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我市城市棚户区改造情况的报告
关于我市城市棚户区改造情况的报告
市房产局
一、基本情况
我市城市棚户区改造工作起步较早,自2001年萨尔图区铁西平房区拆迁改造开始,全市共拆除百户以上棚户区27处,城区面貌和居住环境明显改善。2008年,市里明确提出:“争取利用三年时间,即到2010年全部完成全市30处棚户区改造任务,拆除房屋面积129.9万平方米。”的工作目标。自那时起,全市已累计完成改造棚户区16处,拆除房屋面积76.5万平方米。建设经济适用住房和安置房38.25万平方米,安置棚户区被拆迁居民4400户、12300人。2008年我市被评为全省棚户区改造先进市。
二、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强力推进棚户区改造工作。一是成立大庆市城市棚户区改造领导小组。负责城市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方案、政策制订并组织和监督、检查、指导各相关责任单位实施。二是强化了萨尔图中区棚户区改造工作的组织领导。由于萨尔图中区棚户区改造情况十分复杂,专门成立了萨中油田主产能区棚户区改造指挥部,专项负责萨区棚户区改造工作的组织推进。三是加大了棚户区改造的政策支持力度。制定了《大庆市城市棚户区改造实施方案》,在《改造方案》优惠政策的基础上,1
确定了优惠的安置补偿政策。
(二)区分情况,分类实施棚户区改造工作。一是对没有商业开发价值或按照城市总体规划要求不能进行商业开发的棚户区地块,由市政府投资进行拆迁改造。二是对商业价值较高、开发潜力较大的棚户区地块,由政府统一规划,匹配政策,市场化运作招商,实现整体拆迁改造。三是对座落在油田土地上的棚户区,协调石油大企业共同进行改造。四是对中省直困难企业所辖的棚户区,由企业进行自我改造,市里给予经济适用住房政策支持。
(三)以人为本,依法进行棚户区改造工作。一是公开透明,严格按照程序办事。评估单位、拆迁承办公司采取抽签方式确定,所有项目设计、施工、监理单位选择采取公开招投标方式确定;招投标代理单位采取抽签方式确定。二是依法运作,保障被拆迁户的利益。制定了《全市棚户区改造依法拆迁实施意见》,并确定了相应的优惠政策。三是科学合理,做好安置楼的分配工作。对申购对象实行市、区两级审核,购房全程向社会公示,接受各界监督。
三、下步打算
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总体目标,将主要推进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加快推进萨尔图中区棚户区改造。抓紧组织拆迁,安置楼建设也要及早开工,保证2010年10月底前顺利入住。二是加大协调落实工作力度。协调落实改造商家,实现整体拆
迁改造。协调推进建设事宜。抓好萨尔图区、大同区、让胡路区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协调资金支持。主动与大企业对接,争取给予拆迁补偿资金。三是做好2010年改造准备工作。着手做好2010年棚户区改造相关准备工作,力争年底前具备拆迁改造条件,2010年初全面启动,保证实现棚户区改造三年完成的目标。
第二篇:关于我市棚户区改造情况的调研报告
棚改贫困山区城镇建设的新良机
——关于我市棚户区改造情况的调研报告
棚户区改造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惠及民生的民心工程、发展工程。2014年以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决策部署,科学高点规划,制定优惠政策,加强组织领导,市县聚力联动,全市棚改工作起步良好、推进有力、成效初显。2015年,市本级3个,商州区5个,洛南县2个,丹凤县3个,商南县4个,山阳县4个,镇安县5个,柞水县2个棚改项目全面启动实施,房屋征收、拆迁安置、资金筹措、工程建设等重点工作有条不紊向前推进。调研中,我们看到我市棚改工作有不少亮点,并有诸多启示。
“上天”“入地”寻空间
土地是商洛城镇发展的最大瓶颈。我市属“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国家级集中连片贫困区,山大沟深地少,特别是各县镇更是寸土寸金。受地理制约,山区城市建设不可能像平原地区那样摊大饼式发展。商洛城镇建设,空间在哪里?
向空中拓空间。镇安县张家巷棚户区改造项目位于县河新区张家巷6号(原和德市场),项目总占地面积6456平方米,拆迁居民377户,拆迁面积24077平方米。规划建设5栋地上建筑面积51235.20平方米的高层(其中安置房面积为48000平方米,商品住宅面积为3235.20平方米);骊珠路南段棚户区改造项目总占地面积5434.78平方米,征收房屋196户,拆迁面积13170平方米,拟建两栋地上建筑面积24639.33平方米的高层;电力塔材厂棚户区改造项目总占地4760平方米,拆迁面积12820平方米,拟建两栋18层、21层总建筑面积18180平方米的安置房,能有效解决300户群众住房问题。通过新建高楼,向空中要空间,节约了土地。
向地下延空间。柞水县体育场及周边棚户区改造(一期)项目位于县体育场(原柞水县中学操场),是城区广大市民从事文体活动和大型社会活动的主要场所。因资金缺,设施不配套,加之周边居民住房年久失修、破乱不堪,严重影响市容市貌,柞水县委、县政府根据《柞水县城总体规划》《柞水县旧城改造规划》,决定对原县中体育场及周边区域进行改造。该项目总占地面积13335平方米,规划建设地下负一层9699平方米的平战结合人防工程,可停放600多辆车的地下停车场。负二层是1.5万平方米的大型商业购物广场,顶层是1.5万平方米的大型文体活动广场和灯光球场。现体育场改造部分已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夜跑晨练的居民说:“体育场改造极大地方便了我们日常健身、购物、停车需求,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党委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低变高腾空间。原柞水饭店位于柞水县临河路中段,房高四层,建筑面积3600平方米,酒店管理不善,房屋年久失修,加之周边居民住房低矮、破烂,影响县城形象,县委、政府决定拆建柞水饭店及周边住房,建设迎春小区。项目计划总投资1.2亿元,规划占地面积21625平方米,建筑面积188675平方米,建设一期3号住宅楼30层,1号、2号住宅楼26层,解决拆迁安置户215户,开发商品房1100户,商业综合服务面积17750平方米,棚户区道路、绿化等配套设施建设面积达13600平方米。小区项目土地利用率高,容积率为7.8,绿化、老年健身等配套服务设施齐全。已入住1号、3号楼棚改安置拆迁居民说:“棚改使我们告别了低矮陈旧的老房子,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洋房子,活得更有尊严了,工作生活更有信心了。”
多措并举找资金
我市各县区均为国家级贫困县,基本上都是吃饭财政。城镇建设特别是棚户区改造,更是花大钱的事情。县穷民不富,推进棚改,钱从哪里来?
紧盯政策“跑”资金。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棚改工作,2015年新年上班第一天就召开了全市棚户区改造工作动员大会,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市长任组长,分管市长和包抓项目的市级领导任副组长的棚改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市级四套班子20多名厅级领导分别包抓中心城市十大棚改项目的工作机制。领导小组认真研究中省关于支持棚改工作的扶持政策,瞄准资金项目投向,主动跑省进京汇报工作,加强对接,最大限度地争取更多棚改专项资金,为县区和部门争取政策扶持、申办棚改项目资金铺平了道路。
完善手续“贷”资金。各包抓棚改项目建设的市级领导和市住建局、棚改办积极加强与省财政、国开行等金融部门的联系对接,强化项目包装策划,争取资金支持。各县区按照国开行的要求,积极办理贷款需要的“四项审批”手续,及时上报国开行预审。商州、商南、镇安等县区,主动与省建设厅、省国开行等单位对接,争取项目贷款额度。2014年全市共签订贷款合同项目20个,贷款金额35.17亿元,已到账资金18.5亿元;2015年省住建厅下达我市棚改计划项目28个,争取开行贷款支持项目20个,贷款额度48.44亿元;争取棚改专项补助资金1.9亿元;获得农业发展银行贷款支持项目9个,贷款额度28亿元。
市场运作“筹”资金。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原则,积极探索创新,引进市场机制和理念,实行市场化运作,把棚改工程建设中的服务性、经营性配套设施,如小区超市、临街商业门面、幼儿园等向社会公开进行承包、租赁,争取社会资金参与。商州、洛南、丹凤、山阳等县区普遍与企业开发商签订协议,要求严格按工程设计标准施工,在确保安置房源建设质量的基础上,建设一定规模和数量的商品房向社会公开出售,募集建设资金,加快工程建设。市城投公司积极发行二期债券,筹集棚改资金6.9亿元,逐步解决了棚改项目自有资本金不足的问题。
以人为本惠民生
棚户区改造,涉及广大拆迁户的切身利益。可以说,群众的意愿决定着棚改工作的成败。为了调动广大拆迁户参与并支持棚改的积极性,各县区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政府不得利、开发商得微利、群众得实惠”要求,将棚改工程真正办成了民心工程。
政府不得利。政府压缩支出,调整支出结构,把棚改作为重大民生工程,将基础设施配套纳入城镇公共设施建设。商州西街棚户区改造项目,房屋征收安置总投资达到了5.6亿元,其中征收费用就2.2亿元,回购安置房资金3.4亿元,政府不但将所有的土地出让金1.9亿元,用于项目的房屋征收和安置房回购,而且,在财政紧缩的状况下,由市区两级财政部门筹集了1.6亿元,专项用于安置房回购,妥善安置被征迁群众。2015年为了加快启动中心城市十大棚改项目,市政府筹集6000万元专项用于项目前期各项费用,确保了项目的顺利实施。
企业得微利。为了更多、更好的筹集棚户区安置房源,不断提高货币化安置率,同步有效盘活存量商品房,促进我市经济发展,实现棚户区改造的多重效益,按照中、省相关要求,市政府结合我市实际,出台了《商洛市中心城区棚户区改造项目异地安置选购商品房管理暂行办法》,将存量的商品房纳入棚户区改造项目的安置房源,由被征收户选择后,政府回购安置,对作为安置的商品房实行“一房一价”评估,其企业的开发利润控制在3%以内,这样,不但解决了棚户区改造新建安置房面积、户型制约,满足了群众住房多元化需求,提高货币化安置率,而且减少了重复投资,有效盘活了存量商品房,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目前,我市已设立异地安置商品房选购中心,将3800余套区位优越、配套齐全的住宅小区商品房,作为备选房源供被征收群众选购。全市货币化安置率达到45.6%。
群众得实惠。为了保障群众合法利益最大化,市政府在政策制定时打出组合拳。首先,增加异地安置的面积奖励。对选择异地安置的,可分情况给予“1:1.1”“1:1.3”“1:1.5”等3种标准的面积奖励,鼓励群众选择异地安置,按此标准计算,100平方米的房屋,若选择异地安置,最高可置换150平方米的住房,充分提高了被征收户人均住房面积,改善了居住条件;其次,提高货币安置的现金奖励。对选择货币一次性补偿的,在房屋评估价基础上再给予征收户30%货币奖励,据我们对已实施项目签订协议测算,被征收房屋的货币补偿达到了每平方米3250元,基本接近本地商品房销售的平均价格,提高了群众的实际利益,解决了因历史原因造成的房产纠纷或住房宽裕等不同需求,得到了被征收户的支持;第三,制定区域基准价让利群众。为了让棚户区改造群众“搬得起、住得好”,市政府委托专业的房产评估公司,评估出台了棚改区域基准价,一类区域的基准价达到3154元,二类区域的基准价达到2865元,三类区域的基准价达到2589元,基准价起到了选购商品房安置的调节作用,对选购的商品房低于被征收房屋区域基准价的,将价格差通过现金补偿给被征收户,解决了房屋的装修费用,真正让利于民。通过以上政策的出台,棚户区群众得到了实惠。用一些拆迁户的话来说,“原来烂房子,现在好房子。如厕不出门,运动有小区。以前羡慕人,如今人羡慕”。
发人深省启示多
实施棚户区改造,是十八大以来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重大民生工程。我市一年来的试点实践,初步探索出了一条山区城镇棚改的新路子,诸多成功的经验做法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因地制宜,立体发展,是山区县棚改的必由之路。我市六县一区均属于山区城市,城市建设用地严重不足,加之国家对耕地的保护红线不能突破,造成城市扩展空间有限。那么如何实现城市有限建设用地的集约、节约利用,是城镇化建设的一个主要命题,棚户区多属于城市老城区或城郊结合部的城中村,其原建筑多为低层房屋(三层以下),特点是房屋面积小、占地面积大,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土地的浪费,因此,对山区县加快棚户区改造,采用立体发展的模式,才能够充分盘活城市土地,实现土地利用最大化,为城市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只有严格落实中省棚户区改造规划要求,“高层建筑规划容积率不得高于3.5,多层建筑规划容积率不得高于1.5”,才能实现棚户区改造促进城镇化建设的目标。
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是山区县棚改的必然选择。棚户区改造关乎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城市发展的宏伟蓝图。实施主体不对、运作方式不当,会引发侵害群众合法权益事件的发生,影响社会的和谐安定。因此,棚户区改造的实施主体必然是政府,采用市场运作模式,能够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得到群众的广泛认可和支持。那么,什么是政府主导?就是棚户区改造项目设立、房屋征收、建设管理,均由政府牵头组织实施,才能实现棚改项目“科学性、规划性、公共性”的三统一。什么是市场运作?就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实施房屋征收补偿,同时,要采用招商引资方式吸引社会民间资本参与棚户区改造项目建设,解决棚户区改造投入大、筹资难的问题。
以人为本,尊重民意,是山区县棚改的必须遵循。加快实施棚户区改造,是党中央、国务院实施的一项惠及人民群众的民生工程,坚持“以人为本”是棚户区改造的基本原则,也是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要按照相关程序,科学制定征补方案,并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工作中要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活用政策,将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棚户区改造项目才能“拆得动、建得快”。群众是朴实的,他们不患寡、只患不均,因此,在房屋征收时要做到“一把尺子量到底、一碗水端平”,并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同时,安置房建设时要实行三严格,即“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严格建筑材料验核制度、严格国家工程质量标准”,才能将这一民生工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得到绝大多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通过调研我们深切感受到,棚户区改造,是山区贫困县城镇建设发展的重大良机,也是潜力之所在,希望之所在。只要我们抓住机遇,总结成功经验,推广成熟做法,建设绿色现代、开放和谐、文明宜居的幸福美丽商洛的目标必将早日实现。
第三篇:对于我市棚户区改造情况调研报告
棚改贫困山区城镇建设的新良机 ——关于我市棚户区改造情况的调研报告、一、“上天”“入地”寻空间
二、
多措并举找资金
三、以人为本惠民生
四、发人深省启示多
棚户区改造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惠及民生的民心工程、发展工程。2014年以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决策部署,科学高点规划,制定优惠政策,加强组织领导,市县聚力联动,全市棚改工作起步良好、推进有力、成效初显。2015年,市本级3个,商州区5个,洛南县2个,丹凤县3个,商南县4个,山阳县4个,镇安县5个,柞水县2个棚改项目全面启动实施,房屋征收、拆迁安置、资金筹措、工程建设等重点工作有条不紊向前推进。调研中,我们看到我市棚改工作有不少亮点,并有诸多启示。
“上天”“入地”寻空间
土地是商洛城镇发展的最大瓶颈。我市属“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国家级集中连片贫困区,山大沟深地少,特别是各县镇更是寸土寸金。受地理制约,山区城市建设不可能像平原地区那样摊大饼式发展。商洛城镇建设,空间在哪里?
向空中拓空间。镇安县张家巷棚户区改造项目位于县河新区张家巷6号(原
和德市场),项目总占地面积 6456平方米,拆迁居民 377 户,拆迁面积 24077平方米。规划建设 5 栋地上建筑面积 51235.20平方米的高层(其中安置房面积为48000平方米,商品住宅面积为3235.20平方米);骊珠路南段棚户区改造项目总占地面积 5434.78平方米,征收房屋 196 户,拆迁面积 13170平方米,拟建两栋地上建筑面积24639.33平方米的高层;电力塔材厂棚户区改造项目总占地 4760平方米,拆迁面积 12820平方米,拟建两栋 18 层、21 层总建筑面积18180平方米的安置房,能有效解决 300 户群众住房问题。通过新建高楼,向空中要空间,节约了土地。
向地下延空间。柞水县体育场及周边棚户区改造(一期)项目位于县体育场(原柞水县中学操场),是城区广大市民从事文体活动和大型社会活动的主要场所。因资金缺,设施不配套,加之周边居民住房年久失修、破乱不堪,严重影响市容市貌,柞水县委、县政府根据《柞水县城总体规划》《柞水县旧城改造规划》,决定对原县中体育场及周边区域进行改造。该项目总占地面积 13335平方米,规划建设地下负一层 9699平方米的平战结合人防工程,可停放 600多辆车的地下停车场。负二层是1.5万平方米的大型商业购物广场,顶层是1.5万平方米的大型文体活动广场和灯光球场。现体育场改造部分已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夜跑晨练的居民说:“体育场改造极大地方便了我们日常健身、购物、停车需求,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党委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低变高腾空间。原柞水饭店位于柞水县临河路中段,房高四层,建筑面积3600平方米,酒店管理不善,房屋年久失修,加之周边居民住房低矮、破烂,影响县城形象,县委、政府决定拆建柞水饭店及周边住房,建设迎春小区。项目计划总投资1.2亿元,规划占地面积21625平方米,建筑面积188675平方米,建设一期3号住宅楼30层,1号、2号住宅楼26层,解决拆迁安置户215户,开发商品房1100户,商业综合服务面积17750平方米,棚户区道路、绿化等配套设施建设面积达13600平方米。小区项目土地利用率高,容积率为7.8,绿化、老年健身等配套服务设施齐全。已入住1号、3号楼棚改安置拆迁居民说:“棚改使我们告别了低矮陈旧的老房子,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洋房子,活得更有尊严了,工作生活更有信心了。”
多措并举找资金
我市各县区均为国家级贫困县,基本上都是吃饭财政。城镇建设特别是棚户区改造,更是花大钱的事情。县穷民不富,推进棚改,钱从哪里来?
紧盯政策“跑”资金。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棚改工作,2015年新年上班第一天就召开了全市棚户区改造工作动员大会,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市长任组长,分管市长和包抓项目的市级领导任副组长的棚改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市级四套班子 20 多名厅级领导分别包抓中心城市十大棚改项目的工作机制。领导小组认真研究中省关于支持棚改工作的扶持政策,瞄准资金项目投向,主动跑省进京汇报工作,加强对接,最大限度地争取更多棚改专项资金,为县区和部门争取政策扶持、申办棚改项目资金铺平了道路。
完善手续“贷”资金。各包抓棚改项目建设的市级领导和市住建局、棚改办积极加强与省财政、国开行等金融部门的联系对接,强化项目包装策划,争取资金支持。各县区按照国开行的要求,积极办理贷款需要的“四项审批”手续,及时上报国开行预审。商州、商南、镇安等县区,主动与省建设厅、省国开行等单位对接,争取项目贷款额度。2014年全市共签订贷款合同项目20个,贷款金额35.17亿元,已到账资金18.5亿元;2015年省住建厅下达我市棚改计划项目 28 个,争取开行贷款支持项目 20 个,贷款额度 48.44 亿元;争取棚改专项补助资金1.9亿元;获得农业发展银行贷款支持项目9个,贷款额度28亿元。
市场运作“筹”资金。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原则,积极探索创新,引进市场机制和理念,实行市场化运作,把棚改工程建设中的服务性、经营性配套设施,如小区超市、临街商业门面、幼儿园等向社会公开进行承包、租赁,争取社会资金参与。商州、洛南、丹凤、山阳等县区普遍与企业开发商签订协议,要求严格按工程设计标准施工,在确保安置房源建设质量的基础上,建设一定规模和数量的商品房向社会公开出售,募集建设资金,加快工程建设。市城投公司积极发行二期债券,筹集棚改资金 6.9 亿元,逐步解决了棚改项目自有资本金不足的问题。
以人为本惠民生
棚户区改造,涉及广大拆迁户的切身利益。可以说,群众的意愿决定着棚改工作的成败。为了调动广大拆迁户参与并支持棚改的积极性,各县区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政府不得利、开发商得微利、群众得实惠”要求,将棚改工程真正办成了民心工程。
政府不得利。政府压缩支出,调整支出结构,把棚改作为重大民生工程,将基础设施配套纳入城镇公共设施建设。商州西街棚户区改造项目,房屋征收安置总投资达到了5.6亿元,其中征收费用就2.2亿元,回购安置房资金3.4亿元,政府不但将所有的土地出让金 1.9 亿元,用于项目的房屋征收和安置房回
购,而且,在财政紧缩的状况下,由市区两级财政部门筹集了 1.6 亿元,专项用于安置房回购,妥善安置被征迁群众。2015年为了加快启动中心城市十大棚改项目,市政府筹集 6000 万元专项用于项目前期各项费用,确保了项目的顺利实施。
企业得微利。为了更多、更好的筹集棚户区安置房源,不断提高货币化安置率,同步有效盘活存量商品房,促进我市经济发展,实现棚户区改造的多重效益,按照中、省相关要求,市政府结合我市实际,出台了《商洛市中心城区棚户区改造项目异地安置选购商品房管理暂行办法》,将存量的商品房纳入棚户区改造项目的安置房源,由被征收户选择后,政府回购安置,对作为安置的商品房实行“一房一价”评估,其企业的开发利润控制在 3%以内,这样,不但解决了棚户区改造新建安置房面积、户型制约,满足了群众住房多元化需求,提高货币化安置率,而且减少了重复投资,有效盘活了存量商品房,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目前,我市已设立异地安置商品房选购中心,将 3800余套区位优越、配套齐全的住宅小区商品房,作为备选房源供被征收群众选购。全市货币化安置率达到45.6%。
群众得实惠。为了保障群众合法利益最大化,市政府在政策制定时打出组合拳。首先,增加异地安置的面积奖励。对选择异地安置的,可分情况给予“1:1.1”“1:1.3”“1:1.5”等 3 种标准的面积奖励,鼓励群众选择异地安置,按此标准计算,100平方米的房屋,若选择异地安置,最高可置换 150平方米的住房,充分提高了被征收户人均住房面积,改善了居住条件;其次,提高货币安置的现金奖励。对选择货币一次性补偿的,在房屋评估价基础上再给予征收户30%货币奖励,据我们对已实施项目签订协议测算,被征收房屋的货币补偿
达到了每平方米 3250 元,基本接近本地商品房销售的平均价格,提高了群众的实际利益,解决了因历史原因造成的房产纠纷或住房宽裕等不同需求,得到了被征收户的支持;第三,制定区域基准价让利群众。为了让棚户区改造群众“搬得起、住得好”,市政府委托专业的房产评估公司,评估出台了棚改区域基准价,一类区域的基准价达到3154元,二类区域的基准价达到2865元,三类区域的基准价达到 2589 元,基准价起到了选购商品房安置的调节作用,对选购的商品房低于被征收房屋区域基准价的,将价格差通过现金补偿给被征收户,解决了房屋的装修费用,真正让利于民。通过以上政策的出台,棚户区群众得到了实惠。用一些拆迁户的话来说,“原来烂房子,现在好房子。如厕不出门,运动有小区。以前羡慕人,如今人羡慕”。
发人深省启示多
实施棚户区改造,是十八大以来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重大民生工程。我市一年来的试点实践,初步探索出了一条山区城镇棚改的新路子,诸多成功的经验做法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因地制宜,立体发展,是山区县棚改的必由之路。我市六县一区均属于山区城市,城市建设用地严重不足,加之国家对耕地的保护红线不能突破,造成城市扩展空间有限。那么如何实现城市有限建设用地的集约、节约利用,是城镇化建设的一个主要命题,棚户区多属于城市老城区或城郊结合部的城中村,其原建筑多为低层房屋(三层以下),特点是房屋面积小、占地面积大,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土地的浪费,因此,对山区县加快棚户区改造,采用立体发展的模式,才能够充分盘活城市土地,实现土地利用最大化,为城市发展提供足够的 空间。只有严格落实中省棚户区改造规划要求,“高层建筑规划容积率不得高于3.5,多层建筑规划容积率不得高于1.5”,才能实现棚户区改造促进城镇化建设的目标。
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是山区县棚改的必然选择。棚户区改造关乎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城市发展的宏伟蓝图。实施主体不对、运作方式不当,会引发侵害群众合法权益事件的发生,影响社会的和谐安定。因此,棚户区改造的实施主体必然是政府,采用市场运作模式,能够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得到群众的广泛认可和支持。那么,什么是政府主导?就是棚户区改造项目设立、房屋征收、建设管理,均由政府牵头组织实施,才能实现棚改项目“科学性、规划性、公共性”的三统一。什么是市场运作?就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实施房屋征收补偿,同时,要采用招商引资方式吸引社会民间资本参与棚户区改造项目建设,解决棚户区改造投入大、筹资难的问题。
以人为本,尊重民意,是山区县棚改的必须遵循。加快实施棚户区改造,是党中央、国务院实施的一项惠及人民群众的民生工程,坚持“以人为本”是棚户区改造的基本原则,也是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要按照相关程序,科学制定征补方案,并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工作中要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活用政策,将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棚户区改造项目才能“拆得动、建得快”。群众是朴实的,他们不患寡、只患不均,因此,在房屋征收时要做到“一把尺子量到底、一碗水端平”,并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同时,安置房建设时要实行三严格,即“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严格建筑材料验核制度、严格国家工程质量标准”,才能将这一民生工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得到绝大多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通过调研我们深切感受到,棚户区改造,是山区贫困县城镇建设发展的重大良机,也是潜力之所在,希望之所在。只要我们抓住机遇,总结成功经验,推广成熟做法,建设绿色现代、开放和谐、文明宜居的幸福美丽商洛的目标必将早日实现。
‘
2020 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
一、工作思路概述 教育信息化要紧密围绕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以“育人为本、融合创新、系统推进、引领发展”为原则,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完成教育信息化规划目 标,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 2.0 行动计划》,实施好“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攻坚行动”,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发挥网络教育和人工智能优势,创新教育和学习方式,加快发展面向每个人、适合每个人、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
二、核心目标解读 一是研制教育信息化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 年)和“十四五”规划,出台推进“互联网+教育” 发展。二是深入实施教育信息化 2.0 行动计划。
科学规划推动教育专网建设,完善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启动国家中小学生网络学习的平台建设,网络学习空间应用不断普及深入,师生信息素养持续提升。三是推广“三个课堂” 模式应用,以“三区三州” 为重点开展网络扶智工程。
教育信息化试点示范效益彰显,不断探索“互联网+”条件下教育发展新模式。
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
三、重点任务拆解 (一)坚持党对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的全面领导 1.加强教育信息化工作统筹部署深入实施《教育信息化 2.0 行动计划 》。
召 开 2020 年教育信息化工作会,研究 部署重点 工作。
研制 教育信息化中 长期 发展规划、教育信息化“ 十四 五” 规划,出 台 推进“ 互联网 +教育” 发展的指导意见。
指导各地进一步完善教育信息化管理体制 和发展机制,推动教育信息化融合创 新发展。2.应对疫情,保障“ 停课不停学”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总 体部署,指导做好教育信息化和 网络安全工作,提供更好的网 络、资源、安全等服务,有效支持学校延期开学期间 线上教学开展,保障“ 停课不停学”。
(二)有序开展数字资源服务普及行动 1.完善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深入落实《教育部关于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应用的指导意见》,继续推动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应用,实现省级平台全部接入体系,启动国家中小学生网络
学习的平台建设。充分发挥体系联盟的作用,推进体系完善标准规范、实施共建共治和深化应用服务,形成协同服务的有效机制。实施教育大资源共享计划,有序开展国家平台资源汇聚工作,新汇聚 20 个以上单位的资源应用。
做好体系汇聚资源应用课题研究工作,促进体系建设和创新应用的落地。
2.深化基础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继续实施“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 活动,巩固活动成果,完善晒课体系。
树立典型,深化资源应用,形成一批善用优课资源的名师队伍。
组织开展应用推广研究,实现个性化资源推送。
整合开发学生学习资源供学生学习使用。
遴选推广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和优秀成果。积极推进少数民族双语教学资源有关项目 建设工作。
继续做好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统编“三科” 及其他“人教数字教材” 的开发和优化更新,建立跨区、跨校协同的项目 机制,打造学科典型应用示范区、示范校,推进中小学数字教材在学校的普遍化、常态化应用。
3.持续推进教育资源建设围绕深化教学改革和“互联网+职业教育” 发展需求,鼓励探索课程建设、教材编写、资源开发、信息技术应用一体化统筹推进。
按照《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部署,进一步健全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立共建共享平台的资源认证标准和交易机制,引导职业院校形成教育信息化应用模式。
继续开展“职业岗位核心能力精品课”项目。以学习者需求为导向、以课程为中心,全面提升教育资源建设质量,增强学习资源的科学性、时效性、针对性,为学校各类教育教学活动提供学习资源保障。
全面推进网络课程建设,进一步加强通识课程、专题课程、五分钟课程、实践类课程等专项课程资源建设。
(三)持续深化网络学习空间覆盖行动拓展网络学习空间应用广度与深度。
推动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网 络学习空 间 建设与 应用 的指导意见》 《网 络学习空 间 建设与 应用 指南 》。开展 2020 全国 网 络学习空 间 应用 普及活动。依托国 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组织师生开通实名 制 网络学习空 间,计划 新增 1000 万个。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范围 内 遴选出 40 个网 络学习空 间 应用 优秀区域和 200 所优秀学校进行展示推广,推动逐步实现“ 一人一空 间、人人用 空 间 ”。
继续与 中 国电信、中 国 移动合作开展中 小学校长和骨干教师“ 网 络学习空间 人人通” 专项培训,计划 全年培训 中 小学校长 2000 人、骨干教师 4000 人。
(四)协同实施网络扶智工程攻坚行动 1.支持“三区三州” 等贫困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深入推进网络扶智工程攻坚行动,以“三区三州” 为重点继续开展教育信息化“送培到家” 活动,分别举办 6 期管理干部培训班和 3期中小学校长培训班,并进行信息化教学设备捐赠、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享、教育信息化应用服务等系列活动。
总 结贫困 地区教师信息化教育教学能力 提升模式与 经验。在民族地区特别是“三区三州”,实施“智能村小” 及“一村一幼” 教育公平提升计划。
开展“三区三州” 区域性智能远程教育创新模式研究,通过全日制远程教学、AI+自主学习课堂等八大课堂研究,将国内外智能教育和远程教育理念、模式等引入“三区三州” 学校。2.开展网络条件下的精准扶智印发《教育部关于加强“三个课堂” 应用的指导意见》,建立健全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深入推进“网联优教”教育信息化精准扶贫项目、教研共同体试点项目。
(五)全面推进教育治理能力优化行动 1.加强教育管理信息化统筹管理印发关于加强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加强教育管理信息化的顶层设计。
研究制定教育系统网站发展指引,规范教育系统网站的管理,治理教育系统网站“小散乱” 的问题。
推动高等学校“最多跑一次”改革,利用信息化手段支撑高等教育治理体系改革新模式,切实提高在校师生获得感。深入推进国家教育考试综合管理平台建设试点工作,进一步完善阳光高考平台服务。
继续优化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做好学籍学历信息管理平台、全国征兵网的运行维护和信息服务工作。
2.推进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开展教育部直属机关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专项调研。
建设教育部通用业务服务平台,探索以信息化应用服务新模式,避免重复建设、减少资源浪费。按照“一数一源” 的原则,完成《教育管理信息化数据标准体系框架》等数据标准的制订和发布。
建立教育部直属机关数据溯源图谱。推动教育数据的有序共享,扩大数据共享范围,提高数据共享效率,更好支撑各地政务服务应用。
3.优化“互联网+政务服务” 和“互联网+监管” 工作推进教育部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二期建设,实现教育部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上办理,与国家平台对接实现一网通办。
推进电子证照和电子印章平台的部署和应用,开展电子印章等业务应用试点。继续推进“互联网+监管” 系统建设。
推动监管事项、监管行为的全程网上录入,探索监管业务的全程网上办理,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
4.持续做好软件正版化工作印发《教育部直属机关软件正版化管理办法》 ,规范正版软件的管理。
开展软件正版化检查,推动各项重点任务落
实到位。
5.加强教育系统密码应用与管理落实《教育行业密码与应用创新发展实施方案》 ,推进密码基础设施和支撑体系建设,有序推动教育重要业务信息系统开展密码应用安全性评估,完善教育数字认证(CA)基础支撑体系建设,推动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密码普遍应用,提升系统安全和数据安全。
6.规范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管理推动落实《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引导规范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有序健康发展的意见》 ,完成现有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备案,建立事中事后监管机制,重点治理强制使用收费、违规采集个人信息、呈现低俗信息等问题,开展高等学校管理服务类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专项治理行动,促进移动互联网有序健康发展。
(六)扎实开展百区千校万课引领行动 1.遴选认定典型区域、标杆学校和典型课例启动百区千校万课引领行动,遴选 30 个典型区域,300 所基础教育标杆学校、50 所职业教育标杆学校、30 所高等教育标杆学校、20所继续教育标杆学校,3000 堂基础教育示范课例、200 堂职业教育示范课例、800 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40 堂继续教育示范课例。
2.教育信息化的工作实效体现到 教与 学关键环节指导“ 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 学模式” 实验区开展实验工作,切实把教育信息化的工作实效体现到 教与学这两个关键环节上来,助推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第四篇:我市最大的棚户区改造项目
我市最大的棚户区改造项目---海融·富华苑举行开工仪式
4月15日,教育路与沿河路交叉口处晴空万里,彩球飞舞。目前我市最大的由市政府主导、由城投公司运作的棚改项目和民生工程,在施工现场举行开工仪式。市委、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及市直有关部门领导,单位全体职工,施工企业职工代表届时来参加。绥芬河市电视台全程跟踪拍摄。
7点58分,剪裁仪式开始,由副市长主持本次开工剪裁仪式。
棚改项目,总面积17.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近30万平方米,总投资6.84亿元。其中一期暨海融·富华苑占地面积7.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总投资3.47亿元。该项目全部实施后,可安置西城区及绥牡电气化铁路、边境经济合作区等重点项目的近3000户回迁户,有利于改善城市棚户区和农村群众的居住条件与生活品质,有利于加快城乡统筹和一体化的进程,有利于全面提升城市品位形象,以落实“5851”战略和四个“三年决战”为统领,开拓进取,务实创新,加快打造一个国际化得绥芬河。
市政府王居堂市长对此次开工仪式进行了讲话,在讲话中,由于棚改工程,其涉及范围之广、建设任务之重、投资之大史无前例。王市长殷切希望,项目单位和全体工程建设者,要本着对政府负责、对百姓负责、对自己负责的态度,秉承品质至上、注重细节的标准,加强施工组织管理,严格质量控制体系,努力打造一个风格独特、质量过硬、功能完群众满意的精品社区和样板工程,让百姓拆迁放心,入住放心,生活舒心,真正将市委、市政府对群众的关心关爱落到实处。
承办单位李永福总经理也作了相应的讲话。表达了对此次项目的决心与信心。
仪式的第三项,由市委书记赵连钧,市政府市长王居堂,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高宝平,市政协主席张绍武,市委常综合保税区管委会主任迟德彬及项目单位负责人为绥芬河市阜宁镇“三建”区域棚改一期工程项目剪裁。
短短12分钟的剪裁仪式,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了。最后,祝项目顺利竣工交付,百姓早日喜迁新居。
第五篇:我市各区2012年棚户区城中村改造
我市各区2012年棚户区城中村改造、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任务及工作措施
开封新区:
加强领导 加快进度 多方筹资 保证质量
开封新区2012年棚户区、城中村改造以南正门城中村改造和瞿家寨、阎寨、野场迁村并居为主,棚户区、城中村改造房屋建筑面积不低于69万平方米。开工建设公共租赁住房800套。
为圆满完成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及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任务,开封新区将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落实领导责任。实行“一把手”工程,调整充实城中村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设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亲自挂帅,靠前指挥。建立包保责任制,及时研究解决审批、规划、土地、拆迁等问题。细化量化任务分解,逐项落实到相关部门,纳入目标考核,实行“一票否决”。
二是加快建设进度,确保工程工期。稳步实施“交钥匙”工程,确保阎寨、毛寨迁村并居实现一期交房400套,使村民早日搬进新居;瞿家寨、野场迁村并居实现投资5亿元,完成建设面积40万平方米,55栋高层、小高层建筑全部达到入住条件;在确保9月份验收竣工的基础上,积极做好屋内装修、人口统计、房屋分配等各项工作,为870余户、4170位村民入住做好准备。同时,启动总投资36.3亿元的王府寨迁村并居工程建设,扎实推进横堤铺、斗门、前沙滩、后沙滩等迁村并居前期工作;加快总投资2.5亿元的新安苑小区项目建设,确保开工建设公共租赁住房1600套,建筑面积11.7万平方米。
三是多方筹措资金,做好资金保障。用足用好上级支持资金,实现支持资金效益的最大化。开辟多元化融资渠道,加大投入力度,确保匹配和投入及时到位。
四是严肃工作纪律,保证工程质量。突出重点环节和部位,强化防范措施,落实项目廉政责任制,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严格工程质量监督和检查,确保每一项工程都不出现质量问题。
金明区: 规划先行 注重疏导 以人为本 公平透明
2012年,金明区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及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任务如下:棚户区、城中村改造以开关厂棚户区、祥和棚户区改造项目为主,棚户区、城中村改造房屋建筑面积不低于46万平方米。
采取措施如下:
一是坚持规划先行,确保改造与全局部署相统一。科学编制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及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总体规划、控制性详规和修建性详规,强调规划的整体性、前瞻性和科学性,彰显区域特色,凸显功能定位。
二是坚持宣传引导,注重利益疏导。依托广播、电视等宣传媒体,广泛宣传城中村改造的政策法规,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报道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坚持做到《群众工作宣传方案》、《征收补偿安置方案》的制定依法、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
三是坚持以人为本,切实维护群众利益。要把维护群众利益作为城中村改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严格执行政策,千方百计保护群众合法利益,同时对群众的合理化建议积极采纳。牢牢把握政策导向,有效平衡各方利益,坚持“政府零收益,让利于民,让利于投资者”的原则。
四是坚持公平透明,确保各方受益。继续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确保政府、群众、开发商“三满意”。对每个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及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项目,做到有专业人士指导,区主要领导亲自参与,进一步提高实施方案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五是坚持加强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充实和调整城中村改造工作领导小组,把它作为全区城中村改造常设机构,指导全区的城中村改造工作。建立健全“周督查、月通报、年考评”制度,狠抓工作落实,推动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工作的深入开展。
龙亭区:
有序快速协调推进 确保完成目标任务
龙亭区2012年棚户区、城中村改造以古城区一号地块、古城区二号地块、水系二期及周边地块改造项目为主,棚户区、城中村改造房屋建筑面积不低于46万平方米。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3611套。其中,廉租住房933套,公共租赁住房1140套,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1538套。为确保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及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任务的顺利完成,龙亭区将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强化组织,有序推进。进一步完善工作组织,建立高规格的指挥部,强化统一领导。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份工作计划,每个项目至少配备两名县级干部,区直部门实行包保责任制,分包到户,责任到人,一包到底。
二是宣传引导,快速推进。龙亭区将迅速把开封市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及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动员大会精神传达至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宣传棚户区改造的有关政策、意义,引导群众支持、配合改造工作,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的氛围,确保棚户区改造工作快速推进。
三是抓好对接,协调推进。作为全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重点区域,龙亭区将组织专门工作班子,做好与市直部门的对接工作,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启动建设。同时全力营造良好的工程建设环境,对影响、阻碍和破坏工程建设的不法行为进行严肃查处。特别是对阻挠施工的各种违法行为依法从快处理,严厉打击,决不手软。
四是强化目标,确保完成。紧紧围绕棚户区改造这一工作重点,龙亭区将强化目标管理,建立健全例会、督查通报、责任追究和奖惩制度等,充分调动各级干部的积极性,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前所未有的决心、前所未有的力度,把这一事关民生大计、造福千家万户的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坚决打赢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及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这场攻坚战。
鼓楼区:
把握政策 强化考核 有情操作 和谐推进
鼓楼区2012年棚户区、城中村改造以州桥遗址周边改造、水系二期及周边地块改造和鼓楼复建项目为主,棚户区、城中村改造房屋建筑面积不低于46万平方米。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2427套。其中,廉租住房451套,公共租赁住房450套,经济适用住房1119套,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407套。
鼓楼区将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加强领导,建立组织。区委、区政府成立了由13名县级领导干部参加的鼓楼区棚户区、城中村改造指挥部,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并抽调精干人员组成综合组、保障房建设及规划组、土地协调组等8个工作组。同时从全区机关、办事处、社区抽调1200多名干部编组到户,深入做好宣传发动,把棚户区改造的惠民政策送到千家万户。
二是强化培训,把握政策。鼓楼区将邀请市有关部门的领导和专业人员对全区所有参加棚户区改造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讲政策法规、讲程序操作,使工作人员能够全面掌握政策法规,熟悉征收业务,真正达到应知尽知,应会必会,打造一支业务精湛、廉洁高效、群众满意、作风扎实的征收队伍。
三是落实责任,强化考核。成立11个棚户区改造项目指挥部,区四大班子领导按照分工直接深入到各征收地块现场指挥。辖区办事处、社区和各分包小组按照分配的目标任务,以高度的责任心,迅速到位开展工作。区委、区政府将把各项目地块的征收进展及完成情况定期通报,作为业绩评定的重要依据,严格考核奖惩。
四是有情操作,和谐推进。要求各分包小组工作人员要与棚户区居民实现零距离接触,释疑解惑,最大限度地争取更多的棚户区居民对棚户区改造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对征收过程中群众提出的问题和困难,只要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将努力帮助群众解决,使辖区群众通过房屋征收真正得到实惠。
顺河回族区:
统筹谋划长远 强力抓好征收 加快投资建设
2012年,顺河回族区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及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任务如下:棚户区、城中村改造以古城区三号地块、汽车东站百亩大市场改造项目为主,棚户区、城中村改造房屋建筑面积不低于50万平方米。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1020套。其中,廉租住房216套,经济适用住房538套,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266套。
采取措施如下:
一是切实加强领导。今年1月,经区政府常务会议和区委常委会研究,及时成立了顺河回族区老城改造建设指挥部,抽调精干力量组建6个工作处室,做到组织到位、专职专管、一线指挥。
二是统筹谋划长远。认真排查辖区内棚户区和城中村现状,将14个具备条件的地块列入今年的改造计划,纳入目标管理并分解到责任单位,做到超前谋划、落实任务、有序推进。
三是强力抓好征收。采取区分主次、先易后难,创造条件、加速催化,成熟一个、改造一个的工作方法,统筹安排、整体推进。今年,将以三号地块、汽车东站百亩大市场为重点,举全区之力,全面打响房屋征收战,确保实现全年征收不低于50万平方米的目标。
四是加快投资建设。顺河回族区将以再现古城宋韵风貌、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为目标,认真落实投资拉动、项目驱动、征建联动建设举措,做到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定位、高效能建设、高质量完成。今年,顺河回族区老城改造项目招商引资确保不低于两亿元。
五是重干实干苦干。顺河回族区将始终强化责任运作,全力以赴,克难攻坚,重干实干苦干,全面实施老城改造大战略,确保城乡建设3年大提升,努力为改善民生、助推发展、提升形象、加快崛起作出积极贡献。
禹王台区:
精心组织实施 坚持多策并举 改善投资环境
2012年,禹王台区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及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任务如下:棚户区、城中村改造以火车站广场改造、城墙五期改造项目为主,棚户区、城中村改造房屋建筑面积不低于46万平方米。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956套。其中,廉租住房530套,经济适用住房150套,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276套。
采取措施如下:
一要迅速宣传动员。禹王台区将召开全区房屋征收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动员大会,安排部署该区房屋征收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在全区营造推进房屋征收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的浓厚氛围。
二要精心组织实施。禹王台区将以市政府批准的《开封市禹王台区发展规划和城市设计》为引领,把郑开城际铁路沿线、开封火车站周边、城墙五期和繁塔·禹王台景区二期、大河柳苑等地块作为房屋征收重点。确保完成城墙五期工程7万平方米的房屋征收任务,确保完成大河柳苑8万平方米、医院后街1.8万平方米、槐树院1.7万平方米的房屋征收工作,确保繁塔·禹王台景区二期房屋征收工作有实质性突破,确保郑开城际铁路沿线及火车站周边地块房屋征收不少于25万平方米。
三要坚持多策并举。在完善司法程序的基础上,全面加快依法征收进程。加快大河柳苑、中州佳苑、庆缘雅居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多渠道解决被征收户的安置问题,以安置促和谐征收。
四要改善投资环境。进一步加大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地块的策划包装和招商力度,以更加优惠的政策、更加热情的服务,吸引开发商和各类投资主体参与该区旧城改造和城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