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官职务序列设置暂行规定》述评

时间:2019-05-15 00:47: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检察官职务序列设置暂行规定》述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检察官职务序列设置暂行规定》述评》。

第一篇:《检察官职务序列设置暂行规定》述评

《检察官职务序列设置暂行规定》述评

2011年7月,中组部、高检院联合印发《检察官职务序列设置暂行规定》,废止了原来的《检察官等级暂行规定》,明确了检察官等级与级别的对应关系。

一、积极意义

从检察官整体的角度出发,这个检察官职务序列,至少有两方面的积极意义:

其一,提高了检察官职务与公务员职务的对应关系。二高检察官(副厅)以下,对应的公务员级别普遍向上浮动了一级。

检察官等级 检察官级别

公务员职务公 务员级别 副国 正部 副部 正厅局 副厅局

四级至二级 八级至四级 十级至六级 十三级至八级 十五级至十级 十八级至十二级 二十级至十四级 二十二级至十六级

二十四级至十七级

二十六级至十八级 首席大检察官 四级至二级 一级大检察官 八级至四级 二级大检察官 十级至六级 一级高级检察官 十三级至八级 二级高级检察官 十四级至九级

三级高级检察官 十七级至十一级 正处县 四级高级检察官 十九级至十三级 副处县 一级检察官 二级检察官 三级检察官 四级检察官 五级检察官 二十一级至十五级 正科 二十三级至十六级 副科 二十四级至十七级 副科 二十四级至十八级 科员 二十五级至十八级 科员

其二,职务序列暂行规定附件一《地方各级检察院检察官职数比例暂行规定》,确定的职数比例总体上高于过去的实际比例。例如,省级院三高(正处)和四高(副处)的比例不超过检察官总数的55%;分州市院三高、四高(含副检察长)职数总和不超过检察官总数的28%,最高32;县检察院一级至三级(正副科)检察官不超过检察官总数的60%,设有派出机构的,不超过检察官总数的70%。

二、对相关人事管理政策的影响

其一,对检察人员分类改革的影响。执行这个职务序列,必须确定检察官编制。目前还没有作出规定。而过去检察人员分类改革的思路是严格控制检察官编制比例。按照这个职务序列,减少检察官编制,就意味着相应地减少领导职数。

其二,在新的职务序列中,检察官等级和公务员级别对应程度很高,甚至无法称其为单独的检察官职务序列,这可能会使得制定检察官工资序列失去根据或意义。

三、对各级院检察官的影响

其一,高检院大检察官、一高检察官占检察官总数的比例没有明确,正厅以上检察官职数比例没有因此而增加。现任副厅级检察员既不会获得更多的晋升机会,大多也不会因此晋升公务员职级。

其二,地方各级检察院普通检察官将因为厅、处、科级检察官比例增加而受益。按照新的序列,县检察院普通检察官大多能够达到科级,分州市院检察官中层干部退休达到处级都不再困难。

其三,地方各级检察院副检察长在级别上的比较优势将不复存在。以前,县检察院正科级检察官人数寥寥,按照新的序列,将会有相当比例的正科级检察官。从这个角度看,新的序列旨在解决大多数检察官晋升空间不足问题。

四、基本评价

其一,二高(副厅)以下检察官的公务员级别起点提高了一个层次,但是,考虑到各级院检察官准入门槛相同这一因素,还不是足够理想。基层院和高检院、省级院虽然从理论上准入门槛差不多,实际上录用时竞争激烈程度还是存在很大差异。

其二,在任何国家,案件主要是由低层级法院检察院的法官、检察官办理的,但基层法官、检察官的级别都不可能总体上高于甚至大体相当于上级法院、检察院的法官、检察官。要解决的问题是,如果仅仅凭借一次录用考试决定终身,会影响基层法官、检察官的积极性。为了畅通基层司法官晋升渠道,为了确保上级院司法官高于下级院司法官,有必要大幅度提高上级院司法官从下级院司法官中择优选拔的比例。

其三,在检察官数量众多的情况下,新的检察官职务序列,是高检院党组和政治部领导多方努力、反复协调沟通的结果,实属不易。

其四,这个序列着眼于检察官制度的未来,旨在为大多数检察官提供相对宽阔的职业阶梯。因为县级院科级检察官比例比以前明显增加,将来会有相当一部分科员级的检察官晋升为科级检察官。

其五,现任科级检察官的检察官等级要从原来的四高、一级,下降到一级、二级甚至三级。实际上,这部分检察官只是荣誉感降低了,实质利益并没有受到伤害,决定工资与政治待遇的公务员级别并没有降低。

其六,在检察官职务序列中,是否还要区分领导职务与非领导职务,似乎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副检察长和相当比例的普通检察官在担负的责任上有较大差异,理应有所区别,但在新的职务序列框架之下,区分检察官领导职务与非领导职务,会加重行政色彩,不符合司法规律。

其七,检察官等级对应的公务员级别实则为公务员的工资级别,检察官等级上去后,按规定应套相应的工资级别。如地市级检察院副科级的部门副职(须为检察员),检察官等级应定为二级,对应工资至少应为二十三级,但实际却无法执行,因该规定未得到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的认可。此外,升任检察官等级,也不等于可以提任行政职级。如在本规定出台前某科员级的检察官等级为三级,按此规定行政级别应定为副科,但实际并不是这样操作,而是检察官等级需降回四级。检察官套等级的依据首先是行政职级,然后才考虑任检察官的年限。新标准规定了一名科员级的检察官,如果行政职级不上去,其检察官等级永远达不到三级。(魏毅)

第二篇:尽快设立法官、检察官单独职务序列的提案

提案名称:关于尽快设立法官、检察官单独职务序列的提案

建议人:全国政协委员、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 李汉宇

“学校的主体应当是教授,而不是校长、院长。同理,法院的主体应当是法官,而不是行政序列中的院长、庭长。”说到为何要提交关于尽快设立法官、检察官单独职务序列的提案时,全国政协委员、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李汉宇打了这样一个比方。

长期在法院工作的李汉宇对这个问题有着切身体会,他说:“现在职务序列和行政序列捆绑在一起,到不了一定行政级别不能当审判员,这是不合理的。”

“法官、检察官是对技术性、专业性、职业性要求很高的特殊群体,应该特殊对待。”李汉宇说,“我建议把职务序列和行政序列分开,法官、检察官应当有单独的职务序列。”这一提案引起了各方高度重视,最高人民法院政治部对中组部作出正式答复意见,称:“最高人民法院已将制定职务序列工作摆上重要工作日程,主要领导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抽调专人组建工作小组;积极配合中央组织部到部分省区进行实地调研;主动与最高人民检察院沟通协调,成立联合起草小组,多次召开工作会议,共同研究解决有关政策问题。”答复中还指出,“两高”经多次磋商达成一致意见后,共同起草了法官、检察官职务序列文件框架,包括主件《法官职务序列设置暂行规定》,附件《地方各级人民法院法官职数设置管理暂行办法》、《法官等级和级别升降暂行办法》、《法官职务与级别并行管理办法》。目前,“两高”已就该方案征求中央组织部的意见,以进一步修改完善。

收到最高人民法院答复后,中组部又对李汉宇作出了明确答复。答复称对该提案的意见十分赞同,将作为司法改革的重要内容提出,具体文件即将出台。在中央政法委第15次全体会议暨司法体制改革第7次专题汇报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明确指出:“关于法官、检察官和司法行政机关的职数比例和职务序列问题,要抓紧出台政策意见。”

第三篇:上海主要专业技术职务序列的岗位设置基本结构比例

上海市主要专业技术职务序列岗位设置基本结构比例

卫生医疗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设置基本结构比例

(沪职改办[1999]14号)

医疗机构

高级(%)

中级(%)

三级

综合13~15

专科

11~13

综合<30

专科<28

按需设定

二级(综合)

中心医院

8~10

区级医院6~8

中心医院<28

区级医院<25

二级(专科)

5~7

<23

一级医院

3~5

<20

康复院、疗养院等

3~5

<20

备注:

1、承担医科大学研究生培养任务以及国家或省市级重点科研项目的三级医院,高级职务比例可增加1~3%,中级职务比例可增加3~5%。

2、三级中医医院参照三级综合性医院、二级中医医院参照区县级医院职务结构比例标准。

3、二级以上卫生机构的正高级岗位,一般控制在高级岗位总数的30%以内,特殊情况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可适当提高比例,但不得超过40%。

4、妇幼保健机构职务结构比例参照同级专科医院标准。

5、企、事业单位医疗机构职务结构比例参照性质、规模、任务相同的医疗机构确定。

疾病控制机构

高级(%)

中级(%)

市级

18~20

<40

按需设定

区级

13~15

<35

县级

8~10

<30

药品、生物制品检验机构

高级(%)

中级(%)

市级

20~25

<40

按需设定

区级

15~20

<35

县级

8~10

<30

出版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设置基本结构比例

(沪职改办[1999]14号)

单位类别

高级(%)

中级(%)

全国优秀出版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协调,整体效益水平在全市出版社中名列前茅;建社历史长,专业力量雄厚,综合出书水平在全国同类出版社中处领先地位

28~33%,其中正高岗位占高级岗位比例一般不超过20%

50%

全国良好出版社;在全市出版社或全国同类出版社中享有较好的声誉,形成自身的专业门类优势,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5~30%,其中正高岗位占高级岗位比例一般不超过17%

50%

被评为全国百强社科类期刊;或两次(含两次)以上华东地区、上海市优秀社科类期刊,或国家级科技类期刊,核心科技期刊;在全国同类期刊中有重大影响,或期刊专业性强、代表国家学科水平,在本专业中起指导作用

25~30%,其中正高岗位占高级岗位比例一般不超过17%

50%

其他出版单位

23~28%,其中正高岗位占高级岗位比例一般不超过15%

50%

文博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设置基本结构比例

(沪职改办[1999]14号)

单位类别

高级(%)

中级(%)

初级(%)

正高

副高

第一类型

第二类型

第三类型

第四类型

档案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设置基本结构比例

(沪职改办[1999]14号)

单位类别

研究官员(%)

副研究官员(%)

馆员(中级)

(%)

助理馆员(初级)

(%)

市级档案单位

区县级档案单位

12~15之内

50%以内

35%以内

专门(部门)档案馆

15~18之内

文化艺术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设置基本结构比例

(沪职改办[1999]14号)

群众文化单位类型

单位性质及条件

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

研究员%

副研究员%

馆员%

市级

市群众艺术馆

3~5

12~20

45~50

市工人文化宫、市青年宫等市级单位

区县级

区文化馆

一般不设

5~8

40~45

县文化馆

一般不设

5~8

35~45

区工人文化宫

区工人俱乐部

0

一般不设(一级馆设1个)

35~40

街道(乡镇)文化馆(站)

特级站

0

0

2个

一级站

0

0

1个

图书、情报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设置基本结构比例

(沪职改办[1999]14号)

公共图书馆

正高(%)

副高(%)

中级(%)

市级

3~5

12~15

40~45

区县级(符合五项条件)

一般不设置

5~8

35~40

区县级(不符合五项条件)

一般不设置

35%以内

标准条件达不到的0

一般不设置

30%以内

少儿馆

按文化部1998年制定的评估标准中相应水平确定

街道、乡镇(一级以上)

0

0

1岗

科研文献信息单位

正高(%)

副高(%)

中级(%)

大型市级

4~6

14~16

40~50

大型局(区)级

个别设置

10~12

40~45

一般局(区)级

一般不设置

个别设置

30~35

其他

0

一般不设置

企事业图书资料馆(室)

0

一般不设置

<30

质量技术监督技术机构专业技术岗位设置基本结构比例

(沪职改办[1999]14号)

单位类别

高级(%)

中级(%)

初级(%)

技术监督技术研究机构

综合应用型检验检测技术机构

行业产品质量检验机构

农业技术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设置基本结构比例

(沪职改办[1999]14号)

各级推广机构

高级(%)

中级(%)

初级

正高

副高

市级机构

与副高岗位比1:4~1:5

18~20

<45

按需设岗

区县级机构

每专业1岗

12~15

<35

乡镇级机构

<30

各级生产机构

高级(%)

中级(%)

初级

高级(%)

中级(%)

市级机构

8~12

<30

按需设岗

区县级机构

5~8

<20

乡镇级机构

<15

体育运动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设置基本结构比例

(沪职改办[2000]20号)

单位类别

高级(%)

中级(%)

初级(%)

正高

副高

市优秀运动队

30~35,其中国家级教练不超过高级职务人数的10%

15~20

市体育运动学校

一般不设置

15~20

30~35

其他各类体育学校

一般不设置

10~15

35~40

上海市艺术系列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

(沪职改办[2002]28号)

艺术系列

单位类型

单位性质

及条件

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

正高%

副高%

中级%

初级%

市级单位

各文化广播影视艺术单位

4~8

22~30

根据需要设岗、聘任

区县文化

艺术单位

区级文化艺术演出单位

2~6

12~20

根据需要设岗、聘任

县级文化艺术演出单位

一般不设,特殊情况可设1~3%

10~20

40~45

根据需要设岗、聘任

其他单位

其他有关文化艺术单位

一般不设,特殊情况可设副高级1~3%

根据需要设岗、聘任

水务工程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设置基本结构比例

(沪职改办[2000]22号)

单位类别

高级(%)

中级(%)

正高

副高

市级设计规划机构

25%内

<45

按需设岗

区县级设计规划机构

20%内

<35

单位类别

高级(%)

中级(%)

正高

副高

市级水文水资源管理

20%内

<40

按需设岗

区县级水文水资源管理

15%内

<35

单位类别

高级(%)

中级(%)

正高

副高

市级工程管理

15内

<35

按需设岗

区县级工程管理

10内

<30

单位类别

高级(%)

中级(%)

正高

副高

甲(一)级资质建设管理、质量监督、监理、施工

20%内

<30

按需设岗

乙(二)及以下资质建设管理、质量监督、监理、施工

15%内

<30

普通高等院校教师职务岗位设置基本结构比例

(沪人[2002]101号)

单位类别

高级(%)

中级、初级

正高

副高

研究型高校

10~15

35~40

中、初级教师职务结构比例,由学校依据各学科、专业实际承担的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学科梯队建设需要自主确定

个别重点建设的学校,经过批准,教授、副教授占专任教师编制总数的比例可分别达到20%和40%左右

教学科研并重的本科高校

6~10

29~35

承担培养本科生为主、兼顾培养研究生和培训师资任务

教学型本科高校

4~6

21~29

承担培养本科生、不招或招收少量研究生,又承担一定科学研究工作

少数高等专科学校

2.5~4

17.5~21

办学条件好,师资力量较强、建校历史较长

其他高等专科学校、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及成人高等学校

2~2.5

13~17.5

普通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岗位设置基本结构比例

(沪人[2004]128)

单位类别

高级(%)

中级(%)

寄宿制示范高中

市重点全日制高中

30~40

45~50

区县重点全日制高中

25~35

50~55

全日制普通高中

20~30

50~60

完全中学

15~25

50~60

初级中学

15~20

50~60

小学、幼儿园

10~15

50~60

教育学院、职业学校、业余学校

和其他教育机构教师职务岗位设置基本结构比例

(沪人[2004]128)

单位类别

高级(%)

中级(%)

教育学院(进修学院)

40~50

40~45

国家级重点职业高中

25~35

50~55

市重点职业高中

20~30

50~60

职业高中

15~25

50~60

业余中学

15~20

50~60

少年宫、少科站

15~25

50~60

第四篇: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暂行规定

内部文稿 请勿外传

关于《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暂行规定》等

法规文件若干问题的答复意见

(讨论稿 2007年4月25日)

一、关于《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暂行规定》

1、问:由地方党政领导兼任正职的工作部门主持工作的副职领导成员,如政法委员会主持工作的副书记等,是否适用《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暂行规定》?

答:《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暂行规定》的适用范围不包括党政工作部门和工作机构的副职领导成员,由地方党政领导兼任正职的工作部门和工作机构主持工作的副职领导成员可以不适用该规定。但各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对党政工作部门和工作机构副职领导成员实行职务任期进行探索。

【说明】《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暂行规定》的适用范围包括县级以上地方党委、政府领导成员,纪委、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正职领导成员;市(地、州、盟)级以上党委、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的工作部门和工作机构的正职领导成员。确定这样的适用范围,主要考虑有两点,一是任期制主要解决领导干部能上不能下、任期内不稳定问题,目前此问题集中反映在对党委、政府领导成员及工作部门正职领导 成员的管理上;二是先在这部分干部中实施任期制,符合先易后难的原则,有利于干部任期届满后的安排。在实际工作中,对一些重要部门的副职领导成员,特别是由地方党政领导兼任正职的工作部门主持工作的副职领导成员,如政法委员会主持工作的副书记、党校主持工作的副校长等,实施任期制有必要。考虑到任期制尚处于“暂行”阶段,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实践,可以倡导一些地方对工作部门副职领导成员实行任期制度进行探索,因此,对此问题答复为,由地方党政领导兼任正职的工作部门主持工作的副职领导成员可以不适用《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暂行规定》,但各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对党政工作部门和工作机构副职领导成员实行职务任期进行探索。

2、问:地方党委、政府的秘书长和享受正职待遇的副秘书长,是否适用《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暂行规定》?

答:地方党委、政府的秘书长适用,享受正职待遇的副秘书长不适用。

【说明】地方党委的秘书长一般是由同级党委常委兼任的。同级党委常委兼任秘书长的,应当按党委常委职务适用《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暂行规定》;不是由同级党委常委兼任的,应当作为同级党委工作部门的正职领导成员适用《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暂行规定》。按照《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规定,地方政府的秘书长是政府常务会议组成人员,属于本级政府的领导成 员,应当适用《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暂行规定》。享受正职待遇的副秘书长,因不属于正职领导成员,可不适用《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暂行规定》。

3、问:《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暂行规定》第四条第二款规定,党政领导干部在一个任期内因工作特殊需要调整职务,一般不得超过一次。这里的“一般不得超过一次”是否可以理解为党政领导干部在5年内最多只能调整一次?

答:这里的“一般不得超过一次”,是指党政领导职务在一个任期内因领导班子建设等工作特殊需要,调整担任该职务的领导干部不能超过一次,不能理解为适用《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暂行规定》的党政领导干部在5年内最多只能调整一次。

【说明】《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暂行规定》第四条第二款的规定主要为了强调不能以“工作特殊需要”为由,频繁调整干部,以确保党政领导干部在任期内的相对稳定。这款规定,主要是从量的方面对一个职务在一个任期内的人员变动情况作了限制。这个限制是针对一个具体职务,而不是针对党政领导干部个人而言的,在一个职务任期内,因为领导班子建设等工作特殊需要调整干部,该职务的人员变动情况一般不得超过一次,因此,不能理解为适用《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暂行规定》的党政领导干部在5年内最多只能调整一次。

4、问:如果干部担任的职务属同一层次,但有一段时 间不在《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暂行规定》第二条所列范围之内,最高任职年限是否累计计算?如某干部任市民政局副局长(副处级)八年,又任某县副县长(副处级)七年,是否算累计达到十五年?

答:累计计算。党政领导干部不论在什么职位任职,只要担任同一层次领导职务累计达到15年的,就不能再推荐、提名或者任命担任《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暂行规定》第二条所列范围内的同一层次领导职务。如某干部任市民政局副局长八年,又任某县副县长七年,其担任副处级领导职务的时间累计达到十五年,不能再继续担任《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暂行规定》第二条所列范围内的副处级层次的领导职务。

【说明】《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暂行规定》第七条规定,党政领导干部担任同一层次领导职务累计达到15年的,不再推荐、提名或者任命担任第二条所列范围内的同一层次领导职务。作出这一规定,主要是为了打破领导职务“终任制”,避免干部在同一层次党委、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无限任职,从而进一步推动党政领导干部能上能下,推进干部的新老交替,增强党政领导干部队伍活力。根据这一规定,无论在什么职位任职,只要是担任同一层次领导职务累计达到15年的,就不能再推荐、提名或者任命担任第二条所列范围内的同一层次领导职务。

5、问:《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暂行规定》第七条规定,党政领导干部担任同一层次领导职务累计达到15年的,根据干部个人情况和工作需要,对其工作予以适当安排。在实际工作中应如何把握?

答:党政领导干部担任同一层次领导职务累计达到15年的,除提拔、退休外,可以根据干部个人情况和工作需要,推荐、提名或者任命担任《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暂行规定》第二条所列范围之外的同一层次领导职务,还可以采取改任同一层次非领导职务或者到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任职等方式,予以适当安排。

【说明】妥善安排达到最高任职年限的领导干部,是任期制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之一。考虑到各地情况差别较大、干部个人情况各异,《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暂行规定》对如何安排作了原则规定,可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适当措施,为领导干部从同一层次领导职务上顺利退下来创造有利条件。对此问题,要坚持做到既促进干部能上能下,又关心和爱护干部。至于采取何种方式对担任同一层次领导职务累计达到15年的党政领导干部进行安排,各地可以进行探索。根据以往调研情况和各地的一些做法,答复为“除提拔、退休外,可以根据干部个人情况和工作需要,推荐、提名或者任命担任《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暂行规定》第二条所列范围之外的同一层次领导职务,还可以采取改任同一层次非领导职务或者到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任职等方式,予以适当安排。”

6、问: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工作部门和工作机构的正职领导成员,是按所属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届期计算任期的起止,还是按干部本人实际任职时间计算任期?

答: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工作部门和工作机构的正职领导成员按所属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届期计算任期的起止。

【说明】任期制指的是职务的任期,是整个领导成员班子的任期,而不是担任该职务干部个人的任期,不宜以党政领导干部个人的实际任职时间计算任期。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工作部门和工作机构的正职领导成员虽不是选任制的党政领导干部,没有严格的“届期”,但就其担任的职务而言,作为所属的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工作部门和工作机构的正职领导成员,一般也是随着所属的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换届而进行相应的调整,有较为明显的届期特征。因此,按所属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届期计算任期的起止,既便于操作,也更有利于体现任期制度的“严肃性”。

7、问:某市政府副市长分工调整后,是否按同一职位计算任期?

答:政府副职领导成员分工调整后,按同一职位计算任期。类似情况,如党委副书记、常委分工调整,均按同一职位计算任期。

【说明】《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暂行规定》所称的任 期是党政领导职务的任期,与担任该职务干部的具体分工没有关联。根据宪法和《地方组织法》的规定,市政府只有市长、副市长,而没有按分工不同而设立的工业副市长、农业副市长等。因此,就某市政府副市长而言,职务任期是副市长职务的任期,与担任该副市长职务干部的分工是什么、分工如何调整没有关系。关于《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若干问题的答复意见(一)(组厅字〔2003〕10号)将“某干部在担任副市长期间,先分管工业,后来分工调整改为分管城市建设”解释为“可视为在两个职位工作过”,是就提拔担任党政领导职务时,分工调整的干部是否可视为具有两个以上职务任职的经历而言的,与职务任期计算没有关联。

二、关于《党政领导干部交流工作规定》

8、问:《党政领导干部交流工作规定》第五条第二款规定“在同一地区党政领导班子中担任同一层次领导职务满10年的,应当交流”。这里是党委领导班子、政府领导班子分别计算,还是合并计算?

答:合并计算,这款规定的含义是党政领导干部在同一地区党委和政府领导班子中任同一层次职务合并计算满10年的,应当交流。

【说明】县级以上地方党委、政府领导成员是党政领导干部交流工作的重点。《党政领导干部交流工作规定》第五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党委、政府领导成员在同一职位上任职满10年的,必须交流;在同一地区党政领导班子中担任 同一层次领导职务满10年的,应当交流。做出这样的规定,主要是为了进一步推进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的交流,增强地方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活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根据这条规定,地方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在党委班子或者政府班子担任同一领导职务满10年的,必须交流;在党委、政府两个班子中任同一层次职务合并计算满10年的,应当交流。如果党委领导班子、政府领导班子分别计算,党政领导干部即可在党委、政府班子之间相互交流,从而出现在同一地区党委、政府领导班子中长期任职的情况,违背了《党政领导干部交流工作规定》的立法宗旨,因此,应当合并计算。

三、关于《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回避暂行规定》

9、问:与地方党委、政府领导成员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的干部,任地方党委、政府所属工作部门的领导成员,是否应当进行任职回避?

答:与地方党委、政府领导成员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的干部,任地方党委、政府所属工作部门领导成员的,其任职回避可按以下规定执行:

(一)与地方党委、政府正职领导成员有以上亲属关系的干部,任地方党委、政府所属工作部门领导成员的,应当进行回避;

(二)与地方党委、政府领导成员有以上亲属关系的干部,任地方党委、政府所属工作部门正职领导成员的,应当进行回避;

(三)与地方党委、政府副职领 导成员有上述亲属关系的干部,任该副职领导成员所分管工作部门副职领导成员的,应当进行回避;

(四)与地方党委、政府副职领导成员有上述亲属关系的干部,担任不属于该领导成员所分管工作部门副职领导成员的,是否回避,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说明】新形势下,严格任职回避制度越来越重要。一方面,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任人唯“亲”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领导干部的配偶、子女、近姻亲关系等人员在下属部门任领导成员的比较多;另一方面,各地对如何准确地把握和适用《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回避暂行规定》第三条关于亲属关系回避的规定,提出了不少问题。因此,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消除滋生腐败的土壤,以及健全完善制度出发,有必要结合实际,区别不同情况予以答复。

根据《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回避暂行规定》第三条规定,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不得在同一机关担任双方有直接上下级关系的职务。我们认为,地方党委、政府所属工作部门的领导成员与同级党委、政府领导成员有上述亲属关系的,是否回避,可依据这一规定做出判断。我们可以将地方党委、政府领导成员与所属工作部门领导成员之间存在的上述亲属关系分为四种:

(一)党委、政府正职领导成员与部门正副职领导成员存在亲属关系;

(二)党委、政府副职领导成员与部门正职领导存在亲属关系;

(三)党委、政府副职领导成员与 其所分管工作部门正职领导存在亲属关系;

(四)党委、政府副职领导成员与不属于其所分管工作部门领导成员存在亲属关系。在这四种情形中,根据党委、政府领导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前三种情形,可认定为在工作中有明确的上下级领导关系,应当进行回避。第四种情形,虽没有明确的上下级领导关系,但就任职回避制度的目的而言,应当尽量回避,但考虑到各地的实际情况和操作上的方便,是否回避可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10、问:《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回避暂行规定》第四条规定,领导干部的配偶、子女及其配偶以独资、合伙或者较大份额参股的方式,经营企业或者举办经营性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该领导干部不得在上述企业或者单位的行业监管或者业务主管部门担任领导成员。这里的“较大份额”如何界定?

答:这里的“较大份额”如何界定,应当从严掌握。总体上,应当以领导干部的配偶、子女及其配偶所参股份额是否影响该领导干部公正履行行业监管或业务主管职责为标准来界定。具体而言,领导干部的配偶、子女及其配偶通过参股方式经营企业或者举办经营性民办非企业单位,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可按“较大份额”来掌握:

(一)在所参股的企业或者经营性民办非企业单位担任高级管理职务的;

(二)参股份额对企业或者经营性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经营具有实质性影响的,如享有绝对控股权、相对控股权或持有大额股份等;

(三)股份比例较低但出资数额较大的。出现上述情形 之一的,领导干部就不宜在上述企业或单位的行业监管和业务主管部门担任领导成员,应当进行回避。

【说明】领导干部的配偶、子女及其配偶以较大份额参股的方式,经营企业或者举办经营性民办非企业单位,如开办律师事务所、举办民办学校等,若领导干部本人在这些企业或者单位的行业监管或者业务主管部门担任领导成员,容易产生监管不力或主管不严,甚至滋生权钱交易、以权谋私等问题,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不利于党风廉政建设,有必要通过领导干部任职回避来加以限制和规范。

为加强对党政领导干部的管理和监督,保证领导干部公正履行职责,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在如何界定“较大份额”方面,应当从严掌握。在总体原则的把握上,应当以领导干部的配偶、子女及其配偶所参股份额是否影响该领导干部公正履行行业监管或业务主管职责为基本标准。为便于操作,借鉴《公司法》和《国家统计局关于统计上对公有和非公有控股经济的分类办法》等相关规定,可以把“较大份额”具体化为3个情形:

1、在所参股的企业或者经营性民办非企业单位担任高级管理职务的;

2、参股份额对企业或者经营性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经营具有实质性影响的,如享有绝对控股权、相对控股权或持有大额股份等;

3、股份比例较低但出资数额较大的。有上述情形之一的,领导干部就不宜在上述企业或单位的行业监管和业务主管部门担任领导成员,应当进行回避。

11、问:《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回避暂行规定》第五条规定,领导干部不得在本人成长地担任县(市)党委、政府以及纪检机关、组织部门、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部门正职领导成员,一般不得在本人成长地担任市(地、盟)党委、政府以及纪检机关、组织部门、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部门正职领导成员。实际工作中,对“本人成长地”应当如何理解和把握?

答:《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回避暂行规定》对上述正职领导成员作出不得在本人成长地任职的规定,其目的是回避干部在本人成长地的血缘关系、亲朋关系以及其他社会关系,保证干部正常履行公务。这里的“本人成长地”,是指干部本人在参加工作前生活、学习的县(市)。如果干部在参加工作前生活、学习的地方不止一个,一般以生活、学习时间较长,血缘关系、亲朋关系较多的地方为本人成长地。根据本条规定,领导干部不得在本人成长地担任县(市)党委、政府以及纪检机关、组织部门、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部门正职领导成员,一般也不得在本人成长地所属的市(地、盟)担任党委、政府以及纪检机关、组织部门、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部门正职领导成员。

【说明】血缘关系、亲朋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对干部能否公正履行职责往往会产生重要影响。本人成长地是干部血缘关系、亲朋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相对集中的地方,实行领导干部在本人成长地任职回避制度,对于加强对党政领导干 部的管理和监督,保证干部公正履行职责,防止、减少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前,各地对此问题询问较多,特别是实际工作中各地对干部成长地的理解和把握不同,具体认定标准不一。近年来各地对此问题询问的也较多。为确保法规的严肃性,有必要尽快对“本人成长地”这一概念做出明确解释。

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和把握“本人成长地”:

一是时间上,应当界定为干部参加工作以前。主要考虑参加工作前的学习、生活时期,一般是较长的一段时间,对于干部形成较为稳定的社会关系往往产生重要影响。参加工作以后需要回避的可由干部交流等制度来进行调节。

二是地域上,应当界定为县(市)。从大多数干部的成长经历和从我国现行教育体制来看,县(市)是干部成长的主要地区,一个人从小学到高中受教育阶段,一般是在一个县(市)内完成,上大学阶段的经济支持等多数也是在一个县(市)内提供的,县(市)是形成主要社会关系的重要地方。

三是参加工作之前在多个地方生活、学习的,可以按照“生活、学习时间较长,血缘关系、亲朋关系较多”来确定成长地。

此外,在与原籍地、出生地关系的处理上,答复中没有出现原籍地、出生地的表述。主要考虑是原籍地、出生地与 本人成长地不一定是同一个地方。在原籍地、出生地成长的,原籍地、出生地即本人成长地;不在原籍地、出生地成长,或在包括原籍地、出生地在内的几个地方学习、生活的,可按在多个地方生活、学习的情况来处理。

四、关于《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

12、问:《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第十条第二款规定,对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工作的报名人员,应当具备与所报职位要求相当的资格。工作中对“相当的资格”应当如何把握?

答: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报名参加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应当对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规定,具备相当的资格。其任职资格的认定,一般根据其所在单位隶属关系和干部管理权限,认定其相当的职务层次;根据其在本单位不同级别岗位上的任职经历,认定其相当的任职经历。

区别不同层次干部公开选拔还应当坚持以下几点:

(一)参加县(处)级领导职位选拔的,一般应当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五年以上工龄,以及在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相当的职务层次之下两个以上职位任职的经历。

(二)参加地(厅)、司(局)级领导职位选拔的,一般应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十年以上工龄,以及在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相当的职务层次之下两个以上职位任职的经历。

(三)参加党的机关领导职位选拔的,应当符合《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的党龄要求。

【说明】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目的在于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拓宽识人选人视野,在更大范围内择优选拔领导干部,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构建充分交流的平台,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对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人员的报名资格,总的考虑是解放思想、拓宽视野,打破行业界限,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同时,要求与《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对党政领导干部规定的资格相对应,根据其所在单位隶属关系和干部管理权限,以及不同级别岗位上的任职经历,具备相当的职务层次和任职经历。

县(处)级领导职位是一个地方或一个单位重要的领导岗位,需要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因此,参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第七条的规定,要求具备五年以上工龄,大专以上学历,具有在相当职务层次之下两个以上职位任职的经历。

地(厅)、司(局)级领导职位较之县(处)级应有更高要求,参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第七条,要求具备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同时,参考该条关于任职经历的规定,推算出大致相当,但又是相对放宽的十年的工龄要求,以及在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相当的职务层次之下两个以上职位任职的经历的要求。此外,对报名参加党的机关领导职位选拔的,按照《党章》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对党龄提出了要求。

五、关于《党的地方委员会全体会议对下一级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正职拟任人选和推荐人选表决办法》

13、问:市(地、州、盟)、县(市、区、旗)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正职拟连任或交流到其他地方继续担任同级党委、政府班子正职,是否要经过上一级党委全委会表决?

答:市(地、州、盟)、县(市、区、旗)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正职继续提名为下一任正职拟任人选、推荐人选,或交流到其他地方作为同级党委、政府班子正职的拟任人选、推荐人选,一般应当经过上一级党委全委会表决。全委会闭会期间急需任用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党委常委会作出决定,决定前应当征求全委会成员的意见。

【说明】全委会表决是扩大党内民主,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重要举措,严格执行地方党委全委会对下一级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正职拟任人选和推荐人选的表决制度,对于维护全委会权威,发扬民主、体现民意,以及保证制度的严肃性,意义重大。地方党政正职在一个任期届满后,无论是继续提名为下一任正职拟任人选、推荐人选,还是交流到其他地方作为同级党委、政府班子正职的拟任人选、推荐人选,在就任之前均属于拟任人选、推荐人选,属于《党的地方委员会全体会议对下一级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正职拟任人 选和推荐人选表决办法》第二条规定的适用范围,一般应当提交全委会进行表决。

六、关于《党政领导干部辞职暂行规定》

14、问:《党政领导干部辞职暂行规定》第二十九条规定“对引咎辞职、责令辞职以及自愿辞去领导职务的干部,根据辞职原因、个人条件、工作需要等情况予以适当安排”,具体工作中应当如何把握?

答:领导干部引咎辞职、责令辞职以及自愿辞去领导职务,其辞职原因、个人条件、工作需要等情况各不相同,辞职后的安排应当视具体情况具体处理。总体上,根据辞职形式不同,可按以下原则做出适当安排:

(一)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后一年内,不应安排为同一层次领导职务;

(二)领导干部被责令辞职后一年内,不应安排为同一层次领导职务或非领导职务;

(三)领导干部自愿辞去领导职务,可视具体情况,采取担任同一层次领导职务、改任同级非领导职务等方式进行安排。

【说明】领导干部辞职后的安排,既要坚持加强干部管理和监督,推进能上能下,又要坚持关心、爱护干部。在实际工作中,领导干部辞职后的情况很复杂,难以作出统一规定。但我们认为,干部辞职后的安排,主要涉及的是职务层次问题,可以根据辞职形式的不同,作一些原则性的规定,以便于辞职制度的正确贯彻实施。

(一)引咎辞职主要是工作严重失误、失职造成重大损 失或者恶劣影响,或者对重大事故负有重要领导责任等原因而辞职,如果在短期内安排为同一层次领导职务,对干部本人起不到教育、警示的作用,干部群众也会认为是“异地做官”,容易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可根据《干部任用条例》第六十二条有关“引咎辞职、责令辞职、降职的干部,在新的岗位工作一年以上,实绩突出,符合提拔作用条件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重新担任或者提拔担任领导职务”的规定,以一年为期限,明确党政领导干部在引咎辞职后一年内,不应安排为同一层次领导职务。

(二)责令辞职是党政领导干部不再适合担任现职,或应当引咎辞职而不提出辞职申请的,由组织上责令其辞职。其性质比引咎辞职严重,因此,在一年期限内,既不应安排担任同一层次领导职务,也不宜安排为同一层次 非领导职务。

(三)自愿辞去领导职务的,要把握好领导干部不愿意或者不适宜继续在现任领导职务上工作的原因,如有的是志趣不投,有的是用非所学、用非所长,有的是个人健康原因,有的是能力局限等等。在安排时,可根据工作需要和个人条件,采取担任同一层次其他领导职务、改任同级非领导职务等形式。

七、关于《党政领导干部任职试用期暂行规定》

15、问:某干部在机关任非领导职务,挂职为同级领导职务,挂职结束后在原机关任同级领导职务,是否需试用? 答:应当试用。

【说明】挂职是干部交流的方式之一,主要目的是培养锻炼干部。党政领导干部在挂职期间,不改变与原机关的人事关系,其挂职的领导职务是挂职单位的领导职务,就原机关而言,挂职结束后在原机关任同级领导职务,属于《党政领导干部任职试用期暂行规定》第二条规定的“由非领导职务转任同级领导职务”的情况,应当进行试用。此外,挂职在考察、任免等方面不同于正式任职,也没有任职试用期,挂职职位的要求也不同于原机关同级领导职务的要求,同时,考虑到试用期主要是对干部是否胜任新的领导职务进行综合考察和检验,因此,有必要对挂职结束后在原机关任同级领导职务的干部进行试用。

16、问:试用期满经考核不合格的,能否延长试用期? 答:领导干部试用期满,组织(人事)部门应当进行认真、严格的考核,经考核不合格的,不能延长试用期。

【说明】《党政领导干部任职试用期暂行规定》明确规定,试用期为一年,期满要进行考核,考核合格的办理正式任职手续,不合格的免去试用职务。《规定》没有对延长试用期作出规定,实际工作中应当严格执行试用一年的规定。任职试用是干部考察的延伸,旨在通过试用期,进一步考察了解领导干部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表现,特别是考核对所任职务的适应能力和履行职责的情况。通过一年的试用,足以充分了解领导干部的任职情况,试用期满经考核不 合格的,不能延长试用期,应当按程序免去试任职务。此外,考虑到一些地方不重视试用期满考核、试用流于形式等问题,在答复中进一步强调了要“进行认真、严格的考核”。

附:所涉及到的法规文件(7个)

1、《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暂行规定》

2、《党政领导干部交流工作规定》

3、《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回避暂行规定》

4、《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

5、《党的地方委员会全体会议对下一级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正职拟任人选和推荐人选表决办法》

6、《党政领导干部辞职暂行规定》

7、《党政领导干部任职试用期暂行规定》

研 讨 题 目

一、需要进行答复的问题

(一)关于《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暂行规定》

1、由地方党政领导兼任正职的工作部门主持工作的副职领导成员,如政法委员会主持工作的副书记等,是否适用《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暂行规定》?

2、地方党委、政府的秘书长和享受正职待遇的副秘书长,是否适用《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暂行规定》?

3、《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暂行规定》第四条第二款规 定,党政领导干部在一个任期内因工作特殊需要调整职务,一般不得超过一次。这里的“一般不得超过一次”是否可以理解为党政领导干部在5年内最多只能调整一次?

4、如果干部担任的职务属同一层次,但有一段时间不在《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暂行规定》第二条所列范围之内,最高任职年限是否累计计算?如某干部任市民政局副局长(副处级)八年,又任某县副县长(副处级)七年,是否算累计达到十五年?

5、《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暂行规定》第七条规定,党政领导干部担任同一层次领导职务累计达到15年的,根据干部个人情况和工作需要,对其工作予以适当安排。在实际工作中应如何把握?

6、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工作部门和工作机构的正职领导成员,是按所属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届期计算任期的起止,还是按干部本人实际任职时间计算任期?

7、某市政府副市长分工调整后,是否按同一职位计算任期?

(二)关于《党政领导干部交流工作规定》

8、《党政领导干部交流工作规定》第五条第二款规定“在同一地区党政领导班子中担任同一层次领导职务满10年的,应当交流”。这里是党委领导班子、政府领导班子分别计算,还是合并计算?

(三)关于《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回避暂行规定》

9、与地方党委、政府领导成员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的干部,任地方党委、政府所属工作部门的领导成员,是否应当进行任职回避?

10、《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回避暂行规定》第四条规定,领导干部的配偶、子女及其配偶以独资、合伙或者较大份额参股的方式,经营企业或者举办经营性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该领导干部不得在上述企业或者单位的行业监管或者业务主管部门担任领导成员。这里的“较大份额”如何界定?

11、《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回避暂行规定》第五条规定,领导干部不得在本人成长地担任县(市)党委、政府以及纪检机关、组织部门、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部门正职领导成员,一般不得在本人成长地担任市(地、盟)党委、政府以及纪检机关、组织部门、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部门正职领导成员。实际工作中,对“本人成长地”应当如何理解和把握?

(四)关于《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

12、《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第十条第二款规定,对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工作的报名人员,应当具备与所报职位要求相当的资格。工作中对“相当的资格”应当如何把握?

(五)关于《党的地方委员会全体会议对下一级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正职拟任人选和推荐人选表决办法》

13、市(地、州、盟)、县(市、区、旗)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正职拟连任或交流到其他地方继续担任同级党委、政府班子正职,是否要经过上一级党委全委会表决?

(六)关于《党政领导干部辞职暂行规定》

14、《党政领导干部辞职暂行规定》第二十九条规定“对引咎辞职、责令辞职以及自愿辞去领导职务的干部,根据辞职原因、个人条件、工作需要等情况予以适当安排”,具体工作中应当如何把握?

(七)关于《党政领导干部任职试用期暂行规定》

15、某干部在机关任非领导职务,挂职为同级领导职务,挂职结束后在原机关任同级领导职务,是否需试用?

16、试用期满经考核不合格的,能否延长试用期?

二、你认为需要答复的其他问题

第五篇: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制暂行规定

《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制暂行规定》

第一条 为了规范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和任期管理工作,保持领导干部任期内的稳定,增强干部队伍的活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的工作部门和工作机构的正职领导成员;县级以上地方党委、政府领导成员,纪委、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正职领导成员;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州、盟)党委、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的工作部门和工作机构的正职领导成员。

第三条 党政领导职务每个任期为5年。

第四条 党政领导干部在任期内应当保持稳定。除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任满一个任期:

(一)达到退休年龄的;

(二)由于健康原因不能或者不宜继续担任现职务的;

(三)不称职需要调整职务的;

(四)自愿辞职或者引咎辞职、责令辞职的;

(五)因受处分或处罚需要变动职务或者被罢免职务的;

(六)因工作特殊需要调整职务的。

党政领导干部在一个任期内因工作特殊需要调整职务,一般不得超过一次。

第五条 党政领导干部任期内和任期届满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干部使用的重要依据。

第六条 党政领导干部在同一职位上连续任职达到两个任期,不再推荐、提名或者任命担任同一职务。

第七条 党政领导干部担任同一层次领导职务累计达到15年的,不再推荐、提名或者任命担任第二条所列范围内的同一层次领导职务。根据干部个人情况和工作需要对其工作予以适当安排。

第八条 民族自治地方的少数民族党政领导干部执行本规定第六条和第七条,经批准可以适当放宽。

第九条 党政领导干部任期内调整职务,任职3年以上的,计算为一个任期;任职不足3年的,只计算任职年限,不计算任期届数。

第十条 选任制党政领导干部在新一届领导班子选举产生时,原任领导职务自然解除。工作部门和工作机构正职领导成员任期届满不再连任的,按有关规定由任免机关下达免职通知,免去其担任的领导职务。

第十一条 各级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负责本规定的组织实施,对执行本规定的情况进行监督,对违反本规定的行为予以纠正。

第十二条 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正职领导成员实行任期制度,按照有关章程并参照本规定执行。

市(地、州、盟)级以上党委、政府直属事业单位的正职领导成员实行任期制度,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十三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根据本规定精神,结合各地实际,对乡(科)级党政领导干部实行任期制度作出规定,并报中共中央组织部备案。

第十四条 本规定由中共中央组织部负责解释。

第十五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完)

下载《检察官职务序列设置暂行规定》述评word格式文档
下载《检察官职务序列设置暂行规定》述评.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国家公务员职务升降暂行规定

    国家公务员职务升降暂行规定 (1996年1月29日人事部发布 人发[1996]13号)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国家公务员的职务升降工作,保证公正合理地任用国家公务员,根据《国家公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等级暂行规定(五篇模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等级暂行规定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为了实现对检察官的科学管理,增强检察官的责任心和荣......

    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管理暂行规定

    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完善我司专业技术人员考核聘任制度,促进职务评聘工作经常化,充分调动和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专业技术人员......

    厦门市民办幼儿园设置暂行规定

    厦门市民办幼儿园设置暂行规定 (送审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促进我市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发展,规范民办幼儿园设置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国务院社会力......

    浙江省民办中小学设置暂行规定

    浙江省民办中小学设置暂行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加快我省中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积极鼓励、正确引导社会力量举办中小学校,维护学校合法权益,完善对学校的管理,根据国......

    职务序列工资确定及调整规则-1

    确定岗位工资等级的原则: 1以岗定薪,薪随岗变,实现工资与岗位价值挂钩; 2岗位责任与任职资格相结合; 3岗内分档,岗位调整和级档调整相结合; 4针对不同的岗位设置两条晋级通道,鼓励专......

    关于检察官序列改革模拟套改的意见和建议

    关于检察官序列改革模拟套改的意见和建议——基层院的声音 发表时间:2011-10-31 20:23:32 阅读次数: 1062所属分类:检察实务 检察事业的根基在基层,大多检察工作是由基层完成的......

    国家税务局系统国家公务员职务升降暂行规定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税务局,扬州培训中心、长春税务学院: 根据《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和《国家公务员职务升降暂行规定》,结合国家税务局系统的实际,国家税务总局制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