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奖评选办法
长春工程学院
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奖评选办法
(长工院教〔2006〕6号)
一、指导思想
为了强化质量意识,加强实践教学工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特设立学生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奖。
二、奖项与评选对象
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奖设有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三个等级。凡全日制本科生本学年参加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成绩为优秀者,经院(系)推荐均可参加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奖评选。
三、组织工作
1.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奖采取学校及各院(系)两级评选进行;
2.学校成立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奖评选专家组进行校一级评选,具体组织工作由教务处负责;
3.各院(系)于每学年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结束后一周内,组织开展本院(系)的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奖评选工作;
4.各院(系)从本单位获奖人选中,按本单位参加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数2%的比例向学校推荐,参加校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奖的评选;
5.院(系)向学校推荐优秀毕业设计(论文),须提交以下材料:
⑴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资格及题目审查表;
⑵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⑶毕业设计(论文)原件(包括计算说明书及图纸等);
⑷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手册;
⑸答辩记录、毕业设计(论文)成绩单等有关资料;
⑸校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奖推荐表(见附录1)。
6.学校汇总申报材料后,由学校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奖评选专家组根据相应评价标准对申报的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进行评选。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奖设一等奖10~15名,二等奖20~25名;三等奖若干名。
四、评价标准
1.选题质量(权重10%)
选题要与生产、科研、实验室建设、科技服务等实际任务相结合;突出工程应用性,题目不但反映工程中的技术问题,同时应能反映工程现状和工程热点问题;文科及经管类的选题注重分析解决当前经济改革和社会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题目具有一定的先进性,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难度较大。
2.调研论证(权重10%)
能独立查阅中外文文献,能够从事其它形式的调研;能很好地理解课题任务并提出技术路线、合理的实施方案;具有分析整理各类信息并从中获得新知识的能力。
3.成果质量(权重75%)
整体方案科学、合理,研究(设计)方法新颖、独创、合理、科学,对问题的分析、论证、设计正确;对所述问题有独到见解,角度新颖;对专业技术问题和社会发展问题有重大改进和政策建议;其结果有较大的研究与实用价值。
结构严谨,文字通顺,用语规范;设计图纸规范、正确、美观;译文必须与课题紧密联系,准确流畅;达到学校的毕业设计(论文)规范的要求。
4.工作表现(权重5%)
整个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工作态度积极主动,模范遵守学习纪律和有关要求,独立完成整个设计过程,动手能力强,合作精神与协作能力强,认真填写《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手册》,能保证设计进度要求。
五、奖励
1.对获得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奖一、二、三等奖的学生及指导教师,学校将给予表彰和奖励。
2.对组织申报、初评和推荐工作认真负责的院(系),将作为评选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优秀院(系)的依据之一。
3.学校鼓励有创新内容的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申报国家专利。凡申请发明专利并获准者,学校将按相关政策进行奖励。
4.学校鼓励学生将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在公开学术刊物上发表。同时对作品发表刊物的等级和检索情况,按相关政策规定进行奖励。(奖励对象指以学生本人为第一作者,署名长春工程学院,并在学生毕业后的一年内发表,发表的文章内容应与毕业设计内容一致)
论文发表后,学校视其指导教师同为第一作者,计入其本人业务业绩中。
六、附则
本办法由教务处负责解释,并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2004年制定)
(2006年3月修订
第二篇: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选办法
为了提高学院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学院决定每年进行一次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选活动,具体实施办法如下:
一、参评对象和比例
应届毕业生毕业设计(论文)。评选比例不超过应届毕业生毕业设计(论文)总数的10%,评选工作应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从严进行。
二、评选程序
1.填写推荐表。按照学院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标准和学生答辩情况,指导教师提出推荐意见;
2.各系评选。系评选小组按照优秀设计(论文)评选标准进行初步评审,写出评审意见;
3.将参评学生推荐表、学生设计(论文)光盘一份及其他有关资料于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完毕两周内,送交实验中心;
4.实践中心组织专家组进行评审,选出院级优秀设计(论文);
5.经主管院长审核批准后正式公布“院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名单,并将评选出的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汇编成册。
三、评选标准
www.xiexiebang.com【xiexiebang.com范文网】
1.选题科学,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2.能较好地提出论文论证方案,具有分析整理各类信息并从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3.论文撰写结构严谨,文字通顺,用语规范,符合规范化要求
4.对所述问题有独到见解,论文的观点和方法具有创新性,答辩表现出色。
四、奖励办法
1.学院向获奖学生颁发院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证书;
2.向院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教师颁发奖金。
第三篇:优秀教学奖评选办法
为了在全校教师中形成一种热爱教学、善于教学、既教书又育人的良好风气,进一步提高我校的整体教学科研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决定自xxxx年起,每两年开展一次全校性的优秀教学奖评选活动。评选办法如下:
一、评选对象
凡在我校连续从事3年以上教学工作(含专业课、基础课、公共课、副修课、选修课)的教师均可参加评选。
二、评选条件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改革开放、热爱教育事业、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2、坚持教书育人,治学严谨,作风正派;关心爱护学生;能结合教学实践,言传身教,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在学生中威信较高。
3、熟悉所教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主动更新、优化教学内容;认真备课;课堂教学条理清晰、重点难点突出;细致批改作业,耐心辅导答疑,教学效果好,学生反映佳。
4、教学方法得当,善于启发学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切实掌握所学课程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5、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科研活动。以科研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各职别教师每年在校内外学术、教研出版物上发表的论文应达到如下要求:助教不少于1篇;讲师不少于2篇;副教授、教授不少于3篇。各职别教师撰写的论文中至少应有1篇是研究教学的论文。一等奖候选人必须有2篇以上(含2篇),二等奖候选人必须有1篇以上(含1篇)的论文在省级以上正式出版物上发表(即有CN、ISSN或ISBN刊号的出版物)。
6、参加评选的各职别教师学年考核结果应达到合格以上(含合格)。在学年考核时被评定为优秀的各职别教师经系或直属教研室推荐可直接作为优秀教学奖的候选人参加评选,但不得突破所规定的名额。
三、评选程序
1、优秀教学奖每两年评选一次,评选时间与学年考核同时进行。
2、优秀教学奖的评选活动应在学年考核的基础上,结合评选先进个人和优秀教师的工作进行,在评选中各单位可采用问卷调查和开座谈会的方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
3、各教研室根据教学评估、教师考核和征求学生意见的情况,按在岗教师的10%提出候选人名单(超过5人不足10人的教研室可提出1名候选人,16至20人教研室可推荐2名候选人,教学、科研成绩都十分突出的单位可适当多报1名候选人。)
4、各单位应严格按照评选条件,认真详细地整理候选人事迹材料。
5、有关教研室将候选人的所有书面材料送院务委员会(或直属教研室全体负责人会议)初审。各学院、部、直属教研室按本单位在岗教师总数8%的比例确定正式候选人,并写出实事求是的评语,加盖单位公章,由主要负责人签字。
6、各学院、部、直属教研室将候选人的全部材料交教务处汇总。经初审材料不齐的应限期补齐,事实有出入的,学校将派员核实。
7、学校成立优秀教学奖评选委员会。评委会对全校上报的候选人材料进行认真复查审核,在深入审议的基础上以无记名投票方(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式确定获奖人选及名次,报校领导办公会议批准。
8、在当年的教师节大会上进行表彰颁奖。
四、奖励办法
1、全校共评选20名获奖者,其中一等奖2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8名。对获奖者分别授予获奖证书,并分别发给奖金2000元、1200元和800元。
2、若优秀教学奖获得者同时又是当年优秀教师的,只能领取一种奖金,不得重复领奖。
3、将获奖人材料存入其业务档案,作为晋升专业技术职务的重要依据。凡连续两届获奖者,在评聘高一级技术职务时,在同等条件下予以优先考虑。
4、学校将获奖教师业已出版的优秀论文或优秀教学经验材料汇编成册,在校内外交流推广。
第四篇: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奖-优秀管理奖评选办法
附件1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奖——优秀管理奖评选办法
中国的风景园林事业随着生态环境被日益重视而加速发展,随之,其工作重心也由重建设向重管理转移。为了推动全国风景园林行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建立风景园林行业自有的、针对性的优秀管理评选机制,以营建浓厚的风景园林行业争创先进、健康向上的氛围,特设置“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奖——优秀管理奖”。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奖——优秀管理奖”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范畴内,风景园林行业业内的单位奖项。奖项全称“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奖——优秀管理奖”。为了便于比选,具体评选时,奖项申报分类为:“综合管理类”、“建设管理类”、“养护管理类”。
第二条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奖——优秀管理奖”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设置,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负责评选、颁奖。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授权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经济与管理研究专业委员会具体组织实施初审工作。
第三条 为了有效地组织好这项工作,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授权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经济与管理研究专业委员会成立专门的初审工作委员会,原则上由专业委员会的正副主任组成,专业委员会的秘书处负责评选实施的具体事宜。初审获奖名单提交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的终审委员会作最终审定。
第四条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奖——优秀管理奖” 奖项的评选于2012年试行,2013年始正式推出,以后每两年组织评选一次。
第二章 评选范围
第五条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的单位会员。
第六条 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实行独立经济核算、从事风景园林行业 的单位。
第七条 建设管理类的申报者必须是从事风景园林及密切相关专业的勘察设计、施工建设等专业单位,必须具有国家颁发的相关专业资格证书。
第三章 评选条件
第八条
基本条件
8.1 在单位文化建设方面有亮点,单位制度和技术创新方面有成果;
8.2 具备体现单位专业特点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引进、培训、定职定岗制度化,具备合理的人才梯队; 8.3 具备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具有既保障职工基本利益,又能体现行业特点的公平竞争的福利分配机制;
8.4 重视学术管理,积极参与风景园林学科建设,积极参与学会及相关单位组织的学术活动及课题研究,鼓励员工发表学术论文。
第九条 综合管理类条件
9.1 申报主体为各地(市、区二级)的风景园林主管部门; 9.2 在地方(全国)本行业的法规、标准、制度建设上有新的作为;
9.3 连续两年无重大未经审批而擅自侵占绿地进行开发的事项; 9.4近两年的城市风景园林建设有显著进步,出色完成绿化建设任务,并有绿地数量增长的实绩,城市风景园林面貌凸显;
9.5近两年在本辖区城市绿地管理上建立了新的有效的管理制度、组织网络健全,制度完善,有创新、有考核机制,并在规范、规定、标准建设上有突破;
9.6近两年组织的重大建设项目在规划设计、施工、养护上获得市级(含市)以上的奖项;
9.7 绿化宣传活动形式多样,发动面广,全民义务植树、市民爱绿护绿意识增强。
第十条 建设管理类条件
10.1 申报主体为规划设计、施工等单位,并应通过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具备严格的质量监管机制,强化工程建设的过程控制;
10.2 规划设计单位条件
10.2.1 连续两年无重大设计事故(自申报时间起前两年计,以下同);
10.2.2近两年获得过部、省级(含部、省级)以上的优秀设计奖或科技进步奖;
10.2.3近两年内曾获得部、省级各类优秀质量管理奖或相关奖项。10.3 施工建设单位条件
10.3.1 在施工过程中,有系统的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合理配备管理人员,建立了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
10.3.2 施工项目内部资料齐全,并采用了信息管理手段;
10.3.3 建立了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体系,采用投资、进度和质量综合控制技术;
10.3.4 连续两年无安全事故、实现零质量事故、工程合格率100%,进度和投资在合同履约范围内。施工的观感质量和使用功能达到合同和设计要求;
10.3.5 近两年获得过省、市(含省、市级)以上的施工质量优胜奖项。
第十一条 养护管理类条件
11.1 申报主体为公园(景区)单位;
11.1.1近两年获得所在省、市公园(景区)管理评比最高奖项; 11.1.2 管理成果经国际权威机构认定、获相关奖项者,管理质量贯标单位优先;
11.1.3近两年,公园(景区)管理上有理论的创新和突破,取得新的成果,并在相关的风景园林杂志、期刊上发表过相关论文,出版过专著。
11.2 申报主体为养护单位;
11.2.1 在本地区城市绿化养护管理工作中处于领先地位;
11.2.2近两年在部、省级(含部、省级)以上的绿化养护管理方面的评比中名列前茅或曾获得部、省级各类优秀养护管理奖或相关奖项;
11.2.3近两年,养护管理上有理论的创新和突破,取得新的成果,并在相关的风景园林杂志、期刊上发表过相关论文,出版过专著。
第四章 申报及评选
第十二条 申报单位须经过自检后,向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奖——优秀管理奖”初审工作委员会提出申请,申请时应填写“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奖——优秀管理奖申报表”,并附相关的证明材料和实物图片。
第十三条 申报材料在正式提交前,须得到各省、市风景园林学会(协会)推荐,并签署意见、盖章。
第十四条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奖——优秀管理奖” 初审时,由初审专家库专家共同对申报单位进行现场和资料的考察和审查,写出初审报告;终审时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终审专家库相关专业委员会的专家,对初审报告共同进行评审,确定最终获奖名单。
第五章 复审
第十五条 已被评为“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奖——优秀管理奖”的单位,一次评审三年有效;第四年必须参加复审,符合条件者奖项延续。
第六章 奖励及其他
第十六条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负责对获奖单位授予奖牌。
第十七条 获奖单位可推选1名管理业绩突出的,作为本次优秀管理者,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授予证书;
第七章 附则
第十八条 本办法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负责解释。
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开始试行。
第五篇:陕西省优秀工程奖评选办法
陕西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评选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和国家节能、环保政策,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积极推进我省工程勘察设计行业技术创新,提高工程勘察设计水平,激励勘察设计人员创作出更多质量优、水平高、效益好的工程勘察设计项目,进一步规范全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评选工作,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评选办法》(建质〔2011〕103号),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陕西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是我省工程勘察设计行业省级最高奖项,包括优秀工程勘察、优秀工程设计、优秀工程建设标准设计、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计算机软件,分设一、二、三等奖。获省级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一等奖的项目,推荐参加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评选。
为进一步激发勘察设计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优积极性,全面落实绿色、环保、节能等国家相关产业政策,特增设:岩土工程、人防工程、建筑结构、建筑环境与设备、建筑智能化、园林景观、建筑电气、抗震防灾、传统建筑、绿色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等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专项奖,按其专业类别分设一、二、三等奖。
第三条 陕西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的评选工作遵循实事求是、科学严谨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四条 陕西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逢单年评选优秀工程设计奖(建筑、市政类)、优秀工程勘察奖、优秀工程建设标准设计奖和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专项奖;逢双年评选优秀工程设计奖(工业类)和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计算机软件奖。
第五条 省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全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的评选工作,委托陕西省勘察设计协会办理具体事务工作。
第二章 评选范围
第六条 陕西省优秀工程勘察奖评选范围:
(一)结构主体工程完成两年以上(以项目业主或有关部门验收证明的日期为准)的岩土工程(工程地质)勘察项目,地下工程竣工后经两年以上时间检验的岩土工程设计、治理项目。
(二)规划、建设方验收后的工程测量项目(含城市规划测量项目)。
(三)地下水开采达到设计要求,或暂未达到设计水平但有开采性抽水试验(试验抽水能力大于设计水量)或经两年以上长期观测资料验证,并经相关机构认可的水资源评价(论证)、钻井工程、专门水文地质勘察(评价)等水文地质勘察项目。
(四)地质条件复杂的大型水利、铁道、公路等工程勘察,可按批准立项文件或批准的初步设计分期、分单项或以单位工程申报,按整个项目申报时,其子项目原则上不再另行申报。
第七条 陕西省优秀工程设计奖评选范围:
(一)建成并经过交(竣)工验收,且经过两年以上(以项目业主或有关部门验收证明的日期为准)生产运营(使用);季节性生产的项目,还需经过一个完整生产考核期的生产运营,已形成生产能力或独立功能的整体工程设计项目(包括新建、扩建和改建项目)。
(二)大型工程设计项目如矿井、水利工程、铁道、公路、电力等,可按批准立项文件或批准的初步设计分期、分单项或以单位工程申报,按整个项目申报时,其子项目原则上不再另行申报。
(三)经规定程序审查批准并付诸实施的城乡规划项目及其他规划项目(如江河流域规划、水利工程专项规划等)。
(四)城市轨道交通设计项目参加市政类项目评选。
第八条 陕西省优秀工程建设标准设计奖评选范围:
(一)经省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批准,正式出版发行的工程建设标准设计。
(二)经过两年以上实际应用,且使用效果显著。
第九条 陕西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计算机软件奖评选范围:
(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适用于工程勘察设计行业的国产软件。
(二)引进后经二次开发,适用于工程勘察设计行业的软件。
(三)申报软件应通过技术鉴定和行业或相关机构测评,经过两年以上实际应用,且具有显著经济效益或能提高管理效率。
第十条 陕西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专项奖评选范围:
(一)符合申报全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评选范围,工程项目在某一专项勘察设计领域具有比较成熟的专有技术或专利技术,为解决重大建设项目技术难题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具有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节能环保,推广前景良好。
(三)经过两年以上实际应用,使用效果良好。
第十一条 我省行政区域内注册的勘察设计单位在国外(境外)独立承接的勘察设计项目可以申报。申报材料需附项目合同、上级主管部门或业主对工程勘察、工程设计的评价证明及竣工质量验收证明,以及当地有关管理部门的环保、消防、安全证明材料。
引进国外(境外)技术或中外合作设计建设在我省境内的工程设计项目,由中方进行基础设计(建筑方案设计、初步设计)的项目可以申报。
第三章
评选条件和标准
第十二条 申报陕西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评选的项目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本省行政区域内注册并持有国家或省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工程勘察设计资质证书的工程勘察设计单位独立完成或与其他工程勘察设计单位共同完成的省内(外)或国(境)外的工程勘察设计项目。
(二)在我省备案的省外工程勘察设计单位完成的我省工程勘察设计项目,可申报参加我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评选,但应经单位注册地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同意并承诺不在两省(直辖市)同时申报。
(三)符合基本建设程序,各项手续完备,取得建设规划、环保、节能、安全、消防、卫生、城建档案管理等相关审批、验收文件,以及项目业主、生产运营单位对工程勘察设计的书面评价意见。
(四)符合国家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严格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采用突破国家技术标准的新技术、新材料,须按照规定通过技术审定。
(五)严格贯彻执行国家的产业政策,具有先进的勘察设计理念,其主导专业或多个专业采用适用、安全、经济、可靠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新技术,经实践检验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六)申报陕西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的单位和项目,勘察设计单位必须具备相应资格的资质证书,且近3年内没有发生过重大勘察设计质量安全事故。
第十三条 陕西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获奖项目应技术先进,对推动工程建设行业技术进步具有示范作用。其中一等奖项目主要技术成果指标和技术水平应达到省内同期领先水平或国内、国际先进水平;二等奖项目主要技术成果指标和技术水平应达到省内同期先进水平;三等奖项目主要技术成果指标和技术水平应接近省内同期先进水平。
第十四条 陕西省优秀工程勘察奖评选标准:
(一)符合国家技术标准和相关技术政策,满足工程勘测任务书(合同)要求。
(二)采用工程勘察新技术,技术方案科学合理。
(三)有可靠的勘测纪录和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
(四)勘测成果内容完整、结论正确,符合相关勘察阶段深度要求,并通过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
(五)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
第十五条 陕西省优秀工程设计奖评选标准:
(一)符合国家技术标准和相关技术政策,满足工程设计任务书(合同)要求。
(二)设计文件齐全,设计思路新颖、各专业设计方案及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先进合理,创新点突出,并通过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
(三)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
第十六条 陕西省优秀工程建设标准设计奖评选标准:
(一)符合国家技术标准和相关技术政策,合理采用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设计参数和设备选型合理,技术先进,符合标准化、工业化生产发展方向,符合国情,施工方便。
(二)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
第十七条 陕西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计算机软件奖评选标准:
(一)符合国家技术标准和相关技术政策,采用符合国际标准的先进程序设计语言,选用现行的国际主流或自主研发的产品作为软件运行平台,集成化程度高,使用方便,适应性强、便于扩充,维护简便。有数据库和网络支持,满足信息化发展要求。
(二)软件结构清晰严谨,数学物理模块和算法科学合理,模块组合灵活,符合现行标准规范。内、外部接口完整,满足工程勘察设计及管理工作需求。
(三)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
第十八条 陕西省优秀工程设计专项奖评选标准:
(一)符合国家和省级现行标准规范和相关政策,在工程项目应用中有比较成熟的专有技术或专利技术,为解决重大建设项目发挥了关键作用。
(二)专项技术安全可靠,节能环保,具有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推广前景良好。
(三)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
第四章 申报、评审及评选结果的公布
第十九条 申报陕西省优秀工程勘察奖应提供以下资料:
(一)申报资料汇编
1、陕西省优秀工程勘察奖申报表(附件1)。
2、工程勘察任务书(合同)。
3、工程勘察技术说明:
(1)工程基本情况;
(2)技术难点分析及主要工程勘察思路;
(3)工程勘察大纲;
(4)采用的主要创新手段和获得的成果;
(5)必要的鉴定、查新或证明材料;
(6)必要的工程勘察照片。
4、施工图审查合格书。
5、交(竣)工验收证明材料。
6、项目业主对工程勘察的评价和效益证明材料。
(二)“工程勘察报告”文本
(三)电子版申报资料
1、申报资料汇编;
2、反映工程勘察项目亮点的工程实景照片和声像资料。
以上“申报资料汇编”、“工程勘察报告”按A4图幅简装成册,一式2份。
第二十条 申报陕西省优秀工程设计奖应提供以下资料:
(一)申报资料汇编
1、陕西省优秀工程设计奖申报表(附件2)。
2、立项批准文件或设计任务书。
3、规划审批文件。
4、工程设计技术说明:
(1)工程基本情况;
(2)技术难点分析及主要设计思路;
(3)采用的主要创新手段和获得的效果;
(4)必要的鉴定、查新或证明材料;
(5)必要的工程实景照片。
5、施工图审查合格书。
6、交(竣)工验收证明材料。
7、消防验收证明材料。
8、项目业主对设计的评价和效益证明材料。
(二)主要工程设计图纸汇编
应提供工程项目主要设计图纸,如建筑专业总平面图,平、立、剖面图,结构专业平面图、主要结构构件图。给排水、暖通、电气专业平面图、系统图,以及能反映各专业技术创新亮点的工程设计图纸(含设计说明),图纸数量以完整反映项目各专业内容为准,不要求提供整套设计施工图纸。但工业项目尚应提供主要生产车间工艺布置图及设备表,如采用新工艺应附主要工艺流程图、工艺系统图等。
(三)“工程勘察报告”文本
(四)电子版申报资料
1、申报资料汇编;
2、全面反映工程设计亮点的工程实景照片和声像资料。
以上“申报资料汇编”按A4图幅简装成册,一式2份;
“主要工程设计图纸汇编”按A3图幅简装成册,一式2份。
第二十一条 申报陕西省优秀工程建设标准设计奖应提供以下资料:
(一)申报资料汇编
1、陕西省优秀工程建设标准设计奖申报表(附件3);
2、标准设计立项文件;
3、省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审批文件;
4、标准设计技术说明;
5、三个以上用户(包括施工单位)的使用效益证明材料。
(二)印刷出版的标准设计图集(一式2份)
以上“申报资料汇编”按A4图幅简装成册,一式2份。
第二十二条 申报陕西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计算机软件奖应提供以下资料:
(一)申报资料汇编
1、陕西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计算机软件奖申报表(附件4);
2、计算机软件鉴定证书;
3、计算机软件测评证书;
4、计算机软件技术说明;
5、使用单位证明材料。
(二)电子版申报资料
1、申报资料汇编;
2、计算机软件演示资料。
以上“申报资料汇编”按A4图幅简装成册,一式2份。
第二十三条 申报陕西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专项奖的项目应填写《陕西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专项奖申报表》(附件5),并参照申报“陕西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的相关要求,提供全套申报资料。
第二十四条 引进国(境)外技术进行设计或中外合作设计建设在我省境内的工程设计项目,申报本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时,必须提供省、部级及以上专家委员会技术论证结论。省内注册勘察设计单位承担的国(境)外勘察设计项目,申报参加本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评选时,应提供业主对工程项目勘察设计的评价证明。
第二十五条 文字申报材料应采用Word格式,图片应采用jpg格式,音像资料应为一般常用的视频格式。
第二十六条 各设区市属勘察设计单位申报评优项目,应经本单位组织评选后择优报送所在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进行初审并签署意见后,报送省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其他勘察设计单位经本单位组织评选后择优直接报送省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
第二十七条 同一个项目只能申报一次,不得通过不同渠道重复申报。
第二十八条 陕西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评审委员会专家应具有高级技术职称及20年以上的工程勘察设计经验,在本专业技术领域有较高知名度,身体健康,年龄一般不超过70周岁(院士、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年龄不受此限)。每次评审专家从全省勘察设计专家库中抽取,在职专家的比例不少于70%,评审专家应为不少于15人的奇数。
第二十九条 陕西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评选程序:
(一)初评。根据评选项目不同行业和专业,评委会设相应专业评审组,对申报材料进行初步评审,采取记名投票方式,形成初评意见和获奖项目建议名单。
(二)综评。召开评委会全体会议,由专业评审组组长汇报专业评审组初评意见和获奖项目建议名单,再由全体评委进行综合评审,最后采取记名投票方式,产生全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获奖项目提名名单。
(三)公示。省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将全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提名名单在陕西建设网上进行公示,公示期限为15个工作日。
(四)审定。根据公示情况,省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对全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提名名单进行审定。
第三十条 全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评选期间,省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监察室派员全程参加。
第三十一条 对审定通过的全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获奖项目,由省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公布。
第五章 奖 惩
第三十二条 陕西省优秀工程勘察和陕西省优秀工程设计单项授奖人数不超过15人;陕西省优秀工程建设标准设计和陕西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计算机软件单项授奖人数不超过10人;陕西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专项奖授奖人数不超过8人。
第三十三条 省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对获得全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的单位颁发奖牌、证书,向获奖项目主要勘察设计人员颁发个人荣誉证书。
第三十四条 对获得全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的主要勘察设计人员,所在单位应将其业绩记入本人技术档案,作为职称评定和晋级的依据并可予以表彰和奖励。
第三十五条 申报评选的单位必须实事求是,不得弄虚作假。评选结果公布后如发现与获奖条件不符或重复申报,将视情节轻重和影响程度,分别给予降低奖励等级、撤销奖励、通报批评、停止获奖单位两届申报资格的处理。
第三十六条 参加评审的专家要以严肃、认真和高度负责的态度进行评选工作,对违反评选纪律者,取消其评审专家资格。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自2017年3月1日起施行至2022年2月28日自行废止,有效期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