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报关常识》授课提纲
《报关常识》授课提纲
一、报关
1、报关概念
(1)报关与通关
(2)报关与申报
(3)报关与报检
2、进出口货物报关
(1)自理报关、委托报关、代理报关、直接代理报关与间接代理报关
(2)报关形式的适用及法律责任
3、进出境运输工具报关
(1)原始舱单、预配舱单与装(乘)载舱单
(2)舱单传输的时限规定
(3)舱单电子数据变更
4、进出境物品报关
(1)行李物品
(2)邮递物品
(3)暂时进出境物品
(4)驻华外交机构或人员的公务用品或自用物品
思考题:
1.报关与通关、申报概念的区别
2.报关形式的适用
3.自理报关、直接代理报关、间接代理报关的法律责任
4.原始舱单、预配舱单、装(乘)载舱单的适用和传输时限规定
5.红绿通道制度
二、海关
1、海关监管的范围及对象
2、海关设关的原则
3、海关执法的依据
4、海关的基本任务
(1)监管
(2)征税
(3)缉私
(4)统计
5、海关权力
(1)海关权力的主要内容
①检查权
②查验权
③查阅、复制权
④查问权
⑤查询权
⑥稽查权
⑦行政强制权
⑧行政处罚权
⑨佩带、使用武器权
(2)海关权力行使的基本原则
①合法原则
②适当原则
③独立行使原则
④受到保障原则
思考题:
1.海关监管的范围、对象
2.关境的含义
3.海关设关的原则
4.海关的法律体系
5.海关监管与海关监督管理的区别
6.我国的缉私体制
7.检查权、查验权、查阅权、查问权、查询权、稽查权适用范围
8.行政强制权适用范围
9.行政强制措施与行政强制执行的内容
10.须“授权”方可行使的海关权力
三、报关单位
1、报关单位的注册登记
(1)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备案制)
(2)报关企业(许可制)
①报关企业及分支机构的许可条件
②报关企业许可撤销与注销
(3)报关单位注册登记变更与注销
2、报关单位的分类管理
(1)管理类别适用条件
(2)管理类别适用操作
①B类企业首次注册后,管理类别未作调整
②AA、A类企业不再符合AA、A类适用条件
③企业发生分立、合并情况
④管理类别与管理措施相抵触的处理
3、报关单位的法律责任
(1)走私
(2)违规
①违反国家进出口管理规定
②违反海关进出口申报管理规定
③违反海关对监管货物管理规定
④其他违规行为(18种)
思考题:
1.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与报关企业在注册登记、报关行为、服务地域等方面的区别
2.报关企业及其分支机构注册登记许可应具备的条件
3.报关企业注册登记许可注销与报关单位注册登记注销的区别
4.各管理类别设定的条件
5.B类企业首次注册后管理类别未作调整的原因
6.AA、A类企业管理类别调整的具体表现
7.企业发生分立、合并后适用的管理类别
8.管理类别与管理措施相抵触情况下适用的管理类别
9.海关对违反国家进出口管理规定企业的处罚
10.海关对应申报未申报或申报不实企业及报关员的处罚
11.海关对违反海关对监管货物管理规定企业的处罚
12.警告、罚款、暂停执业、撤销注册等处罚措施适用情况
13.对违法违规企业的主管、直接责任人予以警告、罚5万元以下适用情况
四、报关员
1、报关员资格
2、报关员注册制度
(1)允许注册、暂缓注册与不予注册
(2)注册延续、重新注册与考核注册
(3)注册变更与受聘单位变更
3、报关员执业禁止行为
4、报关员记分考核制度
(1)记分周期
(2)分值适用情况
(3)救济途径
(4)岗位考核
5、报关员的法律责任
(1)海关对报关员处罚及其适用
(2)企业应承担的相应法律责任
思考题:
1、报关员资格考试的报名条件
2、申请报关员注册的条件
3、暂缓注册报关员的情况
4、不予注册报关员的情况
5、注册延续、重新注册与考核注册的适用
6、报关员注册变更的时限规定
7、报关员更换报关单位的规定
8、报关员遗失报关员证申请补发的规定
9、报关员执业禁止行为
10、报关员计分考核制度的适用
11、各分值适用情况
12、海关对报关员处罚及适用
13、海关对出借或借用报关员证的处置
第二篇:授课提纲
讲 课 提 纲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生物学课程与教学论》 课程编号: 课程性质: 选修
课程学时和学分:学时:12 总学分:3 自主学习:8学时 适用专业:生物教学论、学科教学(生物)先修课程:课程论、教学论 开课学院(部):生命科学学院 考核方式:综述
一、教学目的、要求
中学生物学课程与教学论是师范院校生物学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从事中学生物学教育工作所必备的理论基础、专业技能和持续发展自身专业素养的基本能力中学生物学课程与教学论是教育学类研究生的主干基础课程,包括课程论和教学论。授课对象为生物教学论专业、学科教学(生物方向)专业。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是由生物学、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技术学等诸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形成的,兼有文、理学科特点的学科课程,课程主要涉及中学生物学教学的基本理论、教学策略、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本门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初为人师的困难,尽快圣人生物学教师的工作。本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就业指导课程。
在理论教学中,引导学生将相关内容进行对照、比较,并进一步归纳、总结,使学生从看似繁锁杂乱的知识中理清思路,掌握要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实践教学中,本着严谨细致的原则,对学生一丝不苟的严格要求,使学生能够准确熟练地进行基本教学技能(包括导入技能、教学语言技能、提问技能、讲解技能、变化技能、强化技能、演示技能、板书技能、结束技能、课程组织技能)。总之,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中学生物学课程与教学论这门课本身的特点,采取相对应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从事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及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
在板书的基础上,结合适当的模型演示,在传统的教学手段外,建立和完善中学生物学课程与教学论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本课程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讲清中学生物学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而且要让学生懂得建立这些概念
和理论的处理方法和思维方式,加强素质教育,注重能力培养,提倡创新精神。本课程的特点是理论的系统性和方法的实用性的有机结合;理论课与实验课紧密配合、相辅相承;在阐明各个派别学习的理论和方法的同时,注意向学生介绍中学生物学教学的新进展、新成果、前沿课题,以拓宽学生眼界、启发学生思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课程以每个学生学习并掌握生物学课程与教学论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应用,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为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转变自己对当代教师的观念:一是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当代教师应该是由知识的输出者转变为人文关怀者;二是由知识的移植者转变为学习方法的给予者;三是由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者;四是由学生的领导者转变为学生的合作者。
研究生课程主要以讲座形式授予学生以知识。因此本门课程以两次专题讲座为主线。通过专题讲座使学生了解生物学课程与教学论的相关概念及发展过程,为其今后在教学实践中打下理论基础。
讲座一 生物学课程与教学论
目的和要求(掌握、理解、了解):
了解教学、教学论及生物学教学论的基本定义及课程的任务和要求,理解教学的基本特征和作用。
主要内容: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1.教学的基本概念:
教学为教育者所熟悉。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
(1)广义的概念:教的人指导学的人以一定的文化对对象进行的培养活动。(2)狭义的概念:教学主要指学校的教学,专指学校中教师引导学生一起进行的,培养人的活动
2.教学论的基本概念:
教学论是关于教和学统一的理论,它研究以教学规律为对象的一门学科,是教育科学的组成部分。
3.生物学教学论的基本概念:
生物学教学论是研究生物学教学的理论,生物学教学规律和教学操作的应用性理论。
二、教与学的关系
教与学是矛盾对立统一的双方。教,是教学中的主要矛盾方面;教学设计控制着教学节奏、教学方向、教学过程、决定着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师在教学中起
主导作用。学,是教学中的次要方面;尤其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始终处在被动一方。但教学目标的实现是要通过学生来完成,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辅助的教学手段可以促进矛盾双方的转化,使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求教、主动探索、主动学习。所以好的教师、好的教学设计、应当在促进矛盾转化上下功夫。
三、教学的作用
(1)教学以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形式进行人类经验的传授,使教学活动有着良好的秩序和节奏,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各种教学规章制度的形成更规范了师生的教学行为,使教学活动免除了随意性和零散性,从而变成一种专业性很强的特殊活动。
(2)教学将传授的内容,经科学的选择,依据知识构成的逻辑顺序和学生获得知识的认知规律编成教材,作为学生认识世界的媒体。这比起学生自己选择,自发学习社会上散在的经验,无论其目标、内容、时间、效果都要优越得多。
(3)教学又是在教师的引导和精心安排的过程中进行的。它可以避免自学上的困难和反复的尝试错误过程。而且,教师又总是试图选择最优的方法去完成教育的任务,这就保证了学习者学习上的每一步都能够顺利地进行。
(4)教学所要实现的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它要完成的任务始终是全方面的,既有知识的获得、智力的发展、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又有思想品德的完善、基本技能的形成、个性特长的发展等等,这种全面发展的实现只有教学才能做到。
重点难点:教学的基本特性及其作用。
讲座二 生物教学过程(4学时)
目的和要求(掌握、理解、了解):
1、掌握教学过程的本质。
2、掌握生物学课程的基本特性。
3、掌握生物学课程的理论探索。
4、掌握中学生物学的教学过程。主要内容:
1、教学过程的本质。
2、生物学课程的基本特性。
3、教学过程的理论探索。
4、教学过程的基本功能。(教学功能、教育功能、发展功能等等)
5、中学生物学的教学过程
(1)利用学科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2)重视学生进行感性认识的过程。
(3)学会科学思维、掌握生物学概念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4)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的整合。
(5)理论与实际密切相关,应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通过中学生物学的教学过程及本质的了解,能够运用相关学习理论,理解教学过程的内在主旨。能够正确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提升作为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和技能。
第三篇:行政处罚法授课提纲
行政处罚法授课提纲
一、行政处罚的概念
(一)行政处罚的概念及特征
1、行政处罚的概念
行政处罚是指享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主体,对实施违反行政管理法律法规,尚未构成犯罪,且应当承担行政法律责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进行的行政法律制裁。
2、行政处罚的特征
(1)实施行政处罚的主体是依法享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2)应受处罚的行为是违反了行政法律规范且应承担行政法律责任的行为。
(3)实施应受处罚行为主体是行政管理中作为违法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4)行政处罚是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实施的一种法律制裁。
(二)行政处罚的基本原则
1、行政处罚法定原则
2、行政处罚公正、公开原则
3、一事不再罚原则(在下面第四点第2小点中会具体讲)
4、行政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5、保障权利的原则(赋予当事人九种程序性权利:
1、知情权
2、陈述权
3、申辩权
4、听证申请权
5、申请回避权
6、申请行政复议权
7、提起行政诉讼权
8、行政赔偿请求权
9、拒绝交纳权等。)
6、行政处罚与违法行为相适应原则
7、行政处罚不得以罚代刑原则
8、行政处罚不免除民事责任原则
9、行政处罚权分离原则
10、行政处罚监督原则
(三)行政处罚的基本要求
1、主体合法
2、事实清楚
3、证据确凿
4、定性准确
5、处罚恰当
6、程序合法
二、行政处罚的类别及种类、时效
(一)行政处罚的类别
1、警告、通报批评等申诫罚
2、罚款、没收违法所得和非法财物等财产罚
3、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等资格罚
4、人身自由罚
5、行为罚
(二)行政处罚的种类
1、警告
2、罚款
3、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
4、责令停产停业
5、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
6、行政拘留(公安机关用)
7、法律和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注:责令改正不属于行政处罚
(三)行政处罚的时效
违法行为在2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在给予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此两年的期限,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法行为在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三、行政处罚决定程序
行政处罚程序是指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处罚时所必须遵循的步骤、方式、时限、顺序等。
(一)简易程序
简易程序即当场处罚程序,是指行政主体对案情简单清楚,处罚较轻的行政违法行为当场给予处罚所采用的程序。
1、简易程序使用的条件
行政机关对行政违法行为适用简易程序,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第一,对公民处以50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1000元以下的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
第二,案情简单,违法事实确凿 第三,有法定依据
2、简易处罚程序步骤
第一,向当事人出示执法身份证件
第二,口头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和根据。第三,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
第四,填写预订格式、编有号码的行政处罚决定书 第五,将行政处罚决定书当场交付当事人
第六,执法人员将行政处罚决定书报所属行政机关备案 第七,对当场处罚程序的法律救济(复议,诉讼)
(二)一般程序
一般程序又称普通处罚程序,是指行政机关进行行政处罚所遵循的最基本得程序。
1、一般程序的适用范围
一般程序适用于除依据简易程序作出的行政处罚以外的其他行政案件。具体而言,包括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对公民处以50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1000元以下的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以外的所有行政处罚。
第二,虽然属于“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对公民处以50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1000元以下的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但行政机关认为不以简易程序作出行政处罚为好的。
2、调查取证
第一,调查取证的基本原则:全面、客观、公正。
第二,调查取证的方法和手段。主要有行政检、抽样取证和证据先行登记保存。
第三,行政机关调查取证的程序。行政机关在进行调查取证时必须严格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1)行政执法人员不得少于2人;(2)向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出示证件;(3)制作笔录
第四,当事人及其他人员负有以下义务:(1)如实回答执法人员的询问,并协助调查或者检查,不得阻挠;(2)在对证据先行登记保存的7天内,不得销毁或者转移证据。
执法人员与当事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所谓“有直接利害关系”,通常包括以下情形:(1)执法人员同时是当事人的;(2)执法人员是当事人的近亲属;(3)执法人员与当事人有特殊的利害关系,如同学关系、同事关系、原来有婚姻关系等。回避既可以是执法人员本人提出,也可以是当事人提出。
3、告知当事人
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不依照规定向当事人告知行政处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行政处罚决定不能成立。
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如果当事人放弃陈述、申辩,最好3天后发告知书)(例:法院在审理某食品行政处罚案时查明,食品管理部门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拒绝听取被处罚人甲的陈述申辩,法院最后判决:拒绝听取陈述申辩属于违反法定程序,应判决确认行政处罚决定无效。)
4、正式处罚决定的作出
通过以下程序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第一,行政机关负责人集体讨论。适用这一决定程序的案件是:(1)情节复杂给予较重的行政处罚的。(2)重大违法行为给予较重的行政处罚的。
第二,行政机关负责人单独作出决定。
行政机关负责人在对调查结果和初步处罚意见审查以后,根据不同情况,可以分别作出如下决定:
(1)行政处罚决定(2)不予行政处罚决定(3)撤销案件决定(4)移送决定
5、行政处罚决定书
依据一般程序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第一,当事人情况 第二,违法情况
第三,行政处罚情况及法律依据 第四,履行要求
第五,救济途径和期限 第六,行政处罚机关及日期
6、行政处罚决定书的送达 法律文书非经送达不能生效,行政处罚对经过一般程序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书的送达方式规定了两类,即当场交付和依照民事诉讼的有关规定送达。民事诉讼的有关规定六种送达方式:(1)直接送达;(2)留臵送达;(3)委托送达;(4)邮寄送达;(5)转交送达;(6)公告送达(绿色送达方式是28号令中规定的送达方式)
(三)听证程序
1、听证的概念
2、听证的条件
(1)行政机关拟作出的三类重大行政处罚决定。即:①责令停产停业;②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③较大数额的罚款(个体3000元以上,企业30000元以上)
(2)当事人提出要求
3、听证的基本原则
(1)保障当事人陈述和申辩权原则;(2)公开原则
(3)双方地位平等原则(4)简便效率原则
4、听证的告知与受理(1)听证的告知 《听证告知书》应当包括以下基本内容:①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②当事人的违法行为、行政处罚的理由、事实依据、法律依据和拟作出行政处罚决定;③告知当事人有要求听证的权利;④告知当事人提出听证要求期限和提出机关。《听证告知书》必须盖有拟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的印章。
(2)听证的受理 审查内主要是:①提出听证申请的是否是当事人;②当事人是否是针对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的行政处罚决定提出听证要求;③当事人是否在法定期限内提出听证要求;④当事人是否属于撤回听证要求后再次提出。当事人提出的要求举行听证的申请符合法律规定,听证组织机关应当受理。
四、行政处罚的适用
(一)行政处罚适用要件(1)行政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是指行政相对人所实施的违反行政法律规范而依法应当追究行政法律责任的行为。一是违法行为是客观存在的;二是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违反了法律、法规和规章。
(2)行政责任能力 行政责任能力,是指行政相对人对其行政违法行为承担行政处罚责任能力。一是具有法人资格的单位是责任主体,可以独立承担行政法律责任;单位的的内设机构不具有独立的法律主体资格,因而,也就不具有责任能力,就不能对其实施处罚。二是公民的行政责任能力。有两项标准:一是行政责任能力;二是具备意识能力。公民只有具备这两点,才可以实施处罚。
(3)行政处罚实施主体
是享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4)行政处罚追究时效
《行政处罚法》第29条规定:“违法行为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
2、行政处罚的具体适用(1)责令改正违法行为 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处罚时,应当责令当事人改正或者限期改正违法行为。
(2)对同一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的罚款。
一是一个违法行为违反了一个法律规范,由一个机关实施处罚的,不得以同一事实和理由给予两次以上的罚款;
二是一个违法行为违反了一个法律规范,可以由两个以上行政机关实施处罚的,如果一个行政机关已经做出了罚款决定,那么另一个行政机关就不得再次做出罚款决定;
三是同一个违法行为,违反两个以上法律规范,依法可以由两个以上行政机关给予罚款的,如果一个行政机关给予了罚款,其他行政机关就不得再罚款。
(3)行政处罚折抵刑罚
其一,违法行为构成犯罪的,人民法院判处拘役或有期徒刑时,行政机关已经给予当事人行政拘留的,应当依法折抵刑期;其二,违法行为构成犯罪,人民法院判处罚金,行政机关已经给予当事人罚款的,应当折抵罚金。(在涉及的经济犯罪案件中,行政机关可以先罚款再移送公安机关,但具体情形要慎重把握,并不是每起案件都可以先处再移送)
(二)行政处罚裁量
1、行政处罚裁量概念和规则(1)行政处罚裁量概念 行政处罚裁量,是指行政主体确定行政管理相对人是否给予行政处罚以及何种形式、何种程度的行政处罚。
(2)行政处罚裁量规则(在推行说理式处罚文书中,自由裁量的体现非常重要,可以参照以下自由裁量规则行使自由裁量权)
①综合裁量规则
1)违法事实,即违法的时间、地点、起因、过程及危害后果大小;
2)违法性质,即违法行为所触犯的法律规范及本质属性; 3)过错程度,即实施违法行为的主观过错情节及恶性程度; 4)法定情节,即受处罚的当事人是否具有依法可以免除、从轻、减轻或从重处罚的情形;
5)认错与整改表现,即受处罚的当事人对自己的违法行为认错态度及整改表现
②依法裁量规则
1)依照法定程序裁量 2)依照法定情节裁量 3)依照法定形式裁量 4)依照法定幅度裁量 ③自主裁量规则
1)必须在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限范围内进行。
2)应当平等的对待违法行为当事人,不偏私、不歧视,事实情节、危害后果相同的违法行为应给予相同的行政处罚。
3)行政处罚必须与违法人过错大小相一致。
2、行政处罚裁量情节(1)不予处罚情节 不予处罚情节,是指对行政相对人的违法行为免于行政处罚的特定情形,它是一种有利于行政相对人的行政裁量情节。《行政处罚法》规定,有下列情形的不予处罚:
①未达到法定责任年龄。即14周岁 ②精神失常
③超过追诉时效
④同时具备违法行为轻微,及时纠正,并没有造成严重后果三种情形
(2)从轻处罚情节 从轻处罚情节,是指对违法行为人从轻处罚的具体情节,它是一种有利于违法行为人的裁量情节。
①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 ②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 ③受他人胁迫实施违法行为的
④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行政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 ⑤其他依法应于从轻行政处罚的(3)减轻处罚情节
减轻处罚情节,是指在法定处罚幅度的最低限度以下给予处罚。应当注意的是,减轻处罚也不是无限制的,应当在法定最低限与免除处罚之间选择处罚。《行政处罚法》对减轻处罚的适用情形与从轻处罚几乎相同。
(4)从重处罚情节
违法行为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从重处罚
①危害社会管理秩序,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 ②一年内因同一违法行为受到两次以上行政处罚的 ③拒不改正或者整改不力的,其违法行为呈持续状态的 ④拒绝、阻碍或者以暴力威胁行政执法人员的
五、行政处罚的证据
(一)证据的特征与作用
1、证据的特征
(1)关联性(2)客观性(3)合法性
2、证据的作用
证明一切事实是否存在
(二)证据的种类和分类
1、证据的种类
(1)物证。是指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物品和痕迹(2)书证。是指以其记载的内容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文字(3)证人证言。是指证人就其了解的案件情况所作的陈述(4)视听资料。是指可以重现的原始声响或录像等用作证明案件事实材料。其表现形式主要有:录音带、录像带、胶卷、传真资料,电视检测器及雷达扫描的资料、电脑储存的数据和资料等。
(5)当事人的陈述。是指违法行为人就案件事实所作的交代、申辩材料
(6)鉴定结论。是指鉴定人运用专门知识或技能对案件承办人员不能解决的专门事项进行科学鉴定后所作出的结论。
(7)勘验笔录、现场检查记录。是指行政机关执法人员依法对与有关的场所、物品及其他证据材料当场进行勘验、检查时,对勘验、检查过程和情况所作的文字记录。
2、证据的分类 主要证据分类有:
(1)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
原始证据是指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或原始出处的证据。
传来证据是指经过复制、传抄、转述等中间环节形成的证据。(2)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
直接证据是指能单独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 间接证据是指不能单独直接证明,而需要与其他证据结合才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
(3)言词证据与实物证据
言词证据是指以人的陈述为表现形式来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因而又称为认证
实物证据是指以实物形态为表现形式的证据,称为广义上的物证。
(三)证据的收集
1、收集证据的基本要求(1)规范程序,依法收集(2)尊重客观,全面收集(3)注重时效,及时收集(4)深入调查,细致收集(5)运用科学,检测收集
2、收集证据的主要方法(1)检查
①不得滥用检查权,不得影响生产经营单位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得泄露技术和业务秘密
②检查时应当通知被检查单位负责人或有关人员到场,在检查过程中发现的违法情况应当及时准确,客观的记录下来,当场制作现场检查记录,并经被检查单位负责人或安全管理人员核实签名。
(2)询问
指行政机关行政执法人员依法对被调查人(违法嫌疑人、受害人、证人),就违法行为实施过程和有关情况进行询问了解,并当场制作询问笔录
(3)抽样取证
指行政机关为查明是否有违法行为,从成批物品中采集部分样品进行检测,从而证明整体情况的一种方法。
(4)先行登记保存
指行政机关对可能灭失或者事后难以取得的证据,依法先行加以登记保存的措施。
3、各种证据证明效力的认定
(1)国家机关以及其他职能部门依职权制作的公文文书优于其他书证
(2)鉴定结论、现场笔录、勘验笔录、档案材料以及经过公证或者登记的书证优于其他书证、试听资料和证人证言
(3)原件、原物优于复制件、复制品
(4)法定鉴定部门的鉴定结论优于其他鉴定部门的鉴定结论(5)法庭主持勘验所制作的勘验笔录优于其他部门主持勘验所制作的勘验笔录
(6)原始证据优于传来证据
(7)其他证人证言优于与当事人有亲属关系或者其他密切关系的证人所提供的对该当事人有利的证言。
(8)数个种类不同、内容一致的证据优于单个孤立的证据。
六、行政处罚执行程序
(一)行政执法程序履行的基本原则
1、当事人自觉履行义务原则
2、行政处罚决定不因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而停止执行的原则。
3、罚款决定机关与罚缴机构相分离的原则
(二)强制执行措施
1、暂缓缴纳或者分期缴纳
行政机关批准暂缓或者分期缴纳罚款的,应当制作决定书。
2、强制执行 在以下情况下,当事人逾期不缴纳罚款的,行政机关可以采取措施强制当事人履行罚款决定:(1)当事人没有向行政机关申请延期或者分期缴纳罚款,或者虽然向行政机关提了申请单没有得到行政机关的批准;(2)罚款决定未被行政复议机关或者人民法院停止执行的;(3)作出罚款决定的行政机关没有停止执行的;(4)法律没有规定因复议或行政诉讼需要停止执行的。
在出现上述情况之一时,作出罚款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强制执行:
第一,当事人逾期不缴纳罚款的,每日按罚款数额的百分之三加处罚款。
第二,根据法律的规定,将查封、扣押的财务拍卖或者将冻结的存款划拨抵缴罚款。
第三,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七、行政执法办案常见错误问题汇编
(一)步骤缺失
1、未向行政相对人表明身份
2、复制证据的核对、确认
3、陈述、申辩的复核程序
4、未对被处罚当事人的身份材料进行提取
5、未在立案时确定案件主办人
(二)顺序颠倒
1、先调查后立案
2、先核准后审核
3、先签发后告知
(三)期限违法
1、执法人员对期间的起止时间计算错误
2、针对当事人主动要求尽早作出处罚决定
3、执法人员只为加强办案效率,而忽视执法程序
(四)有形无实
1、行政处罚告知内容错误、不完整
2、案件讨论形式化
3、调查人员与核审人员合一
4、诉权告知错误
(五)证据不全
1、依法履行法定职责的证据不全
2、证据不能相互印证
3、证据不充分
(六)证据不准
1、没有把握准确的法律效力区别
2、没有注意法律法规更替
(七)案卷不规范
1、案卷装订不规范(案卷装订顺序:案卷封面-案卷材料目录-立卷审批表-行政处罚决定书-移送材料-当事人基本情况-复议决定书-证据材料-听证笔录-听证报告-行政处罚告知书-行政强制措施-送达回证-财务处理单据-其他证明案情的材料-案件调查终结报告及批件-核审意见-内部审批、核审、讨论记录材料-其他材料)
2、文书格式不规范
3、案卷标题不规范
4、卷宗材料不规范
(八)其他问题
1、一事不再罚原则
2、执行罚缴分离不到位
3、按照行政职权的划分,依法行政
4、主体确认不清
5、行政强制措施的运用无法律依据
6、案件调查终结报告不规范
7、未正确理解责令当事人改正违法行为的含义。
例1:运输公司指派本单位司机运送白灰膏,由于泄漏,造成沿途路面大面积严重污染,司机发现后即向公司汇报。该公司即组织人员清扫被污染路面。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BC)
A.路面被污染的沿途三个区得执法机关对本案均有管辖权,如发生管辖权争议,由三个区的共同上级机关制定管辖。(行政处罚管辖权问题)B.对该运输公司应当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自由裁量中的从轻、减轻处罚情形)
C.本案的违法行为人是该运输公司(行政违法主体的确认)D.本案的违法行为人是该运输公司和司机
例2:下列哪一项行为属于行政处罚(行政处罚种类考查)(A)
A.公安交管局暂扣违章驾车张某的驾驶执照六个月
B.工商局对一企业有效期届满未申请延续的营业执照予以注销。C.卫生局对流行性传染病患者强制隔离
D.食品药品监督局责令某食品生产者召回其已上市销售的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
例3:某市卫生局经调查取证,认定某公司实施了未经许可擅自采集血液的行为,依据有关法律和相关规定,决定取缔该公司非法采集血液的行为,同时没收5只液氮生物容器。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BC)
A.市卫生局在调查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并应当向当事人出示证件(行政处罚调查取证)
B.若市卫生局当场作出决定,某公司不服申请复议的期限应自决定做出之日起计算。(《行政复议实施法条例》第15条第1款规定:“行政复议申请期限的计算:当场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自具体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计算”。非当场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处罚,自当事人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60日内可申请复议)
C.若某公司起诉,市卫生局向法院提供的现场笔录的效力,优于某公司的证人对现场的描述(证据效力的认定)(鉴定结论、现场笔录、勘验笔录、档案材料以及经过公证或者登记的书证优于其他书证、试听资料和证人证言)D.没收5只液氮生物容器属于保全措施(先行登记保存与没收非法财物的行政处罚的考察)
案例1:某市工商局执法人员吴某,在执行公务过程中对公民陈某的违法行为当场处以100元罚款。在处罚当场吴某并未交付陈某行政处罚决定书,而是声称改日由陈某去工商局领取,并要求陈某当场缴纳罚款。陈某不服,但吴某不予理睬,并声称如不服则加重处罚。
试析:
(1)吴某是否有权当场对陈某作出100元罚款的行政处罚?说明理由。
(2)假设吴某有权当场处罚,他有哪些违法行政行为?(3)陈某有何救济途径?(假设简易程序的适用合法)【参考答案】
(1)吴某无权对公民陈某当场处以100元罚款
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当场处罚适用简易程序,仅限于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对公民处以50元以下,对法人或其他组织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本案中,执法人员吴某无权适用当场处罚的简易程序对公民陈某处以100元的罚款。
(2)假设吴某有权对陈某进行当场处罚,他的行为也违反了行政处罚法关于简易程序的有关规定:
①吴某未向当事人陈某交付行政处罚决定书的行为是错误的。《行政处罚法》规定,执法人员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应当向当事人出示执法身份证件,填写预定格式、编有号码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并应当当场交付当事人。
②吴某对陈某不服罚款决定的声明不予理睬的行为是错误的。根据《行政处罚法》有关规定,当事人对处罚有异议或拒绝缴纳罚款的,执法人员应将当事人违法行为告知某有管辖权的行政主体,由该行政主体按一般程序处理。
(3)陈某可选择复议或提起诉讼。
《行政处罚法》第35条规定,当事人对当场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现场检查笔录制作技巧和要求
一、现场检查笔录制作要点
(一)现场笔录制作的策略方法
按国家工商局制定的统一格式文书,现场检查笔录分为首部、正文、尾部三部分。首部系检查对象及检查人员、时间、地点等基本情况,应逐项完整填写。尾部系各方确认签名,虽然较为简单,但当事人(含其在场人员)是否签名关系到笔录的效力,因此,十分重要。正文,是笔录的主要部分。正文中,应当记录现场的环境,所见物品的摆放方位、形状、数量以及在场人员的作业状况等等。从执法人员进入现场所见,到“经现场查看、清点”,到商品数量、品种、规格、包装标识等等。在制作笔录时,应当注意下列策略方法:
1、客观录实,不加评论
笔录中反映的现场所见,均应保持客观录实,不应作评论或判断性结论。制作笔录,要求沉着、细致,保持客观平静的心态,不要指望一个证据就能证明案件的全部事实。要认识到现场检查笔录是一种间接证据,必须与其他证据相印证,才能证明案件事实。而且在现场检查笔录中作评论、推断,不仅会影响笔录的客观真实性,降低其证明效力,还易致当事人情绪对立或破罐破摔的不配合情绪,给检查工作带来阻力。可见追求客观真实,是制作笔录的真缔。
2、贴近案情,详略得当
可以采取“由大到小”、“由粗到细”的方法,首先简要描述大环境,方位地点,再收缩到具体需要重点检查的位臵;从物品总体摆放、堆码再聚焦到具体商品数量,包装标签及现场痕迹等等。同时,对现场操作人员在从事何种活动,也要作好记录。在此,对大环境、方位等,与具体案情关联不大的内容,可以简略记录,而对于与案情关联紧密的商品、标识、人员作业状况、工具,甚至能证明案件事实的地面污水痕迹,废弃毁损物品的状况都应详记,并尽可能加以固定提取。只有紧紧围绕案情,记录详略适当,才能使笔录在证明案件事实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3、抓住重点,讲究技巧
现场检查中,往往可以意外地发现一些对定案十分关键的证据,但不注意策略,它又会马上消失,不可复得。由此,办案人员必须开动脑筋,采用一定技巧将这些“活”证据予以记录、固定并提取,避免这些重要证据从身边溜掉。如在某地煤气公司出售燃气具的营业部,执法人员发现营业员正在向顾客介绍:在当地安装煤气管道,必须购买该公司的燃气具。营业员的谈话明显地反映出该煤气公司强制用户购买其商品的事实。对此,执法人员采取以虚掩实、迂回记录的方式,在详细的现场检查笔录中,以类似捎带记录的方式,简要描述道:两营业员在接待顾客中,一位接待维修,另一位介绍“用煤气公司的气就必须购买煤气公司的燃气具,并服从煤气公司的管理”等原话。由于记录的是事实,两营业员均在笔录上签了名,这份笔录客观真实地反映出了当时的情况,抓住了煤气公司强制交易的证据。执法实践证明,在现场检查中,不管是“死”证据还是“活”证据,执法人员都要尽力在笔录中予以固定,使这些客观存在的事实,真正成为定案的证据。
(二)现场笔录制作的一般要求
⒈检查时间、地点应精确填写,当事人是个人的,当事人栏内应填明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和住址。当事人是单位的,应写明单位全称。检查人、检查内容栏均应如实填写。
⒉检查情况栏应当记录现场的环境,所见物品的摆放方位、形状、数量以及在场人员的作业情况等等。从检查人员进入现场所见,到现场查看、清点的情况,到商品数量、品种、规格、包装、标识、质量状况逐步记载。现场收集书证,物证,摄影、录像的活动以及采取强制措施、抽样取证、现场鉴定的情况均应在笔录中作交代。一般可以以“检查人员(出示执法证件)对……进行检查”为开头。
⒊笔录写好后要交出当事人阅读或向其宣读,并由当事人签章。当事人拒绝到场或者拒绝签章的,应在笔录中说明。有见证人的,见证人也应签章或盖章。
(三)场所检查笔录制作的要点
⒈当事人在被检查场所开展经营活动的由来或当事人与被检查场所的关系;
⒉场所的概况。情况复杂的场所应交代方位,必要时绘图说明; ⒊与违法行为有关的物品、工具、设施的名称、规格、数量、状况、摆放位臵、使用情况及相关的书证、物证;
⒋与违法行为有关的人员的活动情况,包括当事人及其职工、帮工以及顾问、消费者的情况;
⒌检查人员检查的活动及结果; ⒍当事人在检查活动中的异常表现及其行为;
⒎交代现场询问当事人、旁证人员,现场摄影、录像、绘图,当事人主动提交的证据的情况;
⒏交代抽样取证、强制措施的情况。
情况复杂、规模较大的场所,可以按照分工,由检查人员按照各自的检查任务,分别制作笔录,但最后应制作汇总笔录,总领整个检查情况。
案例
案例
一、现场检查笔录
检查时间:2004年6月29日上午10:30时至11:00时 检查地点:X区X街X楼底层2号
被检查当事人(基本情况):肖XX(手印)
男
31岁
该店开办者
见证人:王XX 单位或住所XX派出所民警
检查情况:检查人员xxxxxx向被检查人出示证件(证件号码分别为:000000;00000),并告知当事人有申请回避的权利和如实回答询问、提供证据、不得阻扰的义务。
2004年年6月29日上午10:30分,X工商局执法人员XXX、XX,执法证件号码:XXXXXXX、XXXXXXX,并告知当事人有申请回避的权利和如实回答询问、提供证据、不得阻扰的义务。对XX地方进行检查,该网吧在XX街XX号,网吧开办者是XXX,在现场。该网吧有32台电脑,全部连接在互连网上,有32人在上网。网吧内没有悬挂营业执照,开办者XXX称:还没有办理营业执照。10时40分,一个上网者与XXX人结帐,上网者拿出2元钱给XXX,XXX说:一小时1。5元,你刚好一小时,补你5角。
检查人:XXX= 被检查单位(人):肖XX(手印)记录人:XX 见证人:王XX 点 评:
1、这个现场笔录的形式要件齐备,检查人、记录人、被检查人、见证人情况清楚,签字盖章手续完备。符合证据的形式要件要求;
2、记录内容言简意赅、详略得当。既没有废话,又将能够作为证据的内容如实记录下来了。现场笔录切忌记流水帐或者做成了询问笔录;
3、贯彻了“如实记录”的原则,既没有使用“消费者”的字样,也没有使用“经营者”的字样,更没有加进执法人员自己的任何主观判断;
4、从记录内容的结构看:第一句说明了检查的时间、地点、人物;第2句和第3句固定了无照开办网吧的事实;最后一句是画龙点睛的一句,固定了经营的事实。这最后一句记录的结算过程是瞬间既逝的事实,执法人员敏锐的抓住了这个机遇,并把它如实记录下来,开办者签字认可就成了能够证明无照经营的优势证据。
5、不足之处是:对该经营场所设臵牌匾的名称、招揽顾客的广告用语等也应当记录下来,加强对经营事实的证明力。
案例
二、**县工商行政管理局
现场检查笔录
检查时间:2008年9月8日10时35分至11时29分 检查地点:**县城关**路71号(“利发超市”)检查人:**县工商行政管理局执法人员王刚、刘强
当事人: 钱多多,男,43岁。系个体工商户,字号名称“**县利发超市” 见证人:正仁 单位或住所:**县****** 检查项目:“无敌枪手”杀虫喷雾剂 检查情况:2008年9月8日上午,**县工商行政管理局执法人员王刚、刘强当场向当事人出示执法证件(证件号码分别为:000000;00000).并告知当事人有申请回避的权利和如实回答询问、提供证据、不得阻扰的义务。在当事人钱多多在场的情况下,执法人员对当事人经营场所内的“无敌枪手”杀虫喷雾剂商品进行了现场检查。
该超市各种商品均附有标价签。商品摆放整齐。执法人员走到右侧柜台,发现里面摆放着福建漳州庄臣化学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无敌枪手”杀虫气雾剂60瓶,型号为(L型),规格
为600毫升/瓶,瓶盖为白色,瓶身上半部背景为蓝色,上写“无敌枪手”四个白色斜体字,下半部为白色背景,上写“杀虫气雾剂”四个蓝色字,下边写有“含天然香茅油“字样,并且下面画有几个死掉的害虫。执法人员当场予以拍照取证。
经现场查证和执法人员所掌握的证据,在当事人货柜上的“无敌枪手”杀虫气雾剂,涉嫌与商标侵权行为有关,经批准依法对发现的所有该商品予以扣押。执法人员当场送达《扣留财物通知书》(*工商扣字(2008)第00001号)。(以上记录情况属实。)
检查人:王刚、刘强 记录人: 王刚
当事人:钱多多(2008-9-8)见证人:正仁(2008.9.8
如何做好询问及制作询问笔录
一、询问应注意的基本事项
这里有一个简单的口诀,形象的表述了询问应注意的基本事项。一人被问。即询问必须单独进行,不得“开座谈会”。二人在场。即办案人员必须二人在场。
三种对象。即被询问人有三种对象:当事人、证人、被侵害人。四项义务。即被询问人有四项义务:配合调查;接受询问;如实陈述;确认笔录。
五项权利。即被询问人有五项权利:知情权,知道为何事被谁询问;请求回避权;陈述申辩权;阅读修改笔录权;人格受尊重权。六项注意。即办案人员应注意:表明身份,简要提问;听取陈述,如实记录;全面调查,客观取证;抓住重点,注意策略;掌握时机,指明违法;宣传法律,适时教育。
二、关于询问当事人 询问当事人,是与当事人面对面的较量,在接触当事人之前,询问人应拟出一个询问计划,应对被询问人在询问时的各种反应(不管是配合还是不配合的)有所对策,按照事先拟定的计划提纲有步骤的去询问,尽量做到心中有数,不打无准备之战。1.对当事人初次接触的询问为第一次询问。第一次询问,一般产生在两种前提之下,一是有检举并由执法人员作过外围调查,需要直接向当事人调查了解情况;二是现场查获当事人的违法事实后,紧接着对当事人进行询问。一般来讲,乘当事人惊魂未定时,询问效果最佳,第一次询问非常重要,办案人员应抓住第一次询问的机会,尽量收集证据。一般来讲,第一次询问要达到的目的主要有:
①搞清当事人的基本情况。要逐项填写询问笔录首部。一般情况下,都应当查验、复制被询问人的居民身份证。是单位违法的,要搞清违法单位的基本情况及被询问人在其中的职务及在案件中所处的地位。
② 固定现场违法事实。将现场查获的违法事实,用询问笔录的方式固定下来。一是通过提问,让当事人口头描述违法现场的情况。二是以提问的方式对现场发现的证据搞清用途,使当事人陈述的事实与现场查获的事实基本吻合或能相互衔接。如果出现相反或相矛盾的情况,要求当事人作出合理解释,进一步排除矛盾,剔除虚假证据。三是通过提问,阐明执法人员在案发现场采取的一些措施,如抽样取证、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等。
③把产生违法活动的来龙去脉搞清楚。
④追查涉案财物的去向。必须查清涉嫌违法财物的存放地、保管人以及销货款、违法所得。搞清财物去向有利于办案单位尽快依法采取措施,避免引发新违法行为,给结案工作带来困难。
⑤ 搞清涉及案件其他人员的情况。要根据具体案情,问清哪些人参与及各个参与人的基本情况以及联络方式,如手机、住址等,以便查找相关人员,进一步搞清案件事实。六项注意。即办案人员应注意:表明身份,简要提问;听取陈述,如实记录;全面调查,客观取证;抓住重点,注意策略;掌握时机,指明违法;宣传法律,适时教育。
三、询问规则
1、熟悉案情,明确目的。执法人员在询问之前,要尽力熟悉案情,了解被询问人的基本情况。曾经进行过询问的,应结合其他证据,对原笔录进行分析研究。要拟定询问计划,以增强询问的条理性。这里办案人员应当明白,事前作出询问计划,与灵活地处理好询问当中出现的各种情况相辅相成,不得顾此失彼。
2、把握好询问的节奏和主动权。询问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执法人员依法维护法律的尊严,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与违法行为作斗争的具体体现。执法人员在进行询问之中,首先要完全集中精力,保持良好的心态,把握住自己的情绪。通过细致准备,认真实施,一步一个足印地把该调查的问题都问清楚。执法人员要牢牢地掌握好询问的主动权,力戒急躁、畏难情绪;注意观察对方,分析其心理活动,帮助其排除心理障碍。掌握询问节奏,当对方如实陈述时,不要轻易打断其陈述;当对方明显地东拉西扯时,要及时纠偏引导;当案情有重大突破或有意外收获时,执法人员不要喜形于色,随意插话、表态,应当待其讲完后,再对不清楚的问题补充询问。总之,办案人员要通过正确的询问,体现出法律的威严,给当事人一定精神压力,使其感到不可能与法律较量,而不是与执法者个人较量,从而达到使其真实陈述的目的。
3、把握好提问方式,选择好突破口。询问的效果常常与提问的方式、策略密切相关。提问必须做到简明扼要、严肃文明、策略合法。办案人员在询问中,常选择的突破口,一是明显暴露出来的违法事实,二是两人以上共同参与或共同知晓的某一情节或事实。办案人员可以通过对这些事实、情节的一步步详细询问,从当事人不同的陈述结果中扩展线索,逐步查明整个案件的客观真实。
4、做好询问中的宣传教育工作。询问过程中的政策、法律教育,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当事人进行法制宣传,使之懂法守法,主动配合搞清案件事实,争取公正处理的重要措施。在实施宣传教育之时,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把握好时机,可以根据询问工作的需要,选择在询问的开始、期间甚至结束的适当时间进行。第二,要有的放矢,不脱离当事人本身的实际,启发其知错改过,配合调查,如实陈述,以便搞清事实,使案件尽快了结。第三,要注意分寸,不得言过其实,违背立法精神;不得脱离案件实际,轻易表态,否则将留下后患。第四,要结合相关证据及该案的危害后果,对当事人实施教育。
二、询问笔录 询问笔录就是询问的过程和成果的书面表现,询问笔录制作的好坏,客观反映了询问的质量,询问取得的证据也靠询问笔录固定。(一)询问笔录的概念。询问笔录是指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执法人员就与案件有关的问题,向当事人、证人、被侵害人所作提问式调查的文字记录,由三个部分组成,即:首部、正文、尾部。首部系询问的时间、地点及被询问人的基本情况等;正文部分采用一问一答式记录;尾部系被询问人确认签名或盖章,三个部分相互连贯又互不替代,缺一不可。理论上讲,询问笔录是证据中的“人证”,可以作为直接证据单独证明案件的主要违法事实。从执法实践看,询问笔录起获取线索,引导办案人员取证以及串联和印证其他证据的重要作用,而且经查实的询问笔录又是定案的重要证据。
(二)制作笔录的基本要求:
1.如实记录,正确综合。要尽量记录对方陈述的原话,对土语可采用括号作说明,或追问之后,让对方作出解释,以保持其真实意思表示。如实记录,并非要记录对方的废话。正确综合概括被询问人的陈述,就要准确反映被询问人陈述的原意。否则可能出现错误或者对当事人产生误导,而影响整个案件的调查工作。
2.略记提问,详记陈述。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执法而言,进行询问的目的,就是听取被询问人的陈述和申辩。因此,除告知笔录而外,对提问部分只宜作必要的简记。由此,可以使笔录清楚,也减轻了记录员的负担。对被询问人的陈述,则应当作详细记录。只有略记提问,详记陈述,才不致主次颠倒,或误人指供、诱供的泥潭。笔录中记录的提问与回答应当相互衔接,避免答非所问。
3.询问与记录配合一致。询问应当有两名执法人员在场。一人主问,一人记录。常有主问兼记录,也应有两人在场,这种询问方式有自己的优势。(1)记录与询问的思路一致,对于重要的提问和陈述,无须提示记录员,以免过分引起被询问人的警觉;(2)基本上无漏记;(3)询问与记录速度一致等。当然,另一名执法人员也不是摆设,同样与主问人员要熟悉案情,询问前要有准备,在询问中适时说话,在记录的空隙时间,应可以就案件问题向被询问人进行宣传教育,出现僵局时,应协助做做工作等,也可以做一些服务工作,尽量消除询问中的紧张气氛。
4.笔录应字迹清楚。笔录应使用钢笔或其他不褪色笔书写,避免错、别字,字迹不得过份潦草,尽量避免删、增、涂改。整个记录应文字清楚、书面清洁、简明扼要。发生删增、涂改的地方,应由当事人确认,5.必须完善尾部。法定程序规定,被询问人有阅读、确认、修改笔录的权利。询问完毕,应当将笔录交给当事人阅读,阅读有困难的,应读念给当事人听,允许当事人作补充修改并签名。但对当事人马上翻供者,应根据情况指出错误,做好工作再让其签名。拒不签名的,由询问人、记录人、在场人签名作证,并注明其不签名的事实及理由。尾部签名完善的笔录,才合法有效。被询问人应当在文字记录的后一行签名和日期,以免造成空白地段,节外生枝。
(三)询问笔录的审查判断。任何证据均需要经过审查判断,确定其真实性后,方可作为定案的依据。询问笔录是人的陈述,受被询问人情绪及询问时各方面因素影响,虚实并存是肯定存在的。因为当事人最了解案情,其如实陈述必然能反映案件的客观真实,但当事人又要承担案件的行政责任,因此,完全可能避重就轻,作隐瞒及虚假陈述。由此,对笔录作审查判断是非常必要的。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对笔录进行审查判断。
1.分析产生笔录的条件及可信性。比如,第一次询问,是在当事人毫无思想准备,不可能串通的情况下作的陈述,其真实程度一般要高一些。因此,应重视第一次询问。实践证明,第一次询问的成功,是全案的基础。(所以说做第一次询问兵贵神速)而对当事人反常的情况下所作的笔录,则要认真分析。
2.分析矛盾。首先是笔录本身前后之间的矛盾(前言不达后语,肯定有问题)。其次是与其他证据间的矛盾(询问与现场检查笔录不一致,就有值得调查的地方)。如果在情理上,实际条件下,都不可能发生的事,其真实程度更值得怀疑(昨天购进的不合格钢筋,今天卖掉了,绝对有问题)。
3.综合分析。分析综合全案的证据,是否已经形成 证据链,笔录与物证、书证之间能否相互印证。4.分析陈述的动机目的。尤其对被询问人主动陈述的动机、目的及可能产生的后果,要分析其真实可信性。
可要求其按指纹确认,以确保记录的有效性。
案件调查终结报告
调查终结报告由首部、正文和尾部三部分构成。其中,正文主要包括以下七方面的内容。
一、当事人及案由
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当事人是自然人的,应当写明该自然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住所、邮政编码等。当事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当写明该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邮政编码和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等。
发案情况。交代案件来源,核查情况,立案时间。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应当注明。
二、调查经过及证据
1、简述调查过程。
2、相关证据及证明内容。
相关证据是指办案人员在案件调查过程中收集到的书证、物证、证人证言、视听资料、计算机数据、当事人陈述、鉴定结论、勘验笔录、现场笔录等材料。调查终结报告中所记载的证据,一方面要全面,既要包括不利于当事人的证据,又要包括有利于当事人的证据;另一方面要相关,即只记载用来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与案件无关的材料不应记载。
证明内容也可称为证明对象,是指办案人员运用证据予以证明的,对行政处罚决定的作出具有重要影响的事实。在调查终结报告中证明内容的意义在于:(1)有利于办案机构对证据的全面性、关联性及证明力进行梳理,以便及时发现在证据收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纠正。(2)有利于核审、作出处理决定的机构和人员对证据的效力进行判断。
三、违法事实。违法事实是指当事人实施违法行为的具体事实,包括其从事违法行为的时间、地点、目的、手段、情节、违法所得、危害后果等。对违法事实的记载应当注意以下事项:第一,客观真实。报告中所描述的事实必须得到相关证据的支持,切忌加入办案机构或人员的主观臆断。第二,内容全面,重点突出。应当主要包括对确定行政处罚的种类和幅度具有实质性影响的事实,切忌过于简单或者主次不分。
违法所得及计算方法和依据。
四、定性分析。案件性质是指违法行为所归属的具体案件类型。办案机构在撰写调查终结报告时,应当写明当事人违法行为的具体性质。如,无照经营、发布虚假广告、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等;而不能只是笼统地指出当事人从事了违法活动。对案件进行定性,一方面有利于办案人员进一步理清案情,另一方面也为法律的适用指明了方向。
五、自由裁量的理由。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在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行政执法中被普遍适用,在制止和打击行政违法行为,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过程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是也必须看到,在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适用过程中会经常出现滥用现象,甚至出现借机贪赃枉法、收受贿赂等腐败现象,导致处罚案件畸轻畸重,影响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社会形象。因此,促进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正确行使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将自由裁量的理由在调查终结报告中进行表述,对于进一步促进执法机构和执法人员正确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促进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行政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六、处罚依据。依法行政的基本理念要求行政处罚决定的作出必须有明确的法律依据。《行政处罚法》第三条也明确规定,没有法律依据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处罚无效。因此,《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程序规定》要求调查终结报告中应当写明行政处罚的依据。需要注意的是,此处要求写明的法律依据必须是具体的法律条文,即应写明依据《××法》第×条第×款第×项,而不能含糊地写成依据××法或依据有关规定。
七、处罚建议。处罚建议是指办案机构根据当事人的违法事实、案件性质以及法律的具体规定提出的对案件当事人的具体处理意见,包括明确的行政处罚种类和幅度。
对于调查终结、决定给予行政处罚的案件,办案机构除应写出调查终结报告外,还需要草拟行政处罚建议书。这一方面有利于核审机构对案件核审;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当事人清楚拟对其进行行政处罚的原因,从而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陈述和答辩,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办案机关在写出调查终结报告、草拟行政处罚建议书后,还应当将二者连同案卷交由核审机构核审。在此应当注意,一方面,此时的案卷并非完整意义上的案卷,因为此时案件的处理并没有结束,完整的案卷还没有形成;另一方面,此时的案件应当包括办案机构在调查终结时所收集到的与案件相关的全部材料。
阳新县工商行政管理局 案件调查终结报告
****年**月**日,本局执法人员在市场巡查中发现当事人***,涉嫌从事******违法行为,于***年***月***日经县局批准立案,并指派***、、***对该案进行立案调查,本案现已调查终结,报告如下:
一、当事人基本情况。当事人为自然人的,应包括当事人姓名、性别、年龄(按出生年、月、日表述)、民族、籍贯、文化程度、住址(住所地和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写经常居住地)、身份证号码、邮编和联系电话等内容;当事人为个体工商户的,在按上述自然人表述的基础上根据具体案情增加字号名称、经营场所、经营范围、执照有效期、注册号等内容;当事人为法人或非法人企业及其分支机构的,应包括名称、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注册资本、住所、企业类型、经营范围及方式、成立日期、注册号、邮编和联系电话等内容。
当事人为两人以上的依次列明。
二、违法事实。经查明,*********************。(表述应完整准确,包括何时、何地、从事何类违法活动,行为的具体表现,涉案标的物数量、金额、违法所得等;同时,对于当事人的主观意图、所采取的手段、造成的社会后果作出客观表述)。
违法所得的计算依据:《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案件违法所得认定办法》第四条:违法所得计算方法:销售收入-购进价款=违法所得,即***元-***元=***元。
本案对照工商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标准,尚不够移送追诉当事人刑事责任的条件。
三、证据及证明事项
调查人员收集调取的证据有:
证据一:举报材料***份,证明当事人从事******的事实。证据二:现场笔录***份,证明当事人从事******的事实。证据三:询问笔录***份,证明从事人从事******的事实。证据四:证人证言***份,销货单***份,证明当事人从事******的事实。
证据五:现场查封扣押的生产设备***台,产品***件,包装盒***件,证明当事人从事******的事实。
证据六:现场抽样记录***份,***质量检验所的检验报告***份,证明当事人生产(或销售)产品不合格(或不符合******标准)。
证据七:×××复印件1份,证明当事人主体资格。
******************************************************。
四、案件性质
当事人*********************(具体违法行为)的行为,违反了*********************(具体法律法规规章条文),已构成**行为。
五、自由裁量理由)鉴于当事人*********************(自由裁量的情节、理由),可以(应当)************。
六、争议情况。在案件办理过程中,如果工商机关内部对案件定性、法律适用、自由裁量权行使、处罚内容等有争议(或分歧),则要将争议(或分歧)内容分别写上;如果没有争议(或分歧),此部分可以省略。
七、处罚依据及建议。根据************(写具体法律法规规章)第*****规定(要具体到条款项目),鉴于当事人在违法行为发生后,主动减轻了违法行为危害后果,建议责令当事人(限期)在*个工作日内*******,没收******;并处*******元罚款的行政处罚。
办案人:××× ×××× ×××年×月××日
抽样取证要领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七条第二款“行政机关在收集证据时,可以采取抽样取证的方法 ”,抽样取证是工商执法人员查办案件的有力手段,在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行为时往往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以具有法定鉴定资格的第三方依法出具的客观公正的鉴定结论来判定违法事实,具有一定的权威性。所谓抽样,是指通过科学的方法从研究对象中抽取一部分单位,以推断并反映总体的情况。因此,我们工商执法人员查办案件过程中采取抽样取证方式收集证据时应遵循科学的方法,按照法定的程序来进行,只有抽样取证程序合法了,鉴定机构出具的鉴定结论才可用以“以一部分反映总体的情况”,从而以此来确定总体情况的性质才具有合法性。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监督管理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是目前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重要工作之一,抽样检测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监督管理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的重要手段,但很多工商执法人员往往在抽样程序上没有给予太多的关注,存有很多问题,有时反而会成为当事人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的突破口,给我们的工作带来很多困难和教训。笔者结合几年来经济检查的实践经验,把采取抽样取证方式收集证据时应当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希望能对我们工商执法人员的执法检查工作有所帮助。
一、抽样取证的一般要求:
1、办案人员应两人以上,并出示行政执法证件;
2、应有当事人在场。当事人是单位的,应通知其单位领导,并有其单位领导或者相关的实物保管人员、管理人员、销售人员在场;
3、抽样方法应具有一定的科学方法,样品具有代表性。法律、法规、规章、质量标准对抽样、封样方法和样品的数量等有规定的,应遵守其规定。样品的代表数量应该准确、具体,所代表的物品的名称、型号、规格、批号、存放地点、数量等信息均应记录在案。封样要科学、严谨。
4、当场制作笔录。抽样笔录应当场制作,并由当事人、在场人、办案人签章。实施现场检查的,还应制作现场检查笔录。
二、抽样取证的程序: 1、准备好抽样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准备好执法文书、证件、封志、标签等,预先备好无菌塑料袋(瓶)等工具;
2、所抽样品是液态混合物的,一般应分层抽取,并搅拌混样,再分样;所抽样品是粉末、颗粒状的,一般应分区、分层用取样抽取,并混样、分样;所抽样品为较小的包装物或单件物品的,应该随机抽取。
3、制作现场检查笔录、抽样取证笔录和财物清单,现场检查笔录要对相关货物的现状以及执法人员现场检查活动、抽样活动(包括现场抽样的步骤、方法等)作如实记录,抽样笔录则侧重记录被抽物品的总体情况、抽样过程和方法、样品加封情况以及样品数量、代表数量等;
4、封样;抽取的样品应当场封存,并由工商执法人员(抽样人员)、当事人签字确认,抽样取证记录和现场检查记录也应由当事人签字确认。如果当事人在场但拒绝签字盖章,应当在抽样取证记录上注明。如果当事人不到场或者无法找到当事人,可以邀请有关人员作为见证人到场见证,并在抽样取证记录上签名或盖章。保证样品运输、储藏的条件符合规定,及时送检,对所抽取样品应妥善保管,注意保持样品的原始性,保证样品不被暴晒、淋湿、污染及丢失。
三、法律、法规、规章、质量标准对抽样程序、封样方法和样品的数量等有规定的情形(在执法中应当遵守):
1、根据GB1499—1998对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进行抽样检测;
2、根据GB 5524-85对植物油脂进行抽样检测;
3、根据《假冒伪劣卷烟鉴别检验规程》对假冒伪劣卷烟进行抽样检测;
4、根据SH/T0233—1992《液化石油气取样法》对液化石油气进行抽样检测;
5、根据GB/T4756—1998《石油液体手工取样法》对包括石油产品和润滑剂及成品油(汽油、柴油、煤油)进行抽样检测;
6、根据GB1605—1979《商品农药采样方法》和GB/T1604—1995《商品农药验收规则》对农药产品进行抽样检测;
7、根据GB/T4404.1—1996对农作物种子禾谷类进行抽样检测;根据GB/T4404.2—1996对农作物种子豆类进行抽样检测;
8、对化肥进行的抽样检测:根据肥料的堆放情况,在各个堆放层采取样品,取样点尽量分布均匀,并保证足够的袋数。小指取样一般不少于10袋,批量大可按下式计算:取样袋数=3×N的三次方根,N为肥料的总袋数。用取样器从袋的一角或对角线插入袋的四分之三处,采取均匀样品,所取样品总量不少于2KG,分装在两个清洁干燥的带塞的广口瓶中或塑料袋中。
9、对啤酒的抽样:50箱以下,至少(下同)抽取样品数(箱)4箱,抽取单位样品数(瓶/箱)1瓶;50—1458箱,抽取样品数(箱)8箱,抽取单位样品数(瓶/箱)1瓶;1458箱以上,抽取样品数(箱)13,抽取单位样品数(瓶/箱)1瓶;
10、婴幼儿食品的抽样:根据单个销售包装产品的重量,从同一批产品中随机抽取10个或多个销售包装样品,再从每个包装中抽取适当样品,样品总量不少于4KG;
11、对茶叶的抽样:(1)大包装取样:1-5件,取样一件;6-50件,取样2件;50件以上,每增加50件,增取一件;500件以上,每增加100件,增取一件;1000件以上,每增加500件(不足500件按500件计)增取一件。用取样铲在抽取的每件中取出有代表性的样品500G,混匀后用分样器或四分法逐步缩分至500-1000G,一个样品不少于500G。(2)小包装取样:在整批包装完成后的堆垛中,从不同位臵随机抽取(按上述标准)件数,从各件内不同位臵取出2-3盒(听、袋)。所取样品保留数盒(听、袋),放于密闭的容器中;其余部分现场拆封,倒出茶叶,混匀。再用分样品或四分法逐步缩分至500G。
四、注意事项
1、要对鉴定人、鉴定机构的资格作必要的审查。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六十二条规定,对被告在行政程序中采纳的鉴定结论,原告或者第三人提出证据证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不予采纳:鉴定人不具备鉴定资格;鉴定程序严重违法;鉴定结论错误、不明确或者内容不完整。因此,抽样送检时要对鉴定人、鉴定机构的鉴定资格进行审查,并在委托书上载明委托鉴定事项。
2、应履行告知义务,让当事人充分行使知情权。抽样前,应向当事人介绍抽样送检的目的和抽样方法、检验依据等;告知当事人必须妥善保管留存样品,不得私自拆封、调换、毁损样品,告知当事人可以在法定时间内行使复检申请权;及时将检验报告送达当事人,并告知当事人自收到检验报告之日起15日内有提出书面复检申请的权利。
行政强制措施
1、行政强制措施的概念和实施机关
行政强制措施,是指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行政执法中,依据法律法规采取的查封(包括封存)、扣押(包括扣留)、责令暂停销售等行政强制手段。
行政强制措施应以县级(含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名义实施。
2、行政强制措施的标的
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标的应是与违法行为有直接关系的财物和场所。
财物,是指钱款、合同、票证、帐册、工具设备、原材料、产品(商品)、物品、包装物等。
3、工商机关强制措施实施的范围
――依据下列法律的规定,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可采取以下行政强制措施:
(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十八条第一款第(四)项规定,对有根据认为是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或者有其他严重质量问题的产品,以及直接用于生产、销售该项产品的原辅材料、包装物、生产工具,可以查封或者扣押。
(2)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五条第一款第(四)项规定,对有证据证明是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物品,可以查封或者扣押。
(3)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七条第(三)项规定,对检查发现有本法第五条规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可以责令被检查的经营者暂停销售,不得转移、隐匿、销毁与不正当竞争行为有关的财物。(4)其他法律规定可以采取强制措施的。――依据下列行政法规的规定,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可以或应当采取以下行政强制措施:
(1)依据《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第九条第(四)项、第(五)项、第(六)项规定,对涉嫌无照经营行为进行查处取缔时,可以查封、扣押与无照经营行为有关的合同、票据、账簿以及其他资料;可以查封、扣押专门用于从事无照经营活动的工具、设备、原材料、产品(商品)等财物;可以查封有证据表明危害人体健康、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威胁公共安全、破坏环境资源的无照经营场所。
(2)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六十五条规定,公司登记机关对需要认定的营业执照,可以临时扣留,扣留期限不得超过10天。
(3)依据《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对擅自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或者擅自从事互联网上网服务经营活动的,可以查封其从事违法经营活动的场所,扣押从事违法经营活动的专用工具、设备。
(4)依据《直销管理条例》第三十五条第一款第(四)项规定,可以查封、扣押与直销违法活动有关的材料和非法财物。
(5)依据《禁止传销条例》第十四条第一款第(四)项、第(五)项、第(六)项、第(八)项规定,可以查封、扣押涉嫌传销的有关合同、票据、账簿等资料,可以查封、扣押涉嫌专门用于传销的产品(商品)、工具、设备、原材料等财物,可以查封涉嫌传销的经营场所,可以申请司法机关冻结有证据证明转移或者隐匿的违法资金。
(6)依据《奥林匹克标志保护条例》第十一条第二款第(四)项规定,对有证据证明是侵犯奥林匹克标志专有权的物品,可以查封或者扣押。
(7)依据《世界博览会标志保护条例》第十条第一款第(四)项规定,对有证据证明侵犯世界博览会标志专有权的物品,可以查封或者扣押。
(8)依据《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第三十七条第一款第(三)项及第二款规定,对有证据表明属于违反本条例生产、销售或者在经营活动中使用的列入目录产品,可以查封或者扣押。(9)依据《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第三十二条规定,对非法生产经营易制毒化学品行为,可以扣押相关的证据材料和违法物品,可以临时查封有关场所。
(10)依据《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第十五条第(二)项、第(三)项、第(四)项规定,在食品安全检查中,可查封、扣押有关合同、票据、账簿以及其他有关资料,查封、扣押不符合法定要求的产品,违法使用的原料、辅料、添加剂、农业投入品以及用于违法生产的工具、设备,查封存在危害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重大隐患的生产经营场所。
(11)依据《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第十八条规定,对未取得报废汽车回收企业资格认定,擅自从事报废汽车回收活动的,应当予以查封、取缔。
(12)其他行政法规规定可以采取强制措施的。
――依据下列湖北省地方性法规的规定,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可以采取以下行政强制措施:
(1)依据《湖北省反不正当竞争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对与不正当竞争行为有关的财物,可以封存、扣留,并通知仓储、运输等有关单位依法协助办理。
(2)依据《湖北省合同监督条例》第十七条规定,在查处合同违法行为时,可依法扣留、封存与合同违法行为有关的财物,通知有关单位依法协助办理。
(3)本省其他地方性法规规定可以采取强制措施的。
4、工商机关实施强制措施的程序
(1)填写《行政处罚有关事项审批表》,附相关事实证据材料,经本级公平交易机构负责人签署意见后报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负责人批准。紧急情况下,办案人员可向本级公平交易机构负责人请示,并经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负责人口头批准后先行采取行政强制措施,在24小时内补办审批手续,并将情况在审批文书中注明。法律法规对先行采取强制措施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2)制作现场笔录,当场清点查封、扣押的财物,并由办案人员和当事人签名或盖章。(3)制作、填写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文书及财物清单,依法送达当事人。并依法告知当事人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理由、依据和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4)被查封的物品,应当加封盖有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印章的封条并拍照或摄像。
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相关法律文书,由本级经检大队统一登记并编号
查处不合格产品应把握的
几个关键环节
一、工商部门的执法权限与处罚对象 根据规定,工商部门具有组织流通领域质量监督抽查和查处经销不合格产品行为的权限。《产品质量法》第四条规定 “生产者、销售者依照本法规定承担产品质量责任”,对不合格钢材承担产品质量责任的应是生产者与销售者,而工商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只能对“销售者”实施行政处罚。
二、行政处罚的法律依据
销售不合格产品违法行为,违反了《产品质量法》第四条、第十三条、第十七条等规定,第四十九条、第五十条也规定了对此类行为的罚则。其中第四十九为:生产、销售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的,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包括已售出和未售出的产品,下同)货值金额等值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五十条为: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上述两条规定都是涉及对不合格产品的处罚,但有不同处,主要是:第四十九条的规定重在产品是否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而第五十条的规定含有“掺杂、掺假…”等主观故意方面的内容。查办不合格钢材案件时,应分清情况、准确定性实施处罚。
三、关键证据的锁定 不合格产品的货值金额,是反映其违法情节轻重以及处罚幅度的关键证据,必须认真查实。在检测的实际操作中,由于从抽检到立案有个过程,存在有时间差,在确定为不合格商品时的前后时间内销售行为未停止,不合格产品可能仍在继续销售,调查的不合格产品货值金额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依据《产品质量法》的规定,不合格产品的货值金额包括已售出和未售出的产品货值金额,案件调查时必须查清不合格钢材的数量及销售情况,从而查清其货值金额。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取证工作:一是抽检时的现场笔录。在依法开展抽检时,应对抽检样品同批次产品的数量要作好详细记录,检查进货台帐及票据,掌握经营者购进此批次的产品总数,以及当时的销售情况。二是及时采取强制措施。对检测不合格的产品做好现场调查取证,并迅速采取查封或扣押等强制措施,禁止继续销售。三是调查已售不合格产品的去向。对已经销售的不合格产品要展开调查,对追查到的不合格产品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处理。对不合格产品货值金额的调查,不能盲目追求数量的多少,要以事实为依据依法查实,已销售的不合格产品无法查实去向的,在调查材料中必须有相关证明内容。
四、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与风险防范
一是处罚要全面。作出处罚决定时,一定要对查获的不合格产品进行没收,不能只罚款了事,让不合格产品继续销售使用;有违法所得的必须没收违法所得。
二是不合格产品的处理。没收的不合格产品要依照《行政处罚法》第五十三条规定依法处理,即对有使用价值的不合格产品进行公开拍卖或由生产企业以废品回收,所得款项上缴国库。对查明已使用到建筑工程中的不合格钢材,要将相关情况通报建筑主管部门。
三是涉罪移送。对确定销售不合格产品的销售金额达到5万元以上的,按照《刑法》第一百四十条、一百四十六、一百四十九条等相关规定,应以涉嫌销售伪劣产品罪移送司法机关。
法制员核审案件要把好七道关
行政处罚权下放基层工商所,是工商系统“小局大所”改革的必然要求。从此,基层工商所不仅可以以自己名义对特定的管理对象行使处罚权,基层工商所法制员还要对本所所办案件行使核审权,以及组织听证和参加复议、诉讼。因此,搞好案件同级核审工作,是促进依法行政,保障公民合法权益,避免或减少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的关键。如何做好案件核审工作?要把好七道关。
管辖关。按照相关法规的规定,基层工商所可以以自己名义,依据《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及其细则规定,对辖区内的个体工商户的违法行为实施处罚权。但要切记,实施罚款、没收非法所得的额度不得超过规定的上限(1万元)。
主体关。行政执法的主体是基层工商所,被处罚的主体是管理相对人,也就是当事人。当事人的基本情况是否清楚,是确定当事人是否具有被处罚主体资格的关键。审查的内容包括当事人的姓名或名称、性别、年龄、职业、电话、住所、身份证号码等。
证据关。现场检查笔录、询问笔录和办案人员收集到的书证、物证、证人证言、视听资料、当事人陈述材料和鉴定结论是定性处罚的主要证据,也是核审的重点。证据之间要形成证据链,能够相互佐证。定性关。定性是办案的点睛之笔,也是依法进行处罚的关键。因为目前基层工商所以自己名义查处的案件,一般都是违反《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规定的,所以定性比较简单,除此之外的案件定性则比较复杂,核审时要慎之又慎。
法律关。由于基层所以自己名义查处的当事人是特定的管理对象,案件性质比较单一,又只能适用《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来处罚,不存在适用法律错误的问题。而对其他性质的案件,核审时则要认真分析,区别对待。处罚关。由于基层所以自己名义对管理相对人实施的罚款、没收非法所得的额度必须在一定额度以下,核审时要本着过罚相当的原则。
程序关。基层所以自己名义办案,立案由所长审批并指定案件承办人。调查终结后,由所长批准作出处罚决定。办案过程中,基层法制员要使用印有本所名称的法律文书,并统一编号。要严格审查告知程序,引导办案人员掌握“三后一前”的告知时间和告知内容(三后:案件调查终结后、法制员核审后、所长对拟处罚建议批准后;一前:正式的处罚决定书打印之前)。监督办案人员在7日内将处罚决定书送达当事人。
第四篇:党课授课提纲
党课授课提纲
科目:党课教育
题目:学习周书记在第一次中心组学习会暨“喜迎十八大、争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动员会上的讲话
时间:2012年3月11日 地点:高家堰管理所二楼会议室 授课人:第一党支部宣传委员:郑玉典 参加:第一党支部部分党员 内容:
周书记在第一次中心组学习会暨“喜迎十八大、争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动员会上的讲话主要讲了如下几点意见。
一、切实提高“迎创”活动认识
“喜迎十八大、争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是省委、省政府今年的重大工作部署,是今年全省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2月5日,省委、省政府召开了主题实践活动部署会议,2月6日,省厅召开“迎创”主题实践活动动员会,对全省交通系统“喜迎十八大、争创新业绩”和“三抓一促”活动进行了全面动员和部署。可见省厅对全面抓好“迎创”主题实践活动的高度重视和重要决心。各单位,各部门、全处干部职工要充分认识开展“迎创”主题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省厅的决策部署上来,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和求真务实的作风,扎扎实实开展好主题实践活动。
一是充分认识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是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重大举措。以迎接党的十八大、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为主线,统筹推进各项工作,是党中央对各级党组织提出的重大政治任务。全处干部职工要充分认识到“迎创”主题实践活动是推进鄂西管理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重大举措、重要载体和重要平台,要充分认识其重要性,理解活动的精神实质,将主题实践活动抓好抓实。
二是充分认识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是加强自身建设、全面激发活力的迫切需要。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就是要在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引领力上下苦功,抓党建、夯基层、谋发展,全面加强基层自身组织建设,严密组织体系、扩大组织覆盖、增强队伍活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以广大基层组织的活力来形成推动山区高速公路管理事业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合力。
三是充分认识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是强精细化管理、促和谐稳定的重要载体。在2012工作会上,韩处长工作报告中提出来要大力推进精细管理工程,进一步提升管理效率和管理效益。各单位、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作为强化精细化管理的重要载体,重要平台,要坚持细节决定成败,要把深入推进精细化、规范化管理作为提高管理处综合管理水平的着力点,坚持内部挖潜,向管理要效益。强力推进标准化建设,提高整体规范管理水平。
二、周密部署,统筹安排,全面开展主题实践活动 各单位各部门要精心组织,统筹安排,联系实际,突出重点,扎实有效地推进主题实践活动深入开展。要牢牢把握“迎创”主题实践活动的总体要求,即“提振信心、促进跨越、惠及民生、转变作风、增添活力”。各单位、各支部要结合实际,积极探索有效载体,在高标准完成“规定动作”的同时,精心设计各具特色的“自选动作”,全面推进主题实践活动深入开展。
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管理处成立了以韩处长和我为组长、其他副处长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各支部要结合本支部的实际迅速成立活动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周密部署,搞好动员,营造深厚氛围,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厅和管理处党委的重要部署上来。以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奋发有为的工作激情,迅速行动起来,真抓实干,创先争优,迅速让“喜迎十八大、争创新业绩”成为今年工作的主旋律,让“抓作风、抓环境、抓落实、促跨越”成为今年工作的最强音。以交通“服务提升年”非常之业绩迎接党的十八大的胜利召开。
二是要制定详细实施方案。要结合实际,围绕2012年管理处工作报告提出的工作目标、工作重点、工作措施,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实施方案,要把活动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到位、引向深入。要广泛宣传发动,及时总结经验和作法,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要将活动与安全保畅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与服务提升年的各项要求结合起来,确定好活动目标、形式、手段、抓手,坚持不走形式,不走过场,确保活动取得实实在在效果。
三是统筹兼顾,抓好落实。要围绕“统好班子、带好队伍、安全保畅、和谐鄂西、创新业绩”来抓好主题活动,要在创新业绩上找突破、抓落实。要科学合理安排,把主题实践活动与创先争优活动、“三万”活动结合起来,与“服务提升年”目标任务结合起来,做好统筹文章,实现各项工作协调推进。
三、结合实际,注重实效,扎实推进当前重点工作 抓主题实践活动的最终落脚点应放到推动工作和事业发展上,放到管理处文化大建设和山区高速公路科学管理、科学发展上,放在转变工作作风和提升能力素质上,取得好于历史、高出平均和超出预期的良好业绩。当前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抓干部作风建设,切实提高执行力。干部作风建设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它体现在思想、生活、工作上的态度、行为风格和行为风范。在“迎创”主题实践活动中,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三短一简”要求,今天我们将几个会议合并召开,就是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三短一简”要求的具体体现,今后,我们还将在鄂西管理处形成大兴政务清新之风,大兴真抓实干之风,大力倡导“一线工作法”,要面向基层,沉到一线。带着问题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寻找解决办法。要切实转变机关作风,机关作为龙头,要舞好头,带好头,各科室要重心下移,深入收费所、养护站、路政大队,服务区,切实做到服务基层,服务一线,通过走基层、访一线转变工作作风;要坚持打造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效能型、节约型、廉洁型机关,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提高执行力。
二是抓优质服务工程,提升服务能力。一是重载体,抓窗口优质服务。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采取切实有效的举措,不断丰富服务内涵,拓展服务外延,全力让广大司乘感受到鄂西路上的形象美、语言美和气质美;二是要严格按照“五亮五比五创”的要求,深入推进窗口服务创先争优,扎实开展 “万人评窗口”活动,确保以评促服务、促作风、促效能。要大力组织开展“十行百佳”评选活动,将“十行百佳”推荐工作与窗口单位优质服务结合起来,与完成中心工作结合起来,通过评选推荐,发挥先进典型引领作用,不断提升优质服务能力。三是提升应急保畅服务能力,要结合山区高速公路的特点健全机制,提升应急保畅能力,要加快推进“标准化示范路政大队”建设,健全考核办法和奖惩标准;四是抓春运服务工作;2月16号为期40天的春运就要结束了,各单位、各部门要一如既往的做好春运服务保畅工作,确保春运工作圆满收官。
三是抓文化建设工程,提升鄂西文化软实力。结合十七届六中全会要求,进一步抓好鄂西文化建设大发展大繁荣。要加快“和谐鄂西”品牌的规划和要求,挖掘品牌内涵,理念,尽快落实文化公司进行策划、包装,使组织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继续完善职工书屋、党团活动室、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强化阵地建设,逐步形成定期举办女儿会、运动会、书画摄影展、文艺汇演的文化活动机制。各支部要把提升文化品位、创建和谐氛围、促进职工发展作为工作目标,深入群众中调研,落实文化活动计划,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教育,通过定期举办丰富多彩、贴近职工的文化活动,营造健康、祥和、包容、温磬、和谐的文化氛围。
四是抓基层组织建设,大力加强党建工作。要把抓“迎创” 主题实践活动作为加强党建工作的重大历史机遇、乘东风、抓机遇、精心谋划、周密部署,掀起加强党建工作热潮。各党支部要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加大培树先进力度,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同时要切实加强党员学习教育,要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要进一步落实党支部标准化建设规划,政工科要加强指导,力争90%以上的党支部创建成标准化党支部。
第五篇:政治经济学授课提纲
《政治经济学》授课提纲
现在我们学习第十一章及第十二章的部分。2003年5月17日
第十一章现代企业制度
【本章重点】
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性和方向;影响企业经济行为的主要因素;企业生产经济的目标和企业经济行为的主要内容。
【重点掌握】
第一节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
1.现代企业制度是市场经济和社会化生产长期发展的一种文明成果,属于人类的共同财富。
企业是重要的市场主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P266)
2.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P266——P267)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3.现代企业制度的构成内容:(P266)企业法人制度、有限责任制度、科学和组织制度。
4.企业法人制度:(P267)
⑴企业法人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
⑵企业法人的含义(P267)
⑶企业成为法人实体需要具备的主要条件:企业具有独立支配财产的权利。(P267)⑷出资者的所有权:资产收益权;企业管理者的选择权;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权。⑸法人财产权就是独立支配法人财产的权利,以法人财产承担民事责任的权利。⑹企业法人制度就是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企业拥有经营权(法人财产权),在对所有者承担责任的前提下,能够独立支配企业的财产。
5.有限责任制度(P268)
⑴有限责任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
⑵有限责任制度的两层意思
⑶实行的意义
6.科学的组织制度
⑴实行的原因
⑵作用
第二节现代企业制度的组织形式
1.公司制(P268)
⑴含义
⑵有限公司在现代企业制度中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组织形式。⑶公司制的实质
2.有限责任公司(P268)
⑴含义
⑵设立有限责任公司的条件
⑶特点
⑷利用有限责任公司对国有企业的改组
3.股份有限公司(P270)
⑴含义
⑵设立的条件
⑶设立的方式
⑷向社会募股的原则
⑸股票发行价格可按票面金额,也可超过票面金额,但不得低于票面金额。
⑹股票上市的条件
4.公司的组织机构(P271)
⑴由股东会、董事会、经理、监事会组成。
⑵股东会:是公司的权力机构,股东作为所有者掌握着公司的最终控制权。
职权:(P271)
⑶董事会:是公司的经营决策机构,由股东代表和其他方面的代表组成。
董事会的职权:(P271)
董事长是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⑷经理: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活动,对公司的生产经营进行全面领导,对董事会负责。
职权:(P271)
⑸监事会:是公司的监督机构,由股东代表和适当比例的公司职工代表组成。
职权(P272)
5.公司的组织机构及其活动应体现的两个要求(P272)
第三节国有企业的改革
1.国企改革的重要性
⑴国有企业的作用:国有企业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表现在(P272)
⑵国有企业原来实行的管理体制存在着严重的缺陷。(P272——P273)
⑶国有企业改革的极端重要性(P273)
2.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公司制。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作用:(P273——P274)第一至第五。
3.国有企业改革与改组、改造、加强管理相结合⑴国有企业的战略性改组是现代企业制度得以发挥作用的基础。
其含义(P274);内容(P274)实际上就是抓大放小。
⑵技术改造的作用(P275)
⑶加强企业管理:作用与措施(P275)
第四节企业的经济行为
1.企业的经济行为的含义(P275)
2.影响企业的经济行为的主要因素:(P276)
⑴企业的治理结构:(P276)
①要求:企业目标与所有者、经营者、生产者本身的利益一致。
②实现要求的途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明晰产权关系,出资者拥有所有权,企业享有法人财产权,并相应地建立股东会、董事会、经理、监事会等组织机构,使所有者、经营者、生产者之间形成利益相关,权责分明、互相制衡的关系。
⑵企业的外部环境:(P277)
①政策环境: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对企业行为的影响。
②市场环境:买方市场下的企业行为;卖方市场下的企业行为。
3.企业生产经营的目标:实现利润最大化(P278);要长期利润最大化;要采用正当手段。
4.企业经济行为的主要内容
⑴投资行为(P278)含义;包括投资方案的选择;投资资金的来源的效益。
⑵生产经营决策行为:生产什么;怎样生产;生产多少。
⑶营销行为:包括营销调查;广告宣传;定价。
⑷经济核算行为:包括资金核算;成本核算;生产经营成果核算。
⑸收入分配行为:企业的净收益要分为五个部分:所有者的资本收和;经营者报酬;生产者报酬;政府收入;企业的公积金和公益金。
第五节企业家队伍
1.中国需要大批企业家:(P283)
⑴企业家的含义
⑵中国需要企业家的原因
⑶合格企业家具备的条件
2.建立企业家市场的必要性和作用
3.企业家队伍成长的条件(P284)
【练习与思考】
一、名词解释:
企业法人;股份有限公司;企业经济行为;企业家
二、简答题:
1.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和内容是什么?
2.国有企业实行公司制有什么意义?
3.企业的目标是什么?它有哪些经济行为?
三、影响企业经济行为的因素有哪些?它们如何影响企业经济行为?
第十二章社会主义社会的市场体系
第一节市场体系的特征和作用
1.市场体系的特征(P290)有六点
2.市场体系的作用(P291)有三个方面
第二节市场体系的结构
1.商品市场
⑴商品市场的构成①消费品市场:作用(P292);特点(P292)
②生产资料市场:作用(P292):生产资料市场是生产资料生产者和生产资料需求者之间的桥梁;特点(P293)
③服务市场:服务市场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⑵商品市场的组织形式:产需之间或产销之间趋势交易;零售市场;批发市场;拍卖市场;招标市场。
2.生产要素市场
包括生产资料市场;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房地产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产权市场等。
⑴金融市场:
①金融的含义
②我国发展金融市场的作用(P295)
③分类(P296)有按资金性质分和按融资方式分;
⑵劳动力市场:(P297)
特征;建立和发展劳动力市场的必要性;对劳动力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⑶技术市场:(P298)
特点;我国发展技术市场的作用;定价。
⑷信息市场:(P298)
信息商品;我国发展信息市场的作用
⑸房地产市场(P299)
我国的地产市场是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市场;我国房地产分配制度改革的核心:建立和发展房地产市场;我国发展房地产市场的作用;加强宏观管理。
⑹产权市场:(P300)
含义;我国发展产权市场的作用。