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实行风险管理提高重症监护室护理质量
实行风险管理提高重症监护室护理质量
祝志梅
重症监护治疗病房(ICU)是医院的危重病人集中管理的高风险科室,是医疗差错、事故的易发地,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稍有疏忽,即有可能影响病人的生命安全,所以正确分析护理工作中的差错及隐患,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对策,对护理流程进行质量监督,有利于改进ICU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安全、满意的优质服务。
1本院ICU2003~2005年护理差错、缺陷及投诉情况
本院ICU从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发生护理差错3起,其中非计划拔管2起,用药漏注1起;发生护理缺陷4起,医嘱未及时核对2起,其他2起;护理投诉1起。2005年发生护理缺陷2起,无护理差错及护理投诉。
2原因分析
2.1安全防范意识不强2003至2004年非计划拔管2起,因其当班者均为低年资护士,临床护理经验欠缺,安全意识不强。其中1例是剖腹探查术后复苏病人,意识清楚,患者拒绝使用约束带,护士做了口头宣教后同意,结果病人在睡意朦胧间拔除了胃管;另l例为脑出血病人,脑室引流术后,患者浅昏迷,较烦躁,因约束带固定不牢固且未实行镇静,病人挣脱约束带拔除了引流管。
2.2护理制度执行不严ICU护士护理工作繁忙琐碎,常遇抢救病人,值班护士需要完成大量的急救及常规工作,如果放松对护理制度的执行要求,擅自削减操作规程,不严格三查七对,就容易引发差错事故。总结上述4起护理缺陷,有的因医嘱核对不认真(医嘱内外不符)造成漏服或漏注药物的,有的未查看治疗本,使时间用药遗漏或延迟,这或多或少都对病人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降低了护理工作的质量。
2.3护理人员配备不足由于护理人员素质或数量方面的原因,不能保证满足工作的基本要求,从而给患者造成了不少安全隐患。尤其是夜班护士少,遇抢救病人时,易顾此失彼,引发差错事故,或造成病人及家属不满。我科曾发生患者家属因病人得不到周到的服务而几人联手到院办公室投诉夜班护士事件。
3实施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风险管理是指对病人、工作人员、探视者可能产生伤害的潜在风险,并对其进行识别、评估及采取正确行动的过程[1]。护理风险始终贯穿在护理操作、处置、配合抢救等各环节和过程中,有时即使是极为简单的临床活动都带有风险,一旦发生护理缺陷或事故,就会给病人和家属带来痛苦。
推行护理风险管理,提高对护理人员风险预测意识,增强风险的鉴别能力,减少服务过程中各类危险因素,最大限度地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起了重要作用。最终目的是保障病人安全,把护理差错及纠纷降到最低限度,提升护理品质[2]。4护理风险管理措施
4.1加强低年资护士培训从本科室发生的差错事件看,当事者均为护龄2~3年的护士,2005年我们对低年资护士进行了正规的省级ICU岗位培训,实施严格的带教制度,并通过一系列理论及操作考试后才允许单独上岗。护士长对低年资护士进行一对一的面谈式教育,以从前发生的差错事件为例,分析差错发生原因,从中得出护理的注意事项,使低年资护士避免犯类似错误。
4.2制定严格的护士工作职责安全护理不但是护理质量的要求,也是护理道德的基本要求[3]。每一位护士都应明确我们所面对的都是病情危重,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危重病人,任何疏忽大意都可能给病人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甚至是生命的代价。ICU护理工作一般缺少病人家属的监督,因此,需要制定更严格的护士工作职责,也需要护士更自律、更慎独。我们要求责任护士认真仔细地评估好每一个病人,对明确存在或潜在的护理问题制定切实可
行的护理计划及措施。对护理隐患有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并严格交接班,交班明白清楚,交班内容包括患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肢体活动、安全措施、卧位、引流管固定、医嘱护嘱等等,做到口头讲清、书面写清、床头看清[4]。
4.3认真执行三查七对制度任何差错事故的发生,有其偶然性,也有其必然性,如能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遵守操作规程,势必能减少或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特别是三查七对制度,护士切忌盲目执行医嘱,要善于发现问题。护士拿到特殊的时间用药可在床边临时交班本上注明,以免遗漏。医嘱后首先核对医嘱单,纠正内外不符现象,然后抄写并执行医嘱,执行医嘱实行两人核对制度,如有疑问要及时问清楚后方可执行。特殊的时间用药可在床边临时交班本上特别注明,以免遗漏。操作前、中、后必须认真核对病人床号、姓名及年龄等。由于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我科2005年基本未发生护士因核对不仔细而导致的护理缺陷。
4.4合理配备各班护理人员在护理人员比较紧缺的情况下,根据病人数随时调整在班人数,防止因人员不足出现忙乱现象而引起差错事故,以确保护理质量。同时,临床实践表明护士的素质和能力与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有着直接联系,是维系护理安全最重要的基础[5]。因此,我们还着重注意加强科室护理人员的素质培养,开展操作比武,使人人均能熟练掌握各种监护仪器设备的使用和操作,病人多时也能做到忙而不乱,使家属放心,2005年未再发生因此引起的投诉。
5小结
护理服务的对象是宝贵的生命,如何保证护理安全是广大护理管理者关注和努力研究的方向。只有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规范护理行为,制定出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并认真落实,才能真正做到有效规避风险,预防差错事故的再发生。
参考文献
1林菊英.医院管理学.护理管理分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67
2钱萍.加强医院护理风险管理的必要性.护理管理杂志,2004,4(6):17~19
3黄荔红,林丹.加强安全护理管理,预防护理纠纷.解放军护理杂志,2002,56(2):41 4田涛,陈惠珍.浅谈强化安全护理与防范对策.护士进修杂志,2001,16(1):29~30 5周立宁.营造安全文化,防范护理差错.中华护理杂志,2004,39(3):192~193
第二篇: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制度
重症监护病房护理工作制度
(一)ICU 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
1.护理部应加强对ICU 护理质量的控制及管理,成立ICU 护理质量管理组织。其组成由护理部和ICU 护士长等组成,在护理主管院长(或医疗主管院长)和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领导下开展工作。
2.主要职责与权限是:对ICU 护理质量管理工作予以咨询及评议,对本院的 ICU 护理问题负责提出鉴定和处理意见。
2.1 职责:
2.1.1 研究全院ICU 护理质量管理情况,审定ICU 护理质量管理的规章制 度。
2.1.2 建立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ICU 护理质量方面的重大事项,遇 有紧急问题随时召集会议。
2.1.3 组织ICU 护理的会诊及病例讨论
2.1.4ICU 护理问题鉴定:
a.对本院ICU 发生的护理问题进行鉴定,讨论分析问题性质,为医院做 出处理决定提供依据。
b.对于ICU 发生重大问题与相关部门共同鉴定,并报医疗质量管理委员 会。
2.2 权限:
2.2.1 实施ICU 护理质量监控,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及改进措施,以促 进全院ICU 护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2.2.2 对各ICU 制订的护士培养计划进行审定,对其计划的落实情况进行 考评。
(二)ICU 护士准入制度
1.ICU 护士准入条件(新上岗)
1.1 具有护士执业资格
1.2 两年以上的临床护理实践经验,熟练掌握专科疾病的护理常规。
1.3 通过三个月以上的危重症护理在职培训
1.4 经考核合格方可从事ICU 临床护理。
2.ICU 护士独立工作准入资格
2.1 实行一对一带教,直至其能独立完成危重症病人的护理工作。
2.2 带教期间在带教老师指导下进行各项护理操作。
2.3 带教期间,每月由护士长和临床教师对其进行ICU 临床技能考核。
2.4 带教期结束后,能熟练掌握ICU 各种规章制度、规程、岗位职责并通 过严格的理论及技能考核,合格后方可独立工作。
(三)ICU 病房护理管理制度
1.ICU 护理人员在科主任领导下,由护士长负责管理,主管病房医师给与协 助。
2.ICU 护理人员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及执行各项医疗护理操作常规。
3.ICU 护士对病人实行24 小时连续动态监测并详细记录生命体征及病情变 化。急救护理措施准确及时。
4.各种医疗护理文件书写规范,记录完整、整洁。
5.危重症病人护理措施到位,杜绝差错隐患,确保病人安全。
6.做好病房的消毒隔离及清洁卫生工作,防止院内交叉感染。
7.ICU 仪器、设备应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定期保养,使之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8.ICU 物品定位、定量、定人保管,未经护士长允许不得外借或移出ICU。
9.ICU 护理人员衣着统一规范,严格控制非本室人员的出入。
10.及时向家属提供确切病情,并给予他们支持和安慰,创造条件鼓励他们 亲近病人。
(四)ICU 护理工作制度
1.ICU 护理工作基本要求
1.1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随时监测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及各种管道的通 畅,准确记录24 小时出入量。
1.2 有完整的特护记录,详实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
1.3 重症患者的生活护理均由护理人员完成。
1.4 随时做好各种应急准备工作。
2.ICU 护理交接班基本要求
2.1 每班必须按时交接班。在接班者未接清楚之前,交班者不得离开岗位。
2.2 严格床旁交接班。交班中发现疑问,应立即查证。
2.3 交班内容及要求:
2.3.1 交班内容突出病人病情变化、诊疗护理措施执行情况、管路及皮肤 状况等。
2.3.2 特殊情况(如:仪器故障等)需当面交接清楚。
2.3.3 晨会中护士长可安排讲评、提问及讲课,布置当日工作重点及应注 意改进的问题,一般不超过15 分钟。
3.ICU 护理查对制度
3.1 对所有的病人应使用“腕带”作为患者的识别标志,“腕带”
填入的识别信息必需经二人核对后方可使用,若损坏更新时同样需要经二人 核对。
3.2 对用药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
3.3 给药时查对药品质量,注意配伍禁忌,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如患 者提出疑问应及时查清方可执行。)
3.4 医嘱需由二人核对后方可执行,记录执行时间并签名。(若有疑问必 须问清后方可执行。)
3.5 认真查对医嘱,规范本科室医嘱查对时间及人员要求。
3.6 抢救患者时,下达口头医嘱后,执行者需复述一遍,由二人核对后方 可执行,并暂保留用过的空安瓿,以便查对。
4.ICU 患者转科(院)制度
4.1 患者需要转回原临床专业科(院)继续治疗原发病时,由医生向家属交待 病人病情及途中风险,取得家属同意并签字后,方可进行转科(院)事宜。
4.2 根据转科医嘱,进行转移前患者评估及各项护理准备,并通知接收科 室的主班护士
4.2.1 检查患者护理记录齐全,记录内容完整。
4.2.2 检查病人的个人卫生:转出时病人面部、手足、会阴、皮肤清洁,无褥疮。
4.2.3 检查各种管道应清洁通畅,固定合理、牢固,引流袋清洁。注明 插管/换管日期、时间,伤口敷料保持干燥清洁。
4.2.4 检查静脉穿刺部位。保持静脉输液通畅,所用药物标示清楚。
4.2.5 备妥病历记录、各种检查胶片、有关药品和病人的物品准备移交。
4.2.6 向接收科室护士介绍病人的情况:姓名、诊断、主要治疗、皮肤 及各种管道情况。
4.2 根据病人病情危重程度,安排医师护师陪同。
4.3 转科(院)途中备好必要的抢救药物及用物。认真观察病人病情变化,保证各种管路通畅。
4.4 到达新科室(院)后,认真与该科(院)的主管医生、护士进行床旁 交接班,由交、接双方填写交接记录。
5.ICU 病人外出检查制度
5.1 根据下达医嘱,在检查前评估患者病情,并进行记录。
5.2 检查全程须有医护人员陪同。
5.3 根据检查项目要求,做好检查前各项准备工作(包括心理护理),必 要时备好抢救药物及用物。
5.4 在离开ICU 前认真核对工作,包括核对医嘱、病人识别标志、检查项 目及部位无误,与清醒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安抚患者的紧张情绪。
5.5 在检查过程中需认真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意识状态、生命体征等,注意保 暖并保证各种管路通畅及仪器正常运行。
5.6 如有特殊病情变化,及时进行处置后再行检查,或根据病情停止检查。
5.7 检查完毕返回ICU 后,护士妥善安置病人并做好详细记录。
6.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6.1 所有仪器应分类妥善放置,专人管理,正确使用。
6.2 保证各种仪器能正常使用,定期检查、清点、保养,发现问题及时修 理。
6.3 保持各种仪器设备清洁,备用设备必须处于消毒后状态,有备用标识。
6.4 仪器设备原则上不得随意外借,遇有特殊情况由医疗行政部门协调调 配。
6.5 科内应定期对员工进行仪器应用培训,包括消毒操作与流程、常见故 障排除方法等,做到熟练掌握。
6.6 医院设备科对ICU 抢救用主要仪器应及时维修、定期检测并有相关记 录。抢救制度
7.1 病室内必须有齐全完好的抢救器材、仪器、药品等,各项物品做到四定(定品种数量、定位放置、定人管理、定期维修),三及时(及时检查、及时消毒灭菌、及时补充)
7.2.各类抢救仪器功能良好,器材完备适用,各种抢救用物配套完整,且随时处于备用状态。
7.3.急救车上物品放置有序,药品编号清楚,数物相符,护士能背诵药品排列顺序。
7.4.抢救人员人人必须熟练掌握抢救知识,熟悉抢救器材、药品的作用功能和使用方法。
7.5.参加抢救人员必须全力以赴,明确分工,紧密配合,听从指挥,坚守岗位,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医生未到以前,护士不能离开患者,应根据患者病情及时给予相应的处理,如吸氧、吸痰、测量生命体征、建立静脉通路、麻醉机
辅助通气、胸外心脏按压等,并及时提供诊断依据。
7.6 严密观察病情,记录要详细,用药处置要准确、迅速。执行抢救口头医嘱时,护士在用药前应口头重复医嘱,医生确认,第二人核对无误后执行,并将空安瓿保留,抢救工作结束时二人核对后方可弃之。
7.7 对危急患者应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方可移动。
7.8 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和核对制度,对病情变化、抢救经过、各种用药 等要详细交班。
7.9 及时与患者家属或单位联系,及时通报病情变化。
7.10 抢救完毕后,做好终末料理及消毒,用后物品及药品及时补充,向下登记抢救过程与病人转归情况。
8.消毒隔离制度
8.1 工作人员进入监护室按规定着装。
8.2.医务人员无菌操作时,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8.3.接触病人或操作前后都要洗手。接触病人污染物或疑似污染时应戴手套操作,操作后立即摘除手套严禁戴手套接触非污染区域和用品。
8.4.清洁及污染工作区域划分明确。监护室保持环境整洁、地面清洁,有定期的消毒措施,病室环境应保持通风状态。遇有特殊污染及时消毒,房间在封闭状态下可应用过氧乙酸稀释成0.5%-1.0%水溶液,1g/m3熏蒸2小时。
8.5.每日擦床旁桌,一桌一布,用后消毒液浸泡,清洗晾干。每日用消毒液擦地。各室墩布分开,有标记。
8.6.每日清扫床单位,换下的脏被服不随地乱丢,严禁在病室内清点被服。
8.7.治疗室、换药室、病房每月进行空气培养1次,每季度对工作人员进行一次洗手培养。
8.8.医用垃圾与生活垃圾必须应用不同颜色的垃圾袋严格分开。
8.9.合理使用冰箱,物品放置有序,有定期清洁制度,无私人物品。
8.10.专人专用物品包括下列各项:引流管、引流瓶、吸痰用物、呼吸机管道、麻醉机螺旋管、吸氧管、雾化吸入螺旋管、面罩、血压袖带、体温计、尿桶、量尿杯、暖壶、牙垫、止血带、餐具。
8.11.氧气湿化瓶和呼吸机湿化器内的蒸馏水每日更换1次。呼吸机管道每48小时更换1次,消毒处理后备用。
8.12.吸氧装置、病人床头盘、雾化装置、麻醉机螺旋管每周更换消毒,体温计每周消毒一次,并有记录。
8.13.在病人转出、死亡后对病人单位进行终末消毒,用消毒剂(有效氯含量500mg/L)擦拭,长期住院病人每日擦拭1次病床。
8.14.定期或遵医嘱留取病人血、痰等培养,针对不同的细菌培养做出相应 的隔离措施。
8.15传染病病人消毒隔离应做到:
1)穿隔离衣进入病室,一次一件或在病室门口正确悬挂。
2)戴双层橡胶手套。
3)正规操作,尤其抽血、静脉输液等有创操作。
4)单位隔离,一切物品要放在病人室内处理:分泌物、排泄物用消毒剂溶液混合搅拌,浸泡20 分钟后倒入处置室的池内;针头、输液管路、敷料分别放入屋内双层医用垃圾容器内,进行焚烧处理,并注明“隔离”;被服、隔离衣放在黄色塑料袋内,双层结扎,注明“隔离”及数量。
9.毒麻药品管理制度
9.1.病室应设置毒麻药品专橱、转屉加锁进行管理并指定专人负责,按需要固定基数,动用后有医师开出处方,向药房领回。
9.2.领用时应有专用领药登记和专用处方,禁止用批条领取,交接班应认真按数清点。
9.3.定时清点并检查药品质量,如发现有沉淀、变色、过期等现象,不得使用,所有安剖必须有原装盒保存。
9.4.毒麻药品应设有交接班本,用后登记并保存安剖备查,如有剩余药液,须经第二人核实后方可丢弃。
9.5.调配毒麻药品时,剂量要准确,尽量做到相互核对,禁止估量配药。
9.6.用毒麻药品时应单独处方开写,并用药品全称,一律不得缩写,一次处方总量不得超过一日极量,其一次量不得超过常用剂量。
9.7.负责毒麻药品的保管人员调动时需办理交接手续方可调离,若有数量差错,必须认真查清,根据情况给予妥善处理。
10.ICU 护理记录书写规范
10.1 护理记录描述要客观、真实、准确、完整、及时。
10.2 文字工整,字迹清晰,表述准确。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字时,应当 用双线划在错字上,并签全名。不得采用刮、粘、涂等方法掩盖或去除原 来的字迹。
10.3 楣栏项目填写完整不空项、清楚、无涂改。
10.4 护理记录单均用蓝黑签字笔书写。
10.5 记录内容:
10.5.1 患者的生命体征、主诉及与护理有关的阳性体征、医嘱落实情况、护理措施和效果。
10.5.2 手术患者要记录手术方式、麻醉方式和伤口敷料等情况。
10.5.3 详细记录各种管道名称、引流方式、引流物性质和量等情况。
10.6 生命体征至少每小时记录一次。重要治疗、护理记录时间应精确到分 钟。
10.7 记录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结果及患者的反应情况。
10.8 抢救后六小时内完成护理记录。
10.9 专科观察记录按科内统一规定记录。
11.告知制度
11.1 主管医生及护士应将自己的姓名主动告知病人。
11.2 特殊诊断方法、治疗措施,均应告知病人及家属。未经病人及(或)家属的理解和同意,医务人员不得私自进行相关特殊诊治。
11.3 有关诊断、治疗措施可能出现的问题,如副作用,可能发生的意外、合并症及预后等应向病人及家属做出通俗易懂的解释。
11.4 从医疗角度不宜相告或当时尚未明确诊断的,应向其家属解释。
11.ICU 护士紧急替代制度
11.1 科内备好护理人员联络网,每名护士休息期间做好随时备班准备。11.2 科内护理人员因疾病等原因须休假时,应提前与护士长联系,以便 进行班次的调整。
11.3 如遇重大抢救,护理人员需求超出科内人员安排范围,应立即上报 护理部并请求人员支援。
11.4 护理部及科内应有紧急人员替代预案。
第三篇:重症监护室护理管理计划
重症监护室护理管理计划
一、护士分层级分组排班模式(梯队式):根据护士个人能力、工作经验、护理技能及
在ICU从事临床监护工作年限综合考评,从事ICU护理工作3~5年,具有护师职称的护士,作为本护理组组长,即为梯队式护理小组最高层;2~3年为本护理组中层护理人员,从事ICU护理工作2年以下,包括转科期护士及进修人员为本护理组低层人员;护工为本护理组基层生活护理人员。
二、护理管理分组制:护理组长除平时的护理工作外还分别负责管理任务。
1.护理文书质量检查小组;2院感质量检查小组;3急救药品、仪器检查小组;
三、建立护理组长负责制,有利于培养护理管理人才
护理组长负责本组护士在各班次内发生和发现的一切护理工作问题,并及时总结,及时与护士长沟通联系,并将处理结果及时反馈给组员。护士长定期召开护理组长会议,安排部署工作重点及讨论各组较普遍发生和存在的工作问题,集中制定可行性方案。提高了护理组长的责任感及管理意识。
四、建立护理组长奖罚制度(组长享有普通病房首席护士补助)
护理组长在本梯队护理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既是本护理组的管理者,又是专科业务骨干,在充分肯定其作用的基础上,实施组长奖罚制度,即若本组组员出现差错或护理缺陷,护理组长承担间接责任,与经济挂钩,若无差错或护理缺陷发生,组长在总分数基础上相应加10%系数,充分体现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
五、每日早8:00护士长参加床头交接班,提出护理计划及措施,督促执行;
每周六晨会护理知识学习,并总结本周工作情况(安全隐患及整改措施);
每月中旬科内护理业务讲座,每月指定一名护士讲课;
每月底定期召开护理组长会议。
六、严格执行各项核心制度,保障护理安全,消除隐患,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
七、严把收费关,账目明细化,制定收费标准并打印在册,便于计费,做到不多收不漏收。
每日有主班护士负责计费,护士长每日查阅收费情况。
八、加强护患及家属的沟通,每日上午10:00请家属到医护值班室有主任、分管医生向家属
讲解病情;10:30护理组长发放一日清单;下午16:00家属探视时护士长及护理组长陪同讲解病情。
第四篇:加强护理风险管理提高护理质量
加强护理风险管理提高护理质量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的风险管理,降低护理差错事故和护理纠纷的发生,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及时识别现有的和潜在的护理风险因素,寻求护理风险的防范措施。加强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完善制度,持续质量改进。结果: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提高了护士的风险意识和应对能力,减少和降低了护理风险,保障了患者安全,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结论:风险管理和护理质量密不可分,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可以减少护理缺陷,提高护理质量。
神经内科、护理风险、风险管理
护理风险指患者在接受医疗护理过程中,由于风险因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导致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除具有一般风险的特征外,护理风险还具有风险水平高、客观性、不确定性、复杂性及风险后果严重等特征。护理风险管理是指对患者、医务人员、医疗护理技术、环境、药物、设备、制度、程序等不安全因素进行管理的活动。即采用护理风险管理程序的方法,有组织、有系统的消除或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及风险对患者或医院的危害和经济损失,以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而神经内科以老年人为多,常以一病多症、或一症多病,病情复杂多变,住院时间长,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风险多于普通病房,任何疏忽都可导致严重后果,给病人和医院带来严重危害和经济损失。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结合神经内科疾病特点,依照护理程序,注重护理风险识别和防范措施,将护理安全管理放在首位,确保护理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现在总结如下:
一、护理风险识别与评估
护理风险识别是对潜在的和客观存在的护理风险进行系统识别和归类,并分析产生护理风险事故原因的过程,是护理风险管理基本程序的第一步。
1.1工作态度不严谨存在的风险:个别护士责任心不强,缺乏慎独精神,不按护理级别巡视病房,观察病情不仔细,导致不能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导致病人失去抢救时机。
1.2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章不落实引起的风险:护士在执行各种治疗和护理操作过程中,“三查八对”不落实或流于形式以及没有用“反问式”查对方法来正确识别患者的姓名,以致在加药中出现药物剂量不正确,或弄错患者姓名的现象时有发生。
1.3抢救制度方面存在的风险:由于多种原因,高年资护士流失量大,而临床经验尚浅的护士在病房占主流,专科知识掌握不牢固,技术操作不娴熟,协调能力差,抢救时容易出风险。
二、风险管理的方法
2.1提高风险意识:科室定期举办各种业务讲座及技能培训,对近期工作中常遇到的易产生纠纷的情况进行了解,进行原因分析,制定整改措施,总结经验教训,并学习相关法律法规。
2.2加强对患者的护理 切实落实告知制度,以达到医患间共担风险。
2.3不断加强护理业务质量建设 加强护理人员对患者评估能力的培养,提高专科业务水平。
实现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最大程度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防范护理纠纷,为患者提供安全、满意的护理服务。由于护理风险可能贯穿于护理工作的每个细节,因此,只有建立健全护理风险管理制度,提高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加强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才能保证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有效地推进科学化、系统化、制度化的护理质量管理。
三、正确有效地实施风险管理,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1、加强医患关系管理
医患关系包括医患危机关系管理和医患正常关系管理。加强医患关系管理,能预防和化解医患关系危机;有效反馈评价,能提高满意度和忠诚度;改善医院的管理流程,能创造和提升医院的品牌优势。医患危机关系管理:是指危机的预防,着重是投诉处理、随访随理,媒体沟通,尽量将问题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
2、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保证医疗质量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医疗质量管理方案,定期开展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培训,全员树立医疗安全的意识;建立团结协作、配合默契的团队;加强“三基”训练,提高全员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加强三级质控组织建设,对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定期检查;加强物品、设备的管理,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杜绝医疗事故、医疗差错的发生,使医疗质量不断改进。
3、加强护理管理,健全和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1)学习掌握是基础 常规制度的培训必须纳入继续医学教育的范畴,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学习应知应会内容,要经过考试检验是否掌握。
(2)工作落实是关键 因为护理工作的严肃性,故必须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如查对制度、消毒隔离制度、交接班制度等,保证在工作中检查、监督、反馈、记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即使出现错误,也能最大限度挽回损失,降低对病人的伤害。
4、合理安排人员,严格执业上岗
(1)合理安排护理人力资源,临床70%的治疗、护理、生活服务是通过护士来完成的。要合理配置护理人员,增加中班、夜班人员,减少护士非护理工作的时间,使护士更积极地投入到工作当中。
(2)严格按照执业上岗,没有执业资格的护士不能单独上岗,确保护理安全。
5、完善护理风险管理
(1)建立完善的护理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加强护理质量管理。护理管理一定要动脑子持之以恒,严格要求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开始,用简单的措施来控制复杂的问题。完善护理质控管理体系,成立护理质控小组和安全管理小组。
四、总结
总之,风险管理与质量管理密不可分,护理质量零缺陷意识,是目前最有魅力的护理质量控制意识,这是开展风险管理的关键问题。加强风险管理,运用现代化科学管理方法,使护理管理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为患者提供交全、满意的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1] 王英.护理风险管理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学报, 2014(B07):157-158.[2] 邓坊非.医疗护理隐患自查报告制度的建立与实施[J],护理研究,2009;14,(4):175.
第五篇:重症监护室护理管理制度
重症监护室护理管理制度
1.工作制度
(1)病区监护室在本科主任领导下,由护士长负责管理,主治医师给予必要的协助。
(2)保持监护室整洁、舒适、安全、安静,避免噪音,不得在病房内大声喧哗。
(3)保持监护室环境清洁卫生,注意通风,每天通风3 次:夜班晨、上午、下午各一次。
(4)医务人员着装整洁、严肃,不得在病房内打手机,不得在监护室内吃东西。
(5)患者住院期间必须穿病号服,除必需生活用品外,不得存放过多物品。
(6)病房床位和物品摆放规范,所有与医疗、护理有关的仪器和物品,如监护急救仪器、急救物品、药品及一次性用物等应放置在固定位置,使用后应物归原处,不得随意乱放。
(7)急救仪器设备和用物应常备不懈,并指定专人负责每日清点、检查、填充,做到有备无患。
(8)报警信号就是呼救,医护人员听到报警必须立即检查,迅速采取措施,消除报警信号。
(9)医护人员每日查房两次。
(10)护士的工作站是在患者床旁,除工作需要需暂时离开患者外,护士不允许离开患者。
(11)值班医生24 小时不允许离开病房。
(12)做各种操作前后要注意洗手,患者使用的仪器及物品要专人专用。
(13)遇有严重感染、传染、免疫功能低下等患者应与其他患者隔离,有条件应安置在单间隔离病房,专人护理。
(14)护士交接班必须在患者床旁,接班护士确定无问题后,交班护士方可离开病房。
(15)与医疗护理无关人员限制出入,监护室外公示家属探视制度。
(16)全科医护人员均有方便快捷的通讯联系方式以应付紧急情况,任何时候都要以监护室的工作为先。
(17)对床位较多及住院患者流量较大的病区,可设副护士长(或护理组长)负责监护室的日常运行,监护室护士应相对固定。
2.抢救制度
(1)紧急抢救时,二线医生必须立即到监护室组织抢救。参加抢救人员必须全力以赴,明确分工,紧密配合,听从指挥,坚守岗位,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医生未到以前,护士不能 离开患者,应根据患者病情及时给予相应的处理,如吸氧、吸痰、测量生命体征、建立静脉通路、麻醉机辅助通气、胸外心脏按压等并详细记录。
(2)严密观察病情,记录要详细,用药处置要准确、迅速。执行抢救口头医嘱时,护士在用药前应口头重复医嘱,医生确认,第二人核对无误后执行,并将空安瓿保留,抢救工作结束时二人核对后方可弃之。
(3)对危急患者应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方可移动。
(4)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和核对制度,对病情变化、抢救经过、各种用药等要详细交班。
(5)及时与患者家属或单位联系,及时通报病情变化。
(6)抢救完毕后,除做好抢救记录外,还需做好抢救小结,以便总结经验,改进工作。
3.消毒隔离制度
(1)工作人员进入监护室按规定着装。
(2)清洁及污染工作区域划分明确。
(3)医务人员无菌操作时,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4)接触病人或操作前后都要洗手。
(5)接触病人污染物或疑似污染时应戴手套操作,操作后立即摘除手套,严禁戴手套接触非污染区域和用品。
(6)监护室保持环境整洁、地面清洁,有定期的消毒措施,病室环境应保持通风状态。遇有特殊污染及时消毒,房间在封闭状态下可应用气溶胶喷雾剂进行空气消毒;或用过氧乙酸稀释成0.5%-1.0%水溶液,1g/m3熏蒸2 小时。
(7)每天用消毒液擦地。各室墩布分开,有标记。
(8)治疗室每月进行空气培养1 次,报告存档。
(9)每日清洁床单位,换下的脏被服不随地乱丢,严禁在病室内清点被服。
(10)每日擦床旁桌,一桌一布,用后消毒液浸泡,清洗晾干。
(11)无菌物品定期更换和消毒,每月抽样作细菌培养1 次,并有报告存档。
(12)合理使用冰箱,物品放置有序,有定期清洁制度,无私人物品。
(13)专人专用物品包括下列各项:引流管、引流瓶、吸痰用物、呼吸机管道、麻醉机螺旋管、吸氧管、雾化吸入螺旋管、面罩、血压袖带、体温计、尿桶、量尿杯、暖壶、牙垫、止血带、餐具。
(14)医用垃圾与生活垃圾必须应用不同颜色的垃圾袋严格分开。
(15)呼吸机管道每48 小时更换1 次,消毒处理后备用。
(16)氧气湿化瓶和呼吸机湿化器内的蒸馏水每日更换1 次。
(17)吸氧装置、病人床头盘、雾化装置、麻醉机螺旋管每周更换消毒,体温计每周消毒一次,并有记录。
(18)尿桶、量尿杯、吸引器瓶每周更换消毒。
(19)在病人转出、死亡后对病人单位进行终末消毒,用消毒剂(有效氯含量500mg/L)擦拭,长期住院病人每日擦拭1 次病床。
(20)定期或遵医嘱留取病人血、痰等培养,针对不同的细菌培养做出相应的隔离措施。
(21)传染病病人消毒隔离应做到:
1)穿隔离衣进入病室,一次一件或在病室门口正确悬挂。
2)戴双层橡胶手套。
3)正规操作,尤其抽血、静脉输液等有创操作。
4)单位隔离,一切物品要放在病人室内处理:分泌物、排泄物用消毒剂溶液混合搅拌,浸泡20分钟后倒入处置室的池内;针头、输液管路、敷料分别放入屋内双层医用垃圾容器内,进行焚烧处理,并注明“隔离”;被服、隔离衣放在黄色塑料袋内,双层结扎,注明“隔离”及数量。
附:ICU护士技术能力要求和工作标准
1.技能要求
(1)掌握基本的心电监护技能,能判断异常心电图。
(2)掌握基本的血液动力学监测技术,能初步判断血液动力学的异常变化。
(3)掌握基本的急救技术,包括心肺复苏,电击除颤,急救药物的使用等。
(4)熟练使用各种输液泵、微量泵、空肠泵,正确实施输液治疗、微量药物治疗和肠外营养治疗。
(5)掌握气道护理技术,熟悉呼吸机操作技术,正确实施呼吸机治疗。
(6)掌握各种创伤性操作的配合技术,如深静脉穿刺术、气管切开术、腹腔穿刺术、胸腔穿刺术的配合技术。
(7)熟悉多脏器的支持技术,如血液净化技术、体外起搏技术等。
(8)具有各专科的专科护理知识和技能。
2.工作标准
(1)通过ICU知识和技能的相关培训、考核。
(2)熟练掌握ICU的基础、专科知识和技能。
(3)严格遵守各项护理制度、ICU制度和操作常规。
(4)具有良好的慎独精神和敏锐的观察能力。
(5)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心理疏导能力和富有爱伤观。
(6)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奉献精神。
重症监护室(ICU)病房管理制度
一、病房要保持安静、整洁、舒适、安全,定期做空气消毒(每日一次),定时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定期行空气细菌监测(每月一次)。
二、危重病人入科时,要立即对病人进行相应的安排处理,使病人得到快速、准确的抢救、治疗及监护。
三、加强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的保护性医疗制度,避免医误性损害。
四、对神志不清,躁动不安,年老衰弱或偏瘫病人应及时加用床栏并适当约束以防跌伤、自伤。
五、病情危重或出现精神症状,有自杀念头的患者及时通知家属和医生,并向院方汇报。
六、特级护理要按级别护理要求完成,各种治疗要遵医嘱及时准确无误执行。
七、各种护理文件书写要及时、准确、客观、真实、工整,字迹清晰,无涂改。
八、病房内毒麻、精神药品,易燃易爆物品专人、专柜加锁保管。
九、病员不得随身携带危险及贵重物品,若携带者请当班护士清点好交家属保管。
十、病房内物品及床单摆放整齐,急救物品、器材,定人管理,做到“五定一及时”(定品种数量、定点放置、定人管理、定时检查、定期消毒灭菌,及时维修补充)。
十一、工作人员需衣帽整洁,入室更衣、换鞋。
十二、病人家属未经允许不得探视,特殊情况须入室者,应换鞋、穿戴隔离衣帽及口罩。
十三、护士长负责全面管理工作,病室内一切用物及药品应指派专人进行管理,建立帐目,定期清点。
十四、对转出(死亡)病人的床单以及用物,进行消毒处理。
十五、避免温度性损伤,加强管理,使用热水袋、冰袋、冰毯、烤灯的应注意安全,以防烫伤、冻伤。
十六、实行人性化服务,随时与家属交流、沟通,听取病人及家属意见、建议,及时改进工作。
十七、参观学习者要经医务科、护理部批准,入室应更衣换鞋,遵守有关规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