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母爱”写作辅导及点拨
“母爱”写作辅导及范文点拨
作者:周逢雨 来源:世界华人少年作家网 编辑:
母爱
设计意图:
“母爱”是一个世界性的永恒的主题,自然也是一个老而又老的题目。我之所以还让学生写“母爱”,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旧瓶装新酒”,推陈出新,让学生真正体会什么叫打碎旧的思维模式,什么叫摆脱旧的写作模式,什么叫疯狂思维,什么叫创造性思维。
“母爱”这个题目,如果按照旧的思维模式和写作模式来写,要么很容易通过一件或几件事来体现母爱或爱母,要么很容易直接抒发母爱或爱母之情。因此这个题目表面看起来很容易写,很容易一挥而就,但同时也很容易落入窠臼,千人一面。
“母爱”是一个无形的抽象概念或感情,文章如何化抽象为形象,化无形为有形,就必须至少要运用疯狂作文三招中的任一招——要么组合奇特的,以人、事、物、景来写情,要么把抽象的母爱换位为具体的某物、某景,要么化虚为实,把母爱之虚聚焦到某一实物、实景,只有这样才是成功之作。
当然,写作“母爱”这个话题,不提倡过分怪异、叛逆。
平常文:
1、组合平凡。通过一件或几件事来体现母爱或爱母,要么很容易直接抒发母爱或爱母之情,没有将奇人、奇事、奇物、奇景、奇情等组合到文中;
2、焦点分散。不少同学可能叙写数量较多的事件来体现母爱,而又不能聚焦一点,这样就容易使全文焦点分散。
3、结构松散。不仅材料平淡无奇,而且构思谋篇平铺直叙,泛泛而来,松散平直,没有设计一个巧妙的物或景来贯穿全文,做到一线串珠。
奇特文:
1、组合奇特:组合奇特的人、事、物、景来写母爱这种情;
2、换位奇妙:把抽象的母爱换位为具体的某物、某景;
3、聚焦奇微:不写大而空的人、事、物、景、情,而是化大为小,小处着笔,把涉及到母爱的较多的人、较繁的事、较杂的物、较多的景、较多的情、较长的时间、较广的空间等缩小聚焦到:围绕某一物来详写母亲或我在某个景境中的某几个片断事,做到人少、事小、物小、景少、时短、地小;
4、聚焦一点:化虚为实,把母爱之虚聚焦到某一小巧的实物、实景,由这个小巧的实物或实景来串起奇特的人、事、物、景、情。
习作一:
一扇门的距离
陈丽勤
那扇木制的门紧紧地关闭着。我站在阳台上,任雨后的晚风吹抚我的脸庞。仰望天空,一片漆黑,又透着点点深沉的红彩。我无奈地叹了口气。此刻,心中像压了铅块似的,很重,很重„„
真的很想推开那扇紧闭着的门,冲进房间对母亲说声“对不起”。但,始终,站在门前,原想打开门的手,微微地颤抖着,抚过空气后,缓缓地收回。因为,我害怕,我害怕看到的是母亲泪流满面的苍老面容,我害怕听到母亲无奈的叹息声。想到此,我的心仿佛被什么东西揪住了一般,很痛,很痛„„
一扇门,阻隔了两颗同样炽热的心,那么近,那么远,很可笑,也很可悲。我有一股流泪的冲动。但不知为何,我强烈地抑止着。
我错了,真的错的很彻底。我不应该说出如此让母亲伤心的话,我不应该将母亲的体贴与照顾视若无物。我的任性,让母亲一度痛心„„
那扇门,就像永远无法逾越的时间高墙,将我与母亲的心远远阻隔。曾经的曾经,我搂着母亲笑过、哭过。走过的五千多个风花雪月的日子里,是母亲让我学会了坚强,是她让我摒弃了自私与懦弱,是她让我懂得了什么是爱。我的一切,都是母亲给予的,没有她,就不会有今天的我。为什么?为什么在母亲最需要关怀与照顾的时候,我却一再地摧残她那已支离破碎的心?鼻子突然变得很酸,抑制的眼泪终于流了下来,滑过我的脸颊,滴到了冰冷的地面上。我终于明白,原来有些话说
了出口,就再也无法收回,而那句话对人所造成的伤害,更是无法弥补的。我曾经承受过的伤痛,在今天,却枷锁在了母亲的身上。这一刻,我还能做什么?
在泪光中,我似乎看到了母亲蹒跚的背影,苍老的脸庞。时光顺着我的思绪开始倒流,回到冥冥的岁月里。往事如零星的碎片一般,重新汇合,让我看到从前任性的我,同时,也使我再次感受到了母亲那颗炽热的内心所散发出的温度。寒冷的心逐渐变得温暖„„
原来一句话可以伤人如此之深,这比打还来得更痛。这是一种绝望的痛,仿若给还在隐隐作痛的伤口撒上一把盐。人生中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心死。心碎了,也许还可以用时间让它从新愈合。但若心死了,纵使是上帝的眼泪,也无法让它重生。我不希望母亲受到这样的折磨,我不可以。
此时,我似乎想通了什么。不顾一切地推开了那扇紧闭的门,将母亲紧紧地拥入怀抱,泪流满面。嘴里不断地说着:“妈妈,对不起,对不起。”而母亲似乎被我的举动吓到了,僵在了那里。我轻轻地抬起头,却看到母亲那闪着泪光的双眸。两个人再次相拥,久久,久久„„
原来,一扇门的距离真的是如此之近。并不是无法逾越,只是需要一份勇气,一份爱,便可轻易地将这扇门推开。这一扇门,让我与母亲的心零距离地接触,让我懂得了母亲的深情与爱护。而在这一刻,我在心灵深处许下了一个承诺„„
点评:
人:我、母亲
事:只写面对一扇门想求得母亲的谅解时的徘徊物:一扇门
景:无
情:愧疚、伤心(反复咏叹)
理:懂得了母爱之深之近之切
聚焦奇微:事——门前徘徊
聚焦一点:物——一扇门
本文没有写一件完整的故事,也没有写几个片断故事,只写了一个细节——徘徊母亲门前。全文聚焦“一扇门”来反复抒写自己愧对母亲的后悔与对母亲的感激,做到了聚焦奇微。
比较:
1、如果本文也写一件完整的事件,或分写几个片断事件来体现母爱,就反而没有现在的特色与成功,显得松散许多、繁乱许多。2、本文虽然没有写具体的事件而是反复抒情,但如果去掉“一扇门”而去凭空直接反复抒情,则显得情无所依附,显得空洞无所支撑。所以聚焦一点抒情散文也很重要和必要的。
第二篇:写作点拨
写作点拨
讲求文采,创造文章亮点
“文采”是什么?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有人认为。文采指的是词句漂亮,行文华丽,这只是文采的一种。但是,在更多的情况下,文采多指内涵的一种韵味,一种光泽,一种气派。它以自然流露为上,返璞归真为上。作文时,头脑中一定要有十分清晰的作文要求:“有文采”一定要合理灵活的选用句式,或对偶,或排比,或反问„„对偶句式整齐划一,富有音乐美。尤其是对联,上下句字数相等,词性结构相同,平仄相对,即使仅用于文章的题目,也会为文章增色不少。二是要灵巧的使用修辞方法,或比喻或夸张„„灵巧的运用,分数就会高。
敢于突破,展露写作个性
要敢于突破一些写作的:框框或套路。但要把我两点:
1、追求创新必须在审准题的条件下进行,不能不顾作文条件的限制肆意求新;
2、观点求新首先要正确,材料求新必须先准确。创新不等于胡编乱造,胡说八道。作文的主要目的是获取高分。首先要选择考生自己最擅长的文体,充分发挥自己的写作才华,展露自己的个性特征;其次应当考虑构思的创新。构思最好能打破常规或时空限制,独辟蹊径,与众不同;第三要在内容上出新,运用新鲜的、紧贴时代脉搏的材料,书写独特感受,再加之奇特又合乎情理的想象,自然就会达到有创新的标准。
第三篇:关于读后感的写作点拨
关于读后感的写作点拨
当人们读到一则材料,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往往会由此及彼地联想到生活中的许多人和事,而产生一些感触、联想和体会,把这些感受行之于文,便是读后感。读后感写作训练是把范文讲读和写作训练两个环节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阅读和写作综合训练的一个重要途径。
下面就从读后感的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首先,读是基础。读后感包括“读和感”两个部分。“读”是“感”的基础,“感”因“读”而触发,没有“读”也就无所谓“感”,所以读和感要求首先要精读原作,准确全面地把握原作写作意图和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意义,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原作恰当的引述。为下面的“感”酝酿情感,使“感”有坚定的基础,这样不但有助于立论的确立,而且本身就是为立论服务的一个有力的论据。离开了对原文思想核心的理解和掌握,读后感就成了空中楼阁,而缺乏高度的语言组织和概括能力,写作时往往陷入对原文冗长的复述而喧宾夺主,对原文照抄照搬,面面俱到,则是学生写读后感的通病
其次,感是核心。这里的感,既不是离开原文的空发议论,也不是对原作内容的简单重复,而是作者在原作思想观念的启迪下产生的新的观念,是心灵的闪光,是认识的飞跃。一般地说,读后感的“感”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通过对原文思想的进一步阐发,来表现作者
认识的深化。例如第四册课本中的练习,对何其芳《我为少男少女们
歌唱》这首诗写读后感,就只要引原作要旨并加以阐发。另一种情况
是作者在原作思想内容的基础上生发出来的新的观点。例如《多好的草地也会有瘦马》一文反映的是实际生活中哲理性的现象。从本文体
现的普遍原理出发,可以获得关于人才问题的新的认识。即优越的条
件能为人们创造更多的成才机会,良好的环境也必将对一个人的成才
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但是如果不努力,对良好的环境不加以利用,客观条件再好,又有什么用呢?因此,不论是对原作思想内容的进一
步阐释,还是在原作思想内容的基础上产生新的观念,都必须体现作
者认识的进一步提高和深化,力求新颖别致,切忌蜻蜓点水,不深不
透,这样才算真有所感,感到了实处。
再次,联系实际是关键。读后感既要从原文出发,但又不能局
限于原文就事论事,而要联系自己、他人、社会的实际,有的放矢,展开联想,深入挖掘,写出“感受”的普遍意义来。因为读后感的生
命在于“联系实际,有感而发”。所谓联系实际,一般包含两方面内
容,一是联系现实生活中与材料有内在联系的人和事,以此来作比较、对照。二是要结合自身生活经历中一些有代表意义并所供材料联系紧
密的生动事例。通过丰富的联想,引用古今中外能证明论点的事例或
富有哲理的理论论据,既可充实文章内容,也可深化中心论点,加强
文章的说服力。所以从本质上讲,读后感的写作过程,就是作者以原
作的主题为指导,分析研究实际问题后,将获得的新的观念用文字表达出来的思维过程。
为了进一步说明读后感的特征,将读后感与一般议论文加以比较。读后感是议论文的一种。和一般议论文一样,它们都是表达作者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的。它们都是作者以已往的知识积累为前提,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得出对于客观事物的一般性结论的。对于一般议论文来说,作者认识某一客观对象时的知识前提,在作者大脑中是浑然一体的,缺乏专一性和单指性,而读后感的作者在认识某一客观对象时,离不开知识和生活经验的积累,但知识和生活材料之间似乎还缺少一个契机,还没有形成一个凝聚点,原作则对于作者起了一种启迪作用,是作者认识深化的动因,由于这种启迪,才使作者以往的知识聚集在一个焦点上,使某一客观对象的本质为作者所把握,从而产生新的飞跃。
那么,读后感的结构应是怎样的呢?它可用“引——议——联——结”四个字加以概括。
“引”就是用叙述的方法转引材料:或引观点。或引有关内容。但“引”不是照抄。而应该用概括的语言把所需材料简明扼要地引述出来。
“议”就是以所引原作的思想观念为基点生发开去发表议论。在叙述结束时,用一两句话点明原作所包含的中心,使文章中心明确,观点鲜明,为统率下文所展开的丰富联想。
“联”就是在原文基础上,结合社会生活的实际来谈,或者把有内在联系的人和事作比较,使发表的感想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感。
“结”就是对全文的题旨有所归纳或总结,或强调中心,或提出希望,或表明态度等。
除“结”之外,其余部分的次序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变动。
读后感写作其实并不难,只要坚持经常练笔,积极思考,认真积累写作材料;关心生活,观察生活;同时学一些写作理论,掌的一些程式,肯定会使自己的文章异彩纷呈。
第四篇:专题写作辅导
一、论证的展开
人们在写作中常用的表达方式主要有叙述、描写、说明、议论等几种。学术论文是议论文的一种,当然要以议论为最主要的表达方式。
论题、论点、论据和论证是议论的几大要素。在学术论文中,论题是作者所要解决和证明的问题,论点即作者对问题的看法,论据是支持论点的事实和理论根据,论证则是作者运用论据证明论点,从而把论点与论据结合起来的过程和方法。从本质上说,论证就是一个逻辑推理过程,正确地运用各种逻辑推理形式,是使论证过程严密、论文具有足够的逻辑力量的重要条件。
把论点和论据结合起来,需要使用一些具体的论证方法。常用的论证方法主要有:
(1)举例法
举例法是以事实为论据,以典型事例证明观点的一种论证方法。
(2)归纳法、演绎法与类比法
从文章整体来看,完整的论证过程也就是归纳推理、演绎推理或类比推理的过程;从文章的局部来看,在各个具体的论证环节中,作者还可以采用归纳法、演绎法及类比法对某个小的观点加以阐述。应当说,归纳法、演绎法及类比法在论文写作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归纳法是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方法,演绎法则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方法。前者是根据个别知识,推出一个一般性性结论的过程,后者则是根据普遍规律认识个别事物,推出一个个别性结论的过程。两者的思维运动的方向相反,适用场合、基本用途也有所不同,但它们的依存关系又是十分明显的。任何一项复杂的认识活动,都必须通过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的交互进行、相互渗透才能完成,这是由认识规律所决定的。
类比法是根据两个或两类认识对象某些属性相同,推出它们的其他属性也可能相同的推理方法,这是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方法。类比推理是一种或然性推理,其结论往往具有假说的性质,是否真实,能否上升为科学理论,还有待于检验。
(3)反证法
反证法是从反面间接地证明论点的方法,即在论证中,先不从正面直接证明某个论点的正确,而是先假设如采用相反的看法所可能产生的消极结果,与之相矛盾的看法的错误,也就从反面证明了另一种看法的正确。反证法也被称为排他法,排除了其他观点,保留的就是正确的观点。
(4)对比法
对比法是通过两种相反情况的比较,辨明是非,得出结论的论证方法。运用对比法,既可以将不同的事物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也可以对同一事物的不同侧面或它在不同时期的状况进行比较。
(5)因果法
因果法又称分析法,是一种通过对论点和论据之间的事理因果关系的分析,证明论点正确的论证方法。运用因果法,既可以用原因作论据证明结果,也可以用结果作论据证明原因,正因为如此,人们还常把这种论证方法称为因果互证法。
(6)引用法
引用法是一种引用理论论据或以他人的言论为论据,对自己的观点加以证明的论证方法。
使用引用法必然要涉及到引文的问题。引文的种类很多,而且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对其进行不同的分类,比如,从引文本身的状况来看有直引和意引,直引即直接引用文献原文,完全照录他人言论的引文形式。直引还分全引和节引两种形式;意引则是不直接引用原文,而是在对原文加工、改写的基础上,引用其基本意思的引文形式。从引文在文章中的地位及其表述方式来看,有段中引文和提行引文。段中引文是指把引文写在段中;提行引文是指以提行的形式,把需要给予特殊强调的引文写出来,使之自成一个部分。
在论文中使用引文,总的来说应当遵循少而精的原则。此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在一篇文章中,引文不宜过多。滥用引文,不仅会影响文章本身的独创性,还会使读者产生反感;其次,引文要忠实于原文献,真正反映原文献的精神实质;再次,要把引文同对引文的解说、诠释区分开来,要使读者一看便知哪些内容是引文,哪些内容是论文作者所作的解释,而不要把两者混在一起;最后,还要注意揭示引文同其所要证明的观点之间的关系。只把引文罗列在观点的后面,而不加任何分析、说明,是无法达到论证的目的的。
(7)归谬法
归谬法是专门用于驳斥他人观点的一种论证方法。其要领是先不直接指出某一观点的错误,而是先假定它是正确的,然后以此为前提进行推理,得出一个明显荒谬的结论,再用结论的荒谬来反证作为推理前提的观点的错误。
上面所列举的几种论证方法都是较为常用的论证方法。学术问题一般比较复杂,对一个学术观点的证明也是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的,一篇学术论文的完成,通常需要通过各种论证方法的综合使用,形成一个缜密的论证过程。
二、语言的运用
人们常说,语言是思想的外壳、信息的载体。如果不是凭借着语言工具,无论多么精妙的构思、深邃的思想,也都只能停留在文章作者的头脑之中,读者无从了解,社会效果更无从产生。在此意义上可以说,语言是写作的第一要素。
语言不仅具有把无形的理论认识变为有形的研究成果的巨大功用,而且,它还具有同文章的思想内容相互制约的特性。低劣的语言形式无法表达出色的思想内容,模糊、混乱、粗糙的思想内容也难以找到一个精美的语言形式,对语言形式的选择与运用,同时也就是对思想内容的再思考与再调整。有人认为,有了好的观点、好的材料,即使不重视语言的运用,也会写出好的文章。这种把语言形式同思想内容割裂开来的看法是不正确的。
语言能力是构成写作能力的一个要素,语言运用的状况直接关系到文章的质量,论文作者要把文章写好,除了要在其他环节的改善上多作努力之外,还必须在语言的运用上多下功夫,以使所用的语言充分体现科学语体的特征,更好地为学术成果的完美表达服务。
科学语体是现代汉语的基本语体之一,科学语体的特征是对各种学术文献相对稳定的语言特点的一种概括。其中,学术论文应该算是比较典型的学术文献,学术论文的语言无疑最能集中、突出地反映科学语体的特征。与其内容的科学、结构的程序化以及表达的多样化相适应,学术论文在语言的运用上,确有自己的一些共性的东西,这也说明科学语体是一种客观存在,科学语体的特征对科学文献的作者应当具有较强的约束力。另一方面,科学语体的内涵及表现形式又是丰富多采的,这就使得不同学科的论文的语言特点,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别,而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类论文的语言差别,还是比较明显的。如此看来,文科论文的语言在具备科学语体的共同特征的同时,还具有自己的一些特点。全面了解文科论文的语言特点,对于提高文章的语言质量是大有益处的。
概括地说,精确、简明、平易、庄重及富有文采是文科论文语言所应具备的几个主要特点,同时,这也就是对文科论文语言的几项基本要求。中文学科的论文是文科论文的一大门类,同时也是最能体现文科论文的语言特点的一类论文。
1.精 确
精确应是一切学术论文语言的首要特点,这由学术论文的内容和功用所决定。语言准确,是对所有文章写作的要求,而在学术论文写作中,这一要求则更为严格、具体,并且有着特殊的意义。学术论文的语言要在准确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达到精确的程度。文科论文语言的精确性大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用词恰当、贴切,是构成文科论文语言的精确性的一项最基本的内容。有时,表达同一个意思,可用的词语却不止一个,用词恰当、贴切就是指作者在几个可供选择的词语中,选出了最妥当、最得体的那个,把所要表达的意思恰如其分、富有效果地表达出来。
一个孤立的词语,是无所谓恰当不恰当,或贴切不贴切的,词语只有进入具体的篇章,在特定的语境中,才谈得上是否恰当、贴切。简单地说,用词恰当、贴切,就是指所选用的词语切合内容、切合语境、切合语体特征和文章风格。为做到用词恰当、贴切,论文作者在使用词语时,就必须根据内容、语境以及语体特征、文章风格,进行严格的选择。
在词语的选用中,有许多问题需要注意,比如,词义的辨析就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每一个词语都有其固定的含义,完整的词义是概念义与附加义的统一,概念义是词义的核心,附加义则主要包括词的语法意义、色彩意义等等,另外,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有些词语还形成了一些特殊的情调。掌握每一个词语的各种意义及其特殊情调,才有可能用对、用好每一个词语,从而使文章的语言具有高度的精确性。为保证学术论文语言的精确性,不但意义差别较大的词语不能互相借用,就是意义相近或基本相同的词语也不能混用。
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用词恰当、贴切,表意才能准确、周密;用词不当,不仅会使研究成果受到不同程度的歪曲,而且往往反映出作者思想认识的模糊或偏颇。在写作中能够迅速作出词语的最佳选择,不仅说明作者具有较高的语言修养,而且说明作者已对问题有了比较深入的思考和比较明确的认识。
(2)大量使用含义单一的专业术语,排斥语义模糊、含混的词语形式,也会增强文章语言的精确性。专业术语,是指在特定的学科或专业领域内使用,具有固定的含义的专门性词语。单义性、概括性、客观性是专业术语的特点,专业术语的含义一般已经严格规定,并相对稳定下来;每个科学术语都是人类对自然或社会的认识成果的浓缩反映,因而其概括性极强;专业术语一般不带任何感情色彩,最适于用来客观地表述科学事实。例如:
“五四”浪漫作家不满足于现实主义的再现、摹仿、描写等叙事手段,但他们对纯形式的崇拜,也始终只是一种幻想。热情、感伤和坦诚使他们在本质上更接近的是卢梭而不是唯美主义、艺术至上主义,所以他们并不热衷于形式的精致完美,而是努力于消除作家创作主体与作品本体之间的距离,把自己整个心灵、情感投射于字里行间。于是他们寻找着不同于写实主义的表现性叙事。正是这一艺术追求,使他们从弗洛伊德关于梦的理论中找到了启示。
这段文字引自文学论文《弗洛伊德主义与“五四”浪漫文学》,其中的现实主义、唯美主义、艺术至上主义、形式、创作主体、作品本体等都是文学专业术语。如果去掉以上专业术语,换用其他一些说法,那么原文内容就会面目全非,即便多用几倍的文字,也难以把作者所要表述的意思表述得非常确切、周严。
(2)适当地使用一些成语、文言词语。成语是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经过千锤百炼,最终凝固而成的语言形式。它有固定的出处,而且多半带有典故性,是对典型材料的概括。成语的特点是结构简洁,含义丰富,其实际意义往往大大超出字面意思,把成语妥当地用在文章中,能够提高增强语言的表现力,收到言简意赅的表达效果。
文言词语是指以文言形式保存下来的古汉语中的词语。古汉语词以单音节为主,现代汉语词则以双音节为主,所以,表示同一个意思,古汉语语句的字数一般要少于现代汉语语句的字数。在适当的地方使用一些恰当的文言词语,可以使语句更为精练,有助于增言的简明性。例如:
古人云,“人贵有自知之明。”以我学术的成就来说,我决不敢妄想和从这个世纪开始时起接受过这奖章的任何一位著名学者相提并论。这一段话中的“古人云,'人贵有自知之明”即是文言说法,译成汉语就成了“古人说:'对于人来说,可贵的是能够正确地自己'。”换成这种说法,不但多出了许多字数,而且失去了原文所特有的典雅风格。
这里所说的可适当地使用一些文言词语,并不是一般地提倡在论文中大量使用文言词语。现代文章写作无疑要以现代汉语词汇为最基本的语言材料,文言词用得过多或用得不当,则会使文章文白夹杂,不伦不类,失去可读性。
(3)要避免一切不必要的重复。无论是字面上,还是意义上,一切不必要的重复都是有害无益的语言成分,是应该剔除的赘余成分,因为“凡是受信者一方所已经知道的信息,其信息量等于零。”字面上的重复比较容易看出,因而也较易于避免,意义上的重复则常被忽视。刘勰在《文心雕龙·熔裁》中说;“裁则芜秽不生,熔则纲领昭畅,譬绳墨之审分,斧斤之斫削矣。骈拇枝指,由侈于性,附赘悬疣,实侈于形。一意两出,义之骈枝;同辞重句,文之疣赘也。”意义上的重复就象多生出的肢体,辞句上的重复就如同多余的肉瘤,通过炼意与炼辞,可以去掉重复的意思和字句,使语言更加精粹,使文章更加精悍。
(4)耍杜绝客套话之类的空话、废话。有人惯于在论文中,写上一些空洞乏味的客套话,诸如“本人才疏学浅”、“定有疏漏之处”之类。谦虚、诚恳是值得肯定的治学态度,而治学态度如何应在科研实践中体现出来,把人人都会说的客套话写到篇幅有限的学术论文中,则大可不必。学术论文是描述科研成果的工具,一切与课题研究无关的内容都应删去,而且,空话、废话本身就是毫无价值的语言,“陈词滥调所提供的信息,其信息量很小很小,甚至等于零,废话则是一种没有语义(或没有正经语义)的信息。对于收信来说,废话虽是头一次听到,但既然是废话,那就是100%的无用信息或无效信息。无用或无效信息,其信息量极小,或几乎接近于零。”起草学术论文,应把每一字、每一句都落在实处,如果用了大量的语言材料,只传达了少量的信息,或者根本没有传达任何信息,那么,写作就是失败的,至少不是高效率的。
“文章烦简,非因字句多寡、篇幅短长。若庸絮懈蔓,一句亦谓之烦;切到精详,连篇亦谓之简。”强调语言的简明,也并不是说词语用得越少越好,更不是说文章写得越短越好,而是要以表意的明确为原则,该用的词语必用,不该用的词语一律不用,以达到一种“长者不为有余,短者不为不足”的写作境界。
3.平易
理论是朴素的,表述理论的语言应当是平易的。所谓的语言平易,主要是指文章的语言形式具有平实自然、明白晓畅的特点。古人李涂在《文章精义》中说过:“文章不难巧,而难于拙,不难于曲而难于直,不难于细而难于粗,不难于华而难于质。”这段话说明了文章语言平易的难能可贵。平易不是平淡无奇,而是要能“俗中见雅”、“拙中见巧”、“平中见奇”,以取得一种“语浅而意深,言近而旨远”的写作效果。从积极的方面来看,要使文章语言达到平易的要求,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1)用语要平实。学术论文属于非欣赏型文章,在这类文章中,要用实实在在、朴实无华的语言把事理讲述得明明白白,最好能让读者感到娓娓道来,如叙家常,而深刻的道理已包含于其中。
语言平实看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西方一位著名的新闻记者曾指出,最优雅的写作也就是最简朴的写作。论文作者要想在写作中做到用语平实,除了要有正确的写作观念和对研究研究的深入把握之外,还要在平时的语言实践中,注意加强自己的语言修养和驾驭语言的功力。
(2)用语要直白。与其实用的目的相适应,在学术论文中应当避免使用晦涩难懂或模糊曲折的语言形式,而要直陈其事,直截了当地把要告诉读者的意思表述清楚。选用词语要考虑有利于启发读者的思想,要能引导读者只就文章内容本身进行思考,而不必在对语言形式的推敲上花费时间,更不要让读者去费心揣摩那些难以读懂的语句。欣赏型文章通常所追求的那种含蓄的语言表达方式,也是为学术论文写作所排斥的。
(3)语句要顺畅。
学术论文要一层紧承一层,一句紧接一句,语意的承接要紧密,该说的话都要说出来,而不能有省略、有跳跃,让读者自己去领会靠语境显示的“言外之意”。在有些文章的写作中,十分讲究发挥语境因素对于语义的补衬作用,论文写作却不能如此。
从消极的方面来看,要使论文的语言平易,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避免使用生僻词语。生僻词语会给读者的阅读带来一定的困难,应当尽量避免使用。
写作是从内容到形式(根据内容选择形式),阅读则是从形式到内容(根据形式理解内容),语言形式是读者理解文章内容的凭借,假如读者连作者所用的词语都未能读懂,怎么谈得上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呢?而生僻词语恰恰就是一般人不易读懂的词语。汉代王充在《论衡·自纪》中说:“何以为辨,喻深以浅。何以为智?喻难以易。”避深就浅、避难就易是选用词语所应遵循的准则,生僻词语的大量使用显然是同这-准则相悖的。
或许有人认为,使用生僻词浯,会使人感到文章有深度,使人觉得作者学问高深。实际上,语言的艰深同内容的深刻并无必然联系,相反,会写文章的人往往善于用最平常的词语,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说明最深奥的道理,免得读者只顾琢磨生僻词语的含义,却忽视了对文章内容的深刻领会。
(2)不要堆砌华丽词藻。不顾表达的需要,胡乱堆砌华丽词藻,会使文章华而不实,并给人一种庸俗、浅薄的感觉,这是一切文章写作之大忌。在学术论文这类非欣赏型文章的写作中,对此要求得尤为严格。
(3)不可滥用专业术语。多用专业术语,是学术论文语言的一个突出的特点,也是构成学术论文语言的精确性的一项内容,这在前面已经谈过。但虽然如此,对专业术语也不能不加限制地使用,文科论文特别是中文学科的论文的读者对象还是比较广泛的,论文作者在使用专业术语时,也要适当地照顾一下非专业人员的特点。在一些读者面极广的论文中,过于专业化的词语用得太多,对于一般社会成员来说,阅读的难度就大大增加了,这无形中也就缩小了文章的读者范围。
另外,应当特别注意的是,前几年在文科论文写作中出现了一种偏向,那就是牵强附会地搬用新术语或者盲目地引进自然科学术语。有人不管写什么文章,不管有无必要,都要套用一些新名词或纯料的自然科学领域中的专门词语,甚至常常在没有真正把握那些术语的含义时,就望文生义,生搬硬套,把它们用在自以为合适的地方。这种作法不仅破坏了文章的可读性,而且容易给人以故弄玄虚之感,会使读者对文章望而生畏,望而生厌。
前面曾提到过,随着科学的飞速发展和科学一体化趋势的增强,新的术语或其他学科的术语被用于论文之中,已成为一件极其平常的事情。在对新的术语或自然科学术语的使用中,确实存在着生搬硬套与融会贯通的区别问题,后者是有益的,前者则是有害的。
4.庄 重
科学是严肃的,理论是郑重的,高度科学化、理论化的学术内容的表述,必须相应地采用较为庄重的语言形式。学术论文语言所应具有的庄重的特点,主要体现在造句与措词两个方面:
(1)大量使用严整的句子形式,有助于增加文章的庄重感。同其他类型的文章相比,学术论文中长句、复句、整句(主谓句)以及常式句、完全句要多一些,短句、单句、零句(非主谓句)以及变式句、省略句则要相对地少一些。这种造句方式一方面体现了学术论文语言表意精确的特点,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文章的沉实感、凝重感。
(2)独特的措词方式,也有助于保持文章的庄重感。具体地说,在学术论文写作中,有些词语是应该避免使用或慎重使用的,例如,对口语色彩过于浓烈的日常生活用语,像方言土语、歇后语、儿化词等,应禁止使用;对有损于祖国语言的纯洁与健康的粗俗词,像黑话、切口、骂人话等,应坚决予以弃除;对叹词、象声词和部分感情色彩过于浓烈的形容词、副词,应严格控制使用;对尚未经过社会约定俗成,进入全民语言交际系统的“言语新词”,应尽量少用;对简称之类特殊的词语形式,应慎重使用。从原则上说,在比较庄重的语体中,是不能随便使用简称的。但如果一个字数较多的词语在文章中反复出现,为使行文简洁流畅,也可以在这个词语第一次出现时,对之进行简缩,并在括号中注明“以下简称为……”。总之,无论哪类词语,只要会损害语言的庄重感,就应避免或慎重使用。反过来,有些词语,如文言词语的合理使用,也会使文章更有庄重感。一般来说,具有明显的书卷语体色彩的词语,是有利于增加文章语言的庄重感的词语,应当成为论文写作的基本的语言材料。
精确、简明、平易、庄重,是论文语言从不同的角度表现出来的特点,同时这几个特点又是互相联系着的,四者统一,构成了文科论文语言的主要特征。在使论文语言具有这些特征的基础上,还应努力把文章写得富有文采。如果说精确、简明、乎易、庄重是对-切论文语言的一般要求,那么,富有文采则是较高层次的要求,是对中文学科的论文语言的特殊要求。
5.富有文采
出色的论文语言要做到规范性与艺术性相统一,文科论文特别是中文学科的论文不仅要以巨大的逻辑力量打动、征服读者,最好还要能以浓郁的文学色彩吸引、感染读者,文学论文尤其应当如此。语言富有文采,能为理论增添魅力,在这一点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为人们留下了许多成功的范例。
那么,怎样才能使论文的语言富有文采呢?
(1)杜绝“零度风格”。要使语言富有文采,就不能板起面孔,故作姿态,用一种冷漠的腔调说话,在笔墨之间不妨流露出一定的主体色彩,以唤起读者的共鸣,或使读者产生亲切感。对此,朱光潜先生曾谈过这样的看法:“修辞学家们说,在各种文章风格之中,有所谓'零度风格'(zero style),就是纯然客观,不动情感,不动声色,不表现说话人,仿佛也不理睬听众的那么一种风格。据说这种风格宜于用在说理文里。我认为这种论调对于说理文不但是一种歪曲,而且简直是一种侮辱。说理文的目的在于说理,如果能做到感动,就会更有效地达到说服的效果。作者自己如果没有感动,就绝对不能使读者感动。”对于文章写作来说,所谓的“零度风格”是不可取的,因为那样的文章很难真正吸引读者,更不要说引人入胜了。论文固然应以冷静、客观地阐释科学理论为特点,但这同语言形式的平板、僵直以及文章语气的漠然、冷峻完全不是一回事。
中文学科的论文包括语言学论文和文学论文两大类,从总体上看,语言学论文的表述方式与自然科学论文的相同之处要更多一些。而文学论文则最能体现文科论文的特点,或者说应当具有一些“文学性”。文学是同“激情”联系在一起的,不仅文学创作如此,文学研究也同样如此。文学研究需要情感体验,文学论文常常会充溢着作者的情感,这样的论文往往是有创新价值的论文。
(2)多用具体、形象的词语。在不损害论文内容的科学性与表述的准确性的前提下,使用一些具体、形象的词语,会使文章显得更有生气。如果在论文中一味用干枯、空洞的语言来表述深奥、抽象的理论,就很容易使人感到文章枯燥无味,甚至难以卒读。赋予深奥、抽象的理论内容以具体、形象的语言形式,把无形的事理有形化,深刻的道理就会变得似乎浅显起来,读者易于理解、消化,并能留下鲜明的印象,进而会打消对学术文章的畏难心理。
(3)采用恰当的修辞方式。适当地采用一些修辞方式,也会增强论文语言的表现力和艺术性。
人们通常认为,科学语体中的修辞只能是消极修辞,即只限于词语的锤炼、句式的选用等。在科学文献的撰写中,不宜采用积极修辞的方式,也就是说一般不能运用辞格。但实际上,许多辞格都常被有效地运用于文科论文当中,比如排比、对偶等。排比这种辞格的最大作用就是贯通语势、突出文意,把排比句用在文章中,能使语言富有节奏感,使表达更富有条理。对偶是汉语所特有的修辞方式,对偶句的特点是音节整齐匀称、语义凝炼集中,把对偶用于论文写作中,能使文章具有一种和谐的美感。此外,巧妙的比喻既能深入浅出地阐明事理,又能使文章的语言生动起来,因而也常被论文作者采用。总而言之,修辞方式如果用得妥当,确实能为文章增添光采;如果用得不当,就会适得其反,妨碍内容的表述,所以,在行文中一定要从内容表达的需要出发,合理地选用修辞方式。
(4)多用新鲜的词语。语言的创新常常就是思想出新的过程,新鲜别致的语言形式同新颖独特的学术内容才是和谐一致的。撰写论文要力求“惟陈言之务去”,尽量选用新鲜的词语。新鲜的词语有生气、有吸引力,容易使读者感兴趣,也便于表达新的理论。相反,假如文章满篇都是陈腐的词语、过时的字眼,则会给人以陈旧感,难以引起读者的兴趣,也不适于表述新的理论。
(5)调整句式,寻求变化。在行文中有意识地调整句式,能够使语言错落有致,富于变化。
前面说过,长句、复句、整句多,是学术论文在造句方面的一个特点。但一篇文章完全采用这类句式,也会使文章显得呆板,沉闷。适当地调整、变换句式,能使文章改变单调、平直的格调,转而具有一种轻松、明朗的调子,并富有参差美、节奏感。其中,特别是长句与短句的交错使用,更是有利于发挥这两种句式的优势,会收到既严密周详,又不失简洁明快的表意效果。
(6)调协语音,追求和谐。在遣词造句中,要尽可能注意语言的声音美。语音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是对-切文章语言的要求,声音美是构成文章的形式美的一个要素。
综上所述,论文语言应当做到精确、简明、平易、庄重并富有文采。立言得体,内容才能表达得充分、完美,学术论文的语言属于科学语体,要具有科学语体的一般特征。科学语体是对各类学术文献的共同的语言规律的概括,所反映的是共性的东西。共性之外还有个性,在论文的写作中,成熟的、有经验的作者经常会展现出个人所特有的语言风格,或清新隽永,或凝重古朴,或典雅俊秀,或淳厚平实,论文的语言风格干差万别,而一篇文章的语言风格则应当是统一的。运用语言不但要考虑如何突出特定的语体特征,还必须注意保持文章整体风格的一致性,否则,就会破坏文章的整体感,使得文章给人以支离破碎,极不谐调的感觉。能否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自己的思想,能否运用既符合语体特征,又带有个性色彩的语言形式表达内容,也是衡量一个人写作水平高低的标准之一。
第五篇:话题“清醒”点拨及写作示例
话题“清醒”点拨及写作示例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对纷繁的生活和自我的言行应该具有清醒的认识。保持头脑清醒,才会心灵清静,才能真正找准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
请联系社会生活与自我经历,以“清醒”为题,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思路导引】
一、要准确把握题目的内涵。《辞海》对“清醒”一词的解释是“清楚明白,不糊涂,不昏乱”。对中学生而言,保持清醒的头脑,就是要明辨是非,坚守自我,面对形形色色、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要能分辨什么是美与丑,什么是好与坏、什么是高尚与庸俗,等等。一定要注意,不能将“清醒”误解为“看破红尘”或“逃避现实”,更不能让文章成为愤世嫉俗或发泄不满的工具。否则会出现思想错误或偏离主题的问题。
二、要选择丰富典型的材料。不管用哪种文体写作,选材是关键。写记叙文,得在巧字上做文章;写议论文,则力求在材料的典型与丰富上突破。
【素材鲜读】
1、季羡林自摘三顶桂冠。
2007年1月7日《北京娱乐信报》报道,季羡林在最近出版的《病榻杂记》中称,他“三顶桂冠一摘,还了我一个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欢喜”。这三顶桂冠指的是民间封给他的“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和“国宝”称号。诚如季先生所言,他的国学基础也就是从小学起就读经书、古文、诗词,对一些重要的经典著作有所涉猎。但是他对哪一部古典,哪一个作家都没有下过死工夫,因为他从来没想成为一个国学家。除了尚能背诵几百首诗词和几十篇古文外;除了尚能在最大的宏观上谈一些与国学有关的自谓是大而有当的问题外,自己的国学知识并没有增加。先生自知之明的清醒不仅无损他的学问,反倒使其人格陡然巍峨了许多。
点拨:季先生的清醒和自知之明涤清了学界功利浮躁的暗流,这对那些喜欢将头衔印于名片,爱好求名逐利求身份的人不啻是最有力的棒喝。此素材鲜活而又内涵深刻,能够与现实有种种现象形成鲜明对比。
2、罗京把清醒留给自己。
不少观众说,从来没有看见罗京笑过,激动过。罗京认为:“我的职业决定了从我嘴里出去的基本上没有什么可笑的事情。新闻要求有一个常态,要有相对的客观,所以我必须保持冷静的态度。其实让我激动的新闻有很多,毕竟我们是做新闻节目的,新闻就是见证历史,这么多年,我们国家发生很多重大的事情,我都见证过,甚至很多都是参与者。这些历史事件虽然给我很大的震撼,但我在电视屏幕上代表的不是我个人,代表的是党和国家,因此我一方面要感染别人,同时又要保持一份清醒。”
点拨:罗京是《新闻联播》的老播音员,是央视十大优秀播音员主持人,沉稳平和而踏实可信是他的播音风格,若将他的言行与时下所谓的流行偶像放在一起,会见对比鲜明、思想深刻之效果。
3、相声界的尴尬与希望。
马季离世后,曲艺界有声音悲呼失去领军人物,对此观点侯耀文并不赞成。他表示从马三立、侯宝林等大师离开后,相声界本来就没有领军人物。对于衡量谁是相声界的领军人物,他抛出五个标准:第一,必须是相声艺术的表演权威;第二,不
仅擅长表演还能独立创作优秀剧本;第三,还必须是相声理论家,能够著书立说;第四,必须是教育家,把相声艺术发扬光大,桃李满天下;最后必须是评论家,可以给争议问题指引正确的方向。近年来郭德纲突然走红,多少让人看到相声复兴的希望。对于自己徒弟对相声究竟有多大帮助,侯耀文表示难下定论。按照这五条标准,他指出郭德纲前四条每一条充其量只达到70%到80%,最后一条当评论家还早,连10%都没有。郭德纲曾直白说过:“不要把挽救相声的重任完全放在我身上,我一个人救不了相声!”而侯耀文也表示,侯宝林之所以成为领军人物,既不是单位授予的,也不是同行推荐的,更不是媒体吹嘘的,而是人民心中真正认可的。点拨:用对比法,可让此素材变得美不胜收。如将对马季先生的怀念与对领军人物的界定进行对比,将郭德纲的影响与侯耀文表态的话语进行对比,主题会显得极为深刻。
4、洪战辉不再接受捐款。
新华社北京2006年月12月13日报道,洪战辉的报道和讨论,震撼了无数读者和网民,他自强不息的精神冲击波正在感动与激励着广大人们。洪战辉虽处逆境却非常自重自尊,前不久,洪战辉通过新华网再次公开表示,他不接受任何捐款,任何人也不得以他的名义从事募捐。他认为,苦难和痛苦的经历并不是他接受一切捐助的资本,一个人通过自己的奋斗改变自己劣势的现状才是最重要的。这对一些遇到困难就退却、总是抱怨环境不好的党员干部来说,不正是一味极好的清醒剂么?
点拨:写洪战辉,不能满足于将笔墨落在人物身上,要透过人物挖掘出人物的精神内涵与情感魅力,小中见大,可让笔墨入木三分。
5、要有清醒的生活态度。
一条蚯蚓,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缘于它锲而不舍地挖掘;一只大鹏,纵跨五岳,横绝江河,缘于它始终不渝地飞翔。我们常常会看到成功的奇迹,往往也会看到平庸的失败,这一切都缘于是否能够清醒地面对生活。为何史铁生能从失去双腿的痛苦中走出来并且成为了启人心灵的作家,为何爱迪生不惧怕一次次无情的失败,最终发明出了电灯,为何邰丽华能勇敢战胜自己的生理缺陷而最终成为美丽舞蹈的演绎者,这些都缘于他们对人生积极向上的态度。正确的人生态度可以使一个人懂得清醒地审视自己,理智地面对人生,不好高骛远,不随波逐流,不为名利所惑,不为困境所溺,乐观积极,昂扬向上,从而在浮躁的尘世面前从容不迫,在喧嚣的生活背后淡泊自如。
点拨:取材的丰富性不仅表现为多,还得体现巧,展开时,若能正反结合、古今对照、中外融合,观点自然会水到渠成。
【写作范例】
清醒 莫之玮
花瓣凋零,究竟是春日的落寞还是花朵的重生呢?叶子离去,是因为风的追求还是树的挽留呢?“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生活需要清醒,需要我们用清醒去拨开迷雾,去感悟真谛。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当年屈子行吟泽畔,开创了清醒于世而自绝的先河,他以死为镜,求得精神的永恒。“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这是何等光辉的结果!在漫长而污浊的世风中,伟人以美德浣濯自我精神之缨,清醒之后的他们更是熠熠生辉。我很自然地想到了陶渊明。大野无边,五柳扶风,素淡的情怀如月下一缕萧声。一顶草帽,一把镢头,到了南山也就到了家。为了超凡脱俗的人生境界,他在清醒中放弃了官场名利。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溪而赋诗”。他逍遥而快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自在而清闲。面对现实,他选择退去。息隐蒿莱,这是伟人们在血雨腥风里清醒后的选择,是清醒让他的生命变得如夏花般绚美。
清醒是甘露也是剪刀,它能够让生命之树剪除病枝赘叶后更显生机。清醒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伤痛,清醒的人需要忍辱负重的气慨,需要毁誉不悲的胸怀,需要直面鲜血的豪迈,所以敢于清醒的人也是坚强的。
梵高是清醒的,他用画笔和幻想,梳理出了那些或轻或重、或浅或深、或明或暗的诡异画面;庄周是清醒的,他将自己分成两半,一半留在昨日,一半放在黎明,一句“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让他来也轻盈,去也悠悠;李白是清醒的,叫贵妃磨墨,让力士脱靴,在他眼里,功名富贵及大唐的风雅不及那一片明月干净。他在饮酒的同时饮下了月亮,在饮下月亮的同时,饮下了千家万户的捣衣声。
大浪淘沙之后,我们感受到了信仰的力量,看到了人文的光辉。“君不见,君莫舞,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岁月流转,渺小的事物只是转瞬即逝的电光火花,清醒之后依旧闪光的伟大,才是永恒的岁月山河。
点评:这篇文质兼美的佳作,美在两方面:一是有入木三分的思想高度,一篇文章要打动读者,感染读者,首先得有一定的思想高度,这种高度源于作者对历史与现实生活的深入挖掘与思考,本文不是简单地提出观点,而是透过屈原、李白、陶渊明等众多伟人的言行,探寻到了人物的精神魅力。像“清醒是剪刀”、“清醒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伤痛”等语句,令人耳目一新;二是流光溢彩的华美语言,文章开篇用两问切入,扣人心思而又下笔尽展才情;接着用众多的典故和诗词展开,处处充满着传统文化的底蕴,读来令人心醉神怡。
清醒 方琮琦
很久以前,在一个遥远的国度里,“累”和一个快乐的农民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上篇
农民在山地里开垦了一片梯田,用来种稻谷。农民白天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在田地里努力工作,累陪着他;晚上,农民在油灯下编织斗笠、箩筐,累陪着他;逢上赶集,农民大汗淋漓地背着粮食、斗笠、箩筐去街上,累依然陪在他身边。农民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累的内心也充满着甜蜜的快乐。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累在不知不觉中已陪伴了农民几十个春秋,农民的生活也日益富裕起来。当茅房换成砖房、粮食堆满粮仓、牛羊挤满栅栏的时候,农民开始满足起来,他慢慢地看不顺累的身影。农民终于忍不住对累说:“你陪伴我这么多年,帮我驱走了孤单却也让我劳累了大半生;帮我带走了贫穷,却也让我失去了健壮的体魄„„你看我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是不是可以„„”面对农民无情的话语,累感到莫大的惊奇,可累看到农民那只剩皮包骨头的身体,心动了:“是啊!他的生活好了。过去是伙伴,现在也许是累赘了,我为什么还要勉强留下呢?”下篇
累走了,农民变得懒惰起来。整日游手好闲,白天不再耕地,晚上也不再在油灯下编箩筐、斗笠。他仗着自己已拥有的田地,每天在家里宰鸡杀鸭,再从集市上买回酒来大吃大喝。没过多久,他竟把粮食、牛羊还有衣服全卖光了。这个原本辉煌一时的家,只剩下了一张和累一起织的席子。
这天,农民实在饿得受不了了,他把席子揭下来拿到集市上去卖,可半路杀出一伙强盗,见农民已是穷光蛋,气不打一处来,暴打一顿后,连那张席子也没留下。
农民又冷又饿,一瘸一跛地回到了家。窗外风沙盘旋,烟雾弥漫,天空中几颗星星闪动着眼睛在窃笑,下弦的月亮也似乎把嘴巴歪到了另一边。天已经黑了,屋内却还是冷冷清清,毫无生气。寂寞爬上了农民的额头。农民对着空荡荡的房子,想起了自己在田里耕种的快乐场面,回忆起了稻谷像金子似地爬满山坡的美景,想起了自己在油灯下忙碌的情形,想起了栏里关满的牛和羊„„
“嘭,嘭,嘭„„”这突如其来的敲门声打断了农民的思绪。当农民打开门时他僵住了,是累,竟然是自己日思夜想的好朋友——累站在门口,泪水禁不住溢满了农民的眼眶。
点评:文章情节简单,构思却非常精巧。文章之巧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形式巧。作者摒弃传统的写作形式,用童话形式展开,内容新意丛生。更出人意料的是,作者将“累”设计为农民的朋友,通过它与农民的离与合,揭示“劳动才能创造幸福”这一深远的主题。为了让读者一目了然,作者再将内容分为上下两篇,形式再添亮点。二是构思巧。对比的方法,让文章情节大放光彩,农民与累一起生活时的幸福与快乐,通过几组排比句得到了充分体现;而农民与累分手之后的痛苦与失落则在一小段景物描写中含蓄展露。在常人眼里,谁喜欢累呢?可作者偏偏设计了这一可爱的形象,深刻之中颇含几分幽默风趣之情。
清醒 胡语鸣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后花园,当我们感到烦忧或困惑时,打开后花园,里面春光明媚,行云流水,里面搭着逍遥桥,流着忘忧泉,飞着天堂鸟。走进里面,让心灵放飞„„
——题记
清晨,被包裹在狭窄公交车上的我,穿梭于薄暮下的围城之中。不管是寒风暴雨,独自一人走在这条大街上已有无数次了,不知为什么这次觉得脚步如此沉重,仿佛脚下穿着铁鞋走在宽阔无比的磁场中,寸步难移。
大概是受了早上那件事的影响吧!得知被认为是稳坐宝座的我,被挤下了重点班的名列,顿时如五雷轰顶,辉煌一下子离我远去,心仿佛进入了深秋季节的树林。我像是在捡起落叶的那个人,我在苦笑着怀念那逝去的青翠。
我无力地走着,路仿佛格外漫长,突然,一束阳光强烈地刺痛我的双眼,这是多美的一景啊!太阳挣扎着想逃脱地平线的束缚,那是一种不愿服输的性格啊!在阴云的笼罩下,太阳的光芒逐渐消失,取代它的只是令人恐惧的阴影。难道太阳还是无法战胜那无边的黑暗势力?然而,我想错了,片刻,缕缕微光再次展现出来了,它拼命地履行着那份执著。“皇天不负有心人”,阳光洋洋洒洒地洒向每一个角落,阴云屈服了!
我不由想起了《读者》上的一则哲理故事。有一个青年人常常埋怨自己的才能无法得到发挥,哲人便告诉他:“你能把地下的那一粒沙捡起来吗?”“这当然不可能!”青年人鄙夷地说。“如果地下是一粒珍珠,你还会担心捡不起来吗?”青年人明白了:努力使自己成为一颗珍珠!这就是自己,真实的自己。我顿时清醒了过来,自己的境遇和这情景不也如此相似?原来自己不过是那没认识自己的青年人,有“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的愤懑,却少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自信与顽强。真感谢那一缕阳光,引领我走进了自己的后花园,读懂并叩问了内心深处的那个答案。
一样的我,头顶着变幻的日月星辰,奔着脚下不停的步履,带着自己的特殊感悟,在属于自我的道路上奋勇追逐„„
点评:一个问题,一个画面,一个故事,巧妙地组合一起,便成了这篇理性十足的真情佳作。看似平常的“走出失落情绪”类的题材,经过这位技艺高超的“厨师”一番调配,却变成了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应该说,先前作者在车上看到的画面只是文章的引子,这个引子顶多算是情景交融的描写;作者没有止步于这种平常笔墨,而是用《读者》上的一则故事将我们牵入理性的境地;最后再从这种理性的思想中进入豁然开朗的境界。拟人、比喻修辞运用自如,尤其是在描摹沉重心情的那一段,独到的比喻体现出作者极佳的语感,令人拍案叫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