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二甲评审护理考试题
二甲评审护理考试题
科室姓名
一、填空题
1、优质护理服务的目标是(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内涵是(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理念,丰富工作内涵);护士知晓率(100%)。
2、优质护理服务病房覆盖率(≥50%)。
3、护理质量实行(护理部)、(病区护士长)二级控制和管理。
4、护理部对各科护理工作质量(每月)抽查一次;科室护士长或质量小组成员(每周)一次对科内的护理工作进行质量检查及考核。
5、我院现行的护理工作模式是(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
6、核心制度中有四个制度特别重要,需人人掌握(分级护理制度)(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安全输血制度)。
7、修订后的制度、文件有(试行)—(修改)—(批准)—(培训)—执行的程序,有修订标识。
8、有护士相应岗位职业防护制度,你科主要存在的需要职业防护的内容(针刺伤;化疗药物,)。
9、优质护理服务病房护士分管病人数在“C”标准中≤(10)人。
10、科室护理排班实行(弹性)排班。
11、护士主动报告不良事件实行(激励)机制。
12、科室上报的护理不良事件需要进行(成因分析)和讨论。
二、问答题
停电或突然停电的应急演练
第二篇:2012二甲评审护理任务
第五章护理管理与质量持续改进
确立护理管理组织体系
一、院领导履行对护理工作领导责任,对护理工作实施目标管理,协调与落实全院各部门对护理工作的支持,具体措施落实到位。
(一)、有在院长(或副院长)领导下的护理组织管理体系,对护理工作实施目标管理。
1.有在院长(或副院长)领导下的护理组织管理体系,定期专题研究护理管理工作,实施目标管理。2.按照标准配置各层次护理管理岗位和人员,岗位职责明确。
(二)、医院有护理工作中长期规划、计划和总结。
1.有护理工作中长期规划、计划,与医院总体规划和护理发展方向一致。2.相关人员知晓规划、计划的主要内容。
二、执行二级(医院-科室)护理管理组织体系,逐步建立护理垂直管理体系,按照《护士条例》的规定,实施护理管理工作。
(一)、执行二级(护理部-护士长)护理管理组织体系。
有建立护理垂直管理体系的工作方案,执行二级(护理部-护士长)护理管理。
(二)、按照《护士条例》的规定,实施护理管理工作。
1.按照《护士条例》的规定,制定相关制度,实施护理管理工作。2.依法执行护士准入管理。
三、建立护士岗位责任制,推行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明确临床护理内涵及工作规范,对患者提供全面、全程、专业、人性化的护理服务。
(一)、建立护士岗位责任制,推行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明确临床护理内涵及工作规范。
1.建立护士岗位责任制,推行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有工作方案与具体措施。2.护士知晓本部门、本岗位的职责要求。3.有统一管理的护士分级管理档案。
四、实行护理目标管理责任制、岗位职责明确,落实护理常规、操作规程等,有相应的监督与协调机制。
(一)、实行护理目标管理责任制、岗位职责明确。1.有全院护理管理目标及各项护理标准并实施。2.相关人员知晓上述内容并履行职责。
(二)、落实护理常规、操作规程等,有相应的监督与协调机制。1.有护理常规和操作规范并及时修订。
2.对护理核心制度(分级护理、查对、交接班、安全输血等制度)和岗位职责有培训、考核。3.相关护士掌握上述内容并执行。
(三)、护理单元有专科护理常规,具有专业性、适用性。1.各护理单元有能体现专业性和适用性的专科护理常规。2.护士掌握本专业的专科护理常规并执行。3.有专科护理质控措施。(见第七章第三节)。
(四)、能提供体现适时修订并有修订标识的护理制度,修订部分均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1.有修订制度、职责、常规等相关文件的规定与程序。
2.修订后的文件,有试行—修改—批准—培训—执行的程序,有修订标识。
(五)、定期开展护理管理制度的培训,有培训记录。1.有护理管理制度培训计划并落实。2.护士掌握相关护理管理制度。
护理人力资源
一、有护士管理规定、岗位职责、岗位技术能力要求和工作标准,同工同酬。
(一)、有护士管理规定,对各项护理工作有统一、明确的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有考评和监督。
1.有适合医院实际情况的护士管理规定、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2.相关人员知晓本部门、本岗位的人员资质与履职要求。
(二)、对各级护士资质进行严格审核。
1、有各级护士资质审核规定与程序,并执行。2.相关人员知晓资质审核规定与履职要求。
(三)、有聘用护士资质、岗位技术能力及要求、薪酬的相关制度规定和具体执行方案,并有执行记录。(重点是“合同制”管理的护士)。
1.有聘用护士的资质、岗位技术能力及要求。2.有薪酬的相关制度、规定和具体执行方案。3.聘用护士知晓本岗位资质与履职要求。
(四)、有全院护士的人员名册、薪酬、享有福利待遇、参加社会保险等信息,落实同工同酬。
1、有保障护士实行同工同酬,并享有相同的福利待遇和社会保险(医疗、养老、失业保险)的制度。2.护士每年离职率≤10%。
(五)、护士能够获得与其从事的护理工作相适应的卫生防护与医疗保健服务。
1.有护士相应岗位职业防护制度及医疗保健服务的相关规定。2.对在岗位上的意外伤害有处理的相关规定。3.护士均知晓。
二、护理人力资源配备与医院的功能和任务一致,有护理单元护士的配置原则,有紧急状态下调配护理人力资源的预案。
(一)、有护理单元护士人力配置的依据和原则,合理调配护士人力,满足临床工作需要。
1.护理部管理全院护士信息,掌握全院护理岗位和护士分布情况,按照医院的规模合理配置护士。2.护理部制定有护士人力调配方案或措施,可以对全院护士进行调配 3.护士分管患者护理级别符合护士能级水平。
4.每位护士平均负责病人数≤10人,并体现护士能力与病人危重程度相符的原则。
(二)、有各级护理管理部门紧急护理人力资源调配的规定,有执行的方案。
1.护理人力资源调配方案或编制中有机动人员的规定,有执行方案。2.相关护理管理人员知晓紧急护理人力资源调配规定的主要内容与流程。
三、以临床护理工作量为基础,根据收住患者特点、护理等级比例、床位使用率对护理人力资源实行弹性调配。
(一)、根据收住患者特点、护理等级比例、床位使用率,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1、根据护理工作量、患者病情和床位使用率(加床情况),合理配置护理人力,可动态达到以下标准:(1)临床一线护士占全院护士总数的比例≥95%。(2)全院病区护士与实际开放床位比不低于0.4:1。(3)ICU护士与床位数之比达到2.5~3:1。(4)手术室护士与手术床之比不低于3:1。
(5)母婴同室、新生儿护士与床位数之比不低于1:0.6。(6)NICU、PICU护士与床位数之比达到1.5~1.8:1。
2.有护理岗位说明书,包括工作任务和任职条件,有实例可查。3.护士专业技术职称聘任符合医院聘任制度规定。
(二)、对护理人力资源实行弹性调配。
1.有为实行弹性护理人力资源调配的人员储备。
2.有保障实施弹性人力资源调配的实施方案和实施效果。
四、建立基于护理工作量、质量、患者满意度并结合护理难度、技术要求等要素的绩效考核制度,并将考核结果与护士的评优、晋升、薪酬分配相结合,实现优劳优得,多劳多得,调动护士积极性。
(一)建立基于护理工作量、质量、患者满意度、护理难度及技术要求的绩效考核办法与评优、晋升、薪酬挂钩。1.有基于护理工作量、质量、患者满意度、护理难度及技术要求绩效考核方案。2.绩效考核方案制定应充分征求护士意见。
五、有护士在职培训计划、保障措施到位,并有实施记录。
(一)、有护士在职培训和考评。1.有护士在职培训与考评制度
2.有护士在职继续教育计划,并有专职部门和专人负责落实。3.有开展培训的经费、设备设施等资源保障。
(二)、落实专科护理培训要求,培养专科护理人才。1.根据医院功能及需要,培养临床所需的专科护士。
2.有开展专科护士日常训练所需的师资、设备设施等资源保障。
3.按照《专科护理领域护士培训大纲》等要求,有本院专科护士培训方案和培养计划。
临床护理质量管理与改进
一、根据分级护理的原则和要求,有护理质量评价标准,有质量可追溯机制。
1.依据《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制定符合医院实际的分级护理制度。2.护士掌握分级护理的内容。
3.有护理级别标识,患者的护理级别与病情相符。
二、依据《护士条例》、《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临床护理实践指南(2011版)》等文件要求,规范护理行为,措施落实到位。
1.依据《护士条例》、《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临床护理实践指南(2011版)》等文件要求,制定相关制度及实施方案。
2.开展相关培训和教育。
三、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试点工作。
(一)优质护理服务落实到位。(★)
1.医院成立由“一把手”院长任组长的优质护理服务领导小组,医院各部门分工明确,有具体的工作职责或措施。2.医院有可操作性的工作方案,有明确的工作目标、进度安排、重点任务、相关政策、保障措施。3.医院有各级关于护理管理人员和护理骨干(重点是新护士和专科岗位护士)培训的工作方案或计划。4.有推进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保障制度和措施及考评激励机制。
5.对优质护理服务的目标和内涵,相关管理人员知晓率≥80%,护士知晓率100%
四、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责任护士全面履行专业照顾、病情观察、治疗处置、康复指导、健康教育等护理职责,为患者提供连续、全程、优质的护理服务。
(一)、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为患者提供适宜的护理服务。
根据“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工作模式,制定实施方案,体现护士工作中的责任制。2.依据患者需求制定护理计划,应考虑患者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因素。
五、有危重患者护理常规,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护理措施到位,患者安全措施有效,记录规范。
(一)、护士具备危重患者护理的相关知识与操作技能。
1.护士具备的技术能力包括:危重患者护理常规及抢救技能、生命支持设备操作、患者病情评估与处理、紧急处置能力等。
2.护士经过危重患者护理理论和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3.有针对危重患者病情变化的风险评估和安全防范措施。4.护士掌握上述相关的理论与技能。
(二)有危重患者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工作流程及应急预案,对危重患者有风险评估和安全防范措施。1.有危重患者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工作流程及应急预案。2.有危重患者风险评估、安全护理制度和措施。3.护士知晓并掌握相关制度与流程的内容。
六、遵照医嘱为围术期患者提供符合规范的术前和术后护理。
(一)有围手术期的护理常规和处置流程,并有效执行。1.有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常规、评估制度与处置流程。
2.对患者及家属、授权委托人做好术前、术后的解释和教育工作,与记录。
七、遵照医嘱为患者提供符合规范的治疗、给药等护理服务,及时观察、了解患者用药和治疗反应。
(一)执行查对制度,能遵照医嘱正确提供治疗、给药等护理服务,及时观察、了解患者用药及治疗反应。1.有医嘱核对与处理制度、流程,有落实“安全目标”的措施。2.有查对制度并提供符合相关操作规范的护理服务,有记录。3.有观察、了解和处置患者用药与治疗反应的制度与流程。4.护士知晓并掌握上述制度与流程的内容
八、遵照医嘱为患者提供符合规范的输血治疗服务。
(一)遵照医嘱为患者提供符合规范的输血治疗服务。1.在输血前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准确无误。
2.按照输血技术操作规范进行操作,观察记录输血过程。3.有输血反应处理预案、报告、处理制度与流程。
九、保障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的有效使用。
(一)、有保障常用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使用的制度与流程。有保障常用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使用的制度与流程。2.护士知晓使用制度与操作规程的主要内容。
十、为患者提供心理与健康指导服务和出院指导。
(一)、为患者提供心理与健康指导服务和出院指导。
1.有符合专业特点的心理与健康指导、出院指导、健康促进等资料,方便护士使用。2.护士知晓主要内容。
3.通过多种方式将上述内容传提供给患者。
十一、有临床路径与单病种护理质量控制制度,按流程提供符合规范的护理服务。
按照本细则第四章第四节,第七章第三节执行。
十二、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书写护理文件。
(一)、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书写护理文件,定期质量评价。1.有护理文件书写标准及质量考核标准。
2.护理记录按照有关规定由相关护士审核签字。3.护士知晓并掌握《病历书写基本规范》。
十三、建立护理查房、护理会诊和护理病例讨论制度。
(一)定期进行护理查房、护理病例讨论。对疑难护理问题组织护理会诊。1.有定期护理查房、病例讨论制度。
2.有对疑难护理问题进行护理会诊的工作制度。
护理安全管理
一、有护理质量(安全)管理组织,相关安全职责明确,有监管措施。
(一)、有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职责明确,有监管措施。
1.在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下设护理质量管理组织,人员构成合理、职责明确。2.有护理质量工作计划。
二、有主动报告护理安全(不良)事件与隐患信息的制度,改进措施到位。
有主动报告护理不良事件制度与激励措施。
(一)、有护士主动(免责、非惩罚性)报告安全(不良)事件制度,激励机制。2.有护士主动报告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的教育和培训。3.有多种途径便于护士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三、有护理不良事件的成因分析及改进机制。
(一)有针对不良事件案例成因分析及讨论记录。1.护理不良事件有成因分析和讨论。2.定期对护士进行安全警示教育。
3.护理部有“不良事件案例成因分析”报告。
四、有护理风险防范措施,如跌倒、坠床、压疮、管路滑脱、用药错误等。
按照第三章患者安全目标的第五、七、八、九节标准的评价要求执行(详见后附录一)
五、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一)、执行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指南。1.有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2.有护理技术操作培训计划并落实到位。
3.护士熟练掌握口腔护理、静脉输液、各种注射、鼻饲等常见技术操作及并发症预防措施及处理流程。
六、有紧急意外情况的应急预案和处理流程,有培训与演练。
1.有重点环节应急管理制度。
2.对重点环节(包括患者用药、输血、治疗、标本采集、围术期管理、安全管理等)有应急预案。3.相关岗位护士均知晓。
特殊护理单元质量管理与监测
一、有手术部(室)护理质量管理与监测的有关规定及措施,护理部有监测改进效果的记录。
(一)、手术室建筑布局合理、分区明确,标识清楚、符合功能流程合理和洁污区域分开的基本原则。1.手术室布局合理,分区明确,标识清楚,洁污区域分开。2.各工作区域功能与实际工作内容保持一致。
3.医务人员知晓各工作区域功能及要求并有效执行。
(二)、建立手术室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及操作常规,有考核及记录。工作人员配备合理。
1.有手术室管理制度、工作制度、岗位职责和操作常规。2.有手术室各级各类人员的相关培训。
3.根据手术量及工作需要,配备护士、辅助工作人员和设备技术人员。手术护士与手术间之比不低于3:1。4.明确各级人员的资质及岗位技术能力要求。
5.手术室工作经历2年以内护士数占总数≤20%。手术室护士长具备主管护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和5年及以上手术室工作经验。
6.相关护士知晓手术室工作制度和岗位职责。
7.按照《专科护理领域护士培训大纲》等要求,有手术室护士培训方案和培养计划。
(三)、手术室执行《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有患者交接、安全核查、安全用药、手术物品清点、标本管理等安全制度,遵医嘱正确用药,有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1.有手术患者交接制度并执行。
2.执行《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有医生、麻醉师、护士对手术患者、部位、术式和用物等相关信息核查制度及相关落实情况记录。
3.有手术中安全用药制度和麻醉及精神药品、高危药品等特殊药品管理制度,有实施记录。4.有手术患者标本管理制度,规范标本的保存、登记、送检等流程,有实施记录。5.遵医嘱正确为手术患者实施术前与术中用药(包含使用预防性抗菌药)和治疗服务。6.有手术物品清点制度,有实施记录。7.有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有演练记录。
8.护士知晓手术室安全管理方面的主要内容与履职要求。
(四)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手术部(室)管理规范(试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要求,建立手术室感染预防与控制管理制度及质量控制标准,并有培训、考核及监督。1.有手术室感染预防与控制管理制度及质量控制标准,并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考核及监督,有记录。2.定期对感染、空气质量、环境等进行监测,有记录。
3.有医疗设备、手术器械及物品的清洁、消毒、灭菌及存放规定。
4.手术室自行消毒的手术器械及物品应有标识及有效日期,使用者知其含义。5.手术室工作区域,每24小时清洁消毒一次。连台手术之间、当天手术全部完毕后,对手术间及时进行清洁、消毒处理。
6.有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和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7.有医务人员职业卫生安全防护制度及必要防护用品。
8.护士知晓手术室感染预防管理方面的主要内容与履职要求。
9.对制度的执行有监管,感染控制制度与手卫生的执行率≥85%,记录存在问题与缺陷。
二、有消毒供应中心(室)护理质量管理与监测的有关规定及措施,护理部有监测改进效果的记录。
(一)、建筑布局合理,设施、设备完善,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工作区域划分符合消毒隔离要求。1.消毒供应中心/室相对独立,周围环境清洁,无污染源。
2.内部环境整洁,通风、采光良好,分区(辅助区域、工作区域等)明确并有间隔。3.配置有基本消毒灭菌设备设施。根据工作岗位的不同需要,配备相应的个人防护用品。4.污染物品由污到洁,不交叉、不逆流。污染物品有污物通道,清洁物品有清洁物品通道。5.护士知晓供应室洁污区分开流程规定与履职要求。
(二)、实施集中管理,合理配备工作人员,符合卫生部管理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要求。1.根据医院规模和工作量合理配备人力,设专职护士长负责,并有监督。
2.应采取集中管理的方式,对所有需要消毒或灭菌后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由消毒供应中心/室回收,集中清洗、消毒、灭菌和供应。
3.开展工作人员业务技能培训,确保满足岗位需求。
4.相关部门保障物资、水电气供应,设备运行正常;相关设备出现故障时,能够及时处理。
(三)、建立规章制度、工作职责、工作流程,符合规范要求。
1.科室有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及应急预案。2.有与临床科室联系的相关制度。
(四)、建立完善的监测制度,质量控制过程的记录符合追溯要求。(详见4.19.7标准要求(详见后附录二))1.有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2.有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有监测的程序与规范,判定标准。3.相关人员知晓相关规范并执行。
1.有清洗、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有监测记录。2.专人负责质量监测工作。
(五)、建立工作人员的在职继续教育制度,根据专业进展,开展培训,更新知识。有岗位培训计划,体现消毒供应工作特点。
三、有新生儿室护理质量管理与监测的有关规定及措施,护理部有监测改进效果的记录。
(一)、有新生儿病室工作制度、护理管理制度及规范、岗位职责、工作流程、护理常规,有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或流程。
1.新生儿病室有工作制度,岗位职责,护理常规及专业技术规范。2.有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突出专科性,对应急预案有培训。
3.护士知晓制度、规范、岗位职责、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或流程与履职要求。
(二)、新生儿室护理人力资源合理配备,护士经专业理论与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实施责任制护理。1.新生儿室护士通过专业理论与技术培训,考核合格。
2.实施责任制护理。1名护士负责≤6名普通患者或≤3名重症患者。
(三)、有护理专项质量管理考核标准、培训及记录。安全措施落实到位。1.有重症新生儿护理规范,新生儿病室护理质量专项考核标准,有培训。2.有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有培训。3.100%使用腕带识别新生儿身份。
4.新生儿室环境适宜,符合新生儿护理要求。5.护士知晓质量与安全管理主要内容与履职要求。
(四)、对医务人员手卫生进行培训,有监测记录;新生儿暖箱、奶瓶、奶嘴消毒规范;有传染病患者隔离护理措施。1.有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的培训。
2.有新生儿暖箱、奶瓶、奶嘴清洁消毒规范。有传染病患者消毒隔离制度。3.护士知晓手卫生规范、隔离措施与履职要求。附录一
加强特殊药物的管理,提高用药安全
一、高浓度电解质、易混淆(药品名称相似、药品外观相似)药品有严格的贮存要求,要严格执行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放射性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及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等特殊管理药品的使用与管理规章制度;高危药品如在病区储存,则必须做到专柜加锁,有高危药品的标识。
(一)、严格执行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放射性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及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等特殊管理药品的使用与管理规章制度。
1.严格执行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放射性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及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等特殊药品的使用管理制度和程序。
2.有制度规定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放射性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及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等特殊药品的存放区域、识别标志和贮存方法的相关规定。3.相关员工知晓管理要求,并遵循。
(二)对高浓度电解质、易混淆(听似、看似)、一品多规或多剂型药品如在病区储存,则必须做到专柜加锁,有高危药品的标识,做到全院统一“警示标识”。
1.有高浓度电解质、化疗药物等特殊药品的存放区域、标识和贮存方法的规定。
2.对包装相似、听似、看似药品、一品多规或多剂型药物的存放有明晰的“警示标识”,符合率≥90%。3.相关员工知晓管理要求、具备识别技能。
二、处方或用药医嘱在转抄和执行时有严格的核对程序,并由转抄和执行者签名确认。
(一)、处方或用药医嘱在转抄和执行时有严格的核对程序,并由转抄和执行者签名确认。所有处方或用药医嘱在转抄和执行时有严格的核对程序,并有转抄和执行者签字。
2.有药师审核处方或用药医嘱相关制度。对于住院患者,应由医师下达医嘱,由药学技术人员统一摆药,护士按时发药,确保服药到口。
3.开具与执行注射剂的医嘱(或处方)时要注意药物配伍禁忌,按药品说明书应用。4.有静脉用药调配与使用操作规范及输液反应应急预案。5.正确执行核对程序≥90%。
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
一、有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与流程,确定“危急值”项目。
(一)、根据医院实际情况确定“危急值”项目,建立“危急值”管理制度与工作流程。1.有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制度与工作流程。
2.医技部门(含临床实验室、病理、医学影像部门、电生理检查与内窥镜、血药浓度监测等)有“危急值”项目表。3.相关人员熟悉并遵循上述制度和工作流程。
二、建立“危急值”评价制度。
(一)、严格执行“危急值”报告制度与流程。(★)
1.医技部门相关人员知晓本部门“危急值”项目及内容,能够有效识别和确认“危急值”。
2.接获危急值报告的医护人员应完整、准确记录患者识别信息、危急值内容、和报告者的信息,按流程复核确认无误后,及时向经治或值班医师报告,并做好记录。3.医师接获危急值报告后应及时追踪、处置并记录。
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发生评
一、评估有跌倒、坠床风险的高危患者,要主动告知跌倒、坠床危险,采取措施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
(一)、对患者进行风险评估,主动向高危患者告知跌倒、坠床风险,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意外事件的发
有防范患者跌倒、坠床的相关制度,并体现多部门协作。
2.对住院患者跌倒、坠床风险评估及根据病情、用药变化再评估,并在病历中记录。3.主动告知患者跌倒、坠床风险及防范措施并有记录。
4.医院环境有防止跌倒安全措施,如走廊扶手、卫生间及地面防滑。
5.对特殊患者,如儿童、老年人、孕妇、行动不便和残疾等患者,主动告知跌倒、坠床危险,采取适当措施防止跌倒、坠床等意外,如警示标识、语言提醒、搀扶或请人帮助、床挡、等。6.相关人员知晓患者发生坠床或跌倒的处置及报告程序。
(二)、有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报告制度、处理预案与可执行的工作流程。
有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报告相关制度、处置预案与工作流程。
防范与减少患者压疮发生
一、有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有压疮诊疗及护理规范。
1.有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工作流程。2.有压疮诊疗与护理规范。
3.高危患者入院时压疮的风险评估率≥90%。
二、实施预防压疮的有效护理措施。
1.有预防压疮的护理规范及措施。2.护士掌握操作规范。
妥善处理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一、有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与隐患缺陷的制度与可执行的工作流程,并让医务人员充分知晓。
(一)、有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制度与工作流程。(★)
1.有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报告制度与流程,多种途经便于医务人员报告。2.有对员工进行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教育和培训。3.每百张开放床位年报告≥10件
二、有激励措施,鼓励医务人员通过“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开展网上报告工作”(一)、有激励措施鼓励医务人员参加“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网上自愿报告活动。(★)
1.建立有医务人员主动报告的激励机制。对不良事件呈报实行非惩罚制度。2.严格执行卫生部《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暂行规定》的规定。
三、对重大不安全事件要有根本原因分析,将安全信息与医院实际情况相结合,从医院管理体系、运行机制与规章制度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持续改进。
(一)、定期分析医疗安全信息,利用信息资源改进医疗安全管理。1.定期分析安全信息。
2.对重大不安全事件进行根本原因分析。
附录二
4.19.7消毒工作符合《医院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的要求;隔离工作符合《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的要求;医务人员能获得并正确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消毒与防护用品;重点部门、重点部位的管理符合要求。
(一)、根据国家法规,结合医院的具体情况,制定全院和不同部门的消毒与隔离制度。有全院和重点部门的消毒与隔离工作制度。
2.有对医务人员进行相关知识、消毒与隔离技术的教育与培训,有培训考核记录。
3.有保障重点部门落实消毒与隔离制度(如重症医学科、新生儿病房、产房、手术室、导管室、内镜室、感染性疾病科、口腔科、消毒供应中心等)落实措施,并执行。4.为医务人员提供合格的防护用品。5.相关人员知晓上述内容并落实。
(二)、有满足消毒要求的合格的设备、设施与消毒剂。1.有满足消毒要求的消毒设备、设施与消毒剂。
2.医用耗材、消毒隔离相关产品符合国家的有关要求,证件齐全,质量和来源可追溯。3.定期对有关设备设施进行检测。
4.定期对消毒剂的浓度、有效性等进行监测。
(三)、医院消毒供应的清洗消毒及灭菌符合规范与标准的要求,有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的原始记录与报告。
附录三
第三篇:二甲评审护理工作总结材料
2013盱眙县中医院二甲评审护理汇报
近年来,在县卫生局和各级领导的关怀和大力支持下,我院全体护理人员恪尽职守、任劳任怨,以“三好一满意”为宗旨,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争创优质护理服务品牌,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努力践行着南丁格尔博爱、奉献的誓言,使我院护理服务质量有了更大的提升,为促进医院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为迎接我院二甲评审工作,护理部统筹安排,精确分工和指导,全院各护理单元积极贯彻护理部的工作路线,在保证优质护理质量的同时,积极开展各项中医技术,现将护理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积极发展中医药文化,不断提高中医内涵
1、努力推进中医护理,树立医院特色品牌。为提高中医医院中医护理科学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我院各优质护理示范病区全面开展各项中医护理服务项目,护理部专门成立了中医专科小组,对全院护理中医护理技术进行培训、指导、查房等,全院各病区全面开展中医操作技术,脑病科的耳穴埋籽、艾条灸法、中药足浴、拔罐、刮痧、穴位按摩等,在治疗病人失眠,眩晕、便秘等方面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收到患者的意志好评; 家庭化产科病房通过耳穴埋籽治疗,帮助产妇分泌乳汁、调理气血、健脾补肾。为产妇免费提供一碗药膳,帮助产妇补充气血。帮助产妇中药洗头,清洁头发污垢,按摩头皮,促进头皮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解除疲劳促进产妇身心健康,提高了产褥期妇女的生活质量。
2、发扬中医国粹精神,推动中医护理工作扎实开展。今年,医院为九个病区特别设立了中医综合治疗室,配备了所有中医操作所需的用具,为每个病区购买了人体穴位模型,同时还购置了人体经络图、足底反射图、耳穴分布图等中医经络穴位图谱,让患者在先了解,进而理解之后,再欣然接受治疗,在方便患者的同时营造了一个中医韵味浓郁、整洁、舒适的治疗环境,充分的将人文关怀体现在日常点滴的工作中,让患者感到身心愉悦,摆脱治疗的不安心理。
3、夯实中医理论基础知识,提高中医护理操作水平。为打造更加专业、优质、高效的中医护理队伍,我院经常开展中医技能竞赛活动。今年的“5.12”护士节,我院特别举办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一站到底”---中医知识竞答赛和“才艺大比拼”—中医技能操作大赛,经过一轮又一轮的激烈而又紧张的竞答和操作比赛,最后成功选出四名站到底的优秀选手;中医操作大赛则成功评选出六名获奖者。她们的精彩表现,给现场带来了阵阵喝彩和热烈掌声,同时也获得了院领导和专家们的一致赞扬!通过平时开展的各种竞赛活动,有效夯实了我院护理队伍的中医知识,提高了中医护理的操作水平。
二、落实“优质护理示范工程”,保证护理质量
1、深入推进优质护理。自2010年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来,我院骨科、脑病科及家庭化产科病房相继成立优质护理示范病区,2012年,我院加大人、才、物等各方面的投资,在全院所有病区同时开展优质护理示范活动,全院护理人员认真学习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及相关知识,更好的为病人提供服务,从实质上提高了医院的服务水平及病
人的满意度。
2、改变护理模式,落实责任制包干。2012年,我院脑外科、外一科、心内科等优质护理示范病区相继试点,改变原来的功能制护理模式,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重新制定责任护士及各班次的工作流程,由责任护士负责病人地入院接待、病情观察,落实各项治疗和护理、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生活护理等。将护士站前移至病房,有原来的病人呼叫转变作为主动巡视服务,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实行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护士的工作连贯、顺畅,病人的治疗及时、安全。从根本上解决了以往一个患者的治疗和护理由多位护士来完成,质量无保证,连续性差得问题
3、多角度宣教,满足患者需求。我院各病区开拓思维、精巧构思,摸索出一套多元化的健康宣教手法,采用印制发放健康宣教宣传单、录制播放健康宣教视频、定期召开健康宣教座谈会、制定临床宣教路径、病区墙面图文展示等多重方法,在全院展开健康宣教活动,宣教内容包含病人出入院流程、疾病相关知识及健康养生保健知识等各个方面,使我院的健康宣教无处不在,病人一进病区无论是对医院环境、治疗护理还是疾病知识都十分了解,减轻了病人的陌生感与恐惧感,病人满意度也随之上涨
三、存在的不足和改进措施
1、低年资护士较多,护士整体素质参差不齐。2011年,我院23层新大楼落成并投入使用,为适应我院护理工作发展的需要,我院积极引进护理人才,共招收护士110名,尽管我们每年都组织新近护士 的岗前培训,但仍有一部分护士的业务水平和自身素质有待提高。
2、中医人才匮乏,阻碍了中医护理工作的开展。我院多数护士毕业于西医护理院校,缺乏中医知识基础,给中工作的开展带来一定难度。针对这一薄弱环节,我们不断加强中医培训和业务学习,逐步提高大家的中医护理水平。
3、一些中医技术和设备不能被有效利用。护士的很多工作都是紧紧围绕医嘱执行的,所以,护理工作的有效开展,跟临床医生的有效配合是密不可分的。我们会加强与医生沟通,把中医护理工作落到实处。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秉承“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不断创新、不断发展,希望护理工作能再上新台阶!
第四篇:二甲评审护理方面访谈内容
护理方面访谈内容
一.确立护理管理组织体系(1)实地访视至少2个护理单元。
1.医院内部机构设臵、部门职责与护理组织管理架构。
2.医院与科室签定的目标管理责任书或现执行目标管理体系中有关护理管理工作的目标。
3.院长办公会/院务会/院行政会议记录、纪要及相关证明资料。
4.护理管理岗位人员配臵/选拔程序、岗位职责、以及现职人员名册、人力资源档案与任职文件。
(2)访谈至少1名科护士长
工作制度中有关各层次护理管理人员考核的规定、执行记录、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发放。
(3)至少2名护士,观察或模拟5项护理基础操作。
1.建立护士岗位责任制,推行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有工作方案与具体措施。2.护士知晓本部门、本岗位的职责要求。3.有统一管理的护士分级管理档案。
(4)查2个病区排班,落实能级护士与工作对应情况。(5)访谈2名病人家属、2名医生工作满意情况。
提供落实护士岗位责任制与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取得成效的实例。
(6)访谈科护士长、不同层次护士至少各3名,实地访视至少5个护理单元 1.有全院护理管理目标及各项护理标准并实施。2.相关人员知晓上述内容并履行职责。
(7)观摩/模拟至少3名不同层次护士相关操作,(护士操作后)科护士长进行质量控制点评,(科护士长点评后)护理部及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提出主管部门意见。(8)至少访谈3名不同护理单元、不同层次的护士,至少实地访视2个护理单元。1.对护理核心制度:分级护理、查对、交接班、安全输血等制度和岗位职责有培训、考核。
2.相关护士掌握上述内容并执行。
(9)调查访谈至少2名不同护理单元、不同层级的护士。1.各护理单元有能体现专业性和适应性的专科护理常规;
2.护士掌握本专业的专科护理常规并执行; 3.有专科护理质控措施。
(10)现场调查访视3名护士追踪至少3个新技术/新项目。
对开展的新项目、新技术有相应的专科护理常规补充完善和培训
(11)抽查考核不同层级的护理管理者与护士至少管各3名,至少访视3个护理单元。1.有修订制度、职责、常规等相关文件的规定与程序。
2.修订后的文件,有试行-修改-批准-培训-执行的程序,有修订标识。(12)现场调查访谈不同层级护理管理人员与护士至少各3名。1.相关护理管理人员知晓修订规定与程序。2.护士知晓修订后的相关制度。
(13)门(急)诊和病区的至少3个护理单元。(访视内容:规定时间内主管检查和督促,以及针对检查、督促反馈意见予以有效落实、持续改进的记录证明文件。)二.护理人力资源管理
(1)访谈不同部门不同层级护理人员与护士至少各3名。1.有适合医院实际情况的护士管理规定、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2.相关人员知晓本部门、本岗位的人员资质与履职要求。(2)访谈至少5个护理单元
1.各护理岗位人员符合相关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的要求。
2.职能部门定期对护士的工作进行绩效考核,包括工作数量、工作质量等内容。(3)个案追踪新上岗人员(包括入职不满1年各种用工形式人员)、特殊岗位护理人员、入职10年或以上护理人员至少3名。1.有聘用护士的资质、岗位技术能力及要求。2.有薪酬的相关制度、规定和具体执行方案。3.聘用护士知晓本岗位资质与履职要求。(调查访谈)(4)实地访视至少2个护理单元
1.有相关职能部门(人事科、护理部等)及用人科室共同管理的用人机制。2.聘用护士符合相关聘用的要求。
(5)匿名问卷调查不同级别护理管理人员与临床护士各10名(其中任职/入职不满3年和超过6年的各不少于3人)
医院护理人员薪酬发放表;聘用护士对薪酬制度满意程度较高。
(6)个案追踪—医院从事不同岗位性质护理工作的在编与合同护士至少各5名;解释同工同酬;护士满意度调查。
有保障护士实行同工同酬,并享有相同的福利待遇和社会保险(医疗、养老、失业保险)的制度。
(7)1.实地访视至少6个护理单元。(职业暴露高风险科室为必检点位,包括但不局限于手术室、ICU、急诊、透析室、放射科)2.个案追踪观察或模拟针刺伤、汞外泄等的处理。3.解释护理职业防护。(8)实地访视5个护理单元。主要内容:特殊岗位(影像科、手术室、供应室、肝病科、肿瘤科等)的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措施与设施。
(9)调查访谈:1.至少5名住院病人;2.问卷调查20位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程度;3.实地访视至少3个护理单元;4.个案追踪至少6名住院患者。(按照医院的规模合理配臵护士,护士分管患者护理级别符合护士能级水平)
(10)1.调查访谈至少2名储备护理人员;2.抽查考试:观摩/模拟护理人员储备库人员紧急调配情况。
(11)个案追踪—6份护理人员专业技术职称晋升与聘用档案(12)调查访谈至少3名不同层级护士 1.有为实行弹性护理人力资源调配的人员储备。2.有保障实施弹性人力资源调配的实施方案和实施效果。
(13)实地访视至少3个实行护理弹性人力资源调配科室或专业护理单元
1.根据收住患者特点、护理等级比例、床位使用率,在部分科室或部分专业实施实行弹性人力资源调配。
2.护士由护理部门统一调配,效果良好。
(14)调查访谈不同护理单元不同层级护理管理人员和护士至少3名;实地访视:至少3个护理单元;解释:绩效考核
1.有基于护理工作量、质量、患者满意度、护理难度及技术要求绩效考核方案。2.绩效考核方案制定应充分征求护士意见。
(15)个案追踪6名不同岗位、不同层级护士(须包括获评先进、职称晋升或加薪的护士)在规定时间内绩效考核档案
1.绩效考核方案能够通过多种途径方便护士查询,知晓率≥80%。2.绩效考核结果与评优、晋升、薪酬挂钩。
(16)个案追踪6名不同科室不同岗位护士(至少需包括5名在高风险岗位、重劳岗位工作护士)在规定时间内的薪酬发放凭证
绩效方案能够体现优劳优得,多劳多得,调动护士积极性。(17)实地访视至少3个护理单元
1.有护理人员在职继续教育培训与考评的规定。2.护理人员在职继续教育培训及考评计划与执行文件。(18)实地访视医院内培训场地及相关设备设施配臵 有开展培训的经费、设备设施等资源保障
(19)抽查考核—至少3名不同护理单元、不同层级护士;解释:在职继续教育培训。培训与考评结合临床需求,充分体现不同专业、不同层次护士的特点,并与评优、晋升、薪酬挂钩。
3(20)调查访谈--至少5名在岗专科护理人员;实地访视--(依据专科护士岗位分布选取)至少3个护理单元;实地访视—至少3个专科护士培训基地/临床技能中心;个案追踪—至少3名现职专科护理人员、培养流程;解释专科护理人员、专科护理人员培训基地。
1.有开展专科护士日常训练所需的师资、设备实施等资源保障。(师资:各科业务骨干,外出进修学习回来的人员。教材:《专科护士培训大纲》。经费:外出进修有报销,护理讲课有奖励,主管护师30元、副高40元。场地:有示教室、学术报告厅。设备设施:各科室有仪器设备;示教室有模拟人。2.有专科护士培训方案和培训计划 三.临床护理质量管理改进
(1)调查访谈、访视至少3名不同护理单元、不同层级护理人员3名医生;观摩/模拟4个护理级别病例护理操作;问卷考核提供病例的护理级别确定 1.医院分级护理制度。2.护士掌握分级护理的内容。
3.有护理级别标识,患者的护理级别与病情相符。
(2)访谈其他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至少3名;不同层级护理人员5名.(满意度在这体现,考核护士对各个科室的满意度,在这地方要问询的。)
1.医院优质护理服务工作领导小组、规划、计划与实施方案,包括推进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保障制度和措施及考评激励机制。
2.对优质护理服务的目标和内涵,相关管理人员知晓率≥80%,护士知晓率100%(3)实地访视至少3个护理单元 1.制定整体护理的实施方案。
2.护理分工方式、岗位职责、患者评估要求:责任护士每天评估患者,掌握所负责患者的诊疗护理信息,开展健康教育、康复指导和心理护理。3.科室排班情况:每名责任护士平均负责患者数量不超过8个。
4.医院鼓励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考评激励规定、措施和程序,结果作为薪酬分配、晋升、评优重要依据
5.优质护理服务病房覆盖率50%:内一科、内三科、外三科、外二科、内二科、内五科、产科、ICU。
(4)调查访谈医护人员与患者各6名
规定时间内医患对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满意度调查资料(可以是第三方)、改进措施的落实与记录。
(5)1.调查访谈不同层级护理管理人员与护士各3名。2.调查访谈至少3名在不同护理单元住院的患者。3.实地访视至少3个护理单元整体护理工作实施情况。4.抽查考4 试:观摩/抽查不同护理单元3名责任制护士每日工作内容、流程。
工作制度与规范中有关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工作模式的规定,包括实施方案、岗位职责、工作要求及量化考核。
(6)实地访视至少5个护理单元整体护理工作实施情况
1.依据患者的个性化护理需求制定护理计划,护士掌握相关的知识,并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并帮助患者及其家属、授权委托人了解患者病情及护理的重点内容。
2.科室对落实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对存在的问题有改进措施。
3.职能科室对落实情况进行定期检查,评价、分析、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并提出整改建议。
(7)实地访视至少3个护理单元(包括门、急诊护理单元)3名危重患者护理实施情况;抽查考试--ICU、急诊科及至少2个其他护理危重患者护理技能操作。
1.护士具备的技术能力包括:危重患者理常规及抢救技能、生命支持设备操作、患者病情评估与处理、紧急处臵能力等。
2.护士经过危重患者护理理论和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3.有针对危重患者病情变化的风险评估和安全防范措施。4.护士掌握上述相关的理论与技能。
(8)1.调查访谈、访视3个手术相关护理单元至少3名护理管理人员与护士。2.个案追踪2例住院手术病例。3.抽查考试:观摩模拟3例护理人员对围手术期患者实例评估,与其本人及家属进行解释、教育等有效的情况。4.名称解释:围手术期。工作制度与规范中有关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常规、评估、处臵流程,以及与患者/家属有效沟通的规定与记录。
(9)1.调查访谈—不同护理实地单元不同层级护理管理人员和护士至少3名。2.访视访视—门(急)诊(包括医技部门)与住院护理单元至少3个。3.个案追踪:10份出院病例。4.抽查考核--观摩/模拟3例门诊就诊及住院患者接受护理服务过程。1.有医嘱核对与处理制度、流程,有落实“安全目标”的措施。2.有查对制度并提供符合相关操作规范的护理服务,有记录。3.有观察、了解和处臵患者用药与治疗反应的制度与流程。4.护士知晓并掌握上述制度与流程的内容。5.科室有分析、改进措施,相关记录完整。
6.对落实情况进行定期检查,评价、分析,对存在问题,及时反馈,并提整改建议。(10)调查访谈至少3名护士。2.个案追踪6份输血反应不良事件上报病例。3.抽查考核--观摩/模拟3个接受输血治疗患者的护理过程。
1.工作制度与规范中有关做好接受输血治疗患者护理服务的规定,包括执行双人查对 5 签名;规范操作与观察;以及输血反应报告、处理等的规定与流程。2.有临床输血过程的质量管理监控及效果评价的制度与流程。
(11)实地访视至少3个护理单元;抽查考核2名护理人员相关仪器设备和药品使用操作。
1.有保障常用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使用的制度与流程。2.护士知晓使用制度与操作规程的主要内容。
(12)抽查考核--观摩/模拟护理人员输液泵、注射泵、监护仪、除颤仪、心电图机、吸引器的操作至少各1例。
对使用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有处理预案及措施。
(13)1.调查访谈至少3名护士。2.实地访视门诊与病区至少共3个护理单元.3.抽查考核门诊与病区各观摩/模拟2例护理人员对就诊者或住院病人的实施健康指导、教育与促进工作。4.个案追踪---电话回访10名出院患者。
1.有符合专业特点的心理与健康指导、出院指导、健康促进等资料,方便护士使用。
2、护士知晓主要内容。
3、通过多种方式将上述内容传提供给患者。
(14)1.调查访谈至少3名护士。2.名词解释---病历书写基本规范。3.实地访视至少3个病区护理单元。
1.有护理文件书写标准及质量考核标准。2.护理记录按照有关规定由相关护士审核签字。3.护士知晓并掌握《病历书写基本规范》。
(15)1.实地访视---至少3个病区护理单元。2.抽查考核---观摩/模拟1个护理查房。3.名词解释---护理会诊。
1.有定期护理查房、病例讨论制度。
2.有对疑难护理问题进行护理会诊的工作制度。
3.落实护理查房、病例讨论和护理会诊,解决患者实际问题。四.护理安全管理
(1)1.实地访视至少3个护理单元。1.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2.护理质量工作计划落实到位。(2)调查访谈护理质量管理专职人员。1.设专职人员负责护理质量管理,有考核记录。
(3)1.调查访谈不同层级护理管理人员与护士至少各3名。2.实地访视门急诊、病区至少共3个护理单元。3。实地访视---不良事件报告单。
1.有护士主动(免责、非惩罚性)报告安全(不良)事件制度,激励机制。2.有护士主动报告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的教育和培训。3.有多种途径便于护士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4)实地访视医院网络报告系统。
1.护理安全(不良)事件与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统一报告网络,统一管理。2.护士对主动(免责、非惩罚性)报告安全(不良)事件的知晓率大于90%。(5)实地访视门急诊和病区至少共3个护理单元。1.护理不良事件有成因分析和讨论。2.定期对护士进行安全警示教育。
3、护理部有“不良事件案例成因分析”报告。
(6)1.实地访视---不同护理单元不同层级护理管理人员与护士至少各3名。2.抽查考试---观摩/模拟3名护理人员口腔护理、静脉输液、各种注射、鼻饲等常见技术操作及并发症预防措施及处理流程。
1.有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2.有护理技术操作培训计划并落实到位。
3、护士熟练掌握口腔护理、静脉输液、各种注射、鼻饲等常见技术操作及并发症预防措施及处理流程。
(7)1.实地访视---门急诊和病区至少共3个护理单元。2.抽查考试---至少5名护士。1.将“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相关要求的手册发至对应岗位的人员。
2.职能部门定期进行临床常见护理技术操作考核。
(8)1.实地访视—至少3个病区护理单元。2.抽查考核---不同护理单元3名护士。1.有重点环节应急管理制度。
2.对重点环节(包括患者用药、输血、治疗、标本采集、围术期管理、安全管理等)有应急预案。
3.相关岗位护士均知晓。
(9)调查访谈---不同护理单元不同层级3名护士。1.应急预案有培训或演练。
2.护士配制化疗药,锐器处理、为隔离患者实施治疗及护理时防护措施到位。五.特殊护理单元质量管理与监测
(一)手术室
(1)1.实地访视---医院各手术室/区域。2.解释手术室布局合理。3.个案追踪---至少2例手术患者从进入手术区域到手术开台的全过程。1.手术室布局合理,分区明确,标识清楚,洁污区域分开。2.各工作区域功能与实际工作内容保持一致。
3.医务人员知晓各工作区域功能及要求并有效执行。
(2)调查访谈---至少3名手术室护士(其中至少1名新入职)。相关护士知晓手术室工作制度和岗位职责。
(3)1.个案追踪---10份出院手术病历。2.名词解释---手术安全核查。有手术患者交接制度并执行。(4)抽查考核至少2名手术室护士。1.有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有演练记录。
2.护士知晓手术室安全管理方面的主要内容与履职要求。
(5)1.实地访视---手术室洗消区.2.抽查考核---观摩/考核至少3名手术室工作人员手卫生操作。
1.手术室自行消毒的手术器械及物品应有标识及有效日期,使用者知其含义。2.手术室工作区域,每2小时清洁消毒一次。连台手术之间、当天手术全部完毕后,对手术间及时进行清洁、消毒处理。(手术间清洁消毒制度)3.有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和医疗废物管理制度。4.有医务人员职业卫生安全防护制度及必要防护用品。(6)调查访谈—至少3名手术室护士
护士知晓手术室感染预防管理方面的主要内容与履职要求
(二)供应室
(1)1.调查访谈—消毒供应中心护士长、护士、灭菌员、物品包装、取送个人。2.实地访视—医院消毒供应中心。3.抽查考核—职业防护。4.解释—职业防护。实际屏障。缓冲间。
1.消毒供应中心/室相对独立,周围环境清洁,无污染源。
2.内部环境整洁,通风、采光良好,分区(辅助区域、工作区域等)明确并有间隔。3.有基本消毒灭菌设备设施。根据工作岗位的不同需要,配备相应的个人防护用品。4.污染物品由污到洁,不交叉、不逆流。污染物品有污染通道,清洁物品有清洁物品通道。
5.护士知晓供应室洁污区分开流程规定与履职要求。
(2)调查访谈—CSSD护士长及不同岗位3名工作人员;解释—消毒供应集中管理 1.医院CSSD岗位设臵、人力资源配备及护士长资质材料。2.CSSD现实工作量统计。
(3)个案追踪—至少3个护理单元(其中手术、导管、内镜、透析及至少1个省级以上临床重点专科必查。
1.应采取集中管理的方式,对所有需要消毒或灭菌后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由消毒供应中心回收,集中清洗、消毒、灭菌和供应。3.开展工作人员业务技能培训,确保满足岗位需求。
4.相关部门保障物资、水电气供应,设备运行正常;相关设备出现故障时,能够及时处理。
(3)名词解释—可追溯。(对影响灭菌过程和结果的关键要素进行记录,保存备查,实现可追踪。)
清洗、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符合监测标准要求,质量控制过程的记录符合追溯要求。(4)调查访谈--CSSD护士长及不同岗位3名工作人员
工作制度与规范中有关CSSD工作人员在职继续教育与岗位培训计划与执行文件。(体现消毒供应工作特点)
(5)抽查考核—至少2名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至少包括1名护士)。1.对岗位培训有考核及效果评价。
2.对培训计划及落实情况有评价与监督,体现持续改进,有记录。
(三)新生儿室
(1)调查访谈—至少2名新生儿室护理人员
1.新生儿室有工作制度、岗位职责,护理常规及专业技术规范。2.有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突出专科性,对应急预案有培训。
3.护士知晓制度、规范、岗位职责、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或流程与履职要求。(2)抽查考试--新生儿室1名护理人员
1.护士岗位职责落实到位,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有考核记录。2.工作制度、岗位职责和护理常规及时修订。(3)实地访视--新生儿室
1.新生儿室护士通过专业理论与技术培训,考核合格。
2.实施责任制护理。1名护士负责≤6名普通患者≤3名重症患者。3.护士按工作年限或分层培训,考核合格。
(4)抽查考试--观摩/模拟1例新生儿护理与安全管理。(5)抽查考试—至少2名新生儿室护理人员洗手操作。有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的培训 患者安全
一.确立查对制度,识别患者身份。
(1)1.实地访视:门诊挂号、收费、诊室、检验、放射、超声、药房和3个住院单元,查看检查单、治疗卡、给药卡及病历资料等。
2.抽查考核:使用有效就医标识凭证或号码查询就医信息。
对门诊就诊和住院患者的身份标识有制度规定,且在全院范围内统一实施。(2)实地访视:3个住院单元10份住院病历。
对就诊患者住院病历施行统一标识管理,如使用医保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卡编号或身份号码等。
(3)1.调查访谈:访谈急诊、分娩室、手术室、新生儿及ICU等科室的5名医护人员(特别是对有意识不清、有语言交流障碍的产妇或对新生儿如何识别其身份)2.实地访视:急诊、分娩室、手术室、新生儿及ICU条码使用条码。1.对提高患者身份识别的正确性有改进方法。
2.若是具备条件的医院,在重点部门(急诊、新生儿、ICU、产房、手术室)可使用条码管理。
(4)1.实地访视:随机访视至少3个相关部门和住院单元。2.调查访谈门诊就诊及住院患者(或家属)(或患者家属)【询问人员实施操作时是否让你陈述患者的名字】。3.个案追踪:2例标本采集核对过程。
有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采集供临床检验及病理标本、发放特殊饮食、诊疗活动及操作前患者身份确认的制度、方法和核对程序。核对时应让患者或其近亲属、授权委托人陈述患者姓名。
(5)医护人员及配餐【询问相关操作,如订、送餐过程】 1.实地访视:随机访视至少3个住院单元。2.个案追踪:相关人员识别患者身份操作。
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方式,如姓名、年龄、出生年月、年龄、病历号、床号(禁止仅以房间或床号作为识别的唯一依据)。
(6)1.实地访视:随机访视至少5个相关部门和住院单元。2.调查访谈:预设问题调查访谈相关人员。相关人员熟悉上述制度和流程并履行相应职责。
(7)1.实地访视:随机访视至少3个相关部门和住院单元。
2.个案追踪:追踪至少3个病例在治疗、检查等过程中的查对制度执行。
有规章制度和或程序规范各科室在任何环境和任何地点下都必须持续地履行查对制度,识别“患者身份”。
(8)个案追踪:随机追踪5份转科住院病例(其中需包括急诊、手术室、ICU、产房和新生儿室与病房之间转诊病例)。
患者转科交接时执行身份识别制度和流程,尤其急诊、病房、手术室、ICU、产房、新生儿之间的转接。
(9)1.实地访视:急诊、分娩、新生儿、ICU和手术室,实地查看或抽查患者转交接记录、流程。
2.调查访谈:急诊室、产科、新生儿、手术室和ICU等部门的医务人员。
3.个案追踪:随机追踪重点患者(如产妇、新生儿、手术、ICU、急诊、无名、儿童、10 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镇静期间患者等),无法进行身份识别的患者和对无法向医务人员陈述自己姓名患者病历各3份。
2.对重点患者,如产妇、新生儿、手术、ICU、急诊、无名、儿童、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镇静期间患者的身份识别和交流流程有明确的制度规定。
(10)实地访视:随机访视住院单元,尤其收拾有无名患者的科室、小儿外科、神经内科等存在语言交流障碍病房的护士对该类病人的身份标识方法与核对流程。调查访谈:随机访谈至少3名医护人员对无法进行身份识别的患者和无法向医务人员陈述自己姓名的患者进行身份标识的方法和核对流程。
1.对无法进行患者身份确定的无名患者,有身份标识的方法和核对流程。
2.对新生儿、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灯原因无法向医务人员陈述自己姓名的患者,由患者陪同人员陈述患者姓名。
(11)实地访谈:1.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科(室)、手术室、急诊。2.急诊(抢救室、留观室)及收治的接受有创治疗、输液、输血、内镜诊治等诊疗措施,或具有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灯情况患者的住院单元。范本展示:1.“腕带”条形码图示。
1.对需使用“腕带”作为识别身份标识的患者和科室有明确制度规定。
2.至少在重症医学病房(ICU、CCU、SICU、RICU等)、新生儿科(室)、手术室使用“腕带”识别患者身份。
3.对急诊抢救室和留观的患者、住院、有创诊疗、输液以及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灯患者推广使用“腕带”识别患者身份。二.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发生
(1)实地访视:至少3个病区。调查访谈:1.至少4名病区医护人员。
个案追踪:1.6例具有跌倒、坠床风险高危因素住院患者病历。2.(从不良事件报告中抽取)2例发生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的病例。
抽查考核:观察2名跌倒、坠床高危患者评估/再评估过程。名词解释:1.高危患者。2.住院患者风险评估。
1.有防范患者跌倒、坠床的相关制度,并体现多部门协作。
2.对住院患者跌倒、坠床风险评估及根据病情、用药变化在评估,并在病历中记录。3.主动告知患者跌倒、坠床风险及防范措施并有记录。
4.医院环境有防止跌倒安全措施,如走廊扶手、卫生间及地面防滑。
5.对特殊患者,如儿童、老年人、孕妇、行动不便和残疾等患者,主动告知跌倒、坠床危险,采取适当措施防止跌倒、坠床等意外,如警示标识、语言提醒、搀扶或请人帮助、床档、等。
6.相关人员知晓患者发生坠床或跌倒的处臵及报告程序。
11(2)实地访视:1个病区内所有高危患者病历及评估表/记录。1.有坠床、跌倒的质量监控指标数据收集和分析。2.高危患者入院时跌倒、坠床的风险评估率≥90%。
(3)调查访谈;实地访视:至少3个病区;至少4名病区医护人员。1.有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报告相关制度、处臵预案与工作流程。2..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报告、处臵流程知晓率≥90%。
3..采取措施的监测结果,包括成功地减少跌倒损失和任何非有意的后果,有可能发生“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的高风险患者入院时评估率≥80%。(4)调查访谈:3名病区护士。实地访视:至少3个病区。
个案追踪:1.6例具有压疮风险高危因素住院患者病历。2.(从不良事件报告中抽取)2例发生压疮的病例。
抽查考核:观察2名压疮高危患者评估/在评估,考查/模拟预防压疮操作。名词释义:压疮。
1.有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工作流程。2.有压疮诊疗与护理规范。
3.高危患者入院时压疮的风险评估率≥90%。
第五篇:二甲评审
“二甲评审” 《手卫生与院感基础知识》
http://www.xiexiebang.com 时间:2017-02-24 10:31
“二甲评审” 《手卫生与院感基础知识》
感染科
张凤 1.二甲院感评审存在的主要问题 2.临床和重点科室评审指标 3.临床科室准备的台账 4.医护人员应知、应会、应做 第一部分 二甲评审院感检查存在问题
共性问题
1、护理人员手卫生正确率达到90%以上,但医技和工勤人员普遍未正确掌握六部洗手法。
2、手卫生知识知晓率达不到100%的C级标准,洗手方法正确率距离评审标准≥95%的要求相差甚远。
3、各级各类人员对本部门医院感染情况、岗位职责、核心制度知晓率低,远远低于知晓率100%的标准要求。
4、临床科室没有对感染管理质量进行自查,无自查记录,对发现问题及缺陷无改进措施。
5、临床医技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抄袭院级制度,未结合本科室实际制定,无可操作性,同时落实不到位。
共性问题
6、部分科室现病历中,存在感染病例、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未登记,上报不及时,有漏报现象。治疗用抗菌药物病原微生物送检率极低(要求病原微生物送检率≥60%),发现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未及时进行细菌检查,未落实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等。
7、医疗废物分类不清,个别科室与生活垃圾等混放;医疗废物袋盛装非感染性废物,很多科室用来领用物品,甚至盛装无菌物品;医疗废物暂存箱未加锁保存、不贴“封口贴”,收集人员与病房护士没做到面对面交接、不称重,任何人任何时间均可随意分拣,甚至取走,医疗废物外流存在空间。运输医疗垃圾通道与人员通道混用。
下一步工作要求
手卫生:人人考核,人人达标
科室组织学习并掌握岗位职责、核心制度、应知应会 填补医院感染病例、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和汇总资料 感染管理质量进行自查,补充自查记录和改进资料 重新制定完善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各项制度 感染病例及治疗用抗菌药物应及时送病原微生物培养
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床位医师应立即下达“接触隔离”医嘱,全科落实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检查方法--临床科室 现场抽考:
每个科室抽考2人六步洗手法,计算洗手正确率;查看2 名医务人员在接触不同病人时,是否洗手或手消毒,计 算手卫生依从性。检查资料:
医院感染、耐药菌病例登记本,院感相关知识学习培训记录,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活动记录,院感质量自查及持续改进记录,本科室重点环节、重点人群与高危因素的 清单、相关风险评估、风险管理计划与实施进展控制措施、各种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结果登记,紫外线灯或动态空气消 毒机,维护保养及累计时间等记录;医疗废物交接登记 本。
检查方法 检查制度:
包括科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病例监测与报 告、医院感染暴发流行报告与处置、消毒隔离等。现场检查:
场检查 手卫生设施、速干手消毒剂配备及正确使用情况,科室布 局流程,对高危患者有无保护性隔离措施;医院感染预防 与控制、消毒隔离制度执行情况,病区监控医师、监控护士配备及岗位职责履行情况,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及报告情 况,重点部位医院感染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医疗废物分类 收集处置情况,Ⅰ类手术切口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等预防控制措施落实情况等。
检查方法 现场询问:
随机询问监控医师、护士等医院感染工作小组人员岗位职 责;随机询问医护人员:医院感染核心制度、医院感染诊 断标准、本科室重点环节与高危因素,临床分离前五位病源微生物名称及其耐药率、医院感染及暴发流行上报时限及程序、耐药菌防控、重点部位医院感染防控、医疗废物分类及处置、手卫生、消毒隔离、职业暴露防护等院感相关知识掌握情况。
检查现病历:查现病历,查阅运行病历5份,了解医院感染调查表填写、Ⅰ类手术切口抗菌药物使用、医院感染诊断、有无漏报、病原菌送检等情况。
共性题目 手卫生的指征; 快速手消剂的优点?
什么是院感爆发及疑拟爆发?
何为标准预防?针刺伤后如何处理? 何为多重耐药菌?如何防止传播? 何为消毒与灭菌,分别例举?
新生儿科 你所在科室有哪些多重耐药菌? 前5位的是什么? 如何才能使血培养阳性率更高? 如何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措施?
妇 科 你科是如何备皮的? 如何减少SSI?
妇科预防用抗菌药物的选择及给药方法?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预防措施?
描述一病人术后换药的流程
护
理
门诊大厅地面被病人的一滩血液、或一传染病人呕吐物污染,如何处理? 传染病人如何做好预检分诊?隔离处理措施?
进行诊疗护理操作时,可能发生血液、分泌物喷溅时执行标准预防措施包括哪些防护用品的使用? 体温表如何消毒?扎脉带、氧气湿化瓶如何消毒? 口罩的分类?一次性口罩可戴几小时?
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液体与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有效期分别为多少? 第三部分 临床科室准备资料目录
科室准备资料梳理目录
医院感染、耐药菌病例登记本(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记录手册)
院感相关知识学习培训记录 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活动记录
院感质量自查及持续改进记录
本科室重点环节、重点人群与高危因素的清单
相关风险评估、风险管理计划与实施进展 各种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结果登记 紫外线灯或动态空气消毒机维护保养等记录 医疗废物交接登记本。
第四部分
院感管理应知、应会、应做
应知应会内容 1.医院感染相关的法律法规 2.医务人员手卫生制度
3.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暴露报告与处理制度 4.医院感染的诊断与报告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理制度
5.控制医院感染重要环节(无菌操作、消毒隔离、重点部位感染
预防控制措施)
6、多重耐药菌的管理与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7、医疗废物管理
8、医院感染监测制度
医院感染管理控制指标 医院感染现患率≤10%,现患实查率≥96% 医院感染漏报率≤10% Ⅰ类手术切口感染率≤0.5% 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使用中消毒剂细菌菌落总数≤100cfu/ml,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消毒后内镜细菌菌落总数≤20cfu/件,灭菌物品必须无菌清洁手术预防 使用抗菌药物百分率≤30% 病原微生物送检率≥60% 使用中紫外线灯管照射强度不低于70uW/cm2 你必须知道的感染控制制度(1)医院感染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 医院感染相关的法律法规
感染管理工作有法可依
法律
2004年《中华人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法规
2003年《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2006年《艾滋病防治条例》
规章
2002年《消毒管理办法》
2003年《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 2004年《医疗废物管理行政处罚办法(试行)》 2005年《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 2006年《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规范及标准
2001年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2003年医疗废物分类目录.2003年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和警示标识规定.2004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04年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
2004年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2005年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8年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通知.2009年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2009年卫生部发布的6个技术标准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医院隔离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监测规范.2009年
《医院手术部(室)管理规范(试行)》 《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管理规范》
关于加强非结核分枝杆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的通知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
2010年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和控制技术指南(试行)》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
2011年
《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和控制技术指南(试行)》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
2012年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2012年8月1日实施)《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2012年8月1日实施)《医院消毒卫生标准》(2012年11月1日实施)你必须知道的感染控制制度(2)医务人员的手卫生制度及要求
手卫生 是二甲评审检查的重点!
二甲评审个案追踪检查中
这项标准不仅院感组检查,而且临床组、护理组、医技组、管理组等均要检查,涉及各级各类人员、各临床医技和职能科室;检查的3天,无论进行何种操作前后、检查的每一位病人查体前后,包括每一位门诊病人诊视前后,均要进行手卫生,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六部洗手法洗手。
手卫生贯穿到全院各个部门,从病人进入门诊开始,到检查、入院、查体、诊断、治疗、手术等等,凡是病人经过的地方、有操作治疗的地方,都是手卫生要查的地方,计算出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
医院感染管理科
手卫生管理要求 所以手卫生这一项是全院医务人员必须掌握的重点!
各临床科室及职能科室,再次组织手卫生知识培训,对每一位工作人员进行手卫生知识考核,做到人人考核,人人达标。
务必达到手卫生知识知晓率100%、正确率≥95%、依从率≥95%的标准要求;没有安装非手触式水龙头的科室尽快安装;干手纸巾没有配备和领用科室务必配备使用到位。
做为一名医务人员
必须掌握的手卫生知识 1.手卫生的概念
2.六步洗手法,外科洗手法 3.洗手指征、手消毒指征
什么是手卫生?
洗手:医务人员用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卫生手消毒: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外科手消毒: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使用的手消毒剂可具有持续抗菌活性。手卫生5个重要时刻 肥皂含菌浓度:1×10个/g 肥皂含菌浓度:1×10个/g
洗手六步骤 湿手 取液 揉搓 冲洗 干手 护肤
洗手与卫生手消毒方法 应遵循的原则
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皂液和流动水洗手 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手卫生依从性低原因分析 你必须知道的感染控制制度(3)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暴露报告与处理制度 职业暴露感染血液传播疾病的特点
1、需要的血量非常少:
如感染乙肝只需0.4毫微升
2、感染经血液传播的疾病的途径:
皮肤刺伤、皮肤接触、粘膜接触 6-74-
53、发生暴露后感染的几率:
HBV 6-30%,HCV3-10%,HIV0.2-0.5%
4、国外研究证实:
HBV感染率高于HIV感染率55倍,高于HCV38倍
医务人员感染HBV是普通老百姓的5-6倍
降低医务人员职业暴露 使用安全的注射用具 加强安全防范意识 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措施 正确执行安全操作规范 加强免疫预防接种
加强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监测报告制度 职业暴露是可防、可控的 最有效的办法是:防止不发生
手套 口罩
防护服与隔离衣 眼罩与面罩 帽子
长统胶靴/鞋套
重要有是以上用品要正确使用!
使用手套不能替代手部清洁——不论洗手或手消毒
在可能接触到血液或其它具有潜在的传染危险的物质、粘膜或皮肤破损处时须使用手套 在为不同病人进行诊疗时要更换手套
在诊治同一个病人时,如果要把手从一个污染的身体部位移至清洁的部位时,必须更换或脱去手套 手套不能重复使用。手套有破损应立即更换,并正确处理废弃的手套; 戴手套前后应洗手或手消毒
口罩的正确使用 一旦口罩潮湿或污染,要立即更换口罩;
不用口罩时要立即摘掉,不要长时间挂在脖子上; 戴口罩前或摘取口罩后,要立即进行手卫生;
选择医用防护口罩,每次使用前都应作密合性试验,调整合适后再进行操作。口罩应完全覆盖口鼻和下巴
把口罩上的金属片沿鼻梁两侧按紧,使口罩紧贴面部 注:外科口罩有颜色的一面向外,绝对不要用手去压口罩。隔离病室不同颜色的隔离标志 你必须知道的感染控制制度(4)医院感染的诊断与报告制度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理制度
下列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
在皮肤、粘摸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临床症状或体征者。由损伤产生的炎症或由非生物因子刺激产生的炎症。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
与并发症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有关的感染,除非病原体或症状强烈提示为医院内感染。
医院感染的报告
正确填写医院感染个案登记表和感染病例报告表,散发病例24小时内报院感科。发生感染病例24h内,防、控、治疗、送病原学检查,医院感染管理科核查。
卫生部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
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3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现象。
医院感染暴发的报告时限
医务人员发现有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科室应立即电话向医院感染管理科报告.感染管理科立即报告院感委员会,并立即同医务科护理部进行调查。院感委员会下列情况应当于12小时内向卫生厅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1、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2、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你必须知道的感染控制制度(5)控制医院感染重要环节 无菌操作 消毒隔离
重点部位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消毒、灭菌基本基本原则
重复作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应行清洁,再进行消毒灭菌。
清洁—消毒—灭菌 被阮病毒、气性坏疽及突发不明原因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按照相应规定执行。
耐热、耐湿的手术器械,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应采用化学消毒剂浸泡灭菌。
环境与物体表面,一般情况下先清洁,再消毒;当受到患者的血液、体液等污染时,先去除污染物,再清洁与消毒。
你必须知道的感染控制制度(6)多重耐药菌的管理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超级细菌是一类细菌的名称,这类细菌的共性是对几乎所有的抗生素都有强劲的耐药性。更确切的讲,是对带有耐药基因细菌的统称。其复制能力很强,传播速度快且容易出现基因突变,可以跨越不同的细菌种类,广泛存在于各种细菌中,使各种病菌拥有快速传播和变异的惊人潜能。人一旦被这类细菌感染后很难治愈,甚至死亡。
认识耐药菌、重视耐药菌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DR-AB)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DR-PA)
耐碳青霉烯的铜绿/鲍曼(IRPA/IRAB)等 发现耐药菌感染(定植)者的处置
报告科主任、护士长,24小时内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
1、隔离病员(开具隔离医嘱,单间或床旁隔、挂离标识)。
2、标准预防。
3、洗手和/或手消毒。
4、医疗器械(如听诊器、体温表或血压计等)专人专用或一用一消毒。
5、不能专人专用的物品(如轮椅、担架),用后清洗及消毒。
6、按照药敏选药。
7、终末消毒。
8、病人转送科或手术,应说明或注明感染情况。
9、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规定处理。
耐药菌管理控制措施 隔离 洗手 消毒 污物处理 会诊 解除隔离 上报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开始抗菌治疗前,先留取相应标本,送细菌培养和药敏 根据各种抗菌药物的抗菌活性和药代动力学正确选用抗菌药物
外科手术预防用药 :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应小于30%且禁止联合用药,用药时机应为术前0.5~2小时,24小时内停药,必需延长使用时间,病程应详细记录原因。抗菌药物专项整治,“今天不采取行动,明天就无药可用” 你必须知道的感染控制制度(7)医疗废物管理 医疗废物分类 感染性废物 病理性废物 损伤性废物 药物性废物 化学性废物
黄色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 锐器盒放损伤性医疗废物。
处置原则:严格分类收集、密闭转运、集中暂存、专人负责 黑色收集生活垃圾 黄色收集医疗垃圾
医疗废物管理,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分类存放,盛装桶应加盖使用,医疗废物暂存箱应加锁,收集人员与病房护士应面对面交接、按实际称重量进行登记,医疗废物袋装满3/4应贴“封口贴”进行有效封口,暂存于专用周转箱内。
包装袋污染或破损时,必须再加一层清洁的包装袋 你必须知道的感染控制制度(8)医院感染监测制度 监测可能的暴发 提示
某部门或特定部位如手术切口发生感染增加,或某种病原体引起数例感染,应怀疑感染暴发的可能。某些特殊病原体引起的感染如军团菌肺炎、链球菌切口感染或沙门菌肠炎,即使仅1例,也应考虑医院感染暴发 信息来源 目标性监测 实验室报告和记录 医院职工 其他卫生机构
在做任何一项医疗活动、医疗行为时,要同步考虑的是: “我这样做患者安全吗?” 院感工作管理的注意事项
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各项规章制度 严格执行医院感染防控各项标准操作规程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
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树立标准预防概念,保证职业安全
严格遵守重点部门、重点科室的消毒隔离制度
手术室、消毒供应室、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产房、等 严禁穿工作服出入食堂、会议室
严禁穿洗手衣及拖鞋出入病区或其它场所 预防院感—我们责无旁贷 关注院感—我们共同参与 二甲评审—从感控做起
2017年单县妇幼保健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应急演练
信息来源:http://www.xiexiebang.com 时间:2017-05-18 18:29
为了有效预防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做好职业暴露的预防和处理,保障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确保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根据《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和二甲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的要求,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2017年5月17日16:30,医院感染管理科联合检验科等科室在五楼会议室,进行职业暴露不同方式的实际演练。
演练前,感染科主任对全体医务人员进行了职业暴露预防和处理相关知识的培训、《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应急演练预案》及《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应急处置演练方案》学习。
演练中,当班检验人员陈振为患者李某抽血,抽完血丢针头进锐器盒时,手不慎被带血针头刺伤食指指尖,资料显示:李某为HBV病毒的感染者。当时就有血液渗出,立即停止操作,当班检验科副主任谭帅立即对陈振暴露部位进行紧急局部处理,具体流程: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粘膜。如血液溅入口内,要立即吐出,用生理盐水反复漱口。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对伤口的局部用力挤压和吸吮伤口。暴露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75%酒精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若为粘膜应当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干净。医务人员按标准流程处置伤口后,应当填写《医务人员锐器伤登记表》一式二份,若遇“阳性”情况一并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院感科组织医院职业暴露领导小组相关人员对伤口进行评估、心理咨询和健康关怀和随访。
最后,全体人员进行讨论,找出不足,分析原因,对演练进行总结。院感办主任张凤进行点评。这次演练使医务人员重新了解职业安全要求以及安全注射的重要性,掌握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标准预防措施、锐器伤的预防措施、血液、体液暴露防护措施以及对血液、体液职业暴露处理流程等相关知识,增强了医务人员自我防护意识,提高了防护能力和执行标准预防的依从性,规范了各项操作,避免或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保障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
单县妇幼保健院院感科
2017年5月18日
第一季度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
信息来源:http://www.xiexiebang.com 时间:2017-03-22 15:20 2017年3月17日下午16:00,我院召开了2017年第一次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全体成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感染科主任张凤主持。
会上, 感染科主任张凤向全体委员汇报了2017年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情况,包括医院感染培训、医院感染监测、抗菌药物临床诊治、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医疗废物管理和医院感染科研等工作,分析了当前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提出了持续改进措施,并达成决议。
张凤主任强调,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是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是我院创建“二甲医院”重点工作之一,此项工作牵涉到医院每个科室、贯穿于医疗工作的各个方面及全过程,需要全院每个人的积极参与,要求全院各科室及全体医护人员从自我做起,认真履行医院感染控制管理各项制度、规范,按照院感委员会会议精神,积极自查整改,使我院的院感工作逐步走向正规,切实提高医疗质量,为创建“二甲医院”打下坚实基础。
2017年第一季度多重耐药菌联席会议
信息来源:http://www.xiexiebang.com 时间:2017-03-22 15:19
为加强对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管理,发挥多部门管理机制在多重耐药菌管理中的作用,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医院内的传播,保障患者医疗安全,3月17日下午17:00,在五楼会议室召开了多重耐药菌管理联席会议。会议感染科主任张凤主持,检验科、药剂科、医务科、护理部、总务科、妇科、产科、新生儿科及临床科主任等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首先,院感科张凤主任对2017年第一季度多重耐药菌监测情况和各部门对多重耐药菌防控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了通报。会议中参会成员们分析了我院微生物检验的现状,对目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随后就标本的采集情况、如何保证标本质量和缩短报告时间、临床医师对检验报告的分析以及检验报告的信息化等问题提出了建议,并达成以下共识:
一、进一步落实微生物标本的采集制度,包括标本采集时间和采集质量;
二、检验科必须落实专人负责接收标本,并及时进行检验;
三、检验科尽可能缩短报告时间,并及时将结果发布网上;
四、药剂科深入临床,指导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每季度及时发布细菌耐药性监测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预警;
五、加强工作考核:标本质量由检验科考核,多重耐药菌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和送检率由院感科考核,合理用药的情况由质控办考核。
最后,张凤主任强调,多重耐药菌管理不是院感科一个科室的工作,需要各科室、各部门以及全体医务人员的共同协作才能完成。为了加强我院多重耐药菌管理,强化微生物检验的临床应用,希望各部门各科室能够认真履行各自的职责,通过多部门合作管理,切实做好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
2017年医院感染暴发应急演练记录
信息来源:http://www.xiexiebang.com 时间:2017-03-22 15:09
为提高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暴发的防控意识和应急处置水平,加强各部门之间协调配合,降低医院感染暴发风险,保障医疗安全,院感办于2017年3月21日组织了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应急处置演练。分管院长肖忠坤、医务科主任张洪全、护理部主任孙启云、院感办主任张凤、药剂科主任马慧清、化验室主任侯茗贺、总务科主任王云峰以及新生儿科及相关科室人员参加了演练。本次演练内容设定新生儿科发生5例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病人,院感办接到检验科及新生儿监护室医生的电话报告,感控科张凤主任立即向肖忠坤副院长汇报,并马上组织人员到现场调查,按防控要求进行二级防护,实行隔离、专人护理,并采取相应消毒措施;接到院感办报告,肖院长下令“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立即现场调查,随时汇报情况”。
经专业人员初步调查分析确定为医院感染暴发,院感科专职人员张凤协助检验科人员侯茗贺现场采样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医务科组织专家会诊制定救治和隔离方案。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及时遏制病情,避免造成严重后果。并由肖院长召开医务科、院感办、护理部、药剂科、检验科、新生儿监护室多部门协作会对感染状况进行评估,剖析存在问题及提出整改意见。
演练按照真实事件的处置流程要求进行,内容包括逐级报告,对所有新生儿监护室病人、可疑传染源、环境、物品等进行采样病原学检查,对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采样监测,查找传染源;对病人床单、呼吸机管道、床旁物品等物表采样、进行新生儿监护室环境监测,床旁肺部X线摄片检查,演示穿脱隔离衣、手卫生消毒等细节。通过专家会诊,床旁采集病史、检查患者体征。专家集体讨论初步判断本次为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医院感染暴发流行成立。半个月后,新生儿监护室5名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患者感染得到及时有效控制,病情好转均转出新生儿监护室或康复出院,未有新感染病例出现。参与演练的各部门分工合作,配合默契,演练顺利进行。
最后,肖院长宣布演练结束并进行现场总结,对此次演练给予了充分肯定,指出医院感染防控很重要,在平时工作中,医务人员要增强医院感染防控意识,重视手部卫生,认真落实消毒隔离制度,降低感染暴发的隐患。并指出本次演练的成功和不足之处,强调大家要总结经验教训,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
感染科
2017年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培训会议
信息来源:http://www.xiexiebang.com 时间:2017-02-13 10:43 2017年1月24日,县卫计局召开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培训会议。培训中,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科负责人曹锋主任组织,听取了国家卫计局就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疫情防治最新电视会议。国家卫计局就人感染H7N9禽流感最新形势、主要临床症状、传播方式、传染源管理、市民应注意事项、个人防护措施和如何做好预防等方面内容为与会人员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和培训。县直各医院、各乡镇卫生院、防保站、县疾控中心传染病应急反应机动队全体成员参加了培训。
进入2016年12月,我国部分地区H7N9疫情呈现上升态势。目前,我国已进入H7N9疫情高发季节,疫情总体特点未发生改变。最近一段时间,我国内地H7N9疫情仍呈散发态势,不排除在南方部分地区,病例持续出现等情况。近期我国湖南、江西、贵州等地均发现了H7N9流感的病例。其中,江西省在短短9天时间就有6人被确诊为H7N9患者。
专家提醒,如何防治?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意识,注意勤洗手,有发热伴呼吸道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并告知医生发病前的禽类市场和禽只接触情况;日常生活中应尽可能减少对活禽的直接或间接接触,避免在活禽档口长时间逗留,不购买、不进食来历不明的禽肉或病死禽,接触禽只、禽肉后应及时洗净双手;从事禽类养殖、屠宰、贩卖、运输等相关职业人群应做好自我防护,工作时应穿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工作后应及时洗净双手,不在档口食宿,不在家中暂存活禽。生禽、畜肉和鸡蛋等一定要烧熟煮透,加工处理生禽肉和蛋类后要彻底洗手。
卫计就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提出三点要求:一是科学安排,不慌不乱;二是密切关注散发事件,防微杜渐;三是多措并举,控制传染源头。并重点强调基层医疗机构的工作人员应切实履行自身职责,做好相关工作。
目前,各地正积极组织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一是疫情发生省份已对辖区内H7N9疫情防控工作进行进一步强化部署。二是疫情发生省份发生加大疫情防控一线督查力度,抓好早诊早治和重症救治工作,努力减少重症和死亡病例发生。三是尚未发生疫情的省份,加强疫情监测和风险评估,做好疫情防范准备。
培训结束后,参会医务人员进行了各单位专项培训。此次培训,使我院医务人员进一步提高了认识,掌握了防控救治知识,为我院做好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的防控救治工作打好了基础。
医院感染管理信息简报 2017年 第一期
信息来源:http://www.xiexiebang.com 时间:2017-02-13 10:41 春节是中国传统佳节,已历时4000多年。古代春节,特指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或泛指整个春季。表示春天的到来或开始,与岁首之意相吻合。院感科再次祝大家新春快乐、工作顺利、身体健康、鸡年大吉!
一、2009年世界卫生组织发起了“拯救生命:清洁你的手”全球宣传运动,着重强调手部清洁在卫生保健中的重要作用,并倡议每年的5月5日为手卫生日。WHO在2015年手卫生日呼吁更多的人参与到手卫生的宣传活动中来,承诺“我提供清洁医疗”、“我应得清洁医疗”、“我提倡清洁医疗”,并注册加入“拯救生命:清洁你的手”联盟。长期以来,我院一直积极响应并参与此活动,致力于改善医务人员在提供卫生保健服务时的手部卫生状况。为进一步推进手卫生在我院规范、有效地实施,提升卫大家手卫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和依从率、正确率,全面推动我院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整体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努力实践以“清洁的手呵护健康”的庄严承诺。根据原卫生部2009年发布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和《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行动计划(2015-2018年)》,结合我院当前手卫生的实际,特实施本专项工作指导方案。
一、工作主题 清洁的手,呵护健康
二、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
全面推动我院手卫生的有效开展,探索建立手卫生质量持续改进长效机制,推动医院感染整体防控制度措施的落实,有效防控经手传播医院感染的发生,降低感染发生率。
(二)具体目标
1.开展现状调查,基本掌握我院手卫生相关基线数据,包括手卫生设施设置和用品配置、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知晓率、依从率、正确率等;
2.科学规范手卫生培训及手卫生设施设置和用品配置,普及速干手消毒剂的使用,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知晓率、依从率和正确率;开展手卫生实施效果评价,建立评价体系和数据库;
4.以改善医务人员手卫生状况为切入点,推动医院感染管理整体政策措施的落实,降低医院感染、医院感染暴发和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率;
5.及时总结专项工作指导方案实施成功实践和经验,探索建立符合我院实际的手卫生质量持续改进长效机制。
(三)量化指标
1.我院手卫生设施设置和用品配置合格率≥80%,重点部门手卫生设施设置和用品配置合格率100%; 2.医务人员手卫生培训覆盖率100%;手卫生知识知晓率≥100%;
3.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70%,手卫生正确率≥95%;重点部门依从率和正确率分别达到95%和100%以上。
三、任务
各省级医院感染质量控制机构指导本地区医疗卫生机构着手开展以下工作:
(一)第一年(2015.07—2016.06)1.完成手卫生基线调查
2.制定并实施第一工作方案。
重点规范手卫生设施设置和用品配置;加强手卫生宣传与培训;通过督导与检查,查找医务人员执行手卫生规范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等,具体内容包括:
(1)根据调查中手卫生设施设置和用品配置现状,制定规范手卫生设施设置和用品配置的工作方案;(2)总结我国院实施手卫生的经验,在充分利用WHO的手卫生工具的基础上,实施多种形式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和知识知晓率,促进良好手卫生习惯的形成;
(3)开展以查找不足和问题为主要目的的手卫生规范落实情况督导。各科室对督导采集的数据进行汇总上报。
(二)第二年(2016.07—2017.06)
制定并实施第二工作方案。具体内容包括: 1.完善、改造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手卫生设施; 2.实施针对不同岗位工作特点的手卫生宣传与培训;
3.开展以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正确率、手卫生产品使用情况等为目标事项的常规监测,并形成制度;
4.阶段性总结与经验分享。
(三)第三年(2017.07-2018.06)
1.制定并实施第三工作方案,全面深化手卫生各项工作措施,完成专项工作指导方案实施总结。具体内容包括:
(1)制定并实施手卫生工作考核办法,将专项工作指导方案中行之有效的经验与实践制度化,探索建立实现手卫生质量持续改进的长效管理机制;
(2)各科室认真总结专项工作指导方案实施的成功经验和实践,对确有成效的经验和实践加以普及、推广,促进行业共识的形成;
(3)制定并实施我院手卫生目标监测规范,明确监测基本指标体系构成与基础数据集,指导监测工作的规范实施;
(4)开展专项工作指导方案实施效果评价。2.实施效果评价
选取不同类别科室开展干预后手卫生工作调查,调查内容与方法同第一年的基线调查,以具体评价:(1)手卫生设施设置和用品配置合格率、手卫生宣传和培训覆盖率、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知晓率,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率与正确率;
(2)医院感染、医院感染暴发和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率等;(3)推进手卫生工作的经验、措施与方法;
(4)我院手卫生工作特点及推进手卫生质量持续改进建议;(5)对我院推进手卫生的贡献。
四、工作目标
(一)第一年(2015.07—2016.06)
1.手卫生设施设置和用品配置合格率≥50%,重点部门手卫生设施设置和用品配置合格率≥75%; 2.医务人员手卫生培训覆盖率≥80%;手卫生知识知晓率≥70%; 3.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40%,手卫生正确率≥60%;
4.结合本单位业务工作实际,开展医院感染、医院感染暴发和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等相关监测; 5.了解手卫生产品和用品使用量。
(二)第二年(2016.07—2017.06)
1.手卫生设施设置和用品配置合格率≥70%,重点部门手卫生设施设置和用品配置合格率≥90%; 2.医务人员手卫生培训覆盖率≥90%,手卫生知识知晓率≥85%; 3.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50%;手卫生正确率≥70%;
4.结合实际实施医院感染、医院感染暴发和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监测,并开展监测事项与手卫生关联性分析;
5.监测手卫生产品及用品的使用量,有能力的科室应开展手卫生产品及用品使用效果及成本效益分析。
(三)第三年(2017.07-2018.06)
1.手卫生设施设置和用品配置合格率≥80%,重点部门手卫生设施设置和用品配置合格率100%; 2.医务人员手卫生培训覆盖率100%;手卫生知识知晓率≥100%;
3.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70%,手卫生正确率≥95%,其中,重点部门依从率和正确率分别达到95%和100%以上;
4.对比专项工作指导方案实施前后医院感染、医院感染暴发和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监测结果变化,及其与手卫生的关联性;
5.深入分析手卫生产品及用品使用与手卫生依从率的关联性,探索符合实际的手卫生产品及用品使用规范;
6.制定科学的手卫生考核评价体系,包括考核评价指标、方法和结果应用等内容,撰写形成本科室的执行报告;
7.在对专项工作指导方案进行全面总结、评价的基础上,建立目标明确,科学、规范、可操作的手卫生质量持续改进长效管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