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厦门大学就业指导工作计划
厦 门 大 学 文 件
厦大学〔2004〕37号
关于做好2005年厦门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意见
2005年我校有毕业生5821人,其中研究生1870人(博士生353人,硕士生1517人),本科生3780人,专科生171人,为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根据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有关问题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2〕19号)等文件精神,参照福建省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现对2005年我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就业的方针和原则
(一)根据国家现行规定,2005年毕业生就业工作继续贯彻统筹安排、合理使用、加强重点、兼顾一般和面向基层,充实生产、科研、教学第一线的方针。在保证国家需要的前提下,贯彻学以致用、人尽其才的原则。
(二)2005年的毕业生原则上仍在国家就业政策指导下,通过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在一定范围内自主择业的办法落实就业方案。
(三)毕业生有执行国家就业方针、政策和为国家服务的义务。必要时,国家采取行政手段安置毕业生就业。
二、有关政策和具体规定
毕业生就业工作程序分为就业指导、双向选择、编制就业方案、毕业生派遣等四个阶段。
(一)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活动
1、严格把好推荐关和审核关。各单位向用人单位推荐毕业生应按以下要求进行:
(1)毕业生应持学校统一印制的《厦门大学2005届毕业生推荐表》(以下简 1
称《推荐表》)的复印件参加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活动。《推荐表》是学校证明毕业生具有就业资格和用人单位到人事部门办理毕业生审批入户手续的凭证,毕业生应认真、如实填写。每个毕业生只有一份《推荐表》原件。
(2)各级组织向用人单位推荐毕业生时应全面、准确、如实地反映毕业生的情况,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优生优荐。
(3)定向生原则上不予推荐。若确因特殊情况需要推荐的,应持有本人的改派申请(详细阐明改派原因),原定向单位(地区)出具的同意调整改派的公函(研究生还须经校招生办公室签署意见),并按原国家计委、教育部的有关政策,向培养学校缴纳相应培养费后,方能办理有关手续。
(4)已被确定免试读研的毕业生,不向用人单位推荐。
(5)每个毕业生只能与一个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双方解除协议并办理相关手续后,方可与其它单位签订协议。
2、毕业生经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落实工作单位后,学校、用人单位、毕业生三方要签订由教育部统一印制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以维护国家就业方案的严肃性,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协议书》经学校审核签字后,即成为制定就业方案和毕业生派遣的依据。每个毕业生只有一套《协议书》(一式三份),复印、复制、涂改、转借、挪用无效。
3、《协议书》一经签订,即具有法律约束力,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否则,应承担违约责任。要求解除协议的毕业生,须经本人提出书面申请(阐明解约理由),原就业协议签订单位书面同意解除协议,毕业生所在学院(研究院)签署意见,学生工作处审核同意,方可办理其它就业相关手续。
4、毕业生如需申请补办《推荐表》、《协议书》,应经本人申请,所在学院(研究院)签署意见,学生工作处审核,公示后如无异议方予以补办。毕业生如谎报遗失《协议书》,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校规校纪处分。
5、各学院(研究院)要按照教育部关于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要求和就业工作程序指导毕业生进行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活动,以维持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保证学生的学习及就业工作不受干扰。用人单位不得以试用、实习为借口,拒签或缓签协议;毕业生不得以试用、实习为借口,影响参加学校正常教学活动。
(二)就业方案的制定与调整
l、国家计划招收的学生毕业后,在国家就业政策指导下,通过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在一定范围内自主择业的方式落实就业单位。
2、来源于边远省区的毕业生就业,按边远省区的相关政策执行。优秀毕业生可不受生源地限制,优生优荐。按教育部有关规定,边远省区指黑龙江、内蒙古、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贵州、广西、云南、西藏。
3、为了鼓励应届毕业生自愿服务西部地区,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开拓创业、锻炼成长,结合我校实际,制定以下配套奖励办法:
①毕业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正式成为志愿者,除可享受国家规定的高校毕业生志愿服务西部优惠政策外,学校给予以下配套奖励办法:已获得校内贷款的本、专科特困生免还在校期间全部贷学金;一次性奖励人民币2000元。参加该项目的毕业生可申请将户口和档案在学校保留两年,学校免收服务费,也可申请将户口和档案转回生源所在地。
②学校支持和鼓励应届毕业生到新疆、西藏、甘肃、陕西、宁夏、青海、四川、贵州、重庆、广西、云南、内蒙等十二个西部省市就业。学校对正式到西部省市就业的毕业生给予以下配套奖励办法:已获得校内贷款的本、专科特困生免还在校期间全部贷学金;非西部生源自愿到西部省市就业的应届毕业生一次性奖励人民币4000元。西部生源自愿到西部省市就业的应届毕业生一次性奖励人民币1500元。
4、学校鼓励和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对毕业生自主创业学校给予指导和帮助。毕业一年内自主创业的毕业生提交工商行政管理局发给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和工商行政管理局备案的《公司章程》或其它有效证明材料,学校根据其所创企业的性质和规模给予1000元或3000元的奖励。
5、师范类毕业生按当年福建省教育厅的有关文件执行。
6、已被录取为研究生、或进入博士后流动站或专升本的毕业生,提出不再攻读的,应取得录取单位同意后,方可办理有关就业手续。
7、凡经学校统一组织择优推荐,且事先征得毕业生本人同意到国家政府机构和军队就业,被用人单位录用后违约的毕业生,学校将其派回生源所在地。
8、为保证国家对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毕业生如就读高学历(含进入博士后流动站),在向用人单位呈交录取通知书复印件(加盖院公章)后,已签定的就业协议自动解除,毕业生无须承担违约责任。
9、毕业生应在学校规定的时间参加体检,因病不能坚持正常工作者,让其回家休养。一年内治愈的(须经学校指定的县级以上医院证明能坚持正常工作的),可随下一届毕业生就业;一年后仍未治愈或无用人单位接收的,学校将其户口和档案转回生源所在地。不进行体检而造成用人单位拒收的,其责任由毕业生本人承担。
10、结业生由学校向用人单位推荐或自荐,找到工作单位的,可以派遣,但需在《报到证》上注明“结业生”字样;在规定时间内无接收单位的,学校将其档案、户口转回生源所在地,自谋职业。
11、凡属肄业的学生,学校不负责其就业,毕业生派遣工作开始时,学校将其户口、档案转回生源所在地,自谋职业。
12、毕业生就业方案经教育部审核下达后,学校、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必须严格执行。在派遣过程中确因特殊情况,毕业生要求调整改派的,在规定时间内,征得原用人单位和接收地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的书面同意,持新接收单位和单位主管部门或人事代理机构的接收函,学校签署意见,报上级主管毕业生调配部门审核批准后,方能办理有关手续。在福建省内调整的,直接由地、市之间审批和办理改派手续。跨省区调整的,由学校将有关材料在教育部规定的时间内报送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审批。逾期不予办理。
13、福建省外生源未就业应届毕业生可申请将档案和户口寄存在学校两年,两年内免收户口档案管理服务费。两年后若仍未落实用人单位,将户口、档案转入入学前户籍所在地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或人才交流机构。对于将档案和户口寄存在学校的福建省外生源未就业应届毕业生,学校只负责为其提供与就业有关的服务,并只为其办理与就业有关的手续,若需办理与就业无关的手续时一律将寄存档案和户口转回生源所在地办理。
14、我校研究生的毕业时间分为春季(每年的三月)和夏季(每年的七月),其学制按校招生办和研究生院的有关规定执行。按教育部的要求,春季就业方案一般在3月1日以前上报,夏季就业方案一般在6月15日以前上报,各单位在报送就业方案时需将延期毕业的研究生加以注明。
三、就业工作的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
(一)学校成立由分管校领导任组长的厦门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国家的就业方针、政策,制定本校毕业生就业的工作意见,组织、领导、检
查就业工作及就业方案的执行。
学生工作处主要负责组织校内供需见面会、收集发布需求信息、开展就业指导讲座、制订就业方案、组织派遣并处理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有关问题,协调学校、用人单位、毕业生的关系,做好就业服务、指导和管理工作。
各学院(研究院)成立毕业生就业工作小组,具体负责本单位毕业生就业各项工作的实施。
(二)各级组织要注重加强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和就业宣传工作,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毕业生准确把握社会就业形势,了解国家方针政策,增强基层意识和创业意识,确立符合实际的就业期望,积极鼓励并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学校将利用校园网、宣传橱窗、广播电台、校刊等宣传媒介,开辟毕业生就业指导专栏,结合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进展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办专题讲座及就业指导服务,帮助毕业生了解国家的就业方针政策,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保证毕业生顺利就业。
(三)各级负责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人员,应本着对国家、学校和毕业生高度负责的态度,按有关就业方针、政策和规定办事,满腔热情地做好毕业生就业的各项工作。在工作中应坚持原则,秉公办事,杜绝不正之风对就业工作的影响和干扰。毕业生就业工作人员不得接受毕业生及家长馈赠的礼金礼品和吃请。对不按政策规定办事或有违纪行为的工作人员,对扰乱学校毕业生就业秩序、威胁工作人员安全者,将由纪检、监察或司法部门视其情节给予严肃处理。本意见由校毕业生就业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二○○四年十一月八日
附件:
厦门大学2005年毕业生就业工作日程安排
2004年9月:
编制2004届毕业生就业方案(截至9月1日),上报教育部2004届各类毕业生就业率、待就业率、灵活就业比例情况
各学院(研究院)填报2005届毕业生基本情况及专业介绍
撰写厦门大学2004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并上报教育部
2004年10月:
各单位报送2005届毕业生生源信息,学校制作完成毕业生信息资源库编制完成《厦门大学2005年毕业生专业介绍》
向各部委、省市及有关单位寄发毕业生基本情况表及专业介绍、邀请函 2004年10月始:
制作、审核毕业生推荐表
制作、审核毕业生就业协议书
收集、发布需求信息
开设就业指导系列讲座、咨询
评选厦门大学2004年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
2004年11月:
参加教育部直属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
制定我校2005年毕业生就业工作意见
开始定期发布就业工作通报
完成《厦门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手册》
开始组织校园招聘会,进行供需见面会和双向选择活动,向用人单位推荐毕业生
开始组织相关学院参加部分地区毕业生供需见面会并走访用人单位 2004年12月:
编制2004届毕业生就业方案(截至12月30日),上报教育部2004届各类毕业生就业率、待就业率、灵活就业比例情况
2005年3-6月:
编制、上报2005届毕业生就业方案
4月1日向教育部上报200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进展情况
做好毕业生派遣准备工作、毕业鉴定与教育(6月份)
办理报到证
派遣毕业生、寄发档案
2005年7月:
7月1日向教育部上报200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进展情况
处理毕业生派遣工作中的遗留问题,报送毕业生建议调整改派计划
[注:向教育部报送毕业生就业方案、调整改派计划的具体时间以教育部高校学生司通知的时间为准]
第二篇:2011年就业指导工作计划
2011年就业指导中心工作计划
2011年是学院“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学院人才培养工作的整改之年,我们将紧紧围绕学院中心工作,以提高大学生就业指导、拓展毕业生就业市场和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为工作重点,切实做好本学期的就业指导工作,确保学院就业率稳步提升,保证就业工作顺利开展。
一、强化工作机制,夯实毕业生就业保障体系
1、在学院就业工作指导委员会的统一领导和指导下,继续落实“一把手”工程,完善院级领导、职能部门、系部领导、毕业生班主任、辅导员组成的毕业生工作体系,全面规划、协调、指导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
2、积极推行院、系二级管理模式和工作机制,指导系部学习学院有关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相关管理文件和就业工作考核标准,明确就业工作目标、方法和考评机制。同时,提高就业工作的透明度,及时传达和公布有关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最新方针政策,保证就业工作有序、有效开展。
3、注意总结交流就业工作经验,积极探索就业工作新途经,开展多种形式的就业培训和交流活动,不断提高就业指导、就业管理、就业服务、就业研究水平。
二、实行分类指导,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
1、加强毕业生的思想教育。班主任、辅导员等就业工作者应经常深入到毕业生当中,了解毕业生的思想状况,及时将就业政策、就业形势传达到每位毕业生中去。针对毕业生思想上和心理上存在的问题,通过讲座、班会、经验交流会等方式教育和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积极转变毕业生就业观念,树立“先就业、再择业、再创业”的就业观。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敬业精神培养和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培养合格的“准职业人”。
2、除了覆盖各年级的《学业与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程和必修课《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外,各系部在9月-12月要针对2012届毕业生开展集中的就业指导专题讲座,引导他们在进入就业市场前夕适时调整就业心态、提高就业技巧。同时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学院资源,通过职前网络教育学堂,实行个性化、菜单式的学习模式,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
3、要根据毕业生的不同情况,实行分类指导,实施个性化就业指导与咨询。各系部要充分调动已经取得就业指导师资格老师的积极性,成立“就业指导咨询室”,开展个性化就业教育、咨询服务,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就业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帮助他们进行较完善的职业规划,指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掌握必要的求职择业技巧。
4、要积极做好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针对女生就业难的问题,通过心理辅导帮助她们正视困难、摆正心态、树立信心,并动员各方面力量,优先推荐,使他们能够尽快顺利走向工作岗位。此外还要积极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边远地区学生等就业困难学生群体的工作,积极向用人单位推荐,帮助他们顺利就业。
三、增强奉献意识,提高就业服务质量
1、班主任、辅导员等各类就业指导人员要提高服务意识,以“方便学生和企业”为宗旨,严格按照学院《质量管理手册》中关于学生就业、派遣、档案管理、跟踪调查、企业招聘服务等规范,在学院就业指导工作委员会和系部就业指导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咨询,办理有关就业报到证、档案转递等手续;做好企业招聘的服务工作,切实为学生完成学校到企业的过渡和企业招聘活动做好服务工作。
2、全面掌握毕业生就业状况,认真做好毕业生就业状况登记工作。指导各系部建立待就业毕业生登记以及就业信息统计制度,及时掌握毕业生就业进展情况,对未就业毕业生要做到心中有数,继续跟踪掌握其进展情况,想方设法推荐未就业毕业生就业。
3、做好2011届毕业生的派遣工作和档案整理、接转工作,确保毕业生顺利离校。
四、畅通就业信息,提升学生就业“含金量”
1、完善充实学院、系部就业网站内容,拓宽毕业生就业信息收集和发布渠道,利用就业网宣传我院专业设置、毕业生及优秀毕业生情况,发布毕业生供需见面活动和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努力拓宽毕业生就业信息来源。系部要通过邮
件、QQ、飞信等现代通信手段保持与毕业生联系,随时掌握每一位毕业生实习、就业情况,及时传达各类用人单位需求信息,为毕业生就业创造条件,增加毕业生就业机会。
2、认真筹划组织好2012届毕业生就业洽谈会。要广泛联系和搜集省内外新老用人单位需求信息,尽力邀请用人单位参加就业洽谈会,努力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要妥善安排洽谈会场地、有序组织毕业生进场,热情组织好用人单位接待、服务工作,加强联系、增进感情,争取用人单位多选聘我院毕业生。
3、建立毕业生信息反馈制度,及时做好跟踪调查。指导各系对已落实单位的毕业生定期做好跟踪调查,有针对性地了解毕业生在用人单位的工作、学习情况、所学专业在工作中的运用情况,及时掌握该专业在今后的发展、改进方向,通过与用人单位密切联系,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培养的建议和要求,为学院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依据,努力使学院培养的人才适应社会需求。
4、积极动员毕业校友、学院领导、教授、教师等参与到学院的就业工作中来,拓展毕业生就业市场。利用毕业校友开拓就业市场,做好毕业生的推荐工作,并争取与用人单位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5、筛选与学院合作的用人单位,根据企业的行业影响力、合作诚意、合作实力,对企业进行评估。对于影响力较大、学生需求数较多的企业,要“走出去”,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交流,邀请该类用人单位提前到我院进行企业宣讲、专场招聘会。同时,加强与该类企业的联系,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培养的建议和要求。如果条件成熟,签订与用人单位的实习基地、就业基地等相关协议,进一步提高我院毕业生就业的“含金量”。
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
二〇一一年二月二十五日
第三篇: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计划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毕业季,为了能让2014届的毕业生成功就业,特制定以下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计划:
一、结合毕业生实际情况,做好其思想教育工作
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特点, 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事业观,并针对当前学生在择业时出现的高不成低不就,经常跳槽等现象进行了相应的教育指导, 转化毕业生择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到艰苦地方就业及担当志愿者。
二、多渠道开展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1,组织毕业生参加学校开展的就业指导课,就业指导专题讲座等,对毕业生进行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和就业技巧的指导。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学生端正思想,摆正自身位置,做一行爱一行。进行就业政策的宣传,通过多种形式帮助毕业生了解国家的就业方针政策,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www.xiexiebang.com【xiexiebang.com范文网】
2,成立以系党总支书记为组长的就业指导小组,并建章立制;
3,指导毕业生做好毕业生就业推荐材料;
4,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就业信息,在系里上开设 “毕业生就业信息专栏” ,及时发布各类信息,让毕业生能及时地了解工作动态;
5,鼓励毕业生登录我校就业信息网寻找工作及获取就业信息;
6, 积极配合我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开展工作,认真收集就业信息并多方联系各大酒店,公司及学校到我系开展招聘活动,为毕业生就业开辟多条渠道;
7,调动其他教职员工为毕业生收集就业信息,寻找就业机会;
8,关注家庭困难的毕业生的思想动态,给予他们力所能及确实的帮助。
三、做好毕业生就业统计工作
进一步完善毕业生就业统计工作制度与方法。做好毕业生离校前的登记工作和离校后的联系工作, 与毕业生建立良好的通讯渠道以便及时了解毕业生的最新工作情况。辅导员及毕业班班主任及相关专业的教研室主任具体负责,及时了解毕业生去向,随时掌握其就业动态,保证毕业生就业统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及完整,保证校,系的就业率统计工作能顺利进行。
最后,祝所有的应届毕业生能找到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并且工作顺利。
第四篇:2014~2015就业指导部工作计划
就业指导部部门工作计划
就业指导部因其特殊性主要服务对象为实习生、毕业生,为其提供相应帮助。本学期就实习生、毕业生展开工作,并加强部门内部人员培训,增加相应活动。
日常工作:
1、每学期初给每个实习点的实习生发档案,其包括成绩单,就业推荐表,奖状等
2、每月就实习生就业情况完成月报表,统计各实习点实习生情况,为实习生提供就业招聘信息,帮助他们更快更好找到工作;
3、每学年根据各实习点提交的实习生积极情况协助老师评选出各实习点优秀实习生 4、12月份参与学校招聘会,为返校实习生分发各地招聘信息资 料,并提供现场招聘的单位信息;
5、学年末统计刚毕业的同学就业情况,计算就业率,就实习生的问卷调查写一份调查报告
重点放在为12月的招聘会:招聘会之前了解具体时间和相关事宜,准备好招聘会当天需要的材料,做好相关人员的具体安排;招聘会当天,在指定地点对返校实习生给予指导,分发与招聘会相关的材料。并且发动院系在校学生听取下午自己专业用人单位招聘宣传讲座;招聘会之后,就其情况完成相关月报表。
内部人员培训:
加强内部人员培训,让其了解部门主要工作内容,更好服务于实习生、毕业生。首先着重于大一新生对其四年大学的规划,树立明确的目标,努力前进。其次再向其讲述实习生档案袋内的东西借以成绩表及就业推荐表,说明成绩的重要性。最后要求他们去自己家乡医院自己所学专业所在科室人员主要工作并了解对招人的要求,讲述了月报表的写法,就业协议书的重要性及其在实习求职中的主要流程等等。
接下来的一学期,部门主要工作放在对11级实习生就业进行统计方面,更大程度帮助实习生就业。对于部门人员的培训有:教述委员每年就业的整体规律,根据此规律训练委员写不同时期不同的月报表;展出每年院系的实习点,每人选定一个自己意愿所属的实习点,通过各种渠道,各种方式了解实习点,整理成书面报告,在例会上汇报;展示与求职面试相关的ppt,知道主要注意点,说明简历基本组成及写法,每个委员据此写出一份自己满意的简历;委员轮流主持例会,联系胆量及掌控能力,选出优秀委员作为副部待选人员······
活动方面:
除了日常工作及招聘会方面,增加一些其他方面的活动。
1、经验交流会。学期末与学习部一起举办《学长学姐话实习》经验交流会,让在校同学对实习有一定的了解,并针对当今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有一定的规划。
2、大学生创业大赛。就业亦可创业,每年学校、省市甚至国家都有不同的创业大赛,可见创业亦是当今大学生就业的一中形式。针对此情况举办院系内创业大赛,让有创业意识的同学能更好的做出一定的策划,为学校,省市甚至国家的不同创业大赛储备人才,增加创业的成功性。
一、活动主题:自强不息 自主创业
二、活动对象:医学技术学院全体学生
三、活动时间:2014年10月25日
四、活动形式:
每班组成3-6人的小团体,想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创业方案,围绕这一方案展开一系列创业规划,从不同方面依次展示。主讲人进行ppt展示,各团体分工合作,细致规划。团体展示3-5分钟,下面是评委提问环节。
3、简历制作大赛。作为学生,我们的最终去向都是就业,那么学会制作简历也成为一项必备的能力,让同学们提早学会制作简历,提早树立就业意识是非常重要的。这项活动也是我们就业指导部的职能范畴,希望成为就业指导部的特色活动之一。一.活动主题
优 show 简历,自信起航 二.表现形式
个人简历(卡通简历、写真简历等)
三.活动主体
活动主体:全体在校学生
四.作品要求
1.尺寸规格:a4纸,封面和排版格式不限。
2.参赛作品的内容可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创作,大学四年,你想绘出一份什么样的简历,去赢得职场的辉煌。大胆创作,但必须主题明确,构思新颖,主体以介绍自己为主的简历作品,简历要求突出自己的个性:要求简洁、实用、强调潜力和热情。可以任意发挥想象进行设计,具有原创性和艺术性。
3.设计软件:photoshop,coreldraw,illustrator、microsoft word等。
七.作品提交
1.作品提交截止日期:2014年9月25日
2.作品提交方式(上交电子版和纸质版各一份)(1)电子作品提交邮箱:1822804865@qq.com(2)纸质版要求a4纸打印或者彩印,标明真实姓名、所在学院、年级、班级。
4、我的职场我的秀。这是一个娱乐互动为主的活动,希望同学们收集一些自己参加正式比赛的照片,英姿飒爽的职场之风带给同学们无尽的动力,让同学们热爱自己的职业,早日融入职场,树立主人翁精神,为以后的职业开展积聚力量。
一、活动主题
我的职业我来秀
二、活动对象 全校所有在校生
三、活动时间
2015年3月25日
四、活动内容
面向全校所有在校生收集摄影作品,题材风格不限,但摄影作品必须反映出“我的职业我来秀”的主题,围绕校园生活、白大褂、展示职场风采等中心,收集在校期间的琐碎记忆,体现在校期间的成长历程,展示出在校期间的成熟提高。
(一)作品要求
1、画面清晰,黑白彩色不限,内容积极、健康、向上,符合主题,所拍照片内容可以是校内景色,可以是人与景的结合,也可以是人物特写,能表达出当代大学生对职业的情怀;
2、作品必须为学生在校期间拍摄的照片(时间在2010年9月至2015年3月区间即可),摄影作品必须为原创首发,不得从网上下载,不得使用制作合成、添加、改变色彩等技术处理;
3、参赛者以个人为单位,注明作品标题、作者姓名、班级、联系方式、电子信箱、作品拍摄时间;
4、作品必须以电子档形式上交,照片格式;
5、作品后必须另附针对作品的详细的WORD说明,字数不限,仿宋四号字,表达出作者对作品的独特情怀和亲身感受;
6、组照参赛,一组作品控制在3-5张;
7、参赛者请自留底稿,来稿恕不退还。
5、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
一、活动主题:规划自我,成就辉煌
二、活动对象:医学技术学院全体学生
三、活动时间:2015年4月25日
四、活动形式:
1)初赛比赛形式分为三分钟演讲和策划书成绩两部分,演讲简单介绍自己的策划要点,主要考察表达能力。评委会在比赛前评出策划书成绩,比赛时会同时宣布选手两部分得分。
2)初赛结束后,就业指导部委员会把进入决赛选手的策划交给指导老师审阅,并与老师约定时间就其存在问题进行专业指导。
3)决赛比赛形式为PPT展示及现场答辩两轮。每位选手的讲解结束后,评委对其进行现场提问,该选手进行现场答辩。初赛后决出前10名参赛选手进入决赛。入围决赛的选手将策划书进一步修改为完善的PPT形式。
6. 其他。适当举办,着重质量而不再数量,做到让部门委员得到锻炼并服务于广大同学
就业指导部:朱文想
2014年5月21号
第五篇:就业指导课工作计划
大学生只有在毕业后实现顺利就业,走进社会,才能够有机会将所学习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为社会发展、国家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实现个人价值,下面小编带来的是就业指导课工作计划,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当前高校开设就业指导课程的必要性
当前,社会环境不断发展和变化,就业形势也不稳定,在这种情况下,高校设立就业指导课就是为了能够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现状,掌握就业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经验,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端正就业态度,结合自身实际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工作,实现人生价值。
(一)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念
目前,很多大学生对于自己毕业后的就业并没有提前进行明确的规划,设置清晰的目标,只是想着到临近毕业的时候再看就业情况作打算,但是一旦真到了毕业的时候,由于前期对自己的就业没有规划,对社会需求也不了解,往往很难实现顺利就业,即使是找到工作,也不尽如意。所以,正确的就业观念对于帮助大学生实现满意就业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校通过开办高水平的就业指导课,实现对学生从入校到毕业的全程化指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和态度,有效激发他们关注自身的职业发展目标,引导他们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合理规划,全面了解掌握社会形势,到就业时根据自己的规划和目标选择,不至于盲目无措,进而实现顺利走向工作岗位。
(二)指导学生准确定位自身价值
大学生之所以上大学,就是为了能够通过大学这一优秀平台帮助自己更好地走进社会,在社会上有好平台、好机会发挥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和作用,帮助促进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但是只有从事自己感兴趣、热爱的职业,才能吸引着不断探索、研究,投入自己的心思和精力,创造出一番成就。而在就业前,大学生正是通过参加学校的就业指导课程和实践活动,才有机会更好地发现和了解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掌握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实现对自身价值进行综合、正确的定位,为自己的就业提供方向指导。
(三)提高学生日后的就业能力
所谓的大学生就业能力,不单单是指他们在毕业的时候找到工作的能力,而且还要包括他们实现就业、保持就业岗位与转换工作岗位的能力,这包含着知识、技能、观念、心理等多种因素,其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最为核心的因素是他们的学习能力、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全面开展就业指导教学实践活动,以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为目标,帮助学生明白掌握社会需求,自觉对比个人能力,明确努力重点和进步方向,主动加强学习,不断开拓进取,实现个人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
二、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态度上不够重视
虽然大部分高校都开设了就业指导课,帮助学生们进行就业指导。但在具体教学实施过程中,无论是从思想还是课程安排上都表现出了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首先是在实际教学中将就业指导课纳入正常教学计划的很少;其次即便是纳入了计划中,也未形成明确的指导思想和统一规范的教学要求;第三,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课只是单纯地进行就业政策、技巧和形势指导分析,而忽略了对学生进行更为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二)教学内容空泛、针对性不强
首先,课程未实现全程化,很多学校就业指导课只是针对毕业生,忽略了对低年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帮助。其次,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教学内容中涉及的国家政策和空洞的理论知识宣讲多,对社会和职业未来发展形势分析,实用性较强的实践和指导内容少。还有,一部分学校以讲座形式开展这一课程,上课人数多,课堂相对较为混乱,而且这种老师不固定、学生变化大的课程模式设置,对于学生个人的指导针对性很差,在他们个人就业素质和能力提升方面帮助不明显。
(三)课堂形式传统、单一
在就业指导课开展过程中,很多学校还是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缺乏到社会和企业的教学实践,并未能真正实现就业指导这一目的,长此以往,学生的兴趣也不会被有效激发,当然也不会了解到自身能力和社会需求的差别,对学生的帮助也很少。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够因材施教,简单地使用同一种教材、一套模式、一个课堂进行就业教育,指导针对性不强,课程的实际作用不大,在课后学生们仍旧是缺乏实践经验,面临就业问题时仍然是盲目无措。
(四)师资力量不够强大
作为一门综合应用型的学科,就业指导课涉及到心理、法律、求职技巧、礼仪、创业教育等很多方面的内容,融合了多个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这对于授课指导老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他们不但要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教学经验,还要对社会需求和就业形势十分熟悉,正确把握和解读当前的就业政策。可是,当前绝大部分学校的这一课程的授课老师一般直接是由就业部门的工作人员、负责学生工作的老师和辅导员兼任,虽然他们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但本身缺乏专业的培训,缺少系统的指导和学习,本身对这一课程的理解和把握不够,对后期课程的开展方式、教学内容和方法等缺少研究,课程效果很难得到有效保证。
(五)教学效果不理想
在课程开展过程中,没有很好地将培育学生正确的就业观、职业观和价值观等和他们学习知识、提升素质和能力的过程融合起来,没有将学生个人的理想追求和社会的需要进行协调,导致存在不少学生不能够明确进行自我定位,不适应社会发展和需求,一味地追求利益,盲目提出过高要求,就业心理和态度不端正,眼高手低,对自身职业生涯缺乏长期合理规划,缺少长期奋斗和持之以恒的就业信念。
三、提升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学实效性的措施与建议
(一)明确教学指导思想
正确的指导思想才能够实现教学事半功倍,为了确保指导课的教学效果,在课程开展方面需要进一步赢得学校领导的重视,明确课程教学指导思想,加强学科合理规划和教学有效管理,确保人、财、物等各方面的足够投入。国家层面,要针对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分析形势和问题,制定针对性强、实效性强的宏观指导政策,为各大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开展提供正确方向和参考。高校层面,把就业指导课列入教学计划,提高教学标准,规范教学要求,明确教学目标,严格教学管理,确保课程有实效。
(二)完善课程教学体系
课程的目标是最终实现学生的顺利就业,要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就要注重抓好课程教学设置,不断完善教学体系。首先是要确保教学全程化,在全面规划部署的基础上分阶段有序推进。就业指导不能仅仅针对毕业生,要确保覆盖各年级大学生,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制定教学内容,明确教学方法,确保教学逐级渗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进步。其次是转变课堂形式,形成一门稳定的、长期的,并针对学生特点和社会需求变化而不断实现与时俱进的课程。第三,在课程开展过程中,要注重实践指导,强化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培育其创新意识,提高创业能力。
(三)丰富教学内容和方法
教学内容要多样化、实际化。社会日益发展变化,就业形势日趋复杂,为确保在这种形势下开展指导教学能够真正帮助到学生,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保证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针对性,充分考虑到学生自身特点和社会需求,保证指导教育不偏颇、不笼统。教学形式要丰富、新颖,注重实践创新。教学过程中,注重融入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成为课程的主体,多采用课堂讨论、模拟招聘、专题讲座、实地参观、社会调研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对自身就业方向和目标进行思考和对比,全方位了解自己,在课程实践学习中不断提高完善自己。最大程度融合教学资源。自己制作或借鉴其他优秀的教学资料,实现教学资源的最大程度融合和利用。实行“校企合作”,联系优秀企业设立就业指导课实践基地,根据企业发展需求,定向培养人才。
(四)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一是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根据课程综合性强的特点,建立包括各学科的优秀人才和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能手,并同时考虑到性别和年龄的平衡问题,确保队伍结构合理。积极鼓励专业课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加入到就业指导授课老师队伍中来,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二是组织开展系统、全面、针对性强的培训,拓宽老师社会实践平台。对现有的授课老师进行系统培训,组织搭建社会实践、对外交流平台,在加强其理论知识和授课能力的同时不断提升其自身综合素质,鼓励他们不断加强自我学习,提高自我要求,拓宽思路与视野,丰富教学经验与知识,积极参加职业指导师资格考试等,提高教学效果与质量。三是教学过程中“引进来”。引进优秀的教学资源,力邀优秀企业的人力资源负责人或职业指导专家到学校进行一系列的专题讲座,利用他们的实践经验和工作业绩为学生做出榜样[3]。
(五)形成合理的教学评价机制
以政府、社会和高校自身为主体的三方共同监督评价为基础形成合理的评价机制。政府层面,组织根据各学校不同的培养目标区分制定评价标准,学校层面,通过征集用人单位、老师和学生等的评价意见开展课程自评。组织将就业指导课程纳入高校课程评价体系,在评价中融入科学性、发展性、全面性、开放性和激励机制,通过组织实施课程评价,建立畅通有效的信息反馈渠道,不断督促提高课程质量,深化教学效果。需要说明的是,最好能够建立社会中介的第三方评价机制,避免仅有政府主管部门的行政评价或学校自我评价而造成的偏颇和不全面。
四、结束语
作为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念和指导其选择就业方向的重要课程,高校就业指导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课程开展的质量和效果,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形势。高校在开设这门课程时要注重形成全过程、全覆盖的指导思想,完善教学体系,丰富教学内容和方法,建立足够强大的师资队伍,形成合理的教学评价体制,从教学准备、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等多个维度保证教学效果的不断提升,引导学生结合所学专业、自身兴趣和能力等进行正确的自我定位,思考形成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不断认清就业形势和社会需求,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持续提升自己的综合就业实力,最终实现顺利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