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年商贸教研室技能比赛实施方案
2014年廊坊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商贸专业学生技能比赛方案
一、比赛目的为推动我校商贸专业教学改革,加强学生技能训练,促进我校商贸专业的发展,展示商贸专业学生的技能水平,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为参加省市级电子商务技能大赛做好准备,也为我校国家级示范校建设增砖添瓦,我教研室针对电子商务和会计电算化两个专业的学生组织进行技能比赛,物流专业由于设备限制暂时不组织比赛。
二、比赛项目
1.电子商务专业学生进行电子商务技术技能大赛;
2.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进行会计实务比赛。
三、比赛具体事宜:
1.电子商务专业:
1)参赛班级:12电子商务班,13电子商务。
2)报名要求:以班级为单位报名,每班6人,共12人。
3)培训时间:自4月23日起到比赛前,周一到周四下午七、八节课。
4)比赛内容:
根据劳动部《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规范》电子商务员四级标准,并参照国家电子商务技术技能大赛的要求,结合教学实际设定以下比赛内容:
A、小商品拍摄
B、网店美工,网店整体布局,网店Baner、logo及商品图片的设计与处理。(Photoshop软件的应用)
C、网络营销,广告软文的撰写,商品和店铺的命名
5)比赛时间:5月14日(周三)下午2:30——5:30
6)比赛方式:比赛时以个人为单位参赛,个人按得分排名。各班按个人成绩相加计总成绩排名。
7)比赛地点:实训楼商务实训室
8)奖项设置:按最后得分排名,设置个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和优胜奖,一等奖1人,二等奖2人,三等奖3人,其余为优胜奖。所有获奖学生均颁发获奖证书,一、二、三等奖除颁发证书以外,给予物质奖励。
班级按总成绩排名,设置团体一等奖、二等奖。颁发奖状。
9)指导教师:商贸教研室秦景丽老师
2、会计电算化专业
1)参赛班级: 12秋会计电算化班、13秋会计电算化2班,共二个班级。
2)报名要求:以班级为单位报名,每班12人,共24人。
3)培训时间:周一到周四下午七、八节课。
4)比赛内容:
会计基本理论
5)比赛时间:5月15日(周四)下午2:30——5:30
6)比赛方式:比赛以个人参赛,最终按成绩排名。各班按个人成绩相加计总成绩排名。
7)比赛地点:实训楼
8)奖项设置:按最后得分排名,设置个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一、二、三等奖除颁发证书以外,给予物质奖励。
班级按总成绩排名,设置团体奖。颁发奖状。
9)指导教师:商贸教研室陈倩倩老师
四、评委组成员:
陈倩倩,王娟,杨波,王建河,贾体敏,秦景丽,王书凯
五、比赛所用工量具及相关材料设备
1、比赛场地:
电子商务技术技能大赛需要使用电子商务实训室,Photoshop软件,保证不少于12台可用电脑(不含教师机)。
拍摄道具,摄影棚,数码相机。
会计基本理论比赛需要使用实训楼物理实验室,适合单人单桌的桌椅
布置。
2、奖品或奖金。
商贸教研室2014-5-6
第二篇:网院商贸系教研室职责
教研室主任:负责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市场营销专业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教研、科研管理工作。承担相关专业150课时/年课堂教学任务。
电子商务专业教师:承担电子商务专业400课时/年课堂教学和实训课程教学,担任3-6门课程责任教师。
物流管理专业教师:承担物流管理专业400课时/年课堂教学和实训课程教学,担任3-6门课程责任教师。
市场营销专业教师:承担市场营销专业400课时/年课堂教学和实训课程教学,担任3-6门课程责任教师。
第三篇:网院商贸系经济管理教研室职责
教研室主任:负责旅游、酒店、工商、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教研、科研管理工作。承担相关专业150课时/年课堂教学任务。
旅游管理专业教师:承担旅游管理专业400课时/年课堂教学和实训课程教学,担任3-6门课程责任教师。
酒店管理专业教师:承担酒店管理专业400课时/年课堂教学和实训课程教学,担任3-6门课程责任教师。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师:承担工商企业管理专业400课时/年课堂教学和实训课程教学,担任3-6门课程责任教师。
经济信息管理专业教师:承担经济信息管理专业400课时/年课堂教学和实训课程教学,担任3-6门课程责任教师。
第四篇:网院商贸系会计教研室职责
教研室主任:负责会计、金融专业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教研、科研管理工作。承担相关专业150课时/年课堂教学任务。
会计专业教师:承担会计专业400课时/年课堂教学和实训课程教学,担任3-6门课程责任教师。
金融专业教师:承担金融专业400课时/年课堂教学和实训课程教学,担任3-6门课程责任教师。
第五篇:商贸外语教研室十二五规划
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外语与旅游系
商贸外语教研室五年发展规划(2011-2015)
1.教研室基本情况分析
现有高职专业3个,包括:商务英语专业(09年始下设商务英语外贸方向),应用泰语专业,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其中开设三年以上专业有2个:商务英语专业、应用泰语专业,已申报成功尚未开始招生专业1个:国际贸易专业,该专业计划于2011年开始招生。
1.1专业基本情况
2010年各专业在校生总体情况分析:08级商务英语专业在校生两个班,合计76人;08级应用泰语专业一个班,合计22 人;09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96人;09商务英语专业40人;09泰语专业17人;10商务英语专业30人;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50人;应用泰语专业停招。共计在校生:331人。
1.2师资状况分析
教研室现有专职教师15人。(刘彦瑧、欧松华、黄成柱、赖保利、徐颖、覃敉、孔雪飞、杨霞、喻馨锐、凌韬、孙乃强、杨艳、韦静、董健、杨玲)。同时长期聘任3位来自生产、经营一线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技术能手和能工巧匠等为兼职教师,兼职教师占教师总人数比例17%。
其中研究生硕士学位1人(刘彦瑧),占专任教师比例6%。(赖保利、杨霞、黄成柱、覃敉、韦静研究生在读,占比例专任教师33%。杨艳有研究生学历,没有获得研究生学位)。
高级职称教师1人,占教师比例6 %;中级职称教师6人,占教师比例40 %;“双师型”教师7人,占教师比例47%。
教研室现有在校生331人,师生比为18:1。
2.教研室现有情况分析
2.1 专业优势
教研室有3个专业,主要涉及外贸行业,专业群建设已初具规模。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将面向沿海,重点服务于北部湾经济建设,专业前景与北部湾发展前景同等可观。
团队优势:拥有一个团结开放、勇于创新、敢于尝试的团队,年轻、团结、积极开拓、富有朝气,专任教师比例较高,兼职教师人数较少,有利于教学质量的保证与提高。
教学优势:坚持教学改革,积极探索、尝试先进的职业教育模式。08年商务英语专业国际商务课程开始引行业专家入课堂,开展课程授课模式的改革,受到学生好评。09年,报关业务课程申报为学院级精品课程建设,10年,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申报为学院级精品课程建设。两门课程借助先进的教学媒体和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精品课程的建设更新了年轻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水平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2.2 专业劣势
师资结构不合理
师资队伍偏于年轻,高级职称、中级以上职称教师比例达不到高职办学水平评估要求。由于年轻教师占比重大,必然存在教学经验欠缺的问题。双师型
教师比例较低,教师缺乏职业教育经验,教学改革思路较窄。
专业招生规模较小
目前拥有的3个专业中,只有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形成了一定的招生规模,其余专业招生人数均出现萎缩,甚至有专业开始停招。
实训设施设备不完善
专业均存在实训设备不全或没有的状况,难以为学生提供模拟实践教学,影响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
3.教研室发展规划
3.1加强优势专业建设
本教研室专业群建设已初具规模,在专业建设上,要努力整合现有专业,优化专业结构,打造以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为重点的商务外语类专业群。这个专业群具有共同学习特点(均涉及到外语学习)、共同环境需求(商务背景)、相似就业岗位群(外贸等涉外工作)和可以共享教学资源(国际贸易实训室、语音室)。在2011年开设国际贸易专业的基础上,集中有限资源将现有专业办强办优,不断发掘,充实内涵,并根据社会需求,开发新专业,扩大招生规模。计划在2015年,教研室将达到5-6个专业,在校生人数达到800人。
3.2加强教师队伍培养
根据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按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内在要求,制定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并在学校政策的支持下,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规划的进行。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一是通过政策导向,促使教师取得职业技能证书、行业资格证书或者商务师、经济师等职称;二是通过“产学研”结合的方式,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安排教师到企业挂职,提高现有教师的实践技能。2012年,教研室的双师素质比例教师人数占到专职教师的60%,2015年,双师素质人数达到专职教师比例的80%以上。
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在现有3名主要行业兼职教师的基础上,到2012年,实现重点专业核心课程行业教师授课时间比例40%。到2015年,将兼职教师队伍稳定在6人。在教材编写、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等方面,和行业教师充分合作,形成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
3.3完善实践教学条件
注重实践教学的强化与创新,创建实践教学的长效机制。强化实践教学实现机制,强化实践课程教学,强化课外实践和社会实践教学。在校内实训室方面,在现有国际商务综合实训室、报关与国际货运实训室的基础上,新建国际贸易实务操作教学实训室、集装箱运输和国际货代教学实训室、国际商务模拟实训室、进出口业务流程操作实训室,并在2013年前投入专业实践教学。在现有校外实训基地上,以每年新建1-2个校外实训基地的速度,重点开发柳州和广西的实训基地,在2015年,实现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30个,能充分满足学生的专业调研和专业见习、实习。
3.4深化课程改革力度
教研室内各专业要根据职业岗位的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强化学生能力培养。各专业在保持独立培养方向的同时
进行相互渗透。专业课程改革要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为一体,实现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协调统一,相辅相成。2012年,各专业均要有至少一门课程为校级精品课程,2015年,达到校级精品课程5-7门,院级优质专业1个,力争1门课程达到省级精品课程。
3.5提高教师科研水平
高职高专教师是有一定研究能力的教师,要求讲师及其以上职称教师人人有主研课题,个个有科研成果。每位教师每年至少发表论文1篇。从专业实际出发,积极开展教学改革研究,至2015年,教研室争取省部级(含)以上教研教改课题立项至少1项,院级课题至少6项。
3.6教师社会服务水平
进一步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 结合教师的专业发展方向和挂职锻炼岗位,进一步提高教师参与行业企业技术服务能力。争取在2012年基本企业培训和技术服务力争达到教育部评估的指标要求。
3.7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进一步拓展校企合作范围,充分发挥签约合作企业人才和物质条件的支持,尝试产学研结合的校企合作模式。至2015年,争取横向项目立项1个,建立“教、学、研、做”一体化的实训基地(项目)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