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民主集中制是党和国家的根本组织和领导制度[小编推荐]
民主集中制是党和国家的根本组织和领导制度。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最重要的就是搞好民主集中制建设,无论在过去还是在新的历史时期,民主集中制始终是衡量一个领导班子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坚持民主集中制的根本点在于实施集体领导,在涉及单位的重大问题上,特别是政策性强、事关大局和涉及群众利益的热点问题上必须充分发扬发主,正确实施集中.坚持民主集中制必须提高领导成员的思想政治水平,在讨论研究问题时坚持党性原则,保持理性思维,遵守议事纪律.努力营造公平、公正、民主的氛围,充分调动和激发每一个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我们深深地知道,只有充分贯彻民主集中制,才能形成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局面,才能推动我们的教育事业健康发展。这就要求每个党员,都要加强自身的党性修养和锻炼,做到眼界宽阔、胸襟坦荡、光明磊落、严己宽人,特别要摆正个人在领导集体和党内生活中的位置,正确认识自己,正确对待同志,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群众。这样才会带出好的风气、创造出好的氛围。
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它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既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也是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中的运用.必须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创造性。民主集中制的民主是指党员在党章规定的范围内所享有的管理党内事物和发表意见的权利,其实质是党员群众在党内当家作主。其表现是平等;按多数人的意见决定问题;党的领导机关和成员必须是选举产生;对违法违纪的党员和干部要检举,揭发和严肃处理;党的领导人和机关要向党员报告工作,公开自己的活动,接受监督.民主集中制的集中使指在民主的基础上实现党的意志统一,组织统一和行动统一,其实质是要实现党的统一领导。表现是:强调全党有统一的纲领和指导思想;强调党的自上而下有严密的组织和分工,有统一的中央领导机构,有统一的制度和纪律;强调全党所有组织和个人,都必须贯彻执行党的纲领,路线和方针政策以及决议.民主与集中是不可分割,相辅相成,互相制约,具有严密的辨证关系。
党的纪律是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保证,是党内生活的法规,只有维护和加强党的纪律,才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党的纪律比较大的统一全党行动的基本规范主要有以下几项(1).<<中国共产党的章程>>(2).<<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3).<<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若干准则(试行)>>(4).<<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试行)>>(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制止奢侈浪费行为的若干规定>>。从严治党,严肃党纪,最根本就是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都要做到严格按照党章办事。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决定>>,把坚持党的纪律,反对自由主义作为八个坚持和八个反对的内容之一提出来,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党的纪律作用主要表现在(1).严格执行和维护党的纪律是贯彻执行党的路线的重要保证(2).严格执行和维护党纪律,是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的重要保证(3).严格执行和维护党纪律,是完成党的任务的重要保证.党的纪律包括:政治纪律,组织纪律,人事纪律,宣传纪律,群众纪律,外事纪律,经济纪律,保密纪律,廉政纪律.江泽民同志指出:“严格依法办事,依法治国,这样对实现全党和全国人民意志的统一,对维护法律的尊严和中央的权威,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总之,作为一名人事干部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岗位职业道德的特殊性要求,与其他职业道德相比,它更严格地体现了高度的党性、严肃的组织纪律性、鲜明的时代性。实事求是地对待每位同志;要坚持严谨细致,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政策意识、责任意识,严格履行工作程序,讲求工作质量。在不断学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加强制度建设中培育新作风,在解决突出问题中树立新作风,使学校的各项建设任务将得以顺利完成。的根本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即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如果只是这样泛泛而论,或许我们不能够很好地了解到底什么是民主集中制,而为什么我们党又要采取民主集中制来作为根本组织原则。然而,老师在课上给我们播放了关于苏联解体的一段视频,让我们真正体会到民主集中制的重要性。
当苏共宣布解散,一个诺大的国家顿时四分五裂。然而,让人痛心的是面对这样的结局,竟然没有一个人甚至是苏联共产党人出来抗议。可见,人们已经对苏共党彻底失去信心了。
人民冷漠不是人民无情,反倒是苏共应当自我检讨。早在列宁逝世前,苏维埃国家官僚化过程已经开始。斯大林上台后,强化了官僚体制,建立起一种盲目服从上级的“等级制度”,并赋予各级官员种种特权,在庞大的干部队伍中形成了一个被称之为“官僚特权的阶层”。在当时进行调查得出的数据更是铁一样的事实,超过半数乃至80%以上的人们认为苏共代表的是高层领导人的意志,而基本不代表人民的利益,无情地指责了苏共在民主上的严重错误。
中国自古有言“得民心者得天下”!党的民主集中制是维系党的团结统一的根本制度,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党内民主更是党的生命所在。民主集中制执行的好,就能增强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就能形成合力。同心山成玉,协力土成金。
然而,并非只要民主就足够。民主是集中的基础和前提,集中才是民主的指导和归宿,民主与集中是辨证的统一。在尊重个人意见的同时,我们还是需要建立起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这样一种集中制度。
在这方面,苏联仍然是我们的前车之鉴。赫鲁晓夫以反对个人崇拜为借口全面否定斯大林的历史攻功绩,由此撕开了脱离共产主义信仰的第一道裂口。后来的勃列日涅夫又以同样的手段否定了赫鲁晓夫,推行大国沙文主义的霸权行经,引起国际共产主义阵营的分裂,从而加剧了苏联内部隐含的矛盾。最终导致戈尔巴乔夫彻底背叛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根本原则,把苏联共产党拖入了走向崩溃的泥潭。
可见,民主集中制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关键。如果只是一味的集中而没有民主,那必将导致官僚主义甚至集权统治;如果完全走向民主而丧失集中,那就要彻底地丧失党的领导权。所以,只有将二者很好地融合起来,才能够使党内党外气氛和谐融洽,增强党的团结统一。
发挥民主集中制作用,做“负责任”的“班长”“一把手”作为一班之长,在领导班子中处于核心地位,在坚持民主集中制中起着关键作用。有什么样的”一把手”就有什么样的领导班子。当好“负责任”的“班长”,应在民主集中制中正确把握好三种关系。
一、正确把握集思广益与善拿主见的关系,善于负责任 发扬民主,集思广益与善拿主见,科学决断是辩证统一的。决策时,“一把手”既要鼓励其他成员积极发表意见,运用“个别酝酿”的办法于事前沟通思想,认真听取其他成员和各方面的意见,尤其是在重大问题上进行充分讨论,广开言路,悉听众议,不搞“一言堂”,以保证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同时,还必须做到遇事有主见,善于从众说纷纭的意见中筛选出正确的意见加以集中,形成正确的决策,真正在重大问题上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因此,“一把手”要有“三头六臂”,要有政治上的清醒头脑,决策上的精明头脑,学识上的智慧头脑。在工作上也要有几手硬功夫,要有务实精神,把经济建设的难点和职工群众关心的热点作为自己工作的重点,带头开拓创新,在创新上找出路,在创新中求发展,做到善于“负责任”。
二、正确把握集体领导与分工负责的关系,敢于负责任 集体领导是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也是民主集中制的重要体现,但什么事大家都管,既管不好,也管不了,都管就等于都不管。因此,必须明确每个成员所担负的具体任务和责任,界定职责范围,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作为“一把手”,一方面要强化集体领导的意识,自觉置于集体领导之下,时时处处维护集体领导的权威,把一切重大问题的决策权归于党委。另一方面,在决策和组织实施决策中,要按照分工切实履行好个人的职责,站在全局的高度,做到宏观在胸、微观在握,通过抓大事、抓根本、抓主要矛盾,带动全局工作。要能在事务堆中识大事,要能排除干扰抓大事,要能调动力量干大事,发挥好总揽全局、抓大事的作用。当然,对处理重大问题、突发事件的决策,有一定的风险,作为“一把手”,决不能绕着矛盾走,一定要迎着矛盾上,把党和职工群众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勇于承担风险,做到敢于“负责任”。
三、正确把握“班长”与“成员”的关系,形成负责任的合力 “一把手”是班子的核心,其职责就要善于集中大家的意见和智慧,把每个成员的积极性最大限度调动起来,从而使班子形成一个集体,发挥整体功能。领导班子作用发挥得如何,关键要有一个核心,关键在“一把手”。班子成员都有各自的业务专长和工作经验,“一把手”不能唱“独角戏”,跳“单人舞”,必须注意提高“领班”的艺术技巧。“一把手”要善于扬长避短,倡导班子成员以诚相见,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相互学习,相互尊重,调动班子成员乃至全体干部群众的力量,唱响“大合唱”,跳好“集体舞”,形成既民主又集中、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生动活泼的局面,不断增强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在班子中,“一把手”要带头树立四种风气:一是想全局、比贡献的风气;二是眼界宽阔,胸襟宽广,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风气。三是求大同,存小异,大是大非面前不含糊的风气。四是坦诚相处,严于律己,多做批评和自我批评,有意见摆在桌面上,不在背后搞小动作的风气。同时,“一把手”要注重加强个人修养,加强学习,做到“有知”,时刻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性和思想道德上的纯洁性,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用大方向管小方向,用全局管局部;加强修养,做到“有德”,时刻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执政为民,立党为公;加强锻炼,做到“有为”,会谋事,会干事,敢干事,干成事;加强自律,做到“有廉”,慎权,慎微,慎欲,慎独,加强自我监督,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带动班子成员,形成一个有力的战斗整体。
第二篇: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
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只有坚决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才能充分调动党组成员和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发挥集体的智慧,增强党的纪律和战斗力,确保党的决策的正确和有效实施,使我们的事业顺利前进。只要从思想上解决了认识问题,就有了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基础。具体地讲,我们通过党内民主生活的方式,不断强化民主集中意识,提高思想觉悟。
一是加强中心组学习。几年来,我局除了坚持每月开展4次的政治学习外,还始终坚持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并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适时变换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2006年还把中心组学习的范围由局党支部成员扩大到中层干部。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坚决不搞形式主义,不搞学习上的“一言堂”,克服了过去那种学习上的“一份文件一张报,从头到尾一个调。几人请假几人溜,剩下几人在睡觉”的现象,充分发扬民主,积极展开讨论,大家踊跃发言,谈认识,谈实践,谈问题,谈方向,通过学习、讨论,班子成员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从而增强了局党党组及个人的思想理论水平和决策能力。
二是开好民主生活会,严肃党的组织生活。党内民主生活会是我党的优良传统,是一种认真总结思想认识,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积极组织形式。能坚持开好领导干部的民主生活会和党员民主评议会议,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主动查找自身不足,不文过饰非、不表扬和自我表扬,真正把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开成团结帮助的会议。我局党组在对待民主生活会的问题上始终坚持态度端正,组织规范。每次组织召开民主生活会前,党组都要召开会议,认真研究部署民主生活会的具体事宜,然后加以组织落实。党组成员都要认真准备好自己的汇报材料,打印下发各个科室,深入听取群众意见;同时向县里各有关单位发出征求意见函和征求意见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对我局的意见和建议;民主生活会的主要内容是谈存在的问题,目的是纠正班子思想和行为上的偏差和失误。在民主生活会上,大家畅所欲言,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有的问题一次谈不拢,下来可以开展谈心活动,加强沟通,互相帮助,达到统一。这里强调的是,班子领导是民主生活会的主要对象,一定要起模范带头作用,要善于听取不同意见,有时甚至是很刺耳的批评意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民主生活会效果。
二、实行集体领导,保障民主集中制健康运行
发扬党内民主,是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保证党的决策正确和执行有效,实现党的正确领导的重要条件。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它的核心内容就是集体领导。
集体领导是党的最高组织原则,也是我们党在领导制度上不同于其他政党的重要区别,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党组工作中的具体化,就是“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这十六字方针既有原则和纪律,又有方法和程序,是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一个重要原则,也是提高决策水平和领导水平的关键。集体领导贯彻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党组书记自身的表率作用,党组书记必须具有很强的集体领导观念,善于充分调动党组一班人的积极性,运用集体的智慧开展工作。否则,集体领导就无法实现,民主集中也就无从谈起。这一点我本人有深切体会。为了保证集体领导得以实施,我们坚持了这样几点:
一是党组书记带头开展调研。党组书记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党内外群众的意见,既是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先决要求,也是保证正确决策的前提。因此,在决策重大问题前,作为党组书记,要带头深入实际,掌握第一手材料,做到心中有数。每年,局党组成员都要用三分之一的时间到企业、工商个体户进行调查研究。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和纳税人接触、沟通,才能了解真实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才能写出完善的、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在集体讨论时,要注意听取党组成员的意见,修改、补充、完善自己调研得出的思路或方案。如果做不到这些,对所议事情不明就里,就很难做到正确决策。当然,作为党组书记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对所有的事情都亲自过问和处理,但如果对重大问题心里没底,脑中空空,仅凭经验和想象拍脑袋搞决策,在实践中是没有不失败的。这方面我们的教训并不少,很值得总结和研究。
二是合理分工,相互合作。坚持集体领导,在实际工作中要处理好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的关系。没有集体领导,就难以把握正确的方向,做出科学的决策;没有严格的个人分工负责制,党组决策就不可能得到有效贯彻,集体领导就徒有其名、流于形式。作为党组书记,在处理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的关系时,一方面要强化集体领导意识,自觉地置身于集体领导之下,一切重大问题的决策权归于党组;另一方面,在决策实施中,要按照分工切实履行好个人的职责,集体决定了的事情,就要分头去做,各负其责,决不能互相推诿。这几年,我们班子成员始终能够认真坚持和贯彻执行这一原则,思想上合拍,工作上合力,严格执行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工作制度,做到分工不分家。我局班子成员一正两副,共3人。作为班长,做好分工,发挥集体智慧和力量,实现效益最大化,这是我的职责,切不可把手伸得太长,管得过宽。具体业务由两名副职去做,我只在宏观上给予把握。局领导班子之间互相互信,副职会及时向局长汇报情况,局长也会及时进行检查和指导。副职不汇报就失去了控制,弄不好会出事;但如果正职插手太多也会让人反感,会失去积极性,工作同样搞不好。2007年7月,我局党组开展了争创新和县“十佳文明单位”活动,成立了以局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分管负责人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争创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党支部统一领导,各科室齐抓共管、各负其责,全局各族干部积极参与的创建工作运行机制,效果很好。但并不是有了这样的分工就完了,如果大家只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只扫门前雪,那还叫什么领导班子?还叫什么集体领导?所以班子内部还有个协作、配合的问题,大家互相支持,互相提醒,互相补漏,真正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三是完善党组内部的议事和决策机制。健全和完善党组内部的议事和决策机制是党组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一个关键环节。党组内部的议事和决策机制不健全,对重大问题界限不清,办事程序混乱,党内生活必然不正常,必然影响内部的团结,削弱凝聚力、战斗力。有了完善的党组内部的议事和决策机制,党组成员之间就可以加强了解,减少分歧,增强团结,形成合力。建立和完善党组内部的议事和决策机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会议制度。几年来,我局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规范了决策程序,逐步建立健全相应的工作制度,对集体领导的议题范围、工作程序及要求、违规处理等做出了具体明确的规定,使大家执行起来有所遵循。简单地讲,凡涉及税收任务、重大活动、人事安排、经费开支、基本建设等重大问题,坚持集体领导的原则,充分酝酿、协商和讨论,最后通过会议决定,并且记录在案,而不能自己或少数几个人决定。会议决定时要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而不搞个人专断,更不能把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当然,上会前我们都会先沟通,基本形成一致,会上一般不会出现大的分歧。只有这样,才能把党组集体凝聚成坚强的领导核心。2007年地区地税局下达我局的税收任务6000万元,税收任务增长比例是历年来最高的一年,与2006年计划数相比增加了4000万元,增长了3倍。面对这样的工作压力,我们班子成员开会讨论,大家都发表意见,就任务怎么完成,指标怎么分解,工作怎么落实,实行什么样的措施等问题进行反复商议,最后达成一致,从而保证了任务的顺利完成。这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只有班子成员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支持,遇事多商量,才能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
四是敢于和善于集中。江泽民同志指出:“主要领导既要有魄力,善于在发扬民主的基础上果断拍板决策,又要尊重别人的意见,善于集思广益,实行正确的集中。”对党组书记来说,发扬民主、集思广益与善拿主意、科学决策不是互相矛盾,而是辩证统一的。党组书记必须正确处理好与党组成员之间的关系,把自己看成班子的一员,充分发扬民主,平等议事,集体决策。同时,又不能把自己等同于一般成员,尤其是在关键时刻,必须担负起主要责任,发挥核心作用,在党组需要就某个重要问题做出决定时,要敢于和善于集中。比如,每年下达任务,会产生一些分歧;在考核评优中,意见也有不统一的时候;在培养选拔干部中,会有不同声音,等等,这种情况下,矛盾就会集中在党组书记这里。这时候就需要果断而科学的决策,该拍板就得拍板。群众反对独断专行的领导,群众也看不起“黏糊蛋”式的领导。关键时刻,你自己都没了主见,你让群众怎么办?2005年局党组提出了“建一流的班子,带一流的队伍,创一流的业绩,树一流的形象”的总体奋斗目标,决心在三年时间里让税务工作“一年大变样,二年上台阶,三年创一流”。当时,群众不理解,甚至班子内部意见也不统一,不少人怕苦怕麻烦,不愿自加压力。最后经过反复思想工作,基本统一了领导班子的思想,由书记拍板决定,干!
党组一定要有权威,这样才能有效地组织、发动群众,做出的决策才能得到很好落实。权威不是自封的,而是在坚决执行中树立起来的,这就是现在所说的执行力的问题。在这方面党组书记的作用非常关键。一个有权威的领导集体,党组书记必定有很高的威信,有威信才能把大家团结起来,整个班子才有凝聚力、战斗力,领导核心作用才能充分发挥。党组书记如果遇事不敢果断决策,不敢负责任,就会失去威信,班子其他成员也不会拥护、配合。今年,我们又提出了创建全国精神文明单位的目标,任务十分艰巨,工作量巨大,决策过程依然不轻松,但我们凭着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毅然做出了决定。我们就是要给自己增加压力,干出一番事业来,都说人生能有几回搏,我们还能搏几回?
五是积极推行党务公开。为确保民主集中制的有效落实,根据地区局地税局“两权监督”具体实施办法,结合我局实际,围绕税务经费、固定资产、基建、大宗物品采购、干部选拔任用、劳动工资、核定税、税收减免缓审批、稽查案件定案等方面,我局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了职责范围、有关程序、违规责任,使民主集中制原则融入到税收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的各个方面,做到制度化、规范化,并实行民主公开的办法,人事任免和评先选优一律进行民主测评和公示,保证了行政事务的透明度。
三、加强自我修养,提高综合素质
党组书记是一班之长,在领导班子中处于核心地位,在坚持民主集中制中起着关键作用。当然,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道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为了带领大家齐心协力搞好工作,当好“负责任”的“班长”,我有这样几点体会:
一是以清醒的头脑,正确把握集思广益与果断决策的关系。敢于负责任与发扬民主,集思广益与科学决断是辩证统一的。我自认为自己学历并不高,也并不比别人聪明多少。我们不是诸葛亮,也做不了诸葛亮,能做半个刘备学会用人就不错了。所以决策时,我总是鼓励其他成员积极发表意见,运用“个别酝酿”的办法于事前沟通思想,认真听取其他成员和各方面的意见,尤其是在重大问题上进行充分讨论,广开言路,悉听众议,不搞“一言堂”,以保证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同时,还必须做到遇事有主见,善于从众说纷纭的意见中筛选出正确的意见加以集中,形成正确的决策,真正在重大问题上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
二是以清晰的思路,正确把握集体领导与分工负责的关系。常常有这样的现象,什么事大家都管,就都管不好,都管就等于都不管;什么都想管,就什么也管不好。尤其是一把手,你的工作中心并不在于你具体做了些什么,而在于你怎么运筹帷幄,凝聚和发挥大家的智慧和力量把事做成。作为书记,当然要有强化集体领导的意识,处处维护集体领导的权威,把一切重大问题的决策权归于党组。同时也要站在全局的高度,通过抓大事、抓根本、抓主要矛盾,带动全局工作。当然,在处理重大问题、突发事件时做出决策,有一定的风险,作为“一把手”,决不能绕着矛盾走,一定要迎着矛盾上,把党和职工群众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勇于承担风险,要敢于负责任。三是以宽广的心胸,正确把握“班长”与“成员”的关系。书记的责就是要集中大家的意见和智慧,把每个党组成员的积极性最大程度调动起来,发挥整体功能,而不是唱“独角戏”,跳“单人舞”,必须注意提高“领班”的艺术技巧。怎么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呢?毛主席讲:“风物长宜放眼量。”我的体会是大事讲原则,小事不计较。那么,什么是大事,什么又是小事呢?事关党和国家利益、事关集体和大局利益的事就是大事,而个人的事,小节方面的问题,枝节方面的问题,我认为是小事。“一把手”要善于扬长避短,倡导班子成员以诚相见,相互学习,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在大是大非面前不回避,不退缩,不让步;同时要懂得人性都有弱点,眼界宽阔,胸襟宽广,团结一致向前看,求大同,存小异,该让的就让,该放的就放,有时候眼睛瞪得太大未必就好,倒不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好。
总体来说,不断学习,加强自我修养,提高领导素质,时时用党的纪律约束自己,时刻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做到“有廉”,慎权,慎微,慎欲,慎独,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带动班子成员,切实履行民主集中制,才能形成一个有力的战斗整体。
第三篇: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
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是党的制度建设的核心,也是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永恒主题。党的十六大以来,以民主集中制为重点的党的制度建设得到全面加强和改善。各级党组织对民主集中制原则的执行情况也较好。特别是对“四个服从”,执行得比较坚决。但是有的地方、有的同志在实践中,确实还存在一些问题,亟须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
(一)民主集中制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概括起来,民主集中制执行过程中有“两怕、”“四变”现象:
“两怕”:有的“班长”怕班子成员对敏感议题跑风漏气影响决策,怕充分发扬民主限制自己的权利影响权威,怕反复走程序落下“不敢拍板,不敢负责”的口实;班子成员怕经常发表意见影响“沉稳”形象,怕发表不成熟意见影响能力评价,怕提不同意见落下“不保持一致,闹不团结”的骂名影响进步。
“四变”:一是极个别基层班子主要负责同志独断专行,一人说了算,无视组织原则和程序,班子成员敢怒不敢言,使“班长变家长”。二是个别班子主要负责同志用实用主义态度对待组织原则,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使“通道变梗阻”。三是个别班子主要负责人对自己关注的甚至涉及自己切身利益的事项,以集体决策的面目出现,用形式上的民主集中制,让个人意见合法化,使“民主变味道”。四是一些班子议事质量不高,民主集中制成了“民主加集中”,先民主后集中,班子成员发表的往往是没有实质意义的“没意见”、“同意”等所谓意见,影响班子整体效能、乘数效应的发挥,使“乘法变加法”。此外,议而不决、决而不行的问题在一些地方和单位也时有发生。
究其原因,大致有三:
第一,认识不到位。讲理论多,讲方法少;正面引导多,警示教育少;报刊阐释“尊重少数”多,强调民主集中辩证统一、服从多数原则少;要求尊重上级、互相补台多,倡导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开展积极思想斗争少;要求助手树立大局观念多,强调班长必须认真倾听群众意见少。
第二,机制不健全。对民主集中制的总体要求,党员干部都能熟记于心,正常情况下也能自如运用,但是正向命题多,反向限定不够;抽象规定多,具体规则不够,特别是监督制约机制、纠错机制不够健全,有时还得靠领导者个人的政治修养、民主意识、工作经验来把握时机、火候,不利于班子解决自身问题。
第三,程序有缺失。程序民主、方式规范是民主集中制题中应有之义。实践中各地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来运行,有时会因为没有法定程序,自觉不自觉、有意无意地省略环节。这样从议题确定到表决通过,不能始终如一地形成闭合的、完整的决策链。
(二)进一步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的几条建议。
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制度建设是根本,程序民主是核心,宣传教育是基础,监督制约是保证。为此建议:
1.加强宣传教育,奠定坚实思想理论基础。主要是通过宣传教育,使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真正掌握民主集中制的基本理论、基本内容、基本要求,增强执行中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2.健全各项制度规定,增强刚性约束。建议在已有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三个条例的基础上,研究制订《地方党委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条例〈试行〉》,对民主集中制的程序、机制、范围、方式作出明确规定,以党内法规形式固定下来,便于操作。
3.坚持程序民主,规范权力运行。一是程序。编制出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法定程序和简易程序,并且要有不可逆转、不易变通的刚性要求。二是内容。按照中发〔2008〕4号文件规定,把“三重一大”即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问题确定下来,作为必备内容。三是监督。包括常委会内部监督和全委会监督。具体讲,法定程序要有五个环节:确定议题——论证(社会公示制、听证制、专家咨询)——酝酿——讨论——表决(举手或投票)。对经常性工作或遇特殊情况,如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群体性事件,可按简易程序运行:议题确定——酝酿——讨论——决定。
法定程序研究的事项,如得不到应到会人数三分之二同意,必须间隔一定时间后方可再启程序,两次通不过即行放弃。同时,党委常委会每半年要将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情况专题或在总体工作中单列,向全委会报告,以增强监督的时效性。
文章来源: 《理论前沿》2009年第13期
第四篇: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
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
《决定》对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反对独断专行、软弱涣散提出了明确要求。认真领会、坚决贯彻《决定》的要求,对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
民主集中制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个伟大创造,是随着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
1847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创建共产主义者同盟时,就在同盟章程中对如何实行民主、如何实行集中作了若干具体规定。例如,章程规定“同盟的组织机构是支部、区部、总区部、中央委员会和代表大会”;“代表大会是全盟的立法机关”;“中央委员会是全盟的权力执行机关”;“所有盟员一律平等”;盟员要“服从同盟的决议”,等等。这些规定虽然还没有使用民主集中制这个科学概念,但已经体现出了与前人不同的民主和集中相联系的思想,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民主集中制的创立指出了方向。
把民主集中制正式确立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是在列宁领导下进行的。1899年,列宁第一次把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概括为“集中制”。随后,列宁又指出了“实行彻底的集中制和坚决扩大党组织内的民主制”的一致性和可能性。(《列宁全集》第11卷,第325页)1905年,俄国共产党根据列宁的思想在一个决议中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民主集中制”这个科学概念,1906年又根据列宁的提议把民主集中制作为党的组织原则,正式写入了党章。后来,列宁又把这一原则推广到共产国际各国党的建设当中,把坚持民主集中制作为加入共产国际的党的条件,提出“加入共产国际的党,应该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建立起来”。(《列宁全集》第39卷,第202页)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时起就把民主集中制作为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并从理论和实践上丰富和发展了民主集中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党的三代领导核心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都对民主集中制原则有过深刻的阐述。
1937年,毛泽东同志在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中指出,“民主集中制,它是民主的,又是集中的,将民主和集中两个似乎相冲突的东西,在一定形式上统一起来”。(《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383页)1945年,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政治报告中进一步指出,民主集中制就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1057页)党的七大、八大都把这一概括写入了党章。
邓小平同志在1956年指出,“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列宁主义的组织原则,是党的根本的组织原则,也是党的工作中的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中的应用”。(《邓小平文选》第1卷,第225页)1962年,邓小平同志把民主集中制上升到党和国家根本制度的高度来认识,他指出,“民主集中制是党和国家的最根本的制度,也是我们传统的制度。坚持这个传统的制度,并且使它更加完善起来,是十分重要的事情,是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命运的事情”。(《邓小平文选》第1卷,第312页)1979年,邓小平同志对民主集中制作了新的理论概括,指出:“我们实行的是民主集中制,这就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
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75页)
江泽民同志对民主集中制的重要意义作了进一步强调,把坚持民主集中制同贯彻执行党的政治路线相联系,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联系,提出了在党的马克思主义政治路线指导下进一步完善民主集中制的具体制度的思想,提出了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坚持、完善和发展民主集中制的要求。1997年,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深刻阐述了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出了完善和发展民主集中制的四项要求,即:要进一步发扬民主,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疏通和拓宽党内民主渠道,充分发挥全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维护中央权威,在思想上、政治上同中央保持一致,保证党的路线和中央决策顺利贯彻执行;要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健全各级党委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更好地发挥地方党委在同级各种组织中的核心领导作用。领导干部要带头遵守民主集中制的各项规定、维护大局、严守纪律,防止个人专断和各自为政,反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
历史和现实表明,我们党不仅长期坚持了民主集中制原则,而且以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精神,创造性地发展了民主集中制的理论和实践,运用民主集中制原则制定了正确规范党的政治生活、处理党内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具体制度,形成了我们党在组织建设上的鲜明特征和强大优势。在新中国成立、党在全国执政以后,又通过宪法把这种科学合理的制度运用于国家政权建设,在国家机构中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二)充分发扬民主,维护集中统一,是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环节。
民主集中制作为党的根本的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更多地与党的组织活动和领导行为相联系。因此,民主集中制的执行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我们的领导作风。就是说,衡量党的组织和党的干部的领导作风,必须看民主集中制执行得怎么样。
当前所以强调要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是因为:第一,能不能正确执行民主集中制,直接影响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全局,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我们党历史上的几次重大挫折和重新奋起,都同民主集中制的执行状况息息相关。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一个严重教训,就是那里的共产党长期违背民主集中制,最终放弃民主集中制,使党在敌对势力的进攻面前土崩瓦解。邓小平同志说:“民主集中制执行得不好,党是可以变质的,国家也是可以变质的,社会主义也是可以变质的。干部可以变质,个人也可以变质。”(《邓小平文选》第1卷,第303页)这是千真万确的真理。第二,这是由民主集中制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决定的。由于民主集中制具有决策迅速、执行有力、监督有效的特点,依靠民主集中制,有利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制定和执行,即使发生挫折和失误也能得到有效纠正。所以,执行民主集中制既是党的领导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学风和领导干部生活作风建设的根本制度保证。
(三)防止和反对独断专行和软弱涣散两种倾向。
我们党所实行的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民主集中制的民主,就是党员和党组织的意愿、主张的充分表达和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的集中,就是全党意志、智慧的凝聚和行动的一致。民主是集中的前提和基础,集中是民主发展的必然要求和结果,二者是相辅相成、内在统一的。没有民主,就不可能有正确的集中;没有集中,就不能形成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不能形成全党的统一意志,就会违背民主原则,导致极端民主化和无政府状态。所以,我们必须强调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防止和反对独断专行和软弱涣散两种错误倾向。
当前,在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四个不够”,即发扬民主不够,正确集中不够,开展批评不够,严肃纪律不够。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存在着独断专行和软弱涣散两种错误倾向。有的领导班子重大决策的出台,重要干部的任免,搞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有的甚至践踏党内民主,将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有的领导班子该集中的集中不起来,该坚持的坚持不下去,议而不决,决而不行,闹不团结,内耗严重。有的干部对存在的问题不敢抓、不敢管,息事宁人,当“老好人”。也有的同志无视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自由主义倾向严重,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搞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这些问题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将会严重削弱党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在一定程度上败坏党的作风。
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党内一些同志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不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如何坚持民主集中制,认识模糊。由于封建专制思想和小生产方式的影响根深蒂固,有的领导干部自觉不自觉地把所在地方和单位视为个人的“领地”,习惯于搞“家长制”作风。改革开放20多年来,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利益格局的调整和社会生活的多样化,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有所滋长。从制度方面看,目前民主集中制方面的一些具体制度还不完善,已有的制度执行得不严格,尤其是缺乏强有力的监督保障机制。
解决“四个不够”的问题,纠正两种倾向,必须加强民主集中制教育,提高全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对民主集中制重要意义和深刻内涵的认识,增强正确执行民主集中制的自觉性。同时,要健全、完善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具体制度,用制度保证民主集中制的有效执行。(高永中)
第五篇:民主集中制是我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 它的含义和基本原则(本站推荐)
为什么说民主集中制是我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
我们党创造性地运用民主集中制原则,制定正确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处理党内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具体制度,形成了党在组织建设上的鲜明特征。党在全国执政以后,把这种制度运用于政权建设,在国家机构中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和组织建设中的运用。民主集中制的民主,就是党员和党组织的意愿、主张的充分表达和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的集中,就是全党意志、智慧的凝聚和行动的一致。实行这种制度,就是要努力造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党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贯彻民主集中制的成功经验。民主集中制是科学的合理的有效率的制度,它有利于体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愿望,有利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制定和执行,发生失误也能得到有效的纠正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正在进行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更要求我们党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而决不能削弱和放弃民主集中制。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全党全国人民的主动性和创造力;需要统筹规划、协调配套、有秩序有步骤地进行;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认识和运用客观规律;需要以完备的法制来规范和保障。这一切都离不开党和国家按照民主集中制实行的正确领导。
民主集中制的含义和基本原则是什么?
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把它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几个重大问题之一,从理论上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并对当前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几个突出方面作了明确的规定。这说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申这一原则,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其次,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需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目标。第三,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是确保我国长治久安的需要。
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
(1)“四个服从”的原则,“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最基本的原则)
(2)党的各级领导机关,除它们派出的代表机关和在非党组织中的党组外,都由选举产生。
(3)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党的地方各级领导机关,是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和它们所产生的委员会。党的各级委员会向同级的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4)党的上级组织要经常听取下级组织和党员群众的意见,及时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党的下级组织要向上级组织请示和报告工作,又要独立负责地解决自己职责范围内的问题。上下级组织之间要互通情报、互相支持和互相监督。党的各级组织要使党员对党内事务有更多的了解和参与。
(5)党的各级委员会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凡属重大问题都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由党的委员会集体讨论,作出决定;委员会成员要根据集体的决定和分工,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
(6)党禁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要保证党的领导人的活动处于党和人民的监督之下,同时维护一切代表党和人民利益的领导人的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