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来安县10-13批次建设用地置换项目现场核实情况的报告
关于对来安县2010年第十三批次建设用地置换
项目现场核实情况的报告
省国土资源厅:
来安县2010年第十三批次建设用地置换已经省政府批准。该局接批复后向我局递交了要求现场核实申请,根据省厅皖国土资[2008]327号文件的要求,2011年3月8日我局组织相关人员对来安县2010年第十三批次建设用地置换项目进行了现场核实,现将核实情况报告如下:
来安县2010年第十三批次建设用地置换拟置换地涉及该县半塔镇一个镇3个项目区,项目区拟置换地总面积34.8353公顷(建设用地34.8353公顷),具体情况:
一、半塔镇北涧村官井组拟置换地面积10.8000公顷
1、项目呈报:拆迁户数40户,拆迁人口169人,拆迁面积7200.0平方米,拆迁补偿费用295.2万元。拆迁安置:16户安置在北涧村差田组新农村规划点上,地类为农用地,安置用地面积0.3200公顷。
2、项目实施:拆迁户数40户,拆迁人口169人,拆迁面积7200.0平方米,拆迁补偿费用295.2万元。拆迁安置:16户安置在北涧村差田组新农村规划点上,地类为农用地,安置用地面积0.3200公顷。
二、半塔镇大刘郢村林庄组拟置换地面积13.1573公顷
1、项目呈报:拆迁户数37户,拆迁人口155人,拆迁面积7770.0平方米,拆迁补偿费用301.2万元。拆迁安置:34户集中安置在半塔镇大刘郢村林庄组新农村规划点上,地类为农用地,安置用地面积0.6800公顷。
2、项目实施:拆迁户数37户,拆迁人口155人,拆迁面积7770.0平方米,拆迁补偿费用301.2万元。拆迁安置:34户集中安置在半塔镇大刘郢村林庄组新农村规划点上,地类为农用地,安置用地面积0.6800公顷。
三、半塔镇大刘郢村姚塘组拟置换地面积10.8780公顷
1、项目呈报:拆迁户数37户,拆迁人口160人,拆迁面积7030.0平方米,拆迁补偿费用327.3万元。拆迁安置:3户分散安置在半塔镇大刘郢村姚塘组村庄内,地类为村内空闲地,30户集中安置在半塔镇大刘郢村姚塘组规划点上,地类为农用地,安置用地面积0.6600公顷。
2、项目实施:拆迁户数37户,拆迁人口160人,拆迁面积7030.0平方米,拆迁补偿费用327.3万元。拆迁安置:3户分散安置在半塔镇大刘郢村姚塘组村庄内,地类为村内空闲地,30户集中安置在半塔镇大刘郢村姚塘组规划点上,地类为农用地,安置用地面积0.6600公顷。
经现场核实:该批次建设用地置换拆迁、安置已结束,支付农户拆迁补偿费用已到位,安置用地已落实,现正严格按照拟置换地复垦方案进行复垦工作。鉴此,恳请省厅对来安县2010年第十三批次建设用地置换拟置换地拆迁、安置、复垦等情况予以核查并给
予核发建设用地置换批复!
二〇一一年三月九日
第二篇:项目建设用地报告
湖 北 华 中 联 盟 医 药 物 流 股 份 公 司 文 件
华中联盟2011第008号
关于华中国际医药中央商务区(CBD)项目建设用地报告 东湖开发区光谷生物城领导:
为落实国家“十二五”医药流通规划,利用武汉极优越的医药企业资源、地理中心的交通优势和辐射效果,及武汉光谷 “备受国际关注的环境氛围”,为抢占先机,湖北华中联盟医药股份公司联合广大医药中小企业一起,共同打造吸引国內、外药企入驻的商务平台─华中国际医药CBD,促进药企集群共聚,走规模化、集团化、现代化的股份化上市道路,在“十二五”内,冲击达到千亿级医药商业集团企业。
一、华中国际医药CBD的时代背景、运营模式与建设选址、格局
1)华中国际医药CBD的时代背景
今年5月6日,国家商务部出台《十二五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纲要》中的发展目标明确指出,到2015年:形成1-3家年销售额过千亿的全国性大型医药商业集团,20家年销售额过百亿的区域性药品流通企业;药品批发百强企业年销售额占药品批发总额85%以上,药品零售连锁百强企业年销售额占药品零售企业销售总额60%。如此下来,五年内,药品批发企业不做到一百亿以上,那就仅有药品批发总额15%的残羹冷宴方可来争讨,大大压缩了中小企业的生存时间与空间。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绝大多数企业大都知觉或不知觉地处在,国内、外的医药巨头收购、重组、兼并等被动的、无奈的弱态或消失中;“为中小企业所想,急中小企业所急,为大家找寻企业冲出围城之道”是摆在我们六家医药公司发起人,创建湖北华中联盟医药物流股份公司之目的。
2)华中国际医药CBD的运营模式
在借鉴、参考国中医药收购、重组医药企业上市、浙江几家医药公司组建的联盟公司—杭州汇药通公司操作“浙江社区医药服务共同体”的商业运作、安徽华源医药公司整合的历史等多起案例,结合湖北医药企业“散小杂多”
现状和“甘为鸡头不为凤尾”的心态,与数十家同行和其他行业的人,进行不计其数的交流和磋商后,我们提出了多阶段、多重整合运营方案如下:
1.第一阶段:组建项目运营公司(即湖北华中联盟医药物流股份公司已成立)征地300亩建设医药CBD筑巢引凤。为中小企业提供性价比高的楼盘,为大家提供8万平方米的办公楼和15万平方米具有物联网和视频系统的现代化仓库,釆用分期付款形式、低价出让、租赁等引入企业,集整合批发、零售、展示、配送、电子商务、为一体的批发商业CBD,资源共享,降低企业发展负担。
2.第二阶段:购买医药CBD房产的企业我们为其办理银行信贷、税务、法律、药品GSP、新产品展示等服务,让购房企业放心、安心办理入园手续。
3.第三阶段:入园企业办理集团化改造,提供采购、招商、代理、配送等利好商务平台,提供第三方物流配送平台,适时适机引入国内外知名的风投企业进行包装拟上市。
4.第四阶段:在全国各地用华中国际医药CBD的成功案例进行分公司运作,其目的是做的更强更大,进军中国医药行业的前列。
3)华国际医药CBD的建设选址
1)华中国际医药CBD的建设选址
据国内外建设贯例,CBD将建在最能吸引外界目光、最能长久凝聚人气、最具交通便利的干道旁边,以凸显人气、商气、财气等繁华景象。而作为华中地区最具发展特色的“华中国际医药CBD“新业态项目,在参考国内外成功的CBD:如唐山曹妃甸国际生态城;东京的副中心池袋、涩谷;首尔的副中心东区、瑞草等建没经验,并通过同政府和多家企业接触与交流后,毅然决定将“华中国际医药CBD”建在交通便利通畅的光谷生物城。
4华中国际医药CBD的建设格局与模式
CBD的建设从上世纪20年发展演变至今,商务中心区呈现三大功能的特征:公司总部、金融中心和专业化服务。我们华中国际医药CBD建设包括:集约药企总部办公、国内外药厂办事机构、会展中心、新药展示中心、电子商务及物联网中心、健康娱乐中心、药品检测与监督管理平台、金融、法律、税务衍生服务平台、酒店与配套公寓等,体现现代产业链新业态的基本格局。CBD的建设模式一般有两种:一是气势恢宏,错落有致,高楼林立的格局;再就是国际通常的生态型CBD。而华中国际医药CBD无疑釆用生态型CBD的建设方法,规划建设上立足生态优先,对接光谷生物城的绿色盎然,实现
现代商务与自然生态的良好结合,打造的生态绿色国际医药CBD。
二、华中国际医药CBD的建设具备四大优良资源
1、湖北省有医药企业数量较多、产值较大的整合资源
武汉有376家中小医药批发企业,全省共有640家,生产企业286家、医疗器械批发企业1865家,生产企业364家,整个营销额1176亿。从武汉历年医药流通的实际现状发现:武汉周边二横三纵经济地带,以及周边的河南、江西、湖南、陕西、安徽都在武汉进药进货,并在武汉建流通配送采购基站以供流通。
现阶段,我们因时因地倡导的“不为独大、不求独强、不弃弱小、求平等互助、求合作共赢”的集团化、股份化的为人理念和处事原则,只待我们企业之都的医药CBD建设硬环境成熟,加上有开发区各方支持的软环境,无理由不相信,大家能集群共赢!
2、华中国际医药CBD占具交通资源优势、极具辐射效应
武汉九省通衢、九州通衢。不仅有四通八达的高铁路桥,更有水、陆、空俱全的全方位交通网络资源。武汉辐射效应不仅贯彻华中地区,在全国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的中心、重心都名副其实的刊注在武汉。因此,武汉具有最佳的华中国际医药CBD的交通资源和辐射效应。
3、光谷生物城营造“华中国际医药CBD”具有良好的品牌形象
光谷是国家级开发区,起点高、服务好、政策优。不仅能方便企业的短期提升,又助企业深度、广度、长足的发展。在联姻国际医药巨头美国的卡的纳健康集团中,其知美国辉瑞等世界百強企业已入驻园区,而我们项目是为更多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入园便利和服务的情形后,他们也深表关注!
4、华中国际医药CBD项目有各级政府、学者的支持
华中国际医药CBD项目伊始,即获得省市各级领导部门、专家学者高度的评价和认可。湖北省药监局医药市场总负责人朱与杰评价:华中联盟企业集群,是中国医药流通业由“散小杂乱”的传统模式,走向现代流通模式的“转折点”!
湖北省商务厅、武汉市商务局对联盟整合发展,在商务部全国电视电话会上向全国推荐。高度评述企业联盟整合,不仅高度稳合我市两型社会的建设,更重要符合现代医药经济必须“集约整合”、做强做大的发展规律。
“华中国际医药CBD”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专家武汉理工大刘明菲教授(澳大客座教授、武汉市规划组成员)由衷感慨:这是她继接手西安袁纯清
书记(现任山西省省委书记)的“西安无水港项目”之后,又一个最具政策导向、社会价值、经济价值的项目。
三、建“华中国际医药CBD”所存在的风险与规避。
1、建“华中国际医药CBD”存在集约入驻的风险及规避
企业入驻需要吸引力、凝聚力、向心力和优秀的管理能力及抗风险能力。这对我们运营模式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可持续发展性提出了挑战,风险规避就是需要我们在项目各环节上精心路演,并不断完善和改进以至达到完美。
2、建“华中国际医药CBD”所存在系统上管理操作的风险
华中国际医药CBD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有整合和协调管理好各类企业、人员和诸多硬、软件管理的系统。风险规避就是要我们在项目设计规划期就要引入成功的商业管理团队进行全程监督、指导、预警和协调,使流程设计更合理和准确。理运营机制。
3、华中国际医药CBD在建设运营中存在的资金风险。
在华中国际医药CBD筹建规划中,我们一直把资金保障当做工作重中之重,为此我们先后同九家财团、投资公司联系、论证。最后我们确定了一家大的投资公司来入股,以5亿的保障资金来维护建设项目资金,加上有我们自有的1.5亿资金,项目建设不成问提,另外也有多家风投承偌就项目进展后为我们进行注资上市。风险规避就是要我们紧跟政府的思路修炼好内功,协调好各种关系和人员,营造出放心、安心的品牌形象。
4、华中国际医药CBD”存在国家政策风险
虽然国家提出了医药行业的规划,但从哪里走、如何走这本身就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和模式,需要我们实事求是的科学探索和前进,其中可能存在许多不可预测的、不可力因数,相信用学习态度群策群力、紧跟时代是可以规避风险的。
5、华中国际医药CBD”存在政府政策支持上的风险。
任何一个地区的CBD产业,CBD的建设都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在“华中国际医药CBD”的规划建设上,政府开发区若不能出让给出微缩型CBD≥0.5平方公里的建设地,会因供地不够,使CBD彰显不了足够的人气、商气和财气,还有若政府不能及时地提供灵活、有效、实在的支持,就算企业有资金、有资源、有机遇、有干劲,也无法将项目建成建好,甚至该CBD会旁落他省或移至华中周边其他省市。
此风险企业不可控、而政府开发区可控!
综上所诉,保障华中国际医药CBD的建设如期顺利地进行,实现和完成这宏大的计划和蓝图,我们现阶段的首要任务是:请求光谷生物城领导,在高铁旁、高新大道边、规划出让≥0.5平方公里的建设“华中国际医药CBD”用地,并支持帮助企业尽快启动。
我们准备在一年半的时间内建成、建好该项目,三年左右完成海外上市,让医药CBD为光谷再添亮点!
此致!
敬礼!
二○一一年八月十日 湖北华中医药联盟股份有限公司
第三篇:安徽省建设用地置换暂行办法
安徽省建设用地置换暂行办法
安徽省人民政府令 第 193 号
《安徽省建设用地置换暂行办法》已经2006年8月25日省人民政府第40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6年10月1日起施行。
省 长 王金山
二○○六年八月三十日
第一条 为规范建设用地置换行为,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节约用地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建设用地置换,是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依法取得的零星分散等不宜利用的建设用地,通过调整合并为适宜利用的建设用地或者与规划为建设用地的农用地(以下简称农用地)进行调整的行为。
第三条 建设用地置换应当遵循自愿、合法、有偿的原则,切实维护土地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建设用地置换涉及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应当经该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2/3以上成员或者2/3以上村民代表同意,并经土地使用权人同意。
第四条 置换后的建设用地用途应当与原建设用地用途相同,并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
第五条 建设用地与农用地置换的,置换后的建设用地面积不得超过置换前的建设用地面积,原建设用地由申请置换方负责复垦;其中,与耕地置换的,复垦后的耕地的数量和质量不得低于被置换的耕地的数量和质量。
申请置换方没有条件复垦的,在办理建设用地置换审批手续时,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缴纳土地复垦费,由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复垦;也可以委托具备复垦条件的单位复垦。委托复垦的,应当签订委托复垦合同。
第六条 农村村民宅基地与农用地置换的,置换后的新宅基地面积不得超过法定宅基地面积,旧宅基地由申请置换方负责复垦。
第七条 建设用地置换时,双方当事人应当协商一致,签订建设用地置换协议;协商不成的,申请置换方可以申请县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协调,协调仍达不成一致意见的,不得置换。
建设用地置换协议应当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一)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
(二)置换土地的权属、位置、面积;
(三)置换土地的原用途和置换后的用途;
(四)土地差价、地上附着物的补偿价;
(五)拆迁安置途径与方式;
(六)同意权属变更的意见;
(七)履行期限和方式;
(八)违约责任;
(九)解决争议的方法。
第八条 建设用地与建设用地置换的,由申请置换方向县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提供下列材料:
(一)建设用地置换申请表;
(二)建设用地置换协议;
(三)土地利用现状图、勘测定界报告书和勘测定界图;
(四)取得建设用地的合法文件或者土地权利证书。
建设用地与农用地置换的,申请置换方除按前款规定提交有关材料外,还应当提供国有或者农民集体所有农用地的土地权利证书和原建设用地的土地复垦方案;委托复垦的,还应当提供委托复垦合同。
建设用地置换涉及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申请置换方应当提供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以及土地使用权人同意的证明材料。
第九条 县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20日内,对拟置换的土地进行实地踏勘,并对其权属、地类、面积以及地上附着物权属、种类、数量等现状进行核实。符合本办法规定的,编制土地置换方案,按照下列规定逐级报批:
(一)国有建设用地之间、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之间的置换,由市、县人民政府审批;
(二)建设用地与农用地之间的置换,由有农用地转用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审批;
(三)国有土地与农民集体所有土地之间的置换,由省人民政府审批。
第十条 农用地转用批准后,因城市规划调整等原因未实施供地,现状仍为农用地的土地,确需与其他农用地置换的,由县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编制征收土地方案和土地置换方案,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按照前款规定实施建设用地置换的,原农用地转用批准的补充耕地方案继续有效。
第十一条 行政机关收到报批材料后,负责审核的机关应当在20日内审核完毕并转报负责审批的机关;负责审批的机关,应当在收到材料后20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决定。20日内不能作出决定的,经本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10日。
第十二条 建设用地置换双方应当自建设用地置换批准文件送达之日起1年内,按照建设用地置换协议置换完毕,并在置换完毕之日起30日内,持土地权利证书及相关材料到市、县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土地登记手续,经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后,分别领取置换后的土地权利证书。
第十三条 建设用地与农用地置换,经批准后,不再另行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置换的农用地不占用农用地转用计划指标,不再缴纳耕地开垦费、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水利建设基金和耕地占用税;原建设用地复垦为耕地后,耕地面积超过置换后建设用地面积的,超出部分的耕地面积全部折抵为建设用地计划指标。
第十四条 建设用地与农用地置换,原建设用地应当在置换批准之日起2年内复垦为耕地,并经省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依法验收确认后,由市、县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地类变更登记。
第十五条 市、县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建设用地置换管理台账,记载建设用地置换前和置换后的位置、面积、地类、实施情况等内容,对置换土地进行专项统计,并及时对土地利用现状图和土地利用数据库进行变更,纳入当年变更流量。
第十六条 建设用地与农用地置换,原建设用地未在规定的时间内复垦或者按规定应当复垦为耕地而未达到耕地标准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七十五条的规定处理,并扣减该市、县下一农用地转用计划指标;情节严重的,冻结其农用地转用审批。
第十七条 建设用地置换批准后,满1年未置换完毕的,由县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置换完毕;逾期仍未置换完毕的,批准文件自动失效。
第十八条 未经批准或者采取欺骗手段骗取批准实施建设用地置换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七十六条的规定处理。
第十九条 无权批准建设用地置换、超越权限批准建设用地置换或者对不符合置换条件的建设用地批准置换的,批准文件无效,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非法批准置换建设用地,对当事人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二十条 建设用地置换涉及林地的,应当遵守《安徽省林地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2006年10月1日起施行。
第四篇:项目用地情况报告
篇一:关于榆林市项目用地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榆林市项目用地情况的调研报告
------------------------------------------------------来源: 作者: 日期:2009-12-24 10:42:15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我们组织专人就全市项目用地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先后召集市国土局、发改委、环保局、城建局、榆林经济开发区、神府经济开发区、榆阳区政府、横山县政府等部门和县区进行座谈,深入神木、府谷、靖边县调查了解近年来项目用地管理情况,外出学习考察了鄂尔多斯市的先进经验。掌握了不少资料,学到了不少经验,初步形成了一些共识。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榆林市项目用地的现状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实施了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对于加快国家能源化工基地建设,争取我市在西部大开发中率先突破、率先开发、率先实现资源大市向经济强市转变,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为了强化对重大产业项目的重点支持,从2002年以来,市政府先后制定了促进重大产业项目建设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今年,市委、市政府办公室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项目推进和扩大消费工作的通知》(榆办字[2009]58号),市政府办公室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项目管理工作的通知》(榆政办发[2009]51号),对于加强项目管理,加快项目建设,推动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008全市项目用地分布情况如下: 榆林市2008项目用地使用情况统计表(单位:亩)
据调查了解,2008年全市项目用地数量比2007年翻了一番,预计2009年项目用地数量要比2007年翻两番。市、县区各有关部门在项目用地管理中,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实施市委市政府提出的项目带动战略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当前在项目用地管理中还存在很多问题,由此引发的纠纷和矛盾不断增多,直接影响了经济建设的进展。因此,必须引起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认真研究解决。
二、项目用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全市项目用地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供需矛盾突出,项目用地指标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建设的需要。从2003年起,土地管理成为国家参与宏观经济调控的一项基本制度。国家对用地计划实行指令性管理,从国务院逐级层层分解下达指标。从最近两年情况看,去年,国家下达我省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约为11万亩,省上分配我市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为1.3万亩,今年国家下达省上用地指标7万亩,省上分配我市指标1.5万亩,约占我市实际需要的1/5,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建设的需求。据我们调查,就府谷一个县今年预计需要项目用地1.7万亩,神木、靖边县平均每年都需要建设项目用地在一万亩左右。因此,建设用地严重短缺,已经成为我市项目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二是项目用地审批手续繁杂、周期长、进度慢。按照建设用地报批的要求,项目征地报批前,必须要有发改委的项目可行性审批(核准、备案)、规划部门的项目选址意见、环保部门的项目环境评价、林业部门的林地审核手续、劳动社会保障部门的社保意见,各个前置手续齐全后,才能开始受理征地报批。审批制度的设置,无形中增加了审批的周期,延缓了报批的进度,一般来说,一个项目的用地等省上审批下来都在一年以上,这样往往使一些企业项目失掉了良好的商机,同时也导致了不少项目未经批准,违法用地行为的发生。
三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严重滞后,影响项目建设。我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1997年编制的,至今已有12年的时间,现行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已不能与当前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和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速度相适应。由于当时没有对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留有足够的预留用地,致使大多项目不符合总体规划,造成项目建设前要对土地利用规划进行局部调整,增加了土地报批周期。同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地类与实际地类相差甚远,把大量的荒沙地规划成疏林地或宜林地,自己束缚住了自己的手脚,增加了审批难度,且用地规模、布局已经不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土地利用的需求。
四是征地难度大,权属纠纷多。过去,我市土地沙化严重,加之经济相对落后,有很大一部分土地权属不清。近年来,由于经济发展较快,土地不断增值,很多土地出现多头做主的现象,权属纠纷较多,在重大项目征地过程中,补偿难以兑付,纠纷调解压力很大,给项目征地工作带来了困难。另外,一些涉地群众漫天要价,政府出面也难以调解,使一些企业叫苦不迭。
五是工业用地“招拍挂”制度难以实施。2006年8月31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要求“工业用地必须采用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这对于解决工业用地低价恶性竞争的问题,提高工业用地利用率,发挥土地资源市场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土地审批手续严重滞后,项目在未取得用地手续之前,就开始征地建设,致使工业用地招拍挂无法落实,并且形成了违法用地的现象。六是个别用地企业存在批而不建、占多用少、转移用途的现象。当前,在项目用地中,一方面,因指标有限不能满足用地需求;另一方面,存在占而不建、批多用少。特别是近年来假立项目、炒买炒卖、暗箱操作、转移用途的现象比较严重,尤其是榆横工业园区周围农村土地倒买倒卖现象比较突出。
三、加强项目用地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一)尽快修订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切实加强建设用地工作的领导。加强项目用地管理,加快项目建设步伐,是实现“两基地一中心”目标,推动榆林跨越式发展的需要。建议市、县区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统一认识,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项目用地管理工作的领导。
1、要尽快修订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利用这次修订规划和土地普查的机会,向省上有关部门争取,调整土地类别,将过去错报的疏林地、宜林地恢复为荒地和未利用地。靖边县就这样将50多万亩林地变更为未利用的荒地。鄂尔多斯市将60%的土地变更为未利用荒地,这些经验值得借鉴。
2、建立土地报批中心组织机构。市国土局和重点县区国土局都应该成立土地报批中心,定机构、定编制、定人员,配备事业性强、业务精通的人员,专门从事项目用地报批工作。报批中心工作人员要提前介入,全程服务,象跑项目一样跑项目用地的审批。报批中心的主要职责是,研究吃透中央、省、市政策,紧密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着力解决项目用地审批工作滞后的问题。
(二)积极争取省政府的政策支持,简化程序,加快审批进度。省委省政府为了推动榆林经济跨越式发展,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为榆林经济社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但是,在项目用地审批上,还是沿用过去的老办法、老程序,土地预审、报批,前置条件多,审批周期长,快则半年,慢则一年以上才能拿到批件,严重制约着项目建设的进度。建议市政府应组织班子,把建设用地审批中的困难情况,向省政府专题汇报,争取在政策上给予倾斜,指标上给予优惠,程序上给予简化,为项目建设用地“开绿灯”。我们应向省政府建议并且争取达到以下四条:
1、下放审批权限。占用基本农田由省上审批,一般耕地由市上审批,荒地由县(区)审批。如果这条达不到,建议省上年初一次性给各县下达建设用地总指标,具体项目用地则由县政府审批。
2、用地指标向我市倾斜。鉴于我市是国家能源化工基地,项目多,用地量大,所以用地指标应向我市倾斜。或者,用地指标可按各市土地总量分配。我市总土地面积为43578平方公里,人均占地约19亩,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1/5。
3、中省重点项目用地指标省上应单列下达,不应占我市的用地指标。
4、借鉴鄂尔多斯市的经验,建议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城市建设用地实行增减挂钩、土地置换。如果将原有的建设用地修建为公园、草坪、水体的,可以把同等数量的土地置换到其他地方搞建设,不再覆行审批手续,只实行备案制度。另外,把煤矿用地按临时用地对待,用后令其恢复原貌。
如果实现以上四条,项目用地的供需矛盾和审批周期过长的问题可大大缓解。
(三)简化内部审查程序,加快报批进度。近年来,我市项目较多,为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很多项目在取得用地手续前已获得土地,并已动工建设。因报批周期长、费用大,用地单位报批积极性不高,这也是致使报批工作进展缓慢的一个原因。如府谷清水川电厂、庙沟门电厂等一大批重点项目用地均未报批。建议政府在与用地单位签订项目用地意向书时,就要求用地单位主动申请项目用地审批。国土部门也要提前介入,主动服务,具体指导,大力支持建设项目用地的报批工作,帮助用地单位梳理报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思路,供项目单位参考。同时,要加强内部审查制度的改革,对重大建设项目,特别是关系全市发展的支柱产业、能源化工基地建设项目,在内部审查中,采取特事特办的原则,简化内审程序,提高办事效率,林业、环保等相关部门,都要贯彻市委、市政府项目带动战略,互相配合,为项目用地提供方便,不得故意设卡。只要在严格的用地定额管理下使用土地,建议此类用地不再召开相关部门参加的专题会议,由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向市政府分管领导汇报签字后,直接上报省国土资源厅审批,这样可以缩短内部审核环节周期,保障按时开工建设。
(四)坚持节约用地原则,切实加强对项目用地工作的管理。为了防止一些用地企业批而不建、批多建少、圈占土地、转移用途等问题的发生,我们一定要加强对项目用地的管理。对于取得土地使用权后,未经原批准用地的人民政府同意,超过规定期限未动工的或者国土部门建设用地批准书颁发之日起满1年未动工建设的,以及已动工开发建设但开发建设的面积占应动工开发建设总面积不足三分之一的,或者投资额占总投资额不足25%且未经批准中止开发建设连续满1年的,必须按照《闲置土地处置办法》(国土资源部第5号令)规定依法处置;对于取得核准、备案批复满两年未开工建设的项目,必须按照相关规定重新履行报批程序,在未取得新的审批文件前,项目不得擅自开工建设。
(五)经营性项目用地,实行招拍挂制度,公共事业性项目要给予适当优惠。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必须严格管理,不能为了吸引企业落户,盲目优惠。要区别不同情况,掌握好松严度,该严格则严格、该优惠则优惠。凡是商业性、经营性、政策上强制性要求招拍挂的项目,一律实行招拍挂供地;凡是公益性事业,包括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体育事业等项目,可以采取划拨方式供地。例如榆林市传染病医院,就因为项目用地没有落实,迟迟不能开工建设,这个项目政府完全可以采取划拨方式供地,以加快传染病医院的建设。篇二:关于创新园项目用地有关情况的汇报
关于创新园项目用地有关情况的汇报 综合管理部
2015年4月23日
根据集团于2014年10月10日与市政府签订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初步确定的国际创新园项目开发方案,具体分为三个主要功能区域:研发区(位于海西园)约153亩,产业区(位于生物医药机电园)约300亩,综合配套商住区(位于海西园)约47.7亩,据此测算,综合配套商住区用地面积占比不到10%。至目前,困扰该项目无法落地的核心问题(配套商业用地比例及与市政府协商的地价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
一、现有土地政策
二、土地获取流程
三、综合管理部意见
1、捆绑与否
2、土地单价、面积
3、定向设定条件
4、拆迁 进展 根据开发节奏、招商引资、总体评估实施调整篇三: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的申请报告
关于苏坑中心幼儿园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的申请报告 永春县国土资源局: 苏坑中心幼儿园建设项目已经完成相关前期工作,特申报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现就该项目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苏坑中心幼儿园建设项目项目建设拟定投入资金为750万元。拟选址情况:苏坑中心幼儿园建设项目位于永春县苏坑镇嵩山村,符合苏坑镇整体规划要求,建设项目选址已通过县规划建设局批准。
拟建项目用地情况:该项目规划用地面积4779平方米,拟建建筑面积2826.77平方米,拟用地类为未利用地,东西四至:东至民屋,西至田地,南至民屋,北至中心小学,不占用农用耕地。特此报告。
永春县苏坑中心小学2013年5月13日
第五篇:关于开展建设用地置换工作有关问题的专题调研报告
关于开展建设用地置换工作有关问题的专题调研报告
关于开展建设用地置换工作有关问题的专题调研报告2009-07-13 17:24:25
一、2007年和2008年已批置换项目的工作进展情况
2007和2008年,省政府共计批准我县4个批次置换项目,拟置换区面积为115.5950公顷,被置换区面积为100.7056公顷。
(一)拟置换区进展情况
批准的拟置换项目区内应拆迁房屋面积3460平方米,目前已全部拆迁完毕,拆迁补偿费用已全部到位,补偿费用为125.6608万元,拆迁房屋全部为破旧房屋,无人居住,不需安置。4个置换项目拟置换区目前已复垦土地82.4065公顷,占应复垦的71.29 %,土地复垦费用已支付358.9572万元,占应支出的55.24%。
(二)被置换土地进展情况
已批准的4个置换项目被置换土地面积100.7056公顷,征地补偿总额为3617.0886万元,已全部补偿到位。目前已供应土地57.6023公顷,占应供应的57.20%。
(三)实施效果
1、增加耕地实例。经省厅验收的濉溪县2007年第一批次置换项目,拟置换区面积27.8576公顷,复垦土地面积27.6798公顷,其中复垦为耕地20.5734公顷,新增耕地率达73.85%。
2、破解用地瓶颈,保障经济发展。通过置换工作的开展,有效破解我县工业用地短缺瓶颈,有力保障我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年来,为我县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解决16个项目的用地问题,解决用地指标94.3101公顷。
3、改善生产条件,促进农民增收。经批准实施的置换项目,拟置换区涉及农户158户,户均一次性得到补偿7900元,户均增加耕地7.5亩,今后每户每年可增加收入8000元。另外通过置换项目的实施,村容村貌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4、集约使用土地,提高农村建设用地利用效率。通过置换项目的实施,有效利用了“空心村”等农村低效使用的建设用地。已实施的置换项目,置换前人均村庄用地面积224平方米,置换后人均村庄用地面积165平方米,人均村庄用地面积净减少59平方米。
5、有效遏制违法用地。建设用地置换,可以说是开辟了一个用地绿色通道,是实施“保增长、保红线”有效措施之一,通过置换工作的开展,我县违法用地情况明显减少。
二、建设用地置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拟置换区土地复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1、存在的问题
一是打破原有的土地权属农民不愿。农民传统思想根深蒂固。在置换项目规划实施中,要打破原先格局,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达到“路成框、田成方、渠成网、树成行”要求。农民原先的不规则的宅基地以户为单位,在宅基地整治改造大田时,路、渠要进行重新规划,一些集体或农民受益的小沟、小塘被填平,势必要打破原有的土地权属界线,所有这些将涉及各家各户利益。土地权属属于村委会集体容易规划实施,而土地权属属于各家各户,每户都有自己的利益要求,要让百姓众口如一,个个满意,非常不易。二是规划设计标准实际操作实施不易。不少地方在置换项目规划中起点高,不乏请专业人士进行规划。但图纸上规划与实施不是一一对应,划上一个圆满的等于号。有的规划未与农村生产实际结合,有的也不可能考虑不可预见因素。如一些田块靠项目区内的小塘进行上下水灌溉,如今小塘被填平,水系被破坏,灌溉取水成了问题,也容易引发矛盾。同时应看到建设用地置换是项技术含量高工程,要打造精品,仅靠基层国土所及村里实施,力不从心,亟需专业力量多支持、常指导。三是新增耕地质量不高。建设用地置换中农民宅基地经整治后的土地是生地,土壤有机化,养份不足,农作物收成受到影响,往往一时种植收效不明显,群众误认为政府花钱在做“花架子”工程。
2、对策建议
一是正视困难,宣传先行。政府实施置换项目其最终目的是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增加耕地面积。置换项目实施,建设项目区内完善的农田水利设施、交通设施等,必将提高农民的劳动生产率,通过宣传使广大农民群众感受到置换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事业,是政府为老百姓办实事的事业。要将置换政策向百姓交个底,说个明白。这样才能取得广大农民群众对置换工作的支持和理解,从而进一步推动置换工作的全面开展,把置换这项“惠民工程”办成老百姓啧啧称赞的“放心工程”。农民思想上通了,行动会转化为支持政府工作的动力,农民在关键时候会以大局为重,在利益调整上会舍小家为大家。二是着眼实际,规划实施。置换项目规划必须因地制宜,根据当地土地资源特点、土地利用状况,估算土地开发整理的潜力,根据当地的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确定土地开发整理的方案、步骤,同时要注重规划的可行性、可操作性。另一方面,在土地开发整理中,要引入新观念,采用新技术,应用新模式,保证土地开发整理收到最大的经济效益,要做到工程技术可行与经济合理相结合。在置换项目规划设计前沟渠路设计深入一线,譬如向有经验的老农问计,召开村民代表会,土地整理中项目向农民告知,对群众的意见归纳梳理,获取翔实的资料,达成共识,制定可行的调整方案,三是政府主导,各方参与。建设用地置换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建立“政府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市场机制,扎实推进建设用地置换工作。四是改良土壤,再造沃土。新增耕地肥力及质量低,须连续投入肥力才成熟,适宜生长农作物。通过秸杆还田等生物措施,提高土壤肥力。完善田间配套设施,建设高标准农田,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生产平台。过去农民有捞农村沟渠泥土填入农田,补充土地养分的习惯,在建设用地项目实施中应鼓励农民捞泥补充土地养分的习惯,这样做既能疏浚河道,又能改良土壤。
(二)被置换区土地征收供应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1、存在的问题
一是补偿费用过低。在实际征地过程中,土地征收补偿费往往不能如实反映土地的实际价值(濉溪镇、开发区按年产值1400元的18倍,其他乡镇按年产值1200元的17倍给与补偿),征地补偿标准过低,被征地农民的生活得不到保障。二是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征地补偿费用的分配问题。在实施征地过程中,由于缺乏上级有关部门制定的征地补偿费分配政策,分配方案仅靠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制定。由于土地承包制度的相关规定(如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以及对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认定不一致,可能使各村组之间的分配方案差距很大,造成群众互相攀比,引发群众矛盾。三是从征地到出让的利益调整问题。目前工业用地均以挂牌、招标、拍卖方式供地,出让金可高达征地补偿费的10-50倍,增幅很大。农民对土地低价征收、高价出让的做法意见很大。对于非公益性经营性用地,农民认为应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在补偿中对土地预期的收益有所体现。
2、对策建议
一是完善土地征收征用法律制度。为切实保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利益,规范土地征收征用行为,有必要尽快制定《土地征收征用法》。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已有多名全国人大代表联名建议制定《征地补偿管理法》,全国人大环境资源委员会和国土资源部已介入该法的前期调研。但国家制定该法有一个较长的过程,在此期间,有立法权的地方可以先行制定土地征收征用的地方性法规。《土地征收征用法》应严格规定征收征用土地的条件、范围、程序和补偿范围、标准,依法完善集体土地所有权,规范征地制度,规范政府主要是地方政府的征地行为。在征地过程中,必须充分尊重农村集体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主体地位,强化征地过程中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依法获得合理补偿的权利。尤其要科学界定“公共利益”的范围。二是完善土地立法,重新调整利益分配关系。我国的土地立法工作相对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现有的土地法律法规也存在不协调、不配套的地方。例如《宪法》中规定征地是“国家为公共利益需要”,而《土地管理法》中则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需要使用土地都必须申请使用国有土地(包括征收的集体土地)。建议全国人大法工委对《宪法》和《土地管理法》中的“公共利益”做出司法解释,明确界定其内涵与外延。对非公益性用地,要实施土地征购(购买)制度,明确集体土地所用权和农民土地承包权在损失补偿评估时的价值体现。重新调整征地补偿费个人和集体的补偿比例,提高对农民承包经营权的损失补偿。对于征购(购买)用于经营的用地,调整出让金与征地补偿费的比例,在兼顾国家、集体利益的前提下,适当提高对个人损失的补偿。
三、将建设用地置换与土地整治、压煤村庄搬迁相结合,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土地置换政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金钥匙”,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催化剂”。我们认真研究置换政策,科学分析城乡建设用地的利用情况,积极探索开展置换工作的新模式,逐步摸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置换工作流程和技术规范。尝试把建设用地置换变成一项富民工程,在实际操作中坚持建设用地置换与压煤村庄搬迁相结合,与生态保护、建设农业科技示范点相结合,与农田基本建设、改造中低产田相结合,与扶贫开发、促进社会和谐相结合。
(一)有序推进建设用地置换、新村镇建设,统筹城乡发展
对于建设用地置换、搬迁村庄要规划到位,统筹协调,全面推进,要使建设用地置换、村庄搬迁工作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与新村规划结合起来,与小城镇发展结合起来,全面贯彻落实“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庄整洁、管理民主”的方针,探索建立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
(二)有效解决村庄搬迁新村址用地指标,促进搬迁进度
按照建设用地置换的要求,以置换的方式解决搬迁村庄用地指标问题。作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积极调查研究,着力在早选 址、早搬迁、早解决上下功夫。作为煤矿企业必须提前上报搬迁村庄用地计划,将采煤塌陷搬迁村庄用地纳入地矿统筹工作,超前谋划搬迁村庄,积极探索先行规划搬迁、塌陷后整理复垦的模式,对新建矿井搬迁压煤村庄统一规划、统一选址、提前置换。
(三)科学分析城乡建设用地利用情况,合理制定置换计划
建设用地置换工作的开展是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最好机遇。我们要进一步研究置换政策,科学分析城乡用地情况,合理制定下一阶段建设用地置换计划。2009年我县计划置换土地2000亩,亩均投资1万元,计划投入资金2000万元,用于拟置换建设用地的拆迁安置和复垦整理。
(四)建立健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制度,有效推进建设用地置换工作和新农村建设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是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农村制度创新,加大对“三农”支持力度的具体措施。通过积极、稳妥、有序地开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工作,将有效推进建设用地置换工作,盘活农民集体的土地资产,不断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别,最终达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四、开展建设用地置换工作其他建议
近两年,濉溪县强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坚持以发展工业经济统揽经济工作全局,工业经济加速崛起,工业增速高位运行。但与我县这种工业经济强劲发展态势不相协调的是建设用地供需矛盾十分突出。2009年是我县的“项目建设年”,我县将着力谋划一批主导产业、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项目,项目用地需求更趋迫切。建议省厅将我县上报的置换项目尽快给予批准,以便我们组织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