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农合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农民意见建议[本站推荐]
新农合政策执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农民意见建议
近年来,XX县新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持续健康有序地运行,制度日趋完善,保障功能日趋强大,覆盖范围更全面,受益群体更广泛,大大缓解了部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困局,改变了农民“小病不治,大病等死”的消极观念,解决了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有效地推进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健全和完善了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在新农合政策取得诸多成效的同时,其在执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仍不能忽视。
一、存在的突出问题
1.基层医疗水平有限。在XX,优质医疗资源主要向城关镇、中心乡镇所在地集中,基层定点机构在医疗资源、技术水平等方面相对滞后。调研中发现,乡镇定点医疗机构在人员编制、医疗设备、医疗技术、住院床位、业务用房等难以满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需要,个别乡镇卫生院设备陈旧,仍停留在上世纪90年代水平。农村基层专业技术人员短缺,人才断档严重,有的乡镇卫生院即使有先进设备也无专业技术人员操作或技术不精,导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确定的“农民小病不出村、一般疾病不出乡”目标难以落实到位,制约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2.筹资效率不高。新农合资金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各级政府财政补助,二是参合农民个人缴费。在筹资顺序上,各地政府多采取“你交我补,不交不补”的自愿原则。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根据基层组织报送的参合人数“按人头”来拨付新农合专项补助资金。参合资金收缴上,参合农民无法进行自主转账缴费,需通过基层工作人员挨家挨户收取来筹集,无形中提高了收缴的行政成本,筹资效率低下。调研中发现,在新农合筹资过程中,各乡镇为了完成上级确定的参合任务,采取乡镇领导包片、驻村干部包村、村组干部包户的方式,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新农合宣传筹资工作。筹资行政成本增加了乡镇财政负担,同时新农合筹资工作年年有,乡镇对此畏难。
3.即时结算率不高。据县医合办透露,2013年起,在XX市范围内实施跨县区结算,为方便农民报销结算迈出积极的“一步”,但仍有局限性,目前跨县(区)结算仅二级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乡镇(一级)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并不在结算范围内。另外,XX市范围内,各县(市区)各种补偿方案、标准不一,影响进一步扩大跨地区间结算。市外即时结算难度大,目前XX县仅与5家省属医院实现定点即时结算.在便民服务上仍有局限,农民在市外非定点医疗机构就医仍需回到户口地办理报销事宜。
4.多头管理问题凸显。目前县医合办两个主要业务:一是职工医疗保险归县劳动保障局主管;二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归县卫生局主管。业务分归不同部门管理,部门间缺乏协调,间接导致重复参保参合情况的发生。据市审计局对本县新农合工作审计发现,2009-2011年共有3865人重复参加职工医保和新农合,虽问题已被发现并妥善解决,但多头管理间的漏洞如未能得到有效的处理,还会有类似问题的出现。另外,现有社会保障卡(含新农合保障卡,以下简称社保卡)统一由县劳动保障局牵头制发、管理,而新农合又归口卫生局管理,相互间并不隶属。新增参合群体、社保卡遗失对象如果要办新卡、补卡过程漫长。
5.监管难以形成合力。一是监管工作量过大造成监管业务太过繁杂,监管人员力不从心。个别医生利用监管漏洞,开大处方、人情方,不合理用药、重复检查,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也扰乱新农合参合秩序。二是参合医疗患者回访监管难。目前主要参合医疗患者中老年人居多数,由于地域的分散、文化水平有限、行动不便等,往往将费用报销事项委托亲属代为办理,接受回访时对报销情况一无所知,这给回访监管带来了具体困难。三是市外诊疗监管难,尤其是市外非定点医疗机构诊疗。据了解,目前尚未建立全省乃至全国统一的新农合网络信息共享平台,市外诊疗监管目标更多地是依托电话核实、实地核实等原始方法,其高昂的监管成本往往让监管机构难以负荷,制约了监管的频率和力度。
二、农民的意见
通过对2个镇20个参合农民的调查访问,结合走访相关部门得知如下:
1.个人出资逐年升。2013年XX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为340元,其中个人出资为60元,比2012年上涨20%。据县医合办介绍,2014年,个人出资将达到70元,比2013年上涨16.7%。个人出资呈逐年上升趋势,农
民颇有意见。另外,新农合属于消费型保险,不是储蓄性保险,没有保值增值的功能,属于年度一次性消费性保险,在参合年度到期后如未参合下一年度不再享受新农合政策,农民也有些许意见。
2.补偿满意度偏低。调研中发现,农民对住院、大病和慢性病、普通门诊的补偿标准满意度偏低,三项的满意度分别仅为22.5%、25.6%、8.5%,主要表现为实际补偿与标准差距,其主要原因是非报销药品、医疗项目费用、重复检查费用等支出占医疗费用的比重较高,医疗费用负担重,进而影响农民对补偿满意度的判断。
3.农民对政策理解不透。近几年随着新农合的深入人心,群众对新农合政策的理解力得到了很大提升,但在涉及报销环节、转诊程序、报销手续、报销项目、报销比例等方面群众仍不甚了解或存在误解。
4.就医选择左右为难。近年来新农合保障功能日益强大,覆盖范围日趋扩大,补偿标准逐年提高,但农民的心理落差仍不小。新农合各级定点医疗机构,以镇乡一级费用报销比例最高、服务更为便捷,但其基础设施、技术水平相对较差;县级(含县级)以上在基础设施、技术水平具有优势,但其报销比例、服务便捷有劣势。标准与实际的差异,使参合农民左右为难。对于大病患者只能舍去较高报销比例、服务方便的基层定点医院,转而向高级别医疗寻求帮助,无形中增加其医疗负担。
5.小病乱看、大看。调研中发现,农民对是“小病乱看、大看”意见较大。农民头疼、感冒等小病时有发生,多数无需住院治疗。有农民反映:“小病就往定点医院跑,各项检查少不了”。额外费用导致小病大看,农民划不来,往往选择服务更为便利的基层卫生所就医,基层非定点医疗机构,相关费用往往无法报销。可以说,小病乱看、大看,不仅浪费医疗资源,也损害参合农民的利益。
6.外来工受益较难。据人口普查资料,XX现有十多万的外来人口(省外人口居多)。他们身在XX,却游离于务工地新农合保障体系之外。虽在户籍地参加新农合却又远离家乡,到务工地定点医院看病诸多不便,多数只能全额垫付看病,再回参合地报销,手续麻烦、路途遥远,由此产生的额外费用支出,往往使其“得不偿失”。另外,部分外来工,既参加户籍
地新农合又参保务工所在企业职工医疗保险,如遇意外,往往由于两个报销方均要保留相关手续、证明,参保方必须有所取舍,利益有受损害。外来工意见较大,但又无可奈何。
三、几点建议
1.提高政策透明度。在日常新农合政策宣传,应以实例宣传为突破口,注重对上述方面的介绍、讲解,提高群众的理解力;作为患者就医就诊定点医疗机构,要积极配合政府开展宣传活动,特别是对群众应该知道的报销程序、转诊程序、报销比例、不报销的诊疗项目、不报销的药品要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此外,对于社会各界出资代缴参合款,应集中加以宣传,通过相关媒介对外公布。不仅能起到模范带头效应,也促使新农合基金接受全社会的监督,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各级经管和收缴单位挪用、截留新农合基金等现象的发生。
2.加大医疗保障力度。扩大报销范围,加快合作医疗信息化建设,统一跨地区医疗信息联网建设,逐步完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使广大参保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在大病补偿标准上,逐步上调;在普通门诊报销上,适当提高报销比例,特别是跨地区报销比例;建立便捷报销绿色通道,方便群众报销,避免“小病大看”的发生,减轻群众不必要的负担;探索外来农民工在务工所在地平等享有保障的权利。通过开展医疗信息化建设,实行联网服务,探索“预先支付,年终结算”的农村外来务工人员异地便民服务政策,保障外来农民工在异地平等地享受医疗服务。
3.加强卫生事业软环境建设。监察、物价等部门要加强对相关部门针对村级卫生服务站所设立的收费项目的检查力度,坚决取消不合理收费,对合理收费项目的不合理部分也要坚决取消,并重新确定标准,为村级医疗卫生机构减负。减少不必要的医疗检查。进一步加大对非法行医现象的惩治力度,彻底净化农村医疗卫生市场,使非法行医现象在农村没有生存的土壤。
4.拓展医疗健康保障范围。在合理规范和使用新农合基金基础上,划拨专款,用于参保人员预防保健服务项目的支出,如某些慢性疾病的单项体检。个人账户结存也可允许用于预防保健服务项目的支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推行中,除建立大病风险基金外,可确定一定份额用于预防保健服务项目的支出,如已明确当年未享受大病风险互助待遇的可享受一次免费体检。这不仅有利于长久维系农民参保的热情,也有利于提高农民的医疗保健意识。
5.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按照国家卫生部关于社区服务中心的建筑标准,加强规划设臵,完善基本诊疗场所,出台鼓励民间资本等多方参与基层诊疗场所建设,引进竞争机制,提高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管理水平,在提高基层诊所覆盖率的同时,使农民更获实惠;通过逐年安排一定数额的设备维修、运行专项资金,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设备予以更新配臵。通过建立双向转诊、分工协作机制,在技术、设备、诊疗上等,真正实现资源共享,避免资源浪费,逐步形成基层首诊、分级医疗、双向转诊的格局。
第二篇:新农合政策
2013年新农合相关政策
一、参合截止时间:2013年2月28日。
二、参合费用:财政补助由2012年的240元增加至280元,农民个人缴费由2012年的每人每年50元提高至60元。2012年已经参合及2012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对象,可直接到各村委会交钱参加2013年新农合。
2012年没有参合的对象在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2月28日之间的工作日到丰城市农医局办理新农合参合。2012年已参合因婚嫁要求迁移参合家庭的对象,如迁入和迁出地都在秀市范围内可直接在秀市农医所办理参合迁移,如存在跨乡镇县市的迁移要到丰城市农医局办理。2012年没有参合的新增低保和五保对象可直接到农医所(免交费)参合。
预存120元移动话费可以赠送60元电子参合券。预存的120元中有60元直接到帐,另60元分12个月(2013年1-12月)进行划拨,每月5元。需开通1元/月的惠农网业务,享受四位短号“全村电话互打1分钱”的优惠。到移动网点就可办理。
三、补偿方案:
1、报销比:乡级卫生院及市皮肤医院、华山医院、泌尿专科医院仍然按床日付费补偿方式。丰城市级医疗机构报销比为80%,市外定点医疗机构由原来的报销比为55%,其
他非定点医疗机构为45%,市外协议医院补偿比例为65%。外伤病人住院按同级别补偿比例下降20%进行补偿。
2、封顶线:住院补偿封顶线为10万元。
3、门诊大病的补偿比为50%,起付线为0元,封顶线为5000元。
4、2013年仍实行门诊统筹补偿,不设立家庭账户。参合患者在镇、村定点医疗机构门诊就诊时,按每人每年60元计算,以家庭为单位实行封顶,超出部分自付。补偿比例为80%,秀市卫生院门诊次均费用限额为50元(补偿40元),村卫生所门诊次均费用限额为35元(补偿28元)。没有进行过门诊就诊的家庭由卫生院安排可到卫生院参加免费体检。
5、其他专项补偿:“光明微笑”工程、农村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和白血病救治、爱心医疗救助对象和尿毒症患者补偿,按有关规定执行。
6、从2013年元月1日起,我省将全面推开农村居民重大疾病救治试点工作,对医疗机构在15类重大疾病治疗中实施按病种付费,将这15类重大疾病患者的实际报销比例从原来的50%左右提高到70%至75%,同时对符合民政部门医疗救助条件的患者,还给予定额费用标准20%的救助,将最高报销比例提高到了95%。纳入此次农村居民重大疾病救治试点的病种为:耐多药肺结核、艾滋病机会性感染、乳腺
癌、宫颈癌、肺癌、食道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心肌梗塞、脑梗死、血友病、Ⅰ型糖尿病、甲亢。根据卫生部临床路径诊断治疗方案及近年我省医药费用水平,我省分类测算合理确定了15类重大疾病平均医药费用定额标准;在限定费用的基础上,对定点医疗机构实行按病种付费。以在省级三级医院实施乳腺癌手术及放化疗为例,我省核定的医药费用为6.62万元,核定普通新农合患者出院时可获补偿4.63万元,报销比例达70%,相当于自己只需要花1.99万元。由于我省规定,对符合医疗救助条件的患者,由医疗救助按定额标准的20%再给予救助,那么此乳腺癌患者还可再获得1.32万元的医疗救助补偿,相当于自己只需要花6700元,报销比例高达近90%。如果重大疾病患者在二级定点医院救治,普通新农合患者可报销比例还更高,可达75%;如果符合医疗救助条件,则报销比例可达95%,基本上自己不需要花多少钱。
列入重大疾病按病种付费范围的患者,首先应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其次患者疾病诊断、主要治疗方法须符合规定的重大疾病救治范围,同时患者须在定点救治医院治疗(即患者在入院治疗前须带疾病诊断证明书、新农合惠农卡、身份证、户口本到市农医局和民政局办理好备案登记,然后到定点救治医院治疗)。重大疾病患者入院时,只需按该病种定额标准的30%预交自付部分费用。患者出院时,按
当次住院实际医疗费用及规定的患者自付比例,结清个人自付费用,其预交的住院费用多退少补。对困难救助对象优先安排救治,并适当减免预交自付费用。
四、住院补偿时限:
(1)市内住院一周内报销,超过七天作自动放弃报销处理;
(2)省内市外住院一个月内报销,超过一个月作自动放弃报销处理;
(3)省外住院出院后三个月内回本市报销,超过三个月作自动放弃报销处理。
五、住院报销所需材料:
新农合惠农卡、身份证、户口簿、出院记录(出院小结)、住院发票、住院院费用总清单、疾病(诊断)证明书、分娩者提供准生证复印件(加盖计生部门公章)。
六、纳入门诊大病补偿范围的慢性病种有:
患有慢性肾衰竭(尿毒症)并进行定期血透腹透的、各种恶性肿瘤、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白血病、重症肝炎及并发症、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脑瘫、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糖尿病、系统红斑狼疮、肝硬化腹水。
七、门诊大病患者需带好以下材料到农医局备案登记:
身份证、户口本、疾病证明书复印件,新农合卡复印件及参合信息打印件,主治医生开的处方单。未登记病人不予补偿。
在外治疗、购药的病人需注意保存好购药的发票及药品清单或检查化验单,材料统一在11月20日至12月10日交到秀市农医所,同时带好患者的身份证、户口本、疾病证明书复印件,新农合惠农卡复印件,在农医所打印好您的参合信息后统一交丰城市农医局审核。
八、以下定点医疗机构为省级直补医院: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江西省总队医院、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江西省人民医院、南昌市第一医院、南昌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南昌市第三医院、南昌市第九医院、江西同仁眼科医院、江西省皮肤病专科医院、南昌市洪都中医院、南昌市三三四医院、江西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江西省妇幼保健院、江西省精神病院、南昌市结石病专科医院、江西华仁手足外科医院、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南昌市三三四医院(省级新农合精神病专科定点医疗机构)。参合农民在直补医院报销比例为55%。
以下定点医疗机构为省级协议医院:江西省肿瘤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四医院、江西省胸科医院。参合农民在协议医院补偿报销比例为65%。
九、参合新农合与参加商业保险提供材料的补充规定:必须提供住院发票、费用清单、出院小结原件,在农医局报销后,由农医局出具加盖公章的复印件再到保险公司办理理赔手续。同时,农医局可向有关商业保险公司开放信息系统端口,提供电子信息资料。
第三篇:浅谈新农合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定稿)
浅谈新农合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农合”政策实施多年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有效地减轻了参合病人家庭的经济压力,但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不容忽视,需要我们总结工作,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问题的主要表现
(一)宣传不够深入的问题
存在部分群众参合不积极,主要表现在:外出务工人员与家乡失去联系,不知道“新农合”政策和缴纳基金时间;还有部分偏远农户仍存在宣传工作“死角”,有些年轻力壮、身体好的农民存在一定侥幸心理,不愿参加“新农合”认为自己年轻、身体好,不会得病,白交冤枉钱;还有部分乡村干部对“新农合”政策抱着完任务的思想,导致“新农合”宣传走过场、不广泛、不深入。
(二)基金征收难度大的问题
县政府去年要求全县新农合参合率达90%以上,这一惠民政策应该说很受百姓欢迎,但在实际工作中,多少有些困难。一方面是由于农民对健康的认识不到位,风险意识差;另一方面由于乡新农合办不成立,后续服务工作没有跟上,还不够便民、利民,导致上年参合,下年退合的现象发生。每年人口增减变动较大,都影响基金征收难度。再就是参合基金收缴时间过短也是影响基金征收难度大的因素,特别是外出务工人员难以联系,影响整个家庭参合。
(三)体制不顺监管不力的问题
新农合工作是由卫生部门主管,在各级政府领导下开展工作。乡镇新合办是在县新农合办主管下开展工作,工作人员从乡镇卫生院和乡镇财经所抽来组成,人员工资由原单位自行负担,没有办公经费。乡镇新合办基本形成:人员无固定、无工作经费、工作难开展,管办不分离,医疗审核人员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加之医疗机构不支持、不配合,发现问题,没有较好处理措施,导致监管工作较难开展,有的医院领导干预新农合工作人员上报违纪行为。医疗监管手段欠缺,不合理支出严重,医患串通弄虚作假骗取合作医疗基金的现象时有发生,病人入院程序不规范,手续不齐,身份难以核定,加之部分村委会领导证明不实事求是,造成外伤病人性质难以确定。
(四)补偿机制不健全的问题
由于宣传不到位,住院报销 “封顶线”、“分级按比例报销”、“有些药品不能报销”等设置,参合群众不知晓。有些医院和医生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小病大养”、“短病长治”等现象比较突出,导致参合农民小病过度消费,同时增加了参合农民的经济负担,也给住院基金带来了风险。目前县乡医院病人成倍增长,一方面反映老百姓就医观点大大转变,另一方面折射出医院追求效益、滥收病人入院的现象。而得了重大疾病到县级以上的医院治疗的人,外报医疗补偿费用形成三高三低,即总费用高、检查材料费用高、报销起付线太高、报销比例低、用药目录低、最高报销封顶线低。从住院人次和基金支出结构分析,说明新农合只解决了小病,而大病没有得到较高的补偿,农民因病致贫现象依然严重。
(五)配套改革慢,迟滞原因多
实施“新农合”应由政府牵头,卫生、财政、农业等部门承担具体的工作任务,但现在的实际情况是卫生部门唱独角,其他部门积极性不高,督促检查力度不够。农村医疗救助制度也没有真正建立,农民患大病和特困家庭仅靠合作医疗补助难以根本缓解家庭经济困难,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无法彻底解决。农村药品陪送网还没有建立,城乡之间、乡镇之间药价混乱;县、乡、村药价虚高,恶性竞争等都不同程度的对定点医疗机构产生影响。
二、完善新农合对策和建议
(一)要加强宣传 正确引导
广泛动员,持续宣传。熟悉“新农合”的政策、作用和意义是广大农民参加“新农合”前提和基础,开展“新农合”,宣传要到位。
一是工作人员要吃透精神,掌握政策要领,清楚“新农合”现阶段主要是解决大病救治,防止因病返贫,而不是全面实行免费医疗。
二是宣传不仅面向农民,还要面向涉及“新农合”的领导、工作人员和医务人员。
三是宣传方式上注意做到集中宣传和经常性教育相结合,走村进户把道理讲清;把政策宣传与服务指导相结合,从而增强农民自觉参合的主动性。
四是要帮助农民消除参加新农合的顾虑,增强农民的健康意识、自我保健意识和互助共济意识;各定点医疗机构要积极配合政府开展宣传活动,特别是对群众应该知道的报销程序、转诊程序、报销比例、不报销的诊疗项目、不报销的药品要进行公示,给群众一个明白交代,接受群众监督;还要通过发生在农民身边的因病致贫现象和参合后得以缓解的典型事例,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使新农合制度深入人心,不断为农民群众所理解和接受,形成自觉参加新农合的行 动;在实际工作中,积极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同时,要通过宣传教育,以长远利益和社会利益为重,不断强化风险共担意识。
(二)要改进基金征收办法做好配套服务
在新农合基金征收过程中,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领导亲自抓,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在做好宣传工作的同时,要多征求农民意见,改进征收方法,在征收时间上可以实行常年征收,还可以在乡镇设立惠农窗口,开办新农合基金征收服务大厅,做到随到随收,确保参合率。
(三)要理顺体制 加强对新农合的监管
要落实乡镇经办机构人员编制,公开招聘,择优录用;要强化管理,提高效率和服务质量,取信于民。要建立健全新农合管理组织、参合者和医疗单位三方制约机制,实行管办分离,规范运作,监管到位,县级新农合办要集中精力加大对定点医疗机构的违纪查处力度,做到定期与不定期到乡镇医院检查。乡镇新合办必须做到严格执行医疗服务项目指导价和收费许可项目,有效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现象,杜绝住院基金不合理支出,做好查房制度,验明身份,制止弄虚作假现象的发生,引导参合农民就近就医,提高门诊使用率。
(四)抓住机遇,促进发展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启动《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五年内国家财政将投入200多亿元,改造乡镇卫生院和部分县医院,中央财政将增加42亿,对参合农民的补助标准由20元提高到40元。对此,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抓住机遇,充分利用国家资金,铺村级卫生室这个网底,修乡镇卫生院这个枢纽,补县级医院这个中心,大力兴建农村医疗卫生网,不断加强村级卫生室、乡镇卫生院和县级医院建设,使农民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镇,大病不出县,整合医疗资源,确保“新农合”高效运转。
(五)加强协调,形成合力
推进“新农合”工作应在政府统一领导下,健全组织,明确职责,由卫生、财政、农业、食品药监、物价、民政等部门齐抓共管。在具体运作过程中,各部门要协调共进,互相配合,如卫生部门做好新农合的医疗服务;财政部门负责中央、省、县三级新农合配套经费落实;民政部门负责特困户、五保户农民的参合资金交纳等,从而在各部门之间形成一个高效、精干、统一的工作机构。此外,各地党政一把手都要把新农合工作作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行动亲自协调,务求实效。
(六)要明确发展和完善合作医疗的方向
建立新农合,是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工作。虽然新型农合作医疗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许多不足,只有通过长期摸索,不断完善,让中央这一惠民好政策落实到实处,让更多的农民享受到新农合政策带来的健康和实惠。
第四篇:强农惠农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定稿)
强农惠农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问题愈发重视,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多予、少取、放活”的强农惠农政策,含括了教育、种粮、养殖、日常生产生活等多个方面,给广大农村地区和农民群众带来了实质性利益。然而,在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执行中,却出现了一些不协调的声音,农民群众对此看法强烈,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惠农政策作用的发挥。如何把党和国家的强农惠农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强农惠农资金和政策落实情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相关部门对中央惠农政策的宣传力度不够,群众知晓率和积极性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一是涉及惠农政策的部分业务部门和乡镇政府对惠农政策的认识不够,特别是个别领导同志将惠农政策简单的理解为“发钱行为”,加之我县处于落后欠发达地区,乡镇政府财力资金有限,对政策的宣传方式和手段比较单一,往往仅限于以文件讲政策和以会议谈政策,不能够直接深入群众中间宣传政策的核心要点,农民群众对政策的核心本质难以充分掌握。二是“五公开”制度落实不到位,农村村务不公开现象尤为突出。村委会本应对各项惠农政策执行的范围、发放方式、资金额度等内容进行提前公开和预知,但往往得不到落实,导致群众对相关政策不知晓、不熟悉,只能是 1 在村干部执行政策后才得知该政策的存在。三是政策资金数额较低,群众积极性不高。惠农资金项目多,涉及的范围广,惠及了几乎所有的农民群众,但个别惠农政策划分到农民个人之后,只有十几元到几十元,农民群众却需要提供各种证明,专门到乡镇机关所在地农村信用社领取,由此产生的交通费用和其他费用较高,农民群众对此类政策往往积极性不高,影响了政策的执行力。四是强农惠农政策落实的行政运行成本较高。为保证每项政策的落实,县、乡政府和村组织都需要层层部署,安排专人进行落实,要召开会议、转发文件、制作宣传资料、编制账卡表册、核实面积、协调矛盾纠纷等,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政府的行政成本,这些由县、乡政府承担的配套资金,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说,具有一定压力。
2、惠农政策落实不到位,存在违纪违规操作现象。一是惠农资金存在截留和挪用现象。目前,我县惠农资金的发放实行“一卡通”方式,但就群众反映来看,仍有个别乡镇对惠农资金存在截留和挪用现象。主要是乡镇政府和所在地信用社机构通过“打招呼”或“说情”的方式,延迟惠农资金的上卡时间,移作他用。二是惠农资金的发放渠道单一。作为陕北欠发达地区,我县大多数乡镇往往只有农村信用社一种银行类服务部门,惠农资金的发放渠道“单一化”现象较为普遍,加之个别信用社职工服务意识不强,导致农民群众不能够及时领取惠农资金。各乡镇信用社也存在着“以人力不够,工作量太大” 2 为由延迟惠农资金发放时间,从而赚取高额利息收入的现象。三是以惠农资金抵消个人账务的问题时有发生。个别乡镇信用社利用自身业务优势,对一些在该社有账务情况的农民群众实行“以资抵债”,拒不兑付农民群众合法享受的惠农资金,个别村干部也利用手中权力,截取部分群众的惠农资金抵消个人债务,严重违反了惠农资金发放的有关规定。四是个别惠农政策的推行实行“一刀切”,未体现公平原则。个别乡镇和农村干部,责任意识不强,“不愿得罪人”心理严重,对相关政策不分类、不评比,直接“一刀切”,缺乏公平。如,个别村对农村低保的发放,实行七十岁以上的老年人方可享受低保的制度,严重削弱了农村低保对保护其他弱势群体最低生活保障的作用。五是骗取惠农资金和冒领现象严重。个别村组干部和乡镇干部勾结,采取虚报、瞒报、漏报、多报等方式,夸大个人土地面积,骗取国家惠农资金。个别乡镇干部利用农民的弱势地位,采取恐吓、强制等手段,骗取农民惠农设备,如,2010年初,我县纪委严肃查处了个别乡镇干部以农民不会计算机操作为由,低价购买省、市扶持我县农村地区建立信息综合服务站的计算机设备。
3、相关部门责任意识不强,对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力度不够。一是职能部门缺乏责任意识。一些政府部门推行惠农政策过分依赖乡镇政府,对乡镇政府提供的各项数据统计不作深入调查,完全信任,对乡镇政府执行政策情况也缺乏必要 3 的监督检查。同时,个别乡镇政府不能正确看待惠农政策的精神实质,把惠农政策的推行和惠农资金的发放看成是对农民的“施予”,在执行过程中方式方法简单,手段单一。如,部分乡镇对农村低保评选工作仅仅以村组上报的人员名单为依据,不做具体调查评判;对个别惠农项目资金使用上监管不力,导致农民群众不能满意频繁上访。二是专门监督部门监督能力有限,效果不明显。近年来,随着县级纪检监察机关的业务不断增多,加之干部人数有限,只能通过开展定期的专项监督,推动相关政策的落实,无法开展长期的专门监督。同时,乡镇纪委难以有效发挥监督检查作用,也直接影响着惠农政策的执行效果。三是群众监督意识淡薄,无法形成监督合力。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农民群众对个别数额较小的惠农资金往往不放心上,对这类资金的发放采取漠视的态度,不想监督,不愿监督思想严重,难以配合相关部门开展监督检查工作,难以发挥作为最直接监督主体的监督作用。
4、惠农政策落实的信息反馈机制不健全。长期以来,惠农政策的推行以“单向式”为主,对于政策推行的效果和惠农资金的使用往往缺乏一定的信息反馈机制,相关职能部门只管推行政策,却不注重对政策实施效果特别是农民群众对该项政策实施的意见建议,导致既不能为政策制定部门改进和修订政策提供依据,也不利于最大程度的发挥各项政策的实施效果。
二、确保强农惠农资金和政策落实的对策和建议
1、注重开拓创新,做到便民便管。首先要创新性地建立健全一系列强农惠农资金的管理办法和制度规定,将强农惠农资金的使用范围、分配、配套、拨付、使用、报账、监督及农业财政支出的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绩效考评、监督管理等各环节以制度化的形式确定下来,用制度规范强农惠农政策的执行,使得政策落实快捷有序,切实有效地防止政策落实过程中“截留”、“变相””、“肠梗阻”等问题产生。其次要积极探索惠农政策和资金整合直通发放的路子,实现所有惠农资金“一折通”。整合补贴种类,简化合并惠农补贴的类别,使计算依据相同的补贴合并为一种补贴。如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其计算依据相同,对一家一户的农民来说,怎样计算,享受的补贴数额是一致的,农民没有因此而受损,与其分开不如合并;退耕还林的粮食补贴、种苗补贴和现金补贴均以退耕面积为依据,也可合并为一种退耕还林综合补贴。通过对财政补贴的整合,可大大减少补贴的运行成本。改革发放模式,在补贴发放的时间要求上,不能分项制定,应该统一发放。对一个地方而言,无论补贴的种类有多少,发放的次数不宜超过两次。补助资金发放方式总体上要围绕“整合资金、规范程序、集中打卡、社会化发放”的工作思路进行,重点是建立以指标统一下、资金一户管、服务一站办、结算一线通、补助一折发、核算一本账为核心内容的“六个一”改革模式。通过探索创新,国家各项惠农补贴的种类、内部管理职能的分工来一次重新整合,以 5 达到便民、便管之效
2、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做到政策深入人心。强农惠农政策是党和政府为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减轻农民负担而采取的重要措施,事关党和政府形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所以各地、各部门应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认真做好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宣传工作,应采取形式多样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广泛深入地开展强农惠农政策的宣传,使广大干部群众正确理解和掌握政策。结合强农惠农政策监督检查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基层干部和群众的宣传教育工作,不断增强执行力和操作力,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例如有的地方把中央、省、市出台的强农惠农政策编制成册,在政策分类、项目名称、文件依据、扶持对象、扶持标准、落实情况等方面加以明确,以致“农民朋友一封信”的形式在全县范围内发放,特别是向自然村发放。有的地方组建了教职工演艺队的农民演艺队以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形式广泛宣传。有的地方把强农惠农政策的宣传工作作为全省正在开展的“三万”活动的一个重要抓手,组织工作队进村入户逐户进行宣传,使党强农惠农政策家喻户晓。
3、加大“五公开”力度,做到公开透明。凡是涉及到强农、惠农的政策,各级党委、政府,村级组织都要实时公开,不仅要在政策推行前进行公开,也要把政策推行的各个环节进行公开,主动接受人民群众监督。严格落实村务公开,按照村 6 务公开的要求,加强惠农补贴资金的公示力度。发放惠农补贴的对象和依据、数据,村、组要严格把关,各职能部门要严格审核,经公示并且村民无异议后才能上报,补贴下拨后及时张榜公布。与此同时,各相关监督部门也要全面掌握各类强农惠农资金的种类、数额和发放标准,核实各类资金的管理、发放和使用情况,做到“三公开上一墙”,即公开政策标准、公开举报电话、公开受理单位,各类资金的发放、使用情况在乡、村两级政务公开栏上墙。对各类强农惠农资金实行阳光操作,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4、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做到政策公平公正执行到位。一是要畅通群众诉求渠道。首先要通过设立举报电话和信箱、纠风网站、纸质问卷调查,开展民主评议活动,举办现场的征询意见活动,并聘请村级纠风监督员等多种渠道和方法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其次要深入基层,主动下访,就是变上访为下访。二是要加强监督检查,加大查处力度,切实纠正损害农民利益的突出问题。每年,由县纪委、县监察局牵头,从财政、审计、物价、农业、林业、等相关单位抽调人员组成联合检查组,对县、乡、村三级当年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情况开展专项检查,并加大明察暗访的力度,做到监督检查常态化。对检查中发现的套取、截留、挤占、挪用、贪污、私分强农惠农资金以及违纪违法问题要认真调查,加大对违反国家强农惠农政策行为和损害农民利益行为的查处力度,坚决纠正在新农村建设中违反有 7 关规定、不顾农民意愿,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损害农民利益的各种行为,严肃查处贪污、挪用、克扣、套取各项惠农资金以及与民争利的行为,严肃查处在贯彻执行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中的失职、渎职行为,严肃查处各种乱收费、乱摊派行为,切实维护农民群众的权益。并依据有关规定严肃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5、建立健全政策推行的信息反馈机制。重点抓好对各项惠农政策执行效果和资金使用情况的信息收集、研判工作,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第五篇:新农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现时新农合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一项解决农民医疗救助的共济制度,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行以来,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极大地缓解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有效地减轻了参合病人家庭的经济压力,这是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相关文件精神,为了加快建立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提高农民健康水平,更好地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目前此项工作正在我县稳步推进。为此自2006年我县确定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后的近几年来,初步确立了“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下简称新农合)。随着新农合工作的推进以及全县医疗保障体系的实施,出现了许多需要关注和研究的新情况、新问题。现就有关主要问题与对策提出以下意见。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住院方面
一、借用新农合证件来编造假住院手续,以患者名义更换处方并大肆虚开药费等,患者与医疗机构合谋套取资金的事情时有发生,有涉及职工和居民医保人员的、也有涉及参加商业保险人员的、有根本没有参加任何保险的人员,这些现象有出自于患者自发的和医院工作人员为了自身利益给患者出谋献策的留住回头客。暴露出资金管理的体制漏洞,严重地侵蚀着新农村合作医疗基金。
二、定点医疗机构的确立没有引入竞争的机制,特别是二级以上定点医院自认为定点医疗机构非我莫属,为此药价虚高、乱检查、重复检查、大处方、分解收费(县医院表现突出一些)等不正常的现象比比皆是,有的甚至于同一患者或同一家庭成员在同一时间同时住院;患者住院的时间、病种、产生的费用包括结算时间完全一样进行重复报销等,在新农合管理系统和住院台账中只要一查找这种现象还很多,使参合农民通过报销所获补偿被虚高的药价和不合理的费用所抵消,侵蚀参合农民的利益,给新农合基金带来安全隐患。
三、小病大养的现象较为普遍。住院报销政策参合群众知晓率低。个别医院和医生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小病大养”、“短病长治”等现象比较突出,导致参合农民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参合人群个人实际支付医疗费用比2006年前并没有减少多少。我县从2009年以来住院年增长率都在百分之十以上,2009年 参合住院39635人次,2010年44173人次比2009年增长11.5%。2011年52787人次比2010年增长19.5%。加之乡镇卫生院由于医疗设备投入不足,药品短缺,专业医疗人员不足等原因,难以满足群众的需要。因此,市县级医院病人成倍增长,出现新的看病难、住院难的现象,而乡镇卫生院门庭冷落,病人稀少。
四、乡镇卫生院应该是新农合服务的主力军,但乡镇卫生院规范建设中的软硬件建设没有及时得到解决,人才短缺也是困扰基层卫生院发展的关键,这些都是导致参合病人向上级医院流动的主要原因也是增加参合基金支出的一个隐形原因。
五、是信息化管理程度不高。对辖区内的定点医院过多地依靠医院自身的审核把关,靠监管人员直接管理病人精力又不足,用很多的人又会增加管理成本,也就是说事前监管靠软件管理不能及时到位。管理人员除乡镇医院能与患者直接接触外二级以上医院靠这种方式管理是不现时的,如审查病历资料,逐项核实医
嘱与病程记录、手术记录、费用明细等,如发现疑点再与医疗机构联系复核等均无法进行,等病人出院后导入新农合管理系统时病人已经结算出院。导致新农合信息化管理效率低、风险大。
六、医院在新农合政策宣传工作仍然存在不到位情况。我认为各定点医疗机构应成为大力宣传新农合政策主力军且效果好力度大,每天有成千上万的人(涉及千家万户)在医院流动,把新农合有关政策印成步册子放在每个病房,在医院醒目的地方做成大型的宣传牌等。这方面主要表现在部分群众参合不积极。如外出务工人员与家乡失去联系,不知道“新农合”政策和缴纳基金时间;部分偏远农户仍存在宣传工作“死角”,有些年轻力壮、身体好的农民存在一定侥幸心理,不愿参加“新农合”认为自己年轻、身体好,不会得病,白交冤枉钱;还有部分乡村干部对“新农合”政策抱着完成任务的思想,导致“新农合”宣传走过场、不广泛、不深入。个别医院由于以上几种原因不规范操作特别是未参合人员借新农合证件报销也是导致参合率下降也是一个隐形原因,而这种原因与我们的管理是有直接关系的。
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门诊方面:
一、新农合实行门诊统筹以来尤其乡村基层医疗机构实行药品零差价以来,由于确实给参合人员带来了实惠,是那些非农合医疗保险人看到农合门诊的优越性,导致借卡看门诊的人员迅速增加包括基层国家干部工作人员也有这方面的现象,也是导致今年新农合门诊量增大的一个直接原因,导致基金风险增大。实行门诊统筹应该是说门诊量增大住院量减少,而现在是出现了双增长。
二、医疗机构不规范操作,不按规范要求虚报病人、开假处方、张冠李戴、肆意分解大处方不按疗程报销进行分次补偿、串通患者,以假乱真、故意将非参合人员的医疗费列入参合人员补偿,这主要表现村级医疗(卫生)室上较多。
三、系统软件管理不到位,现在全县都在使用医疗卡,医疗单位凭卡号录入直接进行登记录入,虽然给没有带卡的患者在某些程度上给他们带来了方便,但医疗单位可通过卡号录入,随意编假告假套取基金,造成基金管理漏洞。有些医疗单位为了给自己编假告假行方便,打着方便参合人群的口号,大打自己套取基金的方便之门。如:要能用卡号直接登记录入、不录入药品明细、不给患者打印药品明细清单、有的干脆说不要软件管理手工直接上报等,有的医疗单位还找到政府官员施压说什么方便是为了服务群众。
存在问题的主要成因
一、参合率任务指标催生垫付垫缴现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建立在农民自愿的原则上,一年一收费,收取“新农合”参合资金, 要村干部挨家挨户的去催收,由于参合对象为农村户口群体,涉及人员众多,居住分散,有的农户由于家庭困难一时拿不出现钱缴纳农合费用,还有相当部分农民长年在外打工,多年不回家,村干部为了确保完成参合率任务指标,采取“先代垫缴后收回”的方式,导致参合率不真实。
二、医疗机构自身缺乏对基金的监控,没有形成有效的监管机制。医院和医生容易受利益的驱动,医院一般是按医生的业务收入和门诊量给医生核算工资促使诱导需求,提供过度的医疗服务,导致不合理的检查、用药、治疗等支出,虚报住院总费用、把非报销药品串换为可报销药品、伪造虚假住院病历、挂床住院、分次和重复住院重复报销、超范围用药等弄虚作假骗取合作医疗基金现象严
重,使农民切身利益缺乏保障,医疗费用出现不合理增长。
三、疏于对小病的防治和保障。相对而言,患大病的概率相对较低,对农民健康威胁更为普遍的是常见病和多发病,如果只负责大病统筹而疏于对小病的防治和保障,有悖“满足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诱发农民“小病大医”,造成医疗费支出的急剧上升,浪费新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乡镇医院要真正履行公共卫生服务职能,按上级的要求切实做到位才行,而现在大部分乡村两级医疗机构是抱着应付上级检查而获得当年的公共卫生经费的心态做事。上级检查也只注重室内软件和路边花。没有发现实质性的问题。
四、医疗卫生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减轻服务对象的医疗费用负担,而现在的改革是,费用没减反增:就诊率(住院和门诊)双增、均次费用增加、个人负担和医保负担的费用都在增长,医疗机构还是以自身利益为重。现在实质上的医改还是活了医疗机构,损害了医疗消费人群,什么为人们实行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大多都是凭空编造的,目的是要人民群众免费享受最基本的医疗服务,把有些疫病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反而又成了部分医疗机构不付出任何成本获取经济利益一个途经。说到底就是医改富了医疗机构,加大了财政经费支出,损害了人民群众应得到的利益,医改没有真正达到目的。
五、处罚力度不够,由于受很多人为因素干扰,不能对违规医疗机构得到应有的处罚,也是导致基金漏洞的一个直接原因,有的医疗机构违规后,还不等到下达处罚通知书,就有人帮他说情了。这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给监管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解决这些问题对策
一、工作人员要加强自身业务学习吃透精神,掌握政策要领,清楚“新农合”现阶段主要是解决那些方面(大病救治)的问题,防止因病返贫,而不是全面实行免费医疗。宣传不仅面向农民,还要面向涉及“新农合”地方的各级领导、工作人员和医务人员。
二、要帮助农民消除参加新农合的顾虑,增强农民的健康意识、自我保健意识和互助共济意识;各定点医疗机构要积极配合政府开展宣传活动,特别是对群众应该知道的报销程序、转诊程序、报销比例、不报销的诊疗项目、不报销的药品要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还要通过发生在农民身边的因病致贫现象和参合后得以缓解的典型事例,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使新农合制度深入人心,不断为农民群众所理解和接受,形成自觉参加新农合的行动;在实际工作中,积极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同时,要通过宣传教育,以长远利益和社会利益为重,不断强化风险共担意识。
三、要理顺关系 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新农合的监管: 县农合办要集中精力加大对二级以上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和查处力度,做到定期与不定期到乡镇医院检查。乡镇合管站必须做到严格执行医疗服务项目指导价和收费许可项目,有效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现象,杜绝住院基金有不合理的支出,做好查房制度(主要要验明身份),制止弄虚作假现象的发生,引导参合农民就近就医,提高基金使用率。不断加强村级卫生室、乡镇卫生院建设,使农民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镇,大病不出县,整合医疗资源,确保“新农合”高效运转。
四、要明确发展和完善合作医疗的方向:建立新农合,是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工作。虽然新型农合作医疗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许多不足,只有通过长期摸索,不断完善,让各级政府这一
惠民好政策落实到实处,让更多的农民享受到新农合政策带来的健康和实惠。
五、调整补偿模式,提高补偿比例:积极创造条件让参合农民在自主选择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就医时尽可能采取由医疗机构先垫付费用(部分医疗机构是先由患者预交部分结算时用报销部分抵冲,给患者报销的费用产生一种错觉),现场结报医疗费用,然后定期到新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兑付的办法。鉴于当前农村居民就医主要还是以非住院的疾病和慢性病为主,在筹资额度允许的情况下,将加大慢性病门诊医疗费用补偿比例、封顶线等采取“住院补偿+门诊费用补偿”的模式,调整补偿方案,适当加大门诊和慢性病的补偿额度,以提高农民获益程度,减少住院病人,提高参合率,同时对于恶性肿瘤、尿毒症、糖尿病和器官移植等特殊疾病增加补助额度。这样不仅补偿了住院的医疗费用,同时对某些重大疾病或慢性病的非住院治疗费用也给予一定的补偿,超过封顶线的部分用大病救助金按照规定给予补助。建议慢性病、门诊定点不能把所有的大药房纳入范围内,具了解他们把基金大部分都用入与病种无关的药(物)上了。
六、关于二级以上定点医院的监管问题:一是医疗机构的管理软件和新农合管理软件要兼容,便于做到监管单位事前随时介入监督,提高监管效率,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二是对患者身份认定应采取以下几种方法:一要制订有效的管理办法写入协议(发现一例处罚10万元等),迫使医疗机构自已把好第一道身份认证关,(医疗机构往往是以认不得人为借口,有的根本就是医院医生出的主意,一个科室每天最多入院20个病人,一一与户口本、患者身份证核对应该不是问题)堵住借证骗取农合基金的现象。二要逐步引导患者就诊携带医疗卡、户口本和本人的身份证便于医疗机构和监管单位认定患者身份。三要对个别确实无法直接认定的对象可以象调查外伤一样的办法到实地调查确认,最大程度的防止冒名顶替的现象发生。
七、门诊统筹管理:门诊统筹管理涉及千家万户要想彻底监管好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但为了做到基金使用公平、公正、合理必须管好才行。要做到最大程度防止基金流失,除常规管理外还要增加以下几个内容:一是管理体制上要套住乡镇医院参入(现在医院参入管理是有其名无共实)。二是软件管理;既然使用医疗卡,就必须持卡就诊把软件登记录入锁定在刷卡登记处。二是患者既然就诊必须带卡、身份证和个人或者户主的印章便于办理补偿手续和身份认定,因为在一般情况情况下,人们认为卡上的钱用不完第二年就没有了,因存在这种心理于是就把卡借给别人使用自己得了个人情,而个人的身份证和印章借给他人使用风险较大,因此机率相对还是少一些。不过这种管理模式开始就诊者不易接受说“麻烦”,但通过一段时间引导应该还是没有问题,因为他们这些行为是靠我们去引导规范的,你不引导规范,他会永远不能适应。三是为防止医疗机构开多用少、开贵用廉、开好用差、以要求就诊假乱真等蒙骗患者的现象发生,患者打印出具药品费用明细清单。我们通过这种管理模式应该说是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开始实行的第一个月就诊者反感情绪较大,给他们带来不便,来自各方便面的压力也很大,上面有镇政府领导、下面有村委会干部等,我们就是顶着这种压力抗过来了,现在就都适应了,现在反对的人就少多了,新鲜事务因各种人群接受能力不一肯定有一个过程。购买火车票实名制很多人不是也不适应吗,为了把这项事业做好必须把你的服务对象引导到你需要管理的轨道上来。三句话:要想管好门诊基金就是要只能刷卡录入、患者在处方和登记表上盖章认可和一次不漏的给患者打印药品费用明细清单交给患者,最大程度的保证基金运行安全。
八、加快建立医疗保险体系服务网络、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工作的深
入,全面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最终实现统一标准的全国范围的社会保障,将新农合基金、医保基金、社保基金等社会保障范筹的各种基金统一起来,解决好其中的利益冲突问题,实现社会保障制度实行“一(卡)通全国”,只要参保人员手持 “一卡”,到哪个地方就医就业都能用,才能真正得到广大群众的真心拥护,真正起到社会保障体制便民、利民的民生保障作用。象我县一样新农合、居民医保、商业保险、学生保险等参入时相互争、使用时相互推。在报销时总认为新农合是个块关大的唐僧肉。也可能是我们的办事程序方便快捷,医疗机构和非新农合对象都来钻空子而导致基金支出不合理。
九、加强医疗信息化建设。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软件的医药费用报销操作及定点医疗机构管理系统的数据共享,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筹资、审核、反馈、核算、分析、监督等能全程综合监管。通过网络,使全部定点医疗机构、报销点与新农合管理部门联通,实现网上事先在线监管,对每一位农民的筹资受益、每个定点医疗机构的费用控制、每个报销点的工作情况及每位住院病人的医药收费情况都进行实时查询、监控、跟踪分析之中。这样才能有效的把工作做好,是基金使用风险降低到可控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