,其婚姻关系无效,由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对其进行批评教育,责令分居,并可处以2000元以下的罚款。

对符合结婚条件的限期办理登记手续。拒不履行婚姻登记手续仍以夫妻关系同居的当事人,是农业户口的,不得分给口粮田、责任田、自留地、宅基地和不办理户口迁移手续;是非农业户口的,其所在单位在两年内不予评先、调资、升级、分配住房,并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第二十九条 婚姻登记管理机关发现当事人隐瞒真实情况或弄虚作假,骗取婚姻登记的,应当撤销婚姻登记,宣布婚姻无效,收回婚姻证件,并可处以2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条 出具婚姻状况证明的单位不依法出具证明或出具虚假证明,由婚姻登记管理机关或其上级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虚假证明,并由其主管部门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行政责任。

第三十一条 婚姻中介服务组织或其他单位或个人,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五条和第二十六条的规定的,由婚姻登记管理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婚姻登记管理机关可会同公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取缔,并应当没收非法所得和处以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

对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一条第二款的,应当没收非法印刷品和非法所得,并可处以5000元以下罚款。

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二条 婚姻登记管理机关或行政执法人员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或对不符合婚姻登记条件的准予登记的,由婚姻登记管理部门给予行政处分,并对不符合婚姻登记条件的当事人,撤销婚姻登记,收回婚姻证书。

第三十三条 罚没收入应当依照《河南省执法机关实施罚款没收财物条例(试行)》的规定执行。

第三十四条 当事人认为符合婚姻登记条件而婚姻登记管理机关不予登记的,或者当事人对行政处罚不服的,可以依照行政复议条例的规定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提起诉讼。

第八章 附则

第三十五条 现役军人的婚姻登记,依照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三十六条 结婚证、离婚证、夫妻关系证明书和解除夫妻关系证明书,按照国家制定的统一式样,由省民政部门负责印制。

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执行中的具体问题,由省民政部门负责解释。

第三十八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1987年2月6日经省政府批准,1987年2月23日省民政厅发布的《河南省〈婚姻登记办法〉实施细则》同时废止。

第五篇:温州市森林资源流转管理办法(试行)

温州市森林资源流转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第一条

为规范森林资源流转行为,保障林权所有者与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林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森林资源流转,是指原所有权人或者使用权人将其可以依法流转的森林、林木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林地的使用权和碳排放权,依法全部或者部分转移给他人的行为。

本办法可依法流转的森林资源不包括森林内的野生动物、矿藏物和埋藏物。

森林资源收储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设立的森林资源收储中心,将可以依法流转的森林、林木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和林地的使用权,非竞争性地进行收购,并依法出让的森林资源流转行为。

森林资源资产抵押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对森林资源资产的占用,将该森林资源资产作为债权担保的行为,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依法以该森林资源资产折价或者以流转、拍卖抵押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前款规定的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为抵押人,债权人为抵押权人,提供担保的森林资源资产为抵押物。

第三条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依法取得林权证书的森林资源流转及其相关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依法征收、征用或者占用林地致使林地所有权、使用权发生转移的;改变林地用途,进行非林业建设的林地使用权流转不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 森林资源的流转应当遵循依法、自愿、公开、平等、有偿原则。

第五条 县级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法切实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森林资源流转活动的监督管理。农业、国土、规划、国资委、人民银行、银监等部门协助做好有关管理工作。

县级人民政府应当成立县级林权管理中心和县级森林资源收储机构,前者具体办理林权确认、林权变更登记、林权抵押贷款登记备案和森林资源流转招标拍卖挂牌审查及合同备案,做好林权流转法律、法规和政策咨询服务等工作;后者对林权抵押贷款提供担保与反担保业务,化解银行金融风险,以及为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开展森林资源收储业务。

第六条 森林资源流转,可以采取转包、出租、转让、互换、入股等方式进行。

无论采取什么方式流转,都不得改变林地用途。第七条

森林资源流转后,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以及古树名木的保护义务和责任同时转移。

第二章 流转管理

第八条 下列森林资源不得流转:

(一)山林权属不清或者有争议的;

(二)未依法办理林权证的;

(三)被司法机关查封、冻结或者已经抵押的;

(四)法律、法规规定不得流转的。

森林资源流转,当事人应当签订书面合同。森林资源流转书面合同由市林业局与市工商局统一制订,包括下列内容:

(一)转让人和受让人的名称(姓名)、住所、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

(二)流转的森林资源的林地类型、坐落位臵、面积及四至界线及示意图、林种、树种、林龄、蓄积量(株数)等内容;

(三)流转价款和支付方式;

(四)流转期限及起止时间;

(五)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六)合同期满时森林资源存量、地上附着物及相关设 施的处臵方式;

(七)违约责任;

(八)解决争议的方法。

第九条 森林资源的流转期限最高不得超过70年。第十条 受让人再行流转森林资源的,应当征得所有权人同意,并不得超过合同的剩余期限。

流转不得损害所有权人的合法权益。

第十一条 森林资源流转受让方不受森林资源所在村的村集体成员身份限制。

第十二条 森林资源流转可以采取协议或者招拍挂方式进行。

国有森林资源的流转,应当依法采用招拍挂的方式,并在依法设立的产权交易机构中,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程序公开进行。

第十三条 协议流转森林资源的程序:

(一)协议流转双方对所需流转的森林资源进行协商、议价;

(二)根据双方约定决定是否对流转的森林资源进行评估;

(三)协议流转的森林资源须报权属所有人同意,并进行公示;

(四)协议流转双方签订流转合同;

(五)协议流转双方到森林资源所在地的县级林权管理机构申请办理流转登记

第十四条 国有森林资源的流转,应当做好可行性研究并提出实施方案,报县、市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签署意见后,经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同意。

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拟流转的林地类型、坐落位臵、面积、四至界线地形图、林种、树种、林龄、蓄积量(株数),以及受让人的资质情况等。

第十五条 国有森林、林木等流转收益应当实行专项管理,用于职工安臵和清偿债务。

第十六条 单位或者个人流转森林资源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国有或者国有控股经济组织的森林资源,由林权所有人提出申请,经县级以上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报省级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出具同意意见书;

(二)股份制企业、合作经济组织、民营经济组织的森林资源,必须附有股东(大)会或者董事会同意的书面决议;

(三)集体所有、并由其统一管理的森林资源,须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同意的书面决议;

(四)承包经营或者受托经营的森林资源,应出具发包方或者委托方的同意意见书;

(五)属共有森林资源的,应当事先征得其他共有人的书面同意,并出具同意意见书。

第十七条 集体所有、并由其统一管理的森林资源需要流转的,应当提前30天在本村进行公示,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并经过乡镇政府批准后,按规定程序办理流转手续。

第十八条 县级林权管理机构应建立林权统计报表制度,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及同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报送林权现状及变更的统计资料。

第三章 流转登记

第十九条 流转双方在签订流转合同后,流转双方应持以下文件资料向当地县级林权管理机构申请办理变更登记:

(一)流转登记申请书;

(二)流转双方当事人的身份证明或者法人资格证明,委托他人代为办理流转登记手续的,还应当提交由委托人签名或者盖章的授权委托书和受委托人身份证明,授权委托书必须记明委托事项、权限和时限;

(三)流转合同;

(四)《林权证》及第十六条规定的有关书面证明文件;

(五)关于拟流转的森林资源的相关资料,包括:林地类型、坐落位臵、四至界址示意图、面积、林种、树种、林龄、蓄积量(株数)等;

(六)国有森林资源进行流转的,必须提供评估报告;

(七)县级林权管理机构认为应提交的其他文件。第二十条 县级林权管理机构应当于受理登记申请后15个工作日内对符合登记条件的,办理完成登记手续;对不符合流转登记条件的,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登记。

县级林权管理机构进行变更登记手续应包括:在转让方持有的原林权证上“注记”栏内载明流转变更情况和流转期限,并向受让方核发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林权证》,新的林权证有效期限为流转期限,并在“注记”栏内载明转让方的流转信息。

第二十一条 下列森林资源流转,当事人应当向登记机关提出登记申请,进行变更登记。

(一)国有森林、林木所有权流转的;

(二)国有林地使用权流转的;

(三)集体所有的森林、林木和林地承包经营权采取互换、转让方式流转的;

(四)单位和个人所有的森林、林木所有权以及林地使用权流转的。

第二十二条 下列森林资源流转无需进行变更登记,但是当事人应当将流转合同报当地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一)国有森林、林木使用权流转的;

(二)集体所有的森林、林木和林地承包经营权采取转 包、出租流转的;

(三)单位和个人所有的森林、林木使用权流转的;

(四)除本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以外的其他森林资源权利流转的。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实施前已经流转的森林资源,未办理权属变更登记手续的,流转双方当事人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及时向县级林权管理机构提出变更登记申请,符合条件的,应当补办权属变更登记。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实施前已经流转的森林资源,流转双方当事人一方未在约定期限进行补办变更登记的,流转一方提交规定的材料后,可单方面向县级林权管理机构提出变更登记申请,由县级林权管理机构向流转另一方提出书面征询意见,流转另一方未能在约定期限提出异议的,县级林权管理机构应准予申请人进行变更登记。

第四章 收储管理

第二十五条 森林资源收储的范围包括:

(一)实施城市规划,需收购的森林、林木或林地;

(二)因重点工程建设需征用的林地,有关单位委托为工程建设项目征用林地;

(三)受林产品企业委托,为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收购森林、林木;

(四)林权抵押人无力偿还贷款,其提供担保(或反担保)的森林、林木或林地;

(五)其他林权所有人或者使用人要求收储的森林、林木或林地。

第二十六条 森林资源收储的一般程序:

(一)申请收购。林权所有人或者使用人持有关文件资料向县级森林资源收储机构申请收购。

(二)林权核实。县级森林资源收储机构对申请人提供的《林权证》进行合法性审查。

(三)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县级森林资源收储机构委托有资质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构对拟收购的森林资源进行实地调查评估。

(四)签订合同。县级森林资源收储机构与原林权所有人签订林权转让协议。

(五)林权变更登记。县级森林资源收储机构和原林权所有人根据林权转让协议,共同向县级林权管理机构申请办理林权变更登记手续。

(六)林权交付。根据林权转让协议约定的期限和方式,原林权所有人向县级森林资源收储机构交付被收购的森林资源。

第二十七条 林权所有人申请森林资源收储必须提供下列资料:

(一)森林资源收储申请书;

(二)申请人的身份证明或者法人资格证明;

(三)《林权证》及第十六条规定的有关书面证明文件;

(四)县级森林资源收储机构要求提供的其它资料。第二十八条 县级森林资源收储机构对储备的森林资源,在转让前,应当加强管护,可以进行采伐利用。

第二十九条 森林资源储备资金运作实行收支两条线,受区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财政部门的指导与监督。

第三十条 县级森林资源收储机构的资本金由当地财政拨款解决,所需资金不足部分,由森林资源收储机构向银行融资。

第三十一条 第十三条 县级森林资源收储机构的工作经费由区财政核实拨付。

第五章 抵押管理

第三十二条 下列森林资源资产不得抵押:

(一)山林权属不清或者存在争议的;

(二)未依法办理林权证的;

(三)属于国防林、名胜古迹、革命纪念地和自然保护区中核心区和缓冲区内的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

(四)法律、法规规定不得抵押的。

第三十三条 办理森林资源资产抵押应当遵循以下程 序:

(一)抵押事项的申请与受理;

(二)抵押物的审核、权属认定;

(三)抵押物价值评估及评估项目的核准或者备案;

(四)签订抵押合同;

(五)办理抵押登记;

(六)核发《他项权证》。

第三十四条 订立抵押合同时,抵押权人和抵押人在合同中不得约定在债务履行期届满,抵押权人未受清偿时,抵押物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转移为债权人所有。

第三十五条 抵押物抵押的期限,由抵押双方协商确定。属于承包、租赁、受让森林资源资产抵押的,最长不得超过上述合同约定的剩余年限;属于受托经营的国有森林资源资产抵押的,最长不得超过委托合同约定的剩余年限。

第六章 抵押登记

第三十六条 以森林资源资产抵押,应当依法办理抵押物登记,抵押物权自登记之日起生效。未经依法登记的,不具有法律效力。

第三十七条 县级林权管理机构为森林资源资产抵押的登记部门,负责拟抵押《林权证》的合法性审核,办理抵押《林权证》的注记和《他项权证》,并对抵押物进行档案管 理登记。

第三十八条 抵押人和抵押权人签订抵押合同后,抵押人应持以下文件资料向当地县级林权管理机构申请办理抵押登记。

(一)抵押登记申请书;

(二)抵押当事人的身份证明或者抵押人法人资格证明;

(三)抵押合同;

(四)《林权证》及第十六条规定的有关书面证明文件;

(五)关于抵押物的相关资料,包括:林地类型、坐落位臵、四至界址示意图、面积、林种、树种、林龄、蓄积量(株数)等;

(六)关于抵押物的评估报告或者抵押人与抵押权人协议价格确认书、核准或者备案文件;

(七)登记部门认为应提交的其他文件。

第三十九条 县级林权管理机构在受理登记申请后,应当依照国家法律、法规等规定对拟抵押物进行审核。

第四十条 县级林权管理机构应当于受理登记申请后15个工作日内对符合登记条件的,办理完成登记手续;对不符合抵押登记条件的,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登记并退回申请材料。

抵押物登记手续应包括:在该抵押物的《林权证》的“注 记”栏内载明抵押登记的主要内容,发给抵押权人《他项权证》,并在抵押合同上签注《他项权证》编号、日期,经办人签字、加盖公章,填写《森林资源资产抵押登记簿》。

第四十一条 变更被担保债权种类、数额、期限或者抵押担保范围的,抵押人持抵押合同、变更协议、《林权证》、《他项权证》和其他证明文件,向县级林权管理机构申请变更登记。县级林权管理机构受理后15个工作日内审查核实并对无异议的办理完成变更登记。

第四十二条 抵押合同期满或者抵押人与抵押权人协商同意提前解除抵押合同的,抵押人应持抵押合同、抵押权人出具的抵押物注销证明或者解除合同协议、《林权证》及《他项权证》向县级林权管理机构办理抵押注销登记。

第四十三条 已依法办理登记的抵押物在抵押期限内不得重复申请办理抵押登记。如抵押申请人故意隐瞒抵押物已抵押登记的事实,提供虚假材料骗取登记部门重复登记的,该登记无效,给他人造成损害的,抵押申请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七章 抵押物管理和处置

第四十四条 抵押人在抵押期内有权利和义务确保抵押物的安全。如发生森林火灾、盗伐及病虫害等情况,应及时报告抵押权人和当地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并配合有关部门做 好善后工作。

第四十五条 抵押期内,抵押人对抵押物提出采伐或者权属变更申请的,必须同时提供由抵押权人出具的同意意见书,否则,县级林业主管部门不予办理。

第四十六条 抵押人以已出租的森林资源资产进行抵押的,在办理抵押前应当征得承租人书面同意。

第四十七条 债务人在合同履行期届满,抵押权人债务未受清偿时,抵押权人有权依法取得抵押物的处臵权,依法通过市场流转、拍卖、采伐等方式对抵押物进行处臵。

(一)抵押权人要求以采伐方式处臵抵押物的,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应向县级林业主管部门申请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

(二)抵押物以市场流转、拍卖方式处臵的,应当依照法定程序处臵。

第八章 森林资源评估

第四十八条 国有的森林资源流转或者抵押前,必须进行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属非国有森林资源的可由转让方或者抵押方根据需要自行决定是否进行评估。村集体所有的森林资源的评估,须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履行程序。

第四十九条 从事国有森林资源评估业务的资产评估机构,应具有财政部门颁发的资产评估资格,经省级林业主管 部门认定具备从事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资质,方可开展国有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业务。

上述评估机构组成人员中必须配备2名以上(含2名)经国家林业局与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共同评审认定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专家。

第五十条 非国有森林资源资产的评估,按照抵押贷款的有关规定,凡金额在100万元以上的银行抵押贷款项目,应委托财政部门颁发资产评估资格的机构进行评估;金额在100万元以下的银行抵押贷款项目,也可委托林业部门管理的具有丙级以上(含丙级)资质的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勘查设计)、林业科研教学等单位提供评估咨询服务,出具评估咨询报告。

第五十一条 评估机构应当按照国家和省有关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技术规程和办法进行评估,并出具评估报告或者评估咨询报告。

第五十二条 自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基准日起满1年再进行流转的,应当重新进行森林资源资产评估。

第五十三条 国有森林资源需要流转的,应当以资产评估价值为基准。

资产评估机构和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专家从事评估业务应当遵守保密原则,保持独立性。与评估当事人或者相关经济事项有利害关系的,不得参与该项评估业务。

第九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有关规定或者弄虚作假,进行林权证变更登记的,由登记机关撤销林权证变更登记。

第五十五条 进行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机构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的,其评估行为无效;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第五十六条 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工作人员在办理森林资源流转变更登记过程中,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对不具备林权变更条件进行变更登记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章 附 则

第五十七条 各县(市、区)可以根据法律、法规和本办法的规定,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森林资源流转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第五十八条 本办法由温州市林业局负责解释。本办法自2009年 月 日起试行。

本文档系网络所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本人定尽快处理!

第五十九条

下载河南省森河南省森林资源流转管理办法的应用(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河南省森河南省森林资源流转管理办法的应用(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保定市森林资源流转管理办法(试行)

    保定市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保定市森林资源流转管理办法 (试行)》的通知 保市政〔2012〕100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 《保定市森林资源流转管理办法》......

    河南省医疗机构管理办法

    河南省医疗机构管理办法(1997年8月13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布)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医疗机构管理,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保障人民健康,根据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河南省医疗机构管理办法

    河南省医疗机构管理办法 《河南省医疗机构管理办法》在1997.08.13由河南省人民政府颁布。 颁布单位河南省人民政府 颁布时间1997.08.13 实施时间1997.08.13 目录 1 第一章......

    河南省浮桥管理办法

    河南省浮桥管理办法 (2013年6月20日河南省人民政府第5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2013年7月3日河南省人民政府令第153号公布 自2013年9月1日起施行) 第一条 为规范浮桥管理,维护运营......

    河南省殡葬管理办法

    河南省殡葬管理办法 (1999年7月30日河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殡葬管理,推进殡葬改革,保护土地资源和环境,促进社会主义精......

    河南省墓地管理办法

    河南省墓地管理办法(2004修正) 标签: 殡葬 规划 民政部门 墓地 河南 2009-06-25 10:12阅读(1)评论(0) 河南省墓地管理办法(2004修正) 河南省墓地管理办法 (1999年7月30日河南......

    河南省物业费管理办法

    团结奋进,精益求精 河南省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规范物业服务收费行为,维护业主、使用人和物业管理企业的合法权益,促进物业服务事业的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办法

    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以下简称“自然基金”)是河南省科学技术厅组织实施的基础研究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资助自然科学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