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市中医院加强中医护理培训 突出中医护理特色
市中医院加强中医护理培训 突出中医护理特色为推进全国中医药先进单位的创建,提高中医护理内涵,体现中医护理特色,市中医院于8月6日开展了中医护理知识培训.此次讲座由护理部主任尹丽霞主持,全院护理业务骨干80余人参加培训。主讲人郑延辰主任从中医护理的现状、中医护理的优势及发展前景和对策等方面,结合市中医医院护理工作实际,理论联系临床,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座。通过此次讲座,在进一步落实《中医护理工作指南》的相关要求,使护理人员对中医基础理论及辨证施护的相关知识有更深理解的同时,进一步树立了做好中医护理,提高临床疗效,达到“以较低的费用,提供优质医疗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目标的信心。
市卫生局信息员:张娜张瑞涛
第二篇:纳雍县中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总结
纳雍县中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总结
一年来,在院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各科主任的大力支持及护士长的密切配合下,我们基本完成了各项护理任务,现将护理部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护士的培训,进一步提高护理队伍素质
为了加强护理人员的三基及中医基础知识的培训,护理部根据年初制定的学习和培训计划,按时组织科室护士学习中医理论知识及操作培训,并有记录。每季度由护理部统一出题考评一次(其中中医护理占50%),并有评分记录。到现在共组织护理理论考试5次,中医理论占3次,合格率88%,不定期指派护士外出学习中医护理知识,待其回来后组织全院护士学习,由外出人员把学到的知识传授给每一个护士,使护理人员不出门就能学到先进的知识及新理论、新技术。
二、加强护士调整,协调科室工作
由于我院护理人员缺乏,各病区住院病人多少不等、护理人员层级不合理等诸多因素影响科室正常护理工作时,护理部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合理调配护理资源。各科室也积极配合护理部工作,根据科室内工作量等情况弹性排班,克服科室困难,确保护理工作的正常运转。
三、加强监督管理,保障护理安全 1.护理部根据医院情况制定了相关的护理质量小组,比如:基础护理组、表格组、中医组、消毒隔离组等多个小组,并制定相应的工作职责,并按规定 每月进行一次护理工作质量的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反馈个护理部。2.护理部不定期轮流参加科室交班、查房,听取交班报告。3.每季度组织全院护士大查房一次,要求用中医术语,并定期组织召开护理质控会议,内容为安排重点、表扬先进、总结工作中存在的优缺点,对大检查发现的问题和病人满意度情况,向各科护士长反馈,提出改进意见和解决方法,要求被查科室护士长制定整改计划,提出改进措施,持续改进护理工作。
四、各科室开展中医护理情况
1.内科
开展中医穴位按摩、穴位贴敷、艾灸等护理操作
2.外一科
开展中医穴位注射、艾灸、中药熏洗等项目
3.外二科
开展中医艾灸、穴位注射、中药涂搽等项目
4.妇产科
开展中医磁热疗法、艾灸等项目 5针灸康复科
开展中医耳穴埋豆、拔罐、艾灸、针刺等护理技术。各科室基本能运用中医知识对病人实施病情观察、生活护理、饮食护理、情志护理等相应的护理及提供常规的健康指导。
五、规范护理文件书写,避免护理差错发生
近一步规范中医护理文书的书写,从细节上抓起,定期抽查住院病历,发现问题及时责令科室整改,确保护理病历的真实、有效、合法。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严格执行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杜绝严重差错事故的发生,科室坚持每班进行医嘱查对,护士长每天检查护理查对质量,坚持参加护理查房,使护理质量在一定基础上有所提高。
六、重视院感控制,保障护理安全
我们非常重视院感工 作,狠抓护理人员的无菌技术操作,注射做到一人一针一管,按时对各科室治疗室、换药室等进行空气监测;严格各类消毒液的配制及使用;严格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及一次性物品用后消毒、毁形、焚烧有专人管理,有记录;加强医院感染控制管理,认真组织学习《新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等等。使各科护理人员增强医院控制管理知识的认识,保障护理工作的安全实施。
七、注重中医护理文化建设
在工作中选出中医护理骨干,通过不同形式的学习与培训,带动全院护理积极主动学习中医理论及技术操作,在院内营造良好的护理文化形象及氛围。
八、护理工作量统计:
1、基础护理合格率
2、一级护理合格率
3、抢救物品合格率100%
4、消毒隔离合格率95%
5、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90%
6、一人一针一管执行率100%
7、一次性物品毁形率100%
8、护理人员理论考试合格率89%
9、护理人员技术操作合格率90%
10、中医中药治疗率50%
11、年褥疮发生次数为0.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社会的需求,人们观念的改变对护士的整体素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而我院护理工作也存在诸多不足,如缺乏相应的教育与支持、护理工作负担重等因素导致护理科研一片空白,中医中药治疗率不够高,部分优质护理内容未实施到位等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不断探索护理工作出现的 新问题、新情况、新方法,要不断总结经验,改进不足,提高护理工作水平,适应医改的需求,为病人提供更优质的护理。
2012年10月25日
第三篇:纳雍县中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总结
纳雍县中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总结
一年来,在院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各科主任的大力支持及护士长的密切配合下,我们基本完成了各项护理任务,现将护理部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护士的培训,进一步提高护理队伍素质为了加强护理人员的三基及中医基础知识的培训,护理部根据年初制定的学习和培训计划,按时组织科室护士学习中医理论知识及操作培训,并有记录。每季度由护理部统一出题考评一次(其中中医护理占50%),并有评分记录。到现在共组织护理理论考试5次,中医理论占3次,合格率88%,不定期指派护士外出学习中医护理知识,待其回来后组织全院护士学习,由外出人员把学到的知识传授给每一个护士,使护理人员不出门就能学到先进的知识及新理论、新技术。
二、加强护士调整,协调科室工作由于我院护理人员缺乏,各病区住院病人多少不等、护理人员层级不合理等诸多因素影响科室正常护理工作时,护理部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合理调配护理资源。各科室也积极配合护理部工作,根据科室内工作量等情况弹性排班,克服科室困难,确保护理工作的正常运转。
三、加强监督管理,保障护理安全 1.护理部根据医院情况制定了相关的护理质量小组,比如:基础护理组、表格组、中医组、消毒隔离组等多个小组,并制定相应的工作职责,并按规定
每月进行一次护理工作质量的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反馈个护理
部。2.护理部不定期轮流参加科室交班、查房,听取交班报告。
3.每季度组织全院护士大查房一次,要求用中医术语,并定期组
织召开护理质控会议,内容为安排重点、表扬先进、总结工作中
存在的优缺点,对大检查发现的问题和病人满意度情况,向各科
护士长反馈,提出改进意见和解决方法,要求被查科室护士长制
定整改计划,提出改进措施,持续改进护理工作。
四、各科室开展中医护理情况1.内科开展中医穴位按摩、穴位贴敷、艾灸等护理操作2.外一科开展中医穴位注射、艾灸、中药熏洗等项目3.外二科开展中医艾灸、穴位注射、中药涂搽等项目4.妇产科开展中医磁热疗法、艾灸等项目 5
针灸康复科开展中医耳穴埋豆、拔罐、艾灸、针刺等护理技术。
各科室基本能运用中医知识对病人实施病情观察、生活护理、饮
食护理、情志护理等相应的护理及提供常规的健康指导。
五、规范护理文件书写,避免护理差错发生近一步规范中
医护理文书的书写,从细节上抓起,定期抽查住院病历,发现问
题及时责令科室整改,确保护理病历的真实、有效、合法。严格
执行查对制度,严格执行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杜绝严重差错
事故的发生,科室坚持每班进行医嘱查对,护士长每天检查护理
查对质量,坚持参加护理查房,使护理质量在一定基础上有所提
高。
六、重视院感控制,保障护理安全我们非常重视院感工
作,狠抓护理人员的无菌技术操作,注射做到一人一针一管,按
时对各科室治疗室、换药室等进行空气监测;严格各类消毒液的配制及使用;严格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及一次性物品用后消
毒、毁形、焚烧有专人管理,有记录;加强医院感染控制管理,认真组织学习《新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等等。
使各科护理人员增强医院控制管理知识的认识,保障护理工作的安全实施。
七、注重中医护理文化建设在工作中选出中医护理骨干,通过不同形式的学习与培训,带动全院护理积极主动学习中医理
论及技术操作,在院内营造良好的护理文化形象及氛围。
八、护理工作量统计:
1、基础护理合格率
2、一级护理合格率
3、抢救物品
合格率100%
4、消毒隔离合格率95%
5、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90%
6、一人一针一管执行率100%
7、一次性物
品毁形率100%
8、护理人员理论考试合格率89%
9、护理人
员技术操作合格率90%
10、中医中药治疗率50%
11、年褥疮
发生次数为0.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社会的需求,人们观念的改变对护
士的整体素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而我院护理工作也存在诸多不
足,如缺乏相应的教育与支持、护理工作负担重等因素导致护理
科研一片空白,中医中药治疗率不够高,部分优质护理内容未实
施到位等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不断探索护理工作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新方法,要不断总结经验,改进不足,提高护
理工作水平,适应医改的需求,为病人提供更优质的护理。
2012年10月25日
第四篇:中医护理
安阳职业技术学院医药卫生学院
特色专业建设方案
一、建设目标
通过特色专业建设,在巩固护理专业现有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教学条件,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实验室建设和实践培养力度,加大人才引进和师资队伍建设,扩大办学规模,突出中医护理优势,不断优化护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围绕“立足安阳,面向河南,质量优先,办出特色”的办学思路,最终实现培养具有现代护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中医护理特色的高级护理人才。
(一)通过“建设、引进、培养”等手段,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
两年内计划培养或引进省内外有影响的专业带头人2名,骨干教师4人,“双师型”教师达到30人,聘请企业技术人员5人担任专业课教学,使兼职教师总数达到12人以上,实现由医院、行业技术专家组成的专兼职高水平教师队伍,“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70%以上。鼓励“双师型”教师在现有基础上在技术等级上更上一个台阶。有计划地派出专业教师到高校深造,鼓励教师在本科基础上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同时制定制度,要求专业教师定期到医院参观学习,选派教师到医院长期参与生产实践,积累实践经验,成为高层次的双师型教师,使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显著提高,打造一支校级优秀教学团队。
(二)强化优势,彰显中医护理特色
我院前身是安阳市中医药学校,1958年建校,得天独厚的专业优势,蕴藏着丰富的中医护理精华和中医特色。在此基础上,增加中医护理实践机会、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充分发挥中医的整体观和辨证施护人性化护理优势,抓住中医在老年护理、社区护理、康复保健等方面的优势,培养学生在临证护理、情志护理、饮食护理、技术操作以及卫生保健、疾病预防等方面的专业优势。
(三)完善课程设置体系,突出中医护理专业学科优势
从课程内容、课程类别、课时安排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不断完善课程设置体系,注重中西医课程的连接和融汇。按照“强化人文、突出特色、着重能力、体现整体”的理念 ,开发专业综合课程,构建适应职业岗位(群)需求的模块化课程,形成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专业课程为主体的新型课程体系。
(四)教材建设
积极构建和完善护理专业课的立体化教材体系,鼓励教师编写具有中医特色的教学大纲及质量控制点、教学参考资料、教学课件、学生学习辅导材料等;支持教师主编、参编中医护理学专业规划教材和统编教材。建设期间,将结合社会需求及教学实际,编写教材及教学参考书,制作电子课件,满足我院护理教育改革需要。
(五)加强实验室、实践基地建设,注重中西医护理人才实践能力培养
加强仪器装备、管理制度、实验室环境等方面的建设,在建设中注重突出中医护理学专业特色,强调实践与临床相结合。计划在两年内大力加强中医护理实训中心的建设,丰富各实训室的设施,准备新增中护理技能操作实训中心,面积200平米,针灸拔罐实训室、推拿按摩实训室、放血疗法实训室、中药治疗实训室和示教室;护理实训室5个,面积达400平方米,在建设中注重突出中医护理学专业特色,强调实践与临床相结合,提高实践教学质量,进一步规范实践基地的建设,充分发挥我院深厚的中医底蕴,庞大的中医人才库。逐步建立与医院—学校结合相适应的校院双方共建、共享、共管的管理机制,依据“校院合作、工学结合”的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学院与安阳市中医院、人民医院、第二人民医院、地区医院、第三人民医院、第六人民医院等签订了协议,作为我院医护理专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按照教学计划要求,学生在医院完成实习,医院专业技术人员承担或参与指导学生实习。
(六)改革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
护理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教学中首先立足吃透教材,将教材的内容融入学生的知识体系,然后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等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加工和提炼,重点讲解一般护理、辨证施护。讲授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借助多媒体课件,使学生看得见、听得懂,变抽象为具体、变深奥为浅显、变枯燥为生动,变被动为主动,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率。倡导“学导式教学”,变“以教为主”为“以导为主”,尝试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小组讨论为主要教学形式的教学方法;开展病例式、问题式、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注重课堂教学的启发和引导。进一步丰富、更新、改建立体化教材,使其适应学科进展的需要。
二、建设方案
坚持“以人为本、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理念,通过师资队伍建设、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完善教材体系、加强实践教学、改革学习效果评价方式等,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富于创新、实践能力较强、专业特色突出的护理人才,满足社会需求。
(一)加快师资队伍建设
结合护理专业师资情况,进一步探索和完善教、护、研相结合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建设期内,努力打造一支临床经验丰富、教学能力强、结构合理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1、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
充分发挥本专业老教师的传承作用,实施“师徒结对,定向帮带”的青蓝工程,建立“传、帮、带”关系,促进新老教师共同发展。通过教学演示、共同备课、教案(课件)指导、实践课教学模型的准备与维护、集体备课讨论、预讲、预示、把关及教学总结、评价等途径,言传身教,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
2、充实护理专业师资队伍 为满足社会对护理人才需求,护理专业培养人才压力越来越大,师资相对不足,从“建设、引进、培养”方面着手,从医院聘请1—2名行业专家作为专业带头人,从本专业现有教学团队中,选拔2名专业实践能力强、教学科研基本功扎实并熟知护理发展前沿动态的教师,安排其到天津医专、郑州大学护理学院进行1~2个月的职业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的培训,回校后举办培训讲座,提升其引领专业建设与发展的综合素质,并要求提交有关护理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报告;到安阳市人民医院、安阳市中医院、安阳市妇幼保健院考察学习1个月,了解护理发展的最新动态,使其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课程体系构建等方面具有领先的理念,宽阔的视野,较高的科研水平及组织管理能力,使其成为在同类院校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双师素质”教师。
3、加强中医护理师资培养
通过举办各种培训和进修等形式,对在职、在编教师进行系统中医护理知识培训,改善其知识结构,丰富知识面,提高教学、学术水平,将现有师资培养成能适应中医护理教育和中医护理事业发展要求的新型师资队伍,同时引进中医高等院校护理专业毕业的师资。
4、鼓励教师提升学历层次,加强对外交流,进行科教结合 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从本专业现有教学团队中,选派若干名教师,定期到三甲医院进行顶岗实践;择期选派培养对象到重点院校进行学习进修,通过对外合作交流,提升教师队伍综合素质;鼓励在职教师提升学历层次,树立科研意识,使他们具有临床工作经历,职业岗位技能,能承担相应学习领域核心课程的教学,具有中医护理课程开发的能力,成为中医护理专业教学、科研骨干。
5、管理制度建设
加强规章制度建设,建立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保障体系。引进教务管理系统和学生学籍管理系统,推进教学管理的程序化、规范化及科学化,保障培养人才的高质量和人才管理网络化。
(二)改革教学模式与课程体系
1、优化课程设置
结合目前的课程设置和教材使用情况,注重中西医护理专业课的相互衔接及相互渗透的合理性,使其更符合社会需要、引领中医护理学科的发展。建设院级重点课程和省级精品课程,以点带面、示范引路,普遍提高中医护理专业课程建设。
2、突出中医优势,优化护理课程体系
突出中医护理、人文并重为原则优化中西医结合护理教育课程体系。补充完善老年护理、社区护理、健康教育等课程内容,以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对中医护理的需求,突出专业特色。重视中医护理实践技能培训的同时,充分利用实验室和实训基地,根据中医基本技能培训板块,强化学生中医操作技能的培训,如:拔火罐、艾灸、穴位注射、刮痧、中药湿热敷等,提高学生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动手能力。
3、培养模式
在护理专业指导委员会指导下,由医院共同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建设、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社会服务、学生就业等,推行“校院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三年教学进程中,根据专业课程内容需要,安排学生分阶段到医院、社区完成教学见习或实习。让学生尽早接触临床,增加感性认识,提高学习兴趣,符合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到实践的认知规律。凸显学校办学特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稳定学生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4、教学内容
建立以整体观和辨证施护为框架的人性化护理新模式。在技能教学中引入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用辨证施护的方法解决病人的健康问题。
5、教学体系
建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个教学体系。中医护理专业主干课程实行“双计划”与“双大纲”。校内实验、实训基地由模拟到仿真,到全真率达到40%以上。医院的临床实习由简单到复杂全部全真操作。院校“双实训基地”互为补充,专业课程实行理论考试与护士职业资格考试接轨,实行护理教学与执业护士资格相衔接的教学体系。
6、教学方式 以学科自身的完整体系为准则,重视教育的真正目的和对象。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其“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积极推行启发式、讨论式、交互式、自学式等具体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法,教师以精讲、答疑为主,倡导“学导式教学”,变“以教为主”为“以导为主”,尝试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小组讨论为主要教学形式的教学方法;开展病例式、问题式、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注重课堂教学的启发和引导。
7、加快教材建设
积极构建和完善护理专业课的立体化教材体系,鼓励教师编写具有中医特色的教学大纲及质量控制点、教学参考资料、教学课件、学生学习辅导材料等;支持教师主编、参编中医护理学专业规划教材和统编教材。建设期间,将结合社会需求及教学实际,编写教材及教学参考书,制作电子课件,使教材内容适应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并与行业技术发展同步,开发立体化教材。
(三)强化实践性教学
1、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
改进教学手段和方式,在学生开始接触《中医护理学基础》、《护理学基础》等专业基础课时,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其“主体作用”,多动手,多实践,确保教学过程的有序性、知识及能力训练的的递进性和渐进性。加强对阶段实习、课间见习及毕业实习的管理,通过“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培养动手能力强,理论知识扎实的护理人才。
2、改革实验教学体现专业特色
紧密结合临床实践,发挥中医护理优势,丰富实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突出中医护理操作技能培训,全面提升实验教学水平,确保教学质量。
3、进一步完善实习基地建设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体现专业特色,增加社区实践内容,并进一步规范实习基地带教管理,不断完善实习带教工作,建立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体制,加大质量监控力度,以保证实践性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分析及解决临床问题能力。
(四)突出中医优势
1、加强教师的中医教学实践能力
青年教师要求学习《中医基础护理》、《中医临床护理》理论,并定期对中医护理常见技术操作进行培训和考核,同时鼓励教师利用课余时间采取自学、参加中医类师资培训班以及护理教研室交流学习等,不断提高青年教师中医护理知识水平。通过学术交流、业务进修、学历进修、短期培训及各种继续教育,加强青年教师中医护理学习,提高中医教学实践能力。
2、加强对外中医护理学术交流与合作
加强国内中医药院校间的交流合作,加大中医护理科研力度。同时通过对外交流,实现不同学校、不同区域、不同文化背景下教学经验的交流、互补,提高护理教学质量。
3、教研并重丰富中医护理内涵
鼓励教师通过教学、临床、科研活动,进一步探索中医护理精华,丰富中医护理教学内容,进一步完善中医饮食调护、养生保健、病后调养等内容,充分发挥中医护理优势,成为我院护理专业特色之一。
(五)进一步完善学习效果评价体系
不断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健全“学生教师双评制度”,并指定专家对护理学专业的各门课程进行质量监控。实行领导、教师、教学督导组、教研室、学生等多层面全方位评价,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系统评议,评议结果及时反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第五篇:2013年中医特色护理工作总结
2013年中医特色护理工作总结
这一年来,在院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内、外科主任大力支持及护士长密切配合下。我院护理部依据《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紧密结合2013年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基本完成年初制定的计划。现总结如下:
一、为了加强护理人员的中医基础知识的培训,护理部根据年初制定的学习和培训计划,从5月搬迁以来按时组织科室护士学习中医理论知识及操作培训,并有记录。每节培训完由护理部统一出题考核一次,并有评分记录。到现在共组织中医药基础知识培训9节课,中医药基础理论考试4次,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培训2次及考试2次,理论与操作全部合格。8月份指派护士长们外出学习中医护理知识及操作,待其回来后组织全院护士学习,由外出人员把学到的知识传授给每一个护士,使护理人员不出门就能学到先进的知识及新理论、新技术。
二、各科室开展中医护理情况 1.内科 开展耳穴埋豆,9月以来操作了99例,中医护理操作偏少,明年加强内科开展项目;2.外科开展耳穴埋豆9月以来操作了101例;艾灸9月以来62例;中药熏蒸11月以来198例;红外线12以来21例。各科室基本能运用中医知识对病人实施病情观察、生活护理、饮食护理、情志护理等相应的护理及提供常规的健康指导。
三、开展表格式中医护理病历书写,9月以来内、外两科各完成了8份辩证施护病历。科室每月中医护理业务查房一次,护理部每季度中医护理业务查房一次。每科室根据自己科室特点各制定了2个病种的中医护理常规。护理部每季度组织中医特色护理质控一次。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社会的需求,人们观念的改变对护士的整体素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而我院护理工作也存在诸多不足,如缺乏相应的教育与支持、护理工作负担重等因素导致护理科研一片空白,中医中药治疗率不够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不断探索中医护理工作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新方法,要不断总结经验,改进不足,提高中医护理工作水平,更好地服务与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