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后殖民批评理论概念经典总结
“后殖民”(post-colonial)一词原产生于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用来指那些独立后的殖民地国家。所谓“后殖民”并不是什么殖民的终结,而是殖民之后的殖民。“后殖民”和前殖民的根本不同之处,就在于它是一种“文化殖民”。它不需要刀光剑影,也不需要攻城略地,而是派遣文化作和平使者,使殖民对象向着自己的文化靠拢。这是一种“不战而胜”的殖民方式。后殖民是一种文化侵略主义。
“后殖民主义”指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在“二战”之后的冷战和后冷战时期对“落后”民族和国家进行文化围剿和文化渗透的一种侵略政策。因而在理论上常常表现为一种文化殖民主义,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帝国主义。依照后殖民主义的观点,只有西方先进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才是世界文化的中心和楷模,而非西方“落后”民族的文化则常被贬称为边缘文化,愚昧文化。后殖民主义是一种带有鲜明政治性和文化批判色彩的学术思潮。
“后殖民批评”表现为对其的批判。“后殖民批评理论”作为一种反对派理论,它的研究取向大致有二:一是针对后殖民地,研究其殖民本土化的文化状况,看它的文化话语之书写与运用,即文化实践是如何地被殖民化。二是针对文化宗主国,对帝国主义国家的文化和霸权进行历时性的剖析,从中研究它对殖民地文化的态度与方式,并对其充满优越感的文化逻辑进行批判。
操持后殖民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亚裔三氏:赛义德,斯皮瓦克,霍米芭芭。以他们为代表的后结构主义流派,是后殖民主义中影响最大的一支。有学者把他们三人戏称为后殖民理论的“三剑客”。
爱德华 赛义德的《东方主义》开创了一个探讨殖民话语以及殖民话语理论的时代。
第二篇:《后殖民理论》读后感
在赏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你会有不少感想吧,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后殖民理论》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在书的第一章,作者叙述的是后殖民研究的成就以及现在通常会遇到的一些问题。但是,作者重点叙述的还是来自这一领域内外两方面对后殖民理论的指责,主要部分一般都以其论点来排列,这种论点在政治上与占主导地位的新殖民知识体系交织在一起。这类指责总是声称,后殖民理论产生于西方的学术机构,自然而然地就阻止它能够做出激进的有创见的文化分析。为了说明这些论点,作者讲到以前占主导地位的对文化与殖民主义之间复杂关系所做的那种固有的`分析模式,以此阐明后殖民理论产生的来龙去脉。在接着的第二、三、四个章节当中,作者同时采用“细读”方法和传统的文学批评方法。作者在这本书当中尽可能地评析有关后殖民理论的著作,弄清他们主要的前提,论点以及相互间的关系。然后,在第五章当中,作者继续对后殖民理论和后殖民批评的其他领域之间新近出现的分歧重新作出评价。其实,在我们平时看到的一些书籍当中,我们了解到,现在后殖民理论所面临的许多问题在更大程度上也是后殖民批评所遇到的,比如说,如何使不同的后殖民社会组合和利益与其所进行的各种批评实践协调一致,同时又尊重他们的历史文化特性,这样的问题就是他们二者都同时遇到的。所以,在这本书当中,可以看到作者不苟同罗伯特·扬的那种乐观态度,他称赛义德、巴巴和斯皮瓦克等人的著作是“历史著作的新逻各斯”,这些著作的传播会有助于开辟一个勇敢的文化解放的新世界。
其实,“后殖民”概念其内涵不定,近几年来一些评论家已经开始感到焦虑,这一概念可能有内变为一个被任意切割的分析结构的危险。正如作者在书中得出来的结论一样,问题在于“后殖民”这一概念常被变动以适应于不同的历史时刻、地理区域、文化身份、政治境况和从属关系以及阅读实践。所以,很多人就把某些地区,时期,社会的政治构成和文化实践看做真正后殖民是否正确产生了日益热烈甚至是激烈的争论。
其实,在一些学者或者是研究人员来看,现在有不少的研究人员甚至用“后殖民”这一概念来表示一种在政治上介入殖民史和现代新殖民时期强制性现实的基本的共谋模式。关于“后殖民”这一概念,作者持有的是一种比较质疑的态度,以至于在书当中,作者对于这一部分研究的标题都是“质疑后殖民”,因为作者认为,若是后殖民批评先已被主要理解成调解、挑战和思考在国家、国家、种族和文化之间经济、文化以及政治上主宰与从属的关系,那么,它依然可以多少看作是一系列不同的解读实践,因此,作者认为,他所说的那种主从关系显然源于近代欧洲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历史,同样还继续存在于现代的新殖民主义之中。《后殖民理论》这本书当中,主要是纯粹的理论角度来研究和分析了后殖民这一概念的实践,换句话说就是“后殖民理论”这一理论的语境研究,实践分析和政治运用分析等等。这本书当中的一些专业理论术语很多,并且书中的一些文章翻译似乎是直译的,所以,我读起来的时候觉得很多语句还需要读几遍才能理解,特别是其中的一些语句特别的长而且难懂,所以,要说对这本理论书籍有多么深刻的理解,那于我而言就真的不是这样,我只是读懂了一些简单的语言,对于作者在书中想要传递的一些专业深刻的理论道理,恕我才疏学浅,理解起来真的很吃力啊。希望有机会再读的时候,能有更多的理解和收获吧。
【《后殖民理论》读后感】相关文章:
1.《后殖民理论》读后感1200字范文
2.关于《后殖民理论》的读书笔记
3.后殖民主义与当代翻译理论研究论文
4.《大树理论》读后感
5.《终极理论之梦》读后感
6.教育理论的读后感
7.破窗理论的读后感
8.《新主人翁理论》读后感
9.《WTO理论与实务》的读后感
第三篇:体育理论概念总结
1.体育概念和本质的理解
广义体育的定义:体育(亦称体育运动)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的一种有意义的、有组织的社会活动。它是社会总文化的一部分,其发展受一定政治经济的制约,也为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服务。狭义的体育(亦称体育教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通过身体活动,增强体质,传授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技术、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过程。
体育的本质主要是增强体质。“本质是同类事物的共同属性”,因此可以把体育的本质概括为:体育是人们有意识地用自身的身体运动,来增进健康、增强体质,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活动。
另外从人的历史发展、及人对体育的需求角度来谈体育的本质。由于运动的水平和运用情况不同,决定了体育发展的不同阶段,也正是由于运动的社会功用,才形成了体育事业。因此,运动是体育的内核,是体育的本质特征。2.体育的主客体关系
价值主体是对体育产生需要、并且与体育发生价值关系的人,是在体育的价值活动中主动地作用于对象的人,例如在竞技体育活动中主要有训练主体、竞技主体、欣赏主体和管理主体;而影响竞技体育的价值产生的主体因素主要有主体的需要与利益、主体的生理素质、主体的心理素质和主体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组成;竞技体育的价值客体由物质客体层面、人自身的活动客体层面组成;竞技体育的价值主体和竞技体育的价值客体分别有着自身的特点,在它们的相互作用中,主客体之间表现出特有的主客体一致性、主客体对应性等关系性特征。
主客体一致性是竞技体育主体活动的特征,即在竞技体育主体的身体活动过程中,主客体是统一的。对某一主体来说,进行竞技体育活动的客体对象是自己的身体,就是作为主体自身的身体在运动,或者说主体将活动的对象指向自己的身体,以自己的身体作为客体,这就是主客体一致性。
主客体对应性关系在竞技体育的主客体价值关系中,还有主客体对应性关系。在运动训练系统中,教练员和运动员作为参加运动训练过程的两个主要的活动者,其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对应的。3.体育现象
体育现象是体育活动过程中发生的事情,是由某些相互联系的要素(条件)构成的,以社会行为为表现形式,有目的地按照一定的规则规范进行与他人有相互作用的活动。
特点:集团性,即体育活动一般以集团形式开展,而集团的制度、角色分工、人际关系等对其发生、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客观性,即体育活动过程是客观存在的,是体育社会学研究的基本材料。
制约性,即体育活动过程的规则、规范、用具、环境等对参加者的行为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体育社会现象是众多社会现象中的一种,是发生于人类社会的体育实践领域的、有别于自然现象的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随着体育普及化程度的深入、国际化速度的加快、社会化水平的提高,体育社会现象开始为世界各国关注。
性质
(1)体育社会现象虽然是伴随人的运动、身体联系、肢体活动产生的,但它是人社会属性的产物,不同于作用于人体的生物现象和个体的心理现象,如人体的遗传变异、生长发育、等就不是体育社会现象。
(2)体育社会现象独立于个人存在,是一种集体的、普遍的现象;(3)体育社会现象具有影响力和强制性。发展趋势:专门化
体育运动脱离对其他社会活动的依存、附属关系,逐步形成独立体系的过程中,体育社会现象也被分离出来,成为一种专门的社会现象。其主要表现为出现了一些体育社会现象专门的构成要素,如专门的体育机构、人员、场所、法律道德、理论学科与价值观念等。
扩大化
随着体育繁荣发展,体育社会现象的数量迅速积累,占有更多的社会社会时间和空间,发出更多的社会信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人们对体育的需求迅速增长;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的出现加速了体育文化、体育教育的普及,使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体育当中来;体育场地设施社区化、体育管理社团化,使体育生活化的观念确立起来;竞技体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活动,吸引和造就了大量欣赏者和爱好者;经济的全球化推动了体育的国际化发展;大批国家高度重视国际体育竞技运动。
复杂化
体育社会现象出现多元化、多样性,利益关系影响因素增多。复杂化始于体育运动的社会政治化,经济活动的介入和干预、大众传媒的结合加速了复杂化的过程。体育社会问题频发是体育社会现象复杂化的重要表现。复杂化也是众多国家和国际体育组织发动体育体制改革的动因。4.体育价值探索 体育价值,存在于体育自身的本质规定之中,并通过构成体育的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表现出来。然而,体育能否以自己的有用性(或以什么样的有用性)来满足人与社会的需要,这不仅取决于体育自身的发展,更主要的是取决于主体对体育的认识程度。因此,认识体育的价值,必须从根本上搞清楚体育的本质。
体育价值有以下两个基本特征:1)时间链条上的变动性;2)空间结构上的整体性。从历时性上看,体育是时代的产物,体育价值判断不可避免地带有历史的倾向。因此,体育自19世纪末由西方引进中国起,就先后经历了:强国强种,带有“军事”色彩(1894一1949年。其中,在20年代前后曾出现过,全而引进实用主义为基础的球类、田径和游戏性活动及价值观,以及自然主义体育思想,体育在培养全而发展的人方而的作用开始受到重视);为国争光,体育为政治服务(1949一1976年。虽然,1949一1965年被认为是恢复与创建时期,1966一1976是停滞与封闭阶段,但体育为政治服务是这一时期的主要表现);大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相结合、共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发展与改革时期,总体说来,在80年代以前,国家是把竞技体育放在优先地位考虑的;但在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的变化和综合国力的增强,国家又调整了体育发展的战略,制定了“全民健身训一划”和“奥运争光训一划”,并重新肯定了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协调发展、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改变了过去重竞技体育,轻群众体育的偏向),以及21世纪实现向个人本位的人文主义精神的复归,休闲体育、终身体育逐渐成为主流的变迁。可以看出,这一时间顺序上呈现出的不同阶段性特征,反映了中国体育的基本价值取向。
从共时性上看,体育的价值是多元化的。不仅表现为要为政治服务,还要为大众服务;不仅要强调健身,还要强调娱乐与健康;不仅要强调经济价值,还要强调精神价值,等等。体育作为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表现在人类生活的方方而而,人对体育、社会对体育的不同需要,使体育形成一个相互支撑的价值体系。
以系统论的观点分析,体育的价值体系具有层次性特征,它是由相互联系的诸要素经整合,逐级递增而形成的。5.体育的异化和变迁
在竞技体育强化的过程中,由于过度竞争、商业操纵、政治追求的膨胀,最终形成了一种足以扭曲竞技体育本质的异己力量。
造成竞技体育异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利益驱动。竞争后的利益重新分配,决定了竞技体育必然具备功利性质。竞技体育的利益(包括经济利益和社会知名度)往往是高额的,利益分配的过程(运动竞赛)是迅捷的,分配的差距十分明显,但又是合法公平的,这就使一部分参与者和幕后者(他们也是利益分配的实际受惠者)不惜铤而走险,采取种种恶劣的手段,造成竞技体育的异化。
竞技体育本质的异化 主要是指竞技体育与人的关系的失调。表现在三个方面:
(1)竞技体育的技战术、组织管理和行为方式不断被客体化,成为支配人的一种强制力,进而反过来支配人;
(2)竞技体育的参加者丧失自主意志和兴趣爱好,参加竞技体育活动是在高额悬赏的诱惑下,在求职、改变社会经济地位,或其他各种社会目的的驱使下进行的,所以不能充分发挥创造性和主动性;
(3)竞技体育不能直接与参与者的终身幸福相关联,往往造成他们的精神上、躯体上、社会性上的不幸。
竞技体育过程的异化
主要是指在运动训练与运动竞赛过程中,一些非理性、非科学、非人性、甚至非法手段的采用,导致竞技体育过程的变质。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运动训练的野蛮化。在运动训练中强调人的生物属性,忽视人的社会属性,即不尊重运动员的人格,采取侮辱、打骂、威胁、惩罚手段。轻视运动员必要的文化教育。不顾忌运动员的生理极限和心理极限,盲目加大运动负荷。更有甚者,在训练中使用违禁药物与方法,等于拿运动员做活体药物实验。
(2)运动竞赛的局外操纵。出于商业利润的目的、体育赌博的目的和其他政治目的,用暗示、“君子协定”、“假球”、“黑哨”、“场外交易”、运动员资格作弊,甚至黑社会介入以致伤致残致死运动员、裁判员等威胁手段操纵比赛结果。
(3)竞技体育中失范现象日趋严重,如球迷骚乱、球场暴力、体育暴行频繁,成为危害社会的毒瘤。运动成绩充斥谎言,运动成绩的真实性遭到普遍的怀疑,最终导致竞技体育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和受到支持的程度急剧下降。
竞技体育结果的异化
竞技体育主要成果——人的塑造和关照被忽视,在狭隘民族主义和商业主义垄断下,竞技体育基本丧失了文化教育本原,沦为政治工具和商业手段。竞技体育结果的异化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1)运动员成王败寇,不成功者成为社会弃儿,成功者被捧为社会贵族。
(2)商业成为竞技体育的主宰,竞技体育的资源跟着购买者的货币选票走,最终流向那些出价最高的人,而不一定是最需要的人。
(3)竞技体育附着了更多的政治符号,为民族沙文主义、民族歧视和民族分裂提供了机会,成为政治狂热的发泄地。
第四篇:论后殖民理论视野下的文学研究
论后殖民理论视野下的文学研究
2011年11月23日,应我校陈改玲教授的邀请,由美国乔治·梅森大学张宽博士主讲的《后殖民理论视野下的文学研究》讲座在浙江理工大学举行,文传学院11级新生及辅导员等教师准时到场参加了讲座。
张宽博士以他求学的经历与环境为切入点,将参加讲座的老师与同学逐渐引入了后殖民理论的文学研究中。
首先,张博士讲述了他与后殖民批判的最初接触来源于爱德华·萨伊德的《东方学》。他简述了法国后结构主义关于表述与现实,话语与体式之关系的思考以及追溯了中国形象在西方由褒而贬的转变过程。张博士认为中国的现代性话语不过是欧洲启蒙话语的一个横向移植,中国的全盘西化论者在贬损中国文化传统的同时把西方过分浪漫。
其次,张宽博士就中国语境的后殖民批判面对的批判提出自己的观点,同时对中国语境后殖民批判进行了一个再思考。张博士提出,西方的后殖民批判语境特殊,不宜挪到中国的语境中使用,这极易激起民族主义情绪,引发无民族主义情绪的产生。张博士认为,中国现代化话语的权威地位只有在后现代,后殖民的颠覆结构中才能得以维护。这是中国后生应该努力的方向。
最后,在长达半个多小时的互动环节中,文传学院党总支书记陈改玲教授和一些老师同学不仅对本次讲座的主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而且向张博士请教了文学研究上的一些问题,张博士都一一给予解答,现场气氛热烈而有序。
本次讲座旨在通过张博士对后殖民理论视野下的文学研究以提高文传学院的师生对后殖民理论的深入认识。最后,讲座在同学们的掌声中取得圆满成功。
文/魏雪云
第五篇:《毛泽东思想概念理论》第四章读书笔记
论十大关系
《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毛泽东同志在这篇讲话中,以苏联的经验为鉴戒,总结了我国的经验,论述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十大关系,提出了适合我国情况的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地基本思想。
《论十大关系》中的十个关系指的是: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党和非党的关系,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是非关系,中国和外国的关系。
十大关系主要针对当时社会主义中国的经济,政治以及文化和国家安全等方面,可谓是涉及全面,见解到位。建国初期,因为国内国外、主观客观等一系列因素,从某种程度上说,学习和模仿苏联的经济模式来搞我国建设带有一定的必然性,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唯一的选择。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完成,政治经济模式都受到苏联的影响。但是毛泽东主席从来就不是个教条主义者,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他始终认为苏联的建设是先例可循,但不能照搬苏联经验,应该从中国实际出发。证实毛泽东主席这种态度的最好实例,就是中国走了条和平的而有别于苏联的镇压和剥夺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突破苏联经济模式的思想就愈来愈明显。
毛泽东提出十大关系的指导思想,就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寻找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的路线。报告论述的十个问题,一方面是从研究和总结我国经济建设的问题中提出来的,一方面是以苏联经验为鉴戒提出来的。在当时中国那样的背景下,《论十大关系》的提出,正好顺应了当时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为以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功做了铺垫。
毛泽东长期致力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虽然在探索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挫折, 但也得出了许多重要成果。邓小平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改革都就吸取了毛泽东的有益成果。毛主席关于经济方面的论述是十分恰当的,对我们当前的经济建设是非常有意义的,同时我们也是这样做的。如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部崛起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毛泽东的平衡工业布局是多么的相似。可以说,我们今天经济建设的成就是站在毛主席这个历史巨人的肩膀上所取得的。《论十大关系》体现了坚持从实际出发,辩证的看待和处理中国面临的十大重要关系,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起到了指导性意义,为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奠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