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马克思经济正义观的当代意义
马克思经济正义观的当代意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马克思主义认为,正义是人类社会的崇高境界,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首要价值所在,“真正的自由和真正的平等只有在共产主义制度下才能实现:而这样的制度是正义所要求的”。
(一)马克思经济正义观的内涵
经济活动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是社会存在的前提和发展基础。经济对于人类的意义,在于满足人的生存需求,人的发展的需要。经济正义旨在保障经济社会的发展沿着丰富人的潜能,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道路前进。经济正义具有历史性和相对性,不同时代的思想家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各不相同,但都离不开对经济制度和经济活动中人的终极命运的关注。经济正义反映的是社会经济活动中人与人之间处理相互利益关系应遵循的价值原则:即人与人之间利益关系的合理化,社会经济关系及其矛盾冲突的平衡解决。
马克思主义对经济正义的理解归纳如下:首先,正义主要源于经济现实,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十分中肯地指出:“只要与生产方式相适应,相一致,就是正义的;只要与生产方式相矛盾,就是非正义的。”①在这里马克思对经济正义给出了唯物史观视角下的评判,对那些抽象出来的所谓的普遍的正义给出了否定,指出没有适用于任何一切和所有社会形式的“经济正义”的一般规则,正义不取决于人类行为与利益的普遍一致性,而取决于特定条件下的生产方式中的具体要求。因而,正义既不来自于神、上帝,也不是来自于社会权威或人性,而是在现实的社会历史过程中,每个时代和社会都有其特定的正义观。其次,经济正义在本质上是人类在经济实践中实现人的全面解放。马克思主义的经济正义思想以人的现实生活世界为根基,立足于对现实经济关系中的人的关注。第三,构建人类最正义、最理想的社会形态和经济制度--共产主义制度。只有共产主义制度下,才实现了向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才实现了人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马克思经济正义观是理想性与现实性相统一的正义观。
马克思经济正义观源于社会存在,是现实矛盾及其发展趋向的客观反映。马克思经济正义观是科学性和价值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现实性和理想性的完美统一。对经济社会正义的实现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38页;
(二)理论意义:中国经济正义思想的理论基础和方向指导
马克思的经济正义观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运用唯物辩证法和阶级分析的方法阐发,而这些正是中国共产党经济正义思想的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是为着实现共产主义而不懈努力的,其经济正义思想也正是把人的自由和解放为终身追求的价值目标。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作为自己追求的崇高目标,而马克思经济正义观为其经济正义思想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向指导。
1.毛泽东的经济正义思想
毛泽东的经济正义思想体现在其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探索中。毛泽东的经济正义思想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认为社会主义就是解放生产力,提高生产力;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毛泽东坚持马克思经济正义观的指导,致力于构建一个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共同富裕的正义社会。
2.邓小平的经济正义思想
马克思经济正义观认为,实现社会的正义,必须以社会生产力的充分发展为前提。邓小平经济正义思想的根本特点,就是以唯物史观为基础,把正义看成一个取决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历史范畴。1 3.第三代领导集体的经济正义思想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经济正思想集中体现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消除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利益的状况,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由发展提供保障。对最广大人民的利益的维护,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一个正义的环境,从而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4.第四代领导集体的经济正义思想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总书记的党中央第四代领导集体,以马克思的经济正义观为指导,从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把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和重要目标。以胡锦涛为核心的领导集体的经济正义思想体现了以人为本,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物质财富,提供良好社会环境。对利益分配即要求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按劳分配制度,同时也强调要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宏观调控原则,从而才能实现利益分配的正义性。防止贫富差距过大,实现共同富裕,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创造条件。
中国共产党的经济正义思想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坚持马克思经济正义观的指导,并紧密联系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为中国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现实意义: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矛盾的解决提供指导
从某种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经济正义观的基本意义,就在于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极端不公平性,由此主张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社会,马克思主义经济正义观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矛盾的解决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
马克思经济正义观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解决指出了现实路径:社会主义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市场经济发展要坚持效率的原则,而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最终是要为实现人的解放,因此在注重效率的同时,要避免人对物的依赖的普遍化,避免社会主义经济正义的形式化,从而才能最终消除人的异化,实现人的本质的真正复归。也就是说,要解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实现中国经济社会公正、有序、可持续的发展,我们必须在经济活动过程中坚持高效发展又要注重和谐发展:
(1)发展生产力,经济正义得以实现的基本前提
大力发展生产力,让物质财富更加丰富,这是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义的基本前提。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生产力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阶级的消灭是以生产高度发展的阶段为前提的。”2共产主义必须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展和不断发展的基础之上。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困、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
3(2)完善市场经济制度,是实现社会主义经济正义的基本环节
发展生产力,物质财富更加丰富,这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正义的基本前提,但是现实社会物质财富的丰富和经济增长,不会自动地将利益流向极端贫困的群体,还必须有公平正义理念与制度的支撑或牵引。
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一方面大力发展国有经济,使其发挥主导作用,优化结构布局,转换经营机制,花大力气发展公有资本控投或参股的股份制经济,实现资本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有利于维护公有财产权,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积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要求。减少或消除体制性障碍,促进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促进社会主2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5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6.义经济制度不断走向成熟与完善,最终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3)缩小分配差距,实现经济正义的保障
可以说分配正义是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义的基本形式,也是缩小分配差距的保障。
我国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就意味着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直接结合,应该在制度上更大程度地保障对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环节的相对公平,充分利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拓展分配调节的空间,要从收入分配环节的调节扩展到资源分配环节的调节,缩小资源分配的差距,通过对资源分配公平的目标追求,缓减分配不公导致的社会问题及其矛盾,实现共同富裕和社会和谐发展。那么既要对分配差距过大的城乡、地域差距进行宏观调节,又要对资源分配失衡问题给予高度重视并逐步解决,保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及按劳分配在实践中的真正实现,或者通过转移支付手段来调节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问题。这样才可能相对有效地解决我国分配不公而引发的社会矛盾。
(4)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实现社会经济正义的举措
就个人来讲,其差异首先存在于先天或自然因素(包括性别、相貌、天资等等的生理属性)之中,而当人的这些自然因素进入到社会关系中,还要受到社会因素(包括家庭环境、种族观念、等级制度、教育程度等等)所影响,所有这些因素的叠加造成了人的个体的竞争力的巨大差异,竞争力强的人在同等情况下会为自己赢得更多的机会与财富,这是无可非议的,但是,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就并非如此简单,人类社会的资源是有限的,在一些人类生活所必需的资源的占有上,一些人享有更多,其他人自然就少了,也就是说竞争力强的人在占有了竞争力弱的人的资源,从而造成了强者愈强,弱者愈弱,使经济社会矛盾不断加剧。要解决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矛盾,就要坚持马克思经济正义观的指导,以人为本,根据人自身发展特点,把人放在现实环境中去,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实现社会经济正义的举措:第一,在教育上给与充分的保障,以求得个人的发展。第二,就业保障。目前社会,人的发展仍处在对物的依赖阶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人们社会生活的风险显著增加。为了规避各种社会生活风险和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生存和发展需要,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国家要大力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第三,落实好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国家必须制定相对完善的社会保障法律规范,保证社会保障
制度真正得到贯彻实施,对公民在年老、疾病、伤残、失业、生育、死亡、遭遇灾害、面临生活困难时,由政府和社会依法给予物质帮助,以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
总之,我们只有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而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我们还要调节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完善市场经济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缩小分配差距,和谐发展维护经济社会的正义环境,才能保障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
第二篇:马克思新闻观
马克思和恩格斯新闻观的特点
(摘自《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思想体系》——陈力丹著)
1、习惯于从全球角度,特别是当时欧洲工业发达地区已达到的交往水平,衡量和估量所评价或论证的涉及新闻传播政策、传播的内容和方式方面的问题。
由于超越了民族的或地方的狭隘性,因而评价具有历史的公正性,论证具有相当准确的宏观预见性。不仅论证角度,而且由于他们全面继承了前人已取得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成果,在知识结构方面同样超越了民族和地方的偏见,其论证的深刻、眼光的敏锐至今仍对我们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2、为实现传播政策方面的近期斗争目标,在理论论证和报刊实践工作中,始终表现出斗争的执着性和不畏暴力威胁的勇气。他们的新闻观带有执着的、一以贯之的特点。
一定要以某年某月划界,区分青年的马克思恩格斯、老年的马克思恩格斯,或者以我们现在的思维习惯和用语(诸如“思想飞跃”)将他们的思想截然分为多个阶段,总有一种割断了思想脉络的感觉。他们的思想发展,甚至是用词特征,都明显地显现出前后的连贯性。
3、在“党”的信息传播方面,通过坚决捍卫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纯洁性来维护党的荣誉。某种意义上,他们一生都在与一切诽谤、歪曲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各种奇谈怪论和浅薄的胡说八道进行斗争,即使它来自党的领导人,甚至是领导机构的决议,也坚决予以批评和抵制。同时,他们主张给予论战对手对等的机会和篇幅发表意见。他们尊重党内“自由发表意见”的惯例,只以个人的名义发言,并认为自己的意见不应该约束党。
4、根据现代职业新闻传播的特点规范,论述新闻业务问题,赋予新闻学以丰富的哲理。
他们作为职业思想家,加上一生作为新闻工作者或与新闻业打交道的经历,使得他们拥有比一般新闻工作者高得多的分析眼光,他们关于新闻写作和新闻作品特点的论述,以及涉及传播的语言和文字、舆论、宣传等不同交往形态或媒介的论述,具有经典意义。特别是关于报刊工作特点的认识,已经成为他们的一种内在的评价党的报刊工作的尺度之一。
第三篇:马克思《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中异化劳动观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论异化劳动观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学院:政治经济学院班级:思政101学号:1009011029姓名:周佳妮
摘要:马克思对异化劳动的分析阐述集中反映在他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异化劳动理论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重要思想,在马克思思想发展历程中占有特殊地位,是马克思思想走向成熟途中的一级重要阶梯。因此,对于异化劳动理论的探究具有永恒不变的重要意义,本文将对异化劳动理论进行分析,从而探索异化劳动观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异化异化劳动
通过批判的研究政治经济学和剖析现实的社会经济生活,马克思的世界观发生了关键性的转变,这一转变首先集中反映在形成了异化劳动观。马克思在研究了工资,资本的利润和地租以后,写下了异化劳动这一片段,在这一片段中他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提出了异化劳动这一概念,而异化劳动这一概念的提出无疑成为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核心概念。这一概念从根本上将马克思关于异化问题的提法与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相区分开来,同时揭示了私有财产的本质和根源。
一.异化劳动观的理论意义
(1)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费尔巴哈的异化思想,在此基础上实现了质的飞跃
黑格尔深受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使得他把人类理性客观唯心主义化当作世界的本体。黑格尔的这种客观唯心主义本质决定了他的异化理论的根本性质,简要的说它是精神异化论。在他看来,发展或发生异化的本体,是以这种非人的,超人的客观精神,而不是现实的自然界
【】和人,甚至也不是人的思维因而它的整个哲学和辩证法神秘化了。1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在《现象学》中出现的异化的各种不同形式,不过是意识和自我意识的不同形式。”在黑格尔那里,“人的本质的一切异化都不过是自我意识的异化。自我意识的异化没有被看作人的本
【】质的现实异化的表现。”2黑格尔的异化思想涉及到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精神的各个领
域,在《精神现象学》中,黑格尔的异化理论达到高峰,异化成了说明自然、社会、历史等辩证发展的核心概念,成为在“自我意识”所体现的人类意识和社会发展整体中始终起重要作用的中介。虽然黑格尔的异化理论是唯心的,但他把能动的原则发展成为深刻的否定性辩证法,在黑格尔那里,异化理论是同否定性辩证法同一的。
费尔巴哈从唯物主义立场批判了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也批判了他的自我意识的异化理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他自身的异化理论。在他的异化理论中最明显地的表现出人本主义精神,简而言之,费尔巴哈的异化理论是人性异化论或人的本质异化论。费尔巴哈用人的自我异化来说明宗教的人学根源,“宗教是人的本质的自我异化”是他的著名论断。虽然他从感性的人出发来谈异化这一点是正确的,但是在实际上他对人的本质的了解是极其贫乏抽象的,他所理解的人只是自然属性的人,缺乏劳动和社会实践的深刻内容。马克思曾今指出“费尔巴哈只能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人纯粹自然地联
【】系起来的同性。”3所以费尔巴哈找不到消除异化的实现道路,而仅仅局限于对自然界和人
进行直观的过程中,即通过推行爱的宗教来扬弃人的本质的异化,而不是在物质生活实践中探讨异化的扬弃。
综上所述,黑格尔、费尔巴哈都是在思想范围内谈异化和异化的扬弃。马克思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异化思想中的积极因素, 明确指出异化的产生和演变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并且有其进步的历史意义,并对其进行了超越,从而构建了自己科学的唯物的异化理论。
他的异化理论同以往的不同,是“劳动异化论”。这种人的劳动的异化理论是对一切以往异化理论的根本性的革命变革。
(2)突破并克服了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局限性
马克思关于异化劳动概念的提出,为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建立科学的资产阶级经济学提供了钥匙。资产阶级经济学既然是建立在私有财产的前提之上的,那它的所有范畴和体系都是在这一框架之内的,因此马克思认为在把握异化劳动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解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的联系,就能够克服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局限性。所以马克思说“正如我们通过分析从异化的,外化的劳动的概念得出私有财产的概念一样,我们也可以借助这两个因素来阐明国民经济学的一切范畴,而且我们将发现其中每一个范畴,例如商业,竞争,资本,货币,【】不过是这两个基本因素的特定的,展开了的表现而已。”4随着马克思理论研究的深入,他
从自己的异化劳动与私有制度关系的理论出发,对一些社会主义者进行了批评,这些社会主义者反对资本这种私有财产,提出要取得平等的工资,但在实际上,这也是没办法解决问题的。马克思指出,这些社会主义者看到的劳动和私有财产的矛盾只是表面上的矛盾,因为二
【】者实际上是同一的。资本不过是异化劳动的表现,工资也不过是异化劳动的必然结果。5
所以即使是工资提高了,也“无非是给奴隶以较多报酬,而且既不会使工人也不会使劳动获
【】得人的身份和尊严。”6因此如若不从根本上解决劳动异化的问题,劳动者是没有办法真正
为自己正确到权利的。而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彻底的消灭异化劳动和私有制。
二.异化劳动观的实践意义
如果我们要从异化的观点来考察当代生活的话,不难发现,我们生活在一个异化的世界,我们生活在一个被异化所包围的世界。异化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经济上的异化,政治上的异化,文化上的异化,甚至是人自身的异化,今日之异化现象,实则已不再是哪一个领域的问题,而是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思想诸领域。然而中国目前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由于经济体制的改革、社会结构的变动、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再加上国外资本主义制度的存在,异化现象在我国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激化着人们内部矛盾,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及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协调发展。马克思从历史之思的高度所指明的克服现代性异化、走出现代性困境的道路,对于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重要启示。异化劳动理论对建设和谐社会的导向作用。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主张实现人的自由和平等,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这一目标与我们建设和谐社会是一致的。为此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我们国家目前仍处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不可能立即实现摆脱异化现象的情况。同时我们必须充分了解到我们不能够把一定范围内存在的异化现象视为替遍化,否定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而是应该必须反思“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限度。必须寻找导致这些异化的各种根源。尤其要注意导致这些异化的因素之间的关联性。如果不积极化解这种种异化,其结果只能是进一步的异化,异化,再异化。最后,异化就真的成为了人的真实存在!然而,这是我们都不愿意看到的,也是我们都不愿意想见的事实!因此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关于异化理论中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观点的思想来作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导向,将把它运用到我们的实际社会中。在发展中以异化理论为指导,努力做到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和谐。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的稳步前进。
异化劳动观是马克思的杰出成就,我们都必须承认异化理论是人类史上的一大进步,是人们发展史中的宝贵财富。而且无论是马克思异化劳动观的理论意义还是实践意义都极具永恒的价值。
[1]《经济学—哲学手稿》述评,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2]《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概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第63页
[4]创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端——《一八四四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解释与探究,求实出版社,第64页
[5] 《经济学—哲学手稿》述评,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6] 创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端——《一八四四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解释与探究,求实出版社,第65页
第四篇:马克思与当代2015考试题
1、创新驱动发展相关的;
2、十八届五中全会里的发展理念;
3、联系当前的国际形式,分析中国和平、发展、合作、共赢面临的主要机遇与挑战;
4、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政治形势下,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也不断丰富和变化,请谈谈中国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
5、思潮、文化(习近平中国文明、文化发展的观点)。
6、社会管理。
1.创新驱动相关的
含义:
2012年底召开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是我们党放眼世界、立足全局、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决策。
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就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自主创新,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加快形成经济发展新方式,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率先发展。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两层含义:
一是中国未来的发展要靠科技创新驱动,而不是传统的劳动力以及资源能源驱动; 二是创新的目的是为了驱动发展,而不是为了发表高水平论文。意义: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我国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增强发展的长期动力具有战略意义。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主要源于发挥了劳动力和资源环境的低成本优势。进入发展新阶段,我国在国际上的低成本优势逐渐消失。与低成本优势相比,技术创新具有不易模仿、附加值高等突出特点,由此建立的创新优势持续时间长、竞争力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由低成本优势向创新优势的转换,可以为我国持续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我国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现实意义。科技创新具有乘数效应,不仅可以直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且可以通过科技的渗透作用放大各生产要素的生产力,提高社会整体生产力水平。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可以全面提升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有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降低资源能源消耗、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长远意义。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产业技术创新,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既可以降低消耗、减少污染,改变过度消耗资源、污染环境的发展模式,又可以提升产业竞争力。
重点: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涉及方方面面,是一项系统工程。当前,应抓住以下重点着力推进。
细化战略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国际上普遍认可的创新型国家,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一般在70%以上,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超过2%,技术对外依存度低于20%。目前,应将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进行分解和细化,建立完成目标的组织架构和任务体系,让各部门、各层面、各单位按照明确的目标任务推进。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我国很多产业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中低端,消耗大、利润低,受制于人。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一是要瞄准国际创新趋势、特点进行自主创新,使我国的自主创新站在国际技术发展前沿;二是要将优势资源整合聚集到战略目标上,力求在重点领域、关键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三是进行多种模式的创新,既可以在优势领域进行原始创新,也可以对现有技术进行集成创新,还应加强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
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首先,进一步确立企业的主体地位,让企业成为技术需求选择、技术项目确定的主体,成为技术创新投入和创新成果产业化的主体。其次,高校、研发机构、中介机构以及政府、金融机构等应与企业一起构建分工协作、有机结合的创新链,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协同创新体系。
加快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建立科技创新资源合理流动的体制机制,促进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建立政府作用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的体制机制,让市场充分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政府充分发挥引导、调控、支持等作用;建立科技创新的协同机制,以解决科技资源配置过度行政化、封闭低效、研发和成果转化效率不高等问题;建立科学的创新评价机制,使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
2.十八届五中全会的公告,“发展的理念”相关内容。
刚刚闭幕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是关系中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
会议指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会议称,坚持协调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
会议强调,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
会议指出,坚持开放发展,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
会议认为,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3、联系当前的国际形式,分析中国和平、发展、合作、共赢面临的主要机遇与挑战
当今世界国际形势当前,国际关系进入新世纪以来发生的深刻变化正在继续,国际局势保持总体和平、缓和与稳定态势,但局部性的战争、动荡与紧张有所加剧;霸权主义仍是当今世界动荡不安的主要根源;国际恐怖主义反弹强烈,国际反恐怖主义斗争形势严峻;全球性军事战略深入调整;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
当前中国面临的机遇。经济上,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提高了。在此次金融风暴,人民币在风暴中经受住了考验,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开始将人民币作为民间交易货币。我们应及时抓住有利时机,在经济和高科技领域取得有效合作,赢得西方的高科技和尖端科技的技术。军事上,现在的世界形势的复杂性让美国也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恰恰是我们发展和处理南海危机的大好时机,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快军事的进步,缩小高科技军事的差距。外交上,在当今复杂的国际形势下,我们应努力为此和平的目的,同时利用战略同盟关系维护周边的安全,中国可以凭借自身的军事力量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中国面临的挑战。经济上:世界金融危机的阴影未散,国际经济景气低迷,世界经济受其拖累,增幅滑落。中国经济严重依赖国外市场,外部经济环境恶化对中国经济特别是外贸出口的增长会产生明显的负面效应。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反复波动的国际大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速出现回。受发达国家经济复苏乏力的影响,外需下降明显。军事方面:美国全球战略重心东移,矛头主要针对中国。对中国安全、主权、领土完整的挑战和潜在威胁增大。外交方面:奥巴马政府明确宣示美国要“重返亚洲”,宣扬“中国威胁论”,插手中国与邻国的领土争端,甚至赤裸裸地挑拨离间邻国与中国的关系。中国同邻国关系不顺的一面也增多。一些周边大国不能正确、理智地看待中国的发展壮大,增大了对华防范与牵制意识。
4.国家总体安全内涵
国家安全工作应当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维护各领域国家安全,构建国家安全体系,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1)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对内求发展、求变革、求稳定、建设平安中国,对外求和平、求合作、求共赢、建设和谐世界;2)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真正夯实国家安全的群众基础;3)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4)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安全是发展的条件,富国才能强兵,强兵才能卫国;5)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打造命运共同体,推动各方朝着互利互惠、共同安全的目标相向而行”
5.习近平中国文明、文化发展的观点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坚守我们的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
我们要从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战略高度,持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作为一项根本任务,切实抓紧抓好。”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中华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
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我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关系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话语权
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
6.说明为什么必须维护社会稳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社会管理是维护社会秩序、实现社会稳定的必要条件,是推进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社会管理是各国政府的基本职能,其基本任务是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良好的社会管理能够有效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有利的社会环境,因此要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P74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社会管理,是指以维系社会秩序为核心,通过政府主导、多方参与,规范社会行为、协调社会关系、促进社会认同、秉持社会公正、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治安、应对社会风险,为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创造既有秩序又有活力的基础运行条件和社会环境、促进社会和谐的活动。
1.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2.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3.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4.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5.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
(1)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基本要求
社会管理是党和政府始终高度重视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对我国多年来社会管理实践的科学总结的基础上,我们形成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基本要求,即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其中,党委领导是根本,政府负责是关键,社会协同是依托,公众参与是基础,四位一体,有机联系,不可分割。这一原则符合我国现阶段社会管理的客观要求,既富有中国特色,又体现时代特征,在新时期、新形势下,为我们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明确了方向。
(2)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原则
一要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优先。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实现依法管理、科学管理、人性化管理,使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切实感受到权益得到保障、秩序安全有序、心情更加舒畅。
二要坚持多方参与、共同治理。充分发挥政府在社会管理中的主导作用,同时充分发挥多元主体在社会管理中的协同、自治、自律、互律作用,使各种社会力量形成推动社会和谐发展、保障社会安定有序的合力。
三要坚持统筹兼顾、动态协调。正确反映和协调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个阶段的利益诉求和社会矛盾,既要“左顾右盼”,又要“瞻前顾后”,使社会管理能够体现维护公平正义的“刚性”、协调各方利益的“柔性”、应对新情况新问题的“弹性”,促进社会动态平衡,保障国家长治久安。
四要坚持既有秩序,又有活力。把维系社会秩序和激发社会活力有机结合起来,既要保证社会的安定有序、规范运行、调控有力,又要有利于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降低社会运行成本,提高社会运行效率,从而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五要坚持立足国情、改革创新。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政治优势,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同时,树立世界眼光,积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把改革贯穿于整个社会管理过程之中,为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不竭动力。
六是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必须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机制、能力、人才队伍和信息化建设。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城乡社区服务功能,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完善和创新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服务。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建立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强化公共安全体系和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建设,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深化平安建设,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强化司法基本保障,依法防范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完善国家安全战略和工作机制,高度警惕和坚决防范敌对势力的分裂、渗透、颠覆
(3)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有效形式
第一,完善社会管理体制机制,提高社会管理能力。第二,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
第三,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增强服务社会的功能。第四,加强和完善应急管理体制。(4)具体途径:
一、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首先要同做好群众工作紧密结合。
二、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把积极化解社会矛盾作为突破口。
三、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着力构建以改善民生的社会建设工作体系。
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着力构建以提高效能为重点的服务型政府工作体系。
五、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着力构建以分类管理为重点的“两新组织”管理服务工作体系。
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着力构建以排查管控为重点的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服务工作体系。
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着力构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党建工作体系。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途径:
(1)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借鉴国外有益成果,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2)从以政府为单一主体、以单位管理为主要载体、以行政办法为主要手段、以管控为主要目的的传统模式,向政府行政管理与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管理良性互动,社区管理与单位管理有机结合,多种手段综合运用,管理与服务融合,有序与活力统一的多元治理、共建共享的新模式转变;活动,确保国家安全。
(3)努力走一条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之路。
第五篇:“共富观”实为正义观!
“共富观”实为正义观!
2011年08月08日凤凰网重庆站
7月20至21日举行的中共重庆市委召开三届九次全委会,***书记所作的主题报告,虽有18个要点,9千多字,但焦点是差距、分配、共富,目标是共同富裕。而在一个月前,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 的“共同富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上,40余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就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重庆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与会专家高度评价了重庆探 索共同富裕的实践,认为重庆“民生导向”、“国民共进”、“三进三同”等具体创新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对科学发展观的创新性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区域化的典范,对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更加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的“共富观”及重庆实践,能够得到专家的认同,不仅说明该观点的可行,重庆实践也正在验证可行性。而且,这一理念剑指目前的社会问题,力图用分配的制度杠杆衡平贫富差距,目的在于 消除社会不公,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公平。因此,笔者站在一个普通百姓的基点认为,***的这一观点,实际上是一种正义观,力图构建一种公平合理的社会分配原则,让人与人之间始终处于一种和谐 共存,彼此尊重的社会状态。
自从有了社会,社会正义就一直是人类的坚持不懈的终极追求,而且,这一追求将永远伴随人类的前进步伐。然而,由于竞争的存在,可想而知,这种追求是何等的艰难。***深知其艰难性,但为 了社会正义,再难他也不会停下坚定的步伐。
市场经济滚滚车轮,势不可挡,推动者社会的发展。于是,惨烈的竞争自然开始了,于是,强者占有了更多的资源,更多的财富,而弱者只是稍有好转。尽管社会保障体系与民政救济的扶助,但仍有 一个庞大的群体,被不能接受高等教育、就业、疾病、无住房、低收入等问题所困。这些问题,若从市场经济的价值取向来看,是一件非常正常的结果,但是,若从社会主义的价值观来看,这是一种并 不公平的结果。
之所以这样论断,罗尔斯一生唯一的主要著作《正义论》为我们奉献了有力的理论依据,或者说是一种更能让一个社会稳定和谐地延续发展的价值观。
笔者认为,每个人都有其存在的理由。无论你强大富裕,无论你弱小贫困,都是平等的。两个异性为了相互扶助,构建了一个个家庭;一定数量的人,组成一个单位,为的是精诚合作,实现共同的愿 望;众多的家庭构建了一个社会,那么,所有社会成员都要平等对待其他人,相互扶助,谋求幸福。罗尔斯认为,社会作为一个合作体系,若得不到弱势者的衷诚合作,强者亦不可能活得更好。这就是 每个人存在的理由之一。而缺乏合理而稳定的正义原则,社会迟早会解体。这种正义原则,就必须由公权来构建。***所主张的共富观,实际上就是想构建一种分配公平的制度。
罗尔斯认为,正义是社会体制的第一美德,正如真实是思想体系的第一美德一样。***力图构建道德高地,笔者认为,其正义理论根据,就在于此,或曰殊途同归。因为从常理来看,每个人的天资 及社会地位的不均等,很自然,无道德对错可言。公权如何处理该问题,却是一个道德问题。
正因每个人的出身、背景、天资、社会地位等的差异,要实现社会正义,罗尔斯就主张实行差异原则,用收入的相对多寡或社会职位的高低,定出社会上最为弱势的群体的界线,然后规定一个社会最 低保障,透过财富再分配,资助这些弱势阶层。目前,重庆通过财政倾斜的手段帮助弱势群体改善生活质量,实际上就是一种社会保障手段,再加民政救济扶助,进一步提升弱势群体的生存质量。审视 税收杠杆调节的结果,财政收入又来自于强者(国企、民企、高薪阶层)之手,由此可见,虽然不是强者直接扶助弱者,实际上就是通过政府之手——一种正义的制度转交给弱者。重庆此举,实际上就 是在实践罗尔斯的社会分配原则。这种分配原则,实际上弥补了当前社会的缺陷。
毫无疑问,社会主义具有优越性,但若没有市场经济的补充,其潜力如何挖掘发挥?因此,中国让二者结合,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笔者认为,重庆所探索的道路,实际上就是用 社会主义的公平在弥补市场经济的不足。因为出身、天资、地位的差异以及竞争,必然带来贫富差异,但是,通过差别原则将市场的不平等用于扩大市场外的平等,就是用非市场的再分配来调节市场内 的分配。从而实现了社会公平。
透过罗尔斯的理论,笔者看到康德的道德观:每个公民,享有道德自律、自我尊严和平等自由权,并为此而缔结相互合作的共同体。因此,每个公民,都应平等地幸福。在“效益优先、兼顾公平”的 观念下,虽然我们认同一些人富起来,但强者不能以自己的才能、拥有的财富、资源等优越性而自傲自居,还应帮助那些生来就弱势的群体,因这些人,生来就拥有平等对待的权利。今天,政府通过改 革分配制度的方式,来确保这些弱者的幸福,不仅是为了社会的稳定和谐,更是为了人类永恒的最求——社会正义。而重庆正在做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农村养老保险全覆盖、实现200万农村空 巢老人老有所养、培养照顾130万留守儿童、发展“微型企业”、“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地票”交易制度、“国”“民”共进、“三进三同”结穷亲、建设公租房„„所有的举措,无一不是遵循 的社会正义观。
罗尔斯的正义原则倾向平等,亚里士多德相信平等就是正义,休谟认为公共福利是正义的唯一源泉,穆勒视正义为人类基本福利的道德规则。无论如何,正义观的终极目标,无不指向全民的幸福,所以,无论是马克思主义,还是当代中国几代领导人,都坚持努力实现人民大众的幸福,这才是真正的幸福。正义即公平、公正。幸福即符合正义价值的一种状态。所以,***的共富观这一施政理念,实际上就是一种正义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