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夜中的温暖

时间:2019-05-13 18:58: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寒夜中的温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寒夜中的温暖》。

第一篇:寒夜中的温暖

寒夜中的温暖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读了孟郊写的《游子吟》,我仿佛身临其境,看到了一位慈爱的母亲恋恋不舍地送儿子离去,久久不能入睡的我,脑海里始终萦绕着妈妈那操劳的背影„„

那是一个寒风瑟瑟的晚上,窗外淅淅沥沥地下着小雨,窗帘不时被风吹得鼓起来。我怀里像揣了只小兔子,心“扑通、扑通”跳个不停——我特别害怕风雨交加的黑夜。我强迫自己赶快入睡,迷迷糊糊时,我听到了一阵细细的脚步声,向我的房间走来,小偷?我的心一惊,手心不自觉地渗出了汗。但这个人却径直走到我的床边,将被子往我身上提了提,又为我掖了掖被角。“这孩子,咋老蹬被子呢?”“是妈妈!”借着窗外朦胧的灯光,我看到了她疲倦的脸和臃肿的睡眼。我半睁半闭着眼,望着她娴熟的动作,我的眼眶湿润了。我想起了与她赌气斗嘴的场面,我闷闷不乐离去的场面;我想起了那一次我淘气,他打我的一次手掌心;我又想起了„„。多少年了,我向她不断地索取更多的爱,可我带给她的却是不尽的无奈与生气。妈妈起身了,离去了,望着妈妈瘦弱又沧桑的背影,我多想坐起来叫一声“妈!”呀,但倔强的脾气和少有的孤傲迫使我没有这样做。“妈妈对不起!”我悄声说道。任泪水打湿了枕巾,心里如千万条虫子在爬、在咬,好难受啊!

母亲的爱像春天的燕子为我们衔来醉人的春光;母亲的爱像汩汩流水,时时滋润着我们幼稚的灵魂;母亲的爱是一曲最深情的乐谱,为我们弹奏出最动人、圣洁的音韵„„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啊!母亲!您那恒古不变,默默奉献的爱,我一生都倍感温暖。

第二篇:浅谈寒夜

浅谈《寒夜》

1944年的中国,处在黎明前的黑暗里,中国人民一边饱受着

战争的创伤,一边又带着对未来总能好起来的憧憬中。这一年巴金在陪都文化生活出版社供职。出版社在五一路一幢临街的三层楼里,那幢楼房是重庆大轰炸后将就断壁残垣改建的,巴金在阴暗潮湿的底楼分到了一间五平方米的小屋。

冬天的夜晚,气温降到零摄氏度,一位名叫赵家璧的人来小屋找他,这使巴金想到了在他住的这幢楼的三楼上,住着这么一家子———老太太、老太太的儿子、媳妇和孙子———祖孙三代四口人。他们的悲剧令人扼腕。此时已近午夜,天气愈加寒冷,巴金的心也变得寒冷起来。国民党统治下的陪都真像这漫漫寒夜啊,恰好正在筹划一部长篇的巴金为了更好地表现主题,决定就把小说取名为《寒夜》。此后,巴金每天夜晚都蹲在小屋里写《寒夜》,一直要熬到夜深,才提上热水瓶去街上的茶馆里打回开水,暖一暖冻得冰冷的手脚。他写得并不顺手,当窗外传来春鸟的啼鸣时,他索性搁笔不写了:“既然写不下去,就等来年再写吧。”

次年的春、夏、秋三季,巴金虽然没有动笔写,但他的心里却惦念着《寒夜》,小说中的人物一个个在他的脑海里鲜活起来。当冬天再度来临时,他从柜子里翻出未完的书稿,又在寒夜里奋笔疾书起来。冬天结束时,《寒夜》终于杀青了①

小说的主人公汪文宣和曾树生是一对大学教育系毕业的夫

妇。年轻时曾经编织过许多美丽的理想,希望能用自己的知识和力量办一所“乡村化、家庭化”的学堂,为国家为人民做点有益的事情。但抗战爆发后,他们逃难到重庆,汪文宣在一家半官半商的图书文具公司当校对,曾树生在大川银行当“花瓶”。汪文宣的母亲为了减轻儿子的生活负担,赶来操持家务,但汪母与曾树生婆媳关系不和,汪文宣夹在中间两头受气,且又患上肺病,家庭经济非常拮据。最后曾树生跟随银行年轻的经理乘飞机去了兰州,汪文宣在抗战胜利的鞭炮声中病死,汪母带着孙子小宣回了昆明老家。两个月后,曾树生从兰州回到重庆,但已物是人非,伤感不已。②

曾几何时,汪文宣也是一位意气风发的青年,他也有过最美好的梦想,也曾雄心勃勃的想要打造属于自己的“教育事业”,希望能通过办教育来改造社会,他对同学曾树生的爱令他迸发出耀人的热情,他们恋爱、同居,甚至连婚礼也不要,这是一位多么追求个性解放、蔑视传统礼俗的新一代青年啊。可是,残酷的现实生活压垮了他,使他成为了一个懦弱,胆小、对外界过度敏感的人。即使是上级的轻声咳嗽也令他惊恐不安,总以为得罪了上级。他自卑、多疑,他爱自己的妻子,当他对妻子产生怀疑的时候,却又止住了上前询问的念头,可望为妻子买一件礼物却因为囊中羞涩而计划搁浅。于是他“只有垂头丧气的走回自己办公的地方去了”

与他不同的是曾树生的形象,她具有更为复杂的性格,她年轻美丽、思想开放、富有活力,却又内心孤独苦闷;她原是一个热情活泼、追慕幸福和自由的新派女性,但是残酷的现实既摧残了她的丈夫,也毁灭了她自己的理想。她的意识与潜意识的矛盾产生冲突。她爱着自己的丈夫,却又向往更美好的生活,而婆婆的不喜爱又促使了她更快地离开她的丈夫。她的悲剧就在于在苦难的命运面前想要挣扎和反抗,追求幸福和自由,但是却又找不到正确的反抗道路和生活道路。

小说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形象,那就是汪母,汪母对这个家庭的悲剧,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她对把曾树生从汪文宣身边推向那个陈主任的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汪母所受的主要是传统教育,信守旧式的家庭伦理道德,情感世界非常狭隘,与曾树生之间的矛盾主要是思想文化观念上的,婆媳间达到了一种“有我就没有她,有她就没有我”的难以调和的对立状态。但是巴金却并没有把她写成反面人物,在写她的蛮横和刻薄的同时,也写了她的善良、正派、能吃苦耐劳、热爱儿孙等美好的品行。这也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汪文宣和曾树生的悲剧,是处于黑暗现实之中,又追求个性解放的现代知识分子精神上被摧残、肉体上被吞噬的悲剧。③

《寒夜》这部小说从一个小小的知识分子写起,以小见大,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情况。从一个下层知识分子家庭狭小的生活窗口,为我们更好地了解当时的社会情况打开了一扇门,这部小说使我们看到了当时的整个时代、整个社会的面貌,赋予了这个以“小人小事”为题

材的小说以深广的历史内容。其次,用笔极为冷静,心理描写真实细腻,有深度。

《寒夜》中主人公的生活是一场悲剧,造成这一场悲剧的首要原因是因为蒋介石反动统治下的那个冷酷、黑暗的社会。正是为了这黑暗的社会,吞噬了他们的理想,扭曲了他们的性格,使他们对生活失去了信心,文中汪文宣夫妇都过着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忍着酸楚,做着那些违背自身意愿的事,造成这一切的原因,除了他们自身的软弱之外,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击垮了他们。是他们如此受苦的就是那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汪家的悲剧,婆媳矛盾也是不可忽视的一大因素。这是我国几千年来封建文化的传统意识和“五四”运动新思潮的一大碰撞。汪母成为推动曾树生离开汪文宣的一大动力。汪母受的是最传统的思想教育,她看不惯树生的“花瓶”生活,为自己是“花轿”接来的而沾沾自喜,讽刺树生是儿子的“姘头”,却没有考虑到儿子的感受,而作为新时代的女性,树生并不被传统所束缚

“你是他的姘头,哪个不晓得!我问你:你哪天跟他结的婚?哪个做的媒人?”

他绝望地用棉被蒙住了头。

“你管不着,那是我们自己的事,”妻昂然回答。

“你是我的媳妇,我就有权管你!我偏要管你!”母亲厉声说。

“我老实告诉你,现在是民国三十三年,不是光绪、宣统的时代了,”妻冷笑道。“我没有缠过脚,——我可以自己找丈夫,用不着煤人。”

“你挖苦我缠过脚?我缠过脚又怎样?无论如何我总是宣的母亲,我总是你的长辈。我看不惯你这种女人,你给我滚!”母亲咬牙切齿地说。

树生虽然爱着自己的丈夫,但却不满足现在的生活,于是便去社会上寻找,这是汪母非常看不惯的,她总想摆脱树生,可是他们的经

济来源树生占了很大一部分,并且她的儿子很爱她,这也是她无法容忍的,她不能容忍她的儿子爱媳妇比爱自己多,可是她却没有考虑过她儿子的感受,这也加速了汪文宣的毁灭。

除了以上两点,主人公的懦弱、不反抗也是悲剧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汪文宣的日子其实极其苦闷,可他却从来不敢吭声,现实生活把他从一个有志青年逼迫成了一位唯唯诺诺胆小怕事的人,他为了公司耗尽心血,每天认真工作而现状却依旧不尽如人意,而他的不满却从来没有爆发过,即使身患重病确认要坚持上班,而他的不满他渴望宣泄的愤怒却只能埋在心底,从不敢表露。

在《寒夜》中巴金运用大量的心理描写来凸显她内心的挣扎、矛盾、彷徨。把树生内心的痛苦描写得淋漓尽致。在文中,曾树生比汪文宣要积极得多,只可惜的是她选择了一条不是那么正确的路,她靠着生得漂亮,会打扮,谋到了一份不错的职位,提高了生活水品,可仅仅依靠成为一个“花瓶”是远远不够的,但她却选择了这条路,尽管她的内心深处不愿意过这样的生活。她仅仅从个人的角度考虑问题,没有从社会环境进行考虑,脱离社会的个性解放是不现实的。

《寒夜》这部小说里悲剧的形成,一方面同主人公本身的思想性格弱点有关,但归根结底还是社会的悲剧、时代的悲剧。当时的社会情况极其复杂:日寇的入侵,国民党军队消极抗日、节节败退和国民党的黑暗统治;人民生活窘困,疾病缠绕,工作环境腐败混乱等,这所有的一切都葬送了汪文宣夫妻有过的理想和热情,并逼的他失业,贫病交加,这是构成汪文宣悲剧的重要原因;而连年战争,腐败统治,各种罪恶的途径和方式腐蚀了人们的心灵,善良的人也出现心理恶化,导致了家庭矛盾和冲突,这成为酿成悲剧的又一原因。正是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国民党的黑暗统治给他们带来了灾难,使他们之间充满了矛盾,小说也正是在这一点上,显示了作者尖锐的批判力量。④

注释:①出自百度文库“《寒夜》写作背景”

②百度词条

③④巴金《寒夜》赏析

参考文献:《寒夜》 巴金

《巴金论创作》 1983巴金

《中国现代文学史》

第三篇:论《寒夜》中人物形象

论《寒夜》中人物形象

《寒夜》中全是黑色,灰色的笔调描写,从一开始到最后的结束,整篇文章给人一种沉闷,压抑的感觉,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汪文宣就是生活在这个氛围里小人物的代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所以,他具有那时所有小人物的性格,懦弱,逆来顺受,苟且偷生.......面对自己母亲对妻子树生的指责和妻子对母亲的回击,他不敢插嘴,他只是埋怨自己不中用,不能给他们更好的生活。他没能力去协调婆媳之间的隔阂,好让她们和平相处。面对公司上司的苛求和压榨,他只能在心里愤恨的咒骂,但在脸上的却任然是微笑,在行动上依然是照着上司的意思做。面对公司员工的不屑和逃避,他只是默默的承受,他不曾,也没有想过要站出来证明自己.....他只是默默的忍受一切他认为不好的东西,从来不曾想过站出来击碎他们,这个抗战的时期使他变得麻木。汪母是一为辛苦的母亲,是一位生活在混乱年代的小人物的母亲,这也是一个催人深省的角色。她前半生在重庆生活舒坦,但是在战后,她逃到成都,去帮助他儿子。他们的生活越来越艰苦,当儿子的工资变少时,他背着儿子去给别人当老妈子,帮别人洗衣服以换取微弱的生活费。可以说为了儿子,她已经倾尽了全力。但是她对儿子的爱有些偏执。她觉得她全心全意的爱着儿子,儿子也应该全心全意的爱着她。所以,她容不得把爱分给他妻子,特别是个没有举行婚礼的妻子。当儿子在外吃苦受累时,她却自己在party上唱歌跳舞,交男朋友,这中女人是要不得的。所以她经常和儿子的妻子吵架,骂她是儿子的姘头,而自己却是当年明媒正娶接过来的。

树生也是一个悲苦的人。当初上学时书生意气,踌躇满志,和另一个有抱负的青年相爱,那就是汪文宣。可是战后不久,汪文宣就意志消沉,变得懦弱不堪。她为了给儿子挣够上贵族学校的学费,她不得不抛弃读书时的抱负,到银行去当“花瓶”。但她始终没放弃自己的梦想,她必须趁着年轻时抓住一些东西,所以她就不得不在爱情和理想中做出选择。虽然不是最终的选择,但是一旦选择,就有些东西终会失去。最后,她选择了理想,和陈主任飞往兰州,虽然这不是爱情的背叛,但也是暂时抛弃了爱情。最后她获得了理想回来的时候,汪文宣死了,她的爱情也死了。一切都太晚了,一切都注定了,在她做出选择的时候。

第四篇:浅析巴金《寒夜》中的婆媳关系

浅析巴金《寒夜》中的婆媳关系摘要:《寒夜》是巴金现实主义创作道路上一部转折性的代表作品。在作品中,巴金惟妙惟肖地描述了汪母与曾树生的婆媳关系。本论文侧重于从婆媳矛盾分析入手,探究婆媳矛盾的原因并探讨婆媳关系改善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寒夜》,婆媳矛盾,矛盾原因,解决方法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婆媳是两个没有任何亲情的社会个体,因为共同所爱的男性而不得不生活在一起。那么,婆媳关系作为社会关系的一种,它也是一种特殊的家庭关系。它既不像夫妻那样有着亲密的姻缘关系,又不像母女那样有着稳定的血缘关系,与其他的家庭关系相比,它的亲情成分比较弱。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婆媳矛盾最容易引发。婆媳关系在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成为较常见、较普遍的人物关系,也成为一代代作家笔下典型的人物关系。正如巴金的《寒夜》这部小说,汪母与曾树生的婆媳矛盾就是贯穿整部小说的一条线索,而且婆媳二人关系始终处在紧张的、对立的、水火不容的地位。下面我们就来浅析一下巴金的《寒夜》中汪母与曾树生的婆媳问题。

一、传统观念与现代观念相撞的婆媳矛盾

汪文宣曾经有一个幸福的小家庭,可被无情的战火给毁了,随之而来的便是贫困的生活和疾病的折磨。妻子曾树生年轻漂亮,充满活力,但残酷的现实生活又逼得她不得不靠自己的姿色在一个资本家银行里当“花瓶”,赚钱来维持生活,文宣深爱着妻子,妻子也深爱着他。但是,自从母亲被接回来后,家庭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母亲看不惯儿媳的所作所为,总以为她始终要抛弃这个贫困的家庭远走高飞,而儿子会因此上当受骗,于是常常对儿媳眉眼冷对,恶语相加,即便是儿媳对丈夫的关心体贴,她也认为是故作姿态,给以无端的指责。从此,婆媳二人经常处于势不两立、水火不容的状态,整个家庭内部笼罩着一层弥漫的硝烟。汪母出身于书香门第,通文识墨,曾经是昆明名噪一时的“才女”,她那个时代的“才女”,其实是对传统文化的稔熟和崇拜。正是对传统文化的崇拜,使她在处理婆媳关系时表现的极为明显,她以封建伦理纲常去要求受过新式教育的儿媳。树生毕业于上海某大学教育系,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思想自然不同于婆婆。但婆婆极力“希望恢复旧家庭伦理所保护的过去婆母的权利和舒适的生活。”【1】在汪母看来,自己在【2】(P145)儿媳面前应该拥有绝对的权威,而传统文化也确实赋予了这种权力以合法性。她总想摆出婆婆的架子凌驾于媳妇之上,“无论如何我总是宣的母亲,我总是你的长辈”,管得着。你是我的儿媳妇,我管得着!我偏要管!”【2】(P125)“我面对婆婆的指责,树生就采取“你越说,我就越做给你看”的策略予以反抗。树生爱打扮,应酬多,背着儿子写“情书”,在汪母看来这些行为没有哪一样是符合做媳妇的“规矩”。但儿媳是受过新式教育的女人,因此她的权威和管教不但起不了作用,反而受到了挑战和攻击。另外,汪母潜意识中也在排斥儿媳,在小说第六章中,当文宣离开和树生相约的咖啡馆,无精打采回到家时,汪母希望儿子多对她讲几句话。但他连看都不多看她一眼,于是汪母就怨恨儿媳,当她得知刚才儿子

果然和儿媳在一起时,她气得没有办法。本来,夫妻两人去喝咖啡并没有什么,但在汪母的潜意识中混杂着一个女人的爱被夺去之后所产生的恨。

这种婆媳关系实际上是父权家族制度中的女性等级制。在一定的生活阶段,妇女被男人和一部分年长的女人所压迫。在《寒夜》中就是通过婆婆的权威来压迫儿媳。因此汪母常常借故在媳妇身上发泄怨气,对媳妇尖酸挑剔,而作为现代女性的媳妇对婆婆的挑剔则争锋相对,毫不退让,有时故意装出一副满不在乎的微笑来回敬婆婆。汪母对待儿媳的态度是建立在传统文化心理积淀中旧有家庭模式的基础上的,她们的矛盾关系是新旧伦理道德的冲突,也是现代与传统的相撞,同时还渗透着两代人之间的价值与伦理观念的冲突,最终导致了婆媳关系的恶化。

二、水火不容的婆媳关系形成的原因探析

巴金作为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一直比较关注女性、思考女性问题。当然,婆媳关系问题就成为其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造成巴金《寒夜》中婆媳关系紧张的原因可以从以下两个大的方面来分析。

(一)旧社会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挤压

小说中用了很大篇幅来写婆媳因观念不同,性格不合,不停的争吵,以至彼此有意伤害对方,促使汪文宣的“死亡早日到来”。但这种家庭的不和分明又是那个特定社会环境的产物。我们看到,日本侵略者发动的战争引起了物价飞涨、物资短缺以及失业危机,给这个靠微薄薪金度日的家庭带来莫大的灾难。婆媳的争吵如果只是单纯的“家务事”,作家花费如此多的笔墨显然是没必要的。作家的高明之处在于他把这场家庭纠纷——它们是促使家破人亡的直接动因——的社会原因深刻地揭示出来,从而把矛头直接指向旧社会,指向国民党反动派。家庭分裂的因素最早出现在树生身上,而原因是经济的拮据。汪文宣自己也明白,他在心里骂周主任时不是说过:“要不是你这样刻薄,树生怎么会跟我吵架。”因此家庭纠纷也是因经济的原因引起的。他们的家庭争吵是因困顿的生活和日益恶化的生存环境所致。正如巴金自己所说“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不是出于本心,快要崩溃的旧社会、旧制度、旧势力在后面指挥他们”。【2】(P282)

其次,婆媳问矛盾是打上了那个社会风气堕落的特有的烙印。汪母“保守”,看不惯媳妇打扮的妖形怪状,她常年做惯了家庭主妇,不太在社会上活动,除了只知道柴米油盐涨价、生活困难外,对现实一点都不理解,她不知道媳妇的“花瓶”功能维持着生存的物质基础。汪母头脑里的旧思想使这种愤怒程度加剧。《寒夜》这部小说体现出来的思想恰恰说明了这样一个重大问题:在国统区下面生活的人民,不仅仅在经济上受到了沉重的打击,而且由于风气腐化,在家庭观念、伦理道德观念上也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一般的家庭在这两种力量的挑战面前,是根本没有招架之功的,结局必然是——家破人亡。这样,巴金在《寒夜》里就是从一个小小的四口之家的离散过程中剖析了旧社会从物质到精神这两大方面对“小人物”的无所不至的压迫,从而全面否定了这个万恶的旧社会。正如巴金所说:“要是换一个社会制度,他们会过得很好。使他们如此受苦的是那个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生活这样苦,环境这样坏,纠纷就多起来了。我写《寒夜》就是控诉旧社会,控诉旧制度。”【2】(P297)由此

可见,时代和社会原因是造成婆媳不和的重要因素,也是作家当时写作这部小说的重要目的——批判旧社会,批判旧制度。

(二)客观原因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随着社会文化的变迁,传统家庭逐渐解体,家长的地位不断跌落,年轻的女性开始走向社会,妻子(媳妇)的家庭地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她们不再恪守旧时做媳妇的传统礼节,而婆婆又不甘放弃旧时的权威,从而使婆媳之间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突,而这种冲突又是他们每个人自身存在的局限性引起的。

1.汪母严重的传统观念

首先是汪母的个人生命体验。传统的家庭伦理道德就是父权家长制。在家庭中,家长主宰着家庭、管理家务、控制使役家属。家长的权利是唯一的,至高无上的,家属必须尊敬家长,服从家长,全心全意服侍家长。传统婚姻必须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结婚时用花轿把媳妇抬回家,再举行拜天地仪式,入了洞房才算是光明正大的正式婚姻。这样的思想无疑是受到中国传统儒家的等级制度、严守尊卑等级地位的伦理秩序的思想影响。而汪母所受的正是传统教育,信守旧时的家庭伦理道德。而儿子与儿媳是自由恋爱后同居的一种新婚姻:一没有媒人介绍,二没有用花轿抬媳妇进门,三没有举行什么仪式,所以她一直心存芥蒂,看不起儿媳。传统的伦理观念使她自以为比曾树生优越,不失时机的炫耀自己是“拿花轿接来的”,表明自己是汪家的“正宗”媳妇。从而表示出她对曾树生的自主婚姻和新生活观念和方式的鄙弃。

其次是汪母的恋子情结。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母子或父女之间也有异性相吸的本能,单亲家庭中父母对子女会比正常家庭有更多的怜惜和牵涉,容易在不知不觉中形成“心理变异”。这种变异常以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为表现形式,内心深处却潜藏着类似于异性之恋的情结。但父母对子女的这种情感一般不会导向乱伦,它只停留在梦幻阶段,属纯精神范畴,因为“梦和幻想本身已足够,已履行了在幻想中求满足的欲望。”【3】(P165)一般来说,“恋子情结”型家庭的主要特征就是母亲寡居(甚至早年守寡)与弱子(多为独子)相依为命。居寡的母亲将其对丈夫的全部爱情转移到爱子身上。其表现便是借助于种种符合社会伦理道德规范的理由对媳妇进行排挤与打击。本质上她们会嫉妒,甚至仇恨自己与亲子之间的任何女性,但又不得不为自己的亲子娶亲。因为无论从家族延续视角上看还是从生理与情感需求上看,儿子都要娶媳妇,当儿媳取代了她的位置后,她往往怀恨那夺走儿子的陌生女子。恋子情结正是导致婆媳不和的心理根源之一。而以上这些情形与居寡的汪母非常吻合,汪母就是在对儿子的爱恋中失衡了,形成了严重的恋子情结。儿媳的到来使她产生了强烈的紧张与不安,儿媳不仅占据了她的生存空间,而且还正蚕食着她不能言说的精神王国。所以儿子儿媳情深、儿子对儿媳的迷恋,只能引起她的愤怒。因此,她无休止的谴责树生的一切行为,诋毁丑化树生的人格,消蚀儿子对树生的爱恋,以期达到彻底赶走儿媳的目的。树生走了,她得意,儿子又是她一个人的了,她却不知道树生的离去将加速儿子的悲剧命运进程。

最后是汪母的传统文化心理。婆媳双方是不同辈份的姻亲,她们所遵循的是各自时代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尤其在婚姻观上有很大的不同。汪母往往以传统的婚姻观念来衡量儿媳,而树生是受过新式教育的现代女性,追求自由恋爱,因此婆婆认为这不是正式婚姻,因此她瞧不起儿媳,鄙视儿媳。中国传统家庭是家长制的“家”,长者在家中拥有相当的权

威。尽管夫为妻纲,但多年的媳妇熬成婆,一旦出头,就拥有相当的权威,从受虐者变成施虐者,成为男性家长权利的帮凶。因此,在传统家庭中,婆婆往往通过撒长辈的威风迫使儿媳就范,儿子至少在大面子上也会帮着自己的母亲虐待妻子;儿媳则以忍气吞声、委曲求全来求得表面的平静。比如说,《孔雀东南飞》中焦母对儿媳刘兰芝的种种压制与无理刁难,刘兰芝都忍气吞声。当然在《寒夜》中汪母对树生也是这样,她常以长者(辈)的身份自居来压制儿媳。而汪文宣虽没有明显的行动来支持母亲压制媳妇,但是他以语言这种间接的方式来帮助母亲压制树生,他在母亲生气时安慰母亲说:“妈,你不要伤心,我不会偏袒她,我是你的儿子。”【2】(P137)从这些行为中不难看出儿媳受到的压制与苦难。汪母一心要按中国传统的家庭模式建立自己的家庭、规范树生的行为。在深层意识中汪母对树生的百般挑剔和厌恶是试图复辟旧有家庭模式,以获得婆婆对儿媳的权威。可是在新的生活秩序面前,家长已经从受尊崇的位置,跌落到让人可怜的地步。她认为这都是儿媳造成的,故对儿媳极为不满。

2.树生鲜明的现代观念

首先是树生张扬的个性。性格,按照现代心理学的观点,一般指个人较稳定的对现实的态度和与之相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表现为人在社会生活中与众不同的心理特征,包括意志特征、情绪特征和思维特征等。关于性格的主导特征,黑格尔认为,人物性格“具有定性”,一旦形成是较难改变的。而树生的个性“定性”就是热情、乐观、有活力、有责任心、相当的自尊自强。树生喜欢追求自由和幸福,她无法容忍丈夫毫无生气的生活方式和婆婆的恶语中伤,整个家庭都笼罩着一股死亡的气息,她感到了压抑,并本能的企图摆脱这种压抑。用树生自己的话说就是她“怕黑暗、怕冷静、怕寂寞”,“爱动、爱热闹、需要过热情的生活”,树生的个性使她与这死气沉沉的家庭格格不入,并受到婆婆的指责。

其次是树生理想的生活梦想。树生是一个有理想的现代女性,曾经与汪文宣共同编织着从事教育事业的梦想,但在现实生活的重压下,她不得不在银行当“花瓶”,虽然不满意但迫于生活她不得不做下去。尽管这样,她仍然不同于汪文宣,她充满生命活力,不甘屈服于命运并有所追求。而她所追求的又是传统婆婆所不能接受的。

最后是曾树生自由独立的生活姿态。树生是一个有主见、有作为的女性。在处理涉及家庭、社会及其他复杂问题中,她把握着自己的情感,决定着自己的行动,表现出比丈夫还有决断。她与丈夫平起平坐,与婆婆针锋相对,在上司面前不卑不亢。这种气质人格,使她更具现代女性的风采。她接受过“五四”新思潮的洗礼,清醒的认识到女性自身经济独立的重要性,她对自我价值的实现欲求强烈而张扬。树生的性格带有明显的现代特征,她具有张扬的个性、乐观、热情,喜欢追求自由,并且有独立的经济来源,她的这一切行为与婆婆心目中的中国传统家庭模式中的儿媳的三从四德、贤妻良母、侍奉公婆的形象格格不入。因此曾树生的独立破坏了传统的家庭结构,自然为婆婆所不容。

3.汪文宣自卑软弱的性格

婆婆,丈夫(儿子),媳妇三者之间,有这么三对关系:母子,夫妻,婆媳的关系。而只有婆媳关系是建立在三者关系之上的,不比母子和夫妻关系只是相对人的关系,婆媳关系必须建立在丈夫(儿子)婚姻关系基础上,丈夫(儿子)是这个关系的纽带,纽带没有,婆媳关系就没有,如果后来纽带断了,那么这个关系实质上也会随之消失。可见,丈夫(儿子)

是婆媳关系存在的前提,没有儿子这一层关系,两个女人是建立不起关系的。这就注定儿子在两者之间的关键作用,一旦这个关键出问题,则两边的关系就会僵化。而《寒夜》中汪文宣就因无法调节这个关系而导致最终的悲剧。

性格决定命运,汪文宣性格的“定性”是自卑和懦弱。他之所以有这样一个“典型”性格是与他成长于一个早年丧父的单亲家庭和拥有一个强势的母亲分不开。从心理学上讲,“自卑,就是轻视自己,看不起自己;自卑心理严重的人,并不一定就是他本人具有某种缺陷或短处,而是不能悦纳自己,自惭形秽常把自己放在一个低人一等,不被自己喜欢,进而演绎成别人看不起的位置,并由此陷入不可自拔的境地。”【4】自卑在汪文宣身上表现的非常明显。家庭生活中,面对家庭内部婆媳之间的争吵,他总是说:“都是我不好,是我没用,使你们受苦。”他性格的缺陷使他对于母亲对妻子的不满、误解和非难,他不为妻子辩解。这正是他软弱性格的体现。他孝顺母亲,也深爱着妻子,他很想消除母亲和妻子之间的矛盾,可是他束手无策,无所适从,他无奈的在母亲面前为妻子解脱,辩解;无奈地求妻子原谅母亲,忍让母亲,可是事与愿违,母亲怪他心中只有妻子,被妻子迷惑而执迷不悟,妻子也埋怨他心中只有母亲,从来不顾她的感受。婆媳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汪文宣不自觉中为母亲和妻子之间的矛盾加深推波助澜。而这种矛盾加深的后果是使夹在他们之间的汪文宣始终左右为难,一边是母亲一边是爱人,一边想尽孝道一边想尽夫职,处在女人夹缝中的儿子(丈夫)已不知所措了。曾树生的一句话道出了婆婆的好儿子的尴尬境地和优柔寡断,“他没有方法把母亲和妻子拉在一起,也没有毅力在两个人中间选取一个,永远只是敷衍和托,除了这个他似乎再不能做别的事情。”【2】(P156)最终的结局只能使汪文宣处于“老鼠钻风箱——两头受气的地位”。而这些正是汪文宣自卑软弱的性格造成的。有时面对婆媳争吵的不能罢休,他只能以自己的可怜命来博取母亲和妻子的同情,从而换取片刻的安宁。因为母亲与妻子的水火不容、势不两立的关系是他所不能解决的。

三、婆媳关系改善的现实意义

日本著名律师丹山雅也说:“如果谁能想出一个绝妙的解决婆媳关系的办法,应该授予他诺贝尔奖金。”【5】可见,婆媳问题解决的难度之大和意义之重大。《寒夜》是作者忧伤的讲述着凡人的故事,探讨了人的世界的复杂性,深入开掘人物关系世界,使读者在仇恨外敌侵略与憎恶社会腐败的同时,注意到新式家庭在传统阴影下与动荡社会里所面临的重重危机,思考着现代的家庭关系。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婆媳关系紧张而导致整个家庭不宁甚至走向破裂的现象时有发生,婆媳关系影响着家庭的和谐和社会的稳定。也许改善婆媳关系并不容易,但我们也应积极的寻找矛盾的症结,并尽可能的改善。

我个人认为,婆媳关系的改善有以下几种方法:首先从关系学的角度看,婆媳关系是伴随着婚姻关系建立起来的,婚姻关系不存在了,这种关系就会自动解体。因此在婆媳关系中,更应该倾斜于婚姻关系的维持与巩固。夫妻是构成家庭的最基本要素,是家庭的核心。因此在婆媳发生矛盾时,双方都应该遵循以婚姻关系为中心的原则,首先考虑到婆媳矛盾对婚姻关系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其次,责任与义务观念的确立。血缘关系的阻隔很难使婆媳产生像母女那样的情感,因而感情基础薄弱。但是婚姻一旦形成婆媳双方都处于一种义务关系中,这种义务关系对于家庭来说具有相当的凝聚力和约束力。婆婆是家庭中的长者,尊敬老人,孝敬公婆是做儿媳应尽的义务。我们虽不赞成无条件的服从,但是也应该做到应有的尊重。当然,做婆婆的也应该给予儿媳充分的包容与理解,以长辈的姿态和宽容的心态来处理与儿媳的关系。第三,个体家庭角色的调适。伴随着儿媳这个新成员的加入,原先家庭关系的稳定秩序被打破,家庭成员的角色重新定位。尤其对于婆婆来说,既要有情感上的适应过程,又要在家庭事务和经济支配上进行自我调整。而作为媳妇来说,踏进一个新的家庭,就如同进入了另外一个社会关系,不能够像原先那样无拘无束的张扬个性,在零碎繁琐的日常生活中要懂得谦让,这样才能够在新的家庭关系中赢得尊重,与婆婆的关系才能处理的比较融洽,从而使新的生活更加美满。最后,还要依赖社会各方面的努力。虽然婆媳关系作为家庭关系的一部分,裹挟着爱情与亲情,矛盾与冲突的解决主要依赖家庭内部的道德自我调适。但我们不得不承认作为社会的细胞与元素,家庭内部的矛盾冲突和社会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只有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婆媳之间才不会因经济问题而产生严重矛盾。因此,从理论上对家庭中婆媳关系进行探讨,对营造和谐幸福的家庭与建设和谐社会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参考文献:

【1】刘南平.寒夜中人物的悲剧根源【J】.淮北煤师院学报,1999,(2)

【2】巴金.寒夜【M】.浙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10月第1版

【3】西蒙波伏娃.第二性——女人【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

【4】雷池.性格决定一生成败【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5

【5】丹山雅也.婆婆对待儿媳的77计【M】.长春:吉林出版社,1986,2

第五篇:寒夜读后感

《寒夜》里的呻吟

捧起了《寒夜》,静静地聆听巴金心中的呻吟。走进寒夜,一种凄凉阴郁的感觉弥漫我的身心。

小说以“我”的家庭生活为主要线索,缓慢展开,大段大段的人物心理的描述,以自言自语的方式叙述,表达“我”即“汪文宣”在抗战即将胜利的前夕的生活状态。以此揭示当时大多数生活在底层的人物的命运。贯穿于其中的其他人物并不多,母亲、妻子、儿子,以及仅有的几个邻里同事同学。矛盾的主线来自于这个读书人家,包括母亲在内的一家三口都读过书。这种氛围下的诸多矛盾更显得不可思议,甚至无法理解。对于主人公的悲惨遭遇,作者给予了深深的同情。

读这篇作品总觉得很压抑。主人公汪文宣深受社会压迫,对这个社会、家庭明明有无数的不满、无奈、控诉,却只能压在心里,一个人承受。作品第四节写到他和妻子争吵,想要和她和解,可是,他站在妻子办公的门前,犹豫不决:“万一争吵起来,他没有什么权利约束她。他们中间只有同居关系,他们不曾正式结过婚。当初他反对举行婚礼仪式,现在他却后悔他那么轻易地丢开了他可以使用的唯一的武器。她始终有完全的自由。最后他只有垂头扫兴地走回自己的办公地方去了。”无法随心所欲,总有那么多的顾虑。他总是“忍不住痛苦的呻吟一声,又连忙把下面的话咽在肚子里。”

渐渐地我的鼻子、眼睛开始颤抖。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汪文宣心地善良,从不想伤害别人,只希望自己能够无病无灾,简简单单到活下去。可是时代不允许。战乱冲击,生活艰苦无奈;母亲和妻子争吵不休,夹在中间左右为难;工作老实耐劳却地位低下薪水稀薄;疾病缠身无法医治„..他的卑微懦弱,他的无计可施,他的手足无措,他的良善悲悯,他的老好隐忍,让人不禁心痛怜悯。可是这个快要崩溃的旧社会、旧制度、旧势力在后面指挥他。他不放抗,也无力放抗,于是成为了牺牲品。

“最后他断气时,眼睛半睁着,眼珠往上翻,口张开,好象还在向谁要求公平。这是在夜晚八点钟光景,街头锣鼓喧天,人们在庆祝胜利,用花炮烧龙灯。”然而汪文宣终究没有享受到胜利带来喜悦,他怀着一个模糊的渴望,想找一个使

他忘记一切的地方,或者干脆毁灭自己。痛苦的担子太重了,他的肩头挑不起。他受不了零碎的宰割和没有终止的煎熬。他宁愿来一个痛痛快快的了结。

让时光机回到我们的时代,汪文宣的影子又何尝不是随处可见呢。官商勾结,房价高涨不落,底层民众买不起房子,也无力呻吟,只能接受,于是有了越来越多的“流浪”、“蜗居”。看着我们的官员们以GDP高速的增长为傲时,我们不禁想问了:“如果加上人均呢?”当权利被为官者紧紧握着,当社会被不公平冲蚀,底层民众的保障在哪,他们的呻吟有人听到吗?会有人愿意聆听甚至给予帮助吗?陪伴他们的难道就要是一个又一个的社会主义的“寒夜“吗?难道他们就要像文宣那样苦闷:“这个世界不是我们这种人的。我们奉公守法,别人升官发财„„”“我们没有抢过人,偷过人,害过人,为什么我们不该活呢?”当苦闷积淀无处宣泄,“我们只能拼命喝酒”借着酒精的作用麻痹自己,这样的他们才不用再抑制自己。

汪文宣的妻子树生在私立银行当职员,每天上下班,只要打扮得漂漂亮亮,能说会笑,做好“花瓶”的角色就能拿到不错的薪水,过着不错的生活。文宣的母亲念过书,是个才女,却要沦为“二等的老妈子”,成天洗衣做饭,操持家务。可以理解,在那样战乱的年代,教育被撞击,学识被忽视,懂得谋生成为头等重要大事。

可是再看看我们如今的社会,这种现象却仍然显而易见。高校大学生失业率高升,从事与自己专业不相符的他们口中的底层工作,而学识不高但社交能力强的人却能赢得一番闯荡的天地。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控诉社会的不公平。固然,这种现象是社会人才储备管理分配模式的不合理,但是,大学生本身就没有错吗?成天就会埋头读书,以学习绩点高为傲,而一旦接触社会,一切变为零,社交能力差,不懂得与人交流相处,工作能力差,为人态度不端正,试问这样的人才有公司愿意投资吗?社交能力是门博大的学问,不是课本知识所能教会的,拥有这门学问的人也是经过无数的磨练才铸就的,在看到别人光环时别忘了别人背后的付出。所以说,大学生只有在注重学业的同时还要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是金子才会发光。否则,只是一味的在寒夜里呻吟,又有谁愿意聆听呢?

汪文宣的妻子树生和母亲彼此相爱却又相互损害,她们都追求幸福却因为时代观念的不同而争吵不休,她们都深爱着汪文宣,可是,在她们的爱里充满了自

我的扩展。而汪文宣夹在中间“没有办法把母亲和妻子拉在一起,也没有毅力在两人间选取一个,永远都是敷衍和拖”。再多的愤懑也只能在心中宣泄:“我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呵!没有人关心到我!各人只顾自己。谁都不肯让步!”“为了生活,我只能忍受”他时常拿这句话来答复他心里的抗议,对付他解决不了的问题。和母亲谈话成为了“例行公事”。

小说第六节写到:“他静静地听着母亲慈爱的画,眼光在菜上盘桓了一会儿,他看到粘在碗边的零星的饭粒,他觉得一阵心酸,他只想倒在床上痛苦。可是他仍然低着头用唯唯的答应口吻敷衍他母亲,并且不管自己有没有谱胃口,他还是一口一口地咽着饭,一筷子一筷子地挟着红烧肉。他在母亲面前还是一个温顺的孩子。

树生和儿子之间也没有什么母子情怀,“她不关心小宣,小宣也不关心她。他们中间好像没有多大感情似的。”战乱生活的压迫,顽固保守的传统观念与追求自由幸福的新潮观念的冲撞,亲人间的感情贬值,显得微不足道,这是多么的悲哀。

回想起我们自身,为了学业,为了谋生,背井离乡,压力与距离让亲人间的感情渐渐疏离,只能借助通讯工具,可是拨打的概率也在逐渐减少,当生活被逼迫,亲人也就无暇顾及了。当爱被轻描淡化,当亲人渐渐变成最熟悉的陌生人,人们剩下的还有什么了,不过是一个为利益抓狂的躯壳罢了,可笑的是,人们似乎还引以为豪。悲乎哉!

对于树生,听到了很多骂声,可是我却对她表示同情。她“没有温暖的家,善良而懦弱的患病丈夫,极端自私而又顽固、保守的婆母,争吵和仇视,寂寞和贫穷,在战争中消失了的青春,自己追求幸福的白白的努力,灰色的前途„.”她有着一颗追逐自由和幸福的心,却被世俗的牢笼所困。

小说第十七节里树生有这样对文宣母亲的抱怨:“她恨我,她看不起我,她刚才还对我讲过,我没有跟你正式结过婚我不是你的妻子,我不过是你的姘头。她骂我不要脸,她骂我比娼妓还不如。我可怜她没有知识,我不屑于跟她争吵。”“如果你不另外找个地方安顿她,我就跟你离婚!我们三个住在一起,一辈子也不会幸福,她根本不愿意你对妻子好。你有这样的母亲就不应该结婚!”婆母的刁钻谩骂无法阻止,矛盾无法调和。一味的挣扎犹豫退让却让自己的丈夫更痛苦。

离开又何尝不是一种解脱呢?

再看全书的结尾,抗争胜利了,按理说痛苦的生活应该结束,迎接的是美好的生活。可是,人们却说:“胜利是他们的胜利,不是我们胜利。我们没有发过国难财,却到了胜利楣。早知道,那天真不该参加胜利游行。„„”胜利给人们带来了希望,又把希望逐渐拿走。作者没有在小说的最后照“批评家”的吩咐加一句“哎呦,黎明~”因为,那些被不合理的制度摧残、被生活拖死的人断气时已经没有力量呼叫“黎明”了。

寒夜里,我站在风中,深深的打了个寒战,用尽所有的力气试图发出一句呻吟,可是,喉咙卡住了,只能默默吞咽„„

2010汉师

下载寒夜中的温暖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寒夜中的温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寒夜随笔

    寒夜,还是那般的静谧。如湖水般宁静和默然,稀透着悠悠的星光 我抬臂熄灭房间里,那盏散射暗白色的灯,墨黑的夜色瞬间挤满小小的房间。关闭那似乎已然是种依赖的手机,静静躺在自己......

    《寒夜》读书笔记

    《寒夜》读书笔记范文1 虽然穿着厚厚的衣服,但是仍然感到寒冷。巴金写《寒夜》是为了”控诉旧社会、控诉旧制度“,是为了”宣判旧社会、旧制度的死刑“。小说主人公汪文宣和......

    《寒夜》读后感

    《寒夜》读后感 (王伟迪 上海大学) 当我拿到这本书时,只知道这部小说是巴金的小说名篇。我怀着一种忐忑的心情去翻开这本书,因为我害怕这部小说像鲁迅的小说一样,十分难懂。但当......

    巴金《寒夜》

    巴金《寒夜》 相对于巴金的《家》等前期作品,《寒夜》不是一个慷慨激昂之作,小说的文字反而显得异常的朴素、简洁、干净。巴金在《寒夜》这部小说中多次提及“夜的寒气”,作者......

    《寒夜》静思

    《寒夜》静思 如果说《家》是巴金用真诚热烈的心点燃了汪洋恣肆的情感后喷射出的青春之歌,那么《寒夜》就是他沉稳冷静的心谱出的一首战争年代平民的痛苦史诗!是战争,是腐败黑......

    《寒夜》读后感

    一年前,“非典”的时候我拿了好多书放在床头准备看。结果一直都没有看,那些书被我找了一个纸箱子放起来了。前段时间一直在看郭敬明的书,这两天很想看小说。本想好好地构思一下......

    《寒夜》读后感

    又在手机上看完了一部小说,感觉开始喜欢拿着手机看小说了。这样确实挺方便的,随时可以看。这次看的是巴金的《寒夜》。这部小说给我印象最深的人物自然是一号男主角——汪文......

    寒夜中的残月小学日记

    今天晚上,寒夜的天幕上只有那一轮半残的圆月,远处,几颗星星在远处发着微弱的光芒,显得十分孤独,也许是为我感到悲伤吧!我的朋友,我的知己——吴娇婵,这时你会不会仰望天空,想起我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