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金庸之五金庸笔下的“武”与“侠”

时间:2019-05-13 18:41: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读金庸之五金庸笔下的“武”与“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读金庸之五金庸笔下的“武”与“侠”》。

第一篇:我读金庸之五金庸笔下的“武”与“侠”

武侠小说最主要的构成元素当然是“武”与“侠”,我们不妨分开来说。

先说“武”。何为“武”?有人曲解为“止戈为武”。我在以前的一篇读书笔记中已经说了,这是一种有意地曲解,因为“武”字下面的不是“止”,而是一只手。所以手持武器就是“武”。“武”好听一点就是格斗技巧,直截了当地说就是杀人的技能。在充满艺术性的唐代,“武”从“术”的层面上升到“艺”的层面,于是“武术”就进化为“武艺”。也就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后“武”又与“功”组合,于是就有了“武功”的说法,实际上“武功”就是神化的“武术”。

金庸以及他同辈的一些港台武侠小说作者,不像他们的前辈宫白羽或者后辈温瑞安那样会武术,他们写武功完全是纸上谈兵,于是各有各的解决办法。如古龙是虚化,根本没有招数,就是一个“快”字。小李飞刀就没有人见过,见到的就是死人。金庸的办法是两条,一是武功的性格化,二是武功的神奇化。

从《射雕英雄传》开始(此前的作品尚未完全达到这个水平),金庸笔下的武功都是性格化的,也就是说是为人物量身定做的。你看,同样的降龙十八掌,在郭靖身上是沉稳,是大气;在洪七公、乔峰身上是威猛,是刚烈。黄药师的弹指神通是防不胜防,透着几分诡异。这种诡异发展到他的徒弟梅超风的九阴白骨爪就变成了阴森狞厉了。张无忌的乾坤大挪移表现了人物的机巧,杨过的黯然销魂掌表现了人物的绝望,周伯通的左右互搏表现了人物的顽皮。而张三丰的太极剑的无招无式,段誉的六脉神剑时灵时不灵就是暗藏禅机了,表现了作者对中国哲学的理解。这个问题以后再说。用武功来表现人物性格,这本来就是大多数武侠小说作者追求的境界,而金庸可以说是做得最好的。至于武功的神化就不用多说了,难得得失金庸能想出这么多好听的招数名称来,而且还富有层次感。金庸笔下的武功是唯美的,留下充分想象空

间的。至于现在电视剧上把六脉神剑演成激光武器实在是叫人啼笑皆非,但是也是无奈之举。

何为“侠”?在上古时代“侠”不是褒义词,韩非《五蠹》中说:“侠以武犯禁。”列为“五蠹”之一。再看太史公的《游侠列传》,所谓侠就是朱家、郭解、剧孟之流。这些人就是一些地方豪强势力,不受朝廷差遣,甚至横行乡里。用句今天的话来说,是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如果说与后世的侠有点关联的就是“重然诺,轻

生死”,快意恩仇。李白的《侠客行》写的就是这种“侠”。

到了话本时代,侠客的除暴安良,一诺千金,快意恩仇就发展到了极致,侠客就成了正义的化身。《七侠五义》中的欧阳春就是这类侠客的典范。而民国时期的武侠小说写的无非是“正邪”之争,正的自然是侠,邪的就是魔。对这个传统定义金庸进行了彻底颠覆,金庸以现代人的价值观是非观重新定义“侠”。

金庸笔下的大侠从郭靖开始着力塑造的有郭靖、杨过、张无忌、乔峰、令狐冲等。至于狄云、石破天、韦小宝这些,我认为金庸不是定义为大侠的,甚至段誉、虚竹这类也不是。金庸笔下的大侠除了传统的快意恩仇一诺千金的基本特征之外,再也不是简单地停留在“正邪之争”的层面上了,内涵更丰富。我想至少有这些,首先是民族大义。除了令狐冲外另外几位无不处身于尖锐的民族矛盾之中而坚守民族大义的。难能可贵的是金庸不是简单的以汉民族为标准来划分阵营,他写出了民族矛盾的复杂性,揭示了民族之争就是生存空间之争的事实。我想,这点认识应该比一些历史学家更高明。这种复杂性在乔峰身上体现得尤为充分。其次是对生命的尊重。金庸笔下的大侠都是“仁者”,就像金庸在《鸳鸯刀》中强调的那样,“仁者无敌”。这不是以往武侠小说中的“除暴安良”,而是人性。这点,在张无忌、令狐冲身上表现得更加突出。

可以这样说,正是人道主义的光彩提升了金庸小说的品位。

第二篇:金庸笔下爱情(范文)

金庸笔下,那五种不完美爱情

摘要 : 鲁迅先生说,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撕碎给人看。也许正是受这种传统理念的影响,金庸笔下的爱情,但凡经历悲剧的打造,就变得悲情丛生,震撼人心。金庸作品虽然多“侠”,却处处辜负女人。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金庸作品侠和义的背后,爱情可谓最是唯美动人。“人生匆匆数十载,唯一不变的唯有一个情字。”犹记神雕侠侣结尾两鬓已斑白的杨过如此感慨。

杨过和小龙女最终做了神仙眷侣,也许他知道,也许他不知道,也许他装作不知道,程英和陆无双为他负尽青春抛尽韶华,公孙绿萼为他刹那芳华无悔殉情,他们背影远去的尽头,还有一个情窦初开的郭襄为他呓语:“相思相见知何日?”从此,为他天涯思君,念念不忘„„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金庸作品,如果算上短篇《越女剑》是为十五部,但其笔下的爱情却有千般形态,引人万般思索。细读每一部,爱情的描写,不是只有两情相悦、郎情妾意,更多的时候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这些爱情的主人公们,或为爱孤独一生,或为爱牺牲成全,或为爱青灯古佛,最终的结局大多总是令人神伤的,那些悲剧的爱情和错爱,总是让人为之心疼而又心酸。

单恋——相忘江湖梦平生

情生痴,痴生怨,怨成仇。我无从得知,金庸的内心究竟受过怎样的一种情感煎熬,可以如此洞彻世间之情。有人说,是因为夏梦。夏梦,原名杨蒙,是1950-1960年代香港长城电影制片公司首席女演员,名冠当时“长城三公主”之首。

甫时的香港,她是公认的唯一一位可与奥黛丽.赫本相媲美的女明星,姿艳绝代, 容华无双,清丽卓伦„„外形艳而不媚,贞静平和,娴雅大方,兼之身材高挑。“上帝的杰作”是人们赋予她的美誉,也曾是金庸心中最美好的那个女子,他曾说:“西施怎样美丽谁也没见过,我想她应该长得像夏梦才名不虚传„„生活中的夏梦真美,其艳光照得我为之目眩;银幕上的夏梦更美,明星的风采观之就使我加快心跳,魂儿为之勾去。”但人间事常难遂人愿,金庸虽仿唐伯虎入华府之故事,委身长城做一名小编剧,但夏梦早已名花有主,恨不相逢未嫁,最终未能携手。

三毛说:“金庸小说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它写出一个人类至今仍捉摸不透的、既可让人上天堂又可让人下地狱的‘情’字。而不了解金庸与夏梦的这一段情,就不会读懂他在小说中‘情缘’的描写。” 金庸作品中的爱情,在俠之大义下,或离别,或悲伤,或牺牲,或错爱,即使圆满结局,依然未必与幸福同等。

“如果你深深爱着的人,却深深的爱上了别人,有什么法子?”,除了无言的退出离开,以远望的姿势成全祝福,还能去做些什么呢。也许这世间,并不是所有的人是想爱就可以去爱的。正如《射雕英雄传》中杨康身中剧毒对穆念慈大吼:“你不要对我这么好!我从来没有真心爱过你!我以前根本就是玩弄你,利用你,你走开!我不想再看见你!”只一瞬间的落寞,一瞬间的痛楚,穆念慈泪流成行:“我知道,你从来没有真心爱过我,不只你一个人说我蠢,可是一颗心给了你,我又有什么办法呢?”

爱情的世界里,这些单向的苦恋,在金庸的笔下,也成为另一种灿烂的烟火。即便如此,穆念慈对杨康依然选择“我是宁可改我生命,痴心也不愿改。”

说到单恋,有人说,这其中不可不提的有“情书”之称的《神雕侠侣》,“一见杨过误终身”,貌比芙蓉心似草的郭芙,敢爱敢恨凌厉泼辣的陆无双,蕙质兰心温润如玉的程英,娇羞善良痴心不悔的公孙萼,鬼灵精怪人见人爱的郭襄。在这一场单向爱情的变奏曲中,杨过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不可思议的是,这些女子明知杨过心中只有小龙女的位置,也依然无怨无悔:陆无双和程英相伴终老,将一生的痴心付与了杨过;公孙绿萼不惜自杀殉情;郭襄最后青灯古佛;郭芙人到中年才发现挚爱杨过,可谓因缘错合。

《雪山飞狐》中那个深谷幽兰般女子——程灵素。如此聪慧,却无法挽救自己的爱情。犹记全书的末章胡斐身中碧蚕毒蛊、鹤顶红、孔雀胆三种剧毒,“恨无常”一节中程灵素绝世:她慢慢站起身来,柔情无限的瞧着胡斐,从药囊中取出两种药粉,替他敷在手背,又取出一粒黄色药丸,塞在他口中,低低地道:“我师父说中了这三种剧毒,无药可治,因为他只道世上没有一个医生,肯不要自己的性命来救活病人。大哥,他不知我„„我会待你这样„„”

在胡斐的心中,也许一直以妹妹相待。直至程灵素依偎在他身边含笑而逝,以己之命、换他之命时,胡斐才想起了程灵素对他的无数个好来。当他回想起王铁匠的那首情歌:“小妹子对情郎——恩情深,你莫负了妹子——一段情,你见了她面时——要待她好,你不见她面时——天天要十七八遍挂在心!”

而他自己所言,他天天十遍八遍挂在心上的是另一位叫做袁紫衣的姑娘。当时他满心满眼只有袁紫衣那容光照人的身影,何曾注意过身边那个一直叫着她大哥的女孩?程灵素与胡斐之间,永远只有牺牲。

“很凄凉,很伤心,可是干净利落,一了百了。”她说过,什么下场都无所谓。一如她的名字,异常别致文雅,选自两本医书《灵枢》《素问》。

年轻的时候不懂得,但懂得的时候已经不年轻。世间情大多是这样,当一颗美好的心灵在对你的心灵默默呼唤时,有多少人能够听到,又有多少人会去关注呢?胡斐不明白,因为那时的他还太年轻,年轻的只看见了袁紫衣照人的容貌还有那年少时必须要有的,可意会不可言说的爱情的感觉。

所以,他不负天下人,却负了灵素一人。“如果你深深爱着的人,却深深的爱上了别人,有什么法子?”,《白马啸西风》结尾可谓将这种单向爱情的境界上升到了命运的层次。也许,对待单恋这样的难题,金庸心中最好的解法或许就是像李文秀那样,退出离开,以远望的姿势成全祝福,正如他遥远的祝福远渡重洋曾经心爱的人儿夏梦。

▉▉金庸的梦中情人夏梦

多恋——情多总为罪红颜

三宫六院,七十二妃,想必,能得到天下的如花美眷,是众多男性心中的一个梦想了。提到多恋,金庸迷们首先想到的恐怕是韦小宝和他的七个老婆,但在我看来,杨过和张无忌算是多恋的典型。

《倚天屠龙记》的结局处,周芷若绑架赵敏,曾这样问过张无忌,在小昭、蛛儿、赵敏和她四个人中,他真正爱的人是哪一个。张无忌一时感慨万千,女人们为了他明争暗斗,自己一直难以取舍,在被动之中游走,想起自己也曾扪心自问,梦娶四美,然而世事变迁,小昭远赴波斯做了教主,表妹蛛儿逝世,芷若误入歧途,只有赵姑娘一直陪在自己身边。

周芷若手段耍尽逼他成亲他便成亲,赵敏逼他逃婚他也就跟着赵敏走了,赵敏放弃荣华富贵对他不顾一切他便半推半就地接受了,自己始终无法正视自己的情感。最后,面对周芷若的追问,他终于找到心底的那个答案,对周芷若,他是一向敬重,对蛛儿,他是心生感激,对小昭,他是意存怜惜,但对赵敏,却是刻骨铭心的相爱。

而《神雕侠侣》中,杨过从一介顽童,到最后心有所属小龙女,但在和小龙女别离后的十六年中,他始终都在找寻。这十六年中,杨过身边出现的女子可谓百媚千红,并且对他死心塌地。然而,终因杨过的无心挑逗,最后无一例外全部成为他和小龙女爱情的陪衬。她们越是痴心不悔,就越是看出杨、龙二人的坚贞。然而,杨过真的是未曾动过痴心吗?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反过来看,如果没有杨过的嘻嘻哈哈相公自居,无双不会一直心有牵念,如果没有杨过的绝情谷一番甜言蜜语,公孙绿萼不会对其瞬间一往情深,而后,当杨过发现她们爱上他时,他又坚定的表明心中早有所属。当然,杨过赢得的爱情肯定不止这些表面,能称之为神雕大侠,身上亦正亦邪的因子,才是令女子们前仆后继的理由。

再来看看《鹿鼎记》中的韦小宝。有人说,韦小宝是无赖中的至尊,痞子中的王者,手段多端,花样百出,作为他的情敌的郑克爽倒足了霉头,最后乖乖地把阿珂押给了韦小宝,还欠下若干银两,可谓是人财两空,欲哭无泪。阿珂终于、也是不得不嫁给了韦小宝,而且还不是他唯一的老婆。韦小宝看上的女人一个也没有跑掉。正如韦小宝发狠所言,“总而言之,你奶奶的,我今生今世娶不到你臭小娘为妻,我是你郑克爽的十七八代灰孙子。我韦小宝是王九蛋,王八蛋加一蛋。老子一辈子跟你泡上了,耗上了,阴魂不散,死缠到底。就算你嫁了十八嫁,第十九嫁还得嫁给老子。”碰到韦小宝这样的人,女人怕是无招可施,男人只能暗自垂首顿胸了。

除却这些吸引眼球的男主人公,《天龙八部》中处处惹相思的段正淳,但是此人的爱情与之前几人大有不同。无论是刀白凤还是王夫人,无论是甘宝宝还是秦红棉,段正淳到处留情,却也真真心心对待每一个爱过的女子,而到故事的结尾,无论之前情人们如何明争暗斗、又如何想要加害段正淳,她们却都甘愿一一为他而死。这样的结局,正如诗中所言,牡丹花下死,做鬼亦风流了。

虐恋——别恨人间爱两难

其实,每每看到《神雕侠侣》之时,我一直不解,金庸为何要让杨过断臂,小龙女失贞,或许,这才像断臂维纳斯一样,是残缺的圆满。

“这次是我真的决定离开,远离那些许久不变的悲哀,想让你忘却愁绪,忘却关怀,于是我守着寂寞不能归来„„”小龙女和杨过冲破礼教束缚终在一起,可是一次一次面对离别,小龙女和尹志平之间的误会,而后的悄然离开,到最后的决意转嫁,最后情花剧毒的折磨,断情崖的十六年不能相见,杨过已是两鬓斑白,小龙女青春永驻,两人经历生死虐恋依然矢志不渝,或许正如杨过对龙儿所说,“人,还是情深些好,否则,我们怕是今生今世都不能再见了。”

《倚天屠龙记》中,纪晓芙是个令人敬佩的女子。她诚实,不肯说谎。早由父亲配与武当六侠殷梨亭为妻,后被杨逍劫持失贞,宁愿被师父打死,也不肯加害杨逍,并为女儿起名不悔,足见其爱的诚实决绝。《碧血剑》中温仪遭遇虽与纪晓芙相似,但她的故事却显凄凉,一如她教温青青唱的曲子:“从南来了一群雁,也有成双也有孤单。成双的欢天喜地声嘹亮,孤单的落在后头飞不上。不看成双,只看孤单,细思量你的凄凉,和我是一般样,细思量你的凄凉,和我是一般样。”

《笑傲江湖》中,任盈盈和令狐冲历经劫难,似乎幸福相守,但是,小说第三十六回中,岳灵珊被害,令狐冲心中一沉,似乎整个世界忽然间都死了。我们常说,哀莫大于心死。心似乎忽然间都死了,足见令狐冲对小师妹岳灵珊的挚爱。任盈盈对他来说,或者可以说是可以结婚的人,因为,任盈盈足够爱他。

这世间,所爱的人不爱自己、爱自己的人不是所爱的人,令狐冲与岳灵珊、任盈盈的凄凉是一样的。或许,被爱总是比爱人要容易的多,所以,在沧桑看尽之后,择一良人相守,无须尽想爱与不爱,未尝不是爱情的另一种选择。

畸恋——因爱生恨反成仇

“只是我还放不开,对你太依赖”,爱情的世界里,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为爱牺牲,成全爱的伟大。也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微笑放手祝福,放对方和自己一条生路。世界之大,有因爱成全的人,就有为爱癫狂的人。金庸的作品,对这类成魔成痴另类爱情的精彩描写,也让我们直面唯美爱情之后的变态和扭曲的灵魂。

《神雕侠侣》开篇,便是李莫愁吟诵元好问那首“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古人说,“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遥想双雁,“天南地北” “几回寒暑”中双宿双飞,相依为命,一往情深。但其中既有欢乐的团聚,又有离别的辛酸,那个叫做陆展元的男人,扭曲了李莫愁曾经纯情的小女儿灵魂。爱极成痴,痴极生恨,李莫愁不懂得成全,更做不到放手。她为他公然背叛师门,幻想了多少种生活的方式,幻想了怎样做一个贤妻良母。然而,一句,相公,她是谁?所有的仇恨就在这句话上产生,李莫愁痛不欲生。

这个女子是可悲的,更是可怜的。想当初她和陆展元你侬我侬、忒煞情多之时,也是百般娇羞,温顺善良。即使后来狠辣无情之后,她对郭襄无微不至的照料,柔情无限地抚她入睡,以平常用作杀人武器的尘拂为她驱赶蚊子,甚至想要用自己的命换取郭襄活下去。可能就此看出,她心中尚有爱,也尚有情,只是为爱,她实在不懂得放生。她杀人全家,双手染满鲜血,不见自己的凶残,只为自己相思无着落而黯然销魂,到最后,只落得身中情花剧毒,默然挺立在熊熊烈火之中,而后传出一阵凄厉的歌声:“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以身相许?天南地北„„”凄然而绝。

同样让人感叹的还有《碧血剑》中为情成魔的何红药。如果没有金蛇郎君所谓的“薄情寡幸”,也许何红药会选择一心人、白首不相离。何红药美艳不可方物,但拥有太多的人,容易高傲,更容易自负。我待你好,你就必须像我一样。但这世上永远没有这样一个规定,你爱我,我就必须爱你。《侠客行》中最终走向自我毁灭梅花拳掌门梅芳姑亦是殊人同路。让我们重温这一段对话:

“芳姑,我明明白白的再跟你说一遍,在这世上,我石清心中便只闵柔一人。我石清一生一世,从未有过第二个女人。你心中若是对我好,那也只是害了我。这话在二十二年前我曾跟你说过,今日仍是这样几句话。梅芳姑冷笑道:‘想来针线之巧,烹饪之精,我是不及这位闵家妹子了。’”

石清仍是摇头,道:“内子一不会补衣,二不会裁衫,连炒鸡蛋也炒不好,如何及得上你千伶百俐的手段?”梅芳姑厉声道:“那么为什么你一见我面,始终冷冰冰的没半分好颜色,和你那闵师妹在一起,却是有说有笑?为什么„„为什么„„”说到这里,声音发颤,甚是激动,脸上却仍是木然,肌肉都不稍动。石清缓缓道:“梅姑娘,我不知道。你样样比我闵师妹强,不但比她强,比我也强。我和你在一起,自惭形秽,配不上你。” 梅芳姑出神半晌,大叫一声,奔入了草房之中自寻短见,后又“残害”石清夫妇幼子,令他们伤痛余生。

后来金庸在书的后记中写道:“在《侠客行》这部小说中,我所想写的,主要是石清夫妇爱怜儿子的感情,以及梅芳姑因爱生恨的妒情。”

爱了怕了,痴了恨了,这世间的爱,多是有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金庸先生要告诉我们的恐怕是,爱到不能爱时,聚到终须散时,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放手。给自己生路,给对方生路。

绝恋——生死无憾尘缘叹

鲁迅先生说,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撕碎给人看。也许正是受这种传统理念的影响,金庸笔下的爱情,但凡经历悲剧的打造,就变得悲情丛生,震撼人心。

犹还记得,萧峰阿朱雁门关外互表心扉:“阿朱,你对我这么好,不以我是契丹贱种而厌弃我么?”

阿朱道:“汉人是人,契丹人也是人,哪有什么贵贱之分。我„„我喜欢做契丹人,这是真心诚意,一点也不勉强。”

“阿朱,你以后跟著我打猎放羊,是永不后悔的了?” 阿朱道:“便跟著你杀人放火、打家劫舍,也不后悔。跟著你吃尽千般苦楚、万种熬煎,也是欢欢喜喜。”

萧峰道:“萧某得有今日,别说要我重当丐帮帮主,就是叫我做大宋皇帝,我也不干。从今而后,萧某不再是孤孤单单、给人轻贱鄙视的胡虏种,这世上至少有一个人„„有一个人„„”一时不知如何说才是。

阿朱接口道:“有一个人敬重你、钦佩你、感激你,愿意永永远远、生生世世,陪在你身边,和你一同抵受患难屈辱、艰险困苦。”

最后,爱情辗转,阿朱面带微笑永远的躺在了爱人的怀里,若干年后,贵为大辽南院大王的萧峰面对辽主耶律洪基的重金与美女的诱惑,丝毫不为心动,反而黯然心道:“我既误杀阿朱,此生终不再娶,阿朱就是阿朱,四海列国,千秋万载,就只一个阿朱。岂是一千个、一万个汉人美女所能代替得了的?皇上看惯了后宫千百名宫娥妃子,那懂得‘情’之一字?” 萧峰的生命,从此没有爱情。

但爱情是从来不讲道理的。金庸作品多“侠”,能称上英雄的,恐怕也只有重情重义的萧峰了。自古美女爱英雄,阿紫爱上萧峰如果说是情理之中,那游坦之爱上“狠毒”美貌的阿紫也是意料之外了。阿紫敢爱敢恨,极端的个性,伤害了自己也伤害了游坦之。但阿紫无怨无悔,游坦之亦是心甘情愿。两个人都不惜毁灭自己,包括尊严、仇恨,甚至生命。

再来说说香香公主。我到现在不明白,陈家洛到底爱的是谁,他优柔寡断的个性,失去了两个爱他的女人。一个香消玉殒,一个远走天涯。陈家洛有块玉,上面刻着,“刚极易断,情深不寿,”最后他和香香公主的爱情也一语成谶。当她发现乾隆出尔反尔,要加害陈家洛时,不惜以自己的鲜血和生命为陈家洛示警,最后化蝶一幕,将爱情升华为凄美的人间绝唱,让人一次次为之动容,潸然泪下。

“问世间,情是何物?”问李莫愁,她未必答的出,问杨过,他估计也未必答得出,问萧峰,问段誉,问虚竹,甚至问已过百岁的张三丰,他依然未必答得出。因为,世间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种爱情,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在爱的时候好好爱,爱到终须散的时候,好好活。

第三篇:读金庸小说有感

读金庸小说有感

还记得接触的第一本金庸小说我记得是《血溅迷宫图》当时不知是谁写的,且只是短篇,没想到读下去一发不可收拾,毫无间隙的读完了,随后就没读过他的小说,直到后来高三时读了《笑傲江湖》以后,渐渐迷上了他的小说。后来也就知道原来我读的第一本叫作《白马啸西风》,且是“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一个“白”字而已。随后又读了“倚”、“连”、“书”直到我现我读完了金庸的十四部小说且加上一本《越女剑》,有的还读了几遍,我是个不喜欢重复的人,但回想起那个情节之时却不免要回头多看几眼,深究其原因,甚至是心理变化,却甚是精彩。

后来读的次数多了,有时就会不知不觉中融入小说之中,当然这就不免有些许感触,为的那小说中主人公的遭遇而扼腕叹息,或为那百折回肠的情节而赞叹,也为那书中所传颂的精神产生共鸣,现例举几例希望可以共勉一二!

天龙八部这本书可谓集金庸小说之大成,其势甚宏,主人公萧峰可说是近乎完美的天神般人物,但对于其死每次读来都不尽扼腕叹息!英雄终究不是神,终有英雄的悲剧,萧峰虽为大宋所容,但不却不为本族所容更不为自己良心所容,那一刀终究还是下去了,何其豪迈,便是英雄,生,轰轰烈烈,死,亦当为鬼雄!是男儿也复有柔情,或许这一刀切去了兄弟,切去了众位豪杰,确把阿朱拉的近了,只不免塞上牛羊空许约,看不到羊边马儿走,幽幽水边流,美人英雄离去,空怅惘!

从这里我读懂了何为兄弟之义,又何为舍己而救万民于水火的菩萨心肠。连城诀虽为金庸的中篇小说,却不失为精品。主人公狄云朴素憨厚的性格令人过目不忘,然拜金者那种为夺财宝而透露出阴险奸诈残忍又使人观之胆寒,有为了财宝把女儿活活憋死在棺材里凌退思,有为了财宝不惜牺牲女儿终生幸福的戚长发,更有为了偷生而食结义兄长尸体的,其行为何其卑劣,其用心何其恨毒,其手法又何其老辣,但最后还不是一个个弄得不得好死,得到的却是有毒的金钱!细想来,却不禁痴痴一笑,一生之中要那么多钱“干嘛,又何必提心吊胆费尽心机去赚那生不带来,死不带走的金钱!

从这里我读懂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生性豁达,放荡不羁,豪气干云,嗜酒如命,此何者也,令狐冲也!令狐冲是天生的隐士,一生之中只觉得能娶到小师妹就很幸福,可事与愿违,他有很多常人的悲哀,林平之横刀夺爱,师父师娘猜忌,内力尽失,却不得以酒消愁,愁断肠,用此种方法来作贱自己,此作法更接近于常人,所以令狐冲深得读者喜爱。他或许有点像张无忌有时会顺从自己的命运,但却比他强的多,豁达的他不曾为小事萦怀,于一正一邪之间傲然独立,此才是真性情男儿!

从这里我读懂了“拿得起,放得下,才男儿真本色也”。

当一十六弹指一挥间轻轻走过,一个大侠带着一颗几许幽怨,几许期盼的心和一只不知活了多少岁的巨雕在南海之畔苦苦等待,去等着那飘逸洒脱的仙子,而当等来的是一场空时,心口像锤击一样,去绝情谷吗?只能空想倩影,去找吧,去追日落吧只盼这落日不要落下,不要把这仅有的希望带走,然而终究还是落了,如同心的落幕无声无息却已经死去,惟有一跳以殉那纯洁的仙子,就是这跳看到了爱的真诚,看到了重逢的希望,杨过这位孤傲的侠者,痴情一片,惟别而已,黯然销魂,侠之风流唯君尔!

从这里我读懂了什么叫从一而终的爱情。随着读书的深入,我开始读他的一些评论本,以及各位大家对其中人物的剖析,原来发现这不仅是一种娱乐,或许还称不上是玩物丧志吧。从我而言我对金庸小说不敢妄下断言,不免贻笑大方。但其情节之精,构思之巧,语言之美,是其他小说家不可同日而语的。虽说有金(金庸)古(古龙)柳(柳残生),却说柳残生吧名字都不大响亮又怎见其小说高明之处;读古龙之书却有一种紧促之感,因为古龙惯用短句有气势,究其文化底蕴,气势之大却不免稍逊一筹;且说梁羽生吧,其小说可谓虎头蛇尾,往往看了前章就会知道后章,他的小说在我看来只能是散文化的语言很优美,却很空洞。

且金庸小说惯用历史为载体,往往能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其文章总是处处弥漫着浓烈的传统文化色彩,再者其小说人物形形色色,读其书,似走进一个个精神世界,总有一个人物能在自己身上找到印证。从这里我们读的不仅仅是小说的情节,感受的也不仅仅是其文化底蕴的深厚,更多的是我们能从主人公身上吸取的那种遇困难越挫越勇,正直,知足常乐的品质,小说人物可以死,但其精神却是永存!

第四篇:读金庸武侠小说有感

读金庸武侠小说有感

迷上金庸的武侠小说是从初中二年级开始,记得最早拜读的就是他的《射雕英雄传》。那栩栩如生的人物,那古怪离奇的武术招式总是给我耳目一新的感觉,现在想来,还记忆犹新。

记得那时,我无意中发现一个同学在读《射雕英雄传》,出于好奇,我就借过来看看,没想到很快就被里面的故事和情节所吸引,总是抽些时间去阅读。开始父母也是反对,怕影响学习,最后看我成绩一直都名列前茅,非常稳定,也就没有加以约束和制止,只是约法三章:不能在学校里看,不能影响学习,不能上瘾着迷……说实话,也是从那时开始,我养成了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也无形中提高了我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金庸的武侠小说。

尽管这些年也读了不少名家的武侠小说,如:古龙、梁雨生、卧龙生、柳残阳……但我觉得都没有金庸的小说读起来耐人寻味,荡气回肠。比如古龙的小说,突出的是血腥的场面,很少有所谓的“侠气”,和精彩绝伦的招式。但金庸的不一样,他的小说主题比较分明,人物的刻画比较突出,尤其是对我们这个有着五千年文明的泱泱大国来说,他着重的是对人性的描写,以及道德和伦理的描写。从他刻画的几

个英雄人物可以看出,他们是那么的善良和果敢,如此的侠义和仁慈、如此的卓绝和完美。如:憨厚淳朴的郭靖、侠肝义胆的乔峰、情深谊长的张无忌还有机灵古怪的令狐冲等。把中国原有的仁、爱、美等体现的淋漓尽致。这也是金庸与其他作家的最根本区别。

同时,金庸对武术招式的描写也活灵活现,精彩纷呈。其招式之多、名字之怪,威力之大是其他武侠小说作家所能望向其背的。什么降龙十八掌、打狗棍法、九阴白骨爪、一阳指……提及这些我们都耳闻能祥,据权威人士介绍,金庸笔下的招式在武侠小说领域内是最多的。也是描写最细、最精彩的。正如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孔庆东在百家讲坛中说的那样:读金庸的作品确实是一大享受,不读金庸就等于不懂一半中国文学。的确,金庸的作品除了在人物丰富,武功绝伦、故事生动的基础上之外,更让人读过有种回味悠长、令人深思、引人入胜的妙处。

另外,读金庸的作品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文字功底扎实,不管是对人物形象的描写,还是对景色的描写,或者是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描写,都是入骨三分、出类拔萃的。词语之新颖、衔接之巧妙、描写之到位更是其一大特点。读他的作品,即可以陶冶情操又可以丰富知识,真是两全其美,其乐融融。

直到现在,我还抽些时间继续拜读他的大作,如《天龙八部》、《倚天屠龙记》、《笑傲江湖》、《神雕侠侣》……有的读了多遍,甚至每次读后的感受都不一样,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心情很舒畅。

读金庸的武侠小说心情真的很舒畅!

第五篇:金庸笔下一段精彩的领导讲话

我们今天来聊金庸笔下的一段精彩的领导讲话。

你可能要说,领导发言还有什么精彩不精彩的,不就是画大饼、撂狠话、再乱加两句谚语古诗词么。

还真不是这样。

先来交代一下故事背景。这位讲话的人,叫做梁长老,是《神雕侠侣》里面丐帮的主要领导,一位资历很深的老同志。

他为什么要讲话呢?很简单:丐帮要选新的帮主。

看过金庸小说的大概都知道,丐帮前前后后经历了几任帮主:洪七公——黄蓉——鲁有脚。很不幸的是,鲁有脚帮主被敌人杀害了,丐帮几十万叫花子群龙无首,必须召开全国叫花子代表大会,紧急推举一位新帮主。

怎么推举呢?丐帮领导层内部研究,定下来的办法是—— 面向江湖,敞开大门,比武夺帅。

梁长老的任务,就是要作为丐帮高层的代表,发表一番公开讲话,向从各地赶来开会的数以千计的代表们宣布这个新帮主的推举办法、推举流程。

这是一个很难、很棘手的活儿。为什么说难呢?有几个原因。二

第一个原因:事情敏感,牵涉重大。在机关里呆过的就知道,历来组织人事工作都是最敏感的,更何况是推举一把手。

如果是关起门来研究,那还好办一点,定了新帮主之后一宣布就完了。但今天是在大庭广众之下推举,不稳定因素很多,需要很强的现场表达、把控能力。

第二个原因:在场参会的人里面,有一些身份很特殊的人。比如黄蓉,人家可是前帮主。你既然现任帮主死了,请不请前帮主回来“复辟”?如果不请,如何措辞?找什么理由?

当然,你可能会说黄蓉本来就不想当,可人家想不想当是一回事,你请不请是另外一回事。

此外,在场还有许多丐帮的老同志,各有各的资本,各有各的派系。如果黄蓉不做帮主,论资排辈则该轮到他们做帮主。可现在你要搞比武夺帅,要敞开大门、提拔后进,他们有没有意见?他们的门人弟子有没有意见?怎么才让能让他们心平气和接受?

这些都是很不好处理的问题,一旦有什么表述不当,弄不好就种下隐患。

第三,现场不只有丐帮的人,还有许多五湖四海的外邦友人和江湖人士。你丐帮选帮主,大家都眼睁睁看着呢,一个弄不好,内讧起来,会让外人看了笑话。

总而言之,梁长老这一番讲话,话题敏感,牵涉重大,很考验功力。

结果呢?我们的梁长老不亏是高手,头脑特别清楚,发表了一番教科书般精彩的讲话。

上台的时候,他就先亮了一手功夫:

“梁长老跃上高台,众人见他白发如银,但腰板挺直,精神矍铄,这一跃起落轻捷,更见功力,人人都喝起彩来。”

这一下先声夺人,显了功夫,展示了自己的体力和能量,給讲话增添了分量。

梁长老随即的讲话,分为四个部分。开头第一部分就是作一番解释:凭什么是我这个老朽在这里讲?

我们很多人平时就不太注意这一点,有了当众表现的机会就飘飘然,上来就呼呼喝喝,完全不顾有没有威望更重、资历更深的人在场。人家梁长老可不是这样的。他的开头是:

“黄前帮主神机妙算,说甚么便是甚么,决不能错。但她老人家客气,定要我们„„商量决定。”

你看,梁长老交代得很清楚——不是老朽我厚着脸皮要在这里讲,本来该当黄蓉讲的。但是黄蓉“客气”,非要我们来讲。如此一来,既給自己今天的讲话加持了合法性,又烘托出黄蓉的气度和风范。黄蓉固然乐意,她的门人弟子听着也顺耳。

第二部分,更体现了梁长老的功力。他集中只讲了一点:要重新请回黄蓉做帮主!

他是怎么讲的呢?“黄前帮主那样百年难见的人物,那是再也遇不上的了。”“我们想来想去,只有请黄前帮主勉为其难,再来统领这十数万弟子。”

你看,他一上来就高度评价黄蓉是“百年难见”,这个恭维真是至矣尽矣,蔑以加矣。随即,以进为退,慷慨陈词,要请黄蓉回来做帮主。

这话一说,现场是什么反应?请注意,是“采声雷动,比先前更加响了。”

这喝彩声和掌声说明什么?说明黄蓉虽然退下来很久了,但在丐帮仍然很有人气、很有威望、有大批支持者。如果你一上来就抛开黄蓉,他们要不开心的。

梁长老不但表示要请回黄蓉,还再加上了一句话:

“黄前帮主倘若不答应,我们只有苦求到底!”

你瞧,我们对黄前帮主的怀念,是真心的,是发自肺腑的,请她回来再做帮主也是出于至诚的。

四 话说到这个地步,对黄蓉的面子已经给足了,前面是高高捧起,现在该轻轻卸下了。

由此梁长老说了第三层意思:为什么不能请回黄蓉做帮主。

他是这样开头的:“可是眼前却有一件大大的为难处„„”

究竟有什么为难处,足以妨碍黄蓉回来当我们的帮主呢?这个理由必须堂堂正正,出于公心,大家心服。

梁长老是这样说的:

“蒙古鞑子这一次南北大军合攻襄阳,情势实在紧迫。黄前帮主全神贯注,辅佐郭大侠筹思退敌大计,这一件大事非同小可。我们若是不断拿一群叫化儿的小事去麻烦她老人家,天下的老百姓不把我们臭叫化骂死才怪?”

你看,梁长老所说的这件大事足够大——敌军入侵,国家危亡。

他把丐帮的事情,说成是“叫花儿的小事”;把黄蓉手头的事情,说成是非同小可的大事,两相权衡之下,当然不能用“小事”影响“大事”了。

粱长老有一句话说得妙——“天下的老百姓不把我们骂死才怪”。不是我们不请回黄帮主,而是“天下的老百姓”不允许我们打搅她;试问是我们丐帮大还是天下的人民群众大?当然是人民大。我们当然要响应人民的呼声。这一番话,立论严正,无可挑剔,而且进一步抬高了黄蓉——俺们这点子破事,太破了,太无聊了,实在不配让黄蓉分心。

此段讲话效果如何?几乎所有人都服气:“这番话只听得台下众人个个点头。”

那么,黄蓉自己想不想回来做帮主呢?

当然不想!之前她让位給鲁有脚,就是嫌杂事儿多,不耐烦管,平时她连乞丐服都不肯穿,到了公开场合迫不得已,只好在身上不起眼处胡乱打几个补丁了事。相比于当时,现在她年纪更大了,怎么可能再回来挑这一摊子破事呢。

可是这个理由,她无法公开说出口——什么?你嫌我们丐帮事儿多?拜托,我们现在正需要你好不好?几十万弟子眼巴巴看着你好不好?你就因为嫌麻烦,就要撂挑子、卸担子吗?你对得起当年洪七公的托付吗?你就不怕帮中兄弟们寒心吗?

梁长老的讲话,恰恰帮黄蓉解了围。当他说出“天下老百姓都不让我们返聘黄帮主”的时候,黄蓉大概要想:这个担子卸的,我給100分。

讲话的第四部分,是关键挑战。梁长老要当众抛出一个重大决定:敞开大门,公开选拔,比武夺位。

“眼前只有一条明路,那便是请一位帮外英雄参与本帮,领这十数万子弟。” 宣布完这个重大决定后,他忽然偏离主题,追忆起了往事来。他说了些什么呢?大家不要嫌长,耐心读完:

“想当年本帮君山大会,推举帮主,终于推举出了黄前帮主,那时她老人家可也不是丐帮的弟子啊。不瞒各位说,当时兄弟很不服气,还跟她老人家动过手过招,结果怎样呢?哈哈,总之给打得五体投地、心悦诚服。她老人家当了帮主之后,敝帮好生兴旺,说得上风生水起。”

为什么忽然说这样一大段历史掌故?难道是粱长老人老话多,喜欢絮叨旧事了?

粱长老是有深意的。因为这“敞开大门、比武公选”的方案,大家很有可能不服气,引发矛盾——凭什么让外帮人也来选?丐帮难倒就没有元老眷宿么?你梁长老风格高,不想做帮主,难倒别的长老也不想做?难到我们这么多年的资历、功劳都成了废纸么?

何况,就算要提拔任用年轻人,丐帮几十万弟子里就选不出来么,为什么要搞大比武、要请外援,让不相干的外人来参与?

梁长老讲的故事,正是回答这种质疑的:首先、这个办法是有先例的,谁呀?正是黄蓉,她就是典型的外帮的年轻人,你莫非还质疑她不成?第二,这个办法是有成效的,什么成效?就是“敝帮好生兴旺,说得上风生水起”;第三,你们都别不服气,当年老子还曾不服气呢,结果是被“打得五体投地”,今天你想做下一个吗?

粱长老这段话,回忆的是当年,却句句说的是当下。他这是用黄蓉的威信和成功,为今天的帮主选拔方案做了最好的背书。

最后,快言快语,敲砖钉脚,果断结束讲话:

“请各位英雄到台上一显身手,谁强谁弱,大伙儿有目共睹。”

他说完之后,台下“采声四起”,讲话大获成功。

每次我读金庸,读到这一段,都觉得梁长老水平高。

方方面面他都照到了。对于老领导黄蓉,他抬了轿子、给了面子、卸了担子,让黄蓉充分满意。

对于手下的群丐,他既讲了政策,又讲了决策的背景和考量,句句说在人心坎上,而且语言浅白俚俗、举重若轻,不时“臭叫化”地自我调侃几句,从来不去乱引用什么古诗文。

对于旁观的外邦友人,梁长老立论高、站位高,处处以国家兴亡大事为重,体现了第一大帮的格局和风范。

我们可以断言,尽管梁长老的武功不是最高的,也没有机会做帮主,但就以他的这份能力和水平,无论哪个新帮主上台,都离不开这个长老,都会对他充分重视和信任。其实,这根本不是什么梁长老的水平,而是金庸的水平。

写小说这种事,功力常常在看不见的地方。要写一个冷傲的剑客容易,只要白衣飘飘、横眉冷目,照着吴亦凡那个样子写就好了。但要写一个圆融透彻、世情通达的人可就难了,非要沉凝的笔力、丰厚的人生积淀不可。

就在这番精彩讲话后不久,粱长老还有一个临场反应,让我大为佩服:

丐帮这一场比武,最后是黄蓉的女婿耶律齐拿了第一名,眼看只剩下鼓掌通过、顺利接班了。没想到横生枝节,杨过闪亮登场,大破蒙古兵,一下成了新热点。

一时间,在场的群豪都被杨过刷了屏,忘了选帮主的事儿了。唯独一个保持清醒的是粱长老。

他一看席上郭芙的脸色臭得很,“微一沉吟,已知其意”,赶快上台接过话筒,让大家放下手机,以热烈的掌声迎接新帮主耶律齐登场。

什么叫功力?这就叫做功力。说白了,不能只讲话出色,还要会看脸色;不能只会服务主人,还要会哄夫人。如果问粱长老:您在帮中的主要工作是什么?公开场合他一定回答:辅佐帮主、杀敌报国。但在他心里,自己的中心工作,就是一句话:处理好黄蓉、郭芙和耶律齐之间的关系。

记得曾读一本回忆录,作者沉痛地说:我干了这么多年,才悟到此间的最主要工作就是处理好统帅、夫人和副统帅的关系。我简直无语:你才参透啊?粱长老比你早几百年就悟透了。

下载我读金庸之五金庸笔下的“武”与“侠”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读金庸之五金庸笔下的“武”与“侠”.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看《我看金庸》后感(范文)

    最近看了王朔写的《我看金庸》.文中大骂金庸小说低级,愚昧,还说谁看谁低调,庸俗.我几乎要掏出手帕来擦唾沫星了.但在我看来,王朔是用一双被忌妒心驱动的眼珠来看金庸的.王朔......

    读金庸《笑傲江湖》有感1500字[精选]

    读金庸《笑傲江湖》有感1500字赵爱丽说来惭愧,大学毕业之前从未读过金庸先生的作品,因为印象当中金庸的武侠小说以武功招数见长,或许更适合男士阅读,而温文尔雅的女子绝不会被其......

    金庸与松鹤楼[范文大全]

    金庸与松鹤楼(多味斋) 顾 斌 《 人民日报 》( 2013年12月23日24 版) 对品赏美食有着足够的热情并且精于美食之道,是“吃货”所必备的基本素质。根据这个标准,金庸当属“吃货”无疑......

    孔庆东推出读金庸的新书

    孔庆东推出读金庸的新书.txt偶尔要回头看看,否则永远都在追寻,而不知道自己失去了什么。男人掏钱是恋人关系,女人掏钱是夫妻关系,男女抢着掏钱是朋友关系。男人爱用眼睛看女人,最......

    金庸演讲稿——历史人物与武侠人物

    一九九四年、我曾来台北参加一个和杨照先生、詹宏志先生一起的谈话会,谈话内容相当丰富,是我到过几个城市中印象最深进的。听众程度极高,而且题目十分深进,很有深度,和台北的朋......

    历史人物与武侠人物(金庸演讲稿)

    ◎开场白一九九四年、我曾经来台北参加一个和杨照先生、詹宏志先生一起的谈话会(由“人间”、远流出版合办),谈话内容相当丰富,是我到过几个城市中印象最深刻的。听众程度极高......

    历史人物与武侠人物(金庸演讲稿

    今天在这里看到这个场面,好像各路英雄好汉来此参加武林大会一样。其实我本人不大喜欢开演讲会,过去我办《明报》时,若有意见就写社评,不过这有个缺点,就是一个人自说自话,没有赶的......

    历史人物与武侠人物(金庸演讲稿)

    ◎开场白一九九四年、我曾经来台北参加一个和杨照先生、詹宏志先生一起的谈话会(由“人间”、远流出版合办),谈话内容相当丰富,是我到过几个城市中印象最深刻的。听众程度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