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一
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一
------比较法
教学目的:
以不等式的等价命题为依据,揭示不等式的常用证明方法之一——比较法,要求学生能教熟练地运用教学重点:比较法的应用
教学难点:常见解题技巧
一、复习引入:
两实数的大小关系。
我们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在数轴上不同的两点中,右边的点表示的实数比左边的点表示的实数大.例如,在图6一1中,点A表示实数a,点B表示实数b,点A在点B右边,那么ab. 我们再看图6一1,ab表示a减去b所得的差是一个大于0的数即正数.一般地:
若ab,则ab是正数;逆命题也正确.
类似地,若ab,则ab是负数;若ab,则ab0;它们的逆命题都正确.这就是说:
abab0; b a abab0; A B abab0. 图6—
1由此可见,要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只要考察它们的差就可以了.二、讲解新课:
思考一:
3322已知a,b是正数,且ab,求证:ababab
尝试:作差比较,作差——变形——定符号
证明:∵(ab)(abab)=a2(ab)b2(ab)
=(ab)(ab)=(ab)(ab)
2∵a,b是正数,且ab,∴ab0,(ab)>0
3322∴(ab)(abab)>0,∴ababab 3322332222
2注:比较法是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也是最重要的方法
比较法之一(作差法)步骤:作差——变形——判断与0的关系——结论
例2(P21例)如果用akg白糖制出bkg糖溶液,则糖的质量分数为
时糖的质量分数增加到a,若上述溶液中添加mkg白糖,此bam,将这个事实抽象为数学问题,并给出证明。bm
ama 此即:已知a, b, m都是正数,并且a < b,求证:bmb
分析:这是一道分式不等式的证明题,依比较法证题步骤先将其作差,然后通分,由分子、分母的值的符
证明:amab(am)a(bm)m(ba)bmbb(bm)b(bm)
∵a,b,m都是正数,并且a 0 ,b a > 0 ∴amam(ba) 0即bmbb(bm)
思考:若a > b,结果会怎样?若没有“a < b”这个条件,应如何判断? 例3.在⊿ABC中a、b、c分别是A、B、C的对边,S是三角形的面积求证: c2a2b24ab43S
222证明:在⊿ABC中cab2abcosC,S1absinC
2c2a2b24ab4S2abcosC4ab23absinC所以134ab(1cosCsinC)4ab[1C)]226
由于a,b∈(0,+∞)又sin(C)1 6
222则4ab[1sin(C)]0即cab4ab43S 6
abab2思考二: 例4.设a, b R+,求证:ab(ab)
方法2:作商法abba
a1b 理论根据: aab,b01bab0
操作方法:“作商——变形——判断商式大于1或小于1”
证明:(作商)aabb
(ab)ab
2aab2bba2a()bab2
a当a = b时,()bab2
1aba0,()2bab2a当a > b > 0时,1,b1
ab
2a当b > a > 0时,01,b
∴ab(ab)abab2aba0,()2b1(其余部分略)
注:1.比较法之一(作差法)步骤:作差——变形——判断与0的关系——结论
2.比较法之二(作商法)步骤:作商——变形——判断与1的关系——结论
三、练习
1.求证:x2 + 3 > 3x
证明:∵(x2 + 3) 3x = x3x()()3(x)
∴x2 + 3 > 3x
2. 已知a, b都是正数,并且a b,求证:a5 + b5 > a2b3 + a3b2 232232232230
4证明:(a5 + b5)(a2b3 + a3b2)=(a5 a3b2)+(b5 a2b3)
= a3(a2 b2) b3(a2 b2)=(a2 b2)(a3 b3)
=(a + b)(a b)2(a2 + ab + b2)
∵a, b都是正数,∴a + b, a2 + ab + b2 > 0
又∵a b,∴(a b)2 > 0∴(a + b)(a b)2(a2 + ab + b2)> 0
即a5 + b5 > a2b3 + a3b
23.例4后半题
四、小结 :我们一起学习了证明不等式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比较法,1.比较法之一(作差法)步骤:作差——变形——判断与0的关系——结论
2.比较法之二(作商法)步骤:作商——变形——判断与1的关系——结论
五、作业
P23习题2。11、2、3、4
第二篇: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
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
一、比较法
(1)作差比较法
3322【例1】已知a,b都是正数,且ab,求证:ababab
【1-1】 已知ab,求证:a3b3ab(ab)
【1-2】已知ab,求证:a46a2b2b44ab(a2b2)
(2)作商比较法
abba【例2】已知a,b都是正数,求证:abab,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2-1】已知a,b,c都是正数,求证:abc
二、综合法与分析法
(1)综合法
【例3】已知a,b,c0,且不全相等,求证:a(bc)b(ca)c(ab)6abc
【3-1】已知a1,a2,...,anR,且a1a2...an1, 求证:(1a1)(1a2)...(1an)21 n2222222a2b2cabcbaccab.【3-2】已知a,b,cR,用综合法证明:
(1)(abab1)(abacbcc2)16abc;(2)2(a3b3c3)a2(bc)b2(ac)c2(ab)
(2)分析法
【例4】设x0,y0,且xy1.求证:
【4-1】已知a,b,c是不全相等的正数.求证:
三、反证法与放缩法(1)反证法
【例5】已知x,y0,,且xy2,,试证:
【5-1】设0a,b,c1,证明:(1a)b,(1b)c,(1c)a不能都大于
18 xyxy
bcacababc abc
1x1y,中至少有一个小于2.yx
(2)放缩法
【例6】用放缩法证明不等式 :
【6-1】用放缩法证明不等式 :
【6-2】用放缩法证明不等式 :
1)1
1111...1(m1,mN*)2m1m22m
11111n122...2(n2,3,4,...)2n123nn
...nN*(n1)
2(nN*)【6-3】用放缩法证明不等式 :
...2
四、数学归纳法
11S(a).【例7】在各项均为正数的数列{an}中,数列的前n项和Sn满足nn
2an
(1)求a1,a2,a3;(2)由(1)猜想数列{an}的通项公式,并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7-1】.已知数列{an}前n项和为Snan()
n1
2(nN*).(1)令bn2nan,求证数列{bn}是等差数列,并求{an}的通项公式;(2)设cn
【7-1】已知各项为正数的数列{an}满足an12ananan1,a2a42a34.n15n
an,且{cn}的前n项和为Tn,试比较Tn与的大小,并予以证明.n2n1
(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2)令bnan2,设数列{bn}的前n项和为Tn,试比较并予以证明.Tn1122log2bn12
与的大小,2log2bn14Tn
第三篇:证明基本不等式的方法
2.2 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分析法与综合法
●教学目标:
1、理解综合法与分析法证明不等式的原理和思维特点.2、理解综合法与分析法的实质,熟练掌握分析法证明不等式的方法与步骤.●教学重点:综合法与分析法证明不等式的方法与步骤
●教学难点:综合法与分析法证明不等式基本原理的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复习比较法证明不等式的依据和步骤?
2、今天学习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分析法与综合法
二、讲授新课:
1、综合法:一般地,从已知条件出发,利用定义、公理、定理、性质等,经过一系列的推理、论证而得出命题成立,这种证明方法叫做综合法 综合法又叫顺推证法或由因导果法。
用综合法证明不等式的逻辑关系是:例
1、已知a,b,c是不全相等的正数,求证:.分析:观察题目,不等式左边含有“a2+b2”的形式,我们可以创设运用基本不等式:a2+b2≥2ab;还可以这样思考:不等式左边出现有三次因式:a2b,b2c,c2a,ab2,bc2,ca2的“和”,右边有三正数a,b,c的“积”,我们可以创设运用重要不等式:a3+b3+c3≥3abc.(教师引导学生,完成证明)
解:∵a>0,b2+c2≥2bc∴由不等式的性质定理4,得a(b2+c2)≥2abc.① 同理b(c2+a2)≥2abc,②c(a2+b2)≥2abc.③
因为a,b,c为不全相等的正数,所以以上三式不能全取“=”号,从而①,②,③三式也不能全取“=”号.由不等式的性质定理3的推论,①,②,③三式相加得:a(b2+c2)+b(c2+a2)+c(a2+b2)>6abc.点评:(1)综合法的思维特点是:由因导果,即由已知条件出发,利用已知的数学定理、性质和公式,推出结论的一种证明方法。基本不等式以及一些已经得证的不等式往往与待证的不等式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作由此及彼的联想往往能启发我们证明的方向.尝试时贵在联想,浮想联翩,思潮如涌。
(2)在利用综合法进行不等式证明时,要善于直接运用或创设条件运用基本不等式,其中拆项、并项、分解、组合是变形的重要技巧.变式训练:已知a,b,c是不全相等的正数,求证: 例
2、已知 且,求证: 分析:观察要证明的结论,左边是 个因式的乘积,右边是2的 次方,再结合,发现如果能将左边转化为 的乘积,问题就能得到解决。
2、分析法:从要证的结论出发,逐步寻求使它成立的充分条件,直至所需条件为已知条件或一个明显成立的事实(定义、公理或已证明的定理、性质等),从而得出要证的命题成立,这种证明方法叫做分析法 这是一种执果索因的思考和证明方法。
①用分析法证明不等式的逻辑关系是: ②分析法论证“若A则B”这个命题的模式是:为了证明命题B为真,这只需要证明命题B1为真,从而有……这只需要证明命题B2为真,从而又有……这只需要证明命题A为真,而已知A为真,故B必真。
例3. 求证: 分析:观察结构特点,可以利用分析法。
点评:①分析法的思维特点是:执果索因.对于思路不明显,感到无从下手的问题宜用分析法探究证明途径.另外,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告诉我们可以对不等式做这样或那样的变形,分析时贵在变形,不通思变,变则通!
②证明某些含有根式的不等式时,用综合法比较困难,常用分析法.③在证明不等式时,分析法占有重要的位置.有时我们常用分析法探索证明的途径,然后用综
合法的形式写出证明过程,这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重要思想方法.例
4、已知,求证: 分析:要证的不等式可以化为 即 观察上式,左边各项是两个字母的平方之积,右边各项涉及三个字母,可以考虑用
三、课堂练习:
1、已知a,b,c,d∈R,求证:ac+bd≤ 分析一:用分析法
证法一:(1)当ac+bd≤0时,显然成立(2)当ac+bd>0时,欲证原不等式成立,只需证(ac+bd)2≤(a2+b2)(c2+d2)
即证a2c2+2abcd+b2d2≤a2c2+a2d2+b2c2+b2d2即证2abcd≤b2c2+a2d2即证0≤(bc-ad)
2因为a,b,c,d∈R,所以上式恒成立,综合(1)、(2)可知:原不等式成立 分析二:用综合法 证法二:(a2+b2)(c2+d2)=a2c2+a2d2+b2c2+b2d2=(a2c2+2abcd+b2d2)+(b2c2-2abcd+a2d2)
=(ac+bd)2+(bc-ad)2≥(ac+bd)
2∴ ≥|ac+bd|≥ac+bd故命题得证 分析三:用比较法
证法三:∵(a2+b2)(c2+d2)-(ac+bd)2=(bc-ad)2≥0,∴(a2+b2)(c2+d2)≥(ac+bd)2
∴ ≥|ac+bd|≥ac+bd,即ac+bd≤ 点评:用分析法证明不等式的关键是,寻求不等式成立的充分条件.因此,经常要对原不等式进行化简,常用的方法有:平方、合并、有理化、去分母等,但要注意所做这些变形是否可以逆推,若不能逆推,则不可使用.2、已知 且 求证:(分析法)
四、课堂小结:
综合法与分析法证明不等式的方法与步骤
五、课后作业:
课本P25—26习题2.2—2,3,4,5,6,7,8,9
第四篇:证明不等式方法
不等式的证明是高中数学的一个难点,题型广泛,涉及面广,证法灵活,错法多种多样,本节通这一些实例,归纳整理证明不等式时常用的方法和技巧。1比较法
比较法是证明不等式的最基本方法,具体有“作差”比较和“作商”比较两种。基本思想是把难于比较的式子变成其差与0比较大小或其商与1比较大小。当求证的不等式两端是分项式(或分式)时,常用作差比较,当求证的不等式两端是乘积形式(或幂指数式时常用作商比较)
例1已知a+b≥0,求证:a3+b3≥a2b+ab
2分析:由题目观察知用“作差”比较,然后提取公因式,结合a+b≥0来说明作差后的正或负,从而达到证明不等式的目的,步骤是10作差20变形整理30判断差式的正负。
∵(a3+b3)(a2b+ab2)
=a2(a-b)-b2(a-b)
=(a-b)(a2-b2)
证明: =(a-b)2(a+b)
又∵(a-b)2≥0a+b≥0
∴(a-b)2(a+b)≥0
即a3+b3≥a2b+ab2
例2 设a、b∈R+,且a≠b,求证:aabb>abba
分析:由求证的不等式可知,a、b具有轮换对称性,因此可在设a>b>0的前提下用作商比较法,作商后同“1”比较大小,从而达到证明目的,步骤是:10作商20商形整理30判断为与1的大小
证明:由a、b的对称性,不妨解a>b>0则
aabbabba=aa-bbb-a=(ab)a-b
∵ab0,∴ab1,a-b0
∴(ab)a-b(ab)0=1即aabbabba>1,又abba>0∴aabb>abba
练习1 已知a、b∈R+,n∈N,求证(a+b)(an+bn)≤2(an+1+bn+1)2基本不等式法
利用基本不等式及其变式证明不等式是常用的方法,常用的基本不等式及变形有:
(1)若a、b∈R,则a2+b2≥2ab(当且仅当a=b时,取等号)
(2)若a、b∈R+,则a+b≥ 2ab(当且仅当a=b时,取等号)
(3)若a、b同号,则 ba+ab≥2(当且仅当a=b时,取等号)
例3 若a、b∈R,|a|≤1,|b|≤1则a1-b2+b1-a2≤
1分析:通过观察可直接套用: xy≤x2+y2
2证明: ∵a1-b2b1-a2≤a2+(1-b2)2+b2-(1-a2)2=1
∴b1-a2+a1-b2≤1,当且仅当a1+b2=1时,等号成立
练习2:若 ab0,证明a+1(a-b)b≥
33综合法
综合法就是从已知或已证明过的不等式出发,根据不等式性质推算出要证明不等式。
例4,设a0,b0,a+b=1,证明:(a+1a)2+(B+1b)2≥252
证明:∵ a0,b0,a+b=1
∴ab≤14或1ab≥
4左边=4+(a2+b2)=1a2+1b2=4+[(a+b)2-2ab]+(a+b)2-2aba2b2
=4+(1-2ab)+1-2aba2b2≥4+(1-12)+8=252
练习3:已知a、b、c为正数,n是正整数,且f(n)=1gan+bn+cn
3求证:2f(n)≤f(2n)
4分析法
从理论入手,寻找命题成立的充分条件,一直到这个条件是可以证明或已经证明的不等式时,便可推出原不等式成立,这种方法称为分析法。
例5:已知a0,b0,2ca+b,求证:c-c2-ab<a<c+c2-ab
分析:观察求证式为一个连锁不等式,不易用比较法,又据观察求证式等价于 |a-c|<c2-ab也不适用基本不等式法,用分析法较合适。
要证c-c2-ab<a<c+c2-ab
只需证-c2-ab<a-c<c2-ab
证明:即证 |a-c|<c2-ab
即证(a-c)2<c2-ab
即证 a2-2ac<-ab
∵a>0,∴即要证 a-2c<-b 即需证2+b<2c,即为已知
∴ 不等式成立
练习4:已知a∈R且a≠1,求证:3(1+a2+a4)>(1+a+a2)
25放缩法
放缩法是在证明不等式时,把不等式的一边适当放大或缩小,利用不等式的传递性来证明不等式,是证明不等式的重要方法,技巧性较强常用技巧有:(1)舍去一些正项(或负项),(2)在和或积中换大(或换小)某些项,(3)扩大(或缩小)分式的分子(或分母)等。
例6:已知a、b、c、d都是正数
求证: 1<ba+b+c+cb+c+d+dc+d+a+ad+a+b<
2分析:观察式子特点,若将4个分式商为同分母,问题可解决,要商同分母除通分外,还可用放缩法,但通分太麻烦,故用放编法。
证明:∵ba+b+c+cb+c+d+dc+d+a+ad+a+b>
ba+b+c+d+ca+b+c+d+da+b+c+d+aa+b+c+d=a+b+c+da+b+c+d=
1又由ab<a+mb+m(0<a<b,m>0)可得:ba+b+c<b+da+b+c+dcb+c+d<c+aa+b+c+ddc+d+a<d+bc+d+a+dad+a+b<a+ca+b+c+d
∴ ba+b+c+cb+c+d+dc+d+a+ad+a+b<
b+da+b+c+d+c+aa+b+c+d+d+bc+d+a+d+a+ca+b+c+d=2(a+b+c+c)a+b+c+d=2
综上知:1<ba+b+c+cb+c+d+dc+d+a+ad+a+b<2
练习5:已知:a<2,求证:loga(a+1)<1
6换元法
换元法是许多实际问题解决中可以起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作用,有些问题直接证明较为困难,若通过换元的思想与方法去解就很方便,常用于条件不等式的证明,常见的是三角换元。
(1)三角换元:
是一种常用的换元方法,在解代数问题时,使用适当的三角函数进行换元,把代数问题转化成三角问题,充分利用三角函数的性质去解决问题。
例
7、若x、y∈R+,且 x-y=1 A=(x-1y)(y+1y)。1x,求证0<A<
1证明: ∵x,y∈R+,且x-y=1,x=secθ,y=tanθ,(0<θ<xy)
∴ A=(secθ-1secθ(tanθ+1tanθ·1sec2θ
=1-cos2θcosθ·s2m2θ+cos2θcosθ·s2mθ·cos2θ
=sinθ
∵0<θ<x2,∴ 0<s2mθ <1因此0<A<1
复习6:已知1≤x2+y2≤2,求证:12 ≤x2-xy+y2≤
3(2)比值换元:
对于在已知条件中含有若干个等比式的问题,往往可先设一个辅助未知数表示这个比值,然后代入求证式,即可。
例8:已知 x-1=y+12=z-23,求证:x2+y2+z2≥431
4证明:设x-1=y+12=z-23=k
于是x=k+1,y=zk-1,z=3k+
2把上式代入x2+y2+z2=(k+1)2(2k-1)2+(3k+2)2
=14(k+514)2+4314≥4314
7反证法
有些不等式从正面证如果不好说清楚,可以考虑反证法,即先否定结论不成立,然后依据已知条件以及有关的定义、定理、公理,逐步推导出与定义、定理、公理或已知条件等相矛盾或自相矛盾的结论,从而肯定原有结论是正确的,凡是“至少”、“唯一”或含有否定词的命题,适宜用反证法。
例9:已知p3+q3=2,求证:p+q≤
2分析:本题已知为p、q的三次,而结论中只有一次,应考虑到用术立方根,同时用放缩法,很难得证,故考虑用反证法。
证明:解设p+q>2,那么p>2-q
∴p3>(2-q)3=8-12q+6q2-q
3将p3+q3 =2,代入得 6q2-12q+6<0
即6(q-1)2<0 由此得出矛盾∴p+q≤
2练习7:已知a+b+c>0,ab+bc+ac>0,abc>0.求证:a>0,b>0,c>0
8数学归纳法
与自然数n有关的不等式,通常考虑用数学归纳法来证明。用数学归纳法证题时的两个步骤缺一不可。
例10:设n∈N,且n>1,求证:(1+13)(1+15)…(1+12n-1)>2n+12
分析:观察求证式与n有关,可采用数学归纳法
证明:(1)当n=2时,左= 43,右=52
∵43>52∴不等式成立
(2)假设n=k(k≥2,k∈n)时不等式成立,即(1+13)(1+15)…(1+12k-1)>2k+12 那么当n=k+1时,(1+13)(1+15)…(1+12k-1)(1+12k+1)>2k+12·(1+12k+1)①
要证①式左边>2k+32,只要证2k+12·
2k+22k+1>2k+32②
对于②〈二〉2k+2>2k+1·2k+3
〈二〉(2k+2)2>(2k+1)(2k+3)
〈二〉4k2+8k+4>4k2+8k+3
〈二〉4>3③
∵③成立 ∴②成立,即当n=k+1时,原不等式成立
由(1)(2)证明可知,对一切n≥2(n∈N),原不等式成立
练习8:已知n∈N,且n>1,求证: 1n+1+1n+2+…+12n>132
49构造法
根据求证不等式的具体结构所证,通过构造函数、数列、合数和图形等,达到证明的目的,这种方法则叫构造法。
1构造函数法
例11:证明不等式:x1-2x <x2(x≠0)
证明:设f(x)=x1-2x-x2(x≠0)
∵f(-x)
=-x1-2-x+x2x-2x2x-1+x
2=x1-2x-[1-(1-2x)]+x2=x1-2x-x+x2
=f(x)
∴f(x)的图像表示y轴对称
∵当x>0时,1-2x<0,故f(x)<0
∴当x<0时,据图像的对称性知f(x)<0
∴当x≠0时,恒有f(x)<0 即x1-2x<x2(x≠0)
练习9:已知a>b,2b>a+c,求证:b-b2-ab<a<b+b2-ab
2构造图形法
例12:若f(x)=1+x2,a≠b,则|f(x)-f(b)|< |a-b|
分析:由1+x2 的结构可知这是直角坐标平面上两点A(1,x),0(0,0)的距离即 1+x2 =(1-0)2+(x-0)2
于是如下图,设A(1,a),B(1,b)则0A= 1+a2 0B=1+b2
|AB|=|a-b|又0A|-|0B<|AB|∴|f(a)-f(b)|<|a-b|
练习10:设a≥c,b≥c,c≥0,求证 c(a-c)+c(b-c)≤ab
10添项法
某些不等式的证明若能优先考虑“添项”技巧,能得到快速求解的效果。
1倍数添项
若不等式中含有奇数项的和,可通过对不等式乘以2变成偶数项的和,然后分组利用已知不等式进行放缩。
例13:已知a、b、c∈R+,那么a3+b3+c3≥3abc(当且仅当a=b=c时等号成立)证明:∵a、b、c∈R+
∴a3+b3+c3=12 [(a3+b3)+(b3+c3)+(c3+a3)]≥12 [(a2b+ab2)+(b2c+bc2)+(c2a+ca2)]=12[a(b2+c2)+b(c2+a2)+c(a2+b2)]≥12(a·2bc+b·2ca+c·2ac)=3abc
当且仅当a=b,b=c,c=a即a=b=c时,等号成立。
2平方添项
运用此法必须注意原不等号的方向
例14 :对于一切大于1的自然数n,求证:
(1+13)(1+15)…(1+12n-1> 2n+1 2)
证明:∵b > a> 0,m> 0时ba> b+ma+m
∵ [(1+13)(1+15)…(1+12n-1)]2=(43、65…2n2n-1)(43、65…2n2n-1)>(54、76…2n+12n)(43、65…2n2n-1)=2n+13> 2n+14>
∴(1+13)(1+15)…(1+12n-1)>2n+1 2)
3平均值添项
例15:在△ABC中,求证sinA+sinB+sinC≤3
32分析:∵A+B+C=π,可按A、B、C的算术平均值添项sin π
3证明:先证命题:若x>0,y<π,则sinx+siny≤2sin x+y2(当且仅当x=y时等号成立)∵0<x+y2< π,-π2< x-y2< π2sinx+siny=2sin x+y2cosx-y
2∴上式成立
反复运用这个命题,得sinA+sinB+sinC+sin π3≤2sinA+B2+2sinc+π32≤2·2sinA+B2+c+π322 =4sinπ3=332
∴sinA+sinB≠sinC≤332
练习11 在△ABC中,sin A2sinB2sinC2≤18
4利用均值不等式等号成立的条件添项
例16 :已知a、b∈R+,a≠b且a+b=1,求证a4+b4> 18
分析:若取消a≠b的限制则a=b= 12时,等号成立
证明:∵a、b∈R+∴a4+3(12)4 ≥ 44a4 [(12)4]3=12a①
同理b4+3(12)4 ≥b②
∴a4+b4≥12(a+b)-6(12)4=12-6(12)4=18③
∵a≠b ∴①②中等号不成立∴③中等号不成立∴ 原不等式成立
1.是否存在常数c,使得不等式 x2x+y+yx+2y≤c≤xx+2y+y2x+y对任意正数x,y恒成立? 错解:证明不等式x2x+y+ yx+2y≤xx+2y+y2x+y恒成立,故说明c存在。
正解:x=y得23 ≤c≤23,故猜想c= 23,下证不等式 x2x+y+ yx+2y≤23≤xx+2y+y2x+y恒成立。要证不等式xx+2y+xx+2y≤23,因为x,y是正数,即证3x(x+2y)+3y(2x+y)≤2(2 x+y)(x+2y),也即证3x2+12xy+3y2 ≤2(2x2+2y2+5xy),即2xy≤x2+y2,而此不等式恒成立,同理不等式 23≤xx+2y+y2x+y也成立,故存在c=23 使原不等式恒成立。
6.2已知x,y,z∈R+,求证:x2y2+y2z2+z2x2x+y+z ≥ xyz
错解:∵ x2y2+y2z2+z2x2≥ 3 3x2y2y2z2z2x2=3xyz3xyz 又x+y+z ≥ 3xyz ∴x2y2+y2z2+z2x2x+y+z≥ 3xyz33xyz33xyz=xyz
错因:根据不等式的性质:若a >b> 0,c >d >0,则ac bd,但 ac>bd却不一定成立 正解:x2y2+y2z2≥ 2x y2z,y2z2+z2x2≥ 2x yz2,x2y2+z2x2≥ 2x 2yz,以上三式相加,化简得:x2y2+y2z2+z2x2≥xyz(x+y+z),两边同除以x+y+z:
x2y2+y2z2+z2x2x+y+z ≥ xyz
6.3 设x+y>0,n为偶数,求证yn-1xn+xn-1yn≥
1x 1y
错证:∵yn-1xn+xn-1yn-1x-1y
=(xn-yn)(xn-1-yn-1)xnyn
n为偶数,∴ xnyn >0,又xn-yn和xn-1-yn-
1同号,∴yn-1xn+xn-1yn≥ 1x-1y
错因:在x+y>0的条件下,n为偶数时,xn-yn和xn-1-yn-1不一定同号,应分x、y同号和异号两种情况讨论。
正解:应用比较法:
yn-1xn+xn-1yn-1x-1y=(xn-yn)(xn-1-yn-1)xnyn
① 当x>0,y>0时,(xn-yn)(xn-1-yn-1)≥ 0,(xy)n >0
所以(xn-yn)(xn-1-yn-1)xnyn
≥0故:yn-1xn+xn-1yn≥ 1x-1y
② 当x,y有一个是负值时,不妨设x>0,y<0,且x+y>0,所以x>|y|
又n为偶数时,所以(xn-yn)(xn-1-yn-1)>0 又(xy)n >0,所以(xn-yn)(xn-1-yn-1)xnyn ≥0即 yn-1xn+xn-1yn≥ 1x-1y
综合①②知原不等式成立
第五篇:不等式证明若干方法
安康学院 数统系数学与应用数学 专业 11 级本科生
论文(设计)选题实习报告
11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科研训练2》评分表
注:综合评分60的为“及格”; <60分的为“不及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