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古代汉语常考知识及名词解释汇总

时间:2019-05-13 02:46: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苏州大学古代汉语常考知识及名词解释汇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苏州大学古代汉语常考知识及名词解释汇总》。

第一篇:苏州大学古代汉语常考知识及名词解释汇总

一、填空:、汉语字典的编排方式主要有三种:

A、按音序排列。现在通行按照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汉语拼音方案);古代按照平水韵106韵排列。(上、下平声各15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

B、按部首和笔划排列。同一部首的字归在一起,部首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同一部首内,字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笔划相同时,在按起笔的笔形排列。一般是把起笔分成点(、)、横

(一)、直(ㄧ)、撇(ノ)四种或点、横、直、撇、折(┐)五种依次排列。

C、按编码排列。通行的是四角号码检字法。汉字方形有四个角,角的形式共十种,用0至9代表。角的顺序是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每字得四码。、《 康熙字典 》张玉书、陈廷敬等编,在明代梅膺祚《 字汇 》和张自烈《 正字通 》基础上编成。按照部首排列,分成214部,在按十二地支分十二集,每集分上中下三卷。释字体例先音后义。先列主要韵书的反切,再释义,每义引古书为证。、王引之《 字典考证 》、王力《 康熙字典音读订误 》,进行纠正。、《 中华大字典 》,陆费逵、欧阳溥存主编,1915年中华书局。部首排列,注音用《 集韵 》的反切,加注直音。、《 辞源 》1915商务印书馆,陆尔奎、方毅等人编写,是近代出版最早的以语词为主,兼顾百科常识的大辞书。部首排列法,沿用《 康熙字典 》214部首。注音反切,全部采用清代李光地《 音韵阐微 》的改良的反切。基本奠定了汉语现代词典的编纂体例格局。1958年修订为“以语文为主,百科为辅”的工具书,吴泽炎、黄秋耘、刘叶秋负责。采用汉语拼音字母和注音字母注音,采用《 广韵 》的反切。、《 辞海 》1936中华书局编印,舒新城、沈颐,张相主编。1958年修订为综合性辞书。舒新城、陈望道主持。、东汉许慎《 说文解字 》,中国文字学奠基之作,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分析小篆字形。

宋代徐铉采用孙愐《 唐韵 》校订过。清代黎永春的《 说文通检 》。徐灏《 说文解字注笺 》 8、清代研究《 说文解字 》的四大家:(最佳:段及朱)

段玉裁《 说文解字注 》、桂馥《 说文解字义疏 》、王筠《 说文句读 》、朱骏声《 说文通训定声。9、清代阮元《 经籍籑诂 》,一部专门收集唐前各种古书注解的字典。韵母排列法,以平水韵一韵一卷。还有清代刘淇《 助字辨略 》,何乐士《 古代汉语虚词通释 》。(106韵)、清代王引之《 经传释词 》(古声母排列)和近人杨树达《 词诠 》(注音字母),解释虚词。11、近人张相《 诗词曲语辞汇释 》,1953中华书局,研究诗词曲中特殊词语的一部专着。、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以复音词主要是双音词为主。

单变复主要有三种情况:

A、换成完全不同的词 B、加上词头词尾 C、用两个同义词作为词素合成、单纯的复音词,绝大部分是联绵字。文字学主要凭字形辨别本义。、文字的创造时期,象形是最基本的原则。、隶书是汉字演变史上的重要转折点,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水岭。、押韵分为三种:A、句句押韵。

B、隔句押韵。一般是奇句不押韵,偶句押韵。如《 诗经 》

C、交韵。奇句与奇句押韵,偶句与偶句押韵、《 诗经 》押韵主要格式:隔句押韵的句尾韵;首句入韵而后隔句押韵的句尾韵。、古韵指上古时代主要指先秦的韵部,现在被分为三十部。《 诗经 》押古韵。

段玉裁《 六书音均表 》、江有诰《 诗经韵读 》、王念孙《 诗经群经楚辞韵谱 》。、注解古书开始于汉代。、注解常见的情况有下列四种:

A、释词。B、串讲。把一句或几句连串起来讲解。C、通释全章大意,使文章的意义更为明确。21、常见古书术语:

A、曰、为、谓之。被释词放于其后。不仅用来释义,且用于分别同义词或近义词的差别。

B、谓。被释词放于其前。以具体释抽象,或以一般释特殊。谓之,被释词放于其后。

C、貌。于动词或形容词后。被释词往往表示某种性质或状态的形容词。等于“„的样子”。

D、犹。释者与被释词往往是同义或近义关系。等于“等于说”。上面单纯用于释义。

E、之言、之为言。必然是“声训”除了释义外,释者与被释词有时是同音关系,有时是双声叠韵的关

系。

F、读为、读曰。用本字来说明假借字。

G、读如、读若。一般用来注音。有时说明假借字。22、郭象注和成玄英注《 庄子 》。、唐人为汉以下其它古书注释。唐代司马贞《 史记索隐 》和张守节《 史记正义 》;唐代李善注和五臣注萧统《 文选 》。南朝宋裴松之的《 三国志 》注。、如字,通常表示在特定的上下文里这个字要按照它本来的读音读。有时一个字下注“如字”,又注别的反切或直音,表明这个字在特定的上下文里传统有不同的读法。、古书常常有一字异读的情况。不同的读音往往表示了词义或词性的不同。异读有时只是音调的差异,有时不仅是声调、词义上的差异,还有词性上的转变。、利用四声区别词义和词性,是汉语的特点之一。、朱熹:《 周易本义 》、《 诗集传 》、《 大学章句 》、《 论语集注 》、《 孟子集注 》、《 中庸章句 》、《 楚辞集注 》等。、清代陈奂《 诗毛氏传疏 》、马瑞辰《 毛诗传笺通释 》、刘宝楠《 论语正义 》、焦循《 孟子正义 》、王先谦《 庄子集解 》、郭庆藩《 庄子集释 》。、阮元为《 十三经注疏 》作《 校勘记 》。清代王念孙《 读书杂志 》、王引之《 经义述闻 》、俞樾《 古书疑义举例 》。、姚鼐《 古文辞类篹 》把文章分为十三类。

31、古代断句用“、”作为标志。语意未完而需要停顿的地方,点于两字之间。句终在字的旁边。错误因为三种情况:意义不明、语法不明、音韵不明。

32、《 诗经 》是赋的远源,《 楚辞 》是赋的近源。主要特点铺陈事物。

33、明代徐师曾《 文体明辨 》分赋为古赋、俳赋、律赋、文赋四种。

A、汉代为古赋,又称辞赋。一般较长,多用问答体的形式,韵文中夹杂散文,句式以四六言为主。

B、六朝赋是俳赋,又叫骈赋。篇幅短小,用韵、骈偶、用典,实际为押韵的骈体文。

C、律赋,是唐宋时代科举考试所采用的一种试题赋。押韵严格限制,由考官命题,出八个韵字,规定八类韵脚,所以说八韵律赋。甚至押韵词序、平仄也有规定。字数有限制,不超过四百字。

D、文赋,受古文运动影响而产生。中唐后,古文家的赋逐渐以散代骈,句式参差,押韵随意。不重铺排和藻饰,用散文方法写赋,贯穿散文的气势,重视清新流畅,十分接近散文。

34、赋的结构:前面有序,中间为赋,后有“乱”或“讯”等。

35、古汉语的修辞方法:

A、稽古:援引古人的事迹来证实自己的论点。叙述一些历史事实,有正反两面。

B、引经:正面援引古代圣贤的言辞。

C、代称:a、以事物的特征或标志代指。如“二毛”。

b、以部分代全体。如“风雅”。

c、以原料代成品。如“鱼网”。

d、以具体代抽象。如“丝竹”。

e、以地代人。如“彭泽”。

f、以官代人,表尊重。如“王右军”。

g、专名用作通名。如“扁鹊”。

h、割裂式的代称。如“吞舟”。

D、倒置,词序颠倒为了修辞押韵。

E、隐喻,没有比喻词。

F、迂回,一种隐晦难懂的修辞手法。作者不直言,而转弯抹脚地说出。

G、委婉,委婉曲折地把意思表达出来,外交辞令和谦词属于委婉语。

H、夸饰,一种极度形容语,使语言增加生动性。

36、唐后诗歌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近体诗又叫今体诗,古体诗又叫古风。超过八句的叫做排律。绝句分为古绝和律绝。古绝一般只限于五绝。

37、四言诗句式一般为二二,五言诗为二三,七言诗为四三。

38、句句入韵的诗歌,因相传汉武帝作柏梁台,与群臣共赋七言联句,句句入韵,故名柏梁体。

如曹丕的《 燕歌行 》。

39、《 文心雕龙?声律 》提到“声律”的问题,南朝沈约发明四声,写作《 四声谱 》。

40、三平调是古风的专用的形式,是古风的特点之一。律绝一般截取律诗的首尾两联。

41、清代戈载《 词林正韵 》分为十九词韵部,用《 集韵 》的韵目。

42、曲有南曲北曲之分。北曲有杂剧和散曲。散曲有小令和套数两种形式。

43、元代周德清根据北曲写成《 中原音韵 》分平水韵为十九韵部。

二、名词解释。、直切:用同音字来注音,如“根,音跟”。、反切:是用两个字合注一个字的音,称为“某某切”或“某某反”(唐前),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母合声调,合称被注字的音。如“毛”,“莫袍切”。《 康熙字典 》用此法。、偏义复词:古代汉语中的一种复音词,用两个单音的近义词或反义词作为词素组成,其中一个词素的本来意义成为这个复音词的意义,而另一个只是作为陪衬。如“有缓急,非有益也。”“缓急”指的是“有急”,“缓”字无意义。4、本义:词的本来意义。如,向,本来的意义是“向北的窗户”。、引申义 :从本义“引申”出来的,即从本义发展出来的意义。

直接引申是从本义直接派生出来的意义。间接引申是由直接引申而再引申出来的意义,与本义为间接关系。

向,本义是“向北的窗户”。引申意义是“朝着”、“对着”。、假借义:如同朱骏声所说是“本无其义,依声托字”,与本义不相。如解通邂(解逅即邂逅)。、六书:许慎的《 说文解字 》认为汉字形体的构造有六种: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只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之法,转注、假借为用字之法。

A、象形:把事物轮廓或具有特征的部分描画出来,构成一个字,如日、月。

B、指事:用记号指出事物特点的造字方法。如上、下、本、末、亦、刃。

C、会意: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体组成,把它们的意义组合成一个新的意义的造字法。常常是两个象形字的结合,如及。

D、形声:是由意符(形符)和声符两部分组成的,意符表示意义范畴,声符表示读音类别,如江、沐。意符相同的形声字意义上大都合意符所标示的事物或行为有关。如贝与财物有关,言与言语有关,心与心理有关。

E、转注:说法不一。

F、假借:“本无其字,依声托事”,如“令”本为“发号”的令,后来借用为“县令”的令。、古今字:由于历史的发展,汉字的演变,产生了一个新的字代表一个字的一个或者几个意义,分担那个字部分的意义,那么前一个字为古字,新产生的字为今字。如“责”,其“债务”等意义已经为“债”所替代,但“责任”等意义担任着,故而两者为古今字。、异体字:由于时间或地域的关系,人们为同一个词造出两个或更多的字来代表它,形成了形体结构相差较大,意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换的字,如睹覩、泪泪。、简繁字:由于人们改革汉字,进行简化而产生的现象,简化字要比繁体字的书写简单,笔画较少,往往是一对一的关系,也有一对多的情况。今天所用的许多简化字是历代相传下来的。如礼礼、气气等。有些简化字和繁体字之间词义毫不相干,因为同音而被采用。如后后、适适、征征、余余。、判断句:以名词或名词性的词组为谓语,表示判断。在古汉语中一般不用判断词“是”,而是在谓语后用语气词“也”来帮助判断。如“董狐,古之良史也”。有时在主语后用语气词“者”表示提顿。现代汉语中主谓之间一般用“是”。、叙述句:以动词为谓语、叙述人或事物的行动变化的句子。、否定句:表示否定的句子。必须有否定词,古代汉语中否定词可以是副词“不”、“弗”、“毋”、“勿”、“未”、“否”、“非”,可以是动词如“无”,可以是代词如“莫”。、词类活用:在古代汉语中有些词临时改变词性,如名作动、形容词作如动词,名词作状语,动词作状语等等情况。如“秦师遂东”。、韵母:指一个音节中除声母以外其它因素的总和,包括韵头、主要元音和韵尾。、韵:只指主要元音和韵尾(如果有的话)。、诗韵:韵头不同而韵相同的字如干、满、南、叹可以互相押韵,这些互相押韵的字放在同样的位置上就构成诗韵。18、韵脚:汉语诗韵一般放在句尾,习惯上叫韵脚。、韵例:就是关于用韵的格律:什么地方用韵,什么地方不用韵和怎样用韵。

20,换韵:不一韵到底,中途变换成不同的韵押韵的押韵方式,交韵的情况不是。、天籁:民歌随口而唱,随口用韵,随时换韵的情况。、叶韵:古人为了说明《 诗经 》的押韵和谐,认为某字是改读某音,就是“叶韵”,或称“叶句”(叶,同“协”,和谐之意)。23、叶音法:一种应该否定的注音法。古人认为押韵可以临时改变读音,以求和谐,没有根据。、双声:两个字的声母相同,如现代汉语中“珍珠”,“微妙”在先秦是双声。、叠韵:两个字的韵母相同,韵头不同也可以,如现代汉语中“光芒”。、古音通假:古代汉语书面语言里同音或音近的字的通用和假借。或本有其字,或本无其字,借用同音近音字表示,两个字本来形体不同,意义不同。如“蚤起”,蚤通早。、三十六字母:传统认为,有三十六字母,字母指声母,古代没有拼音字母,只好找出三十六个汉字作为声母的代表,如见溪群疑等,反映了唐宋时期汉语声母系统的情况。而上古的声母现在研究为三十二个,被分为牙音、舌音、唇音、齿音、喉音、半舌、半齿。、连绵字:由两个音节连缀成义而不能分割的词,或有双声叠韵的关系,如玲珑、徘徊、参差,或没有,如蜈蚣、妯娌,或同音相重复,如匆匆、津津。、疏:由于时代的变迁,前人的注解已经不再容易理解,出现了一种新的注解,作者不仅解释正文,还给前人的注解作注解,成为“疏”,也叫“正义”。《 十三经注疏》中的《 诗经 》就是汉代毛亨传,汉代郑玄笺、唐代孔颖达等正义。传指阐明经义,笺指补充与订正毛传的意思。、《 十三经 》:《 周易 》、《 尚书 》、《 诗经 》、《 周礼 》、《 仪礼 》、《 礼记 》、《 春秋左传 》、《 春秋公羊传 》、《 春秋谷梁传 》、《 论语 》、《 孝经 》、《 尔雅 》、《 孟子 》。《 十三经注疏 》多为汉朝或魏晋人的注。

31、衍文:校勘学术语,简称“衍”,也叫“衍字”。用来指明古籍中多出了文字的现象。

如“‘汉水以为池’,‘水’字衍”。

32、脱文:校勘学术语,简称“脱”,也叫“脱字”。用来指明古籍中脱落了文字的现象。

如“‘孔世家云:颀然而长’”“‘孔’下脱‘子’字”。

33、韵文:指有韵的文章,有完全的韵文,也有不完全的韵文。

34、平水韵:隋朝陆法言的《 切韵 》分为206韵,过于细,唐代规定相近的韵可以同用。

南宋平水刘渊,将同用的韵合并,成107韵,后人渐为106韵,被成为平水韵,一般叫“诗韵”。

35、平仄;近体诗最重要的格律因素,在诗和韵文中构成一种高低长短相互交替的节奏,即所谓的“声律”。阴平、阳平是平声,上声、去声、入声为仄声。古代的入声现在转入其它三声中。

36、黏:上联的对句和下联的出句的平仄类型必须是同一大类的。失黏:诗歌中不合乎黏的规则的现象。37、对:每联的出句和对句必须是相反类型的。也就是对句的平仄对立。失对:诗歌中不合乎对的规则的现象。

38、孤平:诗歌中除了韵脚之外只剩一个平声字。是律诗的大忌。

39、拗句:不依照一般的平仄的句子,即该用平声的未用平声,该用仄声的未用仄声。

拗救:诗人对于拗句,往往用“救”,就是一个句子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则在本句或者对句的适当位置,把该用仄声的字改用平声,以便补救。合起来叫作拗救。

40、对仗:诗歌特别是近体诗中,句法结构相同的语句相为对仗,这是正格。

另外又一种情况,只要求字面相对即词类相同,不要求句法结构相同。对仗一般平仄相对。同类的词相对是工对。

41、合掌:一联对仗出句合对句完全或者基本同义,是诗家的大忌,叫做“合掌”。

42、流水对:对仗中的特殊类型。相对的两句之间的关系不是对立的,而是一个意思连贯下来,也就是说出句与对句不是两句话,而是一句话。如“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43、借对:对仗中的特殊类型。一个词有两种以上的意义,诗人在诗中用的是甲义,但是同时借用它的乙义或丙

义,来与令一词相对。

如“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取“寻常”本为“平常”之意,但又为古代测量单位,借对数目。

44、填词:词初称为“曲子词”,了解音乐的词人按照乐谱的音律节拍来写词,称为填词或倚声。

45、词调:本指写词时所依据的乐谱,后指把前人每一种词调的作品的句法合平仄分别加以概括,从而建立的各种词调的平仄格式。

46、杂剧:一种带科(动作)白(道白)的歌剧,唱词往往是剧中人唱。只有套数,没有小令,一个套数称为一折,全剧通常四折,有时加上一个楔子。散曲:不是戏剧,没有科白,与词的性质相近。

47、小令:散曲的一种,等于一首单调的词。套数:由两个以上的同一宫调的曲子按照一定规则连缀起来的套曲。

48、赘韵:曲中不必用韵的地方用韵。

49、衬字:曲律中在规定的字数之外所添加的字,或者加在句首,或者加在句中,但不能加在句尾。

第二篇:常考名词解释

1、汉语属于汉藏语系。

2、汉字是记录汉语言的符号,它大约起源于6000多年前的原始社会末期。汉字是从事社会生产劳动的人们创造的。

3、汉字包括三要素:形、音、义。

4、六书之说,是汉朝(公元前206——公元220年)学者分析归纳出来的六种字形结构的规律,许慎《说文解字》对六书部首定义,并举实例,对后世影响最大。

5、“六书”的名称和顺序是:

一、象形;

二、指事;

三、会意;

四、形声;

五、转注;

六、假借。前四种是造字的方法,后两种是用字的方法。

6、汉字的字数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步增加,汉字中形声字最多。

7、清朝的《康熙字典》共收字47000多个。

8、汉字的结构形式可分为两种:独体和合体。象形、指事字多是独体字;会意、形声字多是合体字。如:日、月、上、下是独体字,景、岩、江、河是合体字。

9、汉字从古到今,先后出现过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等字体。楷书是现在通行的手写体和印刷体。

10、反切是中国古时候最常用的注音方法,主要特点是以上一字的声母与下一字的韵母拼合成一个字的音。

11、古代汉字字音有四声,这四声是:平、上、去、入。它们和现代汉语的四种声调不尽相同。

12、古代中国人写诗歌都要求押韵。“韵”包括一个字音的主要元音和韵尾。凡是主要元音和韵尾相同的,就是同韵的字。把同韵的字放在一定的位置就叫押韵。

13、古代诗歌押韵的依据是韵书。最重要的韵书有《切韵》、《广韵》和《中原音韵》。《佩文韵府》是清朝康熙年代编辑的分韵编排的辞书,我们现在写作诗词还可利用它查寻典故,修饰词藻。

14、中国最早的字典是《尔雅》。《尔雅》的字是按意义分类的,全书共十九章。

15、中国按字的形体及偏旁编排的第一部字典是《说文解字》,《说文解字》是研究中国文字学的主要参考书。后代研究此书的人很多,最著名有清人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

16、《方言》是中国第一部记录方言的书,作者是西汉的杨雄。全书将汉字分为540个部首,共分析了九千多个汉字。

17、中国语源学的第一部书是刘熙写的《释名》,《释名>>试 图找出每个汉字最初命名的原因。

18、中国的方言一般分为: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和闽南方言等七大方言。

19、汉字由繁变简的四个主要途径:“代”、“换”、“省”、“承”。

20、汉语的书面形式,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中有“文言文”和“白话文”之分,1919年“五四” 运动以后,白话文取得了正式书面语资格。

21、现代中华民族的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2、中国的共同语,在中国大陆称“普通话”,在台湾称“国语”,在新加坡等一些国家的华人社区称“华语”。三种称说,名称不同,实质相同。

23、1958年2月11日《汉语拼音方案》正式公布,它包括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和隔音符号五个部分。

24、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总纲第19条明确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为推广普通话提供了法律依据。

25、普通话有辅音22个,其中n既能作声母又能作韵母,ng则只能作韵母,不能作声母。

26、普通话里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种声调。

27、音节是听觉中最容易分辩出来的语音单位,也是最自然的语音单位,一般说来,汉语的一个字就是一个音节,如“飘piāo”是一个音节,“皮袄pi'āo”是两个音节。

28、汉语普通话的音节一般有声母、韵母和声调三个要素。一个音节最多可以有四个音素,最少一个。如zhuāng(庄);ā(阿)。

29、从韵头情况看,韵母可为开口、齐齿、合口、撮口四类,通常合称四呼。

30、“他喜欢唱歌?”这句话,音调逐渐上升。“他喜欢唱歌。”这句话,语调逐渐下降。句子里这种用来表达意思和感情的抑扬顿挫的调子,叫做语调,也叫做句调。

31、汉字是世界通行的文字中历史悠久而又体制特殊的一种文字,它不是用字 母把语言的音素或音节显示出来的表音文字,汉字属于表意文字。

32、现代汉字笔形主要可分为横、竖(ㄧ)、撇(丿)、点(、)捺(ㄟ)、挑、钩、折八种,书法上用“永”字作为代表概括这八种主要笔形,因此有“永字八法”之说。

33、现代汉字中,除了几百个独体字外,成千上万的合体字都是由几百个部件按不同的方位关系逐层组合而成的。

34、1981年,中国政府公布了《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这是计算机汉字处理的一项重要标准。集内收字分为两级,一级字3755个,二级字3008个。这6763个字可以看作目前现代通用汉字的数量。

35、联合国大会于1973年12月18日全体会议一致通过,把汉语列为大会和安理会的6种工作语言之一。

36、汉字的表意性,具体表现在象、指事、会意、形声等构字方法上。如:“日”“月”是象形字,“上”“下”是指事字,“江”“河”是形声字,“武”“信”是会意字。

37、象形是描述事物形状的造字法,如“月、牛”等。指事是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来表示某个词的造字方法,例如“上、下、本”等。

38、用两个或几个偏旁合成一个字,使这些偏旁的意义合成新字的意义,这种造字法叫会意,例如“休、从”等。

39、由表示字义类属的偏旁和表示字音的偏旁组成新字,这种造字法叫形声,如“洋(yáng)”字,从水(氵)羊声,说明“洋”字跟水有关系,发音是从“羊”字来的,因此“洋”的形旁是“氵”,声旁是“羊”。

40、现代汉字大部分是形声字,但由于古今语音的演变等原因,多数形声字的声旁和整个字的读音不完全相同,例如,“约(yǖe)”和“钓diào”,声旁同为“勺(sháo)”,但发音各不相同。

41、笔顺是书写汉字时笔画的先后顺序。汉字笔顺的基本规律是:先横后竖(如“十”),先撇后捺(如“人”),从上到下(如“花”),从左到右(如“林”),从外到内(如“同”),先进后封(如“回”),先中间后两边(如“小”)。

42、1956年,中国政府公布了《汉字简化方案》,涉及的汉字称为“简化字”,这些字的旧有形式或其他异体字便被称为“繁体字”。

43、错字是指不成字的字,别字是把甲字当作乙字来写,把“成绩”写成“成积”,“积”就是别字。

44、偏旁是构成合体字的基本单位,如构成“亿”的有“亻”和“乙”两个。部首是具有字形归类作用的偏旁,是字典中的各部的首字,如“亿”字中的“亻”(立人旁)。

45、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46、短语是词和词的语法组合。

47、词都是由语素构成的。词中表示基本意义的语素叫词根;加在词根后面表示附加意义的语素叫词缀。如“桌子”里的“桌”是根,“子”是词缀。

48、词包含语音和意义两个部分,词的意义部分即词义。只有一个意义的词叫单义词。

49、有两个以上意义的词叫多义词。多义词是一词多义,几个意义之间往往有联系。

50、语音相同而意义之间没有联系的词叫同音词。

51、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叫同义词。

52、反义词是两个意义相反或相对的词。如:生—死 动—静 有—无 分散—集中 通俗—高雅 节约—浪费。

53、外来词也叫借词,指的是从外族语言里借来的词,如“幽默”、“浪漫”、“模特儿”等。

54、有些词汇只在某几个或某个方言词使用,这样的词汇叫方言词,如闽南话、客家话使用的词汇。

55、成语是一种具有书面语色彩的固定短语,意义具有稳定性,结构具有凝固性。大多数成语由四个字组成,如:废寝忘食、愚公移山、亡羊补牢、一干二净。

56、惯用语是指人们口语中短小定型的习惯用语。惯用语的主要特征是 简明生动、通俗有趣。如:走后门、天晓得、巴不得、三七二十一。

57、歇后语是一种口头用语,由两个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象谜面,后一部分象谜底,后一部分常常不说出来,让人猜想它的含义。如:大海里捞针----无处寻,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58、谚语是人们总结生活经验的句子,表示丰富的含义,谚语的结构整齐,常用对比组成句式,如: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冬天雪盖三床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59、表示人、地或事物名称的词叫名词。如:孔子、老师、中国、乡村、飞机、桌子、小麦、西瓜等。

60、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叫动词,如:说、发生、爱、走、读、考虑、耕种、支援等。

61、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或状态的词叫形容词,如:大、聪明、干净、红的等。

62、表示数目和次序的词叫数词。基数词表示数目的多少,如“一、二、三、四”;序数词表示次序前后,通常由基数加“第”构成,如“第二、第三”。

63、量词又叫单位词,表示计算单位;物量词,表示人与事物的单位,如个、只、双、副等;动量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单位,如次、趟、遍、顿等。

64、数词和量词常常连用,构成数量词。表示事物单位的数量词,常用在名词前边,如“一本书、一双鞋、一副眼镜”;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数量词常用在动词后边,如“走一趟、来一下、吃一顿、去一次”。

65、有指示、代替作用的词叫代词。可以分为以下三小类:

①代替人或物名称的词叫人称代词,第一人称代词单数用“我”,复数用“我们”;第二人称单数用“你”,敬称用“您”,复数用“你们”;第三人称单数用“他”、“她”或“它”,复数用“他们”。

②表示疑问的叫疑问代词,如“谁”、“哪”。

③指人或事物的叫指示代词,如“这个”、“那个”、“此处”、“彼处”等。

66、副词常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动作行为的程度、范围、时间等意义,常用的副词有:很、非常、都、已经、忽然、到底、简直等。

67、象声词是摹拟自然界声音的词,如: 河水 哗哗地流着;蜜蜂 嗡嗡地叫着。

68、叹词是表示感叹或呼唤、应答的词,如“唉、啊、哎呀、哼”等。

69、连词是连接词、短语、分句和句子的词,如“和、而且、不但、或者”。

70、结构助词主要有“的”、“地”、“得”,“的、地”表示两个部分的修饰、限定关系,“得”表示补充关系,如:灿烂 的阳光;慢慢地说;高兴 得跳了起来。

71、动态助词主要有“着”、“了”、“过”,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着”表示动作行为正在 进行中,“了”表示动作行为的实现,“过”表示曾经发生过。如:他走着(正在走);他走了(已经离开这里);他来过(表示曾经来过这里)。

72、语气助词主要有“的、了、吗、吧、呢、啊、呀”,表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语气,都用在句子末尾。如:他会的(表示陈述);多美呀(表示感叹)

73、句子的用途主要有四种:

①告诉别人一件事,这类句子叫陈述句;

②询问别人一件事,这类句子叫疑问句;

③要求别人一件事,这类句子叫祈使句;

④表达自己的某种强烈感情,这类句子叫感叹句。

74、陈述句句末用句号。肯定一件事,用“是”字句;否定一件事,用“不”、“没”、“没有”等。例如:他是个聪明的小孩;他没有告诉我。

75、疑问句句末用问号。根据表示疑问的情况,可以分成四类:是非问、特指问、选择问、正反问。

76、是非问:这种问句常用语气词“吗”,回答时可以用点头、摇头的方式,或用肯定、否定作回答。如:这事你知道吗?

77、特指问:用疑问代词“谁、什么、哪、怎样”等提问,要求对这些疑问代词作回答,如:谁叫他来的?

78、选择问:提出两种(或几种)看法,希望选择一种回答,常用“是”和“还是”相呼应,也可以用语气词“呢”。如:咱们打篮球,还是打排球?你想学中医呢,还是想学西医?

79、正反问:用肯定否定并列的方式提问,要求用肯定或否定来回答。如:你是不是北京人?

80、祈使句的句末可以有“吧”、“呀”等语气词。祈使句也常用感叹号(!),有“命令、请求、劝阻、禁止”等不同语气。如:快把烟扔掉!

81、感叹句句末用感叹号(!),表达某种感情的句子。如:真美呀!

82、以动词“是”作谓语的句子,叫“是”字句。基本格式是:主语+“是”+宾语。如:你是我们的好朋友。否定的“是”字句的格式是:主语+“不是”+宾语。如:她不是大夫。

83、以动词“有”作谓语的句子,叫“有”字句。基本格式是:主语+“有”+宾语。如:她有一 辆汽车。“有”字句的否定格式是:主语+“没有”+宾语。如:她没有汽车。

84、“把”字句,表示对某人、某事物施加某种动作并强调使某人、某事物产生某种结果或影响。如:你把你的意见说一说。

85、“被”字句,说明某人、某事物受到某动作的影响而产生某种结果,口语里也可以用“叫” 或“让”表示。如:刘先生的画被买走了;我的自行车让小方借走了。否定句式是在“被”字前用“没(有)”,如:画没有被买走。

86、表示两个人或两种事物在性状或程度上的差别的句子叫比较句。汉语里表示比较的方法很多,用介词“比”、“跟”,用动词“像”、“不如”等。如:他比我高;我没有他高。

87、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句构成的,有完整意义和一定语调的句子叫复句,它所包含的单句叫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有一定的联系,这种联系是通过一定的语法手段(语序和关联词)来表示的。如:只有在特殊的情况下,才可以改变咱们的计划。

88、按照分句之间的关系,可以把复句分为联合复句和偏正复句两大类型。联合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平等地连接起来的,分句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分不出主次。如:他一边喝茶,一边看电视。偏正复句是由偏句和正句构成的,正句是全句的主要意义所在,偏句从种种关系上去说明、限制正句。如:风太大,所以比赛改期了。

89、在联合复句中,分句与分句之间有各种不同的关系,常见的有并列关系、承接关系、递进关系、选择关系四种。如:

阿里汉字不仅写得快,而且写得很工整。(递进关系)

这是卧室,那是书房。(并列关系)

您明天动身,还是后天动身?(选择关系)

一下课,我就去你那儿。(承接关系)

90、偏正复句中,偏句与正句之间也有各种不同的关系,常见的有因果关系、转折关系、条件关系、让步关系等四种。如:

虽然他最近很忙,但是每天都按时锻炼。(转折关系)

由于天气不好,飞机晚点了。(因果关系)

即使你不愿意参加,也没关系。(让步关系)

不管你来不来,我们也要讨论。(条件关系)

91、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里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它可以帮助读者正确地了解文意。陈述语气用句号“。”,疑问语气用问号“?”,感叹语气用感叹号“!”,祈使语气可以根据语气强弱分别用感叹号或句号。

92、破折号“——”可以用来表示 说话中断或口气的突然转换,如:今天我本来打算去一趟,可是——;还可以表示声音的延长,如:他们走不上二三十步远,忽听得背后“哑——”的一声大叫。破折号还可以表示注释,如:今天是中国人的最大的传统节日——春节。

93、在运用语言时,把一些动物、植物或没有生命的事物写得跟人一样,叫“拟人”。如:月亮笑弯了腰。

94、比喻就是平常说的“打比方”,它包含三个成分:本体、喻体和比喻词。

95、比喻词有“象、如、若、仿佛”等的比喻是明喻,如:老师象园丁。

96、不用比喻词,而用“是、当作、变成、成了”等联接本体和喻体的是暗喻,也叫隐喻,如:老师是园丁。

97、直接用喻体代替本体的句子叫借喻,如:我们热爱园丁。

98、对联,也叫对子,是指悬挂或雕刻在门边等处的联语,分上、下两联,竖写,右为

上联,左为下联,上下两联字数必须相等,大体上对偶。

99、词典和字典是经常必备的解释疑惑、提供知识资料的工具书。

100、《汉语大字典》是一部以解释汉字的形、音、义为主要任务的大型语文工具书,是到目前为止收汉字最多的字典,按部首排检。

101、《新华字典》,用汉语拼音字母和注音字母注音,出版以来,成为流传最广的一部小型字典。

102、《现代汉语词典》是以记录普通话词汇为主的中型词典,供中等以上程度的读者使用。

103、《辞源》是阅读古书用的工具书,收词较广,除古今词语之外,还收有百科名词术语。

104、《辞海》是一部能满足多方需要的,兼收语文词语和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名词术语的综合性百科词典,词条按部首排列。

第三篇:古代汉语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慎独

“慎独”最先见于 《礼记·大学》和《礼记·中庸》,是我国古代儒家创造出来的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自我修身方法,这是儒家所倡导的一种道德修养境界,称之为“慎独为入德之方”。

“慎独”指人们在个人独自居处的时候,也能自觉地严于律己,谨慎地对待自己的所思所行,防止有违道德的欲念和行为发生,从而使道义时时刻刻伴随主体之身。

2.大学三纲领八条目

朱熹在他所著的《大学章句》中,把《大学》提出的“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者称为“大学之纲领”,把“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项称为“大学之条目”。后人称之为“三纲领八条目”,简称“三纲八目”。

3.周公制礼

“周公制礼”即在周公主持下,在夏礼和商礼的基础上,以“亲亲”和“尊尊”为基本指导思想,综合本族的风俗习惯,制定了一整套礼制,史称“周公制礼”,是道德、法律、习俗三位一体的政治文化体系,具有确立政治制度、规范社会行为、教化人们品性的综合功能,巩固了周王朝新兴的政权,也使奴隶制社会进入了鼎盛时期,集中体现在“五经”之一的《周礼》中。

4.阴阳五行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早在夏朝就已形成,战国时,以邹衍为代表的阴阳五行说广为流行。阴阳五行是中国古人认识世界的方法,阴阳是“对立统一”或“矛盾关系”的一种划分或细分。阴阳包括五行,五行含有阴阳,五行学说是用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及生克乘侮规律,以说明事物的属性和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5.不法先王不是礼仪

“不法先王,不是礼仪”是邓析法律思想的主要倾向,也是他主张改革、反对周礼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主旨。意思是说: “先王”的所作所为、“礼仪”的宗法原则不是千古不变的教条,没有必要非遵守不可。从现实出发制定新法便是必然的、正当的,这里的“法 ”,不是遵守的意思,而是去修正。

“不法先王,不是礼义”不是邓析所提的观点,而是荀子对他思想倾向的一种评价。批评邓析不效法先王,不赞成礼义,不可以作为治国的原则。然而说得有根有据,足以欺骗众人。

6.墨家三表

出自《墨子·非命上》:墨家的三表法是指:“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根据前人的经验教训,墨子的三表法是判断言谈是非的三条标准。从间接经验、直接经验总结而得出的经验,从而用于实际生活之中去。但是墨子的三表法带有明显的经济论的局限,具有忽视理性思维的倾向。

7.道法自然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出自《老子》第25章。

这是老子为我们提供的最高级的方法论。这形象生动地显示了道家学派对世界的认识。道法自然即道效法或遵循自然,也就是说万事万物的运行法则都是遵守自然规律的。对自然欲求的顺应。

8.无为而治

语出《论语·卫灵公》:“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

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要尊重自然 规律的意思,老子又叫人不违背规律。无为:无所作为;治:治理。自己无所作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原指舜当政的时候,沿袭尧的主张,不做丝毫改变。后泛指以德化民。强调统治者的行为要顺应自然和人性。

无为而治是道家的基本思想,也是其修行的基本方法。首先是由老子提出来的。

9.涤除玄览

涤除玄览是老子认识论哲学的集中体现,意思是:排除一切杂念,让心灵虚空,才能以更明了的目光去观察大千世界。

与佛家的“一花一世界,三藐三菩提”有着相交之处。玄学家们主张“天人合一”,实际上就是一种人与自然的完满结合。我们的确需要这么一种恬然和质朴,只要能多给心灵一片宁静的空间,让自己咀嚼古哲的思维,何乐而不为?

10.抱法处势

韩非认为 “法”是治国的根本,“势”是推行法治的前提,“术”推行法治的策略,要有效的施行法治,就必须将法、势、术结合起来。

“势”,就是指统治者统治人民的权势和地位。韩非认为君主必须专势,不可使臣下擅势,必须牢牢地将权势掌控在自己手中。

韩非率先提出了“抱法处势”的理论,一方面,势是法的前提,法不能离开势,只有以势作为后盾,法才能真正得以有效施行;另一方面,势又不能离开法,没有法的势不是“法治”而是“人治”。人治依靠的是圣人,但是绝大多数的人主,都是“庸主”,实行人治,他们就束手无策了。实行法治,人主只要“报法处势”,掌握权势同时坚持法治,国家就能治理好了。

性三品说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实性》中提出的关于人的本性的学说。董仲舒把人性区分为所谓“圣人之性”﹑“中民之性”和“斗筲之性”三种。所谓“圣人之性”,是天生的“过善”之性,是一般人先天不可能,后天不可及的。“斗筲之性”,是无“善质”的,生来就“恶”的,教化无用,只能才用刑罚的手段来处置他们。而“中民之性”,也就是万民之性,是“有善质而未能善”,必须通过王者的教化才能成善。

原心定罪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精华》中说:“《春秋》之听狱也,必本其事而原其志。志邪者不待成,首恶者罪特重,本直者其论轻。”就是以《春秋》的精神和实例作为审判的法律依据,引经断狱,将儒家的经义应用到法律中去,从而把儒家的法典法律化。董仲舒是把儒家经义应用于法律的第一人。

“原心定罪”是指在审理案件时,主要根据犯罪者的动机来酌定刑罚。“原心论罪”实际上

是一种动机论,看重行为者的动机而不是效果。这对司法实践的指导有一定的弊端,它容易导致执法者主观定罪,徇情枉法。

天人合一

西汉董仲舒提出的天人合一的认识论。《春秋繁露》

首先他否定了荀子的天人之分的唯物主义思想,提出了超自然之上的“天意”,把天看成神的象征,认为“事应顺于名,名应顺天,天人之际,合而为一”。他还将阴阳、五行学说合流并用“天地之气,合而为一,分为阴阳,判为四时,列为五行”。其次从天人相通的观点,说明了天和人一样是有意志和感情的。“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人副天数”。

阳德阴刑

董仲舒《春秋繁露》之〈基义〉

德主刑辅,先教后刑:董仲舒继承和发展了自孔子以来德主刑辅的思想,突出强调以道德教化作为治国的重要工具;并用阴阳学说来加以阐述,形成一套完整的“阳德阴刑”的德主刑辅论。然而他所主张的德主刑辅有其特色,那就是由天道引申而来,认为“天亲阳而疏阴,任德而不任刑”

文武张设

这是王充法理思想的一个方面,在《论衡·非韩》中提出。他认为一德一力,一文一武,都是治理国家不可缺少的工具,要“文武张设、礼法并用”。文武张设是政治法律主张:“治国之道,所养有二:一曰有德,二曰有力。养德者,养名高之人,以示能敬贤。养力者,养气力之士,能明能用兵。此所谓文武张设,德力具足者也。”这说明,德与力,文与武,都是治理国家必不可少的工具。在我们治理国家时,要考虑到这一点,要学会善用贤人,文武结合。

名教出于自然

王弼是魏晋玄学理论的奠基人,他的主要著作《周易注》、《老子注》、《论语释疑》等 王弼玄学理论的主要基础是三个方面:一是贵无、二是主静、三是言不尽意,圣人体无。他认为“凡有皆始于无,为万物之始,及有形有名之时,则长之育之,言道以无形无名始成”。无是体,有是用。接着他又把有和无说成是多和一,众和寡的关系,“夫众不能治众,治众者,至寡者也”。“百姓有心,异国殊风,而的一者,王侯主焉”。这样他从贵无观点引出了君主制度的合理性,名教的合理性,名教是出于自然的。他的第二个理论是主静,有是无派生的,动是静派生的。“静为躁君,安为动主”强调统治者要以静制动,息乱以静来对付社会**。同时他提出“无为于万物,而万物各适于所用„„始制官长,不可不立名分以定尊卑”。这样他就得出了名教出于自然的结论,论证了名教的合理性。

名教本自然

郭象总结了贵无和崇有的争论,完成了《庄子注》一书,把玄学理论推向了高峰,从“万物独化”的观点论证了“名教本自然”的观点。“无也,则何能造物,有也,则不足以物众形„„,是以涉有物之域,未有不独化于玄冥者”,“万物万情,趣舍不同,若有真宰使之然,而亦终不得,则名物皆自然,无使物然也”,这样他首先得出万物独化而生的结论。接着他从独化开始论述人与社会,“人之所因者,天也,天之所生者,独化也„„则生死变化,惟命之从

也”,这样他就说明了人类社会的也是独化而成的。郭象的第二个理论观点是“自足其性”,“大小俱足”来说明名教本自然的观点。“性各有分,故智者以守智待终,愚者以抱愚至死”。“大小之殊,各有定分,非羡所及,大小之辩,各有阶级,不可相歧,以小求大,理终不得,各安其分,则大小俱足”,他用这样的观点为了说明人们要承认差别,安于现状。接着他将“自足其性”、“大小俱足”论及社会政治,“臣妾之才而不安臣妾之任,则失矣。故知君臣上下,手足内外,乃天理自然”。由此得出名教本自然的观点。

圣人制刑

韩愈《原道》坚持圣人史观,认为圣人就是人道的楷模,圣人就是仁义,圣和仁是一体的。“古之时,人之多害矣,有圣人者立,然后教之以相生养之道,为之君,为之师,„„为之工,为之贾,为之医药,为之礼,为之乐,为之政,为之刑„„,如古之无圣人,人之类灭久矣”

韩愈的这种学说无非是给贵族官僚统治以辩护,劝诱人们服从统治,但也服务于他的反佛需要。

天人不相预

柳宗元认为天地、元气都是没有意志的物质,根本不能对人施行赏罚。他视天为自然之物,天道只是按自然规律发展和变化的过程。“生殖与灾荒,皆天也;法制与悖乱,皆人也。而之而已,其事行各不相预”。他的“天人不相预”是对荀子天人之分思想的继承、发展。柳宗元接着从“天人不相预”出发,又对有神论进行了批判。“力足者取乎人,力不足者取乎神” 《柳河东集•别集》上《非国语•神降于莘》,否定了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是王充无神论的继承和发扬。

《封建论》

柳宗元作有〈封建论〉,在封建论中他认为“封建制”即封国土,建诸侯的分封制的产生是客观形式发展的必然结果。原始人因自然压迫而进行生产斗争,因物质欲望而产生暴力争夺,因制止争夺而产生国家法律。柳宗元这一主张是荀子明分使群国家起源观的进一步发展。其次他论述了郡县制取代分封制也是客观之势。

格物致知:

中国宋明理学认识论学说,朱熹提出。是儒家思想的重要概念,始见于《礼记 大学》。”把“格”训为“至、穷、尽”之义,表明“格”的活动是一个在范围上不断拓展, 在程度上不断深化的过程, 其最终的目标便是对所有事物获得一种彻底贯通的领悟。“格”的对象是“物”。物指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不仅指客观的物质,而且还指人们的社会活动乃至人的精神思维。“致知”就是推及本心固有的知识,使其无所不知,这是因为人心是有灵的,但由于有万物的屏障,从而使心体昏暗未明,从而要通过“格物”使心体光明,从而达到“致知“

易简功夫:

由陆九渊提出,他认为心就是本心,所谓“易简功夫”就是“发明本心”,他认为人常被物欲、私欲、本见蒙蔽本心。即通过自我反省、自我认识、自我完成,达到对道、对理的体认。他认为这才是为学的根本。首先要确认自己尽善的本心,其次学会用心度量是非,最后反观内省,顿悟本心。反观内省的方法就是存心、养心、去利欲。

存天理、灭人欲:

朱熹说的“存天理” 存的是孟子说人之初性本善的善,是人性中善的部分。“灭人欲”要灭的荀子说人之初性本恶的恶,是人性中恶的部分。

“存天理,灭人欲”属于心性修炼。“天理”是公,是大善,是人的仁爱之心。“人欲” 是私,是小恶,是人的自私之情。通俗的理解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就是要防范个人欲望的过度膨胀,追寻维护社会、道德、政风和民风的和谐与美好。

三不足:

由王安石提出的变法改革主张

1、天与人不相关,天变不足畏。王安石认为人事与天道,各有其常,两不相关。

2、贵乎权时之变,祖宗不足法。对待祖宗之法的态度应是“当法其意而已“,而不应硬搬过去。

3、摒弃流俗异论,人言不足恤。一是国家法制不能受人言左右,二是如果以人言为恤,则不能指定善法。

大明法度:

王安石提出,出自《上时政疏》:“要实现天下大论,必须依靠大明法度、众建贤才。大明法度就是设立明法,包括君王应知法、守法、执法公平,有司议罪,惟当守法。

童心说:

《童心说》是明代李贽的代表作,是《焚书》里的一篇杂文。其意义是新儒家学者先天性善论的继承和发挥。“童心”就是“本心”,“本心”是最纯洁的,未受一切污染的,也是最完美的,最具一切美好地可能性。如果丧失了这种自觉的“本心”,那么,人就失去了个体价值,人就不再能以一个真实的主体而存在。

帝王皆贼:

唐甄提出“帝王皆贼”的反专制思想,他大胆提出了帝王皆贼的观点,认为历代帝王对社会**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乱天下的是君主。他提出了明君治国应具备的几个条件:君要抑尊、君主应节俭、君主要治人善认,尚贤使能。

学校议政:

黄宗羲提出的具有民主因素的“法制”理论之一,主要体现于《明夷待访录》中,其主要内容是通过学校这一教育机构的改造,来发挥决策、社会舆论监督的作用。学校在政治中应反映民意,参与决策,舆论监督,限制官权王权。体现了黄宗羲对民意、民权的重视。

理势合一:

王夫之的哲学观点。《读四书大全说》历史发展观,理是事物的发展的规律,势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客观过程,理当然而然,势是不得不然,得理自然成势,顺势亦合理,理因于势,事因于理。王夫之认为,事物发展的过程和趋势,与其内在固有的必然性,即规律是相一致的,没有离开势的理,也没有不表现理的势,二者相互依存,辩证统一。

理欲合一:

王夫之提出,人欲观,理学主张灭人欲,王夫之提出“天理寓于人欲的观点。”“人欲之各得,即天理之大同”。认为性是生之理,与人形体同在,故理欲通体,人情天理合一,理欲皆自然,理欲同等,天理要借助人欲展现自己。

王充对谶纬神学的批判:

1、天有赏善罚恶能力的“天造遣告说”,认为人不能以行惑天,天亦不能随行而应人。、2、“用刑非时寒,施赏纬节则温”的时令说;认为寒温,天地气节,非人所为。

3、“行善者福至,为恶者祸”的祸福说,认为天没有意志,不能赏罚恶。

荀子与孟子思想的比较分析

一、传统继承,即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发展方面。1.统一性。

孟子、荀子“咸遵夫子之业而润色之,以学显于当世”。在“遵”这一方面,主要体现在两点:第一,遵从了儒家学派基本特点:道仁义,明人论与重教化;第二,对西周封建制度,特别是宗法制,有一致性:孔子主张复礼,孟子也主张恢复,“法先王”,荀子主张“法后王”,在很大程度上,持肯定态度。2.对立性。

“润色”过程中,孟子与荀子有着很大的不同。“如果说孟子是进一步光大了孔子的心性哲学的话,荀子则可以认为是进一步发挥了孔门的社会学”。这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针对孔子“仁”的学说,孟子在其基础上发明“仁心”、“仁政”之论,把“仁政”作为它整合社会的根本方案,表现出很强的实践性,“使得儒家的‘仁学’由此灿然大备”。

在社会整合方面,孔子主张为政以德,即“德”政,而孟子主张“仁政”,两者间存在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例如;推己及人乃源于孔子忠恕之道,侧重言为人处世。孟子则进一步发挥,把其放置于政治生活中,称之为“推恩”。

第二,荀子取百家之长,对孔子的“礼治”思想予以极大发挥,显得深刻、独特。“他从社会本身的角度来阐述礼的起源,实发孔子之所未发”,其将礼之本质归结为“分”,以及有关礼的社会功能的论述,都非孔子所及范围,从而极大地丰富了儒家的思想,“儒家之礼学由此而灿然大备”。荀子提出了“明分使群”的社会组织理论与“隆礼重法”的社会控制思想,自成体系,独树一帜。

二、人性的争论

对人性的看法,孟子、荀子有相同之处,更多的是不同之处,并以此形成了不同的社会思想。

1.统一性。

“从所要回答的问题上看,两人所作的努力是一致的,两人所要解决的都是社会人伦道德的根据问题,而对于社会的人伦道德本身则丝毫没有怀疑”。孟子在“人何以有恶”的回答中,荀子在“化性起伪”的论述里,都十分积极肯定了人伦道德的作用,前者在于对善根的持存与培养,后者则在于人的社会化中起作用。2.对立性。

这又体现在两个问题上:一是人性是什么,二是考虑问题的角度。首先,就人性是什么来说,古代文人多有探究,歧义也很多,如告子认为人性自然,法家先驱慎到、商鞅等人主张人性好利之说等等。孟子认为自然性非人性应有的内容,人性是异于兽者的“几希”之处,即人的社会性。荀子对人性的看法同告子一样,认为人性自然。基于对人性的不同理解,他们分别提出了“性善”、“性恶”之说。

其次,角度问题导致不同。“性善论所强调的是积极地成就善,这可以说是哲学的立场;性恶论所努力的则是消极地防止恶,这是社会学的立场”。孟子基于人性是社会性,即“仁义”之性,提出人性本善,这使人类的道德,行为有了坚实的内在根据,且以此行“仁政”、“王道”。主张持存、培养人们的善根;荀子基于人性自然,以社会组织视角审之,提出“人性恶”,并以此提出“化性起伪”、“隆礼重法”等组织理论思想,使人进行具有“礼义”性的社会化。

三、具体的社会组织、社会整合思想方面 1.王道与“王道”。

相似:爱民与裕民的思想。不同主要体现在二方面:第一,孟子以为王道与霸道是相互对立的关系,行仁者王而尚力者霸,而荀子认为王道与霸道存在一定的统一性,霸道虽不及王道理想,却可以作为通往王道的过渡阶段。第二,是法先王与法后王问题,孟子基于王道法先王,荀子基于“王道”法后王。事实上,“法后王”与“法先王”的精神实质是一致的。对于荀子来说,“‘法后王’正是为了更好地‘法先王’”。2.对君主的态度。

这一方面主要体现为不同性。孟子主张“民贵君轻”、“民为邦本”,君主有保民的义务,而荀子则十分提倡尊君,把君主的地位提升到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相同性应是二人都认为君主应有贤能君德。

3.社会分工与明分使群。

相似:对社会分工(包括职业分工)在社会生产、发展过程中所起的积极作用都是认同的。孟子从社会交往与需求的角度论证社会分工的必然性与必要性,荀子从社会发展、个人的力量有限性角度论证职位分工的必然性。孟子也认为社会分工体现在社会管理中,这与荀子强调社会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区别有一定一致性。

不同:“分”的延伸程度不同。孟子“劳心”“劳力”的区分,揭示了一种更高层次上的社会分工,且这与其政治方面的考虑紧密联系在一起:“孟子主张恢复西周的封建宗法制度作为他的救世之策,而封建宗法制最重要的内容莫过于世卿世禄”;而荀子的“分”向“别”即社会角色的区别发展,引出了“定分”即“辨”,十分强调社会等级的区分,又提出“明分使群”的组织理论思想,但荀子的所说的等级划分与孟子不同,其并非是西周那种世卿世禄的形式标准,个人应居于何种等级地位完全取决于其贤能与否。荀子在这方面较孟子深刻了、先进了许多。

道家思想的现代意义

1、用自然主义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

2、道家提出无为而治,对于当今政府减少干预和社会控制有借鉴意义

3、在处理人生与人际关系方面,道家主张顺其自然,不要勉强从事,对于缓解社会压力,协调日益紧张的人际关系,保持内心的超脱和宁静都值得借鉴。

孔子与老子思想的不同

1、哲学范畴的不同,孔子注重人与人关系的思考,老子注重人于自然关系的思考,老子以道为最高范畴,孔子以仁为最高范畴。

2、价值观念的不同,孔子以人文主义价值观为基本取向,注重人的提高和完善,老子以自然主义为价值取向,注重自然的真朴之性。

3、对社会和人生态度的不同,孔子对社会发展保持乐观的态度,老子则持冷静和谨慎的态度。

4、对个人的态度不同,儒家表现为强烈的群体意识,主张个人应投身社会,对个体缺乏关注,道家则强调人的本位,保持人的自然纯真。

法家与儒家思想的不同

一、对人性的认识不同,儒家强调人性善,法家认为人性恶

儒家孔子认为人民是可以教化的,“信”“仁”“礼”都是统治者教化的结果,而且人性相近,人性是教化的结果。至于教化的手段则是以身作则和以道诲人。

孟子坚持性善论。人的善性指的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社会本性;人性善是指人与生俱来的具有一种原始的善良之心;人性善是指人可以从善心培养出善性。

法家都坚持人性恶的主张,韩非在〈心度〉〈难四〉、〈外储说〉中论述了这一观点,认为人都是拼命追求利益,好利恶害,讨厌劳苦、贪图安乐。因此对于人性,只能运用法令赏罚因势利导,加以利用。

二、历史观不同,儒家泥古,法家则疑古

所谓泥古,就是拘泥于古代的成规或古人的说法而不知变通。儒家孔子的泥古表现为对圣人的敬畏,认为“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追求圣人之治。其次是主张恢复周礼,通过周礼来治理国家,规范人们的行为。

而法家则疑古。韩非将社会发展的历史分为上古、中古、近古和当今四个时代,从上古到当今,历史是发展变化的,法律和国家治理也必须是发展变化的,提出了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五蠹》〈心度〉在〈说林〉中用守株待兔抨击复古倒退,用郑人买履讽刺墨守成规。

三、君之利器不同,儒家强调君智、君德,法家强调君法、君令

儒家认为,无论人性善恶,都可以道德教化的力量,收潜移默化之功,这种以教化变化人心的方式,是心理上的改造,使人心良善,知耻而无奸邪之心,自是最彻底、最根本、最积极的办法,断非法律判裁所能办到。所以,儒家宣扬以德治天下,以德教化人。

从治国的立场来讲,法家根本否认仁义道德的价值,强调了“抱法处势”与法、势、术相结合的法治理论。韩非认为“法”是治国的根本,“势”是推行法治的前提,而“术”推行法治的策略,要有效的施行法治,就必须将法、势、术结合起来。法家的“法治”纯粹是君主专制的利器

四、对统治的追求不同,儒家追求圣人之治,法家追求君王之治

儒家对政治统治者有着一种极高的道德期待。这种期待的突出的表现是儒家“圣王合一”的理想。在孔子看来,圣人是一种遥不可及的目标和理想。所以孔子将圣人看作是一种至高的智慧和道德的境界,而“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则是圣人之治达到的理想境界。圣人与王的结合,被认为是“足以天下之极”,而教化的职能的赋予,更是王的道德至善之后追求整个社会至善目标的重要表现。

法家则是追求君王之治,认为君王拥有权势可以惩罚违法之人,可以奖赏顺服王法的人。法家主张的以法治国,实行重耕战的社会经济政策和限制儒商的政治方针都是为了体现和维护君主的利益和权威。

第四篇:古代汉语名词解释[推荐]

古代汉语通论笔记

古代汉语笔记(王力版)

一、填空:

1、汉语字典的编排方式主要有三种:

A、按音序排列。现在通行按照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汉语拼音方案);古代按照平水韵106韵排列(上、下平声各15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B、按部首和笔划排列。同一部首的字归在一起,部首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同一部首内,字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笔划相同时,在按起笔的笔形排列。一般是把起笔分成点(、)、横

(一)、直(ㄧ)、撇(ノ)四种或点、横、直、撇、折(┐)五种依次排列。

C、按编码排列。通行的是四角号码检字法。汉字方形有四个角,角的形式共十种,用0至9代表。角的顺序是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每字得四码。

2、《康熙字典》张玉书、陈廷敬等编,在明代梅膺祚《字汇》和张自烈《正字通》基础上编成。按照部首排列,分成214部,在按十二地支分十二集,每集分上中下三卷。释字体例先音后义。先列主要韵书的反切,再释义,每义引古书为证。

3、王引之《字典考证》、王力《康熙字典音读订误》,进行纠正。

4、《中华大字典》陆费逵、欧阳溥存主编,1915年中华书局。部首排列,注音用《集韵》的反切,还加注直音。

5、《辞源》1915商务印书馆,陆尔奎、方毅等人编写,是近代出版最早的以语词为主,兼顾百科常识的大辞书。部首排列法,沿用《康熙字典》214部首。注音反切,全部采用清代李光地《音韵阐微》的改良的反切。基本奠定了汉语现代词典的编纂体例格局。1958年修订为“以语文为主,百科为辅”的工具书,吴泽炎、黄秋耘。刘叶秋负责。采用汉语拼音字母和注音字母注音,采用《广韵》的反切。

6、《辞海》1936中华书局编印,舒新城、沈颐,张相主编。1958年修订为综合性辞书。舒新城、陈望道主持。

7、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国文字学奠基之作,古代汉语通论笔记

8、清代研究《说文解字》的四大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疏》、王筠《说文句读》、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9、清代阮元《经籍籑诂》,一部专门收集唐前各种古书注解的字典。韵母排列法,以平水韵一韵一卷。还有清代刘淇《助字辨略》,何乐士《古代汉语虚词通释》。

10、清代王引之《经传释词》(古声母排列)和近人杨树达《词诠》(注音字母),解释虚词。

11、近人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1953中华书局,研究诗词曲中特殊词语的一部专著。

12、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以复音词主要是双音词为主。单变复主要有三种情况:

A、换成完全不同的词。B、加上词头词尾。

C、用两个同义词作为词素合成。

13、单纯的复音词,绝大部分是联绵字。文字学主要凭字形辨别本义。

14、文字的创造时期,象形是最基本的原则。

15、隶书是汉字演变史上的重要转折点,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水岭。

16、押韵分为三种: A、句句押韵。

B、隔句押韵。一般是奇句不押韵,偶句押韵。如《诗经》 C、交韵。奇句与奇句押韵,偶句与偶句押韵

17、《诗经》押韵主要格式:隔句押韵的句尾韵;首句入韵而后隔句押韵的句尾韵。

18、古韵指上古时代主要指先秦的韵部,现在被分为三十部。《诗经》押古韵。段玉裁《六书音均表》、江有诰《诗经韵读》、王念孙《诗经群经楚辞韵谱》

19、注解古书开始于汉代。20、注解常见的情况有下列四种: A、释词。

B、串讲。把一句或几句连串起来讲解。

古代汉语通论笔记

C、通释全章大意。使文章的意义更为明确。

21、常见古书术语:

A、曰、为、谓之。被释词放于其后。不仅用来释义,且用于分别同义词或近义词的差别。

B、谓。被释词放于其前。以具体释抽象,或以一般释特殊。谓之,被释词放于其后。

C、貌。于动词或形容词后。被释词往往表示某种性质或状态的形容词。等于“„的样子”。

D、犹。释者与被释词往往是同义或近义关系。等于“等于说”。上面单纯用于释义。

E、之言、之为言。必然是“声训”除了释义外,释者与被释词有时是同音关系,有时是双声叠韵的关系。

F、读为、读曰。用本字来说明假借字。

G、读如、读若。一般用来注音。有时说明假借字。(11年)

22、唐人为汉下其他古书注释。唐代司马贞《史记索隐》和张守节《史记正义》;唐代李善注和五臣注萧统《文选》。南朝宋裴松之的《三国志》注。

23、郭象注和成玄英注《庄子》。

24、如字,通常表示在特定的上下文里这个字要按照它本来的读音读。有时一个字下注“如字”,又注别的反切或直音,表明这个字在特定的上下文里传统有不同的读法。(11年)

25、古书常常有一字异读的情况。不同的读音往往表示了词义或词性的不同。异读有时只是音调的差异,有时不仅是声调、词义上的差异,还有词性上的转变。

26、利用四声区别词义和词性,是汉语的特点之一。

27、朱熹:《周易本义》、《诗集传》、《大学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中庸章句》、《楚辞集注》等。

28、清代陈奂《诗毛氏传疏》、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刘宝楠《论语正义》、焦循《孟子正义》、王先谦《庄子集解》、郭庆藩《庄子集释》。

古代汉语通论笔记

29、阮元为《十三经注疏》作《校勘记》。清代王念孙《读书杂志》、王引之《经义述闻》、俞樾《古书疑义举例》。

30、姚鼐《古文辞类篹》把文章分为十三类。

31、古代断句用“、”作为标志。语意未完而需要停顿的地方,点于两字之间。句终在字的旁边。错误因为三种情况:意义不明、语法不明、音韵不明。

32、《诗经》是赋的远源,《楚辞》是赋的近源。主要特点铺陈事物。

33、明代徐师曾《文体明辨》分赋为古赋、俳赋、律赋、文赋四种。

A、汉代为古赋,又称辞赋。一般较长,多用问答体的形式,韵文中夹杂散文,句式以四六言为主。

B、六朝赋是俳赋,又叫骈赋。篇幅短小,用韵。骈偶、用典,实际为押韵的骈体文。

C、律赋,是唐宋时代科举考试所采用的一种试体赋。押韵严格限制,由考官命题,出八个韵字,规定八类韵脚,所以说八韵律赋。甚至押韵词序、平仄也有规定。字数有限制,不超过四百字。

D、文赋,受古文运动影响而产生。中唐后,古文家的赋逐渐以散代骈,句式参差,押韵随意。不重铺排和藻饰,用散文方法写赋,贯穿散文的气势,重视清新流畅,十分接近散文。

34、赋的结构:前面有序,中间为赋,后有“乱”或“讯”等。

35、古汉语的修辞方法:

A、稽古:援引古人的事迹来证实自己的论点。叙述一些历史事实,有正反两面。B、引经:正面援引古代圣贤的言辞。E、代称。

a、以事物的特征或标志代指。如“二毛”。b、以部分代全体。如“风雅”。c、以原料代成品。如“鱼网”。d、以具体代抽象。如“丝竹”。e、以地代人。如“彭泽”。f、以官代人,表尊重。如“王右军”。g、专名用作通名。如“扁鹊”。h、割裂式的代称。如“吞舟”。D、倒置,词序颠倒为了修辞押韵。E、隐喻,没有比喻词。

古代汉语通论笔记

F、迂回,一种隐晦难懂的修辞手法。作者不直言,而转弯抹脚地说出。G、委婉,委婉曲折地把意思表达出来,外交辞令和谦词属于委婉语。H、夸饰,一种极度形容语,使语言增加生动性。

36、唐后诗歌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近体诗又叫今体诗,古体诗又叫古风。超过八句的叫做排律。绝句分为古绝和律绝。古绝一般只限于五绝。

37、四言诗句式一般为二二,五言诗为二三,七言诗为四三。

38、句句入韵的诗歌,因相传汉武帝作柏梁台;与群臣共赋七言联句,句句入韵,故名柏梁体。如曹丕的《燕歌行》。

39、《文心雕龙?声律》提到“声律”的问题,南朝沈约发明四声,写作《四声谱》。40、三平调是古风的专用的形式,是古风的特点之一。律绝一般截取律诗的首尾两联。

41、清代戈载《词林正韵》分为十九词韵部,用《集韵》的韵目。

42、曲有南曲北曲之分。北曲有杂剧和散曲。散曲有小令和套数两种形式。

43、元代周德清根据北曲写成《中原音韵》分平水韵为十九韵部。

二、名词解释

1、直切:用同音字来注音,如“根,音跟”。

2、反切:是用两个字合注一个字的音,称为“某某切”或“某某反”(唐前),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母合声调,合称被注字的音。如“毛”,“莫袍切”。《康熙字典》用此法。

3、偏义复词:古代汉语中的一种复音词,用两个单音的近义词或反义词作为词素组成,其中一个词素的本来意义成为这个复音词的意义,而另一个只是作为陪衬。如“有缓急,非有益也。”“缓急”指的是“有急”,“缓”字无意义。

4、本义:词的本来意义。如,“向”,本来的意义是“向北的窗户”。

5、引申义 :从本义“引申”出来的,即从本义发展出来的意义。向,本来的意义是“向北的窗户”。引申意义是“朝着”、“对着”。直接引申是从本义直接派生出来的意义。间接引申是由直接引申而再引申出来的意义,与本义为间接关系。

古代汉语通论笔记

6、假借义:如同朱骏声所说是“本无其义,依声托字”,与本义不相。如“解”通“邂”(解逅即邂逅)。

7、六书:许慎的《说文解字》认为汉字形体的构造有六种: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只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之法,转注、假借为用字之法。

A、象形:把事物轮廓或具有特征的部分描画出来,构成一个字,如日、月。B、指事:用记号指出事物特点的造字方法。如:上、下、本、末、亦、刃。C、会意: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体组成,把它们的意义组合成一个新的意义的造字法。常常是两个象形字的结合,如:及。

D、形声:是由意符(也叫形符)和声符两部分组成的,意符表示意义范畴,声符表示读音类别,如:江、沐。意符相同的形声字意义上大都合意符所标示的事物或行为有关。如贝与财物有关,言与言语有关,心与心理有关。E、转注:说法不一。

F、假借:“本无其字,依声托事”,如“令”本为“发号”的令,后来借用为“县令”的令。

8、古今字:

由于历史的发展,汉字的演变,产生了一个新的字代表一个字的一个或者几个意义,分担那字部分的意义,那么前一个字为古字,新产生的字为今字。如“责”,其“债务”等意义已经为“债”所替代,但“责任”等意义担任着,故而两者为古今字。

9、异体字:

由于时间或地狱的关系,人们为同一个词造出两个或更多的字来代表它,形成了形体结构相差较大,意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换的字,如“睹,覩”。

10、简繁字:

由于人们改革汉字,进行简化而产生的现象,简化字要比繁体字的书写简单,笔画较少,往往是一对一的关系,也有一对多的情况。今天所用的许多简化字是历代相传下来的。如礼禮、气氣等。有些简化字和繁体字之间词义毫不相干,因为同

古代汉语通论笔记

音而被采用。如后後、适適、征征、余餘。

11、判断句:以名词或名词性的词组为谓语,表示判断。在古汉语中一般不用判断词“是”,而是在谓语后用语气词“也”来帮助判断。如“董狐,古之良史也”。有时在主语后用语气词“者”表示提顿。现代汉语中主谓之间一般用“是”。

12、叙述句:以动词为谓语、叙述人或事物的行动变化的句子。

13、否定句:表示否定的句子。必须有否定词,古代汉语中否定词可以是副词“不”、“弗”、“毋”、“勿”、“未”、“否”、“非”,可以是动词如“无”,可以是代词如“莫”。

14、词类活用:在古代汉语中有些词临时改变词性,如名作动、形容词作如动词,名词作状语,动词作状语等等情况。如“秦师遂东”。

15、韵母:指一个音节中除声母以外其他因素的总和,包括韵头、主要元音和韵尾。

16、韵:只指主要元音和韵尾(如果有的话)。

17、诗韵:韵头不同而韵相同的字如干、满、南、叹可以互相押韵,这些互相押韵的字放在同样的位置上就构成诗韵。

18、韵脚:韵头不同而韵相同的字如干、满、南、叹可以互相押韵,这些互相押韵的字放在同样的位置上就构成诗韵。汉语诗韵一般放在句尾,习惯上叫韵脚。

19、韵例:就是关于用韵的格律:什么地方用韵,什么地方不用韵和怎样用韵。20,换韵:不一韵到底,中途变换成不同的韵押韵的押韵方式,交韵的情况不是。

21、天籁:民歌随口而唱,随口用韵,随时换韵的情况。

22、叶韵:古人为了说明《诗经》的押韵和谐,认为某字是改读某音,就是“叶韵”,或称“叶句”(叶,同“协”,和谐之意)。

23、叶音法:一种应该否定的注音法。古人认为押韵可以临时改变读音,以求和谐,没有根据。

24、双声:两个字的声母相同,如现代汉语中“珍珠”,“微妙”在先秦是双声。

25、叠韵:两个字的韵母相同,韵头不同也可以,如现代汉语中“光芒”。

26、古音通假:古代汉语书面语言里同音或音近的字的通用和假借。或本有其字,或本无其字,借用同音近音字表示,两个字本来形体不同,意义不同。如“蚤起”,蚤通早。

古代汉语通论笔记

27、三十六字母:

传统认为,有三十六字母,字母指声母,古代没有拼音字母,只好找出三十六个汉字作为声母的代表,如见溪群疑等,反映了唐宋时期汉语声母系统的情况。而上古的声母现在研究为三十二个,被分为牙音、舌音、唇音、齿音、喉音、半舌、半齿。

28、连绵字:

由两个音节连缀成义而不能分割的词,或有双声叠韵的关系,如玲珑、徘徊、参差,或没有,如蜈蚣、妯娌,或同音相重复,如匆匆、津津。

29、疏:

由于时代的变迁,前人的注解已经不再容易理解,出现了一种新的注解,作者不仅解释正文,还给前人的注解作注解,成为“疏”,也叫“正义”。《十三经注疏》中的《诗经》就是汉代毛亨传,汉代郑玄笺、唐代孔颖达等正义。

30、《十三经》:《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十三经注疏》多为汉朝或魏晋人的注。

31、衍文:校勘学术语,简称“衍”,也叫“衍字”。用来指明古籍中多出了文字的现象。如“‘汉水以为池’,‘水’字衍”。(11年)

32、脱文:校勘学术语,简称“脱”,也叫“脱字”。用来指明古籍中脱落了文字的现象。如“‘孔世家云:颀然而长’”“‘孔’下脱‘子’字”。

33、韵文:指有韵的文章,有完全的韵文,也有不完全的韵文。

34、平水韵:隋朝陆法言的《切韵》分为206韵,过于细,唐代规定相近的韵可以同用。南宋平水刘渊,将同用的韵合并,成107韵,后人渐为106韵,被成为平水韵,一般叫“诗韵”。

35、平仄;近体诗最重要的格律因素,在诗和韵文中构成一种高低长短相互交替的节奏,即所谓的“声律”。阴平、阳平是平声,上声、去声、入声为仄声。古代的入声现在转入其他三声中。

36、黏:上联的对句和下联的出句的平仄类型必须是同一大类的。失黏:诗歌中不

古代汉语通论笔记

合乎黏的规则的现象。

37、对:每联的出句和对句必须是相反类型的。也就是对句的平仄对立。失对:诗歌中不合乎对的规则的现象。

38、孤平:诗歌中除了韵脚之外只剩一个平声字。是律诗的大忌。

39、拗句:不依照一般的平仄的句子,即该用平声的未用平声,该用仄声的未用仄声。拗救:诗人对于拗句,往往用“救”,就是一个句子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则在本句或者对句的适当位置,把该用仄声的字改用平声,以便补救。合起来叫作拗救。

40、对仗:诗歌特别是近体诗中,句法结构相同的语句相为对仗,这是正格。另外又一种情况,只要求字面相对即词类相同,不要求句法结构相同。对仗一般平仄相对。同类的词相对是工对。

41、合掌:一联对仗出句合对句完全或者基本同义,是诗家的大忌,叫做“合掌”。

42、流水对:对仗中的特殊类型。相对的两句之间的关系不是对立的,而是一个意思连贯下来,也就是说出句与对句不是两句话,而是一句话。如“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43、借对:对仗中的特殊类型。一个词有两种以上的意义,诗人在诗中用的是甲义,但是同时借用它的乙义或丙义,来与令一词相对。如“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取“寻常”本为“平常”之意,但又为古代测量单位,借对数目。

44、填词:词初称为“曲子词”,了解音乐的词人按照乐谱的音律节拍来写词,称为填词或倚声。

45、词调:本指写词时所依据的乐谱,后指把前人每一种词调的作品的句法合平仄分别加以概括,从而建立的各种词调的平仄格式。

46、杂剧:一种带科(动作)白(道白)的歌剧,唱词往往是剧中人唱。只有套数,没有小令,一个套数称为一折,全剧通常四折,有时加上一个楔子。散曲:不是戏剧,没有科白,与词的性质相近。

47、小令:散曲的一种,等于一首单调的词。套数:由两个以上的同一宫调的曲子按照一定规则连缀起来的套曲。

古代汉语通论笔记

48、赘韵:曲中不必用韵的地方用韵。

49、衬字:曲律中在规定的字数之外所添加的字,或者加在句首,或者加在句中,但不能加在句尾。

重要的名词解释:

章句 章句之名,是离章辨句的省称,是分析古书章节句读的意思。刘师培《国语发微》说:“章句之体,乃分析经文之章句者也。”作为一种注释,章句不像传注类注释那样以解释词义为主,而着重于逐句逐章串讲、分析大意。汉代一些儒者治学,从辨析章句入手,故章句体兴于汉。《汉书•艺文志•六艺略》、载《易经》有施氏、孟氏、梁丘氏《章句》,《尚书》有《欧阳章句》、《大小夏侯章句》,《春秋》有《公羊章句》、《谷梁章句》。汉儒用章句讲经,大都支离烦琐,故被斥为“章句小儒”。一般人“羞为章句”,故自汉以后,章句日汇渐亡佚。今仅存东汉赵歧的《孟子章句》,王逸的《楚辞章句》。赵歧章句解词串讲较简明准确,在原文每章末尾还用韵语概括“章指”,在《孟子》注释中有“开辟荒芜”之功。章句体虽不以解释词义为主,但它在对句意的串讲、分析中,往往包含了对原文词义的解释,这是应该注意的。

“离章辨句,委曲技派”,是其他注释体例的基础,也是记传注释中最根本的学术形式。而家法促进了章句的繁荣:比谊会率,防守进攻。

汉代章句的特征:紧附阐释对象,离章断句,逐句逐章地解释原文,有派别门户之名,后来日益繁琐。

章指

1.亦作“ 章旨 ”。诗文的主旨。唐 司空图 《与极浦书》:“ 郑 杂事不罪,章指亦望呈达。” 明 胡应麟 《诗薮·遗逸上》:“《上山采蘼芜》一篇,章旨浑成,特为神妙。”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六:“辞尚体要,有体有要,则今日章旨结撰之谓,而非以餖飣剽窃句字为体要也。”

2.经籍注释的一种形式。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孟子章指》:“ 赵岐 注《孟子》,每章之末括其大旨,间作韵语,谓之章指,《文选》注所引 赵岐 《孟子章指》是也。”

句读(jù dòu)(官话读音:具豆,ㄐㄩˋㄉㄡˋ,jù dòu ;粤音:据逗, gey3 dau6),是句号和读号的合称。

古时称文词停顿的地方叫做句或读。连称句读时,句是语意完整的一小段,读是句中语意未完,语气可停的更小的段落。

一般是以句号(。)作为一个句子的终了,相当于现代标点符号中的句号;句中语气承转停顿以读号(‧或、)表示,则相当于现代标点符号中的逗号和顿号。像这样加注句读的动作,被称为“断句”又被称为“圈点”,而圈点并且加上注解或注脚的动作,则被称为“圈注”。正确的圈点除了可以明了句子和文章原意,也可显现一个人基本的学识涵养。

古代汉语通论笔记

古文是没有像现在的标点符号的,因此需要“明句读”(《三字经》对学生有明确要求,要求要“明句读”)。如果不懂句读,往往会造成误读、误解原意。

古代中文在书写上原本是没有标点符号的设计,但是在阅读时为求语气的顺畅和正确的传达意思,仍有需要注意文句的起承转合,读书人便会在文章中自行加注记号,这就是句读的由来。

史记三家注 俗称“三家注”的《史记集解》(刘宋·裴骃注)、《史记索隐》(唐·司马贞注)和《史记正义》(唐·张守节注)。

集解主要汇聚他人的解释;索引解释原文时,除了个人的意见外,也引述他人的解释;正义除了解释原文、说明地理之外,还对一些字加了音注。

史记》在我国比较广泛地传播流行,大约是在东汉中期以后。它成为司马迁著作的专称,也开始于这个时候。在这以前,《史记》都称为《太史公书》、《太史公记》和简称“太史公”。据现知材料考证,最早称司马迁这部史著为《史记》的,是东汉桓帝时写的《东海庙碑》。到唐朝时候,由于古文运动的兴起,文人们对《史记》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当时著名散文家韩愈、柳宗元等都对《史记》特别推崇。宋元之后,欧阳修、郑樵、洪迈、王应麟各家,以及明朝的公安派、清朝的桐城派,都十分赞赏《史记》的文笔。于是《史记》的声望随日俱上,各家各派注释和评价《史记》的书也源源不断出现。

其中最有影响的是俗称“三家注”的《史记集解》(刘宋时裴駰注)、《史记索隐》(唐司马贞注)和《史记正义》(唐张守节注)。《集解》兼采当时裴駰所能见到的前人有关《史记》诸书的研究成果,并一一注明作者名字。一丝不苟。《索隐》进一步指出了《集解》中考证不当的错处。并对《史记》原文提出辨正,发语警辟。《正义》的作者长于舆地之学,对《史记》中地名的考证尤为精辟。

五经正义

“融贯群言,包罗古义”

《五经正义》是唐代颁布的一部官书。五经指五部儒家经典著作,即《诗》(《诗经》)、《书》(《尚书》、《书经》)、《礼》(《礼记》)、《易》(《周易》)、《春秋》。汉武帝时,朝廷正式将这五部书宣布为经典,故称“五经”。

自东汉末年以后,战乱四起,儒家经典散佚,文理乖错。

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长期分裂,经学也逐渐形成了“南学”、“北学”之争。再加上儒学内部宗派林立,各承师说,互诘不休,经学研究出现一派混乱局面。隋唐建立以后,为了统一的封建政权的政治、思想、文化建设的需要,亟需整顿混乱的经学,由朝廷出面撰修、颁布统一经义的经书。唐太宗下令召集当时一些著名的儒士共同撰修《五经正义》,因国子祭酒孔颖达年辈在先,名位独重,故由他负责此事。《五经正义》撰成于贞观十六年(642年),后又经马嘉运校定,长孙无忌、于志宁等再加增损,于唐高宗永徽四年(653年)颁行。《五经正义》的卷数,因版本不同,说法亦各异。目前流行的说法是180卷,其中《毛诗正义》40卷,《尚书正义》20卷,《周易正义》14卷。《礼记正义》70卷,《春秋左传正义》36卷。另据《四库全书总目》:《毛诗正义》40卷,《周易正义》10卷,《尚书正义》20卷,《礼记正义》63卷,《春秋左传正义》

古代汉语通论笔记

60卷,共193卷。据《十三经注疏表》(宋绍熙年间黄唐合刊):《毛诗正义》70卷,《周易正义》10卷,《尚书正义》20卷,《礼记正义》63卷,《春秋左传正义》60卷,共223卷。现在由中华书局排印的重刊宋本《十三经注疏》,其卷数与此表同,此书附有清阮元撰的校勘,易于读者理解掌握,为目前最佳版本。

《五经正义》为经学义疏的结集。由于经书成书年代早,文字多晦涩难懂,记事又简略不详,给后人学习带来不少困难。于是为经书作传、注之风便盛行起来,常常一部经书就有各执一说的多家传、注。《五经正义》就是要从中选出比较好的注本,摒弃其余杂说,对前代繁杂的经学解释进行一番统一整理。又因前代注本也有难解之处,所以《五经正义》便依据传、注又加以疏通解释。可以说,《五经正义》是一部典型的以疏解经的著作。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汉初传诗的有齐、鲁、韩、毛四家。齐、鲁、韩三家为今文经学,被朝廷立于学官,设博士。《毛诗》出现较晚,是古文经学,至东汉章帝时才得立于学官,其主要著作为《毛诗故训传》30卷,此书为历代古文经学家所推重。东汉兼通今古文经学的经学大师郑玄撰有《毛诗传笺》,为《毛传》作注。《郑笺》以宗毛为主,但也并非全部申毛说。其时,他已完成《礼记注》,故为《毛传》作笺时,常用《礼》注《诗》,还用自己的观点注《诗》,阐明《毛传》中不明确之处,或用三家说申毛说,或用三家说难毛说。书成之后,影响颇大,《毛诗》地位日益稳固,“三家诗”逐渐走向衰微。由于《郑笺》与《毛传》多有异同,经学界或申郑难毛,或申毛难郑,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南北朝时,北朝兼崇毛、郑;南朝崇毛,但郑、毛之异同也是争论的热点。孔颖达等撰《五经正义》时,调和毛郑两家之说,作为《诗经》的注。又用刘焯《毛诗义疏》、刘炫《毛诗述义》为底本,再加疏解,撰成《毛诗注疏》,即《毛诗正义》

《周易》本是卜筮之书,充满迷信色彩,汉代逐渐寝流于谶纬。三国时魏国的著名玄学家王弼乘其极敝而攻之,作《周易注》。书中革除汉儒利用“五行”比附人事,以“互体”、“卦变”来牵强附会、“按文责卦”的弊端,注重领会和把握《周易》中所包含的根本义理。他还用《老》解《易》,以玄理统易理,利用注《周易》而阐发玄学思想,使《周易》面貌为之一新,远远高于汉儒解《易》的水平。故唐代撰《五经正义》时,认为王弼的注“独冠古今”,选用其作《周易》的官定注本。王弼的《周易注》中包括《经》的部分,即六十四卦的卦爻辞,另有《传》的《文言》、《彖辞》、《象辞》三部分。其余《系辞》、《说卦》、《序卦》、《杂卦》四部分由晋人韩康伯继承王弼思想而续注,这一部分韩注被合于王弼注中,收入《周易正义》中。

《五经正义》为《尚书》选取伪孔安国传为正统注本,遭到后代学者非议。汉初,社会上通行伏生传《尚书》29篇,为《今文尚书》。汉武帝时,又从孔子故宅壁中发现《尚书》,由孔安国整理献出,为《古文尚书》。魏晋之际,《古文尚书》亡佚。东晋元帝时,豫章内史梅赜奉上孔安国的《尚书传》及《古文尚书》58篇,其中有33篇与《今文尚书》大致相同,另多出25篇。在当时无人怀疑其真实性,至唐代修《五经正义》

古代汉语通论笔记

时也自然选其为正统。至清代,已考定《尚书传》与多余的25篇《尚书》均为伪造。《尚书正义》中经的部分即包括与《今文尚书》相符的33篇和伪造的25篇,传文即是伪造的孔安国的《尚书传》。故经学家多认为据伪传疏解的《尚书正义》不足取。

《礼记正义》选用东汉郑玄的《礼记注》。《礼记注》内容详实,素为儒士所重,许多人为其疏义。至唐初,尚存有皇侃、熊安生二家。唐修《礼记正义》,以皇侃的义疏为主要底本,以熊安生的本子补其不足之处。

西晋杜预在刘歆、贾逵等前人解释的基础上,撰《春秋经传集解》30卷,将《春秋》经文按纪年配合于《左传》前面,并为之作注,是现存最古的《左传》注本。至唐修《五经正义》,以《集解》之注再加疏解,成《春秋左传正义》。

《五经正义》本着“疏不破注”的原则,疏解时一般不突破原书的范围。如《毛诗正义》对《毛传》与《郑笺》之异同不加评说,对二者的分歧也不判断其是非。《礼记正义》以皇侃、熊安生的疏为底本,每遇与郑注相违之处,《正义》便务申郑说,这就难免有牵强附会、曲从注文之嫌。《春秋左传正义》也是如此,刘炫曾著文批评杜预注的一些错误,对刘炫的驳正,《正义》一概加以否定。这样,承袭原书的某些错误,以讹传讹,或自相矛盾之处就在所难免了。

《五经正义》引用大量史料诠释典章制度、名器物色,又详于文字训诂,为后人研读经书提供了方便。书中包含有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习俗等方面的丰富内容,是研究者的宝贵资料。《五经正义》的撰著过程中,采摭旧文,取材广泛,汇集了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期学者的研究成果,故能“融贯群言,包罗古义”,在唐代具有很高的权威性。

由于《五经正义》具有很高的学术权威性,又是朝廷颁布的官书,故士子相传习诵,不易亡佚。被它选用的注本地位大大提高,得以流传至今。更由于它收录了大量重要古籍的内容,很多书在后世亡佚,后人全赖此书才得以窥其原貌。

虽然不少人批评《五经正义》在疏解上颇多烦言赘语,但它保存古籍史料之功不可没。

《五经正义》经官方颁定后,便成为士子习经和科举考试的统一标准。自唐代至宋初,明经取士,以此为准。以科举取士取代九品中正制,是社会的一大进步,《五经正义》顺应科举考试的需要,革除儒学多门、章句繁杂之弊,又折衷南学、北学(偏重南学),形成经义统一的经学,在当时确有不可否认的进步作用和积极影响。《五经正义》的颁行标志着经学史上一统局面的形成,为古代经学发展的重要阶段。从此以后,士子诵习儒经及应试,必须严格以《正义》的义理为依据,不得另立新论,否则便被视为异端邪说。在思想、文化、学术领域实行如此专制的一统,其结果是不可避免地窒息了学术空气,阻碍了经学的发展。

部首 汉语字典里根据不同偏旁划分的部目。

东汉许慎首创。他在《说文解字》中把形旁相同的字归在一起,称为部,每部把共同所从的形旁字列在开头,这个字就称为部首。如木、杜、李等字都属木部,木就是部首。自许慎创立以形旁编排文字的方法以后,这种方法千百年来一直为编纂字书的人所

古代汉语通论笔记

采用,只是分部的多寡有所不同。如《说文解字》分为 540部,《康熙字典》分为214部,《新华字典》分为189部。

字典为了给汉字分类而确定的字类标目,是从分析字型的结构产生的。具有字型归类作用的偏旁,是字书中各部的首字。

部首是给同意偏旁的汉字所立的类目。有两种性质不同的部首:一种是文字学原则的部首,它严格依照六书体系,只有同一意符的字才可隶属同一部首。另一种是检字法原则的部首,它按字形结构,取其相同部位,作为查字依据,分部排列,其相同部位称部首。如“甥”,“舅”二字,《说文解字》根据六书体系,都归“男”部;《康熙字典》则

一月内的有些天有特定的称呼,十六称既望

既望“望”即“望日”,指阴历每月十五。“既”表示达到的状态(例如,易经中的“既济”)

既望就是农历十六日。表示满月后一天。

在古籍文献中,对一个月中某些特殊的日子还有特定的名称。如每月

古代汉语通论笔记

4.结构简省:隶书往往把篆文的两笔并为一笔,或是把两个以上的偏旁或偏旁所包含的部分合并起来,改成较简单的笔画结构。

5.圆转不断的线条变为方折的断笔:隶书为提高书写速度,形成点、横、竖、捺、钩、折等笔画

第五篇:古代汉语名词解释

《说文解字注》作者:段玉裁类型:字典成书时间:清嘉庆二十年(1815 年)《说文解字注》阐发了蕴藏于《说文解字》内的体例,使简奥的原本呈现出清晰的脉络,有利于后人学习、研究。在考求字义时,注重形、音、义的互相推求,综合分析,于许慎析义的基础上,大加扩展,旁征博引,所引之书达226 种之多。所以本书在语言学、文字学、词汇学、词义学等方面的成就是卓著的。凡典籍训诂与《说文解字》有异同者,无不采集考订,故本书考辨精当之处。段玉裁注《说文》,多所创见,考辨精当,较之《说文解字》当然要详赡得多。这部书当然也有缺点,除一般的封建观点外,段氏之病在于盲目尊许和过于自信。由于盲目尊许,则在个别地方略有微词外,全书中几找不出一处真正批评许慎,指摘其错误的话。甚者,凡许氏错解字形,误释字义者,段往往旁征博引,详为之注又如“也”字,本与“它”同字,许据小篆释为“女阴”,纯系无稽之说。段氏则强调说“此篆女阴是本义,假借为语词”,“许在当时必有所受之”,为之开脱。又由于自信过甚,也就难免主观武断,且信<韵会>等后出之书胜于信<说文>,以致增删篆文,改易说解,而多有不当处。

《广雅疏证》作者:王念孙 清朝是一部系统整理、阐述《广雅》的著作。实际上,《广雅疏证》乃是王念孙借《广雅》一书以畅述其音韵、文字、训诂之学识的集大成之作,更是清代语言学史上成就较高的小学要籍。《广雅疏证》之篇章次序一仍《广雅》,对其训释,逐条加以疏证,内容主要有「补正《广雅》文字」、「辨证张揖误采」、「纠正先儒误说」、「揭示《广雅》体例」、「疏证《广雅》的训释」、「兼涉同源探求」、「校正曹宪音释」。《广雅疏证》还有两个优点,一是博考典籍,取证宏富。二是实事求是,态度严谨。但仍然少不了有些缺点,一是体例不尽完善,二是使用术语不尽精确,三是疏证校订或有失误,四是徵引典籍或有疏漏。

《经传释词》解释经传古籍中虚词的专著。清代王引之撰。王引之以前有刘淇所著<助字辨略>一书,专门讲解虚词,王氏似未见到。刘书著于康熙年间,王书成于嘉庆年间,后于刘书80余年。当王引之时考据之学大兴,段玉裁、王念孙阔步于前,王引之继承父业,加以引申,自然容易超过刘书。刘书虽疏略,但引证下至唐宋,王书则仅及西汉而止。这是王书以“经传”为书名,自不能论及“经传”以外的书的缘故,虽引<战国策>及<史记>等,大概他的意思这类书可以说是经传的附庸品。

《经传释词》共收虚字160个,虽以单音虚词为主,但有同义虚词连用的,也偶然随文论及,如“庸”字后,附及“庸何”、“庸安”、“庸讵”、“庸孰”4词,这是他的高明处。然而《经传释词》仍有缺点,一是阙漏较多,甚至《经义述闻》论过的,《释词》也失载。《经义述闻》曾论<左传>宣公十二年“又可以为京观乎”,证明“可”即“何”,《释词》却失载。至于“可”也用表数之约略,如《史记·韩长孺传》:“太后、长公主更赐安国可直千余金。”王引之大概因为“经传”没有这种用法,因此也置而不论。二是偶有误解古书处,其至因此断句失误,如卷二“焉”字,引《庄子·则阳篇》:“君为政,焉勿卤莽;治民,焉勿灭裂”,硬把“焉”字解作“於是”,其实“焉”字应属上读。

本字在汉字发展中,本字与假借字可发生转换。有两种转换,一种是假借义通行,本义另造字。如“然”本义指燃烧,假借用作代词等,本义另造“燃”。“然”是“燃”的古本字,“燃”是“然”的后起字。另一种是假借义另造字。如“祭”本义指祭祀,假借指地名,后造地名字“

和“”,“”是后起本字。“祭””处于不同的时间层次上,它们是古字与后起字的关系。

假借分两类,一种是本无其字,古时候,语言中的某个“词”,本来没有替它造字,就依照它的声音“ 假借”一个“同音字”来寄托这个“词”的意义。许慎说:“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例如:“难”原是鸟名,借为“艰难”之难;“长”是长发,借为长久之长;“ 久”是“从后灸之,借为“久远”之久,等等。一种是本有其字,因为某种原因而没有使用,而找另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它 如 早晚的早 写做 蚤 《礼记 乐记》 发扬蹈厉之已蚤

通假互相借用。明 文徵明 《企斋先生传》:“先生昆弟五人,白首同居,有无通假,死丧患难,惠恤惟勤,於伦谊至笃也。” 张元济 《<录>跋》:“书此以识吾友通假之惠,并为是书庆幸焉。”

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本字。严格说,与本无其字的假借不同,但习惯上也通称假借。包括同音通假,如借“公”为“功”,借“骏”为“峻”;双声通假,如借“祝”为“织”,借“果”为“敢”;迭韵通假,如借“崇”为“终”,借“革”为“勒”。古书多用通假字;今简化汉字也常常采用,如借“谷”为“谷”,借“吁”为“吁”。

古人在使用文字时,不用表示这个词义的本字,而借用一个与它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这种现象叫做通假。因为通假是以古音的相同或相近为前提的,所以又叫“古音通假”。在通假中,替用的字叫做通假字,被替用的字叫做本字,又叫做“正字”。如:沛公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史记·项羽本纪)中用通假字“蚤”来代替本字“早”。

引申义:由本义推演而派生出来的意义叫引申义。根据与本义关系的亲疏远近可将引申义分为直接引申义和间接引申义。直接引申义是直接由本义派生出来的意义。间接引申义则由本义辗转再引申(即由引申义再引申)而来的意义。由一个词的本义引申发展出来的相关的意义。例如“生”,<说文>:“象艸木生出土上。”<广雅释诂二>:“生,出也。”这是生的基本意义,也可以说是“生”的本义。由这个本义引申而有“生养”、“生产”、“生活”、“生命”等义。

判断句:判断句,是根据谓语的性质给句子分类得出的一种句型,一般是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对事物的属性作出判断,即说明某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在古汉语中一般不用判断词“是”,而是在谓语后用语气词“也”来帮助判断。如“董狐,古之良史也”。有时在主语后用语气词“者”表示提顿。

陈述句:陈述句是陈述一个事实或者说话人的看法。它包括肯定句和否定句两种句式。陈述句在书写时句末有句号,而在朗读时则用降调。加上填空题的解释

词类活用;在古汉语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又可以灵活运用,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在句中充当其它类词。词的这种临时的灵活运用,就叫做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为动词:古代汉语当表示同某事物或方位处所等有关的行为变化时,常常使用表示这一事物、方位处所的名词来表示,这就是名词活用为动词。

2、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把表示某种性状的形容词按动词的语法规则使用,并表示与该性状相关的行为变化,这就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3、数量词活用为动词:把表示某种数量的数量词按动词的语法规则使用,并表示与该数量相关的行为变化,这就是数量词活用为动词。

4、使动用法:所谓使动用法,其动词和宾语的关系,需要用“使宾语怎么样”的语言形式去理解和语译。

5、动词的使动用法:是指主语所代表的人或物不施行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动作,而是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发出这个动作。

6、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就是当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后,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具有这个形容词

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7、名词的使动用法:就是当名词活用为动词后,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物。

8、意动用法:其动词和宾语的关系,需要用“认为(或以为)宾语怎么样”的语言形式去理解或语译。

9、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是主语在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和状态。

10、名词的意动用法:是主语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看作这个用作意动的名词所代表的人或物。

使动: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对宾语含有“使它怎么样”或“使它成为什么”的意味,它能让宾语具有“使动”动词所赋予的行为和性状。

一、动词使动用法。

例1:行仁义而怀西戎,遂王天下。(《五蠹》)

怀:使„„归顺。

例2:直可惊天地,泣鬼神。(《〈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惊:使„„震惊。

泣:使„„悲泣。

二、名词使动用法。

例1: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毛遂自荐》)

臣:使„„称臣。

例2: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宴》)

王:使„„为王。

三、形容词使动用法。

例1: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

安:使„„安。

例2: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廉颇蔺相如列传》)急:使„„急。

意动:

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以之为何”的意思,即认为宾语怎样或把宾语当作怎样。意动用法只限于形容词用作动词和名词用作动词的活用,动词本身没有意动用法。一般可译为“认为......”“以......为......”“对......感到......”等。使动用法是主语使宾语在客观上产生某种动作行为,而意动用法是主语主观上认为(或以为)宾语具有谓语所表示的内容,是存于意念的想法或看法,客观上不一定如此。

名词用作意动,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做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例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

宾客:本为名词,这里活用为意动词。“宾客其父”是动宾结构,意为“以宾客之礼待其父”。

例2:父利其然也。——《伤仲永》

利:是名词活用作意动词。“利其然”即“以其然为利”(把这种情况视为有利可图)。

例3:侣鱼虾而友麋鹿。——《前赤壁赋》

侣,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侣 以…为友

形容词用作意动,是主观上认为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代表的性质或状态。例1: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异: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意动词。“异之”,即“以之为异”(认为这件事奇怪)

例2: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奇: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意动词。“奇之”,即“以之为奇”(认为他才能非凡)

例3:且庸人尚羞之,况将相乎?(《廉颇蔺相如列传》)羞: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意动词。“羞之”,即:“以之为羞”(觉得这件事让人感到羞耻)

例4:世果群怪聚骂。(《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怪:原为形容词,这

里用作意动词。“怪”后省略“韩愈”即“以韩愈为怪”(认为韩愈这个人很怪异)

下载苏州大学古代汉语常考知识及名词解释汇总word格式文档
下载苏州大学古代汉语常考知识及名词解释汇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苏州大学细胞生物学常考15大题

    1、简述钠钾泵的本质和工作原理。 答:钠钾泵是膜上的一种能够同时运输Na+和K+的ATP酶,本身就是Na+、K+-ATP酶,具有载体和酶的双重活性。它由大、小两个亚基组成,大亚基为贯穿膜......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共五则范文)

    一、名词解释(古书注解) 1、 类型 ①传:解说经文字词句并阐明经义。 ②笺:有补充与订正传的意思,一方面对传中简略隐晦的地方加以阐明,另一方面,把不同于传的意见提出,使可识别。 ③......

    苏州大学资本论名词解释及简答题复习资料

    资本论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价值实体: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单纯凝结,即不管以哪种形式进行的人类劳动力耗费的单纯凝结。这些物,作为它们共有的这个社会实体的结晶,就是价值—......

    第二册古代汉语名词解释[共五篇]

    名词解释: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周代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类。风:15个部分,合称15国风;雅:大雅,小雅,共105篇;颂: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 2.韵母:指一个音节中除......

    园林史中常见的常考的名词解释(模版)

    园林:以山石,水体,建筑,植物为题材,遵循美学原理与科学规律,建造的可供人们游憩和玩赏的地域。 园林:在一定地段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的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栽......

    公务员公文常考知识要点

    一、概论 公文特点: 有法定作者制发 具有法定的现行执行效用 规范的文体、结构、格式; 需要履行法定程序 行为关系: 上行文(请示)平行文(函) 下行文(指示、决定、通知、批复) 二、......

    农村信用社常考金融知识--多选题

    农村信用社常考金融知识复习题(多选题) 第一章 金融机构 1、我国境内目前设立的证券交易所有(A、D) A.上海证券交易所 B.郑州商品交易所 C.天津商品交易所 D.深圳证券交易所 E......

    农村信用社常考金融知识--选择题

    农村信用社常考金融知识复习题(选择题) 第一章 金融机构 1、世界上最早创建信用合作社的是哪个国家?(A) A.德国 B.英国 C.美国 D.荷兰 2、中国第一家农村信用社成立于(A) A.河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