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毕业生心态调查

时间:2019-05-13 19:42: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80后毕业生心态调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80后毕业生心态调查》。

第一篇:80后毕业生心态调查

80后毕业生心态调查:生存压力成最大现实考验 又是毕业季

80后毕业生全球速写

又一群毕业生将怀揣着梦想和激情、烦恼和不安踏入社会,他们蓬勃朝气的面孔让我们想起多年前的自己。

这些可能是生于80年代的最后一两届毕业生,在全球经济环境寒意不散的这个盛夏,遭遇了成长链中难堪的一环:失业、迷惘、愤怒、价值缺失。“长大成人”,这个在十多年前看似顺理成章的过程,却在他们很多人那里卡了壳。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曾指出,青年人能够成为一股推动国家发展的“可畏的”的力量,但前提是他们需要得到合适的条件和机会,得到社会的包容并感受到自己的价值,而这似乎仍是摆在每个国家面前的艰巨课题。

毕业了,青春何处安放?

80后毕业心态调查

《环球》杂志记者/邓喻静实习记者/王宁莉

七月流火,北京、上海、武汉 在中国每一座城市的校园里,毕业告别的气氛持续燃烧,“笑一个,再笑一个”,在镜头面前,憧憬在一张张年轻的脸上漾开

这一年里,除了憧憬,中国年轻人脸上写着的茫然和无措,比任何一个年份都多。面对即将步入的社会,他们五味杂陈。

2010年的中国大学毕业生人数630万,比去年增加30万,创历史新高,这些毕业生多是生于80年代后期,相比他们的前辈们,他们面对的是一个经济危机过后复苏前景并不明朗的经济大背景。

为了对以80后毕业生为主体的近10年内的毕业生心态有更多的了解,《环球》杂志最近进行了一项网络调查,分别针对“刚毕业”、“毕业1~2年”、“毕业3~5年”、“毕业6~10年”这四个年龄段的网民进行了问卷调查。截止到7月5号,共回收15254张问卷。“毕业而立”难

调查结果显示,近八成本年度毕业生对“毕业而立”把握不大,过半人数甚至明确表示不能“毕业而立”。此外,面对从学校人到职场人的转变,八成毕业生表示还没有心理断奶。

稍加留心,人们可以注意到在北京以及其他一些大城市的城郊,在各个大学周围,现实的各种压力令毕业生们呼朋引伴、集中居住,以此换得的安全感和归依感让他们甚至会产生自己仍在校园的错觉。

对于当前毕业生这一心理断奶期的延长,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喻国明认为,除了80后独生子女的群体症候病,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社会变化加剧也是一大动因。

“不要说青年人不适应,就是成年人对于社会转型也会产生不适应、不协调。我们的社会变化太快,五年、十年都有很大的不同,价值观和社会各种条件发生激烈冲撞的年代,适应社会的这一过程会被延长”,喻国明说。

对于这一原因的认识,本届毕业生们有自己的理解,他们诟病最多的是“学校与社会没法成功对接”,其次是“就业形势太严峻”。

“毕业了,我们的工作在哪里”,这一发问已经在中国近年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上回响数年,中国高等教育的跃进让更多人有了书读,却让更多的人遭遇了这样的心理落差 播下龙种,收获跳蚤。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指出,中国社会经济运行的结构调整与教育严重错位,理应承担一定的责任,教育过于急功近利,企业过于短视,社会缺乏对毕业生的爱护,毕业生自己心理预期不准,综合成了当前的毕业生就业难。

调查中,对于“你是否成为一个合格社会人”这个问题,“毕业1~2年”、“毕业3~5年”、“毕业6~10年”的网民中分别有76%、64%、53%给予否定或不确定的回答。

这些人都曾是毕业生,他们或多或少经历过这样的加工模式:幼儿园、九年义务教育、高考、大学教育。19年的中国式教育目标只有一个:成人、成材、进入社会、有份好工作、有个好前途,然而这个目标与他们中的很多人仍相去甚远。

社会融入中的阵痛

当学校这一页翻过以后,毕业生们被卷入自我奋斗和自我实现的历程,谋生和立足是这一成长链中不得不面对的的重要一环。

对于这必经一环,毕业生们走得并不轻松。在他们的奋斗中,生存压力是刚毕业的毕业生们公认的最大现实考验;对于毕业1~2年和毕业3~5年的毕业生来说,“事业和爱情的双重压力”重压在肩,“将理想和现实对接”、“所在城市的高昂生活成本”让他们有些喘不过气;在毕业6~10年的毕业生那儿,“所在城市的高昂生活成本”跃居为最大的挑战。

喻国明指出,80后的一代毕业生独立意识更强,更加以自我为中心,因此他们的竞争意识更激烈,也更加追求个体地解决问题,不是依靠组织。但是他们缺乏精神殿堂,少了精神寄托,因此在各种现实考验面前,迷茫、恐慌的情绪容易滋生。

蜗居族、啃老族、宅居族,这是社会舆论加诸于近几届毕业生身上的一些标签,映射社会对于青年人当前难堪处境的一种不满,甚至类似于价值示范的谴责。但这也形象地反映了当前毕业们在走入社会过程中遭遇的阵痛。

本次调查发现,四个毕业年段的网民对于毕业一段时间后的总体感受差别明显,刚毕业的毕业生并没有比较统一的感受,选择沮丧、憧憬、失落、乐观的比例均衡。而毕业1~2年和3~5年后的毕业生们,失落感是最主要的情绪,且后一阶段选择失落感的人数比前一阶段的更多,但这一趋势在6~10年的毕业生那儿开始下降,憧憬和乐观成为这一阶段毕业生的主要感受。

从“初生牛犊不怕虎”到现实与预期的落差,再到打磨得更为成熟圆融,夏学銮认为毕业后5年为毕业生社会历程的一个转折点,前5年要面对的是一个角色的巨大转换,在当今房价物价高企、竞争残酷等许多不确定社会因素的冲击下要立足,对于当前的毕业生来说,已经是相比60后、70后毕业生来说一个更大的挑战。

因此在毕业生们的成长轨迹中,对于稳定的诉求逐渐清晰可现,“一份安闲稳定的工作”在“刚毕业”、“毕业3~5年”、“毕业6~10年”三个阶段的毕业生那儿得到不同程度的青睐,且青睐指数扶摇直上,只有“毕业1~2年”的毕业生表示了对“充满激情和挑战的工作”的认可。

喻国明指出,80后毕业生的选择反映了人在稳定和风险之间趋于平衡的选择规律。八十年代的毕业生们整体特点是希望“变”,他们在超稳定的社会关系、社会结构、社会利益分配的格局中待得太久了,希望有一种变动以使自己获得新的希望、新的可能性。但改革开放之后,真正的社会大变革来了,人们又希望能过上稳定的生活了。

理想与爱情安在?

60年代的美国电影《毕业生》吟唱出的青春的迷茫和坚持,至今余音绕梁,曾经热爱一切却又无所适从,这样的情感困境为每一代毕业生所共有。

但生于80年代社会急剧转型期的这一代中国毕业生,眼见了更多繁华与破败的对比,体验了更多骄傲与低鄙的落差,他们对社会的关注也较一般人高。电脑与网络成了他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形成了他们对社会更为主动的看法,他们对于自我价值选择的认识也更为清晰。

在工作、爱情、理想和生活等诸种价值选择中,工作始终是毕业生最看重的价值考虑。在本次调查中,以毕业3年为一个分界点。毕业三年之内,工作对于毕业生的重要性呈现递增,而毕业三年外后,工作的重要性则开始递减。

这次调查结果显示,毕业生毕业之初对于“生活“的要求不高,但随后随着毕业年限的增加而递增。在毕业6~10年的毕业生那里,“生活”的重要性跃居为各项价值之首。

令人费解的是,理想和爱情这两样曾为上几代人普遍看重的价值,在这一代毕业生中受到冷遇,其选择率在毕业生各个阶段一直偏低,并随着毕业年数的增加而递减。

喻国明认为,理想和爱情这两样价值已经不能用过去的标准来衡量了,现在的毕业生们也重视爱情,也希望能实现人生理想,但已经和过去人们追求爱情和理想的标准、表达形式不一样,在这个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在理想和爱情上的失落是可以理解的。

与其相应,在爱情观方面,“顺其自然”是四个阶段毕业生一致比较能接受的情形,其次是“在合适的时候遇见对的人”,而“相信爱情、”“努力、勇敢去追逐爱”等选项选择人数寥寥。

夏学銮比较赞赏“顺其自然”的这种爱情观,并认为“顺其自然”、“在合适的时候遇见对的人”体现了我国传统的中庸之道,尤其是在竞争、压力如此巨大的现今社会中,毕业生们越来越现实了,随缘是比较务实的爱情观。

这一“中庸之道”在关乎理想的态度上也得到毕业生们的肯定,刚毕业和毕业6~10年的毕业生们多抱持“早已看淡、顺其自然”的心态,而毕业1~2年和毕业3~5年的毕业生们则比较认可“理想在心中不灭,但现实更重要”。

而用什么来承载理想,这或许这一代毕业生更希望求解的问题。(《环球》杂志)

第二篇:毕业生求职心态

一、加强毕业生就业安全教育

各院(部)要通过班会等多种形式开展就业安全教育,增强毕业生自我保护意识,提升对各种社会招聘信息的分辨力,学会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二、健全毕业生就业安全预警机制

毕业班辅导员要与毕业生保持信息畅通,及时了解毕业生的行踪。一旦发现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有受骗事件发生,必须及时上报有关部门,妥善处理,确保学校稳定。

三、加强毕业生动态管理

1、毕业生外出须履行请假手续。院部要妥善保管毕业生请假单。

2、辅导员要想方设法,通过电话、E-mail、QQ、飞信等方式与毕业生保持联系,特别警惕毕业生误入传销,对有嫌疑的要及时汇报。毕业班辅导员每周向院部分管领导汇报一次班级情况,院部分管领导每半月向就业指导中心报告一次。

3、辅导员要督促毕业生及时更新学生管理系统就业信息,至少每半个月维护一次。

四、增强毕业生安全防范意识

1.在外出参加单位面试时,应将面试地点及时间、对方及自己的联系方式、行程安排等信息告知家长和学校(尤其是辅导员、同学),并保持联系。应选择在企业、正规酒店等地方和正常上班时间接受面试,并通过对方的办公电话进行核实。

2.个别不法单位通过虚假招聘获取毕业生个人信息,并蓄意诈骗,毕业生应保护好自己个人的求职信息,尤其是家庭电话、家庭详细情况等。因此,对于网络招聘或其他非正式渠道获得的就业信息,应该注意调查其真实性;对于公司给出的联系方式是手机号的单位信息要格外加以注意;要对应聘单位作详细了解,如单位业务范围、规模、地址、各种联系方式(尤其是固定电话)、官方网站,以及招聘条件、招聘流程、报到程序等情况,必要时可向单位所在地的工商部门求证其合法性。

3.不要轻信所谓的电话面试,条件允许的毕业生可进行实地考察,或委托在当地的亲戚朋友、同学进行实地考察,面试时最好结伴前往。

4.正规企业招聘,一般不会收取毕业生的费用(报名费、培训费、体检费、服装费等),不会扣押毕业生身份证、学生证等证件。毕业生要谨慎分辨,如发现疑点,毕业生应果断拒绝。

5.如招聘单位承诺的报酬非常优厚、职位级别较高的,毕业生要提防其经营活动的合法性。一旦发现招聘单位有欺诈等违法行为,毕业生应马上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或公安部门报警,寻求法律保护。

6.要特别加强对传销组织的警惕,如遇到某个单位(甚至是某位很好的朋友、同学、亲人),对你非常主动,把加盟后的前景说得异常振奋人心,并要求介绍朋友或同学一同加入时,则要注意被骗而涉足非法传销。

7.毕业生在外出就业期间,应注意保管好留在宿舍内的贵重物品,以免不法分子乘机行窃。

8、已就业的学生应及时与所在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或就业协议,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多方面、多渠道详细了解公司情况及背景,看看公司是否正规,业务是否合法,单位是否拥有合法的营业执照和经营许可证,是否有投诉或不良记录等。只要是来校现场招聘的单位学校就业办公室都会认真核实公司情况,请毕业生放心应聘。同学们了解单位情况的方法有很多,在网上搜索查询是了解单位情况的有效方法之一,如果一个招聘公司没有公司网站应特别注意;

2、警惕卷入任何形式的传销活动,防止钱财被骗,保护好个人各种有效证件安全。一些单位或个人打着招聘的旗号,收取高额报名费、培训费、考试费、体检费等,甚至要求必须购买一定数量的产品;还有一些企业以便于管理为由向求职者收取押金,或抵押身份证。毕业生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一定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警惕,国家劳动部门早就明文规定,任何企业在招聘员工时,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收取求职者的押金,或者以身份证、毕业证等作抵押;一旦上当受骗,求职者可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或公安部门报警,寻求法律保护;

3、无论哪种形式的面试或预约,切记:在出门前,一定要给家人、老师或亲朋好友留下要去招聘单位的详细地址和联系电话(包括固定电话),以防万一,以备查用。正规的单位一般都有固定的办公场所,若招聘单位面视地点选择宾馆等临时租借来的地方,要高度注意,谨防上当受骗。接到面试通知时,要问清对方的办公地址和固定联系电话,若招聘单位只有手机单一联系方式,要高度警惕,谨防上当受骗;

4、只接受女生,且对专业没有什么要求的招聘信息。女生同学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提高警惕了,只有在对公司有确切可信的前提下才可去应聘,另外尤其是女生要避免到私人场所或晚上去面试。

4、非正规渠道获得的一些招聘信息已经过时或失实,毕业生却为之耗费了许多财力、人力和时间。非正规渠道的招聘信息,欺骗成分也会相当大。求职过程中一定要对信息的真实性与有效性进行审核。理智看待高薪高职,现在有很多虚假公司就是利用毕业生期望高职高薪的心理,打出诱人薪水福利待遇来欺骗毕业生。大家在求职时应该理性、理智地看待薪水福利等各种待遇,切不可盲目,不假思索;

5、如果是通过职业介绍中心等中介机构找工作,一定要弄清其是合法还是非法。正规的职介机构具有合法经营资格及政府的严格管理,收费必须开具有效的票据。合法职介机构应持有《职业介绍许可证》、《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收费许可证》等;

6、防止网上求职上当受骗。网上求职作为社会信息化的产物,是一个发展趋向,毕业生网上求职时,要到正规合法的网站上,并且务必要保护好个人资料的安全,以防信息泄漏,给行骗者可乘之机。

A.准确把握自己该不该“跳一跳”?

自己是不是应该变换职业,调整一下自己的职位?这是许多跳槽者虽然跃跃欲 试,却总是犹豫不决的最大障碍。人力资源专家经 过长期的研究,劝诫我们,如果你自己在工作中有以下“工作七难过”,那么你就应该果断跳槽。对照你 自己,看看自己目前的工作有几“难过”。这鼓励你跳槽的“工作七难过”是:?

一、沉闷。

二、星期天抑郁症。

三、薪酬停滞。

四、三七定律。

五、不安于位。

六、听取灼见。

七、斗志低落。

如果你有以上七种症状,就没有什么好犹豫了,赶快准备跳槽吧。?

B.跳向何方,才能找到自己的新大陆??

一、跳自己相近或熟悉的行业。跳槽前,必须分析清楚自己想换工作,是因为性格不合还是环境因素或者是人事问题。如果决意跳槽,你可优先考虑与你现 在工作相近或相似的行业,这样,在新的工作岗位上,你可以很快熟悉业务,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能发挥自己的才能,得到同事和领导的赏识。如果是因为 你自己的性格原因,在参加新工作以前,你就必须改变自己的一些性格,适应 未来新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使自己未来能很快赢得同事们的支持和领导的信赖。?

二、跳自己有兴趣或有个人爱好的“槽”。适合自己兴趣和爱好的工作,才是 你的最佳工作,兴趣是勤奋的动力,爱好是积极的源泉,许多人对自己的工作 斗志低落、干劲日减,主要的原因就是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没有兴趣。每个人 都有自己的个人兴趣和爱好,做一份和你的爱好志趣相投的工作,一定能充分 调动你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并能淋漓发挥自己的知识才能,从而得到上 司的赏识。例如,你喜欢物理化学,可以跳槽到化工生产公司去,你喜欢业余 搞搞文学创作,可以选择跳到某公司办公室做份文秘工作,你喜欢社交,交 际广泛,可以选择做产品推销商或做市场经纪人。干自己有兴趣的工作,才会使一个人事业成功!?

三、跳有长远发展潜力的职业。要想使自己的事业来日方长,在跳槽前,你必 须注意多方搜集社会发展信息,尤其是科技信息,然后请朋友和专家分析论证 某项你有兴趣信息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潜力,然后选择那些正在扩展的公司,因为在这些具有发展潜力而正在扩展的公司里,你将有较多学习新技能和获取晋 升的机会,对于你将来另谋更好的工作会有较大的锻炼和帮助。

跳槽的作用:跳槽应该以职业目标为中心,为职业目标服务。这家公司能否提升你的职业含金量,才是你最需要考虑的。

跳槽的准备:1.彼知己的基础上,明确自己的目标职业、行业、公司2.确定目标公司,加深对工作内容与任职要求的理解

3.职位与公司的要求,制作有针对性的求职信与简历4.多种渠道争取面试机会提高面试技巧

跳槽注意事项

一、不要让现在工作的公司知道你想跳槽:公司知道你想跳槽,对你会有所提防,一般不会再委以重任,.二、不要辞职找工作:找工作中的很多因素都不是自己能控制的,没有人可以确保自己一定能在某个期限内找到合适的工作。辞职后长时间找不到工作,会影响心情,打击自信,说不定就随便接受一个还不如原来的工作。

三、找工作期间尽量不要影响现有的工作:不要新的工作没找到,又丢了旧的工作。

四、在没有拿到新单位书面的录用通知之前,不要辞职:世事难料,口头的承诺不保险,白纸黑字的东西比较可靠。

五、在递交辞职信之前处理好所有的物品、文件与信件:有些公司,你交了辞职信后,就会禁止你再使用公司的电脑和文件。

六、一定要通过电子邮件或寄挂号信的方式递交书面辞职信:万一离职发生纠纷,有据可查。

七、商谈离职日期、赔款等问题时,要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一般情况下,只要提前30天递交书面辞职报告,无论公司同意与否,你都可以离职;现在很多公司与员工签署了行业禁止协议,实际上这个合同要生效,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公司必须支付给你巨额费用。换句话说,如果公司不付给你“损失费”,他们就肯定没有权利禁止你去同行业的公司。

八、递交辞职信后,做好并顺利交接现有的工作:这是任何一个职场人士基本的职业道德。

一、“要”尽快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不要”参与任何的派系争斗。

三、“要”勤学好问。

四、“不要”与同事发生金钱往来。

五、“要”用脑子听话用眼神沟通。

六、“不要”锋芒毕露。

七、“要”注意积累实力。

八、“不要”出现政治性错误。

九、“要”与同事时刻保持基本礼仪和适当距离。

十、“不要”与同事过多闲聊,更不能在闲聊时触及上司。

1.准备工作:面试前一天,与朋友彩排一下,准备好经常提及的问题的答案,让朋友提提意见。

面试前一小时,浏览一下自己的简历,特别是所获奖励等项。

面试前半小时,深呼吸,提醒自己以前再大的坎儿也闯过来了,今后找工作会经历更多的面试。

面试前五分钟,试着背一下唐诗三百首,或林肯的葛底斯堡演讲,放松一下情绪,以便投入紧张的战斗。

2忌与众相同

“能介绍一下自己吗?”是面试时常问的问题,切记不要把自己的简历复述一遍。你甚至可以讲一个自己的故事,让对方了解你的性格特征。面试时,要注意自己的语音、语速。要想让考官满意,你可以模仿他们的语速。

3忌“口直心快”

如果每次考官刚说完问题,你就迫不及待地去回答,会显得不够稳重。当然了,如果每个问题都要想了又想,又显得过分谨慎,畏首畏尾。正确的做法是:大多数问题一经提出,你可以立即回答,边回答边考虑如何收尾。其他比较棘手或意想不到的问题,你可以采取下列对策:把对方提出的问题用陈述的语气自己讲一遍。如对方问“你有时会不会感到与他人合作很困难啊?”你可以这样回答:“在学校的各种社会活动和小组课题中,我从没有听到别人说跟我合作很困难。如果有的话,我想那是因为有时我对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太投入了。”要想确认一下对方的问题,比较合适的方法是问“您是指……吗”,把刚才的问题用你的理解方式再回放一下。4忌无视规则

面试是程式化很强的活动,有自己的游戏规则。如:衣着得体;第一印象至关重要;肢体语言要恰到好处;不要老是盯着考官;面试后写感谢信或询问录取情况以表示你很重视这份工作。无视规则的人,往往都会输掉比赛。

毕业生跳槽七成原因是眼高手低

浮躁和攀比让心理失衡:这类毕业生其实就是太注重人生存的本能,哪能给自己带来更大的收益就奔哪去,以至于他们不安心工作,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随时准备跳到更好的地方。另外,过强的自尊也使毕业生这山望着那山高。他们盼望着能超越别人,也会变得眼高。“缺乏工作经验让毕业生手低。现在有些毕业生已经意识到了自己涉世未深、能力不足,在求职时,和周围人比较,就特别容易因自身的劣势而感到自卑。因此,这些毕业生梦想着超越别人、干大事,但实际上却缺乏实践经验和工作能力,这就让自尊和自卑纠结在一起,内心有两股力量在对抗。这样极易打破毕业生的心理平衡,一方面,总是想着“别人行,我为什么不行”、“在这个单位真是屈才”等,以至于持续处于焦躁不安的情绪下,久而久之,会危害心理健康,让他们变得冷漠、暴躁和焦虑。择业就业四项法则

一是“择人所需”,即自己要站在用人单位的角度考虑,他们需要什么样的员工,不能异想天开,只想一步到位。如果有适合自己特长的工作单位,小点也不怕,能得到锻炼才是目的。

二是“择业所长”,如果你选择的单位或行业有发展前景,即便不是国家机关、跨国公司或热门行业,也要降低心理期待值,投入到这些工作中。

三是“择家所利”,指的是选择职业和单位时不要总以自我为中心,要多站在家庭和亲人的角度考虑,如是否便于照顾父母;不能总是无休止地挑三拣四,要考虑家人的感受。

四是“择己所长”,即兴趣对人的工作热情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心理学研究早就发现,做自己喜欢的事,成功率更高。因此,不必太在意外在的东西,这才能充分发挥你的优势。

求职面试十大禁忌 :

恶意缺席不守时穿着邋遢没有准备欺骗言行轻浮没有自信,或流露骄傲天马行空喜好批评却无创见不知行情乱开价

尽快度过职场适应期:学生和职业人士的身份有很大区别:

第一,目的不同。对于学生来说,目的是学到知识,考个好成绩;而职业人士的目的是完成公司交给的某项工作。

第二,两者所需要的技能不一样。学生所需的技能是良好的记忆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而作为职业人士要想把公司交给的岗位工作做好,需要更多的技能。

第三,工作方法不同。学生工作方法是个人的独立行为,每位学生为自己的成绩负责;而作为职业人士,更强调的是团队合作。

1.使自己成为一名真正的职业人士。要缩短适应期,融入职场。首先,心理上要做好准备。学生刚进入职场大多是从基层做起,要学会适应艰苦、紧张而又快节奏的基层生活。学生一般缺少社会经验,可能不习惯一些制度、做法,这时,千万不要用习惯去改变环境,而是要学会入乡随俗,适应新的环境。其次,做事要积极主动有耐性。在一个行业准备好从底层做起,不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就能为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一个良好基础

2.努力找到职业契合点。要避免这种情况的产生,首先应明确自己的职业角色,即了解“我该做什么”,其实就是要了解岗位的具体工作内容。接下来,就是“怎么做”和“怎么做好 ”的问题。第一,必须要积极主动。第二,要树立目标。第三,重要事情先做。

3.积极处理人际关系。

首先要自律,特别是一些细节方面,像上班迟到早退、打私人电话这种事要避免,这些事会使别人留下工作不用心的最初印象。其实,最重要的是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另外,要尊重企业的老员工,为人谦虚,不耻下问,多请教,多沟通。这些行为会让同事们更快地接纳你,你也能更快地融入企业。比如与领导相处,首先一定是要尊重领导,服从领导的工作安排。其次,根据领导风格不同选择适当的沟通方式。最后,坦诚相待、主动沟通、把握尺度。

离开校园进入不同行业,迎接人生第一份工作的挑战。对涉世未深、缺乏职业规划能力的毕业生来说,存在着相当大的压力,最重要的矛盾是与先前理想中的职位相差甚远,面临着巨大转型压力。转型需要七个转换,实习,则是完成从学校人到职场人转型的过渡过程,第一份工作能否选好、做好,是至关重要的。在转型的过程中,敬业、心态、诚信、礼仪则是是职场新人成功的四大法宝。

一、从宏大的“人生理想”向现实的“职业理想”转换当务之急需要的是把理想转化为职业目标,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式方法,去实现职业目标。搭起一座桥梁让自己从理想走入现实。实现职业目标有很多的途径,要结合自己的综合因素去选择一条最适合自己的途径,更快的实现职业目标,从而最终实现职业理想。从实现职业理想的角度看,我们所做的工作一定要与职业目标有密切的相关性,否则,所做的工作将不会对职业理想产生支持,那实现职业理想的就会再次成为空想。

二、从青苹果“学校人”到成熟“职业人”的转换从学生人转变成职场人的第一步,应从企业文化、业务流程、公司制度、仪态仪表、接人待物、为人处世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解,企业需要的是什么人员,什么职位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如何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职业人最需要的就是敬业精神,职场新人要做的以日常性的事务工作居多,专业性的工作一般要经过企业的再培训之后才去做。要保持沉稳的心态,因为这是做好任何一份工作的关键。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你首先要学会适应。学会适应艰苦、紧张而又有节奏的基层生活。你缺少基层生活经历,可能不习惯一些制度、做法,这时,你千万不要用你的习惯去改变环境,而是要学会入乡随俗,适应新的环境。好高骛远、自命不凡,只能毁掉你的前程。

要学习企业中那些卓越人才必备的八大基本素质:创新能力、学习能力、自信自立、自律、积极乐观、执著追求、责任感、合作开放。

三、从单纯的处理问题方式向复杂的人际关系转换在做人方面,首先要揭掉自我标签,低调做人。现代大学生的特点是张扬个性,彰显自我风格,追求与众不同。这种风气与氛围培养了不少“特别”的大学生。但工作岗位不是上演个人秀的舞台,因此,刚刚迈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们一定要注意自我形象问题,做事一定要低调。出头少说多看,尽快熟悉人际关系,融入环境。锐气藏于胸,和气浮于脸,才气见于事,义气施于人。处事对上司先尊重后磨合、对同事多理解慎支持、对朋友善交际勤联络复杂的人际关系是社会构成的一部分,亲和力太小,摩擦力太大。一不小心,天时、地利、人和都离你而去。学习基本的礼仪知识。职场有职场的规则,单纯的讲礼貌是不够的。身处其中,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符合职场规范。礼仪是构成形象的一个更广泛的概念,包括了语言、表情、行为、环境、习惯等等,相信没有人愿意因为自己在社交场合上,因为失礼而成为为众人关注的焦点,并因此给人们留下不良的印象。

四、从系统的理论学习向多方位的实际应用转换在应届毕业生进入公司的时候,企业都会对职场新人进行新员工入职培训,要多学多看,多虚心请教,才能积累工作经验。大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就很难提到发展,公司的人都服有经验的人,没有经验,则只能打下手,心理又不平衡。就会越搞越糟,使自己境地尴尬,甚至不懂装懂,让人笑话。以谦逊的态度去向别人请教,这并不是什么难事,放下架子,虚心请教,你会发现别人身上值得你学习的地方有很多,你自己身上也有别人值得学习的优点。虚心求教,进步很快,又能建立良好人际的关系,把自己很快融入到集体中去,既受益匪浅,又让人喜欢。

五、从散漫的校园生活向紧张的工作模式转换 每当新生力量进入单位,都会带来新的气息,同时也会带来一些新的问题。对

于大多数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大中专毕业生来说,除了工作能力之外,还要有实干精神、懂得人际沟通。不但要完成好属于自己的每一项工作,还要做自己不愿做的事情。能否做好那些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是一个人是否成熟的标志,也是一个人能否取得人生成功的主要因素。做好自己不愿做的事,学会妥协,向职场妥协、向现实妥协。

六、从浮躁的心态向逐步理性化转换转型需要时间,与企业的磨合需要时间,积累经验也需要时间,具备竞争力同样需要时间。要给他们融入职场的时间,他们需要过渡过程。哪怕时间很短,这个过渡过程必须经过。企业会给实习生时间和机会,但自己不能以此为借口,要积极努力,从浮躁的心态中走出来,尽快进入符合企业要求的状态,这是理性化的成熟表现。

七、从家长的呵护向自己保护自己转换对于一家自己向往的公司,作为实习生当然应该全力以赴地做好自己的工作,争取最终能被录用。但是我们也要警惕,一些用人单位制度由于不完善有苦难诉,是不是侵犯了我们自己的权益。在毕业以前,我们作为在校生,无法享受劳动法的保护,但一旦我们毕业了,我们就要懂得维护自己,以防一些不法的公司将自己作为廉价劳动力使用。学会在社会上独立的站立,学会保护自己。面对人生的种种挫折,学会应对,学会维权。

刚入职场的大学生可能会发现好多地方都不是自己熟悉的社会,对职场的新环境很是感到陌生和失落,因而也总是少不了情绪和浮躁,其实专家指出大部分大学生都会经历这样的时期,那么如何度过这个过渡期呢?如何克服自己的浮躁心理呢?看看下面心理专家的指导。1.理想与现实的脱离2.急于求成的心态3“围城”的心态

如何能够平稳地度过浮躁期,尽快的进入工作角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了解公司的发展战略

只有从更高的大局的角度去了解公司,你才能够对公司充满信心,也会找到自己的定位和今后努力的方向,这样个人目标和公司目标就会有机的融合到一 起,自己与公司共同成长。所以,在参加工作时,不要把眼光只局限于公司的现状,眼前的利益,要多和领导沟通,深刻认识到公司的发展方向和前景。

2.融入公司,创造良好的人际环境

对于新员工来说,在短期内离职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公司工作的不快乐。工作的快乐和快乐的工作是决定他们去留与否的关键因素,所以,一个快 乐的人际交流环境的重要性就开始凸显出来。那么这种和谐的交际环境应该如何创造那,一方面取决于公司要尽量给新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交际环境,让新员工和老 员工尽快的融入到一起,让新员工在与老员工的交流中慢慢的融入到公司的企业文化中,更好地体会到公司一些深层次的东西。另一方面,新员工要主动地去和老员 工沟通,在最短的时间内能够成为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体会到和大家相处的快乐,为自己搭建一个良好的人际平台,利于今后工作的开展。只有当新员工融入到企 业中,才能够创造出一个快乐的环境,才能在这种环境中体会到快乐。

3.在大学期间,做好职业规划

在大学期间一定要做好人生职业规划。可以通过一些专业的机 构,周围的老师和朋友给自己提供一些建议,更关键的是自己通过自我的真实的深入的分析,清楚的知道自己到底喜欢什么,追求的终极目标是什么,自己适合干什 么。如何把自己的目标和自身的职业兴趣有机地结合起来来选择自己的工作,达到两者的统一,这样,无论是对企业还是个人都是一个双赢。

新手初入职场的注意事项

初入职场的注意事项:

1正确的评估自己,千万别再作白日梦别都看着别人好,因为别人还看着你好呢兴趣不等于事业,不要轻易的跨圈子,跳槽聊天多聊别人,不聊自己,聊别人也是点到即止只能相信自己,职场不是过家家,没有你的亲人刚进公司一定低调,切不可成为众人“焦点”别轻易的抱怨,说出话来就要达到目的,你的一句抱怨恰恰成了别人的把柄不要羡慕“背景”牛的人,一定要跟他们搞好关系,即使你心里再不屑领导就是领导,再亲热也不代表能“称兄道弟”30岁之前要明白“我未来想干什么”“积攒实力挣30以后的钱”30之前该花的钱要花,攒不下来当官不打送礼的别想背靠好几个大树,那就等于一个都没靠找一个“他吃肉能给你喝汤”的大树靠上没有领导能当一辈子,所以不要不把别的领导放在眼里,这样猜留有余地没有一个傻子,你别觉得自己能“阴”谁一把,大多数的时候都是别人“懒的搭理”你对领导只能说好话,要你提意见,8分褒2分疑,千万别觉得领导给你提意见的机会,不然你可能不会有再提意见的机会18 宁可让人把你当傻子,别让人把你当“人精”什么位置就干什么位置的事,千万别想当然的做主永远要多请示领导,即使他都让你请示烦了或者骂你怎么这么笨,你的笨才显出它的不笨适时清领导吃吃饭,即使他不去证明你想着这回事送礼一定要私下联系,直接打手机,它不收说明你还没有“价值”,但至少证明你心里有他,总比领导都不知道你这个人好23 要相信人不可能一辈子干一个工作,所以也不可能一辈子都要看谁的脸色有本事当爷,没本事当个称职的孙子真正“钻研”一门手艺,自己的才能别人投不走靠拢这个势必得罪那个,没有办法,但至少表明是“形势如此”,不是“恶意为知”领导永远没有错,都是我没有领会领导意思同时都是对手,即使他一再表示他如何如何佩服你有机会多充电,别一下班就上网聊天打游戏,您别跟“家庭妇女”似的,不能报班就多读读书,至少在饭桌上多个话题聊30 敬酒是必需的,喝酒是有讲究的,别上来就敬,得等领导之间寒暄完了才轮到你。

千万别觉得领导夸你两句就是重用你,领导夸你的同样也跨过别人,说明这是个会当领导的领导

风水轮流转,不可能你永远“受宠”或“不受宠”,所以不要把事情做绝了

初入职场事项:五要五不要:

一、“要”尽快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不要”参与任何的派系争斗

三、“要”勤学好问

四、“不要”与同事发生金钱往来。

五、“要”用脑子听话用眼神沟通

六、“不要”锋芒毕。

七、“要”注意积累实力

八、“不要”出现政治性错误

九、“要”与同事时刻保持基本礼仪和适当距离

十、“不要”与同事过多闲聊,更不能在闲聊时触及上司

第三篇:最新下岗职工再就业心态调查

下岗职工再就业心态调查

一、调查背景

下岗职工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比较突出的社会问题。下岗职工的经济状况、精神状况的变化,给他们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甚至导致了心理危机。要减缓下岗职工的心理危机,国家必须加强对其的健康教育以及引导下岗职工进行有效的自我调适。为了准确把握住下岗职工心态,加强职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促进下岗职工尽快实现再就业,对下岗职工进行再就业心态调查是很必要的。

调查时间:2012年2月5号至2012年2月8号

调查人员:邓振宇巫浩伟 谢俊杰 卢百威

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的年龄段主要在30—45岁之间的一百名下岗职工。

调查目的:

这次调查的主要目的是想了解哪些因素会对下岗职工的再就业产生影响,它们是怎么影响的,以及它们的影响程度。问卷中列举了25个可能对再就业产生影响的事件,要求被调查的下岗职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填答列举事件对自己再就业的影响程度。调查方式:

本文的调查采用问卷进行。问卷共发放100份,回收有效问卷85份,数量虽然不多,但质量较高。样本的男女比例为52:48;年龄段:40岁以下的占33%,40-49岁的占42%,50岁以上的占25%,基本符合下岗职工的情况。我们注重了发放对象的可靠程度,党员的比例比较高,约占20%。下岗时间我们选择了改制较集中的2009年为界,2009年以后下岗的占63%,2009年以前下岗的占31%。文化程度,高中及中专层次的最多,占45%,初中及以下的占37%,大专以上的占18%。原单位职务,中层及以上干部占16%,一般职工占72%,专业技术人员占10%。

二、调查内容:

一、经调查发现,下岗职工普遍几种心声:

(一)“我们最需要的是家人的支持。”

对长期生活在计划经济体制之下的中国人来说,下岗无疑就是个沉重的打击,要从阴影中走出来,很需要别人的支持。当人们遇到困难时,首先想得到的是家人的安慰与帮助。在被调查的下岗职工中,绝大多数认为,家人支持有利于他们再就业,此工程的启动,离不开政府和社会扶持和帮助,但同时家人也应支持。为工作而奔走了一天的妻子,看到桌上热腾腾的饭菜和丈夫体贴的话语,会是怎样的感动。而这一切都能让他们调整自我,以积极的心理参加再就业。从某种意义上说,能否得到支持,是其寻找新的岗位,稳定再就业的关键。所以,职业指导人员在对下岗人员的指导中,也应当有意识的去了解来访者下岗后找工作是否得到家人的支持,根据来访者家人的支持程度确定其再就业的难度,从而有意识的支持和帮助他们,还应与来访者家人取得联系,做他们的工作,这样可以对下岗职工再就业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再就业培训好,可惜机会少”--下岗职工埋怨说

进行再就业培训,为下岗职工灌输市场经济知识,宣传再就业的先进典型,组织已上岗的人员现身说法,这样能增强他们再就业的本领。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把职业培训作为解决失业的一种积极的就业政策和手段。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各级再就业服务机构坚持培训后再

就业的基本方针,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目前,下岗职工对其已基本认可,他们认为培训对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有很大帮助,但也同时反映,在被调查对象中,仅有少数人接受过再就业培训。这表明,我们现在进行的再就业培训没能够真正的把下岗职工吸引过来。因此,以后开展再就业培训工作时,应该注意培训的内容是不是下岗职工迫切需要的,同时,还应注意宣传力度,尽量让大多数下岗职工知道在那进行什么内容的培训。

(三)“招聘市场也需要打假”--下岗职工呼吁

在下岗职工看来,劳动市场上招聘和用工行为的不规范,特别是招聘过程中的欺诈行为,对他们的再就业,产生了很大的阻碍作用,比如有些单位并没有招人的目的,他们在媒体上作招聘广告仅仅想利用招聘广告的广告效应,打着招聘的幌子,为自己的单位做广告。这样,来应聘的人就不由自主地成了他们单位的义务广告员。这种欺骗行为给下岗职工再就业带来很坏的影响。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精力,更重要的事会给他们带来精神损失。因此,在职业指导和再就业培训中,职业指导员要让下岗职工形成自我保护意识,学会求知应对技巧,以便避开招聘的陷阱,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

二、经调查发现,下岗职工普遍存在以下几种心理:

(一)失落心理。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新旧观念碰撞产生失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职工生、老、病、死由企业“全包”,企业成为职工赖以生存的家。现在一旦下岗失业,就会感到无依无靠,产生强烈的失落感。二是与别人比较出现心理失衡。在老同志、老朋友、老同事间比较,觉得自己的能力、工作态度、贡献均不差,但人家“在岗”,自己下岗,心理极不平衡,增强了失落感。三是下岗前后生活反差大。下岗职工主要生活来源,依靠企业发放基本生活费或政府救济。职工下岗前后收入反差大,生活水平大幅下降。

(二)依赖心理。下岗职工大多存在“等、靠、盼”的依赖思想:一是等待国家安置。有的认为,社会主义饿不死人,总会有饭吃。有的认为,进了国有门,就是国家人。既为国家人,就要国家管。还有的认为,下岗是暂时的,国家不会撒手不管。二是依赖企业和亲友。企业办社会的现象仍然没有根本改变,职工一旦离开企业,顾虑重重。有的职工下岗后不找市场找厂长,寄希望于企业的复苏,能够重新回原单位工作。也有的下岗职工靠亲友、家庭资助,对重新就业无所谓。三是对再就业高不成,低不就。有的认为,只有进国有企业才算就业,才有安全感。进集体企业、摆摊、干个体、在外打工都不算就业,小时工、弹性工时等多种形式都不算就业。据调查表明,50%多的下岗职工等待政府和企业的安置,30%多的职工暂时予以考虑自谋职业,但最终还是希望政府和企业重新安置。

(三)抵触心理。下岗职工丢掉了几十年的“铁饭碗”,意味着利益受到影响,而留岗人员却在减员增效中增加了利益。这种利益矛盾,使下岗职工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抵触情绪。一是个别宣传媒体出现误导,将职工下岗视为对职工能力缺乏的惩处,引起下岗职工反感。另外,由于一些历史原因,社会上一些人往往对失业人员产生一种偏见,认为失业就是无能。有的人甚至把失业人员比喻成“社会的累赘”等等。他们认为,企业效益下滑不是自己的错,自己在企业干了几十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没有苦劳有疲劳。二是下岗职工主人翁荣耀缺乏。有的职工下岗前,长时间感受到主人翁荣耀,一夜之间成为下岗者,感觉自己低人一等,产生一种羞耻感。个别的甚至呆在家中不愿见人,更不敢抛头露面自谋出路。三是再就业难度大。职工下岗后,要求就业的愿望非常强烈。但是,由于下岗职工文化水平较低,在目前的就业环境下,就业渠道窄,再就业环境不够宽松。

(四)恐惧心理。一是担心生活没有着落。职工下岗后,生活会受到明显影响,带来一种朝不保夕的危机感。二是担心别人瞧不起,职工下岗后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怕社会歧视,担心被人看不起,不愿去从事服务性和苦脏累的活。三是担心难以再就业,有的下岗职工没有技术专长,对下岗后能不能找到饭碗感到担忧。四是担心失去依靠。下岗职工都担心

企业撒手不管,或者企业有了新的转机和就业机会,把他们排除在外。

(五)自卑心理。下岗职工中部分人年龄偏大,文化素质不高,专业技能偏低,再就业有一定困难,在心理上产生强烈自卑感,悲观,消沉,丧失信心.(六)盲从心理。一些下岗职工不能正确地客观地选择自己所适应的就业点,而是抱着随大流的特点,盲目地结伴外出打工或合伙做生意,一事无成;有的轻信招工、致富广告,不辨真伪,以至上当受骗,陷入困境。

(七)埋怨心理。职工下岗意味着失去了稳定的收入来源,不仅造成经济上的困难,而且也造成心理上的重负。一部分人思想上转不过弯而怨天尤人,无法摆正心态,产生了愤世嫉俗的偏激心理。

(八)攀比心理。一些下岗失业人员在寻找工作就业时,不但与别人做横向比较,而且与自己的过去做纵向比。这时候常以“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的古训,作为座右铭。不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一心只想找工资、待遇、条件好的工作。但由于自身素质所限,大部分应聘者都会被淘汰。许多下岗职工由于没有选准自己的目标,在多次求职失败以后,就心灰意冷,一蹶不振,形成恶性循环。

三、建议

(一)下岗职工自我的心理调适:

1.要用辩证的、发展的观点来看待自己的下岗失业。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下岗或失业也是这样。旧的岗位不失去,新的岗位也不会找到。兵书上讲的:置之死地而后生。就是说面临特别困难的处境时,人会不顾一切地去拼搏,反倒常常可以开辟出新天地。许多下岗失业人员总是看到下岗失业带来的坏处,而没有看到在厄运的同时,也为个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多种选择。也许在闯一闯的过程中,会重新发现自己的才能,找到一个新的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机遇。此外,要以发展的观点来看问题,现在社会上似乎是想就业的人多,工作岗位少,但也许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明年或者后年,也许几年后,工作岗位找人也说不定。所以一定不要盲目悲观,困难的时候需要忍耐,忍耐中会等来新的机会。

2.凡事向前看,办法总比困难多。有些下岗失业人员总是想自己过去如何如何,以此来对比现今境况的不佳。其实,过去只能说服你曾经有过的辉煌,不能表明现在还行。重要的是在过去的基础上重新开始,继续创新发展。这方面,要充分衡量自己的工作经历、经验和技术,不要轻易抛开过去的所长而去选择一个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当然也不能死抱着过去的长处不敢开辟新领地。关键是根据环境的要求而为自己合理定位。要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一个人失败在于自己丧失了信心,如果不这样,什么时候也有新的机遇。许多创业成功的人,都是在别人看来几乎不可能的地方做出了惊人的成功。当然成功的背后是艰苦的努力。

3.正确总结经验和教训。下岗失业,除了外部的原因以外,从个人方面,一般来说,也有一定的原因。比如可能自己的技术不适应岗位的要求,自己没有很好地完成工作任务,人际关系方面的不足等。当下岗失业以后,一定要冷静地分析一下,找出自己的不足,以为从事新工作时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如果把下岗失业看作人生的一次失败,其实哪个人在一生中不经历过失败?从失败中接受教训,重新站起来才是生活的强者的表现。坦诚地总结和对待自己的不足,才能改正和发展。

4.寻求各方面的帮助。下岗或失业后,除了自己的努力以外,要主动寻求包括亲友、朋友、社会上各方面的帮助,以便能重新掌握新的工作需要的技术,找到新的岗位。有的人不好意思向亲戚、朋友说,自认为这样做是坚强的表现。当然如果自己确有能力,找到新的岗位有更多大的发展也行。如果社会关系不是太多,个人能力不是太强,不妨承认自己在这方面的欠缺,而主动寻求别人的帮助。有一句成语叫:捷足先登。机会往往是给予那些主动性强的人。寻求亲友帮助也包括心理方面的。下岗失业后,心情苦闷、痛苦、愤恨、不满等

情绪,都可以适当向亲友发泄,一味压抑久而久之会出问题。当然,一方面要发泄自己的负性情绪,同时也要接受别人的劝说,要思考别人的想法、说法,吸收他人的意见,以免使自己的思想过于偏激。

5.家庭要理解下岗职工。家庭中一个人或夫妻二人下岗失业,双方都会感到沮丧不安。痛苦的心情有时通过转移来发泄。这样有可能,互相埋怨。再加上确实经济生活上受到影响,更是雪上加霜。但这种时候,也是最需要全家一致团结一致,共同克服困难度过难关的时刻。团结则力量大办法多,离心离德会加重困难。家庭是最后的避风港,尤其是在现在这个时候,社会保障体系还不是十分完善,整个社会风气也还未形成一人有难大家相帮的风气,在这种情况下,夫妻二人、一家人若是互相体谅,互相关心,就会使家人感到温暖和安全。人生在世对于什么是幸福,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幸福很多时候是一种主观的感受。家庭中有人下岗失业,家庭生活暂时受到影响,经济上差一点,但如果夫妻恩爱,子女健康发展,照样享受幸福人生。古语说:贫贱夫妻恩爱多,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6.必要时通过心理咨询调整心态和情绪。下岗失业人员如果负性的情绪很严重,比如长时间的抑郁、焦虑、愤怒,明显地借酒浇愁或者一定程度上从社会生活中退缩等,就需要在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进行调整和治疗。需要提醒的是,长期的情绪不良往往引发躯体方面出现一些不适或直接导致疾病。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要积极进行身体方面疾病的治疗,同时也不要忽视了对心理问题的解决和纠正。心病须由心药治。

(二)政府的帮助

政府就应采取措施,进行相关产业的调整,例如对一些劳动力需求较大的产业实行税收优惠,让其增加员工来扩大就业,以维持社会的相对稳定。所以,就社会就业问题的本质而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责是通过救济和政策杠杆来进行调节,而绝不是政府自己来投身社会经济运作创造社会的就业机会。

附:下岗职工再就业心态调查问卷

说明:本次调查采用匿名形式,我们将严格包迷你的信息,你可以放心作答。

1.下岗待业时最需要谁的理解

A、家人B、亲戚C、朋友D、同学

2.对再就业培训的机会

A、没什么用,也很少B、有用,但很少C、没什么用,但机会有D、有用,但机会太少

3、对招聘市场的关注程度

A、非常关注,而且急B、还好啦C、无所谓D、不管,会好的4.招聘市场的可信度

A、信任B、不怎么信任C、马马虎虎D、不信任

5.你对以前工作单位的归属感

A、很高B、较高C、一般D、很少E、没有

6.对自己以前的工作单位的满意度

A、很满意B、满意C、一般D、不满意E、很不满意

7.在工作中你的成就欲望

A、很高B、高C、一般D、很少E、没有

8.你一天的工作量

A、超负荷B、满意C、一般D、很低

9.你对自己岗位的工作

A、很有兴趣B、兴趣不浓C、没有兴趣

10.在工作中学校新技能的机会

A、很多B、有时C、视情况而定D、几乎没有

11.你觉得自己在工作中的发挥

A、充分发挥B、大部分发挥 C、部分发挥D、基本没发挥

12、你对自己将来的奋斗的目标

A、清楚B、较为清楚C、不太清楚D、不清楚

13.你对自己的工作权限

A、明确B、较为明确C、不太明确D、不明确

14.你以前付出的努力和实际收到的报酬相匹配

A、很满意B、满意C、一般D、不满意

15.以前单位领导能够用人所长,扬人避短

A、非常好B、好C、不太好D、不好

16.组长听取员工意见次数

A、经常B、偶尔C、几乎不

17、以前领导与员工的关系

A、很好B、一般C、不好D、经常吵

第四篇:下岗职工再就业心态调查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下岗”已成为一个涉及众多企业和职工的敏感话题。面对下岗现象和下岗人员的增多,如何实现再就业就成了社会各界共同关心的话题。为此人们提出了各种解决方法。最有效的是对下岗职工进行职业指导。由于职业指导工作刚刚起步,难免有一定的盲目性,为了准确把握住下岗职工心态,加强职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促进下岗职工尽快实现再就业,对下岗职工进行再就业心态调查是很必要的,以下便是近百名下岗职工的心态。

我们最需要的是家人的支持。

对长期生活在计划经济体制之下的中国人来说,下岗无疑就是个沉重的打击,要从阴影中走出来,很需要别人的支持。当人们遇到困难时,首先想得到的是家人的安慰与帮助。在被调查的下岗职工中,绝大多数认为,家人支持有利于他们再就业,此工程的启动,离不开政府和社会扶持和帮助,但同时家人也应支持。为工作而奔走了一天的妻子,看到桌上热腾腾的饭菜和丈夫体贴的话语,会是怎样的感动。而这一切都能让他们调整自我,以积极的心理参加再就业。从某种意义上说,能否得到支持,是其寻找新的岗位,稳定再就业的关键。所以,职业指导人员在对下岗人员的指导中,也应当有意识的去了解来访者下岗后找工作是否得到家人的支持,根据来访者家人的支持程度确定其再就业的难度,从而有意识的支持和帮助他们,还应与来访者家人取得联系,做他们的工作,这样可以对下岗职工再就业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再就业培训好 可惜机会少--下岗职工埋怨说

进行再就业培训,为下岗职工灌输市场经济知识,宣传再就业的先进典型,组织已上岗的人员现身说法,这样能增强他们再就业的本领。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把职业培训作为解决失业的一种积极的就业政策和手段。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各级再就业服务机构坚持培训后再就业的基本方针,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目前,下岗职工对其已基本认可,他们认为培训对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有很大帮助,但也同时反映,在被调查对象中,仅有少数人接受过再就业培训。这表明,我们现在进行的再就业培训没能够真正的把下岗职工吸引过来。因此,以后开展再就业培训工作时,应该注意培训的内容是不是下岗职工迫切需要的,同时,还应注意宣传力度,尽量让大多数下岗职工知道在那进行什么内容的培训。

招聘市场也需要打假--下岗职工呼吁

在下岗职工看来,劳动市场上招聘和用工行为的不规范,特别是招聘过程中的欺诈行为,对他们的再就业,产生了很大的阻碍作用,比如有些单位并没有招人的目的,他们在媒体上作招聘广告仅仅想利用招聘广告的广告效应,打着招聘的幌子,为自己的单位做广告。这样,来应聘的人就不由自主地成了他们单位的义务广告员。这种欺骗行为给下岗职工再就业带来很坏的影响。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精力,更重要的事会给他们带来精神损失。因此,在职业指导和再就业培训中,职业指导员要让下岗职工形成自我保护意识,学会求知应对技巧,以便避开招聘的陷阱,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

职业指导是再就业工程的金钥匙

从下岗职工的再就业职工的再就业情况之中,有一些规律性的东西。针对各种不同类型的下岗职工,应采用不同的职业指导方法,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第一类是:下岗后能很快适应,感到下岗是一个好机会。他们对再就业要求比较高,希望能得到一份发挥自己能力的工作。这就应该给他们提出高要求,准确发现他们的优势并鼓励他们在新环境中锻炼自己,推荐又创造性的工作而且使其在原企业中无法发挥的新职业。

第二类是:下岗后心理不平衡,带着情绪找工作,且时常抱怨,爱发牢骚。应给他们说的机会,实在的对待,引导其正视自己,了解人才劳务市场,帮助其学会考虑问题,推荐一份具体性的工作。

第三类是:家里有一些具体困难的,他们对工作选择不挑剔,只要离家近,不上夜班有休息日,能顾家就行。因此他们不难找工作,如保洁工,值班员,他们都能很快接受并干好。

第四类是:比较有传统观念的女性,他们经历比较坎坷,多数插过队,下过乡,素质较高,下岗后家里生活条件随之下降,他们希望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他们的自信已被多年的不顺磨掉了,应从其身上找到闪光点,让他自信起来,推荐独立负责的管理工作等。

以上四类是较常见的,还有许多更具体的问题,需要具体解决。因此必须认真总结新经验,不断探索新路子。使再就业指导工作能对症下药,帮助下岗职工尽快找到新的岗位,维持社会的安定和发展。

第五篇:毕业生调查

高职毕业生思想素质和政治素质的调查与思考 1.所谓人才,是德才兼备,首要的应该是一个品质高尚的、和谐的和趋于人格完善的人,是一个和社会融洽相处并且受社会欢迎的有道德的人。高职生的职业素质从不同角度可分为若干种,虽然这些素质对大学生而言都很重要,但并不是同等重要。用人单位都是根据工作性质和专业需要选择大学生,因此专业素质是必须考察和看重的;但思想道德素质和个人基本素质决定着大学生今后的工作态度、政治方向、诚信和责任感,因此也被用人单位所重视,这就要求我们的大学生在高度重视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加强思想道德素质和个人基本素质的培养。

陕建集团第五建筑公司的人事部门负责人说:“找一个项目经理,我首先看他的能力和工作经验,重在做事。找一个办公室秘书或会计我首先要看他 的思想品德,重在做人。”这一基本假设是符合逻辑的,对于重要的岗位和稀缺的人才,能力与责任的匹配是最重要的,胜任工作是第一位的,一般无力顾及其它。而对于一般岗位,有众多的后选者等待挑选而大家都能胜任工作时,这时做人的品德就成为最重要的筛选条件。通过毕业生就业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我校毕业生刚出校门就业岗位一般是一线岗位和专业性不是很强的岗位,所以用人单位都和注重毕业生思想道德素质和个人基本素质,因为这些素质决定着大学生今后的工作态度、政治方向、诚信和责任感,因此也被用人单位所重视。

经调查,用人单位在选才时最看重毕业生的道德品质用人单位在挑选毕业生时,对“个人品德”、“职业道德”、“职业品质”等选项给予了充分关注。在回答“贵单位接收毕业生时最看重的条件是什么?”时,有 84% 的受调查单位选择“职业品德”,在回答“现在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如何”时,36% 的单位选择“堪忧”;34% 选择“一般”;仅有 35% 的单位选择“好”和“较好”。在对大学生最需要加强何种素质建设方面的调查中,有 42%的用人单位选择了职业道德素质,有 33%的用人单位选择的是人际沟通素质,分别各有 43%和 32%的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最需要加强思想品德素质及文化修养素质的建设;在参加调查的用人单位中,有 39%的用人单位认为近年所招收的大学生最缺乏实干精神和职业道德,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 13%的单位认为当今大学生最缺乏专业水平,再次是人际沟通能力占 12%。大学生的诚信,主要表现在毕业生毁约现象,也是比较令用人单位头疼的问题。参加本次调查的用人单位中,每次批量招聘应届毕业生的到岗率不足 70%的占了将近一半,有两成多的用人单位到岗率不足 50%,学生毁约现象比较严重。

在调查中,我们通过企业对毕业生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的要求进行了调查。在对高职大

学生个人意志品质需求调查中,用人单位提到最多的是:敬业精神、吃苦耐劳精神个人道德素质。在接受调查的单位当中,多达 57%的单位将大学生的敬业精神列在第一位,其次是团结协作和吃苦耐劳精神。在接受调查的单位当中,多达 48%的单位认为现在的大学生最大的缺点是缺少吃苦精神。

首先,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用人单位的确很关注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及敬业精神。几乎所有的用人单位提出毕业生应加强社会责任感及敬业精神培养,这已成为一个社会性问题。一些大学生好高骛远,对于一些基层工作不屑一顾,工作热情不够,敬业方面也大打折扣,这使得用人单位表示不满。敬业精神同时体现在责任心方面。就业的不满意,导致大学生对社会产生或多或少的抱怨情绪,社会责任感也随之降低。加上应试教育,对于学生思想品质方面教育不到位,使毕业生不能及时调整心态,全身心的投入工作。高职大学生的工作态度、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因此,高职大学生应该高度重视加强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培养,要爱岗敬业,树立干一行爱一行的精神。

其次,从单位选择、职业选择、期望工资等调查中,笔者明显感到大学生缺乏到到基层、劳动生产第一线工作的思想准备。这些大学生大多80后、90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他们从小生活在优越的环境中,大多是独生子女或者兄弟姐妹很少,缺乏劳动观念和吃苦耐劳精神,根本没有做好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而一线的工作都需要大学生们摒弃贪图享乐,踏实,肯干,不怕吃苦。西安某单位负责人向我们表示,对于有的学生来说,存在着眼高手低的问题,对实习岗位很挑剔,不愿意接受平凡而琐碎的工作。有的学生过分强调专业对口,然而某些专业范围窄,没有足够的单位满足学生实习需求,而学生又不愿意去做与专业擦边的工作。有的学生怕苦怕累,临阵脱逃。一旦单位提供的条件不符合学生的心理标准,或者待遇比较低,设施不完备,他们就开始不满,怕苦怕累,不愿意与工作人员和辅导员沟通,出现临阵脱逃的情况。

再次,企业越来越重视员工职业道德操行,并把“道德品质”列在人才标准之中。因为企业深知,人无信不立,企业无信不昌。一个不讲诚信的人,在企业的经济活动中,暂时会带来一时的“小利”。但往往失去的是大节,继而失去的是企业长远的”大利”。市场经济是诚信经济,任何单位要立足长远发展都必须以诚信为基础。用人单位把思想品德摆在选才的首位是在情理之中的,有了过硬的思想品德,才能顺利融入企业文化之中,形成合力。所谓德才兼备,首先,“德”是“才”的基础,有优良的职业道德,必然会努力学习职业技能,立志成才。其次,“德”是“才”发挥作用的监督机制,一个人具有好的品德才能保证其才能用在该用的地方,为企业的根本利益做出贡献。调查结果提示,学校和大学生要高

度重视思想品德的培养和塑造。这样才能在未来的职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同时,用人单位对学生的其他思想道德品质也十分看重。思想道德品质不是抽象的,它包括符合党和国家提倡的主流思想、政治品质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工作单位的归属感和忠诚度,传统美德和现代意识的恰当结合等。良好的道德心理品质包括良好的品德素养、健康的心理品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合理的价值取向、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积极向上的敬业精神、百折不挠的顽强意志、强烈的社会贡任感。良好的道德心理品质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基石,是高校毕业生顺利成功就业的敲门砖。

政治面貌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在学校中,除了学习外,加入中国共产党便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大事。在就业中,是否是党员也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从调查中可知,约有半数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是否是党员持有关注态度。这半数的用人单位多为全民及国有企业,私有与外资企业关注较少,比如陕西柳工世源工程机械公司康经理就希望我们学校多加大对党员学生干部的培养力度,并且他们公司对新员工的党员比例有一定要求。同时60%的大中型公司、企业也很关注学生是否为党员。学生党员是对学生整体表现的一种肯定,也能体现学生的整体素质,用人单位也可以从这一方面对一个学生做一个初步的较全面的了解。从我校历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最受用人单位欢迎的就是上述几个方面特点兼具的对象。

2.在调查中国,用人单位希望我们思政课教育药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特别是职业道德和敬业吃苦的职业素质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敬业观和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在目前的社会趋势和就业形势下,针对高职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就业期望,思政课教育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长处,特别是要明确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理想。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专业的就业指导,使学生加强自身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择业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择业观,清醒地认识自我,从而对自己的职业取向,采取一种更为务实的态度,形成符合自己基本实际的合理的职业期望。最终使学生找到理想的工作,单位招到满意的人才。

同时思政课教育也应该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大力推进就业导向背景下的素质教育。根据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和用人单位对高职大学生的素质要求,我们把高职人才的素质整合为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心素质。用人单位看重高职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以及敬业精神、吃苦耐劳精神等个人意志品质,因为思想道德素质是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心素质的灵魂。因此,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思想政治教育应重点

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重视敬业精神、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加强身体和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就业与创业教育,把就业创业教育贯穿素质教育的各个方面,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择业技巧和创业精神以及交往能力、应变能力、终身学习能力、适应不断更新变化的专业工作态度与能力、良好的就业创业心理素质等,这是就业导向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高职院校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同大学生就业工作相融合,切实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为大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打牢思想基础一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大学生头脑,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要加强职业引导教育,引导大学生客观分析形势,提升自身素养,理性看待就业。同时,突出创业教育,引导更多大学生自主创业。三要加强就业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着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3.在调查中,学生提出对思政课和思政课教师的意见集中在教学内容脱离实际、教学观念陈旧、方法单调,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被动接受教育。目前,少数教师仍采用“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方法,照本宣科,满堂灌,重结论,轻过程,重理论,轻实践,不注重现代教学手段的使用,不注重生动性和理论性有机结合,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参与程度不高,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了学生对职业道德内容的理解和内化。调查结果显示,只有35%的学生对思政课教育比较满意。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起着主导性作用,教师教学观念如何、如何进行教学将直接影响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接受,也影响着所学学科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课堂教学积极适应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内容和主客体的变化,积极改革。

第一,互动式教学,扩大学生参与程度。长期以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大多沿袭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重教有余,重学不足,灌输有余,启发不足,导致学生在教学中参与程度较低,削弱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制约和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扩大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使得学生由被动地听课转变为主动思考并有机会表达,最终收到了更好的教育效果。

第二,案例式教学,让理论教育深入而浅出。大学阶段的思政课,有很强的理论性、逻辑性,但是就听课者的接受心理来看,纯粹的理论教育极易走向枯燥、乏味。案例式教学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我们的课堂不是在对他们进行说教,而是在关心和帮助他们。

第三,多媒体教学,提高课程教育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多媒体图文并茂、声像结合的表

现形式和丰富的表现力,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对事物及其发展过程的认识、感受和理解,从而将课堂教学引入新的境界。

第四,与时代同步,贴合社会环境,理论联系实践讲解社会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现今社会环境瞬息万变,各种思想流派观点意识层出不穷,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局限在教学大纲所规划的理论范畴内而要将关注领域延伸到更广阔的社会环境中来,营造一份适合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外部改革环境。

下载80后毕业生心态调查word格式文档
下载80后毕业生心态调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90后毕业生就业心态

    90后大学生就业心态分析 日前,笔者从惠州市人才交流中心了解到,截至9月底,惠州2011届大学生初次就业率为83.6%。 日前,《广东2011届大学生初次就业率报告》显示,截至9月1日,全省37......

    进城务工青年生活状况和心态调查

    进城务工青年生活状况和心态调查摘要:随着越来越多的外来青年涌入城市生活与发展,我们也逐渐开始关注这个群体。为了更好的了解这一群体,我们必须要对他们进行一次完整的调查。......

    大学生就业的心态调查

    为全面了解山东省大学生当前心理健康状况,山东省社会科学院省情综合研究中心、山东大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于XX年9月至11月对山东省部分高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显示,山......

    大学生求职心态调查问卷

    大学生求职心态调查问卷同学您好: 我们是南京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09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我们正在进行一项有关大学生求职的调查活动,目的旨在了解大学生关心求职、设......

    大学生就业心态调查(新闻稿)

    大学生就业心态调查: 大学生就业心态调查: 一线城市不再是首选, 一线城市不再是首选,期望起薪平均两千元 英才网联/王锦春 英才网联 王锦春 又是一年就业大潮来临,20......

    高校毕业生就业心态研究(本站推荐)

    当下高校毕业生“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择业、就业模式,为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 机会,同时使毕业生的择业更自主化,但是毕业生成功就业几率与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密不 可分。......

    大学毕业生心态透视(5篇材料)

    大学毕业生心态透视 当前大学生就业是不是真的很难,记者在走访了众多高校的毕业生之后,发现不是就业难,而是择业难。在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的阶段,“有业不就”和......

    毕业生调查5篇

    坚守朴实追求崇高 ——————孙晓杰事迹材料 孙晓杰,男,一九八七年出生,江苏泰州人,二零零七年九月至二零一一年七月在淮阴师范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学习,毕业后在南京钟凯丽装饰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