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人员职业疲劳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合集5篇)

时间:2019-05-13 02:10: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护理人员职业疲劳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护理人员职业疲劳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第一篇:护理人员职业疲劳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护理人员职业疲劳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医疗制度的不断改革,护理模式的更新和新的医疗法规的出台,护理工作面临更大的压力。护士职业疲劳与个体特征、人力资源配备、职业压力、人际交往受限等因素有关。职业疲劳不仅损害自身健康,影响护理质量,同时威胁着患者的安全,并有可能引起情绪激化。

【关键词】:护理人员、职业疲劳、职业病、影响因素、措施

【正文】:

职业疲劳是由于长期过重的工作压力和精神高度紧张、过度劳累、睡眠不足等因素导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对工作丧失热情、同情心和责任感,对工作产生反感。(13)随着现代化的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们所面临的职业压力越来越大,身体和心理上的疲劳感也越来越严重。护士是疲劳发生的高危群体,有研究表明,91.27%的护理人员有被疲劳困扰的经历,远高于其他人群的发生率。

(8)护士的疲劳不仅损害自身健康还影响了护理质量。目前,护理人员的职业疲劳现状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对于职业疲劳的影响因素也分析的越来越全面,因此,职业疲劳的干预措施也越来越完善。

护理人员职业疲劳的发生率及现状

李胜利等通过对318名护士调查研究表明护士中有疲劳者占69.1l%,这说明疲劳在护士中普遍存在,其中、重度疲劳者占31.41%。(15)许梅等也将护士应对方式与疲劳做相关分析,发现疲劳与积极应对的相关系数未-0.39,呈负相关;与消极应对的系数为0.42,为正相关。(16)

职业疲劳影响因素

1.个体特征 个体特征差异的不同与护士疲劳状态有一定的关系。不同年龄、护龄、学历水平、职称等级、婚姻状况的护士在疲劳程度上也存在比较大差异。有调查显示随着护龄增加及其年龄的增长其疲劳程度呈先升后降的趋势。<=25岁年龄护士由于刚入职经历旺盛年轻力壮其工作活力水平上升,31~35岁护士由于工作新鲜感退去,重复性增加,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下降(7)。.王治英等认为低年资护士工作时间短,临床经验不足,却承担着大量的治疗及基础为护理工作所承担的工作压力也相对较大,加之病人对低年资护士缺乏信任,使其心理及体力负荷随之日趋繁重,对工作的氛围和环境不满意,对管理者的信任度较低工作中无所适从。(10)学历水平越高的护士疲劳感越低,职称不同的护理人员则呈现中间低两边低中间高的曲线变化,即护师的疲劳感最高,护士、主管护师和副主任护师以上的护理人员疲劳程度则降低。(1)徐朝艳等认为由于护理人员在工作和家庭中扮演着多种角色,既要当好医生的助手,病人的好护士,又要做贤惠的妻子,慈爱的母亲与孝顺的女儿。当多种角色发生冲突并出现矛盾时,便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同时她们又必须不断学习新理论、新知识,在体力和脑力上付出较多,所面临的职业紧张及疲劳感自然较高。(12)

2.科室人力资源配置不足 不同科室的护士由于病人病情程度、工作量不同,其所致的职业疲劳状况就有所差异。工作量大的科室,由于人力资源配置不足,护理人员的疲劳程度就越大。ICU的护士疲劳程度相较其它科室来说是最大的。由于ICU的病人都是危重患者,随时需要抢救,需要严密的观察。护理人员的夜班轮换快,饮食和睡眠都无规律,极易造成护理人员的疲劳。手术室护士在工作当中的时间并不稳定,根据不同的病症情况可能会出现长时间手术,如10h以上的手术治疗,且很多患者的手术都为急诊手术,这也容易造成护士在工作中出现长时间、高负荷的连续工作,长此以往容易使护士出现疲劳情况精神科、急诊科、儿科等科室也很容易引发职业疲劳。(11)

3.职业压力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医生普遍受到社会的尊重和承认,而护士则被认为是医生的助手,甚至有人认为是保姆而不是专业人员。护士即使遇到被歪曲事实被患者责骂,也要保持冷静和平和,理解患者的心情,甚至要做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这使患者的感情受到伤害,人生安全得不到保障,护士就会辞职或调换工作岗位。(9)护患关系信任度在近年来越发紧张,使得护士在忙

绿工作的同时还要处理与患者的紧张关系,越发加重了护理人员的疲劳程度。(6)近年来,医院床位都有不同程度扩展,医院为提高经济效益,减少开支,最先考虑的是尽可能地少用护理人员,但同时整体护理的开展,模式病房的建立,新仪器、新设备在医疗上的广泛应用,护士的工作量急剧上升,使得一些护士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使护士工作时间不固定,使护士的生物钟被打乱,给家庭生活造成影响,若得不到家人的理解与支持,会加重心理压力。长此以往必然会导致心身疾病。(19)

4.人际交往受到限制护理人员工作环境相对独立,大部分护理人员需要

频繁倒班,尤其是夜班,打乱了人体正常的生理规律,给护士心理、生理功能、家庭生活和社交活动造成不良影响。(9)由于护理人员的人际交往圈变得狭窄,其感情宣泄受到限制,心理压力增加,导致其身心疲劳感增加。

职业疲劳的不良影响

护理人员长期的职业疲劳如果调试不当或适应不良会严重损害身心健康,导致一系列问题,使护理质量下降,甚至还会导致护理纠纷。李淑芳等认为护士整日围绕着病人的生理、心理及社会等问题进行工作,加上自身的社会地位较低、待遇低、生活压力大等现实问题,使得不少护士常感到身心疲惫,职业倦怠。而且护士的多以女性居多,在体力上应对各个层次的病人会比较吃力,因此患职业病的几率比较大。(2)田素斋等认为由于护士在工作中身体经常处于弯腰或其他腰部受限的体位,从而导致了护士职业性腰背痛的高发生率。(5)另外静脉曲张、腰椎间盘突出静脉曲张、腰椎间盘突出也是护士最常见的职业病。胃病、肾结石、泌尿系疾病比较“偏向”手术室、ICU病房的医生、护士,在无菌操作的空间里工作,手术一做十几个小时是常事,其间不能吃饭,不能喝水,不能上厕所。在这些需要无菌操作的空间里,医护人员每去一次洗手间都意味着要脱衣、穿衣、消毒等一系列程序。时间长了,胃病、肾结石、泌尿系统疾病就找上门来。(17)由于护士疲劳感加重,在上班期间精神不佳,也会导致职业暴露的发生。近年来,随着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等具有血液传播途径传染病患病率的上升,护士因职业暴露所引发血源性疾病感染的潜在危险也日趋加重,从而又加重了护士离职率的增加。此外,工作疲劳感高者因急躁不耐导致了工作内外的冲突,经常回避与朋友的交往.导致和工作对象、朋友的关系紧张。

护士疲劳干预措施

(一)医院管理阶层的支持

1.1.完善科室人员配置与护士排班制度 实行弹性排班,尽可能做到新老搭配,工作能力强于工作能力较弱的搭配。同时要增加夜班护士补助,为护士的身心健康提供保障,使护士充分认识到自我在医院中的重要作用。(4)为降低护士超负荷状态,医院应当配备足够的护士,优化排班与工作流程,降低护士的工作负荷减少延迟下班等超负荷状况的发生,以减轻其付出—获得不平衡感与超负荷状况,让护士在付出自己的劳动后,得到相应的奖励,尊重和认可,获得归属感与成就感,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3)

1.2.内部推行人性化管理,建立有效的支持网络 护理管理者应注意动用管理艺术,切实关心护士的思想工作于生活,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对于护士在检查考核中出现的失误,不要一味的批评和处罚而应帮助其共同剖析原因,探索问题的症结,寻找解决的方法。利用计算机网络建立医护、家庭与医院的联系网、护士俱乐部网等支持网络。以随时了解护士的心理动态,提供探讨、交流的平台。

(4)

1.3加强护理人员的素质教育护理管理者应组织相关的培训,如新理念培训、压力管理培训,不断提高护士的应对能力和综合业务素质。给护士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如健康教育沟通演示、文艺会演、爱岗敬业演讲等。及时传递医院信息,减轻护士的职业压力。(20)

(二)护士自身方面的调整

2.1.自我调节,释放自身压力护士必须加强自身修养,重视心理素质的锻炼,保持旺盛的精力,精神集中,心情愉快。稳定的情绪可促使工作有条不紊的展开。提高T作效率,使自己处于最佳心理状态,发挥最佳水平。(15)护理人员还要要学会自我调节心态释放内心压力,可选择合适的时机、合适的对象、合适的场景来宣泄内心的不快,也可以通过定期短期旅游来缓解心神。护士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对工作积极正性的态度和情感也能预防职业疲劳的发生。(14)

2.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由于频繁上夜班造成的营养缺乏、胃肠功能紊乱、睡眠障碍等,应加强营养,多摄入一些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的食物。对减轻疲劳有明显效果。加强体育锻炼,可有效缓解疲劳,提高身体抵抗力。加速生物钟的尽快适应。(18)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保持身心愉悦,使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职业幸福感增加,从而降低其职业疲劳的发生。

提高护理人员的社会支持

由于传统的观念使大多数人对护理人员还存在误解。社会舆论导向对护理工作者有强大的影响,护士的心理健康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应借助各种大众媒体向社会广泛宣传护理专业的重要性及多元性,宣传护士的学习、工作及生活,使社会公众对护理工作和护士的价值有真实了解,纠正对护士只会打针、发药、量体温“三大常规”的片面、错误认识,提高护士的社会地位。(20)同时政府可以增加对护理人员的保护政策,加强护理人员的人身安全感。只要全社会形成尊重护士、重视护士的良好风尚,将有利于激发护士的自豪感、责任感,进而消除护士的自卑感和职业疲劳。

【小结】

护理人员职业疲劳是由于长期过重的工作压力、精神紧张、人际关系限制等因素导致的。不仅影响护理人员产生的身心健康还对护理工作的质量产生影响。

针对护理疲劳发生的因素,医院、社会、护理人员本身都应该采取一定措施来预防职业疲劳的发生。目前,医院大多以女性护理人员为主,男性护理人员较少,因此,职业疲劳多针对女性护理人员来探讨。缺乏男性相关内容研究。

第二篇: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及影响因素.

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及影响因素

职业倦怠是职业压力的一种,指在职业环境中,对长期的情绪紧张源和人际关系紧张源的应激反应而表现出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综合征。教师是职业倦怠感的高发人群。教师身上表现出的职业倦怠感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巨大的消极影响。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职业倦怠。职业倦怠是指在职业环境中,对长期的情绪紧张源和人际关系紧张源的应激反应而表现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综合征

职业倦怠容易发生在医疗护理、教育等与人打交道的行业中,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在长期压力体验下所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典型症状是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热情和兴趣的丧失以及情感的疏离和冷漠。

国外对教师职业倦怠状况的研究发现[1],教师体验到职业倦怠之后容易对学生失去耐心和爱心,对课程准备的充分性降低,对工作的控制感和成就感下降。这除了对自己有很大的消极影响外,还会对学生的发展有显著的消极影响。

我国中小学教师面临着较大的心理压力,有些教师的心理压力已经对教学和学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呈现出明显的职业倦怠症状。研究我国中学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对于提高教师的职业生活质量,以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4.3 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发展特点

教师的成就感与教龄不存在线性关系。如上所述,教师职业倦怠的发展是一个波动过程,呈现出高高低低的趋势。我们认为,教师职业倦怠的发展状况与教师自身的成长和发展息息相关。教师在不同的成长阶段所关注的问题不同,对工作的感受也不一样。根据教师成长的几个阶段[9],关注生存阶段的教师会把搞好师生关系作为工作的重要内容,不易出现对学生冷漠的现象;而且在工作之初的几年内,工作的适应和经验的积累也会体验到成就感逐渐增长。当进入关注情境阶段后,教师关注的焦点就投向了提高学生的成绩、关心班级的大小、时间压力以及备课材料是否充分等;同时很多教师也开始担当毕业班教学和管理的重任。但是这时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远还没有达到成熟的程度,随着对新工作热情的消失以及对来自教学的、人际关系的和学生的压力体验逐渐加深,教师的情感衰竭程度和去个性化程度逐渐上升。随着工作经验和教学技能的增长,职业发展进入成熟阶段,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越来越轻车熟路,对工作中的压力应对方式也逐渐成熟,所以成就感又逐步上升,相应地情感衰竭程度和去个性化程度逐渐下降。

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的影响因素

女教师的成就感低于男教师的情况,这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虽然检验已表明职称和性别对成就感没有交互作用,随女教师的低成就感的一个重要因素。女教师两个负性维度表现出来的程度比男教师低,这可能与女性丰富、细腻的情感特征以及类似母亲的情感角色期待有关,虽然成就感较低,但对学生并不冷漠。,班主任的职业倦怠状况要比一般任课教师严重,研究结果部分证实了这个假设。班主任教师除了担任课程任务外,还在班级管理、处理学生问题等任务上承担的责任和压力要大于一般任课教师。学生的行为问题是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状况的重要因素。学生的问题行为是造成教师压力的首要因素。处理学生问题需要较多的情感支出,因而班主任容易倾向于去个性化。另一方面,也正是班主任教师承担的责任大于一般任课教师,学生各个方面的成绩也易于归功于班主任老师,或许由于这种成就感的来源差异,使得斑主任的成就感比一般任课教师高。

重点中学的生源好于一般学校,教学和管理中所遇到的学生问题都较一般中学少,教师所感受到的来自学生的压力较小;在当前重点中学具有扩招、重点扶持优势的情况下,一般中学的教师感受到的生存压力很大;而重点中学学生的考试和升学状况都大大的优于一般学校。

第三篇: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危害因素的探讨

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危害因素的探讨

南京市浦口医院手术室

费为奎邮编:210031 【摘 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危险因素。方法:通过临床观察、分析,总结出手术室护理人员长期工作在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心理性四大危害因素中所面临的职业危害因素。结果:使手术室护理人员明确职业危险因素。结论:要有效地避免或减少职业危害,必须明确职业危险因素。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人员;手术室职业危害因素;探讨

职业危害是指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中,由于接触粉尘、有害化学物质、物理因素、放射线物质、生物因素等对劳动者身体健康所造成的伤害。随着医学的快速发展和人民健康的需要,手术室的各种设备、材料更先进、多样化。这些设备、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对护理人员产生更多的危险。更重要的是,在工作中不得不直接或间接接触患者的组织、血液、分泌物,且易被锐利器械的刺伤。所有这些致使手术室护理人员成为职业危险的高危人群。要有效地避免或减少职业危害,必须明确职业危险的因素。物理性危险因素

手术室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常见的物理性损害有:电离辐射、搬运重物、病人及长时间站立与不对称工作姿势造成的肌肉、骨胳的损伤,锐利器械的损伤,噪声及粉尘危害。

1.1 电离辐射:在骨科手术中,为了增加手术的准确性,X线机在手术室普遍使用,这是护理人员直接接触放射线引起电离轴射伤害的原因,从理论上看,即使小剂量暴露,长时间接触会蓄积而致畸、致癌[1]。如短期接触大剂量的射线,会发生急性皮肤灼伤、坏死、白内障,长期接触小剂量接触,数年后会发生白血病,其他肿瘤及畸胎等。

1.2 肌肉骨胳的损伤:据报道,由于负重引起脊柱损伤、腰骶损伤发生率达84%,转运患者是导致腰部损伤的主要原因。另外,由于手术的需要,护士为了看清术野,需要频繁将身体前屈,将颈向前向左侧弯曲并联合身体其他部位的转动或侧屈,身体处于不对称状态,会对脊柱弯曲侧产生更大的压力,同时需要更

多背部和肩部肌肉参与活动,长期处于扭颈、侧腰的工作姿势,会引起颈部、背部和腰部的疲劳不适和疼痛,并且可能会引起身体这些部位的病变。

1.3 锐利器械的损伤:锐利器械的损伤是手术室护理人员常见的损伤,发生这种损伤的原因有手术前装刀片,手术中或手术后更换拆卸刀片,以及手术中用手术剪、骨剪,骨膜剥离子时发生的意外。病原体随污染的锐利器械进入伤者的体内会使伤者感染某些疾病,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等,有资料显示,因职业引起的感染途径中锐利器械损伤约占80%[2]。

1.4 噪声危害:噪声是指能引起人们心理和生理不适的一切声音[3]。在手术室内噪声主要有来源于病人的呻吟,电动吸引器、电刀、电锯、电钻、监护仪器的声音。噪声长期剌激可引起机体植物神经和内分泌功能紊乱,导致月经失调,流产率增高;对心血管系统影响是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对消化系统影响是使消化功能紊乱。研究表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发病率比安静环境高5倍,还可以引起听力下降、视力下降、眼疲劳、眼痛、眼花等[4]。

1.5 粉尘:粉尘主要来源于敷盖手术区时布类的抖动及手套滑石粉等。粉尘吸入呼吸道,日积累月可造成呼吸系统的损伤。化学性危险因素

为了消毒器械、浸泡标本、消毒环境手术室护理人员长期接触某些化学消毒剂,如甲醛、戊二醛、含氯消毒剂,吸入废气如麻醉废气、烧灼烟雾及化学性材料的嗅味。

2.1 化学消毒剂:甲醛、戊二醛、含氯消毒剂是手术室常用的消毒剂,具有强剌激性和挥发性。可经呼吸道吸入也可经消化道吸入,长期吸入含高浓度的这些消毒剂的空气或直接接触这些消毒剂可引起皮肤、眼睛灼伤、头晕、头痛、胸闷、气促、过敏等。甚至使组织细胞损伤突变引起消化系统及呼吸系统的癌症和致畸。

2.2 废气:废气主要来源于麻醉废气,烧灼烟雾及骨水泥的嗅味。麻醉废气主要是氯氨醚、异氟醚等从面罩瓣活瓣、螺纹管衔接处漏出和病人清醒拔气管导管时患者体内吸入的麻醉残余气体污染手术室的空气,长期吸入这些废气可造成肝脏损害及免疫力下降。烧灼烟雾来自手术使用高频电刀切割组织、凝结出血点时烧灼组织产生的烟雾;骨水泥的异味是骨科手术混合骨水泥时产生的;长期吸入这些烟雾和异味对呼吸系统形成威胁[5]。

2.3 臭氧:来源于用紫外线灯、臭氧消毒器进行空气消毒时产生。人的眼睛、皮肤暴露在紫外线下引起灼伤、过敏;臭氧吸入可致人中毒。生物性危险因素

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与病原微生物零距离接触,这是最具威胁性的职业危险因素[6]。在工作中护理人员直接或间接接触有传染性疾病患者的组织、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在频繁传递器械中易被误伤,这是造成血液传播性疾病的最主要原因,其中最严重的病原微生物感染有乙肝病毒、丙肝病毒和艾滋病病毒。

3.1 乙肝病毒感染:乙型肝炎是世界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我国属于高流行区,据统计我国约有10%~20%的人是乙肝病毒携带者[7]。乙型肝炎患者的潜伏期、急性期及病毒携带者的血液具有高度的传染性,接触极微量(10-7~10-6ml)含乙肝病毒的血液即可引起感染[8]。而且其致病性强,抵抗力强,对低温、干燥、紫外线及一般化学消毒剂均能耐受。护理人员长期接触含病毒的血液及被污染的手术器械,如不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极易被传染。被针刺伤的致病率更高,只有0.004 μl含病毒的血液就足以使受伤者感染,易感人群发生1次病毒污染针刺伤后感染的机会为6%~30%。

3.2 丙肝病毒感染:丙型肝炎的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及无症状携带者,主要经血液传播。慢性丙型肝炎的传染性可持续1~6.5年,传播机会大,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也无有效的疫苗预防,手术室护理人员更应加强预防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

3.3 艾滋病病毒感染:艾滋病病毒是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的病原体。此病毒的重要藏身之地是血液、分泌物,主要攻击人体的淋巴细胞系统,一旦侵入机体细胞,病菌将会和细胞整合在一起导致终生难以消除,引起感染和恶性肿瘤,研究证明艾滋病病毒的在离体血液在室温下的存活时间达96 h,当遇上新鲜的淋巴细胞时会复制传播。据《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报告2010》,至2010年10月底,全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共323 501例,其中艾滋病92 838例,死亡报告42 205率例。2010年1~10月,艾滋病病毒感染者49 866例,其中艾滋病12539例,死亡报告6232例,艾滋病病毒感染率有所提高,因此加强艾滋病病毒防范是刻不容缓的。

职业与心理因素

4.1 职业因素:手术室的工作要求护理人员长期处在站立状态,易导致下肢静脉曲张;工作不定时,饮食没规律引起睡眠紊乱、胃肠功能失调、神经衰弱、胃炎、胃溃疡、胃下垂等。

4.2 压力因素:压力是指一个人在面临与其愿望密切相关的机会、限制或要求时的一种动态条件[9]。手术室护理人员是一个高压力的群体。压力主要来源有:①工作量大、要求高、责任大、任务重、不规律,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使护理人员产生工作疲劳症,甚至出现心身耗竭综合症[10];②特殊的工作环境。手术室护理人员不得不直接或间接接触病人的组织、分泌物、血液,增加职业暴露的危险性,这易造成护理人员焦虑、恐惧等心理,据报道手术室抑郁、焦虑和恐惧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科护士发生率;③薪酬低,地位低,面临家人及社会人士的不理解,加大手术室护理人员心理压力;④协作冲突。手术室护理人员工作是与手术医生、麻醉医生一起合作的工作,护理人员与麻醉医生合作默契程度;护理人员与手术医生的合作默契程度;手术医生的操作顺利程度等都影响手术室护理人员工作情绪。手术中手术医生难免遇上难题,出现情绪的变化波动,甚至责备护理人员合作默契性,使护理人员受委屈。

通过分析手术室护理人员在平时工作中由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心理性这四方面因素所造成的职业危害,我们应该明确自身工作的艰巨性,在平时工作中能够有目的性的预防以上危害因素,避免职业危害的发生。参考文献

[1]尹爱华.护士职业性损伤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J].当代护士,2005,10(2):29.[2]陈明丽, 宋鹏飞.感染科护士应正确认识针刺伤并做好防护[J].中华当代医药, 2005,3(3):84.[3] 李 夏.I C U 噪音污染与管理对策.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4):52.[4]梁贵生.嘈声作业对女工健康的影响[J].噪声与健康护理研究.2004, 8(9):1510-1511.[5] 刘 东,田世军.呼吸科医院感染的控制和预防[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1):62.[6]吕 英.急诊护士职业性损伤的自我防护.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10):45.[7]王德化.内科学护理学[M].第7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68.[8]袁育康.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M].北京: 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0:193.[9]黄忠实,护理学管理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10]刘 宇,何国平.护士工作压力源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1):852.

第四篇:影响土壤真菌多样性的土壤因素及土壤真菌研究进展

土壤真菌多样性研究及真菌分类方法研究进展

陈秋君 201231142005 经济管理学院12级20班

摘要:简述了土壤真菌的多样性以及影响土壤真菌多样性的因子,介绍了土壤真菌分类方法近年来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土壤真菌 多样性 影响因子 研究方法

0 引 言

真菌是一类种类繁多、分布广泛的真核微生物.真菌多样性在维持生物圈生态平衡和为人类提供大量未开发的生物资源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真菌构成了土壤的大部分微生物生物量, 具有分解有机质, 为植物提供养分的功能, 是生态系统健康的指示物.在农业中, 真菌既降低粮食产量, 又为控制植物病虫害和其他真菌生物防治提供一条有效途径.对根际真菌结构和多样性的了解将有助于更好的了解真菌对病原菌的抑制功能.在林业中, 丛枝真菌与植物相互共生作用, 为植物提供养份, 使植物能耐受干旱或贫养的条件, 同时也提高了植物的多样性.在草地生态系统中, 分解者生物量总体中78% ~ 90%是真菌.20 世纪60 年代以来, 微生物生态学研究发展较快, 推动了土壤真菌学研究的发展, 人们对探究土壤中真菌存在的形式、数量、活性以及它们在物质转化中的重要作用等方面充满兴趣。70 年代以后人们更进一步认识到土壤真菌是微生物区系的主要成分, 并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80 年代至今, 由于逐渐采用新的研究技术和手段, 土壤真菌研究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虽然真菌在陆地生态系统中有很重要的作用, 但是人们对自然界的真菌多样性了解还很少.受到全球气候变化、环境污染和人类活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自然环境中真菌的种类和数量、分布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土壤真菌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土壤真菌多样性

1.1 物种多样性

通常真菌被描述为具有真核, 能产生孢子、无叶绿素的有机体, 以吸收方式获得营养, 普遍以有性和无性两种方式进行繁殖, 菌丝通常是由丝状、分枝的枝细胞构成, 并典型地被细胞壁所包裹.真正意义的真菌包括四大类群, 壶菌门、接合菌门、子囊菌门、担子菌门.已知的壶菌约100 属, 1 000种.最新研究估计全世界的真菌种类约有150 万, 但至今已被正式描述的只有5%~ 10%[ 18~ 20] , 绝大多数是未知的.其原因一方面在于对真菌分离培养技术的依赖, 不能从少量材料中分离出目标生物, 缺少对所有真菌群落生物都适应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另一方面在于对真菌生活环境缺乏全面了解, 不能准确地评价不同地域(特别是热带雨林地区)真菌群落的结构组成.1.2 生境多样性

真菌广泛分布在各种各样的土壤环境中, 包括农田、林地、草地、沼泽湿地、温泉热土、冻土层等.由于不同环境因子的影响, 使土壤真菌在其生活环境中形成独特的群落种类、组成和分布规律.例如在林地中外生菌根真菌的种类、数量较多, 而在草地生态系统中丛枝菌根真菌的分布比较广泛.在一些极端环境, 如南北极的冻土层中则分布着丰富的子囊菌门生物, 而在温泉热土中则与其他土壤例如林地的优势种类几乎完全不同.一些真菌的生活环境仍然没被完全的报道,真菌能否像细菌一样生活在一些极端环境中? 这有待我们进一步去发现新环境中新的种类, 并探索其生理机制.1.3 功能多样性

真菌在土壤生态系统中发挥着多种多样的功能, 包括降解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胶质、还原氮、溶解磷、螯合金属离子、产生青霉素等一些抗生素等.功能基因多样性又使我们对真菌功能多样性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 使我们认识到真菌生物功能的差异是通过功能基因多样性来体现的.科学家通过从纯培养物和环境样品中扩增漆酶基因序列, 研究了美国东南部沼泽湿地中有木质素降解潜在功能的子囊菌漆酶序列多样性.独特的序列类型显示出真菌群落中这一功能基因的高度序列多样性.虽然这方面的研究受到许多因素的限制, 处于刚刚起步阶段, 但不失为我们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真菌多样性分布影响因子的分析

2.1 种植年限对真菌多样性的影响

蔬菜种植年限对真菌的影响没有一定的规律性,总的说来,棚龄较短的较棚龄长的,土壤真菌的数量和种类都要多,但棚龄超过5 a 以后,真菌数量显著减少,不过一定周期后土壤真菌的数量又会逐渐增多,但只是少数种类真菌数量的增多,这可能与之适应了土壤环

境有关。种植年限对真菌种类的影响与对数量的影响趋势基本相同,到一定年限后,真菌种类呈现减少的趋势。

2.2 土壤碱解氮对真菌多样性的影响

土壤碱解氮含量的高低影响到土壤真菌的种类和数量。随着土壤碱解氮增多,土壤真菌的数量基本呈现出下降趋势,当土壤碱解氮低于50 mg/kg 时,真菌数量最多,达到29.49×104 cfu/g 土,高于300 mg/kg 时,真菌数量最少,仅为17.33×104 cfu/g 土。当碱解氮含量在100~300 mg/kg 之间时,真菌的种类最多,分别为44 种和35种。

2.3 土壤有效磷对真菌多样性的影响

土壤有效磷含量与土壤真菌的种类和数量之间相关性不大(表5),土壤中有效磷含量在10~50 mg/kg 之间时,土壤真菌的数量最多,极显著高于其他磷含量土样中的真菌数

量。有效磷含量为50~100 mg/kg 时,真菌种类最多,为46 种。而其他磷含量不同的土样中的真菌种类差异不大。

2.4 土壤速效钾对真菌多样性的影响

速效钾含量在250~350 mg/kg 之间时真菌数量和种类均最多,分别为21.49×104 cfu/g 土和40 种,显著高于其他土样中的真菌的种类和数量。

2.5 有机肥对真菌多样性的影响

随着土壤有机肥含量的升高,土壤真菌的种类和数量也在上升,当有机质高于40 g/kg,土壤真菌的种类和数量均最高,分别为22.86×104 cfu/g 土和55 种,经过分析得出,有机肥含量与土壤真菌的数量和种类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76和0.960。

2.6 土壤含水量对真菌多样性的影响

土壤含水量在10%~25%之间适宜真菌的生存和繁殖,在这其间真菌的数量差异不大,土壤含水量过高或过低,真菌数量均明显下降。同样,土壤含水量对真菌种类的影响也如此,土壤含水量在10%~30%之间,土壤真菌种类较多,其中含水量在15%~20%之间真菌种 类最多,为50种。

2.7 土壤质地对真菌多样性的影响

土壤质地对真菌的种类和数量影响较大,轻壤土中真菌数量最多,为23.98×104cfu/g 土,极显著高于其他类型土壤中的真菌数量。但中壤土真菌种类最多,为68种,其次是轻壤土中的真菌种类,但中壤偏重和砂壤偏轻土壤中真菌种类最少,仅为1种。关于影响土壤真菌多样性因子的讨论

土壤真菌的数量和种类受耕作制度、土壤层次、气候变化及土壤类型等诸多因素影响,轮作与连作对土壤细菌数、真菌数和放线菌数均有较大影响,设施栽培条件下,轮作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和稳定性的提高,有利于土壤生态环境的改善。

施肥能不同程度地促进或抑制土壤微生物数量,影响根际土壤生理活性,尤其是有机肥能够促进蔬菜根际真菌的繁殖。

种植的蔬菜种类也影响土壤真菌的数量和种类。保护地种植年限的延长后,土壤中病原菌如镰孢菌、致病疫霉、链格孢、丝核菌的数量得到累积,一旦发病条件适宜就会造成病害的流行,给蔬菜生产带来巨大的损失。

但土传病害的抑制在一定程度上是土壤微生物的群体作用,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越丰富,物种越均匀,多样性越高时,对抗病原菌的综合能力就越强,这也是单一或少数拮抗菌往往难以成功拮抗病原菌的原因之一。由于土壤条件复杂,微生物之间的作用关系微妙,而化学农药的大量施用,又会杀掉许多有益微生物,破坏土壤生态系统平衡,使病害更加猖獗,因此应采取各种农业综合措施,如通过施肥和轮作等来改善土壤条件,调整和优化土壤微生态结构,使土壤中病原菌数目下降到不至于引起作物病害造成经济损失程度。真菌分类技术在土壤真菌研究中的应用和发展

早在数千年前真菌就已被人类认识和利用,但对真菌的系统研究却只有200 多年的历史。此间, 主要依据形态特征描述和鉴定真菌的属和种,并且在比较形态学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些分类系统。随着人类整体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真菌分类研究技术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完善和补充, 大大推动了真菌分类研究的进展。到目前为止, 已被描述的真菌约有1 万多属, 12 万多种, 而且还不断有新的真菌属、种被陆续发现。

4.1 传统分类方法

经过多代真菌分类学家们200 多年的不懈努力, 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真菌分类体系, 对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到目前为止, 由以形态学为主的传统分类方法为基础, 建立的分类系统在分类学界仍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99%的真菌属、种级分类单位仍然是建立在传统分类研究基础上的, 并仍在为人类认识真菌物种、了解和利用真菌资源发挥着重要作用。不同真菌分类学家对一些分类特征的认识和理解不同, 提出的真菌分类系统就不同。具有较大影响的真菌分类系统有以Ainsworth为代表的分类系统、Hawksworth分类系统、Kirk分类系统、Alexopoulos分类系统及Kendrick分类系统等。上述分类系统都基本上是基于主要形态学为依据的传统分类方法。传统分类方法主要依据真菌的形态、生理和生化特征等对真菌进行分类。

尽管传统分类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 但是, 目前仍是相当有效而且可靠的方法, 是大多数分类专家所乐于采用和接受的, 仍然是发展其它现代分类方法的重要基础。离开传统分类系统和方法这个基础, 真菌分类学就会成为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况且, 传统分类方法本身也正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新阶段, 并不排除采用分子生物学、生理学、生态学和生物化学等学科的新进展和新方法,来不断地改进和提高真菌分类研究工作。生物分类研究的目的是认识物种和客观地反映其系统演化关系, 无论将来的分类系统和方法多么先进, 都无法摒弃以简明、节约为主要优点, 并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客观实际的传统分类方法。

4.2 现代分类技术在土壤真菌研究中的应用

传统的分类方法主要依据于真菌的形态特征及细胞生理和生化等特性, 尤其是有性生殖阶段的形态特征。其主要困难是, 在许多情况下某些真菌的表型性状相对贫乏, 难于透过现象认识其遗传本质。许多真菌有性生殖极少发生, 难以通过检查生殖隔离来界定物种。

近年来多门新兴学科和技术的发展, 尤其是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兴起极大地促进了真菌分类学的发展。一些已经或即将用于真菌分类研究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指标日渐显示出重要的分类潜能。利用各种分子生物学手段、特殊探针和特定序列鉴定真菌种类是这一领域深入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2000 年, Muriel等采用非培养条件下, 对ITS 基因直接扩增,克隆和对ITS 区段进行限制性酶切和序列分析的方法尝试检测了土壤真菌的多样性。通过从土壤中直接提取总DNA 和从相同的土壤中分离培养真菌、鉴定后提取其DNA 两种方法来尝试、对比。

从土壤中得到67个真菌分离物, 从土壤中提取的总DNA中得到51个扩增子, 进行ITS 扩增、酶切并比较, 共得到了58 个ITS-RFLP 图谱。可培养真菌与土壤中扩增子的ITS-RFLP 图谱差异很大,仅有一种图谱是共有的, 其他的都不相同。同样的, 培养真菌和土壤中扩增子的ITS 序列也差别很大, 58 个ITS 序列同已知序列进行比较, 结果显示所有从土壤中分离培养得到的真菌几乎都是子囊菌, 只有一种为担子菌, 而在土壤总DNA 得到的扩增子中, 除了大部分为子囊菌外, 还有一种担子菌, 一种接合菌, 和几种分别属于藻物界的卵菌(Oomycota)和原生动物界的根肿菌(Plasmodiophoromycota), 可见PCR 直接扩增获得的真菌的范围明显广于培养获得的。与传统方法相比, 它们可以揭示更多的从未检测到的微生物的多样性,并为理解自然状况下土壤真菌的组成和功能提供更加客观可靠的依据。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尤其是以揭示某些核酸和蛋白质等分子生物学性状来探索真菌的种、属、科、目、纲、门等分类阶元的进化的研究日渐增多, 大大开阔和延伸了人们认识真菌遗传本质的视野。现代分类技术主要包括: 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的应用、可溶性蛋白质凝胶电泳、同工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38]、DNA 水平上的真菌分类学(DNA 中G+ Cmol%含量测定、基于聚合酶链反应(PCR)基础上的DNA 多态性分析、DNA 基因位点的序列分析、多位点酶电泳、脉 冲电泳核型分析、DNA-DNA 杂交和DNA-rRNA 杂交)及数值分类分析等等。

土壤真菌中, 无性态真菌(半知菌)占很大比重。无性态真菌中又以丝孢纲真菌所占份额最大。由于基本上无法通过生殖隔离试验来测定无性态真菌成员之间的亲缘关系, 在培养过程中, 真菌的形态特征和性状, 如菌落的颜色、分生孢子的形态和菌丝的颜色等都易受培养基的类型、光照、温度、培养时间的长短等条件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因此, 在传统分类研究的基础上, 采用现代分类技术, 特别是分子生物学手段来研究此类真菌的分类问题就显得更为迫切和必要。

以传统分类为基础, 不断探求以现代生物技术为手段的综合分类研究方法, 实现传统分类方法与现代分类技术的有机结合, 是未来真菌分类研究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土壤真菌研究进展》张 伟,许俊杰 ,张天宇

2、《土壤真菌研究方法及人为干扰对森林土壤真菌群落影响研究进展》陈晓,刘勇,李国雷,孙巧玉,张硕,许飞

3、《土壤真菌多样性及分子生态学研究进展》张 晶,张惠文,李新宇,张成刚

第五篇: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因素[范文模版]

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因素

第一篇:大学本科生职业倾向与职业生涯规划影响因素研究

研究表明有四大因素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显著相关:

1、ab型人格特质与工作能力呈显著正相关,与压力调节能力呈显著负相关

2、成就因素,组织因素与压力调节能力呈显著负相关

3、家庭因素、组织因素与专业满意度呈负相关关系

4、社会因素与研究能力、工作能力呈显著正相关,与压力调节能力呈显著负相关。本文提炼并验证了大学本科生的影响因素包括个人、家庭、组织和社会等因素.其中不同年级的学生对这几个因素的认识也不同。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建议

1、认清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一生职业发展的重要性

2、认清自身的性格特点和职业生涯发展规律

3、注重自身的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现实。

(二)组织职业生涯规划建议

1、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树立正确认知

2、开展职业心理咨询,缓解心理困惑

3、坚持个性化原则。

4、建立大学生实习与实践基地

5、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与指导应该针对不同年级

6、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队伍的专业化培养和组织文化建设 第二篇: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探析

研究现状表明由于研究生招生数量的扩大,其就业优势逐渐削弱,不管是就业数量还是就业结构都出现下滑,就业危机感逐渐增加,不少研究生开始面临就业难问题。文中还分析了目前研究生就业的不足和威胁:缺少工作实践和社会经验,对就业单位期望值高,可塑性相对弱,社会对硕士生的质量存在疑虑,人才消费观念的变化,高级人才供需失衡等。

研究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因素从7个维度展开:自我评价,职业世界知识,人际交往,目标内外动机,目标定位,修正反馈,适应能力。研究者认为:职业目标是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其他方面都和职业目标有关系,而没有直接的联系。并且“目标定位”、“修正反馈”与其他因子之间分别存在交互关系。研究者还对处于一般状况,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经历的人进行了调查:

1、性别差异不显著

2、年纪差异主要表现在毕业班和其他年级之间,研究生越临近毕业职业生涯规划的动机越容易出现动荡,随意性增加,灵活性下降。

3、有从事兼职经历的学生优于没有从事过的。并针对提出了一定的教育建议,首先,研究生应提高对职业生涯规划重要性的认识。其次,高校应努力构建全程式、个性化职业生涯规划辅导模式。再次,建立健全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管理体系,突出导师的重要作用。

第三篇:影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因素和教育探析

一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一)充分发掘自我潜能,增强就业能力

(二)增强大学生应对社会竞争的能力

(三)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 影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因素(一)影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社会因素1.社会经济的影响从宏观上看,人口、产业结构、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科学技术等社会经济因素对择业的影响极大。2.社会需求的影响社会需求是决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选择最重要的客观条件。(影响职业选择的现实程度,时间性机遇、范围和职业技能的反战方向和水平)3.家庭的影响,家庭的教育目标、生活水平、家长的职业态度等,都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起着重要影响。(二)影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职业因素(职业社会功能、职业报酬、职业的自然条件和职业要求)(三)影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个人因素(兴趣、性格、职业能力)

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与步骤(一)认真进行自我评价(二)结合实际确立目标,规划未来(三)分析环境因素(四)做好职业定位

(五)制定实施策略(六)适时评估反馈

四 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措施(一)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二)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队伍培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指导队伍(三)加强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第四篇:免费师范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免费师范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因素

一、个人因素

1、职业理想:职业理想是指人们在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下 对其未来所从事的职业及事业上获取成就的向往和价值追求

2、职业兴趣:兴趣是人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时的心理倾向,在个体选择职业和判别职业是否适合自己方面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3、职业自我效能感:职业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身能否胜任和职业有关的任务或活动所具有的信念,是对自身能力的一种态度,而非能力本身。

二、环境因素

1、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对于个人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时甚至直接影响个体职业的选择。(第一 家庭经济状况,第二 长辈的期望,第三 区域因素)

2、学校教育:第一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状况影响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质量。第二 学校的软硬件基础影响学生的职业准备和阶段性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

3、社会环境:社会环境主要指社会政治环境、社会经济环境、组织环境等,它直接影响着个体职业目标的规划与职业路线的选择。(第一 国家就业政策,第二 基层教育条件)

对策与建议

1、个体加强主动规划

2、家庭构筑良好氛围

3、学校提供优质条件

4、国家创建有利环境

第五篇:青年职业生涯规划的要素 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因素

一是自我认识方面。1 个人的兴趣、爱好与特长;2 个人的性格与价值观3个人所选定的目标与需求;4个人的情商;5个人的工作经验;6个人的优缺点;7个人的学历与能力;8个人的生理情况。

二是外围环境方面。1 组织的需求;2家庭的期望;3 社会的需求;4科技的发展;5经济的兴衰;6政策、法律的影响。

三是个人目标选择方面。1设定该目标的原因;2欲达到该目标的途径;3欲达到该目标所需的能力、训练及教育;4达到该目标可能得到的助力;5达到该目标可能遇到的阻力。

四是落实生涯目标措施方面。1 教育、训练的安排;2获得发展的安排;3排除各种阻力的

计划与措施;4争取各种助力的计划与措施。

第六篇:贫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因素论析

一、个人动机对贫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

个体行为的产生和维持需要动机,而动机的产生有其内在和外在条件。内在条件就是需要, 外在条件即诱因.个人成就动机的缺失是当前影响贫困大学生合理规划自身职业生涯的重要因素。

二、自我效能感对贫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

自我效能感具有以下功能:第一,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及对该活动的坚持性;第二,影响人们

在困难面前的态度;第三,影响新行为的获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第四,影响人们活动时的情绪。个体行为的成败经验、归因方式等等都有可能影响到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的弱化是影响贫困大学生积极规划职业生涯的又一个重要因素。

三、社会认知对贫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

对于贫困大学生来说,社会认知的偏差对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发现自己和别人存在差距时,容易产生对社会和自我的不良认知乃至愤世嫉俗的思想,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失去信心。

四、学校教育管理对贫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

高校教育管理不重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缺乏指导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的意识。特别是对于贫困大学生,。高校和教师对于贫困大学生们的期望会直接影响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使其出现较不重视长远职业规划的短视现象。

五、社会支持对贫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

能否得到充分和有效的社会支持对于贫困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同样有着重要的影响。缺乏社会支持的贫因大学生常常不能有效地获得情感的支持,缓解心理应激与紧张心态,这不利于他们以平和的心态应对未来社会竞争和职场压力,作出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

总结:综合六篇论文我总结出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个人因素,环境因素,以及对于职业选择的职业目标也可说为职业动机,影响职业生涯设计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个人素质、心理等主观方面的问题,也有社会环境、机遇等客观方面的问题,他们相互关联、相互依靠,好比房子周围支撑篱笆的椿柱,假如你移动其中的一根,整道篱笆就会改变形状。因此在进行职业生涯设计时要仔细考虑影响自己职业生涯的每一个因素。当然我们也应当有所侧重,我认为在做职业生涯规划是确定一个职业理想是必要的!职业理想常常是最核心的内容之一,是您好对自己未来所从事职业的发展和目标做出的想象和设计。同时也是你对未来职业的期望并体现了您对这些职业价值倾向。任何职业都有其多方面特性,有外在的和内在的,直接的和间接的。所以确定一个主轴后就要均衡的考虑各个方面了!对每个人而言,职业生涯将贯穿人的一生,个人或处于职业准备阶段,或处于职业选择阶段,或处于职业工作阶段,或处于职业结束阶段。在这不同的阶段,每个人的职业生涯受各种不同因素的影响会发生各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就像六篇文章分析的一样,这些影响因素是不容忽视的!

下载护理人员职业疲劳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合集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护理人员职业疲劳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合集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影响钢丝绳弯曲疲劳试验的因素分析(范文)

    影响钢丝绳弯曲疲劳试验的因素分析 张钫 张平萍 (国家金属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郑州 450007) 摘要 本文通过对钢丝绳弯曲疲劳机的选择,弯曲滑轮,试样弯曲频率、包角,张力等影......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及影响因素分析

    赵辉 [摘要]文章采用职业生涯规划调查问卷、自我效能感问卷和一般情况调查表,对河南省四所大学的600名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探讨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

    职业健康安全因素影响一览表

    职 业 健 康 安 全 因 素 影 响 一 览 表项目/部门:清华大学大石桥学生公寓A08-A13工程编号:001编制:审批: 日期:日期:职 业 健 康 安 全 因 素 影 响 一 览 表项目/部门:清华大学......

    注册会计师职业判断影响因素研究

    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在现代审计中起着统驭和主导的作用,无论是评审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还是设计与选择样本,评价抽样结果,直至决定审计意见的类型和措辞,都离不开注册会......

    04-遗产保护状况及遗产影响因素(5篇可选)

    世界遗产公约 自然遗产预备名单 中国丹霞地貌:福建泰宁 4.遗产保护状况及遗产影响因素 4.a 目前保护状况 1980年金湖被辟为风景区,泰宁就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景区的规划、建......

    大学生学习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学号:姓名:1.你对所学专业感兴趣吗? A.很感兴趣B.比较感兴趣C.一般D.没兴趣 2.当初你选择该专业是因为 A.自己感兴趣B.就业前景好C.被调剂D.其他 4.你会主动学习专业课......

    大学生学习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定稿)

    大学生学习积极性及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 你好!我们是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习小组的成员,为了完成《管理心理学》关于大学生学习积极性及影响因素的......

    鲎法测定细菌内毒素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推荐五篇)

    鲎法测定细菌内毒素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董培智 (山西省药品检验所太原 030001 peizhid@263.net) 鲎试剂法是利用鲎血细胞溶解物(Limulus Amebocyte Lysate, LAL;Tachypleus 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