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邓小平法律思想关于民主、中国共产党与法制
邓小平法律思想关于民主、中国共产党与法制
摘要:邓小平中国特色的民主是有限制的民主,至少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民主;中国特色的法制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法律活动。从理论上讲,或者从宏观上讲,或者从哲学上讲,这种说法是不矛盾的,是可以自圆其说的;但是,如果具体一些,现实一些,那么在具体的法律活动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尴尬的时候。
关键词:民主中国共产党法制
自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的口号至今已经十年有余,可是现实情况却着实令人堪忧。在如今的司法实践中,以行政干预司法,以党政干预司法的事件层出不穷。
今年更是爆出了震惊全国的陕西国土厅否决法院判决案。一起简单的矿权纠纷案,经过榆林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至今仍得不到执行,致使价值数亿元的集体财产归于个人名下。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面对生效的判决,陕西省国土资源厅于今年3月1日召开协调会,以会议决定否定了法院判决,而据称其中也受到了党委以维稳为理由的支持。这是典型的以党政代行政,以行政权力公然否定司法判决。可悲的是在号召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司法的作用被放到了效力阶梯的最底层。
这也是目前我国司法改革无法继续深入进行的状况的集中体现。似乎问题已经拐进了死胡同。其实不然,虽然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看似缺乏理论基础,但向前追溯我们却可以从邓小平同志的法律思想中窥视一二。
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首创者和实践者,所以他还没有来得及充分地重视和系统地论述中国特色的法律理论。比起他的经济改革理论、政治改革理论和党的建设理论等,他对法律的看法是粗线条的,是零散的。也就是说,他对法律的看法,不是专门地以一个严格法学家的角度来论述法律的问题,而是以一个政治家的角度涉及到了法律问题;他不是从法律现象内部去探讨法律问题,而是从法律外部去描述法律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提“邓小平的法律思想”比提“邓小平的法律理论”似乎要科学一些。
那么在邓小平同志的眼中,“民主、中国共产党与法制”到底是怎样的关系呢?邓小平反复论述过民主与法制的关系,提出了民主的法制化的观点。但是,民主的含义是什么,邓小平自己也承认是一个很难表达的问题。不过肯定的是,邓小平明确表示,他理解的民主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的民主,即三权分立、多党制、两院制和普选制,也就是不同于现代西方国家采用的政治制度。
从思想进程上看,邓小平的民主思想至少经历了三个阶段,一个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三三制”民主,一个是50、60年代的“小民主”,一个是1978年后的“民主集中制”。
1946年,邓小平提出,三三制政权的实质是民主,具体内容是,在组织上在行政或民意机关中,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或少于三分之一,进步势力占三分之一,中间势力占三分之一;在政策性质上,要照顾一切抗日阶级和阶层的利益;政权是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共产党在这个联合专政中,更接近群众,得到群众的拥护,以保证共产党在联合专政中的优势。在这种民主的政权下,党、军队和群众团体都要遵守政府的法令,“在人民中间,要养成遵守抗日民主政权法令的习惯”,“建立人民法庭,以便接受审理案件,维护社会秩序,避免乱打人、乱捉人、乱杀人的现象。”(1)(注:《邓小平文选》第1卷,第15、119页。)这是一种朴素的民主观,接近民主的原始含义,它是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民主制度的反映。1957年,邓小平说:“我们是不赞成搞大民主的。大民主是可以避免的,这就要有小民
主”。(注:《邓小平文选》第1卷,第273页。)按照《邓小平文选》的注释,“大、小民主”用语源于毛泽东,大民主指要在中国实行西方式的资产阶级民主,有时指大规模的群众斗争或闹事。邓小平所指的大民主是大规模的风潮和闹事,小民主指认真执行我国宪法所规定的民主制度,使人民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和其他民主权利受到应有的尊重和保障。邓小平把小民主形象地比喻为“出气”,他建议在各种会议上,包括人民代表大会,政协会议,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等各种场合,“有意见就能提,有气就能出”。1962年,他说在全国范围内,在各省、各地区、各县不合适进行“普遍”的“出气”大会,而在省一级,在省的委员会或者常委会或者书记处这样的范围内,在地县部门单位一级的委员会内部,有必要开开会,出出气。(注:《邓小平文选》第1卷,第313页。)“出气”就是坚持民主集中制。
1978年以后,邓小平审慎地思考和对待中国特色的民主问题,他认为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才是真正的民主。这种民主包括宪法和党章规定的公民权利、党员权利、党委委员的权利,即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政治民主,包括扩大经营自主权的经济民主,包括民主选举、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工人农民个人的民主权利。在民主和法制的关系上,邓小平的经典提法是:“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是不可分的。不要社会主义法制的民主,不要党的领导的民主,不要纪律和秩序的民主,决不会是社会主义民主。相反,这只能使我们的国家再一次陷入无政府状态,使国家更难民主化,使国民经济更难发展,使人民生活更难改善。”(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59—360页。)并且认为,正是这种中国特色的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制度,是社会主义国家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干一件事情,一下决心,一做出决议,就立即执行,不受牵扯”,他主张“要保持这个优势,保证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40页。)为此,他反对在中国实行诸如三权分立、多党制、两院制和普选制的西方民主制度。他说,如果中国采用这些制度,那么就会“乱套”,就会产生“**”,就会出现文化大革命那样的局面,也就是导致无政府状况。(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23、196、242页。)
这里自然地引申出邓小平法律思想中的另外一个重大问题,即中国共产党和法律的关系。应该说,邓小平自始至终都把党的领导与国家机关的法律活动区别开来。1941年,他认为“以党治国”是国民党的恶劣传统,是国民党的遗毒,是缺乏民主习惯的表现,并把“以党治国”的表现总结为三条:把党的优势建立在权力之上,而不是建立在群众的拥护之上;把党的领导解释为“党权高于一切”,干涉政府的工作,改变政府的法令;脱离群众,不能反映群众的意见,自以为是。结果是麻痹党、腐化党、破坏党、使党脱离群众。进而他提出了党对民主政权正确领导的原则,即指导和监督,指导使党的主张能够通过政权去实行,监督使政权合乎民主的统一战线原则。(注:参见《邓小平文选》第1卷,第10—12页。)1956年,邓小平详细地界定了党与国家机关的工作界限:“第一,在国家机关工作中的党员,首先是由担任负责工作的党员所组成的党组,必须服从党的统一领导。第二,党必须经常讨论和决定在国家机关中的各种方针政策问题和重要的组织问题,国家机关中的党组必须负责在同党外人士完美合作的条件下,实现党所作出的这些决定。第三,党必须认真地有系统地研究国家机关的情况和问题,以便对于国家工作提出正确的、切实的和具体的主张,或者根据实践及时地修正自己的主张,并且对于国家机关工作进行经常的监督。”(注:《邓小平文选》第1卷,第236—237页。)1980年,他认为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一个方面就是着手解决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问题,提出党中央的一部分领导不兼任政府工作,而是集中精力管党,管路线、方针、政策,从而有利于加强和改善中央的统一领导,有利于建立各级政府自上而下的强有力的工作体系,管好政府职权范围的工作。(注:参见《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21页。)1986年,他在关于政治体制改革问题中反复强调,要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党政分开、权力下放。(注:参见《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77页。)
至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邓小平中国特色的民主是有限制的民主,至少是在中
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民主;中国特色的法制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法律活动。从理论上讲,或者从宏观上讲,或者从哲学上讲,这种说法是不矛盾的,是可以自圆其说的;但是,如果具体一些,现实一些,那么在具体的法律活动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尴尬的时候。
我们首先来看民主问题。民主毕竟是西方的舶来品,它是政权的组织形式之一。最先完整论述这个问题的思想家要数亚里士多德。他在《政治学》中,按照政治统治的目的和统治者的人数将政体分为六种。在为城邦幸福而统治的正宗政体中,有一个执政的君主政体,有少数人执政的贵族政体,有多数人执政的共和政体;在不照顾城邦幸福的变态政体中,有一人执政的僭主政体,有少数人执政的寡头政体,有多数人执政的平民政体。(注:参见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132—134页。)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共和政体和平民政体是区分开来的,共和政体是以群众为统治者而能照顾全体人民的公益,平民政体则以穷人的利益为归依,而实际上是一种无政府主义。到孟德斯鸠的时候,他把政体简单明确为三种:共和政体是全体人民或仅仅一部分人民握有最高权力的政体;君主政体是由单独一个人执政,不过遵照固定的和确立了的法律;专制政体是既无法律又无规章,由单独一个人按照一己的意志与反复无常的性情领导一切。在共和政体中,共和国的全体人民握有最高权力时,就是民主政治。共和国的一部分人民握有最高权力时,就是贵族政体。(注:参见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8页。)卢梭则把这种共和制极端化了,提出了著名的“人民主权说”,“我们每个人都以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并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由全体个人的结合所形成的公共人格,以前称城邦,现在则称为共和国或政治体……至于结合者,他们集体地就称为人民”。(注: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1980年修订第2版,第24—26页。)这些都是西方关于民主理论的经典。正是在这些经典指导之下,资产阶级在夺取政权之后,为了实现这些民主而建立了普选、自由、法治、分权、平等和代议制等等制度。应该说,从民主一词的原始含义上讲,即从民主指全体人民掌握国家权力或国家主权属于人民上讲,邓小平的民主含义与西方民主的经典含义并无明显的冲突之处,从形式上看,邓小平的“小民主”与亚里士多德的“共和制”和孟德斯鸠的“共和政体”有近似的含义,而其“大民主”则与亚里士多德的“平民政体”有近似的含义。但是在如何实现这种民主的方式上,他采取了另外一种形式,即反对西方近代的分权制、多党制、两院制和普选制,而主张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主张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而我国的宪法也是这样规定的,一方面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政权属于人民所有,人民当家作主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来实现,另外一个方面坚持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在内的四项基本原则又是宪法的一项基本原则。问题是,当人民代表大会与党发生不一致的情况下,或者在极端的情况下当有人试图利用人民代表大会来反党的情况下,怎么办?我们可以说这种情况不会出现,可以说党的利益与人民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可以说党忠实地代表了人民的利益,但是党毕竟与人民不是同一主体,每一个人民不是自己想成为党员就成为党员,而是当他想成为党员而党又认为他合乎一个党员的标准时,他才可能成为党员。党与人民利益的普遍一致性并不能否定在特定的条件下他们之间的非一致性。宪法在这个问题上并没有明确的解释。这个情况同样存在于法制问题上,更突出的是,宪法问题或政治问题带有全局性和一般性,而法律实践带有个别性和具体性。在邓小平关于党和国家机关体制改革的理论中,他认为党要管大事,不应该干涉国家机关的专门活动,但是在法律实践上,国家机关体系和党的体系同样存在,在疑难问题和重大问题上,党的决定更起决定性的作用。在一般问题上,我们可以认为一般允许存在个别的例外,但是在一个具体案件中,一个对于一般来说的个别情况实际上涉及了一部分人或者一个人的全部法律权利。在一个特定的情况下,作为党的干部的法官,是服从党的命令?还是服从法律?他受党的监督?还是接受人民的监督?法律对此也没有明确的解释。
当然,邓小平有他的理由,而且这些理由也非常充分非常实际,那就是因为我国是一个有太多专制传统太少民主传统的国家,因为我国有太多的封建残余的影响,因为我们国家缺少执法和守法的传统,因为人们的文化素质太低,因为我们有十亿人口,人民的文化素质也不够,因为我国是一个大国,地区之间发展又不平衡,还有这么多的民族。(注:参见《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32页;第3卷,第163、220、242页。)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只能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走中国特色的民主之路和中国特色的法制之路。在教育人民的过程中,不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建立社会主义法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由不太民主走向比较民主到达较高的民主,从不太讲求法制走向比较讲求法制到达较高程度的法制。从这个意义上讲,邓小平的确是一位大公无私,为人民谋幸福的伟大政治家。
注释:
1.、《邓小平文选》第1卷,第15、119页
第二篇:承前启后的邓小平民主法制建设思想
Script>[内容提要]:今年8月22日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的纪念日子,为了缅怀其丰功伟绩,尤其是其承前启后的民主法制建设思想,对当今中国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做出巨大贡献和产生的深远的影响,本文在此粗浅地探析党的三代领导人的民主法治思想。
党的三代领导人的民主法治思想具有继承性和创造性。从毛泽东同志的“主权在民”到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再到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分说明了三代领导人都在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都在努力地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邓小平的民主法治思想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江泽民同志“依法治国”思想实际上就是对邓小平民主法治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同志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①1997年,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从“法制”发展到“法治”,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却是近20多年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结晶。由于时代的局限性,三代领导人所处的历史时期不同,所发挥的历史作用也不一样。毛泽东同志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邓小平同志让中国人民富起来了,江泽民同志让中国人民强起来了。
一、党的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同志的民主法治思想
俗话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1945年,毛泽东同志在回答著名民主人士黄炎培先生关于共产党如何防止走历代王朝“其兴也勃,其怠也忽”的老路时说,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这就是“民主”②。我们是人民的政府,跟剥削阶级有着本质的区别,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群众当家作主,成了国家的主人。不存在历代封建王朝兴衰周期率的问题。毛泽东同志强调以民为本、以民为重,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共产党人的宗旨。
改革开放以前,国家实行高度的计划经济,而计划经济是一种行政经济,主要依靠行政手段管理国家各项事务。当时的民主法制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也走过不少弯路,历经了一个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法制初创阶段,建国初期,为了加快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国家制定了不少法律法规,但当时的国际环境和具体国情决定了领导者的治国方法主要是靠政策、靠群众运动,而不是靠法制。(2)、法制停滞阶段,法制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立法司法工作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3)、十年文革,砸烂公、检、法,成立保卫组,搞阶级斗争扩大化,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遭受严重破坏。这跟毛泽东同志晚年的指导思想有关,由于时代的局限性,他只重视法制的政治职能,轻视法制的经济和社会职能,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把法治思想仅仅限制在对敌斗争、打击犯罪和巩固政权的狭小空间内。在领导方式上,没有摆脱传统的“人治”思想束缚,把法制仅仅作为一种统治手段、一种统治工具,而不是把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当然,毛泽东同志也有重视民主法制建设的几个闪光点,主要体现在三件大事上。㈠、1937年,红军干部黄克功因向陕北抗日大学学生刘茜逼婚不成,竟然开枪打死刘茜,造成极坏的影响,对此,毛泽东主席主张依法惩处,说“不杀黄克功,就不足于教育党”。③
①、《邓小平论民主法制建设》第9页。②、《学习〈邓小平论民主法制建设〉讲话》第10页。③参见《毛泽东著作选读》上册,第184页,《给雷经天的信》。
㈡、1953年,面对新中国第一大案——刘青山、张子善案件,为了惩治腐败、廉洁党和国家机关,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毛泽东同志也是极力主张依法枪决。㈢、1954年,毛泽东同志亲自担任立宪委员会主任,主持制定新中国第一部宪法——《1954年宪法》。毛泽东主席和他的秘书田家英同志亲自参与起草条文,为制定宪法参阅了两箱子宪法书,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原来草案中曾指出“这是我国的第一个宪法”,毛主席认为不妥。他指出,中国过去有9个宪法,要尊重历史,强调此句“不改不行”;有人提议将这部宪法命名为“毛泽东宪法”,但被毛主席拒绝了,认为这样写不科学、不合理①。毛泽东同志说“这个宪法草案,看样子是得人心的”。② 它充分发扬了社会主义民主,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历时1年零9个月,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全民讨论,参加人数达1亿5千万人,提出意见138万条。它贯彻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确立了我国的政治体制,首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它在序言中肯定了党的领导和人民民主专政,总纲第一条规定的“人民民主国家”就是指“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实践表明:1954年宪法是一部很好的较完善的宪法,它所确立的基本原则是正确的,是国家的总章程、根本法。对新中国的立法活动起了重大的影响。
毛泽东同志的民主法治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毛泽东思想是以毛泽东为首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集体经验和智慧的结晶,是全党的集体创造。它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我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形成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20世纪20年代末,成熟于抗日战争时期,是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旗帜。
二、党的第二代领导人——邓小平同志的民主法制建设思想
邓小平同志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早就为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绘制宏伟的蓝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党开始拨乱反正,把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得到恢复和迅速发展,并逐步走上正轨。邓小平同志重视民主法制建设自有其主客观原因,主观上,邓小平同志几经浮沉,“文革”中受到冲击,曾被下放劳动,住过牛棚,深知无法无天的危害性,深感实行
民主法制的重要性;客观上,我国正在实行改革开放,搞经济建设离不开法制,市场经济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法制经济,需要法制来规范、保障、引导和制约。邓小平同志继承和发展了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民主法治思想,尤其是1958年董必武同志提出的“依法办事”思想,把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全过程概括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十六个字。有法可依是前提,有法必依是关键,执法必严是重要条件,违法必究是保障。
邓小平同志的民主法制建设思想内容极其丰富,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和科技等领域。主要有以下八大方面:③ ㈠、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实行“两手抓”。㈡、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实行“严打”和开展反腐败斗争。㈢、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概括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十六字方针。㈣、坚持实行法律目前人人平等原则。㈤、指出加强法制根本的问题是教育人。㈥、实现民主和法制要有步骤、有领导地进行。㈦、民主必须制度化、法律化。㈧、坚持人大制度,改善党和国家的领导体制,发挥人民政协的协商监督作用。
①参见2003年12月29日《文摘周报》韩大元的文章。②参见《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125页。③全国普及法律知识干部统编读本《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基本知识》法律出版社,1996年出版,第58-93页.邓小平同志的民主法制建设思想的特点:
㈠、全局性。邓小平同志从战略的高度出发,指出法制建设同经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具有高度的全局性。自20世纪70年代末起,邓小平同志集中思考了两个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他指出我党建国以来的两大失误:即忽视发展生产和忽视发扬民主。为此,全党的工作着重点必须转移,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搞四个现代化一定要有两手,只有一手是不行的。所谓两手,即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①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邓小平同志还进一步揭示民主与法制的必然联系,提出了“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思想,指出“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两方面是统一的。”②他说“不要社会主义法制的民主,决不是社会主义民主。”③他还进一步强调:“要继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这是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坚定不移的方针,今后也决不允许有任何动摇。”④ 1986年,邓小平同志又明确指出法制是全局性的思想:“我们现在的重点是端正党风,但从全局来讲,是加强法制。”⑤ 由此可见,邓小平同志是从经济战略思想、政治战略思想和全局的高度来肯定法制建设的重要地位,这就使他的法制理论溶入了建设一个既不同于传统社会主义,又不同于现代资本主义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宏伟蓝图之中。
㈡、实践性。邓小平同志的民主法治思想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为依据,彻底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邓小平同志总结历史经验,适应拨乱反正的需要,论证了加强法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1978年底,他指出“国家和企业、企业和企业、企业和个人等之间的关系,也要用法律形式来确定,它们之间的矛盾,也有不少要用法律来解决。”⑥ 1979年6月他还指出:“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⑦ 80年代初期,针对当时社会治安形势严峻,邓小平同志要求专政机关要严打。他认为对人民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是人民民主专政的两大职能,人民民主专政必须讲,因为社会上还有不少违法犯罪分子。“对违法犯罪分子手软,只能危害大多数人民的利益,危害现代化建设的全局。”⑧ 发扬民主不是不要专政。“现在是非常状态,必须依法从重从快集中打击,严才能治住。”⑨ 他强调:“全党同志和全体干部都要按照宪法、法律、法令办事,学会使用法律武器(包括罚款、重税一类经济武器)同反党反社会主义势力和犯罪分子进行斗争。”⑩ 为此,在1982年底和1983年初,全国人大常委会做出了《关于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犯罪分子的决定》和《关于严惩严重破坏经济秩序的罪犯的决定》,在法定量刑幅度内从严从重,在诉讼程序上从快地打击犯罪分子。
邓小平同志指出:“对于干部和共产党员来说,廉政建设要作为大事来抓,反腐败还是要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据此,1993年党中央作出关于加强反腐败斗争的部署,把严厉打击贪污、贿赂等经济犯罪的斗争摆到突出位置。反腐败要动真格,敢于查处大要案,对于严重的经济刑事犯罪分子要严惩,把判死刑作为一种必不可少的教育手段。心太软了、手太软了都不足于威慑犯罪分子。
①、⑤《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54页、第163页。②、③、④《邓小平论民主法制建设》第39页、第9页、第9页。⑥、⑩《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6页、第371页。⑦、⑧⑨《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73页、第217页
9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特别强调稳定,他多次指出:“我们搞四化,搞改革开放,关键是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绩也会失掉。”① 他总结出:“只要有利于中国稳定的就是好事。一切导致中国混乱的因素都要排除。”② 邓小平同志以实事求是的态度从不同的时期,从多种角度对法制建设进行论述,极大地指导和推动了中国的法制建设,为我国实行法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㈢、开放性。邓小平同志是我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其民主法治思想也充分体现开放性的一面。随着我国对内不断深化改革,对外不断扩大开放,过去那种计划体制已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形势的发展促使我国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为了加快立法步伐,改变以往“
第三篇:浅析民主、法制与公正
本周,听说我院有的科室在讨论中发生了争执,争执中甲乙双方各执己见,甲方说要按法律法规及制度文件办事;乙方说,法律不一定对,也不能完全按法律法规办。甲方最后说,如果连法律都认为不对就没法再谈了。争执到此结束。
对于以上甲乙双方的观点,谁对谁错不言而谕。可悲的是,有法不依与执法不严的现象在当今社会普遍存在,这就难怪很多人法治观念淡薄,甚至认为法律不一定对,只有自己的看法与观点才是唯一正确的,有的地方官甚至说“我就是法。”对于国法则唯我所选用,可守可不守。
纵观历史,我国在尧舜时期实行的是无为而治,当时有民谣谓:“天生蒸民,莫匪尔极。不识不知,顺帝之则。”“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何有于我哉。”百姓纯朴,与世无争,也少有犯罪发生。历史进入夏、商朝之后,奴隶与奴隶主之间,无法可言,强权者的任何一个决定都可以是法。到了周朝,特别是东周的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说以孔子为代表,推行以“仁、义、礼”来规范社会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认为人人礼让、守礼,各守其本份: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犯上、犯罪现象必然会减少。但儒家学说也不是万能的,犯罪的事依然发生,法家提出要以法治国治民,人人要守法,甚至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之说。但法由君主和朝中大臣制定,旨在保护皇权和帝国的利益,而人民对国法的制定是无权发言的。这种法,使君主操臣民的生死大权,“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所以,在封建体制下,民主与法制是不存在的,它的法治实为人治。
晚清时期,中国有志青年为使国家复兴,希望推翻满清政府,建立民国,从根本上实行变法,为此,许多青年出国留学,而且很多是学的政法专业。听父亲说,我的曾祖父当年在日本留学时就是学的政法,并且在日本加入了同盟会,辛亥革命时随孙中山回国,后在民国中央财政部任次长,但心目中的理想并未实现。中国人争民主、自由、均权,希望建立一个民主法制的国家,前后经历了几代人。
全国人大是我国的立法机构,人大代表在会议上的提案表达的是民众的心声,这就是民主。讨论立法后,法律条文不能只纸上谈兵,它必须在全国推广执行,在执行中必须公正。中央政府早已提出要以法治国,但因诸多原因,仍是步履艰难,因为,在执法中,公民的法治观念与执法人员的素质都是法治成功的重要因素。
如:民事纠纷未触犯法律,可按《民法通则》进行调解处理,调解失败时就必需由民事法庭裁判,这就需要法官的公正。再:刑事犯罪,由公安部门立案侦查,确定案情后,向检察院申请逮捕,嫌疑犯被逮捕后由公安人员审讯,审讯完结后移交检察院,由检察院代表国家向法院提起公诉。这期间,被告有权聘请律师,如无条件聘请者法院可给予指派辩护人。开庭审理期间,在法庭上公诉人与被告的权力是平等的,未宣判前,被告只是嫌疑人而不是犯人,所以除了庭审期间必需限制的行动外,享有公民的一切合法权力。
父亲解放前在清华大学学的是国际法专业,以前听他老人家谈过美国的立法与选举法及对总统权利的限制,后来又看了一些涉及国外办案的书籍,也了解了很多国家都有陪审团制度,陪审团由十二名从各行业中挑选出的品行具佳人士组成。陪审团由十二人组成的原因,曾在某书上读到这与《圣经》有关:耶稣在最后的晚餐上对他的十二个门徒说:“你们中间有人出卖了我。”这个场景从达·芬奇的名画《最后的晚餐》上可看到,在犹大的手中抓着一袋钱币,那钱币上有耶稣的血。而在法庭判案前的辩论中,哪一方的证据更有说服力,胜诉的希望就更大。当辩论结束后,陪审团退场讨论,最后提交讨论结果,并由陪审团宣读结果,如无罪则当庭释放;如有罪,则由法庭裁判量刑。
我国法庭审案未有陪审团制度,所以,从公安部门侦查、审讯到提交的证据的正确性;检察院及检察官是否严肃认真的核查案情;法官是否秉公执法,不带偏见或徇私情等各个环节,都必需公正,这是执法人员必需具备的素质,它直接关系到法律的尊严。被誉为法国文学的良心的大文豪维克多·雨果曾说:“对人民来说,唯一的权力是法律;对个人来说,唯一的权力是良心。”法律,是保护人民的最后一道防线,所以,执法人员的素质及在执法中能否做到以法律为准绳是至关重要的。
弗兰西斯·培根在《论法律》一文中说:“对法官来说,学识比机敏重要,谨慎比自信重要。摩西的诫律说‘私迁界石者必受诅咒。’而篡改法律的人,其罪行比私迁界石者更重。应当懂得,一次不公正的裁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虽是冒犯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是毁坏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国家的大法不可玷污,各地方上的法规及条例必需服从国家的法律法规,不可违反或与国法相矛盾。这个原则,各行各业、各单位各企业的规章制度及下发的文件都必须遵守。而各行业单位的规章制度及下发的文件如希望行之有效,就必须象遵纪守法一样的严肃严格的执行,如有违反,照违纪处理。法纪不严,形同虚设,制度及决定也就名存实亡了。
第四篇:法律解释与法律民主
Script>2000年9月28日 13:38 刘星
著而有定者,律之文;变而不穷者,法之意。(1)
民国那阵儿,学者费孝通写过一篇精彩的文章——《文字下乡》。在这篇文章里,费先生说过这段话:
乡下人在城里人眼睛里是“愚”的。……说乡下人“愚”,却是凭什么呢 ? 乡下人在马路上听见背后汽车连续的按喇叭,慌了手脚,东避也不是,西躲也不是,汽车夫拉住闸车,在玻璃窗里,探出半个头,向着那土老头儿,啐了一口:“笨蛋”——如果这是愚,真冤枉了他们。我曾带了学生下乡,田里长着包谷,有一位小姐冒充着内行,说:“今年麦子长得这么高。”旁边的乡下朋友,虽则没有啐她一口,但是微微的一笑,也不妨译作“笨蛋”。乡下人没见过城里的世面,因之而不明白怎样应付汽车,那是知识问题,不是智力问题,正等于城里人到了乡下,连狗都不会赶一般。如果我们不承认郊游的仕女们一听见狗吠就变色是“白痴”,自然没有理由说乡下人不知道“靠左边走”或“靠右边走”等时常因政令而改变的方向是因为他们“愚不可及”了。(2)
这段话极有意思。费先生用一种巧妙的解构方式,颠覆了不少人具有的乡下人和城里人之间的“愚智对立”观念。更为有趣的是,费先生告诉我们,城里人和乡下人各自的想法是一类知识的区别,而不是智力高低的区别。城里人有自己的知识传统,而乡下人也有自己的知识传统。
说来,在文化语境中,前述那类自觉高人一等的“城里人视界”蛮多。在法律圈子内,随着专业化、职业化、理性化的法律现代性膨胀,“法律知识”把持者,似乎也或多或少有了“城里汽车夫”的脾气。不过,虽讲这等把持者多“懂得法律”,但在一关键的法律实践活计上,人们照样可以适用费先生的解构策略。这一活计便是“法律解释”。
在本文中,笔者借用一个法律实例作为叙事平台,先说明“法律解释”的纹路,次之说明其中的“暗道机关”,然后,再看看何以能够套用费先生的解构策略。最后,说说接下去的理路思绪是什么。
一
法律解释,在这里,大体是指对法律文字作个说明。法律文字这东西有个毛病。它是普遍性的,不会瞄着具体人物说个“法律命令”,也不会盯着具体事件讲个子丑寅卯。这样,“普遍性”的文字和社会具体对象之间,时时不能丝丝入扣。
看实例。
前两年直到眼下,出现过所谓的“私家打假现象”。这类“打假”,蛮有意思。第一,打假者以“消费者”名义,知假买假,然后搬出咱们《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 49 条,非要卖假者双倍赔偿。而那条法律文字恰好说,只要经营者卖出了“假”产品,消费者便可以没商量地要求双倍补偿。第二,打假者常常天马行空、独来独往,不仅在一区、一市、一省来回折腾,而且时时跨省穿梭出击。但是,他们终究全然不和质检“官府”相互通气儿、共同打假,倒是每每“暂”借“官府”质检图章,获得索赔的结实证据,然后,转向商家“要钱”进账。第三,此类打假,商家极为头痛,而平民百姓大多则是雀跃欢呼,尤其那些曾饱受假劣产品坑害的小民,更是拍手称快。第四,另有旁人说,这打假,本身就是“假”,因为不是为“消费”去买消费品,而是为了双倍进账才动手的,其动机,居心叵测,在道德上更是一准儿和“知假卖假”同样可恶……
现在,可以清楚地发现,第 49 条法律文字需要解释。
怎样解释 ?
有人说,别将“消费者”这词儿限定得那么死,硬说它指自我消费者。相反,咱们应该大方地解释该词,要高瞻远瞩、放眼全国,在大多数消费者的意愿背景里来理解这词的意思。大多数消费者喜欢打假,而官府打假举措,说来已有多年,却迟迟不见殊效,私家打假无形中帮了大忙,使卖假商家诚惶诚恐。这使假劣产品的蔓延受到了扼制。对此,小民高兴。如此,将“知假买假打假者”说成“消费者”,便可使其获得双倍赔偿,而双倍赔偿的激励,便会更为鼓励打假运动。最后,得益的终将是大多数消费者。这般解释“消费者”蛮舒服,而且,符合“人民的利益”。
有人说,不成。法律文字的解释要钉是钉、铆是铆。第 49 条的“消费者”就是“自我吃掉(食品)”、“自我使用(餐具)”之类的人物。除此便是另有图谋的人士。买东西送人,或者买了存而不用,都不属严格意义的“消费”,由此,更别说“知假买假打假”了。除此之外,观看一个“法律事件”,不单要看与其有直接关系的法律文字,而且要瞧“周边相关法律的条文文字”。这是说,有时,看似有关的法律文字兴许不能管用,而其他“稍远”的法律文字则可派上用场。那第 49 条不太顶用,可是,《民法通则》里的文字可以发威。《通则》文字说,买卖东西时双方的意思表示要真实,如果不真实,买卖行为算是瞎忙了。专业词汇说:“这叫无效民事行为”。知假买假者购买假劣商品,显然没有“真实”的买意,没有买意还去交易,便是法律上的无效操作。无效操作的结果则是双方返还原物。这里,依然没有“知假打假者”捞取便宜的地方。
或者,不是单看直接的法律文字,也不是单看周边的法律条文文字,而是直指法律“实质”,追觅法律的原则、精神,或者立法原意一类的东西……
这也是一种解释方法。
大抵可以发觉,这些“解释”能够分为两类。一类是“大众平民式”的法律话语释放,一类是“法学精英式”的法律话语释放。
“大众平民式”的法律话语,随意、常识、开放,并时而带有情绪化。它对法律文字的态度可说“潇洒”。在“知假买假”案子里,这类话语不会死咬法律条文的干巴字眼儿,也不会太在意法律本身的原则、精神、立法原意之类的“大东西”。换句话说,它不
会,而且也不太希望在法律的“内在秩序”之中转来转去。相反,它的叙事出发点,倒是民众的现实需要。它以为,“法律地盘”应该扩张,法律家族谱系大体也应无限。因为,法律的目的不在法律,而在其外的大多数民众意愿。
反过来,“法学精英式”的法律话语则是“刻板”、专业、拘谨了。它时时是理性化的。就“知假买假”而言,它乐意或者习惯于在法律的“内在秩序”之中兜来兜去,要么死扣字眼,要么搜寻其他条文,要么探察法律原则、精神、立法原意,等等。这是“学科知识”紧箍咒的控制结果。此类精英话语认准,法律应该画地为牢,法律家族的谱系,也应有始有终。
二
现在,可以提出这样一些问题:法学精英式的解释有何不妥 ? 对“知假买假”,人们就法律文字争得天翻地覆,精英话语的解说,不正可以显露权威、一言九鼎 ? 在现代社会中,法律乃至法学都是“职业性”的,就像医疗和医学一样,它们可以充作“专业”上的指路明灯。由此,为啥不能像病人求医一样,将法律上的糟心事儿或难事儿交给精英话语的操持者,让其诊断一二,开个药方 ?
这些是人们最为容易提出的问题。
不少人,尤其是一些法学专家,都说精英话语式的解释理所当然。他们以为,在法律“内在秩序”之中来回穿梭,就“法治”而言,乃是不能丢掉的“万变不离其宗”。而对比来看,大众话语式的各类解释则是旁门左道了。如果有人听从那些解释的意见,便是似乎有些患病去寻江湖巫医的意思,全然属于误入歧途。
这类看法,犹如前面提到的一准儿认定城里人是个“智”、乡下人是个“愚”,将精英话语式的法律解释,奉为了“解释的知识贵族”,而且断定,那类解释具有“正当性”。
现在,瞧瞧这看法的毛病。
法律解释的意见,如果想要成为真“智”,或者具有“正当性”,在法律的语境中必须符合一个条件:和法律文字捏攒者的原来意思相契相合。这里有层关系需要道来。
法律解释符合原意,这可说是“政治道德”(politicalmorality)的基本要求。现代人们已经咬定,立法权和司法权的分开是天经地义的。立法者只管“书写”文字,司法者只管“执行”文字。这样,才会避免政治学时常唠叨的“专横跋扈”——专制。同时,司法者还要尊重立法者,凡事要唯“立法原意”是举,不能自作主张。当法律文字不太“清楚”时,更要如此。眼下,出现了解释麻烦,司法者不去追觅法律文字“书写者”的原意,而是“另辟蹊径”,我行我素,这便等于司法者自己“既扮钦差又当皇上”,将立法权和司法权偷偷地共同按在了自己帐下。此等作为,和“书写者”自己书写后再去自己执行,殊途同归,或说同为专制。落在咱们第 49 条上,可以认为,解释者在这条意思上“自作主张”,便等于是断案过程中新立了“另一第 49 条”,这是既司法又立法,叫人不堪忍受。
显然,这层关系预示,要想标榜自己的解释具有“正当性”,则必须证明自己找到了立法原意。而其他任何解释方法,只要不能衔接“立法原意”,自然都是没有“正当性”。
三
然而,能否找到这个原意 ?
回答如果是肯定的,我们的讨论就此应该打住。相反,回答如果是否定的,我们便会摸向费先生的“乡下人和城里人”的解构路标。
可以认为,至少能够搜寻两个理由,表明这个“原意”极为可能无法找到。先说头一个。“原意”,大体是指“原有的意思”、“原有的意图”。此处的“意思”或“意图”,是个心理学的词语,它们在示意个人心里想啥琢磨啥。打这点出发,在和某人对话时,咱们自然可以反复盘问这人说话的“本意”,从而挖出他(她)的心理观念。但是,现代社会的立法机构不是一人,而是一伙人组成的一个实体。讲一伙人想啥可不同于说一个人想啥。此外,人们显然不易像盘问个人一样,追问立法机构的意图。当然,如果一伙人会像一人一样思想行动,倒也未尝不可去讨个“立法机构意图”。问题是,一伙人时常不会像一个人那样众口一辞、“说一不二”。在“书写”法律文字的时候,情形更会如此。立法机构里有起草者、投票者、签署者和公布者,实在难以想象,他们会在法律文字上面像一人一样,“心往一处用,劲往一处使”。更为吃紧的是,对“知假买假”这类事情,立法成员“书写”法律文字(比如第 49 条)时兴许连想都未想过。
再说第二个。法律文字是个“文本”。而对“文本”,有个“主观”的解释。“主观”是说解释者头脑里有自己的“前结构”,“前结构”包括了“知识状态”、“价值偏见”、“叙事立场”……等等。这类前结构,在不同人那里,自然具有不同的品性,从而操纵左右了解释者的解释。对法律文字是这样,对找到的所谓“意图”那玩意儿,同样如此。就第 49 条文字来说,有人可讲,那里边的“意图”就是“保护消费者的利益”,但啥叫“保护” ? 怎样才算“保护” ? 人们找到的“意图”,也需用文字来表述,而凡是用“文字”来表述的东西,难免遭遇解释者“前结构”的翻弄把玩。于是,假如宣称找到了一个“立法意图”,谁能确保这“意图”是立法者的,而不是解释者自己的 ?
通过这两点理由,当然可以发觉,第一,也许我们时常设想的法律“书写者”在法律文字之中留下意图遗迹这一情形,多半就是“假设”的。因为,殊难证明遗迹的存在。解释者终究面对的是“文字”,而不是“书写者”讲述的“自己的想法”。第二,作为司法者的解释者,天天都会遭遇解释烦恼,这在法律实践中已是人人皆知。在理论上,他可以日日请示“书写者”,问问在“知假买假”上,“书写者”有何心思。可是,真想这般操作,需要无法计量的成本资源,接下来还会耽搁许
第五篇:思想与法律
绪论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中国共产党在思想理论建设中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现阶段社会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是巩固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三、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凝聚和统一社会各阶层、各利益群体思想的有力武器,是维系社会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是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指引社会前进方向的精神旗帜。因此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①有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②有利于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和教育人民,③有利于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全社会的凝聚力量,④有利于鼓舞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昂扬斗志,⑤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四、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是什么?
1继往开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勇于创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3.积极努力,为世界和平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事业作贡献。
五、道德和法律的联系:道德和法律规范密不可分,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相互结合,相互补充,协同发挥作用。表现在:一方面,社会主义法律是对人们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有力保证和依靠。另一方面,社会主义道德是执行社会主义法律的基础。
六、攀登道德境界的过程的作用:①能够丰富、充实人的内心世界,②帮助人更好的认识社会现实,③调节人与人、人与集体和人与社会的关系,激励人不断向上。
七、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表现为: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第一章 坚定科学的理想信念
一、什么是理想?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现实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二、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态度。
三、理想信念的基本特点:①具有思想性与实践性,②具有时代性和阶级性,③具有多样性与共同性。
四、理想信念的基本类型:生活领域/职业领域/道德领域/社会领域的理想信念。
五、理想信念的作用是什么?1.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向导。2.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动力。3.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六、马克思主义信仰或理想信念有哪些特点?① 现实性 ②科学性 ③崇高性 ④健全性
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信念的基本内容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它集中体现了我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建设者和爱国者的利益和愿望。
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九、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就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
十、共产主义社会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在共产主义社会,劳动不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
十一、简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有着内在联系。它们是阶段性与最终理想的关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理想是迈向共产主义最高理想的一个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走向共产主义未来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没有离开社会主义的一般原则,没有离开共产主义的大方向。一大批有坚定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先进分子,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中起着核心和骨干的作用。
十二、大学生如何确立自己正确的理想信念?①把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结合起来。②把个人的理想信念与社会的理想信念结合起来。③学会对不同的理想信念进行辨别和选择。
十三、正确认识和处理追求理想过程中的问题应做到:①充分认识理想实现过程的长期性、曲折性和艰巨性。②正确看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走出片面性的误区。第二章 倾注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
一、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是什么?爱国主义是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是对自己祖国的一份责任,是将个人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调整个人与国家、个人与民族关系的道德规范,是一种重大的政治原则,是鼓舞和凝聚各民族的精神支柱。爱国主义最基本的内容是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 热爱故土山河是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 热爱人民是爱国主义的集中体现。热爱自己的国家是爱国主义的必然政治要求。
二、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主要包括哪些内容?①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②抵御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③开发祖国河山,创造中华文明。④心系民生苦乐,推动历史进步。
三、爱国主义的历史作用:1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2爱国主义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3.爱国主义是谱写壮丽人生的力量源泉。
四、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五、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必须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2.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确保祖国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3.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六、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基本特征有哪些1.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统一。2.爱国主义与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3.爱国主义与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统一4.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的统一5.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的统一。
七、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
八‘在新时期怎样做一个忠诚坚定的爱国者?1.培育爱国情感,保持民族自尊和自信。2.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祖国统一。3.努力学习和工作,以实际行动和贡献。履行爱国义务。——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过硬本领。确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自觉维护祖国的安定,团结和统一。积极投身社会实践,逐步从爱国主义走向共产主义 第三章 科学把握人生的方向和道路
一、什么是人生观?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的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二、如何理解人生目的及其在人生观中的核心地位?人生目的是指人生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人生目的决定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人生目的决定持什么样的人生态度。人生目的决定选择什么样的人生价值标准。
三、为什么要用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指引人生方向?① 培养和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是党和人民对大学生的要求和期待。② 培养和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要求。③ 培养和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是抵制各种错误人生观影响的有力武器。
四、什么是人生态度?人生态度属于人生观的范畴,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所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图。
五、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有什么积极意义?① 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能促进人生目的的达到。② 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有助于人生价值的实现。③ 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能够调整人生道路的方向
六、人的价值:就是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他人或自己需要的满足。
七、人生价值:就是指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他人和自身需要的满足,或对于社会、他人和自身所具有的意义。
八、人生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有什么联系?一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的社会需要的满足都离不开个体的奋斗。个体提高自我价值的过程,也就是通过努力以自我完善、全面发展并进而创造社会价值的过程。另一方面,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的基础。
九、怎样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1.深入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质。2.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观。3.积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十、保持身心健康的途径和方法主要有: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养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②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和心理品质。③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调适方法。④注重与他人的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十一、成功交往的基本原则:平等原则、诚信原则、宽容原则、互助原则。
十二、如何掌握成功交往的艺术和方法?①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②注意交往的第一印象。③运用适当的沟通方法。
十三、如何正确认识并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1.科学把握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实质。2.在社会发展中认识自我,调整和充实自我。3.在个人发展中承担社会责任,履行社会义务。第四章 弘扬社会主义道德
一、道德的概念。道德是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二、道德的起源有哪几种观点:①道德起源于“天”的意志、“神”的启示或“上帝”的意志。②道德起源于人先天具有的某种良知和善良意志。③道德起源人性中的情感、欲望。④人类的道德是动物的合群感和社会本能的简单延续和复杂化的“自然起源论”。马克思主义提示了道德的起源,认为道德产生于人类的历史发展和人们的社会实践中。
三、道德产生的条件:1.劳动是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2.社会关系的形成和发展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3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四、道德的本质:正确地理解道德的本质,应该把握社会经济基础对道德的决定作用,以及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对社会经济基础的能动作用。
社会经济基础对道德的决定作用表现在:①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直接决定社会道德体系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关系就有什么样的社会道德。②社会经济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利益直接决定着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③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因此,道德必然反映着特定阶级的利益而具有阶级性。④社会经济关系的发展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道德对经济基础的能动作用表现在①道德对社会行为的调节是非强制性的。②道德规范具有相对稳定性。③道德调整的社会关系范围具有广泛性。
五、道德的主要功能有:调节功能和认识功能。
六、道德的社会作用有:1.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2.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3.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4.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生活稳定,保障人们正常的生活和交往。5.道德能够保护或者破坏一定阶级的政治统治。
七、道德的历史发展:原始社会氏族内部统一的道德——奴隶社会奴隶主道德和奴隶道德两种对立的道德——封建社会是封建主道德和农民道德两种对立的道德——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道德和无产阶级道德两种对立的道德——社会主义社会道德不再是对立的阶级道德。
八、道德的发展规律:道德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不断进步;道德有其自身发展的相对独立性,道德进步是一个曲折前进的历史过程。一方面,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最终是由社会生产方式决定的。另一方面,道德发展有自身的相对独立性,道德进步并不是单纯地直线上升的发展进程,在一定时期可能出现停滞或倒退,但总的趋势是向上的、前进的。
九、为什么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应当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2.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市场经济优势的发挥离不开社会主义道德的积极作用。3.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提供道德价值导向。4.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保证和促进市场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健康发展。
十、为什么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1.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法律相互联系、相互补充。2.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法律相辅相成、相互促进。3.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法律在内容上相互链接、相互协调,在作用上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十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主要内容是什么?①爱国奉献,以天下为已任。②勤劳勇敢,追求自由解放。③乐群贵和,强调人际和谐。④励志自强,崇尚精神境界。⑤德性修养,重视躬行慎独。此外,还有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廉洁奉公、勤俭节约、艰苦朴素、宽厚待人、见义勇为、孝敬父母、尊师敬业等等。
十二、为什么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1.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客观要求。2.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3.为人民服务体现着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
十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基本涵:1.强调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2.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3.强调重视、保障、发展个人的正当利益和自觉创造精神。集体主义还要求发扬融入集体合力的丰富个性和自觉创造精神。
十四、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具有多层次的道德要求: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一心为公。②先公后私、先人后己。③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
十五、为什么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诚实守信为重点?1.诚实守信是为人之本,成事之基。2.诚实守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石。3.诚实守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
十六、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十七、如何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①重视荣辱,树立荣辱意识。②明荣辩耻,掌握科学内涵。③趋荣避耻,贵在践行。
第五章 遵守道德规范 涵养良好品德
一、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二、提出和倡导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意义?1.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要求。2.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对公民道德要求的高度概括。3.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有利于对公民进行道德教育。
三、公共生活的定义:公共生活是人们在公共的领域、公有的环境、公用的场所中,彼此开放透明且相互关联的共同活动。
四、公共生活的特点?①活动范围的广泛性。②交往对象的复杂性。③活动方式的多样性。④活动结果的相关性。
五、公共秩序:是由一定的规则维系的人们公共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六、社会公德:是公民在社会交往和社会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
七、社会公德的特点:基础性、全民性、相对稳定性。
八、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文明上网。
九、职业:是人们靠劳动以维持生活的一种社会性的位置。
十、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在一定的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
十一、职业道德的基本特点:①规范性和专业性,②可操作性与准强制性,③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
十二、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十三、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有哪些?1.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2.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貌的重要手段。3.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提高从业者素质的重要途径。4.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要条件。
十四、如何培养职业道德素质?①努力学习,增强职业道德意识。②努力塑造优良的职业品质。③努力锻炼实际履行职业道德规范的能力。
十五、爱情的含义。爱情是男女双方基于一定的客观现实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最真挚的彼此倾慕、互相爱悦,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的终身伴侣的最强烈持久、纯洁专一的感情。
十六、爱情的特征:①平等互爱性,②专一排他性,③强烈持久性,④纯洁严肃性。
十七、恋爱的道德要求:真诚负责、平等互尊、文明相爱。
十八、家庭美德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十九、个人品德的含义:1.个人品德是表现在人处理问题时具有比较稳定的、形成了习惯的道德素质,是行为者个人的道德属性。2.个人品德既包括个人主观上对一定的道德原则规范的认识,也包括个人基于这种认识所产生的具有稳定性特征的行为习惯,是个人主观上道德认识和客观上道德行为的统一。3.个人品德实际上也是社会中存在的道德关系、道德原则规范在个体思想和行为上的集中反映。4.个人品德是个人的稳定心理特征、内心状态,是一个人在进行长期的一系列的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稳定心理特征。
二十、个人品德的形成:个人品德的形成发展,根源于社会,是在社会的生活环境中潜移默化、逐步形成的。个人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受历史和现实的社会关系的制约。个人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依赖于个体的社会实践。
二十一、良好个人品德形成的意义?①良好个人品德形成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目标要求。②良好个人品德形成是个体精神境界的提升和全面发展的要求。
二十二、道德修养:是个体在道德意识、道德行为方面,自觉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进行的自我审度、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革新、自我完善的活动。
二十三、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①认真学习,提高道德认识。——学思明理/择善而从/学习榜样。②勤于实践,加强道德行为训练。——知行统一/积善成德。③严格要求,完善道德品质。——省察克治/陶冶情操/慎独自律。
二十四、慎独:是在个人独处、无人监督时,也坚守自己的道德信念,对自己的言行,小心谨慎,自觉按道德要求行事,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情。第六章 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一、依法治国方案的提出: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是第一次把依法治国提升到治国方略的高度。
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大意义:①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举措。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③是加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迫切需要。
三、依法治国的内涵: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
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①维护社会主义民主政治。②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③树立宪法和法律权威。
五、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关系:①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②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③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六、法治与法制的异同:法制是国家的法律制度的简称,属于制度范畴,常常与“民主”相对称,例如健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它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是实现“法治”的前提。“法治”就是在人民民主基础上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法治”与“人治”相对称,是一种治理国家的理论、原则,理念和方法,属于意识形态范畴。
七、法治理念:是人们对法律的功能、作用和法律的实施所持有的内心信念和观念,是指导一国法律制度设计和司法、执法、守法实践的思想基础和主导价值。
八、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是什么?1.反映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2.体现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3.坚持共产党的领导4.维护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5.从中国国情出发。6.改革创新、与时俱进。
九、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深刻内涵可以概括为哪五个方面的内容?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
十、法律思维的概念。法律思维是按照法的原理、法律原则和立法精神,分析、解决法律问题和思想取向。
十一、法律程序:是人们进行法律行为所必须遵循或履行的法定的时间或空间上的步骤和形式。
十二、国家安全:是指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国体和政体的稳固、国家的统治机能与作用、涉及国家和全体人民的重大利益不受威胁、侵害和破坏。
十三、传统的国家安全观的内容:传统的国家观将国家安全理解为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政治安全是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政治形势保持稳定,不受国内外敌对势力的破坏和颠覆。国防安全,是国家的领土、领海和领空安全,不受外来军事威胁或侵犯。第七章 学好法学基础理论
一、法的概念。法是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规范体系。
二、法的本质和特征的概括:①法是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社会规范。②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社会规范。③法是受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社会规范。
三、法的作用:①规范作用 ②指引作用 ③评价作用 ④预测作用 ⑤教育作用 ⑥制裁作用。
四、法律规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具体规定权利、义务及法律后果的行为准则。
五、法律规范的分类:1.按内容分类有:授权性规范、义务性规范、禁止性规范。2.按规范对人们行为的限定程度和范围分类有:强制性规范和任意性规范。
六、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是什么?1.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阶级性和人民性的统一。2.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具有先进性和科学性。3.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制度保障。
七、我国法的渊源的特点:①制定法是我国法的基本渊源。②特别行政区法律是我国法的渊源。③习惯在我国法的渊源中的意义很小。
八、我国的程序法主要有:《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仲裁法》。
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程序:法律案的提出——法律案的审议——法律案的表决和通过——法律的公布。
十、国务院的立法程序:提出行政法规议案——审议行政法规草案——通过行政法规草案——发布行政法规。
十一、法律实施的概念。法律实施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使法律规范的要求和规定在社会生活中得以贯彻和实现的活动。
十二、法律适用:是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按照法律规定的职权和程序运用法律规范处理具体案件的活动。
十三、目前,我国法律仲裁主要有:民事制裁、行政制裁、刑事制裁。
十四、国家监督包括:国家权力机关监督、行政机关监督和司法机关监督。第八章 熟悉我国基本法律制度
一、宪法的特征。1.宪法的内容不同于一般法律。一般法律只涉及生活的某一方面。而宪法涉及国家和社会生活最重要的问题。2.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全体公民必须遵循的最高准则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3.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更为严格。宪法的修改要由全国人大委员会或1/5以上的人大代表提议,并有2/3以上的多数代表通过。
二、宪法的基本原则?1.人民主权原则、2.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3.民主集中制原则。4.社会主义法 5.坚持党的领导原则。
三、我国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四、我国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五、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1.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最便于人民参加国家管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有利于发挥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力地保障了全国各族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享有广泛的民主自由和人权。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比较全面地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六、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是指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的基本的、必不可少的权利。
七、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主要有以下内容:
①平等权②政治权利和自由,③宗教信仰自由,④公民的人身自由,⑤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公民的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⑥特定人的权利。
八、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是指公民按照宪法应当履行的最主要、最基本的责任。
九、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包括哪些内容?
1.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2.遵守宪法和法律。3.保守国家秘密。4.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5.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6.依法纳税。
十、行政法的概念。行政法是调整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十一、行政法的基本原则:行政合法性原则、行政合理性原则、程序正当原则。
十二、《环境保护法》规定的保护环境的适用范围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十三、经济法:是调整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所形成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十四、经济法的基本原则:①保障、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原则。②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原则。③权、责、利统一原则。④维护国家经济主权原则。⑤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十五、经济法主体:是指依据法律规定的经济权限,参加或能够参加经济法律关系的社会主体。
十六、经济法主体分为五类:①国家、②国家机关、③社会组织、④经济组织的内部组织、⑤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济户和自然人。
十七、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及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十八、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①平等原则、②自愿原则、③公平原则、④诚实信用原则、⑤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十九、财产权主要包括:物权债权继承权。
二十、知识产权法:指调整在创造、使用、转让和保护智力成果或工商业标志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十一、刑法:是统治阶级为了及其阶级利益和统治秩序,根据自己的意志以国家名义分布的,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十二、刑法的基本原则①罪刑法定原则、②刑法适用一律平等原则、③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二
十三、行政诉讼法律制度的概念。
是规定人民法院和当事人在行政诉讼活动中所应遵循的程序制度的总称。
二十四、行政诉讼程序:起诉与受理——第一审程序——第二审程序——审判监督程序——诉讼执行程序。二
十五、民事诉讼法:是国家制定的用以调整人民法院与参与人各种民事诉讼活动和诉讼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十六、刑事诉讼法律制度: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调整刑事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二
十七、刑事诉讼程序:①立案 ②侦查 ③提起公诉 ④刑事审判 ⑤刑事诉讼的执行程序 二
十八、审判的程序:第一审程序——第二审程序——死刑复核程序——审判监督程序等。二
十九、仲裁法的基本原则:①自愿原则。②公平原则。③独立原则。④裁终局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