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市2014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参考答案

时间:2019-05-13 19:04: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肇庆市2014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参考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肇庆市2014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参考答案》。

第一篇:肇庆市2014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参考答案

肇庆市2014届高中毕业班

10.(1)上阕出现的意象有:斜阳、青山、澄江。(1分)春日傍晚在一道落日的红光映照下,远处的群山只有山峰依然现出点点苍翠之色,一望无际的长江烟波浩淼,清澄的江流舒展在天幕下,宛如一条素练。这三句从大处远处着眼,状写黄昏时的江天澄静空阔的景象,共同构成了一幅宁静、空阔、幽婉的画面。(3分)

(2)下阕表现了词人想要从冷寂的境地中寻找可以逃避尘世的喧嚣,以求得内心的安宁的隐逸的情怀。(3分)

11.(6分,每空1分。)

(1)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2)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3)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4)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

三、(16分)

12.(5分)AC(本题考查纳内容要点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观点的能力B绝对化,原文是:寻求生命意义有各种途径:创造,体验,肯定苦难本生在人生中的意义;D强加因果E一切宗教都很重视苦难的价值,但认为这种价值仅在于引人出世。)

13.(3分)D(A 绝对化; B曲解文意,原文是“如果苦难本身毫无价值,则一旦陷入此种境遇,我们就只好承认生活没有任何意义了”,错;无中生有,原文并没有此种说法。)

14.(4分)

答案要点:①人拥有的一种不可剥夺的精神自由,即可以选择承受苦难的方式。(2分)②既显示个人品质,又展示整个人性的高贵和尊严。(2分)

15.(4分)

答案要点:①遭遇苦难,当个人失去了创造和正面体验的可能,有必要肯定苦难本身在人生中的意义。以尊严的形式承受苦难,显示的不只是一种个人品质,而且是整个人性的高贵和尊严。廖智遭遇身体的残缺和情感的缺失,积极治疗,以尊严的形式承受苦难。

②个人带着承受苦难而获得的精神价值继续生活时,他的创造和体验都会有一种更加深刻的底蕴。带着承受苦难带来的精神价值,廖智找到了人生目标,舞出人生,实现内在的精神能力和生命的价值,获得体验美好经历获得心灵的愉悦。(文中观点2分,结合廖智事例分析2分。)

高三语文答案

四、(15分)

16.(1)严肃但又慈爱的母亲。文章多次通过眼神的严肃和笑容的慈爱表现母亲的这一特征。如

20.(1)直接引述人物自身或别人评价话语,增强真实感。①程开甲的自述。如:程开甲对于自己获得的很多荣誉说“我只是代表,功劳是大家的”;②相关人物对程开甲的评价。如邱爱慈对他的评价。这些自述和评价客观真实,突出了程开甲的优秀品质精神。

(2)运用真实而非虚构事例来表现人物特点。如否定苏联专家建议,设计

第二篇:肇庆市2011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模拟测试政治试题及答案

肇庆市中小学教学质量评估

2011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模拟测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稳定物价是我国2011年经济生活中的头等大事。稳定物价可采取调节利率、汇率和变动财政收支等多种手段。从当前防止物价过快上涨的角度看,正确的选择是

A.提高利率→投资下降→生产资料需求减少→商品价格水平下降

B.本币升值→商品出口量增加→外汇流入减少→商品价格水平下降

C.扩大政府投资→生产规模扩大→单位商品价值量下降→商品价格水平下降

D.发行国债→增加货币供应量→消费需求减少→商品价格水平下降

25.下列各项是对“全国普通猪肉平均价格走势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A.在a点时,猪肉替代品的需求量减少

B.在b点时,猪肉供过于求,处于买方市场

C.在a点到b点期间,资源大量流入养猪行业

D.在a点到b点期间,养猪业的劳动生产率下降

26.公司制作为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其基本特征在于

①公司资本划分为等额股份②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筹集资金③公司具有独立法人地位④公司具有有限责任制度和科学管理结构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27.2010年11月8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意见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不断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为保障经 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发挥更大的作用。要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政府 必须做到 ①诚信、勤政、廉政②合法、合理行政

③公正、文明司法④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制定法律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8.2010年11月12日,第十六届亚洲运动会在广州隆重开幕,这是中国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举办的又一次大型综合性运动会。从《政治生活》的角度看,我国举办亚运会①是政府行使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职能的具体表现

②是政府依法执政的具体表现

③有利于提高公民素质和国家文化软实力

④有利于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

29.“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新时期富民强村的带头人——江苏常熟将巷村党支部书记常德盛,44年如一日,带领全村干部群众艰苦创业,共同走上了小康路。他的先进事迹启示广大共产党员

①要坚守党的性质和党的宗旨②认真履行好经济建设职能

第1页(共4页)

③不应谋取任何利益和特权④要执政为民,造福人民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

30.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大多数国家实行议会制和总统制。在实行总统制国家中

A.实行选举制和君主制B.政府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

C.总统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D.总统既是政府首脑又是国家元首

31.自1983年以来,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成为了全国人民过年的一道“文化大餐”,30年

来的不断努力赢得了全国人民的坚持和守望。2011年的春晚更加关注“草根阶层”,更加关注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西单女孩”“旭日阳刚”“深圳民工街舞团”登上了春晚大舞台,为春晚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体现了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②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③文化需要创新④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32.广东“十二五”的核心任务是“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省委提出,幸福在老百姓的眼中像花儿一样,党委政府要创造花儿生长的环境和条件,要提供阳光、空气、土壤;群众要除草、浇水和松土,还要打虫子。这要求

①政府要以文化建设为中心,培育“四有”公民

②任何公民都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

③国家对文化市场要加强管理和正确引导

④企业要为消费者提供多种类型多种风格的文化产品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33.荀子认为,“天地之变,阴阳之化”,“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朱熹说:“理生

万物,”“理主动静”。两者的主张分别属于

A.唯物主义唯心主义B.可知论不可知论

C.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D.辩证法形而上学

34.“嫦娥一号”在200公里轨道高度获取了120米分辨率全月图,而“嫦娥二号”卫星在1

5公里近距离轨道对月球虹湾地区高精度成像,加上新设计的CCD相机,“嫦娥二号”分辨率可以优于“嫦娥一号”1.5米。这表明

①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②人的认识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发展

③科学技术能提高人们的实践和认识能力

④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

35.广州亚运会因为有志愿者的陪伴而更精彩,志愿者的无私、热情、友善以及好客,都会让广

州这座城市展现更多的可爱一面。从志愿者身上我们体会到

A.人生价值是自我满足B.人生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C.人生价值是自我牺牲D.实现人生价值关键在于客观机遇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160分。

36.(26,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老李是广东省人大代表,他打算在今年的省人大会议上提出一个议案。为了能够在建设幸福广东的主题下提出更有针对性的议案,他查找到以下资料:

备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是反映居民家庭购买生活消费品和支出服务项目费用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CPI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而3%是国际上较为通用的临界点。当CPI增幅大于3%时,就是通货膨胀,而大于5%,就是严重通货膨胀。

材料二:据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调查,2010年,广东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冲破2009年负增长走势,同比持续11个月在上涨区间运行,全年累计上涨3.1%。

材料三:以农产品为主的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加大了城乡居民的生活负担。为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中央果断出手,从中央到地方纷纷采取措施平抑物价,力度之大前所罕见。调控立竿见影,尤其是前期游资介入炒作的部分品种,价格回落幅度相当明显。

(1)请你根据材料一、二,帮助老李简要归纳出广东省在建设幸福广东中面临的问题。(4分)

(2)结合上述材料,请你运用《经济生活》有关宏观调控等知识就如何稳定物价、抑制通货膨

胀,帮老李在提案中向政府提出建议。(11分)

(3)老李在参加省人大会议期间,开通了博客,他看到有网友留言询问,“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行政机关,作为政府工作人员的人大代表是否只需举手赞同人大的决议就属于履行了自己的职责了?”请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替老李回答网友的问题。(11分)

37.(26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更好地开发利用广东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培育广东文化品牌,大力提升广东文化形象,推动岭南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广东省委宣传部在全省组织开展了评选“岭南文化十大名片”活动。经过广泛的网络投票和专家集中论证,2011年1月27日,“岭南文化之大名片”评选结果公布。“粤菜、粤剧、广东音乐、广东骑楼、黄埔军校旧址、肇庆端砚、开平碉楼、广交会、孙中山、六祖惠能”折射出广东厚实的文化家底和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实力。

材料二:2010年7月23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纲要》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省文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文化动力。但是,当前我省文化发展水平总体上仍落后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要重点建设“珠江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圈”,珠三角地区着重发展传媒出版、工业设计、动漫游戏等高端和新兴文化产业;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要依托广府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雷州文化等地方特色资源优势,发展区域特色文化产业群;同时要广泛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文化建设经验和优秀文化发展成果,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我们应如何积极地摊动岭南文化走向世界?(10

分)

(2)结合材料二,说明在《纲要》中广东省是如何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来指导文化建设的?(16

分)

肇庆市中小学教学质量评估

2011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模拟测试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

36.(26分)(1)材料反映出2010年8月至12月,我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持续增长,并且增幅大于3%,说明通货膨胀的压力持续增大。(4分)

(2)①大力发展生产,增加商品尤其是农产品为主的生活必需品的有效供给。(3分)②运用积极的财政政策,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严格控制财政赤字。(2分)

③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控制货币量和信贷规模(或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3分)

④加强市场监管,依法严厉打击恶意囤积、哄抬价格行为。(3分)

(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3)①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权力机关,决定国家和地方一切重大事务:而政府才是国家行政机关。(3分)

②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人大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4分)

③作为人大代表应该不辜负人民的重托,积极履行人大代表职责。对决议要本着对人民负责的态度,看是否科学、符合实际、符合人民的利益来决定自己的态度,不能一味赞成。(4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37.(26分)(1)①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借助现代文化传播手段,推动岭南文化走向世界。(3分)

②批判地继承岭南传统文化,在弘扬优秀传统的岭南文化中推动岭南文化走向世界。(3分)③加强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2分)④做岭南文化传播的使者,增强岭南文化的国际影响力。(2分)

(如果从其他角度回答的,只要言之有理,如深入挖掘自身文化的内涵,弘扬岭南文化精神;注入时代元素,赋予新的生命力和活力等。均可酌情给分。)

(2)①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2分)要看到广东省文化建设既取得了重大成就,又存在不足。(2分)

②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或既要集中主要精力解决主要矛盾,又要统筹兼顾,恰当处理好次要矛盾)。(2分)既要重点建设“珠江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圈”,又要发展好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的区域特色文化产业群。(2分)

③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分)要针对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策略,同时要充分发挥广东地方特色资源优势,发展区域特色文化产业群。(2分)

④要坚持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2分)要把突出地方特色和广泛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文化建设经验和优秀文化发展成果结合起来,增强文化发展活力。(2分)

(若回答:我们既要着重抓住事物发展的内部矛盾,又不忽视事物发展的外部矛盾。广东省文化建设要广泛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文化建设经验和优秀文化发展成果,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可给4分)

第三篇:2014年石家庄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答案

2014年石家庄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

语文参考答案(A)D(范围扩大)C(时间错位,且“提升武器威力”理解不当)B(“比例超过20%”是先进战机的所占比例)B(挠,在此是攻取之意。)D(①王朴依附于杨邠并不能表明“明敏多智”;③是世宗所为。)A(理解不当。不是“后汉兴盛不会长久”,是后汉刚建立不久。)

7.⑴世宗平素就了解王朴的为人,等见到王朴的议论高明,更加感到惊奇(更加认为他奇特),召引他来商议天下大事,没有不合意的(没有不合他的意的)。

(“雅、知、及、引、合”各1分,共5分。)

⑵王朴性格刚强果断,又被世宗信任,凡是(大凡)他所做的,当时没有敢反对(责难)的人,然而人们也不能超过他。

(“见、凡、难、莫、加”各1分,共5分。)

8.①前四句为侧面描写。通过清幽宁静的秋夜景色,烘托了琴声的美妙。(3分)(如果答最

后两句,通过琴声产生的效果来描写音乐,也可得分)②五六句为正面描写。运用比喻手法写“琴声”,写琴声如满林传遍的飒飒秋声,又如涧水发出琮琮作响的轻鸣,给人如临其境的感觉。(3分)

(意思对即可。共6分。)

9.诗人听到琴声后,产生了不要迟疑犹豫,赶快归隐江湖的感慨。(3分)因为琴声把诗人

带到一个远离尘嚣、林静水清的境界,所以使人产生了隐逸之意。(2分)

(意思对即可。共5分。)

10.(1)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2)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3)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11.(1)答B给3分,答A给2分,答E给1分。

(C项,叶春山在大宅中所见的壶是另外一把;D项,是否家境艰难,文中没有交待,且叶春山当年并没有欠下两千光洋;E项,主旨概括不准确,“知已难求”,并不是小说所表达的主要意思。)

(2)①精于茶道,是能诗好文的儒商。

②善良好客,是谦和有礼的“雅士”。

③重情重义,是慷慨仗义的“义友”。

(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3)①表现了幸叔儒当时所面临的困境。家中急需用钱,而当铺掌柜不识货,这段心理描

写把这种窘迫表现得更充分。

②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因为心火太盛,所以他才渴望喝茶,才会有讨茶之举,引出与叶春山相遇的情节。

③与后文的心情渐好相呼应,可以更好表现了幸叔儒得遇知己的心理变化过程,也有利于小说主旨的表达。

(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4)观点一:二人的对话很精彩。(2分)

①符合人物的身份和修养。两个人都是好茶好文的雅士,用语雅而不俗,正合两人身份。②对话描写有效地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从讨茶、论茶,到论诗、让壶,通过二人的对话过渡,顺畅自然。

③很好地表现了二人共同的兴趣和爱好,有助于表现小说的主旨。二人论茶、说壶、谈诗非常投机,这是他们成为知己的根本原因,为下文表现他们深厚的情义做了铺垫。(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观点二:二人的对话有些造作。(2分)

①不符合生活常理。人物语言文白夹杂,生活中人们是不可能这样说话和交流的。②不符合人物身份。尤其是叶春山,他虽然是好茶能诗的雅士,但毕竟是一个商人,不

可能用这种语言来待客。

③不自然,是作者刻意设计。作者为了突出他们的文雅,而在语言上特意如此设计,人为痕迹太重,读来并不顺畅。

(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12.(1)答D给3分;答C给2分;答E给1分。

(A项,《关于美国兵》是先在柯灵和唐弢创办的《周报》上发表而后来集成册子的;B项,他在巴金先生的帮助下,得到了在重庆的第一笔稿费;E项,是不是“决定全部卖掉”存疑,文中没有明确说法。)

(2)①坚持理想,执着。作品即使得罪人,他也不改。

②不向苦难屈服。文革中被下放到工厂劳动,却毫无畏缩卑屈的样子。

③有生命力和战斗力。晚年爱打“笔仗”,并且火力十足,直到去世那年仍不断有新作发表。

(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3)①说真话。在作品中坚持自己的看法。

②深刻反思自己。他对自己在文革时的行为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③坦露真性情。晚年爱打“笔仗”,火力十足。

(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4)他有传统知识分子的风流:

①他才华出众。中学生时期便发表了习作,一生著述颇丰。

②他风雅潇洒。爱好广泛,涉猎广博,富有生活情趣。

③他多情重义。爱美丽女性,对妻子充满深情。

(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得4分。意思对即可。)

他还有民国知识分子的风流:

④他坚持独立思考。写作坚持自己的观点,勇于自我解剖。

⑤他有求真精神。继承了巴金讲真话的传统。

⑥他有无所畏惧的勇气。从容洒脱地面对苦难。

(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得4分。意思对即可。)

13.C(A.不咸不淡:①平平淡淡;普普通通。②指冷言嘲笑。此处是第一义。B.因人成事:依靠别人的力量办成事情。C.胸无城府:指为人胸怀坦荡,不用心机。不是指开诚坦荡。D.莫此为甚:没有什么能超过这个的了。多指不良倾向或形势严重。)

14.B(A.成分残缺,“针对”缺少其宾语。C.介词使用错误,“为”应改为“在”。D.搭

配不当,“顺应”不能对应“需要”。)

15.D

16.①漫画有上、下两幅。上幅是一位领导坐在前面讲话,说“公鸡能下蛋”,后面有三个

人坐着听。下幅是领导坐着,后面三个人站着,张大嘴喊“我们亲眼见”。(3分)②讽刺了社会上一些人不讲原则地迎合领导(他人)错误意见的现象。(2分)

17.答案示例:

①这是党和政府对我们的关怀和鼓励,相信大家一定会不负期望,更上层楼。

②感谢党和政府对我们的关怀,我们一定会更加努力,发奋学习。

(每小题3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18.立意:

这则材料主要谈目的、方向、欲望对人生的影响。

参考立意:

(1)拒绝诱惑;(2)有正确目的,才能成功;

(3)欲望使人迷失正确方向;(4)没有正确方向就没有成功等。

【参考译文】

王朴,字文伯,是东平县人。年轻时考中进士,做了校书郎,依附后汉国的枢密使杨邠。杨邠与王章、史弘肇等有隔阂,王朴见后汉国建立不久,隐帝任用小人,杨邠又与将相关系恶劣,王朴预感到杨邠必然要作乱,就离开杨邠向东回归故乡。后来李业等人教唆隐帝诛杀权臣,杨邠与王章、史弘肇都被杀掉,三家的宾客也多因连累被杀,而王朴因为早已离开独自幸免。

世宗即帝位,调任王朴为比部郎中,王朴献《平边策》写到:攻取的战略,应该从容易取胜的地方开始。如今只有吴国容易夺取,它东边到海,南边到江,可以攻占的地方足有二千里。不用大举进攻,只用少数军队进攻他们即可。对方胆小软弱,知道我军攻入其地,必然派出大军来应战,多次大规模发兵就会使百姓贫困、国库枯竭。如此,用的兵力少而收获大。攻占了吴,那么岷、蜀就可以写封信去招降。吴蜀平定后,幽州就会望风而降。只有并州是决心死守之敌,可以最后攻取。现在我们军队精干,粮械充足,群臣知法,将士效忠,等到丰收之后,可以平定边地。

这时,世宗刚即位,决心出征讨伐,情绪高涨有统一天下的志向。多次拜访大臣求问治理天下的道理,那时的文士都不主张世宗急于用武,认为平定战乱,应把采取措施加强礼乐教化放在最先。只有翰林学士陶谷、御史中丞杨昭俭与王朴都讲用兵之策,王朴认为江淮是可以先攻取的。世宗平素就了解王朴的为人,等见到王朴的议论高明,更加感到惊奇,召他来商议天下大事,没有不合意的。

王朴为人聪明敏锐,多才多智,不仅对当时的政治甚至对阴阳律历之法也都很精通。显德二年,下诏让王朴校订历法,他就把近年来预示上天符命的平庸没有依据的内容都去掉,设立通、经、统三法,制定《钦天历》。显德六年,世宗又下诏让王朴考订雅乐,王朴就依照汉代京房所定标准制造了测定声调高低、使发音准确无误的乐器。用九尺的弦十三根,依据管的长短分寸来设置琴柱,用七声作音阶,奏出的音乐非常和谐。王朴性格刚强果断,又被世宗信任,凡是他所做的,当时没有敢反对的人,然而人们也没有比他更强的地方。

世宗进兵淮南,王朴留守京城,扩建新城,修建道路,规模壮阔雄伟,现在京城的规制,大多是他规划的。他上书讲的用兵策略,并不只是一时之策。至于谈到对各国先后消灭的次序讲到的“淮南可以最先攻取,并州是必定死守的敌寇,最后灭亡”,都像王朴所预言的。

显德六年春,世宗派王朴巡视汴口,发生疾病,倒在座上,抬回来就死了,享年五十四岁。

2014年石家庄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

语文参考答案(B)C(范围扩大)D(时间错位,且“提升武器威力”理解不当)A(“比例超过20%”是先进战机的所占比例)A(挠,在此是攻取之意。)C(①王朴依附于杨邠并不能表明“明敏多智”;③是世宗所为。)B(理解不当。不是“后汉兴盛不会长久”,是后汉刚建立不久。)

7.⑴世宗平素就了解王朴的为人,等见到王朴的议论高明,更加感到惊奇(更加认为他奇特),召引他来商议天下大事,没有不合意的(没有不合他的意的)。

(“雅、知、及、引、合”各1分,共5分。)

⑵王朴性格刚强果断,又被世宗信任,凡是(大凡)他所做的,当时没有敢反对(责难)的人,然而人们也不能超过他。

(“见、凡、难、莫、加”各1分,共5分。)

8.①前四句为侧面描写。通过清幽宁静的秋夜景色,烘托了琴声的美妙。(3分)(如果答最

后两句,通过琴声产生的效果来描写音乐,也可得分)②五六句为正面描写。运用比喻手法写“琴声”,写琴声如满林传遍的飒飒秋声,又如涧水发出琮琮作响的轻鸣,给人如临其境的感觉。(3分)

(意思对即可。共6分。)

9.诗人听到琴声后,产生了不要迟疑犹豫,赶快归隐江湖的感慨。(3分)因为琴声把诗人

带到一个远离尘嚣、林静水清的境界,所以使人产生了隐逸之意。(2分)

(意思对即可。共5分。)

10.(1)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2)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3)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11.(1)答B给3分,答A给2分,答E给1分。

(C项,叶春山在大宅中所见的壶是另外一把;D项,是否家境艰难,文中没有交待,且叶春山当年并没有欠下两千光洋;E项,主旨概括不准确,“知已难求”,并不是小说所表达的主要意思。)

(2)①精于茶道,是能诗好文的儒商。

②善良好客,是谦和有礼的“雅士”。

③重情重义,是慷慨仗义的“义友”。

(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3)①表现了幸叔儒当时所面临的困境。家中急需用钱,而当铺掌柜不识货,这段心理描

写把这种窘迫表现得更充分。

②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因为心火太盛,所以他才渴望喝茶,才会有讨茶之举,引出与叶春山相遇的情节。

③与后文的心情渐好相呼应,可以更好表现了幸叔儒得遇知己的心理变化过程,也有利于小说主旨的表达。

(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4)观点一:二人的对话很精彩。(2分)

①符合人物的身份和修养。两个人都是好茶好文的雅士,用语雅而不俗,正合两人身份。②对话描写有效地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从讨茶、论茶,到论诗、让壶,通过二人的对话过渡,顺畅自然。

③很好地表现了二人共同的兴趣和爱好,有助于表现小说的主旨。二人论茶、说壶、谈诗非常投机,这是他们成为知己的根本原因,为下文表现他们深厚的情义做了铺垫。(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观点二:二人的对话有些造作。(2分)

①不符合生活常理。人物语言文白夹杂,生活中人们是不可能这样说话和交流的。②不符合人物身份。尤其是叶春山,他虽然是好茶能诗的雅士,但毕竟是一个商人,不

可能用这种语言来待客。

③不自然,是作者刻意设计。作者为了突出他们的文雅,而在语言上特意如此设计,人为痕迹太重,读来并不顺畅。

(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12.(1)答D给3分;答C给2分;答E给1分。

(A项,《关于美国兵》是先在柯灵和唐弢创办的《周报》上发表而后来集成册子的;B项,他在巴金先生的帮助下,得到了在重庆的第一笔稿费;E项,是不是“决定全部卖掉”存疑,文中没有明确说法。)

(2)①坚持理想,执着。作品即使得罪人,他也不改。

②不向苦难屈服。文革中被下放到工厂劳动,却毫无畏缩卑屈的样子。

③有生命力和战斗力。晚年爱打“笔仗”,并且火力十足,直到去世那年仍不断有新作发表。

(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3)①说真话。在作品中坚持自己的看法。

②深刻反思自己。他对自己在文革时的行为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③坦露真性情。晚年爱打“笔仗”,火力十足。

(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4)他有传统知识分子的风流:

①他才华出众。中学生时期便发表了习作,一生著述颇丰。

②他风雅潇洒。爱好广泛,涉猎广博,富有生活情趣。

③他多情重义。爱美丽女性,对妻子充满深情。

(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得4分。意思对即可。)

他还有民国知识分子的风流:

④他坚持独立思考。写作坚持自己的观点,勇于自我解剖。

⑤他有求真精神。继承了巴金讲真话的传统。

⑥他有无所畏惧的勇气。从容洒脱地面对苦难。

(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得4分。意思对即可。)

13.D(A.因人成事:依靠别人的力量办成事情。B.不咸不淡:①平平淡淡;普普通通。

②指冷言嘲笑。此处是第一义。C.莫此为甚:没有什么能超过这个的了。多指不良倾向或形势严重。D.胸无城府:指为人胸怀坦荡,不用心机。不是指坦诚,也不能修饰态度。)

14.A(B.成分残缺,“针对”缺少其宾语。C.搭配不当,“顺应”不能对应“需要”。D.介

词使用错误,“为”应改为“在”。)

15.C

16.①漫画有上、下两幅。上幅是一位领导坐在前面讲话,说“公鸡能下蛋”,后面有三个

人坐着听。下幅是领导坐着,后面三个人站着,张大嘴喊“我们亲眼见”。(3分)②讽刺了社会上一些人不讲原则地迎合领导(他人)错误意见的现象。(2分)

17.答案示例:

①这是党和政府对我们的关怀和鼓励,相信大家一定会不负期望,更上层楼。

②感谢党和政府对我们的关怀,我们一定会更加努力,发奋学习。

(每小题3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18.立意:

这则材料主要谈目的、方向、欲望对人生的影响。

参考立意:

(1)拒绝诱惑;(2)有正确目的,才能成功;

(3)欲望使人迷失正确方向;(4)没有正确方向就没有成功等。

【参考译文】

王朴,字文伯,是东平县人。年轻时考中进士,做了校书郎,依附后汉国的枢密使杨邠。杨邠与王章、史弘肇等有隔阂,王朴见后汉国建立不久,隐帝任用小人,杨邠又与将相关系恶劣,王朴预感到杨邠必然要作乱,就离开杨邠向东回归故乡。后来李业等人教唆隐帝诛杀权臣,杨邠与王章、史弘肇都被杀掉,三家的宾客也多因连累被杀,而王朴因为早已离开独自幸免。

世宗即帝位,调任王朴为比部郎中,王朴献《平边策》写到:攻取的战略,应该从容易取胜的地方开始。如今只有吴国容易夺取,它东边到海,南边到江,可以攻占的地方足有二千里。不用大举进攻,只用少数军队进攻他们即可。对方胆小软弱,知道我军攻入其地,必然派出大军来应战,多次大规模发兵就会使百姓贫困、国库枯竭。如此,用的兵力少而收获大。攻占了吴,那么岷、蜀就可以写封信去招降。吴蜀平定后,幽州就会望风而降。只有并州是决心死守之敌,可以最后攻取。现在我们军队精干,粮械充足,群臣知法,将士效忠,等到丰收之后,可以平定边地。

这时,世宗刚即位,决心出征讨伐,情绪高涨有统一天下的志向。多次拜访大臣求问治理天下的道理,那时的文士都不主张世宗急于用武,认为平定战乱,应把采取措施加强礼乐教化放在最先。只有翰林学士陶谷、御史中丞杨昭俭与王朴都讲用兵之策,王朴认为江淮是可以先攻取的。世宗平素就了解王朴的为人,等见到王朴的议论高明,更加感到惊奇,召他来商议天下大事,没有不合意的。

王朴为人聪明敏锐,多才多智,不仅对当时的政治甚至对阴阳律历之法也都很精通。显德二年,下诏让王朴校订历法,他就把近年来预示上天符命的平庸没有依据的内容都去掉,设立通、经、统三法,制定《钦天历》。显德六年,世宗又下诏让王朴考订雅乐,王朴就依照汉代京房所定标准制造了测定声调高低、使发音准确无误的乐器。用九尺的弦十三根,依据管的长短分寸来设置琴柱,用七声作音阶,奏出的音乐非常和谐。王朴性格刚强果断,又被世宗信任,凡是他所做的,当时没有敢反对的人,然而人们也没有比他更强的地方。

世宗进兵淮南,王朴留守京城,扩建新城,修建道路,规模壮阔雄伟,现在京城的规制,大多是他规划的。他上书讲的用兵策略,并不只是一时之策。至于谈到对各国先后消灭的次序讲到的“淮南可以最先攻取,并州是必定死守的敌寇,最后灭亡”,都像王朴所预言的。

显德六年春,世宗派王朴巡视汴口,发生疾病,倒在座上,抬回来就死了,享年五十四岁。

第四篇:(语文)2009届肇庆市毕业班第一次统一测试

肇庆市中小学教学质量评估

2009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统一测试

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8页,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

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

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

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组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洞箫 出气筒 胡同文化 濯濯童山 B.东莞 浣纱女 皖南事变 莞尔一笑 ........ C.经纬 大不韪 彤管有炜 韦编三绝 D.帐幕 障眼法 水涨船高 为虎作伥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在水立方的日子里,最让菲尔普斯刻骨铭心的是两场惊心动魄的胜利:4×400米自由 .... 接力和100米蝶泳的决赛。

B.经常使用“您好”、“对不起”、“谢谢”等礼貌用语,绝不是繁文缛节,而是一个....人文明程度较高的具体体现。

C.社会进步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我们不用过箪食瓢饮的日子,但那种一饭千金的“豪 .... 爽”也是应该唾弃的。D.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国让世界看到了最高领导人的殚精竭虑和13亿国人的众志成城。....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2008年,改革开放步入了而立之年。固步自封会不会取代锐意进取?瞻前顾后会不会取代一往无前?十七大报告对这一问题作了肯定的回答。

B.2008年1月下旬,鄂、湘、粤、桂等地出现的50年一遇的持续低温、雨雪和冰冻极端天气,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影响。

C.仅“十一”当天平板电视就卖出千余台,电脑销售近3000多台,冰箱、洗衣机近8000台,手机卖出万余部。

D.在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史中,废墟是昨日的坟墓也是明日的家园,灾难是过去的终点更是新生的起点。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指挥室里的人都猛一提神,大家同时向窗外望去。_________在距离地面大概1万米时,降落伞分两次打开,飞船被伞猛地一拽,速度马上变慢。大约只有两三分钟,直升机已经到达了飞船着陆点。

①信号源的经纬度被迅速标绘出来。

②就在空中人员争相望着窗外时,地面人员也目视发现了目标。

③同一时间,机载的搜救设备也收到了由返回舱发来的信号。

④待命的车队中,早有眼尖者发现了天边的小黑点,高声喊了起来。

⑤在直升机的电子地图上,目标方位形成一个小红点。

⑥小黑点到半空的时候,已经变成一个披挂着金黄色霞光的大圆球。

A.②③①⑤④⑥ B.④③①②⑤⑥ C.①⑤③②④⑥ D.③①⑤②④⑥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张居正,字叔大,江陵人。少颖敏绝伦。十五为诸生。巡抚顾璘奇其文,曰:“国器也。” 未几,居正举于乡,璘解犀带以赠,且曰:“君异日当腰玉,犀不足溷子。”嘉靖二十六年,居正成进士,改庶吉士。日讨求国家典故。徐阶辈皆器重之。

居正为人,颀面秀眉目,须长至腹。勇敢任事,豪杰自许。然沉深有城府,莫能测也。严嵩为首辅,忌阶,善阶者皆避匿。居正自如,嵩亦器居正。阶代嵩首辅,倾心委居正。时 徐阶以宿老居首辅,与李春芳皆折节礼士。居正最后入,独引相体,倨见九卿,无所延纳。间出一语辄中肯,人以是严惮之,重于他相。

居正为政,以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为主。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黔国 公沐朝弼数犯法,当逮,朝议难之。居正擢用其子,驰使缚之,不敢动。既至,请贷其死,锢之南京。漕河通,居正以岁赋逾春,发水横溢,非决则涸,乃采漕臣议,督艘卒以孟冬月 兑运,及岁初毕发,少罹水患。行之久,太仓粟充盈,可支十年。南京小奄醉辱给事中,言 者请究治。居正谪其尤激者赵参鲁于外以悦保①,而徐说保裁抑其党,毋与六部事。其奉使者,时令缇骑阴诇之。其党以是怨居正,而心不附保。

居正喜建竖,能以智数驭下,人多乐为之尽。俺答款塞,久不为害。居正用李成梁镇辽,戚继光镇蓟门。成梁力战却敌,功多至封伯,而继光守备甚设。居正皆右之,边境晏然,故 世称居正知人。然持法严。核驿递,省冗官,清庠序,多所澄汰。公卿群吏不得乘传③,与商旅无别。郎署以缺少,需次者辄不得补。大邑士予以额隘,艰于进取,亦多怨之者。

初,帝所幸中官张诚见恶冯保,斥于外,帝使密诇保及居正。至是,诚复入,悉以两人 交结恣横状闻,且谓其宝藏逾天府。帝心动,谪保奉御居南京,尽籍其家金银珠宝巨万计。帝疑居正多蓄,益心艳之。言官劾篆、省吾,并劾居正,篆、省吾俱得罪。新进者益务攻居 正,后言者复攻居正不已。诏尽削居正官秩,夺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谓 当剖棺戮死而姑免之。

赞曰居正通识时变勇于任事神宗初政起衰振隳不可谓非干济才而威柄之操几于震主卒致祸发身后。《书》曰“臣罔以宠利居成功”,可弗戒哉!

(选自《明史·张居正传》,有删改)

【注】①保:指冯保,明嘉靖年间太监,官至顾命大臣。②诇(xiòng):刺探。③传:指驿站的车马。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A.君异日当腰玉,犀不足溷子。玷辱 . B.请贷其死,锢之南京 交换 . C.其党以是怨居正,而心不附保 顺从 . D.而继光守备甚设 周全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①璘解犀带以赠 ②居正谪其尤激者赵参鲁于外以悦保 .. ② B.①当逮,朝议难之 ②驰使缚之 .. C.①成梁力战却敌,功多至封伯,而继光守备甚设 ②朝下而夕奉行 .. D.①巡抚顾磷奇其文 ②而徐说保裁抑其党,毋与六部事。..7.下列各句中省略部分补充错误的一项是()(3分)A.(居正)间出一语辄中肯

B.其奉使者,(冯保)时令缇骑阴诇之 C.帝使(张诚)密诇保及居正 D.帝疑居正多蓄,(帝)益心艳之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像徐阶和李春芳这样的老臣都能屈己礼贤下士,而张居正却十分傲慢,拒绝采取别人的意见,所以人们特别害怕他,尊重也超过其他的宰相。

B.张居正根据每年赋税都是过了春天以后才起运,河流发水横溢,不是决堤便是干涸的情况,于是建议皇上督令漕船的运军在冬十月兑运,到年初全部发完,减少了水患的祸害。C.张居正知人善任,能够运用智谋和权术驾驭他的下属,人们也多愿意为他尽力效劳。但是他执法非常严厉,触犯了一些人的利益,也招来很多人的埋怨。

D.张诚将冯保和张居正两人互相交结恣横不法的情形报告给了皇上,并且说他们所积蓄的珍宝财物超过皇家的仓库。皇上将居正贬官后安置于南京,将他家里数以万计的金银珠宝也全部没收。

9.断句和翻译。(10分)(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划线句子断句。(4分)

赞曰居正通识时变勇于任事神宗初政起衰振隳不可谓非干济才而威柄之操几于震主卒致祸发身后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居正最后入,独引相体,倨见九卿,无所延纳。

②大邑士子以额隘,艰于进取,亦多怨之者。10.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江陵愁望有寄

鱼玄机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1)鱼诗前两句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2分)

(2)有人认为这首诗也可以缩成一首五绝:“枫叶千万枝,江桥暮帆迟。忆君如江水,日夜无歇时”,字数减少而意思不变。试逐句玩味鱼诗,看每句多出两字是否多余,并任选两句加以说明。(5分)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2)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不寐,将军白发 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3)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4)______,则其负大舟也无力。_________,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庄子·逍遥游》)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为什么是文学

崔卫平

今天文学似乎远离人们而去。除了专业人士,很少有人能对刊物上发表的文学作品说出 一二。然而30年前的状况不是这样,当时大量的文学作品敏锐地体现着社会思潮变革的动向,是人人必读的,如同新闻一般。

1977年11月号《人民文学》上登载的刘心武的小说《班主任》,开启了对于“文革”重灾区学校教育的反思,并预示着整个反思年代的到来;1978年8月11日,《文汇报》发表复旦大学一年级新生卢新华的小说《伤痕》,展示了年轻的女主人公与“叛徒妈妈”决裂之后心灵的伤痛。而那些发配归来的“右派”作家和诗人接二连三地发表富有冲击力的作品,令读者目不暇接,不断形成社会性的热点。

为什么偏偏是文学在当时造成了如此强烈的影响?其实,从五四时期开始,在中国向现 代性转型的进军途中,文学就是走在最前列的队伍。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1949年之后,人们对西方大作家如莎士比亚、巴尔扎克、司汤达等人熟悉的程度,远远胜于对政治学者如马基雅维里、霍布斯、洛克、孟德斯鸠等人,即使到了“文革”焚书和禁书的年代,一位饥渴的年轻失学者想要寻找一本托尔斯泰或者罗曼·罗兰的书,也比寻找一本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要容易得多。因此,年轻人在考虑自己未来的发展道路时,在文学方面受到的激发和鼓励要比别的学科来得强烈。当时的一些年轻人回忆自己最初的选择,比如法学家贺卫方、历史学家雷颐,都首先是文学。

在1971年~1976年陆续恢复的全国及省级刊物中,最为主要的便是文学期刊。在这个意义上,文学的复兴,比起任何一门其他学问来,有着更为广泛和现成的社会基础(即过去讲的“群众基础”)。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对于文学的管理比其他领域要宽松。在阶级斗争的年代,文学仍是 危险的行业,一不小心便会身败名裂。然而文学本身又拥有某些特点,可以降低其风险的程 度。文学的形象修辞手段(不管是隐喻还是白描)允许一个作者将他的实际观点隐藏在文字 背后,而不需要像政治文章那样直接说出来,就像革命导师恩格斯所说:“倾向性越隐蔽越好。”这使得文学在一个恰当的时间、条件之下得以蓬勃绽放,就像一枚饱满的种子掉在了丰饶肥沃的土壤之中。这个肥沃的土壤就是中国重新站在通往现代社会的起点上。在统称“朝向四个现代化”的目标中,体现了我们民族结束封闭、向往现代文明的愿景。任何从那段历史中过来的人,都能够从“四个现代化”这种提法中体会那种解放和希望之感。

而文学这个东西天然与人性结盟,文学即人学。文学始终站在人性要求一边,它理解人 性、包容人性、赞美人性,也鞭挞人性的缺点,讥讽人性的弱点。在崇尚阶级斗争的时期,文学因而时常犯这样那样的“错误”,但是一旦气候适宜,它便是第一朵盛开的精神花朵。例如“伤痕文学”,虽然在今天看来文学价值不高,但它作为新文学的起点,也构成了新中国新的历史时期的重要起点之一。大量的文学作品不仅表现了被压抑多年的人性,也表现了人们新的希冀期盼,帮助形成了那个时代活跃有力的精神氛围,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政治的开放。在某种意义上,那可以称之为中国文艺复兴的时代,是“人”重新觉醒的年代。

接下来需要回答的是——为什么这种情况后来再也没有出现?30年来,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让中国实现了从政治社会向世俗社会的转变,只要获得了一个基本起点,下面就是一个由人自己来掌握的世界,一个凡人的世界。只要不加以限制,经济这种有利可图的活动自会蓬蓬勃勃地展开。但是,这并不足以构成一个完整的社会,也不足以满足人们的需要——人们早晚会发出疑问:到底这种经济活动是在什么前提之下展开的?为什么有人近水楼台能够赚大钱而另外一些人却陷入贫困?

这时候人们就会动脑筋,诉诸另外一些途径和思路。这就是为什么这些年“政治学”有 一个流行趋势。它正是用来解决在世俗生活中不同利益、不同背景、不同思想信仰的冲突,然后如何得以整合,减少分裂和震荡的问题。实在地说,这一套对于从前的文学精英们都是 陌生的话题。

于是许多放在过去可能是文学青年的人,如今变成了“政治青年”和“思想青年”。这一回是自发的,人们急切地想了解我们这个社会可能拥有的前景。类似托克维尔、施特劳斯、汉娜·阿伦特等人在年轻的知识分子中有着相当的阅读量,这些人的书都放在书店的显著位 置。我听说有一位资深的文学编辑对于某位思想类作者表示了不满,理由是他以为这位思想 类作者拉走了文学读者,那些人原来应该是他的工作对象。

30年来,“文学”来过,“文学”又走了。它曾经温暖过我们禁锢已久的心灵,帮助我们迈开艰难的第一步。而现在,我们要自己寻找新的方向了。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上依题序作答。(12题多选、错选的不给分,只选一项 且正确的给2分)

12.根据文意,下列说法错误的两项是()(5分)

A.因为文学天然与人性结盟,所以文学会经常犯错误,使其本身成为危险的行业。B.“伤痕文学”不仅表现了被压抑多年的人性,也表现了人们新的希冀期盼,推动了当时社会的进步和政治的开放,因此它成为中国新文学的起点。其代表作是《班主任》。C.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让中国实现了从政治社会向世俗社会的转变,形成一个凡人世界,这时候人们就会将兴趣放在用来解决在世俗生活中不同利益、不同背景、不同思想信仰的冲突的政治学上,而不是文学。

D.就某种意义上说,70年代后期改革开放前出现的“伤痕文学”标志着中国文艺复兴时代的开始。

E.在任何时代,年轻人在考虑自己未来的发展道路时,更容易受到文学方面的激发和鼓励,因此许多法学家、历史学家,都首先选择了文学。13.下面对文学的观点,符合作者意图的一项是()(3分)

A.30年前的文学由于都敏锐地体现着社会思潮变革的动向,因此人人必读。

B.文学有着任何一门学问都没有的广泛和现成的社会基础,所以文学更容易复兴。C.文学本身的某些特点使其在一个恰当的时间、条件之下可以获得蓬勃发展,伤痕文学就是这样的例子。

D.文学青年变成了“政治青年”和“思想青年”,是因为人们急切地想了解我们这个社会可能拥有的前景。

14.结合全文,谈谈作者为什么说“30年来,‘文学’来过,‘文学’又走了”?(4分)15.文章题目“为什么是文学”涉及作者哪些方面的思考?(4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所选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穿过岁月的白发

冯骥才

人生入秋,便开始被友人指着脑袋说:“呀,你怎么也有白头发了?” 听罢笑而不答。偶尔答一句:“因为头发的色素都跑到稿纸上去了。” 就这样,嘻嘻哈哈、糊里糊涂地翻过

了生命的山脊,开始渐渐下坡来。或者再努力,往上登一登。

对镜看白发,有时也会认真起来:这白发中的第一根是何时出现的?为了什么?思绪往 往会超越时空,一下子回到了少年时——那次同母亲聊天,母亲背对着窗而坐,窗子敞开着,微风无声地轻轻掀起母亲的头发,忽见母亲的—根头发被吹得立了起来,在夕照里竟然银亮 银亮,是—根白发!这根细细的白发在风里柔弱摇曳,却不肯倒下,好似对我的召唤。

我第一次看见母亲的白发,第一次强烈地感受到母亲也会老,这是多么可怕的事啊!我 禁不住过去扑在母亲的怀里。母亲不知出了什么事,问我,用力想托起我,我却紧紧地抱住 母亲,好似生怕她离去„

事后,我一直没有告诉母亲这究竟为了什么。最浓烈的感情难以表达出来,最脆弱的感 情只能珍藏在自己的心里。如今,母亲已是满头白发。但初见她白发的感受却深刻难忘。那 种人生感叹,那种凄然,那种无可奈何,正像我无法把地上的落叶抛回到树枝上去„„

当妻子把一小酒盅染发剂和一枝扁头油画笔拿到我面前,叫我帮她染发时,我心里一动,怎么,我们这一代生命的森林也开始落叶了?我瞥一眼她的头发笑道:“不过两三根白头发,也要这样小题大作?”

可是待我用手指撩开她的头发,我惊讶了,在这黑黑的头发里怎么会埋藏着这么多的白 发!我竟如此粗心大意,至今才发现才看到。她一头乌黑而清香的秀发呀,究竟怎样一根根 悄悄变白的?是在我不停歇的忙忙碌碌、侃侃而谈中,还是在不舍昼夜的埋头写作中?是那 些年在大地震后寄人篱下的茹苦含辛的生活所致?是为了我那次重病内心焦虑而催白的?还是那件事„„几乎伤透了她的心,一夜间骤然生出这么多白发?

黑发像绿草那样散发着生命诱人的气息,白发却像枯草那样晃动着刺目的、凄凉的,枯 竭的颜色。我怎样做才能还给她一如当年那一头美丽的黑发?她说:“你是不是把染发剂滴在我头顶上了!”

我一怔。赶忙用眼皮噙住泪水,不让它再滴落下来。

一次,我把剩下的染发剂交给她,请她也给我的头发染一染。这一染,居然年轻许多!谁说时光难返,谁说青春难再。就这样我也加入了用染发剂追回青春的岁月的行列。谁知染 发是件越来越艰难的事情。不仅日日增多的白发需要加工,而且这时才知道,白发并不是由 黑发变的,它们是从走向衰老的生命深处滋生出来的。刚染过的头发看上去一片乌黑青黛,但它们的根部又齐刷刷冒出一茬雪白。任你怎样去染,去遮盖,它还是茬茬涌现。人生的秋 天和大自然的春天一样顽强。挡不住的白发啊!

开始时精心细染,不肯漏掉一根。但事情忙起来,没有闲暇染发,只好任由它花白,染 又麻烦,不染难看,渐而成了负担。

这日,邻家一位老者来访。这位老者阅历深,博学,又健朗,鹤发童颜,很有神采。他 进屋,正坐在阳光里。他不单头发通白,连胡须眉毛也一概全白;在强光的照耀下,蓬松柔 和,光亮透明,宛如银丝,真是美极了!

我禁不住说,将来我也修炼出您这一头漂亮潇洒的白发就好了,现在的我,染和不染,成了两难。

老者听了,朗声大笑,然后对我说:“小老弟,你挺明白的人,怎么在白发面前糊涂 了?孩童有稚嫩的美,青年有健旺的美,你有中年成熟的美,我有老来恬淡自如的美。这就像大自然的四季——春天葱茏,夏天繁盛,秋天斑斓,冬天纯净。各有各的美感,各有各的优势,谁也不必羡慕谁,更不能模仿谁,模仿必累,勉强更累。人的事,生而尽其动,死而尽其静。听其自然,对!所谓听其自然,就是到什么季节就享受什么季节。”

我听罢,顿觉地阔天宽。摆一摆脑袋,头上华发来回一晃,宛如摇动一片秋光中的芦花。

(原载《读者》2004年23期)

16.试分别描述作者初见母亲、妻子白发时的情景,并简要分析其中包含的“我”的情感。6(4分)17.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结尾段划线句子的含义。(5分)

18.文中“我”对自己白发的态度经历了明显的变化过程,试简要概括,并说说从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6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胡适之先生传

南方嘉木

您一定听过台湾歌曲“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院中,希望花开早,„„”这 首歌的词曲作者就是我国著名学者,一代国学大师,新文化运动倡导者胡适之先生,是我最 为崇敬的人。

胡先生,名适,字适之,世为安徽绩溪人,住绩溪八都上庄。先生父亲名传,字守三,又字铁花,清岁贡生。母亲冯顺弟乃铁花先生二次续弦所娶。先生的父亲去世时,勉励先生 努力读书上进。先生的母亲,不止能够培植儿子读书,也能够以身教。先生在母亲的教训下 住了九年,受了她极大极深的影响。先生14岁随二哥到上海进梅溪学堂,因学堂只有国文,算学,英文三门课。次年转入澄衷学堂,接触了一些新书籍,受到梁启超“新民说”“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影响,思想上变动很大。先生1910年考取庚子赔款留美官费生,入康奈尔大学,后转入哥伦比亚大学。1917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应蔡元培先生之邀任北大教授。先生的婚事由母亲包办,为顺应母意,先生回乡与后被称为“小脚夫人”的江冬秀女士结婚。江冬秀女士与当时的先生在文化程度和思想上差别很大,在以后几十年的共同生活中,先生埋头钻研,著书立说,江冬秀则打牌,看武侠小说以消遣。先生曾与表妹——才女曹佩声情投意舍,但先生为了家庭之完整,自扼情感,毅然断绝了与她的联系。先生这种负责的、恪守中国传统的美德,连孙中山、鲁迅都无法与先生相比。在此期间,先生参加《新青年》编辑工作。1937年受命赴美任驻美大使。先生是一个最有政治责任心的人,所以对于国家和社会的事务,先生力所能及的,没有不尽力的。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日军铁蹄践踏中华大地,中国军民奋起反击,先生四处奔走呼号,为中国人民的反战胜利争取国际支援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先生总希望能和平解决两国问题,多次写信给当局,但政府决心抗战后,亦大力支持。后来著名的西南联合大学的产生,可以说是由先生发动的。先生任驻美大使后,多次与罗斯福总统讨论国际问题。美国朝野对于中国对日抗战的了解,从先生任大使后更一天天多起来。珍珠港事变后,先生在加拿大及美国各地,行了三万五千英里的路作了100多次演讲。1946年先生回国后被选为制宪国大代表,并被推为主席。先生是一位真正尊崇法律的君子,对于宪法一向很注意。先生认为国家最重要的事情是教育,而要教育办得好,必须教师能安心教书,所以先生每次从美国归国都向教育当局建议提高教员待遇。1958年先生定居台湾并任中央研究院院长。1962年2月24日先生主持台湾研究院士会议,下午心脏病突发而去世,享年72岁,这个终身为正义,为自由,为国家的光荣为人类的文化而奋斗的人,便从此离开人间了。蒋介石主持先生追悼仪式时,满怀崇敬地题下了挽联“适之先生千古,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 先生一生治学严谨,终生奋斗,著作等身,参加过五四新文化运动,倡导文学改革。在文学革命,白话诗文的倡导和创作方面,在中国古典小说考证及历史研究,中国哲学史,思想史的研究方面都有开拓性的贡献。先生在世时,学问行谊都是为人所钦佩推崇的。先生在大学读书时便立志以树人救国,以教育救国。先生在日记上写着:“吾他日能生见中国有一国家大学可比此邦之哈佛,英国之康桥牛津,吾死瞑目矣!”“近来别无奢望,但求归国后能以一张苦口,一支笨笔以事于社会教育以为百年树人之计,如是而已。”先生生平对朋友和相识的人和蔼亲切,是大家所熟知的。在先生的意思,和蔼待人,乃是受过教育的人所应 7 当有的态度。但先生最不可及的地方,乃在他的以正直待人,我们可以说,先生对于朋友,正和他对于国家一样,他总希望他的国家能够成为世界上一个最文明的国家。他亦希望他的朋友个个都是世界上第一等的好人。因此,他对于朋友的行为和社会有关系的地方,便劝善规过,一点也不放松,这种对朋友的直道,并不是普通能够和气待人的人所常有的。先生对学问的最大目的,为人类思想史,而对政治上最大的愿望,则为自由,尤其是思想和言论的自由。先生主张人类有争取自由的权利和义务。但先生爱好和平与秩序,又不下于自由。在国家危急之时,先生为顾全和平与秩序,有时甚至于主张勉强容忍而放弃个人的自由,这可以说是人类所能表现的至高的德操。

19.文章中有哪些事例可以说明挽联中的“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的含义?请简要概括。(4分)

20.请根据全文的内容来说明文中画线语句寄托了胡适之先生的什么愿望?(5分)21.作者对传主以自由尤其是思想和言论的自由为其政治上的最大愿望持怎样的态度?这种 态度与文本最后所述的“在国家危急之时,先生为顾全和平与秩序,有时甚至于主张勉强容 忍而放弃个人的自由”的传主的“主张”是否矛盾?请简述理由。(6分)

五、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22.在下面的横线上分别续写一句话,使文意顺畅。

近期中国社会调查所(SSIC)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沈阳、哈尔滨、大连、郑州、成都、武汉等地的1000名公众进行了访问调查,以了解他们对“大学生当村官”的看法。

当问及“您觉得大学生应不应该当村官?”时,75%的被访者表示“应该”;14%的被访者表示“不应该”;11%的被访者表示“说不清楚”。_____________(1)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39%的被访者选择“有利于农民观念的改变”;35%的被访者选择“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一条新的道路,也有利于农村的发展”;26%的被访者选择“有利于基层农村干部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从数据上我们可以看到,公众认为大学生当村官更大的作用在于改变农村现有的状况,同时也可以在现在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 中给他们另外一种可能和出路,发挥年轻人更大的作用。

23.2007年10月,陕西省镇坪县城关镇文彩村村民周正龙,在文彩村神州湾拍摄到野生华南虎的珍贵照片。2008年6月29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西安止园召开新闻发布会,该省政府新闻发言人徐春华向新闻媒体宣布:陕西省镇坪县农民周正龙拍摄的野生华南虎照片为造假。一个难度并不高的虎照鉴定,历时8个月,终于尘埃落定、水落石出。而周正龙拍摄的所谓的老虎连同他本人也被网友和媒体称作“周老虎”。与地震话题相关的范美忠被称作“范跑跑”,另外还有鲁嫁嫁、杨不管、郭跳跳„„

这些网友们起的绰号听起来引人发笑,先是在网上流行,后通过报刊传播,甚至家喻户晓。谈谈你对此现象的认识,要有理有据。

六、本大题1小题,60分。

24.请以“善始善终”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之外,文体不限;

②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一、1.A(语音考查重在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及异读字,应特别关注异读音。内容上要

重视课本词语、生活用语和常用熟语。题干稍有变化,有利考生思维提升。A.dòng t ǒng tòng tóng;B.guǎn huàn wǎn wǎn:C.wěi wěi wěi wéi;D.zhàng zhàng zhǎng chāng)2.C(一饭千金:吃了别人一顿饭,就拿千金予以报答。后称受恩而厚报为“一饭千金”。

此处应为“一掷千金”。)

3.D(A项,“对这一问题”指代不明,造成句子歧义;B项,虚词乱用造成句子缺少主

语,应把“等地出现的50年一遇”中的“的”改为“了”;C项,“近3000多台”中的“近”和“多”矛盾,任删其一)

4.D(解答此题的关键有二点:一是“同一时间”的指代问题,一是肉眼观察和机器测

试的先后问题)

二、5.B(贷:饶恕)

6.D(A.①表承接;②表目的。B.①代词,这件事:②代词,指沐朝弼。C.①表并列;

②表顺承。D.①②均为人称代词,他的。)7.B其奉使者,(居正)时令缇骑阴诇之

8.C(A.因果关系不成立。B.应对的建议不是张居正提出的。D.被贬官安置南京,数以万计金银珠宝被没收的是冯保。)9.(1)断句(4分)

赞曰/居正通识时变/勇于任事/神宗初政/起衰振隳/不可谓非干济才/而威柄之操/几于震主/卒致祸发身后。(每断对1处给0.5分)(2)翻译(6分)

①张居正最后入阁,惟独他以宰相的身份自居,傲慢地会见朝中九卿,没有延请接纳

过什么人。(3分)

②那些大县的读书仕进者因名额限制,很难进取,也有很多人怨恨张居正。(3分)参考译文:

张居正,字叔大,江陵人。从小聪敏过人,十五岁成为诸生。湖广巡抚顾磷认为他的文章非同一般,说:“这是可以主持国家大事的人材。”不久,张居正参加乡试中举人,顾璘解自己的犀带送给他,并且说:“你日后一定会腰佩玉带,这犀带不配玷辱你.”嘉靖二十六年,张居正成为进士改选庶吉士。每天商讨谋求国家的典章制度和各种掌故。徐阶等人都很器重他。

张居正这个人,长脸形,眉目清秀,胡须长至腹部。勇于任事,素以豪杰自许。然而性 格深沉,胸有城府,没有人能揣测。严嵩为内阁首辅时,妒忌徐阶,和徐阶友好的人都躲开 徐阶不相往来。张居正却行为自如,严嵩也器重他。徐阶代替严嵩成为内阁首辅以后,全心 信任张居正。当时徐阶以前朝老臣任内阁首辅,和李春芳都能屈己礼贤下士。张居正最后入 阁,惟独他以宰相的身份自居。见到九卿傲慢得很,没有延请接纳过什么人。间或说出一句 话总是很中肯,所以人们特别害怕他,尊重也超过其他的宰相。

张居正执掌朝政,以尊崇皇权、考核官吏、明信赏罚,统一号令为主 即使在万里之外,早晨下令,到了傍晚即得到施行。黔国公沐朝弼多次犯法,应当逮捕,朝臣商议认为这件事 难办。张居正提拔重用沐朝弼的儿子,迅速遣使去抓他,沐朝弼不敢有任何异动。沐朝弼到 京师以后,张居正请求皇上宽恕了他的死罪,禁锢于南京。运漕粮的运河修通以后,张居正 根据每年赋税都是过了春天以后才起运,河流发水横溢,不是决堤便是干涸,于是采纳漕臣 的意见,督令漕船的运军在冬十月兑运,到年初全部发完,减少了水患的祸害。经过长期实

行这种办法,太仓库的粮食储备充足,可以使用十年。南京小宦官酒醉侮辱给事中,言官请 追究治罪。张居正把其中尤为激烈的赵参鲁降调到外地以讨好冯保,而后慢慢劝说冯保制裁 抑止他的党羽,不要干预六部的事务。那些奉命出使的太监,居正时常令缇骑暗中监视他们。冯保的党羽因此怨恨张居正,并且在心里不依附冯保。

张居正喜欢建功立业,能够运用智谋和权术驾驭他的下属,人们多愿意为他尽力效劳。俺答和明朝政府在边境五市成功以后,很久没有入犯扰害。张居正用李成梁镇守辽东,戚继 光镇守蓟门。李成梁奋力作战打退敌人的进攻,积了很多战功直到被封为伯,而戚继光的守 备设施也甚为周到。张居正都很支持他们,边境晏然无事。所以世人都说张居正知人善任。然而他执法非常严厉。查核驿递,裁减冗官,清理学校,淘汰了很多人。公卿和众吏不得乘 坐驿站的车马,与外出经商的商人没有区别。衙门因为职位空缺减少,需要依次提升的人总 是得不到补缺。大县的读书仕进者因名额限制,很难进取,也有很多人怨恨张居正。

当初,神宗皇帝所宠幸的宦官张诚为冯保所厌恶,排斥于宫外,神宗皇帝令他在暗中刺 探冯保以及张居正的动静。至此,张诚再次进入宫内,将冯保和张居正两人互相交结恣横不 法的情形全部报告给神宗皇帝,并且说他们所积蓄的珍宝财物超过皇家的仓库。神宗皇帝于 是为之动心,把冯保贬为奉御安置于南京,将他家里数以万计的金银珠宝全部没收。神宗皇 帝怀疑张居正的积蓄更多,心里更加羡慕它。言官弹劾王篆、曾省吾并弹劾张居正,王篆、曾省吾都被认定有罪。新升官的人更加致力于攻击张居正。后来言官又不断攻击张居正。诏 令革除张居正所有的官职和俸禄的等级,追夺以前所赐给的玺书、四代的诰命,将他的罪状 公布于全国,说本来应当开棺戮尸,今始且宽免。

10.(1)诗中主人公极目远眺,视线却被重重叠叠的枫枝阻隔;日已垂暮,却始终不见 那人乘船归来。表达了主人公盼望相见的急切与无奈之情。(2分)(2)首句是以枫叶之多写愁绪之重。它不但用“千”、“万”数字写枫叶之多,而且通过“枝”字的重复,更能突出枝叶之繁。而“枫叶千万枝”字减而音促,没有上述那层好处。

“江桥掩映暮帆迟”。极目远眺,但见江桥掩映于枫林之中;日已垂暮,而不见那人乘船 归来。“掩映”二字写出枫叶遮住望眼,对于传达诗中人焦灼的表情是有帮助的。词属双声,念来上口。有此二字,形成句中排比,声调便曼长而较“江桥暮帆迟”为好听。

“西江”、“东流”颇似闲字,但减作“忆君如流水,日夜无歇时”,比较原句便觉读起来不够味了。细味这两句,原来分用在两句之中非为骈偶而设的成对的反义字(“东”、“西”),有彼此呼应,造成抑扬抗坠的情调,或擒纵之致的功用,使诗句读来有一唱三叹之音,亦即所谓“风调”。而删芟这样字面,虽意思大致不差,却必损韵调之美。(5分)11.(6分)

(1)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2)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3)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4)且夫水之积也不厚,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三、12.A、E(5分)(A.项“使其本身成为危险的行业”指的是阶级斗争年代。B项中“代 表作”可以从原文“刘心武的小说《班主任》,开启了对于“文革”重灾区学校教育的反思,并预示着整个反思年代的到来”推断出来。E项中“任何时代”限制语过于绝对;“许多法学家、历史学家”有误。)13.C(3分)(A、“30年前的文学”是“大量”,不是“都”。B、原文只是说文学比其他学问有着更为广泛和现成的社会基础,并没否认其他学问有社会基础。D、原文是说可能是文学青年的人,而不是文学青年。)14.[参考答案]要点:

(一)“文学”来过

1、改革开放前夕是文学首先掀起复兴的热潮。

2、我们民族结束封闭、向往现代文明的愿景让文学能够在追求“四个现代化”的目标 10 中蓬勃发展。产生了影响很大的“伤痕文学”。(2分)

(二)“文学”又走了

1、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让中国实现了从政治社会向世俗社会的转变,人们开始关注自己的经济,而不是文学。

2、人们急切地想了解我们这个社会可能拥有的前景而更多关注思想类著作。(2分)15.[参考答案]要点:

1、文学对社会变革的推动作用。

2、文学对人的思想影响。

3、文学在世俗社会的价值观面前的发展。

4、文学该不该关注“政治学”关注的问题。(4分。意思相近,表述流畅可酌情给分)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16.(4分)

(1)初见母亲白发:少年时,一次同母亲聊天,忽见母亲的一根白发,被风吹得立了起来,银亮银亮的,在风里柔弱摇曳,却不肯倒下,这是“我”第一次强烈地感受到母亲会

老,“我”禁不住做出了扑进母亲怀里的举动,从中可以感受到“我”初见母亲白发

时的伤心,和对生命渐显衰象的惶恐。(2分)(2)初见妻子白发:当妻子叫“我”帮她染发时,起初“我”以为只是三两根白头发,但

当“我”用手撩开她的头发时,“我”惊讶了,黑黑的头发里藏着许多白发,“我”在自我追问的过程中不知不觉泪水滴落在妻子头上,从中可以看出“我”为妻子的白发

而感到愧疚,也表现了“我”与妻子间的浓浓情意。(2分)

(答题要点:情景描摹侧重“我”的感受和对母亲、妻子白发的描写,要求语言有概括

性,可有选择的摘录,表达流畅。要有明显表现情感的词语,与答案接近即可。分点作

答,答题步骤清晰,否则以低分0-1分处理)

17.(5分)

(1)表层含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我”感受到了头上华发的美丽。(1分)(答题要点:“比喻”修辞手法,“华发的美丽”)

(2)深层含义:在老者话语的启发下,“我”读懂了穿过岁月的白发,并最终拥有了穿越

白发的美好心境。(3分)(答题要点:“老者的启发”,“读懂了白发”,“拥有穿越白发的心境”)18.(6分)

(1)变化过程:面对友人的询问,“我”的回答看似毫不在意,但当自己对镜看白发时有时会认真起来,联想到母亲、妻子的白发,“我”感受到了白发不可阻挡,生命的衰老不可抗拒,于是想靠染发来追回青春岁月,不料竟成了负担,陷入两难,最终在老者的启发下,“我”得以超脱。(3分)(答题要点:突出“我”的主体性,答案能明显表现变化过程)

(2)启示:①面对生命消逝的不可抗拒性,人要学会坦然面对,顺其自然。

②要善于发现不同阶段生命的美感,珍惜生命的每一个阶段。

③我们正处于生命的黄金时期,要好好利用。(3分)

(答题要点:言之成理即可,但要注意启示一定要从原文推出,不能抛开原文任意发挥)19.[参考答案]①在新文化思潮形成之时还能恪守中国传统的美德,负责地保持包办婚姻

而与有感情的表妹断绝关系:②先生参加《新青年》编辑工作,宣传新思想;③参加

过五四新文化运动,倡导文学改革;④先生认为国家最重要的事情是教育,而要教育

办得好,必须教师能安心教书,所以先生每次从美国归国都向教育当局建议提高教员

待遇。

(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4分。答对一项给1分,答对两项给3分;答对三项给满分。)

20.[参考答案]胡适之先生希望他的国家是一个法制的国家,是一个崇尚教育的国家;他的朋友都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友善正直的人。

(考查考生对实用文本的鉴赏评价能力,要求考生能对文本的语句做出深度的思考和判断。5分)21.[参考答案]作者是持肯定的态度。这种态度与最后所述的传主放弃自由的主张并不矛

盾。因为胡适之先生“爱好和平与秩序,又不下于自由”,在他看来,当个人的自由与

国家的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以国家利益为重而放弃个人的自由是必须的。这种放弃

个人自由也被作者赞赏为“是人类所能表现的至高的德操”。(这道题是考查考生的探究能力。6分。第1问2分,第2问4分。)22.[参考答案](1)数据表明,大部分公众支持大学生当村官。

(2)当问及“您觉得‘大学生当村官’这项举措最大的作用是什么?”时

(此题综合考查考生的分析、概括能力,推断、仿写能力。(1)处要求写一句结论性的话,需要对前面内容进行概括,再仿照第二段“从数据上我们可以看到„„”的结构

形式来表述

(2)处要求设计一个调查问题,需要结合后面介绍的调查结果进行推断,可以仿照第一段“当问及‘您觉得大学生应不应该当村官?’时”的句式特点。6分,各3分)23.[参考答案](1)虽然没有法律规定说不许给他人起绰号,但在我们所能理解的道德范围

内通常会有一种并不美好的感觉,这是我们的民族共同心理吧。(2分,“不美好的感觉”1分,表述流畅1分)(2)当然,在多数绰号的背后,都有一段不同寻常的故事。但这些故事的主角即使触犯了法律或违背了公众道德,同样也享有人格不受侮辱的权利。(2分,从法律、人格的角度评价各1分)

(3)虽然众多网民在谴责一些不道德行为时,具有一定程度的“正义”,但这并不意味

着大家可以凭借想象中的道德优势,凭借压倒性的多数,侮辱他人的人格。(2分,能

进行适当评论以显示出说理的严密性即可)

(这是一道评论题,考查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能力层级为E。对于社会上流行甚

广的话题,高中生要有自己的看法,正确的看法应能够体现出对他人人权、人格的尊

重。因此,回答该题时,要注意结合法律、道德来思考。6分,每小点2分。)

五、写作

24.作文(60分)

参见高考评分标准

第五篇:广西省柳州二中届高中毕业班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

广西省柳州二中2010届高中毕业班第三次模拟考试

语文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1卷(选择题,共30分)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选项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选项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3.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奇葩(pā)含英咀华(jǔ)毗邻(bì)自给自足(jǐ).... B.尽管(jǐn)风驰电掣(zhì)渲染(xuàn)茅塞顿开(sě).... C.下载(zài)博闻强识(zhì)煽情(shān)一曝十寒(pǜ).... D.模块块(mú)抛头露面(lù)筵席(yán)未雨绸缪(móu)....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瞧,9岁的林妙可旁若无人地轻唱《歌唱祖国》,她那可爱大方的形象,那美妙的歌声,深深打动了....在场的观众。B.王瑞起的散文《点击经典话语》真可谓石破惊天之作,他在文中对人们见怪不怪、习以为常的一些....流行的经典话语提出了质疑。C.第81届奥斯卡金像奖,尘埃落定,由英国导演丹尼·鲍尔执导的《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夺得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在内的八项大奖。D.在奥运会开幕式上,2008个人整齐地排列起来,整齐地击着大鼓,做着整齐的动作,那如雷贯耳的....声音震撼整个“鸟巢”。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昨天,中国各地的67名律师组成公益诉讼志愿团,在京召开发布会,称准备起诉法国拍卖方.追索从圆明园流失的国宝——鼠首和兔首。B.中国联通16日启动“手机下乡’’活动,即日起,在中国联通营业厅购买“家电下乡,指定手机,不仅农民可享受政府13%的购机补贴,还可享受中国联通的话费优惠。C.第24届世界大冬会开幕式的文艺演出有“相约冰城”“凝聚中华”“和谐世界”“青春与未来”四部分组成,既展示了东道主哈尔滨的文化风貌,也展现了世界各国大学生的青春风采。D.去年12月18日,省教育厅就要求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高度重视失业返乡农民工随返子女入学问题,切实保障他们受教育的权利。4.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春天,树叶开始闪出黄青,花苞轻轻地在风中摆动,似乎还带着一种冬天的昏黄。可是只要经过一场春雨的洗淋,那种颜色和神态是难以想像的。___________。真的,只有这一场雨,才完全驱走了冬天,才使世界改变了姿容。①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

②呼吸变得畅快,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⑧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④这时,整个大地是美丽的,小草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A.④③①② B.③①④② C.①③④② D.③①②④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粮食!石油!生物燃料?近年来,油价飙升,粮价暴涨,闹得整个世界不得安宁。一个粮食,一个石油,都是大事,谁也得罪不起。游移于二者之间的生物燃料,是福是祸,莫衷一是。当前,媒体对生物燃料的负面报道很多,罪名有“与人争粮”“人道危机”“粮食危机的元凶”“破坏生态”等等,好像面目狰狞的魔鬼。凡事都有它的多面性和相互关联性。面对复杂的现实,更需要人们的冷静与客观。自1973年世界石油危机发出警讯后,石油进口国就开始寻思“替代”了。巴西和美国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以甘蔗和玉米生产乙醇替代石油。20世纪80年代,瑞典在斯德哥尔摩市对9种燃料车进行了十多年的替代化石燃料试验,最后选择了沼气和乙醇两种生物燃料。美国年消费石油9.5亿吨.净进口6.4亿吨,石油对美国经济和外交的压力越来越大。经过三四十年寻觅才找到能使美国绝处逢生的生物燃料,故不惜顶住国际社会的强大压力,倾其20%以至40%(2015年)的玉米及技术突破后的非食物性原料,替代30%(2030年)甚至50%(2050年)的石油运输燃料。为减少与粮食供应的冲突,2006年布什在国情咨文中要求6年内(到2012年)使纤维素乙醇的商业化生产成为现实,并以1.6亿美元建3个纤维素乙醇示范厂和投入21亿美元用于新技术开发,全面部署了由玉米乙醇向非粮二代生物燃料的战略过渡。预计到2020年前后,全球生物乙醇产量将达到2亿吨,约相当于现在世界石油生产量的5%。过去,人们也曾进行过煤变油、煤转化为甲醇和二甲醚等替代石油的试验。中国神华集团2007年已经在内蒙古等地进行了煤变油的试生产,据该集团网站称,转化成1吨燃油需要消耗4吨煤炭和用水10吨,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原油精炼的7—10倍。而按能量投入产出比,得到1份能量的甲醇燃油,需要投入4—6份能量的煤,生产1吨煤基甲醇要排放8.25吨二氧化碳,还有腐蚀"-机械、储存困难、影响人体健康等诸多问题尚难解决,美欧经多年试验均已宣布失败。而水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海洋能和核能,都只适合于转化为物理态的电能和热能,唯有生物质能才是经植物光舍转化成的化学态能量,最适合转化为液态燃料。中国政府已经提出了发展生物燃料的非粮原则,令人振奋的是,中国的非粮原料资源非常丰富,生物质原料资源丰富度显著高于美国。其中一类是现在就可供使用的薯类、甜高粱、甘蔗、木本油料、畜禽粪便及农产品加工产生的有机废水废渣废糖蜜;另一类是尚待技术突破后方能进入商业化生产的作物秸秆、林业剩余物和能源植物的纤维素原料。此两类原料的年产3量燃料乙醇潜力分别为1.52亿吨和2.80亿吨,二者可替代石油2.7亿吨,是现进口量的1.5倍。1公顷甜高粱或薯类一般可转化燃料乙醇3—5吨,高者可迭10吨。而我国耕地中有非粮低产田5024万公顷可供调整作物种植结构;此外,还有734万公顷的宜垦后备土地。

(节录自2008年6月8日《科技日报》,作者:石元春)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物质原料资源”的一项是. A.玉米、甘蔗 B.作物秸秆、林业剩余物 C.沼气、乙醇 D.薯类、甜高粱 6.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负面报道把生物燃料描述成面目狰狞的魔鬼,给它加上“与人争粮”“粮食危机的元凶”等罪名,其实都是毫无事实依据的凭空指责。B.为解决严重的石油危机,美国不仅作出了用生物燃料来部分替代石油的具体及远景规划,而且投入了巨额资金,以谋求生物燃料转化技术的重大突破。

C.以煤为原料来生产石油的替代产品,美欧经多年试验均已宣布失败,唯有中国取得了进展,并进行了煤变油的生产。D.我国的生物燃料资源丰富度显著高于美国,中国政府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生物燃料的非粮原则,使我国的非粮作物种植规模走在了世界前列。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用生物燃料逐步替代化石能源是一场根本性的变革,它不仅需要观念上的改变,还需要巨大的经济和政策支持。B.中国拥有足量的种植非粮作物的适耕宜垦土地,不可能出现“生物燃料’’与人争粮争地的局面。C.美国政府在发展生物燃料问题上立场坚定,他们的计划如能付诸实施,用生物燃料完全替代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将指日可待。D.在石油资源渐趋枯竭的今天,人类主要使用的是生物燃料,同时尝试使用其他各种能源。

三、(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李骥,字尚德,郯城人。举洪武二十六年乡试。入国学,居三年,授户科给事中。时关.市讥商旅,发及囊箧,骥奏止之。寻坐事免。建文时,荐起新乡知县,招流亡,给以农具,复业者数.千人。内艰去官,民相率奏留者数四,不许。永乐初,服阕,改知东安。事有病民,辄奏于朝,罢免之。有嫠妇子啮死,诉于骥。骥祷城隍神,深自咎责。明旦,狼死于其所。侍郎李昶等交荐,攫型部郎中。奏堕十余事,多见采纳。坐累,谪役保安。洪熙时,有诏求贤,荐为御史。陈经国利民十事,仁宗嘉纳。宣德五年巡视仓场,军高祥盗仓粟,骥执而鞫之。祥父妾言,祥与张贵等同盗,骥受贵等贿故独罪祥。刑部侍郎施礼遂论骥死。骥上章自辨,帝日:“御史即擒盗,安肯纳贿!”命偕都察院再讯,骥果枉。帝乃切责礼,而复骥官。其年十一月,择廷臣二十五人为郡守,奉敕以行,骥授河南知府。河南境多盗,骥为设火甲,一户被盗,一甲偿之。犯者,大署其门日盗贼之家。又为《劝教文》.振木铎以徇之。自是人成改行,道不拾遗。郡有伊王府,王数请嘱,不从。中官及校卒虐民,又为骥所抑,恨甚。及冬至,令骥以四更往陪位行礼,及骥如期往,诬骥后期,执而桎梏之,次日乃释。骥奏闻,帝怒,贻书让王,府中承奉、长史、典仪悉逮置于理。骥持身端恪,晏居虽几席必正。莅郡六年卒,年七十。士民赴吊,咸哭失声。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举洪武二十六年乡试 举:中举. B.寻坐事免 坐:因为. C.奉敕以行 行:施行. D.道不拾遗 遗:遗失,丢失.9.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李骥“对下采用安抚方式”和“对不公事敢于抗争’’的一组是 A.①时关市讥商旅,发及囊箧,骥奏止之 ②内艰去官,民相率奏留者数四,不许 B.①招流亡,给以农具 ②骥上章自辨 C.①事有病民,辄奏于朝,罢免之 ②帝乃切责礼,而复骥官 D.①骥为设火甲,一户被盗,一甲偿之 ②中官及校卒虐民,又为骥所抑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骥是郯城人,他仕途坎坷,任户科给事中和刑部郎中期间,皆因事获罪而被免职。B.李骥大力推行百姓的教化工作。任御史职务时,他编纂了《劝教文》,并让人摇着铃铛去宣传。C.李骥不畏权贵。伊王多次请托李骥,他都不听从。后来受到伊王的诬陷,无故被拘禁。D.李骥深受百姓的爱戴。任新乡知县离职时,百姓多次上奏挽留他;逝世时,百姓们前来吊丧,都痛

哭失声。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20分)

四、(23分)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侍郎李昶等交荐,擢刑部郎中。奏陈十余事,多见采纳。(5分)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及骥如期往,诬骥后期,执而桎梏之,次日乃释。(5分)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

[双调] 水仙子·咏江南

张养浩一江烟水照睛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杀江南。(1)这支小令咏赞江南的美景,写出了江南景物什么样的特色?请结合诗句分析。(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此曲写景运用的主要艺术手法是什么?请结合诗句分析。(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1)归去来兮!_______,胡不归? _______,奚惆怅而独悲? _______、_______实迷途 其未远_______(陶渊明《归去来兮辞》)(2)_______、_______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__,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达则兼济天下_____________________。(《孟子-尽心上》)

五、(2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姑苏看水 张宏

一个北方人,初到江南,对水多少有些惧怕。

街上的地面是湿漉漉的,屋里的被褥用手一摸,也有些莫名的潮意。在这个秋末,北方早已是艳阳高照,这里却到处被一层水的薄纱笼罩,像一个戴着纱巾的女人,怕风吹日晒弄粗了脸。

但是,如果你住下了,就慢慢地体会到它的好,体会到它的造化。水,简直就是这里无所不在的魂魄。

你走在苏州的路上,会发现始终是被水包围着。

在古城里,河道被大桥和小桥所连缀,与街道或平行或交错,使城市变成水的棋盘。条条水巷,岸边的石条,被河水浸润得不辨颜色,远远的就像一本本文字班驳的古书爹摞着,河有多长,这书的岸就有多长。至于古老的护城河,据说从伍子胥在这里选址建了吴都,两千五百年来,就从未改变过它的波光粼粼的壮阔。

在城外,车子不论是在高速路上疾驰,还是在乡野问的小路上盘桓,你一抬眼,就能看到水。有时是在苍瓦粉墙的农舍问闪出一片波光,更多的则是从你目光所及的辽远处,一直铺展到你的近前。或如沧海烟云,或如映空巨镜,横亘眼前,不管你的车开得多快,它总是不离你的视野。

这是姑苏水给人的第一印象。

可是,当你回过神来细细品味这个城市的时候,你又能看到不同的水。在古街的老屋,临窗而坐.当阳光从屋后的河面散漫地折射在房顶,你手把着一杯茶,嗅着杯里的清香,你就开始更深地体会这里的水。

当年白居易做苏州刺史,曾写下“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的诗句,足见这里的葱茏与繁盛。但是这个自古以来的商贾云集之地,城外稻香鱼肥的沃野和市内万舻充塞的河道,没有一处不是被水所承载和滋润的。一代又一代人的劳作,使水在这儿变得温柔,它顺从地流进流出,带来满城的舞榭歌台和园林胜迹。逐渐的,这水的温柔也就浸润到人的气质里。姑苏人讲话的吴音,就如同评弹和昆曲,姑苏人接人待物的举止也少见粗俗,这不能不说是姑寡水的好处。

人类历史上.水向来是文明的先决条件,姑苏之水不就是这样造化出了吴文明和昊文化?不能想象,没有姑苏的水,会是什么样子?没有姑苏水,也就没有了花窗照影的浪沧亭,没有了夏日临荷的拙政园,更没有了江枫渔火的《枫桥夜泊》。当然,首先是没有了“可以复衣天下”的丝锦之饶。据说。因为姑苏的桑树近水而植,其叶肥嫩,故苏丝极柔且高产,才用它织出了名冠天下的绸缎。网狮园边至今还在的清朝织造署旧址和苏州丝绸博物馆里精美绝伦的双面苏绣,就是姑苏之水物质和精神双重价值的佐证。

水带来了富裕,也带来了灵气,带来了姑苏人灿烂与张扬的精神世界。就像姑苏水,可以给你泡出香喷喷的碧螺春,也可以给你酿出辣烈烈的三白酒。范仲淹、唐伯虎、文征明、金圣叹、陆文夫,只要点一点这些灿若星辰的名字,就不难看出姑苏之水的灵性。

但姑苏水也有坎坷的时候。苏州北郊,有尚湖,静卧虞山南麓。这片水,相传由姜太公在此钓鱼而名,芦黄获白、池杉挺翠的湖畔,还能找到当年的唐寅系舟处,山水间散落着曾孟朴、翁同和、黄公望、王石谷、瞿景淳,乃至钱谦益和柳如是的墓碑。凄凄芳草和茂茂青竹,掩不住后人凭吊的足迹。但在“人定胜天”的日子里,一湖碧波竞被抽干,“以粮为纲”,垦成农田。从此,干涸的秧田,应对着当空的烈日,这里的人也只能成为匍匐在地上的工具。

“云本无心水自闲”,今天站在退耕还湖后的尚湖边,品味白居易写姑苏之水的这一句诗时,别有一番滋味。谁说云水无心?姑苏之水,在它的温柔里面,分明也还掺着一股执倔与刚韧!水与人,人与水,也许就是这么有意无意地相处着。但你来过苏州,对水,会有一种肌肤之亲的感觉,并且觉得这里,是天底下,人与水,水与人,浓情蜜意的一个所在。14.第一段中“惧怕”指什么?这样开头有怎样的作用?(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中第三段说“如果你住下了,就慢慢体会到它的好,体会到它的造化”,请结合全文,说说姑苏水的“造化”体现在哪些方面?(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根据上下文,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6分)(1)远远的就像一本本文字斑驳的古书叠摞着,河有多长,这书的岸就有多长。(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就像姑苏水,可以给你泡出香喷喷的碧螺春,也可以给你酿出辣烈烈的三白酒。(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作者认为姑苏的水具有怎样的灵性?文章结尾为什么说姑苏“是天底下,人与水,水与人,浓情蜜意的一个所在”?(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15分)18.将下面一段话概括为一句话的标题新闻,不超过18个字。(5分)问题奶粉、伪劣药品、恶性矿难……接连发生的安全事故,是近一段时间百姓的心头之痛,也成为陆续抵京的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的关注焦点。

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高票通过了食品安全法,这使代表委员们感受到国家对治 理安全问题的决心和信心。“该下狠招从根本上破解安全事故的症结所在!”代表委员们在接受新华社 “新华视点”记者采访时纷纷表示,遏制令人寝食难安的食品安全、药品安全和生产安全事故,不仅要完

善法律法规,还需要进一步制定科学的监管防控体系,强化问责力度。19.阅读下面这段话,写出普京所说的话中包含的潜台词。(4分)俄罗斯总理普京曾向所有公务员发出警告说:“如果你们想赚钱,那就去做生意;如果你们想继续做公务员,那就请你们靠一份国家工资生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在下面句子的横线上写上恰当的两句话,使之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6分)人生如品茶。第一道是苦茶,人生难免有艰辛,筚路蓝缕是事业的根基;第二道是甜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道是回味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作文(60分)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小树问大树:“你吃什么才长得这么大呢?”

大树说:“我每天吃青山一座,白云两片,蜂鸣与蛙唱四两,早晚各吃晨曦与落日一遍,有时也吃些鸟粪、腐叶,喝点朝露和山泉。”

小树:“吃这些你的体形就这么完美和谐?”

大树:“这还要感谢风雨雷电。风为我做身材的修饰,雷为我劈去放肆,雨为我洗去尘土,电为我斩去高傲。”

小树又问:“为何有的树木长得枯黄又干瘦?”

大树说:“因为我们各自的菜单不同。他们选择吃的是愤事,是抱怨,是黑暗,因此就不能青翠光鲜。”

请联系自己的经历、体验谈谈你的感悟或见解。题目自拟,诗歌除外,文体不限。

广西省柳州二中2010届高中毕业班第三次模拟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

1. C(A毗pí邻;B风驰电掣chè; D模mó块)2.D(如雷贯耳:形容人的名声很大。该句误用来形容声音。A旁若无人:好像旁边没有人,形容态度自然或高傲。B石破天惊:多用来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C尘埃落定:比喻事情有了结局或结果。)3.A(B语序:不当,应将“不仅”与“农民”互换位置;C句式杂糅,可删去“组成”,也可将。有”改为‘由“;D并列不当,把“教育部门”改为“教育行政部门”或删去“和学校”)4.B(照应前文。先写树叶,再写花苞,然后概括春天大地的美丽,最后写感觉)5.C(沼气和乙醇是生物燃料成品,而非“生物质原料资源”)6.B(A原文说“凡事都有它的多面性和相互关联性”,并未说人们对生物燃料的批评“毫无事实依据”;C“生产”表述不准确,原文为“试生产”;D错在“我国的非粮作物种植规模走在了世界前列”,文中讲的是发展潜力,而非今天的现实。)7.A(B仅有“足量的种檀非非粮作物的适耕宜垦土地”,缺少其他方面的保证,还无法肯定不“出现‘生物燃料’与人争粮争地的局面”。C“完全替代”与“指日可待”说得过于 2. 绝对。D“今天”人们还做不到“主要使用生物燃料”,而是在主要使用化石能源。)8.A(B因犯……罪或错误,C出行,D遗失的东西)9.B(A②表明李骥深.受百姓的爱戴;C②是宣宗的行为;D(①)是李骥对盗贼采取的防范措施)10.B(此事应为李骥担任河南知府职务时所作)11.(1)侍郎李昶等人共同推荐李骥,朝廷提拔他做刑部郎中。李骥上奏了十余件事情,很多都被朝廷采纳了。(译出大意给2分;“交荐”“擢”“见”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2)等到李骥如期而至,(伊王反而)诬陷李骥迟到,抓起来戴上脚镣和手铐,第二天才被释放。(译出大意给2分;“后期”“执”“桎梏”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12.(1)④江南水乡自然风光秀丽。满江的烟波和岸边山中的雾气相映生辉,江面上荷花丛生,秋光恬淡,沙鸥正在江面上飞舞盘旋。②江南水乡城市繁华富庶。“画檐”是南方富裕人家砖瓦房魇脊檐上的彩绘装饰,房屋相接说明人烟稠密,“十里珠帘”更是体现江南水乡城市的繁华富庶。(2)动静结合。江中流水生烟,岸上山岚耸翠,一动一静;画檐、荷花安静恬淡,而涉鸥在舞。珠帘在卷,画船由天边驶来.酒旗在迎风招展,于宁静中显出一派生机。13.(1)田园将芜既自以心为形役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觉今是而昨非(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穷则独善其身14.“惧怕”指北方人对江南湿漉漉的生活环境不适应(1分)。衬托姑苏水独特的魅力(1分),自然引起下文对姑苏水的描述与评价(1分),激发读者阅读兴趣(1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15.承载和滋润了苏州的葱茏与繁盛,带来了富裕;(2分)带来了满城的舞榭歌台和园林胜迹;(1分)浸润人的气质,带来了苏州人灿烂与张扬的精神世界;(2分j造化出了吴文明和吴文化。(1分)16.(1)运用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苏州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2)用“碧螺春”和“三白酒”写出了姑苏水同时具有两种鲜明特点:姑苏水的温柔,姑苏水的执倔与刚韧。用具体可感的事物来写抽象的事物,富有情趣。17.在它的温柔里面,掺着一股执倔与刚韧(2分)。因为姑苏水与人的关系非常密切。水养育了姑苏人,并造就了姑苏人水一样的性格;人与水有过相似的命运,都曾经坎坷、不幸,但都不失掉刚韧的精神。(4分)18.代表委员(两会代表)关注食品、药品和生产安全。19.普京要求公务员不要腐败,(或:做公务员就应保持廉洁)20.(示例)人生也会有胜利的喜悦,百折不挠才能迎来收获;人生要不断总结,一张一弛乃文武之道。

21.作文(按2008年高考评分标准评卷)附参考译文:

李骥,字尚德,山东郯城人,洪武二十六年通过了多试,进入国学,学习了三年后,担任户科给事中。当时集市盘查行商.把行李葙都翻倒一空,李骥上奏阻止了这个做法。不久,李骥因事荻罪而被免职。建文年间。李骥因人推荐而被起用为新乡知县。他招来流亡的百姓,蛤他们农具。由此回归农业的人有数千人。孛骥因为母丧而离职,许多百姓一个接一个多次奏请挽留他,没有得到朝廷的允许。永乐初年。(李

骥)守母丧期满,改任东安知县。对民众不利的事情,他就向朝廷禀明免去。有一个寡妇因儿子被咬死而向李骥告状。李骥向城隍神祷告,深深自责。第二天早上,咬死孩子的狼死在它的狼窝里。侍朗李昶等人共同推荐李骥,朝廷提拔他做刑部郎中。李骥上奏了十余

件事情,很多都被朝廷采纳了。后来因事被牵累,被贬到保安做劳役。

洪熙年间,朝廷颁布诏书寻求贤才.李骥被推荐做了御变。他上奏有荧治国利民的十件事情,仁宗赞许并予以采纳。宣德五年,李骥巡视仓场。军士高祥盗取仓的的粟米,李骥拘捕了他,并加以审问。高祥父亲的小妾说,高祥与张贵等人一起偷盗,李骥接受张责等人的贿赂,所以只把高祥问罪。刑部侍郎施礼于是判处李骥死州。李骥给宣宗上奏章自我辩解。宣宗说:“御使既然擒获了盗贼,怎么肯接受贿赂呢?”命令施礼和都察院重新审讯,李骥果然是冤枉的。宣宗于是严厉地斥责了施礼,并恢复了李骥的官职。这年十一月,朝廷选择

大臣二十五人担任郡守,奉着皇帝的敕书上路,李骥做了河南知府。

河南境内盗贼多,李骥特地设立火甲制度,一户被盗,一甲给予赔偿。在犯盗窃罪的人的家门口写上“盗贼之家”四字。李骥叉编纂了《劝教文》,摇着铃铛巡行各地去传达。自此之后人们都改变了行为,东西掉在路上都没有谁去捡走。河南有伊王府,伊王多次请托毕骥,李骥并不听从。伊王府里的宦官和侍卫残害百姓。又被李骥阻止,伊王于是很怨恨孛麟。等到冬至,伊王命令李骥在四更天的时候去府里作陪行礼。牵骥如期而至,伊王反而无限李骥迟到。抓起来戴上脚镣和手铐,第二天才被释放。李骥向朝廷汇报,宣宗发怒,写信责备伊王,将府中承奉、长史、典仪都逮起采交给法官处置。

李骥行为端正严谨,平日家居即使是长桌竹席也要拜访端正。他到河南六年后去世,寿七十岁。百姓们来吊丧,都痛哭失声。

下载肇庆市2014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参考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肇庆市2014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参考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2届毕业班第一次模拟考试发言稿

    2012届毕业班第一次模拟考试发言稿 统一思想 明确目标 确定措施 增添信心 各位老师,同学们下午好: 刚才我们对第一次模拟考试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表彰,希望同学们找出自己的优点,缺......

    荆州市 2014 届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

    荆州市 2014 届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Ⅱ) 文科综合(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C2.D3.B4.C5.C6.A7.B8.C9.D10.A11.B 36.5月份,磴口县正午太阳高度较高,白昼较长(2分),再加上5月份降水和云量少、......

    (物理)2009届肇庆市毕业班第一次统一测试

    肇庆市中小学教学质量评估 2009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统一测试 物理试卷 本试卷共6页,20小题,共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

    2018年初中毕业班第一次模拟考试[五篇模版]

    2018年初中毕业班第一次模拟考试 思想品德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比较与选择、辨别与分析、观察与思考、活动与探索四种题型,全卷满分为70分。 2.本试卷......

    唐山市2017—2018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答案

    唐山市2017—2018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A 卷 1.D(原文是“真正意义的马镫的普及”) 2.D(“内容层层推进,步步深入”错,原文不是层进式结构) 3.B(“依此可定......

    语文2014届淮南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答案

    2014届淮南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答案 1.C(原文只是说三方面中一是信息服务,并不能说明是最重要的内容) 2.B(A.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并非全部,开展的是车联网技术研究和产业......

    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

    第一部分 1A2.驰 惟 戴 装 3B4B 5.化静为动:①④音韵和谐:②③⑤对比突出:⑥ 6 .注意句式与内容两个方面的仿拟。示例:沙砾,没有鹅卵石的光滑圆润,也没有壁岩的坚硬险峻,但它用集体的......

    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总结

    喷泉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模拟考试总结与反思 时光飞逝,不知不觉间这一学期已经过去一半了。第一次模拟考试工作也已经结束,作为六年级的语文教师,我静下心来,认真反思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