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公务员包括哪些职务类型和职务序列?
我国公务员包括哪些职务类型和职务序列?
公务员职务分为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
领导职务层次分为:国家级正职、国家级副职、省部级正职、省部级副职、厅局级正职、厅局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乡科级正职、乡科级副职。
非领导职务层次在厅局级以下设置。综合管理类的非领导职务分为:巡视员、副巡视员、调研员、副调研员、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科员、办事员。综合管理类以外其他职位类别公务员的职务序列,根据公务员法由国家另行规定。
第二篇:我国公务员包括哪些职务类型和职务序列
公务员职务分为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
领导职务层次分为:国家级正职、国家级副职、省部级正职、省部级副职、厅局级正职、厅局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乡科级正职、乡科级副职。
非领导职务层次在厅局级以下设置。综合管理类的非领导职务分为:巡视员、副巡视员、调研员、副调研员、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科员、办事员。综合管理类以外其他职位类别公务员的职务序列,根据公务员法由国家另行规定。
第三篇:职务序列改革座谈发言
截止2019年9月30日,XXXX共有在职民警XX人,其中,县处级正职领导职务XX人,县处级副职领导职务XX人,乡科级正职领导职务XX人,乡科级正职非领导职务XX人,乡科级副职领导职务XX人,乡科级副职非领导职务XX人,科员XX人。2018年9月18日以来,训练支队退休民警XX人。
职务序列改革是拓展民警职业发展空间的有效途径,是深化人民警察管理制度改革的关键一步,目前民警普遍关心此次职务序列改革的开始时间、套改范围,高套条件,与地方公安套改是否存在差异,套改后收入变动等方面。
此次职务序列改革可能出现的问题有两个,一是部分民警受机构规格和职数比例限制,面对同岗人数多、职务提拔慢、职级晋升没优势,职业发展空间受限,在下一步实施的职务套改中,这部分民警对套改的结果最为在意,如果套改结果不能符合这部分民警的心理最低期待,可能会影响队伍稳定,人民警察职务序列套改的初衷之一就是改变目前民警所面临的在职业发展上的困境,最大限度的调动人民警察的工作的积极性,更好的履行职责。所以,是否能最大程度上满足大部分民警的合理诉求尤为重要。二是部分民警的改革意识有待提高。职务序列套改直接受益的对象是广大人民警察,人民警察对公安工作感受最直接,对公安工作中面临的制度不足最有体会,在公安改革中有很大的话语权。在职务套改的前期和过程中,让广大民警参与其中,了解政策,对后续工作开展很有裨益。但是,由于缺乏主体意识,部分民警对职务套改持观望态度,甚至有部分民警认为此次套改雷声大、雨点小,持消极态度。
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首先应注重增大对民警套改预期的调研力度,将一线的实际情况摸清摸准。二是在符合总体标准的情况下,制定与调研情况相适应的改革配套措施。三是,保证基层民警在职务套改上的职数。最后还要提高广大民警在改革中主体意识,让广大民警明确职务序列改革是提高广大民警的待遇和开拓民警职业前途的一项改革。一是,通过组织学习、谈话等方式,宣传套改政策。二是充分尊重广大民警的权利,充分尊重广大民警在套改中的声音。
开展职务序列改革,是推进人民警察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根据人民警察队伍规模大、层级多、主要集中在基层一线等实际情况开展的惠警政策,能有效拓展人民警察队伍的职业发展空间,完善激励保障机制,激发队伍活力,使公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第四篇:公务员职务等级
《关于中国共产党机关参照试行<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实施意见》
(1)中央总书记,中央政治局常委:一级;
(2)中央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纪委书记:二至三级;
(3)中央各部部长,省(自治区、直辖市)委书记,中纪委副书记:三至四级;
(4)中央各部副部长,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副书记、常委,中纪委常委,省(自治区、直辖市)纪委书记:四至五级;
(5)中央各部局长,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各部部长,地(市、州、盟、直辖市的区)委书记,省(自治区、直辖市)纪委副书记,巡视员:五至七级;
(6)中央各部副局长,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各部副部长,地(市、州、盟、直辖市的区)委副书记,地、盟(市、州、直辖市的区)委委员(常委),省(自治区、直辖市)纪委常委,地(市、州、盟、直辖市的区)纪委书记,助理巡视员:六至八级;
(7)处长,地(市、州、盟、直辖市的区)委各部部长,县(市、旗、省辖市的区)委书记,地(市、州、盟、直辖市的区)纪委副书记,调研员:七至十级;
(8)副处长,地(市、州、盟、直辖市的区)委各部副部长,县(市、旗、省辖市的区)委副书记、常委,地、盟(市、州、直辖市的区)纪委委员(常委),县(市、旗、省辖市的区)纪委书记,助理调研员:八至十一级;
(9)科长,县(市、旗、省辖市的区)委各部部长,乡(镇)党委书记,县(市、旗、省辖市的区)纪委副书记,主任科员:九至十二级;
(10)副科长,县(市、旗、省辖市的区)委各部副部长,乡(镇)党委副书记,县(市、旗、省辖市的区)纪委常委,副主任科员:九至十三级;
(11)科员:九至十四级;(12)办事员:十至十五级。
第五篇:公务员职务感想
浅谈对公务员职务的认识
在就业形势严峻的今天,公务员这一职业被称作“金饭碗”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单就其稳定的收入、优越的福利待遇、舒适的工作环境和公认的“高地位”,“国考热”现象产生的原因也就不得而知。一项关于“公众眼中最具幸福感的职业”的调查显示,公务员被排在了最前位置。当下,各种“二代”、“拼爹”现象层出不穷,导致很多人有身份的焦虑,很多人为了摆脱“窘境”,纷纷踏上国考之路,于是就为“国考热”添了油加了薪。
就算是在“最苦金饭碗”的集体吐槽过后,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也一直走高,因为“公务员”这一职业贴着稳定和有保障的标签,在众人趋之若鹜的热潮背后,折射的是普通人对更好生活的追求。
毋庸质疑,随着各级政府与公共部门的功能完善、规模扩张和结构优化,客观上增加了用人需求,增加了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优秀人才愿意当公务员,对于改善公务员队伍的人才结构,提升工作质量,肯定有积极作用。但是,许多公务员岗位不一定能充分施展个人才华。有人形容公务员的工作状态就是“一张报纸一杯茶过一天”,这样安逸而没有挑战的工作环境,就像用热水加热青蛙,使其没有了竞争意识,也就不会考虑如何提升自己。
但是通过对公务员制度这一课程的学习以及对于公务员这一职业的关注,我认识到了公务员并不是那么轻松的职业。“并不是考上公务员就一劳永逸,其实工作也很辛苦。”一公务员如是说。单就公务员的晋升来说,并非所有人的晋升渠道都是畅通的。尤其在名额有限的编制问题上,更是如此。由于保障的缺失,编制之外的人往往没有归属感,而为了一个“事业编制”,毕业生们争当清洁工也就不难理解了。
我认为只有消除某一行业高高在上的待遇差别,才是冷却当前“国考热”求职跑偏现象的根本之道。要破除公务员“职业崇拜”,首先要打破“铁饭碗”、破除“终身制”,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通过推广聘任制等用人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公务员退出机制,彻底改变“一考定终身”的状况。
对自己行业的抱怨、对编制的趋之若鹜,背后反映的实为社会上逐渐蔓延的“身份焦虑”。近日,一则“研究生毕业回家种地,老父气绝服毒”的新闻引发人们思考。在外人看来,新闻中这名研究生有点“高不成低不就”,只想找一个“体面的工作”,否则宁愿先回家务农,最终让父亲觉得“蒙羞”。
找不到“体面工作”宁愿待业,这一下子又勾勒出当今“就业难、企业招工难”并存的怪相。有评者不无感慨的叹道:这种社会成员都对某一种职业趋之若鹜,或对某一种职业无人问津的现象,有利于中国社会的发展吗?这种现象其实由来已久。早在2007年,有人在上海市对4000户家庭做了一次入户调查,发现他们中仅有1%的人愿意做工人,众人最期待的工作是公务员。而这似乎也不难理解。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在收入分配不太均匀的格局下,职业的身份外衣往往决定着由薪酬多少带来的“阶层定位”。必须承认,不同职业带来的社会评价是有差别的,石油、电力、银行的从业者和普通民企职工当然不可相提并论,吃“皇粮”的公务员独成体系的福利待遇也令人艳羡。【风险分布】 并不存在完美的职业
很多人对自己现状的抱怨是否来自对其他行业的期盼过高?产生倦怠情绪的职场人,如果能跳出自我,看到其他行当的艰辛,消极情绪会因“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得到有效缓解。
改革开放前,在具有高度计划性的经济体制下,人们并不存在择业问题。而随着市场导向的就业方式来临,在就业机构选择上,单位意识和“皇粮”意识曾很大程度地被淡化。
但如今,随着就业压力增大、资源向个别行业集中,人们的择业心理时常向某些传统取向回潮。
近日,敦煌网CEO王树彤在谈到年轻人追求安全感问题时,称曾发过一条微博:“年轻人不要试图追求安全感,周遭的环境从来都不会有绝对的安全感,如果你觉得安全了,很有可能开始暗藏危机。”与之观点相同,有智者给大多数基层公务员的职业生涯算过一笔账:中国公务员,起步22岁+试用1年+科员3年+副科3年+正科7年+正处11年=47岁,大多一辈子只能到正科。假如在衙门里呆几十年,才混到正科级,碰到精兵简政的风潮,你可怎么办?
这其中道出的其实也是行行有风险的道理,并不存在完美的职业。
由此不难想到,很多人对自己现状的抱怨是否来自对其他行业的期盼过高?
大部分初涉职场的人,满怀向往投入现实时,往往会发现没想的那么简单。比如很多爱游戏的人羡慕游戏测试员,但入职后才发现这个工作却苦到家了。比如,和其他工作比,测试枯燥且薪水低,经常加班有时到凌晨三四点,身心俱疲等。的确,又有哪个工作那么完美呢?网上曾流行过一组“不要再抱怨你的工作了”的图帖,曝出了几组世界各地形形色色的工作镜头——有的人踏着摇摇欲坠的梯子,爬上电线杆修理电线;有的人上半个身子钻进水里,去疏通堵塞的下水道; 有个兽医裹着雨披,大半个身子钻到大象肚子里……
【福利诱惑】 铁饭碗的“防火墙”功能
并非所有人的晋升渠道都是畅通的。尤其在名额有限的编制问题上,更是如此。由于保障的缺失,编制之外的人往往没有归属感,而为了一个“事业编制”,毕业生们争当清洁工也就不难理解了。
扫大街,曾经是不求上进的孩子被家长[微博]指着鼻子骂的时候,恨铁不成钢的“代用语”。
在部分人的评价坐标中,向来以“嗤之以鼻”来形容的扫大街,在数千名大学毕业生、甚至硕士毕业生那里却成了香饽饽,这种反常来自哪里?在这里,还是前文提到的“编制”这个东西。
有数据显示,自1996年实行辞退制度以来至2003年8年间,全国公务员辞退率仅0.05%,人员流动率为1.25%,是名符其实的“铁饭碗”。
有评论人士认为,铁饭碗的“含金量高”,或许并不体现在账面上,而是体现在隐性福利上,小到一块肥皂,大到一套住房,从医疗到社保,从机关幼儿园到形形色色的部门福利……该人士还以国外的情况进行了比较。
根据美国联邦审计总署的调查,美国只有3%的大学生表示毕业后可以考虑应聘公务员。是他们的觉悟问题吗?非也。
美国公务员的最高工资和最低工资均低于私企,法律管得严,公众盯得紧,岗位油水少。“最美女教师”张莉莉曾经没有正式编制,当她救人的壮举感动了社会以后,当地才将她转为正式员工。
显然,并非所有人的晋升渠道都是畅通的。尤其在名额有限的编制问题上,更是如此。
由于保障的缺失,编制之外的人往往没有归属感,而为了一个“事业编制”,毕业生们争当清洁工也就不难理解了。
对于这种编制的改革,早就有了。但是效果不是很理想。
前不久,中国红会“试水”改革。最终,公众最期待的“去行政化”遭遇巨大阻力,推不下去,到底如何改革?据说相关部门还要继续“研究”。
更有甚者,一些事业单位甚至“突击增编、囤编制”。这些迹象表明,社会观念中的“编制崇拜”一时还难以消除。
有材料这样描述一些单位的“福利诱惑”:从机关食堂既丰盛又有营养的“免费午餐”,到央企的福利分房,到电力部门的抄表工年薪十万,到铁路职工坐火车从西安到深圳只需2元;从过年过节的购物卡,到每年获政府财政补贴数千万元的机关幼儿园……
而这些福利待遇,不在体制内的人,是享受不到的,体制外的人只能望洋兴叹。
当下令人眼热的公务员职业也需要回归其本质,公务员应从“管理国家”逐步回归其服务纳税人的本位。创新型社会需要的是“小政府、大社会”,政府职能部门应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权力,给社会放权,给市场松绑。相信随着国家法律法规制度的不断健全与完善,作为被一些人特别看重的公务员的额外特权现象将逐渐消逝。国考不再热,创业潮涌动,创新型社会才能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