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南昌分行关于江西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情况调研的反馈报告

时间:2019-05-13 02:45: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0年12月南昌分行关于江西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情况调研的反馈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0年12月南昌分行关于江西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情况调研的反馈报告》。

第一篇:2010年12月南昌分行关于江西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情况调研的反馈报告

南昌分行关于江西金融生态环境

建设情况调研的反馈报告

一、主要调研情况反馈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以及中国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的重视和支持下,我省在优化社会信用环境、法制环境,维护金融债权工作方面取得卓越成效。得益于江西省良好的金融环境,我行入赣三年来累计发放贷款万元,未形成过一笔不良贷款,未发生过一笔金融债权案件。

江西省的行政服务环境近年来也得到持续优化,江西省政府本年初新发文《关于进一步建设良好金融生态环境的若干试行意见》(赣府发„2010‟13号)将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纳入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出台优惠政策吸引金融机构落户江西,大力支持金融事业发展,全面加强信用体系建设,着力打造一流金融生态环境。

江西省中介服务环境也总体向好,目前江西省资产评估业务完全市场化,服务较为规范,效率较高。抵押登记方面,物权法颁布后,南昌市房管局进行了很大的改进,如按物权法规定增加了预抵押登记、收费按件收取,极大降低了企业登记成本,也就间接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南昌市房管局的工作值得肯定。

我行认为部分城市的国土资源局的土地使用权抵押登记工作应依据物权法进行一些改进。目前,土地抵押部门接受土地抵押登记要求抵押人和抵押权人必须签订其制定格式印制的《国有土地使用权抵押合同》,该抵押合同主要是就抵押登记事项进行约定,部分条款与银行提供的抵押合同有明显冲突,比如《国有土地使用权抵押合同》的第六条规定了土地抵押期限,抵押登记部门一般要求只能填写为抵押期限壹年。如此,抵押登记部门实质上不认可一年以上的最高额抵押登记的办理。要求抵押双方每年需续办抵押登记,而续办抵押登记前提又是解除原来抵押登记,在一年期最高额抵押情况下,如果贷款未结清,将使银行贷款的抵押权在注销期间悬空,如果此间出现法院查封情况,对银行将造成极大不利,银行贷款很可能丧失优先权。另外,国土局抵押登记部门还会在出具的土地他项权证上备注“土地抵押贷款期限”,其往往也只填写一年的期限,并要求期限届满必须办理再登记,而实际情况是房地产项目贷款期限等一般都在2-3年以上。

信用担保方面,我省成立了政策性和商业性双重性质的法人担保机构江西省信用担保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的成立,是促进江西金融服务环境的重大举措。能够为符合条件的企业和担保机构提供最及时、最有力、最优质的服务,有效解决当前江西众多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我行与该公司

有着良好的担保合作关系。

产权交易市场方面,江西省成立有 江西省产权交易所、南方林业产权交易所。江西省产权交易所为各类出资人从事产权交易、企业购并、资产重组等提供信息发布、交易审核与鉴证及相关配套服务。我行在股权质押贷款方面与其展开过合作。作为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试点省和先行省,我省在整合全省72家县级林权交易所的基础上组建了区域性林权交易所--南方林权交易所,旨在搭建涵盖省内、辐射周边省市的区域性林权交易市场。该所主要职能是全省林业产权交易市场的整合、建设、运营和指导管理,规范和指导林权、林业企业股权、林业科技成果(项目)、大宗林产品转让的服务,开展林权抵押贷款、森林保险、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林业法律法规和政策咨询等服务。我行拟在林业、林地等林权抵押贷款方面与其展开合作。

二、进一步优化我省金融生态环境的政策建议

1、综上,建议部分城市国土资源局不再要求签订其印制的《国有土地使用权抵押合同》;不再在土地他项权证上备注“土地抵押贷款期限”;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登记按件收取费用。

2、建议省委、省政府、中国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以完善征信建设为切入点,全面发挥社会信用体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加大不守信惩戒力度,打造信用江西。建

议依托中国人民银行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逐步归集工商、税务、质监、法院、公安、环保、电信和信息中心等部门拥有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以进一步完善企业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建设,制定出统一的信用体系、规范标准和查询体系,尽快实现信用信息的共享。与此同时,加大对不守信企业和个人的制裁力度,通过建立违约失信“黑名单”制度加强对贷款企业的监督,对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的企业实行联合制裁,发挥政府监管部门、金融机构、用人单位和公共事业单位的联动作用,对失信企业和个人依法进行信用公示、警示、限制消费、限制市场准入、降低信用等级等惩戒,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提高失信成本,逐步规范企业和个人信用行为,营造诚实守信的良好环境。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十七日

第二篇:生态环境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一、生态环境基本情况

1、全镇辖37个行政村、2个代管村、3个居委会、553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2137户,总人口51269人,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7‰。目前所有村都已通公路,已被通讯覆盖。现有田土面积8.6万余亩,2012年粮食总产量35678吨,人均产粮月1400斤,2012年人均总收入10000余元,人均纯收入3893元。

2、生态资源基本情况。镇现有山林面积46万亩,其中芦头林场、连云林场、献钟森工林场、森工林场、献钟苗圃占25万亩。森林覆盖率为66.5,楠竹1200万多株,立木蓄积35万多立方米。森林资源极为丰富,竹木储量充足,辜、徐、芦、灶四洞,绵延百里的等国有林场以及20多个村办林场的杉木林基地成为的绿色宝库,其中芦头林场是市最大的国有林场。同时,人民历来就有靠山吃山的习俗,生态和环保意识较强,在生态建设和生态保护方面历来相当重视。

二、生态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情况和思路措施

1、发展思路和特点。“生态立镇”是镇长期以来的战略定位,也是促进其旅游业长足发展的必然途径。近年来,镇紧密围绕县委、政府“基础先行、工业主导、旅游活县、产业富民”的发展思路,以“兴旺大旅游、推动大发展,建设有活力、有实力、有魅力”的为战略目标,把保护和利用生态资源进行有机结合,大力推动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以旅游产业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近几年相继开发了连云峡谷漂流、丽江漂流、纯溪小镇、沱龙峡漂流等一批生态旅游项目,创立了“一镇三漂”的品牌,享誉省内外。2010年,镇荣膺“国家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称号。今年,镇党委、政府提出了建设“美丽”的目标,要求全镇上下树立长远眼光,树立忧患意识,抓紧抓好抓实生态文明建设和农村环境卫生改善,以实际行动配合“全国生态县”的创建。

2、生态文明有新共识。一方面加大植树造林力度。今年完成造林5000亩以上;各村要把境内水泥路作村级主干公路看待,确保村道沿线有树有绿化,鼓励村民在屋前屋后进行绿化。另一方面加强生态保护力度。抓好节能减排,引导工矿企业走生态可持续发展之路,倡导机关部门单位各村大兴节能之风;严格落实采伐指标限额和公示制度,今年要禁伐阔叶林;森林防火要时时抓、人人抓,健全村级护林员制度,加大宣传和巡查力度;任何村组禁采麻石,对河道采砂加强监督管理;严厉打击乱采滥挖、乱砍乱伐、破坏耕地林地、放火烧山等破坏生态文明的行为。

3、环境卫生有新举措。走行政推动、全民参与的道路。一是以宣教提意识。继续加大环境整治宣传教育力度,采取宣传车、广播、倡议书、横幅、标语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各中小学校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各厂矿企业单位对职工进行宣传教育,以迅猛的舆论攻势,造就全民重视环境卫生的浓厚氛围,提高群众自我约束的意识。二是以制度促转变。各村要严格按照村级目标管理考核细则抓好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村上要抓到组,组上要抓到户;各村要制订整治环境卫生的村规民约,倡导垃圾不出户、不出村,垃圾分户处理、分户解决;各村可根据各自实际情况,试行家户筹钱成立村级环卫基金,用以聘请专门保洁员和补贴垃圾回收专员。三是以考核强督促。成立环境卫生整治办,对各村环境卫生实行一月一考核、一季一讲评、一年一奖惩的制度,确保环境卫生天天抓、经常抓、不反弹、不放松;根据每月的考核结果对合格村插红旗,对不合格村插黄旗;根据每个季度的考核结果进行通报,村干部将在大会上进行讲评;根据的考核总分,严格落实奖先进罚后进的制度;继续实施每位村干部负责一段路面卫生监管的方案,确保责任追究到人。

4、把生态环境和城乡一体化有机结合。城镇开发方面:依靠生态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依靠旅游经济的繁荣促进城镇繁荣,同时以城镇规模的不断扩大、城镇功能的日益完善来提高旅游发展承载能力,合力打造特色旅游景观镇品牌。继续推进集镇的开发建设,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集镇管理,力争把大道沿线储备100亩土地列入规划。重点开发献钟集镇,全力打造旅游产品和游客集散中心。根据总体规划向西拓宽献钟集镇范围,大力引进各行各业商家到落户,力争以旅游流动人口和过往商客促进商业繁荣,以商业繁荣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着力把献钟集镇建成住宿餐饮、休闲购物、娱乐观光等功能完善的游客集散中心。城乡规划方面:以科学可持续的战略眼光进行发展规划,提升国家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的总体形象。提高科学规划水平,促进村级合理规划发展,坚决禁止土地非法买卖,坚决遏制农村无规划建房、占用耕地建房的现象。村级公路改造严格按照交通部门的规划和程序实施,严格控制,没有列入计划的一律不能开工,上级不予解决资金。

三、生态建设的一些制约因素

一是大多数青壮劳力进城务工,导致植树造林缺乏必要的行为能力,从而影响了生态建设的力度。

二是少数群众和工矿企业在影响生态环保方面的一些陋习做法短时间难以扭转。如少数群众利欲熏心,偷盗乱发森林资源或随意野外用火、乱丢垃圾。再如少数工矿企业在节能减排方面舍不得投入,从而造成生态破坏;或以牺牲生态资源、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牟取利益。

三是生态建设的各项政策相对太少,用于进行大手笔生态建设的资金严重缺乏,影响了生态建设的进度。如植树造林的成本,上级拨付资金不够,直接影响了造林质量和规模。

四、对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几点建议

1、加大生态文明宣传力度,让生态文明意识成为各行各业以及群众的主流意识,做到生态创建人人知、人人积极参与。

2、加大鼓励引导的力度,采取资金奖励等实质方式鼓励引导群众植树造林,提高造林的补贴。

3、加大生态环境执法力度,严格落实采伐计划,切实做到采伐迹地及时补种,对违反规定者予以严厉处罚。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企业,严厉打击失火烧山的事主。

4、加大生态环境工作的资金投入。绿色生态已成为国际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潮流。应逐渐加大对生态环境建设的财政投入,切实加快生态环境建设的进度和力度。

第三篇:关于建设金融强县的调研报告

关于建设“金融强县”的调研报告

今年,省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开展金融强县(市、区)试点工作的意见》文件,鉴于中北县经济金融发展现状,建立更加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是加速发展我县金融产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构建现代金融体系,推动中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一条新途径。因此,中北开展争创金融强县试点工作已具备成熟的条件。

一、中北县具备金融建设示范试点工作的现实基础条件,并进行了一系列的建设试点实践

(一)中北具有较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

一是中北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近年来,中北深入实施快速发展战略,经济社会保持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先后8次进入全国综合发展百强县行列。2013年实现生产总值202.4亿元,增长9.6%,人均GDP达6928美元;财政总收入28.4亿元,增长10.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4.8亿元,增长10%;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0.7亿元,增长20.4%,其中工业性投入65亿元,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4亿元,增长16.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13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2002元,分别增长9.3%和9.1%。二是中北工业经济快速发展且产业优势明显。近年来,中北紧紧抓住发展机遇,围绕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目标,注重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加快培育生物医药、特色机电、新型建材、新型纺织四大主导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培育大企业、大集团,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中北县有工业企业5400多家,2014年,全县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其中规模企业产值完成456.1亿元。全县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05家,“亿千双五”企业121家,拥有上市企业4家。2014年,全县四大主导产业分别实现产值63.9亿元、137.5亿元、70亿元和61.5亿元,四大主导产业规模以上产值占全县规模企业产值的比重达到72.7%。

三是中北金融服务体系较为完善。近年来,通过开展金融招商、政策扶持等措施,金融产业不断发展壮大,金融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截至去年底,全县已拥有9家银行和1家农村资金互助社,银行营业网点88个,从业人员有1200余人,其中有466名本科及本科以上人员,155名经济师、会计师。另外,还有2家小额贷款公司,14家注册备案的担保机构,1家证券机构,14家县级保险公司,10家保险分支机构,1家典当行。去年,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超过220亿元,各项贷款余额超过170亿元。

四是中北金融生态环境日益优化。近年来,中北县注重金融生态环境体制机制建设,建立了由金融办、人行、银监办构成的金融调控与监管体系,制定完善了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措施,严厉打击非法民间融资、反洗钱、反假币等工作,金融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全县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持续实现“双降”目标,至2014年底,全县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由2002年的7.34亿元下降为1.72亿元,不良贷款率由17.27%下降为0.97%。

(二)中北已经率先进行了一系列的金融建设尝试,形成了初步的金融建设先发优势。

第一,中北县委县政府从战略发展高度率先部署,自觉启动。中北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金融产业发展和金融建设工作,并较早地进行了规划部署。从2012年开始,就积极打造金融强县,并对金融建设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去年,中北就规划设想创建金融强县工作,专门把县城最核心、最繁华的长安街,包括万叶广场南北两侧区域,规划建设成为金融产业的主要集聚区,吸引金融机构入驻。对列入金融集聚区布点范围内的单位,涉及房屋改造、产权变更及工商营业执照变更等事项的,必须由县金融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批准。力争通过五年时间,努力打造成为支撑金融业发展规模最大的金融后台服务基地。为了鼓励引进金融机构,推进金融建设,专门出台了鼓励引进金融机构做强金融产业的若干意见,设立了“中北金融发展专项资金”,用于落实金融机构引进等各项扶持政策。第二,中北制定了较完善的金融发展扶持政策。近年来,中北围绕发展壮大金融产业,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制定完善了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政策意见。对担保机构增加注册资金、开展担保业务等给予资金补助,县财政专门安排1亿元设立再担保风险补偿资金,用于全县担保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担保实行再担保。出台了扶持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的政策意见。对小额贷款公司3年内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和营业税县得部分予以全额补助,对小额贷款公司增资扩股、拓展业务、防范风险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出台了鼓励引进金融机构做大做强金融产业的政策意见。规划县城永安街为中北金融产业的主要集聚区,对新引进进驻金融集聚区的银行机构、金融后台服务机构、证券、保险、信托类、租赁类、创投类、基金类、担保类及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在办公用房、税收、政府性存款、金融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为了吸引更多的金融机构特别是后台服务机构的入驻,培育和发展金融后台服务产业,在城南科技新城区域内规划1平方公里,作为金融后台服务机构集聚区。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为金融机构和后台服务中心在中北落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第三,中北已经进行了连续几年的一系列金融建设实践尝试。一是坚持多年的金融招商。近几年,每年坚持在上海、北京等地开展金融招商活动,并取得了积极成效。2013年引进设立了交通银行中北支行;2014年顺利引进北京银行,目前北京银行分支机构正在抓紧筹建中;今年,与恒丰银行签订了合作协议,发起设立中北恒丰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目前筹备工作正在积极推进。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合作共建中北中科金融信息技术研究所,暨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信息技术中北应用中心,为金融后台服务机构提供全面的信息技术服务,为今后金融后台服务机构的入驻率先做好技术支持准备。二是扎实推进金融组织建设。积极争取设立小额贷款公司。为促进民间资本转化,合理引导民间融资的资金投向和利率水平,2013年设立了环岛小额贷款公司,2014年设立了环球小额贷款公司,据统计,2014年,两家小额贷款公司累计发放贷款9.8亿元,今年以来,两家小额贷款公司已累计发放贷款8.30亿元。为了提高对“三农”及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覆盖面,为广大农民提供更为便捷的融资服务,还成立了面向农村的新型农村金融组织——中北资金互助社,目前运转情况良好。三是鼓励引导金融产品建设。引导县内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做金融产品,拓展信贷投放渠道,着力破解三农及中小企业贷款难、担保难问题,去年全县金融机构通过开展股权质押、担保公司担保、应收账款质押、农村住房抵押、顺位抵押、林权抵押等贷款方式,新型融资产品新增贷款4.75亿元。

第四,中北金融后台服务机构集聚取得初步成效,后续发展势头喜人。去年以来,中北围绕打造支撑金融业发展规模最大的金融后台服务基地,积极开展了一系列争取工作,省级金融机构的后台服务机构开始在中北集聚发展。今年,浙江省信用联社、工商银行浙江省分行分别在中北设立包含数据中心、研发中心、寻呼中心等内容的后台服务中心和后台业务处理中心。目前,工商银行浙江省分行后台业务处理中心已经开始营业,工作人员60余名,试运行情况良好,可日处理汇划、客户信息、网银及支票等业务5000余笔,预计明年进入正常运行后,员工将达到200余人,日处理各项业务10万笔以上。浙江省信用联社将在中北设立包含数据中心、研发中心、寻呼中心等8个后台服务中心,目前培训中心已开始装修。目前,中信银行、浙商银行、浦发银行、招商银行等金融机构意向在中北设立相应机构,前期已经进行了初步洽谈。另外,工商银行的银行卡中心项目也计划安排在中北,目前正在积极洽谈中。

二、中北开展金融建设示范试点的主要内容

(一)建立更加完备的金融服务体系。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北已初步形成了商业性、政策性、合作型金融互补的金融服务体系,较好地支持了“三农”和中小企业发展。下一步,将完善以合作金融机构为主体,政策性、商业性及其他类型的金融机构为辅助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一是继续深化法人金融机构改革,提升银行业机构的服务能力和竞争能力。推动农业发展银行商业化改革进程,推进邮储银行完善金融服务功能。支持农村合作银行充分发挥农村金融服务主力军作用,加大新农村建设的信贷支持力度。二是积极引进银行和证券、保险、信托类、租赁类、创投类、基金类、担保类及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完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发展的金融机构布局,实现增量扩容。三是大力培育和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拓宽“三农”和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二)形成更加明显的集聚效应,加速发展金融产业,推动全县经济转型升级。近年来,中北把发展金融产业作为保障经济社会发展、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来抓,取得了积极成效。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加快,“十二五”规划项目相继启动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展开,以及社会各项事业的加快发展,对金融服务将会提出更高的要求。下一步,将着力做大做强金融产业,努力打造支撑长三角金融业发展规模最大的金融后台服务基地目标,使金融产业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

一是加速发展壮大金融产业,充分发挥金融集聚效应,推动经济转型升级。通过近几年的发展,中北金融业保持快速发展态势,去年,全县金融业完成增加值7.35亿元,占GDP比重为3.8%,占第三产业比重达13.08%。下一步,将继续把发展金融业作为推动提升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努力从结构上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紧紧抓住沪杭两地金融机构及后台服务机构落户周边地区的机遇,巩固现有多家金融机构及后台服务机构落户中北的良好势头,大力引进有意落户中北的金融机构及后台服务中心,培育和发展金融后台服务产业,做大做强金融产业。五年内,力争引进金融后台服务机构10家以上。其中,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达到500亿元,各项贷款余额达到450亿元。力争到2014年,全县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6.5%以上,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8%。

二是建设金融产品,为经济转型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北经济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下一步,一是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开展收购、兼并、联合、重组等的支持力度。大力推广商标权质押、专利权质押、股权质押等贷款方式,支持广大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引进新技术、研发新产品等方式,不断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市场占有率和附加值,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积极推动融资融券等直接融资方式,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同时,按照全县固定资产投资三年行动计划的要求,加大对重点基础设施、产业平台建设、重大民生项目建设等的信贷投放力度,满足项目建设需要。限制“两高一资”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信贷投放,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三)鼓励和引导面向“三农”和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建设。一是充分利用中北良好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加强与北京、上海等金融机构的对接,推动金融服务建设。在北京、上海等地举办融资推介等活动,推动与异地银行机构的金融合作建设。二是健全完善金融支持三农和中小企业的长效机制,推进银行支农支小改革,改进信贷服务机制,改造信贷流程,简化信贷程序,完善奖惩机制,努力提高中小企业贷款审批效率和服务质量,努力扩大“三农”和中小企业信贷的覆盖面。三是推进担保机构与银行机构合作联动,落实风险分担机制,有效解决中小企业担保难问题。同时,发挥小额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支农支小作用。四是充分发挥保险业在风险转移、损失补偿、社会互助、社会管理的功能和作用,提高全社会的风险意识和风险防控水平。

(四)进一步规范民间融资活动。中北民营经济比较发达,人民生活水平普遍较高,201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13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002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比浙江省平均水平高2000元,全县金融机构个人储蓄存款达121亿元,民间资金十分充裕。同时,一些微小企业和农户由于资产规模较小、产权证明不齐、财务管理不够规范等原因,很难获得银行贷款,往往在民间进行借贷,民间融资活动比较活跃。下一步,将密切关注民间融资活动,通过设立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担保公司等金融组织,正确引导社会公众的投资行为,合理引导民间借贷利率水平,遏制高利贷行为,进一步规范民间借贷,降低社会负面影响。同时,加大监管力度,严厉打击非法集资、高息揽存、非法典当等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维护金融和社会稳定。

三、开展金融强县试点工作的保障措施

(一)进一步制定完善的发展规划。根据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及金融产业发展要求,结合金融建设示范试点的总体要求,制定更加完善的金融业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金融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工作措施。同时,进一步细化和完善金融集聚区规划,合理布局规划银行机构、金融后台服务中心、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及其他金融组织。

(二)进一步完善金融支持政策。根据全县金融产业发展总体规划,进一步完善现有金融业发展扶持政策,鼓励和支持金融建设发展,做大做强金融产业。修订完善现有考核奖励制度,加大对金融机构开展金融建设工作的考核奖励力度,推动全县金融服务建设和产品建设。完善高素质人才引进和培育政策,加大金融人才引进力度,努力集聚发挥金融人才技术优势。

(三)进一步加大引进沪杭金融机构的力度,做大做强金融产业。依托区位优势和良好金融发展环境,继续坚持在上海、北京等地开展金融招商活动,吸引更多的异地金融机构到中北落户发展,努力实现金融机构的增量扩容,推动金融产业发展。

四、加强对金融强县工作的组织领导

(一)成立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为加强对金融建设示范试点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县政府成立以县长为组长,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县政府办公室、县农办、县发改委、县财政局、县人事局、县建设局、县农业局、县贸粮局、县城管局、县工商局、县国土资源局、县金融办、人行中北支行、中北银监办以及武康镇等部门和乡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金融办,负责金融建设示范试点日常工作。

(二)充实金融办人员力量。中北高度重视金融工作,为了推动金融强县建设,2008年8月,专门成立了县金融工作办公室。2014年,又将金融办升格为正科级单位,并配备5名工作人员开展工作。接下来,将根据金融建设示范试点工作的要求,通过引进或招聘金融专业人才等方式,进一步充实金融办人员力量,确保金融强县试点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三)建立完善全县联动的金融建设体系。在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完善由县金融办、县财政局、人行中北支行、中北银监办以及各金融机构及县相关部门联动的金融建设示范试点工作体系。由县金融办负责金融建设示范试点工作的协调;县财政部门负责落实支持金融建设工作的政策措施;人行中北支行负责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建设等工作;中北银监办负责加强对金融运行情况的监管,防范金融风险。各金融机构根据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在确保金融安全的前提下,积极主动地开展金融建设,优化金融服务。

第四篇:关于江西赣州市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江西赣州市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江西赣州市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报告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阶段。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为了解我国农村建设情况,及时总结已有的典型地区建设经验,认真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

题,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为决策部门制定更加具体详细的政策建议,由我委农村经济发展司与产业发展研究所共同组成联合调研组,于2005年10月8日至10日,前往江西省赣州市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整理如下:

一、江西赣州市新农村建设的做法及成效

(一)赣州市概况

赣州市位于江西省南部,现辖18个县(市、区),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283个乡镇。总人口845万,其中农业人口677.56万人,占总人口的80%;国土面积3.94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00.23万亩。3475个行政村,49139个村民小组。2004年,全市gdp达到398亿元,人均4710元,工业增加值97.7亿元,农业增加值114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38.35亿元,增长22.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2.84亿元,增长16.1%;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8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53元。

(二)新农村建设行动的发起

加入wt0之后,我国农业面临着在国际市场上如何保持竞争力的挑战;农村税费改革之后,乡镇机构面临着职能转变的问题;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中,农村面临着劳动力转移的难题。为找出一条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路,赣州市委、市政府从2004年7月组织人员展开大规模调研,逐步理清了农村今后的发展思路:以科学发展观整合农村工作的资源和力量,通过把新农村建设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切入点,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该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做法

赣州市于2004年9月提出并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主要内容是“建设新村镇,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农民,组建新经济组织,塑造新风貌,创建好班子”。各地以建设新村镇为突破口,以“亲民、爱民、富民”活动为切入点,以村镇规划建设、“三清三改”(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改水、改厕、改路)和文明村镇创建为重点,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和生活质量为根本,把新农村建设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突破口和加强村级组织建设的新载体,科学规划、整合资源、分类指导、分步实施、依靠群众、整体推进。

1、以村镇规划为龙头,开展新村镇建设。一是制定村镇建设整体规划。计划用三年时间全面完成所有村镇的规划设计工作,严格按照规划搞建设,做到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实施;建立了科学的规划管理制度并制定了相应的村庄建设管理办法,形成科学合理的村镇规划管理体制,把村镇规划建设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二是全面开展“三清三改”工作。根据各个村不同的实际情况,按照“环境整洁、道路畅通”的要求,依靠村民理事会和村民代表会制定“三清”的标准,发动群众开展“三清”工作,制定了一系列保持农村卫生环境的村规民约,实行村民自治,建立村庄环境管理长效机制。

2、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发展新产业。一是完成了产业建设规划。根据当地的产业基础、资源优势、区位特点、市场需求和农民意愿,按照每个县抓2-3个主导产业、每个乡镇抓好l-2个主导产业的发展思路,基本完成四大支柱产业和六大区域特色产业的规划工作。二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一方面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注重抓好龙头企业的建设;另一方面,切实加强主导产业基地建设,抓好产业化示范县、示范乡建设,形成基地带农户,“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格局。三是建立农业支持保护体系。通过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及推广应用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农产品市场和信息体系和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体系,有力地支撑农业的发展。四是抓好农产品品牌建设和农产品的标准体系建设。大力组织实施赣南的脐橙、会昌的米粉、大余的金边瑞香、兴国的灰鹅、石城的白莲五个江西省优质农产品品牌建设,把全市主要农产品纳入标准化生产的轨道,把果业、生猪建成产值过百亿元的产业集群。

3、以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为依托,培育新农民。一是以市场为依托,以先进和实用技术、务工技能和三产服务培训为主要内容,大力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努力提高农民的科技致富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使18岁以上、45岁以下年龄段的农村劳动力基本掌握l至2门实用农业技术或务工职业技能。二是建立科学合理的培训体系。整合现有的大专院校、职业学校、社会办学力量和企业培训基地等有效资源,构建农民培训体系。现已建立县、乡、村各类培训基地3929个,其中县级273个,乡级965个,村级2690个。建立农民知识化工程师资库,提高师资水平

第五篇: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市场需求及专业建设调研报告

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市场需求及专业建设调研报告

摘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对全国多家企业就高职金融专业的市场需求、人才培养等问题进行了调研。调研所得大量数据,具有良好的代表性,不仅很好地反映了调查对象自身的经验、观点和建议,也反馈了企业对大专层次金融专业人才的需求现状和综合要求。调查结果为推行符合区域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依据,所得结论对高职高专教育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对身处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具有理论和实践参考价值。

关键词:金融人才培养市场需求问卷调查调查背景

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又离不开金融的发展,金融作为整个经济的核心部分,金融得到发展就能很好的促进经济的发展。而金融的良好发展当然是离不开金融人才的培养。从深层次来讲就取决于从事金融工作人员能力和素质的高低。因此新形势下调研应用型金融人才的需求现状及培养方案显得尤为重要。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采用网络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范围较广,调查对象省内省外皆有,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次调查的125个样本中,以福建地区为主,占72.8%。

从被调查对象的构成来看,调查对象覆盖全国各地的各界人士,涉及各行各业的各阶层人员,采样范围广泛,具有较好的代表性。数据分析

3.1 高职金融专业毕业生的市场需求现状

从调查结果来看,各家企业对金融专业人才都有一定的需求量,反映所在单位对金融专业人员需求量在30人以上的调查对象占28.8%,15-30人的占6.4%,5-15人的占18.4%,5人以上的占46.4%。

调查结果显示,83.2%的调查对象认为将来市场对高职金融专业毕业生仍将存有需求。根据分析来看,持有这种积极态度的原因主要有:第一,金融人才的使用,尤其是基础性工作,重在从业经验而不是学历;第二,部分岗位采用该层次的人才,可以节约人力成本;第三,对大专层次金融专业人才需求量最大的中小型企业占企业总数的大部分,因此需求量前景较好(表1)。

表1大专层次金融专业毕业生市场需求的主要原因

岗位设置方面,被认为市场需求量较大的岗位主要有理财规划师、金融营销、证券客户经理、银行综合柜员、市场研究专员和电话营销等,均受到20%以上调查者的支持。其中理财规划师和金融营销这两个岗位成为招聘企业比较青睐的岗位,需求量较大。(表2)。

3.2 高职金融专业毕业生所需素质与能力

各个被调查的企业招聘金融专业毕业生时优先考虑的基本素质主要是工作态度和专业实践能力,各占71.2%和69.6%(图1)。众所周知,企业招聘员工的时候非常看重应聘者的态度和实践能力,良好积极的态度就是成功的开始。肯学肯干,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以后必然成为岗位上的主要能手和尖兵,也必然为企业带来较高的效益。另外,沟通能力、专业理论知识和自学能力也较为普遍地受到企业的重视。经过学校的锻炼和培养,高职金融的学生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对金融行业的新知识、新产品、新技能具备一定的自我学习能力。

但是从被调查人员反映的情况来看,目前大专层次金融专业人才依然缺乏这些重要素质。其中,认为缺乏良好的工作态度的调查对象占59.2%,认为缺乏良好的专业实践能力的调查对象则多达61.6%,认为缺乏自学能力、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以外知识的比例也较大(图1)。

在大专金融专业人才培养中,要始终坚持培养基础金融业务中的高素质、高技能、高效率的应用型金融人才。业务素质高、操作能力强、适应时间短应该是大专院校应用型毕业生的基本特征,每一位金融专业的毕业生都能够熟练地进行各项金融业务操作,熟知各种金融理财产品,熟悉并了解地区、全国乃至世界金融市场的总体情况。通过自身所学知识,能够根据金融市场的情况变化给出有利于客户的相关判断和引导。金融业务的熟练操作、金融产品的熟知及应用、金融市场及宏观经济形势的一般分析与判断、微观经济活动的洞察能力是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基本要求。

图1高职金融学生能力素质一览

3.3 高职金融专业毕业生的岗位技能需求及突出问题

调查对象认为金融岗位所需的专业实践技能主要是金融产品营销、金融客户服务、投资理财规划、报表分析报告拟写、金融投资理财产品介绍、金融咨询和Excel在金融统计分析方面的应用等,均占调查对象的50%以上(图2)。从这里可以看出,企业中更加喜欢毕业生具备一些实际的操作技能,他们希望毕业生能够零距离顶岗操作,从而减少培训时间和成本。

下载2010年12月南昌分行关于江西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情况调研的反馈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0年12月南昌分行关于江西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情况调研的反馈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